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段教学工作总结

2020-12-14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高年段工作总结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本年段的各项活动都围绕学校德育、少先队工作,结合段情开展活动。

一、以校园为主阵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健康合格的人材。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促进师生主动发展,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并通过国旗下讲话、宣传栏、周小结、专题讲座等德育系列途径,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班主任教育学、心理学水平。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有益於身心的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二、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高尚情操。结合学校第一周的军训来强化队列、队形,使学生的精神面貌有较大的变化。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走进校园,让家长走进课堂,让家长了解学校的管理与发展趋势,让家长了解课堂教学和课改动向,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共同关注,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活泼的成长,第十八周我们学校举行了“家校联动,共同关注”的活动。在迎元旦广播操比赛中,四年级2班、四年级1班和五年级1班2班分别获得

一、二等奖。

三、为了进一步加强同学们的国防教育,提供同学们学习国防军事和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我校组织五年级的部分同学到思明区少年军校参加活动,体验军事化生活,了解英雄小八路的故事,通过营队的集体生活,培养学生自理的能力,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念,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密切家校联系,期中召开家长会,走进学困生家庭,建立家校联系册。召开家长座谈会,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科学指导家长们对学生的家庭教育的方法,探讨教育的途径,交流教育的经验。充分发挥了家长学校的功能,体现了家长学校的功能和作用。

召开四到六年级学生代表座谈会,会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畅所欲言,对老师们的辛勤工作给予高度的赞扬,并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管乐队的同学们坚持每周二和周六训练,在一年级家长开放日,他们的精彩表演给我们增添了许多喜庆的气氛。

四、为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勇于拼搏、竟争的精神,培养创造性和抗挫折能力。本年段配合少先队组织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如黑板报评比、学习习惯评比、队列广播操比赛、踢毽子比赛、讲故事比赛等,使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健康、活泼、多彩而有序。四至六年级的部分同学参加思明区踢毽子比赛获得三等奖。六年二班“祖国在我心中”主题班会参加思明区班会实录评选,荣获“三等奖”,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了解祖国的优秀文化,通过社会调查以及课内外阅读中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五、利用每周五的集会进行校内外安全、个人卫生、形象礼仪、课堂礼仪、活动礼仪、集会礼仪、交往礼仪、课间活动、学习习惯、节约用水、用电、爱护公物等教育。年段长经常深入班级进行常规性检查,对不符合的学生立即予以纠正,如红领巾的佩戴等,体现了良好的校园风貌。

六、优化校园德育环境,努力创建文明学校,各班级教室及走廊布置都体现了良好的德育氛围。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十月下旬组织全校同学到南湖公园的“梦之岛”游玩。“中秋博饼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七、不足之处,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很好地养成,书写姿势特别是握笔姿势不正确;眼保健操动作不规范,视力下降的幅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个别同学不爱护公物,在桌面上刻画。

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小学高年段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学生的思想品德要靠教师去陶冶,良好的年段风气主要靠教师去营造,本年段的各项活动将围绕学校德育、少先队工作,结合段情开展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促进师生主动发展,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二、主要目标

1、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美丽、整洁的校园环境。

2、充分利用第一周的军训来强化队列、队形,并使学生的精神面貌有较大的变化。

3、各科任老师利用早会、班队会,对学生加强学习纪律的思想品德教育。

4、充分发挥值日督导作用,利用检查、督促、评比等手段,切实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真正落到实处。

5、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做文明、有趣的课间活动(如丢沙包、踢毽子、跳皮筋、打乒乓球等)。

6、为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组织各项体育比赛(拔河、跳绳等)。

7、密切家校联系,期中召开家长会,走进学困生家庭,建立家校联系册。

8、努力创建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让教师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每月召开一次年段教师会议,工作上的决策,通过各种民主方式,请教师参与,征求教师的建议和意见,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9、生活上,抓住各种细节和机会,真诚地关心和帮助每位教师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注意协调好教师间的各种关系,使年段形成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

10、在学校经费允许的情况下,组织本年段的教师参加“中秋博饼”、游泳、爬山、泡温泉等有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2007-9-1

推荐第2篇:高年段阅读

实验小学“群文阅读的课内教学策略研究”实验操作阶段

(高年级段)

2014年下期 第一次研讨

主题:1.实验班的确定

2.实验工作的具体安排 主持人:张革萍

指导领导:周兆玉、刘晓莲、周举志

参与人:欧阳晓辉、欧阳红艳、周慧敏、谢幼莲、欧阳晓娟

一、阶段研究任务:

建设“群文阅读”理论架构,“种子”教师的选定与培训,创建课题实验班,了解“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现状,进行实验优化。

二、阶段研究重点工作 1.组建实验班,研究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探究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为提高“群阅”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出有效策略。 2.组建班级图书角,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优化群文阅读教学的课外环境,为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寻求有效策略,提高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效果。

三、具体研究任务:

(一)理论学习

1.群文阅读教学理念的学习;2.教学策略的学习。

3.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类型以及现状。

4.“群文阅读”与“主题阅读”和“高效阅读”的辨析研究。

高效阅读:高效阅读是我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程汉杰等人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思维学、脑科学等学科的有关原理,借鉴国内传统的优秀读书方法和国外盛行的快速阅读法,结合我国学生的阅读实际设计而成的一套阅读教学训练体系。迄今已有20多年的研究和实验,影响远播到香港、新加坡等地,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5.课外阅读方法的探究。 6.群阅读QQ群号:193393604 7.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相关研究活动。 8.网络课例学习。

(二)教学实验 1.选文建议:(1)依托教本课文,打破教材原有的编写结构,将几篇带有同一主题的课文重组,进行教学。(2)根据课标确定主题后,从课外选择一组文章进行教学。(3)以教材中的文章为范本,再教学几篇主题相同的文章,

1 以强化主题等等。

2.策略的选择与创新实践 3.课堂实验的操作步骤:

(1)实验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展群文阅读课堂教学

(2)每月向组内展示一堂群文阅读教学实践课,从11月份开始。

a.实验老师将教学设计稿发送到研究组邮箱,以五年级组邮箱为主(组长在五年级),并把要求教师们研讨的时间标明。

b.每位组员在一定的时间里面,研讨设计稿,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文本的形式发送到邮箱里,实验教师再进行修改,然后进行课堂实验教学。

C.全组成员参与听课,评课,并将评课稿在规定的时间内发送到邮箱,实验教师写出教学反思。

(三)图书角组建工作

1.10月建成一定书籍数量的班组图书角;

2.整合课堂教学时间,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指导教学;3.探索如何为学生阅读的机会创造时间。

4.以班级开展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各类活动以及参与组内开展的阅读活动。

四、职责

(一)组长:1.各项研究工作的协调、设计、组织与总结工作;2.收集与整理各项研究资料。

(二)成员:根据《实验小学“群文阅读的课内教学策略研究”目标要求》中的要求以及上面的布置作好各项工作。

(三)领导成员:做好指导工作。明确几个工作要求:

1.及时;2.高效(尽自己的能力做出理想的工作成绩);3.大局意识;4.真实(所有的工作在真实,课题研究没有标准结果,只真实结果)

推荐第3篇:高年段阅读

实验小学“群文阅读的课内教学策略研究”实验操作阶段

(高年级段)

2014年下期 第一次研讨

主题:1.实验班的确定

2.实验工作的具体安排 主持人:张革萍

指导领导:周兆玉、刘晓莲、周举志

参与人:欧阳晓辉、欧阳红艳、周慧敏、谢幼莲、欧阳晓娟

一、阶段研究任务:

建设“群文阅读”理论架构,“种子”教师的选定与培训,创建课题实验班,了解“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现状,进行实验优化。

二、阶段研究重点工作 1.组建实验班,研究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探究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为提高“群阅”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出有效策略。 2.组建班级图书角,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优化群文阅读教学的课外环境,为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寻求有效策略,提高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效果。

三、具体研究任务:

(一)理论学习

1.群文阅读教学理念的学习;2.教学策略的学习。

3.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类型以及现状。

4.“群文阅读”与“主题阅读”和“高效阅读”的辨析研究。

高效阅读:高效阅读是我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程汉杰等人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思维学、脑科学等学科的有关原理,借鉴国内传统的优秀读书方法和国外盛行的快速阅读法,结合我国学生的阅读实际设计而成的一套阅读教学训练体系。迄今已有20多年的研究和实验,影响远播到香港、新加坡等地,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5.课外阅读方法的探究。 6.群阅读QQ群号:193393604 7.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相关研究活动。 8.网络课例学习。

(二)教学实验 1.选文建议:(1)依托教本课文,打破教材原有的编写结构,将几篇带有同一主题的课文重组,进行教学。(2)根据课标确定主题后,从课外选择一组文章进行教学。(3)以教材中的文章为范本,再教学几篇主题相同的文章,

1 以强化主题等等。

2.策略的选择与创新实践 3.课堂实验的操作步骤:

(1)实验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展群文阅读课堂教学

(2)每月向组内展示一堂群文阅读教学实践课,从11月份开始。

a.实验老师将教学设计稿发送到研究组邮箱,以五年级组邮箱为主(组长在五年级),并把要求教师们研讨的时间标明。

b.每位组员在一定的时间里面,研讨设计稿,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文本的形式发送到邮箱里,实验教师再进行修改,然后进行课堂实验教学。

C.全组成员参与听课,评课,并将评课稿在规定的时间内发送到邮箱,实验教师写出教学反思。

(三)图书角组建工作

1.10月建成一定书籍数量的班组图书角;

2.整合课堂教学时间,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指导教学;3.探索如何为学生阅读的机会创造时间。

4.以班级开展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各类活动以及参与组内开展的阅读活动。

四、职责

(一)组长:1.各项研究工作的协调、设计、组织与总结工作;2.收集与整理各项研究资料。

(二)成员:根据《实验小学“群文阅读的课内教学策略研究”目标要求》中的要求以及上面的布置作好各项工作。

(三)领导成员:做好指导工作。明确几个工作要求:

1.及时;2.高效(尽自己的能力做出理想的工作成绩);3.大局意识;4.真实(所有的工作在真实,课题研究没有标准结果,只真实结果)

推荐第4篇:小学语文高年段作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高年段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一直困惑着许多学生和教师,一些学生上作文课就头痛,提起笔来无处下手“苦思冥想”,没有头绪。有些老师为上作文课翻资料找例文忙得不亦乐乎,讲得口干舌燥,累得腰酸背痛,其结果收效甚微。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指导学生,提高其写作能力呢?本人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仔细观察,描摹逼真

亲自观察,身临其境,可以真实地获取素材,更能牵动学生的真情实感,促使他们广泛的联想,激发他们把看到的境、听到的事和想到的情急于写出来,既活跃了思维启迪了智慧,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境引情,以情入境,但有很多学生不会观察,在观察时只是走马观花,大体了解,提起笔来,脑子里空空如也,茫无头绪。那么如何观察呢?首先,要全面细致地观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可以先整体地看事物,后看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看仔细,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来观察,观察时,也同样要注重观察事物的顺序,可以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地观察,边观察边思考,并进行分析比较,找出所观察事物的特征。其次,在观察的基础上,要理清作文思路,描写时必须注意方位、顺序,可以先写整体,后写部分,也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写,还可从最富有特征的地方写起,抓住事物的特点,把主要部分写具体,但不论先写什么都要求思路清晰,有条理。再次,要写出自己和物品之间的联系,好文章常常把自己放进去,找出“我”和“物品”之间的某种关系,把物或人倾注到自己的感情中去,写出自己对事物的喜怒哀乐,表达出自己的爱憎。

总之,学写人或物一类的文章,可分两步走,开始可以通过观察,重点摹写物体的外形特点,要求摹写层次清楚,尽可能把描写对象写具体、细致;第二步要求高一些,可以借物抒情,托物寓意,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多想多写,人和物一类的文章就不难写好了。

二、勤于动笔,善于积累

不断丰富语言词汇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涓涓溪流可汇成江河,平时的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竭。”写作的源泉是生活,只要学会关注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就会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如学校、班级展开的朗读比赛、歌咏比赛,家庭成员间的为人处事,孝敬老人等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教师引导得法,可把生活中每一个细节都变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积累素材的教材。这就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中华文化灿烂辉煌,古今名著脍炙人口,向学生介绍一些儿童读物、诗歌、成语故事、寓言从中摘录好词佳句,记录名言谚语,熟背成诵,长期坚持把学到的经过的写下来,久而久之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自我修改,着眼提高

观察、体验生活是写作文的基础,而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家长满意,老师满意了,才算一篇真正的作文。小学生作文,如果仅仅满足于学生写完交给老师批改了事,那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很难提高的。因此,在学生写完作文后,要采取让学生自己修改,自我完善的方法。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作文水平,提高学生自我修改的素质。然而至今,学生自改作文,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教师仍然对作文教学的规律认识不足。一是认为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是天经地义的事,老师改作文容易找出作文存在的问题,利于改正;二是认为小学生太小,自己改不了文章;三是认为让小学生改作文是懒汉做法,是放任行为。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孰不知,学生作文老师改,进度太慢。由于教师每周要上好多课,每天有每天的事,若要抽出时间和精力去修改每个学生的作文,要花费多少精力和心血,教师若抽不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修改学生作文,是很难想象会把所有学生的作文改好,使学生有所提高的,且跳不出诸多学生都要跟着教师的感觉走教师一言堂的怪圈。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对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十分不利。

推荐第5篇:新标准小学英语高年段教学建议

新标准小学英语高年段教学建议(五六年级)

1、教学的主要任务由读向写过渡。正确的书写单词,功能句,应该是本年段的重点任务,也是老师们应该把握好的教学目标。每节课结束后,大多数学生都应该准确流利地读出功能句,尖子生要能达到熟练默写和创编新对话的要求。

2、以每单元的功能句为契机,引导学生创编对话,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文。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3、平时的课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训练学生用英语思维,通过“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强化功能句。一定不能跑偏,必须把功能句作为重点内容,并以此逐步提高要求,达到写小作文的要求。

4、早读和家庭作业,教师一定要监管到位,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要让学生带着任务,目的明确的去做事,力争短时高效,事半功倍。

推荐第6篇:高年段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高段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2015—2016学年上学期的工作已近尾声。高段语文教师共有五人,教学经验较为丰富。我们都能立足岗位,团结协作,求真务实,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回顾这学期来本组的语文教研工作,有艰辛汗水,也有迷茫困惑;有收获的喜悦,又有遗憾的失落。现做如下小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 1,钻研教材、探究教法。

全组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如集体备课,上示范课,公开课、经验交流等。通过共同钻研教材,教法,老师们调整了教学观念,课堂结构,教学流程等思路和方法。自觉地将新课程中的先进科学的理念内化为高效的教育教学行为。

2、落实教学常规检查,规范作业检测常态。

本组配合教导处从备课、上课、听课、批改、辅导、反思六个方面入手,全面落实教学常规,教学常规检查能严格落实到位。每月检查了本组教师的作业批改,单元试卷的批改,并把存在的不足及时反馈给老师,同时备课组长对他们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3、落实听课常规制度,共同提高课堂质量。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本组教师听取了梁海丹组长的示范课,潘英豪和王海山两位老师的公开课。邀请石岩小学詹老师上了《少年闰土》一课。还让潘英豪老师上了《伯牙绝弦》的优质课。同时对学校参赛微型课题的设计和流程,提出构想和建议。

- 1

总之,在本学期里,虽然我们高段语文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看到了困难和不足,我们相信,只要全组老师切实更新教育观念,真正积极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做好优化课堂结构,我们组下学期的教学工作会做得更好。

刘亮文 2016.1.20

- 3 -

推荐第7篇:小学语文高年段教研组计划

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为了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搞好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小学语文教研组根据井岸镇小学教研工作意见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求,结合组内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与教导处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题研究、校本培训为载体,结合本教研组教师的教研实际,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为学生提供广阔有趣的语文学习空间。课堂教学以精讲、互动、高效为指导,教研工作以校本为中心,努力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语文教学工作中的研究、服务、指导等功能,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水平及业务能力,扎扎实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要求及措施

(一)、深化教学研究,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学实效。

1、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师生发展。每周一下午第五节为语文教研组活动,学习领会有关教育教学理念,大家共同收益,共同提高。内容包括: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宽松、有趣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人文的关怀,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吸取知识。

(2)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培养学生语文运用、实践能力的同时,重视人文因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淡化繁琐的讲解分析,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实践过程中积累、感悟。 (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将教学过程看成是老师、学生、文本间平等对话的过程。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习内外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渠道,增加语文实践机会,提高学习效率。

(6)讲求训练手段的多样性,提高练习有效性,尝试课外作业阶梯式,让不同学生学有所获,具有作业批改的现代理念,包括建立学生的错题记录(鼓励老师们都去实践)。认真学习,大胆实践,

(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课堂上坚持\"精讲、互动、高效\"的原则,继续落实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确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意识。通过举办不同层面的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多评议切磋,多交流碰撞,在活动中发现、研究、解决所遇问题。要切实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将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适度的探究学习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兴趣的激发、独特体验的激活和朗读作用的发挥。

2、加强课题研究。本学期继续开展\"激情导入新课\"的小课题研究活动。本组教师要在总课题的引领下,积极开展个人课题的研究,争取多出成绩。号召教师从开学初就积极收集、准备材料,争取多出成果。做到没有教案不进课堂,备课注意备学生,做到目中有人,留有一定弹性。作业练习要基础性跟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合理搭配,本学期教研组将配合教导处就以上要求及时调研、指导、服务。

3、加强教师教学过程管理。本组教师要积极切磋教法学法,积极上好实践课、研究课,开展评课交流,及时反思、提炼和总结经验。同时要努力将教研组建设为学习型组织,重视组内和组际之间的团队学习和合作学习,加强教研组信息化建设步伐,整体促进教研组业务水平的提高,争创学校先进教研组。

三、悉心指导,优化服务,规范语文教学常规管理。

1、加强集体备课,注重合作,做到资源共享,切实注重教学效果,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2.教师要坚持参加市教研活动,外出听课的教师应及时将新的信息在教研活动时进行反馈、交流。每个教师不仅明确自己本年级的教学目标和所担负的教学任务,而且对其它年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也有较清楚的了解,以求上下渗透,知识衔接自然。

3、开展师生共读及共写随笔活动,加强小学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鼓励教师多读书,常交流,不断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四、课后辅导: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的宗旨。1.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各次测试成绩,查找出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制定帮教辅导计划,组建帮教小组,发挥帮教小组长的作用,使学习困难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提高上来。教师要对学习困难学生采取“三优先”政策,即优先调动学习困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先提问学习困难学生,优先批改学习困难学生作业。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继续建立“学习困难学生档案袋”,通过数据及文字分析,力求找出科学有效的途径,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2.加强课堂教学研究:

开学伊始,学校行政和教研组长即采取不定期的方法听教师的随堂课,每次听完课,教师要主动上交备课教案以备考核课堂教学情况。每个任课教师按照学校要求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大赛,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教研组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反映学校教学教研成果。 3.加强教学质量检测分析。坚持章节把关,跟踪问题,把教学监控过程落实到位。科学、合理地做好各单元检测内容,通过检测,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不断改进教和学的方法。坚持周末卷练习制度,注重习题的基础性,教师要认真阅卷讲评,真正落实对基本知识的“周周清”。及时做好质量分析,反思小结,反馈等工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出分层教学,辅优补差的措施,并做好相应记录。

4.本学期将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和作文竞赛,为学生创建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科竞赛、展示活动力求新颖、富于特色。

五、常抓不懈,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1.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定时,定点,定主要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2.教研组活动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使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规范化。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展示活动,将学习新课标与学习新课程理念研究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努力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本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要着重从四个方面研究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培养解决问题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以体现素质教育的方向性;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提倡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高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以体现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创新想象的机会,培养学生赋予想象,勇于创新的能力,以体现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学生动手动脑,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以体现素质教育的实践性。

4.教研组长根据学校要求坚持每月一次定期检查教师教案、学生作业批改等常规工作,并做到有检查、有记载,有反馈,出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止异常。

5.、教研组长与校领导随堂听课,并及时评价或指正授课中存在的问题。组内公开课必听,边听边思,及时评注,提倡同年级组老师相互之间多学习,多交流。

6、抓好语文作文教学专题课,借此探讨、研究、提高本组的语文教学水平。

六、工作行事历安排: 九月:

1、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计划的布置;

2、制定教研组计划和检查审核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计划;

3、召开第一次教研会议,明确本学期教研工作重点;

4、教学常规工作及教学安全的提醒;

5、集体备课的推行及实施;

6、做好上学期工作的分析与总结;

7、收取包保计划。

8、做好新老教师的帮扶工作,拟定帮扶计划,推行老教师的示范课与新教师的汇报课。

9、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局、教办、集团、驻粤一办开学工作检查;

10、配合学校做好素质教育超市的开班工作。十月:

1、五年级“句型转换比赛”的安排与参与;

2、高效课堂的开展和集体备课的有效展开;

3、教学常规检查及反馈;

4、配合学校做好迎接集团、中心校教学质量情况专项督查工作;

5、配合学校做好迎接集团毕业班教学工作、培优辅弱及包保制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工作;

6、组织参加高效课堂模式的专题研讨及教师基本技能大赛;

7、镇区各类教研活动、教研组活动及教科研课题活动;

8、继续做好帮扶工作。十一月:

1、高效课堂的继续推行;

2、迎接集团培优辅弱、帮扶工程等系列工作督导检查;

3、六年级的诗歌填句比赛;

4、配合学校做好与兄弟学校开展结对活动;

5、迎接镇区中心教研员来校调研听课(含送课下乡活动);

6、做好期中考试与运动会的筹备工作;

7、组织做好家长会系列工作;

8、教学常规检查及反馈。十二月:

1、组织教师参加区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系列工作;

2、迎接集团督导检查及目标考核;

3、集团教学论文选送;

4、迎接中心校学期抽考系列工作;

5、迎接集团、中心校国学育人、特长育人开展情况督查;

一月:

1、制订期末复习计划;

2、教学进度的掌握并提醒教师把握好时间。

3、组织教师制定好期末复习计划,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4、期末考试动员会;

5、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的上交;

6、期末业务大检查;

7、迎接集团学期末督导检查。

小学语文组

推荐第8篇:小学语文高年段作文常识

小学语文高年段作文常识

一、文章的体裁。

体裁,就是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在小学阶段,根据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性文章(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记叙文:记叙文可以分为写人记事和写景状物两类。小学阶段主要学习写人和记事的记叙文。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

二、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

1、审题。审题就是对作文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审查,全面准确理解题目的含义,掌握题目各个要素——写作重点、写作范围、写作要求等,以便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写好作文。

审题的内容。(1)弄清题目的意思。(2)确定文章的体裁。(3)认定写作的范围。(4)审清题目中的题眼。(5)审明比喻义和象征义。(6)审明题外要求。 例如:题目一:我班新近发生了一桩怪事 审题:首先我们确定题目要求我们写记事的记叙文。(文章的体裁)“怪”表明这“事”非同一般。(题眼)“一桩”表明只能写一件事。(数量限制)“新近”(时间限制)“了”表明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我班”(地点限制)

2、立意 立意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来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说简单点就是你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立意的基本要求(1)立意要健康向上。(2)立意要明确。(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主题要集中)(3)立意要新颖(多角度立意,如对“飞蛾扑火”这一自然现象,立意有三:第一,飞蛾扑火,自取灭亡。第

二、飞蛾扑火,追求光明。

三、飞蛾扑火,爱我所爱。

3、选材

选材是指在写作中选择运用材料再现主题的过程。选材的要求是取材要广、选材要严、组材要妥、用材要新。

4、列提纲

列提纲的过程,就是构建作文骨架,布局谋篇的过程。编写提纲的一般步骤是(1)审题目,明确体裁。(2)选角度,提炼中心。(3)选材料,设计段落。(4)扩充内容,明确写法。

列提纲举例:请你给《我的妈妈》一文编写一个提纲。 体裁: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中心:通过写妈妈关心、教育自己的几件事,歌颂妈妈对子女无私的爱,表达了我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结构:

(一)简介妈妈(年龄、外貌、职业等)

(二)选取三个典型事例。

1、妈妈关心我的学习。

2、教育我要孝顺。

3、关心我的生活。

(三)结尾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抒情)

三、考试作文的基本类型。

1、命题作文

2、半命题作文。

的爸爸

3、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材料一般有故事、名言警句、漫画图表等。还有改写、续写、扩写、缩写等形式的材料作文。

4、话题作文。“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以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

典型考题

一、选择题。

1、《我爱我的母亲》,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是( ) A 我 B爱 C 母亲

2、《老师表扬了我》这个题目主要应该写( ) A 老师 B 我

3、《我第一次学炒菜》这个题目限定了要写的是( ) A 人 B事

4、下列作文题要求写什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A写人 B写事 C写景 D写物

(1) 我心目中的爸爸妈妈( ) (2)记一次有趣的活动( ) (3)小花猫 ( ) (4)我心爱的玩具( ) (5)美丽的西双版纳 ( ) (6)我学会了„„ ( ) (7)我的好伙伴( )

5、下面这些文章的题目,哪些是体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的?(

(1)一夜的工作 (2)为人民服务 (3)梅花魂 (4) 卖火柴的小女孩

(5)将相和 (6) 我的战友邱少云 (7) 梦想的力量 A(1)(3)(5)(7) B(2)(3)(4)(5) C (3)(4)(5)(6) D(2)(3)(5)(7)

推荐第9篇:小学语文高年段阅读教学设计

篇1: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教学设计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生汇报在阅读冰心作品的活动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冰心其人的特点,尤其是冰心作品的风格。

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冰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冰心作品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以冰心为代表的优秀儿童文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交流在活动中阅读的作品,并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来感悟、品味冰心其人其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老师利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

用优美音乐作背景,及教师深情的语言,营造出学习氛围,将学生引进冰心作品爱的意境使师生很快受到感染。

二、汇报展示所了解的冰心其人及作品。

1、简要介绍所了解的冰心。

2、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

了解两个问题:

(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冰心。

(引导学生了解冰心作品中体现的童心、母爱、对大自然之爱的主题。) (2)你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在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问题(1)通过汇报交流对冰心其人其作品的认识和了解,给学生勾画出冰心其人其作品的大致轮廓,弥补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问题(2)则重在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整理、阅读资料的方法,增进交流,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习运用更多、更好的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四、欣赏、品味作品

1、学生寻找自己的阅读伙伴,组成阅读小组,在小组内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的学习方法去品读最喜爱的作品。并请推荐同学,参加集体汇报。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1)、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请各小组将交流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我们共同来品味冰心的作品,教师适时点拨。

为了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除各小组推荐的人选外,鼓励学生自荐。展示朗读的形式不限,展示的作品多篇。

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通过各种朗读形式展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主动投入整理、赏析同类作品。

让学生充分谈出自己的品味理由,展示学生自己阅读、感悟过程。

五、推荐名句段

学生用情去读,用心品味冰心作品中的名段。

老师推荐名段。(课件展示)通过配乐朗诵、调动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充分的品味到冰心作品中“爱”的主题。旨在促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拓展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六、总结,留有余味,学生回味,细听。

通过今天的“品冰心作品”活动,我们对冰心其人、其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位伟大的儿童文学家冰心,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你们、我们、他们以及天下所有爱好她作品的人们。希望同学们在课外再继续去品味冰心作品。

师生的情感都融入冰心作品的“爱”中。冰心的名篇佳句,将久久地停留在学生心中。 篇2: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郭立新

教学设计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一项主要常规工作。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怎样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课程实施质量,是广大一线教师需求不断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依据专家的教学理论,结合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针对老师们平时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首先,我们在思想上明确什么是教学设计?

美国著名的教学设计研究专家马杰(r.mager)指出:教学设计依次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首先是“我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订;接着是“我如何去那里”,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最后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即教学的评价。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依据专家理论,我们按照以下的思路与大家交流讨论:

一、明确要去哪里?(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教材——把握方向;

了解学生——明确起点

二、明晰如何去那里。(合理分析与组织教学)

正确合宜的教材解读——找到抓手;

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铺路搭桥;

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基本保障

三、判断是否到那里。(正确评价教学效果)

以课堂评价完善教学设计,判断是否达标。

一、明确要去哪里——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一堂好课犹如一段美好的旅程,老师是向导,学生是旅伴,教材是载体,教学目标就是我们要到达的驿站,是我们要去的地方。用马杰的话说,“假如你对要去 的目的地不清楚的话,那么你很可能会抵达另一个地点,而不知道自己走错了目的地。”因此,教学目标支配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那么怎样确定的教学目标呢? 1.依据课标、教材——把握方向

课程标准是开展教学活动纲领性的文件,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它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是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只有全面理解课标的内涵,准确把握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内容,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确定教学目标,一是要了解课程标准各年段目标,二是明白所在单元教学目标,三是清楚本节课教学目标。 例如,课标对第一学段学生口语交际的要求有以下五点: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根据课标要求,我们来判断下面两位老师执教一年级口语交际《我的画》所确定的教学目标:

第一个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

(1)把自己画中的故事生动地讲给大家听;

(2)听别人评画,能抓住要点,有不同的意见与别人商量;

(3)说规范的普通话,态度大方,语言美。

评:对于入学两个月的学生来说,这个教学目标要求过高。要生动讲给大家听是课标第四学段的要求;与别人商量是中学段标准;方言区要求说普通话,一年级课标要求学说普通话,说规范的普通话要求过高;态度大方可以,语言美要求过高。

第二个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

(1)能说出自己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能用简单的语言评价别人的画;

(2)有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评:这个教学目标的定位符合课标和一年级学生的要求,能说出就行,不要求清楚规范,有兴趣敢发言就可以。

课程目标的范围涉及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所以不论是城市教师还是农村的教师,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我觉得每个人手头都应该有一份语文课程标准,随时翻看,经常学习研究。建议老师们在每个新学期开始教学前,将本学段的课程目标工工整整地抄写在自己备课本的首页,这样,设计某一课的教学时,心中对本学科、本学段、本单元、本节课的课标要求都很清楚,教学就能做到目标明晰,方向正确。

我们经常在一些参考资料和教师的教学设计中看到这样的教学目标: 观潮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

三、四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这样确定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是不妥的。在所有学科的教学中,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相互联系,融为一体,是不能分割的一个整体。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教学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就好比是一辆马车,一种载体,上面载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学习的兴趣、习惯等等。就具体的一篇课文而言,教学目标是能够,也是应该准确界定的。教师应该清晰地把握本篇课文本节课的方向与任务,明确教什么,并且要知道哪些是第一课时的目标,哪些是第二课时的目标,这些都应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笼而统之地将宽泛的教学要求,当作具体的教学目标。新教育课题实验者提倡,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将教学目标分细化为层次井然的三类:

a类: 基础性目标,即核心的基础知识,必须掌握和解决的障碍性知识。比如,语文课每课的字词,要求背诵的段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b类: 教学核心目标,即本节课重点要教学的内容,一般为单元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为解决某类问题而开发的方法,与知识一样,往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

c类: 附属性目标。一般而言,思想情感与价值观或由本课知识所延伸出来的知识等属于附属性目标。(课件9)

这一细化后的教学目标,既是为了突出b类核心教学目标,又是为了把与文本及教学过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及思想情感类的a、c目标,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由此可以看出,b类教学目标是课堂上要凸显的核心教学目标,是重中之重,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花大力气,用足时间,确保完成的目标。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与运用教师参考用书上的教学目标呢?教参是一线教师教学时很重要的一个工具,应该把教学用书上的教学目标作为自己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作为教学的主导方向,并且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作出适当的调整。很多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在多数情况是不加思考地照搬教参中设定的教学目标。老师们可以细想一下教参确定的目标,大多数除了基础知识目标外,更多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就说教参上的目标大多关注了文本的阅读价值,不能明显体现文本的教学价值。王荣生教授所制定的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中有这样一条是:“所教的应该是‘语文’的东西。”这里所说的语文的东西是指要体现语文的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这就在提醒我们,语文教学尤其是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要有更为具体的核心的语文教学目标,即课堂重点要教学的内容,一般为单元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

我们来看《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教学用书上的教学目标是这样制定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3.借助阅读想象,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另一个老师参照教参细化以后的教学目标:

通过比较,细化后的教学目标在表述上比教参上的目标更为具体、清楚和明晰,显然让学生在课堂上所得的关于语文的东西也相对更多。这一细化后的教学目标提示我们教师在制定自己的教学目标时至少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具体。目标的表述必须清楚明了,不能是含糊笼统。比如,“了解本文的一些写作方法”这一表述就是我们所反对的。到底本文的写作方法是什么,学生要了解多少,是哪几个,在教学目标中教师必须有明确的表述,这样才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上清楚地把握教学的方向与内容。

二是实际。目标的表述不能大而空,不能是写在本上自己都不看,只是应付检查的。比如,有的教师备课本上几乎每个课时目标上都写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思维”等等,乍一看这个目标还比较全面,仔细推敲后,你就会发现这样的目标实际上是又大又空。

三是准确。这点相对来说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吃透教材,并结合课程目标与学生实际把“教什么”先思考清楚。准确判断出本课教学的着力点,即核心教学目标是什么。如果这点做好了,教学就会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也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然,细化后的教学目标也应当遵循简而明的原则,要能抓住关键。如果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过多,就会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庞杂,课堂容量过大,其结果可能会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这节课教什么,到最后连教师自己都不清楚了。 2.了解学生——明确起点

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对于一个教学内容,关键要考虑学生在什么起点上学习,如何学习,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兴趣点,认识的盲点难点等在哪里,要考虑知识以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习惯等养成。教学要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教学目标之间搭梯子,不管要搭多少梯子,要搭多高,梯子的起点始终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教师心中无学生或不了解学生,很难设计出一节好课来。

比如,去年秋季开学后,我们曾对人民路学校一年级新入学的540名小学生的拼音掌握情况作了一个调查,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别非常大,能够直呼音节,进行简单阅读的学生占18%;能够拼读音节的学生占27%,那么,拼音部分教学目标的确定,就要求教师想方设法兼顾两头,使已经掌握的在课堂上要有所收获,基础稍差的能够迎头赶上。这是在了解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

因此,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侧重点,需要教师对一篇课文的特点作深入的理解,对一组教材作周密的思考,就一篇课文教学而言,应清楚让学生经过怎样的学习过程,运用哪些学习方法来学习,最终弄清楚让学生理解、感悟什么(思想内容),学习领悟什么(表达方法),掌握、运用什么(学习方法、习惯)。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反复琢磨的基础上来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篇3:新课标理念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理念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肩负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重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锁定文本语言,培养学生欣赏与评价的能力;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畅谈感受;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欣赏 体验 想象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肩负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重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应切实把握新课改精神及新课程理念,努力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一、锁定文本语言,培养学生欣赏与评价能力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此理念指导下,教师应锁定文本语言,引领学生反复咀嚼品味,体会事物的特点和人物的品质,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如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文时,在指导朗读“聂荣臻将军精心照料日本小姑娘”这个片断时,笔者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读一读具体描写聂荣臻将军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其中饱含的思想感情,并说说自己的收获。

推荐第10篇:小学中高年段精读课文教学模式

小学中高年段精读课文教学模式

东丰县教师进修学校 林德库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课堂教学模式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突破口。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虽然课堂教学不能模式化,但也不能没有模式。以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对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教师对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已经有所认识。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不少教师对如何引导学生上好阅读课仍感到困惑。为此,我们通过实验研究,构建了一个中高年级精读课文教学的基本模式,为教师改进中高年级的阅读课教学提供借鉴。

基本模式:

收集资料,课前准备——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交流感悟,质疑问难——围绕重点,精读探究——回归整体,深化提高——拓展练习,激励评价

一、收集资料,课前准备

这一阶段是课前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养成在课前预习的习惯,学习预习的方法,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这一阶段由两个环节组成:

1、预习。可分为五个方面:读、画、查、想、摘。

“读”“画””就是通读课文。建议中高年级学生采取默读的方法,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不懂的句子。“查”就是通过查字典、词典掌握生字的读音、生字的意思。“读”就是大声地读课文,尽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或难读的句子画下来,以便课上和老师、同学学习。“摘”就是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摘抄下来。“想”就是做好预习小结,想一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有什么特点,自己的感受是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做好预习笔记,以便课上交流。

2、收集:课前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及自己的能力,尽量收集与本课有关的有助于本课学习的资料,进行梳理,为课上交流做好准备。

二、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这一环节是指老师根据课文特点和实际条件,选择有效手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缩短与作者的距离。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引起师生情感共鸣、展示教材精彩片断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等。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语言要凝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导入揭题后老师要抓住题眼引导学生解题,从中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主要是引导学生从内容入手,通过语言文字感知课文,对课文产生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并将这种初步感知的印象表述出来。这一步骤分三个层次:

首先,由教师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提出表述要求作为阅读提示。阅读提示大致可以从三方面提出:一是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如“主要写了什么?”二是对课文中心的捕捉,如“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三是对课文结构的认识,如“按什么顺序写的?”

教师的阅读提示要从整体出发,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遵循作者思路,安排教学过程,使文路、教路、学路三路合一,便于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正确的轨道,从而掌握文章的脉络,体会出课文整体和部分的内在联系,同时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等。

二、要善于抓住容易造成学生思维障碍而又与中心密切相关的几点设计阅读提示。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段可以设计这样一组提示:“这段主要内容是什么?”“写了哪些感人场面?”“通过这些场面可以体会到人们是怎样的心情?”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描写“天气、群众、老奶奶、年轻夫妇、红领巾”的句子,并从中体会到人们沉痛的心情。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还可以根据需要辅以图画、音乐、录音、录像等手段,创设一种与课文内容和谐的气氛,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和想像产生较准确的印象。

最后,让学生表述获得的印象。学生的表述是对课文感知的检验,同时也进行了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并初步渗透了思想教育。当学生表述不够准确时,可引导他们进行再阅读,再感知。

初读阶段有以下要求:

(一)初读阶段是阅读课能否成功的关键阶段,因此不能走过场,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思考和交流。

(二)检查交流。学生初读后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交流方案,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同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纠正和补充自觉过程存在的错误或疏漏,梳理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要溶入教学目标中,在学生深入读文后找到答案。

四、交流感悟,质疑问难

学生阅读课文时和阅读课文后,自然会产生读书感受和体会,自然会产生疑惑和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交流读书的感受和体会,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机,了解学生自读自悟的情况,进行梳理归纳,确定其后教学的重点,为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思想。

五、围绕重点,精读探究

围绕确定的教学重点,或大多数学生的疑问,指导学生精读课文,深入探究。学生在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文章的重点语句、重点段落,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把握文章主旨,感悟做人之道,体会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指导朗读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探究问题答案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促进朗读课文水平的提高,使朗读课文和理解课文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把解决问题和领悟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阅读课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悟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揣摩文章的写作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经历一个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进而体会思想内容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这样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

六、回归整体,深化提高

学生在精读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再通读全文,丰富深化精读课文时的认识,进一步揣摩、领悟文章的写作方法。

七、拓展练习,激励评价

学生学完课文后,无论是语文知识,还是认识能力,都会有一定的提高。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适度拓展,巩固学习成果。根据所学内容,或者开展相关阅读,或者进行多样化练习。特别是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和选点品读形成的语感,要通过情境性填词、造句等模仿性练习积淀下来。练习要具有多样性、创造性、选择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正确评价一节课中的自我表现、探究能力和取得的成就,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推进器和催化剂。评价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肯定、鼓励的同时要做到客观。

本模式操作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1、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具有工具性的认识来之不易,在语文单独设课60年后,此观点才被写进教学大纲。语文教学落实工具性没有错,否则,完全没有必要开设语文课。新课改以前在这方面的问题是,我们在工具性与思想性之间摇来摆去,而忽视了语文课的另一个重要性──人文性。语文本身就是文化,课程内容充满人文色彩,语文课程完全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正确的做法是:重视课程、教材、教学的人文性。教学中,在凭借字、词、句、篇培养各项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凸显人文性,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基本内涵是:语文课程必须遵照语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掌握语言这一重要的工具;语文课程同时还要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与课程文本形成互动,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构筑学生一生发展的文化基础。

2、强化目标意识,达成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体现了国家在学语文、学做人上对学生的要求,前两个维度侧重于学习语文,第三个维度侧重于学习做人。学习语文,关乎接班人的“才”与“能”;学习做人,关乎接班人的“德”。我们需要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和劳动者。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今天的工作对于学生成长、对于祖国前途的重要意义,从而尽我们的最大努力,把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培养成有爱国心、有责任心、有爱心的,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有一定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的中国人,实现在育人和学习语文目标上的整体优化。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实现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优势互补。

有专家说,课改之前老师把学生看成“魔鬼”,紧紧地控制;课改之后把学生看成“天使”,任其自由飞翔。其实,学生既不是“魔鬼”也不是“天使”,学生是成长、发展中的人。

这中间,至少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师生关系问题,一个是教与学的方式问题。师生关系,应当是平等、民主的,互相信任与尊重的,搞师道尊严是不对的,简单地理解为师生是伙伴、合作者,恐怕也是不全面的。教师除了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还有责任通过引领与教育,使学生学会和会学。把学生看成“魔鬼”,教师自然成了“主宰”,学生必然成为被动的接受体,这是以前教学最大的毛病,万万不可重蹈覆辙;把学生看成“天使”,教师必然会放弃自己的责任,学生充满了快乐,但往往学而少获,这是当前的教学要警惕的。至于教与学的方式,把学生看成“魔鬼”,教师必然牵着学生走把学生看成“天使”,教师必然放任自流,被学生牵着走。这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教与学的和谐,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适当结合。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人人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则要激活、调动学生内在的潜能。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本,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既体现共性的学习,又满足个性的学习。合作、探究还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培养会学习的人。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践与研究,不能轻言放弃。要根据不同年段、不同课程内容、不同课型等,组织适时、适量、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要学有目的、学有要求、人人投入、学有成效。人人参与是十分重要的,要防止以部分学生的活动代替所有学生的活动,防止以部分学生为主体代替以全体学生为主体。

在小学阶段,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只能是初步的,探究的内容是相对简单的,是需要教师组织、引导、帮助的,且不宜频繁使用。重在通过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萌芽。

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在小学是必需的,是教学的重要方式。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仍理解不到位,理解不准确,或不懂不知且需要现在就懂就知的地方,就要讲解。好的讲解同样具有启发性,同样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

4、把握文体、课文特点和年段重点,灵活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从年段目标来说,低年级的重点是:培养阅读兴趣,识字,朗读,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句。中年级的重点是:朗读,默读;理解词、句、段初步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学习略读,粗知大意;初步了解一些表达方法;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高年级的重点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诗歌、叙事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文章的阅读;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从不同文体的课文来说,诗歌宜一边朗读一边想象描述的情境了解诗意,熟读成诵。散文,特别是借景抒情的美文,宜用指导朗读和通过学生声情并茂地读的方法,理解景物的境,体会作者的情,在熟读的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言。童话、故事,宜在初读大体了解主要内容之后,帮助学生理清线索,熟悉重点词句,而后以线索为经,以重点词句为纬,练习复述。叙事性文章,宜先了解事情梗概,再抓住重点部分发表感受,借鉴写法。小说,宜在初读有了初步印象之后,抓住对人物的描写,感受、体验、评价人物形象,了解描写人物的种种方法。说明性文章,宜在初步了解说明了什么之后,有重点地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具体到教学某一篇课文侧重抓什么,则要因文而异。同样是写景、状物的课文,课文不同,应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全文是围绕“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句话来写的;一些段落,像写海水的色彩,也是围绕一句话(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来写的。我们就可以根据年段要求,结合课文特点,体会并学习围绕一句话把一段话写具体,以此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而《美丽的小兴安岭》呢,是按季节的顺序描述小兴安岭的景色和物产的。教学时则可以把了解和学习按时间顺序、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作为一个重点。《赵州桥》又不同了课文先写了桥的坚固,再写桥的美观,在写坚固之后,美观之前,用了一个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理解作者怎样写桥的坚固、美观,了解过渡句的作用,无疑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上述三篇课文同为写景状物的文章,都编在一册书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却可以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又如,《颐和园》《记金华的双龙洞》,都是游记也都是描写景物的文章,因为具有按游览顺序来写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指导学生理清描述的顺序学习、借鉴这种写法。

而同样是叙事写人的课文,因为课文有不同特点,所以教学就要有不同的重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从几个方面,通过几件事来回忆鲁迅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这种写法。《十六年前的回忆》的突出特点是首尾呼应,让学生了解这一写作特点就应列入教学重点之中。而《再见了,亲人》的显著特点是,写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三段,在叙事的基础上抒情;最后三段在前面三段的基础上,更深一层地、集中地抒发感情。这种写法的揣摩,就不能不在教学中予以重视。《小英雄雨来》是将略读课文,文章篇幅较长,又是分六个部分来写的,把教学重点定在略读课文,粗知大意,而后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是比较适宜的。总之因文而异是明确阅读教学目标、制定阅读教学策略的一个重要原则。

5、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学习阅读,丰富积累。

阅读教学是有一定目标、指向的阅读活动,不是无目的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特别是对于处在学习阅读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更要加强教师的指导。

课程改革中的阅读教学,不是只强调学生的自主,不重视教师的指导,更不是教师被动地跟在学生后面,使教学像漂泊在大海中的一叶扁舟,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万万不能放弃主导作用。与以往不同的是,教师要在与同学共同学习中“导”,在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中“导”。教师首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要俯下身子,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学习。这时,居高临下的老师不见了,有的是共同学习的大朋友,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而且是“使用学习中的首席”。因此,要在学中进行指导、引导、辅导、诱导。譬如,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果学生忽略了,老师要提醒学生予以关注;对于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的重点、难点,老师要作为问题提出来,和同学共同探讨;对于学生尚未意识的学习方法、尚未养成的学习习惯,老师要引导发现、习得;对于学生应知而不知、讨论交流后仍理解不到位之处,老师要做到必要的、精要的讲解。课改不应拒绝所有的接受性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必要的。教师的示范、讲解也是一种指导,能积极地影响学生由接受走向发现。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导”,要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因势利导,不是老师主观地牵着学生走;教师的“导”,要在师生共同学习、交流对话中“导”,有情感交流,有思维碰撞,不是冷冰冰的“我教你学”;教师的“导”,要落实到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渐生成,逐渐建构,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能力、方法、习惯。

第11篇:农村小学高年段作文教学基础研究(推荐)

农村小学高年段作文教学基础研究 于在波/文

在农村小学高年段作文教学调研中,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作文命题与写作生活化研究》课题组成员发现,抽象、笼统、概括性的语言充斥着小学生习作中的字里行间。经过小组成员反思、酝酿,最后研究决定,要求实验教师多方采取相应对策,让小学生学会通过观察、思考等手段以及借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去形象地表达,促使习作做到真实、具体、生动、鲜活、逼真。经过半年来的研究实践,小组成员研究总结出来了以下几点做法,谨供同仁们参考。

一、让习作中的内容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体现乡村这个有声有色的世界

农村的孩子生活在乡土浓郁的一个有声的空间里。早晨醒来,厨房里便传来了妈妈做饭时那锅碗瓢盆发出来的快乐交响曲,屋外又相继传来了公鸡报晓、牛羊哞咩。紧接着“收山羊喽!”“收豇豆、绿豆喽!”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走在上学的路上,会听到农用四轮的“哒哒”、草丛虫儿的“呢哝”,林间小鸟的“啾啾”,小河流水的“哗哗”,庄稼叶子的“沙沙”„„如果小学生在习作中巧妙地输入了生活中摄取的各种声音,习作就会立马变得真实、鲜明、具体、生动。会使人感到有如闻其声,如触其物,如临其境的感觉,大大地增强了习作的表达效果。通过研究实践还表明,在指导小学生学习如何借助声音习作时,一定要训练小学生认真去揣摩声音的是怎样发出的,是谁(人物、动物),是何物体发出来的,去认真辨别这声音的大小、强弱、高低、快慢,他(它)们是怎样发出各种各样声音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出声音时,人或动物的表情又是怎样的。同时,一定要让小学生学会针对不同的声音使用不同的拟声词,让读者能分辨出各种声音的细小差别。如此这般,通过模拟各种声音,促使小学生的习作内容更加真实、形象、生动、鲜活、逼真。

在学习如何模拟声音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绘色”。通过引导小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小学生会“惊喜”地发现在这个乡村大世界里,到处都充满了色彩。如眼前的黑板,同学们的服饰,学习用的课桌、文具,校舍的红砖蓝瓦,校园里的绿树红花,田地里的丰收在望的谷子、高粱、绿豆„„小河边的雏菊、羊奶子、狗尾草„„山坡上的果树上挂满了的山杏、苹果、海棠„„特色园里的特色窝瓜、茄子、黄瓜„„可以说乡村处处五彩缤纷。在研究中最有收益的是通过观察小河边的的雏菊,小学生惊喜地发现,由于自己观察的视角不同,光线的差异,时间和环境变化等因素,原来不起眼儿的一朵小小的雏菊,在诸多因素的不断变化下,她的色彩也是多样化的。通过实践,小学生明确了,要想写好事物的颜色,就得要写好她的色彩的变化。谁能准确地捕捉到这些变化的特点,谁笔下的景物就能美丽多姿,谁就能体验到生活中的色彩给自己带来的异样的情感,谁就能悟出事物的美丽多姿背景下的独特感受。经过研究实践,小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下面例举的小学生有关《乡村的春天》的习作就说明了这一点。

“春天,下过雨后,你来到小屯外,便可以看到山坡上一片片绿茵茵的草地,雪白的羊群在草地上慢慢滚动着。山坡下那亮绿耀眼的小树林里不知啥时一下子来了许多叫不上名字的小鸟,有的是浅蓝背,有的是黄肚皮,有的是红下颏„„它们有的在懒散地飞着,有的在小树墩子下觅食,有的在树杈上轻轻地叽叽啾啾地叫着,声音婉转、甜润、清脆,非常好听。”

二、让小学生学会形态描写

教师要让小学生知道描写事物的形态不能只靠简单、笼统的叙述,而是要根据习作的需要去静态描写,去动态描写,去静态、动态联袂相伴描写。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相机教给小学生什么是静态描写,什么是动态描写。所谓的静态描写是指人或事物处在静止或稳定状态时的样子。主要有白描和细描两种手法。使用这种手法,会给读者留下深刻清晰地印象。要想写好人或物的静态时的样子,教师要引导小学生一边观察人或物,一边反复思考,使用哪些形象、准确、生动的比喻、拟人等手法以及生动活泼的句式,才能使描摹的静物更能具体的、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所谓的动态描写就是怎样去写好人或物处在活动变化时的状态。为了使小学生笔下的动态描写具有针对性、灵动性、新颖性。教师要训练小学生,在下笔时,要仔细回忆,从脑像图中捕捉人或物某一时刻的情景作为自己的描写点。然后从这一点出发,细腻地描绘出人或物在事情发展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动作或神态等,去创建出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同时,还要告诉小学生,动态与静态描写是互补共生的。在习作时,要注意使用“化静为动”等手法写出人或物的状态,要注意从不同角度出发,描摹人或物的特点,使小学生笔下的人或物具有运动感、活力感以及变化感。教师要强调小学生力求克服所描摹的人或物的单调性,要想方设法去探究如何使小学生笔下的人或物的形象多样化,使习作内容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富有情趣。如训练小学生描写一个小动物。首先教师要教给小学生学会如何细致地观察小动物的外形特点,了解它的活动情况,探究它的生活习性。观察它的外形特点就是观察它的大小、颜色,再细化为它的头、颈、身、尾、四肢以及个部分的毛色特点。动物的活动情况与生活习性,包括它吃食、玩耍、睡觉、调皮、凶猛、打架、可爱等的样子。描写外形特点时,一般要侧重于静态描写。描写活动情况与生活习性时,一般采取动态描写。有时,也可以把静态时的样子写成动态。当然了,不能挖到筐里就当菜。选择的材料一定要突出小动物的特点,突出自己的习作主题。要在细致刻画上下功夫。要给小动物赋予情感与性格,同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昭示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与憎恶等。当然了,还要从小动物身上发掘出被人疏忽的精神要素,借物喻人,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三、让小学生抓住观察对象的兴趣点、个性点

教师在指导小学生观察周围的人与物时,要让小学生去认真分析、思考、比较、鉴别此人与物和其他人与物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观察的对象自身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对观察的对象最感兴趣的地方又在何处。如此这般,小学生才更能准确地写出观察对象的特点,才能把观察对象写得更为具体,才能给读者留下具体、鲜明、生动的印象。

先以写人习作为例谈一谈如何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要想让小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就得让小学生平素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通过观察,小学生会发现,原来生活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从人物的外貌上看,人不仅仅有胖瘦、高矮、老少、男女等方面的不同,人物的外貌又能分辨出他的身份、年龄、职业等方面的不同,而且人物的性格特点、脾气秉性、行为动作、内心世界、健康状况也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外貌上得以体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个性,往往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动作来决定的;人物的语言又是人物的脾气秉性、思想感情的最直接的流露;人物的动作又能反应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可以说,一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常常是通过许多方面描写才写出来的,只有全盘考量,才能借以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使文章具有自己独到的个性。

再捎带着简略谈一谈状物作文。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观察时,要抓住“物”的形状、颜色、构造、姿态、味道、用途以及性格、与其之间的“情结”等特点。特别是要抓住与此“物”有关的与其他物的不同的地方。不仅仅要突出“物”本的特点,还要思考通过对此物的描写,自己想要喻什么理,寄什么情,从而人文合一,昭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让小学生学会用数量精确、恰当的表达

在调研中发现,小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涉及到数量方面的描写时,或对数量明显重视不够,或对数量在习作中的作用相对模糊。课题组成员通过一个阶段的专题研究实践充分感觉到,小学生在习作中恰当的使用数量词不容疏忽。课题组郑重要求实验教师在教研、教学中针对习作中出现的与数量词有关的问题,要引起教师高度重视,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小学生,强化数量词在习作中的作用。

同时,课题组要求实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结合阅读教材,告诉小学生所谓的数量统指事物的多少。通过阅读教学,教师要反复强调在文章中使用数量词表达可以向读者说明作者所描述的事物的多少、大小、宽窄、高低、长短、厚薄等,借以用来说明某些情况、表明事物的某些特征、反映人物的不同的心理特点等,是小学生把习作描写具体的重要方法之一。

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小学生习作中的数量描写有了很大的进步。

例如有的小学生在习作中写道“家乡的绿豆获得了大丰收,为国家创收了九千万元的外汇。”用具体的数字说明了绿豆大丰收后,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

“离终场仅仅还有一分钟了,我们‘公羊队’进了32个球,得了64分,而对手‘雄鸡队’进了33个球,得了67分。我们队的比分还落后3分。这下,我们这些拉拉队队员可是真的坐不住了,都齐刷刷地站立起来,不停地呼喊着‘公羊队加油’,‘公羊队加油’„„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候,我们的球队队长,23号的‘小乔丹’,接连投中了两个球,把比分拉到了68︰67。这时,终场的哨子声响了,我们‘公羊队’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雄鸡队’,获得了全镇小学男子组篮球冠军。我们这些拉拉队队员与球队队员兴奋地簇拥在了一起,欢呼着、跳跃着„„”小学生用具体的数字,把队员焦急、喜悦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爸爸出事住院后,爷爷整天往返于家和医院之间。半个月前,还是漆黑头发的爷爷,现在却是满头的白发,仅仅半个月,仅仅半个月,爷爷好像一下子老去了20年。”小学生用数字把爷爷承受的心理压力后的状态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通过一个阶段科研、教研、教学实践,使小学生明确了,在习作中只要运用的数字恰当、精确可靠,就可以使习作表达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五、让小学生学会几种常见的刻画人物外貌方法

在调研中课题组发现,小学生习作中有关外貌描写的内容,可谓千篇1律,如出一辙。大凡都是“大大的脑袋,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子,小小嘴巴”。让你感觉这种复制般的人物外貌描写,似乎人人都适合。无论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幼。根本体现不了人物的外貌描写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要求。

研究小组经过不断的调查、谈话、反思、酝酿,研究制定了《农村高年段小学生如何刻画人物外貌的基本策略》。通过一个阶段的研究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具体做法如下所述。

1、首要的是让小学生知道外貌描写都包括哪些内容。其实,人物外貌描写不仅仅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语言、神态、服饰等,还包括人物的姿态、性格、神情、动作、身份、爱好、习惯、思想品质、精神世界等特点。了解到这一切,小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表现人物的外貌特征,为写出鲜活的人物外貌形象奠定最简明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指导小学生习作时,还要根据习作需要把这些概念进行具体的细化。如,在训练小学生有关容貌描写时,要反复强调,人物的容貌不仅仅是千差万别的,并且还随时随着人物的身份、职业、年龄、习惯、生活经历、家境情况、神态状况等影响而改变。

2、教师要告诉小学生有时为了习作需要,习作者要把人物外貌进行整体描绘,给读者一个整体的印象,使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习作通常使用最多的则是对人物外貌的局部刻画,意在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力求重点突出,不需要面面俱到。小学生要通过对人物的容貌、形体等刻画,突出人物所特有的外貌特征,借以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外貌特点。同时,恰当地使用一些形容词、比喻等写作手法,促使外貌描写更客观、真实,更准确、生动,更形象、传神,更容易让读者揭示习作中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因此,教师指导小学生要认真琢磨人物独有的特征,进而把特征准确地凸显出来,为习作的中心服务。

3、人物描写要有一定的顺序。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习作需要,训练小学生人物外貌的写作顺序。写作顺序可以按照从整体到局部进行人物外貌描写,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先写人物的全貌,再写人物的局部的特点,如,可以写人物的身材怎样,然后,再对头、身、四肢有选择地描写。写人物的脸,可以先写人物的脸长得怎样,然后,再对额头、眼睛、脸颊、下颏等进行有选择的描写。也可以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进行人物外貌的刻画。可以先写人物某些有明显的突出的部位,再写人物的全貌。当然,也可以按照不同的灵活的方法去写,从年龄、容貌、服饰等方面进行有选择地去写。

4、刻画人物外貌,不仅仅要写出人物的特点,而且还要写出人物随着思想感情的变化,给外貌带来的变化。有的小学生的习作就是以写人物的外貌来贯穿习作的始终的,使人物的形象真切、动人。要做到这一点,就得让小学生去思考刻画人物外貌使用的两种写作方式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有效的充分兼容。所谓的静态描写就是描摹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长相、身材、服饰、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等方面。而动态描写则是刻画人物在特定情况下的表情,如人物的喜、怒、哀、乐、愁等的感情,以及人物的活泼、呆板、暴躁、文静、冷漠等性格。因为,所有的这一切,都会在人物的神态表情上流露出来。由此而言,动态描写更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当然了,在习作中,最好是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有机结合,这样,能促使习作内容更具体、更鲜活、更感人。

5、教师要通过观察引导小学生发现人物的性格往往影响着人物的外貌变化。换言之,教师在指导小学生习作时,要重视小学生学会画眼睛、写内心。要学会抓住习作中人物的眼睛的变化,抓住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点等。要通过求异思维,用具有个性化的语言来加以描述。在此基础上,小作者可以凭借自己对所观察人物的眼睛而生成的主观感受,去表达自己内心深处对人物的同情、爱慕、讨厌、怜悯等心理态度,这样,写出来的人物,才能栩栩如生,才能达到如见其人的效果。

六、让小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细节,去做生动细致的描绘

何为细节描写呢?所谓的细节描写,就是指文学作品中,具体细腻地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以及景物、事件的发展、场面的氛围等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的一种写作手法。进而言之,就是习作者只有抓住事物的细节做生动细致的描绘,才能丰富习作的内容,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增强情节的生动性和真实感。鉴于此,农村小学高年段学生要学会如何进行细节描写,促使其习作达到生动形象,即写人如见其人,写景如见其物,给人与真实的感受。由此而言,细节描写是教师在进行高年段习作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的关键环节之一。

1、习作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要反复强调小学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积极地关注,积极地思考,才能把习作写得生动、细致、具体。换言之,这也是细节描写能力培养的前提。在指导小学生观察、思考的同时,教师引导小学生要想写出使读者感到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的习作,就得要在观察过程中去充分考虑哪些是自己认为与自己将要写的和习作中心有着密切联系的真实的过程、典型的细节,哪些观察点最能体现人物、景物的特点等。要想发掘细节的变化,就得调动所有的感官进行积极地参与。如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尝一尝、踩一踩、摸一摸、想一想等,把自己亲身感受的细节记录下来。在观察时,重中之重的是教师要强化训练小学生用敏锐的目光,去发现观察对象与其同类事物不同的地方。要充分去考虑人与事物的新颖性,即通过自己的独特视角,独特的发现,独特的思考和独特的感受来观察思考习作对象。这样,由于思考的问题独辟蹊径,写出来的习作自然会别具一格,才能体现独到的个性。

2、在细节描写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要学会灵活地使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真实、更生动、更具体、更鲜明。

3、教师要指导小学生紧紧围绕自己选定的最能表现中心的作用点,展开细节描写。要做到这一点,在观察指导时,教师首先要让小学生选择好观察点。然后,紧紧围绕观察点进行细致观察。要养成从观察点出发,进行多角度观察的习惯。如观察人物动作时,既要观察人物的动作,还要注意观察与动作相伴带来的表情、语言等方面,以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因为人物的每一个动作都受思想、性格的制约。对人物富有特征的动作进行成功的描写,不仅仅能揭示人物的身份、地位,反映人物的心理进程,表现人物的特征,也可以推动习作情节的展开。因此,教师平素训练小学生要善于选择好人物的动作点,把整个过程描述下来。再把动作下的人物神态、语言、进行细致描绘。这样,那些所谓的人物细小的动作,简短的话语,细致的表情,可以一下子将习作内容生动起来、丰富起来,使习作中的人物更加鲜活起来,使习作中的事物更加立体起来。

4、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习作的真实性。如小学生描写的人物,一定要符合现实情况,要符合习作中人物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等。教师要反复强调无论是肖像细节描写,还是行为动作细节描写、心理活动细节描写、感情变化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事物发展细节描写以及场面细节描写等,都要充分考虑习作的真实性。同时提示,在习作过程中恰当地选择和使用词语时,一定要尊重客观生活的实际,一定要符合人们平时的说话习惯。

总而言之,教师要让小学生明确,一个好的细节描写,对突出习作的中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细节虽小,却触及到全面,它能突出中心,丰富习作的内容,把习作的重点写的更具体、更鲜明、更生动。

第12篇:高年段语文课程总目标

燕子矶中心小学2017~2018第一学期

高年段语文课程总目标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植热爱做过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学习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6文学作品,收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三学段目标(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以前有过介绍,但是不系统,希望本学期能够举行活动周或者活动月,进行专门的练习)

(二)阅读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能借助字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题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收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探究性阅读概念: 探究性阅读就是围绕一定的阅读材料,通过开展积极主动的探讨和研究活动,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至解决问题的活动。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运

燕子矶中心小学2017~2018第一学期

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行探索、相互研讨、提出见解,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课堂教学的操作程序分五步,既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学习,独立探究——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归纳整理,建构知识——拓展运用,课外延伸”,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附: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

(一)提纲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二)摘录式。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三)仿写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四)评论式。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五)心得式。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六)存疑式。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达到弄懂的目的。

(七)简缩式。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常见应用文:

一、请假条:

格式:先顶格写向谁请假,并在后面写上冒号。再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写谁请假、请假的原因和请假多少时间。最后,在右下方写上请假人的姓名和日期。例:

二、借条、收条和领条:

格式:借条、收条和领条,是借用或收(领)到钱物时,写给对方作为凭证的条子,第一行,中间写“今借(或收、领)到”。第二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向谁借(收、领),借(收、领)到什么东东西,数量多少。数字要大写。常用大写数字有: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借条上一般还应写明物品什么时候归还。最后,写上借(收、领)东西人的单位、姓名和借(收、领)东西的日期。例:

燕子矶中心小学2017~2018第一学期

三、写日记:

写日记有一定的格式。一般在第一行中间写明几月几日、星期几以及天气情况。从第二行开始,空两格写要记的内容。

四、留言条:

五、写通知:

格式:一般先在第一行中间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紧急,就写“紧急通知”。第二行空两格写通知的正文,要写清楚会议或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请谁参加,有时还要写上应该注意什么。最后,在正文的右下方写上发通知单位的名称和日期。

六、写信:

信一般由五部分组成:

1、第一行顶格写称呼。

2、第二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写回信要明白来信讲了哪些事,针对来信的内容一一答复)。

3、正文结束部分写“此致。祝”,换行顶格写祝愿语。(给长辈的“身体健康!”等,给同辈的“学习进步”等。)

4、右下角写上写信人的称呼和姓名。

5、署名下面写上写信日期。

七、写启事:

八、写板报稿:

板报稿是准备刊登在学校或班级里板报上的稿子,不能写得太长。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标题,二是正文。标题要醒目,要能概括出这篇报道的主要内容。正文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1、开头一句概括全文内容,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2、事情的经过。

3、事情的意义。

九、写感谢信:

感谢信是一种专用书信,人们用它来表达对关心、帮助过自己的部门和个人的感谢之情。开头的称呼要把对方单位名称或姓名写全,署名也要写清学校班级姓名。祝颂语与一般书信不同,必须紧紧扣住感谢来写,写出真情实感(请代表我向××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对方的原因要写明白,叙事要求简洁明白。

(四)口语交际

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13篇:高年段备课组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福州市凤岗小学林芳

一、指导思想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切实落实我校语文教研组计划中各项工作的要求,本学期高年级语文备课组的工作将围绕学校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聚集课堂,努力探索一条科学、低负、高效的素质教育新路,使备课组的语文教学和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

二、主要工作目标:

1、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导处指导下,做好校本教研,提高教学实效。

三、具体措施

(一)、不断学习,开拓视野,为课堂教改开流导航。

本学期我们语文备课组将继续围绕《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进行专题研究;为使老师们能更好的学习、实践新课程理念,我们将以多种方式来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程。

(二)、落实课程标准,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学实效。

1、这学期,我们将继续观看一些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研讨。我们还将针对现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讨。

2、及时研讨。集体备课为一周一次,在实际教学中,总会遇到很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本备课组采用研讨的形式,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探讨,及时解决。

3、根据教研组制订的重点教研课题,进行教改试验,积极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利用现代化电教设备组织教学。

四、时间安排

每周四下午第三节(

五、六年级分小组进行)

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周探讨本学期备课组工作,拟定计划,提前备课

第二周集体备课

第三周集体备课

第四周集体备课

第五周集体备课

第六周集体备课

第七周磨课《草船借箭》

第八周磨课《桥》

第九周集体备课

第十周磨课《跨越百年的美丽》

第十一周集体备课

第十二周磨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十三周集体备课

第十四周集体备课

第十五周集体备课

第十六周集体备课

第十七周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第十八周做好期末练习。

希望在我们高年段语文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此计划能顺利地实施,让学生在一学期的学习生活中,收获快乐,分享成功。

第14篇: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高年段教学目标解读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高年段教学目标解读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阶段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15篇:小学高年教研组工作总结

小学高年教研组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一个学期又结束了。本学期,小学高年教研组的工作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在全体教师密切配合下顺利开展。没有轰轰烈烈,只有踏踏实实。一学期来,高年组的老师走到了一起,共同探索。这其中非能用成功失败或快乐伤心一言概之。现将本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继续学习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本学期,语文组利用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结合业务学习,组织全体老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及最新的教育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 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1、抓好校级教学研究课。本学期共开公开课 6节,执教者认真备课、上课、说课。与会教师认真听课、记录、集体评议,通过这一系列的步骤,相互研讨,共同促进,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每位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研究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促进了基础性课程的研究,并能把学到的新理 念、新方法、新技能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促进教研和科研结合,提升了教研活动质量。在评议中,我们对教学进行探讨式评课,反思:假如我来教,这个环节会怎样处理,怎样去评价肯定学生,怎样进行文本、学生、教师间的互动,怎样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真正让课堂充 满文化魅力、思想的魅力、艺术的魅力。你有什么金点子,我有什么好主意,他有什么新创举,都会在评课中各抒己见。这种听课、评课 活动,对老、中、青教师都有促进;这种学术上的交流,教法上的切 磋,对提高我们整个教师队伍的水平和我校的教学质量起到了推动作用。

2、改革备课制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教案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本学期,在学校的领导下,我们组对备课制度进行了改革。以年级组为单位,倡导分内容分章节分头备课,力求备精品课;倡导利用网络资源寻找资料,以达到资源共享之目的。对教案的撰写也作了新的要求:强调教案要突出①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②要列出必要教学程序;③要认真写好教学后记。倡导更具活力更具生命力尽 显个性风格的富有新时期特色的新教案。目前,各年级组都积累了一整套的教学资料,有的是老师们自己拟定的,有的是多方搜集的,做到资源共享。集体备课整合了各类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形成了教的合力,提高了高年组整体教学教研水平。

三、重视常规检查,强化教学管理

在鼓励语文教师们创造性工作的同时, 不放松对其教学常规的指导和监督。 本学期,高年组配合教导处进行了两次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内容包括是否写教案, 教案是否切合实际, 是否写教学反思和教后记,学生作业的设计是否有创新,批改是否及时、认真等方面。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全组教师备课都非常认真,教案完整,重点突出,有反思,作业设计科学合理,批改细致准确。检查结果令人满意。

总之,在本学期里,我们高年组的中青年教师处处带头垂范,新上岗教师敢于大胆创新,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看到了困难和不足,如教研组活动开展得还不够扎实,在许多具体工作环节上缺 乏创意,备课组活动效率不高,一部分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认识不够端 正,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不高。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还不够,在学生活动的组织上依然没有跳出应试的窠臼,对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关注不够。不过我们相信,只要全校上下切实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各位教师的 共同努力下,我们组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好,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第16篇:小学高年段五段式阅读教学模式

小学高年段五段式阅读教学模式

五段式教学模式是指课题导入、初读感知、精读感悟、反思得法、延展运用。是在县里阅读教学“四读”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我校的教学特点构建的教学模式,意在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课前预习,课上交流,课后再读,在读中积累,学习阅读方法,模仿写作。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模式的基本结构如下:

一、课题导入。

课题导入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读书的欲望。根据不同的课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导入的方式也可以灵活多样,如:谈话导入、图片导入、音像导入、谜语导入、设计悬念、故事导入等,要根据不同的文章,不同的体裁选取恰当的导入方式,也可直接板书课题,直奔主题。

二、初读感知。[

1、(课外完成)2---

4、(课内完成)]

1、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的内容包括,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圈划生字,借助工具书查找不理解的词语,扫清字词障碍;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提出疑难问题,(问题可以是关于字词方面的,也可以是关于课文内容方面的。)还可以查找与文章有关的一些辅助材料。

2、初读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环节就是通过默读、自由读、小声读或范读等方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感情基调。

3、检查预习

这个环节是针对课前布置的预习进行的,意在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逐步形成独立预习的能力。包括识字查词,理清课文脉胳,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重点字、词理解感悟文本,学习写作方法,提出问题,积累等。(上面的内容不是每节课都涉及到,具体内容要根据不同的课文和布置的预习任务决定。)

4、练习读文。 通过指名读,小组对读等方式练习把课文读流利,字音读准确,针对不熟练的地方或难读的句段进行指导训练,达到正确流利,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同时疏理学生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能当时解决的简单问题进行处理解答,把主要的重点问题放在精读课文中解决。

学生在课前预习时会遇到一些难点,带着问题听课使学习更具目的性;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并不需花很多时间去学习字词和熟悉课文,通过检测学生预习的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疑难作重点精解,让学生学会预习方法,养成习惯,有了充分的预习,保证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主体作用。既省力省时,又提高了课堂效率,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教学原则.

三、精读感悟。

1、提出核心问题,围绕核心问题展开阅读。根据课文的难易程度或类型不同,问题可以是老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提出的,问题还分为共性和个性问题,这里包括预习中提到的问题,通过前期对问题进行的疏理,留下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共性问题引导全体学生在阅读中解决,个性问题引导个体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思考,得到解决。

2、带着问题细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感想、问题与评价。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读默中和文本亲密接触,有所感悟和思考。

3、交流阅读感受。这个环节包括小组交流和集体交流两个层面,充分做到生生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潜词造句的艺术,开展字词训练;围绕重点句段、抓住关键词,针对提出的问题展开阅读,与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理解课文内容,揣摩和体会表达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情感,培养和锻炼良好的语感。把理解课文内容与学习表达方法以及融入情感的诵读,和相关语文知识的学习等语文学习活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这一环节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本,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手段,灵活处理,不仅要使学生的阅读的质量不断地提高,更要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方法,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语文的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反思得法。

1、再读全文,把精彩句段熟读成诵。通过回读全文,或回忆课文的精妙之处积累词语、佳句、美段。

2、总结写法。

解析文章的表达特色,、布局谋篇的精妙,总结写作和读书的方法。

学有所得,学要得法。这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关注点和阅读教学的落脚点。厚积才能薄发,只有注重平日的积累,才能使学生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提高。

五、延展运用。

1、学完一篇课文后,及时进行连续性的拓展阅读,即阅读与课文有关的文章,开阔视野,以此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运用和巩固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交流读书心得。把学生分成小组,在组内交流读书心得,写读书笔记。体验读书的乐趣和读书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开展练笔。教材上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从内容、语言到表达形式都为学生提供了范例。在仿写这些优美文段时,关键是要找准仿写的结合点,可以模仿课文的构段方式进行片段的仿写训练,也可以模仿作者的表达技巧,可以进行语言训练的仿写。也可以根据范例的谋篇方式进行全篇的仿写。总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表达的需要进行仿写训练,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写作情趣,激活想象的能力,做到以写促读,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课堂的学习是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而在更加广阔的领域中学语文,用语文,进而形成语文学习的能力,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没有课外的拓展和延伸,课堂的学习则是浅尝而辄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上学到的方法和技能运用到自己的阅读和写作实践中,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升华。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追求。

第17篇:雨龙小学高年段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精)

雨龙小学高段语文教研工作总结 (2011年11月22日)

2011—2012学年上学期的工作已近尾声。上学期,我校全体高段语文教师立足岗位,团结协作,求真求实,教书育人,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回顾半学期来的语文教研工作,既有得又有失。现做如下小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业务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1、深入规范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开学初,我们组根据组内教师实际情况制定了工作计划,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上公开课、同课异构、经验交流等。教研组认真组织全体教师积极主动学习教学理论,通过学习老师们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自觉地将新课程中的先进科学的理念内化为切实的教育教学行为。

2、“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教研组配合教导处从备课、上课、听课、批改、辅导、反思“六认真”入手,全面落实教学常规,教学常规检查能严格落实到位。

3、反思是新时代教师进步的基础,不会反思就不会进步。老师们除了能真实地记录自己平时教学的随感、随想、随得外,还能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在活动中,上课的教师积极准备,虚心听取建议;评课的教师踊跃发言,不伪饰、不做作,真心地帮助上课者,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见解。各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认真反思,并相互交流、借鉴,提高了教学能力。

(二)抓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1、强化对课堂结构的改革。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师们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为此,我们提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在教研活动中观看教学录像,尽可能地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扩展的学习空间,使课堂教学结构最优化,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落实学科常规,重点是抓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我们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

3、常规检查工作有序地开展。检查中发现我们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都能认真分析教材,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教学过程合理、清楚,重点环节能具体体现设计思路。在其中的学生作业评价检查中,多数老师作业批改认真、及时、仔细,字迹清楚,作文批改符号规范。

(三)抓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素质

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开展各类创新活动,晨读时,帮助学

生收集并背诵一些优秀诗文,另外老师们还引导孩子每天花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让孩子在系列阅读中享受阅读的快乐,积累一定的词汇,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沐浴在浓浓的书香中。通过这些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特长,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二、存在的不足

1、有些教研活动开展的不够扎实,走过场,在许多具

体工作环节上缺乏创意,活动效率不高,没有发挥出教研活动应有的作用。

2、个别教师对教研组活动重视不够,认识不够端正,

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学能力提高不快。

3、学生活动开展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够。

三、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研究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充分调

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激发出广大教师的创造性,更好的整合资源,有效提高我校高段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研读并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组织撰写、发表更多

的教育教学论文,不断提高教师的素养,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3、下学期加强学生文学积累的量与质,深入开展文学 积累与课外阅读活动。

第18篇:高年段识字与写字教学质量标准

中年段识字与写字教学质量标准

广东博文学校 曾小满

一、年段要求: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二、年级要求: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三、学期要求:

第一学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150,其中1770个左右会写;会使用字典、词典,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

第二学期:

1、准确认读303/287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206/181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学习用钢笔写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知道各类汉字的间架结构和运笔……

四、测评建议:

通过考试,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

一、年段要求: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二、年级要求: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 决简单问题。

三、学期要求: 第一学期: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第二学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四、测评建议: 评价的着眼点在于: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第19篇:高年段阅读教学的探讨

30 高年段阅读教学的探讨

下祝乡中心小学 杨克锋

语文课标对每一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定了明确的目标,可是在平时的听课中却经常感到许多老师没有找准年段目标,教学没有体现年段特点,造成“高投入,低产出”尴尬局面。因为笔者长期从事高年段语文教学,所以就以高年段为例,关于阅读教学如何体现年段特点做些探讨。

一、树立目标意识,把握高年段的特点。

1、研读课标,准确定位。

与第

一、二学段相比,第三学段要求更高更细化,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高年段主要是篇章教学。它所承载的任务更多,理解性阅读比中年级加强了,要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要整体把握文章,感受作品中的形象,领悟表达方法,逐渐形成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淀为语文素养。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三个学段都有的内容,需要通过对比才能发现不同(为此我还自编了一份学段目标对比一览表)。例如,关于词句的理解和积累,低年级开始“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了,中年级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高年段则深入到了“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由此看来,到了高年段的课堂上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去静心读书、思考和体会,不要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

2、钻研教材,理解透彻。

高年段的篇章教学,需要整体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研读教材,要有整体意识,不能只关注一课,要研读年段之间、单元组之间的关系;要研究课文的相关背景、资料,来丰厚课堂;要研究教材与听说读写训练的关系;要研究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之间的关系;要研究每篇文章有什么特点,哪些方面可供学生借鉴,对学生形成什么能力提供平台。

3、摸清基础,因材施教。

有人说初生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看你往上画什么。其实,不止我们老师在画这张纸,家长、亲友、社会媒体„„包括学生自己,也在描画。如果说入学时各张纸上的内容差距还不大的话,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有些学生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家长的学识、各种兴趣班、大量的书籍、琳琅满目的网络视频使他们见多识广。而有些学生的学习资源相对贫乏,特别是留守儿童,家长忙于生计外出打工,把孩子丢给老人带着,这些孩子的生活圈很小,有的家中几乎没有课外读物。所以,越到高年段,教师越应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制定准确、合理的个性化教学目标,让学生真正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提升。

二、强化策略意识,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

高年段的学生在知识积累、方法掌握、能力形成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应适合高年段学生的特点,从整体入手,以学生自主感悟为主。在了解文本脉络的基础上,抓住关键,提领全篇,长文短教。教学中更重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1、挖掘资料,品读句子。中年级侧重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高年段则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例如,《草原》一课,学生读一遍就很容易理解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但领悟其中的民族情深恐怕就有些困难了。教师可以采用发现、探究式教学。在学生自学,感受到草原人民热情好客的基础上,先出示一份介绍内蒙古人民平时如何待人接物的资料,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去发现“在迎接汉族来的这个访问团时,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引领学生探究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通过这样的主动探究,学生就很容易感受到蒙族同胞对访问团的迎接不仅仅出于热情,更出于一份浓浓的民族情感。

2、多种方法,品出感情。

课标对小学高年段提出了“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的要求。怎样在教学中落实这一目标呢?教师可以尝试运用发现词语的特点,联系现实生活,运用想象、对比、朗读等方法。例如,《金色的脚印》中有一段文字:“光秃秃的柞树林上边,露出冷清清的月亮。小狐狸孤零零地坐在窝里,仰起脖子嚎叫着。那是一种清脆的、悲伤的声音。”问:你读了这几个叠词,有怎样的感受?(可怜、凄凉、孤独„„)边想象边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3、注重表达,迁移习作。

对比中、高年段的教学目标,高年段明确提出要“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学生阅读中习得方法,才能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这就需要教师钻研文本,发现表达特色,并巧妙地融入教学过程中。

例如,教《草原》一课时,侧重点应放在体会作者写景与感受紧密结合的写法上,老舍在表现草原美景的同时,更多是表达他独特的个人感受,或想高歌一曲,或想低吟小诗。这正是高年段学生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绝佳范例。学完本文,可以让学生回顾自己看到过的美景,仿写一段寓情于景的小练笔,进行习作迁移,读写结合,形成能力。

此外,高年段在感悟作者表达方法的同时,要结合进行各种各样的小练笔,读写结合,学以致用。教师可以依据教材特点,选择时机渗透习作训练。除了仿写、改写、续写、缩写,还可以写读后感,可以巧妙利用课文中的空白点,运用补白的方式,既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又锻炼了习作能力。例如,《穷人》一课,桑娜在探明渔夫对待此事的态度后,拉开了帐子说:“你瞧,他们在这里啦。”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令人意犹未尽。可引导学生品味这种结尾的好处,再抓住时机,让学生续写渔夫一家在收留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的生活情况。

4、创设情境,发展思维。

高年段更应重视发展学生思维,把思维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应多给学生主动质疑解疑的空间,使学生养成善疑好问的习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形成能力。更应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设计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给学生表达独特见解的空间。还要给足学生时间去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或语言表达上的,或学习方法上的。例如,学习《新型玻璃》,在学生交流合作编制的表格后,教师增加了一个环节——创设“发现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并发明了相应的玻璃”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并发现,人类的发明都源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的奇思妙想。这样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又为完成课后题“当小发明家,把想发明的玻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出来”打下基础,保证了想象的合理性。

当然,要让高年段的阅读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教出年段特点,在正确制定教学目标,深层次钻研教材,多角度研究教与学的策略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形成更高的专业能力,只有找准目标,选对策略,才能彻底改变“高投入,低产出”的尴尬局面。

第20篇:关于小学高年段文言文教学的一点尝试(推荐)

关于小学高年段文言文教学的一点尝试

让中年段学生较多地接触经典诗文,高年段较多地学习一些文言文,再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感性细腻的心。这就像在学生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一边走近历史先贤,在阅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一边在现实世界里触景生情,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爱怜。崔峦老师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也讲道:“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旨在体现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主要是让学生见一见,感受一下,以至于到了初中不感到陌生。”可见,高年段适度的文言文教学真的意义非凡。

那么,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应如何把握?又有哪些具体可操作的做法呢?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际,简单谈谈。

1.与经典诗文联系,对比阅读,提升思辨能力

学生们接触的经典诗文有些就是文言文的一种表现形式。

教学《古今贤文》时,我重点引导学生们在记忆时融会贯通。如读到“读书篇”中的“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时,引导学生想到“劝学篇”中的“师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读到“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时,补充韩愈《师说》中的名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背诵“闻过则喜,知过必改”时,补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时让学生们联系生活事例,说说有没有做到“闻过则喜,知过必改”。这种做法仿佛有奇效,很多学生能坦诚地说起自己没做作业还编谎言掩饰,做错事不敢承认的事实,而且在别人指出自己的不足、缺点时,原先会条件反射说“我没有”的现象明显少了,因为他们明白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道理。

2.与已学课文链接,温故知新,学而不厌

苏教版第七册的课文《但愿人长久》主要写了苏轼创作《水调歌头》的经过。教学时我鼓励学生将整篇《水调歌头》熟读成诵,并且带着他们唱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学生学得兴致盎然。

学到《春联》时,我进行了趣联的教学,如析字联“妙人儿倪家少女,大言者诸葛一人”,颠倒联“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山东落叶松叶落东山”等。也补充阅读了《笠翁对韵》,师生用不同形式朗读。学生们惊异于还有这样的文学样式,闪亮的眼神告诉我,他们很感兴趣。

学完《开天辟地》后,学生们很乐意读读文言文《盘古开天辟地》。于是我又推荐了《幼学琼林》卷一“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一段,学生们觉得原来很多文章里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对比阅读,就像“找不同”,感觉特别好。之后我又出示《千字文》开头一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露结为霜”这段,学生们惊叹,决定买这两本书来读读。在对比感知了现代文和文言文这两种表达形式后,学生们表示原来古文不难理解,而且越读越觉得美!

其实只要有古文教学意识,许多内容都可以相机渗透有关的古文片段,如《三顾茅庐》《公仪休拒收礼物》《鸟语》《金蝉脱壳》《林冲棒打洪教头》《司马迁发愤写》《螳螂捕蝉》等。

3.与生情、时令结合,趣味盎然,好学乐学

有人做事急躁可读《性急》,有人做事迟缓读《性缓》,有人脾气太过刚烈读读《性刚》,有人做事不经观察思考读读《北人不识菱》……经常读着读着,学生们就“偷笑”了,目光不由集中到某些人身上,教育目的就不露痕迹地达到了。

春天东风吹来读《放风筝》《杨柳》,夏天阵雨来临读《大雨》《荷》,秋天万木凋零读《芦荻》《菊花》,冬日白雪飘飞读《雪》《冬》……窗外的景和窗内的文交相辉映,学生们就“微笑”了。

这些篇目大都出自《小古文100篇》,百度上也能搜到,分类整理的100篇小古文有四季景物、神话寓言、读书意志等,可供教师随时根据学情和时令进行选择,是一本不错的教材。

4.与课外阅读相联系,拓展延伸,升华提高

加大文言文阅读量对积累文言文词语,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语感很有帮助,我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背诵一些文言文名篇。我们按照各朝代名人名篇的顺序选择了一些经典篇目集体学习,并要求背诵,很多学生已背诵了《关雎》《硕鼠》《桃夭》、“四书”名段、《短歌行》《桃花源记》《将进酒》《陋室铭》《西厢记》片段、“四大名著”片段等。学生们通过实践证明了《古今贤文》读书篇中的名句――“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好书不厌百回读”。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多阅读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历史小说,如《列国志》《史记故事》《三国演义》《明朝那些事儿》等,了解丰富的历史背景,因为文言文大多记录的是历史事件,知道故事内容再读原文就容易多了。

《小学高年段教学工作总结.doc》
小学高年段教学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