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读写结合 学校工作总结

2020-06-06 来源:学校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小学语文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

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需要培养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在低年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从低年级学生的已知和实际语文能力出发。而读写结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读写结合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被语文教师们广泛应用。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语言和习作素材的积累,而且提倡对积累的运用。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举措,我在低年级进行了语文读写结合的尝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为中年级习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以朗读促语言文字的积累。

小学生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对语言的感受和积累,而不是理性分析。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小学生长于记忆,长于形象思维,让他们大量接触规范的语言文字作品,形成对祖国语言文字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是符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点的。许多精彩的课文及片断,小学生尽管理解还不能达到透彻的程度,还没有能力去欣赏课文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独到之处,但要求他熟读成诵并不困难。如能熟读成诵,课文的语言会变成自己的语言,成为自己的储备和财富,一旦用时会自然涌上笔端,大大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而朗读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理解,培养语感,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海德格尔说:“语言就是人的生命活动。”可见,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再现作品的人文想象,品味作品的人文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也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将课文的情感渗透于学生心灵,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进行词句积累,同时为学生的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识字不多,词汇量也较少,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有意识地对一些有特点的词语进行积累。比如,《小溪》一文中的“滑溜溜”和“亮晶晶”,我通过创设情境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积累。老师说:“冬天到了,小溪就变成了溜冰场。这时候你来到山里会干什么?”学生回答:“我会溜冰。”老师说:“是呀,小朋友们可以溜冰啦!多开心啊!来读好这两个词。”

到了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是以积累常用词语为主,但在教学文本中如遇到一些文字比较优美的书面化的语言也不妨让学生积累一下。如《人间仙境九寨沟》一文中就有许多好词,“色彩斑斓、五彩缤纷、憨态可掬、古木参天、异兽珍禽、诗情画意”等。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看着色彩鲜艳的图片进行理解性的朗读,再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比赛读、游戏读)帮助学生建立词语的初步概念。然后让学生用其中理解得最清楚的词来说一句话。从朗读到运用,学生的积累可谓扎实到位。《石榴》一文对石榴的外形做了细致地描写,石榴虽是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水果,但要用准确的语言来进行表述,对学生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我让学生在课堂上划出描写石榴的句子读读、议议,课后再背背、记记。这样当学生以后在生活中看见了石榴,他就会用课堂上积累的句子来进行介绍,同时也为今后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二、以随文练笔促语言文字的吸收消化。

随文练笔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训练,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紧随阅读教学且形式多样。但是一节课内,教师没有必要教学课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只能根据既定的能力训练目标,在课文中精心选择几个训练点,即选几个供学生训练用的“例子”。选择好“例子”对于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起到关键的作用。怎样选择呢?教师要根据学年教学目标和教材编排的读写训练项目,在课文中选择语言表达上具有某种规律性的语言现象(词句和段落)。这种语言现象应该是可以迁移、可以概括类化、举一反三的,并且要跟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相适应,符合儿童的语言“最近发展区”。这种具有规律性的语言现象就是教学所需要选择的“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语)在课文中选择“例子”是件不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潜心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的语言特点上下一番功夫。

1、模仿性练笔

模仿性练笔是选取课文中典型句段,如总分结构、排比句式、比喻句等,仿造其规范的语言和句式,指导学生进行仿写。通过仿写,使学生逐步掌握各种写作方法。

二年级的课文中有许多具有特殊结构的典型句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虽无需了解这些句子间存在的结构特点,但作为老师可以意识地进行渗透。如《黄山奇石》一文,文中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介绍了黄山上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五老奔天都”和“金鸡叫天都”。课堂上通过老师的引读,男女生配合读,让感受到句子间存在着特殊的关系。课后再让学生仿照这种写作特点,经过自己的合理想象写一写黄山上的其它石头的特点。“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天狗望月”又会是怎样一番生动有趣的景象呢?再如教学《称象》一课,曹冲想出了

“以石代象”的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在当时的情况下,你还能用什么方法称象呢?于是,学生想出了“以土代象、以人代象、以木代象”等方法,随即让孩子仿照课文称象的过程写一段话,这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因此,仿写只要教师把规律教给学生,使学生有章可循,学生掌握了它,就会从读中悟出写的门径。

2、理解性练笔

理解性练笔就是在学生理解、领悟课文内容和语言形式之后,让他们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某种语言形式,去转换、丰富、发展课文内容。通过练笔的方式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

二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是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为主,但如果仅仅停留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上,是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因此,我在教学《花木兰》一文时,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抓住“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赫赫战功、英勇善战、巾帼英雄”这几个词,让学生用这几个词语简单地介绍一下“花木兰”这个人物。通过对课文中这些词语的运用,学生对花木兰这位巾帼英雄的形象感受就更深刻了。学生在理清文章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语言,概括提炼课文的内容,以此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能力,这种练笔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再如《小冰熊》一课,课后创设情景:“第二天,小熊一家要出去旅游了,小熊当然舍不得把小冰熊一个人留在家里呀,他把小冰熊也带上了。路上,他们会怎样照顾小冰熊呢?”这样的练笔学生必须建立在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写。课文中小冰熊在家里,妈妈给它盖上了棉被。棉被起到了隔热、保温的作用,小冰熊才不会融化。学生必须理解了这一内容,才能通过自己组织语言来进行练笔。

3、想象性练笔

学生的想象充满了创造色彩,充满了灵性。想象性练笔就是抓住课文中那些高度概括抽象却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或是文本中的空白点,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想象力特别丰富,作为老师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培养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如教学《迷人的秋色》,抓住“迷人”这个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秋天里还有哪些景物是迷人的?展开想象,画一幅风景画,并用语言描绘一下。如教学《沙滩上的童话》一文,文中的孩子们是用炸城堡的方法救公主,而这种方法可能会使公主受伤。让学生展开想象,想出

更好的办法救公主,把救公主的过程写清楚。学生对此也非常感兴趣,自然就乐写。

想象性练笔还包括让学生补写文中省略的部分,可以是省略号省去的部分,也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续写。如《神秘的恐龙》一文,文中说科学家们对恐龙的灭绝作了种种推测。课文的第三节结束用了省略号,省去了其它推测,这里便可让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写一写还有哪些可信的推测,并写清理由。补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提供给他们想象的机会和空间,培养了他们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思维的灵动性,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学生的练笔必须建立在对课文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这就促使学生主动深入地去钻研课文,有效解决了学生作文没有素材的老大难问题,在培养其敏感的作文意识的基础上,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这种练笔始终紧扣在学生理解领悟课文的基础上,保证了教学主题的统一性和教学过程的流畅性,理解运用,读写结合可谓是相得益彰。

三、以化“我”入文促情感的激发。

学生的写作缺乏真情实感,是写作教学中出现的重要问题。所以,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化“我”入文,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学生今后写作中的情感激发奠定基础。学习文章,既要能出,即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对之做理性的分析,更要能入,即以参与者的身份和文中的人物同欣喜,共悲伤,在感情上融入,用心灵去感受,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掌握课文。

譬如,我在教学《面对夜莺感到羞愧》一文时,就让学生设想自己是课文中的莉达,听了奥莉娅的话,你会怎么对她说?然后依据自己的理解写一段话。一位学生这样写道:“虽然在树林里,没有人会看见,但是扔下的垃圾毕竟把树林给弄脏了呀!”另一位学生写道:“爱护环境,并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从孩子写的内容看,学生的确理解了课文中莉达这个人物的内心所想,发自内心的赞同莉达保护环境的这一举动。

再如《带着尺子去钓鱼》一文,课文教学完后,向学生提出:“如果你和爸爸一起去丹麦旅游时,到海边钓鱼,也钓到了一条不到22厘米的鱼。这时,你和爸爸之间会发生一段怎样的对话呢?”学生与同桌讨论后说:“我如果也钓到了一条不到22厘米的鱼,会对爸爸说:„丹麦的法律规定只有超过22厘米的鱼才可以带回家,这条鱼不到22厘米,我们不能把它带回家。‟爸爸说:„就差半厘米,马马虎虎算了。‟我说:„半厘米也不行啊,应该按照丹麦的法律办事。‟爸爸听了我说的话点点头,觉得挺有道理,就把鱼放回了大海。”之后再让学生把说

的内容写下来。从学生的话语中能体会到,学生已受到了自觉严格遵守法律,保护海洋资源的感染。

汉语的丰富性决定了读写结合训练的多样性。小学语文教材的语言训练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规定性的训练内容,如各单元的训练点,课文后面的作业题,课文的生字和词语;另一类是选择性的训练内容。选择恰当的训练内容是一件细致而复杂的工作。教师既要总揽小学生语言发展的全局,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的语言特点,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才能精心选择语言训练的内容。读写结合训练才可能科学有效。

推荐第2篇:读写结合

阅读与表达

一、崔峦关于《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要点

(一)阅读教学要有大的改进

1.要明确阶段目标,防止“越位”或“缺位”

低年级重点是字词句教学,要加强词、句的理解和运用,还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培养提取简单信息的能力。中年级重点是词、句、段教学。要在整体感知整篇课文的基础上,加强对重点词、句、段教学。要在感知整篇课文的基础上,加强对重点自然段、结构段的理解:归纳段意,理解段序,了解段式,培养对文本作出解释以及分析、推断的能力;还要加强句式应用、段式仿写等运用语言文字的练习。高年级重点是句段篇教学。要培养对文本整体把握的能力和对内容、人物、语言、写法等作出评价的能力,并增加迁移文中基本写法的练笔。总之,阅读教学要阶段分明,兼顾得意、得言、得法。要摒弃目标泛化、只重内容、模式单

一、收效甚微的阅读教学,追求目标单纯、言意并重、课型多样、省时高效的阅读教学。

2.要尝试整合

鼓励进行整合的阅读教学实验。如:单元整组教学、单元整体教学、比较阅读、群文阅读等。其共同点是围绕一个读写训练点,整体把握内容,获得阅读感受,发现可资借鉴的写法,迁移练写,拓展阅读。如果觉得上述做法步子太大,至少可以实践讲读一篇,自读一篇或多篇,并做一点动笔的练习。变一篇1篇地教学,为多篇地教学、一组一组地教学。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教学实效。

(二)习作教学必须走向开放

只在有限的习作课上作文,是远远不够的。要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拓展习作的材料、内容,鼓励学生多动笔、勤动笔,随时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用书面表达服务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

习作要向阅读开放。习作材料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活,这一点尽人皆知;还有一个是阅读,许多师生尚未意识到。要鼓励、引导学生把平日阅读书报杂志的感受、想法以及联想到的种种写下来。

习作要向各学科开放。各科教学中的趣事、乐事、受启发的事,一次有趣的实验,一次成功或失败的经历,都是不错的作文材料。

习作要向儿童生活开放。尽管当前小学生学校负担重,自主活动的时间、空间有限,但是生活还是丰富多彩的。和小伙伴玩耍的快乐,欢度节假日的喜悦,做了好事的开心,做了错事的悔恨……可以说,童年生活充满了欢喜、得意、兴奋、感激、伤心、思念、惋惜、向往……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逐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多写自己的童年生活,以珍藏美好的记忆。

习作要向社会生活开放。可以结合爱心、公益活动动笔(如拟提示语、公益广告),可以为了平日沟通而写(如写短信、邮件、祝福语),可以为了记录成长足迹编写(编习作集、成长手册)……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的工具: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习作教学要朝着“帮助学生养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的方向,不断开拓,不断探索,不断努力。

(三)课外阅读必须落到实处

落实课外阅读,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好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 “课内得方法,课外求发展。”阅读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知识,愉悦人生。为了给每个学生美好的前途和幸福的人生,语文教师要自觉担当起推进儿童阅读的责任,既做学生语文学习的引路人,又做儿童阅读的点灯人,让阅读成为习惯,陪伴学生一生。

要狠抓落实。“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没有课时,改进阅读教学挤时间;没有图书,利用图书漂流、相互传阅 办法找书读。还可师生同读、亲子共读、交流分享、热情激励等措施,把儿童阅读持久地开展下去。课堂教学改革的效益是有限的,儿童阅读的收获是无限的。儿童阅读,是一件造福亿万学生、回击做过未来的大好事。经过我们的努力,要让儿童阅读进语文课程、进语文课堂、进教学评价,要把这件事做好、做实,做出影响来。

二、阅读教学要和习作教学相结合

阅读教学的误区:阅读就是读懂、理解,却不问读懂、理解了干嘛,这样的阅读是瞎读,读得再多,再“好”,再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也不会提高。只是读过而已,随着时间的流逝阅读课的收获也将流逝而去。

有人把语文比作三层小楼,一楼是识字,二楼是阅读,三楼是写作。

怎样把阅读和习作教学有机结合呢?

(一)阅读教学不等于阅读理解

(二)阅读教学要交给学生阅读和表达的方法

(三)习作是阅读的实践延伸 1.仿写

阅读得法,习作用法(积累运用) 好词佳句的运用

构词、构句、构段、构篇方式的运用 表达方法的运用 2.改写 古诗改写

明确诗意,融入想象,行文成篇 体裁改写 扩写 缩写 3.续写 4.补白

5.我参与其中去写

三、阅读和表达测试

(一)夯实基础 基础知识扎实 1.字

农村

江堤

梧桐

木材

木柴

潜水

山冈

塑像

布匹

春蚕

条幅

虽然

钻研

而且

寺庙

一幅

果汁

胖瘦

展露

享受

脊背

应用

即使

是否

瑰宝

乳汁附近

吉林

千克

召唤

鲫鱼

缩小

手册

捕捉

亚洲

位置

仪态

弓弦

窜出 蹿出

颈部

顷刻

妄想

违背

矩形

削苹果

瘦削

解剖

森林

白纸

兴奋

质量

草丛

雨伞

结束

草茎

住宅

供应

供认

尽管

复习

载重

情不自禁

花蕾

甘蔗

邮局

倔强

职务

脾气

粗糙

沮丧

2.把下列人物按名著归类,并按音序排列。

(1)贾宝玉

(2)唐玄奘 (3)晁盖 (4)燕青

(5)美猴王

(6)薛宝钗 (7)宋江

(8)葫芦僧

(9)赵子龙

(10)观音 (11)刘备 (12)猪八戒 (13)王熙凤(14)司马懿(15)卢俊义(16)黄盖 《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楼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国演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浒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名著、中国四大名著要简单掌握一些。 3.词语

理解词语的方法:

(1)弄懂词中关键字的意思,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词。 (2)联系上下文,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3)做比较:用学过的同义词或反义词作比较理解词语。 (4)对译:对文言词语或方言,可用普通话中的相关词语对译。

(5)列举:有些词语概括了几项,理解时就把包含的内容一一列举出来。 (6)联系生活实际。 多义词的辨析

首先要弄清楚它的本义,然后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再分析它的引申义或比喻义。 句子

句子的类型: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 写句子:要做到内容正确,意思明白,结构完整。 扩句: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面添上适当的附加词语,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使句意表达更加明确、具体、生动。 缩句:保留主干,去掉附加成分,句子简洁,句意不变。 复句类型和关联词语:

并列复句—又……又……,既……又…… ,一边……一边……,一会儿……一会儿……

递进复句—不但……而且……,不仅……还…… 选择复句—或者……或者……,要么……要么……, 不是……就是……,

转折复句—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因果复句—因为……所以……,既然……就……, 假设复句—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

条件复句—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不管……总是……

关联词语只要学生知道哪两个可以搭配使用就可以了,不必非要弄清是什么关系的复句。 句式变换: 把字句、被字句互换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双重否定与肯定句互换 修辞:

比喻

拟人

夸张

对比

对偶

排比

设问

反问 常见的语病:

句子成分残缺,意思不完整。

(1)通过扫墓活动,使同学们更加崇拜革命先烈了。(2)为了夺取泸定桥,纷纷报名参加突击队。 (3)战士们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英勇品质。 (4)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艰苦朴素。 搭配和分类不当。

(1)经过努力,我们作业本上的错别字大大进步了。(2)王晓明端正了学习目的和态度。 (3)晚会上的音乐和舞蹈真好听。 (4)我的家乡是北京市人。

(5)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黄瓜、扁豆、茄子、苹果等各种蔬菜。

同义词误用(词语搭配不当) (1)爱迪生发现了电灯

(2)狐狸躲在一个隐藏的地方。

(3)我一定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改进缺点。 (4)从前有个人叫王龙,他小时候很智慧。 前后矛盾。

(1)我断定他大概是红红的哥哥。

(2)这学期我们班差不多根本没有考试不及格的现象。 重复多余。

(1)老农抡起锄头,把口袋里的狼用锄头打死。 (2)我们班上功课最好、成绩最优秀的同学是李明。 关联词语误用。

(1)这学期陈明刻苦锻炼,然而体育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2)只要努力学习,成绩才能提高。 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理解 抓重点词、难理解的词 注意句中的修辞方法

联系时代背景及有关资料,通过比较分析理解 标点符号

标号 :引号(书写及作用)

书名号

省略号(作用)

破折号(作用)

点号: 逗号

句号

顿号

分号

冒号

问号

叹号

标点符号使用时要注意: 书写要规范,不能走样。 站格位置标准。 篇章阅读 把握文章的内容 文章的表达顺序:

1、按时间顺序

2、按事情发展顺序

3、按地点空间的转移顺序

4、按事情的类别和方面为顺序

5、按文章的构段方式为顺序 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根据文章的题目 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 根据中心句 根据文章的重点段 根据文中的主要事件 根据文章的体裁 文章的表达方法

表达方式:叙述

描写

说明

抒情叙述:(详略)概括叙述、具体叙述 (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次序)顺序、倒叙、插叙

议论

按事物性质分类进行叙述

按空间(地点、部位)的顺序进行叙述 描写:

按描写的对象:

人物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

细节描写)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场面描写 按描写角度分: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小学阶段文章体裁:

记叙文:写人

记事

状物

写景 应用文:日记

书信

请假条

留言条

借条

通知

表扬稿 童话

诗歌

寓言

神话 阅读中常见的构段关系及特征

总叙关系及特征:在一个自然段里,先用一个概括性的句子写出全段的主要内容,然后用具体事例进行具体描述。要注意 ,是用“事例”进行分述,区别于总分关系。

总分关系关系及特征:这种关系包括总分关系,分总关系,总分总关系三种情况。它先用一个概括性的句子写出全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围绕这个句子从不同的方面加以叙述或说明。

因果关系及特征:段内分两部分,一部分写“因”,一部分写“果”,两者构成因果关系。

承接关系及特征:整个自然段都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有时还有比较明显的时间标志或空间标志。

并列关系及特征:在一段话中,围绕一个意思,写了几个材料,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只是一一排列出来。 转折关系及特征:段内层次的意思有否定与肯定之别,并有“可是”,“但是”等表示转折的词语作为标志。 基础技能过硬

(二)要掌握答题技巧 1.答题要认真

认真审题、认真答题。做到不审错题,不落题,用心答题。

2.书写要认真

书写要正确,字迹要工整,卷面要保持整洁。 3.会的要追求完全正确,不要因为马虎而失分,叫不准的仔细研究,不会的也要认真琢磨,不能放弃。

4.答题要参照题目给的分数

推荐第3篇: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课外观察——初中作文教学的体会

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始终是难点。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是要做好两件 事情:

一、课内读写、紧密结合;

二、培养课外观察、练笔习惯。这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课内读写,紧密结合

课内读写紧密结合,不是读什么,写什么,而是将初中新教材的阅读要求、写作要求融为一体,体会读的 同时酝酿写,写的同时加深读的体会。

作文教学中,往往容易出现的是另一种读写结合。新教材每单元阅读要求和写作要求是分前后两部分编排 的。一般情况处理,先讲完阅读部分,再指导写作部分,容易片面理解为读完就写,就是“读写结合”。这样 ,实际就造成读写脱节,学生在读的时候只管读,写的时候还不清楚要写什么,这样的作文势必带有很大的盲 目性。学生会感到作文难写,教师也感到作文难教,影响预期的作文效果。这种读写结合,只是表面形式上的 读写结合,而学生并没有从思维角度真正将二者结合。因此,导致了作文的“难”。

要突破作文的“难”,就要让学生从思维角度真正将二者结合起来。也就是课内读写紧密结合。一开始学 生接触新的单元时,就要把新教材中阅读、写作两部分要求让学生真正理解、融会贯通,在学生思想上把两方 面要求一致的知识点,带到整个的阅读、写作中,也就是说完成一篇有一定要求的作文,不是单靠两节作文课 完成的。这篇作文的思维,是一接触这个单元时,就已经酝酿在其中了。这个过程也就是说,把读、写两部分 要求,完全、统一地贯穿到读写的全过程。读写做到这样的紧密结合,作文才能成效显著。

下面以初中二册五单元为例,谈课内读写紧密结合的具体做法。 1.了解、明确理论知识要点

初中新教材,三年有整体要求,每册有整体要求,除对这些知识应做必要了解外,学本单元首先要了解、领会本单元的阅读要求,写作要求。本单元第一部分阅读要求:掌握线索;体会记叙、描写怎样结合。第二部 分写作要求:在记叙中描写,要服从中心意思需要,做到恰如其分。然后再要求学生掌握本单元两部分要求相 同的知识点:记叙中描写。这一步的目的,让学生一开始学这个单元,思想上就明确,这个单元阅读、写作要 紧紧围绕“记叙中描写”这一要点。这就给学生在阅读之前就讲清了本单元作文要求的理论知识,学生在阅读 过程中,就已带着作文的问题思考了。 2.具体感受课文,体会知识点

这一步是最重要的。因为学生仅仅是理论、概念的了解,还只是抽象的,通过这一步,学生才能把抽象的 东西感受具体、形象。这一步是消化、吸收重要的一步;是突破阅读要求,酝酿写作要求的关键点。 3.再次总结知识点

这一步是在学生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具体课文感受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学生便会 对这一知识由陌生到熟悉,再上升到理论。学生通过这样反复的思维活动,对本单元的要求已经融会贯通,为 下一步完成作文,已奠定了成熟的思维基础。 4.利用学会的知识,进行写作

二、培养课外观察,练笔的习惯

每篇作文都是心之声。作文教学,要训练学生眼中有物,心有所感,笔下才有物可写。因此,培养学生课 外观察、练笔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作文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必须使学生养成随处留意、观察, 并通过自己所思所感,随时写下来的习惯。作文的实质离不开做人和生活。因此,课外练笔是将课内知识灵活 运用的极好机会,是课内外互为补充的好办法。

培养课外观察、练笔的方法:每周让学生练一篇课外随笔,每次评讲,表扬那些言之有物的好随笔。如学 生随笔有这样一些:《雨中的故事》、《街上的字》、《小青豆的愿望》、《春之盼》、《如何对待错误》、《保护鸟类》等篇目,单从题目看,也能看出题材多样、内容广泛。不妨我们再看一篇具体例文:《无人售票 车》„„我认为无人售票车是伴随着一个城市市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而诞生的。它是一个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 的标志之一。美、日、英等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很早以前就采用了新颖的公交营运服务方式。其表现 为:公交车上不再设售票,而是由驾驶员一人开车监票,被称作公交车辆“一人运作”,即无人售票。

而在进入八十年代后,这种较先进服务方式才传入我国。深圳、广州、杭州、北京、上海等三十四个大中 城市已先后实行„„

从今年元月一日起,我市已有

14、30、

28、

27、5路先后实行无人售票,17路也于三月一日起实行无人售票 。虽然无人售票车显而易见,但它毕竟是新生事物,目前存在问题有三:

一、乘一站与终点票价一样;

二、上 下车不知规定乱上下,乘车环境没得到根本改善;

三、兑换零钱点极少,有人因无零钱只好放弃。但无论怎么 说,无人售票的出现是好的,它说明了我们乌鲁木齐人的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我希望公交公司能不断改进不 足,也希望我们乌鲁木齐市民积极配合,使这一新事物不断蓬勃发展。

从以上例子,不难看出,学生一旦养成了观察、练笔的习惯,就会主动观察社会、关心社会,并会提出自 己的观点。持之以恒,学生会从思想、观察、选材、组材等方面得到迅速提高。

推荐第4篇:读写结合

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是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两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总是将它们孤立起来进行教授,所以导致大多数学生写起作文来愁眉苦脸,难以动笔或语言生涩。而每一单元才进行一次的作文训练,学生因为练笔次数少,很容易产生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脱节。《新课标》指出:“习作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与生活相结合,与活动相结合。”“在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这就告诉我们:阅读是习作的基础。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甚至有大部分是经典文章,在寓意、题材、体裁、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具,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因此,我认为教师应在课堂上抓住每一个契机,以读导写、读写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读书与写作的能力。

要想把读与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必须根据教材特点找准契机,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通过学生从读中悟写,以读带写,充分发挥阅读与借鉴的仿效作用,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因此,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读写结合因素,然后有目的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

一、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三单元的课文大多是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我们在教学中要尽最大可能发挥好本组教材对学生的语言熏陶和读写训练功能。大家知道,成功的对话,对展示人物特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单元中《去年的树》这一课就是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的。第一次是鸟儿与树的对话,约定明年相会。第二次是鸟儿与树根的对话,询问树的去处。第三次是鸟儿与门的对话。第四次是鸟儿与小女孩的对话,小女孩告诉它,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灯火。四次对话,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故事,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对话中显现出来。于是在这节课上,我们班级的学生也围绕人物对话展开情节,进行了练笔训练。如图:实物展示。

二、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一单元《鸟的天堂》一课,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本课语言优美,层次清晰,无疑是一篇有利于训练学生读写结合和熏陶情感的好文章。

这节课我读写结合的训练点是点面结合。例如:课文中这段话“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声音真好听。”这段描写中,作者先对群鸟纷飞的情景进行了总体描述,让读者有一个整体感受,这就是对“面”的描写;在此基础上,作者又对一只画眉鸟的叫声进行了生动逼真的刻画,这就是对点的描写。

学生体会到此处的写作策略后,我立即指出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

1、首先从整体描写事物的状况及其给人的感受。

2、然后要抓住代表性的事物进行细致刻画。接着进行课堂的即兴练笔:下课了,操场上顿时热闹起来了———————————(学生补充)实物展示。

每一篇课文的读写训练点可能并不是唯一的,那么,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拿来使用,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当然,渗透到什么程度也是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对于要引导学生迁移的语用现象,则一定要做足过程,引导学生经历一个认识──领悟──运用的过程。学习与自觉运用是需要过程的。

总之,“读写结合”被看作是一种思想也好,一种意识、一个原则也罢,要想提高其实效性,不仅要提高解读文本的理性意识,而且更要找到文本与设计的对接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文本,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写作,为学生在读与写之间架设一道“桥梁”!

浅谈读写结合

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总是将它们孤立起来进行教授,所以导致大多数学生写起作文来愁眉苦脸,难以动笔或语言生涩。而每一单元才进行一次的作文训练,学生因为练笔次数少,很容易产生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脱节。当前,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了小练笔,以期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课堂实效。但,有些课堂上的读写结合不过是“虚晃一枪”,或者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显示一下教师设计的理念而已。这样的教学环节中存在着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训练点确定不很准确;二是体会的过程不充分。

早在古代人们就意识到读能导写,读能促写,读与写要有机结合。所以才会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勤于读书,逸于作文” 的说法。《新课标》指出:“习作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与生活相结合,与活动相结合。”“在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这就告诉我们:阅读是习作的基础。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甚至有大部分是经典文章,在寓意、题材、体裁、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具,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抓住每一个契机,以读导写、读写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读书与写作的能力。

要想把读与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必须根据教材特点找准契机,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通过学生从读中悟写,以读带写,充分发挥阅读与借鉴的仿效作用,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因此,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读写结合因素,然后有目的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

关于读写训练点,我有这么几点体会:

一、确定读写训练点的基础是解读文本的语言密码

面对选入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教师都要作教材的二度开发,这就需要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和设计。低年级侧重于句式的练习;中年级侧重有特点的段式;高年级则要侧重布局谋篇和表达方法等。但是这些都依赖于对文本中语言现象的挖掘。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用自己敏锐的眼光,一只眼看文字表达的内容,另一只眼去发现藏在文字里的语言现象,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律,迁移运用习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理念落到实处。

二、确定读写训练点要立足单元习作,分层渐进地实现目标

素材搜集一直是学生习作中的软肋,“无米下炊”是作文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借助教材的编排帮助学生体验写作的全过程?尤其是经历找“米”的过程和挑“米”的过程,这对于孩子而言,是更重要的指导。正所谓:比怎么写更重要的是写什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排有四篇课文《白鹅》《白公鹅》《猫》《母鸡》。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习作要求是:先说说自己最想说什么动物。可以讲它的外形、脾气,也可以说说它怎样进食、怎样嬉戏、怎样休息等。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显然,本单元的编排将读与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从读学写应该是我们备本单元的整体思路。解读课文,不难发现:作家笔下的动物形象呼之欲出,作者饱蘸笔墨描写其实也同样饱含深情。如果说,抓住特点写小动物还算容易,但是要在具体的描写中渗透感情则是中年级学生的难点。教学时,从学生的现状出发,引导他们经历一个情感蕴积的过程是多么重要。

单元习作教学的目标不是仅仅在习作课上进行落实,还要巧妙地与单元中阅读教学的过程紧密联系,甚至可以分项进行训练,已期达到习作的水到渠成。教师一定要立足于教材,进行单元整组的解读。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有更广阔的视野!

三、落实读写训练点要从读悟写,做足过程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梁衡先生的一篇散文,人教版和冀教版教材都选用了这篇课文。虽然所在年级不同,但两个版本中课文所处的单元,单元的主题都是“科学精神”,细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文本不同于别的写人的文章,区别之处在于:梁先生此文在材料安排上和写作方法方面都是高年级学生应该品味借鉴的。

先说材料安排:细细梳理文本发现,文章是抓住了居里夫人的三个阶段来写的:成功前──轰动时──成名后。但是,作者将其最闪亮的“登场”放在了最前面来写,让这具有历史意义的画面产生了“定格历史”的效果。之后,才写了成功前进行科学研究的艰辛和执著;成名后的坚持与淡泊。这样的顺序安排本身就是很好的“范本”,引导学生从中领悟:将人物最光彩照人、最重要的瞬间画面定格于开头,让人物一出场就有震撼之感,有异于常人之处,同时也为后文奠定了情感基调。这样的安排可以迁移到学生的习作之中。学生可以不拘泥于一种材料的安排,但是在练习安排材料的专项训练中,学生的布局意识会被唤醒。

再次,就本文的写作方法──夹叙夹议,叙议结合。也是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和尝试运用的。纵观高年级学生的习作,多数能做到的是总分总的结构下,总评、举事例、抒情,似乎已经是一个套路了。几乎没有作者自己的“影子”,学生总是在不痛不痒地叙述着别人,即便抒情也很淡淡的。我们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熟悉的课文,在类似文本中,更清晰地认识这种写法,从而明白,边叙边议就是写文章时要把自己放在文章当中,可以边叙述边抒发自己对事对人的评价和感受。这样的写法好在哪里呢?可以将文章第3段提炼镭和4段中发现镭后继续默默工作叙述的部分留下,去掉评价的部分,在比较中体悟这样的写法对塑造居里这一形象好在哪里。在比较中学生会感受到如果没有评价和抒情的语句,似乎居里夫人就不容易感受她的高大,有了这样的语句就提升了对她的认识。边叙边议,可以及时充分地抒发感情,可以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情感,起到响鼓重锤强调提示、巧妙过渡和及时总结的作用。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感受到塑造一个人物形象,光有高度,没有具体事实,人物是不会丰满、立体起来的。叙议结合不妨试一试!

如果学生有比较好的基础,比较之后还可以让学生“拿来主义”,将平时之作对照着本文的写法,试着补充“评价”的内容,润色自己的习作。从实践中,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到边叙事边议论抒情的写法可以更细腻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当然,每一篇课文的读写训练点可能并不是唯一的,那么,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拿来使用,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当然,渗透到什么程度也是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对于要引导学生迁移的语用现象,则一定要做足过程,引导学生经历一个认识──领悟──运用的过程。学习与自觉运用是需要过程的。

总之,“读写结合”被看作是一种思想也好,一种意识、一个原则也罢,要想提高其实效性,不仅要提高解读文本的理性意识,而且更要找到文本与设计的对接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文本,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写作,为学生在读与写之间架设一道“桥梁”!

刚才我是从文本的读写结合训练点来谈的几点自己的理解。下面我就再从教学策略的角度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阅读得其方,写作之能力亦即随而增长。”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习作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习作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我们的阅读教学中要实现“读写结合、从读学写”目标,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有很高的要求:一就是刚才谈过的深入钻研文本,找准读写结合点,领悟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作用和效果,就是既要弄明白文本写的是什么,想告诉我们什么,还要弄明白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实施中,既要有效指导学生把握文本内容,使他们受到人文熏陶,又要引领学生领会课文遣词造句(语言)、结构(布局谋篇)、表达(技巧)上的特点、作用和效果。要实现这两个目标,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尝试:

一、优化教学模式,提高读写结合的实效性

精读课文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理解内容→精读,品析词句(语言表达)→实践,迁移运用”。前两个环节侧重于引导学生感受文章内容、人文价值,后两个环节则侧重于体会写作特点、运用内化。在一节课内紧紧抓住“读”和“写”两条线,选好读写结合的“点”,使“写”成为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就能从而有效实现读写结合的时效性。教学中还要设计出适合于不同阅读课型、不同类型课文、不同学段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模式变式,如对于写法有特点,且学生学得来、用得上的课文,像简单的说明文,可以采用“了解内容、领悟写法、尝试运用”的教学模式,努力形成具有操作性、实效性、多样化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群已达到教学艺术的创新境界。

二、优化教学操作策略,提高读写结合的实效性

策略是一种教学的谋略,是一种教学的高超艺术,找到初步的读写结合的“切入点”,优化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的:“一种教学策略方法是一把钥匙,各种教学策略方法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怎样才能做到“活”呢?这就要求教师博采众长,走自己的路。

(一)读写结合的教学设计策略

1、教师在钻研文本、构思教学时,要重点思考:阅读教学中如何既让学生把握文本内容、感悟文本主旨、体会表达情感,又让学生关注领悟文本中遣词造句的特点、作用和效果,也就是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和效果。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语文教学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尾,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他还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

2、教师在钻研文本、构思教学时,要重点思考:阅读教学中如何既让学生把握文本内容、感悟文本主旨、体会表达情感,又要让学生关注领悟文本在布局谋篇上的特点、作用和效果。也就是要结合典型课文的阅读教学,有目的地引领学生感知、揣摩文章在篇章结构、布局谋篇、表达顺序等方面的特点和作用,并在平常的习作实践中加以运用。

3、教师在钻研文本、构思教学时,要重点思考:阅读教学中如何既让学生把握文本内容、感悟文本主旨、体会表达情感,又要让学生关注领悟文本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作用和效果。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在表达方法上的特点、作用和效果,既有利于让学生逐步积累一些表达方面的知识,又能促进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二)读写结合的的教学实施策略

1、在阅读教学中巧向课文借“生花妙笔”

(1)巧向课文借“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命题。新课程习作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命题、自由表达,可有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给自己的习作命题。怎么办?最捷径、最有效的策略是指导学生向教材借题目(学会给自己的习作取名字),因为教材中很多课文的题目很典型,可归类指导。比如:有以中心思想为题的《匆匆》《秋天的怀念》《无言的怀念》等;有以写作对象为题的《母鸡》《桂林山水》《蟋蟀的住宅》等;有以主要内容为题的《祥子买车》《三人行》等。无论哪种题目,都有独特之处,都可以揭示一种独特的文体形式,引导学生在借鉴中学会命题,是阅读教学的应有之责。

(2)巧向课文借“选材”,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素材。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平时也有不少的积累,可一习作时就感到“无米下锅”,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还缺乏发现素材的眼睛。教材中很多课文的选材很有特点,引导得法对学生有启发作用。如冀教版六年级老舍先生的文章《我的母亲》写的是常见的题材,捕捉的又是平凡而又典型的写作素材;肖复兴的《我的第一个笔记本》表明,生活中也有大道理,小事不可小视。教学中教师只要巧妙点拨:“你经历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育方式吗?”学生就不难领悟。

(3)巧向课文借“语言”,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应该由语言的理解、记忆和语言的运用、表达两个环节构成。阅读教学中,教师对课文中规范、经典、生动、丰富的语言,一方面要引导他们通过品读感悟、摘记积累等方式进行内化,一方面又要及时地给学生创设活用语言的情境,让他们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语言驾驭能力。如:写春天时可引导学生运用“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粉桃出墙来。”学完《全神贯注》、《鱼游到纸上》等课文后,及时引导学生写一个做事投入、专注的人,文中对罗丹如痴如醉动作神态的语句,对聋哑青年“呆呆地、静静地”看鱼时的神态,“一会儿„„一会儿”画鱼时的动作,这些精彩、优美的语言,都可指导学生直接地、尽情地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去。

2、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模仿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

“仿写”是指导学生依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同时达到训练作文的目的,顺利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仿写的范例就是写作规律和模式的具体化,是“形象化的写作理论”,是小学生认识写作规律的感性材料。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以范例的章法为章法,依章循法地引导学生从事写作练习,通过对范例进行分析、理解和仿写,从而使学生掌握其中的思想脉络和写作方法,循序渐进地掌握写作技能,增强写作能力。 2013.9

推荐第5篇: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高段读写结合研究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高段阅读应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而小学高段习作教学则应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在阅读和生活中积累习作素材,学写读书笔记。由此看来,阅读和写作二者关系密不可分。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阅读和写作常常被分隔成两条线,在阅读教学中不够重视让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而写作教学中也存在不注重学生在阅读和生活中积累习作素材,学生没有写作兴趣,不愿意讲真话,写作教学无序和要求失当等问题。或是阅读和写作教学的结合方式不当,影响了学生阅读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

由此,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高段以读助写、以写促读、整体提高阅读表达能力的研究”这一课题,拟在研究中探索出有效的以读助写、以写促读的方式、途径和策略,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整体提高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

我们教师同行中的许多前辈和同事,也一直致力于读写结合的研究和实践。他们的努力开出了灿烂的花朵,广东特级教师丁有宽的读写教学法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因此,我在教育教学的研究中,立足教材和语文课堂教学,学习许多前辈有关读写结合的研究经验,并对研究实践做了如下总结:

一、立足课堂阅读教学,找准各种结合点,以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写作能力训练:

1以文章为范本,与笔下生花有机结合,写好单元习作: 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9册教材为例,教材编排很有特色,文章时间、空间跨度比较大,体裁涉及到说明文、新闻、报告文学、抒情散文、杂文、课本剧等形式,很多文章还是很好的习作范文,我在教学中便注意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渗透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并与语文天地《笔下生花》有机结合,培养学生从本单元的课文中学习写作方法并迁移运用到写作中去。如:一单元的《天马》,是一篇典型的介绍艺术品的说明文,文章在介绍天马的外形特点时,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细腻入微地描写了它奔放自如的艺术造型。作者的说明语言也是非常严谨精确的。在学习了这一部分的表达方式后,我便鼓励学生运用这种方法介绍其他的艺术品,大多数学生都写出了一篇生动、详实的说明佳作。

同样的例子还有:《危机时刻》的范文与笔下生花中的《当同学晕倒之后„„》;《他发明了什么》与笔下生花中的《生活中的小窍门》;《迟到》与笔下生活中《怎样面对生活中的错误》„„我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多层面地解读这些文本,引导学生在学习文本的同时关注文章的写作方式,为单元作文做了铺垫,学生在笔下生花中自然能有话可说,有方法可用。

2在阅读教学中挖掘写作训练点,进行必要的片断练习,如: 仿写:仿写起步,从仿到创。4 散文《我喜欢》是一篇抒情散文,每段开头都以“我喜欢”开头,以排比段落的形式从喜欢的四季景物,写到喜欢自然景物,最后写到对社会生活的热爱。教学中,我和学生一起归纳作者的写作方法,并鼓励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仔细观察事物,并用心体悟对事物的独特感受,仿照作者的写作方法仿写一段到几段。

[附录一:学生仿写片断〈我喜欢〉

我喜欢看书,因为书中有许多知识。我愿在书的世界里遨游,我觉得只有书中的智慧永远长存。

我喜欢朋友,当我有心事儿时,她能陪我解闷,当我无聊时,她陪我玩耍;也许这就是我们说的“知心朋友”,我正是因为拥有了这样的朋友,生活才变得如此快乐。

我还喜欢美食,也喜欢自己做美食。在饥饿的时候,我们吃着香喷喷的饭菜,这种感觉真爽!当我厌食的时候,自己做拿手好菜“青椒肉丝”,或自己做一个汉堡包,吃着自己做的东西不再厌食,感觉真好。。。。。] 学习了5单元的〈包公审驴〉后,鼓励学生查阅了解包公更多的断案故事,仿照文章的表达方式写写〈包公审石头〉或〈包公审贼〉;学习了〈鸟儿的侦察报告〉,让学生以小鸟的名义仿写一份〈鸟儿的侦察报告〉;学习了〈绿色千岛湖〉后,让学生学习作者在文章里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千岛湖这一人工创造的奇迹的美,调查了解我们成都一些成功改造大自然的人工创造的奇迹的例子,如:沙河、东湖公园、府南河等,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来写写。再如:拓展阅读中有一篇龙应台的杂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文章运用了反问、反复、排比等手法,读起来颇有气势,让人觉得十分畅快。我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这种方法,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了以〈我很生气〉为题的引发人们深思平时的种种恶习的文章。

[附录二:学生仿写〈我很生气〉

我很生气!在成都的公交车上常常可以看见有人大声喧哗,吃瓜子乱扔瓜子皮,破坏了公交车上的安静与整洁。而周围的人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便各做各的事,不再理睬与阻止她们。

你们为什么不阻止?你们为什么不上去跟她们说:“我很生气!你们破坏了公交车上的安静与整洁!”为什么不告诉她们:“吃瓜子可以,但不能把瓜子皮扔在地上;说话可以,但不能大声喧哗破坏安静!”

所以,我很生气!我不是生那些做“坏事儿”的人的气,而是生你们的气! 不要以为你很弱小而不敢说;不要以为你是乘客,没有权利去管他们,这是你、我共同的权利;不要害怕会得罪人,你不说,他不说,大家都不说,这样得罪的不是他们而是得罪了我们大家的权利!难道你们不爱这美丽的成都?不想让成都变成文明之都吗?我很生气,有良心的成都人都应该很生气!

你应该站出来,大声说:“我很生气!”] 续写:如〈一个苹果〉中假如你是防空洞里的一名战士,看着这个转了好几圈却还剩下大半的苹果,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写一写。学完〈生死攸关的烛光〉后,鼓励学生参与角色体验:假如你就是这母子三人中的一员,待敌人走后,你们一家三口之间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写下来。 [附录三:学生续写练习〈生死攸关的烛光〉

德国军走后,我激动地把女儿从楼上叫下来,紧紧抱住她:“噢,宝贝儿,真不愧是我的好女儿。没想到在危急时刻,你是如此机智勇敢。你挽救了我和你哥哥,也挽救了我们法国的情报呀!”“没什么,妈妈!没有你的镇定,哪里来我和哥哥的勇敢呢!看来我们得好好商量把情报藏到哪里更安全呀!”这时,雅克兴奋地说:“那是当然!妈妈,妹妹,我已经有好主意啦!”„„] 改写:在拓展阅读中学习了课本剧〈负荆请罪〉后,让学生揣摩课本剧与一般课文的不同之处,并尝试把曾经排练演绎过课本剧的文章〈包公审驴〉或〈包公审贼〉用课本剧的形式改写。

扩写:在课文〈迟到〉的学习中,文章里对“我从教室门口看见爸爸,到爸爸把铜板和花夹袄给我”这一部分描写比较简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当时我内心的责怪、犹豫再到感动、羞愧的矛盾心情,我鼓励学生把自己当作主人公, 3

把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动作、语言、神态扩写出来。果然,学生通过这样的角色体验和扩写以后,对文本的阅读和体验更为深刻了。 [附录四:学生扩写练习〈迟到〉的一个段落

我走出了教室,心里有点发慌,害怕爸爸还会打骂我,感觉全身都在打抖。当我站在爸爸面前时,眼睛里已经含满泪水,低着头,心里却还想着:忍住!忍住!我一边想一边准备接受爸爸的批评。可是,结果却让我惊讶不已。爸爸啥也没说,打开手中的包袱,拿出了一件花夹袄递给了我,看着我穿上,随后拿出两个铜板放在我手心里,便静静地走了。这时,我的心中激起一阵感动、温暖,让我猛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爸爸对我的浓浓的爱。是啊!父爱是如此无声、深沉。

这时,我再也忍不住,向着爸爸的背影,含泪大声喊道:“爸爸!我错了!”爸爸扭过头,对我笑了!

二、坚持课外阅读积累与小练笔练习,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从三年级刚接到这个班开始,我就鼓励我们班的孩子在语文课堂上、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多读书,并尝试着在课外阅读时做读书笔记,每周坚持写小练笔。形式不限,题材不限,但每个同学在期末时都要交上至少两份最好的作品上来。我们每学期争取出一本班刊。同学们很高兴,也很感兴趣,常常在学完课文后自己续编故事、仿照所读课外书写文章,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在期末的班刊上能看到自己的名字。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下来,我们共出了3本班刊,8本组刊。在午休时间,常常可以看见孩子们捧着作文集看得津津有味。

而这学期,结合三单元的语文天地要求学生写探险故事的实际,我鼓励学生利用本学期的业余时间,在这学期里尝试着自己编编探险故事书。目前,已有好几份精彩的探险故事书交到了我的办公室。

2年过去了,每学期,每个学生都练笔十几篇,从他们的习作中,表现出如下可喜的变化:首先,内容广泛、真实了。玩、比赛、参观、捕捉、种植、学习某种技能、班上或社会上、家庭中的大小事情,甚至吵架、恶作剧都出现在他们的练笔中。尽管学生的文笔还很稚嫩,但由于所写内容不受限制,用不着再去瞎编乱造,他们的练笔不再矫揉造作,不合情理,不再小大人似地讲大道理。呈现出来的是一幅幅真实、自然、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充满了童趣,流露着真情。

其次,语言表达也有进步。虽然老师没有就语言表达再提要求,但由于学生是用手中的笔,记下自己经历过的事,基本上都能做到言之有物,通顺明白,语言表达受到了训练,达到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三、几点体会:

回顾读写结合实践研究,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11 读写结合的单项训练解决的是大作文的零件问题。

这些训练内容灵活多样,可有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心理描写,也可有写作技巧方面的概括介绍、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点面结合、写景抒情、叙事与议论、修辞手法的练习等等,这些可以看作是大作文的零件。试想有了好的开头,又有一定的布局谋篇的能力,写好一篇大作文也就没有什么可难的了。

22 读写结合的训练能够解决学生写作中的实际困难。

学生写作主要面临两个困难,一是没的可写,二是不会写具体。单项训练篇幅短小,内容灵活多样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可练多篇。而只要写就要观察和选材,经常练,实际帮助学生积累了许多写作的素材,使没的可写的问题得到了缓解。再者,这些训练,练的正是某一部分的细节描写,对写具体有直接的帮助。

3 3 读写结合的训练,充分发挥课文的范例作用,方便实用。

读写结合的训练,以教材为依据,从教材中选择借鉴点,又提出适当的目的要求、方法途径,读中有写,写中有读,读写结合,学生从教材中获得方法,如写得不好,还可以翻过头来再看看,再写写,既方便又实用。

总之,我在读写结合的尝试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有一些教训。我总的认识是:这条道路是光明的,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推荐第6篇:读写结合

2011版新课标提到“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而其中首先及着力强调的便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因此,基于课程改革的要求,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创建学校语文品牌的必需,我们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主题确定了“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校本研究”这一主题开展研究。

在上次教研活动中,我们进行了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的课例,在整个活动中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老师们的评课和领导的指导,使我

本课题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做到立足于“读”,着眼于“写”。为了将“写”的训练目标落实好,在学生读通、读懂,有所感悟和体会的基础上,进行“写”的迁移训练。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阅读的继续和深化,读写结合是学用一致在语文教学中的表现;阅读积累对表达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主题单元式读写结合研究,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丰富有效的读写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通过研究与实践,引领本校的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努力转变教学方式,促进教师在研究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的持续的发展。 ——创建学校语文品牌必需

在以上的背景下开展这项课题研究,必然会将学校的教育科研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从而创建起语文学科品牌,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这对于学校的又快又好发展,老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都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 “主题单元读写结合”以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指导学生把在文本阅读、拓展阅读中学到的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技能,感悟、内化为自己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推荐第7篇:读写结合

小课题研讨:读写结合

侯利娟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难点,往往是教师讲了又讲,可部分学生还是深感头疼,不知如何下手。今年任教了三年级语文,在教学中,也曾为孩子的作文教学伤脑筋。为了解决学生作文无从下手这一难题,本组教师围绕“读写结合”为目标,结合教材,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中段的组合形式,进行写的训练,使读和写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读写训练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课文中段的组合形式多样,要想学会写文章,首先先要认识段。建立段的概念,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真正做到读懂每篇文章中的每段话、每句话。接下来说说我在教学方面的一点心得体会。

排比句是段落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放在文中就叫并列段。本册六单元不乏这样的课文。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全文围绕“美丽”“诱人”,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抓住各个季节景物特点来写的,课后有一小练笔,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选择家乡的一处景物,学习课文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一段话。我抓住了课文中的第三自然段当作读写训练点。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说说全段共几句话,每句写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的,句与句是怎样

1

联系起来的,这段话主要写什么。指导学生观察校园秋天的梧桐树、松树、杨树,花坛中的月季花在秋天有什么变化。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即抓从植物的干、枝、叶和花的形状、颜色观察,让学生对这些植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通过观察知道了秋天高大粗壮的梧桐树上那叶子像巴掌一样,有的变黄了,有的变红,有的一半黄一半绿;松树仍然碧绿碧绿的,像一位位将军守卫着校园;月季花有粉红的,有深红的,也有淡红的,有的花刚开,有的花快谢了,花朵耷拉下来,像做错事的小姑娘低下了头,还有的花骨朵正含苞欲放,有的还说观察了几天还没开,等等。说到这里,就可以让孩子们把校园的秋天写成一段话,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校园的春、夏、秋、冬,合起来就是一片文章,这样的写作,孩子们只乐意去写的。我还让孩子们仿写了一篇《孝义的胜溪湖》,大部分同学们放血的较成功。

想象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教学选读课文《做风车》第三自然段时,可以先指导学生体会牛顿是怎样做成风车的,教学时,还可以拿张纸在课堂上亲手教学生做风车,和同学们讨论出了一些词语“首先、接着、最后、裁、剪、折、钉”,指导学生观察、口述,然后让学生回家按老师做风车的方法、步骤亲手学做风车,再以《做风车》为题写一段话,这样激发了孩子们动笔的兴趣,让他们乐于写出自己的感受,把想象付诸于实践,这也是读写结合的一大亮点。

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课文中常见段落形势是围绕中心句,抓住事物的几个方面去写。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每个段落中都

2

有一个中心句,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先找中心句,再说说课文其它几句是怎样围绕中心句具体分述的。课后指导学生观察一处景物,想一句中心句,仿照课文的句式去写。

有的段落由表明原因和结果的句子组成的段。这种段课文中也常见,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第二自然段,《掌声》的第一段就是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引读法引导学生读懂段意后,指导学生观察班上同学迟到的情景,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写一段班上同学因病(或因事)上学迟到的情景及原因的片断。 上述几种段式的读写结合,从作文的角度来说,可以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然而,言之有物却是个关键的问题。因此教师根据课文段的特点设计一些小练笔时,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在教学课余生活时,可组织学生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在游戏前要告诉学生留心观察做游戏时同学们的动作、神态、语言。游戏后引导学生将游戏的过程具体口述,教师将重点词语“飞来、扑向、怕极了、叫着、张开、保护、猛扑、躲、闪、窜、佯装、扑、捉”写在黑板上。在此基础上,找篇例文,再指导学生仿照例文写法,先交代做游戏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再将凶狠狡猾的“老鹰”怎样捕捉“小鸡”,勇敢机灵的“鸡妈妈”怎样保护自己可爱的“孩子”这一游戏过程具体写出来。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会不断积累、发现读写结合点,让孩子的写作不再困难。

在三年级阅读教学中,要学生建立段的概念,必须引导学生理

3

解句子意思及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段的组合规律,真正读懂一段话。然后及时这样吸收在前、表达在后,既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对段的理解与认识;又培养了学生写的能力,学会写好片断,读写相互促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推荐第8篇: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坚持贯彻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课堂教学实践作保证,以反思小结促提升,努力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落实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使课题研究工作得以扎实、有序、稳步推进。

一、制定学期计划,保证研究工作正常开展

学期初,我们根据校课题方案,结合学校语文教学实际制定了课题方案实施学期计划,明确了学期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1、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式。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2、提高教师阅读教学水平,充分挖掘教材,运用教材,用活教材。结合教研活动,促进本组教师专业化发展。

3、扩大学生阅读知识面,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自觉阅读的习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活动的常规制度,保证课题组每月活动一次,内容主要为理论学习、专题讨论、优秀课例欣赏评析、课堂教学实践研讨等。

二、重视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课题研究需要科学的教育理论支撑,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许多一线的教师在这一点上显然是较为薄弱的,因此我们高度重视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以期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使课题研究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展开。从内容上看,我们主要学习了关于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章、对《语文课程标准》进行解读的指导性文章和切合课题研究的专题性理论;从形式上看,采取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

三、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继续为学生营造阅读氛围,利用早读前、课间、班会、阅读课让学生自主阅读,背诵古诗,新书推荐,心得交流,在班上举行了背诗大会,阅读标兵评选,手抄报比赛,学校举行了诗歌朗诵比赛,阅读竞赛并评选出等级奖,各项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的知识面也不断扩大。

四、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探索阅读教学的策略

课堂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离开了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就会失去生命力。因此,我们始终把课题研究工作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课题研究牢牢扎根

在课堂这块肥沃的土壤之中。一方面,课题组成员在日常的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围绕研究目标和研究重点进行实践探索,研究开展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途径、手段和策略;另一方面,我们每月进行一次课题组内的课堂教学实践研讨活动。本学期,分别由杨梅、黎建君两位教师执教了课题研究课,并做好了备课、听课、评课,并从教师有效提问、学生的朗读思维、学生的口语表达三方面进行研讨。

四、积极反思小结,提升研究成果

现代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勇于实践,还要求教师成为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角色。在课题研究中,能否自觉积极地进行反思总结,其重要性更是不可低估。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平时要注意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每学期至少完成案例分析或课题研究论文一篇。

一学期来,围绕我们的研究重点,对如何有效地展开阅读教学,我们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也取得了些许的收获。如:

1、充分认识到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对阅读教学的重要,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通过课始的启发谈话、生动的情景创设等引起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激发其阅读动机。通过画一画、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演一演、写一写等形式促使学生保持对文本的阅读兴趣,调动其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要加强学生自主感悟、乐于交流能力的培养。“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阅读过程的主体,是对话的中心。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建构起来的。因此,首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主动权,还给学生读书感悟的时间,让学生走进文本,潜心会文,涵泳体味,获得带有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其次要组织好关于对文本感悟的交流,通过师与生、生与生关于文本的对话,完善对文本的解读,达成阅读主体对文本意义的自我建构。

3、要充分发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新课改下的阅读教学呼唤创新型的教师。一方面,教师在课前研读文本时,既要“居高临下”,又要“蹲下身来”。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新理念为指导,能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设计教法和学法,设计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另一方面,在指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中,要正确把握自我角色,在尊重学生个体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基础上,应该发挥好组织、鼓励、指导、引导的作用

读写结合实验

一、句子结构法

训练1:练好“四素”完整句

训练2:练好连续句

训练3:练好并列句

训练4:练好总分句

综合训练

二、句群结构法

训练1:学好连续句群

训练2:学好递进句群

训练3:学好并列句群

训练4:学好总分句群

训练5:学好概括与具体结合句群

训练6:学好主从句群

训练7:学好点面句群

训练8:学好因果句群

训练9:学好转折句群

综合训练

三、段的结构法

训练1:承接结构段

训练2:概括与具休结构段

训练3:总分结构段

训练4:并列结构段

训练5:点面结构段

训练6:因果结构段

训练7’:记叙与抒情结构段

综合训练

四、篇章结构法

(一)审题与命题的训练

训练1:学会看题学文

训绷2:学会审题方法

训练3:学会自己命题

(二)捕捉与表现中心思想的训练

训练1:概括与捕捉文章中心思想

训练2:确定和表现文章中心思想

(三)·文幸选材的训练

训练1:要围绕文章中心思想选材

训练2:选材要“真”、“小”、“新”

(四)材针安排和记叙顺序的训练

(五)文常开头法的训练

训练1:交代四个要素开头法

训练2:开门见山开头法

训练3:提出问题开头法

训练4:描写引入开头法

训练5:哲发感情开头法

(六)文章结尾法的训练

训练1:事情结果结尾法

训练2:点明主题结尾法

训练3:展示未来结尾法

训练4:抒发感情结尾法

训练5:描写结尾法

(七)文章过渡和照应的训练

训练1:文章的过渡

训练2:文章的照应

(八)学会自己修改文章的训练

五、记事顺序法

(一)按照事情经过先后顺序记叙的训练

(二)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记叙的训练

(三)按照地点转换顺序记叙的训练

六、景物描写法

(一)景色描写法的训练

训练1:抓住季节特征描写景物

训练2:描写景物要服务中心思想

(二)建筑物描写法的训练

训练1:写一个建筑物的全貌

训练2:写一个建筑物的结构

(三)动物描写法的训练

训练1:写动物的外形

训练2:写动物的动态

训练3:写动物的动态和静态

(四)植物描写法的训练

训练1:如何描写花果

训练2:如何描写树木

(五)场面描写法的训练

训练1:抓住场面特点具体写

训练2:场面描写结合抒情

七、人物描写法

(一)人物外貌描写法的训练

训练1:人物外貌要写得像

训练2:人物外貌要写得当

(二)人物语言描写法的训练

训练1:写对话要有中心

训练2:写对话,“话”要得体

训练3:写一个多人对话

(三)人物行动描写法的训练

训练1:动作有变化,动词用准确

训练2:动作描写要具体有条理

训练3:动作描写要抓特点,要有重点

(四)人物,“理描有法的训练

训练1:写自己的心理

训练2:写别人的心理

(五)人物综合描写法的训练

训练1:神态、动作和语言的综合描写

训练2:人物描写结合议论

(六)用一事表人法的训练

训练1:用一件事表一个人

训练2:用一件事表几个人(或一个集体)

(七)用几事表人法的训练

训练1:用几件事表一个人

训练2:用几件事表几个人(或一个集体)

(八)用几方面品质表人

读写结合案例

《唯一的听众》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记叙了“我”是一位小提琴爱好者,拉琴十分刺耳感到十分沮丧,躲到树林中练习遇到了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在她的鼓励、激发下,我重拾信心。后来我知道了这位老妇人不是聋子,而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经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善意的谎言帮助一个失落、自卑的年轻人成才,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文章在叙述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在教学中,我将围绕老妇人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引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感受老教授的美德。根据内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语言与神态的变化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感激、敬佩之情。

2了解老妇人对“我”一份特殊的关爱和鼓励,学会通过人物语言和神态揣摩人物的内心,感受她可亲可敬的形象。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根据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分析字义,导入新课

(二)、首尾对照,体会变化

(三)、研读语句,深入感悟

(四)、感情朗读,升华主题

在本课教学中我以研读老人的语言、神态,感受老人对“我”的关爱和鼓励为主开展教学。对老人的语言描写,没有字斟句酌去讲解,没有提太多理解性的问题,没有拘泥于固定单一的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提倡读—想—说相结合,通过反复读去思考、去感悟、去表达,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尤其是在读的方面,在教学中力求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激思,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验,在读中培养语感、学习语言,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主要是采用抓重点语句描写来感悟人物内心的方法。对于学生的学法指导上,主要采取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讨论交流的方式。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默读、学生齐读、师生对读„„)读得很充分,读得有层次,而且也读得有效果。整节课中,不必拘泥于内容的理解,而是读中领悟,读写结合。不仅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合作能力,同时也有效地突破了重点,深化了情感。通过引读的方式,明确指出我的这些变化都源于“老妇人”的巧妙的帮助。师如何在文本空白处,抓住特有的写作特色,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这是语文老师应该予以关注的。教学中抓住老妇人的言行、神态和我的心理、行为变化来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教学中,我着重进行了“读写整合,合理想象我的情感”为主的教学安排。语文教学应做到师生对话、人本对话、生生对话,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补白训练,让学生想象到老人平静的眼神仿佛在说什么。一方面让学生走进了文本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做一个反馈,检验学生是否学懂的文章。

推荐第9篇: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 :

阅读与写作的同构共生

\"读写结合\"不是新鲜话题,

的优美词语、精彩旬段,以及在

生在自己的习作中直接地\"军

却是个常青话题。

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

情地使用。

-目;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

教材无非是例子,凭着这个例

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

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阅

读是内化的吸收,是对基础知

识理解的过程;写作则是外化

的表达,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

过程。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

补充。

第二学段@

三、四年级@是

小学的过渡阶段,它以

一、二年

级的说话写话为基础,又为高

年级命题作文搭桥铺路。作为

一名扎根一线的语文教师,笔

者立足课堂教学,致力于通过

读写结合的有效性策略使阅读

与写作同构共生,切实提高学

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

一、立足阅读教学,实现

以读助写

@语文课程标准 巴O11·年

版》在第二学段关于阅读的目

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九\"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

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阅读的

重要性。阅读就像语文教学的

眼晴,是吸收,是积累,是沉淀,

是写作的基础,是\"u我眼看世

界\"。在第二学段的语文教学电,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从

阅读中积累素材、习得方法,是

实现以读促写的有效策略。

·策略一:读中仿写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说:锄L童模仿前人,获得最初

的知识。模仿就是学习。\"在小

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和段

落适于学生模仿。

首先,进行句式仿写。

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

具体情况,抓住课文中的精美

句子、典型句式、重点段落,g1

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并背诵,

最后进行仿写。课本中那些精

学习@荷花卜课舜牵圃睡

红柳绿,校园、公国中痢挽花卜

樱花、木兰花都是捧苛翻写作

的对象。教学时,教蛙唾敢邀李

生仿照课文描写 \"荷牵圃翠舜

不同姿态\",用\"有的干一萄磁\"

\"\"\"\"\"\"拇

景物,再结合本单元的马瞄安

,写家乡的景物,奉奉蕊

学生的语言,再安排积辛弓挥·

的素材。

再如学习@爬天都蜂簇中的

句子:\"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

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酶

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在课 ……\"学生说,这个句子除了用

在爬山上,还可用在攀爬涛戏

上。@槐乡的孩子》中的\"一镁簇

槐米落下来了。女孩有的弯腰

捡着,两条辫子像靖蜒窍起蠢,

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

标与内容中提出:\"积累课文中

彩、优美的语言,都可以指导学

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

小鸭子\",学生认为这甸活在描

1读写迁移

写跳绳、踢键子等活动时都可

·叶圣陶先生说:\"改写,各 动、人物对话、故事情节等,都

以仿写、运用。

种形式的改写,各种范围的改

可以\"开发\"成读中改写的资

抓住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和

写,实在是作文的最好准备。\"

料。通过改写,学生们的想象力

段落,51导学生诵读品味,并在

学生将所理解的课文内容融人

被激发了出来,所写的文章也

此基础上仿写、改写和创造,从

改写中,可以说是运用的开始,

十分精彩。

而使学生获取语言积累相写作

也是习作的开始。

策略三:读中扩写

方法。这样的方法或许不能立

首先,进行人称改写。改变

\"读中扩写\"其实就是培养

竿见影,但可以逐步渗透,培养

人称是\"读中改写\"策略中的有

学生的想象力和习作能力。爱

学生的仿写、运用意识,久而久

效尝试。学过一些课文之后,我

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

之,作用就会显现。

们可以把课文中的人称加以转

重要。\"在第二学段的教材中,

其次,进行段落仿写。三年 变,第一人称可以改为第三人

许多课例都给学生留下了想象

级的学生刚开始习作,如果先

称,或者相反。

的空间。

引导他们对范段进行仿写,就

·@新型玻璃况是一篇说明

例如人触摸春天@一文中

能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

有这样一句:\"许久,她张开手

把作文训练与阅读充分结合,

生了解每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

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

能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

用途,再以\"新型玻璃的自述\"

静仰起头来张望。\"笔者以此为

能使习作训练落到实处。

为题,进行读写结合小练笔。练

读写结合训练点,引导学生想

三年级训练的重点是围绕

笔时,教师应首先点拨学生理

\"象安静仰头张望的情景:她仿

重点句把一个意思写具体。@翠

解\"自述\",即介绍自己;再请学

佛看到了什么。通过引导,学生

鸟@中有这样一句话,\"它的颜

生以第厂人称来写新型玻璃,

的习作顺理成章,她仿佛看到

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檄

要求把\"自己\"的特点、用途写

了绿油油的小草上闪烁着晶莹

揽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

清楚。@迷人的张家界@一文,景

的露珠,看到了月季花在向她

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

物描写条理清楚、用词优美。在

点头微笑,还看到了蓝蓝的天

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

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

空中飘请洁白的云朵。

衬衫。\"这里用静态描写的方法

择其中的一个景点,以第一人

学习了@送孟浩然之广陵@

突出了翠鸟\"颜色非常鲜艳\",

称的形式来介绍,姜求尽量用

后,学生体会到了李自对老朋

描写逼真、条理清晰,可让学生

上文中的优美词句。

友的深厚情谊。这时,教师可启

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读写结

其次,进行文体改写。课文 发学生:李自在什么情况下为

合的片段训练。

的文体有记叙文、说明文、诗歌

老朋友送行7他是怎么为老朋

;在教学时,教师应先引导

等,\"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它们

友送行的?他们在黄鹤楼上想到

学生阅读课文,并揣摩课文的

改变为其他文体,然后让学生

了什么?他们会说什么7看着孤

写作特点火I1用重点词\"鲜艳\"

充分发挥想象。如说明文可以

帆远去,李白心情怎样?在这样

概括翠鸟特点,引出下文;(2)

改为童话故事,诗歌也可以改

的读中扩写训练中,学生受到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D按照

为小故事,甚至是课本剧。

启发后驰骋想象,李白相孟浩

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由于找

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一

然依依借别的情景跃然纸上。

准了模仿的点,··学生写起来得

诗时,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将诗

立足课堂教好范文。让学

心应丰,如\"鹅鹅的颜色非常鲜

歌改写成一段文章,·可写诗人

生汲取文中的写作精妙之处,

艳\"礼花的颜色非常鲜艳\"等\"

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

积累写作素材并运用于写作实

典型段落是读中仿写的最

也可写祖国河山哟壮丽美好。

践中、能促使学生把读与写紧

好范例。此外,还可以从表达方

学生写出的文章就像一件件生

密联系在一起,读而有感,感发

式、表达硕序、文章题目、选材

活中的小事情,将诗歌所描绘

为文,

内容等方面进行仿写。读中仿

的景色融人到了对话当中。这

二、强化习作教学,实现以 写训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迁

样的读中改写既可以使学生深

写促读

移,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为提

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又

@语文课程标准 包OH年

高学生在高年级的习作水平奠

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真

版》在第二学段关于习作的目

定基础。

正做到读写结合。

标与内容中提出:\"观察周围世

策略@:读中改写

课文中所描写的心理活

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启己·的

读写迁移

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

对于第二学段的学生来

需求,这时的阅读便是主动

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

说,作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

的、有目的的阅读。

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并\"尝

点。很多学生之所u\'惧怕作文,

豪巷六,写后赏读

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

运用干写后赏读\"策略,不 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

课外阅读与素材积累。\"写前导

但能让学生理酶读的收获和

的词句。。

读\"策略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

感受u\"写。的夥式固化下来,

第二学段的学生处于从

学生对写作的抗拒情绪,增加

还能继续激发学生对\"读\"的

\"写话\"到\"习作\"的过渡阶段。

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

兴趣,91导学生有目蒜助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是吸

写作能力。

相关文章,真正实理玖读助

收,写作是倾吐。\"这说明写作

策略五:写中品读

写,以写促读。

是阅读的升华,它就像语文教

\"学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

在四年级上册第三组跑习

学的嘴巴;是倾吐,是表达,是

况:平时生活五彩绽纷,也有很

作创作中,学生明白了童话的

交流,是\"u我嘴说我心\"。

多积累,可一到习作时就\"无米

特点,但还要借助课外阅读来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同学

下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

拓展习作思路。在学习该单元

对阅读课提不起兴趣,或是不

学生缺乏发现素材的眼睛。\"写

@巨人的花园@一文时,我先将

能深入领会阅读课宗旨,又或

中品读\"策略就是启发学生向

学生带入童话世界:在广泛的

是无法发现阅读的美。针对此

课文借\"选材\",擦亮自己发现

课外阅读中,同学们知道了丹

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写作找到

素材的眼睛。

麦的安徒生童话、德国的豪夫

突破毛以此促进学生进行细

以@猫@一课为例。上课之

童话、英国的王尔德童话、中

致阅读。

前,笔者让学生以熟悉的小动

国的叶圣陶童话及张天翼童

策略四:写前导读

物为题写一篇作文,写完后在

话、德国格林兄弟收集整理的

教育家叶圣陶说:\"如果学

课上交流评议。笔者发现,多数 @格林童话况大量且有效的阅

生能善读、多读,自必深受所读

学生的作文有两方面需要提

读,让学生每天都能接触新故

书籍文篇的影响,不必有意模

高:一是在叙事的条理性上;二

事。课外阅读让学生完全沉浸

仿,而思绪与技巧自然能渐有

是对动物的描写。学习课文

在读童话的兴奋中,从中他们

提高。\"因此,鼓励学生多读书、前,笔者将学生作品中典型的

不仅明白了童话的写作特点,

读好书,是陶冶情操、储备写作

片段印发下去,让学生们在文

还有了更多、更新的话题,思

材料、提高习作能力的一条必

章的阅读中以写促读。大家你

维更活跃、创作更大胆。\"

经之路。

一言,我广语,认为自已的作

将课外读写训练充分结

以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

文没有把动物的可爱和主人

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

教学为例。笔者首先让学生明

对它的喜爱描写出来。我告诉

信息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

白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写童

学生,这些不足可以通过学习

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两者相结

话,然后让学生选择儿种动物

课文@猫@得到弥补。学习课文

合,能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或儿件物品,以它们为主人公,

后,大家就会知道如何把猫写

逐步提高作文水平。

发挥想象,设想它们之间可能

具体生动。经过对此、讨论,学

\"读写结合\"教学策略丰富

发生的故事。接着。5悍学生明

生总结了课文的描写方法,并

了\"读\"与\"写\"的内涵。学生以

确第三单元的阅读教学目标,

写在了黑板上。接下来,我让

读助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即借助课文让学生走进奇妙的

学生回顾自己的习作,通过对

相得益彰。相信学生的阅读与

童话世界。通过@巨人的花园@

比,学生们明白了自己的习作

写作能力会在轻松愉快的-睫

@幸福是什么X去年的树X小

平淡、空洞的原因。

写结合\"训练中得到提高。邀

木偶的故事@等课文,学生了解

@猫》的教学过程告诉我

过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读奏

了童话的内容,品味了童话的

们,在阅读文章前,应当让学

结合这样反复交替的稠综-学

语言,体会了童话的特点。最

生先进行相关内容的写作。先

生将逐渐提高读写能力-妻囊

后,笔者让学生初步测览本单

有写作的思考与体会,再有课

知识的强化和内化,

元的综合性学习要求。这样就

文的借鉴、运用,学生的学习

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读童话、讲

兴趣便会大大提高。学生在体

童话;写童话的学习框架。

验、思考后,自然产生了阅读

推荐第10篇: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教学设计的基本手法之三

湖北省荆州市教学研究室

余映潮

434100

——教学警语:阅读教学中最自然最实惠的语言实践方式就是读写结合。

语言教学,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

我们应该以学生的语言实践为核心,来探讨语言教学的创新设计。

我们要设计丰富的读写创造活动,让学生练笔的角度更加丰富。

阅读中的读与写是“与生俱来”的依存关系。可以说,读读写写、读写结合,不论是从教学内容来看,还是从学生的课堂活动来看,它都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规最平实的教学手法,在日常教学中,几乎是没有教师不会运用这种通俗教法的。读写结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说是最自然最常用最通俗最普及的教学模式。

“读写结合”是课标中学语文教材最重要的编写思想之一。新教材的编写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它不仅表现在“综合性学习”这种全新的教学体系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课文阅读教学之中,显现出一种角度丰富、细水长流、时时训练的特点,不仅很好地表现了课标关于“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的思想;而且还明确地“暗示”我们: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同学们读起来,还要让同学们写起来,这些都是语文的实践活动。

如果我们来研究一下中学语文教材,就会发现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语言训练的形式丰富多彩。如高中教材中就有这样一些读写结合式的设计:

1.提纲罗列:阅读课文,写出祥林嫂人生悲剧情节提纲。

2.内容概述:写一段两三百字的短文,概述杨志等人黄泥冈上被劫的经过。

3.简洁评说:先列出评介提纲,然后综合评述杜十娘这个人物,写成两三百字的短文。

4.表达感想: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对葛朗台的看法,两三百字。

5.想象扩展:根据夏瑜和红眼睛阿义的不同身份与思想性格,试写他们在牢中的一段对话,200字左右。

6.定向探究:话说“凤辣子”。要求写一篇3五百字的短文,说说王熙凤的辣,结合课文而不限于课文,可就你所知,联系《红楼梦》有关王熙凤的描写去谈,也可以发挥想象。

7.变体改编:将《阿q正传》的某个片断改编成课本剧,并分角色表演。

8.技法体会:学习《墙上的斑点》,自拟题目,练习写一篇描绘人的心理意识流动的

短文。

9.设想推论:假如项链没有丢掉,或者丢了之后立即知道项链是假的,玛蒂尔德的结

局将会怎样?请根据题意自拟题目,写两三百字的短文。

10.理由论证:电影《祝福》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于上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你觉得这个增添这个情节妥当吗?写一篇短文,说说你的看法。

„„

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有一些美妙的创意。如:

1) 句段读写——仿写学用

句段读写,语言学用,就是学用课文中的句式,学用课文中段落的表达技巧,通过这种运动量比较大的读写实践活动,达到既阅读课文、又进行语言表达基本功训练的目的。

请欣赏《纸船》的教学设计。

师:诗的第三节运用了第三人称抒情的方式,还运用了美丽奇特的想象。下面我们来仿用这种语言模式,自选内容写一段小诗。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师:这段小诗可以献给你感谢的人,如爸爸,妈妈,老师,边防军人,航天飞行员,孤独的小女孩,足球队员,北极探险队员,非常勤奋的人,非常贫困的人„„

师:这段小诗可以表达思念,表达问候,表达安慰,表达尊敬,表达关心,表达想念,表达热爱,表达同情,表达牵挂,表达敬佩,表达鼓励,表达赞颂„„甚至还可以点示一种哲理。

(同学们当堂写作并进行交流),如:

中国足球队员,倘若你们梦中看见一座大力神奖杯,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永远支持你们的球迷用热泪铸就的,

金光灿灿,满载着我们的鼓励、信任与期盼。

盲人小朋友,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片蔚蓝的天空,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关爱你的人为你撑开的,

晴空万里,是在告诉你心中要永远憧憬着温暖与光明。

“硕鼠”,倘若你们梦中看见一张密密的大网,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正义与法律给你们敲响的警钟,

法网恢恢,它将惩治你们步步膨胀的无耻的贪婪。

年轻的朋友,倘若你在梦中登上了银光遍野的月球,

不要惊讶它只是美好幻想。

这是中国航天事业飞跃发展的写照,

总有一天,人们会像杨利伟一样到银河浩瀚探访。

老师,假如你桌上摆放起一盆芬芳的康乃馨,

请不要惊讶她的突然出现。

这是你深爱着的学生亲手栽培的,

春夏秋冬,愿她带着我们的崇敬与思念同您相伴。

„„

2) 多向假设——放飞思绪

“多向假设”也是一种——就课文内容进行多次的多向的“假设”,构成课堂读写教学的主要内容,既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练习,又从更多的更为有趣的角度来理解文章内容:

如人教版八下汪曾祺《端午的鸭蛋》的“多向假设”式读写活动:

1.假如你向大家推荐《端午的鸭蛋》,请写一篇课文简介。

2.假如你是课文中的小朋友,请介绍你记忆中的美好端午。

3.假如你是课文中的一位长辈,请向孩子们介绍端午节里的美食。

4.假如你是课文里面孩子的一员,请说说你的“鸭蛋络子”。

5.假如你是课文中的小朋友,请你介绍放“黄烟子”的乐趣。

6.假如你是当地的厨师,请你给旅游的客人介绍咸鸭蛋的吃法。

7.假如你是广告公司的策划人员,请为“高邮的鸭蛋”写一个广告词。

8.假如你是作者,请以“我为家乡而自豪”写话。

3) 课文集美——含英咀华

“课文集美”就是通过同学们创造性的劳动,将美好课文中更美的内容进行“浓缩”与“聚集”, 使学生在品评体味的同时,学习、积累语言的精华,并受到一定的思维训练。

如人教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课文集美活动。

活动内容与要求:重写课文,浓缩课文,形成新的课文思路。同学们分组活动,从课文中找句子,用“集聚美句”的方式创编新课文。

下面就是这份很美的材料,它集中了约两千字的课文中最美的句子,使之成为一篇微型美文:

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

在遥远的过去,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曾赞誉道: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

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现在的罗布泊,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一只鸟,夏季气温高达70℃。

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失,从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

如果站在罗布泊边缘,你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罗布泊的消亡与塔里木河有着直接关系。

问题出在近30多年。人们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悲剧并没有止住。同样的悲剧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

世界著名的内陆湖青海湖,50年间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数千年风沙未能掩埋的甘肃敦煌月牙泉,近年来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干涸之势„„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4) 艺术改写——锤炼语言

指导学生运用文学性的语言,用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对课文的内容或课文的部分内容进行生动的、别具一格的改写。

例:杜甫的《旅夜抒怀》的艺术性改写,就是高层次的写读活动。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可以见到这样的艺术性写法:

第一种:

沿长江由蜀入湘的水上飘泊是杜甫一生中最后的旅程。

在这个安静而孤独的旅夜,天涯垂挂的星子犹如渴望的眼,而月光在水上的翻腾演示着世界永不停息的流动。

杜甫未必想到人生的尽头已经逼近,但他看见生命如今悬浮在一片空旷中。诗是他热情的寄托,官是他报效君国、留名青史的凭借,而这一切似乎正从他的身边滑走,不能够再抓住什么,他犹如天宇中飘飞无着的沙鸥。

但以旷渺的天地来映衬的孤独,仍然在悲凉中写出了诗人不甘被厄运征服的高傲。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1999年4期p39 作者:骆玉明)

第二种:

一杆孤耸的船桅,突兀在微风细草的岸,使幽静的夜泊,也显得孤清而惨淡了。

一轮皎洁的明月,翻涌在湍流奔急的浪间,使瑰奇的江景,也增添了动荡与不安。

人们常称叹“星垂”二字“开襟旷远”,殊不知在出蜀漂泊的已届晚年的诗人心中,翻起的却是“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无限悲慨!

星辰璀璨,无语地照耀着空旷无际的平野;月色茫茫,天水间惟留孤独的沙鸥绕桅惊飞,——当诗人在结句突发奇想,将自身与沙鸥作比的时候,你所体味的诗境,究竟是“旷远”的自慰,还是凄楚的自叹?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1998年10期p39 作者:徐旭文)

它们若即若离,既在诗中,又在诗外,既有解说,又有评点。

将此作为例子介绍给学生,同时进行指导:

还有没有新的写法呢?

还可以从诗人的内心独白的角度来写,从以现代诗译古诗的角度来写,从电影镜头的角度来写,从舞台布景的角度来写,从对诗人说话的角度来写,从“唐诗素描”的角度来写„„

于是学生的手中就能诞生美好的诗式散文。

5) 微型话题——多角探究

“微型话题”就是从某篇课文中提炼出来的众多的发散的可供“自由探究”的小话题。一般来讲,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提炼出10至20个小小的话题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并进行探究,进而可以写成精短的文字。

如《三峡》的若干个小小话题,同学们需要从“美”的角度,自选内容,对课文进行品评欣赏,并将自己的体会写成简短的文字:

《三峡》微型话题:

美在结构,美在全文的层次,美在各段的层次,美在勾勒,美在镜头,美在画面,美在动感,美在动静结合,美在色彩,美在情景交融,美在视点变化,美在语言的音乐美,美在侧面烘托,美在景物的辉映,美在细笔的描绘,美在巧引渔歌,美在选词炼句,美在语言的音乐美,美文体写作的创造,第一段中的美,第二段中的美,第三段中的,第四段中的美。

《三峡》美点欣赏的微型短文:

《三峡》,美在那宏观勾勒的一笔。文章的第一段只有33个字,却是全景式的勾勒,写得异常的美。就那么一笔,总写了磅礴的山势,勾勒出700里三峡的雄险,描写了群峰连绵、隔江对峙、山高峡长的壮丽。

《三峡》,美在侧面烘托。进行正面描写之外,作者还巧妙地进行了侧面烘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写得多好——抬头看天,不到“亭午夜分”,连世界上最有光彩的事物都难以看到,这山还不高吗?这峡还不深吗?

《三峡》,美在一个特例。作者用了一个特例来写水速之巨大;写得最美的就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那几句,它不仅仅只从时间之短、距离之长写了水之流速,它可让我们想象三峡江流的汹涌向前、奔腾咆哮,它可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坐在小小木船上飞流直下、一泻千里的快感。

《三峡》,美在景物的动感。课文中描写的美丽的一角是很有动感的。雪白的是急流,碧绿的是深潭;回旋的是粼粼的清波,晃动的是模糊的物影;更不用说那跌宕多姿、水花飞溅的“悬泉瀑布”了,它们甚至让我们听到了那哗哗的水声。

《三峡》,美在那一声悠长的渔歌。一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写出了哀婉的猿声中旅人的悲凉心境,更加烘托出秋景的凄凉,给人余音缭绕之感。

„„

第11篇:读写结合

13、《白鹅》读写训练点: 第三自然段中,让学生找出一个能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从这个词,你能想象白鹅在干什么,好像在说什么?把你想象到的在词语旁写一写。

14、《白公鹅》读写训练点: 白公鹅叫声的想象语言描写。

15、《猫》读写训练点:

第一段中,用了“说它„„吧,可是„„”的句式来表达对性格古怪的大猫的喜爱之情。让学生模仿该句式写写第

二、三段中所描述的猫性格古怪之处。

16《母鸡》读写训练点:

母鸡叫声的想象语言描写。

17、《长城》读写训练点:

学完课文后,教师指导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古时候,长城不仅能抵御凶奴的侵犯,还能利用它打仗。那“现在的长城有用吗?”为题写文章,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奇思妙想。

18、《颐和园》读写训练点:

1、看图简介颐和园:

这就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那里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又有梦幻般神奇的建筑。请同学们先欣赏一些这里的美景。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点什么? 学生交流谈感受。

2、请你做一次小导游,向爸爸、妈妈介绍一下颐和园中最有特色的一两处风景。

3、按一定的顺序,用一两段话描写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

19、《秦兵马俑》读写训练点:

引导学生品读神态各异内容时,教师渗透写法的指导用“有的 ( )好像 ( )”句式写话。 20、《古诗两首》读写训练点:

改写:扣住诗意,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合理想象,把诗句展示的事物描绘出来,展示出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21、《搭石》读写训练点:

背老人过搭石是“理所当然”的事,你想想还有哪些事情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读写训练点: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这两位青年相遇了,他会对他说些什么?

23、《卡罗纳》读写训练点:

1、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望着他。仿佛在告诉卡罗纳:“____________”

2、想象:当我扑进母亲的怀抱,母亲却把我推开了,而是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好像在对卡罗纳说:“____________”

24、《给予是快乐的》读写训练点:

在文章结尾,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男孩的弟弟因为( )而难忘,男孩因( )难忘,而保罗因为( )而难忘。

第12篇:读写结合

六年级下册

3、4单元读写结合点

刘红剑

11.《我的母亲》

母爱是无疆的,母爱是伟大的。老舍的母亲用自己一生的行动教育了老舍,给了他生命的教育。那么在你的生活中,你的母亲(父亲或者其他亲人)是如何用行动来影响你的,你又受到了什么样的生命的教育。写一篇《我的母亲》,表达出你心目中对母亲的爱。

12、《济南的冬天》

老舍先生用精妙的文字,情景交融的写法,为我们描绘了他心中的济南。在写的时候还运用了一些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感情更加突出。我们的家乡张家口,虽然地处塞外,但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四季分明,特点突出。现在就请你写一写你眼中的张家口的四季,选取你 最喜欢的那个季节进行描写,也要有修辞手法的运用,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13《养花》

老舍先生爱养花,所以在他的笔下,养花有很多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能把自己的爱好坚持下来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他需要我们付出劳动和汗水。请你学习课文的写法,选择自己的爱好写一个片段,要写出点门道。甘苦和“多么有意思。”

15《母鸡》

“一位母亲就必定是一位英雄”。简简单单的话,却蕴含着深刻

的意义。老舍在《母鸡》篇文章中,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用事实说话,通过对点滴小事的具体生动的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只呼之欲出的母鸡形象。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许多的感人形象,一开始并不为我们所熟知,甚至还会让我们产生误会。但当我们了解它以后,就会对它肃然起敬。你选取这样一种事物,用先抑后扬,用事实说话的方法写一写。

17、《秋天的怀念》

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的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母爱是伟大无私的。写一篇读后感,歌颂一下这无私的母爱。

18《再见了,亲人》

志愿军战士在与朝鲜人民分别之际,用情真意切的语言,生动具体的事例,说出了对朝鲜人民的依恋和感激。在生活中,在于亲朋好友的接触中,肯定也有许许多多的感动,有许许多多的话需要倾诉。请你也用第二人称的形式,说说你的感动吧。

第13篇: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读写结合教学的优势越来越突出,逐渐发展成小学语文乃至新课程各学科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要进行科学传授和引导,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积累知识,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如何采取相应策略,全面提高读写结合教学有效性,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的提升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所面临的全新课题。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所谓读写结合,主要是以文字为载体,根据教学目标,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是一种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相关练习,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积累知识,为提高写作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定性不够,自制能力不足,因而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要从实际出发,有简入难,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将取得相反的教学效果。以下从以下将结合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进行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

1.结合教材,以读带写

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提升。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小学课本中所选的教材都是优秀的精华作品,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加以利用,通过制定科学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掌握文章写作手法、表达方式等,为写作打好基础。同时,教师还要对教材进行适当扩展和延伸,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及作者遭遇与文章思想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联系实际表达个人思想感情的能力。例如: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作者的意图是赞美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抒发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写到桂林的水时,作者并非开门见山,而是从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娓娓道来,后用一个“却”字转折,将漓江之水的美淋漓尽致表现出来。接着,作用运用了排比句式,将漓江之水“静、清、绿”的特点灵活展现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带领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还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并在写作过程中加以灵活应用。

2.仿写训练,读写统一

对刚接触写作技巧和能力的中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学的重点应是文章的掌握理解、语义的表达及对语言文字的处理等。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提高阅读量,提高仿写能力,让学生领会和感悟更多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从而促进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语文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将所读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发挥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实现读写的有机统一,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灵活应用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要有针对性挑选出经典的句、段,分析其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思想情感等,让学生大声朗读、有感情朗读,再让学生以自己熟悉事物进行仿写训练。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语文表达技巧,在朗读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还能在仿写训练中巩固知识,实现语文素养和能力水平的综合提升。例如:《鸟的天堂》解释为什么叫鸟的天堂时,文章写道:“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阅读,让学生去体会“鸟的天堂”,感受文字中展现的美景。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并以身边事物为写作对象进行仿写。这样,不仅课堂质量和效率都得到全面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写作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等都有了全面提升。

3.多读勤写,相互促进

写作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小学是实现自我认识、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基础阶段,广泛阅读能够为写作打下坚实基础。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让学生多读、勤写。对中年级学生的教学,应以句段、语段为侧重点,而高年级则应致力于篇章阅读,并突出情感基调。此外,还应通过多样化的练习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使学生抱有持续的热情,从而实现读写的共同进步。

4.小结

语文学习是一项长期、持续、渐进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侧重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学习能力的培养及语文素养的提高。而读写结合的实质是根据特定需要学习课文的结构特点、表现手法,让学生进行阅读时,提高写作能力,以读带写;在写作练习中,加强思考,以写引读,实现两者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唐桂华.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10):76.[2]朱海龙.强化语境意识训练读写结合——特级教师于永正《再见了,亲人》教学片段赏析[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1,(11):31.[3]傅晔.不一样的点,成就一样的精彩——以四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开展基于学生差异的“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13,(09):113-114.

第14篇:小学三年级读写结合总结

小学三年级读写结合总结

华巷小学华雪梨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要避免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作文水平。为此,本人根据学校课题小学实效性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计划,制定了三年级“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这一研究方案。

阅读与写作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本人认为,如果所有的讲读课仅让学生读读课文,谈谈对课文的理解,那收获将是片面的、局部的。相反,如果在讲读课文时,教师根据不同的课文,找到某个写作的训练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填补课文的空白,效果就不同了。一方面,从学生写的片段,可以看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反馈方式;另一方面,这种片段练习,让学生从小处着眼,联系上下文来写,学生不会无从着手,畏难情绪较小。长此以往,孩子们就会觉得写作不是件难事。

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崔峦同志也说:“在我们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阅读和写作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如何结合这两种能力,才能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轻松写作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结合阅读,读中仿写

作文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才能提高作文水平?传统的做法就是“练、练、练”。但是,学生作文水平似乎也没提高多少。这无疑是我们教师所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如何才能让师生“束手无策”变为“有章可循”,使文章由无序到有序。我认为要加强阅读教学,通过阅读中的学习,学会写作的方法。因为读是知识的积累,是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认识能力。读是写的基础,写以读为前提,所以,加强阅读是重要的,从读学写更是重中之重。例如:从课文中学习连句成段的方法。刚刚接触作文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没有顺序或重点。我们应

注意从有关课文中找到一些典型写法的段落,指导学生运用教材中的基本段或写片段作文,减缓作文坡度,让他们逐步掌握连句成段的方法和规律,形成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调动学生作文学习的积极性。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在上完这课后,我要求学生模仿《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写法按照时间顺序写一写家乡的田野。结果只用了一节课,大部分的同学就写出来了。

二、强化阅读,读中学写

有的学生阅读能力较强,为什么作文还是平平呢?我认为原因只有一个:练笔少,阅读知识得不到巩固、运用,造成了读写分离。虽然读是写的基础,但有了这个基础不见得写作就没问题了,如同有了丰收的五谷不一定就有美酒一样。读和写属于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要实现两者之间的沟通,必须要让写的训练挤入阅读课堂,推行以训练为主,在写中巩固阅读知识,以促进两种能力的转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发现典型处,设计写的训练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他们的抽象逻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联系,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如果直接要求学生运用各种写作方法写作,只能是“空中楼阁”,不够现实。

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我在教学阅读课时,尽量发现一些构段方式较典型的段落给学生分析,并让他们“照葫芦画瓢”进行仿写训练。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六自然段,先用一句话概括“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接着从鸟的天下——树多(成为鸟的天下的原因)——鸟多(树多鸟必然多)——鸟蛋多(鸟多鸟蛋必然也多)——鸟粪多,使人确定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我分析完段落,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了解段落结构特点后,我又指导学生仿照这样的结构特点进行写段的训练。之后,我又扩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运用此法去写任何一个他们喜欢的人物或小动物,把人物其中的一个特点或性格品质写具体;把小动物的外形、性格、特点等写具体。为此,我设计了一个提示填空:

(1)我的爸爸工作可认真了,()。

(2)我的()真()啊!

在语文课文中,还有很多典型构段形式,有总分总结构的,有分总结构的,还有的是中间过渡段。遇到这些典型处,我都会及时地引导学生“画瓢”,甚至遇到一些典型句式,我也会引导学生说上一两句。如本篇课文中要求用“甚至”造句。“甚至”是一个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学生不容易理解,我就随即设计了这么一个练习填空:

(1)教室里非常安静,甚至。

(2)小红检查作业可认真啦!甚至。这个练习使学生一目了然的知道该怎样造句,很快掌握了“甚至”一词的用法。

通过这样有步骤的从读到写的训练,有效地形成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使学生写作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寻觅对话处,增加写的训练

人物的语言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果在人物的语言前加上适当的提示语,那就给读者打开了一个探索人物内心世界的窗口。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寻找这个“窗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在上《小摄影师》一课,讲到“高尔基告诉秘书: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儿就一定让他进来”时,我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小男孩会来吗?并增加了这样的练习:

当他们再见面时,

高尔基激动地说: “..”

小男孩兴高采烈地说: “..”

学生通过此项练习了解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抓住空白处,扩展写的训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巧妙恰当地进行拓展练笔的训练,既迁移了知识,又联系学生实际,培养了学生能力,净化了学生心灵,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例如:《给予树》一课是一篇爱意流动的课文,在文章的结尾,在感悟语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语境,领悟文情,理解教材内涵之美。教师动情地引导:在金吉娅的帮助下,圣诞节那天晚上,那个小女孩收到她曾一直盼望的洋娃娃,当得到礼物时她心里肯定既高兴又感动,或许今年的圣诞节她过得最快乐,假如你是这个小女孩,你想对金吉娅说些什么?写下来。有的同学这样写道:“金吉娅姐姐,谢谢你让我在圣诞夜收到了我心爱的洋娃娃。我会将它带在身旁,也会记住金吉娅姐姐给予我的爱,等我长大了,也要把自己的爱献给更多的人..”学生与教材进行了生命的对话,在对话中还原了人性之美,明白了使别人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的道理,进一步丰厚文化与精神底蕴。

三、训练朗读,读写结合

以读代讲,读写结合。例如《盘古开天地》一课第四自然段的教学:

师: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世界万物真是神奇。怎么读才能把这段的特点表达出来,请同学们先自己尝试着练一练。

(生自读课文)

师:我想为同学们服务(朗读)一次,请你们欣赏。

(师配合画面声情并茂地朗读,把学生带入那令人震撼的情境中)

1.将本段文字变换方式呈现

师:这段文字短句整齐,节奏感很强。我们来合作,我读前一个短句,请同学们接读后面的句子。(出示“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学生接读后面的句子“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以此类推完成第一次的文本建构)

师:我们的初次合作非常愉快,请留意老师又把这段文字变了一下,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回你们先读,我来接。

(出示“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学生读后教师接后面的句子,读“是他呼出的气息”,以此类推完成第二次的文本建构,然后指名学生读整段话)

2.让学生进行创作性地编写

师:想象得多奇妙呀!让我们也来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一次飞翔。(请学生进行创作性的编写,为其提供一个思路:我想把手放在茂盛的花草树木上,这样就能摸摸盘古的汗毛..)

(请学生补充下划线处缺失的内容)

他的头发飞上天空,变成了()

他坚硬的牙齿和骨骼()

他高大的身躯()

他的最后一缕目光()

孩子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写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交流时你争我抢,都愿意把自己的语句展示给全班同学。

由此可见,读和写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写作水平。阅读能力提高了,就能理解作者在文章中如何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从而摄取文章的语言精华和表达技巧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这便是阅读提高了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观察、去表达,使在阅读中得到的知识更具体、更实在,比在阅读中得到的知识提高了一步,再去阅读又有了新的提高,这样,写作又促进了阅读。这也是我们教学中的传统经验。

阅读为学生认识世界打开一扇扇窗户,应该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刚从自由自在的游戏、玩耍中进入正规的学习生活,更要让他们感受到书中世界的美妙和精彩,获得无穷无尽的乐趣。新教材已为学生感受阅读乐趣设计了许多平台,我们既要善用新教材,更要积极创造条件,有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时间让孩子们享受语文、享受阅读,让阅读课堂成为快乐的天地,让写作成为孩子展示自我放飞个性的平台。

第15篇: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计划 2013.9 小牛群小学 王云飞

一、现状分析:

历年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始终存在两大难题:阅读、作文。不少学生拿着一篇文章不知如何阅读,不知怎样吸收文中的“营养”。一写作文就像避瘟神似的特别害怕,总感到作文无话可说,无从写起,常常是三言两语就把一篇文章写完了。为此,学生的作文水平始终难以提高,而作文又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表达、想象能力及创新精神的训练基地。这无疑给老师提出了一个十分严峻的课题。而我班的二年级对于写话几乎为一张白纸,有的学生拼音总写错。有的学生标点不知从哪写。所以我制定以下计划,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的水平。

二、采取方法:

教材是最好的范文,这些范文大都是名家名作,语言堪称典范。作者擅长遣词造句,语言具有规范美、艺术美、思想美……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借鉴他们的优点,让学生模仿名家锤炼词语、运用语言布局谋篇……把它作为作文的拐棍,一旦路走熟了就可以扔掉拐棍,大胆写作,大胆创新。所以,在教学中应让阅读和写作巧妙地结合起来,以便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文章取材新颖,布局合理、语句优美,大多数都是学生写作的范文。因此,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读写结合因素,然后有目的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可以从下几方面入手:

1.从词句入手

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该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同时,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品句,也是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使学生“满腹经纶”,教师就应持之以恒地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词句,从而培养造句的能力。 2.从标点入手

阅读教学中我们常遇上耐人寻味的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情节,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引起了他们的回忆或者想象。例如课文中有一个省略号,对于这个省略号千万不能轻易放过,因为在这些看似“无”的空白之处,实际上却存在着极其丰富的“有”。抓住这个符号,让孩子也来当当小诗人,充分展开想象,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教学中抓住这一切点,让孩子们有感而作,写出了他们的想象,同时又深化了主题。

3.从典型段落入手

在我们的课文中,有许多可以让学生模仿的段落。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段落展开读写结合。

三、加强课外阅读,进行读写训练

让学生多读多写生活。课外读写训练的有机结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捕捉到更多的信息,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坚持写日记,周记。这样训练,同样可以达到读写有机结合之目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将所读的书与生活中所感受到的获取的材料结合起来,学生就不再怕作文了,作文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四、二年级上册读写结合训练点

1、《秋天的图画》训练点:请你画一幅春天的图画,模仿课文第一段写一写。春天来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美丽的图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使春天这样美丽?看,_________________作出了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黄山奇石》训练点:从“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中选一块石头,发挥你的想象,写写这块石头的形态。 3、《植物妈妈有办法》训练点:你还知道植物妈妈有哪些传播种子的方法?仿照课文

2、

3、4小节的写法,写一写。_5、《 一株紫丁香》训练点一:仿写。花儿在微风中点头,那是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阵阵香甜的花香,那是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风中飘落的花瓣,那是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点二:想一想自己的老师,写几句心里话。

老师,我们感谢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我们感谢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我们感谢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选我》训练点:老师和同学们选王宁当劳动委员,不仅仅是因为他爱劳动、关心集体,更因为他的自信。小朋友照照镜子,夸夸自己,并写写自己的优点。

7、《一分钟》训练点一:课文最后一句说“元元很后悔”,那此时他会想些什么?第二天他会怎么做呢?请展开想象,写一写。第二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难忘的一天》训练点:写一写你最难忘的事。

9、《欢 庆》训练点:祖国妈妈的生日多热闹啊!除了田野、枫林、蓝天、大海和我们在欢庆,还会有谁?他们会以什么方式欢庆呢?模仿课文写一写。

10、《北京》训练点一:选词填空: 绿树成阴 风景优美 名胜古迹 鲜花盛开

家乡的是马鞍山的一处________________,那儿______________。走进景区大门,道路两旁_____________,草地上______________。

训练点二: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有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11《我们成功了》 :训练点一:一听说后天要去春游,同学们不约而同地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约而同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点二:傍晚,广场变成了__________的海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___的海洋。 12 《看 雪》训练点一:填入表示动作的词语。

( )着国旗 ( )着锣鼓 ( )着火把 ( )着雨丝 ( )着眼睛 ( )着风 训练点二:你想和台湾的小朋友怎样看雪、玩雪?快动笔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坐井观天>训练点一: 青蛙一抬头就看见了天。

小明一放学就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一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 训练点二:发挥想象,补充对话。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这下子,它惊呆了,它看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它对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鸟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我要的是葫芦》训练点一:“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有什么奇怪的?”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吃点苦有什么关系!”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点二:.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多么____________________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训练点三:种葫芦的人发现自己错了,第二年他又种了葫芦,可是很不幸,葫芦又长了蚜虫,他想:———————————————————————————————————————————————————————————————————————————。

15 《小柳树和小枣树》训练点一:仿写词语。(越丰富越好)

红红的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绿油油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弯弯曲曲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又细又长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训练点二: 课文第四自然段:她(小柳树)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好象在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点三:在听了小枣树的劝说后,小柳树不好意思地笑了,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点四:划出课文中描写小柳树和小枣树样子的句子,读一读。我们也学着课文的句子来写写树吧。可以写写树叶、果子、花的形状颜色。 松树的叶子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梨树上挂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 枫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 风娃娃》训练点一:风车转得这么慢,水断断续续地流着,秧苗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边,纤夫们向风娃娃表示感谢,他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点二:人们都责怪风娃娃。小朋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点三:风娃娃,我知道人们为什么责怪你,因为你东吹吹,西吹吹,吹跑了人们晒的衣服,折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了许多坏事。唉,光靠__________ 可不行啊!

17 《 酸的和甜的》训练点一:小猴听了小松鼠和小兔子的话,心里想:_______________。于是,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松鼠和小兔子见他吃得这么开心,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点二:我想对小兔子和小松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对狐狸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称 赞》 训练点一:照样子写词语。 例:闻了闻 闻了又闻 看了看 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 训练点二:小刺猬称赞小獾:“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请你也用这样的句式称赞身边的小伙伴吧。

__________,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蓝色的树叶》训练点一: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脸红了,她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点二:一个星期后的一堂美术课上,老师叫同学们剪纸,可是坐在林园园前面的同学没带彩纸,她看见了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 纸船和风筝》训练点:请你想象小熊的表情、动作、语言,写一写。 小熊看见纸船一只接一只漂下来,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从现在开始》训练点一:小动物们叫苦连天,有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点二:仿照课文第

二、

三、四自然段写一写。

这个星期轮到__________上任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窗前的气球》训练点一:你会画一张怎样的笑脸送给科利亚,请你画一画;要是气球上可以让你写上几句,你会写些什么? 写在气球上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训练点二:你还能想出什么好办法看望科利亚呢?

23、《 假 如》训练点一:请你仿照课文写一写: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26、《“红领巾”真好》训练点一: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红领巾”保护小鸟。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小鸟夸“红领巾”真好。

训练点二:除了小鸟,还有许多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仿照课文

1、2小节写一写。

例:清晨,林中谁最快乐?

是可爱的熊猫。

爬来爬去,爬上爬下,

一会儿打滚儿,一会儿吃竹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清澈的湖水》训练点一:远处的山石像_______________,近处的山石像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山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朵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朵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的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千姿百态啊! 训练点二:“ 小洁回过头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她心里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然,她眼睛一亮,她看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快地向前跑去。虽然累得直喘气,可她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浅水洼里的小鱼》 训练点一:

他走得很慢,来到第一个水洼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走得很慢,来到第二个水洼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走得很慢,来到第三个水洼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走到第四个、第五个水洼前,„„ 这样的动作要重复成百上千次。 训练点二:创作儿歌。

我在乎

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我在乎它难不难受。

小鸟被大手捉住了,我在乎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父亲和鸟》训练点:

鸟儿快活,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林快活,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快活,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也快活,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 我是什么》训练点一:有时我很温和,帮人们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我很暴躁,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点二: 仿照课文,可以用上“有时候„„有时候”、“我会变,变成„„变成„„”“我在„„在„„”这样的句子,写一样东西。写好后让别人猜一猜。 31 《回声》训练点一:照样子,写句子。

小青蛙跟着妈妈游到桥洞底下,看到周围美丽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呱呱呱,多好看哪!”

小羊来到山坡上,看到________________,开心地叫起来:“__________,多____________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点二:第四自然段中有好几个表示连续动作的词,圈出来读一读。在下面的句子中也填入表示连续动作的词。

小亮____起书包,_____到公共汽车站。啊,车来了!他____出月票,排队上了车。没有座位了,他只好_____着,两只手紧紧地_____着扶杆。 32 《太空生活趣事多》训练点一:想一想,填一填。

要想在宇宙飞船里睡上一个安稳觉,宇航员必须把自己绑在睡袋里,宇航员只有把自己绑在睡袋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想在宇宙飞船里喝到水,宇航员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宇航员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在宇宙飞船里喝到水。 要想在宇宙飞船里_____________,宇航员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宇航员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活化石》训练点一:还记得《我是什么》吗?试着用这种形式介绍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

我是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又叫白果树,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 农业的变化真大》训练点一:选词填空。 引人注目

兴致勃勃

科学技术 百花盛开

瓜果飘香

十分茁壮

今天,我____________地在科技展览馆观看农业科技成就展。虽然是寒冷的冬季,但大棚里的植物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土栽培技术很了不起,不用泥土,植物也能长得_____________。彩色棉花更是_____________,有红的、黄的、绿的„„ 啊!有了先进的______________,农业的变化真大!

五、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上课,让读写紧密联系,抓住合适契机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并及时表扬鼓励。及时批改。

2、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及写话时写字的质量。

3、每天坚持让学生写日记,及时批改和讲评。

4、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是非常重要的,阅读和写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阅读有利于写作,写作也需要阅读。只要我们教会学生在“万卷书”中不倦遨游,在“笔墨”之中辛勤耕耘,就一定会建好“读写结合”这座大厦。

第16篇:初探小学语文读写结合

初探小学语文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课题心得体会

《新课标》指出:“习作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习作的基础。

阅读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书面表达,也就是“写”。“写”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叶圣陶先生说过:“必须注重倾吐他们的积蓄。”但是有的学生光注重“积蓄”不注重“倾吐”,所以缺乏表达能力;有的学生注重“积蓄”而缺少书面表达的其他要素。所以,即使有东西也“吐”不出来。这样,就必须在读写之间系上一根纽带,通过各种渠道、多种形式,使读写之间互相沟通,绿水长流。

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那就是课文与习作的完全脱节。也就是说,上课归上课,习作归习作,“读”与“写”完全脱离。在教学中我发现尽管让学生积累了书中的优美词句,理解了作者的表达方法,但学生的习作总是不尽人意。

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甚至有一些经典文章,在思想教育、题材选取、体裁安排、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具,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要在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习作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

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通过学生从读中悟写,以读带写,充分发挥阅读与借鉴的仿效作用,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致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读写结合因素,然后有目的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同时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品句,也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使学生“满腹经纶”,教师就应持之以恒地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词句,从而培养造句的能力。引导学生品味词句的方法有比较式、增删式、换词式等。如:在教学《荷花》一文时,我觉得“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的“冒出来”用词十分准确,于是,我就引导学生运用了换词式,•体会“冒出来”一词的巧妙之处。•我是这样设计的:“冒出来”是什么意思?可以换其它词吗?•为什么作者不作“生出来”而用“冒出来”?通过引导,•学生就明白到“冒出来”一词写出了由于池里的荷花挨挨挤挤的,荷花必须用力地向上生长,才能长出来。因此,这个词用得十分准确。

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习作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我充分挖掘教材中“读”与“写”的结合点,对学生有目的地加以指导;并加强课外阅读,进行读写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能力,能以读悟写,以读带写。

进行了形式多样的阅读,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素材,并不等于就会写作了。还必须通过改写、扩写、缩写、续写、仿写这些方式反复的模仿,让学生掌握“照葫芦画瓢”的本领,然后发挥创造力,从“形似”到“神似”,便会成功的。

总之,我们要注意引导从阅读教学中、生活中涉取营养,借助学到的手段和技巧,运用到作文中去,通过运用反过来又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把“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阅读,又有利于作文,读和写的能力便会相辅相成、和谐发展。

第17篇: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总结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总结

华巷小学刘磊

通过本次读写结合专题学习,我受益非浅,深知语文读写结合的重要性。我谈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我认为以读写结合为主线,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大面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注重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以读写结合贯穿教学全过程。

一、抓课前预习,培养自学读书能力。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好一篇课文的基础,通过预习学生可以预先从总体上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预习也是学生独立钻研教材,形成自学能力的良好途径。那么,如何才能指导学生预习好课文形成优良的自学能力呢?首先是扫除字词障碍,也就是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标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通过查工具书,把它的读音,含义弄清楚。再指导学生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即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弄清文章究竟写了些什么。并做好预习笔记,笔记要包括课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简要情况,难字难词的解释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二、边读边思,从读书中学写。

教学每组课文时,我根据单元训练重点,首先提出训练目标,然后在讲读课文中渗透知识要点,写作技能,指导边读边思,增强学生读中学写的意识。如,我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就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设疑问难。像“我”为什么对事情感到惊奇、诧异?从哪些句子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爱戴?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爱戴是什么原因?抓住这些问题再指导精读重点词、句、段。学生通过理解、品评知道课文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进而体会作者问什么要写的思想感情。在读完课文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填空题:这篇课文通过写(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个(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得人),表达了作者(敬爱和怀念伯父鲁迅)的思想感情。我适时创造机会,以《我敬爱的人—×××》为题让学生随文练笔,这样使读中学写落到实处。

三、读写结合,以写促读。

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得升华。我除了以读导写外,还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教给学生必要地写作技巧。指导学生借鉴课文怎样写好开头、结尾,段落之间又怎样过渡和衔接的,加强读写结合,以写促读。因为学生初写作文时,不仅开头慢而少光泽,中间搪塞而无妙笔,结尾往往更惨,不是三言两语表个态,就是喊几句口号收笔,味同嚼蜡。事实证明,只有通过阅读实践,让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实践到认识再回到实践,这样勤于借鉴、善于借鉴别人的好写法,将知识转化成技能。学生在尝到“读书学写”的甜头后,才会自觉主动地在今后的阅读中留意,学习其中所蕴含的写作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提高了语文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作用。

第18篇: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

应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作文难写,小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改作文,是因为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知识面窄,阅读能力差,习作水平低下。如何让学生喜欢习作,提高习作水平,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告诉了我们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密切关系。学生读的书多了,接触好文章多了,积累的优美语句、各种表达方式的句子就多了,写起来便会得心应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学习运用语言。语文教师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就能使阅读为写作服务。近年来,我在高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课内与课外习作相结合,取得了一点收获。

以读导写。阅读分课内、课外阅读,我在课内阅读教学中以课文为例,结合课文教给学生有关语言方面的知识以及写作方法,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从中体会到为了表达一定的内容,作者是怎样准确、生动、鲜明地使用语言的,做到读写结合,从读中学写。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课,作者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桂林山水静、清、绿和奇、秀、险的特点。教学时,我组织小组、男女、全班学生齐读和背诵文中的排比句,让学生感受文中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和语句的优美,感悟到文中的排比句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学生学完本课,我运用课文中的排比修辞方法,指导学生仿写家乡的某处景物,表达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积累,精读课文和阅读课文的精彩片段,我都要求学生记忆、背诵。学生头脑中的词语、句子丰富了,习作时就不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颐和园》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景物,作者巧用过

1 渡句连接上下文。我在教学中抓住文中的过渡句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到过渡句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指导学生写参观、游览记的习作时,要按地点的变换、时间的变化有序的记叙,学习作者移步换景的写法。

以写促读。语文教师要改变小学生怕作文、厌作文的现象,就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博览群书,搜集资料,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让学更好地从“阅读”中学“写作”,从写作中寻求阅读,以利于其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的体裁是童话故事。课文中有启发孩子自己去明白“幸福是什么”的智慧女儿;有珍惜友情的小鸟;还有帮助小木偶学会多种表情的小女巫。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知道了童话故事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教人学会勇敢、热情、善良、乐观、慈爱,反对卑鄙、怯懦、邪恶、虚伪。这个单元的习作是要求学生写一篇童话,这也是写童话的起步。学生学习了四篇童话故事就开始写童话,他们的写作对象、想象力都比较单一。我组织学生去学校图书室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名著,要求每人借一本童话课外阅读,交换阅读。这样学生头脑中的童话故事就丰富了,习作中的童话故事也就丰富多彩了。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是写想象习作,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是写说明文的习作。在这两次习作前,我让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有关科幻、科普的书阅读,了解自己写作对象未来的发展,收集与自己习作有关的动物、植物数据。学生带着习作要求去阅读课外书籍,有动力,有欲望,产生阅读兴趣,形成习作灵感。阅读为孩子习作积累了材料,这样学生就不怕、不厌作文了。

读写结合。阅读与写作是相互联系的,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享

2 受到阅读的快乐,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还要把阅读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中,让学生持之以恒、练笔不止,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生在阅读中的快乐、兴趣,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快乐,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快乐,写作兴趣,写作形式要多样化,语文教师利用课文不同体裁的资源,指导学生进行改写、续写等练习。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的体裁是说明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向学生介绍名胜古迹。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 我在教学中将课文《鲸》《新型玻璃》赋予童话,用第一人称“鲸的自述”“ 新型玻璃的自述”先在小组和全班介绍鲸和新型玻璃。对于介绍名胜古迹的课文,我指导学生采用小导游形式介绍长城、颐和园和秦兵马俑。“鲸的自述”“ 新型玻璃的自述”以及小导游教学活动,将课本变成剧本,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兴趣。我又将他们的阅读兴趣引用到写作中,以“鲸的自述”“ 新型玻璃的自述”“介绍一名胜古迹”为题写一篇习作,有一名学生的习作“ 新型玻璃的自述”还见报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彩色的翅膀》,写了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回家探亲,从黑龙江带一箱小昆虫回小岛的事。学生学完这一课,我要求学生“给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写一封信”。学生在信中写到:“岛上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没有土地,没有蔬菜,没有昆虫,但你们辛勤的付出却换来了甘甜的西瓜。你让我明白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这就是阅读的感悟,习作的收获。

续写就是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展开合理的想象。教材中很多课文故事性强,富有较深的意蕴,结尾常常让人意犹未尽,这就为续写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穷人》的结尾,桑娜

3 告诉丈夫自己已经两个孩子抱回家后,课文就戛然而止。可孩子的命运会怎么样呢?桑娜与丈夫又会带领孩子怎样度过一个有一个难关?这些问题牵动着孩子的心。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作,把想象的故事写下来。学生想象桑娜会白天在家带孩子,晚上丈夫回家后她去替别人织毛衣;丈夫每天会早一点出海,晚一点回家,多打点鱼,挣钱给孩子买吃的、穿的。孩子长大后,桑娜夫妇讲述了孩子的身世。孩子知道自己的身世后,知恩图报,十分孝敬桑娜夫妇,一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就是阅读与写作的收获!

课内与课外习作相结合。课堂上读写结合是学生习作成长的一个园地,课外读写更是学生成长的一片沃土。寒暑假写日记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一个途径。学生在寒暑假里,帮助家人做家务,与大人一起下田地干活,帮助、关心他人的事,读了一本好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把耳闻目睹的事、亲身经历的事记下来,既为自己的课内习作积累材料,又能培养自己的勤于写作的习惯。但我不是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而是两、三天写一篇日记。学生每个假期写的日记,我都要浏览一遍,择优推荐发表,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学生看到自己写的日记发表了,还拿到了稿费,尝到了写作的甜头。既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写作兴趣。孩子们写作的体裁也多了,记叙文、读后感、童话、儿歌。自2012年至今,我的学生有20 余篇习作发表。家长们看到孩子的成长,感到由衷的高兴。他们说:“我们看中的不是稿费的多少,而是看到对孩子的鼓励、影响有多大。”这就是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魅力!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龙川小学储成法

第19篇:读写结合总结

关于“读与写”的思考

我们的“读与写”活动从开始酝酿到付诸实施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摸索,总结,修正,经历一个不断思索,改进的过程。到今天我们的活动已经有声有色的开展起来,而且有了令人慰的成果:首先是我们大家饱含激情的参与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实施。再者是大家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开动脑筋,说出肯綮中的的言论供大家欣赏,揣摩,最后共同进步,这实际上是最值得欣慰的。细想来,我们的活动可以概括为为以下的“三个一”,那就是“一种理念,一次尝试,一个平台”。这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促成了我们整个活动成功有序进行。

一种理念

众所周知,我们的语文教育方式和理念经历了太多的变迁,从开始的模仿苏联的“红领巾模式”到今天的在新课标倡导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变更又不断充盈的过程。然而,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我们的教材如何变更,我们的方法怎样改变,但是,我们始终不变的就是对“读与写”的研究和探索,因为我们抓住了语文教育教学当中一个本质的东西,那就是“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基本的输入方式,而“写”又是最基本的输出方式,两者结合起来是反映一个学生语文能力的最为直接而且最为有效的证明,并且我们可以从古人“厚积薄发,读而后现”经典成才之路上找到依据。所以,我们决定把这一活动具体化,系统化。而在我们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可以把“读与写”活动的本质概括为:“读写结合教学是以教材文本为载体,从教材文本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习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只是在我们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常说对于一篇课文我们要走进去,再走出来。不仅要知道文章表达了什么,还要知道文章是怎样表达的。可是究竟怎样走出来,怎样让学生知道文章是如何表达的?具体操作的时候,我们往往觉得没有抓手,缺少具体的操作策略。鉴于此,我们试图充分发掘教材资源,进而探索编写出一套一到六年级读写结合教学的经验材料。而后,就有了我们具体实施活动的指导与实践。

一次尝试

尽管“读与写”活动在人们的倡导中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然而具体实施起来却是一次尝试,所以这一活动从一开始就倾注了大家的心血。从徐老师的倡导,发起,统筹规划,到每一位成员的参与,实施,经历了一个艰辛的过程。在这里做一下简要的叙述:2012年10月份我们召开了全旗“读写结合”教学研讨活动,初步收获了一些好的经验,分享了大家的一些智慧。之后,锦山小学、锦山中心校、十家中心校三所学校还把这一内容确定为研究课题,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接下来我们聘请的承担编写任务的六位优秀教师,牺牲了整个一个寒假的休息时间,为大家编写了高质量的“读写结合教学环节设计”。然后,新学期伊始,我们开始实施整个的活动计划:首先,我们通过网络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够及时看到大家观点。然后是在这个平台上,大家以随机交流的方式或者是发帖,跟帖交流的方式传递思想,求取进步。另外,我们要求交流的时候尽量让问题具体化,精确化,这就避免了一些假话,大话,空话的出现,使我们的交流有题可论,有的放矢。当然,我们并不排斥一些有见地的教育理论,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有分量的营养,充盈我们的大脑。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有专门的人员对活动的次数和质量进行监督和统计,这样保证了整个活动能够正常而且有序的进行。在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活动计划开始之后大家所表现出来的热情着实令人欣慰。首先是徐老师的率先垂范,给大家以精神支持和专业引导,使大家有信心,不盲目,并且不断受益。另外,大家在参与的过程中往往有真知灼见,这不仅是一个人的收获,更是大家思想升级的动力。再者,在大家不断参与的过程中,团结一致的和谐精神得到进一步验证,是我们这个活动设计伊始所不曾预料的,尤其令人激动。总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这次尝试正在有序,有活力的进行着,我们会让它不断发展,不断充实,创造一个经得起考验的奇迹。

一个平台

我们的这一活动能够有效,有序的开展,得益于网络这个平台。新型的科技的事物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涌现,使我们惯常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可以用极快的速度传递自己的思想,接收别人的理念,这是效率的见证。从活动设计伊始,我们就关注了qq交流的价值,因为在现实的网络交流中,我们每个人最常用的聊天方式就是这样,所以我们的初衷就在于怎样让闲聊变得有价值,让闲聊也可以提升我们的境界。所以在徐老师的提议下,我们建立了一个专门用于交流的群,这个群有主题上的说明,是专门为语文交流而设计的。而群的内部有着极为细致的划分,群空间里有典型的群论坛,论坛分为一到六年级六个讨论版,这样分属于不同年级段的老师可以很快的找到自己跟帖的位置,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另外,大家在发帖的时候既可以原创,又可以跟随,这使得大家的思想也具有了体现的灵活性。这样的方式极大地方便了交流,大家可以不用谋面却可以畅所欲言,其乐融融,其情悠悠。

总之,我们的“读与写”活动在一个理念的支撑下,在一次尝试的锻炼中,很好的借助了网络这个平台,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有人说,我们有着激情如火的青春,我们斗志昂扬。有人说,我们有着至忠至诚的信念,我们拼搏进取。而我却要说,我们团结一心,踏踏实实的工作,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我们默默无语,卓有成效的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最美的颜色。

第20篇:读写结合课

读写结合课:

读写结合课的关键是找好读写结合的关键点,深入挖掘课文中的写作指导点。如:①句式仿写:人教版七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运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写一段话。人教版八上《芦花荡》—课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如“月明风清的夜晚„„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等,找出并抄下来,仔细体味,再仿写几句。写写你家乡的景物。人教版九上《星星变奏曲》──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②写法模仿:人教版七上《春》──仿用借景抒情的写法和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以《秋》为题,写一篇短文。人教版七上《济南的冬天》──在小组或班上向大家说说你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再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将你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字数不限。人教版七下《音乐巨人贝多芬》──注意描写贝多芬穿着和外貌特征的语句,模仿这种写法,用几句话描写你最熟悉的一个同学的外貌。与同学进行交流,看谁写得最传神。学习人教版九上《杨修之死》一文,学习运用“插叙”写法,写一篇文章。③词语的运用:人教版七上《羚羊木雕》“读一读,写一写”中有六个词语:“抹”“攥”“逮”“怦怦”“树杈”“寒战”,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运用这些词语写一段话,要求通顺合理。④改写:人教版七下《最后一课》──试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从上课到下课部分内容。人教版八上《石壕吏》—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一幕短剧。人教版九上《我的叔叔于勒》—想象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说?试写成一篇短文。人教版九上《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是从杨志等人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课文标题却是“智取生辰纲”,试从晁盖等人的视角来改写这个故事。⑤简单议论:人教版九上《短文两篇》──《谈读书》(作者培根)中的名言警句摘抄下来,并选出你最喜欢的一条,作为论点,试着给它配上几个论据,写成一篇议论文。人教版九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把课文的最后一段抄在本子上,并选取这段中的某一观点,举出生活中的一两个事例来证明它。⑥补写:人教版七下《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人教版八上《芦花荡》──课文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写,写了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请找出这段话并细细体味,然后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⑦续写:人教版八下《喂—出来》──展开想象,从小说结尾续写下去,一二百字。续写人教版七下《丑小鸭》。续写人教版七上《皇帝的新装》。续写人教版七下《最后一课》。⑧描写人物:我们可以让学生跟着《俗世奇人》学用夸张手法突显人物特点,使人物鲜活而有个性;可跟着《变色龙》学用漫画笔法不动声色地塑造人;也可跟着《范进中举》学用对比手法刻画人;可以学用《观舞记》中的特写手法;可以学习《口技》的侧面描写。⑨感想点:人教版七上《走一步,再走一步》──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人教版七下《孙权劝学》──仔细阅读课文,想一想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人教版七下《斑羚飞渡》──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试给狩猎队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人教版八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以给雨果写一封信的形式,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⑩情景揣摩点:人教版八上《蜡烛》──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试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人教版七下《最后一课》──在刻画韩麦尔先生的时候,成功地运用了神态描写,如:“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试揣摩此时此刻韩麦尔先生的心理活动,用一段话突出韩麦尔先生的典型人格特征。

《小学读写结合 学校工作总结.doc》
小学读写结合 学校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