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实习报告

2021-01-30 来源:实习报告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无损检测读书报告

《无损检测技术》读书报告2014书写格式

目的:掌握无损检测中的射线、超声、涡流、磁粉、渗透等基本测试方法,以及无损检测在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展思维,对各种测试方法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初步学会正确选用无损检测手段检查评价工程构件质量和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一、版面格式:

1、读书报告名称应正确,如:

2、应体现自己的相关信息,必须正确。包括: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任课教师、学年学期。

3、学习态度良好、字迹、版面应清洁,手写8000字左右,图、表全由手工完成,统一用“南阳理工学院稿纸”。

二、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1、无损检测的基本概念、发展

2、无损检测的特点和应用

3、常用无损检测种类

三、常用无损检测技术掌握情况:

1、射线检测技术,包括:概念、基础知识、仪器与设备、常用标准、检测评定。

2、超声检测技术,包括:概念、基础知识、仪器与设备、常用标准、检测评定。

3、涡流检测技术,包括:概念、基础知识、仪器与设备、常用标准、检测评定。

4、磁粉检测技术,包括:概念、基础知识、仪器与设备、常用标准、检测评定。

5、无损检测新技术(至少2项),包括:概念、基础知识、仪器与设备、常用标准、检测评定。

四、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实例:结合自己掌握无损检测技术情况和兴趣自选一实例。包括有以下内容:

1、检测的对象

2、使用的检测方法

3、无损检测过程

4、检测(评价)结果

5、针对本检测实的想法和改进

五、读书总结:10 总结:包括:学习过程、认识、开拓思考、以及对本课程的改进意见,专业创新等。

参考文献:至少5篇篇2:《无损检测技术》读书报告评分依据 《无损检测技术读书报告》评分依据

一、版面格式:10

1、读书报告名称应正确

2、应体现自己的相关信息

3、学习本课程的时间、地点

4、学习态度、字迹、版面应清洁

二、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1、无损检测的基本概念、发展

2、无损检测的特点和应用

3、常用无损检测种类

三、所选无损检测技术介绍

1、所选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2、所选无损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3、所选无损检测技术仪器与设备

4、所选无损检测技术检测方法

5、所选无损检测技术常用标准

6、所选无损检测技术检测评定

四、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实例

1、检测对象

2、检测方法

3、检测过程

4、检测结果

五、总结:10 总结8 参考文献2篇3:南阳理工学院《无损检测技术》读书报告2014书写格式

《无损检测技术》读书报告2014书写格式

目的:掌握无损检测中的射线、超声、涡流、磁粉、渗透等基本测试方法,以及无损检测在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展思维,对各种测试方法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初步学会正确选用无损检测手段检查评价工程构件质量和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一、版面格式:

1、读书报告名称应正确,如:

2、应体现自己的相关信息,必须正确。包括: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任课教师、学年学期。

3、学习态度良好、字迹、版面应清洁,手写8000字左右,图、表全由手工完成,统一用“南阳理工学院稿纸”。

二、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转载于:无损检测读书报告)

1、无损检测的基本概念、发展

2、无损检测的特点和应用

3、常用无损检测种类

三、常用无损检测技术掌握情况:

1、射线检测技术,包括:概念、基础知识、仪器与设备、常用标准、检测评定。

2、超声检测技术,包括:概念、基础知识、仪器与设备、常用标准、检测评定。

3、涡流检测技术,包括:概念、基础知识、仪器与设备、常用标准、检测评定。

4、磁粉检测技术,包括:概念、基础知识、仪器与设备、常用标准、检测评定。

5、无损检测新技术(至少2项),包括:概念、基础知识、仪器与设备、常用标准、检测评定。

四、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实例:结合自己掌握无损检测技术情况和兴趣自选一实例。包括有以下内容:

1、检测的对象

2、使用的检测方法

3、无损检测过程

4、检测(评价)结果

5、针对本检测实的想法和改进

五、读书总结:10 总结:包括:学习过程、认识、开拓思考、以及对本课程的改进意见,专业创新等。

参考文献:至少5篇篇4:无损检测技术试验报告 201—201 学年第学期

实验(实习)报告

课程名称:飞机结构防腐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姓名:

学号:

实验一超声波检测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超声波检测法的基本原理、优点和应用局限性。

2、熟悉超声波检测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熟悉使用垂直探头和斜探头探测试件内部缺陷的操作过程。

二、实验仪器设备(只需写明实验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需写具

体型号)

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被测试块和耦合剂

三、实验原理

主要是基于超声波在试件中的传播特性:

1、声源产生超声波,采用一定的方式使超声波进入试件;

2、超声波在试件中传播并与试件材料以及其中的缺陷相互作用,使其传播方向或特征被改变;

3、改变后的超声波通过检测设备被接收,并可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

4、根据接收的超声波的特征,评估试件本身及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及缺陷的特性。

四、实验步骤

1、探头连接:将直探头、斜探头或其它类型探头与超声波探伤仪相连接。

2、超声波探伤仪基本参数的设定:根据探伤构件的材料、外形尺寸及选用的探头类型,调节、设定超声波探伤仪的声速、声程等检测参数。

3、仪器校准:利用标准校准试块,校准仪器,设定仪器零点。

4、涂耦合剂:在探伤区域内涂抹耦合剂。

5、进行探伤操作。

五、实验结果描述

1、在纵波检测法中:工件无缺陷时,只显示始波和底波,当工件有缺陷时,在始波和底波之间出现一个伤波,当缺陷横截面积很大时,将无底波,声束被缺陷全反射。

2、在横波检测法中:横波检测可以弥补纵波检测的不足之处,近表面检测能力高。因为横波穿透能力差,所以检测一般无底部回波,在缺陷的地方只有一个伤波出现。

六、回答思考题

1、简述超声波检测法的特点及适用性。

答: (1)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等多种制件的无损检测;

(2)穿透能力强,可对较大厚度范围内的试件内部缺陷进行检测。如对金属材料,可检测厚度为1~2mm的薄壁管材和板材,也可检测几米长的钢锻件; (3)缺陷定位较准确;

(4)对面积型缺陷的检出率较高;

(5)灵敏度高,可检测试件内部尺寸很小的缺陷;

(6)检测成本低、速度快,设备轻便,对人体及环境无害,现场使用较方便。

2、说明纵波探测法根据什么确定缺陷的位置和大小。

答: 设探测面到缺陷的距离为x,材料厚度为t,从示波器始波t到伤波f的长 ??度为,从始波到底波的长度为,可得x=()t。由此,可求出缺陷的位置。?? 另外伤波高度随缺陷或损伤增大而增高,所以可由伤波高度估计缺陷或损伤的大小。当缺陷或损伤很大时,可以移动探头,按显示缺陷或损伤的范围求出缺陷或损伤的延伸尺寸。

3、分析超声波探测法中使用斜探头产生横波的特点,说明为什么在超声波检测中使用横波探测来辅助纵波探测。

答:

斜探头产生横波的特点:

当把斜探头接触到构件上时,超声波在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因为两者都是固体,反射波和折射波都存在纵波和横波,如图所示。图中,上部是第一种介质,其声速为c1,声压为p1,下部是第二种介质,声速为c2,声压为p2,l为入射纵波,l1为反射纵波,l2为折射纵波,s2为折射横波。

一、固体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当入射角αl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αl增大到第一临界值(第一临界角αlcr1)时,纵波折射角βl2=90°。因此,当入射角大于第一临界角时,在被检测构件中,只有横波射入。用斜探头检测时,如果被检测构件中的折射波同时存在纵波和横波,会给判断缺陷和损伤带来困难。因而,检测时要适当调节探头入射角(即斜楔块的角度),使入射角大于第一临界角,让被检测构件中只有折射的横波。 当入射角继续增大到第二临界角(αlcr2)时,横波折射角βs2=90°

。如果入射

角大于第二临界角,横波也将全反射。当入射角等于第二临界角时,只在构件表面存在表面波。

超声波检测中使用横波探测来辅助纵波探测的原因:

纵波检测受仪器盲区和分辨率的限制,表面和近表面检测能力低。横波检测可弥补纵波检测的不足之处。用纵波探头检测,工件中垂直于谈侧面的缺陷或损伤不易发现。因此,常辅以横波检查。横波波长短,检查缺陷能力比纵波高,波束指向性较好,分辨力强。 实验二涡流检测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涡流检测法的基本原理、涡流检测深度的影响因素。

2、了解涡流检测法的优缺点和应用局限性。

3、熟悉涡流检测的基本步骤和涡流检测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只需写明实验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需写具

体型号)

涡流探伤仪、带三条不同深度划痕的试样

三、实验原理

涡流检测法是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的。在检测线圈上通交变电流(即激励电流),会在线圈的周围产生一个交变磁场(初级磁场),如果将线圈靠近被检测的导电工件,工件内会感生出交变电流——涡流,涡流的大小、相位及流动形式等受到试件导电性、导磁性、形状尺寸、裂纹缺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涡流在工件及其周围产生一个附加的交变磁场(次级磁场)。这个磁场的磁力线穿过激磁线圈时,就在线圈内产生感应电流,它的方向与激磁线圈中原来的电流方向相同。这样,检测线圈中的磁场就是激励电流和涡流共同感生的合成磁场。既然涡流受到试件导电性、导磁性、形状尺寸、裂纹缺陷等多因素的影响,由涡流产生的次级磁场也会受到这些因素影响,检测线圈中的合成磁场同样受到影响。因此,通过测量检测线圈中的电流变化量可以确定次生磁场的变化量。如果试件表面(或近表面)有裂纹的话,势必使涡流的流动发生畸变而影响次级磁场,导致线圈中电流的变化,从而反应出试件出缺陷的情况,这就是涡流检测的原理。

四、实验步骤

1、首先应对试件表面进行清洗,去除试样表面对探伤有影响的附着物。

2、连接探头和涡流探伤仪。

3、仪器使用前,应先通电一定时间,使之稳定,然后才可选定试验规范和进行探伤。

4、操作仪器菜单,设置合理的检测参数。

5、必须在保证适当和正确的探伤性能的情况下来选定探伤规范。要把探伤仪器调整到能充分探测出所定的缺陷,而将缺陷以外的杂乱信号排除掉。 (1)探伤频率的选定。通常选择能把指定的对比试块上的人工缺陷检测出来的频率作为探伤频率。 (2)选择线圈。首先要使所选线圈能适合于试件的形状和尺寸,同时要使之能探测出指定的对比试块中的人工缺陷。 (3)探伤灵敏度的选择。它是在其他调整步骤完成之后进行的,要把指定试块上的人工缺陷的显示图像调整在探伤仪显示器的正常动作范围之内。 (4)探伤仪有平衡电桥时,应让试件在实际探伤状态下,放在无缺陷的部位进行电桥的平衡调整。 (5)对装有移相器的探伤议,要调整相位角,使指定的对比试块中的人工缺陷能最明显地探测出来,并将缺陷以外的杂乱信号排除掉。

6、用选定的规范进行探伤时,如发现探伤规范发生变化时,要立即停止探伤,此时应重新调整并在稳定一段时间后再继续进行探伤。

五、实验结果描述篇5:材料测试与控制技术基础读书报告及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发展概述

材料测试与控制技术基础

读书报告

姓名:

学号:

成绩: 2010年6月

材料测控知识点概述

检测是科学地认识各种现象的基础性的方法和手段。从这种意义上讲,检测技术是所有科学基础的基础。检测技术又是科学技术的重要分支,是具有特殊性的专门科学和专门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检测技术也正在迅速地发展,反过来检测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同眼、耳、鼻等感觉器官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相类似,测量装置(传感器、仪器仪表等)作为科学性的感觉器官,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和企业的科学管理方面是不可缺少的。企业越是科学地高度发展,越需要科学的检测。

一.检测系统

一个具体的检测系统由传感器、变换及测量装置、记录及显示装置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装置组成。有时还存在着实验激发装置(如下图)。

系统的特性是指系统的输出和输入的关系,为了真实地传输信号,系统必须具备一些必要的特性,常用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来描述。

(一)静态特性 检测系统的静态特性是在静态标准下进行标定的,并可由此做出静态特性曲线。曲线可由一个相应的代数方程来描述: y?a0?a1x?a2x2?....?anxn 检测系统的主要静态性能指标有线性度、灵敏度、变差等;其余还有灵敏限,分辨力,精确度,准确度,精密度,漂移等。 1.线性度。在实际应用时,由于各种原因,系统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线形的。通常用检测装置的标定曲线与某种拟合直线之间的偏差程度作为线性度的一种度量,以输出最大偏差与满量程输出比值的百分数来表示其大小,即: ?max ?i???100%?f?s δi:线性度;△max:特性曲线与参考直线的最大偏差;△f.s:满量程输出的平均值。 2.灵敏度。指检测装置在静态测量时,输出量的增量与输入量的增量之比的极限(希望为常数),即: s? 灵敏度越高,系统反映输入微小变化的能力就越强。在电子测量中,灵敏度越高往往容易引入噪声并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及测量范围,在同等输出范围的情况下,灵敏度越大测量范围越小,反之则越大。 3.变差。当输入信号变化方向不同,对应同一输入值输出的值不同,输出量之间的差值,称之为滞后误差或变差。 ?n?|?hmax|?100%?f?s δn:滞后误差;△hmax:输出在正反行程间的最大滞后量;△f.s:满量程输出。

(二)动态特性

动态特性指的是当输入信号随时间发生变化时,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关系,通常用微分方程来描述。为了使问题简化,我们希望测试装置具有线性时不变性。

二.传感器系统 1.传感器作用与分类

传感器是借助检测元件将一种形式的信息转换成另一种信息的装置。又由于目前传感器转换后的信号大多为电信号。因而从狭义上讲,传感器是把外界输入的非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它是检测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传感器的分类:

(1) 按传感器输入端被测物理量分类:机械量、热工量、物性参量、光学量、化学

量等。

(2) 按传感器输出端被测物理量分类:电参数型传感器:被测量使传感器本身的电

参量r、l、c改变,这种传感器工作时必须有外加电源,故又称为无源型;

电量型传感器(发电型):被测量使传感器产生电动势、电流、电荷,所以又称

为有源型,如热电偶、压电型传感器等。但由于能量有限,通常还要接放大器。

(3) 按能量关系分类:能量转换型,直接由被测对象输入能量使其工作,例如:热电 偶温度计,压电式加速度计;能量控制型,从外部供给能量并由被测量控制外部

供给能量的变化,例如:电阻应变片。

(4) 按传感器结构参量是否变化分类:物性型,依靠敏感元件材料本身物理性质的

变化来实现信号变换,如:压电传感器;结构型,依靠传感器结构参数的变化实

现信号转变,例如:电容式和电感式传感器. 2.电参数型传感器

被测量使传感器本身的电参量r、l、c改变,这种传感器工作时必须有外加电源,又称为无源型。 (1)电阻式传感器

即被测非电量的变化引起电阻器阻值改变的变换元件。电阻变化量又通过中间变换器(如电桥)转变成电流或电压的变化,便可进行测量、记录。优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工作可靠性高、输出信号大。电阻式传感器基本类型有三种: a.利用电刷来回移动,改变l,也称电位器式传感器,用于检测线位移或角位移。按结构形式,分线绕式、薄膜式、光电式等;按输出特性,分线性电位器和非线性电位器。 b.利用应力、应变使电组丝变形,改变?、l、a,而改变r,称为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一般用于检测应力、应变等参量,或通过弹性元件来测量力、位移、压力、加速度等物理参量。

c.利用热或其它物理量使传感器的?变化,如检测温度。

(2)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实质上是一个具有可变参数的电容器,通过电容传感元件将被测物理量转化为电容量的变化。

3.电量型传感器

此类传感器输出量为电量(电压、电流、电荷),如:能量转换型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能量控制型传感器(pn结、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

三.材料科学与工程常用检测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是在不损坏工件的条件下检测工件表面或内部的缺陷,又称无损检测,主要有: 1.零件应变和应力状态的检测技术,包括应力检测和计算及残余应力的检测。常用电阻应变法、磁弹性法、x射线衍射法、niti形状记忆合金薄膜残余应力测量等方法。 2.材料表面性能电测技术,包括表面粗糙度的检测,如样块比较法、触针式表面轮廓仪法;覆盖层厚度的检测,如磁法、涡流法、超声法、射线法、光学法、电容法、微波法、热电势法、石英震荡法等。

3.工件表面缺陷电测技术,可用涡流探伤法(一般材料)和磁力探伤法检测。 4.工件内部缺陷电测技术,主要方法有x射线法、超声波法、均为非电量电测法。

四.温度检测

温度的测量方法通常分为两大类,即接触式测温法和非接触式测温法。接触式测温是使被测物体与温度计的感温元件直接接触,使其温度相同,便可以得到被测物体的温度。非接触式测温是温度计的感温元件不直接与被测物体相接触,而是利用物体的热辐射原理或电磁原理得到被测物体的温度,如全辐射温度计、光学高温计、光电高温计、比色高温计、红外测温计等。

温度计常用的有: 1.热电阻温度计。其被广泛地用于低温及中温(-200~500℃)范围内的温度测量,目前应用范围已扩展到1~5k的超低温领域。同时,在1000~1200℃的高温范围内,也具有较好特性。常用的有铂热电阻、铜热电阻、半导体热敏电阻等。 2.热电偶温度计。热电偶是基于热电势效应原理的测温用传感器,热电势由接触电势、温差电势两部分组成。 热电偶的基本定律有均匀电路定律、中间温度定律、中间导体定律、标准电极定律等。常用热电偶有:铂铑-铂铑、铂铑—铂、镍铬-镍硅(铝)、镍铬-铜镍 (康 铜) 等。

五.流量检测技术

流量的基本概念包括:瞬时流量(流量)、总流量(累计流量)、体积流量(qv)、质量流量(qm)。同时我们也要了解紊流和层流、雷诺数等概念。 流量计有容积式流量计、差压式流量计、流体阻力式流量计、测速式流量计等。 1.容积式流量计:主要有椭圆齿轮流量计和腰轮转子流量计两种。椭圆齿轮流量计是借助于固定的容积来计量流量的,与流体的流动状态及粘度无关。当通过流量计的流量为恒定时,椭圆齿轮在一周的转速是变化的,但每周的平均角速度是不变的。由于角速度的脉动,测量瞬时转速并不能表示瞬时流量,而只能测量整数圈的平均转速来 确定平均流量。 2.差压式流量计:是利用流体流经节流装置或均速管时产生的压力差的原理来实现流量测量的,其中用节流装置和差压计所组成的差压式流量计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流量计。 3.流体阻力式流量计:分为转子流量计,其在工业上和实验室最常用;靶式流量计,是以管内流动的流体给予插入管中的靶的推力f来测量流量的一种测量装置。 4.测速式流量计:主要有涡轮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和电磁流量计。其中涡轮流量计主要由涡轮、导流器、壳体和磁电传感器等组成。当流体通过流量计时,推动涡轮使其以一

定的转速旋转,此转速是流体流量的函数。而装在壳体外的非接触式磁电转速传感器输出脉冲信号的频率与涡轮的转速成正比。因此,测定传感器的输出频率即可确定流体的流量。 六.成分检测技术

所谓化学成分是指一种化合物或混合物的组成分子、原子或原子团的种类和比例。依据工作原理,可将成分分析仪器分为8类:电化学、热学式、磁学式、光学式、射线式、色谱仪、电子光学和离子光学仪、依据其它原理工作的成分分析仪器。依据仪器的工作对象,又可将成分分析仪器分为:气体成分分析仪器、液体成分分析仪器、金属成分分析仪器、酸碱度成分分析仪器等。本章主要讲述气体和溶液成分分析仪器。

1.氧含量测量:测量气体中含氧量的仪器有两类:磁性式氧分析仪和氧化锆探头。 2.红外线气体分析测量:主要依据对红外线的吸收特征来分析气体组分含量。在气体中,单原子气体和同原子的双原子气体(如ar、he、h

2、n2等)一般不吸收红外线;而不对称结构的双原子或多原子气体(如co

2、co、ch4)则对红外线选择吸收。

3.水蒸气的含量测量:由于水的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可以通过测定混合气体中,水蒸汽饱和汽压所对应的温度而测得其相对含量。这个温度就是水的露点,实验中通常露点被认为是气体中水蒸气开始起雾(即有部分水蒸气凝结成水)的温度。常用测定露点的仪器有露点杯、氯化锂露点仪和光电式露点仪等几种。

七.总结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关于材料测控的一些知识,除了上述总结的以外,我们还学习了关于自动控制技术的知识,测控技术是自动控制技术中的关键。另外,作为基础,我们还学习了理论误差和数据处理方面的知识。

材料测控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传感器将非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因此我们这学期的学习也是主要围绕传感器展开的,并讲了各种具体检测技术。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感觉受益匪浅。

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一学期的课程学习转眼就要结束了,首先感谢储老师在这一学期中对我们的辛勤教导。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了适应新时期国民经济生产的需要,我们在这一学期学习了关于材料测试与控制技术的一些基础知识。这门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更好的掌握了关于材料测控方面的知识。例如我们做了炉温控制的实验,这个实验完整的模拟了炉温控制这一最简单的自动控制过程。很好的阐述了“温度检测技术”这章内容。

其实这学期上课的时间并不多,关于材料测控这一课程我们只是学了些皮毛,但是这门技术的应用却很广泛,因此剩下的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结合实际需要继续学习。最后希望在马上进行的考试中,能考个好成绩。

推荐第2篇:钢结构无损检测报告

钢结构无损检测报告

依据(GB/T 11345-89)《刚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标准,受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有限公司委托,本中心于2010年05月21日~05月24日对深圳地铁5号线5302标(翻灵区间)盾构机海瑞克S465/466刀盘熔透焊缝进行超声波检测。其中S465刀盘盘面焊缝8条,支撑焊缝3条,共检测焊缝11条;焊缝总长度为6.2米。S466刀盘盘面焊缝8条,支撑焊缝3条,共检测焊缝11条;焊缝总长度为6.2米。探伤位置如图探伤位置如图1。

检测结果:评为Ι级焊缝共10条;评为II级焊缝共1条,编号为“S-465/466刀盘—F4焊缝”:详细结果见表2—1。

以上所有检测焊缝均符合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验收要求,检测结果评定为合格。

推荐第3篇:无损检测读书报告

1.无损检测的基本概念

随着监督检测手段的不断完善,检测仪器的不断发展,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断增加。无损检测就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之上监督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NDT)是在不损害材料、工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用于检测其特征质量,确定其是否已达到特定的工程技术要求,是否还可以继续服役的方法,它是检验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安全、延长产品寿命的必要的可靠技术手段。它有着比常规检测方法更为突出的特点:非破坏性、随机性、远距离探测、现场检测,且检测数据可连续性采集,并通过数理分析和逻辑判断,能够比较准确地推定出质量的状况,从而弥补了以往质量监督检测中单纯以“查、看、审、量”的观感检查和外形质量控制偏差来推及工程质量优劣的做法,使监督检测的结果更具有真实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2.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概况

我国在无损检测技术的工程应用领域处于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这样一种说法并不夸张。这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在国计民生各领域的广泛开展,我国科研人员在无损检测工程应用领域进行了许多领先研究、应用和技术开发,在核电、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特种设备(管道、压力容器、游乐设施等)、石油管道、天然气管道、山体和大坝岩石稳定性监测、飞机疲劳损伤监测等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目前基本可以自行解决各种大型工程项目的各类常规无损检测和面临的各种技术疑难问题,可以说,目前几乎找不到无损检测技术仍处于空白地位的主要工业部门。同时,现有的各种无损检测方法几乎无一例外都在中国得到应用或开展了研究。这一方面是因为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依靠国外公司承包工程项目、解决各类工程技术疑难问题是不现

实的,可能也是不允许的。另一方面,中国各工业部门的无损检测技术人员也有解决这些技术疑难问题的能力。 3.无损检测的目的

无损检测的目的各种各样,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首先搞清楚究竟想检测什么东西,随后才能确定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规范来达到预定的目的。目前,无损检测的目的大致有以下三个: (1) 改进制造工艺

为了知道采用的制造工艺是否合适,需要对样品进行无损检测,一边观察检测结果,一边改进制造工艺,并反复进行试验,直至确定满足要求的产品制造工艺。 (2) 降低制造成本

进行产品生产时,不进行无损检测就有可能造成产品有缺陷或不符合要求,而要修补或者返工所需要的费用往往很大,而提前进行无损检测花销较小,而且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小制造成本。 (3) 提高可靠性

为了满足所需性能的条件下,使构件正常工作时间内不至于发生故障或者意外,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事故。为此,提高可靠性也至关重要。 4.无损检测的应用

无损检测技术应用范围极广,不仅是传统产业———机械制造业,而且也是现代工业检测所必须的共性技术。比如,冶金、电力、汽车、铁路、现代建筑等高新技术产业都迫切需要应用无损检测技术,以满足提高这些工业领域质量的需要。 (1)冶金工业

冶金工业的主要产品是管、棒、丝等钢铁材料。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必须使用机电一体化无损检测设备。目前主要采用的有超声自动检测、涡流自动检测和漏磁自动检测。这些技术提高了冶金工业的检测速度,还确保了材料的生产质量。 (2)电力工业

随着超高压、亚临界、超临界乃至核电机组的投入运行,承压部件及高速转动部件爆破和失效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必须对电力设备的质量进行微前和微中的无损检测,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超声检测技术、射线检测技术及涡流检测技术都被用于压力容器的焊缝,铸件

内部缺陷检测、汽轮机和发电机中心孔表面裂纹检测。 (3)铁路运输业

现代工业的发展要求列车有更快的运行速度。速度的提高必然对路轨、机车、轮轴、轴承提出更高的安全可靠性要求。目前,各国都广泛采用手推式超声路轨检测车来检测路轨的情况。利用涡流检测、磁粉检测来保证轴承的质量和可靠性。 (4)现代建筑业

钢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建筑形式。钢结构是用钢材经过焊接成为一个整体,有很好的整体刚度。但是,钢结构中上万条焊缝质量就直接钢结构的质量乃至整个建筑的质量。超声检测技术、红外检测技术被广泛的使用到对钢结构焊缝的无损检测中。 5.无损检测的常用方法

经过各国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无损检测技术得到了很大的进展,目前形成了五种常规的无损检测的方法,即超声检测、射线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 (1)超声检测

超声检测利用的是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特点。当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超声时,在不同性质的介面将发生反射、折射和复杂的波型转换,使超声波被吸收和散射,检测、分析反射信号后透射信号即可实现对缺陷的检测。超声检测具有很多优点: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并且对于很小

的伤痕,也能够准确地检测出并进行定位,同时,配以一些自动扫描装置及微处理器计算机的设备,这项技术的应用则更为完善和丰富。但该技术对操作者有较高的要求,对于一个很大的检测,一次只能检测很小的一部分。 (2)射线检测

射线的种类有很多,X射线、r射线等。选择什么样的射线取决于待测物体材料的厚度。检测时,射线靠近试样,射线与物质的原子将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导致透射射线强度衰减,而缺陷部位对射线的衰减不同于无缺陷的部位,由胶片捕捉记录透射射线的强度。胶片经过处理得到了图像,进行灵敏的实时监测,但射线对人体有害。因此操作者除了必须懂得操作规程外,还应有有效的保护措施及警告信号。 (3)涡流检测

涡流检测有一定的局限性,仅能用于导体的电磁技术。涡流检测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导电材料在变交磁场作用下将产生涡流,导电材料的表面层和近表面层的缺陷会影响产生涡流的大小和分布。当电磁线圈移到金属物的表面,涡流就导入试样中。这种由电流所建立起来的磁场刚好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由于损伤的存在以及材料内部的缺陷,涡流必将发生畸变,线圈的阻抗将因此而发生变化。通过仪器测量阻抗的变化,进一步分析并研究材料的缺陷和损伤。 (4)磁粉检测

磁粉检测的原理是利用损伤会改变磁力线的分布情况,从而显现材料的缺陷。当磁性材料工件磁化时,在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处将产生漏磁场,这些漏磁场可以吸引磁粉,磁粉的痕迹可以显示缺陷的位置、形状和尺寸。现在可供使用的磁粉种类繁多,可依据要求来选择。 该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材料表面的探伤,有时也可用于浅表面的损伤。但随着损伤的深度和类型的变化,其有效性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试样表面的不平和划痕也会对磁力线的走向产生影响。因而,在应用这种方法时,应先对表面进行处理。 (5)渗透检测 渗透检测采用渗透剂渗入工件表面开口缺陷,在清除工件表面的渗透剂后,从缺陷会渗的渗透剂可显示缺陷的位置、形状和大小。渗透剂有荧光渗透剂和着色渗透剂两种。渗透检测可用于表面穿透性裂纹的检测,具有简便、快捷、可靠等特点。但在检测前必须清洁工件,以消除渗透油和显影液的污染。

同时,声发射检测和红外检测也逐步被采用。包括磁记忆检测技术、磁力探伤缺陷显示膜技术、腐蚀过程产生发射的理论模型以及激光三散斑干涉技术等新技术、新理论正在研究或实验阶段。 6.射线检测方法

(1) 概念

它是利用射线(X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等)穿过材料或工件时的强度衰减,检测其内部结构不连续性的技术。 穿过材料或工件的射线由于强度不同在X射线胶片上的感光程度也不同,由此生成内部不连续的图象。

(2) (3) (4) (5) 基础知识 仪器与设备 常用标准 检测评定

推荐第4篇:超声波无损检测报告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机械故障诊断基础,学习了无损检测的很多方法和原理,那么什么是无损检测呢?无损检测是在不影响检测对象未来使用功能或现在的运行状态前提下,采用射线、超声、红外、电磁等原理技术仪器对材料、零件、设备进行缺陷、化学、物理参数的检测技术。常见的有超声波检测焊缝中的裂纹等方法,无损检测技术已经历一个世纪,尽管无损检测技术本身并非一种生产技术,但其技术水平却能反映该部门、该行业、该地区甚至该国的工业技术水平。无损检测技术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超声波无损检测原理

当然,无损检测在实际的工业中用途如此广泛,方法也有很多。我主要来谈谈超声波无损检测的一些认识,我们首先必须对超声波的工作原理必须有一定的了解,主要是基于超声波在试件中的传播特性。 a.声源产生超声波,采用一定的方式使超声波进入试件;

b.超声波在试件中传播并与试件材料以及其中的缺陷相互作用,使其传播方向或特征被改变;

c.改变后的超声波通过检测设备被接收,并可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

d.根据接收的超声波的特征,评估试件本身及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及缺陷的特性。 超声波检测的优点:

a.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等多种制件的无损检测;

b.穿透能力强,可对较大厚度范围内的试件内部缺陷进行检测。如对金属材料,可检测厚度为1~2mm的薄壁管材和板材,也可检测几米长的钢锻件; c.缺陷定位较准确;

d.对面积型缺陷的检出率较高;

e.灵敏度高,可检测试件内部尺寸很小的缺陷;

f.检测成本低、速度快,设备轻便,对人体及环境无害,现场使用较方便。 超声检测的适用范围:

a.从检测对象的材料来说,可用于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

b.从检测对象的制造工艺来说,可用于锻件、铸件、焊接件、胶结件等; c.从检测对象的形状来说,可用于板材、棒材、管材等; d.从检测对象的尺寸来说,厚度可小至1mm,也可大至几米; e.从缺陷部位来说,既可以是表面缺陷,也可以是内部缺陷。

超声波检测仪器设备发展

在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到现在,超神波检测技术的仪器设备已经发展的非常多了,20世纪70 年代以来,超声检测的数宇化、自动化、智能化和图象化成为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研究的热点,标志着超声无损检测的现代化进程。近年来,随着传感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俐技术、记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无损检测技术已经进人到以计算机控制为主的信息加工时代。表现在:生产过程实时监控和产品运行过程的监督(如对轧钢的生产线的监控)。对涂有各种厚度的防腐材料和保温层的工程检测技术:能自动扫描、自动定位与跟踪检测对象的各种检测机器人:对缺陷的自动识别与记算机模拟技术的深入研究等。其中计算机模拟或仿真技术就是可以不通过制造试件(顶埋有各种人工与自然缺陷).获得各种缺陷信号。采用计算机软件方法模拟检测过程,要对检测系统的结构与缺陷参数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比较困难,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还相当少。 超声检测仪器性能直接影响超声检测的可靠性,其发展与电子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计算机的介入,一方面提高了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另一方面利用计算机的运算功能,实现了对缺陷信号的定量、自动读数、自动识别、自动补偿和报警。20世纪80年代,新一代的超声检测仪器——数字化、智能化超声仪问世,标志着超声检测仪器进入一个新时代。

超声无损检测仪器将向数字化、智能化、图象化、小型化和多功能化发展。在第十

三、十四世界无损检测会议仪器展览会、1996年中国国际质量控制技术与测试仪器展览会、1997年日本无损检测展览会等大型国际会议会展中,数字化、智能化、图象化超声仪最引人注目,显示了当今世界无损检测仪器的发展趋势。其中以德国Krautraemer公司、美国Panametrics公司、丹麦Force Institutes公司与美国PAC公司的产品最具代表性。真正的智能化超声仪应该是全面、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而且可以运用频谱分析,自适应专家网络对数据进行分析,提高可靠性。提高超声检测中对缺陷的定位、定量和定性的可靠性也是超声检测仪器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急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早在20年代,人们就开始探索超声成象的原理及方法,使超声成象成为最早实现的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其后,经历了一个漫长发展历程,超声成象技术是在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在现代无损检测技术中,超声成象技术是一种令人瞩目的新技术。超声图象可以提供直观和大量的信息,直接反映物体的声学和力学性质,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现代超声成象技术都是计算机技术、信号采集技术和图象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数据采集技术、图象重建技术、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以及超声成象系统的性能价格比等发展直接影响超声检测图象化的进程。现代超声成象技术大多有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因而有许多优点,如检测的一致性好,可靠性、复现性高,存储的检测结果可随时调用,并可以对历次检测的结果自动比较,以对缺陷做动态检测等。总之,超声成象技术克服了传统超声检测不直观、判伤难,无记录的缺陷,减少了检测中人为干扰,有效地提高无损检测的可靠性,是定量无损检测的重要工具。目前已经使用和正在开发的成象技术包括:超声B扫描成象,超声C扫描成象、超声D扫描成象,ALOK(德文“振幅—传播时间—位置曲线”的缩写)成象,SAFT(合成孔径聚焦)成象,P扫描成象,超声全息成象,超声CT成象等技术。 超声波检测仪器设备图片

超声波检测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超声无损检测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和发展 ,超声无损检测已经应用到了几乎所有工业部门,其用途正日趋扩大。超声无损检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的基础性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已经取得了许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许多不同用途的微机控制自动超声检测系统已经应用于实际生产。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国超声无损检测事业从整体水平而言,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检测专业队伍中高级技术人员和高级操作人员所占比例较小,极大阻碍了超声无损检测技术自动化、智能化、图象化的进展。由于经验丰富的老一辈检测工作者缺乏把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总结,而年轻的检测人员虽拥有丰富的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却缺乏切实的实践经验.这有可能导致现有的超声检测软件系统不同程度的缺陷,降低了检测的可靠性。特别像专家系统软件,以及有自动判伤。自动评定缺陷级别功能的软件编写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2、专业无损检测人员相对较少,现有无损检测设备利用率低。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经过40年的发展,虽然应用已经遍及近30个系统领域,直接从事无损检测技术方面的人员已近20万左右,但是高技术专业人员较少。目前我国的投入不比日本少,国民生产总值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产品质量上存在问题而导致大量产品报废所致。据测算,我国不良品的年损失约2000亿元。更严重的后果是产品的竞争能力差,影响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3、重视对无损检测技术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当信息技术和无损检测结合以后,人们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从检测过程中获取大量信息。

总之,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涉及实际工程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检测方法的规范化,判伤的标准化,检测和验收标准的制订,操作步骤的程序化.检测技术领域的信息化。另外.应该注重对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进行全国统一的培训、鉴定和考核,力争使无损检测人员的培训与国际接轨。

推荐第5篇:无损检测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通过了国防科工委的MT-II职业资格考试一年时间过去了,在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学习科学理论和业务知识、总结工作经验,培养自身修养,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严格遵守厂内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工作三年了,已经能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所涉及的知识虽然掌握的还不够全面,但是我知道踏实学习的重要性,并应该继续发扬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积极跟童师傅学习,现在我虽然具备单独操作,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的能力,可实际工作经验还和师傅们差的好远,在来年的工作中更加需要务实的工作,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以及慢慢掌握遇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今年厂里组织学习《罗文送信》这本书,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系统的研读了这本书,并深有体会。还和同事们一起探讨了,怎么才能好好的工作,努力的工作,快乐的工作,并把工作当成一种很轻松的事,没有负担,没有焦躁情绪的平和心态以及怎样才能成为和罗文一样的人。

在这半年里我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牢固树立了质量意识;在纪律上不迟到、不早退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工作中和师傅们一起完成磁探专业对公司型号、转包产品、新研发产品、返修、定检产品的检测任务。并在今年的型号突击生产中坚持“随叫随到,随到随干”的工作口号,经常和师傅们一起干到深夜,保证型号产品按照

节点完工,有效的配合了生产。同时, 我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积极协助他人,服从领导的安排,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公司全年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尽了一份微薄之力。在生活中待人和气、谦虚谨慎、尊重老师傅、乐于助人、关心集体、热心公益事业、积极维护单位荣誉。

回顾总结一年的工作,我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这与领导的支持和同事们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借此机会,我对大家表示由衷的感谢!以上是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有不足之处,请领导和同事们多多批评、指正。

面对今后的工作,我对自己充满信心,在工作中我将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类技术文件,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努力搞好工作。争取尽快的分担一些师傅们身上的重担,在生活中更要待人和气、谦虚谨慎、尊重老师傅、乐于助人、关心集体、热心公益事业、积极维护单位荣誉。

2011年12月1日

推荐第6篇:无损检测论文

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当前无损检测技术,包括射线、超声、渗透等常规技术和声发射、磁记忆等新技术.并论述它们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关键词:无损检测;新技术 1 概述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产品质量和结构安全性,使用可靠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无损检测技术具有不破坏试件,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所以其应用日益广泛。本文主要介绍无损检测的常用技术如射线、超声、磁粉和渗透及新技术如声发射、磁记忆等。 2 无损检测方法

现代无损检测的定义是:在不损坏试件的前提下,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试件的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 2.1射线检测

射线检测技术一般用于检测焊缝和铸件中存在的气孔、密集气孔、夹渣和未融合、未焊 透等缺陷。射线检测不适用于锻件、管材、棒材的检测。射线检测方法可获得缺陷的直观图像,对长度、宽度尺寸的定最也比较准确,检测结果有直观纪录,可以长期保存。但该方法对体积型缺陷(气孔、夹渣)检出率高,对体积型缺陷(如裂纹未熔合类),如果照相角度不适当,容易漏检。另外该方法不适宜较厚的工件,且检测成本高、速度慢,同时对人体有害,需做特殊防护。 2.2超声波检测

超声检测是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产生衰减,遇到界面产生反射的性质来检测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与其它常规无损检测技术相比,它具有被测对象范围广;检测深度大;缺陷定位准确,检测灵敏度高;成本低,使用方便;速度快,对人体无害以及便于现场使用等特点。目前大量应用于金属材料和构件质量在线监控和产品的在投检查。如钢板、管道、焊鞋、堆焊层、复合层、压力容器及高压管道、路轨和机车车辆零部件、棱元件及集成电路引线的检测等。

2.3渗透检测

渗透检测是基于毛细管现象揭示非多孔性固体材料表面开口缺陷,其方法是将液体渗透液渗人工件表面开口缺陷中,用去除剂清除多余渗透液后,用显像剂表示出缺陷。渗透检测可有效用于除疏松多孑L性材料外的任何种类的材料,如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塑料等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随着渗透检测方法在压力容器检测中的广泛应用,必须合理选择渗透剂及检测工艺、标准试块及受检压力容器实际缺陷试块,使用可行的渗透榆测方法标准等来提高渗透检测的可靠性。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缺陷显示赢观,检测灵敏度高,可检测的材料和缺陷范围广,对形状复杂的部件~次操作就可大致做到全面检测。但只能检测出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且不适用于多孔性材料的检验,对工件和环境有污染。渗透检测方法在检测表面微细裂纹时往往比射线检测灵敏度高,还可用于磁粉检测无法应用到的部位。 2.4声发射检测

声发射是指材料或结构受外力或内力作用产生变形或断裂,以弹性波形式释放出应变能的现象。而弹性波可以反映出材料的一些性质。声发射检测就是通过探测受力时材料内部发出的应力波判断容器内部结构损伤程度的一种新的无损检测方法。在构件裂纹形成、扩展直至开裂过程中会发射出能量大小不同的声发射信号,根据声发射信号的大小可判断是否有裂纹产生、及裂纹的扩展程度。 声发射与X射线、超声波等常规检测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一种动态无损检测方法。声发射信号是在外部条件作用下产生的,对缺陷的变化极为敏感,可以检测到微米数量级的显微裂纹产生、扩展的有关信息,检测灵敏度很高。此外,因为绝大多数材料都具有声发射特征.所以声发射检测不受材料限制,可以长期连续地监视缺陷的安全性和超限报警。 2.5磁记忆检测

磁记忆检测方法就是通过测量构件磁化状态来推断其应力集中区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其本质为漏磁检测方法。磁记忆检测方法用于发现存在材料构件的高应力集中部位,它采用磁记忆检测仪对构件焊缝进行快速扫查,从而发现焊缝上存在的应力峰值部位,然后对这些部位进行表面磁粉检测、内部超声检测、硬度测试或金相组织分析,以发现可能存在的表面裂纹、内部裂纹或材料微观损伤。

磁记忆检测方法不要求对被检测对象表面做专门的准备,不要求专门的磁化装置,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金属磁记忆方法能够区分出弹性变形区和塑性变形区,能够确定金属层滑动 面位置和产生疲劳裂纹的区域,能显示出裂纹在金属组织中的走向,确定裂纹是否继续发展。 是继声发射后第二次利用结构自身发射信息进行检测的方法,除早期发现已发展的缺陷外,还能提供被检测对象实际应力⋯变形状况的信息,并找出应力集中区形成的原因。但此方法 目前不能单独作为缺陷定性的无损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辅助以其他的无损检测方 法。 3 展望

作为一种综合性应用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经历了从无损探伤(早期阶段,是探测和发现缺陷);到无损检测(当前阶段,不仅仅是探测缺陷,还包括探测试件的一些其他信息,例如结构、性质、状态等);再到无损评价(即将进入或正在进入的新的阶段,它不仅要求发现缺陷,探测试件的结构、性质、状态,还有获取更全面、更准确的,综合的信息,例如有关缺陷的形状、尺寸、位置、取向、内含物、缺陷部位的组织、残余应力等的信息,它要结合成像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数据分析和处理等技术,与材料力学等领域的知识,对试件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给出全面、准确的评价)的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新生的纳米材料、微机电器件等行业的无损检测技术将会得到迅速发展。

推荐第7篇:无损检测年终总结

无损检测年终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间2015年全年工作即将过去,2016年已经向我们招手,回首全年的工作。一年以来,在公司领导的悉心关怀和鼓励下,在同事的帮助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中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现将思想、工作情况作简要总结。

在这一年中我参与完成了xxxx电厂A级检修,xxxx电厂的B级检修,xxxx的A级检修,以及公司的A级资质评定等。

一、工作收获

在公司里系统的学习无损检测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标准与法律法规在通过以上工程工作现场的实际操作,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一步的扩宽了视野,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通过一段时间的认真阅读,我已掌握了公司的程序文件、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等重要文件的主要内容,进而能更加准确的定位自己的工作性质,正确的把握自己的工作方向。检测工作是一项精细的检验过程。细节决定成败,在检验过程中我本着严谨的工作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在记录数据时我本着务实、求真的原则对每一个检测数据进行记录,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感想及体会

态度决定一切,在工作中要一丝不苟、仔细认真。时常总结自己的工作,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确保在以后的工作中不发生同样的失误,经常和同事交流,借签同事的工作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使自己不断成长。勤于思考,无损检测是比较繁琐和枯燥的,这就需要我们一定要勤于思考、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从而使公司获得更大的利益。学无止境,不断学习、不断的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这会使我们的工作更加的得心应手。一个人在职位上有所作为就必须对职位的专业知识熟知并在不断学习中宽阔自己的知识面。在公司的这段时间中,通过不断的实际操作,从各位同事身上不断学习到新的知识和积累更多的经验。

三、自身不足

当然自己在这一年里还存在许多不足,在本职工作中因偶尔因马虎造成工作失误,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以后我会严谨自己的工作态度仔细完成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存在的急躁情绪,主要原因是自己年轻、浮躁,有时对工作做的不细,存在一定的经验主义思想。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巩固成绩,客服不足,将继续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刻苦钻研本岗位技术,不断持续提升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服从领导的分配及指挥、履行职责,坚持与时俱进,深入持久地对本职工作真抓实干、一丝不苟、再接再厉,为来年再创佳绩而不懈努力。

四、工作展望

注重理论与实践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提升工作能力。爱岗敬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努力提升工作质量,继续发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工作作风,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积极负责的开展工作,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在2016年考取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三级证书,便于更好的完成各项任务。我始终坚持以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宗旨,认真完成好领导交给我们的各项工作、做到不辜负领导的信任、不愧对同事的支持与尊重,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报告人:XX

XXXX年X月X日

推荐第8篇:复合材料无损检测

单位:机械系学员五队

姓名:刘欢

学号:01812009057

航空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技术

摘要:随着航空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合材料以其高的比强度、比刚度及良好的抗疲劳性和耐腐蚀性获得广泛的应用。由于影响复合材料结构完整性的因素甚多,许多工艺参数的微小差异都会导致其产生缺陷,使得产品质量呈现明显的离散性,这些缺陷严重影响构件的机械性能和完整性,必须通过无损检测来鉴别产品的内部质量状况,以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关键词:航空、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新技术

一、航空复合材料结构类型及其缺陷

航空结构中常用的复合材料结构主要有纤维增强树脂层板结构和夹芯结构。纤维增强树脂层板结构按照材料的不同又分为碳纤维增强树脂结构(CFRP)和玻璃纤维增强树脂结构(GFRP);夹芯结构主要是蜂窝夹芯结构、泡沫夹芯结构和少量的玻璃微珠夹芯结构。复合材料构件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应力或环境因素而产生损伤,以至破坏。复合材料损伤的产生、扩展与金属结构的损伤扩展规律有比较大的差异,往往在损伤扩展到一定的尺度以后,会迅速扩展而导致结构失效,所以复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检测,就显得极为重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纤维增强树脂层板结构中存在的主要缺陷

纤维增强树脂层板结构在成型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工艺原因而产生缺陷,人为操作的随机性会产生夹杂、铺层错误等缺陷;固化程控不好会产生孔隙率超标、分层、脱胶等缺陷;在制孔过程和装配中会形成孔边的分层缺陷;使用中由于受载荷、振动、湿热酸碱等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会导致初始缺陷(如分层、脱胶)的扩展和分层、脱胶、断裂等新的损伤和破坏的发生。

2 夹芯结构中存在的主要缺陷

夹芯结构在成型过程中也会由于工艺原因而产生某些缺陷;为操作误差等会产生蜂窝芯的变形、节点脱开、因为蜂窝芯过低导致的弱粘接等缺陷,固化程控不好会导致局部的贫胶或富胶、弱粘接、发泡胶空洞等缺陷;使用中会导致初始缺陷(如弱脱胶)的扩展和脱胶、进水、蜂窝芯压塌等新的损伤和破坏的发生。泡沫夹芯结构会产生脱胶、芯子开裂等类型的缺陷。

二、复合材料结构外场无损检测方法

1 / 4

单位:机械系学员五队

姓名:刘欢

学号:01812009057

在复合材料结构的生产过程中,为了确定其技术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都会通过不同的无损检测手段来检验产品质量,以确保产品的最终质量。其中有些方法也被移植应用于外场的检测,这些方法包括目视法、敲击法、声阻法、声谐振法、超声检测技术、射线检测技术等。

1、目视法

目视检查法是使用最广泛、最直接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借助放大镜和内窥镜观测结构表面和内部可达区域的表面,观察明显的结构变形、变色、断裂、螺钉松动等结构异常。它可以检查表面划伤、裂纹、起泡、起皱、凹痕等缺陷;尤其对透光的玻璃钢产品,可用透射光检查出内部的某些缺陷和定位,如夹杂、气泡、搭接的部位和宽度、蜂窝芯的位置和状态、镶嵌件的位置等。

2、敲击法

敲击检测是胶接结构的最快捷和有效的检测方法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蜂窝夹芯结构、板板胶接结构的外场检测,检测速度快,准确性高。敲击检测分为:硬币敲击;专用工具敲击等。

3、声阻法

声阻仪是专为复合材料板-板胶接结构件与蜂窝结构件的整体性检测发展起来的便携式检测仪器。声阻法就是利用声阻仪,通过蜂窝胶接结构粘接良好区域与粘接缺陷区的表面机械阻抗有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来实现检测的,主要用于检测铝制单蒙皮和蒙皮加垫板的蜂窝胶接结构的板芯分离缺陷检测。它能检测结构件的脱粘缺陷,不能检测机械贴紧缺陷。声阻法被国内的西飞公司生产中粘接质量检测和美国波音公司飞机蜂窝部件的外场检测广泛采用。此方法操作简单,效果良好,能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4、声谐振法

声谐振法是利用胶接检测仪,通过声波传播特性的测试实现对胶接结构的无损检测。适用于检测曲率半径在500mm以上的金属蜂窝胶接结构,能检测单侧蒙皮和带垫板的金属蜂窝结构的脱粘缺陷。该方法被国内外的多家制造企业和航空公司作为外场检测的手段和规范。

5、超声检测技术

超声检测法是无损检测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主要包括脉冲反射法、穿透法、

2 / 4

单位:机械系学员五队

姓名:刘欢

学号:01812009057

反射板法等,它们各有特点,可根据材料结构的不同选用合适的检测方法。超声检测技术,特别是超声C扫描,由于显示直观、检测速度快,已成为飞行器零件等大型复合材料构件普遍采用的检测技术。由于大型超声C扫描系统需要喷水耦合,且多数为超声穿透法检测,只能在大的检测实验室进行。而使用中的飞机复合材料部件多为中空结构,超声穿透法对其无能为力。因而外场的复合材料超声检测多数为传统的人工超声波A扫描检测。人工超声波A扫描检测可以逐点覆盖检测结构件的所有检测面,设备简单,实施方便;缺点是检测可靠性低,主要取决于检测者的技术水平和敬业精神。

6、射线检测技术

对于复合材料结构而言,射线检测仍然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特别适合于检测纤维增强层板结构中的孔隙和夹杂等体积型缺陷和夹芯结构中的芯子变形、开裂、发泡胶发泡不足以及镶嵌物位置异常等缺陷的检测。射线检测对垂直于材料表面的裂纹也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和可靠性,但对复合材料结构中的分层缺陷不敏感。该方法被国内外的军方和多家航空公司作为外场检测的手段和规范。

三、复合材料结构外场无损检测新技术、新方法

1、外场在位检测的便携式超声C扫描系统

IUCS-II型便携式智能超声C扫描仪由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研制,是国内研制的唯一可用于外场飞机复合材料结构检测的设备。该设备基于超声脉冲反射法,一代产品以CTS-23A超声探伤仪为平台研制开发,外加定位系统、专用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笔记本电脑等部分组成。外接真空吸盘装置,可检测立面、顶面等状态的复合材料。超声探头采用自主研发的聚焦水囊探头,具有很高的检测分辨率,可以定位损伤所处的层;且无需喷水耦合,可用于平面、曲面及装配后结构件的检测。拉线式大位移传感器扫描定位系统可在800mm/s的探头运动速度下实现缺陷的精确定位。针对不同的材料和结构形式,可按需要进行回波距离方式和回波幅度方式成像,检测结果实时按照与实际尺寸1∶1的显示比例显示输出。正研发中的二代升级产品,基于工业控制计算机和数字超声卡实现数字超声仪和计算机的高度集成,实现产品数字化,缩小产品体积,更便于外场使用。 系统紧凑小巧,能精确定位损伤的水平面位置、大小及埋深,适用于在复杂环境

3 / 4

单位:机械系学员五队

姓名:刘欢

学号:01812009057

下工作。可检测复合材料加筋板结构的分层、脱胶、疏松、气孔及蜂窝夹层结构的贫胶、富胶、弱粘接等缺陷。主要应用于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的层板、加筋板结构及蜂窝结构的在位检测。

2、X 射线非胶片成像技术

X射线非胶片成像技术是近年来无损检测技术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超小型、电池供电的X射线机、射线计算机照相成像技术、数字式辐射成像技术等逐渐由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用可以反复使用的CR成像板(IP板)来代替传统的胶片,用CR扫描仪可快捷获取到结构内部信息的数字影像,省去了暗室处理的过程、时间和费用;由于IP板具有高灵敏度,因而只需要很少的曝光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3、红外热成像技术

红外热成像是利用热像仪以热图的方式非接触地测定被检工件表面的温度分布及等温线轮廓的技术。可于检测层板结构中存在的分层、冲击损伤、脱粘和夹芯结构中的板芯脱粘、进水等缺陷。由于其非接触、成片快速检测、可应用于外场和原位检测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根据热激励方式的不同,分为脉冲加热法、调制加热法和超声波激励加热法。其中,美国红外热波检测公司的脉冲闪光红外热成像检测系统已经被美国军方等应用于在役飞机的检测,主要检测蜂窝结构的进水、脱粘和层板结构的冲击损伤和分层类损伤。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也被空中客车公司作为其A300系列飞机的检测方法之一,它的热激励不仅包括恒温箱、红外灯、热空气枪、电弧灯等热激发方式,还包括冷空气枪、低温流体、冰箱等冷却方式。检测的损伤类型有层板的分层、脱胶和夹杂,夹芯结构的脱胶和液体渗入,金属胶接件的脱胶和腐蚀等。

结束语:复合材料结构在飞机结构中的应用比例越来越高,应用量的增加带来了应用中损伤的增加。既要保证飞机的出勤率,又要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这意味着外场的无损检测时间不能太长,最好是在原位进行、不拆卸,检测速度还要快;检测的可靠性要有保证,超标缺陷不能漏检。上述许多先进的检测手段在国外已经应用多年,在我国仍然是新事物,需要进一步学习国外复合材料无损检测的先进技术,提高我国复合材料结构的无损检测水平。

4 / 4

推荐第9篇:无损检测管理办法

无损检测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认真贯彻铁道部《关于开展隧道衬砌等铁路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的通知》(铁建设[2011]172号)、某公司《关于开展栽铁路(某段)隧道工程无损检测的通知》(某安质电传[2011]13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和规范某无损检测管理,及时消除质量隐患,全面促进和提升本标段施工质量水平,现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某项目经理部所辖各项目分部,各分部要根据本办法,结合工程实际制订无损检测实施细则,望认真贯彻执行。

第二章 无损检测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三条 局项目经理部无损检测管理机构及职责

1、局项目经理部无损检测管理机构

局项目经理部成立无损检测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书记为组长,项目总工、安全总监兼安质部长为副组长,工程部长、试验室主任、隧道督导部长、路基、桥梁和隧道专业工程师为组员组成。

2、局项目经理部无损检测管理机构职责

(1)负责落实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某质检站、某公司等)组织的第三方检测的实施方案与配合工作;

(2)负责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某质检站、某公司等)组织的第三方检测出的质量问题整改方案的汇总、审核与上报审批工作;

(3)负责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某质检站、某公司等)组织的第三方检测出的质量问题整改的质量监督、整改回复的汇总、审核与上报工作;

(4)负责督促项目分部安排施工过程中无损检测排查与质量隐患整改工作。 第四条 项目分部无损检测管理机构及职责

1、项目分部无损检测管理机构

项目分部成立无损检测管理领导小组,由分部经理、书记为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安质部长、工程部长、试验室主任、架子队长、路基、桥梁和隧道主管工程师为组员组成。

2、项目分部无损检测管理机构职责

(1)负责组织落实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某质检站、某公司等)组织的第三方检测的具体配合工作;

(2)负责编制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某质检站、某公司等)组织的第三方检测出的质量问题整改方案;

(3)负责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某质检站、某公司等)组织的第三方检测出的质量问题的整改方案实施、整改回复资料整理与上报工作;

(4)负责本分部施工过程中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无损检测排查,并排查出的质量隐患整改工作;

(5)负责上报本分部施工过程中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无损检测成果和质量缺陷整改结果。

第三章 无损检测范围及检测方法

第五条

无损检测范围

1、路基工程 (1)地基加固工程

包括CFG桩、钻(挖)孔桩、岩溶注浆等施工质量的无损检测。 (2)路基支挡工程

抗滑桩等施工质量的无损检测。

2、桥梁工程

包括桥梁钻(挖)孔桩基、墩台身及梁体结构等施工质量的无损检测。

3、隧道工程

包括隧道衬砌强度、厚度、背后回填密实度、隧底虚碴、钢筋及钢架分布等施工质量的无损检测。

第六条

无损检测方法

1、低应变反射波法

低应变反射波法适用于检测规则截面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臵范围,主要用于检测桩基的桩径小于2.0m、桩长不大于40m的地基加固桩[CFG桩、钻(挖)孔桩等]、路基支挡工程(抗滑桩等)和桥梁钻(挖)孔桩基的桩身质量。按照《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进行检测。

2、声波透射法 声波透射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灌注桩桩身缺陷位臵、范围和程度,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主要用于检测桩基的桩径大于2.0m、桩长不大于40m的地基加固和桥梁钻(挖)孔桩基的桩身质量。按照《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进行检测。

3、回弹法

回弹法适用于桥梁的墩台身及梁体结构混凝土强度、隧道二衬结构混凝土强度等检测,必要时可用钻芯法进行验证。检测与评定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的规定。

4、地质雷达法

地质雷达法适用于检测隧道衬砌厚度、背后回填密实度、隧底虚碴、衬砌内部钢架、钢筋分布检测和岩溶注浆密实度。按照《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进行检测。

5、综合物探检测

按照《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要求,采用瞬态面波法和电测探两方法综合物探检测岩溶注浆效果。

第四章 无损检测频次及检测机构资质

第七条 路基工程无损检测频次

1、CFG桩无损检测频次

(1)CFG桩成桩7d后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成桩完整性,有疑问时采取钻芯取样观察其完整性、均匀性,拍摄取出芯样照片。

(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按总桩数的10%抽样检验,且不少于3根,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验。检测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的规定。

2、钻(挖)孔桩无损检测频次

(1)钻(挖)孔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身强度应不低于15MPa,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成桩完整性,有疑问时采取钻芯取样观察其完整性、均匀性,拍摄取出芯样照片。

(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按设计数量全部检验,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验。检测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的规定。

3、路基抗滑桩无损检测频次

(1)路基抗滑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身强度应不低于15MPa,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成桩完整性,有疑问时采取钻芯取样观察其完整性、均匀性,拍摄取出芯样照片。

(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按设计数量全部检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见证检验。检测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的规定。

4、岩溶注浆无损检测频次

(1)岩溶注浆完工后,按照《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要求,采用瞬态面波法和四极电测探法检验岩溶注浆效果。

(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负责检测,采用瞬态面波法检测时,其检测点数不少于注浆孔总数的5%;采用四极电测探法检测时,其检测长度不少于整治段落长度的10%;不足20孔的注浆工程,其检验点的数量不少于3个点。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验,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

第八条 桥梁工程无损检测频次

1、钻(挖)孔桩无损检测频次

(1)钻(挖)孔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身强度应不低于15MPa,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成桩完整性,有疑问时采取钻芯取样观察其完整性、均匀性,拍摄取出芯样照片。

(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按设计数量全部检验,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验。检测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的规定。

2、桥梁的墩台身及梁体结构无损检测频次

对桥梁的墩台身及梁体结构混凝土强度有疑问时,采用回弹法进行检测,必要时可用钻芯法进行验证。检测与评定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的规定。

第九条 隧道工程无损检测频次

1、由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某质检站、某公司等)组织的第三方检测单位,不定期进行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分施工过程检测和隧道竣工验收时全隧检测,根据以上质量管理部门安排确定。

2、在施工过程中,由项目分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对隧道衬砌质量采用无损检测进行排查检测,原则上隧道每完成二衬浇筑500m无损检测一次;不足500m长度的隧道,待贯通后一次性进行无损检测。

3、采用地质雷达法检测隧道衬砌厚度、背后回填密实度、隧底虚碴、衬砌内部钢架、钢筋分布等施工质量,全隧100%检测。

4、采用回弹法检测隧道二衬结构混凝土强度,必要时可用钻芯法进行验证,全隧100%检测。

5、检测与评定方法应符合照《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的规定要求。

第十条 第三方检测机构资质

项目分部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无损检测工作,检测单位和人员资质应符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2005年第141号)的规定要求。

第五章 无损检测现场准备

第十一条 低应变反射波法无损检测现场准备

1、CFG桩成桩7d后、钻(挖)孔桩及抗滑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身强度应不低于15MPa。

2、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相同。

3、桩顶应凿至硬实混凝土面并大致水平,传感器安装点和激振点应打磨光滑。

4、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无安全隐患危及检测人员或检测设备安全。第十二条 声波透射法无损检测现场准备

1、钻(挖)孔桩及抗滑桩在桩身混凝土浇筑前,声测管的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桩身直径D≤0.8m时,应埋设不少于2根管;当0.8m2.0m时,应埋设不少于4根管。

(2)声测管应采用金属管,内径不小于40mm,壁厚不小于3mm。

(3)声测管下端封闭、上端加盖,管内无异物,连接处应光滑过渡、不漏水。管口应高出桩顶100mm以上,且各声测管管口高度宜一致。

(4)声测管以线路大里程方向的顶点为起始点,按顺时针旋转方向呈对称形状布臵并进行编号。

2、现场检测准备工作

(1)受检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身强度应不低于15MPa。 (2)将各声测管内灌满清水,管内不得堵塞。 (3)采用标定法确定仪器系统延迟时间。 (4)在桩顶准确测量相应声测管外壁间净距离。 (5)检查换能器的完好状态。

(6)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无安全隐患。 第十三条 回弹法无损检测现场准备

按照《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相关条款执行。 第十四条 综合物探检测现场准备

按照《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相关条款执行。 第十五条 地质雷达检测现场准备

按照《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相关条款执行。

1、地质雷达检测架

(1)无损检测前准备好地质雷达检测架,检测架采用脚手架搭设,放臵在自卸汽车上,与自卸汽车的箱体固定牢固;检测架应设臵供检测人员上下的带有护栏的固定梯道,检测架顶部的平台四周也应设臵防护栏杆,检测架在运行时必须确保检测架平稳;检测架的高度和侧向宽度均应满足检测人员能检测到拱顶和拱腰部位,并能满足隧道净空要求;驾驶搭有检测架的司机应选派驾驶经验丰富、驾驶平稳的人员担任,要求车辆变速平稳、行驶均速,无急刹车或速度忽高忽低现象。

(2)严禁使用挖掘机、装载机、台车作检测平台或检测架动力车作为地质雷达检测架。

2、地质雷达检测现场条件

(1)隧底检测前,应保证隧底回填砼面保持干燥,不得人工洒水,并禁止出碴车辆通行。

(2)检测架通过地段,应将洞内小型机具、零星材料、安全防护标志等清除至洞外,确保检测架通过地段无障碍通行。

(3)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无安全隐患危及检测人员或检测设备安全。

3、地质雷达检测的测线布臵

(1)隧道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应以纵向布线为主,横向布线为辅。纵向布线的位臵应在隧道拱顶、左右拱腰、左右边墙和隧底各布1条;横向布线可按检测内容和要求布设线距,一般情况线距8~12m;采用点时每断面不少于6个点。检测中发现不合格地段应加密测线或测点。

(2)隧道竣工验收时,质量检测应纵向布线,必要时可横向布线。纵向布线的位臵应在隧道拱顶、左右拱腰和左右边墙各布1条;横向布线线距8~12m;采用点测时每断面不少于5个点。需确定回填空洞规模和范围时,应加密测线或测点。

(3)检测前,在隧道二衬左、右边墙每隔5m做里程标记,并标注上里程,里程值务必准确。

(4)隧底检测前,测线距隧道中心线2.5m,并纵向做好里程标识。

4、地质雷达检测的技术准备

(1)提供地质雷达检测地段的隧道工程地质资料、施工图、设计变更资料和施工记录等相关基础资料。

(2)提供地质雷达检测地段检测表格。

5、地质雷达检测配合人员安排

分部总工牵头,安质部长、工程部长、主管工程师、测量主管参加,配合检测工人6名、司机1名、交通引道员1名。

第六章 无损检测安全措施

第十六条 无损检测安全措施

1、无损检测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无安全隐患,专职安全员要对检测现场进行安全巡查。

2、检测人员进行无损检测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高空检测时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

3、在进行无损检测时,对无损检测有影响的如爆破、出碴等平行作业工序或立体交叉作业工序应暂停施工。

第七章 无损检测操作与检测成果整理

第十七条 无损检测操作与检测成果整理

1、无损检测操作与检测成果整理应按照《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TB50107-2010)的相关条款执行。

2、项目分部委托的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应在检测协议要求的时间内,及时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无损检测成果报告,以便项目分部能及时对检测出的质量缺陷进行整改。

第八章 无损检测出的质量缺陷

第十八条 CFG桩、钻(挖)孔桩、抗滑桩等桩身完整性检测的质量缺陷

1、Ⅱ类桩

桩身存在轻微缺陷,属于合格桩范畴。但Ⅱ类桩数量不得超过单位工程桩基总数的2%。

2、Ⅲ类桩

桩身存在明显缺陷,需由建设方与设计方等单位研究,以确定修补方案或继续使用。

3、Ⅳ类桩

桩身存在严重缺陷,为不合格桩,作报废处理。若不能在原位重新施工桩基时,需请设计单位进行加桩设计。

第十九条 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的质量缺陷

采用回弹法检测评定的结构(桥梁墩、台身、梁体、隧道二衬等)混凝土强度,并经钻芯法验证,确认结构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强度,按报废处理。

第二十条 地质雷达检测出的质量缺陷

1、隧道初支钢架间距超标、或缺失 按报废处理按照设计要求重新施作。

2、隧道二衬钢筋间距超标、或缺失 按照设计要求重新施作。

3、隧道二衬背后脱空 采用注浆处理。

4、隧道仰拱底部存在虚碴 采用注浆处理。

第二十一条 综合探测法检测出的质量缺陷

岩溶注浆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应进行补注浆处理。

第二十二条 对于出现以上情况的原项目分部,要认真分析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质量防治措施和整改方案,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出现。

第九章 无损检测管理要求

第二十三条 项目分部应积极配合第三方检测单位开展无损检测工作,准备工作应充分到位,检测现场要满足检测条件和安全条件。 第二十四条 第三方检测工作开展时,项目分部、、架子队、监理工程师相关人员均应在场,加强检测配合工作;应邀请监理单位对检测全过程进行旁站,并做好旁站记录。检测工作完成后,应完善检测资料的签认手续。

第二十五条 项目分部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无损检测的,当月应将无损检测成果上报至局项目经理部安质部备案。

第二十六条 对于无损检测中发现的重大质量缺陷或工程隐患,项目分部应在无损检测后1个月内完成整改工作,以彻底消除质量隐患;重大质量缺陷或工程隐患整改完成后,应将整改结果上报局项目经理部安质部备案。

第二十七条 项目分部不得与第三方检测单位联手弄虚作假,篡改检测数据、或伪造检测报告。

第十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八条 奖励

按《某项目经理部工程质量管理办法》(某安质〔2012〕28号)和《某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某安质〔2012〕27号)的奖励执行。

第二十九条 处罚

1、在CFG桩、钻(挖)孔桩、抗滑桩等桩身完整性检测中,若出现Ⅱ类桩数量超过单位工程桩基总数的2%时,每超过0.5%则给予相关分部5万元的罚款。

2、在CFG桩、钻(挖)孔桩、抗滑桩等桩身完整性检测中,若出现Ⅲ类桩,则按10万元/根给予相关分部罚款;若出现Ⅳ类桩,则按20万元/根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3、在结构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中,若出现桥梁墩、台身结构(含承台)或其它结构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则按10万元/个给予相关分部罚款;若出现现浇梁、预制梁结构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则按10万元/片给予相关分部罚款;若出现隧道二衬结构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则按10万元/组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4、在地质雷达无损检测中,若出现下列情况时,均按1万元/延米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1)隧道初支钢架间距超标、或缺失; (2)隧道二衬钢筋间距超标、或缺失。

5、在地质雷达无损检测中,若出现下列情况时,均按1.0万元/延米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1)隧道二衬背后脱空或不密实; (2)隧道仰拱底部存在虚碴。

6、在岩溶注浆综合探测中,若出现注浆效果不满足设计时,则按1.0万元/孔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7、在第三方无损检测中,对于不积极配合、或检测准备工作不充分、或提供相关基础资料不及时的分部,则按5万元/次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8、若出现与第三方检测单位联手弄虚作假,篡改检测数据或伪造检测报告,或对于出现的质量缺陷久拖不改、或未按期、按时上报检测成果或整改结果的分部,则按5万元/次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第三十条 在相关分部所获取的奖励或处罚中,分部经理、书记、总工、主管生产副经理、工程部长、安质部长、试验室主任、架子队队长、工点技术主管分别占奖励或处罚总额的10%、8%、8%、8%、6%、6%、6%、6%、5%,其余部分由项目分部按责任大小进行分配。奖罚在当期的工程计量中给予兑现。

第十一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某项目经理部安质环保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推荐第10篇:无损检测论文

钢结构无损检测 (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魏琳)

摘要:通过对应用于建筑钢结构行业中的几种常规无损检测方法的简述,归纳了被检对象所适用的不同无 损检测方法。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了解、学习、应用无损检测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钢结构;无损检测

一、前言 建筑钢结构由于其强度高、工业化程度高以及综合经济效益好等优点,自上世纪 90 年代,特别是近年来得 到了迅猛发展,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等领域。由于一些重点工程,建筑钢结构发生了严重的质量事故,所以建筑钢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建筑钢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源于设计,其自身质量则源于原材料、加工制作和现场安装等因素。评价建筑钢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般有三种方式:⑴模拟实验;⑵破坏性实验;⑶无损检测。模拟实验是按一定比例模拟建筑钢结构的规格、材质、结构形式等,模拟在其运行环境中的工作状态,测试、评价建筑钢 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破坏性实验是采用破坏的方式对抽样试件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和观察。但破坏性实验只适用于抽样,而不能对全部工件进行实验,所以不能得出全面、综合的结论。无损检测则能对原材料和工件进行 100%检测,且经济成本相对较低。无损检测技术是以不损伤被检对象 的结构完整性和使用性能为前提,应用物理原理和化学现象,借助先进的设备器材,对各种原材料,零部 件和结构件进行有效的检验和测试,借以评价它们的完整性、连续性、致密性、安全性、可靠性及某些物理性能。无损检测不仅仅要探测和发现缺陷,而且要发现缺陷的大小、位置、当量、性质和状态。应用于钢结 构行业中的常规无损检测方法有磁粉检测(Magnetic Testing 简称 MT)、渗透检测(Penetrate Testing, 简称 PT)、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 简称 ET)、声发射检测(Acoustic Emiion Testing 简称 AET)、超声波检测(Ultrasonic Testing,简称 UT)、射线检测(Radiography Testing,简称 RT)。

二、公司目前使用的检测方法,分为以下几类:

2.1 磁粉检测(MT)

2.1.1 铁磁性材料被磁化后,产生在被检对象上的磁力线均匀分布。由于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 的磁力线发生了局部畸变而产生了漏磁场,漏磁场吸附施加在被检对象表面的磁粉,形成在合适光照下可 见的磁痕,从而达到检测缺陷的目的。1

2.1.2 适用范围 可以对铁磁性原材料,如钢板、钢管、铸钢件等进行检测,也可以对铁磁性结构件进行检测。

2.1.3 局限性 仅适用铁磁性材料及其合金的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检测,对检测人员的视力、工作场所、被检对象的规格、形状等有一定的要求。

2.1.4 优点 经济、方便、效率高、灵敏度高、检测结果直观。

2.2渗透检测(PT)

2.2.1 在被检对象表面施加含有荧光染料或着色染料的渗透液,渗透液在毛细血管的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 后,渗透液可以渗透到表面开口的缺陷中去。经过去除被检对象表面多余的渗透液,干燥后,再在被检对 象表面施加吸附介质(显象剂)。同样在毛细血管的作用下,显象剂吸附缺陷中的渗透液,使渗透液回渗 到显象剂中,在一定的光照下,缺陷中的渗透液被显示。从而达到检测缺陷的目的。

2.2.2 适用范围 适用于非多孔状固体表面开口缺陷。

2.2.3 局限性 仅适用于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而且对被检对象的表面光洁度要求较高,涂料、铁锈、氧化皮会覆盖表面 缺陷而造成漏检。对检测人员的视力有一定要求,成本相对较高。

2.2.4 优点 设备轻便、操作简单,检测灵敏度高,结果直观、准确。

2.3超声波检测(UT)

2.3.1超声波是指频率大于 20 千兆赫兹的机械波。根据波动传播时介质的振动方向相对于波的传播方向不同,可 将波动分为纵波、横波、表面波和板波等。用于钢结构检测的主要是纵波和横波。 超声波探伤仪激励探头产生的超声波在被检对象的介质中按一定速度传播,当遇到异面介质(如气孔、夹 渣)时,一部分超声波反射回来,经仪器处理后,放大进入示波屏,显示缺陷的回波。

2.3.2 适用对象 适用于各类焊逢、板材、管材、棒材、锻件、铸件以及复合材料的检测,特别适合厚度较大的工件。

2.3.3 局限性 检测结果可追溯性较差;定性困难,定量不精确,人为因素较多;对被检工件的材质规格,几何形状有一 定要求。

2.3.4 优点 检测成本低、速度快、周期短、效率高;仪器小、操作方便;能对缺陷进行精确定位;对面积型缺陷的检 出率较高(如裂纹、未熔合等)

2.4 射线检测(RT)

2.4.1 原理 射线是一种波长短、频率高的电磁波。 射线检测,常规使用×射线机或放

射性同位素作为放射源产生射线,射线穿过被检对象,经过吸收和衰减, 由于被检试件中存在厚度差的原因,不同强度的射线到达记录介质(如射线胶片),射线胶片的不同部位 吸收了数量不等的光子,经过暗室处理后,底片上便出现了不同黑度的缺陷影象,从而判定缺陷的大小和 性质。

2.4.2 适用范围 适用较薄而不是较厚(如果工件的厚度超过 80mm 就要使用特殊设备进行检测,如加速器)的工件的内部体 积型缺陷的检测。

2.4.3 局限性 检测成本高、周期长,工作效率低;不适用角焊逢、板材、管材、棒材、锻件的检测;对面状的缺陷检出 率较低;对缺陷的高度和缺陷在被检对象中的深度较难确定;影响人体健康。

2.4.4 优点 检测结果直观、定性定量准确;检测结果有记录,可以长期保存,可追溯性较强。

三、结论

综上所述,每种无损检测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各不相同,且适用的检测对象也不一样。在建筑钢结构的行业中应根据结构的整体性能,检测成本及被检对象的规格、材质、缺陷的性质、缺陷产生的位置等诸多因素合理选择无损检测方法。一般地,选择无损检测方法及合格等级,是设计人员依据相关规范而确定的。有的工程,业主也有无损检测方法及合格等级的要求,这就需要供需双方相互协商了。

第11篇:无损检测工作汇报

2012年度无损检测工作汇报

石油钻机设备无损检测组成立以来,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现场调研,研究无损检测技术在石油钻机设备检测中的应用,并深入现场在中原油区、陕北、内蒙、甘肃等地开展石油设备的无损检测工作,现将无损检测项目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2012年1~11月份对中原油田所属的四个钻井公司23个钻井队的钻机设备进行了无损检测,其中钻井一公司13台套、钻井二公司1台套、钻井三公司6台套、钻井四公司3台套,包括355个检测部件的626个检测部位,其中缺陷部件66个,缺陷总数115个,具体检测部位数量见表1:

表1检测部件/部位缺陷检出率分布表

二、

(1)钻井一公司40915zy钻井队,检测一个即将下钻使用的无磁接头,该无磁接头携带仪器价值一百多万元,在接头A处存在32 mm裂纹;B处褶皱,经打磨出现两个裂纹,长度分别为10 mm、7 mm。该无磁接头存在安全隐患,建议该接头停用,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使用单位,及时有效的避免了一次经济损失,得到钻井队和项目部的高度认可。对检测出现缺陷部位,能够经过打磨予以消除的进行消除,不能消除或需厂家修复的,提出建议予以报废或返厂修复。

(2)钻井一公司40583ZY井队,侧板与耳板焊缝上发现两处裂纹,长度分别为75mm、10mm

。建议对游车的侧板与耳板连接焊缝的裂纹打磨消除后进行补焊,进行修复应由相关资质单位进行,经磁粉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下步打算

第12篇:无损检测合同

甲方:

注册地址:

法定代表人:

乙方:

住所:

身份证号码:

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甲方聘用乙方之事宜达成以下条款,各方应遵守执行。

一、甲方聘用乙方为,但乙方无需向甲方提供劳务服务,即双方之间并不形成劳动关系,双方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不能由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及规章调整,乙方不得主张任何劳动关系方面的权利。甲乙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仅以本合同约定为准。

二、双方签订合同之日,乙方应向甲方提供其学历证书、身份证、职称证书、继续教育证书、解聘证明、职业道德证明、业绩证明材料(以上均为原件)、一寸彩色相片6张、二寸彩色相片3张,以及其它甲方注册过程中需要的一切材料;乙方应保证其所提供的一切证件和资料均合法有效。如乙方提供的资料不真实,致使甲方本合同之目的无法实现,乙方应当返还从甲方处取得的报酬。

三、乙方无需向甲方提供实际劳动服务,但由于甲方使用了乙方前述资料,甲方向乙方支付每年元的报酬。

支付方式:本合同签订之日即支付第一年报酬,即元;后续报酬每年定期一次性支付(支付日期为每年的月日)。以上费用均以银行储蓄卡的形式支付,储蓄卡号:。帐号或联系电话若有变更应及时通知甲方,否则,由此造成一切后果由乙方承担;到支付日期甲方尚未支付的,乙方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乙方同意将《职称证书》原件交由甲方保管,甲方有责任妥善保管乙方的注册证书。除此以外,其它证书原件应及时交还乙方本人。

五、乙方所有证书的使用范围仅限于甲方公司企业资质申报、年检、升级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方面。若甲方超出范围使用乙方所有证书,由此给乙方造成的损失,甲方应负全部责任。在甲方办理资质年检、升级及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时,乙方应保证全力配合甲方,及时提供有关证件和资料。否则,由此造成甲方资质年检不合格或吊销资质,乙方应负全部责任。

六、违约责任:

1、如果由于甲方原因造成乙方相关件证丢失,甲方负全部责任。如因乙方自身原因导致后果的,甲方概不负责。

2、在合同有效期内,甲乙双方不得擅自单方解除合同,如因此造成损失,由擅自解除合同一方承担全部责任。

七、如果甲乙双方在合同期内需要变更合同,应本着相互支持与理解的原则,提前一个月事先告知另一方,以便另一方做好工作安排。

八、本合同条款货币形式均为人民币。本合同所指金额均为税后金额,如本合同发生缴税情况,均由甲方承担。

九、本合同自双方签定之日起生效,有效期暂定为年,自。合同到期后,如双方无异议,本合同自动延长,延长期限与本合同相同。如有异议,双方友好协商解除该合同,但主张解除方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

十、合同解除后,甲方应将留存的相关证件交还乙方(所有复印件失效),不得无故刁难。

十一、本合同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乙方:(签字)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第13篇:无损检测工作总结

无损检测工作随想

我零六年进厂,开始了我的无损检测工作,工作对象主要是中板厂的中厚板、各钢制备品备件及全公司的钢包、铁包耳轴和在用的各承压管道的无损检测,是为公司严把质量关、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公司信誉度、排除安全生产中重大安全隐患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些工作我都做了记录并妥善保管,也为公司能顺利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各船级社认证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的无损检测工作主要是依据我国机械部标准JB/T4730-2005的各项要求及评定准则来对各检测对象进行质量分级。为满足不同船级社的要求,有时也依据或参照欧标、美标等的无损检测标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要以标准为准绳,不能受外界压力或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对检测对象妄下评论,以避免给公司带来经济及名誉损失。在实际工作中,对所使用的仪器都是经过鉴定的。每次工作前,仪器的校准是必须进行的,也是干好工作的首要前提。没有使用精确的测量仪器,就不会得出准确的测量数据,不会对产品质量的循序渐进及客户满意度有任何意义。工作这些年来,我的工作原则始终是:为产品质量负责,为领导负责。本着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定简单的工作安排去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简约而不简单。 我希望我在这条无损检测路上能长期稳定的走下去,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与外界尽可能多接触,以便开眼界更能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为蓬勃发展中的普阳做最大贡献。

要说对现在的工作环境与现状十分满意,这不是真心话。简单的讲,

就是要实行人性化管理,避免职工的情绪抵触,尽可能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实行各部门领导的被考核制度,让那些自私自利,不为公司整体利益着想的“领导”下台。

第14篇:无损检测 超声波检测

无损检测结课论文

超声波检测

华北科技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摘要:超声无损检测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的非常广泛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它对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尽管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国内出现了一些数字化的超声检测仪器,但其数据处理及扩展能力有限,缺乏足够的灵活性。而虚拟仪器是近年来刚刚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仪器构成方式,它是一种、通讯技术和测量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无损检测 ;超声波探伤 ;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

Abstract:As a kind of NDT(Non-Destructive Testing),UT (Ultrasonic Testing) is widely used in modern industry, whic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the reliability of product.Although along with technical development in electronics, some digital UT instruments have been developed at home, its expand- ability and the ability of proceing data limited.VI (Virtual Instru- ment) is a new Instrument structure developed recent years and is an outcome which combines the computer technique, the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together with the measure technique, which has huge expandability, flexibility and the prosperous vitality.Keywords:NDT(Non-Destructive Testing) UT (Ultrasonic Testing) computer technique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无损检测结课论文

1、引言

无损检测诊断技术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已在机械制造、石油化工、舰艇船舶、汽车、铁道、建筑、冶金、航空航天和核能等工业中被普遍采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产品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产品关键零部件的质量问题所造成的事故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使人们更加认识到了无损检测诊断技术的重要性。在工业发达国家中,无损检测诊断技术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美国为了保持它在世界科技中的领先地位,在1979年的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成立六大技术中心,其中之一就是无损检测中心。美国前总统里根曾说,“如果没有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美国就不可能享有众多领域的领先地位”。由此可见无损检测诊断技术在现代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超声波检测技术是当今社会无损检测技术领域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的质量监控和安全保障。

近年来,超声无损检测领域的学术气氛十分活跃。1989年4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第12届世界无损检测会议上共发表论文478篇,其中有关超声检测的论文18篇,是论文数量最多的无损检测方法。1992年10月在巴西圣保罗市召开的第13届世界无损检测会议上宣读和交流的论文共312篇,5种常规无损检测论文占65%,其中有关超声检测的论文最多,占到55%。1996年第14届世界无损检测会议在印度的新德里举行,会议收到论

无损检测结课论文

文732篇,收入论文集的论文550篇,其中与超声检测有关的论文200篇。新千年的无损检测大会,第15届世界无损检测会议在意大利的罗马市召开,大会收到773篇论文,收入论文集的有663篇,其中有关超声检测的有250篇。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现代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已经进入到以计算机控制为主的信息技术时代。

就当前时代国内的超声波检测技术应用情况来看,超声波无损检测诊断技术虽然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和场所,对质量控制和在线实时检测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但是,其主要的应用发展方向还基本上是不断扩展应用领域。而且它的重要作用还有赖于无损检测技术方法选择的正确和检测结果是否可靠。检测结果对检测人员的依赖性都还很强,并且都还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和缺陷,比如:①通常要有熟练的技术技能,对结果做出说明及解释。因此,在相互关系未经证明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不同人员对结果看法不统一。②外界环境的温度、湿度、粉尘、振动、噪音以及磁、电场和仪器本身内部的各种干扰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难以估计的后果。③性能可以直接测试、而检测结果却只是定性或相对的。④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技能、知识水准等,检测人员对工作的责任心,检测人员在操作期间的心理和生理状况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⑤我国的超声无损检测还大部分是采用常规的A型脉冲反射法技术,存在不直观、判伤难、无记录、人为因素影响大等缺点,严重影响着超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当然,伴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具体体现的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超声无损检测技术主要还是向着数字信号处理和检测成像方面发展。已经应用或正在采用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主要有:时间渡越衍射技术、合成孔径聚焦技术、裂谱技术、倒谱技术、模式识别和分析、自适应神经网络等。采用数字动态滤波技术提高检测信噪比,通过频谱分析进行超声参量检测和提取,数字信

无损检测结课论文

号处理压缩波形有效提高检测分辨率。

2、超声波及超声波检测

2.1超声波的基本性质

通常人耳能够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在20-20000Hz之间,人们习惯上把频率超过20K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超声波本质上是一种机械波,所以它的产生必须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有做机械振动的声源,二是有能够传播振动的弹性介质。

波的种类是根据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动传播方向的关系来区分的。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形有许多种,用于探伤的有纵波、横波、表面波、板波等,其中最常用的是纵波直探头探伤和横波斜探头探伤。纵波常用来探测钢板、锭材、大型锻件等形状比较简单的制品,而横波常用来检测焊缝、管材等形状比较复杂的制品。

2.1.1超声波的速度及波长

声波在介质中向前传播的速度,称为声速。对于不同种类的超声波,其传播速度不同。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弹性模量及介质的密度有关,对一定的介质,弹性模量和密度为常数,故声速也是常数。不同的介质,有不同的声速。超声波波形不同时,介质弹性变形的方式不同,速度也不一样。因此,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表征介质声学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超声波的频率、波长和声速之间的关系如下: c/f

其中为超声波的波长、c为超声波在介质中的的波速、ƒ为超声波的频率。可见,在同一种介质中超声波的波长与超声波的频率成反比。

无损检测结课论文

2.1.2超声波的衰减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其能量逐渐减弱,这种现象叫做超声的衰减。均质物质对超声波强度(声压)不曾造成减弱,然一般材料或多或少都会使超声波强度造成衰减,其原因来自于吸收与散射两种现象。

吸收:材料将声束能量转换为热能而散失,使得声束强度降低。

散射:由于材料的非均质性,包括杂质、气孔、晶界„等阻碍声束传送而形成许多声束分量,致使超声波强度减弱。

2.2超声波检测技术的介绍

作为无损检测技术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超声波用于无损检测领域是由其特性决定的:超声波是指频率大于20KHZ,并且能在连续介质中传播的弹性机械波。

超声波的方向性好。超声波具有像光波一样的方向性,经过专门的设计可以定向发射,利用超声波可在被检测对象中进行有效的探测。

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强。对大多数介质而言,它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特别在一些金属材料中,其穿透能力可达数米。

超声波的能量高。超声检测的工作频率远高于声波的频率,具有很高的能量。被检材料的声速、声衰减、声阻抗等特性携带有丰富的能量转换信息,成为广泛应用超声波检测的基础。

遇有界面时,超声波将发生反射、折射和波型的转换。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传

播时的这些物理现象,经过巧妙的设计,使得超声检测工作的灵活性、精确度得以大幅度提高,这也是超声检测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

对人体无害、适应性强、检测灵敏度高、设备轻巧、使用灵

无损检测结课论文

活、检验速度快、可及时得到探伤结果,适合在车间、野外和水下等各种环境下工作,并能对正在运行的装置和设备进行检测和诊断。

2.2.1超声波探伤的原理

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波在物体中传播的一些物理特性来发现物体内部的不连续性(即通常所说的缺陷)的一种方法。首先通过激励超声发射换能器产生超声波并使其进入工件,然后再通过超声接收换能器将工件中经过被检测材料自身或缺陷所反射、折射、衍射、散射的入射波转换成接收信号,缺陷作为与构件材料不同的介质将会产生不同的特征信号,接着再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从而获得有关缺陷或材料的特性信息。

2.2.2超声波探伤方法的分类

超声波探伤法的种类很多,根据声耦合方式可分为接触法和液浸法两大类,按声波传播方式可分为反射法和透射法两种。按超声波激励方式可分为脉冲波、连续波和调频波等探伤方法。按波形分又可分为纵波、横波、表面波和板波等。在目前的实际使用中,广泛使用的是接触式脉冲反射法。

考虑到脉冲超声探伤仪在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在此将对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超声脉冲反射式探伤仪的实现技术进行讨论。

超声波以持续极短的时间发射脉冲到被检工件内,利用被检工件底面或内部缺陷的反射回波探测反射源的位置和大小的方法,称为脉冲反射法。纵波脉冲反射法工作原理如图2-1所示,一般只需要一个探头兼做发射和接收。超声探伤主要是判断工件材料有无缺陷,若有缺陷时,确定缺陷的大小和位置,进而评价其有无使用价值和修复的可能性。

无损检测结课论文

图2-1脉冲法纵波探伤原理

换能器发射的超声波在工件内部传播时,当遇到不同介质时,将发生反射。反射信号的强度与反射率R的大小有关,而反射率R只与入射介质和反射介质的材料有关。由于反射信号通过的声程是一定的,换能器获得的反射信号的强度也是一定的。

当工件无缺陷时,只有始发射脉冲波和底面反射 波,两者之间没有其它回波。

当工件中有面积小于声束截面的小缺陷,则会在始 波和底波之间出现缺陷回波。缺陷回波在时间轴上的位置可以确定缺陷在工件中的位置,缺陷回波幅度的大小取决于缺陷在声束入射方向上的投影面积的大小,当有缺陷回波出现时,底波高度下降。

当工件中缺陷大于声束截面时,全部声能被缺陷所反射,只有始波和缺陷回波,不会出现底波。 缺陷的定位

由于超声波在介质的波速是一定的,则在图2.1中

XTfTbL

若知道工件长L的大小,则可以根据发射波到反射波与发射波到底波的时间的比值,来确定缺陷距探头的距离。

若不知道L的大小,则可以根据声束和声波在介质中传播至缺陷

无损检测结课论文

所需时间和波速来定位缺陷。

XC2Tf

Tf式中C为材料中的声速,缺陷的定量

为声波遇到缺陷时的来回传播时间。

假如缺陷尺寸小于波长一半时,由于超声波的衍射作用而将不会产生明显的反射回波,从而无法探测缺陷,因此缺陷尺寸的最小检测极限为2。

工件或材料中的实际缺陷是多种多样的,其形状和性质也各不相同,而超声波的波长又比较大,要确定其真实大小是非常困难的,甚至不可能的,所以只能采用相对比较的方法,即用未知量(缺陷)与已知量(规定的人工缺陷)的回波振幅相比较的方法,来确定缺陷的当量大小,这就是超声探伤中的缺陷定量的基本原理。

假设已经规定A处为已知量,以此处为参考,如图2.2

图2.2 缺陷定量示意图

则缺陷率为 :

PAFAT

无损检测结课论文

其中 AF—缺陷波幅值 AT— 始波幅值

2.3超声波讯号显示与记录

超声波讯号显示之表示方法常见有A扫描、B扫描及C扫描三种,示意如图4-26所示。

A扫描表示法

此种讯号显示之表示方法是超声波检测最普遍的方法,通常应用于脉波反射式超声波检测。探头在检测物上一点,所记录的是此点下方一条线的讯息,如图4-26(a)所示。显示屏幕上之水平轴表示讯号出现的时间或声波回波之路径长度,利用此长度及声束方向即可推算出回波反射体之位置。垂直轴表示讯号高度(振幅),在没有人工缺陷规块的校准比对下,不能断然地以讯 号高度判定缺陷大小。 B扫描表示法

如图4-26(b)所示,探头在检测物上沿直线移动,所记录的是此线下方一截面的讯息。水平显示表示扫描移动方向的位置,而垂直显示表示检测物内之通过时间,即缺陷深度,因此B扫描可显示受测物某一截面上缺陷分布的大致情形。 C扫描表示法

如图4-26(c)所示,探头在检测物表面上来回扫描整个表面,所记录的是此面下方一个整体的讯,此方法之显示与射线照相结果相似,可看出缺陷的分布情形及形状,但无法得知其深度。

无损检测结课论文

讯号记录之符号

为分辨检测物几何形状及缺陷造成之回波讯号显示,超声波讯号以符号加以记录,如表4-8所示;配合检测实例图形说明,如图4-27所示。

3、超声波探伤常用器材及设备

校准规块

超声波检测为建立缺陷大小评估的比对根据,并了解仪器特性是否达到使用条件标准,必须视检测需要制作各种不同形状、大小及人工缺陷的校准规块。校准规块依其检测目的区分为仪器校准用之标准规块(StandardTestBlock\'及检测材料用之比较规块(ReferenceBlock)两种。

探头(Probe) 探头亦称换能器(Transducer),主要由压晶体管(PiezoelectricCrystal)构成,当通以交流电时,压晶体管会发生高频振动而产生超声波,藉以发射进人检测物内,当反射回波撞击探头时,压晶体管会使其转换成交流脉波讯号,因此探头兼备声波发射与接收之双重作用。超声波探头依其使用场合不同,

无损检测结课论文

区分为接触式探头(ContactProbe)及浸液式探头(ImmersionPrObe)两种;若依使用目的不同,则区分为直束探头(Straight Beam Probe)、斜束探头(Angle Beam Probe)、可变角度探头(Changeable Angle Probe)、双晶探头(Twin Probe)、迟延探头(DeIayProbe)、漆刷型探头(Paint Brush Probe)及聚焦探头(Focusing Probe)。

耦合剂

在检测时于探头与检测物表面间添加水、油或浆糊等物质,藉以赶走空气,避免声波能量损失而以较佳的传送效率进入检测物内部,此等接触媒质,称为耦合剂(CoupIant)。网合剂于检测时应稳定滞留于检测面上,于完成检测后,必须容易清除,且不能对检测物或探头造成损害。实用上耦合剂以罐装或瓶装居多,选用时应注意其化学特性,并注意适用温度。

4、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产品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产品关键零部件的质量问题所造成的事故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使人们更加认识到了无损检测诊断技术的重要性。在工业发达国家中,无损检测诊断技术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超声波探伤中用纵波可探测金属铸锭、坯料、中厚板、大型锻件和形状比较简单的制件中所存在的夹杂物、裂缝、缩管、白点、分层等缺陷;用横波可探测管材中的周向和轴向裂缝、划伤、焊缝中的气孔、夹渣、裂缝、未焊透等缺陷;用表面波可探测形状简单的制件上的表面缺陷;用板波可探测薄板中的缺陷。对我国及世界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现代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发展中,超声成像技术是一种根据

无损检测结课论文

声波的特点,以扫描技术为主流的超声成像方法。它是在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计算机技术、信息采集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超声图像可以提供直观和大量的信息,直接反映物体的声学和力学性质,有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在医疗诊断、地震遥感、地质勘探、海洋研究、材料科学等领域正日益开辟新的用途,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正在使用和开发的超声成像技术包括:超声B扫描成像,超声C扫描成像,超声D扫描成像,SAFT(合成孔径聚焦)成像,P扫描成像,超声全息成像,衍射CT成像、相控阵成像等。结合精密扫查机构的超声成像系统和工业超声相控阵成像系统等已在实际应用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5、总结

伴随着各种新材料、复合材料的出现和使用,以及对现代检测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研制和开发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的超声波检测仪器已成为发展的必然。未来的超声波检测仪器应当具有以下特征:

模块化和插卡化各种超声波检测卡(含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以及接口的插卡)将大量问世,借助于高速度、高容量的计算机,超声波检测仪器的研制将变得比较容易。

高数字化、高智能化和图像显示功能未来的超声波检测仪器应当是高度数字化、高度智能化的,其检测结果应可用图像显示出来;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开机后具有自检功能;可用菜单选择仪器测试参数;可调用或可存储仪器的设定参数,以及与其它计算机进行通讯或传输数据。

数据库及自动识别功能 未来超声波检测仪器的一个最重要的进步是具有对被检对象的缺陷类型进行自动识别,以及对被检测对象的状态进行自动评价的功能。因此,它应当具有比较完备

无损检测结课论文

的数据库和专家识别系统。

专门的超声检测专家系统专门的专家系统是保证数字化、智能化超声波检测仪器的有力手段和技术支持,系统内建有模式识别和自适应学习网络,它也是协调检测仪器软、硬件以及仪器与人的友好互动的关键所在。

目前,虽然世界上各种超声波检测技术和超声波检测仪器的发展相当快,但我们综合以上的分析和调查、研究之后,不难发现:超声波检测的未来主要趋势还是应该朝研制一种智能化的诊断装置方向发展。这种智能化的诊断装置应该能靠增加所获得的被检工件的信息量、提高信息质量以及经专门的数学后续处理等手段来提高评价工件质量的能力。因此,把握这方面的发展动态,紧随时代发展潮流的脉搏,是我国超声波无损检测人员进行研制、开发以及应用超声波检测技术责无旁贷的义务,亦是我们不断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参考文献

【1】 陈汝全,林水生,夏利.实用微机与单片机控制技术[M].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8。

【2】 谢建.超声液位测量仪的研究.自动化仪 [J ] ,2002.23 (2) : 12-15。 【3】丁义元等.高精度测距雷达研究.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0.10。 【4】沈小丰等.电子技术实践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09 130-141。 【5】刘福顺,汤明.无损检测基础.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6】应崇福。超声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7】蒋危平.超声波探伤仪发展简史。无损测.1997:24—25 【8】张旭辉,马宏伟。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现状·趋势·战略,2002:24—26 【9】张易知,肖啸等.虚拟仪器的设计与实现.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第15篇:无损检测标准

无损检测标准

1、通用基础

GB5616-1985 常规无损探伤应用导则

GB/T9445-1999 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通则 GB/T14693-1993 焊缝无损检测符号

GB16357-199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JB4730-19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DL/T675-1999 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 GB3805-93 特低电压(ELV)限值

2、射线检测

GB3323-19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5097-1985 黑光源的间接评定方法

GB5677-1985 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方法

GB/T11346-1989 铝合金铸件X射线照相检验针孔(图形)分级 GB/T11851-1996压水堆燃料棒焊缝X射线照相检验方法 GB/T12469-1990 焊接质量保证 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类 GB/T12604.2-1990 无损检测术语 射线检测

GB/T12605-1990 钢管环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和质量分级 GB/T16544-1996 球形储罐γ射线全景曝光照相方法 GB/T16673-1996 无损检测用黑光源(UV-A)辐射的测量 JB/T7902-1999 线型象质计

JB/T7903-1999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

JB/T8543.1-1997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 泵受压铸钢件射线检测方法及底片的等级分类

JB/T9215-1999 控制射线照相图像质量的方法 JB/T9217-1999射线照相探伤方法

DL/T541-1994 钢熔化焊角焊缝射线照相方法和质量分级 DL/T821-2002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 JB/T 6440-92 阀门受压铸钢件射线照相检验

3、超声波检测

GB1786-1990 锻制圆饼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2970-1991 中厚钢板超声波检测方法 GB/T3310-1999 铜合金棒材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4162-1991锻轧钢棒超声波检验方法 GB4163-1984 不锈钢管超声波探伤方法

GB5193-1985 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5777-1996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 GB/T6402-1991钢锻件超声波检验方法 GB6519-1986 变形铝合金产品超声波检验方法 GB7233-1987 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 GB7734-1987 复合钢板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7736-2001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超声波检验法 GB/T8361-2001冷拉圆钢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 GB8651-2002金属板材超声波探伤方法 GB8652-1988 变形高强度钢超声波检验方法 GB11343-89 接触式超声波斜射探伤方法 GB11344-89 接触式超声波脉冲回波法测厚

GB11345-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GB/T12604.1-1990无损检测术语 超声检测 GB/T12969.1-1991钛及钛合金管材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13315-1991 锻钢冷轧工作辊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13316-1991铸钢轧辊超声波探伤方法

GB15830-1995钢制管道对接环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检验结果的分级 GB/T18256-2000 焊接钢管(埋弧焊除外)用于确认水压密实性的超声波检测方法

JB1152-1981锅炉和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

JB/T1581-1996 汽轮机、汽轮发电机转子和主轴锻件超声波探伤方法 JB/T1582-1996 汽轮机叶轮锻件超声波探伤方法 JB3144-1982锅炉大口径管座角焊缝超声波探伤 JB4008-1985 液浸式超声纵波直射探伤方法 JB4009-1985 接触式超声纵波直射探伤方法 JB4010-1985 汽轮发电机用钢制护环超声探伤方法 JB/T7602-1994 卧式内燃炉T形接头超声波探伤

GB11259-1999 超声波检验用钢制对比试块的制作与校验方法 JB/T8428-1996 校正钢焊缝超声检测仪器用标准试块 JB/T8467-1996 锻钢件超声波探伤方法 JB/T8931-1999 堆焊层超声波探伤方法

JB/T9214-1999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 JB/T9630.2-1999汽轮机铸钢件 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方法 ZBY230-1984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 ZBY231-1984 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 DL505-1992 汽轮机焊接转子超声波探伤规程

DL/T542-1994 钢熔化焊T形接头角焊缝超声波检验方法和质量分级 DL/T694-1999 高温紧固螺栓超声波检验技术导则 DL/T714-2000 汽轮机叶片超声波检验技术导则

DL/T717-2000 汽轮机发电机组转子中心孔检验技术导则 DL/T718-2000 火力发电厂铸造三通、弯头超声波探伤方法 DL/T820-2002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

ZB J04 001-87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 YB/T144-1998 超声探伤信号幅度误差测量方法 JB/T 6903-92 阀门锻钢件超声波检查方法

4、磁粉检测

GB4956-1985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 GB9444-1988 铸钢件磁粉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 GB10121-1988 钢材塔形发纹磁粉检验方法 GB/T12604.5-1990无损检测术语 磁粉检测 GB/T15822-1995磁粉探伤方法

JB/T6061-1992焊缝磁粉检验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级 JB/T6063-1992 磁粉探伤用磁粉 技术条件 JB/T6065-1992 磁粉探伤用标准试片 JB/T6066-1992 磁粉探伤用标准试块 JB/T6439-1992阀门受压铸钢件磁粉探伤检验 JB/T6912-1993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磁粉探伤 JB/T8290-1998 磁粉探伤机

JB/T8468-1996 锻钢件磁粉检验方法 JB/T9628-1999汽轮机叶片磁粉检验方法

JB/T9630.1-1999汽轮机铸钢件磁粉探伤及质量分级方法

5、渗透检测

GB9443-88 铸钢件渗透探伤及缺陷显示迹痕的评级方法 GB/T12604.3-1990 无损检测术语 渗透检测 JB/T6062-92 焊缝渗透检验方法和缺陷迹痕的分级 JB/T6064-92 渗透探伤用镀铬试块 技术条件 JB/T8543.2-1997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JB/T9216-1999 控制渗透探伤材料质量的方法 JB/T9218-1999 渗透探伤方法

JB/T 6902-92 阀门铸钢件液体渗透检查方法

6、涡流检测

GB4957-1985 非磁性金属基体上非导体覆盖层厚度测量 涡流方法 GB5126-1985 铝及铝合金冷拉薄壁管材涡流探伤方法 GB5248-1985 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涡流探伤方法 GB/T7735-1995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 GB/T11260-1996 圆钢穿过式涡流探伤检验方法 GB/T12604.6-1990无损检测术语 涡流检测

GB/T12968-1991 纯金属电阻率与剩余电阻比涡流衰减测量方法 GB/T112969.2-1991 钛及钛合金管材涡流检验方法 GB/T14480-1993 涡流探伤系统性能测试方法 YB/T143-1998涡流探伤信号幅度误差测量方法

YB/T145-1998钢管探伤对比试样人工缺陷尺寸测量方法

7、声发射检测

GB/T12604.4-1990 无损检测术语 声发射检测

GB/T18182-2000 金属压力容器声发射检测及结果评价方法 JB/T6916-1993 在役高压气瓶声发射检测与评定方法 JB/T7667-1995 在役压力容器声发射检测评定方法 JB/T8283-1999 声发射检测仪器的性能测试方法

8、其它检测

GB/T12604.7-1995无损检测术语 泄漏检测 GB/T12604.8-1995 无损检测术语 中子检测 GB/T12604.9-1996无损检测术语 红外检测 GB/T12606-1990钢管及圆棒的漏磁探伤方法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JB/T4730.1~4730.6-2005)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 (SY/T4109-2005) 常规无损探伤应用守则 (GB5616-85) 石油天然气工业承压钢管无损检测方法 (SY/T6423.1~6423.7-1999)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T3323-2005)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 (DL/T821-2002) 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方法 (GB5677-85) 钢管环缝熔化焊接头射线透照工艺和质量分级 (GB/T12605-90) 射线照相探伤方法 (ZBJ04004-87) 焊缝无损检测符号 (GB/T14693-93) X射线探伤机 (JJG40-2001)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GB/T11345-1989)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焊缝超声波检验篇) (DL/T820-2002) 火力发电厂铸造三通、弯头超声波探伤方法 (DL/T718-2000)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 (DL/T820-2002) 锅炉大口径座角焊缝超声波探伤 (JB/T3144-1982)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超声波检验法 (GB/T7736-2001) 高温紧固螺栓超声波检验技术导则 (DL/T694-1999)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焊缝超声波检验篇) (SDJ67-1987) 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 (GB/T5777-1996) 钢制管道对接环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检验结果的分级 (GB/T15830-1995)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对接环焊缝全自动超声检测 (SY/T0327-2003) A型脉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 (ZBJ04001-87) 常压钢质油罐焊缝超声波探伤 (JB/T9212-99) 钢锻件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6402-1991) 锻轧钢棒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4162-91) 磁粉探伤用磁粉技术条件 (JB/T6063-92) 常压钢制焊接储罐及管道磁粉检测技术标准 (SY/T0443-98) 管道、储罐渗透检测方法 (SY/T4080-95) 铸钢件磁粉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 (GB944-88) 钢材塔形发纹磁粉检验方法 (GB10121-88) 磁粉探伤方法 (JB/T15822-1995) 焊缝磁粉检验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级 (JB/T6061-92) 磁粉探伤用标准试片 (JB/T6065-92) 锻钢件磁粉检验方法 (JB/T8468-96) 磁粉探伤机 (JB/T8290-95) 常压钢制焊接储罐及管道渗透检测技术标准 (SY/T0443-98) 焊缝渗透检验方法和缺陷痕迹的分级 (JB/T6062-92) 渗透探伤用镀铬试块技术条件 (JB/T6064-92) 控制渗透探伤材料质量的方法 (ZBJ04003-87) 渗透探伤方法 (ZBJ04005-87) 铸钢件渗透探伤及缺陷显示迹痕的评级方法 (GB9443-88) 无损检测术语

声发射检测 (GB/T12604.4-90) 金属压力容器声射检测及结果评价方法 (GB/T18182-2000) 在役压力容器声发射检测评定方法 (JB/T7667-95)

第16篇:无损检测协议书

无损检测协议书

甲方: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及《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的有关规定,甲方与乙方商定签订无损检测工程委托协议,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本着共同合作,互补互利的原则,同时考虑工程的具体情况达成如下协议:

1、甲方所施工压力管道安装工程中的无损检测工作,全权委托给乙方负责完成。乙方按照甲方的工期要求,出具相应的无损检测报告等资料。具体工程的无损检测费用,乙方应本着长期合作互惠互利的精神,根据工程特点双方再行协商而定,并订立“工程合同书”。

2、甲方将无损检测任务委托给乙方后不得再行外委。如有违约,乙方根据情况有权终止和甲方的合作,拒绝为甲方提供无损检测专业的相关资质证明及相关证件资料原件和复印件。

3、乙方完成甲方委托的工程检测任务后,应及时向甲方出具工程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内容和施工图纸验收要求。

4、甲方工程施工及竣验期间如有需要乙方提供原件或复

印件,乙方要全力配合甲方的工作,根据甲方要求提供无损检测专业的相关资质证明及相关证件资料(复印件须加盖单位公章)。

5、甲方应当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按协议约定的方法计算支付工程价款。

6、甲方指派 同志为无损检测业务负责人,负责同乙方联络。

7、本协议书自双方签字盖章生效,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8、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

甲 方: (盖章)

负责人: (签字)

乙 方: (盖章)

负责人: (签字)

签定日期: 年 月 日

第17篇:无损检测工作总结

无损检测工作总结

我从事无损检测工作至今已经有将近7年了,从当初的一无所知,到现在已经考取了射线检测、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Ⅱ级资格证,以及超声波检测Ⅲ级资格证,初步掌握了部分无损检测知识以及相关的验收规范、检测标准。曾经从事过压力容器、船舶、锅炉、燃气管道、供热管道、钢结构等无损检测,也参与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在这些工作中慢慢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现将我这些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工作时,要有一颗不怕吃苦的心,还要有耐心。无损检测这个行业现场的检测条件不是很好,一个工地一个样,被检测工件要么在地下,要么是架空,检测条件好的工地很少,工地的生活环境也不是很好,要是没有一个吃苦的心和耐心,在检测工作中很容易发生工作失误,往往工作中一点的失误就会造成错误的检测结果,而检测结果那是要负法律责任的,所以需要有一颗不怕吃苦的心,还要有耐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二.检测工作中要认真、细心。检测工作进行前,第一步要先弄清楚工程概况和被检测工件的现场情况,被检测工件的现场情况包括被检测工件的名称、规格、材质、编号、所在位置及其现场情况;第二步弄清该工程的验收规范和检测标准,还有合格级别和检测比例等;第三步依据该工程的验收规范和检测标准,结合被检测工件的实际现场情况制定检测方案;第四步根据检测方案实施检测;第五步检测结束整理资料,出具检测报告。以上五步都是一环紧跟一环,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和细心的确定、实施。工作认真、细心是保证检测结果正确性和准确性的前提和保障。

三.在无损检测过程中一些细节一定要注意,不注意的话往往会严重影响底片质量和检测结果,根据我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射线检测过程中贴片时要让铅字紧靠焊缝,确保铅字在底片上都能显示;

2.射线检测过程中,射线机的窗口角度,要在相距90°的两个方向上观察窗口中心是否对准底片中心;

3.洗片时,要养成先洗一张试片的习惯。底片水洗必须用流动的清水,洗片用的水决不能重复使用,每次洗片前必须更换洗片桶内的水;

4.超声波检测过程中,每次检测前和检测后,必须对探头和扫描曲线进行校对;5.超声波检测过程中必须确保探头和工件之间耦合良好,且扫查速度不能过快; 6.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前必须要先对检测设备进行校对; 7.渗透检测擦除渗透剂时,一定要一个方向擦除,且要擦除干净。 以上第一和第二两个方面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它代表着个人从事无损检测工作的态度,是从事、干好无损检测工作的基本条件,工作经验就是靠着持有这样工作态度的人,反反复复、重复枯燥无味的检测工作慢慢积累起来的,它是无损检测事业发展的动力。第三个方面是我在这么些年的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且在这个方面犯过不少错误,深有体会。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注重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提升工作能力,爱岗敬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努力提升工作质量,发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工作作风,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积极负责地开展工作。积极参加各项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要提高同事们的整体素质和技能,便于更好的完成各项任务,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秀伟

2014年10月

第18篇:无损检测工作总结

九月份工作总结

一、思想情况

通过第一个月的现场接触和导师的指导,对今后的工作多少还是有了一些的了解和认识,不再像第一个月那样仿佛无头苍蝇似的,在平时的接触当中掌握了一定的工作流程,具备了一些简单的工作能力。第一个月那种失落感和无助慢慢消失,虽然仍感觉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还很欠缺,但自己同时也因此拥有了动力,更加明确今后的目标——努力学习并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迅速成长起来,在短时间内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

二、本月主要工作内容

本月主要的工作是参加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举办的特种设备UT-Ⅱ级培训考核,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认真培训,争取通过二十多天的时间消化培训内容,努力一次性通过这个培训考核,取得UT-Ⅱ证书。

三、本期学习和工作收获

通过在特种设备检察院培训,通过老师的讲解和领取的相关学习资料,对超声波检测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超声波检测技术。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一下内容:超声波检测的工作原理,超声波仪器的结构和各个指令的操作,检测探头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探头的各个参数以及各个参数在检测过程的选择和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不同检测工件应采用的检测工艺和工艺流程,检测中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及该因素产生的原因和避免措施,关于超声波检测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

在掌握了书本知识以外,还利用一周的时间学习了仪器的操作,通过在不同试件上的联系和摸索,基本掌握了锻件、铸件、焊缝的检测方法,学会了单晶直探头、双晶直探头、斜探头的检测工艺,通过实际的操作进一步学习了检测工程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

最终通过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际操作三门考核,取得这些成绩除了平时的努力学习以外,还得谢谢我的导师的指导,在去参加培训之前,因为我从未接触过超声检测,我的导师利用周末给我进行了实际操作的指导,把我带到马钢钢构二厂的现场,通过现场的实际检测让我掌握了超声波检测最基本的操作,我也了解了检测过程中要记录的各个数据和对缺陷的大致判断,在培训过程中导师每隔几天都给我打电话询问我的学习情况并帮我解答在温习过程遇到的难题。正是因为导师的这次指导才让我能顺利的通过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考核。

四、下期工作目标和打算

接下来要乘热打铁,结合刚刚参加培训学习的知识,通过平时公司接触的业务进一步消化学习内容,,熟练掌握超声波检测工艺,快速成为一个能独立操作独立完成超声波检测的员工,在掌握超声波检测工艺的同时再努力学习其他检测方法,不断学习,完善自我在无损检测方面的专业知识。

五、几点建议

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公司在给我安排工作的时候能够在不影响公司整体工作的情况下尽量让我参与有关超声波的检测,因为刚刚参加了UT-Ⅱ级培训,我希望能通过接下来的现场操作能更好更快的掌握超声波检测工艺。

2012年9月30日

第19篇:无损检测控制程序

无损检测控制程序

Q/AZ.G.TSCX-06-2010 A/1

1/5

目 录

1 目的 ..................................................................2 2 适用范围 ..............................................................2 3 引用文件 ..............................................................2 4 职责 ..................................................................2 5 程序 ..................................................................2 6 记录表格 .............................................错误!未定义书签。

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010年03月01日发布实施

无损检测控制程序

Q/AZ.G.TSCX-06-2010 A/1

2/5 1 目的

对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无损检测管理,人员资格、职责、设备条件、工艺规程和检测程序作出规定,以保证原材料,焊缝等无损检测结果正确可靠。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过程中无损检测的控制。

3 引用文件

《管理手册》Q/AZ.G.SC-00-2009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手册》Q/AZ.G.TSSC-01-2010 《分包程序》Q/AZ.G.CX-11-2009 《产品的监视、测量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Q/AZ.G.CX-20-2009 《纠正和预防程序》Q/AZ.G.CX-21-2009

4 职责

4.1 无损检测质控责任人负责无损检测工艺规程的编制及实施,并检查无损检测报告。 4.2 中心试验所负责无损检测资格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4.3 项目部负责产品或材料无损检测前的外观质量情况检查,负责无损检测的委托。 4.4 工程部与无损检测质控系统责任工程师负责无损检测分包方的评价(需要时),无损检测分包协议的备案,中心试验所负责无损检测装置计量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检定。 4.5 项目部质检部门和中心试验所负责热处理工序过程的控制。

5 程序

5.1 无损检测人员管理

5.1.1 按照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资源的要求,配置无损检测质控系统责任人和无损检测人员。

5.1.2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无损检测探伤人员,按《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的要求,经国家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查部门认可的资格考核单位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资格证书,才能从事相应级别(I、II、III)和类别(RT、UT、MT、PT)无损检测工作。

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010年03月01日发布实施

无损检测控制程序

Q/AZ.G.TSCX-06-2010 A/1

3/5 5.1.3 无损检测评定人员和项目无损检测负责人,必须取得相应检测方法的II级或III级以上检测资格的无损检测人员但任。

5.1.4 无损检测人员应熟悉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Ⅰ级资格以上的检测人员可以操作,Ⅱ级以上检测人员可以签发报告。 5.2 无损检测工艺

5.2.1 根据技术标准和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编制通用工艺规程或专用工艺。 5.2.2 无损检测工艺文件由相应资格的II级或III级人员编制、校核,经无损检责任工程师审定后生效,通用工艺规程需质量保证工程师批准。 5.3 无损检测过程控制

5.3.1 项目部焊接专业人员在压力管道工程开工前仔细统计汇总需要做无损检测的项目,并及时向中试所出具无损检测委托试验单。

5.3.2 中试所在接到委托试验单后要及时组织人员和设备进场,设置冲洗暗房和其它辅助工装设备,熟悉施工环境。

5.3.3 无损检测作业人员应根据《无损检测委托单》工件的材质、壁厚、检验方法及要求确定工艺参数,编制无损检测工艺卡及施工工艺,经无损检测质控系统责任人审批后才能实施检测。

5.3.4 进行无损检测的操作人员必须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无证人员严禁上岗。

5.3.5 无损检测的范围内容和方法必须按照无损检测委托单要求进行。

5.3.6 无损检测工作必须按照相应无损检测工艺标准规定、无损检测工艺卡和工艺方案的要求进行操作,并按规定进行无损检测作业标识,严禁随意更改参数和检测比例。具有延迟裂纹倾向材质的焊缝应在施焊结束24小时后进行检测,对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热处理后再增加一次无损检测。

5.3.7 无损检测工作必须经焊缝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未经外观检查和外观检查不合格的焊缝,检测人员有权拒绝检测,进行抽检检测时,其检测部位应由质量检验人员指定。

5.3.8 在检测过程中要如实及时记录操作规范参数和检测数据,严禁事后随意增补数据。

5.3.9 射线底片冲洗要按规定的程序进行,保证底片质量。

5.3.10 检测结果出来后,检测人员要及时通知被检测单位,若有不合格,检测人员要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010年03月01日发布实施

无损检测控制程序

Q/AZ.G.TSCX-06-2010 A/1

4/5 会同焊接技术员、焊工分析原因,制定返修方案。返修完后,要及时重新检测并按规定追加检测。

5.4 无损检测记录、报告

5.4.1 依据“无损检测委托单”、“无损检测工艺规程”和“工艺卡”以及相关标准、规范要求进行无损检测作业,作业完成后操作者在“工艺卡”和“过程卡”上签字。 5.4.2 无损检测Ⅱ级资格人员应及时对无损检测结果作出评定,并出具无损检测报告,无损检测报告由无损检测质控系统责任人审核批准后送交质检部门。无损检测记录应包括无损检测的方法、数量、比例,不合格部位的检测、扩探比例,评定标准。 5.4.3 每一项检测完毕后,检测人员要及时出具检测报告,报告的结论要准确无误,内容要填写完整清晰,签字手续齐全。

5.4.4 无损检测所有记录、报告的填写、审核、复评、发放,按《无损检测管理制度》和《技术文件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

5.4.5 无损检测必须建立无损检测记录,并按单线图及位号绘制检测部位图。 5.4.6 所有无损检测项目完成后,要将检测报告整理成册,加盖中试所试验专用章。 5.4.7 无损检测工作结束后,无损检测报告、检测部位图和射线检测底片应随工程竣工技术文件资料实行归档管理。

5.4.8 检测部位示意图、探伤报告、射线底片等记录应长期保存。 5.5 无损检测设备及器材

5.5.1 无损检测设备应满足检测要求,按相关规定送有资质的检验单位进行检查和校准,并有应专人进行为维护和保养。

5.5.2 无损检测仪器应建立技术档案,认真做好仪器的使用情况记录经常保持设备的完好。

5.5.3 无损探伤设备在操作中如发现性能不稳定,不能满足探伤要求时,应挂上停用标牌,及时维修,修复后应经检查后方可使用。

5.5.4 施工现场必须设立暗室和评片室,并应符合JB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的规定要求。

5.5.5 检测设备要严格按说明书要求使用,在搬运时必须采取避振措施X射线机要竖立阳极朝上放置。

5.5.6 检测设备在使用时,发生故障,不得自行处理,应由技术人员检测处理,并查明发生事故原因。

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010年03月01日发布实施

无损检测控制程序

Q/AZ.G.TSCX-06-2010 A/1

5/5 5.5.7 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对超标仪器停止使用,经修复达到技术要求方可使用。

5.5.8 长期存放或新购进的X光机, 使用时必须按说明书规定调试后才可正常使用。 5.6 检测现场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5.6.1 射线探伤全过程检验人员应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采取距离、时间、屏蔽等安全防护措施,满足防护要求,使检验人员接受的辐射水平在规定的范围内。 5.6.2 射线探伤全过程放射区域必须采取封闭措施,并设置警戒线和醒目的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的警示标志,必要时应有专人把守。

5.6.3 在居民区拍片时,要作好安民告示,取得谅解,射线发生器周围应采取屏蔽措施,使非放射工作人员居留侧辐射水平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确保非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不受损害,防止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5.6.4 检验人员应认真执行《污染预防程序》,施工现场产生的废药液应装入带标识的密封容器内单独存放,统一处理,禁止随意排放,防止污染土地。 5.7 无损检测分包

当公司无损检测能力不能满足产品检测要求时,可以分包给经评价合格的分包方实施。

5.7.1 分包评价

工程部与无损检测质控系统责任人负责组织对分包方的资质、无损检测能力、诚信等进行评价,评价合格后,列入合格分包方名录,与其签订分包项目协议,有关的评价资料及分包协议项由工程部存档备查。无损检测分包方每年初需重新进行评价。 5.7.2 分包控制

(1) 公司派出相应资格的无损检测人员监督分包项目的无损检测过程,必要时无损检测质控责任人到场。

(2) 分包方的无损检测工艺、报告及相关记录,经无损检测质控系统责任人审查后存档。

5.7.3 无损检测分包具体按《分包程序》Q/AZ.G.CX-11-2009的规定执行。

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010年03月01日发布实施

第20篇:高速铁路无损检测管理办法

高速铁路无损检测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认真贯彻铁道部《关于开展隧道衬砌等铁路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的通知》(铁建设[2011]17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和规范×× 客运专线无损检测管理,及时消除质量隐患,全面促进和提升本标段施工质量水平,现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项目经理部所辖各项目分部,各分部要根据本办法,结合工程实际制订无损检测实施细则,望认真贯彻执行。

第二章 无损检测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三条 局项目部无损检测管理机构及职责

1、局项目部无损检测管理机构

局项目部成立无损检测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安全总监兼安质部长为副组长,工程部长、试验室主任、隧道督导部长、路基、桥梁和隧道专业工程师为组员组成。

2、局项目部无损检测管理机构职责

(1)负责落实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等)组织的第三方检测的实施方案与配合工作;

(2)负责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等)组织的第三方检测出的质量问题整改方案的汇总、审核与上报审批工作;

(3)负责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组织的第三方检测出的质量问题整改的质量监督、整改回复的汇总、审核与上报工作;

(4)负责督促项目分部安排施工过程中无损检测排查与质量隐患整改工作。

(5)负责无损检测管理办法的制定和落实情况检查评比工作。 第四条 项目分部无损检测管理机构及职责

1、项目分部无损检测管理机构

项目分部成立无损检测管理领导小组,由分部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安质部长、工程部长、试验室主任、架子队长、路基、桥梁和隧道主管工程师为组员组成。

2、项目分部无损检测管理机构职责

(1)负责组织落实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等)组织的第三方检测的具体配合工作;

(2)负责编制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等)组织的第三方检测出的质量问题整改方案;

(3)负责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等)组织的第三方检测出的质量问题的整改方案实施、整改回复资料整理与上报工作;

(4)负责本分部施工过程中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无损检测排查,并排查出的质量隐患整改工作;

(5)负责上报本分部施工过程中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无损检测成果和质量缺陷整改结果。

第三章 无损检测范围及检测方法

第五条

无损检测范围

1、路基工程 (1)地基加固工程

包括CFG桩、钻(挖)孔桩、岩溶注浆等施工质量的无损检测。 (2)路基支挡工程

抗滑桩等施工质量的无损检测。

2、桥梁工程

包括桥梁钻(挖)孔桩基、墩台身及梁体结构等施工质量的无损检测。

3、隧道工程

包括隧道衬砌强度、厚度、背后回填密实度、隧底虚碴、二衬钢筋及初支钢架分布、初支钢筋网片、三肢钢架等施工质量的无损检测。

第六条

无损检测方法

1、低应变反射波法

低应变反射波法适用于检测规则截面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臵范围,主要用于检测桩基的桩径小于2.0m、桩长不大于40m的地基加固桩[CFG桩、钻(挖)孔桩等]、路基支挡工程(抗滑桩等)和桥梁钻(挖)孔桩基的桩身质量。按照《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进行检测。

2、声波透射法

声波透射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灌注桩桩身缺陷位臵、范围和程度,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主要用于检测桩基的桩径大于2.0m、桩长不大于40m的地基加固和桥梁钻(挖)孔桩基的桩身质量。按照《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进行检测。

3、回弹法

回弹法适用于桥梁的墩台身及梁体结构混凝土强度、隧道二衬结构混凝土强度等检测,必要时可用钻芯法进行验证。检测与评定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的规定。

4、地质雷达法

地质雷达法适用于检测隧道衬砌厚度、背后回填密实度、隧底虚碴、衬砌内部钢架、钢筋分布检测、、初支钢筋网片、三肢钢架等。按照《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进行检测。

5、综合物探检测

按照《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要求,采用瞬态面波法和电测探两方法综合物探检测岩溶注浆效果。

第四章 无损检测频次及检测机构资质

第七条 路基工程无损检测频次

1、CFG桩无损检测频次

(1)CFG桩成桩7d后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成桩完整性,有

疑问时采取钻芯取样观察其完整性、均匀性,拍摄取出芯样照片。

(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按总桩数的10%抽样检验,且不少于3根,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验。检测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的规定。

2、钻(挖)孔桩无损检测频次

(1)钻(挖)孔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身强度应不低于15MPa,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成桩完整性,有疑问时采取钻芯取样观察其完整性、均匀性,拍摄取出芯样照片。

(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按设计数量全部检验,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验。检测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的规定。

3、路基抗滑桩无损检测频次

(1)路基抗滑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身强度应不低于15MPa,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成桩完整性,有疑问时采取钻芯取样观察其完整性、均匀性,拍摄取出芯样照片。

(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按设计数量全部检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见证检验。检测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的规定。

4、岩溶注浆无损检测频次

(1)岩溶注浆完工后,按照《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要求,采用瞬态面波法和四极电测探法检验岩溶注浆效果。

(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负责检测,采用瞬态面波法检测时,其检测点数不少于注浆孔总数的5%;采用四极电测探法检测时,其检测长度不少于整治段落长度的10%;不足20孔的注浆工程,其检验点的数量不少于3个点。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验,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

第八条 桥梁工程无损检测频次

1、钻(挖)孔桩无损检测频次

(1)钻(挖)孔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身强度应不低于15MPa,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成桩完整性,有疑问时采取钻芯取样观察其完整性、均匀性,拍摄取出芯样照片。

(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按设计数量全部检验,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验。检测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的规定。

2、桥梁的墩台身及梁体结构无损检测频次

对桥梁的墩台身及梁体结构混凝土强度有疑问时,采用回弹法进行检测,必要时可用钻芯法进行验证。检测与评定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的规定。

第九条 隧道工程无损检测频次

1、由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上海铁路质检站、京福公司等)组织的第三方检测单位,不定期进行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分施工过程检测和隧道竣工验收时全隧检测,根据以上质量管理部门安排确定。

2、在施工过程中,由项目分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对隧道衬砌质量采用无损检测进行排查检测,原则上隧道每完成二衬浇筑500m无损检测一次;不足500m长度的隧道,待贯通后一次性进行无损检测。

3、采用地质雷达法检测隧道衬砌厚度、背后回填密实度、隧底虚碴、二衬钢筋及初支钢架分布、初支钢筋网片、三肢钢架施工质量,全隧100%检测。

4、采用回弹法检测隧道二衬结构混凝土强度,必要时可用钻芯法进行验证,全隧100%检测。

5、检测与评定方法应符合照《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的规定要求。

第十条 第三方检测机构资质

项目分部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无损检测工作,检测单位和人员资质应符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2005年第141号)的规定要求。

第五章 无损检测现场准备

第十一条 低应变反射波法无损检测现场准备

1、CFG桩成桩7d后、钻(挖)孔桩及抗滑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身强度应不低于15MPa。

2、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相同。

3、桩顶应凿至硬实混凝土面并大致水平,传感器安装点和激振点应打磨光滑。

4、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无安全隐患危及检测人员或检测设备安全。

第十二条 声波透射法无损检测现场准备

1、钻(挖)孔桩及抗滑桩在桩身混凝土浇筑前,声测管的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桩身直径D≤0.8m时,应埋设不少于2根管;当0.8m2.0m时,应埋设不少于4根管。

(2)声测管应采用金属管,内径不小于40mm,壁厚不小于3mm。 (3)声测管下端封闭、上端加盖,管内无异物,连接处应光滑过渡、不漏水。管口应高出桩顶100mm以上,且各声测管管口高度宜一致。

(4)声测管以线路大里程方向的顶点为起始点,按顺时针旋转方向呈对称形状布臵并进行编号。

2、现场检测准备工作

(1)受检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身强度应不低于15MPa。

(2)将各声测管内灌满清水,管内不得堵塞。 (3)采用标定法确定仪器系统延迟时间。 (4)在桩顶准确测量相应声测管外壁间净距离。 (5)检查换能器的完好状态。

(6)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无安全隐患。 第十三条 回弹法无损检测现场准备

按照《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相关条款执行。

第十四条 综合物探检测现场准备

按照《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相关条款执行。 第十五条 地质雷达检测现场准备

按照《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相关条款执行。

1、地质雷达检测架

(1)无损检测前准备好地质雷达检测架,检测架采用脚手架搭设,放臵在自卸汽车上,与自卸汽车的箱体固定牢固;检测架应设臵供检测人员上下的带有护栏的固定梯道,检测架顶部的平台四周也应设臵防护栏杆,检测架在运行时必须确保检测架平稳;检测架的高度和侧向宽度均应满足检测人员能检测到拱顶和拱腰部位,并能满足隧道净空要求;驾驶搭有检测架的司机应选派驾驶经验丰富、驾驶平稳的人员担任,要求车辆变速平稳、行驶均速,无急刹车或速度忽高忽低现象。

(2)严禁使用挖掘机、装载机、台车作检测平台或检测架动力车作为地质雷达检测架。

2、地质雷达检测现场条件

(1)隧底检测前,应保证隧底回填砼面保持干燥,不得人工洒水,并禁止出碴车辆通行。

(2)检测架通过地段,应将洞内小型机具、零星材料、安全防护标志等清除至洞外,确保检测架通过地段无障碍通行。

(3)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无安全隐患危及检测人员或检测设备安全。

3、地质雷达检测的测线布臵

(1)隧道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应以纵向布线为主,横向布线为辅。纵向布线的位臵应在隧道拱顶、左右拱腰、左右边墙和隧底各布1条;横向布线可按检测内容和要求布设线距,一般情况线距8~12m;采用点时每断面不少于6个点。检测中发现不合格地段应加密测线或测点。

(2)隧道竣工验收时,质量检测应纵向布线,必要时可横向布线。纵向布线的位臵应在隧道拱顶、左右拱腰和左右边墙各布1条;横向布线线距8~12m;采用点测时每断面不少于5个点。需确定回填空洞规模和范围时,应加密测线或测点。

(3)检测前,在隧道二衬左、右边墙每隔5m做里程标记,并标注上里程,里程值务必准确。

(4)隧底检测前,测线距隧道中心线2.5m,并纵向做好里程标识。

4、地质雷达检测的技术准备

(1)提供地质雷达检测地段的隧道工程地质资料、施工图、设计变更资料和施工记录等相关基础资料。

(2)提供地质雷达检测地段检测表格。

5、地质雷达检测配合人员安排

分部总工牵头,安质部长、工程部长、主管工程师、测量主管参加,配合检测工人6名、司机1名、交通引道员1名。

第六章 无损检测安全措施

第十六条 无损检测安全措施

1、无损检测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无安全隐患,专职安全员要对检测现场进行安全巡查。

2、检测人员进行无损检测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高空检测时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

3、在进行无损检测时,对无损检测有影响的如爆破、出碴等平行作业工序或立体交叉作业工序应暂停施工。

第七章 无损检测操作与检测成果整理

第十七条 无损检测操作与检测成果整理

1、无损检测操作与检测成果整理应按照《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TB50107-2010)的相关条款执行。

2、项目分部委托的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应在检测协议要求的时间内,及时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无损检测成果报告,以便项目分部能及时对检测出的质量缺陷进行整改。

第八章 无损检测出的质量缺陷

第十八条 CFG桩、钻(挖)孔桩、抗滑桩等桩身完整性检测的质量缺陷

1、Ⅱ类桩

桩身存在轻微缺陷,属于合格桩范畴。但Ⅱ类桩数量不得超过单位工程桩基总数的2%。

2、Ⅲ类桩

桩身存在明显缺陷,需由建设方与设计方等单位研究,以确定修补方案或继续使用。

3、Ⅳ类桩

桩身存在严重缺陷,为不合格桩,作报废处理。若不能在原位重新施工桩基时,需请设计单位进行加桩设计。

第十九条 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的质量缺陷

采用回弹法检测评定的结构(桥梁墩台身、梁体、隧道二衬等)

混凝土强度,并经钻芯法验证,确认结构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强度,按报废处理。

第二十条 地质雷达检测出的质量缺陷

1、隧道初支钢架间距超标、或缺失 按报废处理按照设计要求重新施作。

2、隧道二衬钢筋间距超标、或缺失 按照设计要求重新施作。

3、隧道二衬背后脱空 采用注浆处理。

4、隧道仰拱底部存在虚碴 采用注浆处理。

第二十一条 综合探测法检测出的质量缺陷

岩溶注浆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应进行补注浆处理。 第二十二条 对于出现以上情况的原项目分部,要认真分析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质量防治措施和整改方案,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出现。

第九章 无损检测管理要求

第二十三条 项目分部应积极配合第三方检测单位开展无损检测工作,准备工作应充分到位,检测现场要满足检测条件和安全条件。

第二十四条 第三方检测工作开展时,施工单位、检测方、监理工程师相关人员均应在场,加强检测配合工作;应邀请监理单位对检测全过程进行旁站,并做好旁站记录。检测工作完成后,应完善检测资料的签认手续。

第二十五条 项目分部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无损检测的,应每月上报一次无损检测资料报表至局项目部安质部备案。

第二十六条 对于无损检测中发现的重大质量缺陷或工程隐患,项目分部应在无损检测后1个月内完成整改工作,以彻底消除质量隐患;重大质量缺陷或工程隐患整改完成后,应将整改结果上报局项目部安质部备案。

第二十七条 项目分部不得与第三方检测单位联手弄虚作假,篡改检测数据或伪造检测报告。

第十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八条 奖励

对于在以下方面做得较好的分部,局项目经理部在年终评奖时,将一次性给予项目分部奖励10万元:

1、积极配合第三方检测单位做好检测工作,检测现场准备充分、安全措施到位、检测顺利,未出现任何安全责任事故;

2、按期、按时上报无损检测成果;

3、积极主动整改无损检测出的质量缺陷,未留下质量隐患,并按时上报质量缺陷整改结果。

第二十九条 处罚

1、在CFG桩、钻(挖)孔桩、抗滑桩等桩身完整性检测中,若出现Ⅱ类桩数量超过单位工程桩基总数的2%时,每超过0.5%则给予相关分部5万元的罚款。

2、在CFG桩、钻(挖)孔桩、抗滑桩等桩身完整性检测中,若出现Ⅲ类桩,则按10万元/根给予相关分部罚款;若出现Ⅳ类桩,则按20万元/根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3、在结构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中,若出现桥梁墩、台身结构(含承台)或其它结构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则按20万元/个给予相关分部罚款;若出现现浇梁、预制梁结构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则按100万元/片给予相关分部罚款;若出现隧道二衬结构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则按10万元/组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4、在地质雷达无损检测中,若出现情况时,均按10万元/延米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1)隧道初支钢架间距超标、或缺失; (2)隧道二衬钢筋间距超标、或缺失。

5、在地质雷达无损检测中,若出现情况时,均按1.0万元/延米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1)隧道二衬背后脱空或不密实; (2)隧道仰拱底部存在虚碴。

6、在岩溶注浆综合探测中,若出现注浆效果不满足设计时,则按1.0万元/孔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7、在第三方无损检测中,对于不积极配合、或检测准备工作不充分、或提供相关基础资料不及时的分部,则按5万元/次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8、若出现与第三方检测单位联手弄虚作假,篡改检测数据或伪造检测报告,或对于出现的质量缺陷久拖不改、或未按期、按时上报检测成果或整改结果的分部,则按5万元/次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第三十条 在相关分部所获取的奖励或处罚中,分部经理、书记、总工、主管生产副经理、工程部长、安质部长、试验室主任、架子队队长、工点技术主管分别占奖励或处罚总额的10%、8%、8%、8%、6%、6%、6%、6%、5%,其余部分由项目分部按责任大小进行分配。

第十一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安质环保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二○一二年三月一日

《无损检测实习报告.doc》
无损检测实习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祝福语实习报告辞职报告策划书口号检讨书介绍信导游词社会实践报告求职信协议书委托书证明承诺书自我介绍自我评价自我鉴定广告词申请书活动方案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