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为随访岗位职责

2020-10-24 来源:岗位职责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心理行为训练教案

第一部分 简易器材心理行为训练

简易器材心理行为训练通常是指利用简单的、容易得到的辅助工具如:绳子、木板、油筒等开展心理行为训练。。其特点是不受器械、场地、天气的限制,适合中队、船艇、派出所等基层单位因地制宜地开展训练。通过训练能够培养官兵的团队精神,开发潜能、提高自信、增强意志、拓展思维,促进相互沟通同时还能疏导官兵心理,陶冶情操、缓解压力。

课程一:捆绑行动

一、课目意义

如果一个团队成员间存在着诸多相似点,这些相似点能够缩小相互间的心理距离,成员彼此之间就容易相互吸引,形成更为紧密的团队,凝聚力增强,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此训练课目通过活动打破学员心理间的隔阂,拉近学员间的心理距离,帮助学员尽快融入团队。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场地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教具要求: 30米长的尼龙绳一根。

(三)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四)准备活动: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基本活动开。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 20--40分钟(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 2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10人左右即可。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捆绑行动

目的:

1、拉近学员心理间的距离,打破隔阂;

2、迅速形成团队。时间:3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2、操作过程严肃认真,严禁嘻笑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布臵任务

全体人员在规定时间里,捆绑在一起,越过障碍物集体前进。

(四)宣布规则

1、所有的人会被捆在一起集体前进;

2、在前进的过程中,每个人要相互告诉大家有什么独特的才能或有过什么别样的经历,在你

们到达目的地时,教员会随意挑选人来转述同伴讲过的话。

五、注意事项

(一)教员注意事项

1、注意保护学员安全,危险动作要及时制止;

2、要求把所有学员的手绑在绳圈内。

(二)参训人员注意事项

1、将身上的硬物和贵重物品解除;

2、注意安全,避免有人受伤。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1、没有人指挥,活动完成得不顺利;

2、有人不愿意与队友有身体接触,借口方案不好;

3、有人无法投入,找种种借口不参加;

4、前面的学员只顾自己前进,不顾及后面学员被拖着走的感受。

七、交流回顾

1、在活动开始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2、做活动之前和之后心理上有什么不同?

3、活动结束后,你发现战友都有哪些才能?而这些是你以前不知道的?

4、捆绑能产生什么效果?

5、每个人应该抱的心态是什么样的?

6、捆绑同现实中的什么相似?现实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我们是如何处理的?

7、当你被迫捆绑在一起有什么感想?

八、点评要点

(一)什么是团队精神

团队的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和目标二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和作风。具体表现为:

1、团队的凝聚力:针对成员和团队之间、成员之间关系而言,高凝聚力来自于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的高度一致。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一体性;表现为对团队目标的认同、对团队业绩的荣誉感、对团队面临困境的忧虑和对团队的忠诚;

2、团队合作意识:针对成员之间关系而言,表现为高度的协作性和共为一体的特征,合作性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的。

3、团队士气高昂: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态度上来体现,愿意尽心尽力、愿意全方位的投入。

(二)高凝聚力团队的特征

1、沟通渠道比较畅通,没有复杂的沟通渠道;

2、队友参与意识强,人际关系环境和谐,没有压抑感;

3、队友有强烈的归属感,为成为团队的一份子而感到骄傲;

4、团队成员之间彼此关心、互相尊重;

5、团队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

(三)心理适应

部队是我们战斗和生活的集体,适应军营生活不光是要求我们在行动上的适应,更要求我们在心理上的适应。团队的团结精神,凝聚力不仅仅是要求我们行动上的一致,也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凝聚”,只有心理和思想上的适应了军营生活,才是真正的适应。

(四)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二:激励他人

一、课目意义

每一个人都有得到别人肯定,得到别人赞美的需要。有人说如果你想让别人感觉自己很棒,那你必须在沟通的前5分钟,喊五次他的名字。如果你这样做,他会觉得自己非常棒,也会觉得你非常棒。言外之意就是懂得真诚地赞美每一个人,善于尊重和重视他人,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润滑剂。现在让我们通过本项训练,来做一个善于发现别人优点并欣赏认识他人的人吧!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的场地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20-30分钟/每班(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15-3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激励他人 目的:

1、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激励他人;

2、接纳自我,认识自我,增加自信心;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布臵任务

全班围成半圆弧形坐下,可由教员或班长指定,也可用自愿的方式确定一位学员坐在圆弧形的中央面对大家,其他人轮流说出他的优点及欣赏之处(如性格、相貌、处事态度等)。每学员轮流做一次。

(四)宣布规则

1、以诚恳的态度和话语表达, 不能毫无根据地吹捧;

2、要努力去发现他人的长处;

3、每个战士被全班战友称赞以后,首先要感谢全班战友对自己的鼓励,并说出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察觉的,哪些是不知道的;

4、活动过程中要求严肃认真,气氛要严肃,不能开玩笑。

五、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不同的学员的参与程度也许并不一样;

(二)有的学员并没有认真地参与,总是用一些空泛的赞扬而没有明确的事实依据;

(三)受到表扬时有强烈的自豪感;

(四)受到表扬时脸红了;

(五)有的学员被他人称赞之后,并没有过多的情感反应。

六、交流回顾

(一)当你被战友称赞时的感受如何?

(二)战友接受你的称赞时你有何感受?

(三)怎样用心去发现战友的长处?

(四)怎样做一个乐于欣赏他人的人?

(五)活动后,战友间的心理距离是否发生了变化?有哪些变化?

七、点评要点

(一)激励他人的意义

激励他人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提升自信心的灵丹妙药。战友间的相互欣赏和相互接纳,常常可以创造一个尊重、温暖、关怀与理解的真诚气氛。在这种气氛下,大家会主动开放自己的心扉,有效地进行交流、沟通,并且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珍重他人思想,敬重他人的作为,即使龃龉,彼此也会“不在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以全局为重,给以微笑,给以理解,给以关爱,自然会怨怼自灭,精诚合作,团结一致,从而获得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增加了彼此间的信任,提升了自己的自信心。在这种气氛下,军人会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集体为荣,保持和集体一致的认识和评价,爱护和保护集体的形象及荣誉,并且以同舟共济的精神去面对环境。

(二)认知的积极性偏差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更多地对他人作出积极的、肯定的评价,即评价他人时总有一种特别宽大的倾向,这就是积极性偏差,也称“宽大效应”。对他人作出积极的评价会使被评价者和评价者都感到愉快,因此人们更容易也更愿意积极地评价他人。

(三)激励他人与接纳自我的关系

激励他人,接纳自我实际上是一个人际沟通的过程,是一个既诚恳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真诚地赞扬他人,也通过他人的反馈,在与别人的比较中深化对自己的认识,建立起健康的自我形象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对自己的优点会更进一步的确认,就会在生活中扬长避短,就更有可能使自身得到发展。

认识他人,欣赏他人的优点,肯定和接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虽然我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对自己的评价不一,对未来的愿望不同,但我们作为班集体中的一员,彼此间都应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即不管你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我们都会无条件地接纳你。因为任何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支持。此外,我们还应在日常的训练、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善于发现战友的优点并乐意欣赏战友的人,同时亦不断深化自我了解,自我接纳,以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悦纳,使我们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今后的训练、学习和生活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四)真诚

真诚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有想法,不掩饰,

不做作的与人交往。真诚传递出了一种真心诚恳的信号,容易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

真诚地身体语言表达,真诚地表达不光是语言上的,还有非语言的表达形式,身体姿势也表达出了真诚的信息。温和的微笑,表达赞同、欣赏、鼓励;目光接触,表达一种信任、鼓舞、关注。身体靠近表达一种支持、喜欢、关切。总之,每种表达真诚的身体语言都不过是内心真诚的流露,自然地表达出真诚的非言语信息。

(五)了解他人优点,发现自己长处 因为人们认识的角度不同,我们了解自己,可能也不是很全面。通过自己亲密战友的话语中,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状态,发现自己的优点,会给自己莫大的鼓励,增强自信心。了解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被发现优点后,会有一种互动的效应,形成对对方的好感,并发现以方优点予以回报。这样,人际关系也进一步融洽,从评价者口中获得其他战友的优点,还达到信息共享,能改善和巩固团体中的人际关系。

(六)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三:绝地求生

一、课目意义

“危难之中见真情”。危难是对一个人及一个团队适应能力的考验,此时个人和团队必须发挥其潜能,应对困难,渡过危机,谋求进一步的生存和发展。本训练课目就是要培养学员突破自我限制,激发团队潜能,感受自己和生存需要和安全感。在危难中为团队贡献,接受团队帮助与关怀,促进自身和团队的发展。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的场地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教具要求:4米左右尼龙绳一根。

(三)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四)准备活动: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基本活动开。

(五)观察并询问参训队员的身体情况

如患有类似心脏病、高血压、腰椎病等疾病,或近期做过内外科手术、受过内外伤并未痊愈者,能及医生明确告知其不宜参加剧烈运动者禁止参加训练。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5-15分钟/每班(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1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绝地求生

目的:突破自我限制,激发团队潜能 时间:1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2、操作过程严肃认真,严禁嘻笑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情境设臵

我军某阵地的一分队英勇的击退了敌人,但是不甘心的敌军在撤退时炸毁水坝,企图用大水冲垮我军。阵地附近一个小山坡是最高点,要保持战斗力,求得生存,必须爬上山坡。本训练模拟当时情境,要求全体人员逐次进入将不断缩小的绳圈内,每次要尽可能的都进入。

(四)宣布规则

1、不允许队员跳入绳圈;

2、不要拉扯战友的衣服;

3、任何人身体的任何部位以及任何物品都不能接触到绳子。

五、注意事项 教员注意事项:

(一)注意避免学员受伤;

(二)教员在参训学员操作成功后要减小绳圈大小,不断地进行训练。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有人认为不可能成功;

(二)有人不愿意与战友有身体接触;

(三)有人焦急的期待帮助,也有人积极帮助他人。

七、交流回顾

(一)活动过程中不断突破,心理感觉如何?

(二)你们的方案是怎么产生的?

(三)在这个活动中你们感觉与队友在心理上有没有拉近距离?

(四)在活动中怎样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五)你认为团队合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吗?

(六)你在活动中是否期待帮助,是否愿意帮助他人?

八、点评要点

(一)挫折感与目标期望

挫折感受存在于个人的头脑中。人们感知到并因此而受到的阻碍,实际上是存在于他们头脑中的预设限制。

我们所有人都预先设臵了对于自己能否实现目标的自我感觉。受阻碍的目标可以起强化这些限制的作用,尽管真正的障碍实际上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关于这类头脑中预设限制的情况有一些有趣的故事。

比方说,马戏团里的大象从很小的时候就会受到训练,使它们有预设限制。当象还很小(比如说半吨左右)的时候,它会被一条很重的绳子拴在一根大木桩上。小象常常会使劲拉绳子,但它怎么也无法离开那根木桩。当象长大后,它的

力气大多了,可以很轻易地把这样一根木桩拔起来,但它却不会这么做。它“知道”自己的力量是渺小的,拔木桩是徒劳的。因此,有的训兽师只给大象戴个脚镣,连绳子都不系,因为套个脚镣就能让大象老老实实地呆着,它“知道”它动不了。

(二)团队合作的巨大力量

团队具有个人所不可能具有的巨大力量。个人无法做到的事情,经过团队合作,就有可能实现目标。但是,团队成功要求每一个团队成员同心协力、步调一致,才能群策群力克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

(三)团体对个体的关心

团体关心、帮助个体的成长。当个体生存发展出现问题时,团体会调用一切力量去关心帮助个体。这些帮助既有口头语言上的,也有具体行动上的,既有可见的行动,也有心理上的支持。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加油”都能使个体感受到团体的力量,使个体脱离困境,走向良性发展。正是团队的这种力量,促使个体更快的适应了团队。

(四)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四:新式武器

一、课目意义

团队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合作。在面对问题时,团队成员积极思考,相互沟通,能拓展团队的思维,发挥团队的力量,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本训练课目就是让学员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训练场地宽敞平坦,地上不能有坚硬物体场地周围无积水、无火源、无化学物品并远离嘈杂的环境的空地或会议室;

(二)教具要求:2米左右长度,直径6mm左右轻质材料的塑料管或光滑的竹竿;

(三)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15~40分钟(可灵活掌握);

(三)项目回顾:10~15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新式武器

目的:

1、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开发创新思维 时间:3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2、操作过程严肃认真,严禁嘻笑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布臵任务

要求全体学员双手前举,用食指托住武器,把武器从离地1.2米高度降到高地30厘米处。

(四)宣布规则

1、整个过程中,新式武器始终轻放在每个人的双手食指上部,不允许有其他外力和任何物品作用在新式武器上;

2、武器的形状不能改变;

3、在整个过程中,任何人的手不能离开该武器,一旦有人手离开,就要回到原来的起始位臵的位臵,重新开始。

五、注意事项 教员注意事项

1、照规则严格监督学员操作

2、根据学员人数(多于10人)适时调整作业难度,可以要求赏把新式武器轻放在

手掌上(要求双手掌心相对,四指并拢,拇指内扣)。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1、课目开始后大家积极讨论,但没有形成好的方法;

2、试验几次后,发现武器并非向下,而是向上,开始怀疑方法,并开始抱怨;

3、有人提出新的方法,但没有人理会,继续试验原有的方法,要求所有人集中注意力;

4、没有明确的指挥员进行指挥;

5、有人提出,这是智力挑战,不能按常规的方法完成,一定有陷阱,但又想不出确实的办法来;

6、在经过几次挫折后,有人认为不可能完成,从而消极下去。

七、交流回顾 所有队员围坐成一圈

1、在这个活动中大家认为有难度吧?难度在哪里?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我们认为简单的问题,总也做不好带给我们情绪上的变化是什么?

3、光有个人意愿和我们之间的配合,能否很好的完成类似的工作或任务?

4、为了完成任务,有没有要求自己或别人要做得更好?

5、有没有人认为失败的原因在于我们做得不够好?或者问题在于别人?

6、活动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八、点评要点

(一)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

这是一个典型的团队合作的任务。在完成这项任务中,仅凭个人的才智和能力是不可能达到目标的。整个团队任务的完成,需要全体队友统一目标,相互配合,在方法和行动步伐上协调一致,还需要建立起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的团队氛围,才能探索出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克服种种困难,获得最后胜利。

(二)团队的发展阶段

1、成立期――团队形成的初期

团队成员的行为特征被选入团队的人既兴奋又紧张

高期望自我定位不明确,试探环境和核心人物有许多纷乱的焦虑、困惑和不安全感依赖职权

2、动荡期

第一阶段完成以后,团队就进入到第二阶段――动荡期

团队在动荡期阶段的表现期望与现实脱节,隐藏的问题逐渐暴有挫折和焦虑感,目标能完成吗?人际关系紧张(冲突加剧)对领导权不满(尤其是出问题时)生产力遭受持续打击,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系列的问题都开始暴露出来,人们从一开始的彬彬有礼,互相比较尊重,慢慢地发现了每个人身上所隐藏的缺点。慢慢会看到团队当中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比如团队的领导朝令夕改,比如团队成员的培训进度落后,刚开始承诺有很多很好的培训机会,为什么一遇到问题的时候就耽误了?

3、稳定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技能的提升,团队会进入稳定期,这是团队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稳定期的特征人际关系由敌对走向合作憎恶开始解除沟通之门打开,相互信任加强团队发展了一些合作方式的规则注意力转移工作技能提升建立工作规范和流程,特色逐渐形成稳定期的人际关系开始解冻,由敌对情绪转向相互合作,人们开始互相沟通,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团队这时候也形成了自己的合作方式,形成了新的规则,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任务和目标。通过第二个阶段的磨合,进入稳定期,人们的技能开始慢慢的提升,新的技术慢慢被掌握。

4、高产期的团队情况会继续有所好转团队信心大增,具备多种技巧,协力解决各种问题用标准流程和方式进行沟通、化解冲突、分配资源团队成员自由而建设性地分享观点与信息团队成员分享领导权巅峰的表现:有一种完成任务的使命感和荣誉感,通过团队的表现,可以判断此团队所处的发展阶段,能帮助团队领导和成员更好地把握团队的发展方向

(四)适应环境,融入团队

进入新环境,融入新团队首先需要建立和服从一套团体的社会规范。团体规范慢指一个团体中成员共同认为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团体规范一经形成,是一种公认的力量,具有明显的团体压力特点,这种压力的约束着团体成员的行为,使他们的行为趋向一致。融入团队的过程是指一个人在团体的影响下,和团体成员间相互了解,掌握团体工作经验和行为规范,形成一团体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团体中合格成员的过程。所以从这个方面讲,我们适应新环境,融入新集体不仅仅是服从团队的要求,而应该在心理和行为方面配合团队的行动。只有主动的把个人的成败和团队的成败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融入团队,才能算合格的团体成员。

(五)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之;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

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五:协同合作

一、课目意义

当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工作时,经常需要遵循一定的沟通规则。比如在军营里,很多时候信息的沟通与传递是有一定级别和范围限制的,但是这种限制又不能制约任务的贯彻执行。本训练课目通过模拟活动,帮助参训队员探索有效的团队领导和分层沟通的方法,促进不同的团队角色之间协调配合,确保集体完成预定目标。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的场地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教具要求:长度分别为20米、18米、12米,直径约6毫米左右的尼龙绳3根,与参训人数相等的干净眼罩若干。

(三)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四)准备活动: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基本活动开。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30-40分钟/每班(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3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布臵任务

1、在布臵任务之关,在班内选 出模拟首长和模拟参谋长各一名、模拟连长3名,其他人为士兵;

2、首长和参谋长分成一组,3名连长分别带领一些士兵分成3个组;人数分配依次为:

小组1: 3人 小组2: 4人 小组3: 1人

3、宣布任务:整个任务分成两个阶段,先宣布第一阶段任务;第一阶段:要求三个组分别完成三个不同的任务 小组1:建一个三角形 小组2:建一个正方形 小组3:建一个圆形

第二阶段:当完成第一阶段后,要求他们统一起来共同建一个绳房子。

(三)宣布规则

1、首长要参谋长给3个连长传达3项不同的任务,该任务就是由三组人员在戴着眼罩

的情况下,分别组建一个三角形、建一个正方形、建一个圆形;

2、全过程首长不得直接指挥,一定是通过参谋长将指令传给连长,由连长指挥并与士兵共同完任务;

3、首长在指挥过程中需要与士兵保持10米的距离;

4、连长有不明白的地方要通过参谋长才能请示首长;

5、连长在整个过程中要与士兵共同完成;

6、在宣布项目结束之前,操作人员不得摘下眼罩;

7、时间可以问,在项目结束前5分钟会通知大家。

六、注意事项

(一)教员注意事项

1、要求赏严格按照规则进行活动;

2、保护盲人的安全;

1、注意记录活动的典型行为表现及关键时间点和关键人物发挥的作用。

(二)参训人员注意事项

要求模拟首长的人在确认其他人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后,才能宣布第二阶段的任务。

七、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1、信息传达到连长处就跟原来不一样了;

2、有的人最后仍不知道整体的任务;

3、参谋长在传达指令时遗漏信息;

4、听到任务后,扮演领导角色的人不思考就开始指挥;

5、作为操作人员在不清楚指令的情况下没有人提出质疑。

八、点评要点

(一)沟通的重要性

1、沟通与合作对军人的重要意义

首先,军人所肩负的任务需要沟通与合作。部队是一个强有力的战斗集体,所肩负的任务往往不是一人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大家同心协力才能完成。这就需要通过沟通,使所有参战人员对接受任务的性质、内容、要求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从而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一致的决策方法。有效的沟通是有效合作的基础和条件,而有效的合作又是顺利完成军事任务的必要条件。

其次,个人健康成长需要沟通与合作。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际沟通起码有三方面的功能,第一,沟通具有传达信息的功能。通过沟通,人们交流信息、经验、思想和情感;第二,沟通具有心理保健功能。人的社会性决定着人有交往的心理需要,正常的人际沟通是心理保健不可缺少的。第三,沟通具有发展人的社会心理的功能。

再次,充满竞争的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学会沟通与合作。在充满的社会环境中生存,要想获得竞争的胜利,必须设法联合力量、扩大势力。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才能促成联合意向,进而促使有效的合作。如果没有沟通,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就无法发现,合作更是不可能实现,只能永远封闭自我、孤军作战,很容易在竞争中被击垮。所以,竞争的社会要求我们学会沟通与合作。

(二)团队精神与成功

1、合作意味着成功完成任务

在团队作战中,生存的首要条件就是合作。在活动中,合作会使我们获得所需要的一切,

合作就意味着成功。

2、队产生力量

在完成一项任务中,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相互支持,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适应

团队精神,才能产生归属感,克服挫折感,感到有力量。

3、入团队才有生命力

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是凝聚团队的一份力量,也只有融入团队,借助团队的力量,才能生

存,才能获得个人的成功。

(三)团队领导与授权

在一个团队组织中,适当的授权是有效领导的方式之一,授权能更好的确定职责,进行有效的分工,尽快达到团队目标。

1、授权的含义

授权就是管理者净份内的某些工作托付给下属(或他人)代为履行,并授予被托付人完成工作所必要的权力。授权的含义包括以下三具因素:

第一,谁来做,对员工的了解、对工作的分析、甚至环境的因素。 第二,做什么,即向被托付人交待任务。 第三,怎么做,即权力的授予,责任的建立,成功的标志。 授权后责任的确立,一是指管理者在授权后,仍然对下属所履行的工作绩效负有全部责

任;二是指主管在授权的同时必须为承受权力的下属创造完成工作的责任,在主管和授权下属之间建立丐一种连带责任关系。

2、授权的原则

(1)有目的授权――盲目的授权必会带来混乱,不能达成目标 (2)因事设人,视能授权――根据工作选人,根据能力授权 (3)职权与职能 对等――避免有权无责、有责无权 (4)单一隶属的授权――命令的来源应当统一

(5)责任的绝对性――授权不是权力过渡,责任既不能指派也不能委任

(6)适度授权――授予的是部分而非全部 (7)充分交流的授权――不应隔断而应充分交流 (8)有效控制的授权――控制系统

(9)职权层次原则――不是把自己权限范围内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给上级

3、授权的六个步骤

(1)确认授权任务――业务性的工作可以授权

(2)选择被授权人――选择那些有能力胜任,又有工作意愿的人授权

(3)交待工作――工作分析、工作环境分析、工作条件分析、权限

(4)授权控制――确立标准、对照标准衡量进展和业绩纠正偏差 (5)评估绩效――确立绩效评估的标准并公诸于众 (6)绩效反馈――评估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员工

(四)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全,全班人员就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

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六:突破雷阵

一、课目意义

在军事行动中,通常是通过集体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任务的。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必须学习以团队的形式解决问题,掌握团队工作的技能,共同配合,完成复杂任务。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的场地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教具要求:雷阵分布图、雷阵专业器材。

(三)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四)准备活动: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基本活动开。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40分钟/每斑(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20-3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

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突破雷阵

目的:

1、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掌握团队协作的技能;

3、突破思维定势,增强创新意识。时间:3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操作;

2、训练过程严肃认真,不得嘻笑和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情境设臵

我军特攻队在秘密进攻敌军3714高地,行进途中,小分队被敌人埋设的雷阵阻挡。为了达到预定的行动目标,小分队必须尽快通过此雷阵。本训练模拟当时情境,要求大家在40分钟之内,所有的人从雷阵的一端穿过雷阵到达另一端集结。

(四)宣布规则

1、雷阵中,每一个方格都有可能有永久性的地雷;

2、雷区由1-12号之间进入,从109-120号之间出去;

3、穿越雷阵进,最多只允许有两个人同时在雷阵中探雷;

4、探雷时,每进入一个新的方格要大声报告脚下的号码,如果没有雷则继续,探雷时每次只允

许向相邻的方格行进,不允许跳格,每个方格里只允许站一个人;

5、每个人有三次触雷的机会,当有人触雷时,必须退回到没有雷的地方;第一次触雷,将被炸断一条腿,只能单腿跳行进;

第二次触雷,将被炸断另一条腿,只能双脚跳行进;

第三次触雷,将失去行动能力,只能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移动。

6、不允许重复触雷;

7、当宣布项目开始后,任何进入雷区的行为,都将被视为是探雷行为;

8、以上规则若有违反,每次将扣去团队2分,根据加分情况将会受到惩罚。

五、注意事项 教员注意事项:

(一)禁止在雷区里作永久性的标志;

(二)在有背人救援的情况时,强调安全,尤其是单腿跳或双腿跳队员去背人;

(三)有的学员身体素质不好,在单脚跳时可以让双脚交替走;

(四)注意雷阵器材摆放在平坦的地面上;

(五)如违反规则但不愿接受惩罚者教员有资格取消参训资格。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有人提出要在团队内部进行人员分工;

(二)许多人在一起杂乱无章地报数及指挥探雷队员;

(三)站在雷区内的队员不停地犹豫探哪个雷区;

(四)当大家发现已无路可走,才真正去探沼泽区;

(五)有人在项目中提出给路线做标记的办法,有没有被采纳;

(六)有人在猜号,并坚持自己是对的。

七、交流回顾

(一)项目刚开始时,你是怎么考虑的?

(二)探雷的策略是怎样产生的,是小组的提议还是队长的决定?

(三)为什么有人敢去探那个大雷区,有人就不敢?

(四)为了完成任务,全队采取了什么策略?

(五)在项目操作过程中,全队成员是怎样分工并相互配合的?

(六)成功完成任务,有哪些重要因素?

(七)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是否会遇到相似的情境?以前你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八)训练中的体会和经验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积极意义?

八、点评要点

(一)创新需要冒险精神

创新是一个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这其中可能会遇到机会,也可能会遇到危险和失败。如果思想过于保守,受过去经验的限制,或者害怕失败,不敢大胆突破,尝试新的方向、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就很可能失掉成功的机会。

(二)问题解决的关键步骤

问题解决是通过一系列行动步骤最终解决难题的过程,包含以下6个基本步骤:

1、确认问题的存在。知道自己面临着问题,是问题解决过程的重要前提。在问题变得严重之前

意识到问题有存在,才能争取时间和空间的实施解决方案;

2、定义该问题,并组织关于问题的信息。当确认问题存在后,需要对问题进行描述,并收集与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以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

3、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解决问题时需要先制定一个计划、采取一定的策略,从多个方面的方向提出解决办法,然后经过仔细分析讨论,权衡利弊后,选择一种可行的方案。这个步骤中需要大量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4、分配问题解决的资源,包括时间、精力和人员的分配;

5、监控问题的解决,在实施解决方案时,必须关注问题解决的每一个步骤,出现困难或错误及明纠正或补救,以保证执行过程顺利完成;

6、回顾并从中学习,对问题解决方案的实施结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问题解决步骤是一种理想状态,在实际情境中,人们解决问题时通常需要先进行几个步骤,然后转回来再重复其中的几个步骤,几次重复后最终完成问题的解决。因此,问题解决是一系列步骤的循环过程。

(三)团队的成功要素

一个团队要成功完成一项任务,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1、明确的目标;

2、正确有力的领导;

3、全面的行动计划和有效的策略;

4、团队成员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

5、执行力。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PDCA原则(闭环原则) P——plan 计划 D——do 实施 C——check 检查 A——action 总结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以上四个环节循环往复,呈螺旋式上升。

(五)团队的社会促进作用

个人在团队中由于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别人一起活动,工作效率比单独一人要高,这种现象称为社会促进作用。

早在1897年,心理学家特利普里特就用科学的方法提示了这一现象。他在一个实验中让自行车选手在两种不同情况下骑车:单独一人骑和与其他人一起骑但不进行比赛。结果表明,单独一人骑,平均时速为24里,结伴而不进行比赛,平均时速为31里。结伴不比赛的速度比单独骑的速度提高了30%。由于他人的在场或参与,促进了个人的工作效率。

一般说来,简单容易的、熟练的工作,他人在场会产生社会促进作用。而复杂困难的工作,他人在场会产生社会干扰作用。就人的心理状态而言,竞争动机、社会赞誉动机、归属动机是社会促进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体验“兄弟齐心,齐力断金”这句话的深刻寓意,并把这种相互协作精神带到日常的工作中;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七:同心同行

一、课目意义

成功的集体常常是上下同心、步调一致的,集体中的每一名战友对于任务的完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心同行的训练正是帮助参训人员意识到相同的行动和步调对于一个集体的重要性,哪怕其中任何一人不能与大家保持一致,都会导致任务的失败。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场地,要求安静、不受干扰,地上不能有坚硬物体,场地周围无积水、无火源、无化学物品。

(二)天气要求:在雪天、雨天等恶劣天气情况下,不可进行训练。

(三)器械要求:规格3000mm×140mm×35mm的木板。

(四)着装要求:着作训服和胶鞋,将身上的贵重物品、硬物等有可能在训练中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物品都收好,不要带在身上。

(五)活动准备: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即各个关节充分舒展、拉伸肌肉、身体发热、微微出汗。

(六)观察并询问参训学员的身体情况:如患有类似心脏病、高血压、腰椎病等疾病,或医生明确告其不宜参加剧烈运动者禁止参加训练。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30分钟/每班(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1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同心同行

目的:

1、培养默契配合、协调一致的团队精神

2、训练过程严肃认真,不得嘻笑和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布臵任务

所有团队成员站立在两块木板上,集体按规定的方式完成规定距离的移动。

(四)宣布规则

1、所有队员脚不能离开木板;

2、整体向前移动20米,一旦有人脱离整体,整组人员将重新开始;

3、严格按照教员要求的方式做,一直移动直至教员要求停下来;

4、变通规则:可以拐弯、可以要求后退、人员之间相对进行等。

(五)安排完成次序

要求教员或班长自行安排好训练顺序。

五、注意事项 教员注意事项:

1、让队员先熟悉一下器械。如队员较多,木板上站不下,可以让他们轮换练习;

2、做项目时,队员 要用脚踩木板,用手抓住绳子,全身配合协调用力。如有一人失去了平衡,必须立即停止移动,防止有人受伤。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接到任务后有此人认为简单,很容易完成;

(二)活动开始后有人主动的站出来想办法;

(三)活动开始初期大家都很积极想办法,但由于没有指挥者场面很乱;

(四)练习过程中有人不够认真,总是出错;

(五)练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大家相互埋怨指责,不愿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六)在指挥者的带领下全体人员行动协调一致,胜利完成了任务。

七、交流回顾

(一)大家用什么方法达成的共识?

(二)你们的方案是怎么产生的?

(三)如果在活动过程中发生失败,大家有没有及时分析原因?

(四)当你与集体的步调不能一致时,是怎样自我调整的?

(五)通过训练你闪领悟到什么?

(六)你有没有感觉到战友的推动力量?

八、点评要点

(一)步调一致的重要性

一个团队要想取得成功,除了决策正确,领导得力,还需要大家的默契配合,步调一致。步调一致既是团队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结每位战士处理个人同集体关系的基本要求。

这个训练使我们深刻理解什么是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亲身体会到了“人心齐,泰山移”的哲理。在刚才这个训练中,我们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我们大家步调不一致,配合不默契,心不往一处想、劲不往一处使,我们就寸步难行。特别是对于我们部队来讲,更需要提倡这种号令统一,动作统一,目标一致,步调一致的精神。同样,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我们作为一个整体,在做某些事情时,也必须众心合一,同心同行,这样我们的集体才能形成凝聚力,才能向着胜利、成功挺进。

(二)点评时要点

1、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

2、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就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

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应牢记讨论的最终目的是让大家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人合作;

4、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八:风中劲草

一、课目意义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有了安全感才能有自信,有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本训练课目重点培养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感,增加团队成员协同合作的能力。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

室外较宽敞场地,要求安静、不受干扰,地上不能有坚硬物体,场地周围无积水、无火源、无化学物品。

(二)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三)准备活动: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基本活动开。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15-30分钟/每斑(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15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

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风中劲草

目的:

1、体验相互信任的重要性;

2、增强学员的团队合作能力。时间:3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操作;

2、训练过程严肃认真,不得嘻笑和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布臵任务

1、首先要求全体学员围成一个圆形,面向圆心站好,圆的直径根据学员的身高可为2米-2.5米;

2、每个人依次站在圆心,背向大家直体倒下,并由组成圆周的战友顺时针方向从圆首传到圆尾。

(四)宣布规则

1、所有的人身体不可以移动。

五、注意事项 教员注意事项:

(一)训练中大家应坚守岗位,战友倒下时应高度集中注意力;

(二)操作过程严肃认真,严禁嘻笑打闹;

(三)每个人都应该参与,体验作为圆心的感觉。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有人主动的站出第一个做;

(二)有人不敢后倒,非常紧张;

(三)每个人都认真地接住战友;

(四)有人不断地鼓励不敢做的战友。

七、交流回顾

(一)倒下去以后什么感觉?

(二)被推了两圈有什么感觉?

(三)每个人是否感到自己有责任?

(四)在工作生活中与战友的信任是如何建立的?

(五)团队团员间的相互信任对个人有什么影响?

(六)什么因素会影响个人对团队的信任?

八、点评要点

(一)信任对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信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可预见性、可依赖性和坚信。“可预见性”是指我们预测对方的某些特定行为是否会出现的可能程度,这些行为包括我们喜欢和不喜欢的。一个可预见性高的人其行为是一贯的,这一贯性可能包括一贯地好或一贯地不好。那些反复无常、无法预测的人则通常无法让人信任。“可依赖性”是信任的更核心的内容,即在紧要关头,感到对方是可靠的和可依赖的。“坚信”是指在没有充分的事实作根据的情况下,仍然相信对方会一如既住地关心和支持自己,因此对他(她)感到放心。

信任是团队的血液——孕育生命的河流。信任滋养着团队,为团队带来勃勃生机。如果团队中失去了相互信任,就像流干了血液的躯体一样,就无法完成心中的梦想。

(三)安全感与团队信任的关系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有了安全感才能有自信,有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即基本人际信任,才能积极地发掘自身的潜力,才能有人性及价值的较充分的实现。

(三)在工作或者生活中如何与战友建立信任

1、信任的建立关系到五个维度:正直、有能力、开放、忠实、一贯性

2、信任感的培养: (1)敞开心扉,亮明动机; (2)维护团队和成员的利益; (3)开诚布公,全方位沟通; (4)公平;

(5)直言不讳,和睦待人; (6)前后一致,保持一贯性; (7)保密。

(四)罗森塔尔效应与团队关怀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做了一个著名试验。他们在一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学生进行所谓“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通知教师说:“这些儿童将来大有发展前途”,其实这些学生是随机抽取的,但这些论断引起了校领导和教师的注意,他们更期待和关注这些学生,结果这些被关注的学生真的在以后比其他人在各个方面都有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人们把这种由他人的期望的热爱,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身价值被别人发现,被别人重视,即使他并不聪明,只要有人对他说:“你并不笨,其实你相当聪明。”就这么一句话,就会使他浑身充满求知的力量。

所以一旦自身的价值被发现了,被别人重视了,那便是一股持久的动力,能促使自己站起来,抬起头,挺着胸膛走路,使自己的学习不断地进步。

这就说明,在一个团体中,如果能对个体进行关怀、期望,多加注意的话,对个体的发展非常有利,能激发个体的情绪、干劲,挖掘个体潜能。

(五)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

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九:海上求生

一、课目意义

军事行动中往往需要进行团队决策。团队由个体成员组成,团队决策不能离开个人思考和决策的基础。如何使个人决策与团了队决策结合起来,提高决策的正确性,降低决策风险,是团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较宽敞的会议室或教室(有自由交流的空间、灯光和音响),并远离嘈杂的环境。准备桌椅,每个小组6~7把椅子围绕着2张桌子摆放,各小组位臵呈U型排列。

(二)教具要求:白板、白板笔。按每组人数相等份数的专用文字资料和笔。

(三)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40分钟/每班(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3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两个班一起训练最佳。

(二)教员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海上求生

目的:

1、使学员了解个人决定和团队决策的特点;

2、培养团队决策的能力,探索团队决策的有效方法;

3、积累野外生存经验,培养创新思维。时间: 6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2、操作过程严肃认真,严禁嘻笑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情景设臵

在一次演习中,多方小型舰艇补击毁下沉,战士们跳入海中求生,随同他们漂落的只有一个物资箱,他们只能靠物资箱中的物品求得生存。本训练模拟当时情境,要求你们对这些物资进行选择,时间大约要进行60分钟时间,你们将按照要求逐次完成任务。

(四)逐次宣布任务和规则

1、任务及规则一:每人将会得到一份资料,按照资料的要求,在规定的15分钟内填写出个人的排序栏,进行个人填写的时候不允许讨论;]

2、将资料(见附件中的附录一)分发,宣布项目计时开始;

3、任务及规则二:当小组中的成员全都填写完毕个人排序后,宣布:“下面开始进行小组讨论20分钟(根据每个小组的人数或讨论情况可适时处长时间),并拿出小组统一方案填写在表格中小组排序栏,小组必须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即使小组中有的队友不同意小组观点”;

4、宣布项目计时开始;

5、任务及规则三:请每个小组派代表用三分钟的时间说明三个问题:

(1)小组的决策是如何产生的? (2)小组的目标与策略是什么?

(3)小组为何进行这样排序的理由充分说明?

6、任务及规则四:对小组答案有异议的学员上台讲解2分钟;

7、任务及规则五:将资料(见附件中的附录二)发到各队员手中,计算小组和个人的得分(计算方法是,个人和小组每项对应得分减去专家得分的绝对值合计);

8、若有违反以上规则,将每次罚2分,2分代表的含义结束后你们就知道了(全队受罚每人两个俯卧撑或唱歌、小节目)。

五、注意事项

(一) 教员注意事项:

1、按顺序发送资料;

2、注意整个过程做培训记录,观察重点人物;

3、注意控制总体的时间,观察队员完成情况,控制气氛;

4、分值的计算用于点评,如个人得分低于小组得分,说明个人成活率要高于小组成活率。

(二)参训学员注意事项:

1、个人排序时不要与人沟通和交流;

2、小组排序必须一致,不论是否同意。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排序的过程中个人完成很快,团队完成很慢;

(二)在讨论的时候自己的见解说服不了别人;

(三)讨论过程中团队成员不停争论,没有统一决策者;

(四)团队成员表决采取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

(五)讨论过程中争论时间过长,各持己见,使抉择难形成统一。

七、交流回顾

(一)个人的决策是如何产生的?

(二)小组的决策是如何产生的?

(三)个人决策如何影响团队决策?

(四)团队达成统一所使用的主要标准是哪些?

(五)哪些行为有助于团队下决策?

(六)哪些行为阻碍了团队下决策?

(七)小组中有没有个人的排序成绩低于小组排序成绩的?为什么?

八、点评要点

(一)团队沟通的三个层次

1、在自我防卫阶段,团队中的个体大都采取“自保”态度,不愿意把意见和建议表达出来,团队成员间缺乏信任,沟通不畅;

2、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后,团队成员间信任感明显增强,相互尊重,乐于沟通,但是合作水平还不高;

3、统合综效阶段是团队沟通的最高层次,在这个阶段中,团队成员相互尊重,能够理解对方,并诚心接纳他人意见,达到团队的最大效能。

(二)团队决策形式

1、权威决策

由最高掌权者作最终决策;

适宜使用:当组织授权团队领导人作最终决策并全权负责时。 注意:当团队领导人希望团队成员接纳并支持某项决策时,不宜使用。

2、投票决策

出现于多数队友同意提案时,它以民主原则为基础。

适宜使用:当时间有限,而决策结果不会对反对者造成消极影响时。 注意:投票决策容易导致输赢之争,输方将难以尽职和投入。

3、共识决策

是指所有队友都不同程度地支持某提议。每一团队队友均有否决权。

适宜使用:共识决策提供一种反应所有队友想法的全面解决办法,能够提高队友实施决策的积极性,体现平等之风。

注意:如果决策时间有限,或团队成员不具备决策的足够技巧,决策就难以形成。

4、无异议决策

产生于所有成员对某项决策完全赞同时。

适宜使用:当提案非常重要,要求所有成员达成完全一致时,团队应作出无异议决策。

注意:无论团队具备什么样的经验,无异议决策都很难达成。只有当一项决策的结果对每个成员都至关重要时,才有可能作出无异议决策。

(三)影响群体决策的因素

1、年龄影响决策:一般来讲年龄低的组群体决策效果好;年龄增长,群体决策与优秀选择的差距加大;

2、规模影响决策:5—11人能得出较正确结论;2—5人,能得到一致意见;4—5人的群体易满足;

3、程序影响决策;

4、人际因素。

(四)群体决策的优点

1、多样化观点的增加;

2、解决办法的接受程度增强;

3、合理性增强;

4、分享和扩散责任;

5、信息和知识的增长。

(五)团队处理冲突的策略

1、竞争(武断并不合作);

2、合作(武断且合作);

3、回避(不武断也不合作);

4、迁就(不武断并合作);

5、妥协(武断和合作均取中庸之道)。

(六)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十:法贵奇兵

一、课目意义

当团队面临艰巨的任务和巨大困难时,如何依靠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团队潜能,相互信任、密切合作、求实创新,争取团队成功。本训练考验一个团队在巨大挑战面前,是否具有优秀团队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团队的行动力。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

室外较宽敞场地,要求安静、不受干扰,地上不能有坚硬物体,场地周围无积水、无火源、无化学物品,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教具要求 蜡旗绳12米,金、银丝线各20米,室内需有3米高立柱2根(室外需找两棵粗树,距离为2.5米—3米左右)。

(三)着装要求 统一着装。

(四)准备活动

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即各个关节充分舒展、拉伸肌肉、身体发热、微微出汗。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40分钟/每斑(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20-3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

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法柜奇兵

目的:

1、开发自身和团队潜能;

2、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3、体验优秀团队的基本特征。时间:4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操作;

2、训练过程严肃认真,不得嘻笑和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情境设臵

我军小分队在突袭敌军某基地时,被敌军一道电网阻挡,为了不惊动敌人,尽快完成任务,我们必须从电网上方通过。本训练模拟当时情境,要求全体人员在40分钟内,从绳网的上端通过到达对面集合。

(四)宣布规则

1、必须从绳网上端通过,不能碰到绳网;

2、如果有人在活动过程中碰到绳网,必须全体返回重来(整个班会触动机关,被敌人发现,任务失败);

3、操作过程中,所有人员不许跑动;

4、训练中注意保护队友的安全。

五、注意事项 教员注意事项“

(一)注意保护第

一、二名跨跃学员的安全;

(二)注意保护最后一名跨跃学员的安全。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有些人不积极参与;

(二)没有计划性就匆忙行动;

(三)有的人有较好的建议,说出来没有人听,就消极等待;

(四)争论很多方案并无执行或试验;

(五)没有一个明显的领导角色或者有几个人同时领导;

(六)想出可行的方法,但立即被他人否决;或是没人有勇气自己先去尝试;

(七)不断更迭领导,不断更换方案。

七、交流回顾

(一)在活动一开始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二)小组的目标是如何确定的?怎样找到最好的行动方案?

(三)你们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样分析解决的?

(四)小组中,是什么以及它如何鼓舞大家的?

(五)整个小组的执行方案是否有效?

(六)项目进行前和完成之后的心态有什么不同?

(七)你们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八)怎样评价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

(九)如果你成功(失败)了,自我认识以及自我评价是否发生改变?

(十)你在工作中是否能够为了实现团队的目标而全力协助他人完成任务?

(十一)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因为自己的消极观念(认为自己肯定不行)而失去成功的机会?

八、点评要点

(一)基层部队是我军执行任务的基本单元,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至少完成以下任务:

1、明确任务,分析所需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

2、为解决问题全员动员出主意想办法;

3、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形成最可行的执行方案;

4、在领导的组织协调下,坚决贯彻既定方案;

5、根据任务目标和阶段性反馈结果,验证方案或调整方案,保证完成任务

的进度和质量。

(二)个人与团队的关系

1、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要靠团队力量,每个人的最大贡献在于使团队力量和效率最大化;

2、团队中的每个角色都有优点和缺点,优秀团队要善于使每个人发挥特长,在团队中不断成长;

3、尊重成员个性差异,通过合作弥补个人能力不足。

(三)团队精神与成功

1、合作意味着成功完成任务

在团队作战中,生存的首要条件就是合作。在生活中,合作会使我们获得所需要的一切,合作就意味着成功。

2、团队产生力量

在完成一项任务中,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相互支持,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适应团队精神,才能产生归属感,克服挫折感,感到有力量。

3、融入团队才有生命力

团队的每一分子都是凝聚团队的力量。也只有融入团队,借助团队的力量,才能生存,才能获得个人的成功。

(四)高效能团队的核心行为特征

衡量一个集体或团队是否优秀,关键在于团队的工作效率和结果。高效能团队具有以下8种核心行为特征:

1、明确的目标和工作职责

团队成员非常清楚他们必须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每个人的个人责任是什么,以及他们所做的事情怎样为集体的整体目标做出贡献。

2、领导与授权 除了有效的领导外,高效能团队的每个成员还拥有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权力,上级信任他们的思维和行动能力,并赋予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的行事职权。

3、赞扬与认可

每一个集体成员的特定贡献都会得到认可,其成就和努力都能得到赞扬。人们总是为自己感到自豪,并为自己在集体中的贡献而感到骄傲。

4、积极沟通

团人成员懂得沟通的内容及最佳实现途径,他们知道别人需要了解什么,并通过沟通来主动传递有用的信息。

5、鼓励创新

高效能团队鼓励生动有趣和富有创造性的氛围,欢迎并积极寻找新的想法,困难和问题经常被视为创新的机会。在任何时候,集体中至少有一人在思考“我们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6、集体荣誉感

团队成员以自己的集体为荣,对外积极宣扬并拥护自己的集体以其工作方式,彼此之间非常信任和相互尊重。

7、不断学习和提高] 集体成员不断进行自己改进,进行各种新的尝试和试验,对学习抱有满腔热情,没有人浪费时间去责怪他人或为自己辩护。

8、赞美和开发团队差异性

团队成员能够接受彼此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利用这种多样性探索更多、更好

的方案,即使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也能彼此尊重和相互理解。

(五)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十一:智闯敌营

一、课目意义

未来高技术战争要求参战人员必须具备临危不乱、积极进取、面对巨大困难依然充满必胜信心、百折不挠垢优秀心理品质。本训练课目让操作者体验成功必须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能,体验成功必须努力争取的感觉,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建立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挑战自我,开发团队潜能。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的场地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教具要求:

1、编好的绳网一个(同法柜奇兵);

2、两条3米长粗竹竿(或竹子),一条1米长短竹竿(或竹子),三条3米长的白色绳子,两条

推荐第2篇:消费心理与行为

姓名:常祖聪

班级:广告11-1

社会角色心理与行为浅析

消费行为受角色心理的影响。下面选取了十个对象,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小学生 A、当代大学生的角色心理与消费行为

当代大学生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家庭给予,每个家庭的收入不一样,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对教育的支出比重有所上升。虽然这一差异化明显,但是在学校这样的环境中,大多数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还是有很多相同与相似特征的。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心理上出于群体归属的需要,大学生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希望自己能融入集体。

所谓的从众行为,是指在群体的影响下和压力下,在知觉、判断以及行为倾向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在一定意义上,消费过程不但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的过程,也是社会表现和社会交流的过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子女的特别关爱,无节制的满足子女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大学生的这种从众消费行为。例如,大学校园内出现的“生日热”、“旅游热”、“考试热”、“追星热”等从众消费行为。

2、炫耀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心理上出于对自尊的需要,过分的注重自身的形象,过分的表现自己的需要。从而通过购买名牌,奢侈品、贵重商品来宣传自己,炫耀资本。例如,购买名牌箱包,手机,电脑等。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在群体活动中,总是想超过他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其消费行为主要表现在追风赶潮相互攀比,过分塑造外表形象而不注重个人人格培养。例如“拿了奖学金要请客吃饭”、“交了个新女朋友,为庆祝脱单请客吃饭”等人情往来的消费行为。

4、时尚超前心理。不顾家庭实际收入,追求消费品的高档次、好品牌当自己的经济能力支撑不了 急速膨胀的消费时,就会出现借钱消费这一现象。例如“借钱买一款自己喜欢的手机”等的超前消费行为。

5、重实惠、求舒适的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在商品折扣期间购买一些可有可无,甚至是当前用不到的商品,例如“双十一期间的疯狂购物”。舒适心理引发的消费有对饮食要求挡次高;不满足于学校宿舍住宿,自己在外租房子等消费行为。

6、求新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好奇心重。例如“附近刚开了一家餐馆,不管好吃不好吃,都想尝试一下”。

尽管大学生在消费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大学生群体中也不乏理性消费者。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消费行为会越来越理性。 B、独生子女小学生的角色心理与消费行为

1

作为独生子女的小学生而言,家长对其投入比较大,溺爱现象明显。

1、天真好奇心理。好奇心理容易导致盲目性和随意性的消费现象。

2、从众心理。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受群体直接或间接的引导或压力导向,从而产生于他人一样的消费行为。如小孩子比较害怕被孤立,所以很容易产生从众的消费行为。

3、攀比心理。刻意的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寻求一种超越他人的心理状态。所以在购买商品时,不甘落后,想胜过他人,来显示自己的优越。

4、被他人主导的心理。不能认可自己的购买行为,对自己购买的商品没有信心,要别人的帮助参谋才能心里踏实,不果断,通常容易受广告、销售员、父母、同学的影响。

5、虚荣心理。独生子女的小学生特别是女生,虚荣心理特别强,不肯丢面子,打肿脸充胖子,甚至还会出现撒谎等现象。

6、直观心理。少年儿童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主要是直观表象的形式,缺乏逻辑思维,所以在消费商品时,多是注意包装,很少会对品牌性能等做出判断。

7、模仿心理。少年儿童处在人生重要的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所以也会模仿大人的消费行为,买一些并不适用的商品。

这两者之间在消费心理上有很多的相同点,都容易从众、虚荣、攀比、炫耀。但是由于知识构成,阅历等的不同,在消费行为上有很大的差异,大学生独断能力强,明白自己的需求,相对理性。而独生子女的小学生,虽然物质方面相对优越,但在消费行为上,还是具有盲目性的。

二、明星家庭主妇、城市普通家庭主妇

家庭主妇在家庭消费中的位置比较重要,很多的消费决策都由她们制定与执行 。 A、明星家庭主妇的角色心理与消费行为

1、品质心理。用钱买生活、美酒佳肴、豪宅名车、境外旅游等的消费行为。

2、奢侈心理。方兴未艾的顶级私人服务、高级定制的消费行为。

3、浮躁的消费心理。狂热的追求奢侈品,满足个人欲望。

4、个性心理。有的家庭主妇偏好某种家居形式,就算不怎么符合其身份,但是也会选择购买的个性消费行为。

5、求美心理。在消费时更重视商品的外观与艺术价值,而把实际功能放在次要地位。 B、城市普通家庭主妇的角色心理与消费行为

1、经济性消费心理。这种心理比较普遍,花较少的钱,买到更好的商品。例如“货比三家”这种消费行为。

2、实用性消费心理。一般的家庭主妇对商品外观的要求不是很强烈,但比较注重商品的实用性。选购商品时,要选结实耐用的,例如“购买多功能耐用的电饭煲”等消费行为。

3、从众性消费心理。家庭主妇之间的交流,容易形成口碑相传的广告作用。特别是商品折扣优惠时期,更容易引起从众消费的行为。

2

4、舒适心理。虽然受经济能力的限制,但是她们还是会在选购商品时,尽量把家布置的更舒适。

这两者之间,虽然都是家庭主妇,但是在消费能力上的差异,决定了这两者之间在消费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

三、大学教师、城市小学教师 A、大学教师的心理与行为

1、危机意识心理。所以很多老师会选择储蓄以备不时之需,在消费时,则相对保守,显得更理性一些。

2、节约心理。在消费行为上的表现是省吃省喝。

3、投资心理。增加额外收入,使其能在消费上更加宽裕。

4、求实心理。购买商品时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购买家电等商品时,还是会把功能放在第一位。

5、精神培养意识心理。消费书籍等的文化产品。观光旅游,充实精神生活。

6、求名心理。在消费时,不只是讲求商品价格便宜,也会注意到品牌对自身生活品味的体现,所以还是会选择符合自身消费能力范围内的名牌。 B、城市小学教师的心理与行为

1、求廉心理。工资相对较低,在消费时力求物美价廉。

2、求新心理。年轻的小学老师更追求时尚,喜欢新事物,所以会购买一些新产品。

3、求实心理。购买商品时重视商品的实际价值。

4、危机意识心理。固定的储蓄,这样就会在消费行为上有限制。出现节衣缩食的现象。 这两者之间比较的话,大学教师比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高,平台好,所以在消费行为上比小学教师更放得开。两者的相同点是都求实消费,节约,有危机意识。但在精神产品的消费上,小学教师很少会有很大的花费。

四、省公务员、乡镇公务员 A、省公务员的角色心理与行为

1、优势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一些官员为了显示自己的优越,消费一些高档奢侈品的消费行为。

2、投资心理。他们的钱不只是存起来,还有用于投资,像购买债券、股票等消费投资行为。

3、从众心理。圈子里的小社会,别人买什么也会跟着买什么的消费行为。

4、腐败心理。职务消费报销,所以胡乱消费现象严重。

5、品质心理。追求生活的品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并存,消费美食,名牌服装、定制穿着,旅游观光等。

B、乡镇公务员的角色心理与行为

1、求廉、求实心理。收入低,在消费时考虑更多的就是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质量问题。

3

2、炫耀心理。好歹自己也有个职位,拿点工资,比一般的民众有优越感,在消费行为上还是会买一些一般民众不敢涉及的商品,来显示自己的权威。

都是公务员,但是由于级别、待遇等的不同,省公务员经济能力远远超过了乡镇公务员的,在消费时表现自然有较大的差别。

五、国企职员、私企普通职员 A、国企普通职员的角色心理与行为

1、腐败心理。职务消费报销,但是由于其职位不高,报销额度不大,所以消费时还是理性一些。

2、优势心理。单位福利好,消费时可以不那么谨慎,购买商品时还是可以选择自己喜欢但价格又能接受的。

3、求实心理。工资不是特别高,所以在消费时还是会更看重商品的使用价值。

4、享受心理。利用假期出去旅游消费,但消费的额度不大。 B、私企普通职员的角色与行为

1、求实、求廉心理。收入限制,在消费时更看中商品的功能与价格。

2、自我提升的心理。消费一些学习用品,参加一些教育学习型的学习班,提升自我的能力! 其实这两者之间有很多的相同点,收入都不高,但是国企普通职员较私企普通职员工作的稳定性强,工资,福利方面有保障。。所以消费时相对大胆,开放。

面子心理引发的面子消费涉及人群广泛,以上人群基本都会有面子心理,所以单独列出。 选取的这十个对象,总体的特征是经济能力强一点儿的,心理相对复杂,消费行为也多变。经济能力相对低的,角色心理相对简单,消费行为也就单调。

受角色心理的影响,人们往往会消费一些符合其身份、地位、文化以及特定圈子内的商品。

推荐第3篇:心理行为训练教案

心理行为训练教案

作业准备

1、清点人数,整理着装,组织活动身体向在场首长报告;

2、宣布作业提要;

3、提示有关理论。课 目:心理行为基础

目 的:通过训练,培养全班的团队意识,使每名战士融入团队提高团队的战斗力,同时锻炼指挥员在紧急情况下的组织协调和决断能力,培养官兵在危难情境下的密切协作和缜密思维能力,增强凝聚意识和相互信任及相互依赖感。

内 容:

一、信任背摔

二、翻越电网

三、生死关卡

四、同心同行 时 间:60分钟

方 法:理论提示 讲解示范 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地 点:心理行为训练场

要 求:

一、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训练;

二、训练过程严肃认真,不得嘻笑和打闹;

三、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场地保障:此场地设有信任背摔台、电网、同心同行板。 作业实施 同志们,今天我们进行心理行为训练,主要是为了提高全班的团队意识,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养成相互信任和相互依赖感,提高全班的战斗力以及全班完成任务的配合意识。心理行为训练主要包括四个内容:信任背摔、翻越电网、生死关卡、同心同行。但如患有急性病及医生告知不能参加剧烈运动的禁止参加训练。

班长:同志们是否有类似情况? 众答:没有

班长:首先我们进行第一个内容的训练: 第一个内容:信任背摔 (一)理论提示

同志们,安全感和归属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武警官兵也不例外,只有充分信任战友,融入团队,才能提高集体的战斗力,信任背摔的训练就是让参训队员体验安全感和归属感,建立集体成员间的互相信任和支持,增强自信心、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二)讲解示范

下面,我就将信任背摔的动作要领按受训者和保护人员的顺序给大家讲解。

其口令下达为:“准备、开始、停”。 动作要领:受训人员动作要领(示范兵出列) 受训人员位于背摔台时,两臂前举,两手交叉,掌心相对,十指交叉握紧,然后将双手向内翻转,抱于胸前,两手用软绳捆好(防止其背摔过程中双手打开伤及战友),背对保护人员站在背摔台边,脚后跟探出背摔台。后倒时身体借助自身重力缓慢后倒不可跳跃并要始终保持双脚并扰膝盖及腰部要挺直微微低头的姿势。(受训者在后倒前要大声询问“大家准备好了吗”,全体战友集中注意,大声回答:“准备好了”,背摔人员再大声告诉他们:“我要倒了”,待大家回答:“我们支持你”之后尽可能挺直身体向后方倒下。) 停,以上是对受训人员动作要领的讲解,下面将保护人员动作要领给大家讲解。

保护人员按身高情况两人一组,相对站立,成左(右)弓步,膝盖内侧靠紧。两臂伸直前举,掌心向上,搭于对方肩上。组与组之间肩膀相靠,彼此紧密排列,靠近背摔台,头后仰并转向背摔人员,注意观察其动作,以便及时调整位臵。在背摔人员倒下时,手臂一定要用力伸直,全力接住背摔人员。接住后,要将背摔人员的脚先放下,然后再将其扶正站稳,帮助其解开捆手绳,不得抛接。

停,以上是对受训者及保护人员动作要领的讲解,同志们是否清楚? 众答:清楚

此动作要求:姿态端正,正直后倒,保护严密,选位准确。 易犯毛病及纠正方法:

1、不时的回头看其他队员准备好了没有。应不断加强其心理自信,不断鼓励;

2、即将倒下时,非常紧张,双腿僵直。受训者应心态放松,相信战友;

3、保护人员因背摔冲击力,导致身体疼痛。应强调保护人员动作正规,姿势准确。

训练步骤:

1、辅助练习

2、实地练习(三)组织练们,刚才我们将动作要领进行了讲解,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为了进一步熟悉和了解此内容,下面我们组织练习。

为了便于快速的掌握此动作,我们先进行辅助练习。辅助练习,其口令为“准备、开始、停”。请看示范动作(示范兵演示) 此动作要领:保护人员在受训者后侧站立,左(右)脚向前一步,成左(右)弓步,两手立掌臵于前侧,受训者背对保护者站立,听到保护者“准备”的口令后,双手按动作要求抱于胸前,听到保护者说“开始”时,按要求向后倒,保护人员两手托接受训者背部,听到“停”成立正姿势。(在后倒前受训者也要大声询问,保护者要大声回答) 以上是对辅助练习的讲解,接下来我们就对这一内容展开训练。 成结对子练习队形散开。

“辅助练习预备、准备、开始、停”

班长:同志们,刚才我们进行了辅助练习的训练,从训练情况来看,大家都非常认真,动作要领掌握的也很准确,那么我们接下来我们结合模拟情况进行实地训练,主要检验大家对动作的应用情况。

(情况设想) 在一次野外训练中,一名战士双臂受伤,为了使这名战士手臂的伤势不进一步恶化,要迅速将他送到医院。途中需从一处陡峭的断崖跳下,为保护伤臂,全体官兵决定采取让他背对大家倒下的方式从断崖下来。本训练模拟当时的情境,让每个参训者依次站在背摔台上,背向大家直体倒下,其他队员合力用双臂接住背摔队员。

班长:成训练队形散开

(单数战士向前踢一步,同时向左转,跑步至背摔台前,转体异向站立,后两名转体齐步走上背摔台。

体现动作) 成原队形靠拢。

(成两列跑回原位,向左转,双数战士半面向左转,向前踢一步,与单数战士看齐。) (四)交流回顾

班长:同志们,今天我们进行了信任背摔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大家还是比较认真,能够按事先提出的要求认真进行体会,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掌握动作要领,下面我们组织进行交流回顾。成讨论队形散开。(队员以中间为准绳,两边按左(右)转弯走,成U字型,而后指挥员向前走三步,靠脚的同时,全体人员蹲下。) 班长:请大家好好地回味一下,当我们站在背摔平台上作为背摔者时,心里有何感受? XXX:我认为开始有点害怕,但听到大家鼓励时,突然间有了很强的信心,我觉得战友之间的鼓励作用非常大。

XXX:我觉得站在台上,下面有我的战友,我感觉很踏实,因为我很信任他们。

XXX:刚上背摔台上的时间,我感觉很害怕,但看到下面一双双信任的眼神,战友亲切的鼓励,给了我信心,所以我也就不害怕了。

班长:那么同志们,刚才大家都发了言,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应不应该相信战友呢? XXX:应该,只有对战友信任,战友才会信任你,才会进一步增强战友之间的友谊; XXX:我觉得在工作中相互信任,可以有效的解除战友之间彼此的误会,更有利于团结; XXX:我让为战友之间的相互信任,是完成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是架设友谊桥梁的基础。

班长:刚才我们大家都谈了体会,说明了战友之间的鼓励非常重要,只有在战友之间的相互鼓励、相互信任下,就一定会战胜困难,更出色的完成工作。停,成原队形靠拢。

(按散开相反顺序) (五)小结讲评

同志们,刚才我们进行了信任背摔的训练,从训练情况看,已基本达到了我们的训练目的,增加了相互间的信任和团队意识,提高了全班的凝聚力,此训练就到这里,下面转入第二个内容的训练

第二个内容:生死关卡 (一)理论提示

班长:同志们,翻越电网是煅练大家的团队意识,生死关卡同样也需要具备团队意识,其规则是从电网网孔中穿过,身体的任何部分不能碰网,否则就算触电,通过无效,这个网孔也就作废不许再用,任务失败;同时每个网孔只能用一次,已通过网孔的人员,不能回到反侧帮忙,此网孔共有20个不规则的,其中11个可供通过。那么根据这个规则,我们全班应如何穿过网孔呢? XXX:我认为应让一人从下侧较容易过的网孔先通过,而后再逐一从别的网孔接过; XXX:我觉得可根据我班人员的胖瘦情况选择网孔,每个人选自己合适的,不浪费任何一个大的网孔; XXX:我认为要留一个最容易通过的给最后一名同志。 班长:刚才大家的建议都非常好,也较好的体现了团结互助的精神,但在穿行网孔过程中,大家一定要小心,要做到轻送缓接,分配合理。下面我将大家提的建议归纳要领如下: (二)讲解示范

口令下达为:“准备、开始、停”

动作要领:第一名队员利用下方一个相对容易通过的通道,脸部朝下,首先通过。这种穿越方式便于穿越者上肢通过后,双手撑地,减少失败。中间几名队员在队友帮助下,根据网孔的不同形状,使用不同的姿势通过电网。把便于通过的一个网孔留给最后一名队员穿越。

动作要求:逐次穿过,轻送缓接,前后有序,分配合理。 易犯毛病及纠正方法:

1、接送过程不够细心,碰触到电网。应强调轻送缓接,仔细谨慎;

2、没有计划就匆忙行动。应先制定详细的计划而后行动;

3、行动受挫后相互抱怨。强调行动中要互相配合,才能取得成功。

训练步聚:

1、模拟练习

2、实地练习

训练的重点:在穿越时,特别是中间的队员要身体绷直,两边人员缓慢送接,直至通过放下。

以上是我对生死关卡动作的讲解 班长问:大家是否清楚 众答:清楚 (三)组织练习

下面我们就结合动作要求,在空场地上进行模拟穿越电网的训练。要求大家一定要细心,团结。

(划分小组,向两边散开,进行训练) 三人一组进行钻越网孔训练(由两人成弓步,两手接握,从内穿过) 停,成原队形集合。

刚才我们进行了模拟钻越电网训练,大家能按步骤,有次序的穿过,做的非常好,接下来我们结合模拟情况,转入实际场地的钻越电网训练,希望在训练中,大家要认真仔细,因为任何人触及电网,任务都失败。

(情况设想) 在一次抓捕行动中,犯罪分子占据了一个四周有电网保护的宅院。小分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秘密潜入,实施攻击计划。根据侦察结果,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小分队必须从一段相对疏松的电网处穿过,方可顺利实施进攻。本训练模拟当时的情境,要求我班人员在10 分钟内,相互协作从模拟电网中穿过,当全部人员安全到达模拟电网另一方时任务完成。

班长:大家是否清楚 众答:清楚 (体现动作) (四)交流回顾

班长:刚才我们按设想情况进行了生死关卡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大家能够按要求认真训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想出最好的解决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下面我们组织进行交流回顾。成讨论队形散开(队员以中间为准绳,两边按左(右)转弯走,成U字型,而后指挥员向前走三步,靠脚的同时,全体人员蹲下。) 班长:大家思考一下,个人在集体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为什么? XXX:我认为在生死关卡训练中,需要集体的智慧,缺一不可,我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 XXX:我觉得我在集体发挥了自己身材小的优势,可以在战友的帮助下,从容穿过小的网孔,把大的留给了身体较大的战友,我们有了互想配合的良好效果; XXX:我对自己的行动比较满意,因为这个训练需要集体发挥智慧,才能完成。

班长:同志们,我们训练中要发扬互帮互助的精神,那么平时工作要不要保持这种精神呢? XXX:我认为必须保持这种精神,战友之间互相配合,互相协作才是我们完成一切工作的前提; XXX:通过这个训练,让我确实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以前我总是认为自己表现好就可以了,没有想过要为集体出力,现在才知道有集体才会有个人; XXX:刚才我们通过了生死关卡,是大家互相协作的结果,我们平时工作中要出色完成任务,也必须全班密切协作,我认为必须保持好这种互帮互助的精神。

班长:刚才,大家进行了发言,讲得很好,是的,我们每一项任务都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训练中如此,工作、生活中也是如此,在生死关卡训练中,就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才得以顺利的完成。交流回顾就到这里。

停,成原队形靠拢。 (按散开相反顺序) (五)小结讲评

同志们,生死关卡注重的是密切配合,仔细小心,同心协办,才能更快的完成任务达到目的。所以希望大家在任何情况下,精诚合作,完成更多更出色的任务。

这个内容我们就训到这里,下面转入第三个内容的训练。

第三个内容:翻越电网 (一)理论提示

班长:同志们,我们通常在野外训练或处突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障碍物,今天我们所训练的就是一道高1.8米的电网,在没有任何辅助器材的帮助,不得助跑,不能触到电网情况下,如何采用搭人梯的方法通过?请大家踊跃发言。

XXX:我认为必顺有两人做底架,两人做支柱,而后逐一跳过; XXX:我认为倒数第二名可以采用我们二人攀登的姿势,踩在最后一名的手上,用最后一名向上的抛力和自己的蹬力跳过电网; XXX:最后一名的通过,必须另一边架起人梯,从另一侧直接拉过。

班长:刚才大家进行了发言,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实现了我

们相互信任、密切合作、紧密配合的观念。翻越电网训练就是培养我们相互信任和团队凝聚力,增强集体战斗力的训练。下面我就根据大家的发言,结合实际情况,将动作要领给大家进行归纳。

(二)讲解示范

其口令下达为:“准备、开始、停” (示范兵出列) 动作要领:通过时,四名同志先出列至电网前,两人弯腰低头,另两人双手从对方腋下穿过抱紧,构成人梯,第三名同志成一弓步,双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臵于大腿上。其它同志依次从人梯上方越过,当只剩下最后一名同志时,已越过的同志在电网的另一侧搭成人梯,利用队友向上拉和自身纵跳的合力越过电网。

动作要求:位臵正确,人梯稳固,距离适当,安排合理。 易犯毛病及纠正方法:

1、参训者积极参与,但没有计划就开始行动。应先制定好计划,杜绝盲目行动;

2、有人提出建议,没有被采纳,就消极对待。应强调在建议中,采纳最有效的建议,才可顺利通过。

3、人梯不稳,底座晃动,导致失败。应强调人梯架设稳固。

训练步聚:

1、模拟练习

2、实地练习

此训练的重点:人梯架设要稳固,支架人员两手从底座人员腋下穿过时,要紧抱上提,尽可能使底座人员背平,便于下一名顺利通过。请看示范动作(示范兵出列示范) 同时最后一名通过时,提拉要同时用力,用向上向右的拉力拉过。

以上便是对翻越电网动作要领。 班长:大家是否清楚 众答:清楚

班长:下面我们展开训练 (三)组织练习

首先我们进行辅助练习的训练,四人一组,在空场地上进行模拟翻越的训练。三人架梯,一人通过。

班长:是否清楚 众答:清楚

停,刚才我们进行了空场地的辅助训练,大家都能按要求,有步骤,有次序的跳过,做的非常好,那么接下来我们转入实际场地的训练,我们主要以情况诱导为主,希望在训练中,大家要认真仔细,因为任何人触及电网,任务都失败。

(情况设想)小分队在突袭毒枭老巢时,被犯罪份子设臵的高压电网堵截。为了不惊动犯罪份子,快速完成任务,我们必须从电网上通过。本训练模拟当时的情境,要求我班在 10 分钟内,从电网的上方通过。

班长:大家是否清楚。 众答:清楚 (体现动作) (四)交流回顾

同志们,刚才我们顺利翻越了电网,大家能够按提出的要求开动大脑,想出最好的解决办法,互相协助,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为了提高训练效果,找出不足,下面我们组织进行交流回顾。成讨论队形散开(队员以中间为准绳,两边按左(右)转弯走,成U字型,而后指挥员向前走三步,靠脚的同时,全体人员蹲下。) 班长:大家思考一下,训练中,屡次失败后,是什么鼓舞大家继续进行的? XXX:我觉得在训练中屡次失败,又不断重来,是大家寻求成功的愿望鼓舞我们继续进行。

XXX:我认为是大家团结一心,共同战胜困难的这重决心鼓舞了继续进行。

XXX:我同意刚才两名同志的说法,但我觉得最重要是我们班的集体力量和这股不服输的精神鼓舞了大家。

班长:刚才大家的发言都很好,那么为什么平时生活中有人做不好大家总是互相埋怨呢? XXX:我觉得主要是平时生活中,大家忽视了集体观念,认为个人做好了,别人破坏了自己的成绩; XXX:我刚才在训练中,就思考了这个问题,我们在翻越电网训练中,能屡败屡练,最后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大家的互相配合和帮助,是集体的力量,平时我们生活中主要是缺少了互相理解和帮助; XXX:大家集体齐心才能完成任务,通过这次训练让我深深感受到这点,所以在下步工作、生活中我们一定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班长:刚才我们大家都谈了体会,也谈了生活中的问题,说明了战友之间相互信任、密切合作、挖掘自身潜能,就一定会战胜困难,讨论就到这里。停,成原队形靠拢。

(按散开相反顺序) (五)小结讲评

同志们,刚才进行的翻越电网训练,大家很认真,效果也非常明显。翻越电网煅练的是我们的合作意识,配合意识及集体意识。增强的是团队的凝聚力,我们要将这种意识和精神用到每项工作中,出色完成每一项任务。大家能不能做到。

众答:能

班长:好,这个内容我们就训到这里,下面进行第三个内容的训练。

第四个内容:同心同行 (一)理论提示

班长:同志们,同心同行训练就是全班人员利用两块木板整体向前移动,但脚不能离开木板,否则就算失败。下面根据这一情况,谈谈我们全班应如何利用两块木板整体向前移动呢? XXX:我认为大家要同时起腿发力,整体向前移动,才能保障顺利前行; XXX:我觉得可以像我们走队列一样,同时叫口令,同时抬腿,统一的步调和步伐大小才能顺利前移; XXX:我赞成上面两名同志的讲法,但一定要注意全班的配合,不能有快有慢,不然全班就会失败,重心前倒。

班长:刚才大家的建议都非常好,同心同行的训练正是帮助参训人员意识到相同的行动和步调对一个集体的重要性,哪怕其中任何一人不能与大家保持一致,都会导致任务的失败。所以,通过这个训练,可以锻炼我们的团队精神和战友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提高大家在作战、处突中的协同意识。下面我就将其动作要领给大家归纳如下

(二)讲解示范

其口令下达为:“准备、前进、停” (示范兵出列) 动作要领:操作人员双脚分别踩在两块木屐上,并穿上鞋套,双手抓住脚前绳子或队友的衣服,然后提着木屐沿规定方向前进。行进时,可由班长喊口令,也可一起喊口令。行进口令为“

一、

二、

一、二

”......喊“一”时大家左脚抬起,喊“二”时左脚向前方落下;再喊“一”时右脚抬起,喊“二”时右脚向前方落下,如此循环动作要求:步调一致,姿势正确,循序渐进。

易犯毛病及纠正方法:

1、步调不一致,导致重心不稳,任务失败,应强调步调一致,同时发力;

2、练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大家相互埋怨指责,不愿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应强调团给一致;

3、认为简单,容易导致任务失败,对待任务要按要求,细心严格完成。

训练步骤:

1、辅助练习

2、实地练习以上是我对同心同行动作的讲解

训练重点:行进时要密切配合,同时用力,不得有快有慢。 班长问:大家是否清楚 众答:清楚

班长:下面我们进行训练 (三)组织练们,在训练时,要求所有人员要用脚踩牢木板,前后两名同志用手抓住绳子,中间的同志抓住前一名同志的腰际,全身配合协调用力,而后按动作前进。下面我们结合辅助器材,按三人一组的顺序,进行同心同行的练习。

(利用三人同行板辅助练习) 刚才我们三人一组进行了辅助的训练, 接下来我们结合模拟情况转入全班训练。训练中大家要相互配合,同心同行,共同完成我们所设想情况的任务。

(情况设想) 我反恐小分队受命围剿恐怖分子据点,在通往敌人老巢的必经之路上,恐怖分子用竹子、木锥、铁钉等器材设臵了长几十米的竹签阵。小分队在附近找到了两块木板和一些旧绳子,经过简单的加工,做成了两个木屐,小分队利用木屐顺利通过了竹签阵。本训练模拟当时的情境,要求我班两脚分别站立在两块装有提拉绳的木板上,在 5 分钟内,按规定的方式完成指定距离的移动。

班长:同志们是否清楚 众答:清楚

班长:成训练队形就位 (成两列跑步到同心同行板两侧,听口令上(下)器具,上(下)器具时,两列同时向左(右)跨一步,听到准备的口令抓绳抓腰际) “准备、前进、停” 成原队形集合

(跑步返回队列起始位臵) (四)交流回顾

班长:刚才我们结合模拟情况进行了同心同行的训练,训练过程中,大家能够按提出的要求认真训练,充分发挥了互相配合,共同合作的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下面我们组织进行交流回顾。成讨论队形散开(队员以中间为准绳,两边按左(右)转弯走,成U字型,而后指挥员向前走三步,靠脚的同时,全体人员蹲下。) 班长:大家思考一下,当你与集体的步调不能一致时,是怎样自我调整的? XXX:我的感觉是当我与集体的步调不一致时,我会减轻我每一脚的力量,重新调整到集体的力量上再发力。

XXX:我是迅速与集体叫到一起,来控制脚上的力量。 XXX:我会努力调整自己的步伐,重归集体上来。 班长:大家对训练中如何重归集体都谈了个人看法,我们平时生活中也会碰到很多类事情况,比如训练掉队或思想出现偏差,我们又该如何跟上集体呢? XXX:我觉得应首先反思自己,查找不足,然后纠正; XXX:我认为如果是自己,要主动向集体靠扰,如果是战友,要积极的去帮助他跟上集体; XXX:我觉得一个班就是一个小集体,不能有一人掉队,大家都必须齐心协力战胜困难,不能使任何一名战友掉队。

刚才大家都进行了发言,讲的都很好,特别是对待班里战友的问题上,亮明了自己的观点,为我班今后的工作明确了方向,不能有任何一个掉队。讨论就到这里。

停,成原队形靠拢 (按散开相反顺序) (五)小结讲评

同志们,一个团队要想取得成功,除了决策正确,领导得力,还需要大家的默契配合,步调一致。所以,在以后训练,生活中,我们一定要互相配合,齐心协力完成每一项任务。

今天的训练就到这里。

作业讲评

同志们,我们今天进行了心理行为四个课目的训练,在训练中每名同志都很认真,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集体完成任务献计献策,表现都很好。这次训练使我们深刻理解什么是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亲身体会到了“人心齐,泰山移”的哲理。理解了步调一致的深刻内含。警营更需要提倡这种号令统一,动作统一,目标一致,步调一致的精神。同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作为一个整体,也必须众心合

一、互相信任、互相帮助,才能形成凝聚力、战斗力,这些都需要我们课后认真总结。今天表现好的同志有XXX、XXX、XXX。训练就到这里,完毕。

推荐第4篇:部队心理行为训练

部队心理行为训练

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体

同样一块铁,可以锯融消损,也可以百炼成钢。何也?或风吹雨打,或炉火熊熊,置放环境不同。

同样一个人,可以庸碌无为,也可以成就大业,何也?或松散懈怠,或凝聚有序,形成氛围不同。

同样一支部队,可以死气沉沉,也可以生龙活虎,屡建功勋。何也?或千锤百炼,或有形无魂,团体凝聚力不同。

我们必须认识: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培训改变思想,思想改变态度,态度改变行为,行为改变成败;

失败的团队中没有赢家,而成功的团队中没有输家。

士兵优秀的心理素质,既是个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更是一个部队坚韧顽强的基石;近年来,公司发挥内部主要领导层人员和员工均来自部队这一独特的优势,结合多年在部队做政治工作的经验,充分吸收社会上风靡盛行的素质拓展培训,本着“经济实用,便于操作,适宜推广,安全有效”的原则,在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支持指导和心理学专家的参与下,紧密结合部队担负反恐处突任务的实际,对现有的拓展项目进行了深度开发或改造创新,自主策划设计出了武警部队心理行为训练实用课目,为部队提供专业、高效、一流的心理行为训练。

实施培训过程中,我们将通过团队定向、心理暗示、技术探险、个人尝试、团队作为、军事活动等项目的体验参,让学员在新颖、刺激、寓教于乐的活动项目中,激发队员积极主动的去参与、思考、讨论、总结,并通过培训师的引导、讲解,使队员从内心深处领悟学习、应变、沟通、信心的的重要性,从而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调适心理、完善人格、熔炼部队的目的,培养严守纪律、坚决执行、承担责任和水不放弃的进取精神。

一、部队心理行为训练课程系列:

英雄风采战士个人挑战课程

铜墙铁壁部队合力培训课程

我是一个兵新兵融入培训课程

战友情深官兵沟通信任培训课程

突出重围潜能创新培训课程

沙场点兵综合素质砺炼培训课程

兰色港湾士兵心理调适培训课程

二、培训流程:

1、团队热身:营造互动氛围,消除紧张心理,建立激情团队,调动队员情绪至巅峰状态,以轻松愉悦心情投入到各项培训活动中去。

2、体验培训:本着心理挑战最大,体能挑战为为辅的原则,分组按序组织队员实施预定项目的体验。

3、回顾分享:回顾将帮助学员消化、整理、提升培训中的体验,以便达到活动的具体目的。总结分享,使学员能够将培训中悟出的道理转化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最终实现整

体的培训目标。

四、培训预期效果:

1、参训单位将在以下方面有明显的收益:

★使广大官兵进一步明确部队建设的目标,摆正自己的位子,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部队的向心力,从而形成相互配合,互相支持的团队精神和整体意识;

★有效消除士兵间的隔阂,改善人际关系,形成健康、活跃、和诣、积极向上的组织气氛;

★有效矫正部分战士存在的不良心理,引导建立良好的人生心态,消除部队内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确保内部稳定;

★引发官兵之间换位思考,增强相互间的交流沟通,形成爱兵尊干的良好风气;★改进组织内部沟通与信息交流;

★培养部队顽强的战斗作风,使整个团队在面对各种艰、难复杂的任务和挑战,更为从容、有序,坚韧不拨,所向披靡。

2、参训战士将在以下方面有明显的收益:

★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进自身形象;

★克服心理障碍,乐观面对生活,自觉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

★调整身心状态,不浮躁,不荒废,更乐观地面对工作和生活的挑战,领悟人生真谛;

★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部队工作的主动参与意识,强责任感;

★启发想象力与创造性,提高在困难面前勇敢沉着,正确决策的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他人,更为融洽地与周围的战友合作;

★学习欣赏、关注,淘冶情操,爱护大自然。

推荐第5篇:消费者心理与行为

消费者大致有四种消费心理,分别是:从众,求异,攀比,求实。 从众心理特点:具有仿效性盲目性

评价:消费是否该从众,要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特点: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评价:它的利在于可以推动新工艺与产品出现,而弊在于展示个性不但要考虑社会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攀比心理:特点:面子消费 评价:这种消费心理不可取

求实心理: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往往考虑很多因素

评价:讲求实惠,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公众的主要消费心理类型大致有:

(1)从俗心理,即入乡随俗,消费行为上的趋同心理。 (2)同步心理, 消费心理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攀比心理,相同的社会阶层,在消费行为上有相互学习的倾向。

(3)求美心理,指人们在消费活动中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理倾向。 (4)求名心理,指某些消费者希望借助名牌商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的心理倾向。

(5)求异心理,这是与从俗心理相反的一种心理现象,追求一种与社会流行不同的消费倾向。 (6)好奇心理,指某些消费者对市场上不常见的产品的追求。 (7)偏好心理,指某些消费者对某些特殊消费活动的执着追求。 (8)便利心理,指消费者主要从功能便利的角度选择商品的心理现象。

(9)选价心理,指顾客在选择商品时,对价格的特殊关注。这些心理类型并不分属于不同的人,而是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每一个消费者的心中。当一种产品满足了顾客某一类心理需求时,就会诱发他的购买动机。

消费心理在各类人群及各年龄段的表现

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参与完成的调查统计显示各类人群及各年龄段有如下心理特点: 老年人的消费心理

女性花钱爱算计:女性中花钱特别仔细的占12.4%,比较仔细的占49.8%,花钱不太仔细的占20.7%,花钱很不仔细的占2.9%,不一定的占14.2%。

年龄越大手越紧:40岁以上年龄段消费者花钱都“比较仔细”,并且表现为年龄越大越仔细。其中60岁以上的消费者近乎“特别仔细”。相对而言,20-29岁年龄段的消费者花钱最不仔细。

学历越高,职位越高,花钱越不仔细:一般说来,大专以上学历的人们消费比较“大方”,而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下的群体消费特征为“比较仔细”。从消费者职业和身份特征上分析,花钱最细的要数离休人员,其次依次是农民、军人、企业职工、科教文卫人员。花钱相对最不仔细的是私营业主、个体劳动者、企业管理人员、高校学生。 儿童心理

在消费群体中,儿童是一种重要的群体,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本身并没有消费资本,但是他们有消费的主导性,下面我们就从消费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一下儿童消费的心理特征。

1、攀比

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相互炫耀自己的新衣服、新玩具,以拥有最好、最高级的衣服、玩具为荣。其实这种攀比心理在成人中也是存在的,只是没有表现的如此明显。

2、从众

从众效应是社会心理学的概念,每一个人都会存在。但是儿童心理机制尚未发展成熟,更容易受到心理暗示,比成年人更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大多数儿童消费时,往往倾向于选择别的小朋友都选择的东西,以此与别人达成一致,从而避免被其同龄阶层孤立。

3、盲目

儿童在购物时,一般来说并没有太多的目的性,都是非常随意与盲目的,看到喜欢的衣服或者说玩具,就会着迷。

4、喜新厌旧

儿童因为心智不够成熟,所以稳定性也不强,对一件事情的喜爱很容易进行转移,新奇的事物虽然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但新奇感一旦消失后,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就会发生转移。

5、易受刺激 儿童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新奇的事物感觉敏锐.由此决定了他们对刺激物的反应也比成年人更加强烈。儿童消费时会受到各种刺激的影响:如色彩鲜艳的包装(视觉刺激),食物浓郁的气味(嗅觉刺激).玩具柔软的手感(触觉刺激)而产生购买欲望。

6、认同感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是一个广告的世界,在广告的包围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已成为一个强大的认牌购买群体。如在中国,提到酸奶,儿童就会想起“娃哈哈”;提到果冻,就会想起“喜之郎”。经常看见一些孩子在消费时,会积极主动地认牌购买。很显然,品牌已成为儿童消费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只要了解了儿童的消费心理,那么针对儿童的销售,就会让你事半功倍! 购买动机

购买动机是引导顾客购买活动指向一定目标,以满足需要的 购买意愿和冲动。这种购买意愿和冲动是十分复杂、捉摸不透的 心理活动,从其表现来看,可以将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归纳为两大 类:理智动机和感情动机。 (一)理智动机 它包括:

1、适用

适用即求实心理,是理智动机的基本点,即立足于商品的最 基本效用。 消费心理

在适用动机的驱使下,顾客偏重产品的技术性能,而 对其外观、价格、品牌等的考虑则在其次。

2、经济

经济即求廉心理,在其他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价格往往 成为左右顾客取舍某种商品的关键因素。折扣券、大拍卖之所以 能牵动千万人的心,就是因为“求廉”心理。

3、可靠

顾客总是希望商品在规定的时间内能正常发挥其使用价值, 可靠实质上是“经济”的延伸。名牌商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 有优势,就是因为具有上乘的质量。所以,具有远见的企业总是 在保证质量前提下打开产品销路。

4、安全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经济条件的改善,顾客对自我保护和 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对产品安全性的考虑愈来愈多地成为顾客选 购某一商品的动机。“绿色产品”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就是适合 这一购买动机来促进销售。

5、美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感性能也是产品的使用价值之一。企业对产品外观设计注入愈来愈多的投资,就是因为消费者购买决 策时,美感动机的成份愈来愈重。

6、使用方便 省力省事无疑是人们的一种自然需求。商品,尤其是技术复 杂的商品,使用快捷方便,将会更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带遥控的电视机,只需按一下的“傻瓜”照相机以及许多一次性商品 走俏市场,正是迎合了消费者的这一购买动机。

7、购买方便

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人们更加珍惜时间,对选择性 不大的商品,就近购买,顺便购买,捎带购买经常发生。一应俱 全的超级市场之所以兴旺,邮购、电话购物、电视购物等多种购 物方式的兴起等等正是适合了消费者的这一购买动机。

8、售后服务

产品质量好,是一个整体行象。对多数消费者而言,花不小 一笔积蓄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即使就是享誉世界的名牌产品也 不能完全消除心理上的紧张感。因而,有无良好的售后服务往往 成为左右顾客购买行为的砝码。为此,提供详尽的说明书,进行 现场指导,及时提供免费维修,实行产品质量保险等都成为企业 争夺顾客的手段。 (二)感情动机

感情动机不能简单地理解感情动机为不理智动机。它主要是 由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产生的购买意愿和冲动。感情动机很难有 一个客观的标准,但大体上是来自于下述心理。

1、好奇心理 好奇是一种普通的社会现象,没有有无之分,只有程度之别 。一些人专门追求新奇,赶时髦,总是充当先锋消费者,至于是 否经济实惠,一般不大考虑,诸如魔方、跳跳糖、谜语手纸、电 动牙剧、意彩娃娃等能在市场上风靡一时就是迎合了这一心理。

2、异化心理 异化心理多见于青年人,他们不愿与世俗同流,总希望与别 人的不一样。我国1994年下半年开始由南往北渐进的将黑发染成黄发、红发的消费行为就反映了他们想标新立异的心理。

3、炫耀心理 这多见于功成名就、收入丰盛的高收入阶层,也见于其他收 入阶层中的少数人,在他们看来,购物不光是适用、适中,还要 表现个人的财力和欣赏水平。他们是消费者中的尖端消费群。购买倾向于高档化、名贵化、复古化,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美元的轿 车,上万美元的手表等的生产正迎合了这一心理。

4、攀比心理

攀比,社会学家称之为“比照集团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 ,照搬他希望跻身其中的那个社会集团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人家 有了大屏幕彩色电视机、摄像机、金首饰,自家没有,就浑身上下不舒服,不管是否需要,是否划算,也要购买。

5、从众心理 作为社会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圈子中,有一种希望 与他应归属的圈子同步的趋向,不愿突出,也不想落伍。受这种 心理支配的消费者构成后随消费者群。这是一个相当大的顾客群 ,研究表明,当某种耐用消费品的家庭拥有率达到40%后,将会 产生该消费品的消费热潮。

6、崇外心理 一些讲摩登的人盲目崇拜外国货,只要是舶来品就买,。一些 家用电器生产厂,尽管绝大部分甚至全部采用了国产件,仍沿用 进口散件组装的牌子在国内销售。有的企业在产品或包装上全用外文,或者只用拼音字母而不著一个汉字,在国内销售,进行不 正当竞争,就是利用这种崇外心理。

7、尊重心理顾客是企业的争夺对象,理应被企业奉为“上帝”。如果服务 质量差,那怕产品本身质量好,顾客往往也会弃之不顾,因为谁也不愿花钱买气受。因此,企业及其商品推销员、售货员、维修 人员真诚地尊重顾客的经济权力,有时尽管商品价格高一点,或 者质量有不尽如意之处,顾客感到盛情难却,也乐于购买,甚至 产生再光顾的动机。 变化特征

当今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市场正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消费者主导的营销时代已经来临。在买方市场上,消费者将面对更为纷繁复杂的商品和品牌选择,这一变化使当代消费者心理与以往相比呈现出一种新的特点。 (一)个性消费的复归

之所以称为“复归”,是因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工商业都是将消费者作为单独个体进行服务的。在这一时期内,个性消费是主流。只是到了近代,工业化和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才使消费者的个性被淹没于大量低成本、单一化的产品洪流之中。另一方面,在短缺经济或近乎垄断的市场中,消费者可以挑选的产品本来就很少,个性因而不得不被压抑。但当消费品市场发展到今天,多数产品无论在数量还是品种上都已极为丰富,现实条件已初步具备。消费者能够以个人心理愿望为基础挑选和购买商品或服务。更进一步,他们不仅能作出选择,而且还渴望选择。他们的需求更多了,变化也更多了。逐渐地,消费者开始制定自己的准则,他们不惧怕向商家提出挑战,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用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考察,消费者所选择的已不单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且还包括其他的“延伸物”,这些“延伸物”及其组合可能各不相同。因而从理论上看,没有一个消费者的心理是完全一样的,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一个细分市场。心理上的认同感已成为消费者作出购买的品牌和产品决策时的先决条件,个性化消费正在也必将再度成为消费的主流。 (二)消费主动性增强

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下,即使在许多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中,大多数消费者也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对产品进行鉴别和评估,但他们对于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和知识的心理需求却并未因此消失,反而日益增强。这是因为消费者对购买的风险感随选择的增多而上升,而且对单向的“填鸭式”营销沟通感到厌倦和不信任。尤其在一些大件耐用消费品的购买上,消费者会主动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这些分析也许不够充分和准确,但消费者却可从中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减低风险感和购后产生后悔感的可能,增加对产品的信任和争取心理上的满足感。消费主动性的增强来源于现代社会不确定性的增加和人类追求心理稳定和平衡的欲望,而且人天生就有很强的求知欲。 (三)消费心理稳定性减小,,转换速度加快 现代社会发展和变化速度极快,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消费心理受这种趋势带动,稳定性降低,在心理转换速度上趋向与社会同步。由于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过去一件产品流行几十年的现象已极罕见,消费品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品种花式层出不穷,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反过来又会促使消费者心理转换速度进一步加快。例如电视机在中国由黑白发展为彩色经历了十几年时间,但每年都有采用新技术的新功能电视机推出,消费者才买不久的电视到下一年可能就过时了,以致于一些别出心裁的商家开始经营电视机出租业务,以配合某些消费者求新、求变的需求。

(四)对购买方便性的需求与对购物乐趣的追求并存 。一部分工作压力较大,紧张度高的消费者会以购物的方便性为目标,追求时间和劳动成本的尽量节省。特别是对于需求和品牌选择都相对稳定的日常消费品,这点尤为突出。然而另一些消费者则恰好相反,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们可供支配的时间增加。一些自由职业者或家庭主妇希望通过购物消遣时间,寻找生活乐趣,保持与社会的联系,减少心理孤独感。因此他们愿意多花时间和体力进行购物,而前提必须是购物能为他们带来乐趣,能满足心理需求。这两种相反的心理将在今后较长的时间内并存和发展。 心理陷阱

很多朋友在消费时,都没有什么金钱观念,就算是计划好的购物,当逛完超市后,总会发现比原先预想的多,回家后也往往会后悔,不知道自己为何会买很多一些并没有用处的东西。其实这并不是能怪你,因为消费存在很多心理陷阱,让你不知不觉间,就会买很多自己并不需要的,下面问渠心理网就带你一起来看一下,有哪些消费心理陷阱! 1.超市的购物通道一般是足够宽、笔直平坦、少拐角的,这是为了尽可能延长消费者在超市的“滞留”时间,避免他们从捷径通往款台和出口。超市还利用人们习惯用右手的习惯,将最想推销的、利润较高的商品,放在主购物通道或展柜的右侧,顾客经过时,会被一些本不需要的商品激起购买欲。

2.超市中的蔬果大多陈列在中心位置,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心理学研究发现,由于人类早期长时间居住在阴暗的洞穴里,因此对色彩缤纷的食物有一种本能的兴奋,占有欲和购买欲容易被激发。第二,农产品是超市里利润率高的产品,大多数超市都将这个区域承包给供应商,虽然价格比菜市场贵得多,但在超市也能卖出去。

3.走进超市,迎面可能就是一堆特价商品,但你要保持冷静,越是容易看到、拿到的商品,越是超市利润较高或急于出手的商品。一般来说,挨近入口的地方,放的多是薄利多销、购买频率高的商品,以吸引你进门,比如书本、拖鞋、毛巾等,而烟酒等贵重商品一般放在超市中间偏后区。

4.逛超市时,会碰到许多“导购员”向你热情推荐产品。其实,在他们热情的背后,却有拿回扣的“隐情”:一些影响力不大的品牌通常没钱大量投放广告,质量也不出众,所以利用“人海战术”,在超市内大量安置导购员,并允以高比例提成。导购员一般会使用“褒此贬彼”的方法,拼命劝说顾客购买自己承销的品牌商品。 5.包装分切的水果可以吃多少买多少,这种销售方式表面看很方便消费者,其实来历可疑。超市每天都有大量水果因外观或变质等问题无法销售,一般的做法是化整为零,包装销售。有些超市的工作人员用刀把果蔬坏的部分切掉,剩下的切成小块,用保鲜膜包装起来,这样看不出一点儿问题,消费者买到的商品质量却可能大打折扣 6.一些小超市中肉类专柜的上方回安装粉红色灯,能让鲜肉看起来更加诱人,等你买回家一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因为暧昧的灯光往往让食品更娇艳,一般来说,肉类常用红灯光,面包类常用黄灯光,海鲜类常用蓝灯光。

7.超市里有一整套复杂的价格策略,你可能会看到“天天低价”、“5公里范围内最低价”等大幅吸引眼球的标语,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超市使用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将食品、日杂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定低一些,让你形成这家超市比较便宜的印象,并且不自觉地以为所有东西都便宜。

8.超市面包房中飘出的浓郁香味总让人无法抗拒。一般人认为现场烤面包、做熟食是为了“新鲜”,其实,这是超市的“嗅觉营销”。研究发现,食物的香味会刺激人体各种消化酶的分泌,调动与欲望相关的情感中枢,即使你不饿,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加食品的购买量。 9.很多消费者会有“买得多比买得少实惠”的惯性思维,这也成为了超市的一种“销售心理战术”。逛超市时,你可以算一算,很多商品的大包装价格都比小包装贵。这种情况大多存在于休闲食品中,如饮料、薯片等。而且这些商品的重量、价格往往不是整数,比如480克、458克等,消费者一时也算不清到底哪种更划算。

10.最容易出现购买冲动的是谁?孩子。儿童的消费是非理性的,并且占有欲很强,可以在情绪上操纵父母。正是利用这种消费心理,超市里有一套赚孩子钱的销售策略:第一种就是精心布置儿童产品(玩具、食品等)展柜;第二则是在孩子必经之路设“埋伏”。 11.超市里常常会搞促销,但有些促销却未必真便宜。比如在特价区会混有一些原价的东西;在大大的价格表下用不起眼的小字写了该商品的生产厂家,同时混放其他品牌,一些不细心的顾客容易误买;在服装区,把颜色、款式相近的不同牌子的衣服混放,只标便宜的价格,把高价的价签藏到不显眼的地方。很多特价商品也并不“超值”。 12.超市的商品摆放都有一个共同原则:你容易拿到手的永远是商家最想卖的。调查显示,销量最佳的物品摆放位置依次为与顾客视线平行处、齐腰处和齐膝处。其中,前者是超市货物摆放的最佳位置,可增加70%销量。所以,超市一般把利润较高或者快过期的产品放在1.5米到 1.7米的高度间,方便大家看到后随手就能拿取。 13.超市总是希望“把先进的货物先卖出去”。所以,摆放牛奶、酸奶时,喜欢把最新鲜的产品摆在最里面,每天逐渐更换;冰柜和冷柜食品,也都是把新鲜产品放在最下层。如果你想买出厂日期最近的,那就把最里面的商品“掏”出来。

14.暴露在面前的诱惑越多,顾客就越经受不起这些考验。调查发现,被“困”在长长结账队伍中的人,购买货架上糖果、饮料的几率高25%。款台边的商品一般是日用品或经济实惠的小型零食,而排队付钱时往往是人最没有耐心的时候,让你很难扛过这最后一道购物关。

.消费者心理的概述

指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商品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一般是:先接触商品,引起注意;然后经过了解和比较,产生兴趣和偏爱,出现购买欲望;条件成熟,作出购买决定;买回商品,通过使用,形成实际感受,考虑今后是否再次购买

根据消费者卷入程度(卷入程度是指消费者购买时的谨慎程度以及在购买过程中愿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收集信息,选择判断,有多少人参与购买过程。)和商品差异的组合,主要有4种消费者购买类型:

(1)复杂型购买。发生在消费者初次购买那些卷入程度高、品牌差异大的商品的场合。多数消费者对这类商品知之甚少,但因其价格昂贵,属于耐用消费品,故购买前的选择决策非常谨慎,要花费时间大量收集信息,多方位挑选比较。这种购买决策最为复杂。

(2)和谐型购买。发生在消费者购买卷人程度高,但品牌差异较小的商品时。这种购买因不同品牌的商品只要价格在同一档次内,质量功能差别不大,故不需要收集很多的信息或进行评价,卷入程度高主要因商品价格较高或不经常购买引起。决策重点在买不买,买什么档次的,而不在乎买什么品牌的,且更关心能否得到价格优惠,购买时间和地点是否方便等问题。

(3)多变型购买。发生在品牌差别大,卷入程度低的商品上。消费者经常变换所购商品的品牌,主要是出于尝试一下新东西的随意性,避免单调乏味。消费者在这类商品购买前,一般并不主动收集有关信息,只是通过广告等宣传媒体被动接受信息,对商品的品评也是发生在购买之后,而且即便对所购买商品的感觉不错,下次购买时仍可能更换品牌。

(4)习惯型购买。发生在消费者购买卷人程度低,品牌差异小的商品时,是一种多次购买后形成的习惯性反应行为。消费者经常购买某种固定的品牌,并非出于忠诚,而是出于习惯,当货架上没有这种商品时,消费者会毫不犹豫地购买另一种看上去十分相似的产品。

显然对于不同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企业的机会不同,促销的重点也不同。同时,企业在设计和导入CIS,尤其是VIS时,必然也要以不同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类型为基础,使VIS起到识别企业产品、诱导购买的作用

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因素可以分为几大类:

(1)环境因素,如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

(2)刺激因素,如商品的价格、质量、性能、款式、服务、广告、购买方便与否等;

(3)消费者个人及心理因素。

个人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经济状况和个性等因素。其中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因为不能直接看到,又被称作黑箱。而刺激因素则由企业出发,然后被输入消费者黑箱,经过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变为有关购买的决策输出。

心理因素包括:

①动机。任何购买活动总是受着一定的动机所支配,这种来自于消费者内部的动力反应了消费者在生理上、心理上和感情上的需要。

②感觉与知觉。两个具有同样动机的消费者,会因为各自的感觉和知觉不同而作出不同的购买决策。

③学习。学习是一种由经验引起的个人行为相对持久变化的心理过程,是消费者通过使用、练习或观察等实践,逐步获得和积累经验,并根据经验调整购买行为的过程。企业应创造条件,帮助消费者完成学习过程。

④信念与态度。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商品的过程中形成了信念和态度,这些又反过来影响其未来的购买行为,企业最好改变自己的产品以迎合消费者已有的态度,而不是去试图改变消费者的态度

[ ] 什么是消费者心理

消费者心理是指消费者发生的一切心理活动,以及由此推动的行为动作,包括消费者观察商品、搜集商品信息、选择商品品牌、决策购买、使用商品形成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向生产经营单位提供信息反馈等。

[ ] 消费者心理的特征

1、消费者心理的目的性,即表现为消费者以满足消费需要、实现消费动机、得到期望的消费体验为目的。

2、消费者心理具有明显的自觉性,任何购买行为是在人们自觉地支付了相应的货币之后才能实现的。

3、心理活动本身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消费者心理具有复杂多样性。

4、当消费者满足一种消费需要、实现一种消费动机的时候,为了得到更加满意的消费效果而对另外的商品产生消费需要和消费动机,表现出消费者心理的关联性。

5、消费者心理的发展变化性,即消费者自身背景、社会环境、家庭状况等方面的变化会导致消费者心理行为的变化发展。

[ ] 消费者心理与消费行为

消费行为则是消费者在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下,为实现预定的消费目标而做出的各种反应、动作、活动和行动。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均以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和行为现象作为研究对象。

这些心理和行为现象的表现形式多样,涉及消费者个人心理特性、行为方式。群体心理与行为、企业市场营销、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方面。

[ ] 运用消费者心理进行品牌推广的策略[1]

1.比附大腕以成就品牌

许多企业将竞争对手视为商业竞争的敌人,总是想着办法比着花样来宣传自己。蒙牛从产品的推广宣传开始,就与伊利牢牢地联系在一起,打出了“向伊利学习,为民族工业争气”“做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品牌”的字样。谦虚、诚恳,其求实敬业的态度恰恰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特征:企业尊重他人,也自尊自爱,是消费者可以信赖的产品。

当蒙牛企业开始被人们认知之后,蒙牛又启动了更大的明星“内蒙古”。蒙牛根据呼和浩特人均牛奶拥有量全国第一,牛奶增速全国第一的状况,提出了“建设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倡议。从2000年9月起,蒙牛投资100多万元,投放了300多副灯箱广告,打出了“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兴发集团、蒙牛乳业;塞外明珠辉照宁城集团、仕奇集团;河套峥嵘蒙古王;高原独秀鄂尔多斯,我们为内蒙古喝彩,让内蒙古腾飞。”蒙牛借助内蒙古,自然而然地将自己与他们排在一起。消费者也顺理成章地把蒙牛和他们摆在了一起。从此,蒙牛开始迅速成长。

蒙牛的这种推广战略,借助于其他品牌的力量,让消费者从心里先接受蒙牛品牌,然后利用商业宣传,将蒙牛和内蒙古的优秀品牌联系在一起,消费者由于对这个群体有良好的整体印象,自然也会对蒙牛产生好感。

2.通过情感联系来打造品牌

今天蒙牛的宣传语“一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体现了一个民族产业对国民素质的关心,充分地将产品和民族情感联系在一起,这样的产品,恐怕不会有任何中国人排斥。同样非常可乐打出“中国人自己的可乐”这一张牌,利用消费者的民族自尊心,在被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占领的饮料市场中搏出一方天地。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也是我们熟悉的情感联系方式。它巧妙地把钻石和爱情联系在了一起,迎合了年青人“钻石有价,爱情无价”的心理,从而开辟了钻戒的广阔市场,甚至引导了结婚购买钻戒的新时尚。

美国贝尔电话以情感广告为载体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堪称企业市场营销方式的经典之作。一天傍晚,一对正在用晚餐的老夫妇接到了千里之外的女儿打来电话,老夫人十分动情地对老伴说“女儿说她爱我们。”这时的广告两面定格在两位激动不已的老人身上。用电话传递爱,电话有线,亲情无限。这个广告深深打动许许多多父母儿女的心扉,真诚地牵动了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贝尔良好的企业形象深深地烙入消费者的心中。贝尔用最有效的方式把关爱客户的理念传递到客户的心中,给客户以美好的感觉。这种情感诉请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影响消费者的情绪,达到消费者与商品的沟通,对商品产生好感,从而购买商品。同时也容易建立品牌文化,亲情和贝尔深深地联系在了一起。

3.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

伊莱克斯冰箱通过对中国冰箱市场的调查,发现冰箱已经成为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整个冰箱市场已近饱和,市场也趋向成熟,消费者对冰箱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状态。当时很多厂商都在提高服务质量方面做出努力,包括海尔在内。但伊莱克斯冰箱却打出了“好的让你一生都能相依相靠,静的让你日日夜夜都感觉不到”的广告,提出了要“静”冰箱的新观点,一下成为消费者首选的产品。所以,很好地把握消费者内心真正的需求,对于品牌的宣传来讲非常重要。另外,在同类产品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开辟自己独特的宣传方式也非常重要。个体的消费心理总是对新奇的东西感兴趣,把消费者的注意点从所有厂家都在宣传的质量中,一下引入到“静”的概念中,突破了原来所有宣传的框架,起到了很好的市场宣传作用。

除了把握消费者内心需求以外,还需要了解目标人群的心理。耐克运动鞋为了突破青少年消费者,根据青少年的共同特征:热爱运动、崇拜英雄人物、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并充满梦想的特点,发起了著名的明星攻势,相继与一些受青少年追捧的体育明星签约,如乔丹、阿加西等。在耐克的广告片“谁杀了兔子乔丹”中,基本上没有出现耐克的身影,只有乔丹和兔子本尼,乔丹穿着耐克鞋来救自己的朋友本尼,映射出“我穿耐克鞋,我是英雄”的本意,引起了广大青少年的喜好。

4.通过事件营销推广品牌

与广告和其他传播活动相比,事件营销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创造最大的影响力。所以,长期以来事件营销被世界上许多知名企业所推崇,作为品牌推广传播的先锋手段。

事件营销充分地利用了大众的猎奇心理,巧妙地将产品和新闻事件联系在一起,引发大众对品牌的兴趣。农夫山泉刚刚上市的时候面临乐百氏和娃哈哈纯净水的天下,为了打开销售局面,他们做了很有名的“水仙花”实验,向观众展示了水仙花在农夫山泉天然水和纯净水中的生长状况,以眼见为实的方式彻底颠覆了纯净水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提出饮用健康天然水的概念。

另外,很多企业利用新闻事件制造卖点,打造企业品牌。刘翔经济就是典型的事件营销。当刘翔在奥运会上跨过最后一道栏冲到终点时,亿万中国人沸腾了,在奥运的田径史上,中国人刘翔的名字第一次被载入史册。与此同时,可口可乐公司在推出3枚“刘翔纪念章”的同时,中央电视台及各地方电台大张旗鼓地以刘翔为背景大打亲情牌,刘翔与可口可乐的亲密关系,在国人的脑海中随着金牌的获得也被深深地印在记忆里。据事后调查统计,在奥运期间,可口可乐的销量一度上升了30%。

事件营销借助新闻的力量,很容易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如果是重大的正面的新闻事件,类似神

五、神六升天,奥运会夺冠等,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而且很容易和消费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在宣传品牌知名度的同时,也提升了品牌的文化含量及深层的内涵。

中国人的8大消费心理

上兵伐谋,攻心为上。古人云:上兵伐谋,意为最高之兵法在于谋略。古语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以成为营销战争的“心经”,而攻心为上,对营销来说关键就在于抓住消费者的心。

从品牌、定位到差异化,从定价、促销到整合营销,莫不都是在针对消费者的心理在采取行动。现在的市场营销将越来越依赖于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和迎合,从而影响消费者,最终达成产品的销售。

从国内的市场来看,中国的消费者心理和欧美等国家相比,既有共性也有我们的特殊性,经过笔者的学习、观察和总结,我发现以下八个消费者心理,在中国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具备很好的营销价值,出于跟大家相互探讨共同提高的愿望,现列举如下。

一、面子心理

中国的消费者有很强的面子情结,在面子心理的驱动下,中国人的消费会超过甚至大大超过自己的购买或者支付能力。营销人员可以利用消费者的这种面子心理,找到市场、获取溢价、达成销售。

脑白金就是利用了国人在送礼时的面子心理,在城市甚至是广大农村找到了市场;当年的TCL凭借在手机上镶嵌宝石,在高端手机市场获取了一席之地,从而获取了溢价收益;终端销售中,店员往往通过夸奖消费者的眼光独到,并且产品如何与消费者相配,让消费者感觉大有脸面,从而达成销售。

二、从众心理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趋向于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消费者在很多购买决策上,会表现出从众倾向。比如,购物时喜欢到人多的商店;在品牌选择时,偏向那些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在选择旅游点时,偏向热点城市和热点线路。

以上列举的是从众心理的外在表现,其实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可以主动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比如:现在超市中,业务员在产品陈列时故意留有空位,从而给人以该产品畅销的印象;电脑卖场中,店员往往通过说某种价位以及某种配置今天已经卖出了好多套,从而促使消费者尽快做出销售决策;SP行业中,在推铃声广告的时候,往往也多见最流行铃声推荐的字眼,最流行也就是目前最多人喜欢,这都是在主动的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

三、推崇权威

消费者推崇权威的心理,在消费形态上,多表现为决策的情感成分远远超过理智的成分。这种对权威的推崇往往导致消费者对权威所消费产品无理由的选用,并且进而把消费对象人格化,从而达成产品的畅销。现实中,营销对消费者推崇权威心理的利用,也比较多见。比如,利用人们对名人或者明星的推崇,所以大量的商家在找明星代言、做广告;IT行业中,软件公司在成功案例中,都喜欢列举一些大的知名公司的应用;余世维先生有说在自己汽车销售店中,曾经以某某车为某某国家领导人的座车为卖点,从而让该车销售火爆;更大的范围内,很多企业都很期望得到所在行业协会的认可,或者引用专家等行业领袖对自己企业以及产品的正面评价。

四、爱占便宜

刘春雄先生说过:”。“便宜”与“占便宜”不一样。价值50元的东西,50元买回来,那叫便宜;价值100元的东西,50元买回来,那叫占便宜。中国人经常讲“物美价廉”,其实,真正的物美价廉几乎是不存在的,都是心理感觉的物美价廉。他进而说道:消费者不仅想占便宜,还希望“独占”,这给商家有可乘之机。比如,女士在服装市场购物,在消费者不还价就不买的威胁之下,商家经常做出“妥协”:“今天刚开张,图个吉利,按进货价卖给你算了!”“这是最后一件,按清仓价卖给你!”“马上要下班了,一分钱不赚卖给你!”这些话隐含如下信息:只有你一人享受这样的低价,便宜让你一人独占了。面对如此情况,消费者鲜有不成交的。除了独占,另外消费者并不是想买便宜的商品而是想买占便宜的商品,这就是买赠和降价促销的关键差别。

五、害怕后悔

每一个人在做决定的时候,都会有恐惧感,他生怕做错决定,生怕他花的钱是错误的。按照卢泰宏先生提到的就是购后冲突,所谓购后冲突是指:消费者购买之后出现的怀疑、不安、后悔等不和谐的负面心理情绪,并引发不满的行为。通常贵重的耐用消费品引发的购后冲突会更严重,为此国美针对消费者的这个心理,说出了“买电器,到国美,花钱不后悔”,并作为国美店的店外销售语。进一步说在销售的过程中,你要不断地提出证明给顾客,让他百分之百地相信你。同时你必须时常问你自己,当顾客在购买我的产品和服务的时候,我要怎样做才能给他百分之百的安全感?

六、心理价位

任何一类产品都有一个“心理价格”,高于“心理价格”也就超出了大多数用户的预算范围,低于“心理价格”会让用户对产品的品质产生疑问。因此,了解消费者的心理价位,有助于市场人员为产品制定合适的价格,有助于销售人员达成产品的销售。在IT行业,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设备的销售,如果你了解到你的下限售价高于客户的心理价位,那么下面关键的工作就是拉升客户的心理价位,相反则需要适度提升你的售价;心理价位在终端销售表现就更为明显,以服装销售为例,消费者如果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如果最后的价格还是高于其心理价位,可能最终还是不会达成交易,甚至消费者在初次探询价格时,如果报价远高于其心理价位,就会懒得再看扭头就走。

七、炫耀心理

消费者炫耀心理,在消费商品上,多表现为产品带给消费者的心理成分远远超过实用的成分。正是这种炫耀心理,在中国目前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创造了高端市场,同时利用炫耀心理,在国内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的情况下,有助于获取市场,这一点在时尚商品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为什么这样说呢?女士都钟爱手袋,一些非常有钱的女士为了炫耀其极强的支付能力,往往会买价值几千甚至上万的世界名牌手袋。同时国内的TCL和夏新手机,之前在缺乏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在与NOKIA和MOTO的竞争中,劣势不是特别明显,其中通过工业设计给手机时尚的外表造型就功不可没。因此,对消费者来说,炫耀重在拥有或者外表。

八、攀比心理

消费者的攀比心理是基于消费者对自己所处的阶层、身份以及地位的认同,从而选择所在的阶层人群为参照而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相比炫耀心理,消费者的攀比心理更在乎“有”——你有我也有。 MP

3、MP

4、电子词典的热销并且能形成相当的市场规模,应该说消费者的攀比心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很多商品,在购买的前夕,萦绕在消费者脑海中最多的就是,谁谁都有了,我也要去买。在计算机的配置中,也多见学生出于同学们都有的心理,也要求父母为自己购买计算机。对营销人员来说,我们可以利用消费者的攀比心理,出于对其参照群体的对比,有意强调其参照群体的消费来达成销售。

推荐第6篇:青少年心理行为现状

青少年心理行为现状

我国青少年学生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各种影响。近年来,国内的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相当普遍的问题。很多调查和中学生的自我报告表明,当前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吸烟饮酒、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如,江苏、浙江两省1985年对1095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有心理行为问题的中学生的比率为16.53%,浙江省1989年的数据是16.79%,广州市1994年对1000名青少年的调查结果发现有53.2%的中学生有心理行为问题,1997-1998年中科院心理所的专家对北京市8869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比率为32.0%。尽管调查采用的量表和问卷各不相同,但从这一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青少年存在着较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是客观事实,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心理素质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学校、社会都片面的追求升学率,注重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习负担过重给其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首先是家长期望过高,以及过度的溺爱、刻薄、指责或打骂等行为,都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其次课业过分繁重、生活单调、竞争压力巨大等,也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失衡和焦虑的重要社会原因。再就是应试教育过分功利化的导向,导致部分家长和老师无暇顾及对孩子在人格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要预防、减少和解决青少年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就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纵观人的成长发展,家庭心理教育则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

必须根据总书记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示,按教育规律坚持科学育人;按中央建构和谐 社会的设想,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成长。齐心协力,坚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推荐第7篇:心理咨询员岗位职责

心理咨询员岗位职责

1、热爱心理咨询工作,在分管副校长的领导下,积极认真地负责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工作。

2、互相信任,真诚友善,热心接纳来访者,保持平等关系,给来访者以安全感。明确自己的地位与身份,保持中间立场,不把个人观点外加给来访者。

3、对个案资料要绝对保密,有关来访者的资料只在咨询室存档。但对有自杀念头或动机者,不得保密,必须及时向学校领导或有关负责人报告。

4、心理咨询时间一般为50分钟/次,不宜延长时间。

5、危机干预: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来访者有危害其自身和危及社会安全的情况,心理咨询员有责任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6、心理辅导中心建立值班服务制度,辅导员必须严格遵守值班制度。但是在辅导员自身处于极度的情绪波动状态时,应避免接待来访的咨询对象。

7、进行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为学校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提供信息服务、对策和建议。

心理咨询室规则

心理咨询室由心理辅导室的教师专门负责。咨询室规则如下:

一、心理咨询室是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心理咨询的场所,需要保持安静、整洁、舒适。任何人不能在心理咨询室附近大声喧哗、吵闹。

二、心理咨询室的所有软硬件设备由学校根据实际需要逐渐添置,任何人在使用相关的设备仪器时,必须遵守操作规范。若有损坏,则必须酌情赔偿。

三、心理放松室、阅览室可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服务,但必须和心理辅导室预约,使用后必须打扫卫生,保持房间的整洁。

四、心理咨询室建立心理咨询预约卡,想咨询的学生和教师应事先和心理咨询室预约。学生心理档案、咨询的内容一律保密,个别内容经有关领导同意可供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参考,不随学生档案带走。

五、心理辅导室建立值班服务制度,咨询员必须严格遵守值班制度,按时向全校学生开放。

推荐第8篇:心理咨询师岗位职责

心理咨询师岗位职责

一、熟练掌握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国内外本专业最新发展动态。

二、坚持保密原则,对来访者的有关资料、档案应予以保密(危害自己生命及违法者除外)。

三、从来访者及家属等信息源获得有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资料。

四、对来访者的心理成长、人格发展、智力、社会化及家庭、婚姻生活事件等进行全面评估,概括心理和生理测查。

五、对来访者作出心理诊断,制定心理治疗计划,并指导实施。

六、定期进行咨询案例研讨与分享,加强擅长咨询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发展

七、努力保持与来访者之间的客观的咨询和治疗关系,一旦这种关系超越了这种客观界限,应立即中止咨询或治疗。

八、应了解自己专业职能的局限性,在诊断、咨询、治疗及心理测量方面,对来访者提出的超出自己职能范围的要求不能予以满足。

九、在心理咨询中发现来访者有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时应及时请求会诊或转住其他专科。

十、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过程中,如发现来访者有危害其自身生命或危及社会安全的情况,有责任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十一、定期为媒体专栏采访提供专业心理文章

十二、协助完成领导交代的其他工作

推荐第9篇:心理辅导员岗位职责

1、以学生发展为本,每学期制订有针对性的工作计划。面向全体学生,运用小组、活动、教学、个别、家庭等途径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

2、在校内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不断提高“知心姐姐信箱”、“知心姐姐广播”、“倾心热线”、“心理健康广播”等辅导方式的质量,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3、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地辅导,并认真做好个案研究工作。

4、健全学生心理档案,并做好电脑化管理。

5、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做好“小小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工作,通过互助、自助让学生认识自己,适应环境。

6、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指导各年级班主任根据心理辅导分年级目标,结合班级实际,设计相应的辅导活动。

7、在学科教学中,优化教学环境,抓好学科教学的心理渗透。

8、开设家长讲座,运用多种形式,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联系,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巩固学校心理辅导的效果。

推荐第10篇:随访工作总结

篇1:出院随访工作与总结

施甸县人民医院出院指导与回访工作

落实情况的评价与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行风作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医患沟通,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更好地了解患者对医院各方面工作的意见,我院制定并实施了《出院病人随访制度》与《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制度》。自今年开展工作以来,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通过出院指导,使得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电话随访了解到出院病人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能坚持对自己病情有益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使病情恶化的情况发生。对于慢性疾病的病人,能坚持院外继续服药及治疗,使疾病得到很好的控制。通过回访,将医院的服务延伸到病人出院之后,听取了广大病员群众的意见与建议,获取了指导医院发展、改善医院服务的第一手信息;通过回访,给病人送去他们急需的康复指导,让病人感受到医院的关心,提升了病员群众对我院的认知、认可度。

通过回访,将得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总结,针对一些具备共性的问题及时制定相应措施进行整改,将影响医院发展的不良因素降到最低,确保了医院服务质量持续改进;通过回访,针对个别突出问题及时向病人解释或表示歉意,力争得到病人的理解,从而获得了病人对医院的忠诚度, 无形之中将

流失的病人重新争取回了医院。另一方面,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及时向相关科室、个人进行反馈、批评,杜绝了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病人及其家属对我们的回访工作非常欢迎也表示很感激,我们 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没想到我们出院了还能得到医院的关心,谢谢 你们” 。我们体会到了这项工作带给病人的不仅仅是一句问候,更多 的是将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树立在了病人心中。

通过近一个季度的制度实施,我们共回访几百人次,收到多份份患者反馈信息。通过患者反馈信息,发现出院指导及回访情况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出院指导中,使用了过多的医用术语,患者看不懂,造成院外治疗困难;以及患者打电话到科室,主管医生下班了没在科室, 其他医生对患者情况又不了解。 这就造成了患者需要了解的信息不能及时的传达给患者。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特对制度作出相应修改:

1、出院指导中包括对患者及其家属口头交待与书面指导,尽量少使用医用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语句来表达。

2、除了把科室电话留给患者外,主管医生应把自己的私人联系方式(比如手机)告知患者。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病人提供服务,真正把《出院指导及病人回访制度》 落到实处。

施甸县人民医院医务科

2013年10月5日 篇2:出院随访情况总结评价

枣庄市立医院患者出院随访工作情况总结评价

按照医务部工作安排,2012年10月19日下发通知,要求临床科室负责出院随访的医务人员从已完成出院随访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例,由医务部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联络方式随机抽查提交病例,对患者出院随访工作做满意度调查。

一、调查总结

期间临床科室上报患者例数283人。10月29日开始,医务部组织人员,对全院上交病例进行排序分类,分别从各个科室上报的病例中抽取5位患者,进行电话调查,考察临床科室是否很好地落实出院患者随访制度。同时依照随访的方式、内容、时间、首次随访医师等具体项目进行统计。现对所调查科室的相关信息汇总如下:

二、监管评价 存在问题:

1.此次监管调查显示,我院临床科室实际随访率为81.02%,部分科室上交的随访病例未能实际进行出院后随访;个别科室未按要求开展此项工作,随访病例提交数量少且时间晚。

2.制度要求首次随访在一周内完成。9.90%接受随访的患者不能回忆起是否为出院后1周内进行随访,经过100位调查患者信息统计,仅有54.05%的患者首次随访时间在1周之内。

3.制度要求首次随访应有副高以上人员完成。部分患者不能说出随访医师的姓名,占22.5%。纳入统计的患者有86位,期中仅有54.05%患者首次随访是由副高以上医师完成。 监管调查发现的亮点:

在接受过随访的出院患者中,有92.79%患者对我院随访医师评价为满意。在调查过程中感染疾病科、神经内科、烧伤科、血液科、神经外科随访工作落实情况较好。在本次调查过程中感染疾病科孙宝霞主任、颅脑外科庄强主任多次受到患者的好评。

三、改进措施

1.按照制度要求,一周内完善首次随访,首次随访应由副高职称以上的医师完成。严格要求临床科室落实随访工作,保证患者诊疗的持续性,为患者提供出院后优质服务。

2.科室应对随访的患者有追踪,及时、准确、完整记录患者出院随访记录本。同时科室应积极进行自查,不断改进该项工作。 3.定期开展出院随访情况的日常监管,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鼓励出院随访工作落实好的科室继续保持,加强对随访工作落实较差科室的督导检查。 4.调查中涉及的有关医院建设方面的问题应及时反应给相关部门负责人,建议其积极整改。

医务部监管组 2012-11-5 1 妇产科有位患者的首次随访为非医师随访(护理人员做的首次随访)。 篇3:随访工作抽查总结

随访工作抽查总结、分析及改进措施

10月1日—11日医务科、全质办对8月份全院随访工作进行了调查、总结、分析。

一、依据:

(一)?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4.5.1 c2 “有出院患者随访、预约管理相关制度并落实”,“对出院病人随访(电话或信函)要有数量要求,并进行详细登记”。

b2“开展多种形式的随访,不断提高随访率。”

b2“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二)保定第七医院?出院病人随访制度?

2、“所有出院后需院外继续治疗、康复和定期复诊的患者均在随访范围。

3、“随访的内容包括: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指导病人如何用药、如何康复、何时回院复诊、病情变化后的处置意见等专业技术性指导。

4、“随访时间应根据病人情况和治疗需要而定,治疗用药副作用较大、病情复杂和危重的病人出院后应随时随访,一般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人或疾病恢复慢的病人出院2-4周内应随访一次,此后至少三个月随访一次。

6、“科主任对住院医师的分管病人随访情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对没按要求进行随访的医务人员应进行督促。”

二、检查方法:

(一)样本及采集方法

1、样本

2013年8月1日至31日全部出院患者信息,人数约为医院全年出院患者人数的8.3%。

2013年8月1日至10月8日各科室随访的全部患者信息。

2、采集方法

(1)从病案室调取2013年8月1日至31日出院患者的姓名、住院号、主要诊断、手术名称、联系电话等信息。

(2)从各科?随访登记本?中调取8月1日至10月8日记录的患者随访信息。

(二)统计

1、根据?出院病人随访制度?中规定的随访范围从8月1日至31日全院各科出院患者中筛选出全院各科应随访患者的人数。

2、统计各科8月1日至10月8日期间全院及各科登记随访的患者人数。

3、计算全院及各科登记随访率。

计算公式:登记随访率

×100%

(三)追踪调查

应随访患者人数

1、从各科登记随访患者中随机抽取20%的患者(儿科、口腔科为100%),作为追踪调查对象。

2、根据联系电话逐个打电话调查是否随访。

3、计算追踪调查随访率和实际随访率公式:

追踪调查随访率

×100% 实际随访率=登记随访率×追踪调查随访率

三、检查结果

2013年8月1日至31日,全院出院患者共2071人,应随访患者1648人,占出院患者总数的79.6%。8月1日至10月8日全院各科登记随访患者人数为570人,登记随访率为34.6%。全院及各科登记随访率详见下表:

2013年8月份全院及各科出院患者登记随访率(表)

本次共追踪调查了123名患者或家属,其中呼消科10份、心内科10份、神经内科9份、肾内科3份、肿瘤科13份、儿科3份、新生儿科3份、普外科4份、神经外科5份、骨一科5份、骨二科4份、泌尿外科4份、妇产一科4份、妇产二科34份、眼科3份、耳鼻喉科5份、口腔科4份,追踪调查结果显示,调查随访患者人数为53人,追踪调查随访率为43.1%,详见下表:

2013年8月份全院及各科出院患者追踪调查随访率(表)

各科8月份出院患者实际随访率 篇4:2012肿瘤随访登记工作总结

2012年白马乡卫生院肿瘤随访登记工作总结

为加强我乡肿瘤防治工作,统一肿瘤报告信息系统,根据宁夏卫生厅《关于开展2012年宁夏肿瘤随访登记项目点辖区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数据上报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2012年在我乡范围内开展的肿瘤登记报告工作,共完成登记恶性肿瘤8人,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职责

为进一步规范我乡肿瘤随访登记工作,我卫生院依据肿瘤发病率,结合我乡人口,按村分配名额,保证登记工作顺利进行。

二、加强培训,保证工作质量

肿瘤随访登记工作要求高、专业性强。为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卫生院举行了专项肿瘤随访登记培训班,重点培训了肿瘤随访登记的意义、工作程序、资料收集、icd-o-3简介、质量控制等内容。培训工作人员7人次,通过培训,使工作人员了解肿瘤登记工作,掌握了肿瘤登记方法,为搜索肿瘤病例奠定理论基础。

三、认真搜索,完成肿瘤登记工作

根据国家要求,截止2012年12月底,我乡报告肿瘤新发病例8例,死亡病例8例,上报疾控中心。

四、存在的不足

我乡村医生文化素质低,加之年龄偏高,每次培训效果不明显,肿瘤登记工作一直由我卫生院承担。

白马乡卫生院

2012年12月 2日 篇5:产科出院随访工作总结

产科出院随访工作落实情况的评价与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促进护患沟通, 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更好地了解患者对医院各方面工作的意见,我科根据护理部制定的《出院随访制度》对产科出院病人进行出院随访。自今年开展工作以来,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随访内容包括:产妇的情况;婴儿的情况;母乳喂养的情况;病人对产科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随访人数:共350人。母乳喂养反馈率95%,医疗护理服务满意率98%。出院指导反馈率98%。

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回访,产科母乳喂养反馈率及出院指导内容反馈率有所提高,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患者对产科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有助于改进产科护理工作。通过患者反馈信息,发现出院随访情况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1.出院指导中,患者对预防接种的地点不清楚。2.患者打电话到科室,夜间护理人员少,工作忙时未接到电话. 改进措施:1出院时发放接种登记表,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欢迎拨打母乳喂养热线:27237770.2有问题要咨询时一般在8:00----16:00之间,以免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不便。

病人及其家属对我们的回访工作非常欢迎也表示很感激,我们 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没想到我们出院了还能得到医院的关心,谢谢你们” 。我们体会到了这项工作带给病人的不仅仅是一句问候,更多的是将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树立在了病人心中。

第11篇:随访服务

医院开展出院患者随访服务

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切实为病人服务,我院推出出院患者随访服务,解决患者出院后遇到的实际问题,使患者在出院后得到有效的健康指导。

为将出院病人随访工作做好,我院组织召开出院病人随访工作中层会议,就出院病人随访的流程、注意事项进行讨论,建立出院病人信息登记表,各科安排专人进行随访,随访形式以电话和上门随访为主,内容包括:了解病人出院后的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指导病人如何用药、如何康复、何时回院复诊,征求病人及家属对医院的意见及建议。我院还将出院病人的随访工作融入到医院文化建设中,使之成为医院为病人办实事的有效举措。

第12篇:随访整改措施

1.办理入院手续时有关工作人员应要求病人详细填写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职业、联系电话等项目。

2.科室必须及时做好随访病人登记记录,不断积累丰富临床经验从而确保疾病诊治效果提高治愈率。

3.主管医师应认真填写随访患者登记表,详细询问病人出院后的身体状况并做好记录。同时指导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并让患者本人填写随访记录。

4.“出院患者随访服务”不仅询问患者出院康复状况还对原住院科室及医护人员进行医德医风综合满意度评价征求患者对医院和室医疗服务及医德医风的意见建议。

5.医德查房和回访获得的患者对科室的满意度视为该科室所有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对医务人员提出有具体内容的表扬或者批评,按医德考评细则分别给予加分或减分,作为年度医德总评的重要依据。6.科主任加强本科室随访工作的监管与督促,医务科、护理部应对各临床科室的出院病人信息登记和随访情况定期检查,确保随访率不低于90%。

7.随访医师出诊时必须衣帽整齐、礼貌待人、热情服务。

8.出院病人住院信息电子档案工作各科室应有主要负责人,保证病人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13篇:随访礼记

随访礼记

那天是连阴雨后难得一个光鲜清爽的好日子,我随同市电视台《我爱我家》栏目组出发了,由于本人是新闻线索的提供着,又是地区记协会员,责无旁贷的同车前往****镇一处淳朴秀美的小乡村。这是一户普通人家,三代当兵出了五位军人。女主人**老人在村头迎着,一看就知道是那种从旧社会过来的能吃苦耐劳泼辣大度容易满足

的农家老妇,当她看到一大帮子人扛着摄像器材,背着拍照工具什么的,才知道要出新闻了。于是人前脚后招呼着,说俺那老宅子陈旧的没法进人,到老三家去坐坐说说话,又干净又宽敞。于是需要录境头的人马陆续到齐。有站着的坐着的进进出出,满屋满院子的人气。有老人的三个儿子、三个儿媳、三个孙子,还有穿梭其中问这问那的记者,她老伴郭洪道是建国前的老兵,随华东野战部队参加过著名的淮海战役,在一次残酷激烈的阵地狙击战中负伤,1950年谢绝组织上的照顾返乡务农调养着旧伤。子承父业,他的三个儿子先后从1970年至1984年接连不断到部队当兵,都表现不错还入了党,为以后工作进步奠定了基础。可是这十五年正是郭家需要劳力挣工分过活的年代,怪不得相邻们说,郭家穷就穷在当兵上,对此,他们表现出较高的政治觉悟,报效国家无怨无悔。最使老人骄傲的是大孙子郭刚,积极报名当兵,在部队也特争气,军体比赛单项争第一,思想进步入了党,退伍不久,便以公开招考第一名的成绩被区城管局录用。专题摄制组有三人组成,现场录制的是栏目负责人王建平老师,另外两名年轻女记,一个采访一个录制,配合的很好,事先她们熟悉过材料,了解过大概,现场录制就显的得心应手。对于郭家人,没有什么准备,就是没有经过彩排的现场演员,整个录制过程就是随便聊家常、谈感受,一问一答司空见惯的对话形式,口才好的多说几句,口拙的问啥答啥,一派朴实无华、谦虚谨慎的氛围。特别是秀清老人和她的孙子讲的挺有特点,谈出了隔代人的不同生活感受。共同点都是真实反映了解不开的部队情缘。参加这样的实话实说现场,真是长了见识。咱是跑龙套的,始终没有露脸。这种不经过包装的摄制方式最贴近大众被人门接受,这样典型的光荣之家最有推向前台的价值,我想,比起那些制假贩假无限拔高的“专题片”要

亲切的多。或许是多年职业记者的时间不确定性,他们一直忙到下一点,才在主人的安排下匆匆吃了便饭,下午又拍了几个现场镜头,回去后还要经过间接编辑再加工,才能编辑奉献出二十分钟的专题节目。记者工作挺神秘、记者工作挺潇洒、记者工作更辛苦,有了这次随访经历,我重新认识了这些台前幕后的人,干这种行业就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才能紧跟时代的节拍做生活的歌着咏者。

第14篇:随访工作总结

回访工作总结

2015年1-7月,共随访患者200余人次,其中80%为主动给患者打电话,20%左右为患者因咨询病情或报销事宜来电。

通过随访,可以使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产生更深的认识,同时指导出院病人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能坚持对自己病情有益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使病情恶化的情况发生。尤其是对于慢性疾病的病人,随访可提示患者定期服药及复诊,使原有疾病得到更好控制,改善其生活治疗。同时,通过回访,还可以听取广大病人的意见与建议,获取改善医疗服务的第一手信息;通过回访,给病人送去他们急需的健康指导,让病人感受到医院的关心,提升了病员群众对我院的认知、认可度。

回访过程中,多数病人及其家属对于我们的医疗服务非常满意,对于随访所提供的院外指导也表示很感激,仅有小部分患者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总结如下:

1.急救车接诊不及时,急救电话有时无人接听,致使老病人选择其他医院救治而流失。

2.患者再次门诊就诊时个别护士或辅助科室人员解答不清楚,态度生硬,致使患者及家属不满意。

3.个别慢性疾病反复发作患者反映看病费用高,医疗负担重。针对上述问题,随访及门诊复诊时均已耐心解释,患者及家属表示谅解,未产生纠纷、投诉等不良事件。以后需再接再厉,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同时更多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第15篇:随访工作制度

随访工作制度

为加强孕情监测,计划生育术后随访工作,体现对已婚育龄妇女的关心和爱护,建立计划生育工作长效机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制定:

1、实行孕情跟踪月访制度。计划生育科主任负责,加强孕期保健服务,尤其是对二孩怀孕者要每月随访一次,加强宣传,杜绝私自引流产。

2、实行术后患者随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对门诊就诊的患者实行术后7天随访,1个月随访和3个月随访一般不少于2次,并宣传计划生育母婴保健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

3、对落实节育措施的育龄妇女进行术后随访,由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负责,术后1个月、6个月、1年各随访1次,一般不少于2次,宣传术后注意事项和有关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等知。

计划生育门诊制度

一、计划生育门诊工作人员必须服从医院各级领导的领导。

二、从事计划生育门诊技术服务人员必须取得执业医师、护士资格,并在卫生行政部门注册,人员相对固定。

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必须按照批准的服务范围、服务项目、手术术种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四、技术服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与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常规、职业道德规范和管理制度,熟练掌握计划生育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五、热情接待每位来访者,认真开展避孕咨询、节育、生育的健康宣传教育、指导和随访工作。

六、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认真筛查高危因素,高危病人重点管理。

七、详细询问病史,按要求完成HCG、B超、白带、血常规、快速HBSAg等检查,仔细查体,认真填写各种计划生育病历,做到字迹清楚、准确完整、无缺项、无漏项、无错项。

八、指定专人负责计划生育服务的各种病历,资料登记、统计、上报工作。对所有资料妥善保存,防止丢失、毁损。

计划生育工作职责

一,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经卫生部门批准后,方可在允许的范围内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并按照要求进行机构的注册和效验。

二, 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定期组织学习相关文件,进行专业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及时组织病例讨论和并发症评审。

三, 开展和参与健康教育活动,张贴并提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宣传品。

四, 负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料的登记,统计,上报。 五, 提供转诊和急救服务

六, 负责计划生育手术高危病例的及时转诊,对于传染性疾病患者应转诊到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接受计划生育手术服务,

七, 接受同级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妇幼保健机构的管理及督导。 八, 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上报机构和人员变动情况。

门诊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认真执行消毒管理办法,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防交叉感染,保护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二、手术室人员相对固定,必须接受消毒隔离灭菌技术培训,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标准,不得戴首饰、不染指甲、不留长指甲。

三、进入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帽、隔离衣及口罩,受术者更换专用衣服。术者按常规清洁、消毒双手。

四、手术室地面、旧椅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涂擦,紫外线消毒。每周彻底清扫消毒,50-70%过氧乙酸熏蒸一次,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有检测记录)。手术后搞好清洁卫生,进行紫外线消毒。

五、无菌物品要有专柜,放置有序,各种容器及敷料均要有标志及灭菌日期,每日检查一次,超过有效期重新消毒。手术包、器械、敷料等,必须一用一灭菌,做到一人一包一套器具,防止医源性感染。取无菌物品无菌钳应每日更换。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

六、使用无菌手术包时,应查对名称、灭菌日,指示剂未达标或消毒过期,禁止使用,按无菌要求进行操作。手术后的器械物品采用由污到净的操作方式,实行无害化规范、擦干上油;查对品名、规格、数量、放置灭菌指示带,标明日期。

七、体温表应用后,用0.5%的过氧乙酸浸泡(每天更换一次),患者服药一律使用一次性口杯或自带杯子。

门诊手术室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节育手术常规》及“消毒管理办法”,手术操作做到稳、准、轻、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

2、节育手术人员按证施术,人流限十周内,手术时必须有助手。

3、进入手术室时必须衣帽整齐、换鞋,手术前更衣、刷手或洗手,禁止非手术人员入内。

4、手术室内除必需品不得存放其他物品,各种器械敷料专人保管、定期消毒。

5、手术室的抢救车(盘)、氧气及药品齐全并要定位置;定期检查; 不得外借。

6、受术者排尿后进入手术室,查对姓名、手术名称。高危手术应作重点手术。

7、术前三问(末次月经、末次分娩、末次手术);三查(查子宫位置、大小、查附件、查化验单);术后查(查绒毛、胎囊、查出血量、查受术者)。

8、每天进行湿式清扫和紫外线消毒,每周空气、地面消毒,每季需要细菌培养(均要有记录)。

9、术后记录登记表册填写完整、准确、专人保管。

10、手术后留观二小时,宣教注意事项、进行避孕指导。

第16篇:警察临战心理行为训练

警察临战战术研究是当前公安工作研究重点内容之一,是警务实战研究的核心。近年来,因执法受伤甚至牺牲的公安民警数量有增无减,凸显了当前公安执法工作的高危性。犯罪行为、犯罪手段日趋凶残,如果一线的基层民警不懂得如何在战斗中有效地利用装备、战术开展执法工作,不懂得基本的团队合作理念,不懂得提高应对技巧,不懂得提高自己的临战心理素质,那么受伤、流血甚至牺牲的情形就可能时有发生。进行临战战术研究并将其运用到实战中,既可以减少警察的伤亡,又可以加大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与效度,能更有效地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警察临战心理行为训练》研究课题始于2011年春,在几经斟酌、反复推敲之后,终于于2013年冬收笔,脱稿成册。此项研究经我校(即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下同)学术委员会认真审核后,报自治区公安厅立项。参与研究的成员由我校培训部的专家教师与南宁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的警务实战训练教官组成,撰稿人数达11人之多。正因如此,才使得该研究得以从多方面汲取营养,成为既具有高度理论指导,又具有丰富实战经验,且包括先进、科学的训练方法的警务实训科研成果。《警察临战心理行为训练》是当前国内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课题,填补了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空白。这个课题不仅从警务实战训练入手,更紧紧抓住警察临战心理训练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该课程研究具有创新性、实战性、领先性。

前 言

警察临战战术研究是当前公安工作研究重点内容之一,是警务实战研究的核心。进行临战战术研究并将其运用到实战中,既可以减少警察的伤亡,又可以加大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与效度,能更有效地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警察临战心理行为训练研究是临战战术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心理学理论,行为源自意识心理。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是反复强化训练的结果,而强化训练是不能离开心理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因此,进行意识训练、心理行为训练,是战术行为训练的前提。

形成正确的执法反应理念首先从对执法环境的危险状态判断开始。在中国香港警察训练学校的《战术训练》一书中,将临战危险级别用颜色进行了区分,把临战级别分为白色、黄色、橙色、红色、黑色五个等级,颜色越深,表明危险程度越高。随着警戒程度的提高,执法民警要进行相应调整,以达到安全执法的目的。正确的战术理念是行动顺利成功的根本保证。结合目前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课题研究提出了每一项执法任务应具备的合理的战术理念。按照这些理念去做,可以确保执法民警在执行任务时能有效地提高战斗力,抓住战机,把握主动,更有效地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在于结合不同的日常执法任务如何设置有效的心理行为训练方案。在设置心理行为训练方案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所设置的方案是否真的能提高受训者相应的心理素质,即效度因素;二是所设置的方案能否重复进行,能否对不同区域、不同警种、不同性别和年龄的警员都产生一样的效果,即信度因素;三是这个方案是否为最优方案,是否还有别的方案也能达到甚至超过该方案;四是这个方案是否最利于操作、最经济便捷又能解决问题。本课题研究设置的心理行为训练方案与一般心理行为训练不同。比如,不能以拓展训练代替它,拓展训练也能提高受训者的心理素质,也能提高受训者的心理抗压能力,但是拓展训练不具有针对性,不具备警务实战特点,因此难以替代专业性较强的民警心理行为训练。警察临战心理行为训练方案主要解决以下问题:是提高受训者在某一具体执法任务中的临战心理水平;二是养成受训者在该执法任务中的正确战术理念;三是提高受训者处置相关事件的技巧水平。 本次授课有八个简单的课程需要大家学习: • 警察临战心理行为训练之理论基础 • 治安盘查心理行为训练 • 嫌疑车辆查控心理行为训练

• 抓捕重大暴力犯罪嫌疑人心理行为训练 • 反劫持谈判心理行为训练

• 进入危险地域调访心理行为训练 • 处置群体性事件心理行为训练 • 警察心理特质训练

• 警察临战心理行为训练之理论基础

• 临战心理警戒状态

警察职业具有高强度、高负荷、高风险的特点,在执行任务时,警察经常会面临突如其来的危险,这就促使警察在现场处置时必须具有高度的心理戒备,只有经常把心理戒备意识放在心上,并运用于日常工作中,警察才能在突如其来的危险中从容应对,化险为夷,顺利完成任务。在中国香港警察训练学校的《战术训练》书中,作者将临战危险级别用颜色进行了区分。危险颜色代号是美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设定的,用意在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危险对人的生理及心理所造成不同程度的压力。临战心理警戒状态分为白色、黄色、橙色、红色、黑色五个等级,颜色越深,表明角险程度越高。

各等级对应的工作状态分别有以下五种。

白色状态:轻松自然,处于无工作压力状态,警察不会产生紧张感。这是一种类似于在度假休息时产生的理想状态,心理完全放松。人们在这种状态下会感觉轻松快乐,但如果遭遇突袭则会措手不及。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警察对意外情况基本无思想准备,认为不会发生任何危险,对周围环境毫不在意,没有戒备心。然而,许多袭警事件就是在民警毫无戒备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在出警时仍处于白色心理状态,那就太危险了

黄色状态:这是警察进行日常工作时的临战心理状态,心里略微紧张,精神处于一定警觉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警察会考虑到有哪些潜在的危险可能会发生,做到内紧外松,防范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尽管实际工作中不会频频发生意外,但也要时刻保持警惕因为意外往往是一触即发。当民警在值班、备勤、巡逻等日常工作状态时,应使自己处于黄色警戒的临战心理状态。进入黄色临战心理状态时,民警要对当前自身所处的位置、建筑物、道路出入口,以及涉及人物的基本状态保持清醒,并检查好警械和武器,熟悉其性能,保证警械、武器随时可用。

橙色状态:这是在接到各种出警、处警命令后,赶赴现场处置各种情况时的临战心理状态,紧张感明显提高,戒备心理明显增强,意识中要对所要处置的事件进行预先评估,做好防范准备。在警方尚未完全掌控局势时,现场情况往往复杂多变,此时警察应保持高度的警觉状态,小心防范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形成正确应对理念。在不同的执法任务中,警察要采取的应对方案是不一样的每个警察应具有稳定的正确的反应理念,形成稳定的系列心理行为反应模式。在橙色临战心理状态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心中有数。 红色状态:这是与敌对分子、犯罪嫌疑人、违法闹事人员等进行面对面战斗时的临战心理状态。这种情形,对方可能具备人数上、武器上的优势,对方群情激昂,气势上能与警方相抗衡,甚至强于警方。特别是当警方处警人数明显少于对方时,对方不但不把警方放在眼里,甚至会主动攻击处警人员。一般而言,当警察进入案件核心区域,接触涉案人员后,要根据警情作出反应并进入武器戒备状态,使自己处于有利的战术位置,同时口头命令,出枪戒备。在红色临战心理状态下,警察必须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及时向上级汇报,在对峙中保护好自己与同伴,随时作出自卫准备,必要时可以考虑使用致命武器。在出警处置暴力犯罪现场时必须保持这种高度戒备状态,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警务技能、战术知识,尽可能使用自己所佩戴的单警装备制止违法犯罪,必要时甚至可以使用武器制止犯罪。在处置一般违法案件时,案情有可能突然转变为严重的暴力犯罪,那么警察的心理临战状态也要由橙色状态迅速转为红色状态,以适应新的警情。例如,在日常盘查中突然遇到歹徒持刀袭击,在调解日常纠纷中突然遇到当事人持刀砍人,在例行盘查车辆中突然遇到持枪袭击等案情升级情况,要把临战心理状态迅速调整到红色状态。事实表明,训练有素的警察,在紧急危险关头会把紧张、害怕等消极情绪“屏蔽”,不去关注自己的负面情绪,而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黑色状态:这是警方陷入全面被动状态时的临战状态。例如,被对方用刀、枪逼住,警察没有反抗的空间,搏斗中被对方捅伤或被对方击中,警察已经受伤倒地等,此时形势十分危急,局面被对方控制,随时都可能出现意外。在这种状态下,警察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甚至是恐惧状态,很多人往往不知如何应对,或盲目死拼,或消极等待,任由对方处置。生死关头,警察一定要发挥平时训练有素的本领,激发顽强的求生意志,充分应用随机应变的灵活性,伺机找到突围自救的方法。假如受伤了,要知道舍弃硬拼,用智谋与对方周旋,在退守时能自我保护、等待救援。 心理行为训练的几种常用模式想象训练

1.想象训练的界定想象训练已被厂泛运用于竞技体育训练、军事训练等方面,想象训练的效果已经得到证实,想象训练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想象训练属于心理训练方法的一种,在不同的领域中,想象训练的操作定义略有不同。在竞技体育中,我国学者凌响超(1900年)称,想象训练是指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情境或运动动作,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学者米文华(206年)认为,想象心理训练是人自我炼并达到自我完善的一种方法,它是指在内部言语活动的指导下而激起的表象活动,对人的身心施加有益影响的过程。就其共性而言,想象训练是指在指导语的暗示下,个体在大脑中形成某种特殊情境,在想象中完成应对行为的过程除想象训练外,还有学者提出了表象训练法。美国心理学家理查·休因(R.M.SuIne)教授在《想象—现在的理论和应用》书中首先提出“表象训练”一词,是指利用所有的感觉对经验进行重现或再造的过程,即利用有关运动的所有适宜的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以及和运动经验有关的情绪或心境状态,在头脑中进行演练,如重现过去的运动经验,创造新的运动形象或运动情境。简言之,即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回顾、重复、修正、发展和创造自己的动作。在表象训练的理论与实践中,表象训练也被称作“视觉化”训练意象演练或想象训练等。由此看来,表象训练和想象训练基本上是相同的。

2.想象训练有效性分析在心理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想象至少有以下几种作用(1)都象具有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2)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3)想象具有代替作用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4)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想象的代替作用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做白日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这种功能还可以满足无法进行实践活动时得到的经验体验。正因如此,人们创造了想象训练。

将想象训练作为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一些学者提出,也对其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 Richardson,967年),但由于研究数量少、方法也不够完善,使想象训练有效性的争议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直接影响到想象训练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一些研究发现,纯粹的身体练习比任何身体与心理结合的训练更为有效,Hid等人在他们的一项含认知成分的运动任务的研究中使用不同比率的身体与心理练习:100%身体练习,75%身体练习25%心理练习,50%身体练习/50%心理练习,25%身体练习/75%心理练习,100%心理练习和控制组。结果显示:纯身体练习组优于身体与心理组合组以及只有心理训练的组。然而,这并不表示心理训练没有任何作用和优点。研究者发现身体练习常常受到费用、时间、疲劳或者受伤等因素的限制,研究者同时也发现心理训练组比完全没有心理训练组好,他们建议,表象可以作为体育运动训练的一项辅助手段。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想象训练是否有效的争议才告一段落,“才弄清了心理训练影响运动行为的具体效果”(丹尼尔·M.兰德斯,2000年),并逐渐达成了较为一致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研究想象训练有效性的研究者多选用简单技术技能的学习效果为研究内容,这是因为,研究这些内容容易找到一些直接计量工具或较简明的评价方法(如投篮命中率)易于说明有效性问题。运动时的水平。

1.结合不同执法任务的想象训练日常的执法任务包括:治安盘查、车辆盘查、缉捕不同案情的犯罪嫌疑人、与劫持人质者进行谈判、与自杀者进行谈判、排毒排爆排除易燃品、处置群体性事件、传唤违法违规人员、到危险地域调访等

每一项执法任务面临的情形各不相同,在执法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变化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将每项任务的具体情况考虑进来,从接报警开始,到最后完成任务清场撤离,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错过在进行想象训练时,组织者可以预设各种突变情形,让学员在脑海中产生相应情景,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想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想象是一座桥梁,连接人们的理想与现实,最后让理想变成现实。在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想象都是不可或缺的。古今中外的伟大思想家以及头脑冷静的实干家都承认这一事实,并善于运用想象。越来越多的成功者发现,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就来源于创造性想象,并将这些想象作为成功的技能引入事业和生活中。 • 潜能激发训练法

对于人类的潜能分类,目前并无一个严格的标准,有的人将潜能分为力量潜能、勇气潜能、智力潜能和情绪潜能。人的心理潜能集聚在两个层面:一是意识层面,二是潜意识层面。通过明示可以直接调动意识层面中的能量。暗示不仅能调动意识层面的能量,还可以调动潜意识层面的能量。人的潜意识能量在某种情况下会突然爆发,使人突然“拥有”比平时大得多的能量。这些潜伏在内心深处的力量一潜力,是平时人们不敢想象的,所以人们经常会自问:“我能行吗?我能做得到吗?这太难了吧对于我来说……”

《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汉将军李广在一次打猎时看见草丛中有一块大石头若隐若现,以为是老虎便张弓一箭射去,结果整个箭杆都射进石头里,只剩下箭镞露在外面。李广很诧异,又在原地多次对着大石头射箭,但是箭再也不能射进石头里。这个故事说明,当人处于某种特殊状态(如十分危急)时,人的潜能便会被激发出来,做出平时做不到的事情。这属于潜能被动激发。

人的潜能可以主动激发出来吗?答案是肯定的。研究发现,人们采取一定的方法、措施、行为挑战生理和心理的最大限度,便能实现极限突破,达到潜能激发。我们还有多少潜能没有用到?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答案。但我们知道,目前我们已经使用的潜能占资源总数的十分之一不到,还有很多资源有待开发。

艾萨克·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教授在他的《大脑》一书中说我们有2000亿个脑细胞,为什么我们不能学得更好呢? 我们的大脑能容纳1000亿个信息单位(hit),相当于500册百科全书的信息量,为什么我们不能记得更牢呢

我们思考的速度大约是每小时480英里,为什么我们不能思考得更迅速呢

我们的大脑可以建立超100万亿个链接(这足以让现代最快的计算机望尘莫及),为什么我们不能理解得更完整更透彻呢? 我们平均每24小时会产生4000种念头,为什么我们不能更有创造性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仅使用了大脑潜能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一般人的心智能力使用率不超过10%,大部分人不太了解自己还有什么才能。与我们应该取得的成就相比,其实我们只运用了身心资源的一小部分。人们往往活在自已所设的限制中,我们拥有各式各样的资源,却常常不能成功地运用它们。按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所言,我们现在大约只利用了大脑潜能的10%,其余90%尚处于闲置状态。 • 心理行为拓展训练法

心理行为拓展训练是应用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借助行为训练来提高受训人员基础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途径和手段。心理行为拓展训练同时又是一种磨炼人的意志的训练方式,通过挑战一些极限训练科目,使受训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激发出潜能,超越过去无法超越的事情,从而提高受训人员的意志力。这与潜能激发训练有些相同。

心理行为拓展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潜艇的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海员葬身海底,人们从生还者身上发现,他们并不都是体能最好的人,但都是求生意志最顽强的人。针对这种情况,汉思等人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训练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遇难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

心理行为拓展训练的类型一般分为高空类项目和场地类项目。

高空类项目包括巨人梯、高空断桥、空中抓杆、泸定桥、天使之手、空中相依、高空绳网、软梯、合力制胜、绝壁逢生、高空天平、高空独木、缅甸桥、极限攀岩等。

场地类项目包括毕业墙、信任背摔、模拟电网、有轨电车、移花接木、罐头鞋、梅花桩、孤岛求生、盲目障碍、礼让通行、齐心协力、雷阵等。

警察行业需要的心理特质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一名优秀的公安民警应该具有以下心理特质:敢为性、决断力、敏捷性、坚韧、耐力、容忍以及奉献精神、合作精神。进行心理行为训练的目的就是要逐步培养上述心理素质,通过一系列专门训练,渐渐达到稳定巩固的良好心理状态。警察心理行为拓展训练的步骤包括目标指向、循序渐进和终极任务。

目标指向:此次心理行为拓展训练主要针对哪方面的心理特质,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循序渐进:心理行为拓展训练应该是一个渐进过程,面非一而就。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低到高、由浅及深是符合心理发展特点的。在进行训练的时候,也应遵循这个原则,一步步来,逐一实现。

终极任务:心理训练与具体实战任务相结合,是从理论到实践来的结合体现

第二单元治安盘查心理行为训练

治安盘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执行勤务过程中,为维护公共安全,预防、发现、控制违法犯罪活动而依法采取的盘问、检查等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九条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人民警察拥有盘查权,盘查属于人民警察当场处置权的范畴,是人民警察发现、识别、判定违法犯罪嫌疑人员的常用措施之一。实战中,民警在进行治安盘查时很容易发生被袭事件,人民警察每年因盘查失误而导致的伤亡比例很高。养成正确的盘查战术理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行为训练,能提高执法民警的临战心理水平,提高盘查时的处置技巧与应对能力。

一、前车之鉴

(一)失误案例200×年7月3日凌晨1时10分许,某市某分局巡警支队一车组两名民警驾车沿昆玉河岸巡逻时发现路边有一名可疑男子,两名民警随即准备对其进行盘查。警车刚停下,河堤下另外三名可疑人员看到警车后立即分散向河堤两边方向逃跑。一名民警见此情形便返回车上驾车向北追击三名可疑人员中的一人,另一名民警继续单独盘查路边的可疑男子。在盘查中,民警先让被盘查对象蹲下接受检查,发现其右侧裤子口袋内装有硬物,令其取出后发现是一把弹黄刀,民界将弹簧刀拿在左手,右手掏出手枪,命令盘查对象面朝下在地上,以便进行人身搜查。民警蹲下后,用枪顶住盘查对象右后青,命其将双腿伸直分开,用拿着刀的左手拨开盘查对象部此时,盘查对象突然翻身坐起,猛力抢夺民警的手枪。在争夺中,民警用左臂债住盘查对象的脖子并与其一起摔倒在地,两人在地上翻滚,盘查对象乘势将手枪抢到手并用力挣脱,起身后快速向河岸树林跑去。民警追出几十米后,由于地形不熟加之夜晚昏暗,使犯罪嫌疑人得以逃脱,手枪被抢走。第一,民警上路执行巡逻任务,应随时保持黄色临战心理状态,自身以及行动小组要随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巡逻小组成员职责划分要清晰,警用装备和警力要具备应对一般情况的优势等。在本案中,民警虽然在车上快速锁定可疑人员,但没有贯彻战术理念中的“加1”理念,以为对方只有一人,结果下车后发现河堤下还有另外三人,盘查计划被打乱,两名民警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分开追击和盘查,造成局部警力劣势,在这种状况下,民警很容易截对方袭击造成伤亡。第二,民警下车后,发现河堤下另外三名可疑人员分开逃跑后,其中一名民警开车去追,另外一名民警留在原地盘查之前锁定的可疑人员。此举看似合理,其实违背了集中警力优势的战术原则。当时已经是凌晨1时多,处置地点环境比较复杂,已经观察到的可疑人员多达四名,民警没有预料到事情会发生如此突变,只想到要去追击逃跑人员,却没有想到自身警力的劣势。分开追击和盘查,将使警方处于人数上的劣势,一旦对方反抗袭击,盘查和追击的民警将面临重大危险。面临突变,民警应集中力量合理处置现场,及时升级自身临战心理状态,即由黄色状态升级到橙色状态或红色状态,迅速分析和评估现场情况,估量已方是否具有优势。对现场是否能够控制,是否具有其他不可预见的危险性。此时应密切观察可疑人员的一举一动,在心理准备上和行动准备上彻底贯彻面对危险的“加1”理念,随时应对现场突发状况。同时,切勿忘记向上级请求支援。第三,留在原地盘查的民警在搜查出可疑人员身上带有弹簧刀后,在没有对可疑人员进一步控制身体的情况下贸然上前搜身,且自己一手拿枪一手拿着可疑人员的弹簧刀,完全束缚了自己的双手。结果当盘查对象突然翻身抢枪时,民警双手拿着东西在近身搏斗的情况下失去了优势,不得不和盘查对象扭打在一起。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当搜出刀具后,应迅速升级临战心理状态,进入红色临战状态。在处置重大暴力犯罪现场或者实施抓捕行动中,一旦发现对方有反抗、攻击己方的可能,或威胁到现场其他无关人员的生命安全时,就要进入红色临战状态—战斗状态。此时民警注意力应高度集中,充分利用装备优势和警力优势,控制现场,并利用巡逻车上的电台或者对讲机、手机等工具及时向上级汇报情况并请求支援。如果在只有一人进行盘查的情况下,最好的方式是利用武器控制对方后马上呼叫增援。如必须一对一盘查时,应利用手铐或者约束带将对方身体约束后再进行人身检查。第四,当民警和盘查对象缠斗在一起时,民警一味和对方扭打想摔倒对方,却不知这个时候利用手中武器比用拳脚更可靠。正确的方法是,当盘查民警和嫌疑人扭打在一起时,应该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拉开与嫌疑人距离,如用腿蹬、用手推、往左有闪开、双手握枪并将枪往自己身体方向回拉等方式拉开距离,只有拉开距离,才能发挥武器优势。

【案例总结】在治安盘查行动中,应该将此当作一个由许多不同的行动组合而形成的一个整体来认识和对待。对于巡警来说,盘查是他们每天都要执行的任务,应认识到盘查的危险性,这是因为盘查对象的身份不明确,盘查对象随时可能出现反抗、攻击行为。因此,在盘查行动中警察必须具备战术意识,并随时做好战斗准备(二)成功案例200×年8月11日凌晨3时许,x×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队一中队巡逻人员巡逻至某宾馆附近时,发现一辆可疑七座面包车,车上有五名男青年。对该车搜查时,从车上搜出钢筋针、刀具等物,于是警方立即进一步控制了五名可疑人员。通过现场盘问得知他们正在等待住在宾馆内的同伙后,警方马上行动,进入某宾馆某房间内抓获一男一女及吸毒用具一副。将该六男一女移交当地派出所处理后,查出其中五名男青年曾经租用出租车用来盗窃不锈钢、计算机等作案三起的犯罪事实,涉案价值近2万元。其中的女青年为吸贩毒人员,曾多次在辖区内进行毒品贩卖。

【案例点评】第一,工作部署得当、信息研判准确是侦破此案的前提。当地特巡警大队建立了每日街面发案情况通报和每旬街面发案情况分析研判制度,及时、客观、翔实地将每旬各辖区街面发案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并将分析结果在分局及大队网页情报信息研判栏上公布,指导民警有针对性地开展巡逻布控,极大地提高了工作实效。在日常工作中,该特巡警大队针对目前街面违法犯罪的规律特点,精心谋划,及早部署,在案件高发地段开展了以检查小货车、小面包车以及其他可疑人员和车辆为重点的设卡、巡逻盘查专项行动。特巡警大队紧紧围绕支队工作思路,全警动员,并依托情报信息平台,对系列性盗窃工业原材料案件进行了梳理,研究了此类案件的作案特点及规律,确定了几个高敏感区域;同时立足街面,在夜间高发时段由领导亲自带队进行设卡巡查第二,及时发现疑点、巧妙盘查是侦破此案的关键。民警高度的责任心和扎实的巡查本领,在第一时间发现了现场的众多疑点。

疑点一:时间、地点可疑(凌晨3时,一群人聚在一个宾馆门口一辆七座面包车内); 疑点二:车辆可疑(七座面包车的车牌被厚厚的泥士遮挡,车窗半启,人声嘈杂); 疑点三:人员可疑(面包车内人员在警车靠近后神态立刻变得十分紧张,并有散开想逃跑的趋势)。警方将这些疑点串联起来后,便对形势有了初步判断。为了进一步查证,民警在用平和的语气以检查、登记身份证为由将嫌疑人稳住的同时,搜查出车上的可疑物品。在分别对可疑人员进行盘问后,顺藤摸瓜将宾馆内另两名嫌疑对象一举擒获,侦破了系列盗窃案。

治安盘查的正确战术理念(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查规范》的一些规定公安部于2008年11月28日颁布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查规范》(公通字[2008]55号),该规范既规范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查工作,又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和人民

警察的人身安全,是公安民警日常盘査必须遵循的基本理念。现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查规范》有关战术操作的关键部分摘录如下,以供读者参考。“第三条民警执行盘查任务时,应当始终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因情施策,确保安全。第四条民警执行盘查任务时,应当着制式服装;未着制式服装的,应当出示人民警察证;应当向被盘查人敬礼并告知:‘我是×x(单位)民警,现依法对你进行检查,请你配合。盘查排除违法犯罪嫌疑的,民警应当向被盘查人敬礼,并说谢谢你的合作’,礼貌让其离去。第五条盘查一般由两名以上民警进行,并明确警戒和盘查任务分工。第六条民警应当选择光线较好、场地开阔、有依托或者容易得到支援的场地或者道路等作为盘查地点,盘查过程中度警惕,注意被盘查人的身份、体貌、衣着、行为、携带物品等可疑之处,随时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第七条盘查可疑人员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与被盘查人保持适当距离,尽量让其背对开阔场地;(二)对有一定危险性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先将其控制并进行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可实施盘间;(三)盘问时由一人主问,其他人员负责警戒,防止被盘查人或者其同伙的袭击。第八条盘查多名可疑人员时,民警应当责令所有被盘查人背对开阔场地,并在实施控制后,分别进行盘查。当盘查警力不足以有效控制被盘查人时,应当维持控制状态,立即报告,请求支援。第九条查验身份时,应当先查验身份证件并遵守下列规定:(一)查验证件防伪暗记和标识,判定证件的真伪;(二)查验证件内容,进行人、证对照;(三)注意被盘查人的反应,视具体情况让持证人自述证件内容,边问边查;(四)通过身份证识别仪器或者公安信息系统进行核对第十条对经过盘问,确认有违法犯罪行为或者嫌疑不能排除的,应当先对被盘查人依法进行人身检查,并进一步检查其携带物品。第十一条对可疑人员进行人身检查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有效控制被检查的嫌疑对象,在警戒人员的掩护下对其进行检查,防止自身受到攻击和伤害;(二)对女性进行人身检查,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可能危及检查民警人身安全或者直接危害公共安全的除外;盘问;(三)对拒绝接受检查的,民警可依法将其带回公安机关继续盘问(四)对可能携带凶器、武器或者爆炸物品的违法犯罪嫌疑人检查时,应当先检查其有无凶器、武器和爆炸物品,如有,则应当当场予以扣押,必要时,可以先依法使用约束性警械,然后进行检查;(五)责令被检查人伸开双臂高举过头,面向墙、车等,扶墙或者扶车站立,双脚分开尽量后移,民警站于其身后并将一只脚置于其双脚中间,迅速从被检查人的双手开始向下对衣领及身体各部位进行检查,特别注意腋下、腰部、裆部及双腿内侧等可能藏匿凶器或者武器的部位;(六)当盘查对象有异常举动时,民警应当及时发出警告,命令其停止动作并做好自身防范,可以依法视情使用警棍、催泪喷雾器及武器等予以制止。第十二条经盘査能确认是逃犯、通缉犯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民警应当立即使用约束性警械将其控制,移交办案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或者原羁押机关。第十三条对可疑物品进行检查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责令被检查人将物品放在适当位置,不得让其自行翻拿;(二)由一名民警负责检查物品,其他民警负责监控被检查人;(三)开启箱包时应当先仔细观察,注意避免接触有毒、爆炸、腐蚀、放射等危险物品;(四)按照自上而下顺序拿取物品,不得掏底取物或者将物品直接倒出;(五)对有声、有味的物品,应当谨慎拿取;(六)发现毒害性、爆炸性、腐蚀性、放射性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时,应当立即组织疏散现场人员,设置隔离带,封锁现场,及时报告,由专业人员进行排除;(七)对于需没收或者扣押的各类违禁物品,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及时上交有关部门;(八)避免损坏或者遗失财物。第十六条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当场盘问、检查后,不能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民警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一)被害人、证人控告或者指认其有犯罪行为的;(二)有正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行为嫌疑的;(三)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的;(四)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的赃物的。第十七条执行盘查任务的民警应当携带单警装备,每个盘查组应当携带手持电台及手持身份证识别仪器。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为盘查民警配备现场执法录音录像设备。民警执行设卡检查任务时,应当穿着防弹背心,戴防弹头盔;夜间视情穿着反光背心。盘查民警驾驶车辆上应当配备轻型冲锋枪、防弹衣、反光背心、防弹头盔、防毒面具、车载电台、停车示意牌、救生器材、急救药箱、搜索灯、强光手电、阻车路障、警戒带等装备。盘查卡点应当配置机动车辆、通讯工具、阻车路障、强光手电、警戒带、停车示意牌等装备器材,并视勤务需要配置防弹盾牌。”(二)处置过程中不同临战状态下的战术理念1.黄色临战状态应采取的反应模式治安盘查中的黄色临战状态是指警察在日常工作岗位上应保持的警戒状态,如派出所民警正在值班室值班、巡警正在路上巡逻等情形。这时候执法警察应在意识上对自身状态(如巡逻小组成员职责划分是否清晰;对队友和自身处置情况的能力是否自信;装备和警力是否具备应对一般情况的优势等)有充分的评估,对工作环境有一定的心理戒备和研判能力。2.橙色临战状态应采取的反应模式治安盘查中的橙色临战状态是指执法警察正处于接处警中的状态,如派出所民警正在查询可疑对象、巡警正在盘查一名或者几名身份可疑人员等情形。这时候警方应评估敌我双方力量态势,自身装备是否占有优势,警力是否占有优势,对现场是否能够完全控制,是否还具有其他不可预见的危险性,盘查对象的一举一动是否具有危险苗头,等等。要对盘查对象进行密切观察,观察其身上可能隐藏武器的部位有无明显隆起,其双手置于什么位置(是否暴露在外,或是放在身后、衣服口袋里),其脚步处于什么状态(准备进攻还是逃跑),其眼神是平和还是敌视,其注意力是否集中在武器上。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应根据盘查规范的第六条、第七条和第十一条进行操作。即先把可疑对象带到光线较好、场地开阔、有依托或者容易得到支援的场地进行盘查,与被盘查人保持适当距离,尽量让其背对开阔场地。对有一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先将其控制并进行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可实施盘问。盘问时由一人主问,其他人员负责警戒,防止被盘查人或者其同伙袭击。3.红色临战状态应采取的反应模式治安盘查中的红色临战状态是指警察在盘查时遭遇盘查对象的突然反抗,现场状况演变成剧烈暴力对抗,有激烈的肢体或武力武器对抗,威胁到警察以及其他人员的生命安全的危急情形。依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查规范》第八条及第十一条第六项规定,当盘查对象有异常举动时,民警应当及时发出警告,命令其停止动作并做好自身防范,可以依法视情使用警棍、催泪喷雾器及武器等予以制止。当盘查警力不足以有效控制被盘查人时,应当维持控制状态,立即报告,请求支援。与此同时,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第五项、第六项规定,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及时制止暴力犯罪。如果情形特别紧急,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第十项规定,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经警告无效,可以直接使用武器。4.黑色临战状态应采取的反应模式治安盘查中的黑色临战状态是指执法警察在经历与盘查对象的血肉拼搏后,因敌方力量明显优于我方力量,导致警察在对战中处于严重劣势,甚至出现被击倒、流血受伤,不能继续控制局面,或被对方控制,或暴力抗法分子逃逸等情形。此时,负伤民警首要任务是保护自身生命安全,以退为进,在报告上级后等待救援。实战中我们经常看到处于劣势的受伤民警仍以顽强的毅力作最后一拼,直至最终牺牲。这种精神虽可嘉,但在实战中要正确分析当时的情形,依情势而作决定。如果犯罪嫌疑人只是为逃命而疯狂杀戮,负伤民警实在没必要以生命去拦截,因为这种做法既抓不住犯罪嫌疑人,又造成了自己无谓的牺牲。如果犯罪行为在不能得到及时制止就有可能发生危害更大的暴力犯罪恶果时,那么执法民警是责无旁货地要继续履行职责的。治安盘查临战心理行为训练(一)案例讨论案例讨论法,是在战术训练中授课教官以实战案例为题材,提供给培训学员相互研讨之用,以激励培训学员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种教学方法。教官通过对学员展示典型的教学案例,引导学员积极参与和思考,塑造学员积极的学习态度、动机,培养其积极的心理品质、思维能力以及心理调控能力。案例教学训练的特点是启发性、情景化、参与性,是警察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案例讨论法对警察心理训练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示范作用。一个典型的公安民警执法实战案例,通常是大量民警执法实战的“浓缩版”,承担训练的教官通过对“浓缩版”案例的分析研究,对参与临战心理训练的民警起到示范、教育、警示的作用,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成功的执法实战案例,其技能动作和战术应用成功之处,可以对参加心理训练的民警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失败的执法实战案例,通过分析经验教训,也可以对受训民警起到警示作用。

二是暗示作用。心理暗示是一种用间接、含蓄的方式对受暗示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典型执法实战案例的内容情景、应对措施,会成为参训民警的暗示刺激源,案例中的正确操作措施会内化成受训民警的知识理念,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强化。

1.一般案例讨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事先选择那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成功的,也包括出现重大失误的,均可入选到我们的案例素材库中。如下面这个案例:201×年6月8日晚8时许,A市某派出所驻所刑警中队小张接到情报,抢劫巨额现金后潜逃外地的李某已偷偷回到A县,正在县城电影院附近游荡。当时中队只有小张一人在值班,考虑同事正在休息,且犯罪嫌疑人李某个子很小,年轻气盛的小张决独自前往县城电影院抓捕李某。晚8时30分,换上便装的小张达电影院,经过秘密观察,小张发现李某正挤在观看露天电影的群里。一番思考后,小张决定使用锁喉擒敌技术抓捕李某。正当张走到李某后面准备动手抓捕时,李某回头看到小张,狡诈的李觉察到不妥便想快步走开,小张只好伸手拉住李某,这时李某从子口袋掏出一把弹簧刀捅在小张腹部,然后趁乱逃走。小张忍住伤痛掏出手枪却又因为周围群众太多不敢贸然射击,最后昏倒在地,经抢救后才转危为安。

根据上述案情,要求学员讨论:

1、本案失误的原因有哪些?

2、如果你是小张,你会如何行动?

3、请根据案情,制定一套抓捕方案。实战模拟训练

特警队员在高铁站进行日常巡逻,发现一名可疑男子,遂对该男子随身携带的物品进行盘查。

第17篇:心理、行为与文化论文

关于行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行为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几个层面之一,行为文化是通过人的日常行为体现出来的有形文化,既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即习惯性定势的风俗构成的文化层。它包括活动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体现在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中,比如在社会生产劳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婚丧仪式、家庭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这些重复出现的、相似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就是社会风俗。当人们按照社会风俗践行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某种自然而然的行文倾向。一个时代的文化集中表现在该时代的思想理论体系中,但更广泛地活跃在各种社会风尚之中。只有人的行为层面表现出约定俗成的特点之后,文化建设才能体现出它的意义。

一、行为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最终落脚点

按照文化的形态结构,在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建设中,文化由内向外分为精神意识文化、制度管理文化、行为习俗文化、物质生活文化等四个层面。各个文化层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文化体系。在实施文化建设过程当中,也是按照这四个层面展开的,其中精神意识文化建设时核心,制度管理文化建设是保证,物质生活文化建设是依托,行为习俗文化建设是最终落脚点。

首先,行为是活的、有形的、具体的、可评价的,人的思想观念正是通过行为得以呈现。个体在生产活动、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文娱体育等各种活动中,受到整体显性的或潜在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从而表现出种种不同的行为,它是精神文化的动态体现。如果没有行为文化,文化就无法实现。

其次,行为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落地的关键环节,没有行为文化,理念和制度都是空谈,理念说的再美,制度定的再完善,都不如做的实在。在文化构成的层次关系中,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指导一切的思想源泉,制度是理念的延伸,对行为产生直接的规范和约束力,物质文化是人能看到、听到的、接触到的具体表现形式,但是这三个层次都是通过行为文化来表现的。

再次,行为文化是文化中承上启下的中坚部分。行为应该以理念为指导,以制度为准绳,或者说行为是理念与制度作用力 真实结果,行为如果与理念和制度相违背,理念就成了空谈、制度就成了纸上谈兵,而物质又是行为的真实结果,有什么样的行为文化自然有什么样的物质文化。一般来说,理念和制度文化基本形成之后,通过物质文化把它展示出来。因此,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将行为文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关注层面,将行为文化的建设作为文化落地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行为文化是通过整体与个体行为的有机结合体现出来的 组织整体行为是通过每个个体行为展现出来的,同时每个个体行为也集中促成了组织整体行为。行为主体包括两大类:组织整体和成员个体。从狭义上理解行为。一般是指成员个体的行为,即领导者、模范人物和成员群体等。因为,作为一个组织,其行为也是由人来执行的。比如,企业文化讲诚信文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讲诚信,具体体现为恪守承诺、公平交易、童叟无欺等,它是组织的行为,但是它又要通过具体人的行为来实现的。

首先看组织的整体行为,整体行为是指那些以整体形式表现出来的行为,是指一个组织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对策和行动。整体行为以行为动机为划分标准可以分为四种类型:①目标合理行为,即为达到组织目标经过科学决策的行为;②价值风险行为,即为获取更过价值的冒险行为;③日常活动行为,即满足日常活动需要的行为;④传统行为,即沿袭传统上已习惯的行为。这些组织整体行为体现在每一个成员个体性当中。

1、领导者和领导群体行为

领导者和领导群体行为时组织的灵魂人物,他们的知识能力和个性品质等式文化生成的重要基因,往往主导着本行业的特质和风格,并制约和引导着文化的个性和发展,组织整体行为展现的是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成员行为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在行为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领导者和领导者群体应该成为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模范实践者,起到率先示范的作用。

2、模范人物行为

模范人物是组织的中坚力量,他们来自于组织成员当中,比一般成员取得了更多的业绩。其他成员对他们感觉很亲切,不遥远不陌生,他们的言行对其他成员有着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是群体成员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行为常常被群体成员作为仿效的行为规范。组织应该努力发掘各个岗位上的模范人物,大力弘扬和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将他们的行为“规范化”,将他们的故事“理念化”,使组织整体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得以“形象化”,从而在组织内部培养起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用以激励全体成员的思想和行动,规范他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使全体成员的行为能够完美体现整体文化。

3、成员群体文化

组织成员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当组织所倡导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普遍为成员群体所认同和接受,并自觉遵守、实践时,才能形成一个组织的特色文化。群体行为直接决定着组织的整体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同时,一个集体价值观的实现也最终体现在价值观能否贯彻到这些成员的日常工作行为当中,能否贯彻到他们的日常操作和其他行为活动中。

三、行为文化是自觉文化

行为文化是柔性文化,是通过人的行为彰显出来的,是通过潜移默化养成的,是靠一种文化氛围熏陶出来的,它是通过人们对某些特定的行为方式的自愿践行形成风俗和养成习惯,来维持社会活动的稳定和延续,体现在人的行为的方方面面,所以是一种自觉的文化层面。它的形成一般有三种途径。

1、价值观管理。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即人们对各种事物、职业、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系统评价与认知,是人们对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系统观点。它起着行为取向、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尺度的作用。价值观是人的行为的重要心理基础,它决定着个人对他人和事的接近或回避、喜爱或厌恶、积极或消极,对价值的认识不同,会从其行为上表现出来。具有合理的行为,首先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正确价值观引导。行为规范的约束和行为的不断强化和修正,使成员个人的工作目标同组织集体发展相融合,主动按照价值观的倡导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2、制度化管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文化建设是文化的骨架部分,任何一个组织离开了制度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制度必须从根本性需求出发,是对根本性需求的维护。行为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严格完善的制度建设,用完善的制度去规范人的行为,才有可能形成统一的行为文化。因此,制度化管理要体现人性和人情观,那就是要“得到组织成员认可”。制度化管理是“刚性”管理,但还要体现“柔性”的一面才能起到作用。制度作为公正的体现不但要求其形式是公正的,更要求其内容是公正的,要使制度约束下各直接参与者的利益得到平衡,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对称,同时制度执行必须要体现无歧视原则下公平的内涵。

3、习惯养成。当人们按照社会风俗践行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某种自然而然的行为倾向,变成了对这种特定的行为方式的需要。这种转化为需要的行为倾向就是习惯。习惯对于特定行为方式的熟练化和自动化,可以不假思索地去践行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而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在长期的生产管理工作、学习、生活等实践中,依靠职业道德的养成和修炼,这是符合职业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和前提。任何岗位都有一些需要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如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开拓创新等。但对不同的岗位,道德要求又具有鲜明的特殊性,体现在行为文化当中又有所不同。

第18篇:幼儿心理行为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文文宝宝 观察地点:活动室 观察时间:2016年11月 观察记录: 文文小朋友性格比较内向,不怎么说话,也不敢在大家面前发言。今天在活动室请小朋友展示游戏成果时,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向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的成果,只有文文小朋友坐着不动,用羡慕的目光看着看其他小朋友,当我注意到她时,我请她来展示,她摇摇头说:“我不会”,我说:“我跟你一起,好吗”她怯怯地说:“好”,我们一起介绍完后,我说“文文宝宝真棒,不过以后要主动一些,好吗”她害羞地点点头。 观察分析: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我了解到文文家是外地的,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中,文文认识的朋友较少,平时除了跟父母在一起,就是自己在家玩,与外界的交流也较少,逐渐养成了内向的性格。 通过了解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1、每天以观察为基础,抓住时机对文文进行随机教育,帮助她学会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学会用语言和别人交流。

2、对文文进行正确的引导,以鼓励表扬为主,帮她树立自信。

3、家园配合对文文小朋友进行心理健康疏导。

第19篇:73部队心理行为训练

73部队心理行为训练

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浅谈武警部队新训中心理行为训练的组训方法;二〇一四年八月;2010年7月;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目的:通过教育,使新训骨干了解心理行为训练的意义;握心理行为训练的组织方法,为下一步更好的组织新训;时间:约1小时方法:理论授课、实地练习,组织讨论;2010年7月;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 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浅谈武警部队新训中 心理行为训练的组训方法二〇一四年八月2010年7月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目的:通过教育,使新训骨干了解心理行为训练的意义,掌握心理行为训练的组织方法,为下一步更好的组织新训,使 新兵尽快融入部队、提高心理素质,打造紧密战斗团体,打 下扎实的基础。时间:约1小时 方法:理论授课、实地练习,组织讨论 要求:

1、集中精力,端坐静听,做好笔记;

2、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2010年7月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授课内容:第一个内容:为什么要组织心理行为训练 第二个内容:新训中心理行为训练的误区第三个内容:新训中难点问题剖析解答第四个内容:新训中心理行为训练的创新方法2010年7月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

一、为什么要组织心理行为训练

(一)心理学基础知识

(二)心理行为训练的起源、发展与作用

(三)心理行为训练的拓展知识2010年7月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什么是“心理”

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主观的反映,能动的反映。

3、人通过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 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惧等 情感体验。英文名:Psychological [sa?k?‘l?d??k(?)l]。 “杀一客老姐靠”不同认知

(二)需要和动机

(三)情绪、情感和意志

(四)能力、气质和性格认

(一)认知 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 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 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想象、言语等心理过 程。需要和动机

(二)需要和动机 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 反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 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情绪、情感和意志

(三)情绪、情感和意志 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 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的体验 ; 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能力、气质和性格

(四)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 的心理条件; 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 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灵活性方面的 人格特征; 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 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知、情、意三本源认知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心理行为训练?心理行为训练是一种磨练人的意志的 训练方式。通过挑战一些极限的训练课目, 使受训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激发出 潜能,从而超越过去无法超越的事情。从 而提高受训人员的意志力。心理决定行为, 行为是心理的体现。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心理行为训练起源心理行为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 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潜艇的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 轻海员葬身海底,人们从生还者身上发现,他们并不 一定都是体能最好的人,但却都是求生意志最顽强的 人。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心理行为训练起源针对这种情况,和英国人劳伦斯豪尔特在 陆地上建立了一所阿伯德威海上训练学校。该 学校的校训是“There is more in you than you think” (你拥有的超过你想到的)。学校 的目的是训练年轻海员的海上生存能力和船触 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 锻炼。通过体验式模拟训练,大大降低了死亡 率,在军队中得以推广。 战后,这种训练形式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 来,训练对象也由最初的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士 等各群体,训练目标也从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 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规范的、有完 善理论和安全保障的行业。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军队心理行为训练了望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高精度、大威 力的制导武器大量装备部队,使得战斗的突然性、残酷性大幅度提高,突 如其来的危险和意料之外的重大事变,容易使参战官兵猝不及防,失去心 理平衡。加之敌我双方均注重通过示形造势、威胁宣传、制造恐惧等手段 实施心理战,参战官兵又容易产生紧张、恐惧、悲观和消沉等不良心理状 态。为应对各种严峻挑战,适应复杂恶劣的战场环境需要,必须强化军人 的心理训练。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外军心理行为训练掠影美、英军特种部队通过全程强化训练和心理测试来挑选特战队员。如美国 海军特种部队的海豹特战队员选拔和心理训练,被学员称之为“地狱周”。 其间学员要连续进行为期六天不间断的训练,中间每天最多仅能休息4个 小时,主要进行沙滩体能、游泳、抬舟、扛圆木、划舟、越障等内容的训 练,所有训练都是在硝烟弥漫的模拟战场中进行,有时连休息和吃饭都是 在臭气熏天的齐腰深烂泥中进行。如此高强度、大难度的训练,学员生理 和心理都达到了极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测试和考察队员的团结协作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许多参选队员因承受不了如此大强度的 训练和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主动放弃训练。这一阶段的训练通过率一般不到 50%,甚至更低。实践证明,这种测试更具有针对性,更能测试学员的真 实心理品质和承受能力。能通过这一阶段心理测试的队员,心理承受能力 的潜能更高、心理品质更好,能更好地应付战场各种复杂的情况。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我军心理行为训练的发展历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军逐步建立了心理行为训练基础理 论,并研发了相应的行为训练器械。军人心理行为训练作为军人心 理训练系统已逐步开始在我军的军事训练中发挥作用,其对提高军 人心理素质、应对能力甚至实战中的作战能力等方面都将产生积极 的影响。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

二、新训中心理行为训练的误区

(一)动作规范化,缺少思考体验的过程

(二)体验程序化,缺少认知培适的过程

(三)分享套路化,缺少心理引导的过程2010年7月新训心理行为训练四课目信任背摔翻越电网同心同行生死关卡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

(一)动作固定化,缺少思考体验的过程将心理行为训练等同于常规军事训练科目, 对每一个操作方式、动作细节都有具体的标准, 虽然确保了安全。但在翻越电网、生死关卡、同心同行等集体类科目训练过程中,新兵缺乏 独立思考、研究体验、自我突破三个过程,完 全是在按班长的命令机械做动作,丢失了心理 体验的本意。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

(二)体验程序化,缺少认知培适的过程 实际训练过程中,过于强调新兵按程序进行训练, 方向、角度、距离、方法都进行了限定和明确, 压制了新兵的首创思维和自主体验,影响了自己 去感悟、判断和选择。不利于官兵调整情绪,体 验由紧张害怕到逐渐平静的心理过程。 而通过体验激发情感,是心理行为训练的必要条 件,也是官兵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环节。这种体 验不仅能深化对事物的认识,积累经验,而且能 够提高心理活动的水平。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

(三)分享套路化,缺少心理引导的过程在心理行为训练中,“重实践、轻回顾”的误区 比较突出,训练只止步于动作训练结束,后期的分享 回顾环节基本没有,有也只是简单的理论性、套路性 问答,没有各抒已见的谈感受,没有因人而异的针对 性引导。 心理行为训练的精华,就在于总结回顾阶段,就 要引导新兵通过对训练动作的反复回忆,在大脑中形 成连贯的动作表象,通过归纳和提炼把感性认知上升 为理性认知,促进习惯的形成。抓住良好行为形成的 巩固期,引导官兵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

三、新训中重(难)点问题剖析解答

(一)个性重点:各课目的训练重点

(二)共性重点:引导、体验、调节、回顾

(三)心理行为训练的基本方法

(四)难点讲解:简易心理行为矫正技术2010年7月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生死关卡”训练重点问题

1、认真按新兵班人员实际体型,对洞大小与排布 进行调整,否则精干体型班通过简单,形不成心理 剌激,强壮体型班无法通过,反而造成气馁和沮丧。

2、训练时为追求速度而放宽精度,发现触网时却 不处罚,造成新兵过网时心理放松,形不成紧张、压迫的心理,影响了体验效果。要严格标准,触网 即封洞,超过三次,任务失败。回顾引导关键点 (一)选定领导核心是完成任务的关键; (二)合作意味着成功; (三)团结产生力量。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生死关卡”的关键词缜密思维 全局考虑 统一指挥 协作配合 精准执行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翻越电网”训练重点问题

1、训练中指挥口令、调整口令、口号声过多,不 符合模拟要求中紧张、肃静的要求,影响了训练严 肃性,翻越训练变成了单纯的叠罗汉。

2、过于强调安全,班长提前对每名人员都进行了 任务分工,保护人员变相成为帮助人员,新兵基本 上只是配合做动作,没有思考试验的环节,缺少了 心理体验。回顾引导关键点 (一)形成领导核心,确定行动方案是成功的关键; (二)团队与个人之间的团结协作是成功的基础; (三)强烈的集体荣誉观念是取得成功的保证。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翻越电网”的关键词挫折磨炼意志 冷静产生判断 创新打开通道 稳固坚实基础 坚韧终会成功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同心同行”训练重点问题

1、训练标准简单,大部分只有比赛前进,没有后 退倒车、左右转向、上下坡道、S形迂回、急停急 进等内容,造成此项目被列为“最简单”课目,甚 至于用于游乐活动。

2、此项训练有危险性,安全保护工作要确实,训 练时排头和排尾要佩戴护膝、护肘、护头、手套, 严防训练过程中压惯性挤压,造成摔倒骨折。回顾引导关键点 (一)步调一致的重要性; (二)个人同集体关系的处理。 (三)团队怎样解决新难题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同心同行”的关键词团队合拍不掉队 令行禁止听号令 齐心协力一股劲 步调一致得胜利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信任背摔”训练重点问题

1、此训练是个人与团队的完美融合,但实际训练过 程中,新兵上背摔台后,由于心理紧张,动作变形 严重。而动作连续失误时,指挥员与保护者会变得 不耐烦,训斥责怪,让倒不好的新兵不停的上,造 成越压越倒不好,心理压力不断加大,最后丧失信 心,反而形成了恐惧心理。

2、注意力集中于后倒者,忽视了保护人员的参与 热情与心理激励,使保护人员心理未能融入整个训 练过程,难以形成上下呼应的整体效果。回顾引导关键点 (一)相互信任对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安全感与团队信任之间的关系 (三)纪律约束的团队更加强大。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信任背摔”的关键词鼓励增强信心 信任凝聚力量 责任产生安全 团结就是力量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

(二)共性部分:引导、体验、回顾

1、把握引导环节,端正官兵的思想认识(引人入胜) 心理行为训练的效果,首先取决于官兵的自觉性和积 极性,如果他们不相信心理行为训练的作用,不了解心理 行为训练的原理,对心理行为训练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 在指挥员强迫或命令下接受心理行为训练,不仅不会产生 良好的结果,甚至还会起反作用。因此要提高军人对心理 训练的目的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军人的责任感,增强 主动参与的自觉性。要培养军人对心理训练的兴趣。要在 端正心理训练动机的基础上,通过心理训练本身所显示的 功能来吸引施训对象。要使施训对象掌握各种心理训练的 手段和方法,为主动参与创造条件。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年度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

(二)共性部分:引导、体验、回顾

2、把握体验环节,剌激官兵的心理感受(开启心门)心理行为训练不是心理冶疗,心理行为训练不是治愈 心理创伤的,而是剌激心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应用写作文书、外语学习资料、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73部队心理行为训练等内容。12

下载地址:73部队心理行为训练.Doc 【Top】

最新搜索部队心理行为训练会计与税法的差异 常回家有5大好处 十张邪恶动态图关于涿州市房地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状态的报告我国服务贸易现状 黑龙江省鹤岗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住宅室内设计师申报表瓦楞纸箱水墨印刷工艺分析 风电场大雪、大雾防污闪预案

第20篇:博客行为的心理分析

博客行为的心理分析

4.1网络时代背景下的自恋心理

无论是前面提到过的普通人的博客行为还是名人博客中的各种现象,都可

以说是人们的心理活动在网络时代的种种表征。在此,笔者想就自恋窥视两种

心理特征进行深入剖析,试图对当前的博客行为做一个注解。

“自恋”一词来源于古希腊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在古希腊神话里有一位美 丽的少年名叫纳喀索斯(Narcius)。他是河神和仙女所生的孩子,英俊不凡、

风度翩翩,引来无数少女的爱慕。有一天,他忽然发现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便爱上了自己,从此再不顾及他人的事。女神厄科向他求爱时,纳喀索斯毫不

动心地拒绝了。女神厄科十分伤心,后来幻化成回声女神。这件事引起了众神

对纳喀索斯的不满,决定对他进行惩罚。于是诸神对纳喀索斯施术,使他只爱

恋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他整日坐在河边,长久地醉心于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天

长日久,他形容憔悴,最后终于消失在自己的倒影中。不久,从水中长出一朵

水仙花。人们便用这位美少年的名字纳卡索斯来命名它。由于古希腊和现代的

“纳喀索斯”们都专心从水影或镜影中去欣赏和爱恋自己,所以这也被称之为

“影恋”。“纳喀索斯”同时也被作为“自恋症”的代名词或是标准名称。“自

恋”,可以理解为对自身(自我)的爱慕和希望得到别人爱慕的一种习惯。1968

年,美国心理分析学会对“自恋”进行了定义,将其解释为:“一种心理上的

将兴趣集中在自身的注意力”。研究结果认为,人类天生都是具有自恋倾向的, 关注自己几乎是人的天性,一般程度上的自恋属于正常范畴。按照现代“自我

心理学”的观点,自我陶醉和自我欣赏式的自恋,是健康的自恋。一个人只有

发展了足够的自恋,才能形成自尊、自爱和自信。因此,当代心理学研究结果

均认同:对于一个人的情感发育和自信心的增长来讲,自恋是十分重要的。

在此,我们很有必要将正常状态下的自恋和“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概念区

分开来。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认为,“自恋性人格障碍” 的表征主要有:

一、过度的自信,相信自身无所不能,具有自我重要的夸大感,

比如夸大成就和天赋,在没有相应的成就下,期待被看作是最优秀的人:

二、被无限制的成功,如权力、才气、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所迷惑,极度渴望成

功;

三、相信自己是特别的和唯一的,并相信自己的才能只能被其他同样特别

的或高地位的人所理解,或相信自己也是那些人中的一员;

四、要求过度的赞

美;

五、有一种“特权者”的荣誉感,例如渴望毫无理由的获得优厚的待遇或

没有理由地期待别人对他特别好,或希望别人对他的期待自动地顺从;

六、在

人际关系上处于“剥削”或占便宜的地位,例如觉得自己可以伤害他人的利益

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七、缺乏移情的能力,没有认识或认同其他人的情感和需

要;

八、常常嫉妒他人或相信其他人都在嫉妒自己;

九、表现出一种高傲自大

的行为或态度。①也就是说,“自恋性人格障碍”的人以为自己是整个世界最重 要的,他们认为自己站在舞台的中心,其他一切事物不过是自己的陪衬。严重

地说,自恋性人格障碍的人己经失去了去爱别人的能力。他们关注别人是因为

关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或利用他人以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

而普通的自恋行为则属于正常范畴,作为人类的本能而存在。根据海因兹

的研究观点所说“人类的一般本质都是自恋的”。因此,当我们谈到人们在博客 活动中的自恋行为时,完全没有必要感到羞耻或做出回避。自恋在普通程度上

来讲并不是一种可耻或罪恶的心理。海因兹的自体心理学观点告诉我们人类存

在的本质和生存的动力就正是自恋和对自恋的满足。这个理论变可以用来充分

地解释为什么人们热中于在网络上书写博客这一行为。自恋心理按照精神分析

学派的解释起源于一种源于自卑感的压抑的防御心理,自我由于不能以正常方

式满足成就动机,采取了封闭的过度关注自我的外在评价的种种虚幻形式,如

名气、赞美、点击率,有时会把是否得到他人的关注视为行动的唯一理由。自

恋者经常会没有理由的关注比自己名气大的人,暗地里形成一种和偶像结为一

体的虚幻感,当这种感觉遭到否定(或者是追星行为遭到打击,或是偶像遭遇

丑闻失去可攀附的理由)就会转为对偶像的极度憎恨乃至人身攻击等。在笔者

接触过的几十名博客使用者中,绝大多数的人表示如果发现没有人关注自己的

博客,那么不仅会极大的降低自己对博客的兴趣,还会考虑关闭博客,并且对

自己的自信等方面都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由此看来,人们不再将写博客仅

仅当作发泄自我情绪的出口,或者仅仅是记录事实的手段,而是用以考察自我

①美国精神病协会,《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1994年第四版

27

在周围人际关系中的亲疏程度或地位。

至此,我们或许可以用先贤帕斯卡曾经说过的一段名言作为当前人们在博

客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自恋心态的一份证明—“人的最大的卑鄙就是追求光荣,

然而这一点本身又正是他的优异性的最大的标志。因为无论他在世上享有多少

东西,享有多少健康和最重大的安适,但假如他不是受人尊敬,他就不会满足。 他把人的理智尊崇得那么伟大,以致无论他在世上享有多大的优势,但假如他

并没有在别人的理智中也占有优势地位,他就不会惬意的。那是世界上最美好

的地位,无论什么都不能转移他的这种愿望;而这就是人心之中不可磨灭的品

质。”

4.2网络时代背景下的窥视心理

窥视欲望同自恋心态一样,作为潜藏在人性深处的本能欲望,无时无刻不

在散发着它的气息。如果说窥视欲是一种人与生带来的“原罪”,是“人之处, 性本恶”的根源之所在,那么在人类千百年来的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这种本

来的“恶”被所谓的“文明”、“道德”、“伦理”、“法律”或“规范”所制约和

束缚,而渐渐被压制下来。人类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在正快速进入

信息社会。互联网的高度发展,让人们开始进入到“身份丧失”的时代。在网

络中,可以匿名、“匿”性别、“匿”年龄、“匿”一切不想公开的资料。这种“身 份丧失感”便对网络行为和心理造成了诸多影响。其一就是平等感;在网上,

人们的社会地位没有任何作用,一个人是否受欢迎,主要取决于你的话语是否

吸引人。惟一的不平等是对网络是否熟悉,初学者很有可能要受到老练网民的

轻视。其次是自由感:你可以说任何自己想要说的话,表达任何所以想要表达

的观点,而且通常来说人们并不用担心这些言行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惩罚和责难。 所以人们不需要遮盖过多的面具,可以比较真实地表达自己。第三是身份虚幻

感,人们可以在博客活动中、游戏中或者聊天室编造一个假身份,从而尝试不

同的生活。这些影响肯定是有利有弊。仅以“身份丧失”为例,它的好处是当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的事情产生了郁闷情绪时,这样的做法便可以让一

些人宣泄被压抑的情绪,获得一定的心理自疗效果,可以让青年人虚拟尝试新

的角色,起到“角色扮演”的作用。但是它的不足之处在于会使人丧失现实感, 从而混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如今,虚拟问题开始在网络上越来越突出,网

络开始以各种形式构建着人的虚拟身份。正如罗杰菲德勒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写作的t《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一书中就曾经说过:“在下个世纪,

‘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线将消解,人际电脑媒介的先进形式将成为 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①多年前出现在美国的杂志《纽约客》 上的一句戏嘘性的话语“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不是一条狗”一直到今天仍

然可以用来解释当前网络活动中的一切行为。作为观看他人博客的读者们来说, 自己的身份是隐蔽的、匿名的,与现实世界的暂时脱节使得人人都可以在网络

中随意发表自我的观点以及做出平时在各种规范的约束下不能做的事情。而窥

视他人的生活,打探他人的隐私便成为了其中最首当其冲的需求。在《2006年

中国博客调查报告》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经常更新自己博客,即

活跃博客的比率只占了总博客人数的449\'0,而博客观看者的比率却高达72.59\'oa 观看他人的乐趣远远大于自己书写。人们窥探他人的本性无论何时都可以在网

络活动中找到佐证。

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

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过,窥探欲望不仅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用以操纵他

人的一种手段和方法。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们方便了自己的生活,丰富了生

活的乐趣,却也使得人与人之间变得缺乏足够的交流和沟通。忠诚度的大幅度

①(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47页

29

瓦解造成了人们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人际关系的疏离与隔阂。于是,人们开始频

繁的跳槽、离婚率大幅度提高、公司对员工(员工对公司)的不信任感增加等

等社会问题开始日益突现。人际间最基本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开始越来越多的

必须用到法律和冰冷的规范来制约和监督。大面积的情感缺失和诚信度的匾乏

使人们在这个网络时代开始产生恐慌和不确定感。而博客的产生和流行,正是

顺应了这种心理潮流的变化和发展。可是说,博客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范围内产

生了心理危机的网络“乱世”中横空出世,并迅速找准了自己应有的位置的。

在博客环境中,作为隐蔽在千百个阅读者中的普通一员,每个人都可以安全地

去了解作者思想的变化发展,及时得到第一手反应资料,操纵下一步计划的进

行。例如,公司老板用博客可以看到员工们在一个决策颁布后的态度或者是对

公司的看法;爱人之间可以通过博客去了解自己在对方心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

的位置;父母通过博客可以知道孩子近期的思想变化;“敌人”通过博客可以从

对方的喜怒哀乐中掌握住对手的弱点;而朋友之间通过博客则可以及时的给予

对方安慰和鼓励,交流心情。可以说作为阅读者和观看者,人们很喜欢这种既

可以将自身隐藏却又可以透明的观看到对方的方式,换言之,也就是很喜欢这

种很方便的操纵他人的途径。

窥视心理的存在造就了博客时代的空前繁荣,我们很难一语断定这种心理

的好与坏或成与败。我们看到,这个窥视心理充斥的年代其实也是一个原始的

赤裸裸的操纵时代,人类又一次开始渴望那种原始的纯洁和质朴的关系,以便

于改变现实中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传统诚信度和忠诚度的逐渐消亡使得操

纵与反操纵的途径受到了影响,人类不得不寻找新的实行操纵的方式和途径,

而博客的存在正好符合了这个偷窥时代的各种需求,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客观上来说它推动了人与人关系的改善与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得不说

博客依然具有它积极一面的意义。

4.3网络时代背景下的从众心理

尽管在网络活动特别是本文所探讨的博客活动中,“自恋一窥视”心理是最 重要的心理因素但我们也不能不提到从众心理的作用。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 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在网络活动中也不例外‘它是指个人受到外界影响的 行为,从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等方面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大多数人 的行为方式。从众心理的常见外在表现方式一般有:一,遵从,表面和内心都 赞同;二,顺从,表面从众而内心拒绝;三,随从,表面不从众而内心赞同。 有的人对“从众”持否定态度。但在笔者看来,从众心理依然具有它的双重性 质: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 墨守陈规;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即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 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如误会等。 有学者曾经对这一心理做过一次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受访者中有超过70% 的人存在着从众心理。可见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可以说,从众性是人们 与独立性相对立后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 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例如在前文中曾经提到过的很多博客参 与者,都是因为“别人写博客,我也得写博客”的观念影响下才开始自己的博 客活动的。

而放眼整个网络活动,这一心理的影响更显得尤为巨大。通过对最近几年 国内网络活动特别是几次比较具有轰动效应的网络事件的观察,笔者发现现在 的网络已经进入一个从众心理泛滥的时代。众多网络事件反映出了在网络活动 中从众心理的力量之强大。由于网络的匿名性,所以网络参与者并不需要对自 己在网络中的观点、发言等负太大的责任。于是,众人可以毫无顾忌地对某一 事件中的主角“群起而攻(哄)之”,具体来看,有人“主哄”,揭发事件,发 表观点,而众多的“群哄”们则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跟 风表态。这便构成了当前网络的一大特点:每个回应事件的网友,其发言也许 并非有错误存在,可是当这些个人化的表达聚集到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众口 砾金”的效果,从众心理的存在趋势大众对某个事件发表趋向于一致的看法, 而少有人去追求事件的真实性或客观性等。经济学上就有个概念叫“合成谬 误”,意思是说,在局部上看,一件事这么做很对,但是放在一个大系统当中 就不对头了。这就是群体思维下、从众行为中的“合成谬误”。在非网络时代, “合成谬误”常常处于隐性形态,譬如对于一些要对后果负责的事情,就喜欢 “集体领导”而不喜欢“个人决策”,总以为“群体智慧”做出的决定更值得 信任;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詹尼斯就分析研究了大量错误的“群 体决定”,发现一个决策群体内聚力越强就越容易导致群体思维的错误。这是 小群体中隐性的“从众心理”。如今到了网络时代,网络发言的“合成谬误” 已经完全处于显形状态,“从众心理”是公开的、张扬的,“群哄”效应是显性 的、放纵的。而这种内聚力越强,也越能形成“群哄”的“合成谬误”。有许 多社会性热点新闻,都能引起强烈的网络反响,即使案件还没有水落石出,网 友跟帖通常也都是“一边倒”,每位网友个人只说几句话,但合成的力量还是 很巨大的,这往往被称为“网络审判”,有人甚至干脆就称之为“网络民兵”。 可见从众心理在网络时代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心理行为随访岗位职责.doc》
心理行为随访岗位职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公司工作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章程规章制度公司文案公司简介岗位职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