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之歌教学设计

2021-04-07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杨树之歌教学设计

杨树之歌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歌声,非常动听,有小朋友唱的,有小鸟唱的,还有小蜜蜂唱的,你还知道有哪些大自然的歌声呢?(设问1)刚刚同学也提到了,就连小树也会唱歌,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朋友,同学们想知道是谁吗?

生:想!

师:请同学们不要发出声音,认真观察老师给你们带来的朋友。

师:通过观察图片,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呢?

(生:杨树的树皮象眼睛。 杨树的树干又细又直。 ) 师:同学们的观察真细致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大叶杨。因为它的叶子又大又宽,所以树的名字叫大叶杨,它是杨树的一种。而且我们的大叶杨的性格十分可爱,就像你们一样可爱。之前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同学们也学会了要做一个勤学(生答好问)的孩子,那看到我们这么可爱的大叶杨,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想问的呢?

(生提问。。。。。。)

同学们真厉害,提了这么多问题,那现在啊,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去一一解决这些问题好不好!

二、品赏朗读,体会意境

(一)、初读感知课文。

师:大叶杨到底是怎样歌唱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生读„„

师:哪个同学告诉老师,大叶杨是怎样歌唱的?它在歌唱时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啊?

生:“哗啦啦、哗啦啦„„”

师:哦!原来大叶杨是“哗啦啦”地歌唱的。小朋友们,现在啊,你们就是一群可爱的大叶杨,你们也来“哗啦啦”地唱一唱吧!

生:“哗啦啦”“哗啦啦、哗啦啦”„„

师:同学们真是一群活泼的“大叶杨”。请你们说说,你们刚才在“哗啦啦”地歌唱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啊?

生:高兴。 生:快乐。 生:愉快。 生:兴奋。 „„

师:哦!大叶杨的心情是多么的愉快啊!让我们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吧!

„„

师:恩,老师感受到了快乐!

师:大叶杨在遇到风雨时会怎样歌唱呢?它遇到了刮风,它唱得怎样? 生:唱得欢快!

师:为什么刮风了,它还唱得那么欢快呢? 生:因为有风儿替它伴奏,它会唱得更加欢快。

生:因为风儿来了,大叶杨的叶子一摇一摆的,象在跳舞一样,显得特别欢快 生:因为它觉得风儿来和它做游戏了,所以它唱得特别欢快。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那下雨时大叶杨唱得怎样呢? 生:唱得响亮!

师:那又是为什么呢?同学们想象一下。

生:因为有雨儿和它一起唱歌,所以它唱得特别响亮

生:因为雨打在叶子上,发出“啪啪”的声音,声音格外响亮。

生:大叶杨的叶子好比是鼓,雨点好比是敲鼓的小棒子,它敲上去就会发出特别响亮的声音。 生:有雨点和大叶杨一起合唱,它会唱得特别高兴,特别响亮。 „„

师:同学们说得太棒了,想象力极其丰富,你们一定体会到了大叶杨唱歌时的心情。

师:大叶杨刮风时唱得欢快,下雨时唱得响亮,那没有风雨的时候,大叶杨怎样唱呢? 生:悄悄地唱!

师:那让我们把大叶杨的不同歌声唱出来吧?好吗? 生:好!

师:老师读前面,你们读大叶杨的歌声好吗?咱们来合作一下! 师生合作读第一小节

师:哪个同学自己来说说刚才你们读得怎样? 生:我觉得我们读得不错。

生:我觉得我们读得比较有感情。

生:我觉得刚才我们读“我们的歌儿也悄悄地唱”时,声音大了点,不够轻柔。 师:那你来试试看好吗?

生:“没有风雨来帮忙,我们的歌儿也悄悄地唱”。 师:你们听出“悄悄”的感觉来了吗? 生:听出来了!

师:我们一起再来一遍吧! 生齐读。

生:还不够轻,把“悄悄”的感觉表达出来。 师范读,生再读。

师:恩,很棒!这回老师听出了“悄悄”的感觉。

(二)、读第二小节,体会感受

过渡:出示课件,公园里的大叶杨也在悄悄的唱,它在唱给谁听呢?生观看课件

(三) 师:大叶杨悄悄唱给谁听呢? 生:唱给学步的小宝宝听。 师:伴他干什么呢? 生:伴他和蝴蝶捉迷藏。

师:还唱给谁听呢?

生:唱给白发的老奶奶听,陪她在树下聊家常。 生:唱给下棋的老爷爷听,和他悠闲度时光。 师:你理解的真不错。

师:看,你们就是图上这些会唱歌的杨树,想象一下,你会对树下的小宝宝、老爷爷和老奶奶唱些什么啊?请同学们和你的同位讨论一下吧!也可以唱给你的好朋友听! 生讨论„„

师:请你们把你想唱的歌说一说吧!或者唱出来!

生:(说)哗啦啦,哗啦啦,小宝宝,千万别摔跤,慢慢走啊! 生:(唱)哗啦啦,哗啦啦,老奶奶,请你多聊一会儿吧! 生:(唱)哗啦啦,哗啦啦,老爷爷,可别输给“敌人”啦! „„

师:恩,老师也听出来了。同学们看看图再来想象一下:大叶杨除了唱给小宝宝、老爷爷和老奶奶听之外,它还会唱给谁听呢?你们根据课文的格式再来续编一小节吧!

生:唱给空中的小鸟,让它飞得更高。 生:唱给地上的小草,让它长得更绿。 生:唱给亲爱的老师,愿她永远健康快乐。 生:唱给辛苦的农民,让他们不在受累。

生:唱给辛苦的爸爸妈妈,让他们忘掉工作中的烦恼。 „„

师:同学们说得太棒了!你们不仅想象力丰富,还特别地热爱生活。同学们再看看插图,你们看,听到大叶杨的歌声,树下的人们会有什么感觉啊?

生:他们一定很开心。 生:他们会非常愉快。

师:对,他们会感受到生活过得怎样啊? 生:他们一定觉得生活过得很美好。

生:他们听到大叶杨的歌声,他们一定感到很幸福。

师: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幸福美好的感觉来读一读第二小节吧!分组读 师:你们听出幸福的感觉来了吗? 生:我听出来了。

(三)感悟第三小节

师:大叶杨每天为人们默默地歌唱,它还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好处呢?接下来的第三节老师就交给你们。请你们自己读一读,想一想。 生自由读„„

师:你们喜欢哪句话,可以站起来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或者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读一读,问一问,请同学们帮你解决。大家自由地说一说吧!

生:我喜欢这一句“感谢金色的太阳,春天它使我们翠绿,秋天它让我们染上金黄。” 师:能说说你的体会吗? 生:我觉得这样的景色很美!

师:哦!你感受到了杨树在春天和秋天不同的变化。 生:对,在春天,他们是一片翠绿。 师:到了秋天呢?

生:它有披上了金黄色的衣服。

师:大叶杨之所以这样美丽,是谁的“功劳”啊? 生:是“太阳”!

师:对,是太阳使它们变得格外美丽。

生:我喜欢这一句“我们边唱边轻轻鼓掌”?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我读到这句话,感觉心情特别愉快。

生:我喜欢这句话“我们边唱边拉起手来,为行人送去一片凉爽”。

师:说说看!

生:这句话让人感觉很欢快,而且大叶杨为人们送去凉爽,我很喜欢他。 师:对,我们应该感谢它。

生:我也喜欢这句“我们边唱边拉起手来,为行人送去一片凉爽”,但我不太理解这个“边唱边拉起手来”的意思。

师:哪个同学帮帮她,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我觉得这句话是说大叶杨枝叶很茂密,树叶象一只只手一样牵了起来。

生:我想路旁的大叶杨肯定不止一棵,他们连在一起,加上树叶又多,就象一个个小朋友牵着手一样。他们一边拉着手一边唱着。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到位。你明白了吗?

生:我懂了,其实,我心里是这样的想的:我觉得一棵棵的杨树排在一起,它们的影子投在地上,连在一起,就象很多小朋友手拉手站在一起一样。

师:你这样理解不但富有想象力,而且新颖独到。

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太阳让大叶杨如此美丽,是谁让我们的大自然这样美丽,是谁让我们的生活这样美好呢? 生:是杨树。

师:对,是杨树给我们送来了歌声,它默默地为我们—— 生:奉献!

师:是啊!大叶杨将自己的歌声默默地奉献给了我们,还为我们遮阴挡雨。 生:我们应该向它学习。 生:我们应该保护它。

师:对,最后让我们一起唱起《杨树之歌》吧! 师生共同朗诵!

推荐第2篇:杨树之歌教学设计(版)

《杨树之歌》教学设计

鞍山市千山区宁远镇新堡小学 王丽新

教学重点

1、练习运用声旁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7个,初步学习写字两个“之、爽”。

2、了解人类与树木之间共生共息的密切关系。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图片 课件 字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朋友,同学们想知道是谁吗? 生:想!

师:请同学们不要发出声音,认真观察老师给你们带来的朋友。 (师板画杨树)

师:你们认识这位朋友吗? 生:是杨树(大叶杨)„„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呀?

生1:因为杨树的树皮象眼睛。 生2:因为杨树的树干又细又直。

师:你的观察真细致杨树树皮的纹路象眼睛,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大叶杨吗?正因为它的叶子又大又宽,所以树的名字叫大叶杨,它是杨树的一种。

师:你们不知道吧?大叶杨的性格十分可爱,它最喜欢唱歌了,你们想知道是怎样唱的吗? 生:想!

师:想知道它唱了些什么吗? 生:想!

师:那今天啊,我们就一起去听一听《杨树之歌》! (师板书课题:《杨树之歌》)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杨树之歌》一课。想不想自己来读一读这篇课文? 生:想!

师: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篇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用你自己喜欢和拿手的方法解决!比如—— 生:查字典!

生:看后面查字表! 生:问问同学或老师!

师:对,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吧!感受一下优美的《杨树之歌》 师:同学们把课文读完了,现在老师要来检查一下你们的认字情况。 游戏:贴绿叶

请看黑板上的生字,你认识哪个,就来拿哪个,然后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认识它的,读出音节,读对了,请你将树叶贴在大树上,给它增加一片绿意。(同学们上来拿树叶)

三、品赏朗读,体会意境。

(一)、初读感知课文。

师:大叶杨到底是怎样歌唱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生读„„

师:哪个同学告诉老师,大叶杨是怎样歌唱的?它在歌唱时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啊? 生:“哗啦啦、哗啦啦„„”

师:哦!原来大叶杨是“哗啦啦”地歌唱的。小朋友们,现在啊,你们就是一群可爱的大叶杨,你们也来“哗啦啦”地唱一唱吧!

生:“哗啦啦”“哗啦啦、哗啦啦”„„ 师:同学们真是一群活泼的“大叶杨”。请你们说说,你们刚才在“哗啦啦”地歌唱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啊? 生:高兴。 生:快乐。 生:愉快。 生:兴奋。 „„

师:哦!大叶杨的心情是多么的愉快啊!让我们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句吧! „„

师:恩,老师感受到了快乐!

师:大叶杨在遇到风雨时会怎样歌唱呢?它遇到了刮风,它唱得怎样? 生:唱得欢快!

师:为什么刮风了,它还唱得那么欢快呢? 生:因为有风儿替它伴奏,它会唱得更加欢快。

生:因为风儿来了,大叶杨的叶子一摇一摆的,象在跳舞一样,显得特别欢快 生:因为它觉得风儿来和它做游戏了,所以它唱得特别欢快。 „„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那下雨时大叶杨唱得怎样呢? 生:唱得响亮!

师:那又是为什么呢?同学们想象一下。

生:因为有雨儿和它一起唱歌,所以它唱得特别响亮

生:因为雨打在叶子上,发出“啪啪”的声音,声音格外响亮。

生:大叶杨的叶子好比是鼓,雨点好比是敲鼓的小棒子,它敲上去就会发出特别响亮的声音。 生:有雨点和大叶杨一起合唱,它会唱得特别高兴,特别响亮。 „„

师:同学们说得太棒了,想象力极其丰富,你们一定体会到了大叶杨唱歌时的心情。 师:大叶杨刮风时唱得欢快,下雨时唱得响亮,那没有风雨的时候,大叶杨怎样唱呢? 生:悄悄地唱!

师:那让我们把大叶杨的不同歌声唱出来吧?好吗? 生:好!

师:老师读前面,你们读大叶杨的歌声好吗?咱们来合作一下! 师生合作读第一小节

师:哪个同学自己来说说刚才你们读得怎样? 生:我觉得我们读得不错。

生:我觉得我们读得比较有感情。

生:我觉得刚才我们读“我们的歌儿也悄悄地唱”时,声音大了点,不够轻柔。 师:那你来试试看好吗?

生:“没有风雨来帮忙,我们的歌儿也悄悄地唱”。 师:你们听出“悄悄”的感觉来了吗? 生:听出来了!

师:我们一起再来一遍吧! 生齐读。

生:还不够轻,把“悄悄”的感觉表达出来。 师范读,生再读。

师:恩,很棒!这回老师听出了“悄悄”的感觉。

(二)、读第二小节,体会感受

过渡:出示课件,公园里的大叶杨也在悄悄的唱,它在唱给谁听呢?生观看课件 师:大叶杨悄悄唱给谁听呢? 生:唱给学步的小宝宝听。 师:伴他干什么呢? 生:伴他和蝴蝶捉迷藏。 师:还唱给谁听呢?

生:唱给白发的老奶奶听,陪她在树下聊家常。 生:唱给下棋的老爷爷听,和他悠闲度时光。 师:你理解的真不错。

师:看,你们就是图上这些会唱歌的杨树,想象一下,你会对树下的小宝宝、老爷爷和老奶奶唱些什么啊?请同学们和你的同位讨论一下吧!也可以唱给你的好朋友听! 生讨论„„

师:请你们把你想唱的歌说一说吧!或者唱出来!

生:(说)哗啦啦,哗啦啦,小宝宝,千万别摔跤,慢慢走啊! 生:(唱)哗啦啦,哗啦啦,老奶奶,请你多聊一会儿吧! 生:(唱)哗啦啦,哗啦啦,老爷爷,可别输给“敌人”啦! „„

师:恩,老师也听出来了。同学们看看图再来想象一下:大叶杨除了唱给小宝宝、老爷爷和老奶奶听之外,它还会唱给谁听呢?你们根据课文的格式再来续编一小节吧! 生:唱给空中的小鸟,让它飞得更高。 生:唱给地上的小草,让它长得更绿。 生:唱给亲爱的老师,愿她永远健康快乐。 生:唱给辛苦的农民,让他们不在受累。

生:唱给辛苦的爸爸妈妈,让他们忘掉工作中的烦恼。 „„

师:同学们说得太棒了!你们不仅想象力丰富,还特别地热爱生活。师:你们唱得真好听,老爷爷和老奶奶,还有小宝宝听了一定会非常愉快。同学们再看看插图,你们看,听到大叶杨的歌声,树下的人们会有什么感觉啊? 生:他们一定很开心。 生:他们会非常愉快。

师:对,他们会感受到生活过得怎样啊? 生:他们一定觉得生活过得很美好。

生:他们听到大叶杨的歌声,他们一定感到很幸福。

师: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幸福美好的感觉来读一读第二小节吧!分组读 师:你们听出幸福的感觉来了吗? 生:我听出来了。

(三)感悟第三小节

师:大叶杨每天为人们默默地歌唱,它还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好处呢?接下来的第三节老师就交给你们。请你们自己读一读,想一想。 生自由读„„

师:你们喜欢哪句话,可以站起来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或者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读一读,问一问,请同学们帮你解决。大家自由地说一说吧!

生:我喜欢这一句“感谢金色的太阳,春天它使我们翠绿,秋天它让我们染上金黄。” 师:能说说你的体会吗? 生:我觉得这样的景色很美!

师:哦!你感受到了杨树在春天和秋天不同的变化。 生:对,在春天,他们是一片翠绿。 师:到了秋天呢?

生:它有披上了金黄色的衣服。

师:大叶杨之所以这样美丽,是谁的“功劳”啊? 生:是“太阳”!

师:对,是太阳使它们变得格外美丽。

生:我喜欢这一句“我们边唱边轻轻鼓掌”?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我读到这句话,感觉心情特别愉快。

生:我喜欢这句话“我们边唱边拉起手来,为行人送去一片凉爽”。 师:说说看!

生:这句话让人感觉很欢快,而且大叶杨为人们送去凉爽,我很喜欢他。 师:对,我们应该感谢它。

生:我也喜欢这句“我们边唱边拉起手来,为行人送去一片凉爽”,但我不太理解这个“边唱边拉起手来”的意思。

师:哪个同学帮帮她,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我觉得这句话是说大叶杨枝叶很茂密,树叶象一只只手一样牵了起来。

生:我想路旁的大叶杨肯定不止一棵,他们连在一起,加上树叶又多,就象一个个小朋友牵着手一样。他们一边拉着手一边唱着。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到位。你明白了吗?

生:我懂了,其实,我心里是这样的想的:我觉得一棵棵的杨树排在一起,它们的影子投在地上,连在一起,就象很多小朋友手拉手站在一起一样。

师:你这样理解不但富有想象力,而且新颖独到。 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太阳让大叶杨如此美丽,是谁让我们的大自然这样美丽,是谁让我们的生活这样美好呢? 生:是杨树。

师:对,是杨树给我们送来了歌声,它默默地为我们—— 生:奉献!

师:是啊!大叶杨将自己的歌声默默地奉献给了我们,还为我们遮阴挡雨。 生:我们应该向它学习。 生:我们应该保护它。

师:对,最后让我们一起唱起《杨树之歌》吧! 师生共同朗诵!

推荐第3篇:《杨树之歌》教学设计(详)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读有关树的古诗。

二、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老师有一种特殊的本领,能听得见杨树唱歌的声音,大家猜猜杨树唱了什么?他唱呀,他最喜欢上课积极发言,认真遵守纪律的小朋友。这节课上哪有同学表现好,它呆会还会唱歌给他听呢!想听吗?

2、观看课件,揭示课题

有一棵树的名字叫大叶杨,它唱起歌来可好听了,简直就是一位天生的歌唱家。同学们想听听它唱的是什么歌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杨树之歌》。 谁认识“之”?并来写一写,书空。强调 “之”当“的”就是杨树的歌,也是歌颂赞美杨树的歌 (齐读课题)

3、学生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

三、自主识字,感知课文

(一)出示课件,听读课文

师提示听读要求:

1、注意倾听每一个字的读音。

2、默默地跟着读课文,想想怎么样把课文读出感情。

(二)自读课文。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杨树之歌》,请自由地读一读课文,遇到长句子记得再多读两遍。

(三)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课件里的生字词)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本课的生字词。课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做了预习,老师要考考你们,是否和课文里的生字结成了好朋友?

(开火车、个别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检查字音)

2、小组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难读的字音,互教互助。

3、全班交流巩固读音

师:你觉得哪个字或哪个词最不好读呢,或者你想提醒大家读准哪个字、词?(重点指导平舌音:欢、伴、感、染,翘舌音:响亮、爽、掌等字的读音) 字形分析

师: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个生字或哪个生词,请你来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生自由畅谈) 师归纳识字方法

4、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感谢、之、喜”等字。 (课堂指导书写)

请同学到黑板上比赛写字,生评价。

(四)朗读大挑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通过各种方法和这篇课文的生字结成了好朋友。现在,我把生字朋友带回家,看看你还能不能正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可以和小组里的好朋友一人读一段合作读,可以自己读,小组长也可以组织小组里的同学们比赛读或齐读。 (多形式的赛读)

四、细读课文,领悟感情

1、过渡:同学们,老师在大家琅琅的读书声中,感觉你们学习语文的快乐。生活当中,你还有什么快乐的事,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好,让我们与快乐一同出发,用愉快的心情再来读第一小节课文。 (学生自由读)

2、师: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大叶杨是怎样唱歌的? 相机板书:刮风时 欢快 下雨时 响亮

没有风雨时 悄悄地唱

师:从这些词语,你感受到大叶杨怎么样?(板书:爱唱歌)

3、指导朗读

师:对,大叶杨就是这样唱个不停,多么活泼,多么快乐呀!谁能用最多的快乐读一读这一小节?

引导学生注意关键字眼“欢快、响亮、悄悄地”的朗诵。

五、启发思维、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了吗?这一小节的最后一个标点符号是什么?

2、“——”表示什么?(语音延长,它给了同学们想象的空间:想象它都把歌儿唱给谁听了?)

3杨树刮风时唱得欢快;下雨时唱得响亮;没有风雨他们也在唱„„他们此时唱给谁呢?

生答:都唱给谁。随机板书:唱给 小宝宝 老奶奶 老爷爷。

师:想象你也和老爷爷、老奶奶、小弟弟在一起,他们都会说什么? 生:大叶杨唱的歌真好听,谢谢它们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想象一下它不光是唱给小宝宝、老爷爷、老奶奶,他还会唱给谁听?我们自己编一编。(知了 小鸟 蓝天„„) 编:1.唱给出生的小鸟儿,给它一个温暖的家。 唱给辛勤耕耘的老师,让他们每天都幸福快乐。唱给温暖的春风,让我们的校园充满阳光。

2.唱给可爱的小鸟,为它提供温暖的家园。唱给可爱的小兔,愿它在树下安个幸福的家。唱给飞舞的蝴蝶,让它有个休息的地方。

3.唱给清晨的小露珠,陪它在阳光下一起玩耍.唱给飞来飞去的小鸟,给它一个温暖的家.唱给树下的野花,愿它天天露出美丽的笑脸.4.唱给淘气的小狗,和它一起玩游戏。唱给健康的小树苗,让它快快长高。唱给漂亮的百灵鸟,让它有个温暖的家。

5.唱给散步的小鹿,和它一起走过树林。唱给学飞的小鸟,伴它一起飞翔。唱给搬家的小蚂蚁,给他们一个凉快的地方。

6.唱给撑着伞的小树,和它一起享受阳光。唱给看书的小学生,给她一份凉爽。唱给长发的小姑娘,和她一起把舞跳。唱给安家的小鸟,和它一起自由飞翔。唱给刚来到世界的花骨朵儿,和它一起慢慢开放。

7.唱给飞到树下的猫头鹰,让它能捉到更多老鼠。唱给展翅高飞的小鸟,给它们一个温暖的家。唱给长在树下的小花,让它们快乐的成长!

师:老师简直陶醉在同学们创编的小诗歌里了,太棒了,我好像看到了一棵棵快乐的大叶杨在欢快地唱歌。

过渡:是啊,大叶杨成天地哗啦啦地歌唱,他是怎么唱的呢?读一读第三小节。 生:拉起手来唱,轻轻鼓掌,感谢太阳。(相机板书:感谢)

3 想象画面朗读,让我们为大叶杨唱出心中的感谢,感谢阳光雨露。(齐读三小节)

4 朗读体会,大叶杨为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他们呢? 5 回答。

(三)、你们想要为大叶杨做这么多的事情,你们真是有爱心、讲环保的好孩子。让我们饱含感情地读读小是诗吧,大声的读,读出对大叶杨的感谢之情。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创编的小诗歌,太棒了,我好像看到了一棵棵快乐的大叶杨在欢快地唱歌。回去以后,能不能把你们创编的诗歌写下来。老师布置一项小作业。 创新小活动:画一画、唱一唱、写一写大叶杨。

推荐第4篇:杨树之歌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洪水学区语文备课组 《杨树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用喜欢的方法识字,准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体会诗歌韵律美。

3.激发学生对杨树以及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让学生想象人们在杨树下快活的生活的情景。

教学准备: 关于杨树的课件或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内容的录音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识字方法,认识生字6个,学写6个。2.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逐渐感受诗的内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一、说话训练

说说你知道的树的名称。

二、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有关杨树的图片,同学们,二次复备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树吗,说说你对杨树有哪些了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杨树的诗歌。

三、预习检测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自读建议:(1)解决生字,勾画词语。(2)标出段码。(3)读通课文。)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你读的不通、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3.划出生字词,同桌互相认读、互相教。 4.跟你的同桌比一比,谁认识的字宝宝多,谁读课文更流利?

四、检测预习,了解学情

1.读卡片。学生汇报自己认识的生字或生字词,老师将相应的生字卡片贴到黑板上,同学们齐读。

2.竞赛识字。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竞赛方法:我出四名小评委,分别为四个小组的同学点字,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识字最多。

3.认读词语卡片。出示词语卡片或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快速认读。

4.把词语宝宝送回课文当中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五、合作交流,解惑生成 1.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2.认读生字新词卡片,比一比,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3.小组内组织识字抢答游戏。

4.合作读文,体会诗歌韵律美。以小组为单位,

二次复备 选用不同的方式汇报读文。

5.同桌合作读文时,相互评价。

6.小组合作汇报读文时,全班范围内评价。 7.认读9个生字,并扩词。

8.自主找出易学会的生字,同桌交流学习。 提醒注意:“谢”中间“身”撇不出头,感字里面的小横不要丢。

9.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练写生字。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六、盘点收获,应知应会 1.选字填空

忽 (

)同 广(

青(

) 2. 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响亮的(

) 翠绿的( ) 轻轻地( )

金色的( ) 凉爽的( ) 悄悄地(

金黄的( ) 温暖的(

) 悠闲地( )

七、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大叶杨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环境的保护神,你想对大叶杨说些什么呢?像大叶杨这样的树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树朋友?树给我们带来了很

多很多的快乐和好处,树能给我们带来新鲜空气,抵挡风沙,减少洪水灾害,保护环境……那你想做些什么呢?下去练习写一写有关树的写话。

二次复备

八、课后小结

这堂课你懂了什么?想一想,说一说。

九、板书设计

杨树之歌

杨 之

伴 陪

掌 感

二次复备

教学反思

《杨树之歌》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结合画面和创编歌词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意境,从而感情朗读,并背诵下来。

2.联系实际拓展延伸,赞美所有默默地为人类奉献关爱和欢乐的树。

3.指导书写剩下的生字。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 2.检查诗歌朗读情况。

二、预习引航

1.初读诗歌。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歌。

2.学生自由展示,教师听读正音,相机引导认字。要求:选读自己读得最流利的小节,可以个人读,也可以合作读。

三、检测预习,了解学情

1.轻声读诗歌,展开想像,读完后说说你觉得 诗中写的什么最美?

2.把你读诗时想像到的用油画棒画一幅简笔画。 3.利用投影仪交流:展示并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上的景物。

4.引导学生美美地读一读。

5.积累词语:金色的( ) 翠绿的( ) 金黄的( )

二次复备

四、合作交流,解惑生成

(一)感知诗歌内容。

1.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歌,想想诗歌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2.班级交流。

(二)学习第一节。

1.你们从哪里看出大叶杨喜欢唱歌呢? 2.(出示第一节)怎么说大叶杨“成天”喜欢唱歌?(演示重点词“成天”)

3.生答后,师边讲述边引读:大叶杨刮风时唱得------欢快,下雨时唱得-------响亮,就是没有风雨时它也------------悄悄地唱。(演示“欢快、响亮、悄悄”)

4.大叶杨就是这样唱个不停,多么活泼可爱,多么快乐呀!谁来读一读这一节诗歌?

5. 我们也来当这快乐的大叶杨,一起读一读。

(三)学习第

二、三节。

1.同学们,学了第一节,我们知道了大叶杨成天喜欢唱歌,

(出示二三节诗歌)请大家自己读读

二、三小节,看看从这两节诗歌中你们还知道了什么? 2.班级交流:大叶杨唱给谁听? 3.学习第二节。

(1)(出示书中插图及第二节文字)大叶杨在快乐地唱歌时,小宝宝、老爷爷、老奶奶他们在树下干什么呢?

二次复备

(2)(结合看图)描述图意:在大叶杨下,学步的小宝宝和蝴蝶捉迷藏,老爷爷专心地下着棋,白发的老奶奶聊着家常,看了这个画面,你觉得人们生活得怎么样?(快乐、幸福、自由自在------) (3)课文的哪个词写出了人们生活得快乐、自由自在?(演示“悠闲”)师:是呀,人们生活得很悠闲。

(4)师引读:看着人们在树下悠闲地生活着,大叶杨快乐地唱起了歌,

唱给------------,唱给----------唱给----------- 4.学习第三节。

(出示图及第三节文字)大叶杨不仅唱歌给小宝宝、老爷爷、老奶奶听,他们还唱给行人、太阳听,为什么呢?

5.(出示二三节诗歌)指导朗读:同学们,大叶杨把歌送给树下的人们,还用歌声唱出了对太阳的感谢,多懂事可爱。喜欢大叶杨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诗歌。

五、盘点收获,应知应会

1.(出示两幅图)同学们仔细看,在杨树下的草地上,有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宝宝,瞧,他摇摇晃晃的,在追着蝴蝶呢!如果你就是大叶杨,你会对小宝宝说些什么?

2.你还会对老爷爷、老奶奶、行人、太阳说什

二次复备 么?除了他们外,你还会对谁说,又会说些什么?自己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想象拓展)

3.班级交流。(鼓励大家回家写下来。)

(五)朗读全文。

1.大叶杨为人们创造了悠闲舒适的生活环境,还把这么动听的歌儿献给人们,给人们带来欢乐。想想:人们会怎样感谢大叶杨呢?

2.男女生赛读。 3.试着背诵下来。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的学习,我们知道杨树为人们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给人们带来方便、欢乐。大家想想,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树也像杨树这样-----给我们带来快乐?(生自由发言)你能具体说说它怎样给我们带来快乐?

七、课后小结

师小结:是呀,我们应该感谢树,它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乐趣,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课后反思:

二次复备

推荐第5篇:杨树之歌 教学反思

《杨树之歌》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借杨树之口,抒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的诗歌。本首诗歌意境优美,韵律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学生朗读。本课的设计,我注重以读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感悟。

首先我让学生自由阅读诗歌,在小组中互相交流预习成果。而后让学生们畅谈对这首诗歌的初步理解,说说从这首诗歌里知道了什么。在师生对话、文本对话中,孩子们了解了大叶杨的外形特点,也喜欢上了大叶杨可爱的性格。

在教学第二节诗歌时,孩子们轻而易举地理解了课后的思考题:“它在歌中唱了什么?”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大叶杨还唱给谁听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唱给可爱的小学生,伴着他们快乐地游戏。”、“唱给忙碌的爸爸妈妈,消除他们一天的疲劳”、“唱给辛勤的园丁们,向他们表示感谢”„„学生在语言的渲染、思维的碰撞中,想象力尽情地飞扬。我顺时将学生引入意境,将感悟化为情感朗读,从而培养语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情感熏陶。

这节课,学生在朗读上得到了落实,但我总感觉还不够,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手法、意图还不是很能理解,认为大叶杨唱歌是风吹的缘故。不理解大叶杨的为什么要牵着手唱歌?为什么要感谢太阳?因此对这层的解释,最后还是由老师解释:写大叶杨爱唱歌,是一种拟人的写法,作者借大叶杨的精神来比喻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像大叶杨一样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在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在快乐的生活着!最后孩子们似懂非懂地带着对他们的赞美再次深情诵读诗歌。

上完这节课,我感觉很困惑:孩子们是天真的,很多课文的中心意思,不是他们所能理解,老师这样强硬的给予,对吗?

推荐第6篇:《杨树之歌》教学反思

《杨树之歌》教学反思

吴家蔚

最满意学生对第二小节的想像,杨树会对学步的小宝宝唱什么:小宝宝快快长大,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小宝宝你今年几岁了,你叫什么名字?小宝宝捉蝴蝶时会是怎样的情景,追着蝴蝶到处跑,可能还会摔一跤,会哭上一会儿,而这时蝴蝶却飞走了。好不容易在奶奶的安慰下,宝贝不哭了,蝴蝶就像逗宝宝玩似的又飞回来了,宝宝立刻笑了起来,可能会让她的奶奶帮着追,多么快乐的一幅画面啦!学生有着类似的生活经历,更像是生活中的语文。大叶杨还会对谁唱,唱什么?这时孩子们仿佛一下就变成了小诗人,健笔如飞。仿写,摘录如下:……也满意学生的朗读,唱得欢快,唱得响亮,悄悄地唱的处理。快慢合宜,强弱对比,动静结合,表情动作的自然生成,让我感慨于他们的进步,也快乐着她们带给我的惊喜,这节课让我体会到了一个语文老师的满足。

不足之处:课文教学用时过长,有的学困生还是没掌握好课文,在当堂背诵时还是有十几个同学不过关。

推荐第7篇:杨树之歌 教案

第四单元:植树

杨树之歌

教材分析:

《杨树之歌》是以拟人的手法,优美的诗句赞美杨树,赞美了杨树的优美普通、活泼、欢快。它歌颂了树木为人类提供美好环境做出的贡献,显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其中也蕴涵着颂扬奉献精神,并表明“为他人,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自身也是欢乐的”深刻意义。插图中高大挺拔的杨树也给孩子们以正直,伟岸的“杨树性格”的直感。诗歌意境美,韵律强,朗朗上口。

本课要求认识的字15个:杨、之、亮、蝴、蝶、陪、聊、染。写会9个字: 杨、之、亮、陪、伴、爽、掌、感、谢。

课后思考题:你听过大叶杨唱歌吗?他在歌中唱了什么?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展开想象,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感悟树木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从而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2、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字。能找出自己书写中形体较美的字。

3、在感悟诗意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会背诵全诗。教学建议:

1、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树的资料,或者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认识一些树种,想想自己喜欢哪些树,为什么?

2、上课开始可以小组交流自己喜欢的树,并说说理由。然后指名几名学生到前台说说。

3、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评价的能力,因此在本节课的阅读教学中,可组织小组学习,在小组中读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并说说读明白了什么?着重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情感来。也可以让学生在自读、自评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4、课文虽然写杨树,但不拘泥于写杨树,可以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身边像杨树那样的树,那样的人,虽然都是普普通通,却在默默的奉献、为人们提供方便、带来快乐。

拓展练习:

一、读拼音,写词语。

Pei ban yang shu gan xie liang shuang gu zhang ( ) ( ) ( ) ( ) ( )

二、照样子接词。

例:杨 (杨树) (树叶) (叶子)

爽 ( ) ( ) ( ) 陪 ( ) ( ) ( )

三、按照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1、我的名字叫大叶杨,成天喜欢________(哗啦啦、啥啦啦)地歌唱。

2、刮风时唱得________(欢快、高兴),下雨时唱得响亮。

3、没有风雨来帮忙,我们的歌儿也______(悄悄、俏俏)地唱。相关资料:

大叶杨:杨树的一种。杨树落叶乔木。种类很多,有山杨、毛白杨、小叶杨等多种,多为速生用材树,木材供建筑、做器具、造纸等用。 精品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生生互动,激发情感。1、同学们课前已经观察了周围环境中自己喜欢的树木,老师还希望你们画一画喜欢的树木,你们的画带来了吗?当然搜集有关树木的图片也可以。

2、教师用投影仪投影学生的画或图片,请作者介绍自己喜欢的树木,师引导学生说清楚,喜欢的树长在哪里,什么样,为什么喜欢它?

1、小组内交流:我喜欢的一课树。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树:杨树。板课题:杨树之歌,齐读课题。

3、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例如:树怎么会唱歌?它会唱什么歌?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努力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歌。

2、同桌相互展示,纠正字音。

三、表情朗读,体验意境。

(一)师生品赏第一小节。

1、杨树高大挺拔,多么有精神,听,他们在风中唱起了歌。课件展示杨树摇头晃脑、边唱边笑的动画形象。

读读第一节,读出杨树快乐的心情,怎么快乐就怎么读。

2、学生自由展示。

引导:把自己想象成一棵快乐的杨树,读出快乐的感觉。

教师关注学生朗读时的情感态度,允许学生对个别词语的个性化处理。

(二)小组合作,品赏第

二、三小节。

1、下面两小节,请同学们自选一节在小组中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小节,读明白了什么?

2、小组汇报:

(1)当学生汇报到第三小节时,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明白了什么?美在哪里?然后引导学生把这种美表达出来。

积累词语:金色的( ) 翠绿的( ) 金黄的( )

(2)当学生汇报到第二小节时,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后,教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看图体会诗歌意境:请大家欣赏课文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然后播放优美音乐,教师范读本小节后引导学生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

结合看图,朗读理解“聊家常、悠闲”的意思之后再自由练读表达自己的情感。

最后想象:老爷爷、老奶奶、小弟弟会对大叶杨说些什么?

四、感情诵读,升华情感。

1、师:孩子们,许许多多的大叶杨美化了我们周围的环境,他们默默的为人类贡献关爱和快乐。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首诗歌,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热爱之情吧。

2、配乐朗读。

五、自编儿歌,展示自我。

鼓励孩子利用课余时间再听听自己喜欢的树在唱什么歌?在小组内交流。

六、指导书写,巩固识字。本课要求写的字较少,以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为主,重点指导书写:“爽、谢” 然后自评、互评。

第二课时

教具准备:

录音带、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都认识那些树呢?能把它画下来吗?

2、学生画完之后展示。学生展示大叶杨,如果没有出示老师准备好的。 老师介绍:大叶杨是柞树的一种,叶子是心形的很大,树干也很直。大叶杨的歌声其实也很好听,今天我们就一块来欣赏这首《柞树之歌》。

3、板书课题:柞树之歌,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听课文录音,听准字音。

2、大叶杨的歌声伴随着小宝宝、老爷爷等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现在,也让大叶杨的歌声伴随着我们一道快乐地学习主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解决生字词。

3、小组内检查字、词的读音,然后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老师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三、细读课文,领悟感情。

1、我们已经和生字、词交上了朋友,再读读这首小诗,你一定会读得更加流利,想试试吗?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学生评价。

3、你最喜欢这首小诗中的哪一节呢,读给同学们听好吗?(学生想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边读边理解。

如:

(一)学生读第一节:

1、读了这节你知道了什么? (大叶杨是怎样唱歌的„„)

2、大叶杨就是这样唱个不停,多么活泼可爱,多么快乐呀!谁能快乐地读读?指名朗读这一节。

3、同学们读的真好,老师也想读读,能给老师一次机会吗?老师范读第一节。

4、同学们一定会读得比老师还好,自己试着读读好吗?

5、再指名朗读这一节。(二)第二节。

1、请喜欢这一节的同学读读这一节,并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大叶杨的歌是唱给谁听的„„)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看看大叶杨在快乐地唱歌时,小宝宝、老爷爷、老奶奶他们在树下干什么呢?看了这幅图你觉得人们生活的怎么样?(生:快乐、幸福、自由自在„„)

3、你能把自己体会到的读出来吗?指名朗读这一节。(三)学习第三节

1、大叶杨不仅唱歌给老爷爷、老奶奶听,它还唱给谁听呢?谁想读读第三小节?

2、大叶杨为什么要感谢太阳呢?

(生:因为春天它使我们翠绿,秋天它为我们染上今黄)

3、同学们,大叶杨把歌送给树下的人们,还用歌声唱出了对太阳的感谢,多懂事可爱。你喜欢它吗?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朗读这一节。

四、品读课文。

1、同学们,课文写的这美,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吧,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

2、你能把它背下来吗?学生试着背诵。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大叶杨会在歌声中唱什么呢?你想对大叶杨说什么?

2、其实,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像大叶杨这样用歌声为别人带来快乐的动植物,想想你喜欢的动物或植物为你唱过什么歌?

推荐第8篇:二年级语文《杨树之歌》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7个生字,规范地书写9个生字。

2.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逐渐感受诗的内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3.描述自己熟悉的树。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们的大自然中有许多歌声,非常动听,有小朋友唱的,有小鸟唱的,还有小蜜蜂唱的……就连杨树也会唱歌,而且非常美妙,想听吗?

板书课题:指导“之”的读音和写法,学生书空。

二、创设情境,感知课文

1.老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闭上眼睛听,展开想象,浮现画面。

2.通过听,你了解了什么?指导说。

三、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圈起来,想办法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生字并检查。

3.全班交流识记生字的好办法。

4.学生认读含生字的词句,检测认字效果。

5.同桌互相读课文,达到读通读准。

四、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诗句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或者感兴趣的词句与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

2.学生汇报,教师指导学生读书。

能把自己读得最好的诗句读给大家听?根据学生读书情况,教师适当引导,理解:聊家常,悠闲。

3.配乐、配画朗读课文,升华情感。

4.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五、语文实践,拓展延伸

1.你听过大叶杨唱歌吗?它在歌中唱了什么?

师举例:“哗啦啦、哗啦啦,小宝宝,快来吧……”

“老奶奶,头发白……”

“我是一棵大叶杨,成天喜欢把歌唱……”

2.同桌编一编,唱一唱。

3.指导唱,评议。

4、同学们,大叶杨是我们的朋友,其它的树也是我们的朋友,你能说一说自己熟悉的树吗?

①小组交流自己曾观察过的,比较熟悉的树;

②每组选一个代表全班交流;

③把自己说的写下来。

推荐第9篇:《杨树之歌》修改123说课稿

《杨树之歌》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杨树之歌》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杨树之歌》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植树》这一主题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这是一首诗歌。全诗共三节,用第一人称述说了杨书树成天喜欢歌唱的可爱形象、人们在大叶杨下的快乐生活、大叶杨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借赞美杨树,赞美各地可能虽然普通,但默默地为人类奉献关爱的树。

这首诗意境优美,韵律强,用比较形象生动的第一人称述说,拉近了杨树与人们之间的感情,使我们体会到人类与树之间共生共息的密切关系。

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能够综合运用识字方法,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

2、能够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了解那些虽然普通,但是默默为人类奉献关爱和欢乐的树。

3、能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编写儿歌。

4、背诵课文。本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综合运用识字方法识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编写儿歌。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本课时,我围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导学为主线”来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主要采用直观展示、创设情境、谈话交流等方法,帮助和促进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在学法上,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每一个环节都激发学生认知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采用个别读、齐读、指名读、赛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歌的意境,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其次,我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始终把他们放在主体位置上,在识字的过程中,让他们通过在巩固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让他们在的读书、思考、讨论交流,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三、说教学流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以六个环节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进行课前谈话。出示“树”字,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哪些树,喜欢什么树并说出原因。然后引出扬树,出示扬树图片及资料,了解扬树。

第二环节:激趣导入,揭示课题。教师在揭示课题后,指导学生学习“之”书写及意思。(设计意图:识字是低年级的一个教学重点,为了分散识字、写字的量,设计了随课题识字、写字。)接着让学生针对课题质疑。(设计意图: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敢于提问能力。)对于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及时归纳、整理。列如:学生会提出:大叶杨怎样唱?唱给谁?唱什么?

第三环节:自主识字,感知课文。首先出示课件,要求学生听读课文,同时出示听读要求。其次让学生自由地读课文,要求学生把遇到的长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遇到困难可以求助老师和同桌。最后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先出示词语,让学生利用不同方式来认读,认读后选择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通过词语学习,训练学生的口头能力表达,丰富语言。)最后再出示生字学习。课标中要求“学生要有主动识字愿望。”在识字过程中,重点要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尽量让学生自己说出运用什么方法识记的,方法好的及时给予鼓励,对于一些较难的字,孩子不好识记的,教师预设给予指导。如“染“字不好识记,根据字形,编说”一根木头在水里泡了九天,染成红色。”教师在编说的过程中,把“染”字体变成红色。这样学生就很形象直观学习这一生字。

第四环节:细读感悟,感情朗读。首先学习第一小节,出示问题:你从哪些地方知道大叶杨喜欢唱歌?引导学生抓住“成天”、“欢快”、“响亮”等词体会。然后通过指导学生在读得过程中,体会大叶杨的愉快心情。其次学习第二小节,出示图片,学生结合图意来说说在大叶杨下,人们在干什么?通过这个画面你体会到什么?(生:幸福、自由自在„„)抓住“悠闲”一词来体会。(设计意图: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利用画面让学生进行图文对照,激发,体会意境之美,就可以激发孩子们积累的兴趣,让他们主动积累语言。)最后学习第三小节让学生学习到大叶杨把歌送给树下的人们,通过歌声表达对太阳的感谢,正是因为有了太阳,才使自己为美化生活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环节:创编儿歌。这个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上,我先降低难度,以图片为提示,结合图片内容,运用补充的句式的方式,让学生练习说。如:唱给淘气的小狗,希望(

)。唱给天空中自由的小鸟,(

)。这样给学生一个梯度,学生才乐意说。当然提示一般都是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这样学生才有话可说,对于表现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并鼓励孩子在课下把自己的作品记录下来。然后引导孩子通过赛读等形式来背诵课文。

第六环节:联系实际,拓展延伸。通过学习,学生知道杨树为人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给人们带来方便、快乐。我们应该感谢这些树。结合身边的了解学生谈谈还有哪些树也像杨树这样给我们带来快乐,具体说说带来哪些快乐?

四、板书设计。

我主要抓住诗中的一些重点词语来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板书:

杨树之歌

爱唱歌

成天

乐观向上

唱给 ——人们

悠闲

带来幸福

感谢

太阳

美化生活

推荐第10篇:《杨树之歌》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

《杨树之歌》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

金针小学语文教研组供稿 执教者:金针小学王秀框 执教时间:20xx年3月15日 (“课前一支歌”——齐唱《幸福歌》)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都很喜欢唱歌是吗?在什么时候最喜欢唱歌呢? 生1:我喜欢边走路边唱歌。 生2:我在孤单的时候喜欢唱歌。 生3:小弟弟哭的时候我总是唱歌哄他。

生4:爸爸妈妈过生日,我总是唱《生日歌》祝福他们。

师:你们都很爱唱歌,懂得通过歌声给自己、亲人带来快乐,都是懂事的好孩子,老师很高兴。今天,王老师要给你们带来一位也很喜欢唱歌的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生:杨树

师:对,是杨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赞美杨树的歌。 板书课题后齐读——“杨树之歌”

师:看了这个课题后,你想知道一些什么呢? 生1:我想知道杨树唱了什么歌。 生2:杨树唱歌给谁听? 生3:我想听一听杨树的歌声。

(情境导入环节的语言亲切而又简单,不但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二、感知课文,自主识字

师:很棒,老师最喜欢多思好问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吧!它能让你们找到刚才问题的答案。 放录音,听朗读。

师:听完了这首歌,此时此刻你们想到了些什么呢? 生1:我想到了杨树成天哗啦啦地唱歌,多欢快呀。 生2:杨树喜欢把歌唱给别人听,给别人带来了快乐。 生3:我很想和杨树一起唱歌。 自由朗读诗歌,自学生字新词。

(因本课生字少,施教者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

师:老师看你们学得这样认真被感染了,我也想唱一唱这首歌,请同学们听一听老师的唱词读音有哪些跟你们不一样。 ( 施教者通过范读帮助学生纠正字音,进一步提高生字的教学质量。) 师:你们也学着老师再把这首歌认真地唱一遍吧!唱完说说这首诗共有几节?你喜欢哪个小节?把你的感受讲给大家听听。

三、细读课文,品味诗意

(一)学习第一节

生1:我知道了杨树每天从早到晚都喜欢唱歌。 生2:我知道了杨树总是“哗啦啦”地唱歌。 生3:我能感受到杨树唱歌时心情很欢快。

师:你们体会得很深刻,有风为大叶杨伴奏,有雨点和大叶杨合唱,歌声时而欢快,时而响亮,时而宁静,歌声中总是充满了快乐,你们能通过朗读表现出大叶杨的这种快乐吗?

生朗读后,师评价、指导:最后一句应读得小声些,因为杨树是在悄悄地唱歌。指名范读,然后齐读。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

二、三节。请喜欢第二节诗的同学站起来齐读。

师:唱得好!你们明白了哪些问题呢?有什么不懂的需要帮助吗? 生1:我明白了原来大叶杨是把歌唱给老爷爷、老奶奶、小朋友们听。 生2:我想知道大叶杨唱了些什么?

师:对,叶杨成天哗啦啦地歌唱,它可能对小宝宝、老奶奶、老爷爷唱些什么呢?

生1:杨树对小宝宝唱“哗啦啦,哗啦啦,小宝宝,捉迷藏,真快乐。” 生2:杨树对老爷爷唱“哗啦啦,哗啦啦,老爷爷,下象棋,真悠闲。” 生3:杨树对老奶奶唱“哗啦啦,哗拉啦,老奶奶,聊家常,乐开怀。” 师:你们真棒,还会编歌词,祝你们长大后成了音乐家。假如你也是一棵杨树,你还会 在什么地方把歌唱给谁听呢?

生1:唱给下班了的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尽快消除疲劳,忘掉工作中的烦恼!

生2:唱给辛苦的清洁工,伴他劳动使他们轻松。

生3:我要唱一曲《常回家看看》给邻居家的叔叔阿姨听,劝他们常回家陪陪老人,对亲人多一点体贴、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照顾! 生4:唱给我们的王老师听,祝她永远健康、美丽! ……

(施教者让学生模仿第二节说几句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师:谢谢同学们!你们很懂事很善良,想象力也很丰富,你们像大叶杨一样给别人带来了很多的快乐,你们一定也很快乐,大叶杨也一定很快乐,你们觉得应该怎么读出这种诗情画意呢? 生:应该读出我们对大叶杨的感谢之情。 小组朗读比赛、生评价。

师:大叶杨每天都在为人们默默地歌唱,它还可能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好处呢?接下来的第三节诗老师就让给你们自己去读懂!你们喜欢哪句话,可以站起来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或者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读一读,问一问,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解决。大家自由地说一说吧! 生:我喜欢这一句“感谢金色的太阳,春天它使我们翠绿,秋天它让我们染上金黄。” 师:能说说你的体会吗? 生:我觉得这样的景色很美!

师:哇!你感受到了杨树在春天和秋天不同的变化。在春天,它们一片翠绿;到了秋天,它们披上了金黄色的衣服!大叶杨之所以这样美丽,是谁的“功劳”啊? 生:太阳!

师:对,是太阳使它们变得美丽。

生:我最喜欢这一句“我们边唱边轻轻鼓掌”。 师:说说你的体会好吗?

生:因为我读到这句话,心情特别愉快。

生:我喜欢这句话“我们边唱边拉起手来,为行人送去一片凉爽”。 师:你也说说看!

生:这句话让人感觉很快乐,大叶杨为人们送去凉爽,我很喜欢它。 师:对,我们应该感谢大叶杨。

生:我也喜欢这句“我们边唱边拉起手来,为行人送去一片凉爽”,但我不太理解这个“边唱边拉起手来”的意思。 师:哪位同学理解了这句话?

生1:我觉得这句话是说大叶杨枝叶很茂密,树叶象一只只小手一样牵了起来。

生2:我想路旁的大叶杨肯定不止一棵,他们连在一起,加上树叶又多,就象一个个小朋友互相牵着手一样。他们一边拉着手一边唱着。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准确。同学们,太阳让大叶杨如此美丽,是谁让我们的大自然这样美丽,是谁让我们的生活这样美好呢? 生:是杨树。

师:对,是杨树给我们送来了歌声,它默默地为我们—— 生:奉献!

师:是啊!大叶杨将自己的歌声默默地奉献给了我们,还为我们遮阴挡雨。

生1:我们应该向它学习。 生2:我们应该保护它。

师:ok!最后让我们齐唱《杨树之歌》吧! 师生全体起立,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共同朗诵。

(施教者在第三节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学生围绕第三小节大胆提问、自主议论、入情入境、展开想象力,加入自己创造性的理解,让听课者既惊叹又佩服。)

五、拓展延伸,升华诗情

师:自然界像大叶杨这样的树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还知道哪些树朋友以及它的好处呢?

生1:夏天的柳树为我们撑起了一把绿色的大伞,我和同学们经常到树下乘凉、做游戏

生2:昨天,我看到一个电视画面:这次日本大地震时,一对夫妻(阿姨叔叔)一直抱着一棵大树,坚持了一个晚上,终于得到救护了! 师:生命攸关时刻,是这棵树救了他们!树能我们带来了快乐和好处,树能给我们带来新鲜空气、抵挡风沙、保护水土、减少灾害,保护环境,那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生1:我想把我喜欢的树画下来,配上一首诗,让所有的人都知道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

生2:我想在学校的树林旁边立一块木牌,写着“爱护树木,人人有责”。 生3:我想在我家门前种一棵小树,绿化家园,美化环境。 ……

(施教者通过延伸拓展课堂,深层挖掘文本的德育因素,让学生进入角色当中,顺势升华情感,引导学生体会大叶杨默默奉献的精神,从内心深处赞美它,感谢它,学习它,象大叶杨一样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师:真好,阳春三月正是植树栽花的好季节。让我们行动起来植树造林,共同为我们的家园、校园增添一份绿意吧!

总评:听课者都认为王老师这一课的亮点在于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读、去议,在重视读的实践中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整节课,从情境导入到初读课文,从精读课文到延伸拓展,每个环节无不渗透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第11篇:小学《杨树之歌》课堂的教案设计

教材简析:

《杨树之歌》是“植树”这一主题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是一首诗歌。全诗共三节,用第一人称述说了杨书树成天喜欢歌唱的可爱形象、人们在大叶杨下的快乐生活、大叶杨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借赞美杨树,赞美各地可能虽然普通,但默默地为人类奉献关爱的树。

学情分析:

学生比较喜欢阅读诗歌,因为诗歌音韵兼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学生的阅读方法有限,在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创造等方面欠缺。在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巧妙的语言引导渲染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品读,从而体会文章的感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多媒体将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学习乐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这里,有目的检查学生识字的渠道及识字效果的巩固。及时交流方法,使每位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另外,寓趣味于枯燥的练习中,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所学的生字也得到了巩固。

同学交流合作,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学会反思,正确地认识自己,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同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学会思考。学生积极动脑想象、动口表达。其实,想象是对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锻炼。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充分地练说,尊重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语言的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既丰富了课文内容,同时还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和创新精神。想象画面来朗读,就是教给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为了对课文进行全面的欣赏,让学生完整地朗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创造性地再现课文,让学生通过“读”有所“思”、有所“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语言的魅力”、“明白朴实的道理”、“提升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

1、练习运用声旁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7个,初步学习写字两个“之、爽”。

2、了解人类与树木之间共生共息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图片 课件 字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歌曲,请你们欣赏后告诉老师歌曲唱的是什么?播放课件(小白杨)。多么动听的歌呀,快来告诉大家,唱的是什么?(生答)对,歌里唱的就是这些白杨树。今天我们也来学一首小诗《杨树之歌》(板书课题,“之”用绿笔)。齐读课题,谁能说说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生答)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识字效果。

过渡:同学们快打开书读一读小诗,找一找答案吧。

1、自由读课文。(教师将带有生字的树叶贴贴在黑板上)

2、课下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小诗,预习了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齐读生字。

4、你们是怎么认识的,谁到前面来说一说?

5、游戏:贴绿叶

请看黑板上的生字,你认识哪个,就来拿哪个,然后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认识它的,读出音节,读对了,请你将树叶贴在大树上,给它增加一片绿意。(同学们上来拿树叶)

6、(生字:杨 之 蝴 蝶 聊 染 ) 摘到后站成一排,读音 组词(可以指名组词当小老师)。

用“陪伴”说话。

大家都认识了吗?小老师来考考吧。

过渡:只要我们是个生活的有心人,处处可以识字。字我们认识了,而且让杨树的叶子更加茂盛了,你们真棒。下面我们再来读读小诗吧。

三、品赏朗读,体会意境。

(一)、初读感知课文。

1、自由读小诗,看看自己读得通顺吗?

2、选一小节读得流利的,读给同桌听,让他评评你。

3、把你读得最流利的小节读给全班同学听,也可以和同桌一起读。指名读。

(二)、默读小诗,想想你喜欢哪小节?为什么?读完以后自己先说一说。

1、喜欢第一小节。

(1)、读一读,评议。

过渡:你听过杨树唱歌吗?它都在什么时间会唱歌呢?怎么唱呢?

(2)、请你边读边想象,自己读一读,同桌交流一下。

回答:刮风时欢快地唱,下雨时响亮地唱,没有风雨时悄悄地唱。

随机板书:歌唱

(3)、再读读,指名读。它们唱的是什么呢?(播放课件A两遍)

(4)、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就怎么读,体会。指导朗读,感受快乐的心情,体会:“成天哗啦啦、欢快、响亮、悄悄地”的语气。

过渡:杨树刮风时唱得欢快,他们在唱;下雨时唱得响亮,他们在唱;没有风雨他们也在唱……他们此时唱给谁呢?

1、你看到了什么?(播放课件:课文的插图)

生答:都唱给谁。随机板书: 唱给 小宝宝 老奶奶 老爷爷。

过渡:看看小诗中是怎么写的?

自读第二小节。

指名读。

2、过渡:我们知道了老爷爷、老奶奶、小弟弟在杨树下乘凉。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小结,观察插图(播放音乐)想象你也和老爷爷、老奶奶、小弟弟在一起,他们都会说什么?同桌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

①汇报。

②说得真好,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小诗好吗?师生轮读:没有风雨杨树唱给……

③想想他不光是唱给小宝宝、老爷爷、老奶奶,他还会唱给谁听?我们再来读读。在四人小组说一说,编一编。(知了 小鸟 蓝天……)

过渡:是啊,大叶杨成天地哗啦啦地歌唱。(播放课件)

大叶杨是什么样的呢?读一读第三小节。

3、品读第三小节。

自由读。 回答。(拉起手来唱的)

指名读。歌中还唱了什么?(唱了感谢太阳之情)

板书:感谢

想象画面朗读,让我们为大叶杨唱出心中的感谢,感谢阳光雨露。(齐读三小节)

朗读体会,大叶杨为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他们呢?

回答。

(三)、你们想要为大叶杨做这么多的事情,你们真是有爱心、讲环保的好孩子。让我们饱含感情地读读小诗吧,大声的读,读出对大叶杨的感谢之情。(播放音乐)

(四)、我们知道了杨树唱的是什么歌了,有谁能试着背背课文呢?

(老师带大家背诵。播放课件)

作业:

将自己喜欢的树唱的歌写下来。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12篇:竹乡之歌教学设计

竹乡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背诵课文,了解傣家人的生活。

积累一个常用的偏旁,通过带竹字头的字体会汉字表意的特点。

教学重点:认字11个,写字7个。

教学难点:练习运用学过的偏旁推知字义,继续培养学生揣摩字形的习惯。

教具准备:卡片。

教学时间:1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上卡片:柏、梨、桃、柳、材、棍、桶、板、休、白菜、草药、萝卜、芬芳、苹果、茶花

2、开火车读卡片。

3、说说这些字为什么带草字头和木字旁。

二、新授

1、出示竹子和古代汉字竹的图片,问:看到这幅图片和字,就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汉字与什么有关?与竹有关的偏旁是什么?

2、自学第一部分内容。

(1) 圈出自己暂时不会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

(2) 在小组里互相学习不认识的字。

(3) 板书全文:红色的字为什么都带有竹字头?

(4) 记一记“笛”

3、检查反馈

4、学习第二部分内容——比一比,组成词语。

(1) 学生自已读一读。

(2) 观察每组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 小组内交流。

(4) 说说它们的偏旁为什么不同。

(5) 你用这些字还能组其它的词吗?

5、生字书写。

(1) 观察生字是由竹字头和哪些字组成的。

(2) 讨论笔画笔顺,观察“竹”字头的写法。重点指导“笛”

学生独立写

1、学生各自拼读音节。

2、填空,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三、展示

把你在生活中抵到的带有草字头和木字旁的字介绍给大家认识。

板书设计:

竹乡之歌

我家住在竹楼上,

青竹篱笆花围墙。

妈妈彩笔画风筝,

爸爸巧手编箩筐。

傍晚山间笛声起,

竹筒饭熟正飘香。

傣家儿女最爱竹,

竹乡美名传四方。

课后反思

第13篇:夜莺之歌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洪水学区语文备课组

夜莺之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积累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围绕中心,抓住主要内容要复述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以疑导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认识小男孩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激发向他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夜莺的歌声》音乐,了解二次世界大战。阅读战争中小英雄题材的文学作品。

2.学生准备:查找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了解战争中的英雄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二次复备

1.播放‚夜莺的歌声‛音乐。

2.过渡:谁在唱歌?是的,它的歌声如高山流水,似鼓乐叮咚,可是这婉转动听的鸟叫声,在前苏联卫国战争中,夜莺的歌声却有着不同寻常的含义,他竟有着杀敌制胜的能力。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聆听小夜莺那神奇的歌声吧!(板书课题:夜莺之歌)

二、预习反馈,了解学情

1.《夜莺之歌》是一篇外国文学作品,主要讲的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故事,同学们,对于苏联卫国战争,你了解多少呢?请大家汇报自己在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

2.听完大家的汇报,我们知道了,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这节课学习的《夜莺之歌》记叙的就是这无数保卫家园故事中的最生动的一例。

3.解决生字新词。

瓦砾li 耷拉da 木屑xie 鹧鸪zhegu

蠢东西chun 轻蔑mie 胳膊bo 云杉shan

耷拉:下垂。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阻击:以防御手段阻击敌人增援,逃跑或进攻。

呻吟:指病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4.检查自读情况。

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二次复备

5.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读感知,问题质疑

1.快速读全文、想想课文是什么顺序来记叙的?(按事情发生顺序或以小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

2.每一部分分别写什么?加上小标题。3.交流反馈。

第一部分:引诱敌人上钩。(诱敌) 第二部分:途中传递情报。(带路) 第三部分:歼灭来敌。(歼敌) 第四部分:歌声又起。(再诱) 4.问题预设。

(1)文章共出现几次夜莺的歌声,能不能说说各自有什么作用?

(第一次:有意吸引敌人的注意;第二次:说明小男孩麻痹了敌人,取得了敌人的信任,为下文作铺垫;第

三、四次:借歌声暗送情报,体现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第五次:说明小男孩仍在帮助游击队,体现了他的爱祖国的思想品质。)

(2)课文为什么以‚夜莺之歌‛为题?

5.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四、课堂总结,布臵作业 1.课堂小结。

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回忆旧知

请同学们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创造性的复述课文。

二次复备

二、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小组合作交流。

(1)找出文中描写描写小夜莺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外貌——有个孩子坐在河沟边,耷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一件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将一个机灵、略带顽皮的小夜莺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心生爱意。同时为下文诱敌成功做铺垫;绿色衣服也为引敌人入包围圈后顺利摆脱敌人埋下伏笔。)

语言——我自己学的,我还会学杜鹃叫呢?(既避开了敌人的盘问,又为下问用鸟叫报信而不引起德寇的怀疑埋下了伏笔,显示出机智和勇敢来。)

动作——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或者弯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脚把球果踢起来(‚甩、拾、踢‛三个动词既传神地写出了孩子活泼、机智、灵巧的特点,也传达出作者对小夜莺的喜爱。)

(明确: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不仅起到了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而且在行文结构上起到了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一个战争中的小英雄、年龄与我们相仿的孩子,却如此沉着机智地投入战斗,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你能从哪些地方捕捉到他的机智勇敢呢?

(学生静心读书,勾画相关句子,分组交流谈感受。)

(3)文中描写了小夜莺和德国军官共有几次对话?你觉得哪一句最精彩?请你画出来,读一读。

二次复备

①‚怎么会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A.你读懂了什么?(小夜莺故意把问话岔开,和敌人圈子,避免正面回答。敌人看他只不过是一个不懂事的调皮蛋而已,这样,敌人就不怀疑他人。)

B.从这个感叹号中可以看出什么?(孩子机智巧妙地戏弄敌人)

C.那么怎样读好这个句子呢?指导感情朗读边读边想当时的情景,读出注夜莺的天真活泼、顽皮、镇静和机智。

(指名读→评价指导→齐读) D.从小夜莺与军官的对话来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巧妙、聪明、沉着、机智)

教师引读:这是一个( )的孩子,读…… 这是一个( )的孩子,读…… 这是一个( )的孩子,读……

②‚人?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小夜莺巧妙的回答,即保护了群众,又痛骂了敌人是野兽。朗读时,读出他的机智和聪明。他爱憎分明,说出他对德国法西斯的憎恨。

2.教师引导:他凭借着机智勇敢,引着德国鬼子一步步地朝伏击圈走去,敌人还以为他是个‚蠢东西‛呢?其实小夜莺多么机智、多么勇敢,是一个真正的战争中的英雄!接下来,我们分角色朗读他与敌人的四次对话。

二次复备

(自由分组、分角色朗读→上台表演朗读→评价→再读) 3.默读全文,找出并勾画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边读边体会,小男孩是怎样用夜莺的歌声巧妙地和敌人周旋,为游击队传递情报,帮游击队歼敌的?

汇报交流:

①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响起来。

(体会到战争刚结束,到处静寂。小男孩故意用歌声引诱敌人上钩。)

②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学夜莺唱,学杜鹃叫‛,以便后来他用不同的鸟叫同游击队联络时不引起敌人的怀疑。)

③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那歌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

(可以想到,小孩子同游击队用鸟叫声作暗号,已经不止一次了。他一定多次协助过游击队消灭敌人。)

④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婉转的夜莺的歌声。…… (一方面是赞扬歌声的悦耳动听,另一方面更主要地赞扬了小夜莺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小情报员。他又开始坚守岗位、察看敌情了。)

4.找出文中景物描写语句并体会其作用。第(1)段景物描写——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揭示了夜莺诱敌的原因。(承前启后,帮助情节发展。)

二次复备

第(21)段景物描写——山高要密,是适合伏击敌人的好战场。(帮助情节发展。)

三、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1.本文用了浓重的笔墨大量描写了小夜莺用歌声引诱敌人,进入游击队的埋伏圈,而对游击队的描写则笔墨极小。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战斗胜利了,假如你们是游击队员,当时会怎样夸赞小夜莺?甚至会围着小夜莺做什么?

2.接下来,请大家思考:小夜莺面对凶残的德国法西斯,难道他不害怕吗?那为什么他能如此沉着、机智、勇敢呢?(板书:机智勇敢)

请大家拿出练习本,在以下词语中任选5个写一 段话回答这个问题。

(热爱 憎恨 临危不惧 祖国 敌人 卫国战争 保卫家园 镇定自如 毫不惧怕 随机应变 果断 聪明 机智)

四、学法梳理,总结全文

1.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想一想:这两个自然段和开头三个自然段之间有什么关系?从文章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反馈。(开头三个自然段和这两个自然段的关系是首尾呼应。这样的写法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有力地表达了男孩发出夜莺的叫声,是为了配合游击队歼敌的主题。)

3.总结。(孩子们,尽管我们离战争比较遥远,炮火纷飞的镜头只在电视或电影中见过,但是我们要了解战争中孩子的生活,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

二次复备

难。‚呼吁和平,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其实,这也是我们大家本单元学习的主旨。

小男孩用夜莺的歌声在村口引诱来德国鬼子;又用夜莺的歌声向游击队传递情报。他巧妙地帮助游击队消灭敌人。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小夜莺,记住他的歌声吧!

五、畅谈收获,布臵作业

1.学过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可引导学生在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和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及景物描写的作用上来谈一谈。

2.作业。

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少年英雄的故事层出不穷,你知道哪些少年英雄的故事呢?请简要说说出他们的事迹。 板书设计

机智、勇敢

小夜莺 活泼、灵巧 小英雄

热爱祖国 教学反思

二次复备

第14篇:《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玩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教学具准备:

磁带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激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

(2)出示挂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请生说说:你对长江了解多少呢?

(3)师总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千米,注入东海。与黄河一起,被称为“母亲河”。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朗读文章,画出不理解的词。

②描红生字,师巡视指导,注意生书写姿势。

③生自由交流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

(2)检查自学效果

①出示生词,指名逐词读,评议、正音。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尘埃:尘土。磅礴:气势盛大。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学生轻声试读文章。

(4)逐自然段指名读文章,师相机指导,是生评议。

(5)四人小组自由读文章,讨论:那些地方读懂了?交流(师生共用)。

三、感悟内容:

(一)朗读感悟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3、精读第一自然段:

①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②交流。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③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④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⑤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⑥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⑦齐读第1自然段。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二)朗读感悟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全班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3、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自然段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4、怎么理解“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5、怎么理解“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6、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7、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长江以其丰富的资源,灌溉祖国大地,哺育各族儿女;长江以其宽广的流域,将西部巍峨群山和东部浩瀚的大海连成一片,在新的时代,长江之水把祖国大地灌溉得更加肥沃,并以崭新的姿态为推动四化建设作出贡献。)

8、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9、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学唱歌曲。

板书设计:1、长江之歌

赞美——无穷的源泉

依恋——母亲的情怀

第15篇:小草之歌教学设计

《小草之歌》教案(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 )

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恩洪小学张黄琼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无私奉献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3帮助学生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渺小、惭愧、气馁、微不足道、奉献、索取、幸福、沙丘、缺少、锁住、打扮、计较、辽阔、更俏更娇、天涯海角”等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无私奉献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小草图片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解题、读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一、解课题,引入新课学习:

1板书课题,指名解题:

题目中的“之”当什么讲?题目串起来怎么讲?(小草的歌)

2启发阅读:

小草歌唱些什么?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

2自读诗歌,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

3解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选择)

4小结:同学们都掌握了生子的认读,对新词也有了了解,希望通过学习课文,更好的掌握这些生字、新词。

四、练习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

1范读课文。

2自由练读课文。

3指名读。

①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部分(一节也可以)读给大家听?

②师生合作,指名串读全诗。

4小结:多么美的一首诗,同学们不仅要把它美美地读出来,还要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3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无私奉献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无私奉献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小草的资料。

演示文稿(小草图片、洪水及沙尘暴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七课《小草之歌》。

2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3交流抄写的语句。

4小结:看来同学们都喜欢上这首诗歌了。下面让我们深入学习这首诗。

二、诵读全诗,思考问题:

1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诗歌,思考:诗歌是从那几方面赞美小草的?结合诗句的内容说一说,再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跟同学讨论。

2按提示自学诗歌,理解内容。

3班内交流:

①哪几方面:

第一部分:小草对大自然奉献多,索取少。

第二部分:小草对环境保护有很大的贡献。

第三部分:小草生命力顽强。

②质疑:[简略副板书学生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梳理,明确“哪些通过读理解”;“哪些可以在课下查阅课外资料解决”;“哪些需要结合课文内容深入体会”)③针对主要问题,交流对各部分内容的理解。

第一部分:小草对大自然奉献多,索取少。

出示小草图片,体会小草的“渺小”。(也可以结合生活中见闻谈)出示绿草地、草原图片,体会“奉献多、索取少”。

练习有感情朗读:(引导读出自豪的语气)

第二部分:小草对环境保护有很大的贡献。

播放洪水、沙尘暴视频,感受自然灾害的凶猛。

练习有感情朗读(重点引导学生从句式排列特点上,体会诗歌的韵律美)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小草生命力顽强。

引入课外资料和其它文学作品辅助理解。

三、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1归纳板书,深入体会。

①快速浏览课文,用“——”画出小草自我评价的词语,用“~~~~”画出小草的表现。

②归纳板书:(可让学生写)

渺小不惭愧不气馁

微不足道不灰心不计较

又弱又小击退洪水

缺少目标锁住沙丘

……

③根据板书,进行师生对读。

④思考:如果你是一株小草,你会怎样来唱这首《小草之歌》?2总结:

小草虽然弱小,却有着无比的自信与自豪,它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值得同学们细细品味,深深思考。

3为图画题字:出示小草图,请同学添上赞美的话。

(教师随即指导学生:规范语言、前当选词、调整句式,注意语言美、韵律美)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2整理《我的采集本》和“词语花篮”,继续丰富内容。

3练习朗读、背诵P92《爱的奉献》(“语文百花园五”中的“积少成多”内容),进一步体会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先引导学生读读].

第16篇:那达慕之歌教学设计

《那达慕之歌》教学设计

寺坪小学郭小平

背景介绍:

《那达慕之歌》是一首蒙古族歌曲,歌曲热烈、欢快,展现了那达慕盛会的热闹场面。教学中,首先了解那达慕盛会的背景内容,然后学唱歌曲,最后开展活动,扮演角色参加盛会,表现音乐。在唱歌、表演中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情,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共度欢乐的节日”,对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产生亲近感,从中培养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那达慕之歌》,感受那达慕盛会欢腾的场面。

课时:一课时

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

2、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势,能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

3、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那达慕之歌》是一首蒙古族歌曲,歌曲热烈、欢快,展现了那达慕盛会的热闹场面。教学中,首先了解那达慕盛会的背景内容,然后学唱歌曲,最后开展活动,扮演角色参加盛会,表现音乐。在唱歌、表演中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情,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共度欢乐的节日”,对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产生亲近感,从中培养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

教学方法:

以听为主线,以动为主流,以合为主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的积极性,培养美的情操.

学情分析:

歌曲演唱中,指导学生唱准附点音符的乐句是一个重点,其次就是歌曲的情感体验。针对这两个重点,教学中采用多听,多练,多形式表演,力求让学生唱的准确。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听、唱、动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感受蒙古族歌曲的风格特点,领略那达慕盛会的热闹场面,培养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准备

电子琴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舞蹈展示,激趣导入

1、教师蒙古舞蹈展示(草原就是我的家)

2、学生欣赏,感知音乐(在音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是的,这就是内蒙古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

二、欣赏美景,简介那达慕。

1、学生欣赏媒体图片,教师简介“那达慕”。

2、(那达慕,蒙语,意为游戏或娱乐。是集祭祀、竞技、娱乐和祝福于一体的民族体育盛会。那达慕盛会一般在夏季

7、8月份举行,届时方圆数百里的蒙族人民聚会在一起,为远方的来客献上哈达,进行摔交、赛马、射箭等活动。现在的那达慕盛会比以前更加热闹了,增加了马术、下棋、套马、田径比赛等精彩表演。真是热闹非凡!)今天这节课蒙古人民还特意邀请我们汉族的同学们一起去参加那达慕大会呢 !让我们好好准备准备,先来学学歌曲吧!

三、学唱歌曲,体验感知

1、播放歌曲,学生整体感知歌曲的速度、情绪

2、用“啦”轻声模唱乐曲,分析乐谱结构(反复记号、1—2句节奏紧凑,情绪热烈快活;3—4句节奏疏松,情绪宽广豪迈)

3、师引导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引导学生理解“马头琴、好来宝”

4、分乐句学唱歌曲(学唱二遍)

5、检查唱:齐唱(第一遍随琴演唱,第二遍清唱歌曲。

6、指导唱

(1)师范唱,指导附点音符的演唱

(2)齐唱

(3)分男女生合作演唱(男女各一乐段)

(4)邀请小伙伴演唱

7、创编打击乐器敲鼓(脚踏地面)的形式为歌曲伴奏演唱。

8、运用筷子舞表现歌曲,渗透音乐与相关文化。

9、选择渐强(P—f)或者渐弱(f—P)为歌曲设计力度变化。随琴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中两种力度的变化。

五、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活动:可以当啦啦队队员,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P—f)(f—P)演唱加油歌,可以创编蒙古特有的舞蹈《筷子舞》,还可以选择喜欢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根据喜欢的角色选择。

2、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分工合作,创编表演,师巡回指导。

3、全班展示表演,评议总结

4、播放音乐,拍手离开。

第17篇:《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一、你在我的生活里

·长江,我们每个同学都熟悉。说说你所熟悉的长江,或者与长江有关的事物、诗词。

1、衣、食、住、行;

2、关于长江的诗词:

教材中曾经学到过的;李白一人就有三首。

师总结。

·听音乐,默读课文,谈初步的感受;

朗读诗歌,注意读正确、读出节奏。

二、我的眼里只有你

·长江之歌,这“歌”就是——

我们歌唱长江,我们赞美长江,你、我,长江应该是第三者,为什么作者不说“她”从雪山走来?

出示雪山图,你的脑海里跳出了哪些词语,师描述,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天,你走来——

默读第一句,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提炼\"丰彩\"和\"气概\"的意思.

这时候,你的眼里还有我吗?

把看到的形象融入你的朗读。

读诗就要这样:读出形象,并想开去,再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表现。

·我们继续来读第二句,拿起你的笔,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为了加快记的速度,请写关键词。

交流

教师点化:

出示照片,我家门前有条弯弯的河,叫中心河,她通往长江;(指另一学生)你家屋旁有一条——叫——他——

当我吃着香甜的米饭的时候,我就想起长江;

当我——时候,我就想起长江;

刚才几位同学说的很好,请你挑你最喜欢的三个句子,连起来说一说,听了大家说的,你想把哪个词语送给长江?(哺育 母亲都可以,相机指名读)

出示长江图(沿途经过的省份,和代表性景物)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的(),你是无穷的源泉,指图,读,你用健美——

·表达内心的赞叹

分角色读,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齐读第三句。

·回顾第一小节的学法。

1、抓住重点词语,品味;

2、读出形象、读出感想;

3、通过朗读来表达。

三、你在历史的长河里

·用这样的方式我们来读第二小节

圈出重点词、批注、通过朗读来表达。

交流

教师指引:

荡涤:

1、荡涤和“洗涤”之比较;

2、物质、精神;补充,有关长江的历史重大事件。

推动:长江在新时期发挥的一些巨大的作用,如三峡工程。

师生,整理边语言,边指导读。

在这巨浪滚滚的长江中你看看到了什么?

情到深初,歌以咏之,出示带五线谱的歌词,学生跟唱。 再变成诗行,问学生,你们发现了,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1、结构整齐

重要的话,我们才重复说,每节的最后两句话为什么重复说? 音乐里重复的叫?

诗歌里重复的叫?

2、时空角度

第18篇:《那达慕之歌》教学设计

《那达慕之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

2、初步接触歌曲。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势。

3、能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教学重、难点:

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 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音乐进入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导入

1、美丽的内蒙草原

师:“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白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草一朵、牛羊好似珍珠洒,啊!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为背景音乐)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描写的是哪里?

师: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绿色的草、五彩的繁花、白色的羊群、枣红的马,还有远处缓缓起伏的丘陵和挺拔的白桦林。这就是盛夏的内蒙草原,从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到空灵的藏北大草原,从绚丽的木兰围场,到优雅的呼伦贝尔。然而,柔美的漂亮并不是草原的唯一,它还有阳刚的豪放。让我们一同走进蒙古大草原领略他的美丽与豪放„„(播放课件,随课件带领学生观赏草原美景,并由学生汇报交流相关的民族文化。如:地理位置、生活习惯、服饰、节日等等)

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的及时补充,结合课件给学生听觉和视觉的刺激,带领学生了解蒙古族,引发学习兴趣后引导到蒙古的节日。

2、热闹的那达慕

师:你们知道蒙古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吗?

1/4

师:知道蒙语“那达慕”汉语的意思吗?(游戏或娱乐)。你们了解“那达慕”吗?我们来听一首歌曲《那达慕之歌》。听听歌中传递给我们哪些有关“那达慕”的信息?

初听环节,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的聆听《那达慕之歌》,了解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师:歌中写了什么?(请同学读词) 师:从中你了解了哪些“那达慕”的情况? 师:你们对这个盛大的节日还有更深的了解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查找到的相关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作汇报。 (播放课件)学生进行小组汇报,进行信息交流。教师结合课件作补充,让学生了解“那达慕”的来历、节日活动内容、现在的“那达慕”等信息。

那达慕,蒙语,意为游戏或娱乐。是集祭祀、竞技、娱乐和祝福于一体的民族体育盛会。

那达慕大会一般在夏季

7、8月份举行,届时四面八方的蒙古族牧民穿着节日的盛装纷纷来参赛或观摩。同时商业部门还把大批商品运到大会所在地,搭起帐篷作为临时商店,供牧民们选购商品。文工团、剧团、乌兰木旗演出队、电影放映队、科技展览部门也赶到大会为牧民们演出,使“那达慕”更丰富多彩。

那达慕具有悠久的历史。古时的那达慕主要进行男子三项竞技赛,即赛马、射箭和摔跤。相传,1206年,在蒙古高原上举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牧民盛会──对于蒙古部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性事件: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万人欢呼下,走上蒙古可汗宝座,完成了他的统一大业。而那次内容丰富、隆重非凡的盛会,一连热闹了好几天,其形式、内容与那达慕大会毫无二致。而且,从此以后,历代蒙古可汗都十分重视和喜欢那达慕,蒙古族百姓也对那达慕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近代的那达慕大会又增加了读书、唱歌、跳舞、下棋、射击、马球、马术、田径等活动项目,而且成了男女老少共同参加的群众性文艺体育活动,男女青年还可以借机谈情说爱,即所谓的“敖包相会”。现在那达慕已成为集民族体育、文化艺术、集市贸易、产品展销、招商引资、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节庆活动。现在,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

2/4

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此外,那达慕大会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射箭、乘马斩劈、马竞走、骑马技巧运动、摩托车等精彩表演。参加马竞走的马,必须受过特殊训练,四脚不能同时离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现在,你在草原或许会看到潇洒的牧马人胯下不再是马,而是摩托车了。但对于草原民族来说,一个男人就要像一匹好马,不仅精于“男儿三艺”,还要会拉马头琴,会唱草原情歌。夜幕降临,草原上飘荡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篝火旁男女青年轻歌曼舞,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快之中。每年

7、8月间,内蒙古大草原是歌舞的海洋、花的海洋,人们用“那达慕”形式庆贺风调雨顺的丰收年,赞颂美好的生活。

3、欢快的那达慕之歌 学生复听歌曲

师:同学们对“那达慕”这个盛大的节日的了解还真不少呢!当你对“那达慕”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再次来聆听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师:“那达慕”可以说是这个马背上的民族里男人的节日,充分体现了蒙古草原的阳刚之美,让我们再次来聆听这首《那达慕之歌》,体会一下应该用怎样的情绪、力度、速度来演唱?

师:同学们理解的相当到位,我们就带着这种感觉来学唱这首欢快的《那达慕之歌》。

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相同的部分。歌曲中有两处附点的节奏要特别的注意。学生在经过多次聆听(播放课件时同时播放歌曲作背景音乐)后对歌曲的旋律已经比较熟悉了。重点在节奏和情绪的把握。歌曲基本唱好后,对最后的结束句变换不同的力度。

师:你认为最后的结束句要变成怎样的场景和情绪呢?不同的表现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表现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不同的方案。讨论后汇报表演。(鼓励学生除了设计力度方案最好能加上相应的动作来表演。)

师:同学们的设计都很有创意,正如你们所设计那样渐强的音乐通常会把音乐推向高潮,而减弱的处理将音乐引向尾声有明显的结束感。让我们共同来体会一下两种不同风格的力度设计。

3/4

小组汇报完毕,全班同学分别演唱感受两种不同的力度设计。第一段先由p~f第二段由f~p,完整演唱结束本课学习。

随着欢快的《那达慕之歌》结束课程,并鼓励学生查找并积累更多有关蒙古族的文化资料以及相关歌曲。

4/4

第19篇:《雏鹰之歌》教学设计

《雏鹰之歌》

教学内容: 歌表演《雏鹰之歌》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进一步识谱能力及对歌曲学习的兴趣,表现出活泼、快乐的少年。

2、通过学习《雏鹰之歌》让学生努力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少年,争做“明天的雄鹰”。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带有“坚定、自信”的情感演唱歌曲 难点:熟练掌握“下滑音”及节奏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谁会用手势做出一个飞翔的雄鹰?(激起学生兴趣)

2、同学们做的真好,让我们随着这段音乐做一做,这是一只怎样飞翔的鹰?(引出 “雏鹰”)那我就为同学们演唱一首关于雏鹰的歌曲好不好? 叫《雏鹰之歌》

3、歌曲中唱到了什么?(引出 少年——雏鹰 的关系)

同学们回答的真好。这首歌是20世纪90年代初团中央发动的《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少先队教育活动,旨在把全国少年培养成“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少年,做跨世纪的接班人背景下创作的。所以说这首歌专为你们这个阶段写的一首歌,那就让我们用自豪、自信来学习这首《雏鹰之歌》吧!

二、新课教学

1、让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从速度、情绪等的变化分为几部分?看看那个同学听的仔细认真。(两部分)

2、找一找歌曲中都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如果学唱应该注意什么?(||:

:||、(XX) (\\ ) 下滑音,0 休止符、不同的两个结尾)

3、同学们找的真仔细,哪让我们听听它们在歌曲中的作用吧!(重点强调 下滑音)

4、一句句和老师跟唱,处理歌曲中的(XX)、休止符、重点下滑音 强调反复记号

5、完整听赏一边(安静心里默唱)

6、跟随伴奏完整演唱一遍

7、变换演唱方式

三、实践活动

1、以1=G2\\4 111 143| 2.4 3 | 1.1143| 2.4 3 ||:3232 332 | 3432 11 | 224 332 | 15 5 :|| 11 1 引出新疆地区音调特征—— 乐器 铃鼓—“X X X X X|” 节奏风格 {4\\4 X X X X X| X X X X X||

{4\\4 0 0 0 xx|0 0 0 xx|| 分——合——配歌曲

四、扩展延伸

说说你如何成为“祖国明天的雄鹰”?

第20篇:竹乡之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竹乡之歌》说课表

灵武市第五小学

刘立昭

一、说教学目标:

1、认字11个,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写字7个,练习运用学过的偏旁推知字义,继续培养学生揣摩字形的习惯。

3、积累一个常用偏旁,通过带竹字头的字体会汉字表意的特点,并培植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4、背诵课文,了解傣家人的生活,从而激起学生对竹乡的热爱。

二、说教学重点:

积累一个常用偏旁,从带竹子头的字体会汉字表意的特点。认字11个,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写字7个。

三、说教学难点: 积累一个常用偏旁,通过带竹字头的字体会汉字表意的特点,并培植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背诵课文,了解傣家人的生活,从而激起学生对竹乡的热爱。

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生字卡、电子白板、视频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竹子的一张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植物你们认识吗?

2、出示一组竹林的图片,欣赏图片,边欣赏边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一下你看到的景象?(生自由说)谁能表达一下你刚才看完的感受?

3、让学生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齐读课题两遍。

4、对板书提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儿歌,边读边用苹果娃娃标出文中的生字,并多读几遍。

2、提问;当你读课文时遇到不会读的字词时你是怎么解决的? 识字方法;问,拼,听,查,猜。

3、听录音读课文,要求:手指随老师读的顺序滑动,听准字音。

4、跟老师读,学习语气语态。

5、同桌互相读课文,如果他读得好,你就竖起大姆指夸夸他,如果他哪个地方读的不好,你就指出来,帮他读好。

6、指几名同学读。其他同学当小评委认真听,听听他字音读得是否准确。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词语我会认。

5、(1)、出示带拼音的词,自由读一读。

6、(2)、找学生读。

7、(3)找小老师领读。

8、(4)开火车读。

9、(5)变成没拼音的,齐读。

10、(6)玩上上下下的游戏,抢读。

11、(7)玩蝴蝶飞飞的游戏。

2、把这些字宝宝带进课文中尼还认识它吗?齐读一遍。

12、

2、你能用什么样的办法记住这些字。

换一换:笆—爸、把、吧、爬笛—邮、油

减一减:篱—离、筝—争、筒—同

比一比:笛(由竹子里吹出声音)—苗(田里长出的草)

箩—萝 跟—根

说一说:“笛”字组词

13、加一加:

14、

3、学写字。(重点指导竹,笛)

(1)、观察结构

15、(2)、生书空,师泛写。

16、(3)、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17、(4)、生先描笔顺,再描一个,写一个。

18、(5)、组词,展评。

四、小结

交流收获: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从课文内容与识字两个方面来说一说。

五、作业

背诵《竹乡之歌》,并把你今天学到的内容告诉爸爸妈妈。

六、板书设计:

竹乡之歌

竹 笛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处处有美景,处处有特色。(图片出示)瞧!我们有被称为瀑布之乡的贵州,还有被称为雪乡的黑龙江。在那个地方白雪皑皑,就像走进了一幅冰封的童话世界一样。

2、孩子们,还记得我们我们前段时间学过的水乡吗?水乡什么多?今天刘老师还要带你们去一个更美的地方去瞧一瞧呢!那里有一大片一大片的竹子,他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他的名字叫《竹乡之歌》。聪明的孩子一定知道了竹乡什么多?竹乡竹多,拿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竹”字。非常棒,孩子们快快翻开语文书第85页,在田字格上描一描这个“竹”字,看谁描的最认真。孩子们,刘老师看大家刚才美美的写字姿势,还有大家美美的写出的字,相信你们在读书时也一定能读得美美的,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美丽的竹乡。

二、了解“竹”字和“竹”字头。

1、齐读课文。

2、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和竹子有关的东西,用你的小铅笔圈一圈。汇报(竹楼、篱笆、彩笔、风筝、箩筐、笛子、竹筒饭)

3、你们找到了这么多竹宝宝,让我们来一起读读他们吧!每个竹宝宝读两遍。(指导篱笆和风筝的轻声)

4、孩子们读的真棒,可是老师就有一个疑惑了,你看这么多的竹宝宝里面,“竹楼”老师知道他一定是竹子做的,一定和竹子有关,可是其他的宝贝他们没有“竹”字,为什么还和竹有关呢?

5、请同学们看这幅图,这是一个“竹”字,他要变了哦!(瞧,我们的中国字和我们的中国人一样,都是特别懂得礼貌和谦让的,我们的“竹”字头,为了给下面的字留足空间,所以把他的小腿收起来了,就变成了“竹”字头。所以说“竹”字头是由什么变来的呀?

6、看着七个竹宝宝在这里待了好久呀!他们离开家都好久了,他们好想回到他们的竹乡去呀!下面同学们用你们的朗读把这个竹宝宝送回竹乡去吧!

三、读中悟,悟中读。

1、孩子们,谢谢你们把这些竹宝宝送回家里去,现在老师知道在这些竹宝宝里面,一定有你最喜欢的,是不是,现在,就请你自己读课文,你喜欢哪个竹宝宝,你就多读几遍,看看他在哪个句子里面,把那个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1)、学习第一句“我家住在住楼上,青竹篱笆花围墙。” 有喜欢“竹楼”和“竹篱笆”的吗?谁愿意读一下?(他在读“竹楼”时轻轻地把头扬了一下,老师听出来了,他特别喜欢竹楼是不是)真没想到,小小的一个竹楼,如此的可爱,谁还愿意再来读一读第一句。(真好,老师仿佛从你的眼睛里看到了那座花围墙,而且还散发出悠悠的香气呢?)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图片出示,用电子白板)大家快来看“篱笆”这个淘气鬼从句子里跑出来了,现在他们想到真正的篱笆上去,谁愿意把他送回去? 孩子们,你们看绿油油的竹子,从地下伸展起来,把我们的竹楼围了起来,特别的美,孩子们,现在老师请你们同桌互相读一读这句,把篱笆的那种美读出来。

(2)、学习第二句“妈妈彩笔花风筝,爸爸巧手编箩筐。” 孩子们,看一看,有喜欢“风筝”和“箩筐”的吗?这么多孩子喜欢“风筝”和“箩筐”啊!那刘老师要请你美美的读一下这一块。(他读的台美了,特别是妈妈两个字读的好温柔呀!听出你对妈妈的爱了。

谁再来读读这一句?

老师问你们,你们见过风筝是怎么做成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风筝是怎么做成的。(观看做风筝的视频)。来看,这就是风筝的制作过程,孩子们知道他在做什么吗?看到这些,老师向问一下,为什么这个“筝”字要带“竹”帽子呀!

那除了风筝的骨架子是用竹子做的,就连画风筝的彩笔也是用竹子做的。孩子们看这是什么呀!(图片出示彩笔)这就是妈妈画风筝用的彩笔了,看到这些笔,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这些笔也要带帽子呢?这个笔杆是用什么做的啊!是用竹子做的,所以说笔要带竹帽子。

孩子们,妈妈就用这些简简单单的毛笔就画出那么多,那么漂亮的风筝,你们觉得妈妈怎么样啊!觉得妈妈很厉害、很能干是不是?那爸爸呢?爸爸在干什么呢?爸爸更能干。看这么多大大小小的箩筐都是爸爸用竹条编成的,孩子们,想夸夸爸爸吗?他的这个句子中,有一个词是夸爸爸的,哪个词?巧手,真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爸爸真是巧手,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合作夸夸爸爸妈妈吧!女生夸妈妈,男生夸爸爸。

孩子们,真是因为爸爸妈妈都有一双巧手,他们勤劳勇敢,所以才把我们傣家儿女的生活装点的有滋有味呢!接下来,老师想带领宝贝们一起走进竹乡人民的生活中去,你们想去看一看吗? (3)、学习第三句“傍晚山间笛声起,竹筒饭熟正飘香。” (竹笛声)傍晚时分,婉转的竹笛声想了起来,爸爸妈妈都收工回家了,竹乡的孩子们也背着书包走上了小竹楼,在竹楼上不一会就做好了香喷喷的竹筒饭,竹筒饭的香气飘散在空气中,好像整个空气都是又甜又香的竹筒饭。

孩子们,看一看,这就是香喷喷的竹筒饭了,竹筒饭是装在一个完整的竹筒里的。现在,大家看到的剖开的竹筒里的,白白的就是我们香喷喷的竹筒饭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吧!

孩子们读的好美啊!走出竹乡,我们已经写了这么一首竹乡的歌。看一看,刚才我们在竹乡游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写出了这样一首歌,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歌吧!

同学们,我们在不经意间,就为竹乡写下了这样一首歌。那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到竹乡去玩,他们去玩的时候,也会给竹乡写好多的歌。孩子们,看一看,他们都写了什么样的歌。一起来读一读。

竹乡什么多? 歌多。

千首歌,万首歌, 长笛短笛装满歌, 歌唱竹乡新生活。

孩子们,看来我们的竹乡之歌呀!就是傣家儿女对他们的赞美之歌,赞美了家乡的美景,赞美了家乡的人,更赞美了家乡的生活。最后,我们来美美的背一下这首儿歌吧!

孩子们,我们真为我们国家有这么一片美丽的竹乡而感到高兴啊!最后,老师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自己把这一首儿歌读一读,边读边做动作,希望你们读完以后,就把这首儿歌记在心里了。

(4)、“傣家儿女最爱竹,竹乡美名传四方。”

在竹乡,傣家儿女的生活离不开竹。他们吃的是竹筒饭,住的是竹楼,玩的是竹风筝,吹得是竹笛,所以作者说“傣家儿女最爱竹,竹乡美名传四方。”

四、课堂小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去竹乡去玩了,你们高兴吗?游玩了竹乡,老师明天要带你们去更美丽的地方去玩了。今天我们先下课,好好休息一下。

五、课后延伸

1、在生活中继续查找带竹字头的字。

2、把今天课上学到的新知识讲给爸妈听。

3、背诵《竹乡之歌》。

4、完成生字。

六、板书设计

竹乡之歌

竹乡什么多?

竹乡什么多? 竹多,

竹多,

小竹楼,青篱笆,

竹箩筐,竹筒饭, 彩色风筝天上挂。

竹笛声声传四方。

竹乡什么多? 歌多。

千首歌,万首歌, 长笛短笛装满歌, 歌唱竹乡新生活。

《杨树之歌教学设计.doc》
杨树之歌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