声音产生教学设计

2020-06-17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

第7课《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背景:科学来源于生活,儿童学科学必须要学自己能“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科学。小学生对于声音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科学课上我有意识地创造生活情境,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儿童在做中学科学,在动手动脑中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是鲜活的,是具体可感的,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本课重视从孩子的视角来展开研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声音的产生》是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6课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

2、通过观察比较物体发声时的状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多种事实中概括出物体发声的规律。

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实验记录表、队鼓、盐、、泡沫小球、水、烧杯(两只,其中一只装水)饮料瓶(两个,其中一个装入一些泡沫碎粒)

2、学生准备:保鲜袋、尺子、橡皮筋、铅笔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感知声音

师:今天老师要同大家一起走进一个奇妙的声音世界,请大家闭上眼睛欣赏。(播放课件)

师:说一说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我听到小狗叫 ,小孩的哭声。

生:我听到流水声。

生:我听到沙沙的下雨声。

生:我听到海浪声。 生:我听到汽车喇叭声。 生:我听到小鸟的叫声。 „„„

师:关于声音,你想了解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能产生声音?

生:声音是从哪儿传来的?

生:为什么狗叫的声音高而小鸟的声音低呢? 生:声音的特点是什么?

生:什么条件下才能产生声音?

生:水多水少为什么产生的声音高低不一样呢?妈妈回答不了我的问题? „„

(从学生们亲历的事物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是科学教学所要取的主要方法,根据学生的所闻所感以及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带领学生经历典型的学习活动,就是要在探究性的学习中,让学生头脑中对科学的原有经验与听到的事实和同伴的意见发生碰撞,为学习新知埋下伏笔)

(2)制造声音(学生用手鼓掌、学猫叫、打响指、唱歌、跺脚、拍桌子„„)

(3)猜测声音产生的原因

生:声音是由两个物体振动产生的。

生:声音是由于碰撞产生的。

生:声音是因为东西摩擦产生的。

……

(在课堂上我给学生创设了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和自由表达的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中自由表达、各抒己见,使课堂形成了和谐融恰、无拘无束、自由发展的舞台,在交流中,我还注意对学生的观点,不做更多评价,多给鼓励,重在启发,使学生消除紧张感,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二)验证声音的产生

师:刚才同学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到底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请大家任选物品,注意:用眼睛仔细看看、用手轻轻摸摸这些东西在发出声音时与没有发出声音时,有什么变化?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分组研究

生:我们小组在拨弄橡皮筋时能看到橡皮筋在跳动,听到噔噔的响声。

生:我们小组在敲打鼓时用手摸到鼓面上,鼓面在晃动。

生:我们把尺子压在桌子上,露出一半,用手一压,尺子就会上下跳还听到了声音。

生:我们反复敲三角铁,手能感觉它的振动,弹吉它时弦在颤动并发声,当颤动停止时,就没有声音了。吹柳条哨时,嘴能感到它的振动,我们的结论是声音是由物体碰撞产生的。

生:我们小组还选用了水,用杯子舀出一点水(倒入水槽)让它发声,发现水溅出来了,还研究了铁片琴,发现敲动时能发出声音,铁片会振动。

生:我们在弹皮筋琴时,它的弦在振动。吹柳条哨时嘴唇振的发麻,敲音叉时,它在振动,敲鼓时,鼓上的米粒在跳动,我们的结论是任何物体发声时都会振动。

师:其他同学可以交流和这些同学不一样的看法。

生:我们小组在吹这个瓶的时候,能听到声音,感觉嘴唇有点振动(瓶内放一个小球)。

师:你们在吹瓶的时候,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发现里面的小球在颤动,如果吹大了,小球会弹出来。

师:吹大了,小球的颤动幅度就大。通过刚才的交流,老师发现这些物体在发声时都在动,小球怎么动?

生:用力小了,小球的颤动幅度小,用力大了,小球的颤动幅度就大。

生:我们认为声音是由碰撞产生的。

师:谈谈你的理由。

生:因为我们实验的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所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师:,还有其他的观点吗?

生:我们认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我不同意声音是由碰撞产生的,是因为碰撞也是产生(声音)的方法,我认为振动包括碰撞。

师:你认为是通过碰撞来产生振动,是这个意思吗?

生:对。

师:我看现在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各不相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

(师出示锣,敲锣,学生注意听、认真观察。)

师:刚才我敲打锣,锣发声,现在我不敲了,锣有没有声音?(有)这是怎么回事?谈谈自己的观点。

生:不敲锣了,可锣还在振动。

生:可是如果没有碰撞锣就不会振动。

师:(敲一下锣,马上捂住锣,声音消失)为什么声音消失?

生:锣不振动了。

师:试试看,现在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生: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师:实验前同学们都假设了物体发出声音的原因,有的说是由于摩擦,有的说是碰撞,有的说是敲击,有的说是由于振动,摩擦、碰撞、敲击等是声音产生的方式,而声音产生的真正原因是由于振动,碰撞只是引起振动的外因条件。

(活动必须凭借生活这个舞台,生活作为学生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和场所,应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主旋律,学生在生活中吵吵嚷嚷、敲敲打打、拆拆玩玩、自己操作、自己发现、自己表达,并能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学会接纳、赞赏、争辩、分享和互相帮助,感受到科学探究的无穷乐趣。)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反思:

1、重尊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围绕重点展开观察实验活动。我首先通过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寻找制造声音的方法,给予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自己动手又动脑的机会;然后通过有结构的活动由浅入深地认识到声音产生的原因,学生亲身经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寻找发声物体的变化原因,使学生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而后又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寻找其差异,进一步证实了发声物体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了解声音的产生与振动的关系,建立起“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通过探究活动所得到的结论如果是正确的,就能经得起反复的推敲、论证;知道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不是单一的物体振动产生的,而是多种物体共同振动产生的,使学生体会探究声音现象的乐趣的同时,也使本课所探究的知识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2、利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利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驱使学生进行深入的科学探究,而真正的科学探究并不是坐而空谈的,必须借助于活动这个载体,活动又必须凭借生活这个舞台,生活作为学生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和场所,应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主旋律,学生在生活中吵吵嚷嚷、敲敲打打、拆拆玩玩、自己操作、自己发现、自己表达,并能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学会接纳、赞赏、争辩、分享和互相帮助,感受到科学探究的无穷乐趣

3、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不应强硬地灌输科学知识,而应让他们亲自去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在这个过程中,自主地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尽管科学探究重视探究过程,淡化探究结果,重视发展目标,淡化认知目标,但学习科学是为了亲近科学,更是为了运用科学。在科学探究中,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会用科学指导生活,在生活中应用、巩固和强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科学,只有这样,科学探究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推荐第2篇:《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

王艳

教学目标:

1、能自行提出本课要研究的问题,初步体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探究过程。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

3、通过学习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听了刚才这些声音,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受?

的确,正因为有了这些声音,我们每天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也正因为有了声音,我们人与人之间才可以互相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看来,声音对我们来说的确是太重要了。那么,关于声音,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生:我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声音?

生:我想知道人为什么会听到声音?

生:我想知道声音为什么有好多种?

生:我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生:我想知道老师刚才播放的这些声音为什么这么好听?

生:我想知道有些声音为什么很刺耳?

师:看来同学们有这么多感兴趣的问题,那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这些问题中,你认为我们应该最先解决哪一个呢?

师:的确!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新内容,都想研究研究,但是,这些问题又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完成,因此,我同意大多数同学的意见,也建议同学们先来研究研究,我们平时听到的各种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可以吗?那好,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声音的产生”。

二、利用材料,探究问题

师:请同学们先动脑想一想: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生:我认为两个物体互相摩擦就会产生声音。

生:两个物体互相碰撞也会产生声音。

生:一个物体敲打另一个物体就会产生声音。

生:用手使劲拍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声音。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猜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需要同学们通过实验自己去研究,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好多材料,下面,请同学们先想办法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但老师也要提醒大家注意观察:在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的时候,你都发现了什么?

将表格填完 活动记录表物品名称发生办法现象猜想声音产生的原因 师:同学们用这么多的方法让不同的物体发出了声音,那请同学们想一想:那请同学们再动脑想一想:物体在发出声音的同时,它本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们又应该如何研究才能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到或感觉到物体本身发生的变化呢?请大家讨论一下。

师:通过以上大量的事实,我们发现:物体在发声的时候,它本身都会怎样?

师:“动”,也就时我们平时所说的“振动”。看来,要让物体产生声音,物体必须振动,那这就说明:声音其实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师:其实,不仅在实验中能看到物体振动发声的现象,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也是振动产生的。

师:知道我们平时说话的声音是什么振动产生的吗?请同学们把手放在喉咙上感觉一下(生跟着师做)“你好”、“今天你微笑了吗?”来,告诉老师,手有什么感觉?

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已经弄清楚了,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一个物体正在发出声音,怎样才能让这个声音马上停止?请同学们想办法自己试一试。

师:是啊,让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这也再一次证明了:声音确实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研究

生活中的人们为控制声音大小,采用了哪些方法?

1、增大振动或利用扩音器增大声音

2、采用减少或停止物体的振动来减少声音

四、总结

推荐第3篇:《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锣、音叉、装水的水槽、录音机、纸片 学生准备:鼓、钢尺、皮筋、绿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科学课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件物品,它们是什么呢?请大家来猜一猜。教师讲台下敲击鼓和锣

师:同学们,你刚才是通过什么来猜出这些物体的? 生:声音

师:关于声音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师:看来同学们对科学很感兴趣,那好,我们今天这一节科学课就共同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

(一)使物体发出声音

师:刚才的锣发出了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呢?(碰) 我们用很多方法能使物体发出声音,那么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下面就请小组长带领你们组的成员拿出实验桌里面的第一组材料,开始实验吧!

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

3、小组汇报交流

4、讨论:观察发声的鼓面、钢尺和橡皮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在动)

5、师小结:我们用了很多方法能使物体发出声音,而且这些物体在发声的时候都在动,我们把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叫做振动。

(二)观察发声物体

师出示音叉。(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1、师演示: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观察小球有什么变化?

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小球有什么变化?

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小球来回的运动就是因为振动的原因。

2、分组实验: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交流反馈:

3、小组交流:

(1)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的) (2)我们知道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你有什么办法让发出声音的物体马上不发声?(教师敲,学生来试)

4、师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现在你知道了吗?声音怎样产生的?(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三、深化理解 拓展延伸

电视机、录音机发声时,我们看不到他们在振动,你能利用下面准备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吗?(录音机、纸)

四、归纳总结

1、今天这节科学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2、关于声音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呢?

师小结:通过今天这一节科学课的实验探究,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我们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只要我们肯动脑、动手,就会揭晓更多的秘密!就会有更多的小小科学家诞生!在这节课的最后,老师想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树叶,看看谁能把树叶吹响?谁最快把树叶吹响?吹响后,用嘴巴感受一下树叶是否在振动?

五、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固体

声音是由物体 液体 振动而产生的

气体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振动”,而教材中的锣鼓、尺子、橡皮筋等的振动不是现象不明显,就是不好观察,为此我设计了“音叉——轻小球”实验,放大了实验现象,同时利用“收录机——小纸条”实验来加深学生对“振动发声”的理解,最后通过“吹叶子发声”使学生亲身体验“振动发声”,从而实现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

推荐第4篇: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2012年东莞市小学科学教研会】

参 评 教 学 设 计

题目: 科学实践“五探”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姓 名: 何 新

单 位: 83330695

联系电话: 13662858020

科学实践“五探”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教材分析】

《声音的产生》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单元《振动与声音》的第一课。本节课安排了五个活动:寻找乐器的发声部位、声音的产生、声音的大小、声音的高低、模仿声音。每个活动环环相扣,每个实验巧妙安排。教学环节由“猜测”、“实验”、“发现”、“解释”串成一条线,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并对发声的物体与不发声的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建立起“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探究科学的无穷兴趣,为以后的“科学”思考问题奠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已有了最直观的了解和感受,还有部分学生通过学习声乐或乐器等获得了一些与声音相关的知识。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声音的奥秘,这恰是学生探究学习学的值所在。

【设计理念】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围绕

“科学探究”这一主线展开:提出问题——进行预测——试验探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产生科学探究的热情,让学生体验探究科学的快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收集资料、实验、讨论,探究声音产生的过程,发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和了解声音的大小、高低与什么有关。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能够提出问题并通过思考设计研究方案;采用多种方法,利用老师和自己准备的发声材料验证声音产生、大小和高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 ★情感与态度

学生通过观察 、操作、探索、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大小、高低等直观经验,培养学生对探究科学的无穷兴趣,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合作活动中学会相互配合、相互尊重。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比较,体会声音的大小与高低 。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琵琶、二胡、鼓和黑豆、音叉、木鱼等;给每个学习小组准备统一的钢尺、橡皮筋;每位学生准备一些能发出声音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出课题

让学生欣赏我们学校民乐队的一段民族乐器演奏会(视频演示),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关注,并让学生寻找视频中的有哪些乐器发出悦耳的声音,进而提出问题,进入本课——揭示了课题《声音的产生》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画面和生动的音响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欲望,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为参与后面的学习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五探”声音的产生

“一探”乐器的发声部位

先出示琵琶,问:“同学们

认识这种乐器吗”? 谁能让它发出声音?

请一个同学上来弹一弹,让大家找出声音是从哪发出来的? 接着再让学生找出二胡、鼓的发声部位。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为了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大胆地指出乐器的发声部位,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让其真正成为科学课堂的主人。】 “二探”声音的产生

引导学生观察、感受物体发出声音时的变化情况并填好实验表格。

1、以鼓为例用观察法探索声音的产生。

a、首先老师敲击鼓面,让学生观察鼓面发声时的变化。(学生较难用眼睛直接观察到豉面振动的变化现象)

b、接着老师在鼓面上放上黑豆,然后放在实物投影仪下。 【设计意图:这样能把镜头拉近,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鼓面黑豆的变化情况。】

c、最后老师再敲击鼓面,让学生观察豉面发出声音时鼓面的黑豆变化情况。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当鼓发出声音时鼓面的黑豆在跳动从而感知鼓面在振动。

【设计意图:老师的示范主要起到一个导向作用,让学生学会通

过用眼睛观察来发现物体的振动,让学在接下来活动中进行有目的的实验。】

2、以喉为例用手感受探索声音的产生。组织学生把手放在喉咙,然后发出“啊”的声音,并说出自己手感受到喉咙的变化情况。(喉咙在振动)

【设计意图:这个示范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振动除了可以观察到还可以用手感受到,启发学生在接下来的实验活动中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感受物体的振动,让学生的实验更有目的更成功。】

3、学生用钢尺、橡皮筋和自己准备的发声物品进行自主探索活动。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老师为他们准备的钢尺、橡皮筋以及自己带来的物品来探索声音产生时的变化现象,作好观察记录。

在活动中教师巡视,关注每一组的研究情况,并适当参与到个别组的研究活动中。

声音的产生实验记录表

【设计意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探索到真正的答案,这才是

鼓面振动 喉咙在振动

科学研究的真正目的所在。学生在实验操作中遇到困难或问题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也能体现教师的主导性。此教学环节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动手能力寻求出科学的真谛,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探”声音的大小

1、击鼓励辨大小

老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再让学生说说两次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声音有大、小之分)

学生猜想出声音的大小可能与敲击的力度大小有关,小力声音就小,大力声音就大时。老师再请一位学生示范用大力和小力击鼓,让全体学生再次感受声音的大小。

2、用钢尺再探声音大小与振幅的关系

接着让学生用钢尺来进行实验,把钢尺伸出一个固定的长度,然后分别用大力和小力弹钢尺,辨出声音的大小并思考声音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发现声音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验证振幅大声音就大,振幅小声音就小规律。最后归纳小结出:用力大物体 6

的振动幅度就大,用力小物体的振动幅度就小,声音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3、用自己准备的物品体会声音的大小

让全班学生用自己手上的物品产生大、小的声音,观察体会声音的大小与振幅的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寻找出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这一活动不仅让学生学习到科学的知识,还扩大的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通过自己的动手能力寻求出科学真理。】 “四探”声音的高低

1、用木鱼示范声音的高低

老师首先说明声音除了有大、小之分外,声音还有高、低之分。 老师用同样的力度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木鱼,让学生听辨一下两个不同音调的声音,从中能分出音调的高和低。

让学生说说听到的声音高、低的感觉并猜想一下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有关?(让学生充分的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老师归纳小结,声音的高低与发出声音的物体有关。因为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振动频率,也就是说声音的高低跟

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就会有高低不同。

2、用钢探索声音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

a、首先让学把钢尺伸出一个较短的长度,然后用一定的力度弹钢尺,听听声音的高低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钢尺振动较快,发出的声音较高。

b、接着把钢尺伸出一个较长的长度,用同样的力度弹钢尺,听听声音的高低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钢尺振动较慢,发出的声音较低。

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频率有关,验证频率快声音就高,频率慢声音就低的规律。

c、最后老师归纳小结: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因为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振动频率,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就会有高低不同。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越低。

3、让学生用自己手上的物品体会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关系。【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通过动手做一做,听一听,训练学生们辨别声音高低的能力,并从中得出结论,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探”声音的模仿

1、学生模仿声音

让学生模仿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如鸡的叫声、鸟的叫声、狗的叫声„„

2、从视频中感受声音的模仿

播放《星光大道》里的年度冠军刘大成的声音模仿的片段,(片段里有幽默声音模仿,让学生既能从片段中感受到通过控制声音的大小、高低模仿出来的美妙声音,又能放松学生的学习心情,提高学习效率)。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学习操作而感受模仿声音的乐趣, 通过模仿生活中的声音,让学生学会倾听、判断、辨别声音,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声音的模仿,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及表现力。让学生感受声音带来的乐趣。】

三、全课总结,延续学生探究声音学的热情。

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让学生重温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从而进一步巩固本课学习的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回忆,整理学习知识。通过评价量规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一个整体评价,对知识、技能、情感进行评价,为今后学习提供依据,助于提高今后的学习效率。】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板书反映了学生从物体——振动——声音探索过程,让学生从中直观地看到本节课学习流程和内容,突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体现了学生知识的生成、内化和升华。】

推荐第5篇:7.《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含学科德育目标)

1、大胆质疑,通过观察和实验,乐于提出关于声音的问题。

2、能够利用各种感官和辅助工具观察物体发声的现象。

3、乐于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能体验自主探究的快乐。

4、通过自主探究,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三、教学时数 1课时

四、教学过程(含学科德育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乐章。(教师播放录音)

2、引导学生谈谈听后感受(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听到了什么)

3、学生模仿大自然中听到的各种声音。

4、引导学生提出有关声音的疑问。

5、揭示课题:声音的产生(板书)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一)学生展示带来的发声材料,设计实验。

1、师:大家说说看,鼓、锣、瓶子等物体,你不动它,它能自己发出声音吗?怎样做就能使它们发出声音呢?

2、分组实验。(学生对物体分别进行敲、打、吹„„)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2、教师小结:任何物体在静止的状态下,都不能自行发出声音。当给它们一定作用的力时就能发出声音。

(二)学生根据课前制定的实验计划开展探究,根据探究的问题,选择实验材料,研究实验方法,将讨论的结果记在“小组实验方案表中”。

实验1:在鼓面上撒些小黄豆,敲击鼓面时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2:把用系着线的小泡沫球靠近敲打后的锣面,观察小泡沫球发生的变化。 实验3:在桌子边上压住钢尺的一端,拨动钢尺的另一端,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实验方案表

小组共同探究的问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小组内共同选择的实验材料(在选

择的材料序号前打“√”) (1)队鼓(上面撒有小黄豆)、鼓棍。

(2)锣、系着线的小泡沫球。 (3)钢尺 小组内口头研究的实验方法或 实验步骤

小组内对研究的问题进行 归纳分析得出的研究结论

(教师倾听、观看,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在观察物体发出声音时,发生什么现象?重点引导学生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把不明显的现象表现出来)

1、汇报探究成果,交流信息。

(1)指名小组汇报。(两人演示,一人讲解) (2)小组互相讨论实验得出的结论。

(3)展示仪出示其中一个小组的方案表,教师以一个实验例子反馈学生的实验方案。

(4)师生总结。(适时引导学生用“振动”这个词描述物体发声的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

(三)研究物体停止振动的现象,是否能听到声音。

1、谈话: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如果物体停止振动又会怎样?下面大家设法使振动着的鼓、锣立即停止,看能不能再听到声音,说说为什么?

2、指导小组实验。(自行设计实验),教师巡视观看。

3、汇报实验结果。

4、师生总结:只要物体产生振动,就能发出声音。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停止了。又一次的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且通过做实验的方法,明白了声音产生的一些规律和原理。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观察。

五、拓展活动

1、引导学生拨动钢尺时观察钢尺的运动轨迹(教师加以解释什么是运动轨迹),并把它画出来。

2、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轨迹图。

3、教师分析尺子的运动轨迹图,加深学生对物体振动的理解。

五、教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乐于与人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了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都能了解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推荐第6篇:声音的产生》实验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一、好奇心——科学探究的原动力

儿童对自然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恰恰是进行科学探究的起点和原动力。他们对所接触的任何事物有兴趣去探究,探究的范围不仅广泛,而且能利用感官、工具和方法来对世界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精心呵护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有利于促进孩子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并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促进科学探究技能的形成。如教学科学《校园里的动物》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旁的小花园去寻找动物和植物,那天早晨恰好大雨过后,学生发现了许多蚯蚓。“蚯蚓有眼睛吗?”“它有骨头吗?”“为什么下过雨后会出现那么多蚯蚓?”“蚯蚓断了以后还能活吗?”„„一个个问题使我应接不暇,学生对蚯蚓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我及时引导学生:“关于蚯蚓你还想知道什么?准备用什么方法研究?运用哪些工具?”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蚯蚓的研究中来,使学生既了解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又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心需要,使探究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和目标。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究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原动力就会把孩子的探究欲望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持久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学生由好奇而产生的探究欲望的天性也会在教师的引导

下由不自觉到自觉,由感性到理性,逐步变成科学素养。

二、自信心——科学探究的精神动力

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了研究问题后往往要做出猜想与假设进行深一步的研究,许多老师总是喜欢选择猜想与假设正确的问题进行探究,这无非会扼杀孩子的自信心。猜想与假设成为学生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课程资源,它的显现和发展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保持和发展探究的欲望、获得自信心与成功感、培养认真细致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着积极的作用。培养学生如教学声音知识时,学生猜想声音是怎样的产生的:有的同学认为声音是由物体的碰撞产生的;有的认为是由敲打产生的;有的认为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我把学生按问题分成小组,各小组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让学生自由的去探究,而不是重点验证“是否振动产生的”假设而对其它假设置之不理,否则会伤害一些积极思考同学的积极性,降低他们对问题假设的热情。教师应是一个中立者和欣赏者,尊重学生的猜想,让学生真正体验猜想的乐趣,养成敢想和善于猜想的意识。教师的细心呵护诱发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并感受到探究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自己也能象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研究,并对自己的科学探究活动充满信心,为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

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2、要提高教学质(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原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3、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4、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推荐第7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根据这一理念,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充分挖掘学生思维活跃、愿意合作等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的观察、提问、推测、实验、操作、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师生共建的科学氛围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学生任务的分析:

本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学习本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明白日常生活中所听到各种物体所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三、学生情情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每个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于每个人来说,我们每时每刻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之中,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探究声音的更多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

四、教学方法的设计:

在这节课教学中,我先“扶”后“放”,始终贯穿小组合作实验、观察、对比、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引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努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五、教学媒体的设计

1、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2、利用课件出示本节课实验记录表及探究结论,突出重点。

3、利用展示平台展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表,便于学生相互交流,形成正确的认识,得出科学的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锣、音叉

学生分小组准备:鼓、豆子、钢尺、皮筋、绿叶、装水的水槽

教师为学生准备的材料要突出材料的结构性,便于学生观察。

五、教法、学法、评价方式

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贯穿教学始终,运用发现、实验、演示、讨论

六、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科学课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件物品,请你来猜一猜。

师:你听到了敲击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师在讲台下面敲击鼓、锣) 你是通过什么来猜出一定就是鼓和锣这两种物体的?

生:声音

师:对于声音我们并不陌生,想过这样的问题吗?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你是怎么认为的?从而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演示敲击鼓、锣让学生来猜一猜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本环节要达到的目的:通过敲击鼓、锣引出探究问题,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将学生思维引向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

活动一:使物体发出声音

谈话:同学们,对于你的猜测能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来证明吗?(做实验)出示钢尺、皮筋,你能想个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吗?师生共同阅读实验小要求。(课件出示)

1、学生分组活动:出示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

(1)对比发声前和发声后的物体有什么变化?

(2)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3、小组汇报交流

4、谈话:我们通过实验看见了发声的尺子在振动、橡皮筋发声在振动,那么其他物体发出声音是不是也在振动呢?鼓发声时是否也在振动吗?能感觉到吗?你能想出一个办法看见鼓发声时在振动吗?

5、谈话:当我们用眼睛观察不到物体在振动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的物体也就是“媒介”来证明这个发声的物体是否在振动。

6、学生小组实验后汇报: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小组长负责把实验材料整理好。

【设计意图:本环节要达到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经历声音由钢尺、皮筋发声时的可见现象到鼓发声时候的不可见,意在引导学生能够发现利用媒介来证明发声的物体是否在振动。对声音产生的原因可能解释为: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来造成学生们的认识冲突。材料分析:本组实验的材料从交给学生的实验次序来看,体现了材料的结构性。】

7、下面我们继续做实验: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交流反馈:

8、小组交流: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9、讨论:观察发声的鼓面、钢尺和橡皮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在发声而且发生的时候都在动)板书:振动 声音

0、实践:你有什么办法让发出声音的物体马上不发声?(演示锣、皮筋、钢尺)

【设计意图: 本环节要达到的目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先推测,再验证。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检验自己提出的预测,能用语言描述实验的整个过程,并进行分析,归类得出声音发声时是在振动。在交流中分享各组的观察、互补经验的不足,达到重复观察的效果,突出科学的本质特征。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对观察实验所获得的事实进行概括整理,突显本环节的教学目的】

活动二:观察发声物体

1、师演示: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你听到声音了吗?你能看到音叉在振动吗?你能想一个办法证明音叉在振动吗?

2、谈话: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让每位同学都来摸一摸,谁能想出一个办法让我们大家都能看得到?

3、引导学生观察:把音叉放入水中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小球有什么变化?(敲击音叉放到学生分组准备水槽内)

4、师小结:同学们,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师演示钢尺发音时在振动、皮筋发声时在振动)

产生

现在你知道声音怎样产生的?(师完善板书:振动 声音)

5、刚才我们研究的这些物体都是有形状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固体,(师板书:固体)你瞧,老师这里的水槽里面有一些水,你能想办法使水发出声音来吗?为什么会有声音了呢?(引导学生说出理由,师板书:液体)

其实发声的物体有很多很多的,比如说刮大风的天气我们都能听得到呼呼的响声,下面你能把矿泉水瓶吹响吗?(引导学生说出理由,师板书:气体)

【设计意图: 击打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变化的活动。使学生们认识到正是由于音叉的振动才引起了水面的波动。这组材料的选择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概念,从而加深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来的”概念的理解。并延伸到液体、气体振动,意在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物体概念。】

(三)深化理解 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科学小天使听说咱们在这里上一节非常生动的科学课,也来到了我们今天的课堂上。它想请同学们来试一试,看看哪一位同学能把绿叶吹响。为什么绿叶会响呢?

引导学生谈收获

科学小天使也要把自己的收获与大家谈一谈。(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吹绿叶使学生亲身体验“振动发声”,并拓展到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物体都能振动发出声音,从而实现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并促进了科学概念的形成与完整性。】

(四)归纳总结 促进建构

质疑:在实验当中你还有什么发现吗?关于声音你还有什么问题?

师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一节科学课的实验探究,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我们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师画重点标记)其实关于声音还有好多秘密呢,比如在我们人的身体上就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猜猜它在呢?(耳朵)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我们将进一步去了解,只要我们肯动脑、动手,就会揭晓更多的秘密!就会有更多的小小科学家诞生!

【设计意图:在结尾处让学生谈谈在实验当中还有哪些发现,并进一步想要了解哪些知识,意在延伸,为后面的几课打好基础。】

(五)布置作业(课件出示)

在二十一世纪的某一年,美丽的地球上将迎来太空客人,他们没有声音概念,请你为他们介绍一些关于声音的知识。

【设计意图: 布置这样的两道作业题,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自主学习,给学生足够的空间。】

(六)板书设计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固体 产生

物体 液体 振动 声音

气体

【设计意图:采用了总分总式的板书,这样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推荐第8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声音的产生》是教科版第三单元第二课,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创新能力。主要通过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并对发声的物体与不发声的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建立起“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最后从正反取证,验证假设,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让学生经历了整个探索求知的过程。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

2、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的现象。

3、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多种事实中概括出物体发声的规律。

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教学准备:

音叉、钢尺、小鼓、橡皮筋、水槽、绿豆、实验记录表、课件、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激发兴趣。

1、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唱首歌,好不好?

(播放《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鼓励学生跟着做动作)。

2、接下来做一个抢答题,看谁说得多,说得快:从走进教室到现在你都听到了那些声音?

一、激情导课

首先同学们先闭上眼睛仔细听,你都听到了那些声音?(老师播放风声,水滴声、鼓声、汽车喇叭声、鸟叫声)其实我们的周围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轰隆隆的雷声提醒我们下雨了,叮铃铃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了,吵闹声使人烦躁,音乐声让人舒畅,声音向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2)关于声音,你最想知道什么?

(我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声音?人为什么会听到声音?声音为什么有好多种?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有关声音产生的奥秘。(板书课题: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二、民主导学

1、任务呈现:利用材料制造声音,初步感知物体发出声音是的状态。

开始!停!谁能把你刚才使用的方法展示给大家看?

1)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让它们发出声音?(摩擦、弹拨、敲击、吹气等)你们请你们猜想,你觉得声音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学生交流„„..)。

怎样判断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对不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实验。其实无论什么问题,只要通过实验去听,去看,去摸,去思考,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下面我们共同探究,请看实验记录表,第一部分是我的预测,把你们刚才预测的内容填上去。第二部分是我的试验,请按照要求做试验并填写表格。第三部分是我的结论,做完实验后,把你们组的结论写在上面。

2、自主学习

1、全班分组做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提出要求:通过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 感受尺子、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时候,本身有什么变化?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教师引导:观察物体在发声前后的变化,做好观察记录。 使用哪些方法实验,结果怎样?观察交流尺子或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有什么不同?归纳得出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点。

[意图:研究物体为什么会发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难说清楚,这个活动由扶到放,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思考。通过相同现象的观察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发声物体的共同点,即发生了振动。]

3、展示交流

(1)小组展示使尺子、橡皮筋发出声音,说明发声的原因。(小组互相帮助)

课件填实验记录表(小组订正表)

师生小结:你们都是细心的孩子。发现尺子发声时在抖动,皮筋发声时会颤动„„这些“颤动” “抖动”„在科学上,我们把它们统称为振动(物体小的来回运动的重复)。尺子发声时会振动,皮筋发声时会振动„„什么情况尺子和皮筋不会发出声音?弯曲挤压尺子发声了吗?弯曲拉长皮筋发声了吗?

看来,要让物体产生声音,物体必须振动,这就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其实就是-----物体的振动。也就是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和学生一起小结)

(2)验证猜想,归纳结论:物体发出声音,一定是振动了吗?我们怎么样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呢? 学生活动:用力击打音叉并轻触水面,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说明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意图:这是一个加深理解的活动,这里围绕“发声的物体一定是振动了吗?”设计反证法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且通过实验的方法把这个过程观察得更仔细。当然学生理解起来就更简单。]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就有一个非常敏感的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它在哪儿?

(3)学生做喉咙发声实验。

知道我们平时说话的声音是什么振动产生的吗?声带在哪里,有哪位知道?请同学们把手放在喉咙上感觉一下。(生跟着师做、说:“你好”、“我们爱科学”)手有什么感觉?(生尝试后交流)

4、反思总结

(1)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的产生离不开物体的振动,振动产生了声音,这个物体,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比如,我们上课时听到的水滴的声音就是水在振动;听到的风声是空气在振动。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拓展: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已经知道了,你们还想研究什么问题?(如声音的高低、怎样传播等)

(4)课件出示作业:

老师这里有一首关于声音的小诗。只是还未完成的,请同学们补写完。

声音的世界 北风呼呼,

是空气在振动; 小溪哗哗,

是 在振动; 蜜蜂嗡嗡,

是 在振动; 咚咚的鼓声,是

在振动; 砰砰的心跳,是

在振动; 啊,声音! 正是有了你,

我们的世界

才如此美妙。 板书设计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敲打

拨动 使物体颤动/抖动(振动)产生声音。 摩擦 .....

推荐第9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景质疑-—猜想假设-—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结果-—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思维方法。

(2)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用看、摸、说等方法进行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教学准备

小鼓、泡沫、橡皮筋、尺子、音叉、橡胶小槌、铜锣、水槽、实验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作出猜想

师:同学们,今天我要考考大家的小耳朵,看谁的耳朵最灵,注意听,看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师:你认为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板书课题)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理由是什么? (多请几个同学说说)(如果学生答到是用力而产生的,可以演示推翻)

师:是不是这样呢?声音到底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探究活动

1、使物体发声,观察发声物体。初步感受声音和振动的关系。 (1)介绍实验材料,讨论发声方法 师:(出示材料)同学们请看,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都有些什么? 生:鼓,钢尺,橡皮筋。

师: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分别发出声音吗?(出示投影) 师:(出示鼓)你来说说? 生:用鼓槌敲(板书:敲打) 师:(出示钢尺)这个谁来说说? 生1:敲打桌子;生2:按在桌上往下拨。。。 师:哪种方法比较明显,可以吗?(演示)板书:压,拨 师:(出示橡皮筋)这个谁来说说? 生1:用弹得的方法。。。。。。。 师:老师觉得刚才用拉长后弹拨的方法可能会比较好。(板书:弹) (2)明确观察内容和记录表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鼓、橡皮筋、钢尺不发声时和发声时的状态,发声状态时的橡皮筋、钢尺和鼓有什么共同特点?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份实验观察记录表,要求待会儿每个小组在活动中做好观察记录。

师:鼓、橡皮筋和钢尺,不发声和发声的状态,我们观察什么地方?(比如:敲鼓后观察哪里呢?)

师:实验做好后请小组讨论一下

师:在做实验之前,老师对每个组还有一个要求,我们来看一下。(出示要求) (3)学生观察实验,老师指导。

师:请小组材料员来领取实验材料和记录表。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快,最认真。 教师随机指导。

(4)小组汇报,老师板书

师:好了,请材料员将材料整理好,放回原处。

师:我们先请三个小组派代表上来分别汇报对鼓、钢尺、橡皮筋的观察记录结果。(生边用展台展示边介绍,师提示学生你能用什么恰当的动词来描述比较准确,并及时给予鼓励)

师:鼓不发声时的状态是?(像是平静的水面一样) 生:不会动的;泡沫不会动。。。。。 师:发声时的鼓是怎样的呢? 生:泡沫在跳舞。。。。 师:泡沫为什么会跳舞? 生:因为敲过了;。。。。因为鼓皮(面)在动。 师:鼓皮是怎么动的? 生:上下在动。

师:其他小组有没有补充呢?

同样的方法交流橡皮筋和钢尺。

师:刚才同学们也讨论过了,鼓、橡皮筋和钢尺在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都在动,。。。。

师:其他小组呢?(请学生回座位)。

师:(观察板书)它们的动有没有规律,谁来形容一下。

生:都在上下动;来回动;。。。。。。。

师:(概括)都在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是这样吗?(板书)

师:这样的运动是怎么产生的呢?

师:我们敲,弹,拨都是给了这些物体一个力,在力的作用下(板书)物体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取个什么名字呢?科学家们称它为振动。

师:在力的作用下,鼓橡皮筋和钢尺产生了振动,声音也就产生了。

师:那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

(小组讨论)

生: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板书,箭头)

2、观察音叉的振动,更深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1)师提问: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吗?

师:(出示音叉)这是音叉。(演示使用方法)

师:那它有没有在振动呢?你有办法证明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证明,请小组代表汇报,办法越多越好,不唯一,引导的时候,可以说,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你认为哪一个办法最好,最直观,最能说明问题——放进水里)(这点是本节课的亮点!)

(2)各小组进行实验,验证设想的办法

师:老师看看哪个小组最先做好活动准备,就请那个小组的材料员先上来领取实验的材料。

学生进行实验,填写实验记录,老师指导。 (3)交流汇报

师:请材料员收好材料,放好音叉。

师:不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是怎样的? 师: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呢?为什么?

师:不发声的音叉触及手背是什么感觉? 师:发声的音叉触及手背呢?为什么?

师:音叉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小结提升

师:总结一下,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呢?

师:刚才同学们不是说,声音是由敲打产生的,现在我们通过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那敲打和振动与声音的产生有什么关系呢?

生:我们敲打或弹拨等方法是为了用力让物体产生振动,而振动才产生了声音。

(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1、找寻人体发声部位

师:我们人说话发出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在哪里振动能找到吗? 师:手轻按喉部。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其实声音是从喉咙里的声带中发出的,声带是很薄的膜,所以我们平时不要大喊大叫,要保护声带。要不然就发不出声音了。)

2、师:我们身上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声音振动的器官。猜猜它在哪儿?

3、怎样让正在发出声音的锣立刻停止发声,学生演示并说明理由。师:(出示锣)我在锣上敲一下锣就发出了声音,你知道锣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 师:为什么我敲了一下马上停止,而锣的声音却能响很长时间呢? 师:谁有办法在老师敲完一下之后让声音也马上停止? 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4、走进生活: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下面请随老师一起去看一看。

5、考考你:出示课件,请生回答。

(四)总结评价

1、师生小结

师:学完了这节课,你有收获吗?是什么?(生汇报)

2、评价

在这节课上,老师发现我们班许多同学都能像科学家那样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动手操做实验,在以后的课堂里,老师会和大家一起探索更多的大自然的奥秘!

3、整理器材。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敲打

弹,拨

在力的作用下, 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振动

推荐第10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一.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经历制造声音,感受声音产生的过程。在观察、描述、比较的活动中,积极思考交流。

知识目标:感受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情感目标: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培养科学探究中的事实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过程,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理解“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 教学难点: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区别,发现声音产生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

鼓、尺、皮筋、音叉、记录表等。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1.听声音猜物品 2.模仿物体发声

(二)导入新课:

1.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声音伴随着我们。说说看,你认为我们周围的这些声音都是怎样产生的?

(三) 活动一:

1.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尺子、皮筋,请同学们想各种办法让它们发

出声音。

2.交流使物体发声的方法

3.再次使尺子、皮筋发声,并仔细观察比较它们正在发声时和停止发声后的现象与不同,小组合作完成活动记录表。3.活动提醒

4.小组活动,老师巡视指导 5.展示汇报:

6.小结:我们发现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点:

我们发现物体停止发生时的共同特点: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板书) 7.理解振动 8.出示“振动”概念

(四)活动二

1.那是不是所有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呢?

2.听,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鼓、音叉。正在发声的鼓、音叉振动了吗?怎么证明它振动了?(可借助别的物体来感受它振动)学生自行想办法证明发声的鼓、音叉在振动 3.学生反馈

4.比较:钢尺、皮筋振动和鼓、音叉振动的不同,进一步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五)拓展:

1.保护声带教育:找找每个人身上让自己发出声音的器官。发出

点声音,用手感受一下,它在振动吗?

(六) 课堂总结:

1.说说你学到了关于声音的哪些知识?

第11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景质疑-—猜想假设-—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结果-—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思维方法。

2、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用看、摸、说等方法进行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教学模式选择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它分为四个部分: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二、提出假设,实验探究;

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四、验证猜测,总结评价。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运用看、摸、说多种方法观察发声物体的特点,并对发生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在这节课教学中,始终贯穿小组合作实验、观察、对比、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引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努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四、媒体的使用

1、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2、利用课件出示本节课实验记录表及探究结论,突出重点。

3、利用展示平台展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表,便于学生相互交流,形成正确的认识,得出科学的结论。

五、教学准备

队鼓、乒乓球、橡皮筋、尺子、音叉、橡胶小槌、铜锣、水槽、实验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

课前选好小组里的材料员和记录员。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作出猜想

师: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几种声音,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师:(点击声音1)这是什么声音?你说。。。 生:雷声

师:(分别点击其他声音)这是什么声音? 生:流水声、敲锣声、掌声。

师:你认为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板书课题) 师:谁来说说看,你说。。。 (多请几个同学说说)

师:是不是这样呢?声音到底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活动

1、使物体发声,观察发声物体。初步感受声音和振动的关系。 (1)介绍实验材料,讨论发声方法

师:(出示材料)同学们请看,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都有些什么? 生:鼓,钢尺,橡皮筋。

师: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分别发出声音吗?(出示投影) 师:(出示鼓)你来说说? 生:用鼓槌敲(板书:敲打) 师:(出示钢尺)这个谁来说说? 生1:敲打桌子;生2:按在桌上往下拨。。。

师:哪种方法比较明显,可以吗?(演示)板书:压,拨

师:(出示橡皮筋)这个谁来说说? 生1:用弹得的方法。。。。。。。 师:老师觉得刚才用拉长后弹拨的方法可能会比较好。(板书:弹) (2)明确观察内容和记录表

师:等会儿每个小组都有一份这样的材料,不过在活动中还要求每个组做好这样一份记录。(出示记录表) (投影记录表)

不发声时的状态 发声时的状态 鼓 橡皮筋 钢尺

发声状态时的橡皮筋、钢尺和鼓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鼓、橡皮筋和钢尺,不发声和发声的状态,我们观察什么地方?(比如:敲鼓后观察哪里呢?) 师:实验做好后请小组讨论一下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活动要求,我们来看一下。(出示要求) (3)学生观察实验,老师指导。

师:请小组材料员来领取实验材料和记录表。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快,最认真。 教师随机指导。

(4)小组汇报,老师板书

师:好了,请材料员将材料整理好,放回原处。

师:我们先请各小组派代表上来给我们来讲解一下他们的观察记录结果。(及时给予鼓励)

(请一小组的同学说老师板书,并结合全班交流)

师:鼓不发声时的状态是?(像是平静的水面一样) 生:不会动的;泡沫不会动。。。。。 师:发声时的鼓是怎样的呢? 生:泡沫在跳舞。。。。 师:泡沫为什么会跳舞?

生:因为敲过了;。。。。因为鼓皮(面)在动。 师:鼓皮是怎么动的? 生:上下在动。

师:其他小组有没有补充呢? (师板书画图鼓得振动) 同样的方法交流橡皮筋和钢尺并且老师板书画图。

师:刚才同学们也讨论过了,鼓橡皮筋和钢尺在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都在动,。。。。

师:其他小组呢?(请学生回座位)。

师:(观察板书)它们的动有没有规律,谁来形容一下。

生:都在上下动;来回动;。。。。。。。

师:(概括)都在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是这样吗?(板书)

师:这样的运动师怎么产生的呢?

师:我们敲,弹,拨都是给了这些物体一个力,在力的作用下(板书)物体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取个什么名字呢?科学家们称它为振动。

师:在力的作用下,鼓橡皮筋和钢尺产生了振动,声音也就产生了。

师:那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

生: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板书,箭头)

2、观察音叉的振动,更深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1)师提问: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吗?

师:(出示音叉)这是音叉。(演示使用方法)

师:那它有没有在振动呢?你有办法证明吗? (2)(课件打出)活动内容

师:老师这里也给大家带来了活动要求。(投影出示)

师:按要求做好的小组就举手,看哪个小组动作最快。

师:请材料员上来取实验的材料。 学生进行实验,老师指导。 (3)交流汇报

师:请材料员收好材料,放好音叉。

师:不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是怎样的? 师: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呢?为什么?

师:不发声的音叉触及手背是什么感觉? 师:发声的音叉触及手背呢?为什么?

师:音叉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三)小结提升

师:总结一下,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呢?

师:刚才同学们不是说,声音是由敲打产生的,现在我们通过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那敲打和振动与声音的产生有什么关系呢?

生:我们敲打或弹拨等方法是为了用力让物体产生振动,而振动才产生了声音。

(四)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1、找寻人体发声部位

师:我们人说话发出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在哪里振动能找到吗? 师:手轻按喉部。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其实声音是从喉咙里的声带中发出的,声带是很薄的膜,所以我们平时不要大喊大叫,要保护声带。要不然就发不出声音了。)

2、师:我们身上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声音振动的器官。猜猜它在哪儿?

3、怎样让正在发出声音的锣立刻停止发声,学生演示并说明理由。师:(出示锣)我在锣上敲一下锣就发出了声音,你知道锣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

师:为什么我敲了一下马上停止,而锣的声音却能响很长时间呢? 师:谁有办法在老师敲完一下之后让声音也马上停止? 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五)总结评价

1、师生小结

刚刚这堂课上你学到了什么?

2、评价

在这节课上,老师发现我们班许多同学都能像科学家那样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动手操做实验。

3、整理器材。

第12篇: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设计

怀远县唐店学校

张娜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验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引起的。

2、领会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他们能初步学会有目的地观察。

2、利用身边的学习或生活用具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会描述实验现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归纳科学规律。

3、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自然世界中声音的美妙和有趣,从而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声音产生的原因。

2、声音传播的条件。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2、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如何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何开发非智力因素,如何在八年级物理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每天都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声现象,认识“声音是怎样产生与传播的”(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声音的产生

师:刚才同学们还在嘻戏玩耍,是什么让大家安静下来上课的? 生:电铃声

师:对,我们从电铃声中获得了上课的信息,那你们知道电铃声是怎

样产生的吗? 生:不知道。 师:想知道吗? 生:想。

师:下面让我们通过几个活动体验一下声音的产生过程。 请同学们试着让一下物体发出声音:纸张、直尺、自己 通过体验,让同学们对声音的产生原因作出猜想。 教师利用实验帮学生验证猜想。

实验过程:用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乒乓球,通过观察乒乓球的状态有什么变化,总结结论。

介绍一些小动物及乐器的发声情况。 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课本28页第三段,了解声音的记录。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

提出问题:声源发出的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 学生分析实例:

1、课堂上,学生可以听到老师的讲课声,同学之间可以交流讨论。

2、登月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也无法直接交谈,而只能借助无线电波进行交流。

再观看《真空不能传声》实验视频,总结结论: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老师用手轻轻地在黑板上滑动,请同学们仔细听,看能不能听到这个声音,再让两位同学到讲台上,把耳朵贴在黑板上听,进行对比,总结结论。

学生体验:两位同学合作,一位同学轻敲课桌,另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上听。再次证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师: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中传播,那能不能在液体中传播呢? 生:能。

师:那就请同学们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一下。

学生举例之后,教师演示实验:在水中敲击石块发出声音

证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最后分析总结: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齐声朗读课本29页第二段,了解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思考:宇航员在太空远远地看到星体爆炸,感到其声震耳欲聋,真实吗?为什么? 声音的传播速度

由课本29页至30页小资料的内容解决一下问题:

1、什么是声速?

2、声速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为什么我们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听到回声呢?听到回声的条件是什么? 通过老师朗读课本30页第二段,找到答案。 课堂练习

在室内讲话比在旷野里更响亮,为什么?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有所收获,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 最后集体回顾本节所学内容

四、布置作业

1、阅读科学世界

2、课本31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五题

第13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使物体发出声音、观察发声的物体和观察物体的振动三部分。这三部分内容在实际课堂教学上主要呈现了两大块学生活动:一,想办法使鼓、钢尺、皮筋等发出声音;二,通过观察、实验,探究鼓、钢尺、皮筋、音叉、声带等发声的原因,并发现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及不同的振动产生不同的声音等性质。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声音产生缘由的整个过程,知道探究的步骤、所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教学重点 通过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教法:观察法、合作交流等。

教具:四人小组:鼓、钢尺、皮筋、小纸团、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

教师:水槽(盛有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提出研究的问题

上课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玩个小游戏。请一位同学上来,背向大家,下面老师拍谁的肩,谁就大声说“猜猜我是谁”,上面的同学就猜说话的人是谁。

师问:你怎么准确猜出的? 生:听到声音 师:我们朝夕相处,熟悉的声音泄露了秘密。(出示课题“声音”)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我们就让她自己介绍一下吧。 (课件出示:HI 大家好,我是声音小精灵哦,请朋友们闭上眼睛,我将带你们去旅行,仔细听哦,边听边告诉我你在干什么?到了什么地方?

播放课件,汽车发动行驶,港口气氛轮船汽笛声,摩托艇从远到近,小船笛、水冲刷声,收矛下矛,大海潮声海鸥鸣叫,电闪雷鸣声„„)

师:同学们真棒,想象力非常丰富。是什么把我们带到了大海边? 生:声音

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些是大自然发出的,有些是我们人类活动发出的,声音和我们如影随形。对奇妙的声音王国,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生提师板书

师:同学们真行提出了这么多想知道的问题,那我们首先应该研究哪个问题?

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师:好,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其他的问题我们后面再来研究。

(教学要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新颖的情境创设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也激发起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为教学的正常开展做好了良好铺垫。)

(二)初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利用已有经验,引导学生使物体发声

师:同学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我们的书、文具盒、桌椅还有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实验用品。你能让他们发出声音吗?

老师先提出要求:发出的声音不要太响,但发出声音的方法要多样,看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最能干。开始!

(学生分组实验)

2、进入对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猜想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成功的让这些东西发出了声音。 大胆猜测,你们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请生答,将生答的写在黑板上。(预计:敲击、碰撞、摩擦、摇晃等)

师: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那声音产生的秘密我们真的找到了吗?还要做进一步的实验,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研究。

(经过一年多的对科学学科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质疑的方法。适当的引导学生们会提出的许多精彩的问题。)

(三)由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观察发声物体的变化,获得“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

1、师出示实验报告单。师:提出实验的要求:

(1)选择自己小组感兴趣的实验用品进行研究。

(2)采用多种方法使它发声,仔细观察,物体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3)你们可以采用老师提供的实验报告单,也可以自己设计出自己小组的实验报告单。

(4)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不仅注重实验过程,更重要的是要把实验过程给记录下来,希望我们的记录员能把同学的发现记下来。

看看谁是火眼金睛,观察得最仔细、准确! 师:老师是看到了鼓面在动,但是其他同学看得到吗?能想个办法让全班的同学都看到鼓面在动吗?(生提出可以用手摸,可以在上面放上橡皮擦)

强调三种观察方法 (1)我们不但可以用观察的方法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还可以使用身体感受发声物体的振动;

(3)还可以借助其他的物体观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师:刚才我们一起找到了三种观察鼓面振动的方法,同学们,请拿出老师让你们准备的直尺。运用我们学到的方法,对直尺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再做研究并填制好实验报告单 (将小组填好的报告单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师问:

1我们让这些物体发声时,用了哪些方法?请一个同学做示范。○ 2我们用力拉伸橡筋、按压鼓、弯曲直尺能让它们发声吗? ○3为什么轻轻的敲击、拨动却能发声? ○说明:使物品发出声音和我们力气的大小无关。 师:看我们的发现一栏,能改一改吗?

(科学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科学课程标准》里也指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在这里通过对鼓声这一典型例子的教学,从而使学生过渡到自行探究钢尺、皮筋等物体发声的活动中去。)

4、总结

你们观察到了这些物体发声时,无论用的是什么方法,都产生了什么样相同的结果呢?(指实验报告单) (都在振动)

师:同学们,做了这么多实验,声音小精灵要考考你们哦! (放课件:小精灵问:朋友们,你们找到了声音产生的秘密吗?) (出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有不同意见吗?请同学齐读,同时用手摸着自己的喉咙。体会发声时的振动。

我们人也能发出各种声音,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人体也有一个能够振动的器官,请大家用手摸自己的喉部,试着发出声音,有什么感觉。(振动)

师:这个振动的器官叫——声带。

我们还能听见各种声音,我们人体有一个十分灵敏的、能够感觉物体振动的器官—耳朵的鼓膜。

(学生们的所做、所思,让他们对科学知识从表面感知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不但理解了科学知识,而且掌握探索科学知识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观察音叉的振动、感受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

师做不同的音叉的振动实验,请学生来解释看到的现象。请一位同学来当老师的小助手。将音叉放在学生耳边。

问:听到什么了?(没有声音)将它放进水杯里,请学生观察 问:水面有什么变化?(没有)

敲击后放在学生耳边,问:现在呢?(有声音)

师:音叉敲击后会发出声音,这个声音是由于振动发出的吗? 将音叉敲击后放入水中。问: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振动产生的水波纹。 问:怎样解释你看到的现象? 大家一块儿回答

(其实,关于“不同的音叉振动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一点大有学问,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不让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只是让学生发现这一性质即可,这一处理可能值得商榷。)

(五)趣味比赛,巩固运用新知

请两个同学拿锣上来,我们要进行一次比赛。老师说开始,你马上让手中的物品发出声音,我说停,你就要迅速的让声音消失。 问:每位同学都及时发出声音,谁的声音消失的快呢? 问获胜的同学:你为什么要用手按住锣面呢?(尽快使物体停止振动) 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请生答(对答得好的奖励小星星) 师:刚才的游戏进一步证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师小结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实验,现在你们明白了吗?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指大屏幕)

问:为什么一开始同学们会认为声音是敲击碰撞产生的呢?(只看到了表面的现象)以后啊,碰到这种情况要多观察思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非常想知道你们有什么体会? 师小结:

第一、通过对发声物体的仔细观察,我们找到了声音产生的秘密,物体振动发出的。

第二、学到了观察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可以用我们的身体去感觉,可以借助其他物品帮助我们观察,同时注意观察的时候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深入细致的研究。

(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制作简单的节奏小乐器。

师:你想制作自己的打节奏的小乐器吗?(指导学生利用易拉罐瓶、豆子、玻璃瓶等制作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小乐器)

(《科学课程标准》里指出: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是的,学生们的探究远远没有结束,因为科学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用小乐器来打出节奏,唱《拍手歌》结课。

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为什么会有高低不同的声音? 摩擦、碰撞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拍打、敲击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踢、拨、甩„„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点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的教学设计能体现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关注学习过程。”教学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激情。以课堂细节的处理,来有效的对进行学生的科学素养地培养。注重学习和探究方法的传授,使学生能掌握有效的进行科学探究。

1、实验准备丰富,材料使用科学。有专家说,一套好材料,就是一堂好课。或许有夸张万分,但材料的选择的科学与否对教学的成功影响巨大,它是科学教学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针对性强、代表性好的材料能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本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实验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上,是认真思考后的匠心体现。教学设计中,教师的实验材料能根据材料自身的特点,考虑每一份材料所要承载的任务。同时实验和材料的选择也是严谨的,非常具有代表性,不存在模棱两可的区域,对学生能很好的起到引导及激发思考的作用,尽可能地避免了不必要的干扰。同时在使用几个材料进行平行实验,材料之间也比较均衡,避免了存在厚此薄彼现象。比如:橡筋、音叉、鼓做振动发声实验,三种材料都要去感受“振动”,但是由于感受的方法不一样,学生对“振动”的感受就更深刻。同时,由于三种材料在发声时,产生振动的用力方法不一样(拨、敲),对于纠正学生日常形成的“发声”错误观念很有帮助。因此,本设计在实验方法和材料的选择科学性体现非常强。

2、充分采用探究活动进行教学。“做中学”教育理论要求在科学学生观的指导下,教师在科学教育研究过程中必须遵循“学生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操作在前,结论在后”的活动指导原则,从而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确定角色和地位,使学生从学习的客体变为学习的主体,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教师在活动中成为真正的指导者、推动者和合作者。本教学设计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实验素材非常的丰富,实验安排也比较多,为孩子的探究学习奠定了基础。孩子通过“推测—探究—验证”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能够真正在自主探究活动,自己找到声音产生的原因——振动,这一探究活动过程也是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通过这种过程性学习,学生经历了一次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体验了科学探究的愉悦,获得科学的经验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关注学习过程的理念。

建议:教师思想上可以更加大胆,课堂教学设计上包揽可以更少,留给学生的空间和时间可以更多些,让学生在课堂主体地位体现更充分。如:学生的实验方法上,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汇报时,也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汇报自己的发现,不要将学生的思维禁锢于教师的想法中,这样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精神。

第14篇: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

【导入】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跳舞高手,请他上台给大家秀一段好不好? (好) 【师】先将蜡烛点燃,这是一个音箱,将扬声器对准烛焰,现在打开音箱就能看到什么现象? (烛焰随着音乐的节拍舞动起来) 【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难道蜡烛真的有音乐细胞吗?要想弄清楚其中的道理,我们就要来了解一下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师】我这里有一把直尺,有一条橡皮筋,有个笔套,你能让他们发出声音吗?如果你能,请上来演示一下。

(能:敲打直尺,拨动橡皮筋,对着笔套吹)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让“鼓”、“吉他”、“唢呐”发声的? (鼓——敲、打

吉他——弹、拨

唢呐——吹) 【师】进行这样的操作或动作,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这些物体会振动起来。)

【师】具体指明鼓、吉他、唢呐的什么部位或什么物体在振动? (鼓面振动;琴弦振动;空气柱振动。)

[活动一]如何让桌子上的空瓶子发声?并分析振动的物体。 (敲瓶子——瓶子振动) (吹瓶口——空气柱振动。) [活动二]学生自主利用自身条件或学习用品发出声音,并相互说明什么物体在振动。 (敲桌子——桌面振动) (吹口哨——空气振动)、(唱歌讲话——声带振动)、(海浪声—水在振动) [播放图片:蝉] 【师】这是什么动物? (蝉)

【师】它又是怎样发声的呢?

[播放视频,蝉是靠腹部下面的鸣膜振动发声的] 【师】刚才我们分析了一些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有固体的,有液体的,有气体的,但是,其实我们并没有观察到这些物体的振动,比方说,敲桌子时,桌面在振动,我们如何才能观察到呢?

(将轻小的纸片,塑料泡沫球,黄豆、纸屑等放在桌子上,会观察到这些物体跳起来。) 【师】我们把这种将不容易观察的振动转换成其它容易观察的物体的振动的方法叫转换法。 【师】演示敲击音叉后与音叉紧挨的乒乓球的振动。如图:

【师】以这个音叉为例,如何让它不发出声音呢?谁愿意上来试试。 (学生尝试用手握住音叉,音叉停止发声)

【师】刚才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师】如果物体停止振动了呢? (停止发声)

【师】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都可以作为声源。 【师】那振动是如何传出去的? (通过空气)

【师】同学们提出了猜想:声音传播需要空气,那你如何证明呢?

【师】同学们看,老师这有一个玻璃罩,他叫真空玻璃罩,这是一个闹钟,我把闹钟打开,同学们听到声音了吗? (听到了)

【师】我把闹钟放到玻璃罩中,还能听到声音吗? (能)

【师】现在,如果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掉,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打开抽气机抽气]

【师】同学们感觉到声音发生怎样的变化? (声音不断的变小,现在已经几乎听不到了) 【师】闹钟还在振动吗? (在振动)

【师】现在我将空气重新注入玻璃罩内,同学们听到声音了吗? (听到了)

【师】这个实验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真空不能传声)

【师】但把空气抽掉之后,即使有声源在振动,我们也听不到声音,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物质,我们把这种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板书:“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空气是声音的一种介质,那除了空气,还有什么物质也可以传播声音呢? (液体,固体)

【师】你能用一个实验证明吗?

(把两个铁块放在玻璃缸的水中,互相碰撞,可以听到撞击声)

(把耳朵贴在墙上或地板上可以听到,隔壁房间中的声音,把耳朵贴到桌面上,还可以听到手指在桌面上滑动的细微声音)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贴近生活,所以钓鱼时,岸上人讲话也会惊吓到水中的鱼。这些都说明了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都是声音传播的介质。

【师】航天器在飞行时,有时航天员需要出舱活动,但太空中有没有空气,宇航员怎么通讯呢?

(利用无线电通讯)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做个小活动,能否利用声音可以通过固液气等介质传播声音的原理,制作一个能够远距离说悄悄话的装置吗? (土电话)

【师】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个土电话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叫两个同学上来体验) 【师】现在请同学们回到开头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蜡烛的烛焰会随着喇叭声音节奏翩翩起舞呢?

(因为喇叭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 【师】那这种震动又是如何传向远方的呢?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小活动,我要多叫几位同学上来,排成一排。你们都是介质,知道吗?老师站在这一头充当声源,现在我要振动了。 [教师用力推了一下身边的一位同学,这种挤压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传递了过去] 【师】现在我来问问身边的这位同学,最开始你有什么感受? (我被挤压得很难受) 【师】然后呢?

(我挤了其他的同学,然后又恢复了原来的状态) 【师】再然后呢?

(老师又推了我一把,我又感到挤压的厉害,于是我也挤压身边的同学,然后又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

【师】那其他的同学你的感觉跟他们一样吗? (一样)

【师】这种传播方式像什么呢? (像生活中的水波)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下水波是怎样传播的? (当波源振动时,波源处的波面被迫发生周期性的高低变化,这种高低变化马上被传递到周围的水面,使周围的水面也发生周期性的高低变化,这种变化会不断地传递下去,于是水波就扩散开来)

【师】回答的很好,声音的传播跟水波的传播类似,当喇叭的振动面向外侧运动时,压缩临近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当喇叭的振动面向内侧运动时,这部分空气又变疏,振动面不断的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不断地向远处传播。我们把声音的这种传播方式叫做声波。声波有广泛的用途,比如科学家就用声波来看这海水深度。

【师】再回顾一下刚才的活动,当我在推我身边这位同学的时候,那一头的同学有没有马上感受到挤压呢?为什么? (没有,还没有传过去了) 【师】这说明什么呢?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

【师】那声音传播需要的时间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跟声音传播的路程有关) (跟声音传播的快慢有关)

【师】回答的很好,声音传播的时间跟两个因素有关:分别是声音传播的路程和声音传播的速度,我们把声音传播的速度叫声速。现在我们一起来实战一下:当我们在空旷的大厅里讲话时,常常能听到回声,你能否解释一下回声是怎么形成的呢? (声音遇到墙壁后反射回来形成的) 【师】为什么回声后听到呢?

(因为声音从发出到返回到自己的耳朵,经过了很长的一段路程)

【师】我们再来看这样一个问题:古代人行军打仗时,常常睡在地上,而且把铁做的箭筒当枕头睡,这样就能最快的听到空气中听不到的远处敌人的声音,这是为什么呢?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传播速度更快) 【师】很好,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什么有关? (介质的种类)

【师】声音是通过介质的传递过来的,介质中的微观粒子越密集,振动传递的效果就越好,因此固体,液体,气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V固>V液>V气)

【师】能不能具体举几个例子定量说明一下吗?

(25℃时每秒传播的路程,空气中为346米,水中为1500米,钢材中为5200米) 【师】如果是同样状态的介质,如何比较声音传播的快慢呢? (密度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 【师】很好。

【小结】今天这堂课我们了解了声音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传播的形式及传播的速度,希望同学们课下好好复习。

第15篇:《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初中课标的要求是: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二章第一节,是声现象的入门和本章学习的基础。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的传播的条件、了解声速以及影响声速的因素,根据课标要求本节的重点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难点是:真空中不能传声。 【学情分析】

学生对声现象是比较熟悉的,在生活中对声现象有一定的认识,但没有上升到理论化知识的认识。对声音的产生可采用实验、观察、分析的方法得出声音是振动产生的,此外通过组织学生例举生活中振动发声的实例,巩固知识突出重点;对于声音的传播可采用实验与师生谈话的形式引导学生推理总结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突破教学难点;对于声速由于难度不大,可由学生自行观察“小资料”分析讨论得出相关结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的传播速度受温度和不同介质的影响,回声;认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会利用声音的传播特性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以及声速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过学习声音的产生的过程,体会通过实验与分析方法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1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关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难点:真空中不能传声 【教学方法】

运用实验法、谈话法和讲授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通过口述现实生活中的声现象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提出问题:(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3)声音的传播速度与那些因素有关?

二、知识教学

(一)声音的产生:

1、实验:1)拨动张紧的橡皮筋。

(2)分别用手触摸正在说话和未说话时候的咽喉。 (3)用手触摸正在发声和未发声是的小音箱喇叭内壁。

2、学生讨论:学生说出亲身感受到的、听到的和看到的实验现象。

3、

分析:(1)振动的橡皮筋、喇叭内壁振动、咽喉(声带)

2 振动,有声音发出。

(2)橡皮筋、喇叭内壁、咽喉(声带)不振动,没有声音产生。

4、归纳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二)声音的传播:

1、实验演示——真空罩实验

师:抽去真空罩中的一部分空气,同学们听到闹钟声音的音量如何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生:音量减小了;原因是真空罩中的空气减少了。 师:再抽去真空罩中的部分空气又如何? 生:听到的音量更小了。

师:假如能完全抽去真空罩中的空气,能听到的音量又如何?为什么?

生:假如能完全抽去真空罩中的空气则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因为没有空气。

2、分析:没有空气声音就不能传播。

3、

4、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那些物质能传声呢?

(1)通过真空罩实验我们已经知道空气可以传声。

(2)学生实验:两个同学一组,分别在桌子的两边,一个同学轻敲桌子,另一同学用耳贴桌子倾听。

3 (3)演示实验:将闹钟装入密闭的塑料袋中使之沉入水底学生观察、听是否有闹钟的声音。

5、

6、学生分析:除了空气,桌子能传声,水也能传声。总结:(1)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声。

(2)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声音传播的媒介,统称为“介质”。

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7、声音的传播机制:

带动

传入耳朵带动 多媒体展示图2.1-6分析总结声音的传播:鼓振动——→周围空气振动—————→鼓膜振动,听到声音。

(三)声速

1、根据速度的定义(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叫做速度)类比得出声速的定义:描述声音在介质中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叫做声速。

2、

3、学生观擦“小资料”并讨论影响声速的因素有哪些? 分析:(1)空气(液体或固体)的温度越高,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2)相同温度下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有:固体中最大,液体中其次,气体中最小。

4、结论:(1)在同种物质中,温度越高的声音的而传播速度越大。

(2)相同温度下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有:V固>V液>V气

4

5、

三、例题 回声:回声是声源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而形成的。

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约1.5S后听到回音,那么这口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 解:

分析:声音由发出点(井口)传播到井底再反射回到井口所经过的路程是井深的两倍。

所以声音的传播路程

S=V.t

S=340m/sx1.5s=510m 设井深为:h

则有: S=2h

所以:h=S÷2

h=510m÷2=255m

四、课堂练习

教材练习题1-4题。

五、课后作业

“同步练习”全做。

5

第16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棉津中心小学

陈静

教材说明: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声音》的第二课。本课活动内容是按照“制造声音,获得感性认识,提出猜想--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实验,得出结论”的思路编写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从中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归纳概括出声音产生的原因。

设计理念: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围绕\"科学探究\"这一主线展开:提出问题--进行预测--试验探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产生科学探究的热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制造声音的过程中,在对发声物体进行观察的过程中,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能够就观察到的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直尺、橡皮筋

2、教师准备:直尺、橡皮筋、鼓、豆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喜欢唱什么歌呢?(学生回答) 那让我们来唱一首大家都喜欢的歌吧!(学生唱歌)

师:同学们唱的歌真好听,老师从你们的歌声里听到了快乐、喜悦的心情。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歌声之外还存在着各种各样奇妙的声音。同学们,你们熟悉的声音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生活中熟悉的声音。)

师:是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每天,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风声雨声流水声,诉说着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读书声,倾诉着大家的幸福和快乐,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声音产生的的奥秘吧!

(板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声音导入课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唤醒学生和本课有关的已有知识储备。

二、猜想与假设

既然要研究声音的产生,那我们首先要想办法弄些声音出来。 活动一:发声实验

1、利用自己的身体,你能发出声音来吗?

2、学生小组交流制造声音的方法。

3、学生演示。

4、猜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对确定探究的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

三、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教师: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设计实验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 活动二:观察发声的物体。

1、尺子和橡皮筋能发声吗?谁有办法?

2、学生小组交流制造声音的方法。

3、学生演示。

4、观察、比较发声的尺子与不发声的尺子,发声的橡皮筋和不发声的橡皮筋有什么不同?

5、汇报、交流:发声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6、物体发出声音,一定是振动了吗?我们来设计一个实验证实一下。【设计意图】根据确定的探究课题,设计科学的探究计划和方案。探究计划应包括探究的课题、实验器材和资料的准备、探究的程序与过程(包括观察、实验、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通过怎样的分析整理得出探究的结论、以及怎样对探究过程进行评估和反思等。

四、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活动三:观察感受物体的振动。

1、师:在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交流:在实验中发现物体在抖动、在震动等。在科学上,我们说物体在“振动”。(板书:振动)

一个物体(比如钢尺、橡皮筋等)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3、现在能描述一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板书:声音)

4、师:知道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那你能想办法让声音停下来吗?大家亲自动手做做看。(学生动手做。)

师:同学们看到了,振动停止了,声音也随之停止。 (板书: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探究方案,利用观察、实验和其他的方法与技术,收集数据、资料和信息。要让学生对已有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解释,找出这些证据和探究的课题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地归纳和总结。

五、拓展活动

(一)人靠什么发声

师:现在老师这儿有一组声音,仔细听,分辨一下是什么声音? (播放一组声音,让学生分辨。)

师: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很轻松地就分辨出来了,你能不能露一手,模仿一种声音?(学生模仿各种声音。)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模仿出了这么动听、可爱的声音,那在模仿声音的时候,你有没有想一想人发声时是哪儿在振动呢?

(学生进行猜测。)

师:是我们的声带在振动。请用手摸摸声带,感受发声时声带的振动。 (学生动手感受。)

师:声带振动人就能发出声音,如果声带坏了人就不能发出声音。同学们要保护声带,不要大声喊叫。

【设计意图】“猜声音”和“模仿声音”活动的设计,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思维,使学生扩展到本课所学内容之外的知识。为后面的提问题做好铺垫。

(二)其他东西靠什么发声

师:同学们知道了人的声音是有声带的振动产生的,那来看一看刚刚我们听过的这些声音是怎么产生的,猜猜是哪儿在振动。

1、

2、

3、

4、小朋友的笑声:由声带的振动产生。鼓声:敲击或拍打是鼓面振动而产生。 苍蝇的声音:有翅膀的振动产生。 鸟叫声:由鸣膜的振动产生。

师:其实不仅仅是以上这些声音,其他的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如:用吉他弹奏的声音:由弦的振动而产生;等。

(三)我们身上就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猜猜它在哪儿?

1、学生交流讨论。

2、学生猜测。

3、教师总结。

由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而耳朵能很敏感的听到声音,所以非常敏感、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是耳朵。

(四)耳朵为什么能听见声音?

师:除了这些问题,其实在声音的世界里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不知道的问题,比如:人的声音为什么各有不同?为什么声音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等等。

师:看来在声音王国里,还有很多秘密,希望同学们继续观察生活,关注声音,继续探究声音里面的\"为什么\",老师期待着你们的精彩发现!

【设计意图】体现了科学课“由问题开始--到问题结束”的轮回特点。使学生意识到对科学的探究是无止境的,今天所学的知识,又成了研究下一个问题的基点。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振动

振动停止

声音

声音停止

第17篇:《声音的产生》教学案例

《声音的产生》教学案例

作者姓名: 李 慧 工作单位:安源区五陂镇长潭小学 联系电话: 13979963295 邮政编码:337000

《声音的产生》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景质疑-—猜想假设-—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结果-—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思维方法。

2、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用看、摸、说等方法进行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教学模式选择】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它分为四个部分: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二、提出假设,实验探究;

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四、验证猜测,总结评价。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运用看、摸、说多种方法观察发声物体的特点,并对发生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在这节课教学中,始终贯穿小组合作实验、观察、对比、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引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努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四、【媒体的使用】

1、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2、利用课件出示本节课实验记录表及探究结论,突出重点。

3、利用展示平台展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表,便于学生相互交流,形成正确的认识,得出科学的结论。

五、【教学准备】

队鼓、泡沫、橡皮筋、尺子、音叉、橡胶小槌、铜锣、水槽、实验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

(一) 课前探究

1.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因此,我们的生活才丰富多彩起来。说一说你从大自然中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问题的设计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体会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声音。)

2 (学生回答)哪一组将是本节课的优胜组呢?看你们的!(在黑板的一角呈现分组评比栏,每一环节都进行评比)学生互评。 (评比栏的设计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 质疑导入 1.从同学们刚才回忆声音的交流中,你最想知道什么?

(预设: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声音的大小有什么决定的?我们怎样才能消除噪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2.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师板书课题:声音的产生)其余问题后面几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状态,从而产生无穷的探究动力。) (三 )探究过程 1.学生动手制造声音

(1) 同学们看看自己桌子上的空纸盒、橡皮筋、铃鼓、音叉、一杯水、钢尺,豆子以及身边的物体,试一试怎样做才能使它们发出声音呢?

(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动手操作并观察思考

你用到了哪些材料?采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现象发生?

(让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会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学生汇报交流。

(为了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平台,让他们在动手动脑的亲历中有目标的去观察思考,体会声音产生的过程,并在交流中相互启发,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为后面的探究作好铺垫。) 2.猜一猜,在刚才的活动中那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学生进行猜测 (2) 同学们要想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让我们在实验中找到答案。

(在相互启发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探究的欲望。)

3.设计实验,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1) 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制定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 学生汇报小组方案。

(3) 小组实验,记录实验过程。

实验

1、将空纸盒去掉盖,把橡皮筋紧绷在盒子上,用手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观察现象。

实验 2、在鼓面上放几粒豆子,敲响鼓后,观察现象。 实验

3、将音叉敲响后,用音叉接触水面,观察现象。

实验

4、在桌子边上压住钢尺的一端,拨动钢尺的另一端,观察现象。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假设论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4) 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倾听、观看,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在观察物体发出声音时,发生什么现象?重点引导学生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把不明显的现象表现出来。对学困生更多的去引导。)

(5) 小组汇报,交流信息。 a.指名小组汇报。(两人演示,一人讲解)

b.小组互相讨论实验得出的结论。

c.展示仪出示其中一个小组的方案表,教师以一个实验例子反馈学生的实验方案。

(6)师生总结。(适时引导学生用“振动”这个词描述物体发声的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参与实践活动,在认真观察和相互启发中得出科学的结论,放手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这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能力、掌握科学知识的方法和认真观察的能力,同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

(四)拓展延伸

1.找一找生活中的哪些物体是利用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这个原理制造的?(手机、电话、喇叭、音响等)。

2.既然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如果不让物体振动,那会怎样?比如:锣鼓发出的声音很长,怎样做才能使他们的声音立即停止呢?

3.学生回答,师生评价。

(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牢固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去改变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 教师总结:

1.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节课的优胜组是哪个组?学生评议。 2.我们研究了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且通过做实验的方法,明白了声音产生的一些规律和原理。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观察探讨有关声音的秘密。 板书设计;

声音的产生——物体的震动

教学反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去思考问题,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在教学中,我用录音放一些声音资料,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声音,告诉我们是什么事情,然后再让学生补充生活中自己感受到的特别的声音和所传递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科学课题,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究”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要加强实验的组织,提高实验中组织化程度。让学生学会倾听,实验时可以分工做实验,可以因地制宜选择材料,让学生有一个更感性的认识。

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学生回答不正确,我就告诉学生声音是振动产生的。学生不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究。例如,敲钟的声音,打击鼓面的声音,敲打桌面等,从而是学生自然地知道是振动产生声音的。

第18篇:声音的产生教学反思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本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三个内容,一是了解声音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二是想办法制造声音;三是引导学生运用间接观察法和归纳法发现物体发声的共同规律。这节课中,我认为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方面:

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课堂的同时,了解学生前概念。一开课我让学生静下来,仔细听教室里都有哪些声音?是由谁发出来的?怎样产生的?激起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并问学生原来对声音有什么了解?引发学生走入声音世界,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活动主动建构的。

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因此,我指导学生想办法制造声音的时候提问:“你能利用哪些方法发出声音?”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发生的方法很多,丰富学生对于制造声音的感性认识。在学生进行交流演示中让学生注意观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提出观察要求,提出:有目的的观察才会观察得更仔细。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实践、充分感受,并随时作好记录,我参与到了整个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直接观察感受振动、借助于其他物体将振动可视化,运用反证法进行实验,去发现、去探究,帮助他们解决碰到的困难,体现了科学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交流讨论声音产生的共同规律时,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评价,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能够通过亲身感受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

城关小学

赵晓燕

第19篇:《声音的产生》教学反思

《声音的产生》教学反思

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实验、观察、交流,经历科学规律的发现过程,并从中获得成就感。本着这样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声音的产生》这节课时,课前我精心准备小组实验器材、做实验。

课前几分钟把小鼓分发到每个小组,让他们尽情地敲。在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每个人可以发出许多不同的声音。”

许多物体也可以发出声音。比如敲击音叉、拍手、拍桌子等。那么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简单的导入后,我让学生自主完成三个探究活动: 1.按一按鼓面,敲一敲,观察; 2.弯一弯钢尺,伸出桌面压紧,拨动;

3.拉一拉橡皮筋,弹一弹。通过观察比较、小组讨论、全班交 流,让学生自己说出三个发声体都在振动。再观察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发生的变化,思考水面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最后总结: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值得肯定的:一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浓厚。每个人都不闲着,小组内的分工合作比较好;二是课堂上针对探究活动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钢尺伸出桌面多少合适?声音真的是钢尺本身发出的吗(如果没压紧,钢尺敲桌子也会发声)?三个物体发声时和不发声有什么不一样?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经常有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不好教” “科学课不好上”,我觉得主要还是老师嫌麻烦,做的实验少;课前准备不充分。科学课的内容大部分是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而小学阶段甚至初中阶段的学生直观感觉、直接认知仍然占主要地位。作为老师是不能忽略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的。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牢记。

第20篇:《声音的产生》教学反思

《声音的产生》教学反思

甘蔗横屿小学

陈少芳

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各种自然的和人的声音,声音给我们传递意义丰富的各种信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声音。这节课的研究主题是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通过制造声音并观察、比较发声的物体,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探索声音产生的原因。

本节课用魔术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中。接着让他们用塑料袋制造声音,使同学们多一点对声音产生的感性认识。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了两个层次的实验材料。第一组是可以明显观察出声音的产生时物体振动了,橡皮筋,钢尺,音叉。第二组是物体发声但是振动不明显需要借助其它物体看到振动,小鼓、绿豆、集气瓶、泡沫球。接着,再通过揭秘魔术,反证振动停止声音也随着消失。最后进行了一个拓展活动,进行了升华。总体来说,这节课具有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能有序的组织学生分组实验、课堂气氛活跃等优点。

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

1.这节课是声学的起始课,具有重要的意义,要让学生理解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有一定的困难。之前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制造声音,观察出现象,直接总结出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但是课后问学生,有的学生依然觉得是摩擦、敲击等原因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声音产生的方法混淆。因此,在这个环节中要让学生明白“用什么方法制造声音”和“产生声音的原因”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2.在实验之前,除了要讲清实验的操作方法,还要强调他们在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如做实验时要边观察边记录,每个实验观察什么等,这样能使他们在实验时更加有目的性,而不是随便玩一玩。

3.在以后的道路中,要继续修炼自己的课堂语言,如课堂组织语言、课堂评价语言等。语言是上课最基本的工具,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拥有生动的语言是非常关键的。

《声音产生教学设计.doc》
声音产生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