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观后感范文

2022-12-24 来源:观后感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我的前半生》观后感

导语:改编自亦舒同名小说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正在热播,大家观看了没有呢?以下是小编带来的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的前半生》观后感一

在罗子君的旁白中开始,平静而通透。 唐晶——因为父母早年离异,和本身女强人的个性,使她追求精神与物质的独立性格。

唐晶在工作中非常强势,个性使她始终觉得自己的选择更正确,而无视客户的需求,对在咨询业中已经浸淫多年的贺涵的决定也要说不,工作理念的冲突很容易使他们之间产生分歧。不清楚之间唐贺之间曾经发生过什么,她对贺涵总是不够相信,或许是因为俩人在某些价值观的不同,或许是她父母的影响,似乎她总是不能真正的放开自己接受贺涵,不敢与贺涵更进一步。

而,在贺涵已经做出了努力和让步后,她并没有为两人的关系更进一步而努力。 贺涵——业界精英,高端合伙人,外表绅士,骨子中高贵而强势。理智的他,在职场上信奉一切都是交易,和就职公司只是利益交换关系,赚钱才是王道,眼界高,嘴巴毒,除了唐晶之外的女人难入他的法眼。他对自己伴侣的要求很高,必须要是能让他看得上眼,可以和他比翼的人,所以对温室花朵般的全职太太罗子君只有BS和嘲讽。

而同时,也许是因为工作中无往不利使得他非常的自信,自信给人的就是别人想要的,自信他想得到的,终将会得到,这种自信使得他在感情经营中无视了对方的需要,无疑在情感上,到目前为止他并不成功。 罗子君——一个前半生一直生活在丈夫暖房中的温室花朵,十几年全职太太的安逸生活,使她除了懂得追求高消费,只是个不学无术的家庭妇女,俗称的花瓶,所以她在追求富足生活之余就是担心丈夫不要出轨。每天的话题也不过是:老公孩子斗小三,早中晚饭鱼尾纹。

对她来说丈夫和孩子就是生活的全部,一但失去家庭,她就一无所有了。子君这样的女性和贺涵原本是两个星球的人,但由于他们共同的朋友唐晶,而不得不经常见面,价值观、生活观的不同致使他们两看相厌风面就怼,金句不断。 生活轨迹完全不同的三个人,由于子君的离婚,唐贺为了帮她走出困境,而戏剧性的交织在一起,又因为子君的自我改变,影响了他们三人间原本的关系。在这场感情的变化中,原本的恋人贺涵与唐晶的分手,并不是他或她单独的错误,或者说感情没有错误,双方在对感情,事业,价值,家庭观的分歧,使得追逐太阳的人终于疲惫了,停下了追日的脚步。

现在非常的期待子君在经历生活挫折后的蜕变过程,也想看到,究竟是什么样的变化,使得眼光极高的贺涵能将目光从他的太阳身上移开,转而对子君产生了好感。期待看到这三个人在生活的波折中,是怎样的重新审视自己、审视生活,审视自己的前半生,选择自己的后半生。 道明老师饰演的老卓像一位看透人情的世外高人,短短的几个镜头,只言片语点拨着世中人,陈老师的表演也是游刃有余恰到好处,点赞。 小三必须鄙视,出轨更加不能接受,但在批判陈俊生和凌灵的行为时,也必须反思,子君为什么会给了她可乘之机,而为什么在剧中看来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渣男的陈俊生,有过挣扎也有过愧疚,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婚。如何经营自己的婚姻,避免家庭出现危机,是剧中留给观众思考的问题。

最后,导演与编剧在整个剧的节奏把控非常到位,剧情紧凑,演员演技到位,值得一看。

《我的前半生》观后感二

改编亦舒小说,是件不讨好的事,目前看到的根据亦舒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从《喜宝》《朝花夕拾》《流金岁月》《珍珠》到现在的《我的前半生》,都和亦舒小说的气质相去甚远。这大概也是亦舒很少授权影视改编的原因吧,她自己也知道,她的故事好就好在一股气韵,那股气韵,很难变成视觉的东西。

《我的前半生》尤其如此,原著的故事比较平淡,尽管也有出轨、外遇、逆袭这样的情节,但亦舒都是用一种绵密的、带点自嘲的语气去写,尽可能多地消除了其中的狗血元素,但要改编成电视剧,还非得戏剧化、非得狗血不可,不然没有话题度。所以,原著和电视剧,在气质上差别也很大。

不过,《我的前半生》的原著和电视剧,核心的部分没有变,它们其实都在讨论一个非常迫切的主题:我们都低估了人生的漫长,我们并没有为人生的漫长做好准备。

人们常说,人生太短。是啊,人一辈子的那百八十年,放到宇宙的历史里,连一瞬间都算不上,所以,奇幻小说里,常常要夸大人的寿命,主人公的寿命动不动就几万年,为的是满足人们长寿的愿望。

但有时候,人生又太长了,尽管也就七八十年,却已经足够经历许许多多的事件。这些事件,会给人生带来非常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人们始料未及的。

例如,人们都以为,青春会持续很久,和青春有关的热情、生机勃勃、好奇心以及对事物的新鲜感会持续很久,但事实上,青春很快就过去了,每个人都要用之后的五六十年,去面对感受力消失、毫无新鲜感的生活。

例如,人们都以为,爱情可以保持很长时间,足够让两个人白头偕老,但事实上,科研结果表明,人的所谓真爱,只能持续三年,其余的时间,都要靠相处的艺术以及双方对情欲的压抑来度过。有人在相处两三年的时候,就已经被疲惫感淹没,如果这样的生活还要持续五十年,那的确是一场漫长的煎熬。

例如,人们都以为,经济永远平稳上扬,足够让一个人安然度过一生,但事实上,人的一生,起码要经历六七个大的经济周期,这些经济周期,有上扬,有硬着陆、软着陆,充满各种变数。和经济周期同步发生的,还有各种社会动荡。所以,我们永远可以看到传奇故事,贵族小姐后来靠捡垃圾生活,某个行业的大王变成了街头小贩。

我们都是用已经经历过的时间来预测将来,从来不会想到,未来的时间,其实漫长到无法想象。

《我的前半生》里的子君,就没有准备好迎接人生的漫长,她以为只要结婚了,只要嫁给了有钱人,从此就一劳永逸了,每天只需要购物和防备小三,就能安然度过一生。

但事实上,结婚不是历史的终结,而是一场生命马拉松的开始,必须要用极大的体力、耐力和技巧去面对。所以,当变故发生的时候,她完全没有任何准备。

没有一劳永逸,没有尘埃落定,人生实在太漫长了,每分每秒都充满各种可能,已经发生的还会再发生,没有发生过的正在骚动,三五个月,就足够埋藏一段巨变。

就像夏多布里昂说的:“人不只有一次生命。人会活很多次,周而复始。”我们只有重新评估人生的漫长,为漫长人生里的无穷变化做好一切准备。

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阅读:

推荐第2篇:《我的前半生》

看了《我的前半生》你该知道

靳东和马伊琍主演的《我的前半生》播出后,立即引起了新一轮的追剧热潮,剧情峰回路转,跌宕起伏,时而狗血四溅,但是深入理解之后,你会发现,它让我们懂得很多。关于工作,关于婚姻,关于爱情,关于友情,关于生活„„

上海,一直是高科技,新经济的代表,比北京更高端,在那里生活的人们,节奏之快让我们汗颜,还好,我们能在这样的三线小城市怡然自得的生活,委实是一种庆幸。

贺涵、唐晶、陈俊生,以致后来的罗子君,这些高精尖的人才,每时每刻都在努力,每时每刻都在承受着非常的压力。唐晶,三十大几了,也没有结婚,生着病,还要坚持工作,甚至把办公室带到家里来;罗子君,为了给平儿更好的生活,半路学徒,还摒弃前嫌向情敌学习;陈俊生,工作上的成绩更是靠踏实肯干和无数个加班加点赶出来的;就连四十大几的“吴大娘”,从上海出差到杭州,自己开车两个小时就赶到,路上还不忘给罗子君安排工作,自己边开车边学习英语,真是“分分钟都在工作”,“分分钟都在学习”。正如贺涵所说:“路要自己一步一步走,苦要自己一口一口吃,抽筋扒皮才能脱胎换骨。除此之外,没有捷径。”

故事是从罗子君失败的婚姻开始的,步入婚姻的罗子君一直沉浸在养尊处优的贵妇人的生活中,却浑然不知自己的这种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正在她的麻木、浅薄和无所事事中悄悄离她而去。而她的丈夫其实并不是一个花心的人,对家庭也很有责任感,对待妻子的家人也从不吝啬。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相比妻子的无所作为,他更倾向于善解人意且能在工作中给予帮助的凌玲。“离婚”对于这朵温室里的花朵罗子君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天崩地裂,措手不及的她像热锅上的蚂蚁,站立不是,声嘶力竭,丑态百出。

这时候的罗子君是可怜的,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生活就是这样,哪有总是一帆风顺的,即使是养尊处优也要有危机意识,与其每天沉浸在买买买、逛逛逛中,不如想想你的丈夫真正需要什么,不要只是把他当做提款机。你不去关心他,自然会有人送温暖,哪个优秀的男人没有几个粉丝?婚姻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审时度势,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唐晶和贺涵是很多人羡慕的“金童玉女”,很多人都觉得他们两个才是一对儿,可是他们纠缠了十年,最后也没有修成正果。究其原因,两个人都有问题,但更重要的却是贺涵还不够爱唐晶,或许他只是把唐晶看成了自己的一个最优秀的作品,不舍得放手,虽然他一直为唐晶守身如玉,没有其他女朋友,但是爱的还不够,还不到要结婚的程度。直到把罗子君一点点地从一个弃妇培养成职场精英的时候,他才发现,他不可救药的爱上了罗子君,尽管她是唐晶最重要的女朋友,可是真爱来的时候,谁都不可替代。

剧情虽然有点狗血,但是罗子君能遇上唐晶这样的闺蜜也不仅仅是三生三世修来的福气,唐晶成功之前一直都是罗子君慷慨相助的,她对罗子君好也有感激和回报的因素,所以善良的人总会有好的结局。

生活中会遇到什么事情,都不是我们能够预期的,不必去患得患失,不必去锱铢必较,只请努力过好每一天,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什么事情都会过去的。下一个转角或许风景更美,下一站可能会带给你更多的惊喜,下一个地方可能更适合你生活。不管是男人女人,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事情做,五十岁之前,请不要过多的踯躅,看准一件事情,一直努力做下去,它会成为你以后安身立命的根本,还会让你生活得更加体面。作为女人,一定要有一个要好的闺蜜,关键时候她可以帮你一把,即使帮不了你,也可以在你心情不好的时候陪着你。作为男人,一定要对家庭负责,否则换个妻子之后,你可能会面临两个孩子,两个老婆的压力。人与人之间坦然相处,少些算计,连八面玲珑的王熙凤算计了一辈子,最后也落得个两手空空,你的精明比她高不到哪去。谁都不是圣人,如果犯了错,那就及时改正,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拍拍尘土,记住这个地方,以免再次摔倒。

推荐第3篇: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我的前半生》讀後感

不知花了多長時間,終於讀完了這本《我的前半生》。之所以說終於,是因為這本書在帶給我快樂的同時,讓我感受更深的是惋惜和恥辱。中國的近代史原本就是一部恥辱史,而這種恥辱在溥儀身上表現的更加深刻。

溥儀的家族,那些世襲的王爺們和出自他們家的兩個皇帝或許會讓很多人羡慕這個昌盛的家族,但在我看來,他們卻是可憐的。一群本來可以有自己理想抱負的貴族男人們,卻因為一個女人——慈禧的幾道聖旨而將自己的大好人生葬送在了晚清的戰火中。還記得溥儀在回憶他進宮時的情景時,在他幼小的腦海裏唯一留下印象的就是\"一個陰森森的帷帳,裏面露出一張醜的要命的瘦臉——這就是慈禧\"。慈禧雖然幹政多年,但我並不覺得她多有能力,多有膽識。她給我更多的印象是陰險、狠毒、迂腐且貪戀權勢,膽小怕事。為了自己可以繼續垂簾聽政,她甚至被給自己的兒子立嗣卻把外甥載湉要去做兒子.溥儀的祖父也正是因為看透了慈禧的真面目,才會在慈禧宣佈立載湉為嗣的話一出口,立即“碰頭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晚清在慈禧和一群頑固派的阻撓下,上演成了一場鬧劇,讓我在哭笑不得的同時又感到深深的痛心。

宣統皇帝一登基,就過起了富貴無憂的生活,他在書裏記下了他的弟弟溥傑來到宮中看望哥哥時,處處拘束,行為讓他感到很不自在,因為他是皇帝,所以連親人,長輩都要敬他三分。他從小就欺負宮中的太監和宮女,說的動他的只有奶媽王焦氏,她說:“皇上,您拿石子

扔別人,別人也會疼,別人也是肉長的。”從此,他改變了霸道的性格,王焦氏是他最敬重的人,因為他從不多說一句話,從不討好皇上,也從不懼怕皇上,是她,教會了皇上做人。

溥儀到了青年時期,王焦氏離開了他。他開始接觸新事物,開始喜歡外國東西。在外國師傅莊士敦的影響下開始穿西裝,戴眼鏡,甚至讓大清國的男人都開始剪辮子,留短髮。這使大清國開始西洋化。從此,街上開始賣西洋玩意了。真正讓我感觸的是他在深宮大院中剛剛接觸洋物時的那種好奇,這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了中國的落後。落後就要挨打,但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因為他們被自己蒙住了雙眼。溥儀開始選妃時,就在相片上畫圈,當時他才十五歲,對這些並不感興趣。所以隨便選了婉容和文繡分別做他的皇后和貴人。由於婉容思想開放,人性貌美,所以得寵,開始排擠文繡,當時的大清國正腐敗,淪陷。文繡提出和他離婚,婉容開始吸毒,後來和他的侍衛私奔,病死他鄉。後來共娶進福貴人和玲貴人,其中一死一失。溥儀把他們比作金籠中的鳥。

日本侵略了中國,他們要中日聯姻,讓日本的嵯峨浩和溥傑結婚。這對年輕人很快也有了好感。當然,溥儀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他自己沒有兒子,如果他弟弟和日本女人生了兒子,大清就有日本人一半。溥儀開始日夜恐懼,甚至連嵯峨浩做的飯都一口不碰,但最終她生下了靚女,溥儀這才放心,日方卻大大失望。最後由毛主席帶領大家,溥儀被關進了監獄,最後改造被釋放,還找了一個夫人,最後病終。這是溥儀前半生的大體概括,但是這並不是他的《我的前半生》

的意義。他用自己的筆寫下了自己那段荒唐而又恥辱的過往,寫下了中國近代的一段辛酸史。說實話,我對於溥儀本身是敬佩的,那種大起大落的人生,那種提心吊膽的生活,那種由萬人敬仰到鋃鐺入獄的遭遇,是旁人所無法體會的。而他,坦然的面對了一切,而且在一切塵埃落定後還能平靜的回憶而寫成《我的前半生》。他由一個皇帝到一個公民,無半點抱怨,而是笑對人生。看著他那一張張微笑幹活改造的相片,我不得不為之震撼。真是命運戲弄人,溥儀無論之前有多少過錯,畢竟他能改過。儘管包括他以前把中國改為“滿國”,和日本人打交道,但是他能拋棄過去的一切,從新改過,這種精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溥儀在新中國成立前的曲折經歷,他本人雖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主要還是時代以及他周圍的小環境造成的。正如溥儀所總結,他在剛會跑的時候,就被抱上了君臨天下的寶座,渾然無知地度過了三年革命的風暴,然後在封建軍閥保護下的皇宮中度過童年。從這時開始,他的命運便被註定了,已經無法自行選擇。此後,在民族敵人的豢養下送走青春,接著認賊作父,充當了14年的傀儡元首。如此40年的生活裏,他必然地“只有罪惡和羞恥,愚蠢和狡詐,兇暴和怯懦,猜疑和迷信……”。在這種情勢下,他除了不斷沉淪,是不可能跳出苦海的。而溥儀的作為是值得原諒的,記得曾經看過《東京審判》,在東京法庭上那個義正言辭的人才是大清的皇帝吧,不論電影裏的是否是真實的歷史,他的表現真的讓我深深的震撼。

書中關於復辟的記載,更讓我瞠目結舌。自從清朝的封建統治退出歷史舞臺後,那些頑固派分子一刻不停地在籌備著一次又一次復

辟。溥儀與胡適的相識曾經為他的命運打上一絲轉變的微光。但這絲微光,還沒有讓人瞥見,便倏然消逝了。胡適再差勁,也終比溥儀周遭的那批封建遺老曉得何為歷史潮流、何為世界大勢。而那批封建遺老,可謂個個都是滿腹經綸的學問家。但這些人在思想上,特別是在政治思想上,又可謂個個都是糊塗蟲。例如康有為(本書附錄中收了一封他寫給軍閥吳佩孚的信函,堪稱現代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獻),雖然也能說出一通保皇的“大道理”,但就是看不清封建王朝體制無論在中國,還是在世界,已然明日黃花,大勢不再。看不清這一點,任你說得天花亂墜,也只能落個螳臂擋車的反派下場而已。還有那位不惜投水自殺的國學大師王國維,溥儀清楚明白地告訴我們,他和他的父親攝政王載灃早就剪掉了辮子,許多愛新覺羅的子孫也早就穿上了西裝,惟獨王國維、辜鴻銘這些頂有學問的外姓人,卻始終留著那條豬尾巴。這種“皇上不急太監急”的強烈反差,對知識份子來說,是非常值得深思的。

溥儀通過手中的筆解構了封建帝室的窮極無聊,也解構了國學大師的不識時務,使人們看清了他們的真相。解構完成之時,也就是解脫和解放之時。在撫順監獄,一位偽滿洲國原大臣對溥儀說:我原來忠心耿耿地崇拜你,現在才發現,原來你不過是個廢物。當“廢物”一詞從口中沖出時,他所感受到的,不是失望,而是輕鬆。由“廢物”而成為“公民”,真正從內心得到解脫,獲得所謂“人”的自由,這是溥儀歷經周折後所收穫的榮幸。為此,他真心感謝共產黨。從共產黨對他的改造以及他最後對共產黨的態度來看,此書實際上還潛伏著一

根貫穿始終的暗線,那就是人道主義和人性複歸的線索。這是本書非常深刻的一點暗示。看不到這一點,就無從通過此書照見自我。 《我的前半生》以一部如近代史的自傳,寫出了人生的深度。好一個溥儀,好一個末代皇帝!歷史的前進軌跡是以他一人之力所無從改變的,但他以他自己的表現,為近代的荒唐史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最後不想說太多的感想,人生的哲理就應該在人生的道路上慢慢品味,慢慢踐行的。只想說,溥儀是確實一個值得敬重的皇帝!歷史終究是歷史,我們看歷史不只是要知歷史,更要從歷史中得到啟示,得到奮發向前的力量。

推荐第4篇:《我的前半生》读书笔记

《我的前半生》读书报告

宣统皇帝,大清逊帝,康德皇帝,战犯,普通公民,这些字眼写照了溥仪的一生。怀着对爱新觉罗·溥仪的好奇心,我从图书馆借了这本溥仪“反省式”自传《我的前半生》。溥仪作为清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也是我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三岁登基,之后又任伪满洲国皇帝13年。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末代皇帝的命运注定坎坷,这里面有无奈,希望,疑惧,悲哀。

1906年,溥仪出生于北京,1908年慈禧临死前选择了溥仪继承皇位。在当时的环境下,穷途末路的清室复辟闹剧导致溥仪的三次登基。溥仪的第三次做皇帝是在1934年的伪满洲国,称帝为康德皇帝。他将复辟的希望寄托在日本帝国主义身上,可谁想日本狼子野心有怎会真心帮助他呢?表面上他是得到日本的支持,实则是在日本的掌控之下,他这个皇帝不过是个幌子而已。日本人给溥仪戴上了一顶繁华的皇冠,然而这顶皇冠繁华的背后却是一个紧箍咒。伪满十四年,溥仪几乎没有任何权利,他不仅毁了自己,更毁了整个满洲。日本就这样以东三省为跳板,对中国大肆侵略。

伪满十四年的历史是悲哀的,支撑溥仪的就是恢复帝业。我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在看到清室宗庙受到孙殿英军阀可耻的盗墓和大量文物遭窃,我作为一个局外人都已愤愤不平,更何况是将整个中国都作为“家产”的溥仪呢?这些都激起了溥仪恢复帝业的愿望,而这个愿望又恰恰是跟那个时代所背离的,这个愿望不会实现,也不可能实现。被这个愿望冲昏了头脑的溥仪陷入了日本侵略者设计的圈套,日本的用心是何其可耻、明显。当时,溥仪身边的“元老大臣”对新事物的恐避之而无不及和维护自身利益,对溥仪灌输共产主义就是共产共妻的谬论,溥仪将共产主义看做洪水猛兽更是不敢越雷池一步。最终在日本的操纵下度过艰难的十四年,也是中国含着血泪史的十四年。

1945年抗战胜利,溥仪作为伪满战犯被关押于前苏联,五年后回国进行改造,十年后得到国家特赦,任职于全国文史资料委员会。1967年,病逝于北京。进过改造和特赦后的溥仪不仅得到了自由,而且还学会自理,享受生活。他从一个剥削者变为一个劳动者,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我的前半生》是溥仪对国家和历史贡献,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溥仪,了解当时的中国和历史。这本书告诉我任何事情都是向前发展的,我们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历史不忘,改革创新!

推荐第5篇: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不知花了多长时间,终于读完了这本《我的前半生》。之所以说终于,是因为这本书在带给我快乐的同时,让我感受更深的是惋惜和耻辱。中国的近代史原本就是一部耻辱史,而这种耻辱在溥仪身上表现的更加深刻。

溥仪的家族,那些世袭的王爷们和出自他们家的两个皇帝或许会让很多人羡慕这个昌盛的家族,但在我看来,他们却是可怜的。一群本来可以有自己理想抱负的贵族男人们,却因为一个女人——慈禧的几道圣旨而将自己的大好人生葬送在了晚清的战火中。还记得溥仪在回忆他进宫时的情景时,在他幼小的脑海里唯一留下印象的就是\"一个阴森森的帷帐,里面露出一张丑的要命的瘦脸——这就是慈禧\"。慈禧虽然干政多年,但我并不觉得她多有能力,多有胆识。她给我更多的印象是阴险、狠毒、迂腐且贪恋权势,胆小怕事。为了自己可以继续垂帘听政,她甚至被给自己的儿子立嗣却把外甥载湉要去做儿子.溥仪的祖父也正是因为看透了慈禧的真面目,才会在慈禧宣布立载湉为嗣的话一出口,立即“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晚清在慈禧和一群顽固派的阻挠下,上演成了一场闹剧,让我在哭笑不得的同时又感到深深的痛心。

宣统皇帝一登基,就过起了富贵无忧的生活,他在书里记下了他的弟弟溥杰来到宫中看望哥哥时,处处拘束,行为让他感到很不自在,因为他是皇帝,所以连亲人,长辈都要敬他三分。他从小就欺负宫中的太监和宫女,说的动他的只有奶妈王焦氏,她说:“皇上,您

拿石子扔别人,别人也会疼,别人也是肉长的。”从此,他改变了霸道的性格,王焦氏是他最敬重的人,因为他从不多说一句话,从不讨好皇上,也从不惧怕皇上,是她,教会了皇上做人。

溥仪到了青年时期,王焦氏离开了他。他开始接触新事物,开始喜欢外国东西。在外国师傅庄士敦的影响下开始穿西装,戴眼镜,甚至让大清国的男人都开始剪辫子,留短发。这使大清国开始西洋化。从此,街上开始卖西洋玩意了。真正让我感触的是他在深宫大院中刚刚接触洋物时的那种好奇,这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中国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但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因为他们被自己蒙住了双眼。溥仪开始选妃时,就在相片上画圈,当时他才十五岁,对这些并不感兴趣。所以随便选了婉容和文绣分别做他的皇后和贵人。由于婉容思想开放,人性貌美,所以得宠,开始排挤文绣,当时的大清国正腐败,沦陷。文绣提出和他离婚,婉容开始吸毒,后来和他的侍卫私奔,病死他乡。后来共娶进福贵人和玲贵人,其中一死一失。溥仪把他们比作金笼中的鸟。

日本侵略了中国,他们要中日联姻,让日本的嵯峨浩和溥杰结婚。这对年轻人很快也有了好感。当然,溥仪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自己没有儿子,如果他弟弟和日本女人生了儿子,大清就有日本人一半。溥仪开始日夜恐惧,甚至连嵯峨浩做的饭都一口不碰,但最终她生下了靓女,溥仪这才放心,日方却大大失望。最后由毛主席带领大家,溥仪被关进了监狱,最后改造被释放,还找了一个夫人,最后病终。这是溥仪前半生的大体概括,但是这并不是他的《我的前半生》

的意义。他用自己的笔写下了自己那段荒唐而又耻辱的过往,写下了中国近代的一段辛酸史。说实话,我对于溥仪本身是敬佩的,那种大起大落的人生,那种提心吊胆的生活,那种由万人敬仰到锒铛入狱的遭遇,是旁人所无法体会的。而他,坦然的面对了一切,而且在一切尘埃落定后还能平静的回忆而写成《我的前半生》。他由一个皇帝到一个公民,无半点抱怨,而是笑对人生。看着他那一张张微笑干活改造的相片,我不得不为之震撼。真是命运戏弄人,溥仪无论之前有多少过错,毕竟他能改过。尽管包括他以前把中国改为“满国”,和日本人打交道,但是他能抛弃过去的一切,从新改过,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溥仪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曲折经历,他本人虽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主要还是时代以及他周围的小环境造成的。正如溥仪所总结,他在刚会跑的时候,就被抱上了君临天下的宝座,浑然无知地度过了三年革命的风暴,然后在封建军阀保护下的皇宫中度过童年。从这时开始,他的命运便被注定了,已经无法自行选择。此后,在民族敌人的豢养下送走青春,接着认贼作父,充当了14年的傀儡元首。如此40年的生活里,他必然地“只有罪恶和羞耻,愚蠢和狡诈,凶暴和怯懦,猜疑和迷信„„”。在这种情势下,他除了不断沉沦,是不可能跳出苦海的。而溥仪的作为是值得原谅的,记得曾经看过《东京审判》,在东京法庭上那个义正言辞的人才是大清的皇帝吧,不论电影里的是否是真实的历史,他的表现真的让我深深的震撼。书中关于复辟的记载,更让我瞠目结舌。自从清朝的封建统治退出历史舞台后,那些顽固派分子一刻不停地在筹备着一次又一次复

辟。溥仪与胡适的相识曾经为他的命运打上一丝转变的微光。但这丝微光,还没有让人瞥见,便倏然消逝了。胡适再差劲,也终比溥仪周遭的那批封建遗老晓得何为历史潮流、何为世界大势。而那批封建遗老,可谓个个都是满腹经纶的学问家。但这些人在思想上,特别是在政治思想上,又可谓个个都是糊涂虫。例如康有为(本书附录中收了一封他写给军阀吴佩孚的信函,堪称现代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虽然也能说出一通保皇的“大道理”,但就是看不清封建王朝体制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已然明日黄花,大势不再。看不清这一点,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也只能落个螳臂当车的反派下场而已。还有那位不惜投水自杀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溥仪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他和他的父亲摄政王载沣早就剪掉了辫子,许多爱新觉罗的子孙也早就穿上了西装,惟独王国维、辜鸿铭这些顶有学问的外姓人,却始终留着那条猪尾巴。这种“皇上不急太监急”的强烈反差,对知识分子来说,是非常值得深思的。溥仪通过手中的笔解构了封建帝室的穷极无聊,也解构了国学大师的不识时务,使人们看清了他们的真相。解构完成之时,也就是解脱和解放之时。在抚顺监狱,一位伪满洲国原大臣对溥仪说:我原来忠心耿耿地崇拜你,现在才发现,原来你不过是个废物。当“废物”一词从口中冲出时,他所感受到的,不是失望,而是轻松。由“废物”而成为“公民”,真正从内心得到解脱,获得所谓“人”的自由,这是溥仪历经周折后所收获的荣幸。为此,他真心感谢共产党。从共产党对他的改造以及他最后对共产党的态度来看,此书实际上还潜伏着

一根贯穿始终的暗线,那就是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线索。这是本书非常深刻的一点暗示。看不到这一点,就无从通过此书照见自我。《我的前半生》以一部如近代史的自传,写出了人生的深度。好一个溥仪,好一个末代皇帝!历史的前进轨迹是以他一人之力所无从改变的,但他以他自己的表现,为近代的荒唐史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最后不想说太多的感想,人生的哲理就应该在人生的道路上慢慢品味,慢慢践行的。只想说,溥仪是确实一个值得敬重的皇帝!历史终究是历史,我们看历史不只是要知历史,更要从历史中得到启示,得到奋发向前的力量。

推荐第6篇: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前言:《我的前半生》记录了溥仪从登基到流亡到接受新中国“改造”等过程,是一部回忆录,更是一本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自省书,从中,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瞥见特定历史环境末代皇帝的悲剧与喜剧,他的人生道路凝聚着近现代社会的变迁。

今年暑假我有翻开我的书柜,又读完了爱新觉罗·溥仪先生的《我的前半生》,有些感受。溥仪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不平凡的色彩,这些不平凡,造就了他这一生的特别历史,同时也造就了中国的历史。这里面,有闹剧,有悲哀,有疑惧,有希望。

1906年,溥仪出生于北京,1908年慈禧临死前选择了溥仪继承皇位,慈禧的一句话,改变了溥仪的一生。1911年清帝溥仪逊位,从此,清室的复辟闹剧便一幕幕的开始上演了。先是张勋带着辫子军帮助溥仪复辟,工作思路然而没做几天的皇帝溥仪就又退位了。溥仪第三次做皇帝是在1934年的伪满洲国,称帝为康德皇帝。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溥仪于1932年初在长春(当时称为新京)任满洲国执政,后于1934年初称帝。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溥仪作为伪满战犯被关押于前苏联,五年后回国进行改造,十年后得到国家特赦,任职于全国文史资料委员会。1967年,病逝于北京。宣统皇帝,大清逊帝,伪满执政,康德皇帝,战犯,普通公民,这些字眼写照了溥仪先生的一生。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通过利用溥仪强烈恢复祖业的愿望,以溥仪为扶植对象建立了伪满,开始了长达十四年对东北的统治,这十四年,能活过来的人本身就是个奇迹。溥仪在答应日本出任伪满执政时,也许他忘了,日本人并不是善良的,日本不可能为了一个中国人的皇位而忙活,他们要的,自然是想要得到的利益。当溥仪明白一切以后,日本人已经牢牢的掌控了他,而他这个执政和皇帝无非是个幌子而已。日本人给溥仪戴上了一顶繁华的皇冠,然而这顶皇冠繁华的背后却是一个紧箍咒。伪满十四年,溥仪几乎没有任何的权利,他不仅毁了自己,更毁了整个满洲。日本就这样以东三省和台湾省为跳板,对中国开始了大肆侵略。

伪满十四年的历史,是悲哀的。由于清室宗庙受到孙殿英军阀可耻的盗墓行为以及其他的种种原因,激起了溥仪恢复帝业的愿望,而这个愿望又恰恰是跟那个时代所背离的,正如杨天石先生所说:“历史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这个愿望不会实现,也不可能实现。被这个愿望冲昏了头脑的溥仪陷入了日本侵略者设计的圈套,而这个圈套在我们今天看来,其用意是多么的明显,多么的可耻。或许只要稍作思考,顺应历史潮流,拒绝日本侵略者的邀请,这十四年的血泪史就不会发生了。

作为个人,我尊重溥仪先生在改造后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溥仪先生所著《我的前半生》一书本身就是对国家和历史的贡献,使读者更加清晰的了解当时的中国。

历史,给了我们教训!我们必须谨记,任何事物都是向前发展的。

今年暑假我有翻开我的书柜,又读完了爱新觉罗·溥仪先生的《我的前半生》,有些感受。溥仪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不平凡的色彩,这些不平凡,造就了他这一生的特别历史,同时也造就了中国的历史。这里面,有闹剧,有悲哀,有疑惧,有希望。

1906年,溥仪出生于北京,1908年慈禧临死前选择了溥仪继承皇位,慈禧的一句话,改变了溥仪的一生。1911年清帝溥仪逊位,从此,清室的复辟闹剧便一幕幕的开始上演了。先是张勋带着辫子军帮助溥仪复辟,工作思路然而没做几天的皇帝溥仪就又退位了。溥仪第三次做皇帝是在1934年的伪满洲国,称帝为康德皇帝。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溥仪于1932年初在长春(当时称为新京)任满洲国执政,后于1934年初称帝。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溥仪作为伪满战犯被关押于前苏联,五年后回国进行改造,十年后得到国家特赦,任职于全国文史资料委员会。1967年,病逝于北京。宣统皇帝,大清逊帝,伪满执政,康德皇帝,战犯,普通公民,这些字眼写照了溥仪先生的一生。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通过利用溥仪强烈恢复祖业的愿望,以溥仪为扶植对象建立了伪满,开始了长达十四年对东北的统治,这十四年,能活过来的人本身就是个奇迹。溥仪在答应日本出任伪满执政时,也许他忘了,日本人并不是善良的,日本不可能为了一个中国人的皇位而忙活,他们要的,自然是想要得到的利益。当溥仪明白一切以后,日本人已经牢牢的掌控了他,而他这个执政和皇帝无非是个幌子而已。日本人给溥仪戴上了一顶繁华的皇冠,然而这顶皇冠繁华的背后却是一个紧箍咒。伪满十四年,溥仪几乎没有任何的权利,他不仅毁了自己,更毁了整个满洲。日本就这样以东三省和台湾省为跳板,对中国开始了大肆侵略。

伪满十四年的历史,是悲哀的。由于清室宗庙受到孙殿英军阀可耻的盗墓行为以及其他的种种原因,激起了溥仪恢复帝业的愿望,而这个愿望又恰恰是跟那个时代所背离的,正如杨天石先生所说:“历史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这个愿望不会实现,也不可能实现。被这个愿望冲昏了头脑的溥仪陷入了日本侵略者设计的圈套,而这个圈套在我们今天看来,其用意是多么的明显,多么的可耻。或许只要稍作思考,顺应历史潮流,拒绝日本侵略者的邀请,这十四年的血泪史就不会发生了。

作为个人,我尊重溥仪先生在改造后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溥仪先生所著《我的前半生》一书本身就是对国家和历史的贡献,使读者更加清晰的了解当时的中国。

历史,给了我们教训!我们必须谨记,任何事物都是向前发展的。

放下了厚厚的群众出版社发行的俗称“灰皮本”的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写成的,再结合我在长春期间参观的“伪皇宫”,对这个末代皇帝的前半生有了一个比较全面地了解。

在这本“忏悔录”中,溥仪以一个历史罪人的身份和语气反复唾骂自己,同时深深感激共产党和毛主席挽救自己于水火之中。溥仪的文采很好,不愧是学“帝王之学”出身,全书以自述的形式把自己的前半生分成五个阶段记述,分别是宫中生活、天津时代、长春时代、苏联的五年、回到祖国。一边回忆,一边悔过。

尤其是在最后一部分,战犯管理所安排包括溥仪在内的战犯到东新中国的东三省的各条战线去参观。当溥仪走在曾经自己是这个地盘的“主人”的土地上的时候,他被眼前所看到的景象深深的触动和感动着,同时在心里将眼前的“新面貌”和解放前的自己领导下的“旧面貌”做了深切的比较,感觉到没有共产党,没有毛主席,中国还将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自己在东三省犯下的罪行是“百死不得已赎其身”,自己过去犯下的各种罪行是永远不可饶恕的。

在哈尔滨,他们参观了包括儿童公园、太阳岛在内的许多地方。儿童公园是我很熟悉的地方了,园中有许多古树,我每天走在里面的时候,就是感觉这个公园有些年头了。这里空气清新,干净整洁,树木郁郁葱葱。要是这样算起来,这个公园至少已经有六十年的历史了,而且公园里的小火车也有同样的年头了。在哈尔滨期间儿童公园是留给溥仪印象最深的地方,因为溥仪看到的这一切让他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少年儿童是最最幸福的,而且会世世代代幸福下去。时光荏苒,现在的儿童公园同样是绿树成荫,各种年龄的儿童在这里蹒跚学步、奔跑欢笑,但是这里的景物却是物是人非事事休。 更多

推荐第7篇: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第一篇: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用了大概1个星期的时间将《我的前半生》这本书读完!

《我的前半生》作者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当我看到这书中的字、图片时,多多少少有种心跳的感觉。因为我读的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帝的语言。似乎我已经到了那个年代,已经身处辉煌的宫殿和沧桑的历史中。那些泛黄的老北京照片触动我的心,那是怎样一个动荡的时期?我想现实生活在21世纪的人根本无法想象。

《我的前半生》在1964年出版过,只是当时由于社会背景复杂,将稿本一些内容删掉了。而我所看到的《我的前半生》是2007年第一次印刷,与1964年出版的相比,这次的“全本”内容更为完整,史实更丰富。

我能买的这“全本”,我很是激动。对于我这个非常喜欢历史的人来说,无疑是得无价之宝!

这本《我的前半生》从爱新觉罗·溥仪的家世开始说起,到入宫、登极、“二次登极”,再到去天津、东北、苏联,又后来的“认罪”,最后的“特赦”

认认真真的将它们读下来,心情是沉重的。我把自己当作作者,像 是自己在经历漫漫人生!原来,我认为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历史上的“罪人”、不值得同情。但是看到这书中的坎坷,我渐渐理解了他,并为他感到可惜,因为他生在帝王之家,他所受到的伤害来自于孤独、伤心。

溥仪的人生大起大落、磕磕绊绊的,他无法感觉到“爱”,只是满心的“害怕”、“伤心”、“仇恨”。他高高在上,却没有百姓快乐。他博学、有文采,却不能理解亲情。他性格倔强,却在关键时刻唯唯诺诺。

他的人生像个悲剧,好在“特赦”后,他总所过上几天好日子,最后又被病魔困扰。

我突然感到,我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平平静静、安安稳稳、健健康康就是“福”吧!

至于我们有困难了,也要让心灵主动快乐,不要让糟糕的事毁坏我们美好的生活,人生不易,快乐、自由是多么重要啊!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买2007年印刷的《我的前半生》读一读,那绝对是一种“经历”!

第二篇: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我今生最喜欢两位女作家,一个张爱玲,另一个当数亦舒了。

我喜欢亦舒小说中的女主角,虽然形貌性格各不相同,却都一样有着一双黑漆漆,清澈透亮的眼睛,直直的看透人心,看穿世情,内心是火热的,表面是冰冷的,看似出世而无情,为了保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却将一股热肠隐藏在世故的外表之下,爱自己首当其冲,绝对的冰雪聪明,绝对的一颗七窍玲珑比干心。却独独摆脱不了爱情的困扰,对爱的需求是强烈的,然而一切的一切又都掩藏着,对爱情有着深到骨子里的无奈犹豫渴求怀疑冲动理智。 她的小说给人一种淡淡而疏离的感觉,把人性挖的很深,看的很透,有一点点的悲凉却又使人抱着一丝丝渺茫的希望 读亦舒的感受就是一切自己把握,没有什么感情之事是严重到要放弃自己放弃生命的,不比琼瑶的大悲大喜,生活中你自以为很看得重很难入放得下的人、事,在她的笔下,世事洞明,过后就烟消云散了。

今日看到一篇关于她的小说《我的前半生》的感想,很是欣赏,恰巧我前几天才读过,于是在这里摘抄下来。

《我的前半生》 的简介是“一天早上,丈夫涓生突然提出离婚,一直满足于做一个贤妻良母的子君尤如大梦初醒。在以后的生活中,子君自食其力,不断战胜软弱与自卑,并发誓不再结婚。就在她开始适应离异后的生活并有所成就时,一位成熟的男子打破了她内心的平静。。。。。。\"许是受鲁迅《伤逝》的影响,丈夫和妻子取名为涓生和子君。周末又重温此篇,看罢想起纳兰的“织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亦舒用文字描绘出我们也能碰到的常景,前路布满荆棘,崎岖难行,走去时难免头 破血流,但又非走不可。女孩再如何也不能放弃自己,即使遇上个好男孩,跟了他却也要有自己一番天地拥有自己的天空,不然有一天他倦了,要和她分开,我想对任何女孩来说都是一种悲彻心胸的痛,仿佛世界末日降临,一切都结束了,其实没有了感情可以,万万不可的是找不到自己的感觉。面对现今变化万千的世界,花心 变得容易非常,但是内心却是渴望真情常在,文中女主人公子君有语:“我其实不想结婚,我只希望身边有一个支持我、爱护我的男人,我们相依为命,但互不侵犯,永远维持朋友及爱侣之间的一层关系。“我相信女子应该独立,人格独立的女子,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幸福,如果你把自己全交给了一个男子,一旦失去他就失去了一片天空,就此没有了自己的天地,那样的女子是不会有真正的幸福的。我坚信真的感情,就是天长地久的。 我想无论如何,还需保有自我,珍藏一颗最真的心,给自己一个美好的梦。愿天下每个人都能如意找到珍爱自己且自己亦爱之人。我坚信真的感情,就是天长地久。有情人终成眷属,我愿。如赵咏华有歌——<最真的期待>

是谁说好花不常开 我要把心藏起来 藏好我的思念 交给你的未来 你是我最真的期待

是谁说好景不常在 我要把梦留下来 留到海角天涯 都是你的色彩 你是我最真的期待

曾几何时星辰特别灿烂

紧握的手永远不会更改

有你陪我走出黑暗

带我飞进一片蔚蓝

不再问潮去潮又来

倦尽多少情和爱

守住我的誓言

换走你的悲哀

你是我最真的期待

前半生再是无奈,但我仍有期待,我想我的后半生会更好。你呢?

推荐第8篇:我的前半生读后感(推荐)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不知花了多长时间,终于读完了这本《我的前半生》。之所以说终于,是因为这本书在带给我快乐的同时,让我感受更深的是惋惜和耻辱。中国的近代史原本就是一部耻辱史,而 这种耻辱在溥仪身上表现的更加深刻。

溥仪的家族,那些世袭的王爷们和出自他们家的两个皇帝或许会让很多人羡慕这个昌盛的家族,但在我看来,他们却是可怜的。一群本来可以有自己理想抱负的贵族男人们,却因为一个女人——慈禧的几道圣旨而将自己的大好人生葬送在了晚清的战火中。还记得溥仪在回忆他进宫时的情景时,在他幼小的脑海里唯一留下印象的就是一个阴森森的帷帐,里面露出一张丑的要命的瘦脸——这就是慈禧。慈禧虽然干政多年,但我并不觉得她多有能力,多有胆识。她给我更多的印象是阴险、狠毒、迂腐且贪恋权势,胆小怕事。为了自己可以继续垂帘听政,她甚至被给自己的儿子立嗣却把外甥载湉要去做儿子.溥仪的祖父也正是因为看透了慈禧的真面目,才会在慈禧宣布立载湉为嗣的话一出口,立即“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晚清在慈禧和一群顽固派的阻挠下,上演成了一场闹剧,让我在哭笑不得的同时又感到深深的痛心。

宣统皇帝一登基,就过起了富贵无忧的生活,他在书里记下了他的弟弟溥杰来到宫中看望哥哥时,处处拘束,行为让他感到很不自在,因为他是皇帝,所以连亲人,长辈都要敬他三分。他从小就欺负宫中的太监和宫女,说的动他的只有奶妈王焦氏,她说:“皇上,您

拿石子扔别人,别人也会疼,别人也是肉长的。”从此,他改变了霸道的性格,王焦氏是他最敬重的人,因为他从不多说一句话,从不讨好皇上,也从不惧怕皇上,是她,教会了皇上做人。

溥仪到了青年时期,王焦氏离开了他。他开始接触新事物,开始喜欢外国东西。在外国师傅庄士敦的影响下开始穿西装,戴眼镜,甚至让大清国的男人都开始剪辫子,留短发。这使大清国开始西洋化。从此,街上开始卖西洋玩意了。真正让我感触的是他在深宫大院中刚刚接触洋物时的那种好奇,这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中国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但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因为他们被自己蒙住了双眼。 溥仪开始选妃时,就在相片上画圈,当时他才十五岁,对这些并不感兴趣。所以随便选了婉容和文绣分别做他的皇后和贵人。由于婉容思想开放,人性貌美,所以得宠,开始排挤文绣,当时的大清国正腐败,沦陷。文绣提出和他离婚,婉容开始吸毒,后来和他的侍卫私奔,病死他乡。后来共娶进福贵人和玲贵人,其中一死一失。溥仪把他们比作金笼中的鸟。 日本侵略了中国,他们要中日联姻,让日本的嵯峨浩和溥杰结婚。这对年轻人很快也有了好感。当然,溥仪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自己没有儿子,如果他弟弟和日本女人生了儿子,大清就有日本人一半。溥仪开始日夜恐惧,甚至连嵯峨浩做的饭都一口不碰,但最终她生下了靓女,溥仪这才放心,日方却大大失望。最后由毛主席带领大家,溥仪被关进了监狱,最后改造被释放,还找了一个夫人,最后病终。 这是溥仪前半生的大体概括,但是这并不是他的《我的前半生》

的意义。他用自己的笔写下了自己那段荒唐而又耻辱的过往,写下了中国近代的一段辛酸史。说实话,我对于溥仪本身是敬佩的,那种大起大落的人生,那种提心吊胆的生活,那种由万人敬仰到锒铛入狱的遭遇,是旁人所无法体会的。而他,坦然的面对了一切,而且在一切尘埃落定后还能平静的回忆而写成《我的前半生》。他由一个皇帝到一个公民,无半点抱怨,而是笑对人生。看着他那一张张微笑干活改造的相片,我不得不为之震撼。真是命运戏弄人,溥仪无论之前有多少过错,毕竟他能改过。尽管包括他以前把中国改为“满国”,和日本人打交道,但是他能抛弃过去的一切,从新改过,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溥仪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曲折经历,他本人虽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主要还是时代以及他周围的小环境造成的。正如溥仪所总结,他在刚会跑的时候,就被抱上了君临天下的宝座,浑然无知地度过了三年革命的风暴,然后在封建军阀保护下的皇宫中度过童年。从这时开始,他的命运便被注定了,已经无法自行选择。此后,在民族敌人的豢养下送走青春,接着认贼作父,充当了14年的傀儡元首。如此40年的生活里,他必然地“只有罪恶和羞耻,愚蠢和狡诈,凶暴和怯懦,猜疑和迷信??”。在这种情势下,他除了不断沉沦,是不可能跳出苦海的。而溥仪的作为是值得原谅的,记得曾经看过《东京审判》,在东京法庭上那个义正言辞的人才是大清的皇帝吧,不论电影里的是否是真实的历史,他的表现真的让我深深的震撼。 书中关于复辟的记载,更让我瞠目结舌。自从清朝的封建统治退出历史舞台后,那些顽固派分子一刻不停地在筹备着一次又一次复

辟。溥仪与胡适的相识曾经为他的命运打上一丝转变的微光。但这丝微光,还没有让人瞥见,便倏然消逝了。胡适再差劲,也终比溥仪周遭的那批封建遗老晓得何为历史潮流、何为世界大势。而那批封建遗老,可谓个个都是满腹经纶的学问家。但这些人在思想上,特别是在政治思想上,又可谓个个都是糊涂虫。例如康有为(本书附录中收了一封他写给军阀吴佩孚的信函,堪称现代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虽然也能说出一通保皇的“大道理”,但就是看不清封建王朝体制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已然明日黄花,大势不再。看不清这一点,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也只能落个螳臂当车的反派下场而已。还有那位不惜投水自杀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溥仪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他和他的父亲摄政王载沣早就剪掉了辫子,许多爱新觉罗的子孙也早就穿上了西装,惟独王国维、辜鸿铭这些顶有学问的外姓人,却始终留着那条猪尾巴。这种“皇上不急太监急”的强烈反差,对知识分子来说,是非常值得深思的。 溥仪通过手中的笔解构了封建帝室的穷极无聊,也解构了国学大师的不识时务,使人们看清了他们的真相。解构完成之时,也就是解脱和解放之时。在抚顺监狱,一位伪满洲国原大臣对溥仪说:我原来忠心耿耿地崇拜你,现在才发现,原来你不过是个废物。当“废物”一词从口中冲出时,他所感受到的,不是失望,而是轻松。由“废物”而成为“公民”,真正从内心得到解脱,获得所谓“人”的自由,这是溥仪历经周折后所收获的荣幸。为此,他真心感谢共产党。从共产党对他的改造以及他最后对共产党的态度来看,此书实际上还潜伏着 一根贯穿始终的暗线,那就是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线索。这是本书非常深刻的一点暗示。看不到这一点,就无从通过此书照见自我。 《我的前半生》以一部如近代史的自传,写出了人生的深度。好一个溥仪,好一个末代皇帝!历史的前进轨迹是以他一人之力所无从改变的,但他以他自己的表现,为近代的荒唐史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最后不想说太多的感想,人生的哲理就应该在人生的道路上慢慢品味,慢慢践行的。只想说,溥仪是确实一个值得敬重的皇帝!历史终究是历史,我们看历史不只是要知历史,更要从历史中得到启示,得到奋发向前的力量。篇二:(《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读后感)望尽人间事只道是沧桑

望尽人间事 只道是沧桑

——读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有感

有一段历史,我们谁都不能去忘记,谁都应该将它刻进心里。1840年鸦片战争起始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一部奋斗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涅槃史。在1840——1949这一个世纪短暂而又极其漫长的岁月中,有许多人被历史抛弃,也有许多人被历史铭记。他们中的一位,一出生便注定要在这混乱的年代颠簸起伏,他的命运似乎自己都无法把握。他就是爱新觉罗·溥仪。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溥仪出生于清朝的醇亲王府。他的祖父是清朝第一代醇亲王,是当时慈禧太后的左右手,经办过颐和园和海军的建设。他的父亲是同治皇帝的兄弟,也就是第二代即末代的醇亲王。在溥仪三岁那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同年十二月初二,溥仪这个娃娃就被扶上宝座。这是他第一次坐上皇帝的尊位,而后的历史中,溥仪又被动地两次坐上这个位置。 醇亲王家里出了两位皇帝,然而溥仪的祖父——第一代醇亲王却希望过韬光养晦的生活。醇亲王的家训中说:“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事实证明,不管是醇亲王家的哪位皇帝,都给他们的“臣民”带来了无以计数的痛苦与伤害。

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还是让溥仪度过了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唯一的烦恼就是师傅的功课和不要被太多的吃食噎着。六岁的时候,在钦天监选好的吉日良辰下,溥仪开始读书了。14岁时读了一本英文书《爱丽丝漫游奇遇记》。到溥仪50多岁的时候都没有学会数学,关于数理化电气等等的知识更是不清楚。到老了,溥仪深深地羡慕那些能够为祖国奉献力量的知识学者们。

溥仪的皇后被姻兄献给日本军官,生下的“小公主”被扔进锅炉房;溥仪的贵妃文绣成为了新女性争取自由的代表与他离了婚;溥仪的第三位妻子在生病时被日本人毒害;最后那位“福贵人”也在后来溥仪被特赦前与他分了手。在位时,溥仪的脑海中并没有妻子的概念,只有“臣妾”;退位以后,想的最多的就是“复辟”,也只有“复辟”了。

溥仪很小就离开了自己的生母,关于母亲这个词语的印象主要来自于他的乳母——王焦氏。在宫中唯一能阻止溥仪恶作剧行为的,也只有他的乳母。虽然她一个字不识,也不懂什么“恕道”和历史上的英主圣君的故事,但当她在劝溥仪的时候,他却觉得出她的劝阻是从心里头发出来的。溥仪结婚之后有时候会接她过来住些日子,在伪满后期,他又接乳母来到长春供养到溥仪离开。

有人说帝王的情感都是不真实的,帝王的仁慈都是虚假的,帝王的眼泪都是鳄鱼的眼泪。我在看溥仪的自传的时候,感觉到他在抚顺开始第一次生活检讨之前,在东京审判之前还是没有深切明白自己之前的一个个决定与行为为中华民族犯下的罪行。 溥仪对于日本人的憎恨是一直存在的。只是他一直坚信自己是天之骄子,自己是一切事物的主宰,是连神灵都害怕都忌惮的皇帝。他希望复辟是想夺回“属于”自己的江山,天真地以为日本人可以帮忙夺回。 溥仪最后说自己获得了新生,灵魂的新生。并且发出誓言:要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切,直到脉搏停止。

溥仪生活过的故宫还在不断地被修缮,它在北京城中望尽人间世事,却只能道当时沧桑。篇三:读《我的前半生》有感

读《我的前半生》有感

最近读了爱新觉罗·溥仪的《我的前半生》,对这位中国末代皇帝才有了一些了解。溥仪先生的一生或许是可以用崎岖、坎坷来形容的。若不是出生在这个时期,他将会是俯瞰全国统治全国、威仪无边的皇帝,是一个能够拥有一切物质、权利的人,应该享受的是非凡的待遇,三岁时登上那张象征至尊无上的黄金龙椅,在许多人眼里也许他是多么的幸运,多么的让人羡慕,可是我们不是他,作为宣统帝,中国末代的傀儡皇帝,就已经注定了他辛酸、无奈、甚至悲剧的一生。

登极与退位

溥仪的童年是在紫禁城里度过的,他的童年仍然享受着很好的待遇。在慈禧太后的影响下,朝中诸臣对于民间的举事行为全权把信任交给了袁世凯。然而不久,袁世凯密奏,“海军尽叛,天险已无,何能悉以六镇诸军,防卫京津?虽效周室之播迁,已天相容之地??东西友邦,有从事调停者,以我只政治改革而已,若等久事争持,则难免无不干涉。而民军亦必因此对于朝廷,感情亦恶。读法兰西革命之史,如能早顺舆情,何至路易之子孙,靡有子造也??”。袁世凯急转直下的态度的变化,使听到密奏内容与袁世凯危言的王公大臣们大为震惊。本来在民、清两军的议和谈判中,袁世凯是反对共和的,他坚决主张君主立宪,因为他曾经承诺过“决不辜负孤儿寡妇”,而随后由于袁世凯内阁竟要求清帝退位,这倒让皇室措手不及。 在宣统三年旧历十二月二十五日,溥仪终究还是退位了,伴随着他的便是无期限的“暂居宫禁”,限制了他的自由,阻碍了他正常的生活方式,却美其名曰“优待条件”。就如同溥仪先生自己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写道,“我在这块小天地里一直住到民国十三年,被民国军追赶的时候,度过了人世间最荒谬的少年时代。其所以荒谬,就在于中华号称为民国,人类进入了二十世纪,而我仍然过着原封未动的帝王生活,呼吸着十九世纪遗下的灰尘。”

复辟梦想的破灭 在天津张园时,前两江总督兼摄江苏巡抚张勋发动了复辟。然而讨逆军已逼近北京城,复辟已经变成了一种绝望的挣扎。怔怔然之际,连卖报纸的孩童都了解内情,高呼“六个子儿买古董”。起起落落,一切都来的是如此迅速,让溥仪在旦夕之间尝遍了人生的高颠与低谷,文中是这样叙述的,“他们的脸色发灰,垂头丧气。我看了他们拟好的退位诏书,又害怕有悲伤,不由得放声大哭”。我想,放声大哭应该就是那一段时间溥仪先生最真实的心情写照吧。张勋带来的戏剧性的失败,是由于他独揽大权,犯了两个错误,造成了他的被孤立,而同时却把这一切的一切带来的不幸转嫁到了溥仪的生命中?? 短暂的快乐

灵魂的丢弃

不过,最易让人产生看法的估计还是溥仪对日本的那些年的屈从吧。现实社会的渐趋复杂,局势的紧张化,日本大使馆的邀请等等的一切,让溥仪的内心开始萌发了小小的欲望。他自述中写到,“望着角楼和城堞的轮廓,想起了我刚离开不久的养心殿和乾清宫,想起了我的宝座的明黄色的一切,复仇和复辟的欲望一齐涌到了我的心头,不由的心如火烧。我的眼睛噙着泪水,心里发下誓愿,将来必以一个胜利的君主的姿态,就像第一代祖先那样,重新回到这里来”。故地

重游,溥仪的复仇的欲望如排山大海般汹涌而来,甚至比之前在天津张园时更凶猛,更要强烈。

正是这仇恨的日益增长,才更加促进了历史悲剧的必然性——溥仪选择了投靠日本。伴随着济南惨案到来的,是溥仪在伪满洲国中地位的确立以及认可。心里隐藏着复辟的梦想,溥仪尽了他最大的努力去讨好日本,讨好周遭。溥仪任满洲国执政期间,基本上溥仪是在阿谀奉承日本,惶恐度日,唯恐人家弃子,这即是溥仪那几年生活的真实反映。当时就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论点,“关东之人恨日本刺骨,日本替关东与党军协和,力足取之,然日本即取关东不能自治,非得皇上正位则举措难施”。而溥仪梦想的再次“实现”,却是在一九三四年三月一日的“登极”典礼,正所谓“第三次做皇帝”。“在溥仪先生的身上,更多的被赋与了满族人要恢复大清帝国的梦想,更多的被一班遗老遗少们赋与了艰巨的历史任务。然而,历史的潮流是反封建的,所以这一点证明了溥仪一生奋斗的悲剧性,即使是他内心中多么的不愿意,他也没有办法去掉历史强加在他身上的重任,这个重任,就是要恢复在他手上丢掉的大清帝国的江山,从这一点上他没有错。”(杨真云)然而,在这里面,却包含了太多太多,溥仪先生以一生的命运作为赌注,却换来了这些,有悲哀,有彷徨,有希望,更有不尽的无奈与辛酸?? 获得特赦

一个人的痛苦可以有很多种,而其中最深的莫过于精神上的折磨。由于溥仪先生的一次疏忽,“三亿元的事情”使得溥仪失去了所有的勇气,明明是忘了,却给说成是隐瞒,却一步步引发了旧疾发作。溥仪经受不了内心的负罪感,“捕蝇”与“捕鼠”等任务的接受,却也是以另一种方式帮助其“重新做人”。溥仪的一生是凄苦的,是悲剧的,是无奈冷寂的。或许刑房里的生活,才是其心灵最纯净、感到最自由的时光。出人意料的,特赦令颁布了。第一个被释放的就是溥仪先生。而溥仪在文中说道,“特赦释放,对一般囚犯来说,意味着和父母子女的团聚,但这却与我无太大关系??如果说,释放就是获得自由和‘阳光’,那么我要说,我正是在这里获得了真理的阳光,得到了认识世界的自由”。 读完了全本书,纵观溥仪先生的一生,在他经历了这些常人几乎难以承受的跌跌宕宕后,我想他的心境大概是“上善若水”这句话最贴切了吧。出生时的名门望族,锦衣玉食,童年时的君临天下,九五之尊,少年时的局势动荡,诚惶诚恐,中年时的胆战心惊,痛苦矛盾,晚年的得到原谅,这一路走来,他却并没有太多的抱怨,抱怨他称号却不赐予他该享的殊荣,也没有太多的反抗,反抗尘世的不公平,他更没有自甘堕落,因为他的心中始终还是牵挂着祖国的,他有一颗热爱祖国、为民为国的心。尽管他曾经做过错事,但毕竟溥仪先生一直在积极努力的向上进取着,他并没有失去原本的中环民族的信仰不是吗?作为清帝,他怀抱着复辟清室的抱负,这也是可以为人所理解的不是吗?“溥仪的人性是复杂的,他有过背叛国家、背叛民族的污点,但他又为灾民捐款,信佛吃素,最终向真理低头,自请国家给他最严厉的处罚,直到流着眼泪走出了战犯管理所的高墙,融入普通老百姓(清史专家、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喻大华 《百家讲坛》)”,我认为说得很对。溥仪先生自出生起便被期冀担负了艰辛的任务与重担,而其一生,却早已注定是一场以苦为主导的悲剧。可他并没有怨天尤人、自怨自艾,反而积极努力,奋发向上,主动地从事“改造”。我觉得这就是溥仪先生身上最宝贵的精神和品质了。篇四: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我的前半生》是中国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抚顺战犯看管所中所写的“反省式”自传,溥仪作为清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也是我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三岁登基,合法在位三年,之后又任伪满洲国皇帝13年。《我的前半生》记录了溥仪从登基到流亡到接受新中国“改造”等过程,是一部回忆录,更是一本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自省书,从中,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瞥见特定历史环境末代皇帝的悲剧与喜剧,他的人生道路凝聚着近现代社会的变迁。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读完了爱新觉罗·溥仪先生的《我的前半生》,有些感受。溥仪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不平凡的色彩,这些不平凡,造就了他这一生的特别历史,同时也造就了中国的历史。这里面,有闹剧,有悲哀,有疑惧,有希望。 1906年,溥仪出生于北京,1908年慈禧临死前选择了溥仪继承皇位,慈禧的一句话,改变了溥仪的一生。1911年清帝溥仪逊位,从此,清室的复辟闹剧便一幕幕的开始上演了。先是张勋带着辫子军帮助溥仪复辟,工作思路然而没做几天皇帝的溥仪就又退位了。溥仪第三次做皇帝是在1934年的伪满洲国,称帝为康德皇帝。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溥仪于1932年初在长春(当时称为新京)任满洲国执政,后于1934年初称帝。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溥仪作为伪满战犯被关押于前苏联,五年后回国进行改造,十年后得到国家特赦,任职于全国文史资料委员会。1967年,病逝于北京。宣统皇帝,大清逊帝,伪满执政,康德皇帝,战犯,普通公民,这些字眼写照了溥仪先生的一生。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通过利用溥仪强烈恢复祖业的愿望,以溥仪为扶植对象建立了伪满,开始了长达十四年对东北的统治,这十四年,能活过来的人本身就是个奇迹。溥仪在答应日本出任伪满执政时,也许他忘了,日本人并不是善良的,日本不可能为了一个中国人的皇位而忙活,他们要的,自然是想要得到的利益。当溥仪明白一切以后,日本人已经牢牢的掌控了他,而他这个执政和皇帝无非是个幌子而已。日本人给溥仪戴上了一顶繁华的皇冠,然而这顶皇冠繁华的背后却是一个紧箍咒。伪满十四年,溥仪几乎没有任何的权利,他不仅毁了自己,更毁了整个满洲。日本就这样以东三省和台湾省为跳板,对中国开始了大肆侵略。 伪满十四年的历史,是悲哀的。由于清室宗庙受到孙殿英军阀可耻的盗墓行为以及其他的种种原因,激起了溥仪恢复帝业的愿望,而这个愿望又恰恰是跟那个时代所背离的,正如杨天石先生所说:“历史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这个愿望不会实现,也不可能实现。被这个愿望冲昏了头脑的溥仪陷入了日本侵略者设计的圈套,而这个圈套在我们今天看来,其用意是多么的明显,多么的可耻。或许只要稍作思考,顺应历史潮流,拒绝日本侵略者的邀请,这十四年的血泪史就不会发生了。

作为个人,我尊重溥仪先生在改造后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溥仪先生所著《我的前半

生》一书本身就是对国家和历史的贡献,使读者更加清晰的了解当时的中国。

历史,给了我们教训! 我们必须谨记,任何事物都是向前发展的。篇五: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我的前半生》讀後感

不知花了多長時間,終於讀完了這本《我的前半生》。之所以說終於,是因為這本書在帶給我快樂的同時,讓我感受更深的是惋惜和恥辱。中國的近代史原本就是一部恥辱史,而 這種恥辱在溥儀身上表現的更加深刻。

溥儀的家族,那些世襲的王爺們和出自他們家的兩個皇帝或許會讓很多人羡慕這個昌盛的家族,但在我看來,他們卻是可憐的。一群本來可以有自己理想抱負的貴族男人們,卻因為一個女人——慈禧的幾道聖旨而將自己的大好人生葬送在了晚清的戰火中。還記得溥儀在回憶他進宮時的情景時,在他幼小的腦海裏唯一留下印象的就是一個陰森森的帷帳,裏面露出一張醜的要命的瘦臉——這就是慈禧。慈禧雖然幹政多年,但我並不覺得她多有能力,多有膽識。她給我更多的印象是陰險、狠毒、迂腐且貪戀權勢,膽小怕事。為了自己可以繼續垂簾聽政,她甚至被給自己的兒子立嗣卻把外甥載湉要去做兒子.溥儀的祖父也正是因為看透了慈禧的真面目,才會在慈禧宣佈立載湉為嗣的話一出口,立即“碰頭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晚清在慈禧和一群頑固派的阻撓下,上演成了一場鬧劇,讓我在哭笑不得的同時又感到深深的痛心。

宣統皇帝一登基,就過起了富貴無憂的生活,他在書裏記下了他的弟弟溥傑來到宮中看望哥哥時,處處拘束,行為讓他感到很不自在,因為他是皇帝,所以連親人,長輩都要敬他三分。他從小就欺負宮中的太監和宮女,說的動他的只有奶媽王焦氏,她說:“皇上,您拿石子

扔別人,別人也會疼,別人也是肉長的。”從此,他改變了霸道的性格,王焦氏是他最敬重的人,因為他從不多說一句話,從不討好皇上,也從不懼怕皇上,是她,教會了皇上做人。

溥儀到了青年時期,王焦氏離開了他。他開始接觸新事物,開始喜歡外國東西。在外國師傅莊士敦的影響下開始穿西裝,戴眼鏡,甚至讓大清國的男人都開始剪辮子,留短髮。這使大清國開始西洋化。從此,街上開始賣西洋玩意了。真正讓我感觸的是他在深宮大院中剛剛接觸洋物時的那種好奇,這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了中國的落後。落後就要挨打,但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因為他們被自己蒙住了雙眼。 溥儀開始選妃時,就在相片上畫圈,當時他才十五歲,對這些並不感興趣。所以隨便選了婉容和文繡分別做他的皇后和貴人。由於婉容思想開放,人性貌美,所以得寵,開始排擠文繡,當時的大清國正腐敗,淪陷。文繡提出和他離婚,婉容開始吸毒,後來和他的侍衛私奔,病死他鄉。後來共娶進福貴人和玲貴人,其中一死一失。溥儀把他們比作金籠中的鳥。

日本侵略了中國,他們要中日聯姻,讓日本的嵯峨浩和溥傑結婚。這對年輕人很快也有了好感。當然,溥儀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他自己沒有兒子,如果他弟弟和日本女人生了兒子,大清就有日本人一半。溥儀開始日夜恐懼,甚至連嵯峨浩做的飯都一口不碰,但最終她生下了靚女,溥儀這才放心,日方卻大大失望。最後由毛主席帶領大家,溥儀被關進了監獄,最後改造被釋放,還找了一個夫人,最後病終。 這是溥儀前半生的大體概括,但是這並不是他的《我的前半生》

的意義。他用自己的筆寫下了自己那段荒唐而又恥辱的過往,寫下了中國近代的一段辛酸史。說實話,我對於溥儀本身是敬佩的,那種大起大落的人生,那種提心吊膽的生活,那種由萬人敬仰到鋃鐺入獄的遭遇,是旁人所無法體會的。而他,坦然的面對了一切,而且在一切塵埃落定後還能平靜的回憶而寫成《我的前半生》。他由一個皇帝到一個公民,無半點抱怨,而是笑對人生。看著他那一張張微笑幹活改造的相片,我不得不為之震撼。真是命運戲弄人,溥儀無論之前有多少過錯,畢竟他能改過。儘管包括他以前把中國改為“滿國”,和日本人打交道,但是他能拋棄過去的一切,從新改過,這種精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溥儀在新中國成立前的曲折經歷,他本人雖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主要還是時代以及他周圍的小環境造成的。正如溥儀所總結,他在剛會跑的時候,就被抱上了君臨天下的寶座,渾然無知地度過了三年革命的風暴,然後在封建軍閥保護下的皇宮中度過童年。從這時開始,他的命運便被註定了,已經無法自行選擇。此後,在民族敵人的豢養下送走青春,接著認賊作父,充當了14年的傀儡元首。如此40年的生活裏,他必然地“只有罪惡和羞恥,愚蠢和狡詐,兇暴和怯懦,猜疑和迷信„„”。在這種情勢下,他除了不斷沉淪,是不可能跳出苦海的。而溥儀的作為是值得原諒的,記得曾經看過《東京審判》,在東京法庭上那個義正言辭的人才是大清的皇帝吧,不論電影裏的是否是真實的歷史,他的表現真的讓我深深的震撼。

書中關於復辟的記載,更讓我瞠目結舌。自從清朝的封建統治退出歷史舞臺後,那些頑固派分子一刻不停地在籌備著一次又一次復 辟。溥儀與胡適的相識曾經為他的命運打上一絲轉變的微光。但這絲微光,還沒有讓人瞥見,便倏然消逝了。胡適再差勁,也終比溥儀周遭的那批封建遺老曉得何為歷史潮流、何為世界大勢。而那批封建遺老,可謂個個都是滿腹經綸的學問家。但這些人在思想上,特別是在政治思想上,又可謂個個都是糊塗蟲。例如康有為(本書附錄中收了一封他寫給軍閥吳佩孚的信函,堪稱現代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獻),雖然也能說出一通保皇的“大道理”,但就是看不清封建王朝體制無論在中國,還是在世界,已然明日黃花,大勢不再。看不清這一點,任你說得天花亂墜,也只能落個螳臂擋車的反派下場而已。還有那位不惜投水自殺的國學大師王國維,溥儀清楚明白地告訴我們,他和他的父親攝政王載灃早就剪掉了辮子,許多愛新覺羅的子孫也早就穿上了西裝,惟獨王國維、辜鴻銘這些頂有學問的外姓人,卻始終留著那條豬尾巴。這種“皇上不急太監急”的強烈反差,對知識份子來說,是非常值得深思的。

溥儀通過手中的筆解構了封建帝室的窮極無聊,也解構了國學大師的不識時務,使人們看清了他們的真相。解構完成之時,也就是解脫和解放之時。在撫順監獄,一位偽滿洲國原大臣對溥儀說:我原來忠心耿耿地崇拜你,現在才發現,原來你不過是個廢物。當“廢物”一詞從口中沖出時,他所感受到的,不是失望,而是輕鬆。由“廢物”而成為“公民”,真正從內心得到解脫,獲得所謂“人”的自由,這是溥儀歷經周折後所收穫的榮幸。為此,他真心感謝共產黨。從共產黨對他的改造以及他最後對共產黨的態度來看,此書實際上還潛伏著一 根貫穿始終的暗線,那就是人道主義和人性複歸的線索。這是本書非常深刻的一點暗示。看不到這一點,就無從通過此書照見自我。 《我的前半生》以一部如近代史的自傳,寫出了人生的深度。好一個溥儀,好一個末代皇帝!歷史的前進軌跡是以他一人之力所無從改變的,但他以他自己的表現,為近代的荒唐史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最後不想說太多的感想,人生的哲理就應該在人生的道路上慢慢品味,慢慢踐行的。只想說,溥儀是確實一個值得敬重的皇帝!歷史終究是歷史,我們看歷史不只是要知歷史,更要從歷史中得到啟示,得到奮發向前的力量。

推荐第9篇:《我的前半生》读后感1500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这本《我的前半生》写的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的往事,从中让我深深的为他感到悲哀。溥仪的家族,那些世袭的王爷们和出自他们家的两个皇帝或许会让很多人羡慕这个昌盛的家族,但在我看来,他们却是可怜的。一群本来可以有自己理想抱负的贵族男人们,却因为一个女人——慈禧的几道圣旨而将自己的大好人生葬送在了晚清的战火中。还记得溥仪在回忆他进宫时的情景时,在他幼小的脑海里唯一留下印象的就是\" 在一个阴森森的帷帐,里面露出一张丑的要命的瘦脸——这就是慈禧\"。

慈禧虽然干涉朝政多年,但我并不觉得她多有能力,多有胆识。她给我更多的印象是阴险、狠毒、迂腐且贪恋权势,胆小怕事。为了自己可以继续垂帘听政, 她甚至被给自己的儿子立嗣却把外甥载湉要去做儿子.溥仪的祖父也正是因为看透了慈禧的真面目, 才会在慈禧宣布立载湉 为嗣的话一出口,立即“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 。 晚清在慈禧和一群顽固派的阻挠下,上演成了一场闹剧,让我在哭笑不得的同时又感到深深的痛心。

宣统皇帝一登基,就过起了富贵无忧的生活,他在书里记下了他的弟弟溥杰来到宫中看望哥哥时,处处拘束,行为让他感到很不自在,因为他是皇帝,所以连亲人,长辈都要敬他三分。他从小就欺负宫中的太监和宫女,说的动他的只有奶妈王焦氏,她说: “皇上,您拿石子扔别人,别人也会疼,别人也是肉长的。 ”从此,他改变了霸 道的性格,王焦氏是他最敬重的人,因为她从不多说一句话,从不讨好皇上,也从不惧怕皇上,是她教会了皇上做人。

溥仪到了青年时期,王焦氏离开了他。他开始接触新事物,开始喜欢外国东西。在外国师傅庄士敦的影响下开始穿西装、戴眼镜,甚至让大清国的男人都开始剪辫子,留短发。 这使大清国开始西洋化。从此,街上开始卖西洋玩意了。真正让我感触的是他在深宫大院中刚刚接触洋物时的那种好奇,这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中国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但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因为他们被自己蒙住了双眼。

溥仪开始选妃时,就在相片上画圈,当时他才十五岁,对这些并不感兴趣。所以随便选了婉容和文绣分别做他的皇后和贵人。由于婉容思想开放,人性貌美,所以得宠,开始排挤文绣,当时的大清国正腐败,沦陷。文绣提出和他离婚,婉容开始吸毒,后来和他的侍卫私奔,病死他乡。后来共娶进福贵人和玲贵人,其中一死一失。溥仪 把他们比作金笼中的鸟。

日本侵略了中国,他们要中日联姻,让日本的嵯峨浩和溥杰结婚。 这对年轻人很快也有了好感。当然,溥仪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自己没有儿子,如果他弟弟和日本女人生了儿子,大清就有日本人一半。溥仪开始日夜恐惧,甚至连嵯峨浩做的饭都一口不碰,但最终她生下了靓女,溥仪这才放心,日方却大大失望。最后由毛主席带领大家, 溥仪被关进了监狱,最后改造被释放,还找了一个夫人,最后病终。这是溥仪前半生的大体概括,但是这并不是他的《我的前半生》的意义。他用自己的笔写下了自己那段荒唐而又耻辱的过往,写下了中国近代的一段辛酸史。说实话,我对于溥仪本身是敬佩的,那种大起大落的人生,那种提心吊胆的生活,那种由万人敬仰到锒铛入狱的 遭遇,是旁人所无法体会的。而他,坦然的面对了一切,而且在一切尘埃落定后还能平静的回忆而写成《我的前半生》。他由一个皇帝到一个公民,无半点抱怨,而是笑对人生。溥仪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曲折经历,他本人虽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主要还是时代以及他周围的小环境造成的。

《我的前半生》以一部如近代史的自传,写出了人生的深度。 好一个溥仪,好一个末代皇帝!历史的前进轨迹是以他一人之力所无 从改变的,但他以他自己的表现,为近代的荒唐史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最后不想说太多的感想,人生的哲理就应该在人生的道路上慢 慢品味,慢慢践行的。历史终究是历史, 我们看历史不只是要知历史, 更要从历史中得到启示, 得到奋发向前的力量。

推荐第10篇:溥仪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溥仪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溥仪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一)

今年暑假我有翻开我的书柜,又读完了爱新觉罗·溥仪先生的《我的前半生》,有些感受。溥仪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不平凡的色彩,这些不平凡,造就了他这一生的特别历史,同时也造就了中国的历史。这里面,有闹剧,有悲哀,有疑惧,有希望。

1906年,溥仪出生于北京,1908年慈禧临死前选择了溥仪继承皇位,慈禧的一句话,改变了溥仪的一生。1911年清帝溥仪逊位,从此,清室的复辟闹剧便一幕幕的开始上演了。先是张勋带着辫子军帮助溥仪复辟,然而没做几天皇帝的溥仪就又退位了。溥仪第三次做皇帝是在1934年的伪满洲国,称帝为康德皇帝。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溥仪于1932年初在长春(当时称为新京)任满洲国执政,后于1934年初称帝。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溥仪作为伪满战犯被关押于前苏联,五年后回国进行改造,十年后得到国家特赦,任职于全国文史资料委员会。1967年,病逝于北京。宣统皇帝,大清逊帝,伪满执政,康德皇帝,战犯,普通公民,这些字眼写照了溥仪先生的一生。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通过利用溥仪强烈恢复祖业的愿望,以溥仪为扶植对象建立了伪满,开始了长达十四年对东北的统治,这十四年,能活过来的人本身就是个奇迹。溥仪在答应日本出任伪满执政时,也许他忘了,日本人并不是善良的,日本不可能为了一个中国人的皇位而忙活,他们要的,自然是想要得到的利益。当溥仪明白一切以后,日本人已经牢牢的掌控了他,而他这个执政和皇帝无非是个幌子而已。日本人给溥仪戴上了一顶繁华的皇冠,然而这顶皇冠繁华的背后却是一个紧箍咒。伪满十四年,溥仪几乎没有任何的权利,他不仅毁了自己,更毁了整个满洲。日本就

这样以东三省和台湾省为跳板,对中国开始了大肆侵略。

伪满十四年的历史,是悲哀的。由于清室宗庙受到孙殿英军阀可耻的盗墓行为以及其他的种种原因,激起了溥仪恢复帝业的愿望,而这个愿望又恰恰是跟那个时代所背离的,正如杨天石先生所说:“历史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这个愿望不会实现,也不可能实现。被这个愿望冲昏了头脑的溥仪陷入了日本侵略者设计的圈套,而这个圈套在我们今天看来,其用意是多么的明显,多么的可耻。或许只要稍作思考,顺应历史潮流,拒绝日本侵略者的邀请,这十四年的血泪史就不会发生了。

作为个人,我尊重溥仪先生在改造后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溥仪先生所着《我的前半生》一书本身就是对国家和历史的贡献,使读者更加清晰的了解当时的中国。

历史,给了我们教训!我们必须谨记,任何事物都是向前发展的。

溥仪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二)

从溥仪的《我的前半生》看到了很多历史秘闻。历史真有意思,其实它很人性,很自然,不象我们学到的历史书写的那么简单,不是黑就是白。被历史书写成白脸的人未必就没干过坏事,被写成黑脸的也未必没干过好事,并且他做那件事自有他的道理。了解历史要先了解人性。

复辟大清之业虽然艰难,但浦仪一生都在为之努力。虽然他的方法没用对,找的人也没找对,还花了不少冤枉钱,但谁又能保证,换另一个人会比浦仪做得好呢?复辟大清的路如果采用的是另一种方式,也许会小有成就,但真正要复辟成功在当时那个时代何其之难!没有了财政支持和军队支持的遗老遗少们再努力再不惜一切代价也难以成功,因为在乱世没有军队一切就如同画饼而已!可惜这一点浦仪看不到。或者,他错误地以为,借助别人的军队可以帮自己实现目的,可是他忘了,每个人都有

私欲,既然别人有军队可以统治全国,为什么别人非要让他当最高统治者呢?所以,在建立国家方面,军队是无法借的,溥仪用了一生才明白。

前半生忙忙碌碌,自以为大业垂成,却谁知只是白送了别人银子,给别人做了嫁衣;后半生颠沛流离,( 京ICP备13016261号-1)更有牢狱之困,最终以平民身份完结。有谁能象溥仪一样,能有这样戏剧性的大起大落的人生?想来历代末代之君皆有此感吧?不过,溥仪唯一可以感到幸运的是,他没有象有的末代之君那样,被现世之君杀掉。这是他的运气。

叹哉!前半生如在梦里,以为自己能改写历史;后半生知其不可为,却也不由自己能决定了。叹哉溥仪一生!

溥仪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三)

放下了厚厚的群众出版社发行的俗称“灰皮本”的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写成的《我的前半生》,再结合我在长春期间参观的“伪皇宫”,对这个末代皇帝

的前半生有了一个比较全面地了解。

在这本“忏悔录”中,溥仪以一个历史罪人的身份和语气反复唾骂自己,同时深深感激共产党和毛主席挽救自己于水火之中。溥仪的文采很好,不愧是学“帝王之学”出身,全书以自述的形式把自己的前半生分成五个阶段记述,分别是宫中生活、天津时代、长春时代、苏联的五年、回到祖国。一边回忆,一边悔过。

尤其是在最后一部分,战犯管理所安排包括溥仪在内的战犯到东新中国的东三省的各条战线去参观。当溥仪走在曾经自己是这个地盘的“主人”的土地上的时候,他被眼前所看到的景象深深的触动和感动着,同时在心里将眼前的“新面貌”和解放前的自己领导下的“旧面貌”做了深切的比较,感觉到没有共产党,没有毛主席,中国还将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自己在东三省犯下的罪行是“百死不得已赎其身”,自己过去犯下的各种罪行是永远不可饶恕的。

在哈尔滨,他们参观了包括儿童公园、太阳岛在内的许多地方。儿童公园是我很熟悉的地方了,园中有许多古树,我每天走在里面的时候,就是感觉这个公园有些年头了。这里空气清新,干净整洁,树木郁郁葱葱。要是这样算起来,这个公园至少已经有六十年的历史了,而且公园里的小火车也有同样的年头了。在哈尔滨期间儿童公园是留给溥仪印象最深的地方,因为溥仪看到的这一切让他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少年儿童是最最幸福的,而且会世世代代幸福下去。时光荏苒,现在的儿童公园同样是绿树成荫,各种年龄的儿童在这里蹒跚学步、奔跑欢笑,但是这里的景物却是物是人非事事休。

第11篇:《我的前半生》电视剧经典台词

《我的前半生》主角们的那些金句台词,关于职场、关于爱情、关于独立,很有现实意义,都让人深思,句句戳心。下面给大家整理了《我的前半生》电视剧经典台词,欢迎阅读!

【职场语录】

1、每一个买过东西的客户,他们的特点、喜好,留下电话和电子邮箱,具体的情况,给予他们精确的咨询,而不是无差别的群发对待。你一定要做到可以取代任何人,然后再考虑做到任何人都不可以取代你。

2、你要挤地铁,那么就请你换上一双舒服结实的鞋子和衣服,这样可以为你节省很多的力气和时间,也可以避免很多的尴尬。

3、一旦你开始工作了,这就相当于是开启了闯关游戏的大门。你要去找到你的同伴。同伴你可以信任他,但是不能依赖他。你要知道你的上级是谁,并且要知道他的嗜好和兴趣。因为每一个人最喜欢的东西,往往是他的弱点所在,也是最容易被利用的突破口。

4、你有没有想过,所有的技术层面你都考虑到了,那他们为什么不照着去做呢?因为人。你记住,所有咨询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人的问题。想一想这整个项目,链条上的人,你动了谁的奶酪,问题就出在谁的身上。

5、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我们要时刻心系客户,体验他们的悲观和快乐情绪,并且与他们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6、交易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这天底下的一切不都是交易吗?所谓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珠联璧合,不都是等价交换的意思吗?

7、以后把堵车的时间都算上。她是我的秘书,我让她来给我送东西,她就必须准时送到。否则晚一分钟都要误事的。

8、你来工作是来赚钱的,不是来交朋友的。如果能交到朋友那是惊喜,交不到朋友,那才是正常的。

9、做到韬光养晦很重要。做好自己的业绩,任人评说,自然会有人来成为你的合作伙伴。

10、唯一的要求,就是高效地把事情做好。

11、从现在开始,这个工作已经彻底结束了。不要去做客户没有要求你去做的事情,不要给客户免费的午餐。你是计时收费的,而且还不便宜。

12、我们不是天使,我们唯一应该感兴趣的,就是他们的钱包。

13、实战之前,必须预演,以排除一切意外的可能。以后在工作中,你会有更深的体会。没有人会在乎你所谓的特殊情况,更没有人有心情,有时间去听你解释。如果出了问题,那么就一定是你什么地方没有做好。

14、没有聘用你,就不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对你的银行账户没有任何帮助,也不会获得成功。

15、第一,永远不要做任何承诺。第二,一旦承诺了,就要信守承诺。

【人生哲理】

1、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未来和幸福奔忙,不管算不算盲目,是不是有效,再亲近的人,愿意花时间来倾听,真心给你一点建议,已经是天大的面子。剩下的风里来雨里去,必然要自己走。既然如此,想再多不如走出去。

2、所有的事情,工作、旅行、装修,最难得都是一开始。一旦跨出去第一步,其实整个过程当中最艰难的部分,就已经过去了。

3、从我离婚到现在,我学会了一样东西,面子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放下的,却又是最没用的东西。关键在这里,咱们自己怎么想。而不是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4、人活一辈子,没有下一次的。这过日子不能凑合、将就的呀。它不像出去吃个饭,这次这家饭店不好吃,就凑合吃饱了,下回换一家。

5、道理都懂的呀。但是所有的人,都是在将就。就这样将就地过了一辈子。

6、我干嘛要清醒啊,清醒起来很痛苦的。我就喜欢到这儿来,最起码我现在开心。

7、失去一个东西的最好办法,就是留住它。

8、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那么努力,包括你我,不就是为了给那些曾经低估羞辱过我们的人一点颜色看看吗。

9、越难解决的问题,越是病入膏肓,就越是要在最开始的时候,破釜沉舟下狠手。

10、你已经不年轻了,不能再靠刷脸去坐人生的摆渡船了。为了你的下一次恋爱,你的下一次婚姻,你的下一个男人,你要做一个有用的人。人家找上你,是要先看一看你手里有没有拿船桨的。

11、路要自己一步步走,苦要自己一口口吃。抽筋扒皮才能脱胎换骨,除此之外没有捷径。

12、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最终还有一条出路,那就是随它去。事情已经这样了,还能怎么样呢。

13、终于是离开了那个容留我整个青春的,以为是庇护所的大房子。我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山一程水一程,但至少我是迎着阳光的方向而去。光阴笼罩下的过去,就由它渐行渐远,我不回头。

14、放松一点,放轻松一点。你就会觉得省力很多。

15、如果只是输了一场你以为胜券在握的比赛,没有关系。但是如果你连书在哪里都不清楚,那么接下来的几十年,你恐怕要一输到底了。所以请记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6、没有任何人会成为你以为的,今生今世的避风港。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最后的庇护所。再破败,再简陋,也好过寄人篱下。

17、说过的话,就不能收回,不能让步。否则你就是一个可以被讨价还价的人,后患无穷。

18、所谓菩萨心肠,金刚手段才是对待朋友和你在意的人,应该有的态度。

19、最佳的报复不是仇恨,而是打心底发出的冷淡。干嘛花力气去恨一个不相干的人。

20、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在现代社会不仅仅是为了你自己,还是为了你身边的亲朋好友。为了尽可能少的打扰人家,占用人家的时间,这是一种必备的教养。自己寻死,那就是恶意占用他人时间,那就是没教养的表现。

【家庭情感】

1、男人内心的深深深处,都是希望老婆永远是老婆,情人永远是情人,像两颗行星永远保持在三万光年的距离,且平行运转,永不相交。

2、人好就要以身相许了吗?结婚又不是买冰箱,静音、节能、空间大就能搬回家了。就怕离了婚,急病乱投医,生怕没有男人要自己了,生怕自己要孤独终老了。

3、我自问为什么那么害怕被他抛弃,怕失去这个家,怕平儿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还有别的原因吗?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好比你把一条鱼扔进沙漠,你说鱼怕不怕?这个家就是我的角斗场,要不胜者为王,要不血溅当场。

4、两个人在一起,进步快的那个人总会甩掉那个原地踏步的人。因为人的本能,都是希望能够更多地探求生命、生活的外延和内涵。

5、花瓶没有攻击性,生龙活虎才最危险。

6、以后不管到任何时候,你想喝酒也好,遇到麻烦需要解决也好,或者是无所事事一起发呆也好,只要你打给我,别说是香港,就算是南极我也会马上飞过去找你。

7、我要开始接受其他的人了,我跟你的这一页故事,从此就算是翻过去了。所谓回头是岸,应该就是如此。

8、人与人之间,在同一时间同一件事情上,只能保留一种关系,否则就会感情用事。

9、有来有往是好事,单方面付出叫什么,叫牺牲。

10、安慰体谅,那才是事不关己的态度。

11、结婚是为什么?不就是人生不易,要找一个队友同舟共济吗?

12、我们一家人虽然常常会发生矛盾,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彼此的爱和依恋。我想你们应该理解我说的吧。在座的很多人,应该都像我这样的年纪,我们都是在这样的家庭下长大的。我们的家庭虽然会吵、会闹、会打架,但是我们知道,我们是永远吵不散,因为我们想起这个家,就是觉得很温暖,很踏实的。

第12篇:《我的前半生》读书报告

夏宁馨:《我的前半生》读书报告

夏宁馨

《我的前半生》自从一九年问世后,即被誉为“奇书”。其实这本书的作者是两个人,除了溥仪外,还有一个未署名的作者:李文达。此书是他在溥仪写的书稿的基础上结合各种资料全面重写的,当时未署名,完全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

《我的前半生》从家世写起,一直写到1959年溥仪参加战犯管理所组织的社会参观。这位末代皇帝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这本书以他为线索,带我走进那个动荡的年代。

溥仪前半生的经历非常坎坷。依照封建传位规则,本不该由溥仪当皇帝。光绪病危,慈禧太后便急着过继子嗣,按理应选“溥”字辈最年长的侄儿溥伟,可她却偏偏挑中光绪帝的弟弟载沣的长子溥仪。 11月中旬,光绪、慈禧奇怪地在两天间双双死去,只好由隆裕和载沣一同扶持溥仪登基。溥仪三岁时首次当皇帝时清朝已气数将尽, 1912年初,清廷面对辛亥革命的风暴,隆裕太后抱着小皇帝宣布退位了。退位后的溥仪慢慢懂了事,在周围清朝遗老包围下被灌输了满脑子复辟意识。1917年7月,封建军阀张勋率兵入京,拥立溥仪复辟,这位11岁的少年第一次尝到了当皇帝的兴奋,却在11天后被赶下台。此后,溥仪把复辟的希望寄托于外国,先是受英国公使馆派来的师傅庄士敦鼓动准备到西洋寻找支持,因英美政府的对华政策是维持民国而未成行。后来,他与制造“满蒙独立”以分裂中国的日本侵略者联手,在“九•一八事变”后去了东北,先当“执政”,1934年,第三次登基。日本人却未兑现帮助其恢复“大清”的许诺,只让他当“满洲国”的“康德”皇帝。在伪满宫中呆了十几年的溥仪,对日本人由感谢变为不满,后来又发展为恐惧。1945年,日本投降,溥仪被苏军

逮捕,于1950年移交中国,以叛国和协助侵略者发动战争罪在战犯管理所关押了近十年。1959年秋,溥仪获得特赦回到北京,开始在植物园劳动。

读完此书有很多感慨。首先我对这位末代皇帝产生了深切的同情。他出生在大清气数将尽苟延残喘的年代,又有一个承载了太多人私心和太多人希望的出身,三岁登基,六岁退位,母亲早亡,懦弱的父亲和他又没什么感情,在他童年里除了乳母王焦氏教给他一些“人性”,其他的各色人等都在盘算着借着小皇帝的名号为自己谋利益。在这样一个压抑封闭的环境中成长,势必会养成自私、自大、怪癖的性格。他的存在形式始终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傀儡,他是慈禧太后继续控制政治的工具,他是保证摄政王继续受到优待以及一年四万八千量的银子的条件,他是太监和内务府的钱袋子,他是遗老遗少们的政治标志,他是军阀在缺少合法性的时代的大旗,他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工具。极度缺乏教育与关怀的他直到在战犯管理所里,才有生以来第一次学会系鞋带、洗衣服等生活常识。蒙哥马利来访时询问他在植物园的感受如何时,他回答说“比起皇帝来我更愿当园丁”。这句话说得太过苍凉与虚弱,经过了半个世纪的起起伏伏,他的灵魂终于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自由。也许是被逼无奈的自我安慰,也许是发自内心的与世无争,这些不重要,他经历了太多,心里是什么滋味,只有他自己清楚。

这本书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写作背景,所以很多人都对最终溥仪到底有没有被改造有所疑问。有些人不喜欢这本书就是因为它读起来像是一本忏悔录,认为这本书的诞生年代会禁锢溥仪的很多想法。溥仪既然在做日本人的傀儡时他能够效忠日本,甚至参拜日本的神,那他会不会在共产党一统天下的时候,写个这样的书来积极表示自己的立场。在我看来,不可否认书中有这样的成分,而且占了不少的比例,这种感觉在书的前半部分尤为强烈。但是读到十年改造的那部分,发现对自己之前的想法有了动摇。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经过十年的改造,他同那些伪满、国民党官员、日本战犯们一样,思想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其中有段非常打动我,讲的是一位大娘让他们看瓮里的大米,说康

得年头看不见几回。溥仪站起来向大娘说:“您说的那个康德,就是伪满的汉奸皇帝溥仪,就是我。我向您请罪。”大娘只是说事情都过去了,不要再提了,只要他们肯学好,听毛主席的话,做个正经人就行。我宁愿去相信他看到新社会最普通的各色人等的各种心态以及生活得变化,包括自己的,一定会产生心灵的震撼。那个时代的确有那种力量,因为一切都是新的,人民从水深火热的战争中解脱出来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希望。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我相信溥仪会受到影响与感化。

这本书的语言很有社会主义味道,深深烙下了改造的印记。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精神,是历史的印记。

第13篇:读《我的前半生》有感

《我的前半生》是我国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抚顺战犯看管所中所写的“反省式”自传,溥仪作为清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也是我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三岁登基,合法在位三年,之后又任伪满皇帝13年。《我的前半生》记录了溥仪从登基到流亡到接受新中国“改造”等过程,是一部回忆录,更是一本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自省书,从中,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瞥见特定历史环境末代皇帝的悲剧与喜剧,他的人生道路凝聚着近现代社会的变迁。溥仪晚年本想写一部《我的后半生》,可惜未如愿。 看完全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无论是对于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还是一个草芥平民,都有自己的无可奈何。溥仪在书中没有把自己当做是一个曾经统治整个中国的皇帝,而是极力地去贬低自己,把自己当做是一个千古罪人,虔诚地去反思自己的罪行。知错能改是好事,只是溥仪的错造成的是中国亿万人的痛苦,这种痛苦是精神上和身体上的,而且是无法弥补的。但是,中国之所以演变成当时的摸样,也不能全怪溥仪,这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代统治者的专制和腐朽逐渐演变造成的产物。因为历史的演变不会只靠一个人的力量,当然也不会是一个皇帝就可以决定的。

在战犯管理所里,溥仪有生以来首次学会系鞋带、自己洗衣服等生活常识,在头脑中也扫荡了帝王意识而树立了公民观念在战犯管理所里,溥仪有生以来首次学会系鞋带、自己洗衣服等生活常识,在头脑中也扫荡了帝王意识而树立了公民观念。这也是让我极为感动的地方,因为在我们的意识里,皇帝都是高高在上的,有底下的太监宫女伺候着。经历了这么多巅峰和低潮,一个中国落寞的末代皇帝终于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和意义。也许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些认识都太晚了,这让中国的经济落后,让外敌肆无忌惮地侵略中国。但是作为一个经历了极多落差的皇帝来说,在那么大的打击过后,可以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和态度,确实是令人动容的。1959年秋,溥仪获得特赦回到北京。有些老人见面后还行跪拜大礼,马上被他批评为思想落后。获得一张选民证后,溥仪称这是一生最珍贵的东西。他开始在植物园劳动。蒙哥马利来访时询问他感受如何,他回答说“比起皇帝来我更愿当园丁”。这位英国元帅惊讶之极,回国后把这当成奇闻宣传。有的外国进步人士来访后,报道说:“看到溥仪,才能深刻地感受到什么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溥仪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中国末代皇帝的无奈和悲哀,的确,他罪大恶极,但是人生在世,更别说是作为中国的皇帝,他也有苦衷。看了这本书,我对人生的认识更加深刻了。我开始理解一些现在还不被别人认可的人,或许是他现在的行为还不顺应潮流,或者不受别人的赏识,可是只要他是善良的,是理智的,就可以原谅。我们可以给别人一个机会,也算是给自己一个机会。

在书中,溥仪讲述了极尽奢华的宫中生活,也写了不少宫中黑暗的勾结,暗算,斗角,令人侧目。宫中的贵族把自己的快乐和享受都建立在底层人民的痛苦之上。在这本书里,我也看到了中国统治者为了权力和欲望,对亲情的亵渎和无所谓。西太后和光绪他们母子反目以后,她对于光绪真是用尽了精神上的虐待的方法。即使是亲生骨肉,西太后也可以用这些残酷的方法让光绪帝屈服。这是极其悲哀的,在皇宫这个大家庭里,本应该和谐美好,却为了权力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实在是可惜。当溥仪更多的是以一个傀儡的形式当上了中国的末代皇帝是,他也慢慢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在中国人眼里,他是一个大罪人,可是这是整个中国政治制度的原因和中国社会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而不能单单怪罪一个皇帝,当然皇帝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是有时候他的决断也是很无奈的,他有多方面的制约,皇帝有皇帝的苦衷和痛苦,不被平常的老百姓知道,当然了,他也不会让老百姓知道,因为他是一个君王,他有他的尊严。溥仪说他自幼就是在这种食人而肥的帝王家庭中成长、壮大和教育、培植起来的,所以他对于这种“德不孤,必有邻”的孔孟学说,很容易就“声入必通”地无条件加以推崇,并五体投地生出了无条件的信仰,认为这才是人世中永恒不易的唯一真

理。因此,也就把溥仪培育成为一个极端愚昧落后、自大自私、专门想开倒车的典型

人物,终于江河日下地在最后成为一个甘心背叛祖国的民族大罪人。我始终觉得中国

的教育体制从科举到现在,发展的都十分的缓慢,但是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现有

制度。中国的青少年人数直线上升,但是能力却在下降。这些能力不只是智力,还有

行动力。或许是中国的文化制约了中国的发展,像以前的“闭关锁国”一样,中国人

很容易形成一种文化的骄傲感,而不肯虚心的去接受外来的优秀的文化,更多的是抱

着一种傲娇的态度。当然,我们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几千年绵延下来的优秀文化值

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但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创新。从溥仪的读书模式和教育方式来

看,都是十分古老的。只专注于中国的古代文化,当然作为一个统治者需要互通古今,

学习一些治国的策略,但这并不是全部,作为一个统治者,他需要结合当下的时代状

况和人民生活情况来做出一些决策,以开放的心态去治理国家。中国人没有信仰却十

分相信迷信,把天地神灵当做是做事行动的一个指路灯,这也是中国衰败的原因之一

吧。所以,当代中国受到的屈辱,有很大的原因都是积累的问题而非一个人决策的问

题。

读完整本《我的前半生》,心里很压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一直是满

怀着理想和报负踏进大学校园的,进了校园,丰富的社团活动和比赛让我们沉醉,但

是却越来越浮躁。我们没有时间好好静下来在图书馆看书,好好的去思考我们现在该

做的到底是什么。正如溥仪,他的前半生是狼藉的,尽管之后悔恨,但还是成为了中

国历史上的一个大罪人。我们现在在做的事对于我们的未来到底有没有联系,我们都

不得而知,没有了高中的教条,我们似乎也找不到那种挑灯夜读的激情。历史不能回

头,但现在的事可以自己去把握,不要以后自己后悔。溥仪作为皇帝有很多的无可奈

何,他有很多的规矩要遵守。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知道,既然知道现在自己做的是错

的事,那就不要再继续了,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就勇敢的去面对,不能怕任何的看法和评论。是的,溥仪的前半生给了我们启迪,让我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和善良奋斗!

第14篇:亦舒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亦舒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亦舒我的前半生读后感一:

我今生最喜欢的两位女作家,一位是亦舒,一位是艾青,当然,艾青是诗人,而亦舒则是一位小说家。

喜欢亦舒小说中的女主角,虽然形貌性格各不相同,却都一样有着一双黑漆漆,清澈透亮的眼睛,直直的看透人心,看穿世情,内心是火热的,表面是冰冷的,看似出世而无情,为了保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却将一股热肠隐藏在世故的外表之下,爱自己首当其冲,绝对的冰雪聪明,绝对的一颗七窍玲珑比干心。但是她们却独独摆脱不了爱情的困扰,对爱的需求是强烈的,然而一切的一切又都掩藏着,对爱情有着深到骨子里的无奈犹豫渴求怀疑冲动理智。

亦舒的小说给人一种淡淡而疏离的感觉,把人性挖的很深,看的很透,有一点点的悲凉却又使人抱着一丝丝渺茫的希望,不比琼瑶的大悲大喜,生活中你自以为很看得重很难入放得下的人、事,在她的笔下,世事洞明,过后就烟消云散了。

最近刚看了她的《我的前半生》,大抵是这样的一个故事:一天早上,丈夫涓生突然提出离婚,一直满足于做一个贤妻良母的全职太太子君尤如大梦初醒,世界仿佛瞬间崩溃,她不能相信丈夫竟然被一个平凡的女人抢走,却不得不相信。在朋友的帮助下,子君自食其力,坚强独立,不断战胜软弱与自卑,蜕变了阔太太的与世隔绝,子君变得更加美丽,有了自己的事业,而且遇到了一个更值得爱的男人……许是受鲁迅《伤逝》的影响,丈夫和妻子取名为涓生和子君。

初读此书,突然想到纳兰的“织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我想亦舒无非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女孩们,也不可以放弃自己的生活和理想,即使跟了再好的男孩也要拥有自己的一番天地,不然有一天他倦了,女孩的世界或许就黑暗了。没有了感情可以,但是万万不能没有感觉,万千的世界中花心变得十分容易,但大家的内心中其实都在寻找那个懂自己的人,其实我们都害怕寂寞呵!

女主子君说:“我其实不想结婚,我只希望身边有一个支持我、爱护我的男人,我们相依为命,但互不侵犯,永远维持朋友及爱侣之间的一层关系。”我想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保有自我,把自己交给别人来生活是最傻的人,因为她从未为自己而活。子君和涓生或许曾经相爱过,但是感情一旦变质,便是怎么都挽回不了了。涓生曾经想挽回蜕变后的子君,但是子君没有答应,我欣赏这份洒脱,女子,也有不爱的权利。

最终,子君遇到了自己的幸福,她曾经答应过儿子安儿将永不结婚,却最终在遇到真爱是违背了自己的誓言,也得到了儿女的谅解,没有什么比这个结局更好的不是吗?

不管是先甜后苦的子君,还是先苦后甜的唐晶,我想都是值得拥有幸福的女子,因为他们都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只愿。

亦舒我的前半生读后感二: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吸引了不少亦舒粉。晚上好奇心作祟上优酷打开了第一集。当女主出场后我有一种广场舞大妈的既视感。据我所知,越有钱有地位的人他们的品味也是不低,他们不会穿着打扮得如此张扬夸张,而是低调奢华有内涵。君不见南京专卖奢侈品的德基广场内,LV、爱马仕、古驰,哪个是如那位女主的穿着打扮那样乡村气息外泄的?所以还是《欢乐颂》剧组的服装造型做得好,服装道具都是真名牌,有一种高贵的涵养。

电视剧是看不下去了,索性上网找了原著来看。关于亦舒的小说,以前上学的时候读过《喜宝》,并不喜欢,觉得故事不好看,后来连故事都忘了。前几年读过《红尘》 ,觉得有那么一点意思了。倒是在网上听人讲起过喜宝那句名言:我需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很多很多的钱,如果两件都没有,有健康也是好的。我觉得这句话真是犀利到家啊。我们常常听到一种论调:择偶时不要在意物质。既然是择偶,用上了择这个字,那必然就带着挑选的性质。要么挑我爱的,我只有爱得死去活来的才能不在意贫穷的生活。挑不到我爱的,挑个物质不那么差的至少可以不为柴米油盐日日失眠。谁会故意去挑/择不合用的东西呢?

回到小说。《我的前半生》讲述女主结婚十三年,是全职阔太。男人突然提出离婚,寄情于一位女明星。女主爽快离了婚,开始在职场拼杀,后来辞职转做陶艺,并经由在国外念书的女儿撮合,收获了另一段婚姻。

这是本同样犀利的书,亦舒把婚姻,把人情世故,把男女两性,把闺蜜之间的小心思都写得酣畅淋漓。

比如说女主的闺蜜有男朋友了,没有告诉女主,女主竟然是吃醋的,并且发了火。而当闺蜜婚了,女主有一种失落感。这世间所有的闺蜜都不过如此,一旦结了婚,就不再是那个可以听你倾诉可以冲过来挺你的人了。

钱钟书说,婚姻是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去。女主闺蜜的婚姻就是这样的。在职场上拼杀十几年的闺蜜,选择了与老公去澳洲定居,做全职太太生儿育女。然而她感叹道,婚姻中各种难以述说的无奈。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比如说女主的前夫多像我以前认识的一个女性朋友的前夫啊,厌倦糟糠之妻,与小三结了婚。可是一旦小三走进了真实的生活,就又是那个让自己厌倦的糟糠不是妻, 貌似前妻才更像妻,想想有些后悔,还是前妻好啊,听闻前妻有男友了或者再婚了心里酸酸的。

比如说更多的已婚男人他们厌倦家里的糟糠之妻,懦弱的他们出于责任或者面子他们不会选择离婚,而是接近身边的女性,对其大吐对家中老婆的不满,以获得同情与认同,进一步获得情欲上的快感。

红男绿女之红尘百态尽在这本书里,而这本书对当下的我们最深刻的指导意义就是:你怎样去经营你的婚姻?为什么女主前一段婚姻走向了失败,而为什么离婚后的她却散发出了魅力让那么多男人为之倾倒?

不论你是在职场上拼杀的妻子,还是全职太太,婚姻都难免有七年之痒。为什么会痒?因为不再有激情,因为人都在不断改变两个人渐行渐远……各种原因总结起来就是:你习惯了赖在这个固有的状态中,不愿意去保鲜自己的状态。就好比一个外观过了时的花瓶里插了一束落满了灰的塑料假花,你看着就很想换个新的;就好比一个人每天心满意足地吃睡看肥皂剧,不再运动不再阅读不再关心时事不再社交,这个人一定会体重增加思维变得迟钝。之前在其它公众号上看到有文章评论王者荣耀之游戏瘾,文中写道:当青少年在家中在现实中得不到温暖,他就会沉迷到游戏中去。我觉得这句话用在婚姻中也是对的。人都是喜新厌旧之动物,当一个男人在家里找不到温暖找不到鲜活之感,他就会出去寻找。

很多年前看池莉的小说《来来往往》,这部小说也够犀利,道出了为什么男人一事业有成就外遇的本质。首先不谈男人本身就是下半身动物至少我觉得男主还是蛮好的一个丈夫,书中的女主,家里的花瓶插着一把塑料假花落满了灰尘,穿着不合适的夸张衣服,她的言谈举止让她无法去应酬的饭局。本身就谈不上有多少爱情,这么多年来的家庭主妇生活,让她已经跟不上这个男人的步伐。而当她发现男人出轨后的那么一闹,实际上就更加深男人对她的反感把男人推向小三的怀抱,当然,小说没有给出结局。我觉得还是亦舒笔下的女主拎得清楚: 他不爱我了执意要离婚,我就拿着赡养费离开。

有一个词叫黄脸婆。一打开朋友圈很多女人都在转发公众号上那些垃圾文:女人要学习多爱自己一点不要变成了黄脸婆……女人要让老公给自己花钱不要省……真正的黄脸婆并不是外表上的衰败邋遢,而是心理上的。想要不做黄脸婆并不是如亦舒所写的那位女主那样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而是,你怎么样在这段婚姻当中始终保持鲜活,怎样与你的另一半共同进退步调一致。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想要抓住男人的心,必须要抓住男人的胃。 我觉得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不是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如果你真爱这个男人,你会愿意为他做出每天不重样吃到不想丢的美味;你会愿意在他和大部队们去摩游的时候成为他后座上的那个家眷;你会愿意去了解他的精神世界并向他敞开你的精神世界并且共同创造一个新的精神世界。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当你始终赖在原地正确地说当别人都在往前走的时候,赖在原地的你其实是在退后的,当你在退后,你的婚姻就成了爱情的坟墓。而当你如《我的前半生》中的女主那样,充实自己让自己不断保鲜,首先给自己一个充盈的精神世界,以鲜活的灵魂去经营鲜活的婚姻生活,请问,你又怎么会是黄脸婆?小三又如何能找到破口?

我觉得,《我的前半生》,亦舒笔下的女主虽然在那段婚姻中已经自我作贱到慵懒衰败,但仍然是有灵气的,不过是暂时蒙了尘,比如她对服装对家居的美感仍然是在的。而电视剧中的女主一开场就让人觉得怎么那么二,二到家了,这样的女人摆现实中,应该是很难黄脸婆逆袭成白富美+知性的女子。

总之呢,一部小说,有的人看个故事图个打发时光,有的人能看出其中发人深思的部分。而我,看完之后写了这一篇长文。

最后,说一下这篇小说对我这个单身人士的指导意义。小说中女主的闺蜜对女主说:要么恨前夫,要么恨亲妈,总之你得找个人来恨一下。这句话真是把人性中的某种丑陋点到位了。因为我总要给自己的失败给眼前的不堪找一个借口啊,我总要给自己留一个余地啊哪个人不是过度地爱惜自己呢?这部小说告诉我:不论我婚了没有,只要我还活着,我都有改变的可能,我都需要给自己的人生保鲜。所以,还是《圣经》上说得对:忘记过去,努力面前,向着标杆直跑。

第15篇:读《我的前半生》有感

读《我的前半生》有感

曾有人说亦舒、倪匡、金庸是“香港文坛三大奇迹”,后两者的书,我基本每本都看了,且有许多是重复看了几遍的,无数次被金庸先生武侠传递的大义洗礼,也被倪匡先生笔下的光怪陆离奇思妙想折服。但亦舒的文字却很少看,主要是她的文的标签是:通俗言情小说。我对这种主题实在提不起兴致,实在是感兴趣的书很多,既提不起兴趣便也不勉强自己,自然而然略过不看了。

但她的文中的金句却被动的被灌输了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圆舞》里那句,“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这是我豆蔻年华最好的伙伴告诉我,从听到便再也不忘。那时候我跟自己说,要长成“真正有气质的淑女”,无奈底子不好,淑女倒是沾边了,只是变成了带着江湖侠气的,不知道是不是也算一种气质。

上个月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开始宣传。媒体上不断的各种消息,或捧或明贬实捧的,那么多通稿唯一记得的就是靳东的脸。

我想电视剧是懒的去追了,于是就想看看亦舒的原作《我的前半生》。全书不长,故事没有跌宕起伏却引人入胜,虽然女主也是自带光环,有嘴毒心热的闺蜜,有贴心可爱的儿女,玩票的陶艺也能成安身立命的本事,至于爱情,前夫虽离去却舍不得不管不顾,依旧照顾有佳,连生日也是念念不忘,就连女主最终的归宿也是一见钟情,四十岁未婚王老五,这种设定,很容易让人觉得美好,让人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一切都会好。也许这就是书的立意,作者的苦心:劝女人上进,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自己是自己的救赎。

我跟小伙伴说,看书很容易爱上书里那个闺蜜唐晶。她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用十五年拼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衣食无忧全靠自己。即便没有男人依旧活得潇洒,却也有无法倾吐的苦涩与不安。她从不跟女主子君诉说,只是忍习惯了,自己的闺蜜十五年的富太太生活完全不能体会自己的辛酸,不说也罢。直到出现一个莫家谦,带着正气的男子,她便舍弃一切随他而去,我想他带给唐晶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宿感。子君经常说她厉害幽默,其实又何尝不是一种不懂。两个闺蜜处的环境相差得太多,终归是无法精神共鸣的。我想莫家谦是懂唐晶的,唐晶才会愿意为他做全职太太。是爱人也是知己,这是婚姻最好的样子。

罗子君前半生活得太惬意,但骨子有着上海女人特有的骄矜,即便是离婚的消息让她觉得山崩地裂,也终归没有做什么惊世骇俗的举动来。她说她的母亲最要面子,其实她又何尝不是呢?人要面子终归是好的,她逼着自己放手,逼着自己忘记,她不记仇,适应性也非常人可比。所以罗子君的逆袭让读者轻松接受,不会觉得空洞不科学,更不会嫉妒她的好运。这种主人公无疑是讨喜的,且一定程度是励志的。

文中个性最鲜明的莫过于史安儿,我喜欢这个姑娘甚于唐晶。十二三岁的年纪,早慧又独立,对那个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母亲爱恨两难,也曾恨过母亲眼里只有弟弟,却在父亲绝情离去后成了母亲的贴心小棉袄,离婚那天罗子君第一次面对一个人的夜晚不知所措,安儿说:妈妈,我睡不着。我想安儿一定知道妈妈的难过,找个理由来陪伴。她敢爱敢恨,明辨是非,为母亲的坚强自立欣喜,一直鼓励母亲重新寻找爱。她的形象是健康阳光的,是许多女读者看了会期待的,“看,我也想有个这么好的女儿,多么好的姑娘。”

《我的前半生》沿袭了一贯亦舒的风格,讲诉女性经历波折后浴火重生得到更好的一切的故事。文中的每一位正面女性都有极好的归宿。用主人公的经历告诫女性读者只有自己建立起来的成果才是值得实实在在的,他人给的,不管曾经如何亲密无间,也会一夕之间消失不见;要自尊自爱才能获得他人的爱重,才会遇见最好的自己,得到最完美的爱。

第16篇:《我的前半生》杂文随笔

近些天,改编自亦舒同名小说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正在热播。

剧版《我的前半生》讲述的是一个人到中年的美丽女人罗子君,因在家做全职太太,放弃了自我成长,而被一个平凡女人夺走了丈夫。离婚后,她走出消沉,选择坚强,在变得更美丽,更成功后,终于遇见一个值得托付余生的男人。

说实在话,剧版《我的前半生》对原著的改动幅度实在大了,几乎到了“面目全非”的地步。电视剧几乎只保留了原著的空壳,除了几个重要角色的名字没变外,内容已是天差地别,以致众多的“亦舒粉”认为,该剧有借原作名气炒作之嫌疑。

首先,电视剧女主人公子君与其小说形象的背道而驰。

亦舒笔下的子君是一个单纯、忠厚,有教养的女人,而电视剧里的子君则是一个不体贴,不温柔,打小三的作女,是一个全职太太的反面教材,甚至还被安排了抢闺蜜男友这样的狗血桥段。

其次,电视剧与原著在整体风格上的背离。

亦舒原著的风格是冷静、理智和悲观的,充斥着对男性敏锐与辛辣的评判。

而电视剧呢?却充溢着上海市井里的琐碎与温情,这一点本来无可厚非,但在处理陈俊生外遇这件事上,给了太多暧昧的铺垫和理由,减弱了对这个朝三暮四的男人,在本质上的否定与批判。

这一点,也是让“亦舒粉”失望的地方。

因为冷静又尖锐的批判性,才是亦舒作品受到读者欢迎的原因。

亦舒,香港的言情小说作家,著名作家倪匡是她的兄长。

曾有人称她是香港文坛上独树一帜的存在,说她跟倪匡、金庸是“香港文坛三大奇迹”。

她的言情小说,跟同时代的琼瑶、岑凯伦、玄小佛她们的作品不同,没有如梦如幻的浪漫,没有柔情似水的缠绵,更没有不切实际的矫情和虚无缥缈的幻想。

她的文字,活泼幽默,同时尖锐泼辣;她笔下的言情故事,总是理性又现实,还带着一丝抹之不去的苍凉。

有人说,亦舒身上具有一种敏锐的观察力与触觉,能使平凡无奇的文字变成令人眼前一亮的警句。

的确,她的心思慎密,却不优柔;她的表达平实,却很深刻。甚至,有许多女性拿她讲过的话,作为人生的“葵花宝典”,指引着自己情感与生活的方向。

记得她说的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一个女人,要有很多很多的爱,没有爱,要有很多很多的钱,以上两者都没有,有着健康,也是好的。”

多么理性又睿智的见解呵。

因此,亦舒笔下的女性,多半是知世故、懂进退的精明女人。她们早就放弃了古典浪漫主义的风花雪月,只以自爱、自立、自强为本。

她的代表作《玫瑰的故事》、《喜宝》里刻画的女性,都是这样的人,自立、执着而不肯放弃。

当然,《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也是。

子君在跟陈俊生离婚后,将自己一切归零,并在闺蜜唐晶及等人的帮助下,重新找回了自我。后来,她意外地结识了优雅稳重的翟有道,经过一番波折后,最终,子君拥有了幸福的归宿,理想地结束了她的前半生。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剧版《我的前半生》和原著在主题表达上是一致的。

它们共同的主题是什么呢?那就是女人终生寻觅的不是爱情,不是快乐,而是一种安全感。

而女人的安全感从何而来呢?

安全感只能产生于女人自身。也就是说,不管女人过着怎样的生活,生在怎样的环境,重要的是,要拥有自己独立的世界。

也正如亦舒说的:一个女人,无论是什么年代,什么身份,都少不了这一盒胭脂——胭脂是一种象征,过去的女人,现在的女人,这种女人,那种女人,都要努力让自己活得更美。

让自己活得更美,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这就是安全感的来源。

我一直认为,亦舒是一个悲观的女权主义者,因为她刻画的女性,虽自爱自立,但最终都会把幸福寄托于婚姻。

而当今时代的女性,更应该乐观开明一点,我们的幸福从来不靠他人成全,与其担心未来,与其依附他人,不如经营好自己。

拥有了离开谁都能过得好的能力,对女人,尤其是对子君这样的全职太太来讲,才是最大的安全感!

第17篇:我的前半生感想(一)

观《我的前半生》有感

(一)

《我的前半生》印证了好几个那句:夫妻两人,成长进步快的一方肯定会把原地踏步的一方甩掉;贫贱夫妻百事哀;男的负责赚钱养家,女的负责貌美如花,到最后男的也许会找个丑的与其一起赚钱;两个互相激励,都上进的人最后也因为自己的上进而失去了对方。

世上有好多罗子君,本该在最应该奋斗的年龄选择了结婚生子奉献给家庭,并且不会因为自己大学毕业在家当全职太太而感觉不值,反而会觉得很满足,很幸福…… 这其实印证了很对老年人的观念:学的好不如嫁得好;所以剧中罗子君的母亲在知道陈俊生出轨了的时候还急急忙忙的去劝说子君要忍,不能离婚……殊不知那么懦弱那么爱犹豫的人竟下定了决心要离婚,why? 子君不漂亮吗?子君没有给他生孩子吗?子君没把他照顾好吗?子君没有顺他的意在家老老实实的待着吗?还是子君自己没学历?

我觉得是因为双方的关注点都是错误的才导致这场离婚,子君每天关注的是老公的聊天记录,老公有没有出轨……而陈俊生只是关注到自己的妻子不知道自己加班多苦多累还一直怀疑自己,厌烦自己老婆的多疑……这才导致了第三者的插足!但是说实话作为女人,如果不担心自己老公出轨的只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根本不在乎这个男的,一种就是这个男的已经死了…… 明明知道翻老公手机,查聊天记录会被老公讨厌但是还会止不住去查看,生怕一次疏忽而失去自己的老公,如果不是真的很爱自己的老公,估计没几个人愿意这样破坏自己和老公之间的信任!但是我就只能这样守住自己的老公吗?

不,与其这样费时费力的去查手机查聊天记录(其实稍微正常的男的都会提前删掉的)真的不如去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思考各自的需求;通过满足对方的需求来互相沟通、谈心维护感情……

我一直主张夫妻之情要定期进行心理的沟通,互述衷肠,这样既可以成为互相倾诉的朋友,又可以成为互相体谅的爱人!你可以找一个宁静的下午在自己书房进行沟通;或者单独约出去吃一顿饭谈谈心;又或者在大家都不忙的时候通过微信把自己的心里话跟对方倾诉,顺便让对方也说说自己最近的事情与烦恼……

也许有人会质问我说,男的都不爱说的啊,怎么让男的开口说自己的心里话呢? 我觉得其实很简单,开场的时候其实可以以回忆你们之间共同美好的过去为开头,然后表达出自己对你们之间感情的重视,说出自己对你们未来的美好想象……慢慢引导男生开口,打开话题,相信这样一个下午的畅谈或者一个上午的沟通定会有效,我始终相信心与心的沟通是搞好任何关系的良药!

如果罗子君和陈俊生能够心平气和的一直进行心灵的沟通,子君会知道陈俊生每天加班很辛苦,会想办法保护他的胃,为他分担压力,陈俊生也不会因为外面的一点点关心体谅就动摇了自己的婚姻;陈俊生也会因为罗子君为家里的牺牲而更加珍惜自己美好的家庭!

第18篇:《我的前半生》和《紫禁城的黄昏》读后感

皇朝的背影

——读《我的前半生》和《紫禁城的黄昏》有感 《我的前半生》和《紫禁城的黄昏》读后感

近代中国有太多的屈辱和无奈,华夏民族被一个又一个所谓“弹丸小国”、“蛮夷之邦”用坚船利炮踩在脚下。中国这个曾经威震世界的名字,不再有其昔日的光芒与荣耀。他的制度不再先进,他的科技不再发达,他的经济不再强盛,他的国民不再是天之骄子,而变成东亚病夫,他的军队不再不战而屈人之兵,而变成不堪一击的弱旅,他的文化不再是最有力的屏障,而变成最难挣脱的枷锁。

在那个图强求变的时代,清王朝被时代狠狠地甩在了身后。前期他不堪一击,懦弱无知,后期他为虎作伥,自欺欺人。这样一个王朝在紫禁城的落落余晖中慢慢走向衰落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末代皇帝溥仪就是在这样一个时刻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做为封建帝制最后的符号演绎了自己的一生。将溥仪从一个普通的“人”的角度来看,生在这样一个落幕的年代,在无知无觉的时候被推到前台,在想有所作为的时候却被推到幕后,显得是如此仓皇而充满悲剧色彩。在此辛亥百年之际,读《我的前半生》和《紫禁城的黄昏》这两本书,回顾百年之前,抛开正统的大历史观,单单从溥仪这个满清末代皇帝的角度来看这段历史,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新的启示。

《我的前半生》在中国风靡了近半个世纪,从 60 年代出版以来,就一版再版,人们怀着莫大的好奇心,想从这个末代皇帝的书中,了解紫禁城里,静园里、伪满洲皇宫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力量把 。

后路,无论是骗取钱财还是拉拢当权者,他们保持着一个政客的头脑和技巧,但是已经被时代的大浪甩在身后,只能围在这个有名无实的小朝廷周围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是到了现实的利益面前马上会显示出其功利和自私的一面,他们和皇权若即若离,互相利用。

显然把逊帝三番两次复辟,最终逃到伪满洲国做了中国最大汉奸的责任全都推到这些人身上是不对的,毕竟逊帝自己是有责任的,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想,逊帝从很小的时候就在紫禁城里长大,他的教育和信息来源都是从这些遗老遗少中来的,尤其是从 3 岁到 18 岁这段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段,因此他这些复辟思想和认为帝制在民众中很有市场的思想能够根深蒂固地形成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这些人与其说是帝制的拥护者,不如说是帝制的鼓吹和煽动者来的切实,是他们的鼓吹将逊帝一次次推向复辟的前台,满足了他们的各种需要,同时也是他们将帝制最终推向了坟墓,因为就连他们自己在骨子里也知道帝制在中国已经走到了尽头。

二、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作为取代清政府的合法政府本来应该和帝制是完全对立的,但是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实际上北洋军阀的头领都和清廷有着千丝万的联系。袁世凯自不用说,他的继任者徐世昌更是对清廷有着很深的“眷恋”,不仅嘴上对逊帝表示尊敬,甚至还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逊帝做皇后,最后还是因为其不是满人,由清廷方面拒绝才作罢。这在世界政治史上恐怕都是一个大笑话。但是却可见当时这些政客军阀对于帝制的态度。

另一方面,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北洋政府对于清廷其实是有所亏欠的。北洋政府每年答应给清廷的 4 万两白银的费用从来都没有足额过,最后冯玉祥将军把清廷赶出紫禁城。之前清廷答应和南方革命政府签订协议,逊帝退位,清廷作为当时的一个政权和南方革命政府是有着平等的关系的,双方签订的合约,无论是否合理,确是合法应该被双方履行的,北洋政府不履行合约,而清廷却一直都没有“逾矩”,在这种情况下,冯玉祥将军把逊帝赶出紫禁城在中国传统道义的角度看来是有些许不合适的,这也是为什么溥仪在公开场合一直不承认自己有复辟思想的原因,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的模样远比公开宣称自己的帝制思想在当时有用的多,这对于当时的民间舆论有很强的蛊惑和煽动性。

但是,北洋政府的官员们虽然是敬皇帝,奉皇帝,却没有一个人真正帮皇帝复辟的,相反,大家的真正目的都是依靠帝制和宗法让自己登上至尊宝座。无论是徐世昌还是张作霖,这一点很明确,没必要为了一个无实权的逊帝,扶不起的阿斗浪费自己的实力,如果自己的实力可以帮逊帝复位的话,还不如自己做皇帝来的直接,如果自己的实力不够帮逊帝复位,那么自己这些年奋斗而来的这些成果浪费了岂不可惜。不过长期以来的封建思想又让他们对所谓“皇帝”的嘉奖和赏赐趋之若鹜。当时那种混乱的政局,天晓得明天会是谁来做主,而这个好糊弄的“皇上”总是不能刻意得罪,更何况还有好处,于是这些政治掮客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地在逊帝身边来来回回,标榜着自己的忠心;而一旦政坛有什么风吹草动则会弃这个布偶不顾,回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当什么也没有发生过。说到底,北洋军阀们没有人是真正为共和而着想,没有人是真正为民主而著想,也没有人是真正为大众的幸福而着想。他们只是在谋求自身利益,他们本身也是封建制度的利益代言人。

三、知识分子

知识界对于帝制的态度比起以上两个群体就来的光明磊落得多,一派是嗤之以鼻,一派是推崇备至。知识界作为时代先锋有众多有识之士发出了对于帝制的反对之声,同时我们也经常忽略了很有影响力的那些支持帝制的饱学之士,王国维,康有为,辜鸿铭等等都是支持帝制,支持逊帝的,胡适在和逊帝会面的时候也很中肯的说自己对逊帝的印象不错,这句话还是很客观的,逊帝本身的文化涵养很高,从小接受着最高水平的国学教育,又有庄士敦等西洋老师,相比于出身行伍甚至草莽的各路军阀来说,更加容易被知识界所接受。晚清政府腐败黑暗,北洋政府却上台后并没有太大的改观,加之溥仪身世坎坷,不像多数帝王般骄奢蛮横,也较容易获得知识界的同情。客观公正的来说,支持帝制者中不乏像辜鸿铭这样深谙西学的知识分子,加上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对于中国应该的出路非常迷茫,很多人希望中国走上英国与日本的君主立宪道路,存在让中国不必承受剧烈变革之痛的侥幸思想,使得知识分子虽然大多对于封建制度仇深似海,但是却不能看清帝制已经走向尽头的事实。

四、外国人

外国列强自鸦片战争以来,从初始对于清政府的不了解而敬畏,到为了自身利益而交战,再到让清朝皇帝成为了自己在华利益的代表人。他们对于清朝皇室的“好感”可谓日益增加。但是多数外国人来到中国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逊帝在他们眼中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尤其是在伪满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完全将溥仪变成了帮助自己实现统治东北乃至中国人民的器具。

第19篇:父亲的前半生抒情散文

岁月悠悠,长路漫邈。据说人的一生要经历无数的风景,也要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后来有些风景就像凉风拂过湖面,只有碧波的影子。而有些人却像钉子钉进木头,那是骨子里的记忆,总让人弥久感怀,或者说永生难忘。

可回首时,人们总会说时光可以倒流多好,或者有时光穿梭机多好。同样的,我也幻想着,如果日历上的日期除了每天的定时更新外,还可以自由倒退,我想选择回到一九七一年农历八月十四号那一天。虽然这个日期是在我出生前很遥远的一个时间,但却对于我意义非凡。因为这一天,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出现,也正是这一天才有了后来的一切感动。名字同所有男人一样叫父亲。

从拿起笔,一页一页写下自己或悲秋或伤春,更或是带有责任感的故事起。文章的对象很少选准父亲,好像不是情愫太浅,也不是无从下笔,而是语言这东西有时候总是苍白的,那是怎样的文字都描绘不尽父亲丰富的一生。但这次还是想下定决心,给父亲前半生一个回忆,从认识这个男人,到后来离不开这个男人,他身上的有些东西,总是无形的影响着我,同时也感动着我。

故事要起头,当然要从父亲两三岁时说起,就像搞历史研究一样,越是追溯到源头,获取的资料才越弥足珍贵。

撑着蛋黄般的脸色,又骄阳似火的太阳,在湛蓝的天空中,肆意地散发着热量,炙烤着黄土大地,也炙烤着摊在碾场上的麦子。不远处桐树枝头上时鸣时歇的知了,当不知夏收给人们的紧张农忙。麦堆地摊前,几只鸟雀也悠闲着,争先恐后地啄食麦粒,一会儿飞高,一会儿飞低。农忙下,全家人都出去在碾场上收拾麦子,两三岁的父亲,由于还没具有劳动能力,而轻松地进行着自己的午觉,单单一个人在家。

贫穷折磨下的人们,哪像如今的人们住着高楼大厦,大部分祖祖辈辈都是宅居窑洞生活,但那也是冬暖夏凉。说起窑洞也奇怪,据说住人时,窑洞很少有顶部坍塌的现象,一旦长期空缺不住人,便渐渐坍塌消土。谁都没有想到一直住人的窑洞,窑顶突然塌下一大土块,恰恰也是父亲正在午觉的那个窑洞,后来每当说起父亲这段经历时,我都会不自已地流泪下来,真的是有惊无险。比父亲身体大几倍的土块,就从父亲的小脚丫前砸落下去,那个土炕被砸出和土块一般大小的窟窿,庆幸没有伤及父亲,庆幸只是砸穿了土炕。

忙完碾麦回来的家人,都傻眼了。偌大的土炕被砸下去一大块,父亲在那个炕头上失声哭啼着,祖母一把将父亲抱在怀里,久久的痛声哭喊,祖父、姑姑也在一旁抱团哭泣。谁都没想到意外来的这么猝不及防,好好的窑洞怎么会突然坍塌下一块?或许就正如那句话:“活在当下,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那个先来?唯独能做的就是珍惜一切。”或许也正是这场意外,让父亲后来的生活,并不是那么顺风顺水。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有言论“人多力量大”。回看父亲那一辈,好像家里最少也是三个孩子,在农村,人们并不是响应当时的号召,可能只是觉得多一个孩子多一份劳力。贫苦家庭中的孩子,在每个假期里,并不是和人家富家子弟一样,在父母的呵护下游东玩西,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假期里游东玩西。十五六岁的父亲,虽然身体由于吃不饱饭,与同龄孩子比起来瘦小些,但却力气是超乎寻常。

午后的阳光还是那么毒辣,没有一点要消退的意思。兄弟五人相约一起出去割草,地点据父亲说,也是我后来爱和小时玩伴玩的地方——柿子园。五人背着各自经常割草用的担笼,担笼里则放着家里磨好的牧镰,开始了又一次割草行动,或有边跑边上树的,或有边走边哼唱的,但这并不是他们最疯狂的时刻。割草在他们的活动中,可谓是及其枯燥无趣的,想让割草变的有意思,就是他们自创的游戏,名字叫“打杆赢草”。大概是这样的,事先选出一片空地,先将一个人的牧镰插在地上,这就是所谓的“杆”,然后几个人在距离这个杆大约七八米的地方,相继扔出自己手上的牧镰,如果扔出的牧镰,有打中杆者,即为获胜。这“赢草”就是获胜者在其他未打中的担笼里拿走少许的青草,以作奖励。听父亲说,一场下来运气好的人,会凭打杆让自己的担笼大丰收,而运气差的人,则让自己的担笼空空如也。当然这游戏的前提是,大伙必须在地里割一会草,在担笼有草的情况下,才可开始游戏。动作快的人,在不一会就割好半笼青草,往往让游戏开始的人,也就是动作快的人。

父亲在打杆游戏里,既不是经常输草者,也不是经常赢草者。也就是在这次割草行动中,又一个意外在父亲身上发生了。游戏在玩的过程中,一个人扔镰,其他人则负责在一旁观看,父亲当时就属于观看者,蹲在旁边一边观看,一边给自己的担笼里存草。谁料想一个兄弟扔镰时,用劲过猛,但没有将镰扔向杆的那个方向,而是失手扔在了一旁的父亲后背上。出门前刚磨的镰刃,还没盾多少,碰手可破,更何况是扎在了父亲的后背上,伤口止不住的往外流血。在一旁的伙伴们,一时都吓破了胆,不知如何是好,突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快先止住血,给家里送”。因为是个夏天,伤口可能由于受了风,到家时,父亲的伤口已经感染,白嫩的肉向外翻了出来。在家里正在忙活的小姑,看到这一情景,气不打一处来,不问青红皂白,拿起放羊用的鞭子,打在了失手扔镰的兄弟身上,以为他们是打架造成的。

祖父当时除了会打算盘,有果树修剪技术外,还有一技绝活,这便是会调制刀箭药。上了刀箭药的伤口,立马止血化脓,父亲的伤口不多日,便结痂愈合。又是万幸,没有伤到要害处,躲过了又一场意外,至今父亲的后背还有一点印痕,还好当时伤的不深。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青少年华的父亲,本应该和同龄孩子一样,有着健康的身体,有着天真的笑容。可谁知,一切并不是那么寻常。校园里书声琅琅,下课后男女生追逐打闹,享受着青春里该有的样子。这时的父亲,却脖子里悄悄长出一个东西,也正是这个东西困扰了他青春里最美好的那几年,一个帅气的男生,落落大方,却要忍受病痛的折磨,享受灰色的青春时光。

后来听父亲说,病发后自己一直也没太放在心上,认为就是正常的发育罢了。直到这一天到来,西安四一大医疗队走进校园,免费为学生做身体检查时,有号脉检查的,有上简单仪器检查的,还有用手在头部做简单观察的。在父亲这,医生一眼就看出脖子好像有点奇怪,便用手摸着检查了一番,据父亲说,医生当时看出了自己脖子上的问题,但没有告诉他,也没有告诉老师,只是和其他同事说明了情况。那位好心的同事,便喊住父亲,自己又给父亲检查了一番,基本上确定就是甲状腺。这样的病情,也只是医生们在讨论的过程中,父亲不小心听见,回家便才第一次郑重其事地告知了祖父,祖父当时也没在意,只是说男娃喉结大,这是正常现象。但父亲知道自己确实是得了什么病了,不是所谓的正常发育,也不是所谓的喉结大。

病魔好像都不会因为患者的可怜,或者说家庭情况的可怜,而有半点怜悯的迹象。二十一岁的父亲,按当时农村的风俗,已经到了成婚的年龄,也不得不面对盖房筑屋的现状。带着病痛的父亲,也参加到这次置办新房的行列中,可能也是因为当时的劳累和没有充足的睡眠,父亲的病情极其恶化,脖子的肿块那几天疯狂的生长,眼看越来越大。亲戚们也都建议祖父,快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检查,但由于盖房的紧张,一时也抽不开身去给父亲检查,病情就又拖着,后来新房完工了,父亲也累倒了。

直到一九九二年的春天,也就是父亲二十二岁时,在别人的介绍下,祖父带着病情恶化的父亲,踏上了去往西安市人民医院的看病路。病情和当时来校检查时的结果一样,看着脖子高凸的父亲,医生们也心急如焚,没多久便开始了手术。任何一个手术或大或小,都要进行术前打麻药,可考虑到脖子神经线的复杂,医生只对父亲打了不到一半,甚至还要更少剂量的麻药。一方面医生可以随时观察父亲的情况,一方面为了手术的成功率,就这样父亲在疼痛中坚持了三个半小时。听姑姑说,手术台上的手术布,硬是被父亲用手抓破,她后来看到父亲时,嘴里说不出话语,只是双眼泪流,这足以想象父亲当时忍受的疼痛,这也成为我佩服父亲的一处。

曾有人说,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要有个艰难苦楚。回顾父亲的前半生,我觉得这不是什么艰难苦楚可以形容,而是命运竟这般捉弄着人。但一生要强的父亲,从没有在命运跟前低头,更没有认输,或许善良的人,总有他应有的回报。在他的世界里,不喜欢与别人争强好胜,也不喜欢过多的去麻烦别人,他从来不说爱,但会用行动爱护着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每每回家或者离家时,父亲总会在那条小路上护送着我前行,这个男人就农民一个身份,却教会了我许多,感动了我许多。之前也为他写过一首诗歌《欠父亲一首诗文》,但我觉得还欠父亲一首散文。

母爱似水,柔情不断;父爱如山,岿然不动。这是对父母爱的最好诠释,但语言总是苍白的,毕竟行动才最有力量。

第20篇:末代的皇帝与末代的命运——再读《我的前半生》有感

末代的皇帝与末代的命运——再读《我的前半生》有感

作者:杨奎松出版社:未知和讯读书

很早以前就看过爱新觉罗?溥仪的《我的前半生》。当时岁数还小,脑子里总也抹不去皇帝被成功改造成平民的印象,看着皇帝半傻半呆的那些片断,只是觉得新鲜、稀奇。前不久读到俄国解密的一些档案,因为涉及到这个溥仪,于是又把这本书翻出来加以对照,不承想 却越读越不是滋味儿了。

人人都知道溥仪只做了三年皇帝就被汉人一个辛亥革命赶了下来,而他的好日子却因为袁世凯的那个优待条款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他依旧在自己的那个小圈子里听着下面的人“皇上”长“皇上”短的叫着,并享受着几乎和皇帝一样的待遇。不同的只是他再不用上朝,也不用看那些让人心烦的奏折。然而世代都是做皇帝的,到了自己竟然做不成皇帝,溥仪心理上却极难平衡。因为他还想当皇帝-当像太祖高皇帝那样至高无上,并且能够呼风唤雨的真皇帝。这也正是为什么,20年后,当日本大特务土肥原一脸卑谦地请他去日本人占领下的东北“建立自己的新国家”时,他几乎想都没有想过这可是背叛祖宗的行为。他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新国家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帝国?“如果是复辟,我就去,不然的话我就不去。”至于这个国家是不是老祖宗所创立的那个“大清国”,那就不是他所关心的事情了。只要能当皇帝。

溥仪在日本人的庇护下着实过了一把皇帝瘾。这回的时间要比他头一次当皇帝长得多,做了有十几年。然而这个皇帝溥仪做得也未必痛快,因为他做的是日本人的“儿皇帝”。无论公私,凡事都要听凭日本人做主不说,而且居然连自己的祖宗都不能认了,要改成祭拜日本的“天照大神”。溥仪在自传中解释说,他其实并没有忘记祖宗,“每逢动身去神庙之前,先在家里对自己的祖宗磕一回头,到了神庙,面向天照大神的神龛行礼时,心里念叨着:‘我这不是给它行礼,这是对着北京坤宁宫行礼。’”他甚至说他的屈从,只是想实施“屈蠖求伸之计”。但我相信这只是溥仪事后对自己当年丑行的一种辩解罢了。那时候整天提心吊胆怕日本人要了他的命,张嘴闭嘴不忘“天照大神之神庥,天皇陛下之保佑”的这位“儿皇帝”,未必对自己的祖宗还有那么多的礼数,更谈不上有什么“求伸”之计了。

溥仪心理的扭曲,与他生来所处的环境有关。人被捧到了一定的位置上,往往就下不来了。有的是因为周围的人,跟班跑腿的、提颅效命的,在在都要指着自己吃饭,你下去了,他们怎么办?比如30年代中期的那个丢了东三省的张学良,何尝想过要当什么民族英雄,却不料背上了东北军这么一个大包袱,必须天天面对几十万父老乡亲眼巴巴望着他的那些眼睛,结果生生把自己送上了西安事变的不归路。一个天生喜欢吃喝玩乐搞女人的公子哥儿,最后竟成就了一个“人间四月天”的爱情神话。当然,溥仪的皇帝梦不是他周围人逼着他做的,其根子还在于他自己内心里不情愿下来。被人拿了下来,还要三天两头地梦着想着有谁能把他重新扶上去。在这方面他倒有点像蒋介石。蒋介石登上最高统帅的位置之后,也曾几度被迫下野。无论他口头上怎样表示,内心里却从来都是认定了那个位置只能由他来坐,别人是不够格的。当然,和溥仪不同的是,蒋介石这样想是有理由的,那就是他相信只有他做才能做得够好。溥仪远没有这种自信,更不具备蒋的那种强烈的政治使命感。溥仪之所以做梦都想着恢复他的皇位,唯一的理由只有一条,那就是,这是祖上留给自己的位置,凭什么到自己手里就不能继续做了呢?因为想要保住祖上留下来的这个位置,就盼望着有人帮自己复辟。溥仪当年兴奋于张勋的辨子军起事也就罢了,张勋到底还是中国人,也没有分裂国家的想法。想不到他最后竟然投靠了那个时候世界上最可恶的日本人。说那个时候的日本人最可恶,倒不是指后来发生了南京大屠杀,而是说那个时候的日本人,明明把手伸到你兜里来摸钱包,

却还要满脸堆笑地告诉你那只钱包其实是他的。关于这点,我们只要看到溥仪记述的日本关东军代表吉冈安置的那幅嘴脸就够了。在这位吉冈还需要控制溥仪的时候,他满嘴里都是所谓“手足”情。等到他发现溥仪纯粹只是一个傀儡之后,他很快就开始兜着圈子要溥仪明白,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什么手足的关系,而是父子的关系。他公然告诉溥仪说:“日本犹如您的父亲,嗯,关东军是日本的代表,嗯,关东军司令官也等于是陛下的父亲,哈!”“关东军是你的父亲,我是关东军的代表,嗯!”在中国话里,骂人要骂得最难听,不是去侮辱别人的八代祖宗,就是去骂别人是自己的“孙子”。真不明白日本人为什么一定要赤裸裸地告诉溥仪说,他在日本人眼睛里不过是个“儿子”罢了。是不是他们觉得,没有骂溥仪是“孙子”就已经是很抬举他了呢?

做人要能屈能伸,但伸屈也要有个限度,更何况是一国之君,代表着一国的尊严与主权。可惜作惯了皇帝的人通常对这些道理都不会真正懂得。他们所要的尊严,多半只是皇帝个人的面子。为了面子,他们不惜拿国家的安危去做赌注。近代以来中外之间所以会发生那样多的战争,除了列强欺侮以外,这些满清的皇帝把四海之内、率土之滨视为一己之私,任意支使处置,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正因为把国家社稷视为自己一家一姓的私物,也就难免会在气盛的时候趾高气昂,凡外人外邦均以蛮夷视之,非学会四肢着地俯首称臣,断不与之往来;而一旦被外力所征服,马上就会为了保全皇位而割地赔款,甚至做出管人家叫爷爷叫爸爸这类的荒唐事。

溥仪的荒唐,还不仅仅在屈辱地认下日本人做自己的祖宗和“父亲”,更表现在他为了活命,可以对任何人俯首称臣。最近读到俄国解密档案,其中有溥仪写给苏联政府的几封效忠信和感谢信,更足以证明像溥仪这种皇帝胚子,除了在意祖宗留给他的皇位和自己的性命以外,别的对他都未必有多少重要性。什么祖宗神灵、江山社稷、民族国家;什么做人的自尊、气节和精神,统统都是假的。他们嘴上的高调唱得比谁都响,遇到天崩地裂之时,他们其实比谁都更看重实际利益。

溥仪是在1945年8月16日准备逃往日本时,在沈阳机场被苏军占领军拘捕的。不管这位深居皇宫的末代皇帝对外部世界了解多少,他当然知道这回帝国算是彻底完了。天下没有了,保命就成了第一位的了。因为他也知道自己在日本人手底下割裂祖宗的江山,充当日本人的傀儡,是犯了叛国的重罪,有杀头的可能。其实,说起来,如果溥仪真的爱他的“国”,“国”都亡了,身为亡“国”之君是不妨学一学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的。当年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不甘俯首受辱,自缢于煤山,至少还保全了其作为亡国之君的一种自尊。无奈这世道发展到大清国,末代皇帝连一个崇祯都不如。“国”亡之际,他首先想到的只是千万不要落到中国人手里,说是“若到了中国人手里,则准死无疑。”

因为怕死,溥仪先是想逃往日本。被苏军俘虏后,也仍旧深感庆幸,说是像再次落到了日本人手里一样。那意思很清楚,日本人也好,苏联人也好,反正比中国人强,因为他们不会要自己的命。他手下的总理大臣张景惠说得最得意,说是“行啦,这回又捞着啦!”何谓“又捞着啦”?就是当年呆在北京没事干,却被日本人弄去满洲享了十几年荣华富贵,算是天上掉馅饼,捞着了。这回眼看就要被送上断头台,不想又被苏联人弄去养了起来,这岂不是又捞着了?

当然,苏联人是不会凭白无故地把一个下了台的伪满洲国废帝白白养起来的。皇帝再笨,这一点还看得明白。他于是像当年极力表示效忠于日本人那样,开始竭力去讨好苏联人。他一

面积极帮着苏联在远东国际法庭上指证日本人的罪行,一面把自己带在身边的价值近百万卢布的金银手饰主动送给苏联政府“作为恢复和发展苏联国民经济的战后基金”。与此同时,他则三番两次地写信给苏联政府,表示感恩戴德。从1946年1月起,溥仪不止一次地向苏联政府表示了自己的这种强烈意愿。明明是罪孽深重,他却偏偏要大诉其苦,说自己生平“在腐败官吏、野心军阀,以及帝国主义者之包围压迫下”,“完全陷在黑暗悲惨之环境内”,“身受蹂躏”,“呼吁无门,离脱无术”,所幸1945年苏联仗义出师,击破日本关东军,使他得脱日本军阀之桎梏,得精神上生命之复活。明明是害怕回国有生命之虞,他却反复声称自己是因为感激苏联,所以极愿能长期居住苏联境内,一方面得以研究新学识,一方面也便于对苏中两国人民之亲爱、团结和幸福“尽全心全力”。

溥仪的种种表白与表现,自然是一厢情愿。对此,就连跟着溥仪一同被押到苏联来,家口却留在东北的张景惠等前“满洲国”大臣和将军们心里也明镜似的。他们再三劝说溥仪放弃留在苏联的幻想,并且热切地关心着国内战争的局势,以寻找减罪的机会。然而溥仪对这些劝说始终无动于衷。用他的话来说:“无论谁胜谁败对我反正是一样,都会要我的命。”

眼看共产党胜利在即,张景惠这些人再也沉不住气了。1949年4月1日,毛泽东给北平守将傅作义的电报提出,国民党政府文武官员只要“认清是非,翻然悔悟”,“不问何人,我们均表欢迎”。消息传到集中营之后,他们很快就甩开溥仪联名起草了给中共领袖毛泽东的致敬信,表示愿意回国,以求自新。函称:

“张景惠和与他在一起的人们,心中热血还未冷却,对祖国还依然有爱慕之情。我们在冷静地思索自己过去的错误。我们懂得,在满洲国工作的14年时间里,我们是在为下流的走狗——叛国者们效劳,尽管我们热爱自己的国家;我们知道,我们为虎作伥,给自己的人民带来了不可思议的灾难;我们明白,纠正自己的错误已不可能。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我们在长达20年的政治军事活动中,犹如盲人骑瞎马,误入歧途,而自己反以为正确。

现在我们的祖国正处在内战的硝烟之中。我们仰望南去飘往中国的白云,想到不能与中国人在一起,不禁潸然泪下。

从1948年12月开始,苏联报纸不断报道,满洲,然后是华北,相继完全解放。

中国如此之快取得胜利的原因,当然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符合中国人民群众的心愿,所以人民到处欢迎解放军,到处支持解放军。现在可以指望将很快解放全中国。

我们阅读了您4月1日给傅作义将军的回电,您在电报中指出有罪和无罪的界限,指出了该走哪条路,给了我们完全自新的机会。

我们认为,在和平代表大会之后,中国会在极短的期限里顺利地实现全国和平。这将是我国人民的幸福!

我们,张景惠和其他人,尽管在祖国大门之外,但也不能不为中国的光辉前景感到欣喜。我们对带领中国共产党前进的中共中央主席表示深深的感激和祟高的敬意。

如果给我们提供回国的机会并保留我们的生命,我们发誓,我们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在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中尽我们的公民义务。”

张景惠等人公开表态要求回国,不能不使溥仪紧张起来。他也很快又给苏联政府写信,而且这回他干脆把申请书直接写给了“斯大林元帅阁下”,极其谦卑地表示自己是如何“爱慕”斯大林,声称他读了那些他在背后斥为“莫名其妙”,“不懂也不想懂的”“列宁主义问题和共产党历史等书”之后,已经“认识苏联真是全世界上最民主最进步的国家,而且是各劳动人民和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救星和柱石”。因此,他“最希望居住在苏联”。为此,他保证,他会

“同苏联人一样的关怀和尽心苏联的发达和兴盛,并且我愿意同苏联人一样的工作和努力,以报答您的厚恩。”

没有人会相信溥仪的这些漂亮话。何况,在远东军事法庭审判结束之后,斯大林也没有必要留着这些伪满洲国的遗老们在苏联吃干饭了。中国新政府成立之后,苏联内务部很快就提出应当把溥仪等人,连同他们交出的金银手饰,一起交给中国共产党人去处理了。

1950年3月,根据斯大林的建议,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专门的决议,委托苏联外交部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说明苏联政府准备把现押在苏联的原满洲国皇帝溥仪及其随从和官员共58人,交由中国当局处理。中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于7月1日正式做出回应,表示准备接收溥仪等人。两周之后,中苏两国正式达成交接协议。

刚一得知自己将要被送回中国时,溥仪的神经都差点崩溃了。他一度表现得歇斯底里,甚至扬言送他回去他就自杀。苏联看守人员似乎不了解溥仪的性格,不知道他根本就没有自杀的勇气,或者也只是为了预防万一,总之干脆把溥仪与亲属和其他被押官员隔离开来,单独看管了事。然而,溥仪很快就恢复了常态。在1950年7月底被送达绥芬河车站准备交接时,心里头七上八下的他,还没有忘记应该给苏联政府和斯大林元帅留下一封感谢信,感谢苏联人在他留驻苏联期间所给予的厚待。

让溥仪完全没有想到的是,他“这回又捞着啦”。带着死亡的恐惧回到中国土地上的溥仪很快就发现,他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因为共产党向来不杀像他这么大的“反革命”。不仅不杀,而且还是好吃好喝好待遇,要拿他来证明改造政策的无穷效力。不难想象溥仪会怎样竭尽心力地来配合政府的改造计划。只是,我们过去似乎对把这个末代皇帝改造成“普通劳动者”一事的意义太过夸大了。这倒不是说,1959年把一个溥仪改造成“普通劳动者”的同时,有太多真正的普通劳动者反被送去改造,二者的反差太大,让人难于理解。而是说,上面所举的种种事实已足以说明,这个为了权位,不惜做日本人的儿皇帝;为了求生,不惜想方设法讨俄国人欢心的溥仪,面对强势的中国人,他又如何会不表现得谦卑和顺从呢?这种改造,本来就不会遇到多大的阻力。我们在这里更应当关心的是,为什么这种看起来高高在上,曾经让老百姓充满敬畏感的专制国君,皮囊里包着的竟然只是几根软骨头?联想到慈禧辛丑年间不可一世地对各国政府宣战,转瞬即落荒而逃,然后马上就回过头来向列强摇尾乞怜,愿“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那付丑态,我实在怀疑,如今被我们的电视剧当成领袖楷模来写的康熙、雍正和乾隆之流,事到临头怕也不过如此。至少,有一点不会有错,那就是,一个专制封闭的政权结构,终究是会堕入近亲繁殖的物种退化泥潭而无以自拔的。无论始祖皇帝如何了得,其一代不如一代,势不可免。溥仪之如此,并非偶然。

《我的前半生观后感范文.doc》
我的前半生观后感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