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教学课后反思评语

2020-12-22 来源:教学评语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课后教学反思

课后教学反思

公元前89年,汉武帝颁布《罪已昭》向天下百姓昭告:“自己给百姓造成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甚至表白内心悔意。”他的反思、改正使汉朝避免衰败的厄运。

有一位毕业于加拿大工学院的工程师为加拿大政府设计一座十分重要的大桥。由于设计失误,桥梁交付不久就轰然倒塌,造成重大损失。为了记取这个惨痛的教训,加拿大工学院买下了断桥的钢材,加工成戒指,并定名为“耻辱戒指”,从此以后,每届毕业生在领取毕业文凭时,都要同时领取一枚这样的戒指,时刻在提醒自己,反省自己,激励他们奋发图强,创造一个又一个丰碑。

课后教学反思,虽不是汉武帝的《罪已昭》,也不是加拿大工学院的“耻辱戒指”,但内省、反思、改进、完善的旗帜也要高高举起,引领我们老师从懵懂、稚嫩走向老练、成熟,引领我们老师从困惑、阴暗走向明媚、灿烂的辉煌。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强调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教育思潮首先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教师教育界兴起,之后迅速波及并影响到世界范围内的教师教育界,培养反思型教师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

具备教学反思能力已经成为一位合格教师的基本条件。

1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和教学效果,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教学反思无非是在课堂教学告一段落之后,把课堂上的反馈信息、自我感觉以及引发的诸多思考形成文字。)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也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

二、教学反思的意义

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地,逐渐地提高教师自我的教学监控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综合水平等。

1、促进教学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A、促进教学思考向纵深发展。 B、促进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深入。 C、促进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提升。

例: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例:李镇西(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1982年四川师大中文系毕业,后来读苏州大学教育博士。从教以来曾获:“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突出的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十大优秀青年”、“成都市十大教育明星”等称号,享受成都

2 市人民政府专家特殊津贴,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他先后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作教育学术报告数百场,在数十家报刊上发表各类教育文章数百篇。出版著作十多部,其著作多次获得国家级图大奖。现任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校长。其中他发表了一篇《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文章。值得我们欣赏。 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李镇西) 一说到师德,许多老师往往想到“爱心”。这是对的,但不够。师德当然包含着对学生的爱,但仅仅有“爱”还不够,还的有“爱的智慧”――如果真正爱孩子,必然会追求尽可能丰富的教育智慧,因为对孩子的爱,能够使一个教师变得聪明起来。

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孩子,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

可以说,绝对大多数教师都有着真诚的教育情感,因而发自内心地热爱孩子热爱自己的职业;但作为一项事业,教育仅仅有感情是不够的,至少是不完美的。爱,是教育的前提;但远不是教育的全部。由爱而升华为责任――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我们不能仅仅是向学生奉献心血、青春乃至毕生的年华,不能仅仅是因学生的成长和成功而喜悦,我们还应该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提升自己的

3 事业境界和人生品位;在学生成长和成功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不断成长并走向成功,从中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为自己的生命喝彩。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不应该只是一个奉献的岗位,也应该是一个获取的职业;教师不是一支默默流泪的蜡烛,而是一轮灿烂耀眼的太阳

而要达到这个境界,我们就必须做反思型的教师。何谓“反思型教师”?通俗地说,就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工作的教师,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这里的“思考”主要指“反思”,即对自己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的一种追问、审视、推敲、质疑、批判、肯定、否定……

必须强调的是,我这里所说的“反思型教师”之“反思”绝不仅仅是“想”。20多年的教育经历告诉我,一个真正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当然,这四点决不是互相分离的,在反思型教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完全是融为一体的,其中,思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各每一个环节。

不停地实践。这里的“实践”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之中,投入到学生之中,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日常工作。和一般纯粹老黄牛式的“干活儿”不同,作为“反思型教师”的实践,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情感型”,就是带着感情投入工作,融入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和对学生的依恋之情;第二是“科研性”,就是不盲目地干,而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研究对象,把每一个难题都当作课题,以研究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实践中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每一阶

4 段都要有创新,都要有超越。

不停地阅读。反思型教师同时是终身学习的身体力行者,他把阅读当作像每天都要洗脸刷牙吃饭一样的必须的生活内容。反思型教师的阅读,也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专业性”,教育名著、教学专著、教育教学报刊等等,都是阅读的对象;第二是“人文性”,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者,除了认真阅读教育教学专业书,反思型教师还要读一些政治的、哲学的、经济的、历史的、文学的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书;徜徉于人类精神文明的长廊,在触摸历史的同时憧憬未来,在叩问心灵的同时感悟世界。

不停地写作。这里的“写作”实际上是搜集积累自己的教育矿藏的过程,也是总结提炼自己教育智慧教育艺术的过程。和有些教师仅仅是应付职称评定的“写作”不同,反思型教师的写作同样也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日常性”,把写作当作自己的需要并养成习惯,通过每一天的写作点点滴滴地积累教育心得,而不是到期末为了应付校长才写一篇总结;第二是“叙事性”,就是写原汁原味的教育案例不必煞费苦心地“构建”什么理论框架,也不借时髦的“理论”和晦涩的名词来进行学术包装,就让自己的教育故事保留着鲜活的气息,让心灵的泉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不停地思考。教育本身就是最具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所以教育者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人文情怀和独具个性的思考精神,当然地应该贯穿于教育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这里的思考首先指对自己的思考,即把自己把自己当作研究对象,揣摩、琢磨、体验、品味着自己已经

5 和教育水乳交融的日常生活;同时,“思考”也包括关注、研究、咀嚼、审视别人的教育实践教育思想。如果这思考带有对自己进行检讨、解剖的意味,它便成了我所理解的“反思”,而这种反思的习惯和能力正是任何一个教师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精神素养和职业品质。

回顾我从教24年的经历,我的反思主要包括:

对教育实验的反思。既然是“实验”就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如果能够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反思,即使失败了的教育实验,也是一笔财富;而对于成功的实验,同样需要以科学的眼光进行实事求是的剖析和评价。比如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搞的“未来班”实验,按说是当时大家都比较公认的成功实验,但我从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进行严肃的反思,结果促进了我教育观念的更新。

对教育行为的反思。反思不仅仅是针对明显的教育失误,也包括对自己一切教育(含教学)行为的反思:和学生谈一次心,上一堂课,组织一次活动,甚至和学生交往过程中的某一个蕴含教育因素的细节,都可以成为我们反思的内容。精益求精,与时俱进,缘时而新,因人而异,都可以使我们的教育更加完美,更具心灵的感染力。

对教育现象的反思。教育者的反思,不应仅仅局限于对自己教育的反思,还应该扩展为对自己所见教育现象的反思。作为一个有责任感同时胸襟开阔的教育者,他会关注与自己相关或不直接相关的其他教育现象,并同样以科学的态度――尤其是批判的眼光进行审视和追问。在解剖自己的同时,解剖整个教育,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教育反思境界。

6 对教育理论的反思。我们尊重理论,但不迷信理论。我们在继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教育理论与传统的同时,理应以追求科学、坚持真理的胆识,辨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之处;对一些似乎已有定论的教育结论或教育命题,我们也可以根据新的实际情况、新的实践予以重新的认识与研究,或修正,或补充,或发展。没有千千万万普通教育者富有个性的反思和富有创造性的实践,就不可能推进教育理论的蓬勃发展。

在我的所有反思中,最重要的是我对教育失误的反思。几乎可以这么绝对地说,任何一个教育者在其教育生涯中,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区别优秀的教育者和平庸的教育者,不在于教育者是否犯错误,而在于他如何对待已经犯了的错误。善于通过反思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这是任何一个教育者从普通教师走向教育专家乃至教育家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所谓“反思错误”,通俗地说,就是犯了错误之后不要轻易地原谅自己,而是拷问自己的心灵:我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这样的错误是出于一时的感情冲动,还是有着必然的思想根源?这样的错误事先能不能够避免?这样的错误是否受到了我期望达到的“教育效果”?如果达到了某种“教育效果”,那么我付出的代价是么?如果没有达到,那么这次错误所造成的表面的后果和潜在的危机有哪些?这样的错误蕴含着怎样的教育遗憾、教育缺陷乃至教育悲剧?这样的错误可能会在我的学生心灵中造成怎样的伤害?这样的错误包含着哪些可以理解的善良意图?这样的错误掩盖着哪些不可原谅的自私而可怕的个人动

7 机?我是否真正从这次错误中汲取了教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教育启迪?……

每一次错误,对所有具备真诚反思精神的教育者来说,都是一个进步的台阶,我们沿着错误的台阶一步一步走向事业成功的高峰。相反,那些敷衍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并且被某些狭隘的功利思想束缚头脑的人,往往会拼命地掩饰错误,会给自己找许多“借口”和“理由”来原谅自己。对这样的人来说,每一次自我原谅都是新的错误,这个错误同时也是一个陷阱――他们即使可能从这次错误的陷阱中艰难地爬上来,但随时都可能掉进另一个错误的陷阱,而永远不能够走向教育的成功。

回到本文的开头――教育需要情感,同时需要思考。这二者不是矛盾的而是统一的:正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倾注了全部的情感,我们才能如此认真、执着而孤独地去思考我们的教育事业。和千千万万普通的教师一样,我真诚地爱着我的国家和民族,我热切地盼望我的国家和民族早日昌盛,并愿意为此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作为一名教师,我把自己的社会理想倾注在了教育事业中。因此,我的教育实践伴随着情感,便是很自然的了;同时,我的教育实践更伴随着不停的思考,更是理所当然的了。

我曾在一篇《生命与使命同行》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所谓“使命”,决不只是教师的使命,更是知识分子的使命。傅雷曾经给他的儿子傅聪的信中写道:“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我套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先为人,次为知识份子,再

8 为教育者,终为语文教师。知识分子的特质是思考,是批判,是创造。因此,我从来认为,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同时也就是一名思想者。既然是思想者,我们就应该是一个心灵自由的人,我希望自己拥有自由飞翔的心灵。心灵自由,就意味着独立思考,意味着不迷信任何权威,意味着让思想的火炬熊熊燃烧。他应该站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制高点俯瞰自己的每一堂课,他的心中应该装着整个世界——国际风云、时代变化、社会焦点……都应该在他的心灵的湖面激起思想的涟漪或巨澜。

我始终认为,高素质教师应该是一个思想触觉十分灵敏的人;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独立思考,保持个性,应该是每一个教育者坚定的人生信念。

2、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例1: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是善于从经验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平。”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

例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曾对“教师的教育经验和教育

9 效果的关系”做过调查,结果发现:教师在刚走上教学岗位的五年内,教学效果和教龄成正比关系。五到八年间,普遍出现了一个平稳发展的“高原期”。八年后,教师群体逐渐开始分化,大部分人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出现徘徊甚至逐渐下降,只有小部分经过不断反思,教学水平得到升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新手型教师(5年以下)

适应型教师(5年—8年)

熟练型教师(8年以上)

专家型教师(教学反思) 例3:

窦桂梅,女,1967年4月出生于吉林省蛟河县,语文特级教师,北京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国家九五重点课题语文教材编写组编委。获吉林省首届教改成果评比小学唯一一等奖。从1994年开始搞“语文教学民族化与现代化研究”199

5、1997两次参加国家级教学比赛均获一等奖。先后出版《为生命奠基》《我们一起成长》《窦桂梅阅读教学精品录》《爱与爱的交流——窦桂梅学生作文选》等专著,主编或参编著作7本,发表文章近百篇。先后获五四青年奖章、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青年“十杰教师”提名奖,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1998年作为部分科教界优秀代表之一,受党中央国务院之邀,赴京得到江泽民、朱镕基等7位政治局常委的亲切接见。2001年作为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讲师团成员,在人民大会堂做专题报告。1986年从吉林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任教。1998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

10 劳动模范;1999年成为省首届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并获省首届基础教育教改成果一等奖;2000年被评为省三八红旗手标兵。 教育名师————窦桂梅

窦桂梅,女,1967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从教于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现任清华附小副校长。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研究生课程班毕业。国家九五重点课题语文教材编写组的编委及编写人员。国家“十五”课题“现代教学艺术研究”课题组专家组成员。海淀中心学区课程改革领导组副组长。

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全国反馈教学研究会理事,吉林省教育学会理事,吉林省青年教师研究会副理事长。从1994年开始搞“语文教学民族化与现代化研究”。具体目标是“继承工具性,打牢语文基础;注重人文性,弘扬主体精神;体现民族性,遵循汉语学习规律。”在六年的实验中成绩突出,1999年获吉林省首届教改成果评比小学唯一的一等奖。199

5、1997年两次参加国家级的教学比赛都获一等奖。199

8、199

9、200

1、200

2、2003年《人民教育》分别在“教师风采”、“新星舞台”“世纪演讲”“今天怎样当老师”等专栏介绍她的先进事迹、教改经验及教学思想,并先后到全国许多地方做专题报告和观摩教学几百余场。出版《为生命奠基》《我们一起成长》《爱是一堆细节》《窦桂梅阅读教学精品录》四本个人专著以及《爱与爱的交流??窦桂梅学生作文选》;主编或参编7本著作,发表文章近百篇。

窦桂梅先后评为全国中小学中青年“十杰教师”提名奖,全国模范教

11 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省政府命名的“省管专家”,省首届“五四奖章”获得者,省三八红旗手,省师德标兵……1998年作为部分科教界优秀代表之一,受党中央国务院之邀,赴京得到江泽民、朱?基等7位政治局常委的亲切接见。2001年,作为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讲师团成员,在人民大会堂以及全国各地做专题报告。2002年作为国家西部义务讲学团成员到内蒙等地讲学。相信,新的工作环境也会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我不能沉湎于荣誉这温暖的港湾,我一定要走向教书育人的更高境界。——摘自我的《教学随笔》

如果说追求是我事业的生命之根,那么改革便开出了成功之花。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与实践,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有以下弊端。首先,教材陈旧贫乏,政治性强,忽视了母语教育的人文性和民族性;其次,教法繁琐僵化,普遍存在技术主义形式主义倾向;第三,培养目标忽视学生个性养成和人格发展。破字当头,立在其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着眼于人的发展,冲破传统的“三中心”,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才能解放人的心灵,开掘人的潜能,培养人的智慧。这是汉民族语言基础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应该是我们这一代小学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思路决定出路。我用“语文教学要着眼于人的发展”之理念进行小语改革,确定如下改革目标:继承工具性,打牢语文基础;注重人文性,弘扬主体精神;体现民族性,遵循汉语学习规律。我又把改革思

12 路确定为五个转变,即:变给予为探究;变分析为感悟;变束缚为民主;变单一发展为全面发展;变少慢差费为整体优化。最后,我建立了“积淀—感悟—创造”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首先,我大胆对教材进行增删调换,加工处理。仅就课文来说,精读180篇,泛读80篇,新增72篇。其次,让诗教永驻语文殿堂。我选取从古代到毛泽东的诗词,让孩子们背诵。从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到李白的“明月出天山”,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到龚自珍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孩子们感受着诗的情怀,积累着诗的语言。

“熟读成诵,整体感悟”是我让学生学习语文的一条主要途径。我让学生每周从背诵的3首诗词中,挑选自己喜欢的作品配上想象的画面,再现出诗歌表现的空间与色彩形象。还可选一首改写成小作文,将浓浓的诗情变为生动感人的散文。学生们有的利用电脑设计出所想象的画面,有的上网互读改写的作文。

6年的春夏秋冬已成往事,然而2000多个日日夜夜永难忘却。我带领学生大胆地超越教材,学生都已背诵了300首以上的词曲,200多条古今格言警句,200多个成语典故,积累了1000多条成语,100多个寓言故事。此外,每人读了《格林童话》《哈姆雷特》《伊索寓言》等大量课外书籍。据统计,全班共读书10772本,人均145本。识字量在4000个左右,远远超过了《大纲》规定2500个字的任务。可以说,我的语文教改课程既有鲜明的民族性,又富有时代特色。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对此我感悟很深。我认为孩子天天呆在几何图形排列的教室里是万万不行的。我努力将语文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引进时代活水,着眼于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着力开拓学生的生活领域,扩大学生的精神视野。比如请学者、教授、专家来开讲座,答疑。带领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参加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活动。参加市里举办的环保宣传活动、体育表演活动、口头作文大赛活动、课本剧表演活动,逛书店,看展览。进行一系列采访及社会调查活动。班级组成记者团采访身边的同学、老师、家长,去市里的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及儿童。让孩子热情投入到广阔的自然中去。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欣赏花鸟鱼虫的可爱。

我认为自己最大的快乐就是培养出自己崇拜的学生。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超越,更是开放民主的现代教育文明。我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如果每一个孩子都学会了赏识自己,都找到了自己是一个好学生的感觉,都有了自信和创造的尊严,那么,不仅教师的任何担心和唠叨都是多余的,而且他们将获得终身享用不尽的真正财富。”于是我那“你能行”、“有进步”、“你真棒”的鼓励,像雨露一样滋润在学生的心里,孩子尝到甜头,找到成功的感觉,每天抬起头,挺着胸膛走路。

我还允许学生向教材、向老师发难,允许有不同意见。于是,课堂上常出现观点的交锋,智慧的碰撞。教学《飞机遇险》一课时,我满怀敬意地赞扬周总理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可有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我认为敬爱的总理要在重庆与国民党谈判,这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14 他和小杨梅比价值更大,更应该活下来呀!”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如喷泉涌出。有的说,总理不应该把伞让给小杨梅;有的说,总理怎么不抱着小杨梅一起跳伞呢?有的说,课文写得不合情理……本来是统一的标准答案,现在却被学生的多元思维分解了,我兴奋不已,因为我看到,在我的课堂上,标准化结论、服从化关系、固定化思维的坚冰已经打破。

孩子的胆子大了,他们的智慧犹如火山,爆发出无尽的创造潜能。从学生自己动手编辑的《萌芽文集》《童话文集》《创造文集》《感悟文集》《诗画文集》《发现父母——家长与孩子的心灵对话》中,能看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不同感受。从小组创办的每月向全体同学和全校教师印发的《先锋报》《小松树》等不同刊名的语文报中,又能看到合作的力量和令人惊奇的才华。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创编的文集,更加深刻地进入了他们的精神生活。他们已兴奋地走进了现代化网络系统,利用电脑的多功能,设计出封面各异、内容不一的科幻文集,如《金字塔之迷》《F—117A旅行记》;焦点感悟文集,如《苦涩的咖啡豆》《杆子挡住了什么》《不平静的海湾》等。这一本本创造的作品成了学校

四、

五、六年级的课外教科书。也许这正是学生超越了老师为自己塑造的人生纪念丰碑,随着生命的不断成长,这种丰碑将永远矗立在他们的人生旅途上。

例4:

只教不研,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师匠 只研不教,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者

15 既教又研,就会成为一名科研型的教师。 例5:教学有四种境界 A、学生懂了,你还在教。 B、学生不懂,你教了还是不懂。 C、学生不懂,你教了就懂。

D、学生不懂,你教了不仅懂,还能举一反三。

例6: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中国两位著名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都高度评价曾国藩。毛泽东得出:“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结论。蒋介石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

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他在自己的日记、家训中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

三、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

1、思“情景创设”

每节课后,应对教学情境创设进行回顾总结,考虑所创设的情景是否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是否与上课内容相符。在引入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和谐之处,同时根据这节课后的教学体会和学生反馈的信息,考虑下节课的情景创设,并及时修正教案。

2、思“上课效果”

一节课下来,应认真地从每一节的上课表情、课堂作业,回答问

16 题、板书等环节,反思本节课的实际效果。效果好要积累经验,效果差要找出原因,并在教案的反思中作好详细的记录,以便及时修正。

3、思“教学策略”

上完一节课,要静心沉思,引导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摸索哪些教学规律、组织教学方面在哪些创新教法上有何新招等。考虑下次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把自己的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4、思“疏漏之处”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在所难免,课后进行反思,及时找出这些不足,虚心听取学生,同事的意见,做好查漏补缺工作,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越来越完美。

5、思“成功之处”

一节课总有自己满意之处,及时地把它记录下来,对以后形成独特教学风格大有益处。

6、思“灵感瞬间,创新灵光”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往往因为一些偶发事件的启迪产生瞬间的灵感,或在与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提出一些创新、启发性问题。这些难能可贵的灵感、见解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补充,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

四、教学反思的途径

1、独立反思,撰写教学日志 从自己教学经历中反思。

2、询问学生

要有意识地与学生沟通,征求学生的意见,从学生的反馈中反思。

3、与同事交流、对话。

要树立起交流沟通意识,经常与同事相互听课、评课,从而达到共同学习,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4、对比反思

多听与自己上同一内容的教师的课,或者观看优秀老师的教学录像,对照检查,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五、观看教学录像,进行评析、反思 课件《认识小数》 结束语:

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我的教学之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将继续迎来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将继续上好一堂又一堂的课。将继续面对一个又一个预想不到的教学难题„„但只要我保持着对教育的激情和反思精神,我就会继续在激情中享受教育的快乐,在反思中提升教育的品质,在实践中丰富教育的智慧。(李镇西)

推荐第2篇:课后教学反思

在进行《操场上》一课的教学时,我在识字教学中有意识的加入了对学生进行说话的训练,课后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课后教学反思》。 以许可能有点操之过急,学生学习难度有点大,但毕竟还是起步了,而且学生用老师给定的句式,越说越好,越说越完整。

推荐第3篇:课后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之五思

一思:“特色”是什么?教学特色是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课后教学反思。独具特色的教学,给人感受是别样的,给人的回味是无穷的。它蕴含于教学评价诸多要素之中:即在教学理念上,看主体地位的突出,主导作用的发挥;在教材处理上,看教材特点的把握,知识联系的沟通;在教学方法上,看教学层次的呈现,课堂活动的安排;在教学方式上,看学生参与的程度,知识获取的过程;在教学效果上,看教学目标的落实,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思:“精彩”在哪里?精彩的教学片段依附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如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别有风味的氛围营造、得心应手的教具应用、新颖别致的难点突破、别具一格的智能开发、出神入化的学法指导、画龙点睛的诱导评价、留有悬念的课尾总结等等。课后应及时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明白“为什么好”、“好在哪儿”等问题,并详细记录下来,供以后参考,也便于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

三思:“偶得”有哪些?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融洽,往往会因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灵感常常不由自主、突然而至,应该及时捕捉,教学反思《课后教学反思》。 而意外的收获往往来自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教师如何应付;面对学生的歪答,教师如何引导等等。意外的收获往往来自学生思维火花的捕捉:学生发现问题的独特渠道;提出问题的独特途径;分析问题的独特思路;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等等。这此,都值得我们进行积累与总结。

四思:“缺失”在何处?即使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之处,总会或多或少的感慨有这样或那样的缺失。哪些内容处理不当;哪个环节安排不合理;哪一重点突出不明显;哪一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合作落实不到位;哪一交流时间不充分;那一语言评价不得体等等。课后应对它们进行系统回顾与梳理,并进行深刻反思,有利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吸取教训。

五思:“效果”又如何?每一节课教学之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预案的实施情况。通过本节课教学,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效果是否良好,教学的组织是否科学,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之后,应及时撰写教学反思,为今后再教这一内容提供借鉴。

挚友之音,聆听小叙 教师发展

推荐第4篇:教学课后反思

做好教学反思促进教师发展

南漳金庙中学宋妮娜 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前的构想准备,教学过程中的技能技巧十分的重视,往往忽略了教学后的反思。其实,教学后的反思对提高以后的教学尤为重要。教学反思,要求教师对一节课的教学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反思,找出问题后自我校正、从而得到自我强化,提高后来的课堂教学。所以,在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这一方面,教学后的自我反思是一个核心因素。因为教学反思能及时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教学心得、课堂教学的效果补充在教案中。教师既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作出正确的评价,又可以为下一节的教学提供有关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相关信息,还可以防止某些教学失误在今后的教学中重现。教学反思是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摸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自我剖析、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那么教学反思要反思些什么内容呢?

1、记录教学过程中精彩的部分,教师教学手段技能中成功的教学经验。

成功的教学经验是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去把握教材的能力,是教师以恰当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是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思维的体现。记录下来为自己今后的教学积宝贵教学经验。教师可以记录下,教学过程中提高了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采用的教学手段及选择和运用,甚至可以是自然恰当效果的课前导入。特别是为讲解重点和突破难点而选用的典型例句,以及发现并突破难点的方法

等.这个对以后的教学积累是相当有帮助的。因而教师在课后教学后情感还没有从头脑中消退之时,应立即进行反思,思考精彩场面的主观原因,以便知道如何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再次运用。

2、记录教学中的失误之处。

由于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使教师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熟悉教材和精心准备教案,教师的教学难免会出现疏漏与失误。所以教师在课后一定要思考自己的失误所在,以及产生失误的原因,思考对失误的补救措施。教学失误的及时记录,是课后反思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要记录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内在问题和欠妥方法,课堂中不协调的教学活动,效果不理想的教学手段,列举例子不典型等。教师把课堂中发现的不足或问题及时记录在教学课后反思中,然后加以认真思考及时调整、补充、修定,这样可以避免在以后教学中犯类似的错误,提高自己以后的教学能力。

3.记录课堂中学生的反应,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的困惑。课堂上学生聚精会神、目光炯炯有神,高度注意教师,积极回答问题,这说明学生处于有兴趣的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说明教师教学得体、方法有效。反之,如果课堂表面安静,学生面无表情、目光呆滞,坐立不安、交头接耳、注意力不集中,这说明教师讲课不够精彩,空洞说教,教学方法呆板。教师上完课后,及时反思课堂上学生的反应状况,以便知道自己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是存在问题的,需要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教师及时甚至提前了解学生的困惑,设法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也就突破了教学难点。记录下学生在哪里遇到了困惑,深入分析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

在下一节课上,再次讲解知识点时就知道该如何突破这个难点。提高了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不断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经验。

4、记录教学中的突发灵感

如果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在对某一教学环节的处理,在对某一教具或某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在对一个知识点的讲解的过程中突然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课后应及时记录下来,因为突发的灵感瞬间即逝,若不及时记录,就会遗忘。

5、记录学生作业或试卷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效果好不好,通过作业与测试就能确定下来。教师应在课后应针对学生在作业或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对于自己没有讲清讲透的问题,及时反思并找出如何进行改进和补救的方法。

课后反思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有效运用它。教师要有一种自觉的意识,在不断尝试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培养自己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的方法和技能。当然,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用心体会教学过程,写出教学反思,而决不是应付检查。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后,最好不要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见去寻求改进方法,要悉心的与学生沟通,认真的分析学生的课堂作业中的问题,通过与学生互动后,潜心研究,调整自己的思路,从而尝试改进。如果持之以恒,再面对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都可以应对自如,教师的教学能力就会不断得以提高。总之,做好教学反思,能够更好的促进教师发展。

推荐第5篇:生物教学反思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最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在无脊椎动物中)。所以在授课前学生已经有很大的兴趣了。抓住这一点,我引课时候首先从生活经验入手,问学生小时候肚子疼,父母让你们吃“打虫药”,那么这个“虫”是什么呢?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从而引起好奇心,同时引入课题。

在教学中涉及到了寄生虫、寄生生活、寄主(宿主)。对于这个,我认为学生需要进行必要的了解,不然无法全方位的理解蛔虫的结构特点。再有就是对于“秀丽隐杆线虫”是自由生活的线形动物(教材中用楷体字),学生不注意看,不自觉的产生所有的线形动物是营寄生生活的这样一个观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强调这一内容,避免产生错误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不容忽视,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在学习蛔虫病如何预防的时候,学生们对自己以前的错误习惯进行反思,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除了书本上提到的,让学生进行交流,有的学生竟然知道水蛭熬出的汤可以治疗脑中的淤血,从而把教学推向高潮。

《第六节 鸟》教学反思

生物对环境适应是自然界中普遍现象,鸟适应于空中飞行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对于鸟类的很多特点难以理解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与实物、图片相结合,循循善诱、逻辑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探讨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的特点。历经探索学生明白,动物适应环境,除了有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的适应外,还有生理方面与行为方面的适应,同时总结归纳鸟类的主要特征。

闪光点的地方:

新课导入,对课标的把握到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落实到位,感情教育做得充足,图文并茂结合。

不足之处有:

1、在知识之间过渡上,语言设计组织不够精炼,过渡不是很自然。

2、在进行学生探究过程中,没有给学生充足时间,让他们观察分析鸟的飞行过程与身体结构。

《第七节 哺乳动物》教学反思

本节课紧紧围绕课前设计的三个活动展开教学,其中又以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为重点。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爬行动物、鸟类的生殖特点引出哺乳动物与之生殖的不同——胎生哺乳,再让学生说出一些常见的哺乳动物都是为下一个环节——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打下伏笔。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教学内容中,我的教学方法是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发挥学生主体性,通过观察、对比,由外而内、由整体到局部探究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这一环节中还注重到知识的进一步整合,紧密结合教材内容,通过观察、提问、阅读教材、教师小结让学生理解哺乳动物的这些主要特征对哺乳动物生存的重要性;哺乳动物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辩证的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生物教学活动中我一向比较注意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中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要渗透这一理念,另一方面教师要设计好课堂提问掌握好提问技巧。在这一节课中,我设计三个活动就是想激发学生兴趣,要求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我的教学中,从教学过程来看基本达到教学设想。课堂提问方面,我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生物认知知识入手,由浅入深的设计问题,对于比较难点的问题先给学生一定的提示再引导学生回答,一般情况下等学生回答完毕归纳小结时,我会让学生通过教材内容阅读理顺知识加深理解。比如“体表被毛对哺乳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让学生联系人穿毛衣保暖,学生就很快回答出体表被毛有利哺乳动物保持体温,适应复杂环境。对于“胎生哺乳为什么有利与哺乳动物提高成活率?”是一个有挑战的问题,在点学生回答后,我在小结时就是通过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来代替。

本课在教学中也有一些自己今后教学中要注意改进的地方。一是教学语言要进一步精炼达意,避免无谓的重复,避免一些“口头禅”。二是课堂提问的问题要力求循序渐进。对于过于简单的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回答问题不如不问。太难的问题要设好台阶一步步来。三是讲的还是有点太多,学生思考作业的时间少了一些。

推荐第6篇:生物教学反思

谈谈高三生物复习课的有效性

高三生物备课组 唐小华

今年是我来华中工作的第四年,也是我参加教学工作的第七年。根据我的所见所闻,中学阶段的课堂教学总体来说还没有摆脱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有一位老教师说他曾经试验过很多方法,但是发现要让学生出成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抓,就是落实。而且,各科任老师为抢占学生的课外学生时间对学生的整体发展是很不利的。有没有一种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的教学方法呢?尤其是高三复习课该如何组织才能充分调动学生?

第一,从我个人角度来讲,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基本功。提高有多方面的,如板书的规范性,课堂语言应当简练清晰。课堂内容应当结构层次清晰,容量和难度要合理。虽然与第一遍相比,对高三复习的内容要熟悉了些,但这些感觉做得还很不到位。尤其是到了后半程的二轮复习既是考验学生,更是考验教师。教师组织的如何,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课很多,但我尽量能够做到多听课。另外备课时,参考了多个版本的内容,最后进行综合,以便于把握高考方向。但是我发现教师不仅要备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更要备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如课堂上讲过几遍了学生下来问;都已经过了很多天了,学生还没有写;内容讲的太多,太散,学生把握不住;进度太快,上课走神,睡觉……其实换个角度来想,学生每天在教室上课几乎占完了白天的时间,晚上辅导课老师又要讲,学生缺少自由思考的时间。我们老师把学生实在是逼的太紧了。一堂课假定有3/4的人能参与课堂,而听懂的又有一半,而这一半中实际上即使老师不讲基本上也会。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在学习了大量的各科知识后,最终能够记住并且把这些掌握的内容反映到考卷上,那估计更少的了。

所以第二,我个人认为应当给学生减负,讲核心知识,应当重点突出,兼顾知识点的全面性。比方说,一轮复习用好优化设计已经足够,教师讲解时只需要适量补充。另外高三生物课安排的还是比较充足的,关键用好课堂和晚自习,督促学生完成练习。像洋思中学,应当先做后教。较难的题目应遵循序渐进,前段时间在复习必修2为了赶进度实际效果很不理想。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必要时让部分学生到黑板上练,给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关注学习吃力的学生。

最后,我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前提。教师应当尊重和理解每一个学生,即使基础再差也不能放弃,放任不管。科任教师应该及时和班主任沟通,形成合力,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多鼓励,对于基础薄弱的适当提问多表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对于优秀生在原有基础上要有提高,对他们应当有更高的期待。一旦一个班集体有优秀生的带动和帮助作用,良好的班风和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风气和习惯养成,教师自然教的轻松。

推荐第7篇:生物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师雪梅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质的运动、物质结构及变化、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作为一位生物老师,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以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来学习生物学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我教学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了解整个初中阶段.生物课程都需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那些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等等。在以后的教学中,把教材中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个专题.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教学。

另一方面,生物课堂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能得出很多的结论,他本身就是一门研究自然的学科,所以要求生物老师要注意观察身边的各种现象,更重要的是也要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生物教学是灵恬的,课堂上,学生应该是活跃的,我们要把握整个课堂,适当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多让学生来用身边的例子进行讨论,自己得出结论。扎扎实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讲清生物的各个概念、含义、特性等,充分利用课件、实物等.有时也可以画简笔画来进行知识的讲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收集资料的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上,应尽量灵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课程结构设置的特点、课型特征以及学生的基础、兴趣情况和实际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知识方法教育要灵活,在课堂上,应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思维方法训练要灵活,在解决生物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做到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训练。一教师要经常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主要是反思自己在教 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办法。反思课堂情境中各种技能与技术的有效性;反思课堂实践基础的假说和特定的策略以及课程的结果;反恩道德的、伦理的以及其他直接的或间接的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规范性标准。这样才能更好的教好学生,也能促进自己在工作中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反思

生物新教材版式新颖、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 。充满时代气息的生物教学情境,处处透出浓厚的生活气息。面对这样的教材,如何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教和学;如何达成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 目标;如何把 握好教学 内容 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 性的有机统一 ;如何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为今后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这些都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我认为需从以下几点努力。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 。树立新课程理念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知识的增长,学生在学校无论怎样努力,所掌握的知识只不过是海洋里的~滴水,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来充实自己,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的人,而是具有学习能力的人。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是教学活动中的“导演”。教师要由传统的设计 自我向设计学生转变,创设各种情景和条件,引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

二、课前要深入研究教材 。做好生物教学的整体设计

按照课程理念 ,教学中要注意更新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现实生活的联系;优化学习方式;改进评价方法;增强课程与学生自我发展的联系,帮助学生规划人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这种变革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指导者的作用比以 往更显重要。教师要认真学习相关的课程文件和《标准》,理解新的课 程理念和课程 要求 ,更新教学观念。而要做到这些首先 必须透彻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进而才能做到教学设计的整体性。

三、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重视过程也要重视 结果 ,没有 正确 的过程 就没有正确的结果

首先,在教师讲课过程中,教师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其次,老师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反应,给同学们尽情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再次结合生物学与现实生活和社会的联系,将知识渗透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四、教师要拓宽学科视野

教师的学科视野仍需拓宽 ,综合素养和能力仍需加强。教师作为新教材的实践者。只有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的宗 旨。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 图。着意 授人以渔”,不断去探索、创新 ,才能使 自己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做至有的放矢。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争得学生的心 。赢取学生的爱.提高教 学效 果。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生物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生物教学反思对生物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生物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生物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教学是一门艺术 ,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总结、反思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 !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齐春华

新课改下,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提高的一个有效手段,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的一种行为,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性分析和

继承的过程。有效的反思能够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等进行改进。高中生物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教师更应该在教学时间中进行反思,那如何反思才有效,才可以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呢。笔者觉得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学观念上的反思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地执行教材或者教参上的观点,只是在简单的重复甚至照抄。学生也只是对教师的授课全盘照收,教师讲什么就是什么,教师说什么就听什么。在这样

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没有自主性,没有对知识进行研究,课堂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要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适合,不断思考教学目的、教具准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学习“应激性”概念时。我先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用黑板擦敲打讲台桌发出声响,结果学生循声观望。这一情景引入后,我分析实验现象,学生很容易得出应激性概念,“声响”是刺激,“观望”是反应,生物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就是应激性。事实证明,这种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能将抽象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东西,比一味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课堂教学进程反思

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包括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课前反思就是指备课环节的反思,教师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要教而有思,思后有得。备课要有一定的预见性,这个

预见性是建立在对教材和学生深刻了解的基础之上的。教师要深刻把握教材,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切实准确地确定一节课的教学深度、广度,才能确定重点、难点,才能合理安排时间并且能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能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课中反思是在课堂中及时发现问题(包括一些意外生成)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前反思的基础上,还要具备良好的应变调控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是先天具备,而是在无数次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的。课中反思包括: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反思,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反思,对学生情感形成的反思。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学生发现用毛细吸管不容易把滤液细线划细划匀,甚至有时还会把纸划破,此时笔者提问:“你能找到替换毛细吸管的更合适的划线丁具或划线方法吗?能否用其它蔬菜代替菠菜?效果如何”?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课后反思是一种最为普遍的教学反思。也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渠道。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后。再一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等进行剖析,进行思索和总结。这样使自己对课堂的教与学和得与失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对如何荐教这部分内容做些思考,写出“再教设计”,从而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三、教学方法反思 现在的教学。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生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将自己作为一个教学参与的平等的首席。积极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多采用讨论式、引导式、过程式的教学。在学科内综合的教学中,可多采用引导式教学。例如,复习细胞分裂就可以采用引导式,什么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有哪几种方式?每一种方式有何特点?细胞分裂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何意义?细胞分裂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何联系?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情景,一步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串成链、连成网。在一些跨学科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热点的内容中可以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在探索性的实验教学中应多采用过程式的教学。不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我们都要把落脚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能力上。也就是说要以发展学生能力为基础来选择和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识图、实验设计和操作、求同存异思维等方面的能力的发展。因为这些能力在高考中常会考查到。

四、生物实验反思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是生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各地的会考、高考中纷纷加大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核。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到要学生改正实验错误、分析实验现象等。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加大了。因此,在教学中,要放开学生手脚,让学生在实验中亲自操作,积极动手、动脑,放开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使其真正掌握实验的每一步骤和基本方法,而不是在教师的一步一步指导下,照着教材依葫芦画瓢。同时应增加一些探索性的、开放性的实验,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动手操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总之,在新课改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不断地进行积极的反思,在深刻领悟新课标精神的基础上,剖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经验,将好的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行为和相关体验上升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从而在以后的教学中指导自身,使教学更上一层楼,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推荐第8篇:生物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

刘高学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及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成绩不断提高,结合本学期教学反思如下:

1、扎实有效的进行教学

初一的新生对于生物学的学习较为陌生,虽然生物学贴近人们的生活,但是学生在以往的生活中很少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周边的事物,所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有关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难以理解。对此我们在进行学案设计时,对生物规律的引导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必要时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加以比较区别,消除学生对生物概念规律的模糊感。

2、教学方法要科学灵活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授《生物圈》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时采用的是结合相关视频的形式,使学生对于复杂的生态系统有了全新的了解,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植物细胞的结构》时我们采取的是导学案引导及学生分组实验的方式,使学生对于抽象的难以看到的微细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又加上在学案中把微小的细胞结构图打印出来,学生掌握较好。

3、联系实际把书本知识活学活用

在生物教学要联系实际,注重应用,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既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又能够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课堂上我们注重讲解了克隆羊多利的诞生,使学生认识到现代科技的发展状况,也了解了细胞核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列举了袁隆平院士的重要贡献,注重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加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经过半年的教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学生对于节节都做导学案的疲劳感该怎样解决,小组合作时怎样把握有限的时间,课堂展示时怎样更为有效等,今后要加强学习,不断改进。

推荐第9篇:生物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

太阳中心校:罗永州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2)和(3)和八年级三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基础好的学生学得很有兴趣,而基础差的学生却逐渐对生物产生了厌恶,面对这些学生,我很着急,不知顾哪些学生好,而新课程改革是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而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的我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下面简单地回顾一下今学期所做的一些生物教学工作。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设想,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的同时,注意拓宽知识面,给他们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生物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生物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生物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生物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生物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关。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资料,采用查阅和合作的方法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某方面进行及时的评价,充分发觉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通过评价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五、存在的问题

1、学生成绩不稳定,容易忽高忽低,与他们基础知识掌握不好有关,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2、两极分化现象仍然严重,有个别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不大,虽然很像用功的样子,但是实际没有专心,记忆就不牢固。需要着力培养这部分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3、探究和材料分析能力上不去,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这方面的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我将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在课改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愿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推荐第10篇:生物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

——名师研修与提高

瑞昌一中

杜林森

2014.11

生物教学的目的,就是‘老师学会教’与‘学生要学会学’的有机结合,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学生爱戴尊敬教师的过程”。面对新课程理念需要我们教师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好的课堂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学设计要坚持“以学定教”的精神,就要有较强的预见性。一是能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二是能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2]这就必须对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深入思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对象分析。学生是重要的教学人员之一,也是教学发展的基本对象。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我反思,才能科学地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②教材分析。首先要通览教材,鸟瞰全局;其次,精读教材,把握两点(重点和难点);再次,泛读教材,多涉猎。这样才能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调换和补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有否差异等。如在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时,就把教材中的排列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结合,“减数分裂”再与“遗传的基本规律”结合,选修本的“光合作用”与必修本的“光合作用”结合等。③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④总体评价。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教学困惑与改进方案。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

第二,课中反思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有较强的调控应变能力,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这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环节,师生情感产生共鸣,近而产生共振,教学的效果得到优化。

第三, 课后反思是最常见而有效的反思,它能使教师有比较充裕的时空,对自己教学的得失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和总结。教师不仅要对课堂的事件进行客观的描述,对事件的发生进行细致的分析,还要对相关问题提出研究方案。这样才能使教学经验理性化,以指导、改进以后的教学。因此我们教师如果能把每天的教学加以反思,并写成随笔和记录,这是我们老师进步和创造的源泉,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无价之宝。

总之,我们教师就是在反思中成长 ,在成长中反思。在不断反思中提高教学水平。

第11篇:生物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本课例探究学习形式多样,内容充实,时间比较紧凑。学生活跃,积极参与,如果基础较好,过程顺利。到晓园中学进行异地公开课,由于学生学习进度不同,不能连贯,如能再多点时间关注学生的问题会更好。

教学反思:

1、对于细胞的生长,学生易于理解,但对于细胞如何进行分裂,怎样由一个变成两个,学生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在这方面最好用课件把每个步骤分解,效果更好。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对于细胞分裂的步骤,我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很容易记忆。

2、对于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后再分裂这个概念,如果直接传授,学生虽然接受,但很不理解,对于这一问题我的做法是:给出两种猜测,让学生思考,分裂时人的染色体是不是数目逐次减半,由46条分裂成两个含有23条染色体的细胞,然后分裂成12.5条的染色体?学生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争论,教师肯定合理的猜测。对于如何分裂后还保持每个细胞46条染色体,学生想到可以先把染色体的数量加倍,再进行分裂,这样分裂后每个细胞的染色体数量就跟原来的一样了。用这个方法启示学生,让他们自己找出方法,这样学生学得快,也记得牢。 如果再播放植物细胞分裂过程动画,能直观的体现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后再平均分配的过程,效果会更好。

3、对于这节课的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制地生长,这个问题我没有详细讲,因为细胞不能无限制长大的原因很复杂。我只以正方体为例,进行类比,从细胞吸收营养的角度去分析,学生大都能理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难以理解。

4、在以后本节的教学设计中,我要更充分的分析学情,以学生为主体,努力提高小组合作探究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第12篇:生物教学反思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教学反思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是《基因工程》专题的第一节内容,下接《基因工程操作程序》、《基因工程的应用》等。这三节内容是本专题的核心。本节课较好的完成了学习目标,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现我将其归纳如下。

一、上课缺少激情,没有很好的激起学生的积极性,课堂讨论气氛不够热烈。讲完课后,我又看仔细了一遍教参书。发现在提问时,有些问题启发的不到位。设置问题的跨度较大,没有更好的启发学生。这个问题以后一定注意。

二、没有做到新旧知识的结合。关于基因工程的内容必修2有初步的介绍。选修3只是在此基础上更深入的学习。我在讲课的时候没有做到新旧知识的衔接。如果在上课的时候能先复习必修2学过的知识,调出学生的知识库,效果会更好。

三、关于限制酶所识别的核苷酸序列的特别之处没有给予补充。限制酶的通常识别“回文序列”,限制酶所识别的序列无论是6个碱基还是4个碱基都可以找到一条中心轴线,中轴线两侧的双链DNA上的碱基是反向对称重复排列的。

四、限制酶切割的是两个核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在让学生动手模拟限制酶切割核苷酸序列的过程时剪刀剪断纸片的时候,会给学生一种误导。认为限制酶也切割了氢键。所以实验设计得不是很严谨。学生动手剪纸片时,老师应加以说明 “限制酶切割两个核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后,因为骨架断了。所以氢键会被破坏自动断裂。为了显示限制酶切割后会形成两个片段我们也把纸片的中间剪开。但是限制酶并没有切割氢键。”这样学生会更清晰的理解。

通过这节课我更加认识到深入备课的重要性。老师要备课充分适当的给予学生补充教材没有的知识点,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另外,老师设计实验的时候也要讲究科学性和指导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听课,总结弥补自己的不足。

《植物细胞工程》教学反思 《植物细胞工程》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的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含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以及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等问题。我在自己备课时确定了本节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列举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描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本节课基本完成教学目标,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主要存在于知识的整体性不强,缺少一些内在的联系,比如连贯性和逻辑性。经过我参考了多个教学设计后,思考总结发现。本节课可先介绍了一些重要的概念,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基础,再让学生通过自学胡萝卜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总结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相关内容,构建知识网络,要求其中包含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流程,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该操作中的每一步在生产实际中主要应用于哪些地方。在检查了学生所构建的知识网络以后再有针对性地提出补充讲解。这样的设计不仅将前后知识完全联系起来,构建了清晰的知识网络,而且也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让每一个学生都思考动脑,都主动学习。而教师在讲解时也更加轻松,更加有针对性。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也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解和完善。

通过课后反思,我觉得自己还应该多锻炼,多思考,尽量学着如何去将知识构建成网络,使教学更轻松,学生学习更清楚。讲课主要是以谈话、启发法的方式进行授课,并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不仅仅做学习的主人,还要做创新思考者。

《动物细胞培养》教学反思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掌握好这项技术才能为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以及胚胎工程都打好基础。所以本节课在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我紧密围绕三个问题展开:(1)为什么要进行动物细胞的培养?(2)什么是动物细胞培养?(3)怎样进行动物细胞的培养?这三个问题也是本节课的重点。然而在讲课过程也存在多多少少的不足,现将优点和不足总结如下。

首先优点如下:

一、引入新课精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看过余文森教授著的《有效教学十讲》,余教授说过一个比喻,情景于知识,犹如汤之盐,盐需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我觉得应该以演员SELINA演习时皮肤大面积烧伤,治疗通常是取健康皮肤进行自体移植,但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来讲,健康皮肤很有限,如何来治疗该病人作为问题引起同学们讨论,引出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动物细胞培养。

二、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植物组织培养,因此我先回顾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并提出了一个问题:动物细胞培养能否像植物组织培养那样最终培养成新个体?引导同学们思考两者之间的异同。在讲述培养过程时,学生阅读课本自主总结和借助课件展示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培养的过程及把握注意事项。

同时,本节课也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正:

一、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的理念是要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而本节课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仍然是教师为主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观的想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得出结论,而事实上学生回答问题答不到点子上,我就匆匆的把答案公布了,没有真正做好引导工作。

二、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的气氛对整堂课的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纵观整节课,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回答等积极性不高。

三、时间安排不够紧凑。导致最后讲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时时间紧,讲得比较匆忙。当然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是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使课堂的知识容量比较大,对前面学过的内容可以比较快的复习,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教学反思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第二课时)的内容,这一课时我采用“问题——活动”式教学,其操作流程为:PPT展示从受精到胎儿的发育图片引起兴趣,导入新课→出示目标→复习旧知,检测预习效果→活动探究→学生展示展讲→归纳提升→多媒体演示→应用迁移。这个流程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课后我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做了总结和反思。

通过这件课的学习,我认为基本上达到了我的预期设计目标。首先,学生课前预习比较到位,基础题能够完美的说出答案。其次,在讨论探究中,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所讲内容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方式,有条不紊的构建出知识框架,并能作进一步的拓展延伸。第三,当堂检测题中,学生能够自主完成检测题,并在展讲过程中对于发生的分歧自主解决,最终达成知识上的统一。第四,小结环节,学生对于本节所学内容再次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加深学习目标的记忆。第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起的是主导作用,及时调整课堂进程,针对学生展示情况适时点拨,提出质疑,加以追问和总结,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最后,本课时我从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认知逻辑出发,借助多媒体和网络将“受精作用的过程、实质及意义”和“胚胎发育”采用动画演示方式,使知识结构更加清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中,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

本节课还有许多地方存在不足。第一,我在课堂调控中做的不是很到位,显得有些急躁,留给学生讨论,自我展示的时间有些短,可见还是对学生不放心,没能彻底的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二,在展讲环节中,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有些不是很紧凑,一些生物学术语用的不是很确切,在专业老师看来,知识讲解有些零碎。今后应该多些这样的课堂,逐步提高学生的生物教学素养,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我觉得生物教学多些动画和视频更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今后,还需要提高自己制作课件能力,多用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第13篇:生物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

殷物关

通过两年多的教改的不断深化,我对生物学科的教学进行了很多反思。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该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不管教学怎么改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握一定的原则,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 首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切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要通过举例、画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加以比较区别,消除学生对生物概念规律的模糊感。

第二,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习题的讲析中,选例除了要注重习题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以及渗透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性。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除了课本上必做的演示实验外,教师应当善于观察,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根据课程结构设置内容特点、课型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解决生物问题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做到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教师应当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训练。学生只有具备扎实严谨的基础知识,才能转变成灵活的思维方法,最终表现出独特的创新能力。

第14篇:生物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姜滟俨教学反思

我从事生物教学近十年,对生物教学有着深刻地感受: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质的运动、物质结构及变化、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不断的创新性,生物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应当扎扎实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需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加以比较区别,消除学生对生物概念规律的模糊感,教学反思《生物教学反思》。

在习题讲析中,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启发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挖掘隐含条件,抽象生物情境,提出规律列式求解,做出结论并加以讨论等,做到解题过程步骤完整,推理严密。

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

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习题的讲析中,选例除了要注重习题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以及渗透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性。

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除了课本上必做的演示实验外,教师应当善于观察,挖掘生活实例中的生物原则,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研活动教学反思

第15篇:生物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在生物课的教学中,使每节课设计都能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出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以下结合《循环系统》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的一些情况具体总结一下新课标教学的体会: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的血液,血管、心脏等知识的深化,又是后面学习呼吸、排泄等章节的前提和关键。这部分内容是《生物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第五部分----生物圈中的人,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经过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人体所产生的废物也通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的协调活动排出体外,因此本章内容起到了联系各部分知识的作用。

一.给学生机会,自己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究。血液的循环途径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动物学的过程关于动物的知识中已经接触过,而且可以提示学生,人类的血液循环途经和鸟类及哺乳类动物是类似的,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应该能够自己寻找出物质运输的途径,所以,课前给每位学生制作一张探究活动报告单,通过他们自己讨论,绘出循环的路线,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并且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学生的能力、知识储备有差异,因此允许他们结组讨论,取长补短,避免知识信息的孤立,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讨论点的机会,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二.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小组的讨论,每个组都能总结自己的成果,第二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尽量多的给他们机会,并且在同学展示的过程中,允许其他组的同学提出疑问,提出的问题本组成员可以参与解答,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知识的讨论中,中学生都有自我的表现欲,为了能够参与到讨论中来,他们就会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做到一节课中每位学生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减少部分学生一统天下的局面,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三.对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不公平的评价会拉开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隔阂、冷漠、消极甚至对抗的情绪。有时,还会引起班里的其他同学冷落、孤立被评价的学生,使学生受到精神上的伤害。所以,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爱优秀学生,不冷落后进生。而且,更应对后进生施以关爱,善于发现、赏识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之获得“我也行”的情感体验。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对每位学生给出一个激励性的评价,同时让去他学生作评价,是学生的评价不局限于老师对她的评价,而且体现同学之间互相认同的意识,让学生感到成就感,使评价是开放性的。另外鼓励学生的自我反思激励方法,可以自己评价自己的成果、作品等,使其他同学能够理解你的创意,争取同学良好的评价,这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适当的时机,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建立同学、老师、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做到评价的人性化和个性化,突出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同时把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现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能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 另外,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搜集、整理、加工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开阔视野,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掌握获取信息的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新课标的教学中,说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在此基础上充分去实现课标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第16篇:生物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

2013年10月6日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162班生物教学,从9月月考情况来看,最高分90分,最低分42分,平均71.5分,优秀人数2人,优秀率5.13%。成绩不算理想。认真回顾这半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在教学中,成绩较差的学生问题出在听课过程中精力不集中,课后作业不及时做,他们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体会的过程。成绩稍好的同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主动学习的意识差。因此本班学生在成绩上还有上升的空间。

针对这些情况,我准备采取以下措施:

一、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针对基础差的学生,找他们谈话,拉近与他们的关系,找出根源,转变他们对学习的错误认识,消除学习中的消极情绪。找以下一些同学谈话(李斌云、李佳艳、何志成等)。

二、加强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愿意学,乐意学,积极主动学。

三、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平时多看书,多听课。

四、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

五、培养优秀学生,对成绩中上等的学生,提高了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教学反思

长期以来生物教学多数都是以背为主,因此使学生形成了一种机械的的学习方式。遇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时候学生就无从下手。因此,针对此问题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中融入一点生活味,把“死知识”变为“兴趣生活”。

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既有经验及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亲自感悟,乃至发现和解决问题。我们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因此对大多生物都有一些接触,所以他们更好去联想。

二、教学中以“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自主式学习:

要使学生掌握生物学习基本功,并在学习中不断的实践和应用,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性。在生物教学中有时要让学生先学后教,加强当堂训练的力度。

三、课堂教学中要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尖子生,加强培优、推中、辅后工作,同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关注个体差异。创造能引导他们的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备课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全体学生,力求满足每一位学生,在讨论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充满自信心。 总之,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及探究性很强的学科,应充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样学生不仅能主动获得知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合作的意识,为生活打下一定的基础。

2013年10月26日

第17篇:生物教学反思

这个学期,上初中一年级3班的生物课。因为今年起,中考要考生手了,期中考试我们也举行了

考试,现在考试已经结束,面对学生的一些让人失望的试卷,我陷入了深思:为什么会这样?我绞尽脑

汁,百思不得其解。所有的题,甚至是原题都一一做过了,有些题甚至还强调了很多遍,为什么最后的结

果还是不会?今后该如何做,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成绩?基础知识部分:通过试卷可以看出,基础知

识需要记得的,学生掌握的不好,也许学生基本上都是死记硬背的,且掌握的不扎实,缺少灵活性。错字

多。对策:今后的教学要注意把握全局,从细处入手,对出现错误的学生,在其纠正错误后要组织针对性

的过关。指派组长检查,引导学生自我训练。

同时,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让学生有感悟,获得一定的经验。知识的运用、迁移部分:这是一个让学生、

老师头痛的问题,学生的理解、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太差,有时明明能背下知识,但是却不会运用,答不到点子上

去,这是我一直以来最为苦恼的事情,在我看来都是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对学生却是一头雾水。如何克服这个困 难,解决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

首先,我把学生进行了比较。除了学生自身能力和学习方法外,我找不出什么其他的原因。其次想到

自身的教学方法,长久以来,学生总习惯于先自己讨论、交流后,教师再把答案组织成型,然后背下来,要是哪一

次没有组织,学生马上抗议,不知道背什么,有点无所适从的感觉,给人的感觉好像是雏鸟,张着嘴巴专

等着人来喂。一旦考试遇到了稍微变样的题型,马上就傻眼了,不知道从何下手。今后注意开阔学生的视野,

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己组织成答案,以提高学习的能力。

学习态度是决定成绩好差的前提条件,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

对试卷中做错的题目,不能单纯归为粗心、马虎所致,其实也有审题不严,能力不强方面的问题。

找到了真正的问题所在,也就找到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成绩不理想的背后,就是问题的暴露,自己必须找出问题所在,立即采取措施,加以补救,如果通过这一次的失败, 能换取下一次的成功,也该心满意足了。相信只要通过师生不懈的努力, 生物知识能力会有所提高。

第18篇:生物教学反思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

在本学期中,我逐步尝试将“目标导向教学”理论应用于我的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我认为,“目标教学”简单来说就是师生在课堂中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依据简单、可操作的一系列教学目标,最终绝大多数学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为终点的教学管理过程。

“目标教学”的大框架是“导标——导学——导练——导评——导结”五段式,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不分对象地、机械地,甚至生搬硬套地将其应用于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去来说。比如说,导标这一过程也许在高中生能够很容易让学生跟着教学所呈现的目标去学习,在练习、讲评中检验三维目标是否达标,但是在初中生物教学,我发现这样的效果并不是太明显。初中生在学习方面有以下几方面的的学习特点:(1)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都比较弱,而学习依赖性强,尤其是七年级学生表现更明显;(2)思维特点上起主导的还是形象思维,随着年级的上升抽象思维迅速发展(3)学习上容易对教师生动形象的事例介绍感兴趣,对严密的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厌烦。因此,有一部分学生看到分解的许多小目标后,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有时还会感到厌烦,就开始慢慢走神、不感兴趣,因此在学习动机不强的情况下,试想一下练习的效果会怎样,达标效果也不言而喻了。针对初中生这些特点,我觉得目标导向教学在初中生物中可采用这几个环节,即“引趣——尝试——反馈——总结”。 第一,引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并且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教师可通过生动有趣的生物演示实验或是设计简单的学生实验,讲述生动的生物学史,列举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学现象等,多种方式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解释生物现象、探索新问题的求知欲。当学生产生了疑问,有了解问题的需要后,再让他们自学教材,他们才能专心研读,使自学获得好的效果。例如,笔者在讲“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一节时,先课前让学生分组捉鼠妇,分发一系列的讨论题给他们,如“一般在什么地方容易捉到”“什么会影响他们的生活”“你怎么跟别人验证你的结论是对呢?”等问题,通过这样的一个探究实验设置了疑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导入了下一环节。

第二,尝试——让学生学习自学

教师分发自学提纲,即分解后的学习目标,由学生按自学提纲,个体独自阅读教材,或四个人一组小组讨论的形式,有时用老师将学习目标用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掌握。教师作巡回点拨,对自学中出现的问题,诱发启导,但不能包办代替,主要在于了解自学情况。

比如在介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及影响》这一节时,可简单地将目标呈现给学生:(1)举例说出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2)举例说出一些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3)生物适应并影响环境,认同保护生物的观点。接着采用学生依据要求:4人一组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举出许多例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纠错与讲解,注意引导学生紧扣讨论题目来进行讨论。对个别学生提出一些超出教材要求的问题,教师应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深度,指导他们在课外去阅读有关书籍,以防讨论漫无边际,影响 教学进度。当然,也要注意保证讨论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估计学生讨论没有余力时,再予以指导、启发和补充,切忌匆忙讨论,仓促结束。接着,教师组织全班学生,针对普遍性的问题,结合教材的重点、难点(因为通常重点、难点是不能完全依靠自学解决的)以及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第三, 反馈——尽可能了解学生

目标教学是通过教学信息的反馈来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检测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定预定的教学目标。检测的形式一般采用提问形式或书面练习检测,当然尽量可多用一些书面检测,这样涉及的学生比较多,效果更为有效。在每一个知识点讲解完毕,可适当选择一些“小、精、活”的练习加以检验,以确定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根据检测中暴露的问题,有针对性进行小组或个别辅导,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教学中反馈的信息,实现了对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控制,这样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总结——化零为整以保证教学质量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目标教学中必须保证实施小结这一环节。这样有利学生把各个小目标达到整合,最终实现总目标,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并且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知识的再现与提取。篇二:初一生物教学反思 2011-2012学年度,我担任初一(

5、

6、

7、8)班的生物教学工作,上学期过后我有下面一些思考:

一、初一生物的教育对象是面向初一学生,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为一部分今后要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础。也就是说,初一生物教学的目的是全面、基础、科学素养教育,从这一观点出发,在我的生物教育理念中,从我接触学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是一直以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为主要目的的。我的每一个课堂设计、每一个活动安排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且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中心思想。在课堂教学的准备中,我会多注意选择与书本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教学理念的中心。

二、作为老师,教材是必须要了解掌握的,但是,教材对于老师来说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依赖。我认为,教材就好比一池水,要站在高处去看才能觉得清澈见底,也就是说,要站在一个比教材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作为一名教师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不仅是研究所教年级的教材,还要把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都要研究,首先要知道在整个初中阶段,生物课程都需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知识体系是怎样安排的,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那些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等等。在我的教学中,通常我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个一个专题,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很多的活动,例如一些课堂小游戏、调查、竞赛等等,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三、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探究式活动。生物科学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科学,我在课堂中会一直给学生强调一个观念,老师在课堂中讲述的甚至与书本中所写的知识都不一定是正确的,相反,对于生物学科来说,有可能目前我们所学习到的一些理论会在今后的科学探究中发现是错误的。在教学中,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都是前人通过科学探究发现的,因此,我认为教学并不是把知识死板的教给学生。相反,我的课堂设计大多都是将学生置身于当时科学家们所处的环境,让他们通过体会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引导他们找到隐藏在各种生物现象下的本质规律。同时也鼓励学生对老师、对书本提出质疑,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证实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新的想法,作为老师要给予肯定,保持孩子的一颗创造心是最可贵的。并且作为老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创造的平台,结合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我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肯定他们在这些活动中的一些创新,我相信,在这样一个轻松、愉快又充满鼓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无论在知识、能力、创新各方面都将会是最优秀的。篇三: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闵家中学 张洪生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在生物课的教学中,使每节课设计都能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出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以下结合《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的一些情况具体总结一下初中生物教学的体会: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是人教社出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观察心脏的结构和肺循环、体循环的途径这部分知识是教学的重点。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的血液,血管等知识的深化,又是联系消化、呼吸、排泄等章节的关键。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经过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人体所产生的废物也通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的协调活动排出体外,因此本章内容起到了联系各部分知识的作用。 1.给学生机会,自己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究。 对于血液循环途径的知识,学生以前从没接触过,因此是较为抽象和陌生的问题。如何化抽象为具体,增加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感性认识是教学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复习了上节所学习的心脏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知识,再让学生认真观察血液循环图解,思考讨论了“观察与思考”中的两个讨论题。在充分的思考、讨论、交流、表达中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出物质运输的途径,通过他们自己讨论,绘出循环的路线,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并且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学生的能力、知识储备有差异,因此允许他们合作讨论,取 长补短,避免知识信息的孤立,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讨论点的机会,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2.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通过小组的讨论,每个组都能得出自己的学习成果,第二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尽量多的给他们机会,并且在同学展示的过程中,允许其他组的同学提出疑问,提出的问题本组成员可以参与解答,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知识的讨论中。中学生都有自我的表现欲,为了能够参与到讨论中来,他们就会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做到一节课中每位学生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减少部分学生一统天下的局面,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3.对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

不公平的评价会拉开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隔阂、冷漠、消极甚至对抗的情绪。有时,还会引起班里的其他同学冷落、孤立被评价的学生,使学生受到精神上的伤害。所以,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爱优秀学生,不冷落后进生。而且,更应对后进生施以关爱,善于发现、赏识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之获得“我也行”的情感体验。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对每位学生给出一个激励性的评价,同时让去他学生作评价,是学生的评价不局限于老师对她的评价,而且体现同学之间互相认同的意识,让学生感到成就感,使评价是开放性的。另外鼓励学生的自我反思激励方法,可以自己评价自己的成果、作品等, 使其他同学能够理解你的创意,争取同学良好的评价,这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适当的时机,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建立同学、老师、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做到评价的人性化和个性化,突出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同时把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现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能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

另外,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搜集、整理、加工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开阔视野,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掌握获取信息的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新课标的教学中,首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在此基础上充分去实现课标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篇四: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谢昌华

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生物新课标要求我们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知识性目标的反思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制定知识目标。扎扎实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知识的学习笔者大多是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互动学习。例如第五章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利用,围绕三个问题导入:1.什么是呼吸,请说出你身边的呼吸现象?2.人或动物在呼吸时,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有什么不同?3.植物有没呼吸?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讨论。有位学生提出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存在?教学内容就这样自然的延续。

二、技能性目标的反思

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

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列举身边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要求的分组实验有具备条件,一个个都要开展,实验过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七年级开展的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实验,发现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出乎意料,对实验也非常感兴趣,当场给以表扬。当然对学生的肯定对帮助学生确立自信也是很有帮助。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反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在学习七年级植物标本的采集过程中,“同学们植物标本可帮助我们认识多种多样的植物,在科学研究中也占有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该为植物做些什么呢?”“请我们大家一起来爱护花草树木,以后不会再出现有的同学践踏学校的草坪这现象。”学生也意识要爱护一草一木。篇五: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本学年我担任高一(4)班、(5)班、(9)班、(14)班和(16)班5个必修班的生物教学工作。其中有强化班也有普通班,由于学生基础不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有所不同,需要不断地调整角色和情绪。对于近来教学工作我总结以下几点:

一、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学设计要坚持“以学定教”的精神,就要有较强的预见性。

1、能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2、能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就对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思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对象分析。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我反思,才能科学地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②教材分析。首先要通览教材,鸟瞰全局;其次,精读教材,把握重点和难点;再次,泛读教材,多涉猎。这样才能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调换和补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有否差异等。如在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时,就把教材中的排列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结合,“减数分裂”再与“遗传的基本规律”结合,选修本的“光合作用”与必修本的“光合作用”结合等。③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④总体评价。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教学困惑与改进方案。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

二、、课中反思,以下是我在以后的课堂中自己应该完善的地方。 1.应该多做练习,这样能迅速把握重点、难点和常考点。 2.每节课都给学生布置一道开放性练习,比如,讲到生物的特征时,就要求学生课后讨论:结合本节知识,人作为生物,具有哪些特征?提高学生的兴趣。 3.每节课讲完后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把相关重点知识背下来。 4.对平时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本、不带课本的同学及时补救。可以让他们在放学后留下来抄笔记或课本,或者背课本。 5.想尽办法寻找实物让学生形象地了解知识。比如“做细胞的模型”时,可用月饼盒、硬纸板、玻璃片等等向学生展示实验用具;讲到种子植物时可多带几样种子观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我们学的知识就在身边运用。 6.多举例子让学生更明白。比如讲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时,课本上是这样举例的: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学生对于“太多”“过多”“十分”“非常”之类的程度词能基本理解,但如果老师在讲课时把这个例子改为:如果适合放牧 1000只羊的草场,你放了2000只将会怎么样?这样学生就加深了理解和记忆。

总之,高中生物课的教学,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反思,也就是能在课前对课堂教学发生的一切具有鲜明的预见性,在课后能将课中的教学行为和相关体验上升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能根据各种教育现象适时作出适当的反映,从而体现和实践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布鲁巴赫指出:“反思性实践是使教师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成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创见的行家的工具”。

第19篇:生物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

调兵山市第一中学 范英歌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初中生物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生物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生物问题的空间呢?那么,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新课程下初中生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第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生物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行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生物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生物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

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生物教学》、《中学生物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

2.丰富生物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生物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生物学名著、生物学学术论文、生物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第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生物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生物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

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2.生物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生物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生物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生物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生物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生物教学反思对生物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生物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生物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第20篇:生物教学反思

浅谈教学中的因班而异

弘文中学 高二年级 生物组周林红

2008年6月20日,我告别了大学生活,6月30日踏上了列车,怀着一颗充满希望的心来到了弘文中学,开始了一个暑假的招生工作。从9月1日起正式作为一名教师走上讲台。转眼几个月过去了,在这几个月的工作中遇到了许多事情,而不顺心的是有很多,觉得处处碰钉,然后赶紧想办法解决。

在这几个月里,我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怎样完成自己从大学生到教师的转化,怎样处理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这些转变在刚开始一段时间里是让人感觉非常别扭的,因为这是180°急转弯,在不久前,自己和学生一样也只是一个学生,和他们做着同样的事情,可是现在必须把角色转换到教师上面来,这几个月是角色转变的过渡时期,心理总是矛盾的,人也就是矛盾人。但是正是因为自己的学生气质没有彻底消失,所以同学生很容易接触,很容易交流。很容易谈理想未来,很容易打成一片。只是有必须把握好一个度,教师与学生之间还是不可以完全打成一片的,不能接触过多,不然学生可能会放松对纪律的遵守,放松学习。因此必须注意这个度。

我想刚毕业的大学生刚从事教学是都会有同样的矛盾心理把。不过经过几个月的教学和不断地反思,从心理到行动,我明显感到自己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像个老师了。我这个变化主要源自对学生的一颗责任心的驱使,使自己快速在老师的角色里成熟起来。感觉这种转变好像脱胎换骨一般,成了一个崭新的自己。 在这几个月的教学中,我遇到许多事情,使自己想方设法去解决,在解决一个个教学中的问题中,让自己快速成熟起来,迅速完成向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任二(8)、二(9)两个班的生物老师,在刚开始的教学中,我没有考虑到这两个班之间的差异,教学内容是完全一样的,并没有因班而异,而且在纪律上也没有过多的要求。在这时我只是教学生如何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点,如何理解书上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采用怎样的方法。在课堂上我利用和学生比较贴近的语言,生活中比较有趣而又与知识点密切相关的小插曲小事例,和比较有吸引力的绘图、模型、实物等来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生物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不应该让学生学的过于死板,不应该机械的学习,不然时间一久,学生对学习没有了新鲜感,没有了兴趣,那样学习就变成了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这是很不幸的事情,也是我不想看到的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才能更好的快速的形成。

事情总是有两个极端,不是向着这个极端,就可能向着另一极端发展。我们总要在其中寻找合理的平衡点。

在课堂上,我想通过讲出有吸引力,有趣味性的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到既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和生活,又有利于面对考试的知识。这样课堂上就出现非常活跃的局面。 课堂上活跃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同学们积极的思考问题,非常活跃的回答老师的提问,紧跟老师的路线,而发散思维。而另一种就相反,成为另一个极端。这种活跃就成了没有纪律,一盘散沙,学生胡思乱想,胡言乱语,甚至故意扰乱课堂。

而在刚开始一段时间这两种活跃分别在(8)、(9)表现出来。

在8班,学生听课非常认真,我提出的问题他们都能迅速的思考,回答。因

此在考试成绩上明显没有典型的两极分化,总体都在学,总体考的比较高。 而在9班,不知不觉中走第二钟情况的路了,学生很活跃,一部分在积极的思考老师提的问题,可是还有一部分在胡思乱想,胡言乱语。因此上课讲闲话的现象很严重。因此在考试成绩中两极分化的现象很严重。有的考的很好,而有点考的很差。

出现这两种情况,我很苦恼,为什么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方法,在两个班却出现不同的情况呢?

通过与各科老师进行交流,不断的反思,我明白了出现这两种情况的原因:

一、两个班的学生素质是明显不同的

8班作为竞赛班,学生自觉性很高,学习态度很好,上进心很强。这时,若老师再在课堂上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丰富多彩的实例来讲解生物知识,那么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更加有兴趣,更加主动地去思考,学习。

9班作为平行班,学生的基础不牢,也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且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自我控制力不强,自觉性不高。由于长时间学习处于劣势,学习的进取心显然不是很强,而在此时,若老师只是一味的求课堂的活跃,不注意课堂纪律,那么学生就会胡思乱想,胡言乱语,答非所问,一味的在寻找乐趣,而没有寻求知识。这样很容易破坏课堂,也会让其它同样缺乏自控力的学生放松要求,放松学习。

所以,就必须在纪律要求和课堂活跃之间寻求平衡点,既不让少数学生扰乱课堂,又不课堂过于呆板,让学生在轻松有序的课堂中学习到知识。

二、我在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上应该因班而异

8班的基础较好,学习上进心强,我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在保证学生基础稳固的基础上让学习的知识再进一步的提升、强化。在教学方法上,可以继续采用一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9班基础不牢,在教学内容上不能像8班那样,应该重在抓基础。他们基础不好,学习新知识能力有限。我重点帮学生总结归纳书上的基础知识,再适当的做一定的提升。在教学方法上,首先,要强调课堂纪律。因为他们的自控力不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不能主动的去学,而且容易分心。必须施加一定的压力,让其有适当的压力感,来推动他们。让他们感到不遵守纪律是要受到惩罚的,不好好学习是要承担严重后果的。

虽然在教学中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但是,通过这几个月的教学生活,现在我喜欢上教学工作了。生物课很少,如果有一段时间我没有和学生交流,没有课的话,我会感觉很不舒服,非常孤独。于是,我会转到教室外面看看学生。我觉得教学和绘画一样也是有趣的一门艺术,也是具有层层境界的。我希望,而且我也一定会竭尽全力绘出一幅让学生和自己都舒心满意的画面。画面里有学生的学有所成、学有所乐的笑容,也有自己教有所成、教有所乐的笑容。

《生物 教学课后反思评语.doc》
生物 教学课后反思评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