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2022-06-01 来源:章程规章制度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今年4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中国人大网上分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全文,就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内容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有力地保证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利益,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凝聚和调动权利,充分发挥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我国国家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有关国家的重大事项,有国家权力机关充分审议,集体做出决定;而在具体执行上则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以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保证了国家的法律、方针、政策在本地区的贯彻执行,又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治权利,从而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自己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变成全体人民的共同行为规范和自觉行动。

综上所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要求。

推荐第2篇:教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课 人大制度 造福人民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懂得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定要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2)通过讨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政体模式”,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西藏改革开放后所发生一系列变化中”,引导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探究性学习活动,深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好形式,从而激发热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5条优越性

三、教学难点

1、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特别是实现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

2、坚持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定要从我国的国情与实际出发,决不能照搬西方那一

套政治体制。

四、教学过程

(一)学生时政演讲(5分钟)

(二)知识回顾

1,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2,我国的国体、政体是什么 3,人民大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教师总结】这几个知识点回顾帮我们复习了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内容,以及它的地位: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我们也知道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这个最根本的政治制度。那为什么我们要坚持它呢?它又何重要?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三)导入

【多媒体展示】西藏的今昔对比图 【问】比较这两幅图,说说你看到的变化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这两幅图展示的都是西藏人民,不同的是一个是解放前的西藏人民,一个就解放后的西藏人民。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从改革开放后,西藏地区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中来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也就是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西藏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四) 讲授新课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优越性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改革开放后西藏社会制度的变化

【多媒体展示】图:封建农奴制背景下的西藏人民的生活、西藏自治区的人民在为选举人大代表举行投票仪式

【问1】农奴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给西藏人民带来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农奴制背景下的西藏人民是没有人身权利和自由的,他们的权力都被农奴主所占有,他们的利益也被农奴主所占有,所以说农奴制背景下的农奴只是农奴主的一件附属品,是没有任何权利与自由可言的。而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给西藏人民最广泛的民主,让他们通过民主投票来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来保障自己自身利益的实现,让他们真正享有了民主和自由,实现了“翻身农奴做主人”。

【问2】西藏人民“翻身农奴做主人”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哪条优越性?(泛问)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西藏人民“翻身农奴做主人”,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优越性的体现。

【问3】为什么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体决定政体,所以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然也是为实现最广泛人民的民主,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服务的。而且我们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也有力的保障了全国各族人民当家作主,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广泛民主和自由。

优越性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给西藏经济发展的变化

【多媒体展示】西藏1959——2008年GDP和人均GDP变化示意图 【问1】这幅图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这幅图展示的是西藏1959——2008年GDP和人均GDP变化示意图,在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从1959年到2008年,西藏的GDP和人均GDP都呈现出一个迅速增长的趋势,它说明了改革开放后,西藏的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问2】西藏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哪条优越性?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从西藏经济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反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正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确保了他们主人翁的地位,才能调动西藏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使西藏各族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迸发出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热情,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优越性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多媒体展示】图: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历届人大常委

表: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少数民族的比例

【问】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代表参加,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适当的少数民族代表名额,说明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保障各民族的政治平等,保障了每一个民族的人民都有共同参加国家重大事务的商讨、决议的权利。而保障了各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平等,是不是就对保证民族团结起到了重大的积极作用,从而维护了国家统一。所以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另一方面的体现就是在我国在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问题上,我国奉行的是一种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中央统一领导就保证了国家的统一,而中央与地方适当分权就通过让地方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从而发挥了地方在发展本地区各项事业建设上的积极性。

从西藏改革开放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和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中,我们已经体会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三条优越性。那我们再来看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剩下的两条优越性在我国的建设中又是怎样体现的呢?

优越性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多媒体展示】美国“三权分立”结构图

【教师】事例:美国政府因预算原因面临关门危机

【问1】为什么美国的每年的政府财政预算案都不能按时完成?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美国“三权分立”的弊端:三权分立使相当一部分权力在相互牵制中抵消,常常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从而导致了行政效率的下降。以致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政府短暂关闭期间,美国曾发生国家卫生院的诊所不再接受新病人,数百个站点的垃圾无人处理、20万护照申请延请等乱像,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巨大困扰。)

好了,现在我们来看看我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不是也存在这各权力机关之间由于矛盾,而导致行政效率下降的问题。

【问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规定的各权力机关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其实,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一定程度类似三权分立,它进行明确分权,将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委托给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具体展开工作,但不同的是这几个权力机关它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所以它们始终要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其监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的一种民主集中制原则。 【问3】这种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有什么优越性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能够同时兼顾民主和公平。关于国家的重大事务由国家权力机关充分审议,按照法定程序,集体做决定,从而保证了民主。而在具体执行上则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从而提高了效率。所以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优越性五: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多媒体展示】“十二五”规划制定过程图

【问1】从“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中,说说党是怎么一步步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 【学生回答】

【问2】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政治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规划、意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一系列决议然后上升为国家意志,进而变为全体人民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要求。 【问1】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坚持什么样的要求?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书本

【讨论】我国能不能照搬西方政体模式?为什么?

五、课后总结

1、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五条优越性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定要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决不能照搬西方那一套政治体制。

六、作业

课后习题册

推荐第3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体现

1.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 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 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 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我国宪法规定,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人 大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它集中人 民的意志,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国家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 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和最好形式。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在我国,凡属国家管理范围内的一切 重要制度,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或间接创建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立法权,通过制定宪法和 法律,建立一整套有关国家生活的制度,如经济制度、教育制度、选举制度、婚姻制度等。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体现着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我 国存在的各种制度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比,都只是表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局部或侧面,只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能体现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 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在改革开放和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必须大力倡导全社会团结协作的精神, 特别是在危难时 刻和紧要关头,更要使全民拧成一股绳,全国形成一盘棋,携手抵御风险、克服困难,充分 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 面对非典疫情, 社会各方面 团结一致、齐心协力,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形成了共克时艰的强 大合力。 疫情就是命令。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 党政军群和社 会各界, 想国家之所想, 急民族 之所急,服从大局、听从指挥, 统一步调、密切配合, 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 处使。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哪 里有疫情,哪里就有真情奉献;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无私援 助。 大批医务人员特别是军队医 务人员紧急奔赴救治工作第 1 线, 大量防治非典物资源源不断 地运往疫区,众多企业为保障市场供应千方百计地扩大生产,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疫病 无情人有情。

艰苦卓绝的斗争,使人们的心靠得更近、贴得更紧。 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一定要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 新。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我们社会管理的任务和内容比过去要繁 重和复杂得多,对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抓紧建立健全各 种应急机制。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准备,不仅要落实到思想和工作上,而且要落实到 制度和机制建设上。目前,我们在一些方面已经形成了应急机制,并在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 作用。但从全社会来看,预警和应急机制还很不健全。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统筹考虑,注意 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有益经验, 切实加强我国应急机制和能力建设, 努力形成一套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以提高我们应对各种突 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 现有的应急机制该完善的要进一步完善, 亟需建立的应急机制要抓紧 建立,同时要加强各种应急机制的协调配合,使它们能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中形成合力。要 建立健全社会动员机制。迅速、有效地组织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成功应对突发事件 的关键。要坚持和发扬我们在社会动员方面长期形成的好传统、好做法,同时要大力创新社 会动员的方式方法,综合利用经济、政治、法律等手段,建立健全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参与 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机制, 建立健全调动全社会人力、物力和财力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机制, 努力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进一步制度化。要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机 制。社会管理机制对应急机制建设起基础性作用。有了良好的社会管理机制,平时社会管理 工作搞得扎实深入, 需要应急的时候应急机制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 部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有效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城乡社区管理机制等,是社会 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抓紧建设。社会管理机制涉及方方面面,要统筹安排, 逐项加强, 同时要注意加强各种社会管理机制之间的衔接, 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 面管理的体系。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是我们党长期奋斗和艰辛探索的必然选择, 是中国历史上最广 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 力。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充

分发 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我们就一定能够更好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不断推 向前进。 社会主义优越性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坚持“两 个基本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与凝聚力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正确 看待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特别是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有着深 远而现实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在本质上确有优越性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指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优越,即社会主 义制度的优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由它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决定的。具 体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指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是优越的,而 不是说现行的一切具体制度和作法都尽善尽美; 二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现状的主流 是优越的,而不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都完美无缺;三是指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之后经过主观努力可以发挥优越性, 而不是说公有制建立后立即就会自然而然地 变得无比优越。 毛泽东同志在 1957 年谈到社会主义制度时指出:“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制 度比较旧时代的社会制度优胜得多。如果不优胜,旧制度就不会被推翻,新制度 就不可能建立”。(《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下册第 461 页)关于社会主义制 度优越性的表现,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作了概括,指出:“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 服的固有矛盾,具有资本主义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社会主义使人民真正成为 国家的主人,日益摆脱剥削制度和生产资料私有制形成的旧思想旧习惯,日益提 高共产主义的觉悟,日益形成共同的理想、共同的道德和共同的纪律。社会主义 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度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 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 92 页)。 从根本制度的本质特征看社会主义优越性,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 先表现在它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社会制度是否适 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适应的就是先进抢夺睥社会制度,不适应的就是落后的、腐朽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而建立起来,它 能够以资本主义不可比拟的速度发展社会生产。 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决定 的。第一,社会主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 矛盾,使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样就能

调动和发挥全 体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 智,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第二,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共同富裕的原则, 它否定了资本主义按资分配,即“劳而不获、获者不劳”的剥削制度,使消费者 的分配与劳动者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紧密结合起来, 从而极大地激发劳动人民 的积极性。第三,社会主义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克服了资本 主义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使国民经济能够有计划、按比例、迅速协调和稳定 的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表现在,它能够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基础上, 不断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 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国家,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 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 生活水平日益得到提高。我国职工的年平均工资,1952 年为 446 元,1980 年上 升为 762 元。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1982 年同 1978 年相比,农民家庭平均每人 的纯收入增长 92.2%。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表现在它的政权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 在 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管理国家 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国家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 公仆,人民对他们有选举权、监督权和罢免权。这样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 会主义在政治上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 它必然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经济事 业的巩固和发展,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物质文 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人们逐步得到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物 质生产和物质分配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从而制约着人的 发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不仅参加物质文明建设,而且参加精神文明 建设。社会非常注意为其成员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劳动者在改造客观世界 中,逐渐摆脱剥削制度长期形成的旧思想、旧习惯,树立共产主义的新思想、新 风尚。同时,也在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 造就了社会主义公民之间民主、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 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二、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已初步显示了它的优越性 二十世纪的世界历史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正确的。根据这些基 本理论建立和

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在 70 多年的实践中,已初步地显示了它 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1、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和状大,已成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实践。从本世纪初到 50 年代,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世界三大洲先后有 15 个国家在共产党 的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这占世界人口总数近1/3 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实 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伟大变革,消灭了剥削制度,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他们为实现和发展社会平等、民主、自由的光辉事业在努力奋斗,在经济和社会 发展方面取得了空前的进展和成就。到 80 年代,这些原来经济基础大多数都比 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业总产值已占到世界工业总产值的 2/5,国民收入已 占到世界国民收入总额的 1/3。社会主义的兴起,支持和促进了亚、非、拉民族 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沉重打击和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同时,社会主义 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是制止和战胜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伟大力量 和中流砥柱。

2、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显示了公有制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优越 性。十月革命前的沙皇俄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当时俄国在 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微不足道。拥有世界观 1/6 土地和 1/13 的人口的俄国,十月 革命胜利前,工业总产值只占世界总产值的 2.7%,仅及美国的 6.9%,德国的 17.2%, 英国的 22%。 但是, 经过仅 60 年的发展 (期间还有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 , 大大缩小了苏美之间的经济实力的差距。到 1982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成为美 国的 80%, 苏联国民收入已成为美国的 67%; 1986 年, 苏联石油产量为美国的 140%, 生铁为 286%,钢为 214%,铁矿为 504%。

3、社会主义中国 40 年建设取得了举瞩目的成就。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经济非常落后,工业更是落后。40 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历史 性成就,尽管其中有过不少曲折和失误,但社会主义制度已初步显示出来的优越 性都是不能抹杀的。在工业建设方面,1988 年同 1949 年相比较,工业固定资产 原值由 124 亿元增加到 10641 亿元,增长 85 倍左右。煤、电、钢铁、纺织等工 业的生产能力十几倍地增长,现在我国已建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 系。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1953--1988 年,国民生产总产值平均增长 7.1%, 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 6.9%。1988 年,我国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 总产值分别达到 29847 亿元、11770 亿元、14015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 为 1949 年的 38.3 倍、18 倍和 198 倍。钢铁、煤炭、原油、电力、棉纱等主要 产品都居世界前奏位。

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 8 位。

三、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展关键在于体制改革和路线政策 社会主义制度确有优越性,这不仅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阐明,而且为社会 主义实践所证实。但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在实践中能否真正充分地发挥出来,还 有待于人们的主观努力,有赖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积极创造条件,还需要靠 人们的辛勤劳动。历史经验和现实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否发挥出 来,关键在于体制和路线政策。

1、按照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办事。我们要努力学习,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关 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论述, 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经验, 不断加深对 “什 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按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发展进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是是人们自觉建设起来的社会制度。同任何其它事 物一样,社会主义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我们只能认识它,研究它,顺从它,而不能改变它,违背它。否则,就要受到历 史的惩罚。 建国以来, 我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 既有伟大的成就, 也有巨大的失败和挫折;既有正面的经验,也反面的教训。成就和失误,经验和 教训,都是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有关系。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 特别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完成之后,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就应该转 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也可以说是社会主义自身的要 求,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律。1957 年以前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把 经济建设作为中心,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相反,在有些时期搞了“以阶级斗 争为纲”,忽视了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挫折。事实说明,认识和 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是极其重要的。当然,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崭新 的、伟大的事业,对它的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是轻而易举的,同时也需要有一个 过程。 因此, 我们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和自然科学知识, 深入实际, 调查研究, 善于总结,不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这样,我们就可以少走或 不走弯路,把工作搞得更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改革经济政治体制,使社会主义制度日趋完善和发展。恩格斯指出: “所 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 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43 页)社会主义社 会为什么必须改革?就是为了有利于发展生产力,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

推荐第4篇:深刻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深刻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坚持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不动摇,对于贯彻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能体现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民主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并能长期执政,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是带领人民实现自己的利益。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中国,中国共产党是唯一的执政党。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为崇高理想而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制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家政权,都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国家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就决定了我们国家的政体必须是最能保障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体,最能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的政体,最便于人民群众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政体,归根到底一句话,必须是最能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政体。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们国家的政体,这是非常正确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选民或选举单位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表决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决定重大问题必须经过充分讨论,然后付诸表决,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除被剥夺政治权力者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择权和被选举权;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除具有与会权、审议权、表决权、选举权等基本权利之外,还具有提名权、建议批评权、询问权、质询权、视察权;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必须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要求,认真履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依法认真行使职权,必须与选民或选举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并自觉接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由此可见,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具实质性、广泛性、代表性、合理性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最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制度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情况表明,世界上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适用的民主政治模式。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民主政治制度,归根结底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决定的。我们国家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我们国家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一样,都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历史为什么要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为什么要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内外政治环境相适应,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人民饱受凌辱和苦难。从那时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中的有识之士,围绕中国究竟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采取什么样的政权组织形式,展开了长期的争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争论与探索的结论是,摆脱了“三座大山”压迫的中国,只能走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走别的什么道路,走别的道路只能是死路一条;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只能采取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政权组织形式,照搬西方多党制、三权分立、两院制的

政治模式不符合中国国情,是注定要失败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是最适合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政治制度,而且是最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的民主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重效率、最有效率的民主政治制度马克思主义者是动机和效果统一论者。我们办任何事情,都不但要有好的动机,而且要谋求好的效果。效果往往是和效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不讲效率的效果不可能是理想的效果。由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一个国家如果在政治建设上不讲效率,势必要影响或阻碍这个国家的经济效益乃至整个社会效益。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要创造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在政治上也应追求更高的执政效率。尤其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长期占优势的强大压力,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比较优势,把握有利条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讲求效率,取得发展的主动权。否则就会丧失机遇,陷于被动。多年来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证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是世界上最先进、最民主的政治制度,而且是世界上最重效率、最有效率的政治制度。

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要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赶超发达国家,其政治制度建设必须确立保护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和集中社会资源、促进跨越式发展的双重目标。我国成功推进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全具备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和集中社会资源、促进跨

越式发展的双重功能,它既注重公平、又讲求效率。我们必须长期坚持,不能动摇。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时俱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主政治制度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在政权建设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举,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创新,体现了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开放的制度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格,能够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各个时期的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自我完善,不断地汲取和借鉴全人类共同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但毋庸讳言,这一制度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受历史和现实、国际和国内、理论和实践、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里应该指出的是,健全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本着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有利于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有利于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则来进行;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以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既要积极借鉴人类共同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又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不照搬西方民主政治的制度模式;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权力,严格依法依程序办事,集体

决定问题,集体行使权力;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实践,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健全,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全国各族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推荐第5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及其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及其优越性.txt51自信是永不枯竭的源泉,自信是奔腾不息的波涛,自信是急流奋进的渠道,自信是真正的成功之母。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及其优越性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和优越性:

(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12亿人民怎样管理国家?主要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种组织形式。人大及其常委会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人民代表大会这种最广泛的民主形式、民主制度,便于人民群众行使自己的权力,并通过这样的政治组织参加国家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一院制。国家权力统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权性和至高性,其他国家机关都是它的执行机关。人大与政府、法院、检察院在职能上虽有所分工,但不是各自分立、平等分权的关系,而是决定与执行的关系,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

(三)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二是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按民主程序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三是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作出的决议、决定,各地都必须遵照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时实行“会议制”,集体决定问题,少数服从多数,也体现了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于实行民主集中制,因而能保证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并使其他国家机关按照自己的职权开展工作。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是民主的,又是富有效率的。

(四)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并通过人大及其常委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实现管理国家事务的民主权利,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有利于有序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这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大优势。

其主要特点是:

(1)这一制度充分贯彻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体现了最广泛的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组织形式。

(2)这一制度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既能使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又能使各个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兼取民主和效率两者之所长。

(3)这一制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事务实施领导的特色和优势,有利于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便于把党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组织和动员全体人民统一行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在于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建立我国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第一,它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人民不仅有权选择自己的代表,随时向代表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意见,而且对代表有权监督,有权依法撤换或罢免那些不称职的代表.

第二,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在国家事务中,凡属全国性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做出统一决定的重大问题,都由中央决定;属于地方性问题,则由地方根据中央的方针因地制宜的处理。这既保证了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又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中央和地方形成坚强的统一整体。

第三,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使少数民族能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总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确保国家权利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当家做主的宗旨,适合我国的国情。

推荐第6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及其优越性

《冰融化了》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将经历对冰融化过程的观察。教学思路是先让学生先预测在室温下冰会发生什么变化,然后用温度计测量冰融化时的温度以及周围空气的温度。通过观测他们发现,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下降了,这说明并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在此基础上学生设计一个冰块快速融化的实验。

首先半杯冰完全融化成水的时间需很长时间,因此在课堂中要观测到冰完全融化成水是不可能的。虽然缺少了这部分数据,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认识到了两点:

1、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在0℃,换句话说,冰0℃时就会融化。

2、在冰融化的过程中,学生普遍测出周围的温度在降低,他们发现了冰在融化过程中,会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才会导致周围温度的降低。

其次在对于如何加快冰的融化速度,学生们大多数能够提出加热的方式(放在热水中、在太阳下晒等),也有极少数同学根据上节课的发现,提出加盐的方法,还有一部分同学提出砸碎的方法,但没有学生能够提出用吹风的方法。在实验时,按照书本上的方法,我准备了形状、大小相同的冰块,装在塑料袋中,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比赛哪个小组融化的快。虽然在比赛前,学生们知道为了比赛的公平,只能改变一个因素,但在实际比赛中,有很少的小组遵守比赛规则,但他们的合作精神还是值得赞赏的,有的学生把冰块放到衣服里,捂在手心里或吹热气,这让我非常感动。

建议:第三单元的课应该放在天气转热的时候上。在整体的安排上,可以先上第四单元磁铁,再上第三单元,穿插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要根据天气的情况来安排。

推荐第7篇: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

提 纲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和特点

1、我国政体的含义: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国体的含义:国体即国家性质。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2、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表现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民主集中制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2、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动员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广泛的代表性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生命所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方式,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真正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中国决不能搞“三权分立”

3、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推荐第8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最好体现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最好体现

“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这在《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一书中得到深刻论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的统一,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三权分立”制度是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为理论根据,以财产私人所有制为经济基础,以两党制、多党制为制度支柱,其最终目的是保证和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三权分立”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权力分工和利益分配,是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制衡和权力分工。这种制度并不能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因为参与制衡的每一方都是某一利益集团的代表,不是人民的代表,甚至不是多数人的代表,不能保证权力行使的广泛代表性。在我国,由于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不存在根本利益不同的集团,因而也就没有“三权分立”赖以存在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更无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因此中国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追求自由、民主、人权的国家制度,是我们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公民和人大代表的自由,又有公民和人大代表的责任,充分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这种制度与西方的“三权分立”相比,具有充分的民主性和广泛的代表性,真正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根本上避免了“三权分立”制度议行脱节、分而不立、互相掣肘的种种弊端。邓小平同志曾精辟地指出:“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最好形式,它能够在最广泛的范围内将人民组织到国家政权之中,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由此可见,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具实质性、广泛性、代表性、合理性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最能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政治制度。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制度。在近代史上,我国曾几次模仿西方的政治制度,搞“三权分立”,但这些都没有给中国人民带来真正的民主和自由。历史证明,在中国照搬西方政治体制的模式是一条走不通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政权组织形式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政权,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同这一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只能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类社会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是最适合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政治制度,而且是最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的民主政治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成就,改革开放之所以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我们国家之所以能有今天这样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根本上说,是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得益于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得益于坚持和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符合我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制度。

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最好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党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人民当家做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为崇高理想而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最好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方面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正确处理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两个方面,对于国家的统

一、民族的团结,都是至关重要的。与此同时,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把各地区、各阶层、各民族、各方面的代表人物吸纳到政权中来,真正实现民主,以及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都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国家政治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意义。

(作者系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

推荐第9篇:临沂政法干警文化综合(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2015临沂政法干警文化综合(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

在政法干警考试中,文化综合中的政治知识是必考的内容之一,今天就为大家带来2015政法干警文化综合(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以助考生对这部分的内容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建立我国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1)它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人民不仅有权选择自己的代表,随时向代表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意见,而且对代表有权监督,有权依法撤换或罢免那些不称职的代表。

(2)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在国家事务中,凡属全国性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做出统一决定的重大问题,都由中央决定;属于地方性问题,则由地方根据中央的方针因地制宜的处理。这既保证了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又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中央和地方形成坚强的统一整体。

(3)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使少数民族能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因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确保国家权利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适合我国的国情。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备考信息请登录临沂中公教育(linyi.offcn.com)网站查询。

推荐第10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迪庆州国投集团热力公司

张永江

内容摘要: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自治与国家统一的结合,区域自治与集中统一领导的结合。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一方面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的各项自治权利(2001年全国人大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又进一步完善了对各项自治权利的规定)。上级国家机关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目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并努力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加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另一方面,又明确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地方的遵守和执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要把国家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完成上级机关交给的各项任务。既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又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这种民族自治和国家统

一、区域自治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正确结合,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显著特点,并使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优越性

国情

宪法

国家

领导

结合

统一

正文: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民族问题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但我国民族问题处理和解决得很好,这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其中,民族区域自治就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放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践已经证明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巨大成功,成为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一把钥匙,表现了很大的优越性。

邓小平同志说:“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区别,涉及国家理论中的复合制与单一制的区别,可以列举若干条,但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在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中,各民族共和国可以自由退出联邦;而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各世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中国的情况,最主要的就是适合中华民族关系的情况。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尤其是从元代到清代最终形成了包括56个民族的民族大家庭。中国各民族的分布,呈现大分散,小聚居和相互交错聚居的态势。这种民族关系状况,适合于采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不适合采取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历史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我国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国势蒸蒸日上。

民族区域自治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建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自治地方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行使各种自治权利。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可以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时,可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自行培养各级干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企业、事业单位要优先招收少数民族人员;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自主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制定本地方的经济建设方针、政策和计划;合理调整生产关系,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对可以由本地方开发的自然资源,优先合理开发使用;自主安排本地方基本建设项目,管理隶属于本地方的企业、事业单位;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开辟对外贸易口岸,开放边境贸易,在外汇留成等方面享受国家优待;自主安排地方财政收支,确定各项开支标准;实行减税或免税;决定本地方教育规则、学校设置、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用语和招生办法;自主发展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民族传统医药,开展民族体育活动等。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50多年来,对维护国家统一,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保障少数民族的各项基本权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其中,自治区相当于省级行政单位,自治州是介于自治区与自制县之间的民族区域,自治县相当于县级行政单位。 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地位,原则上是依据各自治地方的地域大小和人口多少决定的。自治区与省同级,自治州与地级市同级,自治县与县同级。

沐浴着十七大的东风,满怀着丰收的喜悦,我们迎来了迪庆藏族自治州建州五十周年的喜庆日子。五十年弹指一挥间,一个贫穷落后、百废待兴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以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向世人展现了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的欣欣向荣景象。这是全州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结果,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大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傈僳、纳西、白、彝、回、普米、苗、汉等26种民族组成的边疆多民族自治州。历史以来,全州各族人民在高原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但近代以来,各族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为反抗压迫剥削,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各族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但由于受到反动派的残酷镇压而告失败,各民族受压迫剥削的悲惨命运没有改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全州各族人民才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翻身得解放,做了国家的主人,才开辟了迪庆州发展的新纪元。岁月如歌,1950年迪庆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中获得解放。1957年,国务院批准设立迪庆藏族自治州,在民族区域自治的大道上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雨露。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迪庆州各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已迈出辉煌的一步,为迪庆的团结、进步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古老的迪庆高原焕发勃勃生机,全州上下深化对州情的认识,使迪庆各项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半个世纪以来,历届州委、州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团结奋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奋发图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巨大发展。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得到保障;民族关系融洽,民族团结日益巩固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得到普遍推行,保障了各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当家作主权利;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全面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巨大提高。1993年,迪庆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12月26日,省政府召开了迪庆扶贫工作现场办公会,原则通过了《关于迪庆州脱贫致富规划纲要》,确定了“基础先行,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思路,揭开了迪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的大幕。近年来,更是在“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引领下,迪庆交通、通讯、能源、市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旅游文化、水电、生物、矿产四大支柱产业建设突飞猛进,成为拉动迪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显现出生机盎然的繁荣景象。至2008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达55.67亿元,全州财政总收入完成5.4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6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3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95元。从建国初期基本上“自耕自食”的自然经济,到今天经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真正实现了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书写了自治州发展史上最为辉煌壮丽的篇章。

基础设施日新月异。 建国初期,迪庆境内没有一寸公路,没有一部电话,没有一条卫生、功能齐备的街道,交通闭塞,全靠人背马驮。解放后国家为了发展边疆民族经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公路,建机场,竖铁塔,一条条玉带在雪山草原间不断延伸,一道道彩虹在江河峡谷中腾空飞越,天堑变通途,电波行空、铁马奔驰、银鹰翱翔。格萨尔神驹“日行千里”的神话如今已成现实。建设了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作用的城镇、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农村通达条件明显改善,水利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移动通讯覆盖率、电话普及率和宽带入户率不断提高,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到2006年底,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4426千米,全州拥有油路里程1006千米。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17.65千米。全州29个乡镇实现了通公路、通客车,182个村委会已有178个村委会通了公路。迪庆香格里拉机场自1999年4月30日试航成功以来,先后开通了香格里拉至昆明、成都、上海、西双版纳、拉萨等9条航线,飞机日起降架次由最初的一周3个架次发展到2008年的日起降22架次。迪庆从1994年底实现了市区电话程控化和国际国内电话直拨,目前州内所有乡镇所在地和主要交通干线移动通信风格覆盖率达90%以上,主要是景区景点覆盖率达100%。全州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11部,而全州移动电话达到11万部。在城镇建设方面,全州形成了以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德钦县升平镇、维西县城保和镇为中心城镇,经济开发区与塔城、叶枝、奔子栏、金江、小中甸、虎跳峡等6个各具交通枢纽型、旅游风景名胜型、历史文化型、农业基地型的建制镇以及20个乡镇相互依托、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城镇格局。城市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有了明显改善。

现代农业顺势崛起。建国之初,全州农业农村经济极为落后,农业生产基本处于“刀耕火种”的小农经济状态,物资商品奇缺,商业意识淡薄,农民群众生活十分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惠农、利农、强农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迪庆州委、州政府把搞好“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加大扶贫攻坚力度,采取结对帮扶、安居温饱、整村推进、易地搬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等措施,使迪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九五”末的734元增加到2008年的2595元,翻了两番多。“十五”期间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67亿元,实施了10578户、52890人的安居工程,34个重点村扶贫项目、6个巩固温饮小康示范村项目成效明显,115个特困自然村安居温饱工程和民族特困乡综合扶贫开发项目取得了实效,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足发展,农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农业顺势崛起,农村正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至2008年,全州粮食总产达13.95万吨,实现全年农业总产值9.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95元。

品牌效应日益凸现。建国60多年的历程中,由于地处边远、远离中心城市、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很长一段时期迪庆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改革开放以来,迪庆加大了对外开放和宣传力度,“香格里拉”品牌的成功推出,使迪庆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特别是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荣获“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名镇”桂冠,梅里雪山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虎跳峡和澜沧江梅里大峡谷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白茫雪山高山杜鹃林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使香格里拉成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中国旅游业十大影响力品牌”、2006年“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2006年完美假期十佳线路”……迪庆成为备受国内外关注的地区,成为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香格里拉品牌逐渐成为迪庆扩大开放的标志、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团结全州各族人民的纽带,迪庆自然资源景观独特、文化资源蕴涵丰富的优势逐渐显现。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建国前,迪庆境内仅有初级中学一所、小学102所,境内没有一名大学毕业生。新中国建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教育、卫生、文化、科技、广播电视等社会稳步发展。实施了“两免一补”,“藏区高原农牧民学生救助工程”等一系列惠民政策。2006年,全州有中专一所,完全中学6所,初级中学18所,小学校(点)924所;全州在校中专生2000余人,高中生3850人,初中生15066人,小学生36668人;全州共有中专教师136人,高中教师215人,初中教师786人,小学教师2448人。2006年全州拥有各类技术人员6467人,其中高级职称280人,中级职称2347人,初级职称2704人。少数民族科技人员占79%。全州有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津贴的专家40人,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193人。民族教育得到重视,民族语言文字得到尊重和使用,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较大成效。

干部队伍茁壮成长 。 1957年迪庆藏族自治州刚成立时,全州仅有当地民族干部1082人。2007年底,全州机关干部、国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和国有企业管理人才共有11172人,少数民族有9203人,占总数的82%;比1957年增长8.51倍。州委、州政府为了保障迪庆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把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作为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做好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工作来抓,并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来增加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和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素质。在少数民族干部的使用上,既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又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历史、自然和现实基础等客观实际,体现特殊而不降低标准,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干部在民族地区发展与稳定方面起到的特殊作用和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的特殊影响,大胆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骨干力量,通过不断努力,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正跻身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的各级领导岗位,迪庆各民族干部已在各行各业中崭露头角,逐渐成为行业里的佼佼者和中坚力量,已成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骨干队伍,成为全州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带头人,为我州的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正当祖国欢庆60岁生日之际,迪庆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尽管当前迪庆还面临一些特殊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有清晰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全州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加快发展、开创美好未来的饱满热情和高昂壮志,有过去60年艰苦奋斗打下的基础和经验,有滇川藏三省区结合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旅游、生态、气候、生物、水能、矿产、畜牧等自然资源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和把迪庆建设成为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的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未来的迪庆必将是政治稳定、经济腾飞、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宗教有序、事业昌盛、人民幸福、城乡秀美、民富州兴的迪庆。迪庆必将以崭新的姿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创造新的辉煌。

这是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的结果,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民族地区的具体体现。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证明,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合乎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第一,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它妥善地解决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自治的关系,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放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自主权利。

第二,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在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过程中,结合民族地区特点,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三,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政府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给予扶持和帮助,从而把民族地区丰富资源和先进技术结合起来,把人力和物力结合起来,在民族共同富裕的同时,国家也强盛起来。

第四,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各民族维护祖国主权和统一,保卫边疆,既是热爱祖国又是热爱民族的表现,既维护了国家的最高利益,又维护了民族自身的利益。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占总面积的74%,畜牧业是牧区经济的基础。从这一基本事实出发,在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时,自治区坚持以牧为主,发展多种经营,充分发挥牧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加工业和乡镇企业,把畜产品加工业作为畜牧业的一个后继产业,以推动内蒙古经济的全面发展。自治区有制定农村牧区小康规划时提出,到本世纪末农业比例达55%,牧区率先达到小康。

新疆在贯彻中央改革开放和各项方针政策过程中,因地制宜地发挥资源优势,使自治区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随着国家沿边开放战略的实施,新疆制定了“全方位开放”、“外引内联、东联西出”的发展方针。新疆是我国拥有边境线最长的省份,同蒙古、俄罗斯、哈萨斯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个国家接壤。新疆抓住这有利形势,先后在沿边地区开辟了15个通商口岸,几十条公路从其腹地延伸到边境,17个城市被列为开放城市。新疆已成为我国向中亚、西亚、欧洲发展商贸的重要枢纽。

纵观新中国60年的历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土壤,符合国情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于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巩固各民族的大团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的:“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绝不能动摇、削弱和丢掉这个制度。这是关系国家安定团结、关系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原则问题,绝不能有丝毫的含糊。毫不动摇地把这一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职责。

必须切实贯彻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法。这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上级国家机关要带好头,作表率。上级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应当适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应当采取特殊的政策措施,支持、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搞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民族自治地方也要切实行使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自治权,既保证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在本地的贯彻执行,又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真正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辉煌属于过去,希望属于未来。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实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的六十年的成功经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加强学习、勤奋工作,加强团结、顾全大局,始终做到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作风上务实,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以实际行动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一定能够统一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把我国建设成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参考:《中国日报》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实践》

《迪庆年鉴》

第11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框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一、学习目标

1、识记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及我国权力机关体系。

2、了解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和权力、义务。

二、问题探究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怎样产生的,我国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2、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和地位各是什么?

分析:(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性质、职权、地位、常设机关。

(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性质、职权。

(3)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体系。

3、判断下列情形属于人大的哪种职权

(1)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检查中发现建筑领域中普遍存在拖欠工程款、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建议国务院对政府投资工程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薪资的情况进行全面清查。2003年10月起,全国开展了清欠工作。

(2)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各种情况,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06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8%。

(3) 2001年,沈阳市中人大会议否决了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

(4)2005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正法》。

(5)2008年3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选举胡锦涛为国家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选举吴邦国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选举习近平为国家副主席,同时,选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 2008年3月1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经过投票表决,决定温家宝连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4、下列材料分别体现了人大代表的哪些职权?

(1)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案组收到的1050份议案中,有一份关于加快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议案格外引人注目。这份议案的正文只有4页,代表的签名则多达21页。来自12个代表团的376名代表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2)到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规定的议案截止时间,共提出议案506件。其中法律议案500件,监督工作方面议案6件。

(3)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2747票赞成、108票反对、47票弃权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4)1989年湖南省31名人大代表对政府提出质询,一名副省长因此被罢免;2000年广东省人大代表提出质询,导致省环保局长被调离、1名副局长被撤换。

(5)2008年3月,国务院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经代表们分组认真审议并提出修改意见后,在全体会议上获得高票通过。

三、易混易误知识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有立法权,都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2、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3、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4、人大常委会在人大闭会期间,行使人大的职权。

5、正确认识与人民代表大会相关的几组关系。

6、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是领导与被领导、相互监督、权力相互制衡的关系。

四、知识结构图

地位

职权

常设机关

性质

地位

职权

人民行使国 家权力的机关地方各级人大法律地位 产生方式 人大代表任期权利

五、堂清检测

见《非常学案》当堂检测

1、

2、

3、

4、5题;课后实践导练第6题。 义务

第12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本节主要包括四个问题

一、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括确立的背景与西方议会制的不同)

二、为什么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怎样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四、案例分析

一、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括确立的背景与西方议会制的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即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国体与政体:国体是国家的性质,及国家的权力由社会的哪个阶级或哪些阶级掌握。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只要是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体现国家的具体的政治制度。

背景:1840年后,中国逐步沦为半知名内地半封建社会,从那时起,各阶级,阶层就围绕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开展了长期和激烈的斗争。比如,戊戌变法有人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北洋军阀的伪宪制,国民党的国民大会都没能成功。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这些都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吧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得出了结论,符合我国国情的只有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9月。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不同:1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有着本质的区别(课本p226)简单归结一下:我国是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根本利益一致;西方议会主席是由各个政党、各个利益集团、各种社会势力政治分赃的结果,每个党团背后站着供养他的利益集团,议员们勾心斗角,尔虞我乍。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一府两院”(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关系与西方国家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有着本质区别。”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我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西方三权

分立(立法、行政、司法分别有议会、政府、法院把持)有时候由一个政党控制,有时候由不同政党分别控制,经常以牺牲民众利益为代价,互相扯皮。

3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西方议会议员有着本质区别,我们的代表具有广泛性(来自各地区,阶层),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而西方则是脱离生产工作第一线的“职业议员”

二.为什么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必要性: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③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④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①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13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师: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制度。阅读课本58页四个镜头的内容,回答两个问题。PPT

师:1.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是什么关系?

生: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在国家政权机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师:翻到课本55页第一段,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查等机关,第三段其他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里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放大到人民代表大会的话对应的就是对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师:2.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质询政府的财政预算,否决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具有决定权、监督权,政府和法院要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其监督。

师:这也是我们上次课的重点内容之,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回忆一下有哪几项? 生:立法、决定、任免、监督

师:要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话,就在前面加上

师生:最高

师:那第三题,根据所学,尝试归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这题应该怎么做?

生:

师:是不是不会做,这就说明啊,我们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复习,更没有预习。对吧?

生:

师:要解决这个题的话我们要首先解决政体这个基本政治名词。PPT

政体的含义?

生: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

师:课本59页第一段,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政权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生:

师:那肯定是政权掌握在谁手里谁决定嘛,政权掌握在那个阶级手里就是我们熟悉的国家性质,国家性质又称国体,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国家政权掌握在谁的手里。很明显国家政权掌握在谁手里,谁就有权决定采取相应的形式 1

来组织自己的权力机关,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那么,从一个国家的政体,也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国体,就是说不管采取何种政体,总是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实施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政策。所以PPT

生:政体反映国体,

师:所以他们是政权内容与形式的关系。PPT大家能不能说出这些国家的政府首脑啊?美国、巴西、印度、德国、意大利、英国、日本。

生:总统、总理、首相

师:同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他们政府首脑的称谓却不同呢?

生:因为他们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不同?

师:那不是说政体由国体决定的嘛,国体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政体会不一样? 生:

师:这说明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这是由各国具体国情决定的,包括: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和国际环境等。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形式有两种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制又可细分为总统制共和制和议会制共和制。英国和日本就是君主立宪制的典型代表,英国还有女王,日本还有天皇,这是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分享权力互相妥协造成的。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就是说国体相同,政体可以不同(英国、美国);国体不同,政体可以形式相同但不可能完全相同(中国、印度);同一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实际需要不同,可以实行不同的政体;但始终,政体不能脱离国体而存在。为什么?

生:

师:没有内容就没有形式。讲了政体就应该讲我们国家的政体了,我们国家的政体是?

生: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

生: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师:我们系统的来学习一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首先它是不是横空出世的? 生:

课本59页第二段大字: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独一无二的创造,但也是有所依据的,不是凭空捏造的,)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所以它的产生是

师生: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1949年九月第一次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是它特殊的地方, 普通的地方呢,它只能是而且应该是民主共和制,这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它也是相当于民主共和制下的议会制共和制。人民代表大会就相当于议会制共和制中的什么?

生:议会

师:第二点讲它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不看书上,光看“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也能知道是?

生:民主集中制

师:,这也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最重要的特点,我们就来具体学习一下民主集中制,含义?

生: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师:怎样来理解呢?也就是民主集中制的表现,我们来看上节课的内容PPT,人民选举出人民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来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包括决定各重大事务和产生各级国家机关具体行使国家权力。用一个表来归纳呢就是这样的。PPT

落实到课本三个方面,

1.从人民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看,我国的权力机关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因此,它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表明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具有广泛的民主基础,充分说明了我国的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体现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2.从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看,国家的机关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样不仅便于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权力,又通过各个国家机关在职责上的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协调一致的工作,避免了权力的过分集中。

3.从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看,我国幅员辽阔,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在坚持中央统一领导下,必须照顾地方特点,发挥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方面,中央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地方合理地利益和要求。另一方面,地方要自觉服从和顾全大局,正确运用权力,避免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

这在导评54页也有一个表,这里给我们划分了四个,大家也可以按照这个来理

解记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就是?

生:民主是集中的基础,集中是民主的保障。

师:综上所述,我们就能总结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即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再加一句是建立国家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其基石当然是人民代表大会,有了刚刚加的那句话,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比较好理解了吧,为什么?

生: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师:但是,如果问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光答这点得不得行?

生:不得行

师:这涉及到的为什么的问题?为什么的问题应该怎么答?

生:必要性和重要性

师:我们就看必要性,我们说政体能不能独立存在,

生:不能

师:所以PPT

生: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师:而相对独立性呢?我们不是讲过我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吗? 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

师:实践出真知,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也是一样,如果觉得自己已经爸爸自己搞的很累了,但是还是没有效果的话就要问问自己这个方法适不适合自己了。

生:

师:好了,我们看重要性,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什么重要意义?

生:保障人民民主……

师:大家都很聪明,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1.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因为人民代表是人民自己选举产生的,而且随时可以向代表反映问题,对人民代表进行监督;2.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因为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力,人民就有了生产和生活的积极性。如果当家做主的权力的不到保障,人民每天就想着闹革命去了,哪还有什么其他心情啊,就像有的同学一样,觉得自己玩的权利没有得到保障,休息的权利没有得到保障,所以人在教室心在外或者

蒙头大睡。

生:

师:3.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协调是因为国家机关都由权力机关产生,高效的话说的是国家机关都要对权力机关负责,受到它的监督。促使其提高行政效率,保障人民利益。

师:第四点

生: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师:这体现在人大代表中都有各民族的代表,而且我们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的利益。还要补充一点保证了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的统一,凡涉及全国的重大问题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做出正确决定,中央作出决定部署。 过度:

民主是一个过程,虽然我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优越性,但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的利益。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一步完善?

生:

师:想一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各个环节,PPT

师:选举环节,是不是会出现贿选等情况?所以PPT

生:①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

师:履行职权方面,是不是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所以PPT 生:②进一步加强人大的立法职能和监督职能

师:因为选举环节出了纰漏,导致选出来的代表就不是我们真心实意想选的,所以连代表师谁我们都不清楚,有意见找谁反映也不清楚,或者知道也不想找他,代表联系群众就成了空头支票。所以PPT

生:③进一步密切人大与群众的联系

师:还有一项最根本的我们前面已经讲了,单元导入也提了,就是PPT

生: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大家应该小结是记在了课本14页上。下来自己看。

师:小结。我们这节课就只讲了两个大问题,政体与国体的关系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讲了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三个问题,是什么讲了产生,活动原则和最大特点和含义,为什么讲了必要性和重要性,怎么样的话讲了四个方面,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起来。

第14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0年6月,湖南省临澧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以整改工作未达到预期效果为由否决了临澧县政府一项关于重大污染问题整改的工作报告,并发出了本届人大常委会第一份督办函,要求政府继续整改,5个月后再次向县人大常委会汇报整改结果。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表明(

) ①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 ②政府是人大的职能部门,必须对人大负责 ③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④

解析: 题意反映了人大与政府两个国家机关的关系,体现了人大对政府的监督,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体现,④正确。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①排除。政府是独立的国家行政机关,不是人大的职能部分,②错误。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错误。 答案: D 2.人大常委会否决政府报告(

) A.会导致国家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矛盾 B.有利于政府改进工作,更好地对人民负责 C.说明否决权是人大的最基本职权

D.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解析: 政府由人大产生,必须受人大监督,对人大负责。人大常委会否定政府报告是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表现,有利于政府改进工作,更好地对人民负责,B正确,A错误。C中“最基本”的说法错误。D与题意无关。 答案: B 3.为科学合理地编制好2010年度立法计划,8月,浙江省启动2010年立法计划编制工作,公开向社会征集立法项目建议。截至9月底,共收到各部门提出的立法建议项目49件,收到群众来信45件、电子邮件37件,内容涉及经济、教育、卫生、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认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它(

) ①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②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④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①②④均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正确表述,D正确。③颠倒了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答案: D 4.2010年6月9日,武汉市委人大工作会议明确规定,保证工人、农民、妇女、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党外人士在人大代表候选人中占有适当比例。这是贯彻实施新修改《选举法》的重要举措,直指近年来人大代表“官多民少”现象。这一规定有利于(

) A.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法定职责 C.保证公民平等地参与国家立法 D.完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制度

解析: 这一规定有利于完善人大代表的构成,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这一制度更好地体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A正确。B、D与题意无关。C说法错误。 答案: A 5.(2011•鞍山模拟)某市人大实行代表无陪同视察制度。有陪同的视察,往往使人大代表看不到真实情况,听不到群众发自内心的声音;无陪同视察,使人大代表摆脱了官气,更容易与群众打成一片。可见,实行无陪同视察制有利于(

) ①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其职责 ②政府更好地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人大代表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④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有关人大代表的知识,②讲的是政府,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6.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选举法》进行修改,明确提出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的代表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这意味着基层群众的声音得到进一步放大。这是由于(

) A.基层群众植根于基层,往往更能体味和表达朴素的民意

B.增加适当的基层代表有利于提高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议事效率 C.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D.基层群众当选人大代表表明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物质保障 解析: C、D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7.(2011•济南模拟)2010年两会期间,人民群众对“明星”代表、“企业家”代表的提案和言论表现出特别的关注,因为其“特殊”身份和影响力,人们更加关注其言行能否发出自己的声音和意愿。人大代表不管来自哪个地区,也不管来自何种行业(

) ①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 ②都可以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③都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④都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人大代表的地位和职责。①说明了人大代表的产生,②④说明了人大代表的职责,③说明了人大代表的地位,都是正确的,故选D项。 答案: D 8.有人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就是“人民代表会议”,进而把“人大代表”等同于“会议代表”,认为“代表代表,会完就了”。这一说法是(

) A.正确的,因为人大代表本身就是一种荣誉 B.正确的,因为人大代表不能履行国家职能

C.错误的,因为这是对人大代表和人民代表大会的错误认识 D.错误的,因为只有全国人大代表才是会议代表 答案: C 9.2010年6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行政监察法的决定。上述材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

) A.立法权 B.决定权 C.审议权 D.监督权

解析: 材料中说的是修改行政监察法,故选立法权。 答案: A 10.询问和质询是人大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法定形式,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依法开展专题询问和质询。人大能够质询“一府两院”是因为(

) A.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B.我国人大依法享有决定权 C.“一府两院”依法各司其职

D.“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答案: D 11.自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了修改选举法的准备工作。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规定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并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这表明(

) ①只有城乡“同票同权”,才能实现人人平等 ②我国各族人民享有平等选举的权利 ③我国人民民主权利的法律保障逐步完善 ④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依照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①说法太绝对,排除掉。②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 D 12.漫画表明(

)

A.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坚持依法执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C.党委和政府都必须自觉接受人大的领导和监督

D.实行民主集中制是人大制度组织和活动的重要特点

解析: 人大监督国务院各部门预算,说明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受其监督,这是民主集中制的体现。 答案: D 13.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说明(

) ①我国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 ③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 ④我国不断加强人大自身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 我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其他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故①不正确。③与材料无直接关系。 答案: C 14.近年来,我国各地人大常委会建立了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要求人大代表在任期内必须向原选举单位的选民述职。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

) ①有利于密切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 ②有利于提高人大代表的代表意识和履职意识 ③是代表接受选民监督的重要途径 ④是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人大代表接受选民的监督,并没有体现人大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故④不选。 答案: A 15.人大代表与网民通过“微博”进行交流,成为近两年两会的新现象。这一现象体现了(

) A.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 B.人大代表接受人民监督

C.人大代表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D.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解析: B、C、D与现象不符。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6.材料一 “围脖”,即微博。与普通博客相比,微博一般有字数限制(如Twitter对博文字数的限制是140个字符),通常就是三言两语,更新迅速,特别适合移动电话的网络应用。在中国,写微博常被戏称为“织围脖”。

材料二 2010年“两会”的一道靓丽风景就是代表和委员“织围脖”。如右边漫画。人大代表王全杰就在自己的微博里这样总结道:1.微博节约时间,适应当前的快节奏;2.具有实时

性和现场性,看到的、听到的,马上写下来、拍下来发到博客,立刻传遍全球;3.贴近网友,不论是农民工还是省长、教授,有手机即可平等交流。 结合材料,说明“微博”对人大代表履职的意义。(10分) 解析: 设问指向“微博”对人大代表履职的意义,考生在解题时要把握材料中“微博”这一新媒体的特点以及在沟通交流中的独特优势,联系人大代表如何履职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答案: “微博”的迅捷性、实时性、现场性和平等交流等特点,使得这一媒体能拓宽民主渠道,便于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形成有价值的提案,更好地行使代表的权利。同时,也有利于人大代表随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义务。(10分) 17.某市人大常委会向市民公开征集未来5年立法项目与建议草案,10天内共收到市民意见2 081件次,其中立法建议221件,60%以上的市民建议被采纳。

(1)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的?(10分) (2)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20分) 答案: (1)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实行民主集中制。②人大常委会向市民公开征集立法项目与建议草案,并收到市民的大量意见,这体现了集中指导下的民主;60%的市民意见被采纳,体现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10分) (2)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②新中国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的选择。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④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我们要坚持完善这一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20分

第15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政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它反映了国家权力如何配置、如何构成的方式。

2、共和制,是指通过选举产生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且实行任期制的一种政治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

(1)依据宪法(第5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首要的、核心的地位。

(2)第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国人民的代表机关,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具有最高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对全国人民负责并受全国人民的监督。

(3)第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军事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决定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4)第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决定全国性重大问题的机关。例如,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的报告,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均由全国人大审查和批准;省级行政区划的变更和建置,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均由全国人大批准和决定;另外,关系国家安全的战争与和平问题,也由全国人大决定。

(5)第

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生活中处于最高的监督地位,它负责监督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实施,其他各最高国家机关均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其监督。

组成:广泛性与代表性

职权

A、最高立法权: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如义务教育法,国籍法等);

B、最高任免权:(1)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根据国家主席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2)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3)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委主席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4)选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5)有权罢免上述所有人员,接受这些人员的辞职。

C、最高决定权: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以及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D、最高监督权:监督宪法的实施;监督最高国家机关的工作,包括听取工作报告、对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的各部、委提出质询案,改变或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一)地位: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其地位表现在两方面:1。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的关系。全国人大常委会从属于全国人大,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监督,在每次全国人大开会时,向大会报告工作;全国人大有权罢免常委会组成人员,改变或者撤销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

二、职权:国家立法权、法律解释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参与全国人大的组织工作、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

------------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和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

各专门委员会只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工作机关,是权力机关的内部机构,不具有行使国家权力的能力,不能对社会做出有法律约束力的决定。

全国人大的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可由大会主席团、三个以上代表团或十分之一以上的代表联名提出,再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决定,即可成立。调查任务结束,即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时,也可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四)职权(重点)

1。地方立法权

(1)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拥有地方立法权。

(2) 地方立法权是由1979年7月通过的《地方组织法》首先规定的。

(3)地方性法规是指由宪法或法律授予地方立法权限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和发布的,在本行政区域内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4)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属于自治权,不同于一般的地方立法权。

2。确保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决议的遵守与执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也有责任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国家权

力机关的有关决议在本行政区域内的贯彻落实。

3. 决定权

(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有权审议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预算及其执行情况的报告;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项。

(2)乡、镇人大“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财政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并“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政工作的实施计划”。

(3) 地方各级人大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可以通过并发布有关决议。

4. 任免权

(1)地方各级人大选举本级人民政府的正副职领导人员,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

(2)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选举并有权罢免本级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并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上一级人大代表。选出或决定罢免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出或决定罢免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经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3)乡级人大有权选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主席和副主席。

(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人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乡级人大主席、副主席,均可以向本级人大提出辞职请求,由人大会决定是否接受其辞职。

(5)++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辞职,须报经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5. 监督权

(1)地方各级人大有权听取和审查本级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还有权听取和审查本级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改变或撤销本级人大常委会的不适当决议;听取和审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此外,地方各级人大还有权通过质询、评议等形式,监督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监督本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1979建立)

(三)职权(重要)

1。本级人大的组织工作。包括领导或主持本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召集本级人大会议;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领导本级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的工作;联系本级人大代表,组织代表开展活动;补选上一级人大出缺的代表和罢免个别代表。

2。确保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决议的遵守和执行。

3。地方立法权。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大常委会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根据本级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可以依法制定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须报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实施,并由省级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4。决定权。

5。任免权。

6。监督权。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一、权利

各级人大代表除了最基本的与会权(出席本级人大会议)以及在人大会中的审议权、表决权和选举权之外,主要包括以下9个方面的权利:

(一)提案权;

(二)提名权;

(三)建议、批评权;

(四)询问权;

(五)质询权;

(六)视察权;

(七)发言、表决免责权;

(八)人身特别保护权;

(九)物质帮助权

------------选举制度

选举的概念:选举是指某一社会群体中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按照既定的方式和程序,根据个体自己的意志,选择若干人员担任某项公职的行为

一、普遍原则

二、平等原则

三、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

四、秘密投票(无记名投票)原则

五、差额选举制度

------------下列人员准予行使选举权利:

(a)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b)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没有决定停止行使选举权利的;

(c)正在取保候审或被监视居住的;

(d)正在被劳动教养的;

(e) 正在受拘留处罚的。这些准予行使选举权利的人员所述的原选区,应把他们登入选民名单。

------------基层自治制度

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框架下,以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为领导,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城乡地区实现居民直接行使相关政治权利及所在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制度。------------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一)法院的内部机构

1、审判庭:包括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行政审判庭

2、审判组织(审判案件的组织形式)

 独任庭:由一名审判员对案件进行审判的法庭

 合议庭:由3名以上审判人员(审判员和陪审员)对案件进行审判的法庭  审判委员会

(二)审判工作的原则与制度

 独立审判原则: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宪法》第126条)。

 公开审判原则

 适用法律平等原则

 合议制度与陪审制度

 回避制度:

 两审终审制度

------------一国两制

1、一国两制概述:全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就是一个国家,根据其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自己国家的一部分地区实行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

★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为了实现统一大业,根据世界的现实、历史的状况和中国的实际提出来的现实而合理的构想

------------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

(一)、(1)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

1。行政长官的地位: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也是行政长官,负责领导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行政长官与立法会的关系

(1)行政长官对立法会负责:香港特别行政区必须遵守法律,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负责。而行政长官作为香港的首长,负有对立法会负责的法律义务。

(2)相互制衡(行政对立法的制衡)

A,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公布法律;签署立法会通过的财政预算,将财政预算、决算报中央人民政府备案。

B,根据国家或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安全或重大公共利益的需要,决定政府官员或其他政府公务人员是否向立法会或其属下的委员会作证或提供证据。

C,发回重议权: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如果认为立法会通过的法案不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整体利益,可在三个月内将法案发回立法会重议。

D,解散立法会的权力:如果行政长官拒绝签署立法会再次通过的法案,或者立法会拒绝通过政府所提出的财政预算和其他重要法案,经协商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见,行政长官可以解散立法会。行政长官在解散立法会前,须征询行政会议的意见,并在其一任任期内只能解散立法会一次。

E, 要求立法会召开紧急会议

F,向立法会作施政报告

G, 限制提案权的职权:如果立法会议员向立法会提出涉及政府政策的议案(公共开支、政治体制、政府运作),必须在提出之前得到行政长官的书面同意。

(3)相互配合。指行政与立法应有沟通、合作,共同构筑和谐、共进的关系,以求决策正确,处事高效,更好地为港人整体利益服务。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

一、行政长官:代表特别行政区,对中央人民政府和特别行政区负责。协商产生并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二、立法会:议员由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和委任三种形式产生。

三、司法独立。澳门特别行政区独立行使审判权,各级法院的法官根据由当地律师和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委员会的推荐,由行政长官任命。

第16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2课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学习目标】

1.识记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和具体表现。

2.理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晨背核心•抓关键】

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政体:

(1)含义:是指一个国家的的组织形式。

(2)我国的政体是。

2.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

(1)含义:在民主上的集中和集中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2)具体表现:

①在人民代表大与_的关系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与____的关系上,

③在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含义:。

(2)地位:以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治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1.决定因素: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2.基本内容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②人民通过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作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

因此,这一制度以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1)它保障了;

(2)它动员了;

(3)它保证了;

(4)它维护了。

实践证明,我国的国体和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的好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合作探究•求突破】

规范形成习惯,习惯养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1 - 为国家;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依法行使各自职权;④实行

2014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各阶层由人民选出

来的代表齐聚首都,代表人民行使神圣权力。大会审议并批准了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

工作报告,审议批准了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思考: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建运作的原则是什么?

(2)这一原则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达标训练•抓落实】

(标识★的为选做题)

1.在我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这体现了

权和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重大事()

务,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①大与“一府两院”是相互领导的关系

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以及按②人大与“一府两院”是相互监督的关系

法定程序决定本地行政区域内重大事务。这③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体现了() ④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原则 A.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的职权完全对等A.①④B.③④C.②④D.②③

B.国家权力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之间实行民★6.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了《政

主集中制原则 府工作报告》,依法选举和决定任命了新一届

C.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国家机构领导人员。由此可见()

方国家机构的职权 ①我国人大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D.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实行人②人大代表享有选举权、审议权和决定权

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全国人大决定国家的一切事务

2.2014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积极建立健全④其他国家机关必须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畅通群众控告申诉渠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进一步严肃查办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中的职★7.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

务犯罪案件等7类案件。由此可见,我国的础上,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检察机关是() 告的决议,决定批准关于2013年中央和地方

A.我国的审判机关B.我国的权力机关 预算执行情况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

C.我国的行政机关D.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案的报告。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2014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过了60①集体行使职权②我国唯一的权力机关③决

年的历程,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定国家重大事项④决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

的优越性。这一制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①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②决定了我国人8.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走过了60年的

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历程。这一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赖以生存

协调高效运转④保障了人民在国家机关直和发展的广阔沃土。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中

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进行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伟大实践,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民主权

4.在我国,公民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利的自觉选择,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

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途径。

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由此可见() 运用政治常识论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

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人大代表具有提案权④公民通过人大代表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务

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最高人

规范形成习惯,习惯养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2 -

第17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国家管理形式、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一、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基本内容、优越性,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及表现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2、我国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3、优越性: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统一;有利于我国各民族平等和团结;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业和民族团结。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内容: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 人民在普选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 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职能。④ 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5、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义务: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6、民主集中制:(1)含义: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2)表现: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上,人大代表民主选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决策少数服从多数;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上,国家行政、司法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3)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集中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和保障。

一、人民和人民代表的关系

在我国,人民是指一切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

一、热爱祖国的社会主义爱国者和劳动者。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由全国人民代表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是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要深入群众,紧密联系群众,经常听取人民的意见和要求,接受选民和选举单位的监督。

二、人民代表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人大代表的义务包括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代表组成,是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和任免权。

三、人大代表的权利、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和公民的政治权利的关系

人大代表的权利既不同于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也不同于公民的政治权利。人大代表的权利包括提案权、质询权、审议权、表决权;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有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而公民则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

四、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从体系上看,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机关中处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立法权、最高监督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都不能超越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本地区内的一切重大问题均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并监督实施。

五、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则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部分职权,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年必须至少召开一次人民代表大会。

六、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联系是:二者共同构成了国家机构。但是,二者又有严格区别: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包括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等国家机关。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中,人民代表大会处于核心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它们之间是决定和执行、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七、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是国家权力的中心。从体系上讲,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立法权、监督权、任免权、决定权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治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人民代表大会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物质载体,二者不能等同。

八、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宗旨的直接体现,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体现并维护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基本政治制度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还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要不断坚持和完善上述基本政治制度。

例一:分析我国的国家管理形式为什么能有效保证国家机关的协调高效运转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第三,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地工作; 第四,国家权力的运行,既有统一的目标,又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例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要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1)这是我国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国家和人民、整体和部分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我国国家权力的运行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统一人民的意见和要求,统筹地方和局部的工作,协调方方面面的利益。

(2)实行民主集中制,人民可以选举人大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充分行使权力,为每个中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合理的方式,有利于保持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秩序。

(3)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既能保证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有利于各个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

(4)实践证明,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是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必然要求。便于人民参加对国家的管理,促进国家机关合理、高效运转,能够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力量集中起来,维护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动员和组织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例三: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决定,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澳门特别行政区2013年立法会产生办法和2014年行政长官产生办法有关问题的决定。会议表决通过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列席人员名单。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会议经表决,任命陈光国为十一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会议还表决通过了其他任免案。

简要说明上述材料体现的国家管理形式的道理。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

3、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决定,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的体现。

4、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澳门特别行政区2013年立法会产生办法和2014年行政长官产生办法有关问题的决定、通过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列席人员名单、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等,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的体现。

5、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陈光国为十一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任免权的体现。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材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一系列决定体现了这一点。

例四:兰州市政府为解决“行车难、停车难”问计于民。许多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民积极出谋划策。

请分析上述三种政治行为主体是怎样影响政府决策的?

(1)人大代表依据宪法和法律,参加行使国家权力。通过提案、建议案等形式,行使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由市人大行使决定、监督的职能。

(2)政协委员通过提案、建议案等形式,由市政协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3)市民行使言论自由权,行使批评、建议等监督权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表达意愿。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决策。

第18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淄川一中高2011级《政治生活》导学案课时:1 序号:11第五课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编制:胥燕审核:魏玉芝上课时间:2012年3月15日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①了解政体和国体的关系②正确理解民主集中制的内容

③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④理解我国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能力目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运用事例说明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具体表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1、民主集中制的内容。

2、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三、知识链接 (背诵)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四、学法指导

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五、学习内容

【课前延伸学案】要求:利用课前25分钟,完成下列学案内容,并熟记、理解课本重点知识,找

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便于课堂上针对性强化学习。

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政体:(1)含义: (2)我国的政体: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国体)决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决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正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国体)、人民当家作主的直接和最好体现.

2.我国政体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民主集中制 (1)含义: (2)具体表现: ① ② ③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含义: (2)地位: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1.基本内容

2.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决定因素和地位: (2)意义:

(3)优越性:

(4)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课内探究学案】

【探究1】材料一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共2985名。其中,工人代表551名,知识分子代表631名,解放军代表268名。这三类代表共1450人,占代表总数的48.5%。

材料二近年来的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议案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涉及的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这些议案分别交由有关国家机关负责办理。 材料三 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都要审议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以及其他报告和议案。

(1)材料

一、

二、三分别说明了什么政治现象?

(2)根据材料

一、

二、三,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六、归纳小结 ★知识结构

七、巩固提升

1、关于我国的政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级

①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制的一种具体形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上海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40次会议,以医保修改方案中许多条文仍存有争议为由,否决了市政府提交审议的城镇医保办法的议案。据此回答2-3题: 2.上述材料表明() B级

①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 ②政府是人大的职能部门,必须对人大负责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3.人大打破“惯例”,否决政府报告() B级

A说明政府无法单独行使权力B有利于监督政府改进工作,更好地对人民负责

C说明否决权是人大的主要职权D会导致国家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矛盾

4.《物权法》从起草到高票通过,历经8次审议,广泛征求意见,这体现了我国()B级 A.公民政治权利的扩大B.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 C.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执关D.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5.在每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部部长作国家财政预决算报告,两高院院长作工作报告,由各位代表审议并需经大会表决通过。这表明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 () B级

A.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 B.监督和被监督的C.互相监督、分工合作的关系D.分权与制衡的关系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是 ()A级

A.人民代表B.人民代表大会C.人民当家作主D.全国人大

二、非选择题:

7.材料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三:"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奋斗的结果和历史的选择,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个根本政治制度,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这对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人民民主具有决定意义。C级(1)说明材料

一、二反映的政治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2)根据对问题(1)的分析,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八、课后作业

1、民主集中制的内容。

2、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九、学习反思(教学反思)

第19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制度:民主集中制(人大与人民,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中央与地方)

基石:人民代表大会

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组成:人大代表

权利:①审议各项议案②表决各项决定③提案权④质询权

义务: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

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

为什么: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

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

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3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利益和意志,显示了我国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4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它保证了国家机关

协调高效运转,它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5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

政党制度

基本内容: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②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发扬

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为什么:①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②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

③它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它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

权的制度。

为什么: 1根本上是由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2它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3“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社会基础

4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政治基础

5优越性:A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B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D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民族问题

关系原则制度+其他

中国共产党

性质(先锋队,三个代表)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理念

地位(核心,执政党)

①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才能维护国家的统

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③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政治领导

执政方式

民主: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科学:遵循执政规律、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实现科学领导

依法:坚持依法治国,实现国家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党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

政党制度(地位;基本内容12345)

国际与中国

主权国家

权利(独立;平等;自卫;管辖)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是当代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既享有基本权利,又必须承担相应义务

国际组织

作用(促进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和国家矛盾)

国家利益1国际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2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的相悖是引起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

维护我国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基本依据;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安全利益,政

治利益,经济利益

时代主题

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 坚定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

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12345

竞争实质

1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提高综合国力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

外交政策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基本内容:1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

本目标。

2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外交职能

切实履行好对外交往职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条件和机遇发展自己。

形式

联合国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

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

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第20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每日一练(20

13、

10、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实现这一结果的意义是()

①有利于更好地表达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

②从制度层面消除城乡选举差别

③完善了等额和差额选举相结合的全国人大代表选举方式

④保证了人大代表平等地行使权利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2.2012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人大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会议分别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报告。这表明()①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是全国人大的职能部门③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必须对全国人大负责并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④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2013年是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59周年。下列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政体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③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则 ④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⑤D.③④⑤

4.(09北京卷28)1989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法律,标志着“民告官”有了法律保障。此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又通过了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等多部法律。上述法律有的由全国人民大会通过,有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大会的 ()

A.领导机关B.常设机关C.执行机关D.监督机关

5.在2012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一位代表在对政府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之后,对参加讨论的温家宝总理说:“我讲出来供您参考,不是要求您。”总理认真回答说:“你是人民代表,有要求我的权利。”在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权利是()

A.建议权和提案权B.提案权和问责权 C.问责权和质询权D.审议权和质询权

6.2012年两会上,众多代表、委员利用方便快捷的 “微搏”,将自己的议案、提案的核心部分与广大网民分享,听取民众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议案、提案,深受网民欢迎。这表明()

A.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B.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渠道有所拓宽

C.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履行政治协商职能

D.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必须通过代表和委员

7.哈尔滨香坊区某公交车站设置不够合理,距离人行横道和过街天桥都比较远,经常有乘客穿越绿化带到车站乘车,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存在很大隐患。

如果你是人大代表,谈谈为解决这一问题你将如何履行职责,并说明履行职责的依据。 答案:进行调查研究,听取和反应人民群众的建议和要求,了解周边居民对站点设置的建议,行使提案权,对相关部门解决这一问题进行监督。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职权,履行义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do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公司工作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章程规章制度公司文案公司简介岗位职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