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党建工作总结

2020-04-19 来源:党建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达州市教育局工作总结

达州市教育局2011年工作总结

一、2011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隆重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心谋划事业发展。一是科学编制了《达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1—2020年)》,并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审定通过,向社会发布。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职业教育基地、秦巴地区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二是隆重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9月6日,全市教育工作会议隆重召开。焦伟侠、涂文涛、何健等省、市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三是对落实中长期规划任务进行了分工,制定了分年度实施方案。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在全市上下形成了重视、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全力实施教育重大项目,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今年,全市教育系统相继启动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建设工程、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学前教育建设工程等教育项目181个,完成建设面积19.77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24062万元,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促进教育公平。一是健全资助体系,做到了应免尽免。为83.78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1.5万名中职学生免除了学杂费,为79.06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发放了教科书(其中:城市低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231名),为12.7万名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补助了生活费。为3.8万名中职学生、2.9万普通高中学生、2418名贫困大学生提供了资助,为2700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500万元。二是关爱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建设、改造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30所,新建“留守学生之家”25个,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残疾学生人数达到3937人。三是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5.8万人次,实用科技培训62万人次,职工教育培训12万人次。四是积极开展学校“示范食堂”创建活动和学生饮用水、生活用水设施及厕所改建工作。今年,全市创建市级“示范食堂”14个,新(改)建达到饮用水标准学校7所、为边远山区学生提供蒸饭条件学校12所。五是抓好连片扶贫开发工作。完成了调研工作,编制了规划,制定了工作方案,落实了分年度目标。我市纳入连片扶贫开发规划的教育部分总投入需35.5亿元。正在为万源大竹河镇7所村小学向省教育厅争取教学设备专项资金60.2万元。

(四)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一是制定了学前教育三年(2011—2013年)行动计划方案,推进学前教育普及。今年完成新建或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6所。二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健康知识教育,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三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举办了全市第12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24人次破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市记录。承办了全省中学生男子篮球、女子足球赛。开展了四川省小中学生优秀艺术人才大赛(达州赛区),获省一等奖347个。在四川省第2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25个,获奖率居全省第二,16件作品被选送全国参赛。市教育局获省科协、省教育厅等八部委表彰的“优秀组织奖”。举办了达州市第二十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颁奖大会。共征集各类青少年科技优秀项目574项,科技实践活动65项,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画650幅,科学影像活动20项,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项目118项。四是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成立了“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 “专家指导小组”,加强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全市3784名教师分别参加了14个学科的远程培训。建立了教材选用、校际联动、校本教研、质量评估等课改机制。目前,全市幼儿三年入园率达到81.10%,小学生入学率达到99.99%,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8.23%,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达到80.46%。2011年全市普通高考本、专科上线3.43万人,其中本科上线1.67万人,本科上线率45.68%,比去年提高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近9个百分点。

(五)积极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一是调整了“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召开了领导小组工作会,对迎检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二是召开了全市“两基”迎国检工作会议,通报了进展情况,研究部署了下一步工作。三是组成督查组,对大竹县、达县“两基”迎国检工作进行了督查,重点督查了各地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迎检档案资料建设情况等。四是财政部门对2007—2010年全市教育经费投入情况进行了检查,追加了欠拨经费;人社部门加大了教师招考和“特岗教师”的实施工作力度;其它部门对照“两基”工作职责任务对本部门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对照国家“两基”主要指标标准,我市“两基”工作总体上基本达到国家要求。

(六)强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增强服务能力。一是代市政府草拟了《关于加快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职业教育基地的意见》,明确了未来10年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重点目标和保障措施。现已报市法制局审查。二是狠抓中职招生,今年中职招生40128人。三是召开了我市首届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学生就业洽谈会,62家幼儿园现场招聘幼儿教师70余名,推动了校企进一步融合和学校专业建设发展。四是举办了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技能大赛,6名学生分别获得了高、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为中职学生“好就业、就好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是加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宣汉职业中专学校被评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建设项目学校”,获得国家入960万元专项资金;达县职高、大竹职中、渠县职专、宣汉毛坝职业技术学校、达县亭子职中、达州财贸学校争取中央、省实训基地项目建设资金共计3770万元。六是积极做好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工作。调整和充实了“9+3”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了“三禁两不”工作,积极开展“四党”主题教育和“五项专题教育”活动,有效维护了学校的安全稳定;做好学生优秀干部的培养和党员发展工作,589名 “9+3”学生中有团员517人,409人参加了党课培训,292人递交入党申请书,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45人,发展预备党员52人;强化“9+3”学生实习就业推荐工作,积极推动“9+3”学生返乡实习就业。高三424人中,已落实顶岗实习岗位422人(2人由于纹身和肝病等原因暂未顶岗实习);完成优秀学生到部队入伍训练工作。全市入伍报名登记115人,体检合格52人,政审后入伍报到39人。

(七)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加快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职业教育基地。一是制定了《达州职业教育园区建设的建议方案》、《达州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工期进度表》、《达州市职业教育园区建设筹资方案》,对园区建设进行了统筹规划。目前,3个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审定通过。二是加强园区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焦伟侠、何健任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建设指挥部和办公室。市教育局主要领导将主要精力放在职教园区建设,明确了一名分管副局长专职抓,并抽调2名专门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园区建设相关工作。三是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开展前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协调国土、住建、发改等部门,指导各入园院校开展前期工作。目前,入驻园区的第

一、二组团各职业学(院)校都已分别向市发改委、国土局报送了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请示和变更土地使用性质的申请。四是积极筹备开工典礼。预定于12月25日至28日举行开工典礼,启动200万元平场项目(其中含50万元的会场场平费)。初步拟定于在北外镇青杠垭村和韩家坝村交界处(高速路彩虹桥下北边50米处)举行开工典礼仪式。已拟定了开工仪式方案、200万元平场项目工程工作方案以及道路建设工程开工方案。现正申请开工典礼场地平整,确保如期开工。

(八)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素质。一是加强干部、教师培训。组织42人参加了干部省级培训,180人参加了干部远程培训;举办中学校长任职培训和提高培训各一期,共96名校长参加了培训。1.2万余教师先后参加了教育技术、农全学科、英语口语、高中新课改、班主任、远程教育、“国培计划”、幼儿教师等培训。二是配合市委组织部对全市县级学校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考察,遴选了一批年轻后备干部。三是加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推荐上报四川省中小学骨干教师415名、四川省中小学教育名师70名,评选达州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387名。四是认真做好教师招考工作。今年全市共招聘新教师1377人、特岗教师415人、免费师范生61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各地教师的需求压力。

(九)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维护教育良好形象。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二是扎实开展了以“树正气、重修身、严管理、创一流”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活动期间,邀请专家讲课138堂,召开专题民主会议320次,初步查找并梳理出问题164个,形成整改措施729条。三是切实治理教育乱收费,强力规范办学行为。今年,全市教育系统纪检监察部门共查处教育“四乱”问题和违反办学行为案件34件,结案29件,涉案人数56人,18人受到党纪处分,23人受到政纪处分,2人被移送司法机关,13人受到其他处理。涉案金额94.883万元,清理清退违规金额94.883万元。四是扎实开展教育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聘请教育行风评议员9名,组织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达一中等市直测评单位开展了教育政风行风测评。

(十)强化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确保平安和谐。一是认真开展安全检查,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共检查学校847所,排查出安全隐患2083处,完成整改1986处。二是强化安全教育、安全知识宣传、安全管理培训。免费下发安全资料51.7万余份,聘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等906人,开展安全应急演练553次。三是认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做好教育系统维稳工作。截至11月底,我局共受理群众信访咨询、投诉举报349件,均已全部及时办理,办结率100%。四是积极抗灾救灾。今春开学,万源市292个校点中有96个教学点、3.7万人饮用水困难。我局及时将这一情况向市委、市政府作了专题汇报,并争取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万源教育系统抗旱保教学。“9.18”特大暴雨洪灾,造成全市教育系统201所学校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1.93亿元。目前,已完成B、C级危房加固维修1.01万平方米,购置课桌凳2.60万套,修复围墙4.88万米,保坎1.66万平方米,运动场6.81万平方米,其他设施0.74万平方米,添置仪器设备设施1.35万台,0.64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正在重建。

虽然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实现中长期教育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需投入129亿元,资金缺口大。二是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涉及较多部门,完善各种手续程序繁杂,推进速度较慢。三是学生多,管理人员不足,安全稳定压力较大。

二、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及十八大精神,组织实施我市中长期教育规划,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强力推进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培养中职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三)加快教育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全面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改善民生。

(四)继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扎实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五)以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工作网络,拓宽工作领域,加强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重点人群的监管,着力推进教育系统惩防体系建设。

(六)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七)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系,切实加强直属学校(单位)管理。

推荐第2篇:达州市肢残人协会工作总结

达州市肢残人协会2015年工作总结

2015年,达州市肢残协会切实代表肢残人的共同利益,积极反映本类残疾人心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团结教育肢残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为残联分忧,为肢残人解难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现将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发挥桥梁和助手的作用

今年以来,协会紧紧围绕残联工作重点,在帮助重度残疾人办理残疾人证、低保,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轮椅等辅具发放、社区读书活动、健身活动、助残日等活动宣传、社区康复培训、残疾人法律维权、慰问、残疾人就业招聘会、文体活动、残疾人及子女升学、市政府关于城区摩托车及三轮车整治、量服网上抽查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

二、领导重视,协会活动有声有色

经市残联同意,今年11月20日,达州市肢协和通川区肢协在达州市鹏飞大酒店召开了座谈会,座谈会共60多人参加,分别就《达州市残疾人救助保障办法》(达州市人民政府令)、国家关于廉租房申请的有关规定、达州市中心城区摩托车,电动车专项整治工作等有关内容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对大家在座谈中提出的23条建议和意见进行了现

1 场解答和梳理,对会上不能及时处理的建议和意见待市残联汇总后统一出具书面答复,最后市肢残协会委员刘多益总结了2015年协会工作,对2016年协会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因协会主席缺位,今年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学习残疾人工作有关政策和要求,加强协会自身建设,提高协会工作水平,创新协会工作方法,保持协会发展后劲,发扬和创新协会活动品牌,不断为残疾人服好务。

2015年11月23日

达州市肢残人协会2016年工作计划

2016年,达州市肢残人协会将在市残联理事会的领导下,以“三个活跃”作为衡量协会开展工作的标准,加强对肢残人教育引导,切实维护本类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反映他们的呼声,为贫困残疾人办好事、办实事。结合本地实际,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借2016年主席团会议之机,召开一次会议,对2016年协会主要工作做出安排布置并落实好与市残联各业务科室的对接。

2、配合市残联搞好组团参加四川省第二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及达州市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工作。

3、配合各级残联做好量服督查工作。

4、配合残疾人就业服务部(所)开展残疾人种植、养殖、盲人按摩、电脑等职业技能培训,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

5、在全国助残日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协助残联大力宣传残疾人事业,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

6、协会加强与本类别残疾人的联系,了解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意见,反映他们的需求,协助残联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工作。

7、团结教育肢残人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应尽的义务,发扬乐观进取精神,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8、对外交流,学习先进经验。

9、加强与我市各残疾人专门协会的横向联系和交流,共同营造我市扶残氛围。

2015年11月23日

推荐第3篇:达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2月5日

在达州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

达州市人民政府市长何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极其困难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顽强拼搏,克难奋进,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82.7亿元,增长1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5.3亿元,增长3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1亿元,增长18.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4亿元,增长1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03元,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4421元,增长7.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1%;城镇新增就业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人口自然增长率3.27‰。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年初,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我们审时度势,迅速行动,及时出台扩内需、保增长的11条政策措施,研究落实扩大投资消费、实施全民创业等12项具体办法,取消和停征13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有效保障;上半年,经济增速逐月下滑,我们调整思路,分类指导,安排专项资金帮助企业解困和发放加班补贴,加强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的调度,推进银企对接破解资金瓶颈,全市经济实现止滑回升向好发展。大力开展“项目会战年”活动,争取中央新增投资9亿元,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为上年的2.1倍,落实项目用地为上年的3.3倍。达成铁路扩能、襄渝铁路二线竣工通车,达陕高速公路、城市过境公路、国省干线改造加快推进,达万高速公路、达巴高速公路、城万快速通道、达巴铁路、达万铁路电气化改造开工建设,普光天然气净化厂、齐鲁石化、达钢高速线材、渠县华新水泥、大竹利森水泥等项目建成投产,香港玖源、汇鑫能源、达钢二甲醚等项目已具投产条件。

着力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三次产业比调整为26:45:29,首次实现二三一结构。全市支农专项资金支出16.7亿元、增加3.9亿元。建立水稻、玉米、油菜等高产示范片85个15.8万亩,粮食总产296.1万吨、增长2.3%,实现连续3年增产。建设畜禽规模养殖小区394个,主要畜禽品种规模养殖率达43%。出栏生猪624.1万头,肉类总产69.1万吨,分别增长2.9%和3.2%。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7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68个。劳务培训12.9万人(次),劳务输转178万人(次),劳务收入127亿元。完成工业投入313.2亿元、增长38.7%,其中技改投入140.8亿元、增长50.1%。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190家,达钢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9.2亿元,增长26%。市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和大竹产业区纳入省1525工程。培育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家、省级20家,创建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实现新产品产值207.1亿元、增长48.9%。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95.6亿元、增长11.6%。启动建设秦巴物流园区、化工园区物流港等商贸物流重点项目11个,完成投资13亿元。新建农家店767个,沃尔玛、摩尔百盛等知名企业入驻达州。大力推进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实现销售额

5.8亿元。圆满举办市第二届旅发大会、第四届乡村旅游节,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成功申报,真佛山创4A景区通过国检,红军文化陈列馆建成开馆。接待游客73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5亿元。关停淘汰落后水泥产能70万吨、小火电43.3万千瓦,限期治理工业企业14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8家,新增日处理污水能力2.5万吨。初步测算,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6%,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5.8%和1.6%。

大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2.3%,提高1.5个百分点。加快城乡规划编制,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待批,中心城区山体保护、州河两岸滨水等专项规划抓紧编制,完成村镇规划编制114个。严格城乡规划管理,严肃查处违规建设行为。加快中心城区建设,金龙大桥、凤凰山隧道等27个项目全面完工,黄家坝州河大桥、野茅溪大桥、金龙大道北延线等11个项目加快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启动建设“新农村”示范村101个,实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52个。建成通乡油(水泥)路1178公里、通村公路3400公里,乡、村通油(水泥)路率分别达到97%和48.5%。整治病险水库42座,新建微水工程3381处,治理旱山村23个,新增有效灌面2.9万亩。实施红层找水打井2.3万口,新解决25.1万人饮水安全。建成农户小粮仓4508个。

新建沼气池3万口。整理土地6.7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9万亩。完成营造林31.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9平方公里。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铺装人行道17.4万平方米,硬化小街小巷10.6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农贸市场162个,新建城乡公厕852座、垃圾收集设施2638个,建成停车场1043个,新增城市保洁人员1.26万名。我市荣获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市(州)第四名。

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推进国企改革,达棉总厂等16户企业改革基本结束。民营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6%。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争取建立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益补偿机制取得新进展。强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达州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达州市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扶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认真开展通川区统筹城乡试点。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着力推进全方位开放合作,设置驻外投资促进机构,成功举办中国能源化工高峰论坛、中国中西部经济协作区第二十二届全体会议暨第二届秦巴地区(达州)商品交易会,组团参加西博会、渝洽会等大型经贸活动。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3.7亿元,增长18.2%。外贸出口增长52.5%。

扎实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深入实施“八项民生工程”,投入建设资金39.7亿元。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实现再就业1.6万人,“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0.48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将40558名城镇集体企业超龄人员和老知青、10118名老工伤人员、15845名关闭破产国企退休职工、12500名大学生和城镇中小学生,分别纳入养老、工伤、医疗等保险范围。启动宣汉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2%,农民受益程度提高8个百分点。发放低保资金4.6亿元,城乡低保月均补差(助)标准分别提高到142元和55元。投入医疗救助资金7316万元。新(改、扩)建敬老院35所。新建廉租住房4688套,发放租赁补贴10383户。拨付“两免一补”等专项资金7.3亿元。实施校舍安全工程624个,完成投资4.8亿元。通川区八中迁建和通川区一小西外新校区启动建设,市工读学校建成使用。接收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学生545名。新建“留守学生之家”104个。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全面落实。实施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7个,完成投资9650万元。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卓有成效。“健康快车”免费帮助1187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79个、农家书屋900家,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8881个。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工作圆满结束。成功举办市第三届艺术节。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27个、全民健身路径51条,成功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试点城市。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惠及27万家庭,69个乡镇中心服务站全面完工。有力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应急处突能力不断增强。成功应对 “6.18”、“7.11”暴雨洪灾,完成灾后农房重建5988户,受灾无房户全部搬进新居。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年”活动,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0%、25%,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完成“五五”普法任务。初步建立“大调解”工作格局,各类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及建议、批评、意见93件、政协委员提案298件,办复率100%。坚持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制度,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市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重视发挥市政府科技、法律顾问团的作用,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民主化科学化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立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和有效期制度。政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深入推进。健全完善“四制一监督”体系,全面落实“两集中、两到位”,政府及政府部门行政效能和机关作风有了明显改善。市审计局、广电局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市本级受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25.5万件,按时办结率100%。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居)民自治制度不断健全。切实加强审计监督,查纠违规资金1.6亿元。高度重视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进一步完善,违纪违法案件受到严肃查处。

全民国防教育不断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取得新成效。成功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市,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

对台、侨务、保密、档案、妇女儿童、残疾人、民族、宗教、老龄、地方志、人防、气象、水文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驻达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政法干警、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突出,结构调整压力较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二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增收乏力,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三是项目投资缺乏后续支撑,民间投资仍处低位,保持投资持续增长难度很大;四是财政政策性减收因素增多、刚性支出增加,财政收支平衡困难加剧;五是政府职能和作风转变尚未完全到位,少数部门大局意识、

服务意识不强,在个别地方和领域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仍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0年工作安排

2010年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巩固经济回升基础、奠基“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一定要继续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真抓实干,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围绕“建设秦巴地区经济文化强市”的发展定位,把握“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强化投资拉动,做强产业支撑,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民生改善,全面推动“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发展规划实施,圆满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

主要预期目标: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扩大投资和消费为重点,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全年安排实施26个新开工项目、44个加快建设项目和31个竣工投产项目。大力推进达巴铁路、达万铁路电气化改造,达陕、达万、达巴、南大梁高速公路和城万快速通道、国省干线改造、城市过境公路等11个交通项目,加快推进白岩滩、寨子河、刘家拱桥、土地滩和宝明灌区等11个水利项目,全力抓好普光气田钻采、川东北高含硫气田开发、瓮福磷硫化工、龙门峡北矿、大竹海螺水泥、万源华新水泥等40个产业项目,突出抓好廉租住房建设、农村沼气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市中心医院住院部改扩建等16个民生项目,加快实施天然林保护、市(县)城区防洪、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23个生态环境项目,确保早开工、早竣工、早见效。

(二)扩大城乡消费需求。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适当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拓宽消费领域,增加住房建设用地有效供应,加快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房建设,合理引导住房消费。继续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农机、建材下乡等政策措施,扩大汽车、家电、建材消费。大力开发旅游、文化、健身等热点消费,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扩大农村消费,支持农村住房建设,加快农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大力实施“农超”对接,实现村村农家店全覆盖。改善消费环境,规范市场秩序,稳定市场物价,加强市场监管,搞好消费维权,让市民放心消费。

(三)综合运用财税金融手段。一是进一步落实增值税转型改革和国家一揽子减税政策,继续采取发放节日加班补贴等措施,增强企业投资意愿和解困能力。二是通过资本注入等多种方式增加对信用担保公司的支持,做强做大达州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支持县级融资平台建设,增强融资担保能力。三是支持市商业银行发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扩大村镇银行覆盖面。四是加强银政企合作,搭建三方对接平台,增加有效信贷投放,力争新增中小企业贷款较上年提高30%。五是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积极推进达兴能源、川环科技等有条件企业上市融资,围绕重点项目建设,采取BOT、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方式筹措建设资金。六是探索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扩大保险品种,有效防范和化解“三农”风险。七是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行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八是积极争取落实扶持革命老区、贫困山区、生态功能区的优惠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和产业扶贫力度。

二、以推进科学发展为主线,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做大做强产业支撑。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大力发展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加快实施一批天然气精细化工、磷硫化工产业项目,壮大百亿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推进煤炭电力、冶金建材、纺织机电等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培育一批年产值超五十亿、百亿的领军企业。加速构建市、县(市、区)产业园区体系,抓好省级产业园区创建工作。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引导小微企业围绕优势产业和大中型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户。培育扶持一批专、精、特、新民营企业,力争新发展民营企业450家、工商户5000户。深入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打造名特产品和知名商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力争五大科技专项取得实质性突破。推进院(校)地企三方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争创省级创新型企业5家。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秦巴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物流港建设。积极发展商贸流通、社区商业、家政服务等民生性服务业,着力打造一批商贸、餐饮、娱乐和文化特色商业街区。着力创建旅游精品景区,大力开拓旅游市场,力争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亿元。

(二)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编制完善县(市)城镇总体规划、控详规划,全面完成中心城区山体保护、州河两岸滨水等专项规划,加强乡村规划编制。严格规划审批管理。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联动推进的总体思路,坚持“南延西扩、适度向北”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区域中心大城市建设,重点抓好金龙大道北延线二期、凤凰大道西延线、南城南北干道、野茅溪大桥等道路和桥梁建设。加快县级中等城市建设,推进重要资源地、旅游、文化、民族特色乡镇和中心场镇发展,逐步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县城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巩固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果,大力实施“1483”战略,基本实现“四化”目标,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三)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8%,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控制在10万吨、3.2万吨以内。大力支持低碳产业发展,加快淘汰一批高耗能设施设备,抓好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和交通运输、服务业等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实施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工程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限期治理不达标排放工业企业,有效控制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继续搞好重点流域和重点湖库污染治理。县县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搞好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试点,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3万吨。继续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加快中心城区绿化,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督促企业落实环保治理和恢复责任,决不允许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代价留给社会、留给子孙后代!

三、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不断夯实“三农”发展基础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巩固加强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启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园区7个,建成核心示范区7万亩,规划建设养殖小区550个,主要畜禽品种规模养殖率达到48%。继续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及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工程,建设标准农田8万亩,完成设施农业7万亩,农业机械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加快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力争新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建设。抓好主要农产品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二)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涉农项目专项资金,确保支农投入增量高于上年。推进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连片推进20个村以上的示范片7个。加快农村公路断头路、联网路建设,新建通乡油(水泥)路200公里、通村公路1200公里,力争100%的乡、60%的村通油(水泥)路。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和城乡客运一体化,建成农村客运站25个。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抓好抗旱水源工程,整治病险水库24座,治理旱山村19个,新增有效灌面4.9万亩。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新解决35个场镇和2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新建农户小粮仓2000个。新建沼气池1.2万口,带动“四改”1.2万户,打造特色农房

1.2万户。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51个,改善5.6万农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

(三)切实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清理规范农民经营服务性收费,稳定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价格。加快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搞好农产品购销和调运,着力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深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切实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活跃农村市场的主力军作用。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完成专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劳务输转178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30亿元。

四、以加快成渝经济区发展为契机,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一)全面融入重庆发展。一是按照国家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全省推进“一极、一轴、一区块”发展指导意见,把重庆作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攻方向,甘当配角,借力发展,争当环渝腹地经济区块发展排头兵。二是加快交通通道的规划对接和共同建设,推动达渝间毗邻地区同级交通通道连接,争取渝西城际铁路过境达州。三是主动承接重庆汽摩配件、机电轻纺、医药化工等产业转移,规划建设2个以上产值超100亿元的川渝合作示范园区。四是围绕重庆特大城市,发挥我市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特色优势农产品供应基地和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五是借力重庆科教、人才、资金等要素优势,构筑信息平台,引进和聘用一批急需的各类适用人才。六是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党政定期沟通交流,强化部门对口衔接协调,发挥商会牵线搭桥作用,推进达渝企业互动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二)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全面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探索激发乡镇活力的政策措施,建立乡镇债务化解和奖励机制。继续推进通川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切实抓好川纺达棉等16户企业改制扫尾工作,适时启动未改制企业改制工作。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实施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管理。推进水、电、气等重点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积极争取建立天然气等资源开发补偿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基本药物制度建设,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推进教育、文化等社会领域各项改革。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同秦巴地区、中西部经济协作区等区域的合作,推进友好城市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深入开展专业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抓好签约项目跟踪落实,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0亿元以上。不断壮大自营出口企业队伍,力争出口创汇5300万

美元。

五、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大力加强各项社会建设

(一)积极促进和扩大就业。一是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做好市内缺工企业与城乡未就业群体的岗位对接和就业服务工作。二是实施创业带动就业计划,扶持0.5万名城乡劳动者创业,带动就业2万人以上。三是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举办招聘会20场(次)以上,提供就业岗位10万个,实现境外劳务输出1000人(次)以上。四是健全困难群众就业援助制度,开发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500名,力争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1.25万人,确保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五是严格《劳动合同法》执法检查,切实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

(二)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农村教育水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免除“七类职教学生”学费。维修改造中小学校舍15万平方米,完成通川区八中迁建和通川区一小西外新校区建设。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强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防控工作。积极争创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广泛开展社区和农村文化活动,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打造“元九登高”等民俗文化品牌。继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成市博物馆,启动市文化馆建设,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40个、农家书屋450个。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抓好省第十一届运动会、第七届残运会的备战参赛工作。加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力度,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抓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依法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快发展老龄、气象、档案、地方志等事业。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解决关闭破产集体企业等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搞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做好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落实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推进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逐步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政策。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快福利设施建设,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增廉租住房7100套,发放租赁补贴1.35万户,改造棚户区2750户。

(四)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和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案件。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妥善应对网络舆情,坚决取缔“黑网吧”。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严格执行《保密法》,坚决防止失泄密事件发生。健全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及时有效处置突发性事件。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抓好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信访工作。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抓好违法青少年帮教转化。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广泛开展国防教育,抓好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增进军政、军民团结。加强民族、宗教、对台等工作。

六、以提高行政效能为切入点,进一步抓好政府自身建设

(一)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坚定不移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各人民团体的联系。依法推进政务公开。充分发挥市科技、法律顾问团作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确保各项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二)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增强为民办事能力。进一步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全面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健全完善基层便民服务网络,积极主动地帮助企业,满腔热情地服务群众。特别要下大力气推进民生工程,把更多的财力倾斜到改善民生和公务服务上。

(三)提高行政执行能力。大力弘扬和倡导“四个特别”的作风,健全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定期检查、专项督查制度以及纪律保障机制,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有效。深入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探索建立新的评价机制。切实改进会风、文风,严格控制检查评比、表彰奖励和会展节庆活动。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腾出更多的精力下基层、抓落实,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衙门习气。

(四)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紧密围绕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抓好制度建设,努力从源头上堵塞滋生腐败的漏洞。继续加大对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财政资金、灾后重建、民生工程及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着力在领导干部中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坚决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大力倡导“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理念,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自觉勤政廉政、自警自励,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廉洁奉公的表率。

各位代表!面对人民的期待,展望达州发展的美好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豪情满怀。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开创达州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附:

名词解释和说明

1.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是指藏区学生在藏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再到内地中职学校免费就读三年职业教育。

2.“健康快车”:是国家卫生扶贫项目之一,主要为老、少、边、贫地区生活困难的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

3.“大调解”:是指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机构综合协调,司法行政、政府法制部门和人民法院分别牵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既充分发挥作用,又相互衔接配合的工作体系。

4.规范性文件“三统一”:是指各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必须经同级政府法制部门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发布。

5.“农超”对接:是指通过现代流通方式,推进鲜活农产品“超市+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供应链模式。

6.BOT:是英文“建设—运营—移交”的缩写。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7.小微企业:是指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

8.五大科技专项:是指硫化工、苎麻产业化、中药现代化、农产品精深加工、节能减排科技专项。

9.“1483”战略:“1”即:实现一个目标,争取用两年时间完成三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目标任务;“4”即:坚持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四化”标准;“8”即:做好八个结合。与民生工程相结合,与“三化”联动相结合,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环保模范城市、省园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省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3”即:实现三个提升。全面提升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城乡居民卫生文明素质和道德修养。

10.低碳产业: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

11.“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圈。

12.“一极、一轴、一区块”:省政府对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建设提出了“一极一轴一区块”的总体区域发展格局:“一极”,即成都都市圈增长极;“一轴”,即成渝通道发展轴;“一区块”,即环渝腹地区块,包括达州全市,以及广安、泸州、资阳、内江和遂宁部分县(市、区)。

13.“七类职教学生”:是指具有全日制中职正式学籍的在校

一、二年级城镇低保、农村特困、库区移民、扶贫易地安置家庭的子女及退伍士兵、孤残学生等6类学生和藏区到我市就读的在校

一、二年级中职学生。

14.基本药物制度:是指以国家的名义,统一发布基本药物目录(范围、品种),指定相应的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相应的药品品种和数量,下达生产指标和任务,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15.“四个特别”: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

推荐第4篇:达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达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市政府政研室 来源:市政府政研室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2日

2011年7月26日在达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达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何 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过去六年工作回顾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市生产总值8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6亿元,增长3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5.4亿元,增长2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1.3亿元,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9亿元,增长18.1%;新增城镇就业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24元,增长13.7%;农民人均纯收入5084元,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1%;人口自然增长率3.6‰。

过去六年是达州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六年。我们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战胜了

特大洪涝、干旱、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夺取了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胜利;我们把握先机、主动作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狠抓项目投资,强化产业支撑,推进改革开放,保持了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我们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市二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完成,为全市经济社会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过去六年,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的六年。2010年与2004年相比,全市生产总值增加1.2倍,年均增长13.9%,人均生产总值从5254元增加到14623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加4.1倍,年均增长3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3.8倍,年均增长29.6%,累计完成投资226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1.8倍,年均增长18.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加3.1倍,年均增长2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全市存、贷款余额达到901.1亿元、363.5亿元,分别增加579.3亿元和198.3亿元。

过去六年,是优势产业加速发展、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的六年。三次产业结构比由37:30:33调整为23.8:50:26.2,工业主导地位初步确立。“1+7”园区发展格局加速构建。净增新型干法水泥产能1200万吨、电力装机规模150万千瓦、天然气生产能力100亿立方米。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9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47家、超百亿元企业1家。培育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家、省级23家,创建省级以上研发中心11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个、国家免检产品2个、省名牌产品21个。服务业增加值214.6亿元,是2004年的2.2倍。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进一步优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顺利推进。沃尔玛、国美、苏宁、新世纪、摩尔百货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营运,年交易额超亿元的商品市场达到11个。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综

合收入41.1亿元,是2004年的4.5倍。

过去六年,是“三农”工作显著加强、农村经济实现新发展的六年。全市财政用于“三农”的专项支出累计达到71.7亿元。建成水稻、玉米、油菜等高产示范基地62万亩,常年蔬菜基地4.5万亩,畜禽规模养殖小区654个。粮食总产量达到299.4万吨,实现连续4年增产;肉类总产量达到72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4%。培育市级重点龙头企业81家、省级13家、国家级1家,农产品加工率达到40%。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3.8万人。整治病险水库248座(次),白岩滩、刘家拱桥等重点水利工程开工建设。新解决10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建设高标准农田17.4万亩,发展农村沼气23.7万户,新建农户小粮仓1.4万个,建成新农村示范村629个。

过去六年,是基础建设切实强化、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的六年。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已具雏形,达万、达巴、达陕、南大梁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境内建成和在建里程达427公里,是“十五”末的4倍。达万铁路、达成铁路复线、襄渝铁路二线建成通车。达州机场开通至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航线。国省干线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实现99%的乡和60%的村通油(水泥)路。区域中心城市主骨架初步构建,8路5桥2隧4广场[1]等重点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新建了一批生态绿地和休闲场所,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5万,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加快发展。理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2.7%,年均增长1.7个百分点。

过去六年,是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的六年。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制面达到70%。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63.1%。政府机构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社会事业改革、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等稳步推进。扩权强县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有效落实。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全面完成,市商业银行挂牌成立,村镇银行起步良好,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初步形成。争取建立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益补偿机制取得进展,资源开发“四就地”[2]有效落实。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融入重庆发展取得实质性成果,与东南沿海和秦巴地区的合作交流得到加强。累计引进资金920亿元,新增9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

过去六年,是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生态建设实现新突破的六年。强力推动重点企业、行业、区域的节能减排,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43.2万千瓦,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00万吨,取缔污染企业37家,限期治理污染企业147家。严格土地管理,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536.1万亩以上。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关闭整合小煤窑97个。累计完成营造林148.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6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35.6%提高到39.9%。市中心城区和各县(市)相继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新增日处理污水能力15.5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率大幅提高。加强州河、铜钵河等主要河流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渠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标准。市城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过去六年,是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的六年。累计用于民生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达到284亿元。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施行,各类教育加快发展,教育质量大幅提高。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121万平方米。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健全,市、县级医院建设加快推进,改扩建乡镇卫生院312所。重大传染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科技创新不断加强,获得各类科技成果740项,专利申请950件。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发放计生家庭奖励扶助金1.06亿元。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市体育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成功举办省第十届运动会和第六届残运会。文化事业和文

化产业加快发展,市博物馆、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建成开馆,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4.9%和94.7%。累计新增就业39.3万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新农合实现全覆盖,新农保惠及74.2万人,城乡低保补助(差)水平逐年提高,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41%。抗灾救灾卓有成效,累计救助受灾群众297万人(次),完成灾后重建住房6万户。累计新增廉租住房1.35万套,完成棚户区改造0.37万套,廉租房补贴惠及3.5万户(次)。

过去六年,是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的六年。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议案及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100%。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五五”普法任务圆满完成。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成效明显,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市、县级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缩减56%,限时办结率达到100%。政府信息公开全面推进。涉法涉诉上访总量不断下降,群众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取得明显成效。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92%。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体系不断完善,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审计监督工作有效开展,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得到严肃查处。

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民族、宗教、对台、外事、侨务、保密、档案、地方志、气象、地震、水文、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六年的风雨历程,谱写了求实奋进的辉煌篇章;六年的巨大成就,开启了未来发展的崭新征程。过去六年的成就来之不易,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在

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驻达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政法干警、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发展质量不高,发展速度不快,投资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存贷差过大,周边地区发展势头强劲,面临区域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二是骨干产业支撑能力不强,新兴产业发展滞后,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偏低,面临转变发展方式的繁重任务。三是经济领域改革欠账较多,民营经济综合实力排位居全省第20位,社会领域改革难度增大,对外开放不够,面临矛盾凸显叠加的巨大压力。四是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公共服务等关系民计民生的问题仍然很多,面临保障改善民生的紧迫问题。五是一些干部思想解放不够、工作落实不力、服务效率不高、为政不勤不廉的现象仍然存在,面临加强自身建设的现实课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全市人民的重托!

“十二五”时期的目标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盼,更是新一届政府的庄严使命!

根据市第三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和市委《关于制定达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人民政府编制了《达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本次大会一并审议。“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幸福达州为取向,围绕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坚持

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主基调,坚持三化同步、三业并重[3]的基本思路,坚持产业立市、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文旅靓市的发展路径,奋力推进“七个加快”[4],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在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中走在前列。

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在区域内成为综合交通枢纽、经济总量榜首、产业聚集高地、科教支撑平台、城市发展龙头。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长14%,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2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70亿元、年均增长21.5%,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50亿元、年均增长1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80亿元、年均增长16.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6亿元、年均增长20%,在2010年的基础上均实现翻一番以上的目标。

——经济结构显著优化。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突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两化互动”,实现工业经济发展“五个一”目标[5],确保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突出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到2015年农产品加工率达到70%以上,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做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层次、形成网络。在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中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壮大产业、推动创业、扩大就业,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55:33。加快建设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成渝经济区配套产业高地、秦巴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和“成渝西”[6]黄金旅游线重要目的地。

——基础条件显著改善。统筹推进“两航、七铁、十一高速”[7]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完成国省干道改造和7个县(市、区)间高等级公路建设,提升农村路网层次,加快建设全国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推进“3+10+1”控制性水利工程[8]建设,

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常年性缺水和季节性洪涝问题。着力构建“组团布局、城乡衔接、四层架构”[9]的现代城镇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山水生态城市。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1+10”工程[10],加快建设秦巴地区新农村综合体[11]试验区。努力提升电力输配供能力,3年完成电网建设专项投资97亿元。实施“气化达州”工程,让更多城乡居民用上清洁能源。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利用,构建适应公众服务、社会管理、产业发展等各种需求的智能环境,建设川东北通信信息枢纽。

——社会建设显著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快速推进,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职业教育基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快建设,打造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演展基地,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奠定区域文化中心地位。医药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育事业全面发展。低生育水平继续稳定。社会管理、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启动建设妇女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和特殊精神病救助中心、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动物园、劳动人民文化宫、达州大剧院、巴人文化博物馆、天然气博物馆等公益性项目。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

——生态环境显著变化。围绕打造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扎实推进生态达州建设。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和省下达指标内。两年内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和县城雨污分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80%和100%,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取得重大进展。市城区空气质量进一步好转。森林覆盖率达到42%。深入开展“五城同创”[12]活动,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创造绿色清洁环境。

——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5%和16%,到2015年达到25390元、10670元。新增城镇就业12.5万人,城

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中等收入群体进一步壮大,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大力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减少贫困人口40万人。全力办好惠民实事,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各位代表,确定上述目标任务,综合分析研判了未来发展的优势、潜力和条件。我们将认真研究和把握发展规律,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大力弘扬伟大的红军精神和抗洪精神,主动有为,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奋力谱写达州“十二五”发展的精彩篇章!

2011年的主要工作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努力扩大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全力扩大投资规模。推进交通枢纽建设,建成达陕高速公路,加快达万、达巴、南大梁高速公路和达巴铁路建设,开工改建达州火车客运站,及早启动火车站货站和火车编组站迁建工作,做好达州机场迁建、达州绕城高速、万通高速、达营高速、渠江航道升级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水利设施建设,加快白岩滩、刘家拱桥、寨子河水库建设进度,做好渠江流域防洪体系各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推进能源设施建设,加快中石油宣汉天然气净化厂、万源铁山坡天然气净化厂建设,启动铁山坡至

万源城区输气管网建设,建设220KV输变电站1座、110KV输变电站4座、骨干电网和农村电网2800千米。加大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领域投资力度,抓紧开工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完善项目推进协调机制,实行重大项目单项考核,全年固定资产投资657亿元、增长23%。

有效引导投资增长。充分发挥达州发展公司、市投资公司、市国资公司等投融资平台作用,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确保年内新增贷款65亿元。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力度,争取并用好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支持达兴能源、川环科技等有条件企业上市融资。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乘数效应,采取BOT、BT、[13]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方式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加强和规范政府性融资平台管理,坚决打击各种非法集资行为,防范投资风险。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建立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稳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增强消费能力,提振消费信心。继续实施家电、摩托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合理引导住房、汽车、旅游、文化、健身等领域消费。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双百”、“农超对接”[14]等市场工程,新建和改造农贸市场80个,基本实现村村农家店。加快中青家居、富硒食品、五金机电、科伦医药、汽车城、二手车交易等一批专业市场建设。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亿元、增长16.7%。

保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保证重要农产品、原材料、能源的有效供给,完善猪肉、粮油、农资等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增强对市场的调控能力。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完善和落实低收入群体补贴办法,有效化解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体生活的影响。加强价格监测监管,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力争消费价格总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核心战略,落实工业发展支持政策,用好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推进专业化、园区化、集群化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充分发挥天然气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玖源化工三聚氰胺等以气为原料的产业项目,川投天然气发电、正源微玻纤等以气为燃料的产业项目,瓮福磷硫化工和氟化工等与气协同发展的产业项目。实施靠大引强、优化升级战略,加快企业并购重组,改造提升煤炭、冶金、建材、食品、机电等传统优势产业。编制实施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汽车及环保节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电子产品及工模具高端产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资源开发新机制,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浅层天然气、页岩气开发利用,加快富钾卤水、石灰石、石膏等资源开发,大力发展矿业经济。试点推进20户工业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加大企业技改扩能力度,推进达钢20万吨甲醇、南国印染异地扩能、达竹煤电原煤产能翻番等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技改投资230亿元。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认真落实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功能化、配套化、系统化发展,增强要素配置和综合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推进秦巴物流园区、杨柳配套园区、化工园区公路物流港和瓮福铁路专线建设。切实加快金融开放步伐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引进恒丰银行、成都农商行等在达设立分支机构,发展小额贷款公司3家以上。探索发展服务外包,创新发展咨询设计业。提升发展商贸服务业,支持达商集团与川商集团股份合作。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家庭服务和老年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改造农产品交易、仓储、加工配送等设施,加快发展农村和现代农业服务业。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新培育年产值百万元以上文化企业10家,年内争创4A、3A景区各1个,建成五星级酒店1家,新增四星

级酒店2家,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5亿元。健全服务业统计工作体系。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按照“一区两片多园”发展模式,用好国家支持产业园区扩区调位政策,加快调整达州经济开发区布局。把各类产业园区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加快园区场平、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投资6.5亿元。大力引进更多企业和项目落户园区建设,园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5.8平方公里。加快“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产业布局调整,实施“1231”园区建设工程[15],新增纳入全省产业园区“1525”工程[16]2个。推进产业园区市县共建共享。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鼓励有实力的投资者参与园区建设。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四区”[17]建设为抓手,实施农业“4+8”工程[18],推进农业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新增特色农业产业基地7万亩,新发展现代畜禽养殖小区346个,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例达到55%。加大富硒农产品开发力度,做响“巴山雀舌”品牌,推进“千万黑鸡下江南”[19]。加快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4家、市级15家。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25%。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

着力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加快农村公路和农村联网断头路建设,新建成通乡油(水泥)路400公里、通村油(水泥)路900公里。整治病险水库17座,新建微水工程1000处,新增有效灌面7.3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土8万亩。改扩建场镇人饮工程15处,新解决2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沼气用户1万户。新建农户小粮仓4000个。新解决13.2万人用电难问题。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编制完成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加快编制建设控制性

详细规划。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大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力度。突出抓好农民新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五大建设”,启动建设秦巴地区新农村综合体试验区,建成新农村综合体8个、农民新村70个。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做到财政支农投入和信贷投放增量高于上年。加快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增收。挖掘种养业内部增收潜力,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20],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全年劳务培训10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50亿元。

四、联动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城镇化进程。优化城市总体规划,系统完善专项规划,逐步实现城镇建设规划全覆盖。按城市标准重新规划建设和管理县城及5万人口以上建制镇。突出县城在城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加快大竹、宣汉、渠县、万源、开江等县城规划建设,逐步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中等城市群。支持普光、罗文、麻柳、任市、石河、三汇、魏兴等重点小城镇发展,完善城镇功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强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落实土地流转、户籍改革、子女入学等政策措施,有序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抓好通川区、达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支持扩权县加快发展,进一步加大探索创新力度,激发乡镇发展活力,培育壮大县域经济。

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目标,推进达县撤县建区、扩大通川区行政区划,拓展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区,拓展主城区框架和发展空间。加快西外新区开发建设,大力推进金龙大道北延线、凤凰大道西延线、西北环线南段等道路桥梁建设。借力经济开发区向南发展,依托开发区建新城。加快推进张家坝片

区开发,构建北外滨江新区框架。优化城区路网结构,启动凤凰山山前道路、城市出口“6×2”畅通美化工程[21]和城区出口10公里绿化带建设。加快西城、南城中心商务区和特色街区建设,增加商贸服务容量。抓好市政、环卫、园林等设施建设,启动大寨子、鹿顶寨城市公园建设和塔坨周边绿化打造,新增绿地1.2万平方米。认真落实“门前双三包”责任制,开展“拆墙透绿”等专项治理行动,坚决查处城乡违法建设行为。

扶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编制完善贫困地区发展规划和扶贫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对革命老区、秦巴山区、生态功能区、土家族聚居区等的扶持政策,加快推进交通、饮水、供电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扶贫连片开发整村推进50个,完成高寒山区、生态保护区700户群众异地搬迁,改善5.2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实施《万源市大竹河片区连片扶贫开发规划》,加快编制《宣汉县樊哙片区土家族连片扶贫开发规划》,支持发展特色种养、生态旅游等产业,着力增加贫困农民收入。

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大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力度,完成市肉联厂、川纺达棉厂等10户企业改革扫尾工作,启动市罐头厂、石门煤业等6户企业改革工作。健全国有产权监管体系,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加强和改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推行代建制[22]和项目预决算评审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启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

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大力实施开放合作“四向”战略[23],全面对接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4],加强渝广达发展带区域分工协作。主动全面融入重庆,推进达渝两地产业互联、要素共享、市场共融、园区共建。加快发展川环橡胶、金恒机械等配

套产业,承接重庆产业转移项目30个以上。发展壮大生态种养业,特色农产品在渝销售额达12亿元以上。积极发展避暑度假、食疗健身等现代服务业,重庆来达旅游人数增长25%以上。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建立外来投资企业服务和投诉中心,开展“保姆式”服务,营造招商引资“洼地”。坚持招大引强、集群承接、沿链引进,采取小分队招商、定点招商等多种方式,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20亿元。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实现自营出口5300万美元。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认真落实“国新36条”[25],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支持各类资源开发有序竞争。坚持就业为先、定向扶持原则,认真落实“1+3”发展模式[26],孵化培育一批具有稳定成长前景的小微企业。全年新增微型企业1000户。继续建好大学生农业科技创业园。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

六、切实加强节能减排,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强化能源资源节约。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工业、建筑、交通及公共服务领域节能力度,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加快节能技术研发与推广,推进工业锅炉技术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等重点节能工程,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稳步淘汰落后产能,推广先进适用的采选、冶炼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严格土地管理,提高投资强度,抓好耕地占补平衡。推动废旧资源再生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强力推进总量减排。年内投入2.5亿元,加快中心城区万家河、金兰路、朝阳西路、金山南路、杨柳垭等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加快县城雨污分流管网和重点场镇污水、垃圾处理厂建设。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环保准入标准,防止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强重点领域、行业和企业减排,继续对列入减排项目和不能稳定达标的工业企业

实行限期治理,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继续开展重点流域、重点湖库污染防治,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控制和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加大机动车尾气污染整治。建成省级环保模范城市。

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着力推动生态功能区规划实施,争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加快推进城乡绿化,大力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全面推进坡耕地综合整治。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保护管理。新增造林面积1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0平方公里。推动落实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谁开发谁治理的资源地环境生态维护制度。搞好采煤、采气区治理,加大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

七、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优先发展教育。启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7]。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努力扩大城镇教育资源。改扩建中小学校舍20万平方米。深入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启动职教园区和实训基地建设。大力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全面启动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创建工作。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办好特殊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各类办学行为。完善教育资助体系,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加速成果转化为核心,落实全省“611”计划[28],推进“51133”创新工程[29],争创国家级、省级创新型企业3家。加强省、市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建设,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专项10项。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争创一批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组织评定一批地方名特产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申请专利200件、授权140件。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不断提升全市人民的科

学素养。着力完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等政策,搞好引智工作。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启动建设市图书馆,新(扩)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43个、农家书屋1033个。扎实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新增有线电视用户2.5万户,放映公益性电影3.3万场。积极创办全国新农村文化节,启动打造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演展基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完成艺术院团改革工作。鼓励文学艺术创作。加强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建设和管理。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做好档案、地方志等工作。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体育等事业。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完善以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启动市中心医院住院部改扩建和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加快县级医院和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实现村村有卫生室。抓好重大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防治工作。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重视人口计生工作,认真落实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稳定低生育水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申办全国农民运动会。

八、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全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着力办好民生实事。深入实施九项民生工程[30],大力办好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体育等惠民实事。健全公共财政投入机制,促进民生问题切实有效解决,确保全年民生工程总投资60亿元以上。

认真做好就业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设规范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快发展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鼓励扶持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就业、适时购买公益岗位援助就业、举办就业招聘会推荐就业。全年实

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23万人,促进“九类人群”[31]就业1万人,扶持城镇残疾人就业1480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做好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工作。建立健全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优抚群体社会保障机制和重大疾病救助机制,逐步建设完善面向老人、孤儿、残疾人、精神病人、流浪未成年人的福利机构。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增加普通商品房供应。新增保障性住房1.24万套,实施棚户区改造0.41万户、农村危房改造1.34万户。

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试点,认真接待群众来访,深化“大调解”[32]工作,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落实安全责任,严格源头管理,强化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和“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加大禁毒工作力度,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应急管理规范化和应急联动指挥平台建设,强化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继续做好国防动员工作,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重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保密、人防、气象、地震、水文、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大力“提升五大能力、弘扬五种作风”[33],着力推进政府管理改革创新,恪尽职守,毫不懈怠,努力建设人

民满意政府。

严格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全面贯彻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大力开展创建法治政府工作。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市科技、法律顾问团的作用,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加强行政复议工作。严格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制度,抓好行政权力清理公示。启动实施“六五”普法。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提高议案、建议和提案办理质量。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更好地开展工作。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深入推进村(居)民自治。

加快转变职能,建设服务政府。全面履行政府职责,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运用规划、产业政策和财税、价格等手段,提高科学调控经济的能力。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和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当年新增财力的60%用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办好市、县长热线和信箱,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加强惠民帮扶中心建设。

创新行政管理,建设高效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并联审批,严格落实“两集中、两到位”[34]和“四项制度”[35]。加快电子政务大厅建设,完善政务服务体系。规范听证、公示等制度,扩大公众对政府工作的有序参与。大力精简会议、文件,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调查研究和抓督促落实上。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建立重点工作“预决算制”,严格实施政府绩效考核管理。

树立优良政风,建设廉洁政府。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格规范“三公”消费,加强公务用车管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8要15不”[36]的规定,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开展纠风专项治理,

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坚持从严治政,强化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树立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未来前景无限美好,巴渠儿女重任在肩。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为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而努力奋斗!

推荐第5篇:达州市依法

宣汉县依法治县工作满意度第三方测评调查问卷

(模拟真题)

您好!为正确反映2016年“七五”普法和依法治县工作群众满意度情况,为县委、县政府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供民意量化依据和决策参考,特进行2016年依法治县工作满意度调查,本问卷调查为不记名调查。

调查占用了您的时间,感谢您的支持!

一、基本信息

1、性别: □1.男

□2.女

2、年龄(周岁):

□1.18-30

□2.31-40

□3.41-50

□4.50-65

3、文化程度:

□1.初中及以下

□2.高中

□3.大学

□4.硕士及以上

4、您从事职业

□1.机关干部(含党政、司法,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等) □2.企业员工(含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工人等) □3.学校(含教职员工、学生) □4.村(社区)居民 □5.其他

- 12

15、您对本地检察院检务指南、工作信息等公开情况的总体评价是?

√1.满意

□2.基本满意

□3.不满意

□4.不清楚

16、您认为本地是否存在打官司“走后门、找关系、送红包”等现象?

□1.普遍存在

□2.不清楚

√3.不存在

□4.存在,但很少

17、您认为本地区是否存在闹访、缠访等现象?

□1.普遍存在

□2.存在,但很少

√3.不存在

□4.不清楚

18、您认为本地五治工程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成效如何?

□1.没效果

□2.效果一般

□3.不清楚

√4.效果明显

19、您认为本地在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司法公正方面还有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旧?(可多选)

□1.个别领导干部通过自身影响力干预司法活动

□2.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3.公民的法律意识淡薄

□4.司法流程还不够透明

□5.人民陪审员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6.司法干部存在办人情案现象

□7.存在徇私枉法现象

√8.不存在以上情况

□9.不清楚

20、您认为本地的法治氛围如何?

□1.不浓厚

√2.浓厚

□3.一般

□4.不清楚

21、您对2016年宣汉各级党政机关在依法决策和依法制定规范性文件方面的评价是:

√1.非常满意

□2.比较满意

□3.一般

□4.不清楚

22、您对本地公安部门警务公开的总体评价是?

□1.不清楚

2.基本满意

□3.不满意

□4√.满意

23、您认为本村(社区)组织及村(社区)干部的信任度如何?

□1.不可信

□2.有点不可信

√3.可信

□4.不清楚

24、您认为在本地申请法律援助是否方便快捷

□1.不清楚

√2.方便快捷

□3.不会方便快捷

□4.一般

25、您对本辖区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态度和情况满意吗:

□1.满意

√2.基本满意

□3.不满意

□4.不了解

26、您对本辖区政法系统(综治办、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工作是否满意:

√1.满意

□2.较满意

□3.不满意

□4.不了解

27、您认为本地开展的法治宣传活动针对性怎么样?

□1.没有针对性

□2.针对性一般

√3.针对性强

□4.不清楚

28、您认为本地在法治宣传教教育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可多选)

□1.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开展较少

□2.深入偏远地区开展法律宣传和援助不够

□3.法治宣传形式单一

□4.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滞后

□5.法律顾问制度没有落实到位

- 56

宣汉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年11月9日印发

- 9 -

推荐第6篇:达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3月 21 日

在达州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罗 强

各位代表:

现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 作政府工作 报告,请予审 议 ,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06年 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我市实施“十一五”规划并实现良好开局的一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全 市 生产总值400.4亿元, 比上年 增长12.8 % 。人均 生产总值 7052元, 增长12.3%。

一、

二、三产业结构由 上 年的34.1:33.8:32.1调整为31.4:37.4:3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5亿元,同口径增长31.6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6亿元,增长36.6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0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24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10.2%和6.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2%以内。 新农村建设起步良好。 全年用于“三农”的资金 6.1 亿元,增长 18.45% 。 争取国家开发银行支持我市新农村建设 ,整合各类建设资金6400万元,启动了120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8大特色农 业 产业快速发展,蔬菜、花卉基地建设规模扩大,畜牧业 产值 占农业 的 比重达到51.5%,苎麻产业化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从原料种植到成品制衣的产业链 , 我市被 认 定为“中国油橄榄之都”。累计建成各类龙头企业148家,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97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44.3%。劳务输转160万人,收入75亿元,增长29.6%。战胜 了 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通过“一保四补”,实现了“大灾之年少减产、重灾之年不减收”的目标。成功 承 办全省抗 旱 减灾总结表彰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会 ,在全省“李冰杯”竞赛活动中荣获

一、二等奖各3个

工业强市和项目兴市战略深入推进。 强力开展“项目年”活动,开工建设上亿元的工业项目10个,总投资60.3亿元。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中石油罗家寨脱硫净化厂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中石化普光脱硫净化厂、齐鲁石化30万吨合成氨联产48万吨尿素、汇鑫能源天然气综合利用、香港玖源大化肥等项目已开工建设,国电达州电厂2×30万KW 异地扩能工程、中国一航集团开江舰船燃气轮长试基地建设进展顺利。传统工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快,完成技改投资32.27亿元 , 增长4.6%,华蓥山 发 电厂2×30万KW技改、华润蓝剑 年产 15万吨啤酒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产。新增规模以上 工业 企业47户,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 完成增加值91.7亿元 ,实现 利润6.96亿元,分别增长33.8%、44.6%。工业 经济效益 综合指数180.4,同比上升12.1。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到 55.1%。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制定并实施《达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达州市红色旅游规划》,成功举办全市首届旅游发展大会、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和乡村旅游节、漂流节等活动,创建国家3A级景区2个、四星级饭店2个、三星级 饭 店3个,宣汉百里峡、万源八台山成功申报省级地质公园。全市旅游总收入21.58亿元,增长55%。骨干流通企业快速发展, 中国 烟草达州分公司销售收入和塔沱批发市场交易额分别突破10亿元和6亿元。肯德基、国美、重庆新世纪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达州,沃尔玛已签订入驻协议。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编制工作 基本完成,“万村千乡” 市场 工程顺利推进,新建标准农家店300个。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79亿元 , 增长15.7%。 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新建商品房168万平方米,增长40.5%。 金融保险稳健运行。到去年底,辖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7.8亿元、贷款余额183.6亿元, 分别 比年初 增加60.36亿元、22.63亿元; 实现保费收入1 2 .4亿元。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强。 全面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 完成《达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主城区控详规划覆盖率已达到近期规划的90%,各县、市、区已达到75%以上。投入城市建设资金7.25亿元,增长130.1%,其中市本级投资3.37亿元,增长142.2%。西外新区快速拓展,市体育中心竣工使用,凤凰大道东延线、西北环线东段、红塔路等道路桥梁建设如期建成。完成北翎路等16条街道整治。大力推进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全市城镇化率达到27%,提高1.5个百分点。 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达州河市机场扩建竣工复航,襄渝铁路复线、达成铁路扩能、达陕高速公路控制段开工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得到 加强 , 完成村镇规划编制31个,村庄布局规划6个,启动村庄整治试点172个。开发整理土地8.3万亩,全年净增耕地 1 万亩,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35.74万公顷,耕地保有量保持在42.81万公顷。建成通乡油(水泥)路461.8公里、通村油(水泥)路602公里,新增371个村通公路,新建农村客运站17个 , 扩建3个。整治病险水库56座。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 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 到 5 0 .5%。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逐步完善。坚持市场化配臵资源,全市土地资产运营实现政府收益6.37亿元。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共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臵补贴和农资 综合补 助10584 万元。公用事业体制改革全面启动,采取市场运作方式,更新145辆新型环保公交车, 市民出行更加方便舒适,城市公交形象进一步提升 。 切实 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 运行良好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组团参加西博会、珠洽会、厦洽会等重大经贸活动,成功举办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恳谈会,189家国内外企业踊跃参加,签约项目14个,协议引资122亿元。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68.02亿元,增长49.8%。出口创汇1664万美元,增长137%,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外派劳务879人。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卓有成效。 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管护,完成营造林20.25万亩,建设绿色通道240公里,森林覆盖率 达 到35.64%。退耕还林1.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23平方公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狠抓“三个整治、一个确保”,基本完成17户重点工业污染企业治理任务,关闭、取缔“十五小”、“新五小”以及污染严重企业80家。 市垃圾处理厂第一填埋区和大竹、开江、万源的垃圾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宣汉、开江的污水处理厂和渠县的垃圾处理厂建设进展顺利。 依法划定了 市中心城区、莲花湖 管委会 和5个县城、279个农村建制乡镇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洲 河、双龙河、东柳河、铜钵河等河流污染治理成效明显,渠江出境断面水质7个月达到Ⅲ类、5个月达到Ⅱ类标准。市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63.6%,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91.67%,比上年上升8.37个百分点。列入“全国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 达钢、华蓥山发电厂 节能工作得到加强。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全市 财政用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的支出13.98亿元,增长31.79%。启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建立首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企业4家 。 申请专利1 77 件, 增长72%,增速居全省第1位。 科技对经济增长 的 贡献率达 到 36.5%。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 制 初步建立, 除通川区城区外,其余各地全部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累计 免收学杂费174万人 ( 次 ) 18685万元,免费提供教科书29万人 ( 次 )。 改造中小学D级危房24.36万平方米。达师专成功升格为四川文理学院,达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达州市一中与达师校顺利合并。投入资金2392万元资助14.8万名贫困家庭中小学生上学, 组织 社会力量资助1 245 名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在大竹、开江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农民参合率达81%,覆盖农民140万。改造乡镇卫生院225个。重点疫病防治工作不断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试点进展顺利。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深入。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 17个项目被列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重建(塑)了红军亭和巴山魂群雕, 民俗歌舞剧 《梦里巴人》成为展示 巴人 文化的名片。成功 承 办省十运会暨六届残运会,取得“十运会”奖牌总数全省第2和“残运会”金牌、奖牌、团体总分三个全省第1的好成绩。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3.74%和93.82%。落实奖励扶助资金和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2589.73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12‰以内。全市新建自动气象监测站53个、地震监测站1个。 哲学社会科学、档案、保密、新闻出版、对台、水文、地方志、外事侨务、民族宗教、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其他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市 政府年初承诺的13件实事,除市博物馆建设 因 方案调整 重新选址设计 外,其余全 部 完成。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启动实施了52个扶贫新村建设,新解决4.37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改善4.57万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41472名“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 支持农民新建沼气池2.6万口。消灭了电话“盲村”。 通过实施人饮工程和红层找水打井工程,解决了1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和19万人的饮水困难。万源市草坝乡、达县平滩乡 等8个场镇居民饮用水困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劳动 和社会 保障工作不断加强。提高企事业单位离退休养老金、城市低保、最低工资和“五保”供养标准,出台老年人优待政策,建立了优抚对象抚恤自然增长机制。城镇新增就业27914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17901 人 ,“4050”等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6930人 ,

“零就业”家庭实现再就业1977户229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城镇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保障人数123594人,人均月补差70元。农村低保全面启动,保障人数143480人。防灾救灾减灾工作成效明显。7.54万城乡贫困群众得到医疗救助。认真落实移民安臵补偿和后期扶持政策, 确保移民安居乐业 。 ----社会政治保持 和谐 稳定。 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建立了洲河水情预测预报系统, 通过开展防洪、消防等应急预案演练,应急反 应 和处臵能力得到增强,大竹 杨家镇 禽流感疫情、中石化 清溪1井天然气溢流事件得到妥善处臵。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五五”普法 开始 启动。维稳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平安达州”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不断提高。 我市维稳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国防动员工作和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征兵、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安臵和伤残军人优抚等工作得到落实,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密切。 食品、药品安全和农资专项整治行动有效开展,信用达州建设深入推进,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得到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进一步深化,煤矿瓦斯治理、小煤矿整治关闭和交通安全整治成效明显,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 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53.17%、9.13%、38.18%、40.22%。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政府机关和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市政府聘请了8名法律顾问和 2 名 高级科技 顾问。坚持了市政府 常务会集中 学法 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旁听常务会制度 。市政府 领导 及组成部门负责人定期值守市长热线, 合理化建议得到及时采纳, 依法解决了群众的合理诉求,全年受理有效电话28800个,收到 电子邮件 1950件,办结率分别达到98.7%、93 .5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135件,政协提案214件 。 市人大交办的6件议案, 已 办结4件, 宣汉白岩滩水库、全市劳动就业平台建设2件议案 正 在 办理 之中 。政府机关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认真整改,部门行业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全年共查处各类商业贿赂案件37件,“四项清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各位代表!去年我市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又 承担了 省十运会暨六届残运会的繁重任务,付出的努力非同寻常,取得的成绩弥足珍贵。这 些,都 得 益 于省委、省政府和中共达州市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市人大、市政协和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支持和监督,凝聚着全市人民的心血、智慧和辛劳。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驻达 解放军和 武警 部队 官兵、政法干警、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 各界 朋友 表示 衷心 的感谢 ,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调整较慢,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任务非常艰巨;二是工业化水平低,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较差,总体竞争力不强;三是农村基础设施脆弱,防灾减灾和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农民增收难度大,乡镇负债 较 重;四是就业再就业工作任务艰巨,社会保障水平低,改善城乡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办法还不多、措施还不够, 部分 群众生活还 存在一定 困难;五是社会管理 在一些领域还没有完全到位 ,城镇社区建设还比较薄弱,公共服务能力亟待提高,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法制教育亟待加强, 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还不少;六是政府职能、作风转变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腐败问题、不正之风在一些地方、部门和个别干部中还比较突出。我们将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解决这些问题,力求把政府工作做得更好 ,决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

2007年工作安排

2007年 , 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及市委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达州”这一主题,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奋力争当全省发展排头兵。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 % , 单位生产总值 能耗 降低 4%,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 8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8%以内。今年,我们要重点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 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

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强化现代农业技术、物质装备和科技人才支撑,积极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突出抓好八大特色农业产业规范化基地建设,力争完成200个基地村、20个基地乡(镇)建设任务,每个县(市、区)建成规范化示范基地面积不少于5万亩。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转化,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务求在蔬菜、肉牛、油橄榄、苎麻和中药材产业方面取得 新的进展 。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全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加快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完善农业服务支撑体系。鼓励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拓展农民增收的空间。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全年建成通乡油(水泥)路334公里、通村油(水泥)路787公里,新建农村公路821公里,新增239个村通公路,新建农村客运站17个,完成渡改桥7座。继续实施“人饮工程”和“红层找水”工程,完成20个旱山村和缺水村治理,解决14个缺水场镇饮用水困难 和 1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大开江宝石桥水库大型灌区争取力度, 继续做好 宣汉白岩滩水库前期工作,整治病险水库42座。继续实施“金土地”工程和“沃土工程”,改造中低产田土8.8万亩。抓好农村电力建设和新型能源建设,全面完成户户通工程,新建农村户用沼气 池 2.8万口。抓好25个重点镇规划编制,引导农民开展村 容村貌 整治 ,改善人居环境 。稳步推进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新农村示范村建设。

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深入实施“科普惠农新村计划”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暨科技入户工程,增强农民就业、创业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开展“农民工培训行动”,推进“订单式”劳务输出,打造劳务品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全年实现劳务收入80亿元。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的意识。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和村民“一事一议”制度,保证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二、积极贯彻宏观调控政策,努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

着力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 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重点抓好天然气能源化工及配套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切实加强农林牧渔、水利、生态环境、公共事业、社会保障等薄弱环节建设,继续加大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大力支持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的项目建设,强化项目监管,确保项目质量,提高投资效益。今年要突出抓好100个“四个一批”项目,确保 农村安全饮水、达州市电网建设等20个项目竣工投产,加快 襄渝铁路复线、达成铁路扩能 等 30 个项目建设步伐,争取开工500KV木子变电站、大竹石河天然气净化厂 等2 0 个项目,抓紧做好巴中-达州-万州、大竹-渠县-南充高速公路 和大型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 等3 0 个项目的前期工作, 力争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

着力解决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 积极争取并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守住42.61万公顷的耕地红线。 抓好土地集约利用,保障发展与建设的用地需求。全面深化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支持国有银行和城乡信用社深化金融改革,用好国家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提高金融服务,推动直接融资,拓宽融资渠道。加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做大做强政府性融资平台,组建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建立工业发展基金,鼓励和规范民间担保机构的发展,增强融资能力。

着力加强经济运行的综合调节。 加强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和分析,有效配臵生产要素,确保重要物资供需衔接,特别是保障煤、电、油、气、运等有效供给。加强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水、电、气和日常生活用品以及服务价格的监管,确保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完善统计制度和核算体系,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三、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提高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 突出抓好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 积极支持中石化、中石油加大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 做好罗家寨、普光等 脱硫净化厂 建设的服务工作 ,尽快开工建设普光至达州的输气管线。加快产业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首期“一横一纵”主干道建设竣工,供水、供电、供气、管网、通讯、消防等配套设施 建设 全面展开。加 强 项目建设,确保汇鑫能源项目年内竣工投产 ;加快 齐鲁石化、香港玖源、开江舰船燃气轮 长试基地 项目建设步伐;力争巴蜀电力、达钢二甲醚、中石化物流园区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做好中石化60万吨烯烃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加大天然气能源化工及配套项目招商力度,抓好已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力争年内引进3-5家有实力的企业入驻建设。

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抓好达钢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川环科技车用橡胶塑管技改等50个技改项目,确保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8亿元。继续抓好冶金、煤炭、电力、水泥等行业结构调整,通过收购、兼并、重组实现骨干企业扩张,依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成省政府下达关闭47家小煤矿任务,支持恒成能源 技改扩能和 达竹煤电龙门峡北矿开采,扩大产能规模。加速煤电转化,推动电业发展,抓好 国电 达州电厂2×30万KW异地扩能工程建设。依托盐业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盐化工产业。

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 深入推进“百亿工程”,加快培育壮大以达钢为 重点 的钢铁集团、以华电和达竹煤 电 及恒成能源为 重点 的煤电集团、以中石油 和 中石化 在达企业 为 重点 的天然气开发加工集团、以金桥和智鹏为 重点 的苎麻产业集团、以云内 华川 和川环科技及川东电缆为 重点 的汽车机电集团、以川东水泥和利森水泥及大巴山水泥为重点的建材集团 ,力争到2010年达钢和中石化普光 脱硫 净化厂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 在 大竹 县、通川 区等地办好 一批特色工业集中发展区,支持开江“小五金”实现集团发展和规模经营。促进新达泵业、市 热电厂、天府药业等企业退城进郊入园。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尤其是要围绕优势产业和大型企业集团发展配套产业,今年全市 力争 新增规模以上 工业 企业50家左右,规模以上 工业 企业增加值和利润 分别 增长25%。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奋力打造秦巴商贸中心和旅游胜地

加快建立现代物流体系。 抓好西外综合物流园区、南 城 化工物流园区和 主城区 中心商务区的规划、建设。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商务会展等新型流通业态。重点培育10户流通骨干企业和6户骨干连锁企业,力争销售收入增长20%以上。严格实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积极培育机电、建材、农副特色产品 和 汽车等专业批发市场,抓好8条特色商业街和社区商业网点建设,加快达州机电产品市场、塔沱批发市场二期工程、时代天成三期 工程和 川东苎麻交易中心建设。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贯彻扩大内需的方针,努力拓展城乡市场,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积极培育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新型服务业,规范发展信息、咨询、法律等中介服务。继续开展消费品牌评选活动,切实抓好节会经济,在巩固餐饮、娱乐、住房等消费的同时,大力培育文化、健身、通讯、汽车 等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新 建标准农家店300个。

积极培育壮大旅游业。 大力构建城市中心旅游区,着力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和乡村旅游,打造一批上档次、有规模的精品旅游景区。全年争创国家4A景区1个、3A景区2个,宣汉百里峡、万源八台山要打捆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全年新增 一批 星级 饭 店。加强区域合作,强化宣传促销,办好 达州市 第二届乡村旅游节、第二届百里峡漂流节等节庆活动,确保全年完成旅游总收入25亿元。 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加大对 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等市场 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市场的整治力度 ,强化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市场监管 , 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偷逃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继续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五、加快大城市建设步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完善城市规划,加快城区拓展。 强化城市规划编制和执行 , 完成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报批和西外新区分区规划修编及北外分区规划编制工作,加快编制马踏洞片区、莲花湖组团片区、北外片区规划 ,完成达州市近期建设规划 。加快城市拓展 , 抓好化工产业区、西外新区、北外开发和环城公路建设,重点启动和加快金龙大桥、金龙大道南北延线、西北环线西北段、北塔路东段等道路桥梁建设, 积极构建 大城市框架。

增强 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既推进城市“量”的扩张,更注重城市“质”的提升。继续抓好一批关系城市长远发展、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水、电、气、市政、园林、公交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积极支持 沃尔玛、世纪广场等商业项目建设 。完成洲 河 野茅溪段河堤建设, 加快 洲河南岸城区段堤防建设。 启动市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 和城市 公交枢纽建设 。建成1 座加气站 。 抓好金华巷、院棚巷等9条小街小巷改造,加快红塔路延伸和朝阳路达一中过街通道建设 。推进 通川区、达县安全饮水,市污水处理厂扩 能、南城截污干管等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严格控制城市建设密度,努力增加休闲绿地、文化娱乐小广场 ,营造宜居环境 。按照 打造 “名人、名山、名节”的思路, 继续建设完善 凤凰山、王家山 景区,初步建成达州市植物园 。加快 神剑园( 张爱萍故居 )、人民公园改造和抗洪精神雕塑建设。 抓 好莲花湖、火峰山、铁山、雷音 铺 和真佛山风景区的绿化、保护和有序开发。

强化城市管理,培育城市精神。 理顺城市管理体制 ,全面 落实城管、社区、街道、经营业主的职责 和“门前三包”责任制 。大力推进以绿化、美化、净 (静) 化、亮化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对窗口地区等重点区域的整治力度。坚持教育引导和严管重罚相结合,不断提升市民素质,努力培育 新时代 的城市精神,形成 “ 人人 行动、关爱家园” 的良好氛围。

统筹城乡发展,壮大 县域经济。 坚持走主导产业富县、工业经济强县、招商引资兴县、民营经济活县的发展道路。 加强城镇规划,塑造地方特色突出、传承历史文脉的城镇风貌。引导人口、产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中,促进城乡相融,形成县域发展新格局。加强 分类指导, 突出区域特色,强化产业支撑,努力建设一批经济强镇 。建立和完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调动各县(市、区)抓发展、上项目的积极性。鼓励消化历年债务和财政赤字,杜绝新增债务。

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提高对外开放实效 加大改革攻坚力度。 继续深化国企产权制度改革, 加快 川纺达棉、川鼓公司等企业改革 步伐,鼓励、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改革 。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入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 改革 ,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公共财政体制,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部门综合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稳定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 , 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着力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加大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进一步明晰所有权、搞活经营权、放开建设权,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形式,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加快资本、土地、技术、信息、劳动力和人才等要素市场建设,培育规范产权交易市场体系。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以天然气资源开发、现代农业建设、旅游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等为重点,积极承接 国内外 项目、资金、技术、人才转移,力争在引进外资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上实现新突破,确保全市招商引资到位60亿元。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推进 友好城市 建设 ,坚持有针对性地小团队招商,抓好引资项目的跟踪落实。注重项目质量,实行“招商选资”,确保引进项目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落实出口创汇优惠政策,扩大一般贸易出口、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代理出口,培育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确保全年完成外贸出口创汇1800万美元。 做好外派劳务工作。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垄断行业以及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其他行业和领域。认真落实各项支持政策措施,改进服务和监管,切实营造平等竞争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七、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抓好资源节约工作。 严格资源保护和监管,提高市场化配臵资源水平,坚决打击违法用地、乱占耕地和私挖滥采、越界开采矿产资源的违法行为。抓紧制定资源节约的各项标准,突出抓好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的节能降耗工作。积极推 进 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机关办公节能工作。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抓好对煤矸石、粉煤灰等废旧物资的回收再利用,搞好大竹县、万源市 和 达钢 的循环经济试点。加强节 约 型社会建设 , 广泛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增强全民节约意识 ,确保完成节能降耗目标 。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强化 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抓好万源国家级生态示范市 和 花萼山、五峰山等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园) 建设。认真落实主要污染物削减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 “ 三同时 ” 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监管力度,坚决取缔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排污口。 抓好各县(市、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设。 深入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完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任务。铜钵河断面水质年底必须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抓好26家重点工业污染源限期整治, 促进 重点污染企业稳定达标排放 ,确保实现全年减排目标。

八、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同中国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等高等院校的市校合作,围绕天然气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着力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力求在一些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认真落实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办好研发中心,开展校企协作,重点抓好7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4家省级创新型培育企业的发展。 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专利申请和转化。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抓好科学技术普及,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予以重奖,着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优化教育资源配臵,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学校危房改造,改善办学条件。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师德和业务水平。稳定教师队伍特别是山区农村教师队伍。积极探索素质教育新机制,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大力实施 “ 六项行动计划 ” ,强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注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发展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继续支持民办教育加快发展。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抓好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建立和完善人才开发机制, 树立“ 不求所有,但求 所 用 ” 的 理念 ,广泛吸引一批高层次、实用型和紧缺急需人才,努力营造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加快文化、体育、卫生等事业发展。 加强以社区文化、农村文化为重点的基层文化建设,继续实施农村电影 “ 2131 ” 工程 。 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加大非物 质 文化保护力度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设立文化出版专项资金,支持文化艺术事业 发展 , 壮大文化产业 。注重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建设 。完善市民健身设施,广泛开展 “ 与奥运同行 ” 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加强城市卫生、农村卫生、公共卫生三大服务体系和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做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疫病防控工作。抓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搞好6个县(市)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大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投入,让“村村通”成为长期通。切实维护妇女和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及少数民族、宗教人士的合法权益。扎实做好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全面抓好哲学社会科学、地方志、档案、保密、外事侨务等其他各项工作。

九、更加注重民生,扎实推进和谐达州建设

认真实施“十大惠民行动”。 制定 并实施“ 十一五 ”

惠民行动规划。市、县、乡三级联动,市级各部门积极支持配合,认真实施就业促进、最低生活保障、教育资助、医疗保障、农村交通建设、饮水安全、农村安居、扶贫解困、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城市功能 等“ 十大惠民行动 ” 。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目标管理,狠抓督查落实,确保惠民行动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高度重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就业平台建设,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确保全年新增就业2.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万人,其中 “ 4050 ” 人员再就业3000人;确保 “ 零就业 ” 家庭中至少有一名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家庭成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加强社会保障,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发展商业保险。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继续做好城乡低保工作,逐步提高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水平。

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扎实推进扶贫开发“一体两翼”战略,解决34709 名 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改善30106 名 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气象、水文和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重视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房住、有医疗。着力解决农村特困无房户住房困难问题。做好失地无业农民的生计保障,引导企业与失地无业农民签定用工合同,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加 快 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市本级 和各县(市、区) 今年新建经济适用房和补贴租赁廉租房2万平方米以上。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深化政务、村(居)务、厂务、校务公开,使群众充分享有民主权利。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人民团体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扎实开展 “ 五五 ” 普法教育,增强全民法制意识 , 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倡导和谐理念,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与 “ 红军精神 ”、“ 抗洪精神 ”、“ 十运精神 ” 结合 起来 ,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全面加强和谐细胞建设,促进和谐文化进课堂、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机关。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继续实施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 。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城乡文明 水平。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新建一批街道(镇)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努力把社区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和应急体系建设,有效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继续 健全维稳责任制, 办好市 和 县 (市、区) 长热线,做好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依法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努力把矛盾 纠纷 化解在基层 , 解决在萌芽状态。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 类 刑事犯罪活动 ,努力建设平安达州 。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积极支持驻达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做好征兵、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安臵和伤残军人优抚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依法开展人防工作,加强人防应急准备。高度重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 矿山、化工、烟花爆竹、交通运输 等 重点 行业管理,严格排查、整改安全隐患,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十、狠抓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2007年,是政府的“强化管理年”。各级政府和政府组成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和建设“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政府的要求,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强化管理的基础工作来抓,全面落实“十大责任制”,做到向严格的管理要执行、要质量、要效能。

提高 科学行政 的能力 。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改变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方式,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节经济活动。 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积极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环境。优化公共资源配臵,完善社会管理制度,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为 群众 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提高 依法行政 的能力 。 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提高依法管理社会事务和其他行政事务的能力。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注重行政调解工作。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办好政务服务中心,继续清理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行政许可程序,提高行政服务质量,真正做到便民高效。认真贯彻《监督法》,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政府部门与民主党派、工商联 的对口联系, 积极 接受公民、社会和新闻舆论的监督,确保行政权力依法、公正、有效运行。

提高 务实行政 的能力 。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崇尚科学实干。进一步增强执行力,把落实和效率贯穿于政府工作 全过程 ,倡导 “崇尚事业、追求卓越”、“ 执行不找借口 ” 的工作理念和 “ 凭结果说话 ” 的业绩评价理念。进一步 整顿公务员队伍作风,严肃查处“ 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违纪行为 ,确保立说立行,说干就干,干就干好。深入开展做 “ 人民满意公务员 ” 活动,真正做到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真正做到事业为上、责任为重、工作为先。

提高 廉洁行政 的能力 。 认真贯彻 “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 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的作用,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以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和经销等领域为重点,深入推进治理商业贿赂工作。 大力倡导勤俭节约,切实规范公务接待行为, 严格控制行政消费 ,努力降低行政成本 。继续抓好大案要案的查处, 严厉惩治腐败分子, 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和谐凝聚力量, 实干 成就事业。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全面 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在 省委、省政府和 市委的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 , 构建和谐达州 , 同心同德,开拓进取, 艰苦奋斗 ,扎实工作,全力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完成“三大任务”、实现“三大目标”,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达州而努力奋斗! 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的召开!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和说明

1、8大特色农 业 产业 :指优质粮油、畜禽、薯类、苎麻、油橄榄、中药材、蔬菜花卉、茶果产业。

2 .“一保四补”: 即确保旱区人畜饮水,大春损失晚秋补、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农业损失劳务补、农村损失工商补。

3.“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商务部 2005 年在全国开始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引导和鼓励城市大中型流通企业延伸连锁经营网点到农村,在县城建配送中心(店),到乡镇和村建便民连锁“农家店”。在把工业品送下乡的同时,疏通农产品进城渠道。省委、省政府决定,从 2006 年开始,力争在三年内,在 120 个试点县建成 200 个县(市、区)连锁配送中心(店), 3000 个乡镇连锁配送超市, 7000 个村社便民连锁“农家店”。目前,我市新建标准农家店 300 个。

4 .“十五小”: 是指年产 5000 吨以下的小造纸厂;年产折牛皮 3 万张以下的制革厂;年产 500 吨以下的染料厂;土法炼焦、炼硫、炼砷、炼汞、炼铅锌、炼油、选金和农药、漂染、电镀以及生产石棉制品、放射性制品的企业。

5 .“新五小”: 是指大电网覆盖范围内单机容量在 10 万千瓦以下的常规燃煤电机组(资源综合利用机组除外);炼油厂;小水泥厂;小玻璃厂;小钢铁厂。

6 .“三个整治、一个确保”: 即整治工业污染源、城市污染源和农村污染源,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7 .“ 4050 ”人员: 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女性

40 周岁以上、男性 50 周岁以上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

8 .“四项清理”: 2006 年 8 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清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机关私设“小金库”、干部入股煤矿、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子女违规经商办企业工作,简称“四项清理”。 9 .“四个一批”: 指重点建设项目年内竣工投产一批、加快建设一批、争取开工一批、加快前期工作一批。今年我市共安排“四个一批”重点建设项目 100 个。

(1)竣工投产项目20个。 其中:能源项目 3个 (达州市电网建设及西部农网完善工程,达州市城电、农电网建设与改造完善工程,罗江口电站);交通项目 1个 (全市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工业项目 5个 (达州市天然气综合利用,达钢高炉余热发电、转炉钢渣及除尘回收等综合利用工程,山东胜油钻采机械有限公司达州分公司南方服务中心,川环橡胶公司车用橡塑胶管技改扩能工程,华润蓝剑达州啤酒生产线技改扩能二期工程);农林水利项目 2个 (全市农村沼气建设,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5个 (中石油川东北气矿生产指挥基地,达州市世纪广场,达县翠屏山综合开发一期工程,宣汉县污水处理厂,渠县、大竹县、宣汉县供水管网水毁修复及改造工程);社会事业

项目3个 ( 乡镇卫生院危房改造,全市中小学危房改造,达州市二医院西外新址医院 ) ;商贸流通项目 1个( 川东北物流储备中心 )

(2)加快建设项目30个。 其中:能源项目 5个( 中石油宣汉罗家寨天然气净化厂,中石化普光气田开发项目,中石化宣汉普光天然气净化厂及公用工程,万源市白杨溪水电站,万源电厂异地建设坑口电站工程 ) ;交通项目 2个 ( 襄渝铁路二线达州段,达成铁路复线达州段);工业项目9个 ( 达州香港玖源尿素,中石化齐鲁石化公司尿素,轻重型舰船燃气轮机长试基地,中石油、中石化硫磺包装袋厂建设,川东水泥有限公司 2×2500吨/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达州苎麻基地建设及加工,开江县 10

万亩油橄榄基地建设及加工 ,达州市生猪基地及生猪产业化建设,达州市中药材基地建设及加工 ) ;农林水利项目 4个( 全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全市土地整理工程,全市病险水库整治,大竹县龙潭水库渠系配套工程 )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6个 ( 市化工产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开江县污水处理厂工程,中石油运输基地,达州城区防洪整治工程,万源市政府、政协办公楼迁建,达州市西外新区综合开发 ) ;社会事业项目 3个( 四川文理学院新校区,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主校区,全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 ) ; 商贸流通项目 1 个(沃尔玛购物广场)。

(3)争取开工项目20个。 其中:能 源 项目 9个( 万源市罗文铁山坡天然气净化厂,大竹县石河天然气净化厂,巴蜀 2×35万KW天然气发电 ,中石化普光气田至市化工产业区专用输气管道,宣汉县浅层天然气开发,开江县浅层天然气开发, 500千伏木子变电站 ,达县巴河九节滩水电站建设,达竹煤电(集团)公司煤矿沉陷区治理工程及恒成能源原煤扩能工程 ) ;交通项目 4个 (达陕高速公路四川段,达钢铁路专用线工程,中石化普光天然气净化厂铁路专用线,达州市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铁路专用线);工业项目1个 ( 工业废气利用示范基地 20万吨/年二甲醚工程) ;农林水利项目 1个(10 万亩优质蔬菜基地及加工 )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2 个(通川区-达县安全饮水工程,金龙大桥、金龙大道延伸线、金龙大道北延线跨线大桥等配套工程);社会事业项目 2个( 达州市文化艺术中心,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红色旅游建设 )

;商贸流通项目 1 个(中国苎麻交易中心)。

(4)加快前期工作项目30个。 其中能 源 项目 8个(

中石油宣汉渡口河天然气净化厂,龙门峡北矿,中石油宣汉罗家寨至达州市化工产业区输气管道,气化全市工程建设,渠县风洞子航电枢纽工程,渠县巴河石佛滩电站,生物质能秸秆发电,煤矸石发电项目);交通项目 4 个(巴中-达州-万州高速公路四川段,南充-渠县-大竹高速公路,巴中-达州铁路工程,开江-达州快速通道);工业项目 9个( 年产 60 万吨烯烃, 80万吨/年MTP及深加工 ,年产 14.8万吨乙炔及深加工 ,年产 4.15万吨氰氢酸及深加工 ,年产 40 万吨醋酸 / 醋酐项目,年产

3万吨碳黑 ,玻璃制品项目,天然气勘探开发配套建设,年产 1000万平方米高档墙地砖生产线)

;农林水利项目 3个( 开江宝石桥水库“双大型”工程及渠系整治工程,达州市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宣汉县白岩滩水库 ) ;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2 个(宣汉县普光重点小集镇建设,宣汉明月坝后河大桥、渠县明月大桥建设工程);社会事业项目 2个( 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发掘及保护,神剑园-张爱萍将军故居红色旅游景区建设 ) ; 商贸流通项目 2个( 化工产业区物流配送中心,达州市粮食物流中心建设 ) 10 .“红层找水工程”: 是省委、省政府针对我省红层丘陵地区内有数百万农民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人畜饮水困难而实施的打井找水工程。

1 1 .“金土地”工程: 即专项土地整理,指在现有农地范围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生态条件,新增有效耕地,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1 2 .“沃土工程”: 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提升耕地持续产出能力、土肥新技术创新转化能力、耕地质量动态监测能力,通过“增”(即增施有机肥)、“提”(即提高肥、水利用率)、“改”(即改良土壤)、“防”(即防止土壤退化和污染)四大措施,加快耕地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土肥新技术推广,提高耕地质量监控预警能力,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创建安全、肥沃、协调、具备持续生产能力的耕地土壤,保障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 3 .“科普惠农新村计划”: 此项计划由中国科协、财政部联合实施。通过“以点带面、榜样示范”的方式,在全国评比、筛选、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的、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的、辐射性强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等先进集体和个人。目前,我市“大竹县星火禽业协会”、“渠县天星镇长青村三组科普员闫玉荣(女)”,分别得到中央财政 20 万元和 5 万元专项资金奖励,占全省获奖总数的 8 %。

1 4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由农业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主要对务农农民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以村为基本实施单元,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要求组织实施。

1 5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农业部 2005 年实施的农业科技推广工程。主要内容是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核心,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长效机制,有效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技术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产品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工程按照“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抓户”的要求,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规范管理、注重实效、创新机制、开放运行的原则,采取政府组织、专家负责、科技人员包户的管理形式和以县为主的管理办法实施。

1 6 .“三同时”制度: 指污染治理设施与建设项目必须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1 7 .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 ( 1 )实施校企合作行动计划。 探索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培养模式,建立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发挥企业和行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选定 50 家企业建立校外实习示范基地,依托各地骨干示范职校和成人学校,建好 10 个校企合作的职工教育培训基地,以满足职业院校学生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要求和企业职工培训提高的要求,对取得显著成绩的给予表彰、奖励。

( 2 )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

十一五 ” 期间,对全市高中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进行全员轮训,重点培养 “ 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 和实训指导能力,大幅度提高技能 “ 双师型 ” 教师在专业课教师中的比例;同时培养一批高中职院校专业负责人,大幅度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水平。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编制标准和职业院校兼职教师聘用政策,完善教师资格制度与聘任办法,构建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 “ 选、培、管、用 ” 一体化的评价标准和制度。

( 3 )实施骨干示范职业学校建设行动计划。 在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的基础上,每个县(市、区)集中办好 1—2 所骨干职业学校,建好 1 个职教中心。全市完成 20 个市级以上示范专业的建设,对市、县级以上骨干示范职业学校或职教中心进行重点建设,增强全市骨干示范职校的办学能力和总体水平。 ( 4 )实施实训基地建设行动计划。

“ 十一五 ” 期间,建成 10 个市级以上具有较高水平、资源共享、起示范作用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并把其中的 3—5 个建设成为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从而提升全市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设立职业教育专项奖励资金,以奖励等方式支持市场需求量大、机制灵活、效益突出的实训基地建设。

( 5 )实施职业教育助学奖学行动计划。 市、县(市、区)财政每年均要安排专项经费资助中等职业学校的贫困学生,并逐步增加。配合省上的助学奖学安排(每生每期 1000 元),扩大资助中职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规模,使受助面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倍;设立中职学校奖学基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按不低于在校生总数 2% 的比例给予奖励。要将城市中等职业学校 10% 的学费收入、县和县以下的中等职业学校 8% 的学费收入用于本校贫困学生助(奖)学金和学费减免,并把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和半工半读作为助学的重要途径。金融机构要提供助学贷款,积极推进中职贫困学生的助学贷款工作。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按国家助学贷款、助(奖)学金政策和省现行有关政策执行。要积极吸引社会资助和捐赠,引导全社会关心帮助职业院校贫困学生。

( 6 )实施提升劳动力素质行动计划。 一是继续实施农村 “2211” 教育富民工程,大力提升农村劳动者素质;二是实施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计划,对每年 1 万名左右未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进行为期 6 个月以上的职业技能培训;三是实施企业职工就业能力培训计划,推动在岗职工、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新增劳动力职业培训,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四是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提升计划,推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接受比较系统的培训,规模以下中小企业经营者和个体私营企业业主普遍接受短期培训。力争到 2010 年,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普遍接受 1 次以上的提高培训。

1 8 .农村电影“ 2131 ”工程: 指到 21 世纪初叶实现一村一月放一场电影的目标。

1 9 .“村村通”工程: 是指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广电总局为进一步解决农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而实施的一项广播电视覆盖工程。

20 .2007 年“十大惠民行动”:

( 1 )实施就业促进和农民工培训行动。 城镇新增就业 2.4 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 1.2 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 3000 人;确保全市现有零就业家庭中至少有一名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家庭成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培训农民工 13.7 万人次;品牌培训 4 万人;带动农户科技推广 4 万户,实用技术培训 140 万人次。 ( 2 )实施最低生活保障行动。 把符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城镇居民纳入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全市累计人均月补差标准达到 71 元,低保总人数达 12.5 万人;建立健全农村低保制度,参保人数达 11 万人,人均月补助标准 19 元;把符合条件的“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新(改)建中心敬老院 15 所以上,新增床位 1100 张,集中供养率达 18% ;城镇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 32 万人;城市国办老年社会福利机构床位数增加 100 张。完成市福利院主体工程建设。

( 3 )实施教育文化科技资助行动。 全部免除 880951

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为 145007 名困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向 71277 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解决 1.2 万名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残疾儿童特殊教育在校生增加 150 人,增长 10% ,在校生总数达到 2150 人;资助中职贫困生 4000 名。新建学生宿舍的乡镇中心校、初级中学 10 所;建“留守学生之家” 10 个;改造中小学危房 10 万平方米。实施文化“ 2131 ”工程,完成 2500 个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新一轮“村村通”工程,抓好科技、文化、法律“三下乡”活动。

( 4 )实施医疗保障行动。 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面扩大到六个县市,覆盖比例 85% 以上;在我市城区建立功能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7 个,覆盖城市居民 22 万人;资助 7.4 万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特困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医疗救助 2.642 万名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特困群众,人均医疗救助 272 元;城市低保对象年人均医疗补助水平35 元。改造 20 个乡镇卫生院。

( 5 )实施农村交通建设行动。 完成通乡油路(水泥路) 334 公里,新增 33 个乡(镇)通油路(水泥路),完成通村公路 800 公里,新增 250 个行政村通水泥路(油路);新修硬化机耕道 400 公里;修建乡镇客运站点 17 个。实施渡改桥项目 7 个,解决 30 万人过河难、运输难问题。

( 6 )实施安全饮水行动。 解决 14 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 6 个县、区调查区划工作,红层找水打井 2.4 万口,解决 8.4 万农民饮水困难。

( 7 )实施安居行动。 解决 2800 户农村特困无房户和受灾群众的住房困难;建立廉租住房制度,廉租住房保障覆盖面扩大到 80% ,为城镇居民提供经济适用房 10000平方米;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程 150 户。

( 8 )实施扶贫解困行动。 解决 34709 名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改善 30106 名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 ( 9 )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行动。 完成 26 家重点工业污染企业的限期治理任务;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管力度,取缔城市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污口,综合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 5 家;继续推进和巩固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建设工程,实施森林管护 867 万亩,建设公益林 12 万亩,巩固退耕还林 63.75 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100平方公里;新建沼气池 2.8 万口;大力推进土地整理“金土地”工程,完成土地整理规模 7 万亩,实现新增耕地 0.7 万亩。启动达县城市污水管道工程,解决南城生活污水处理。

( 10 )实施完善城市功能行动。 建成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全市新建自动气象监测站 41 个;启动达州市博物馆主体工程建设;启动达州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在城区建成一座 CNG 加气站;改造人民公园,打造凤凰山景区。

2 1 .扶贫开发“一体两翼”战略: “一体”是指新村扶贫,“两翼”是指劳务扶贫和产业扶贫。“一体两翼”是国家制定的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突出了以新村扶贫、劳务扶贫、产业扶贫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

22、红军精神 :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

抗洪精神 :万众一心,顽强拼搏,自立自强,不胜不休。 十运精神 : 和衷共济、负重拼搏、锐意创新、勇攀新高。

2 3 .“十大责任制”: 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科学决策制、督促落实制、项目公示制、过程监控制、政务公开制、社会评价制、信息报送制、责任追究制。

推荐第7篇:达州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四川省

【发布文号】达州市人民政府令2013年第61号 【发布日期】2013-04-10 【生效日期】2013-05-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四川省达州市人民政府

达州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 达州市人民政府令[2013]61号

《达州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3月21日达州市第三届人民政府第3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3年5月10日起施行。

市长: 包惠

2013年4月10日

达州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爱国卫生工作,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创造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城乡人居环境,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四川省爱国卫生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达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达州市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义务参加爱国卫生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爱国卫生工作,是指改善卫生环境和公民生活质量,预防和减少疾病,提高公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的社会性、群众性卫生活动。

第四条 爱国卫生工作实行政府组织、部门协作、全民参与、属地管理、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原则。

第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一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爱国卫生工作,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实行目标绩效管理,统筹安排部署,保障必要经费,加强督促检查,促进爱国卫生工作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第二章 职责与任务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由同级政府卫生、发展改革、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住房城乡规划建设、交通运输、水务、农业、商务、城管执法、工商等部门组成,实行同级政府领导下的爱卫会委员部门分工负责制。

各县(市、区)爱卫会应在市爱卫会的业务指导下开展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人员,负责爱国卫生工作。

第七条 各级爱卫会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检查本行政区域内的爱国卫生工作,宣传贯彻有关爱国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制定爱国卫生工作规划、计划和规范,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爱国卫生活动,组织开展卫生城市(县城)、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卫生单位创建工作,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爱国卫生科学研究、对外交流合作等爱国卫生工作。

第八条 市、县(市、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爱卫办”),设在市、县(市、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检查本行政区域内的爱国卫生工作;向同级爱卫会提出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的建议;组织、参与对卫生城市(县城)、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卫生单位的评审和复查工作;配合同级政府目标绩效办开展爱国卫生目标绩效考核,提出整改意见;承办同级爱卫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完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卫生及有关部门制定有关规划和计划,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第十条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当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卫生科学知识,提高健康教育普及率,增强城乡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第十一条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托幼机构应当进行卫生常识教育,使青少年和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十二条 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要采用多种形式对卫生防病知识进行宣传,刊播改善卫生环境、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公益广告,促进卫生防病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三章 管理与监督

第十三条 每年4月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

单位和个人要积极参与爱国卫生月活动。

第十四条 各地、各单位在爱国卫生月和重大节假日期间,应当组织人员集中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各地、各单位应建立爱国卫生义务劳动、门前双“三包”、病媒生物防制、清扫保洁、周末卫生日、检查评比和奖惩等制度。

第十五条 发生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动员公众参与爱国卫生工作,落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具体措施,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第十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建立完善病媒生物防制组织网络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体系。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由各级爱卫会统一安排部署,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组织实施。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定期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活动。单位、个人应当配合实施,使病媒生物的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加强对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病媒生物密度的监测,提供预防控制技术指导,并对预防控制效果进行评价。

第十七条 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应当符合有关标准和管理规定,保障人身安全,避免和减少环境污染。

病媒生物消杀药物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应当符合农药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等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 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卫生城市(县城)标准,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和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并按期达到国家和四川省规定的有关卫生指标。 第十九条 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应当达到《城市容貌标准》。城市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平整,下水道无垃圾堵塞现象;主要街道两侧建筑物整洁美观,无乱张贴、乱涂写、乱设摊点现象,广告、牌匾设置规范,居民楼房阳台屋顶无乱堆放和乱挂衣物等现象;沿街单位“门前三包”等责任制度落实,车辆停放整齐;废物箱等垃圾收集容器配置齐全,无乱扔乱吐现象;城区无卫生死角,街巷路面普遍硬化,无残垣断壁、乱搭建、垃圾渣土暴露和违章饲养畜禽现象。建成区清扫保洁制度落实,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主要街道和一般街道保持整洁。

第二十条 公园、游园、广场等城市公共场所应当保持整洁美观,无乱摆摊点、乱停车辆、乱扔垃圾等现象,游乐休闲设施应完好、整洁、安全。

第二十一条 城市环卫设施设置应当符合《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布局合理,数量规范、管理规范。公共厕所的建设和管理应当符合《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城市公共厕所规范与设计》要求,城市主次干路、人流和车流量大的道路沿线、公共汽车首末站、汽车客运站、火车站、机场、码头、旅游景点所设置的公共厕所不低于二类标准。环卫设施标志标识规范,符合相关要求。

第二十二条 城市河道、湖泊等应当保持水面清洁,无漂浮垃圾;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

第二十三条 乡(镇)、村应当结合乡(镇)、村建设规划,组织开展改水改厕工作和环境卫生建设工作。

第二十四条 城镇要建立布局合理、高效、卫生的生活垃圾收运网络,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定点收集、统一运输、集中处置;大力推进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最大限度地降低垃圾填埋数量,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和防止环境污染的统一。

农村生活垃圾推行户分类、村分类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方式,纳入城镇垃圾处理系统;在当地环境容量范围内,可以选择经济、适用、安全的处理、处置技术,就地消纳处理。垃圾需要填埋的,填埋点由县级相关部门统一确定和管理。

第二十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完善环境卫生和相关生活设施,做好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改善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环境卫生。

第二十六条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本系统内部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卫生责任,开展卫生环境治理,达到国家和四川省规定的有关卫生标准。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爱国卫生工作计划和标准,制定本辖区爱国卫生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开展爱国卫生知识宣传,建立日常卫生保洁制度,确定专人负责辖区内公共区域的清扫保洁工作,并组织动员村(居)民参与庭院卫生整治和公益卫生活动。

社区的物业管理、自治组织应当接受同级爱国卫生组织的业务指导,积极开展卫生健康知识宣传、社区环境卫生治理,保持社区环境整洁。

第二十七条 公民应当参与爱国卫生活动,提高卫生素养,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维护社会公共卫生。

第二十八条 禁止在下列公共场所吸烟:

(一)幼儿园、中小学校、青少年宫;

(二)中小学校以外的其他学校室内区域;

(三)妇幼保健院(所)、儿童医院;

(四)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室内区域;

(五)图书馆、影剧院、音乐厅、展览馆、美术馆、博物馆、体育馆、会议室等室内区域;

(六)国家机关提供公共服务的办事场所室内区域;

(七)商场、书店、营业厅等场所室内区域;

(八)公共汽车、出租汽车、轨道交通车辆、客渡轮等公共交通工具内;

(九)国家规定的其他公共场所。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公共场所,应当确定禁止吸烟区(室)和吸烟区(室),室内吸烟区应当设有通、排风设施。

第二十九条 建立爱国卫生评价制度。组织对社会卫生水平和居民健康生活水平进行评价,并定期公布评价结果。

单位应建立卫生检查评价制度,定期开展卫生自查自纠。

第三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爱国卫生工作群众监督举报制度,设立举报信箱、投诉电话和其他联系方式,及时查处影响爱国卫生工作的行为。

新闻媒体应当做好对爱国卫生工作的舆论监督。

单位和个人应当接受爱国卫生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予以整改。

第三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和推动卫生城市(县城)、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卫生单位创建活动,按照国家和四川省相关标准,制定和实施创建规划,为创建活动提供保障。

获得卫生城市(县城)、卫生乡(镇)称号的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和发展卫生创建成果。

第三十二条 各级爱卫会应当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负责对辖区内卫生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和调研考核,促进卫生创建活动有效开展。

各级爱卫会应当加强对已命名为卫生城市(县城)、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卫生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定期对其进行复查。

第四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三条 对在爱国卫生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爱卫会按照国家、四川省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获得市级以上爱国卫生先进荣誉称号的单位,由各地人民政府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中给予加分奖励,具体加分办法由当地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三十四条 获得省级以上爱国卫生先进荣誉称号的,由省级以上爱卫会组织复查;获得市级卫生城市(县城)、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卫生单位的,由市爱卫会组织复查,复查合格的保留其荣誉称号,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取消其荣誉称号。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单位和个人不配合开展或者不参与杀灭病媒生物活动,病媒生物密度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1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2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行为,由有关部门按照《四川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进行处理。

第三十七条 除本办法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规定外,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由相关执法部门按照现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处罚;未予处罚的,由爱卫办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处罚,拒不依法处罚的,由有权机关追究其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三十八条 在爱国卫生工作中,有关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拒绝、阻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理。 第四十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3年5月10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期满自动失效。在有效期内,法律、法规、规章或上级规范性文件另有规定,或已按程序对本办法作出废止、修改、失效的决定,从其规定。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推荐第8篇:达州市通川区人民政府

QFFD—2010—017

达州市通川区人民政府

关于规范烟草专卖零售点合理布局的通告

为维护国家烟草专卖制度,规范卷烟流通秩序,合理配置烟草专卖市场资源,确保我区烟草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和《四川省烟草专卖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现就我区规范烟草专卖零售点布局的有关事宜通告如下:

一、适用对象

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通川区行政区域内申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适用本通告。

二、布局原则

(一)坚持总量控制原则。根据辖区人口数量、交通状况、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能力等因素,按年度确定零售点总量,并对其经营条件进行规范和明确,。

(二)坚持科学布点原则。根据年度零售点总量,科学布点,间距适当,确保消费者就近方便购买到烟草制品,保障零售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三)坚持逐步规范原则。本通告施行前已依法取得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但经营地址不符合本通告要求的,通过自然淘汰、行政引导、依法取缔等办法,逐步调整至符合规划标准。

三、布局标准

(一)城区区域(东办、西办、朝办、西外镇)每个烟草制品零售点覆盖人口数量不低于250人,乡镇(莲管委、北外镇、罗江镇、魏兴镇、蒲家镇、双龙镇、复兴镇、东岳乡、新村乡、盘石乡)每个烟草制品零售点覆盖人口数量不低于300人。

(二)城区主要街道零售点间距不少于30米,

(三)部队营区、监狱、在建建筑工地内可设置1-2个零售点。

(四)大专以上高等院校内,在适当间距的前提下按每500人设立1个卷烟零售点。

(五)农贸、商贸市场内经营户在200户以上的,烟草制品零售点不超过10个;经营户在200个以下的,烟草制品零售点不超过5个。

(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受烟草制品零售点间距的限制:

1、床位在100个以上的星级宾馆、酒店或招待所;

2、营业面积在150平方米以上的餐饮场所、娱乐场所、度假村等相对封闭以满足停留在设施内特定顾客消费的经营场所;

3、营业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商场、超市、购物中心;

4、连锁经营的商业企业。

(七)下列场所或区域禁止设立烟草制品零售点:

1、中(小)学校、幼儿园内部及其大门100米距离内;

2、管理方明确禁止吸烟的综合市场、名胜古迹、图书馆、纪念馆、少年宫等场所;

3、流动摊点及占道经营的摊、点、亭等;

4、主营化工、农药、油漆等对人体有害或易燃易爆商品的场所;

5、外商投资的商业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经营的场所,或者以特许、吸纳加盟及其他再投资等形式变相经营的场所;

6、在民用住宅内从事经营活动的;

7、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禁止设置烟草制品零售点的其他场所。

四、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四日

推荐第9篇:四川省达州市人民政府

四川省达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

县.区政府各部门: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保证经费投入,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为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全面发展,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川府发[2003]70号)精神,现将完善我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对义务教育的领导,肩负起改革和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重大责任

(一)农村义务教育实行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分级办学,以区统筹、各开发区为主的体制。各移民开发区管委会对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区、乡(镇)政府承担相应责任。

(二)县.区政府负责指导全县.区教育发展规划,组织协调教育发展,编制上报本区教职工编制方案;建立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减免有关费用,组织实施助学活动;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组织协调教育系统对口支援工作;加强教育督导检查,确保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三)各地对基础教育工作,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发展负有主要责任,主要负责制定本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规划,重点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认真慎重,依法合理逐步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根据《四川省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达州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办法的通知》(达府办发[2003]71号),提出本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方案,并根据区政府核批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学校教职工编制;调整本级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教育经费预算,合理安排使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确保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统一发放;统筹安排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筹集并合理安排使用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资金,组织实施管理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校舍建设,并按市政府有关规定提供学校建设用地,减免有关配套费用,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建立对农村中小学违规收费的督查机制;指导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治理中小学薄弱学校,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依法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维护学校治安、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治理学校周边环境;开展\"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及对农村贫困学生进行\"一帮一\"等多种形式的助学活动;建立健全对乡(镇)政府教育工作和农村中小学校的督导评估制度,加强对乡(镇)政府教育工作和农村中小学的督导评估工作。

(四)乡(镇)政府要完善和落实资助经济困难学生上学的政策和制度,负责依法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维护学校的治安、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积极筹措经费,排除中小学危房,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继续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中的作用,积

极认真、依法操作和使用好\"一事一议\"政策,努力改善村小办学条件。

二、建立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五)依法完善县、区(管委会)、乡(镇)政府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确保义务教育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使在校学生人平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要用足用好已有的教育筹资政策,拓展新的教育投资渠道。

(六)各地区要保证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财政统一发放。县财政和县教育局要统筹安排市财政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其中乡村两级办学补助和农村义务教育补助,2004年至2006年全部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以后主要用于弥补农村正常办学经费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补助,确保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发放。市政府加强对教师工资发放的监控,对挤占、挪用教职工工资的,市财政将停拨、减拨直至扣回转移支付补助。

(七)保证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安排,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市政府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文件规定核定的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和定额,各地区要结合本级财力统筹安排尽力予以保证,逐步达到市政府规定的定额标准。

各地区要加强对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安排使用的监管。农村中小学按市政府规定向学生收取的杂费,不得用于教职工工资、津贴、福利、基建等开支,全部用作学校公用经费开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平调,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不得从中提取任何性质的调节基金。各中小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公用经费的财务管理,公用经费开支由学校校长严格按规定的开支范围审批,要提高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益。学校代收学生的书本费,直接用于购买书本,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

(八)保障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学校建设的必要投入。各地区要建立定期的校舍危房勘查、鉴定工作制度和校舍危房改造经费保障机制。高度重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要将新增危房的改造列入本级教育发展计划,对现存的农村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要结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限期改造;要切实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校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和管理,确保不出现新的危房,如果出现新的危房,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各地区要设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专项资金,要切实担负起责任,保证经费投入,确保及时消除危房;市财政设立中小学排危专项经费,每年安排10%的城市建设配套费扶持农村中小学排危,改善办学条件。可以通过村民自愿提供劳务等方式,支持农村中小学校舍的维护和修缮。

农村税费改革后,各级政府要使农村中小学有稳定的经费来源,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正常经费和校舍危房改造资金投入。

(九)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和固定资产的管理。要加强对教育投入的执法监督和审计监督,各地区审计、监察部门会同教育部门每年组织1次教育经费投入、使用和管理情况的专项检查,向市政府报送审计报告。各开发区要确保预算安排的各项教育经费按时足额拨付到位,不得挤占、截留、挪用,拖欠,否则严肃查处。农村中小学要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财务、会计机构。学校要严格按规定范围和标准安排使用经费,按年度公布收支情况,严禁挪作他用。要节约开支,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学校要严格执行市政府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名义向学生收取规定项目以外的费用或擅自提高收费标准。

各地区要采取有效措施,清理核实农村中小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欠债,摸清债务来源和使用情况,制定还款计划。要深入细致做好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协调工作,不得因追索债务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对强迫学校停课,将师生逐出校园及其他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农村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由校长全面负责学校校舍等国有资产的管理。

(十)抓好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继续抓好全国对口支援薄弱山区教育、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农村贫困地区学校工作。要开展经常性的助学活动,把筹集的社会资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学。要建立包括检查、评比、表彰、奖励在内的行之有效的机制,落实专人负责,确保学校对口支援工作落到实处。

三、严格人事编制管理,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十一)县编制、教育、财政部门,严格按照《四川省达州市机构管理编制办法》(达州委办[2002]120号)和《四川省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达州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办法的通知》(达州府办发[2003]71号),核批各地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方案。各地区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同级教育、财政部门在市核定的编制总额内,依据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生源变化和学校布局调整等实际情况,及时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并认真贯彻执行。

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或变相占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农村中小学不得超编聘用人员,不得使用编外人员顶编在岗工作。

(十二)加强农村中小学人事管理。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按有关规定履行对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培养培训职能,会同人事部门履行对中小学教师的招聘录用、职务评聘、调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职能,乡(镇)、村无权聘任中小学教职工。农村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考核、交流由本地教育行政部门按管理权限归口管理。

乡(镇)政府对本辖区的教育管理体制,由县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十三)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按需设岗、民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大力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已经全面展开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开发区,要积极推进改革的深化,认真做好中小学未聘人员分流工作。各开发区要按照有关文件精神,优化教师队伍,多渠道妥善分流和安置中小学未聘人员,超编学校要建立分流机制,尽快消除超编现象。在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实行中小学校长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坚决清退农村中小学代课人员,妥善处理好清退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对于清退代课人员后暂时出现的缺编情况,可以临时聘用具备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任教,并与之签订有明确期限的临时聘用合同,聘用期一般为1年;也可采取公开招聘、对口支教、轮流支教等办法,缓解教师缺乏问题。

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小学任教人员必须逐步具备相应教师资格。对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必须及时调整出教师队伍,积极吸引具备教师资格的合格师资到缺编学校任教。

(十四)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各地区要认真贯彻执行市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相关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要统一管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加大教师全员培训的力度,造就一支能适应素质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队伍。

四、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保证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十五)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落实各级政府的工作责任。各地区要按照本通知要求,明确农村义务教育分级、分工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保证各项要求落实到位。要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情况年度报告制度。各地区每年3月底以前,必须将本地实施义务教育的进展情况向区政府报告。要建立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发放情况和义务教育经费年度执行情况的综合通报与公告制度。

各级政府对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发放情况和中小学违规收费情况要加大监督力度,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教职工工资发放的监督举报电话分别设在财政和监察部门,中小学违规收费的举报电话分别设在教育行政和物价部门。

各级政府督查室要加大督查力度,对发现的突出问题要落实到有关部门,限时查处。要建立健全市政府对各地区对乡(镇)政府的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制度,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的情况建立每年一次的督导检查和考核制度,乡镇义务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考核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各乡镇制定。

(十六)建立表彰奖励与责任追究制度。市政府对积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卓有成效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各地区对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各地区主要负责人是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凡拖欠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的开发区,不得用财政资金上新的建设项目,不准机关盖办公楼,买小轿车,不准领导出国,违者要追究领导责任。对挤占挪用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拖欠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不及时修缮危房或管理不善造成重大安全事故,以及违反编制管理规定超编制招聘人员的,要追究领导和直接管理者的责任。追究办法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规定执行。

推荐第10篇:达州市审计局文件

达州市审计局文件 达审发„2009‟7号

达州市审计局

关于印发《中层干部空缺职位竞争上岗

实施意见》的通知

本局机关各科室:

•达州市审计局中层干部空缺职位竞争上岗实施意见‣已经2009年2月9日局党组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九年二月九日

- 12作风正派,清正廉洁。近3年无违纪违规事件发生,未受到党纪、政纪、法纪处理。

2.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3.必须有科员以上非领导岗位3年(含3年)以上工作经历。

4.近三年年度考核均为称职以上。 5.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6.具有局机关在编公务员身份。 7.服从局党组的岗位安排。

四、程序和办法

根据干部选拔任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实际,本次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按以下主要步骤进行:

(一)成立中层干部竞职工作领导小组。部分空缺职位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必须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为确保整个竞职工作顺利进行,经局党组研究,决定成立达州市审计局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新权同志任组长,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游从文同志任副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罗谦、王隆琼、聂永生、副局长张国煌、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屈戈林、党组成员、总审计师徐浩、局人事科长潘道萍、监察室主任王黎明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竞职方案制定、审查申报人员资格、组织竞职大会、提出任职意见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游从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潘道萍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竞职上岗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其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讲政治,讲正气,讲大局,认真履行职责,确保中层干部竞职工作有序进行,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二)制定方案,公布职位数(2月9日——10日)。召开局党组会议,成立中层干部竞职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实施方案,决定中层干部竞争职位数。在全局召开动员大会,向职工公布竞职职位数。

(三)自愿报名,资格审查(2月11日至13日)。按竞职条件规定,自愿申报拟竞争职位,本人须填写•中层干部竞职申请表‣。申请人只申报竞争正科职或副科职领导职务,不具体到某一个具体职位,报名于2月13日17时截止。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对申报竞职人员严格进行资格审查,初步确定竞职侯选人员名单。

(四)信任度测评,现场公布(2月17日上午)。召开全局职工大会,对经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的初步侯选人员进行满意度测评。正式竞职侯选人员的测评满意票必须过半。若测评满意票过半人数等于或少于竞争职位数,则由领导小组重新确定竞争职位数。

(五)竞职陈述,民主推荐。(2月17日上午)。召开全局职工参加的(参与竞争者除外)竞争上岗个人陈述会,个人陈述顺序随机抽取,陈述时间为每人10分钟以内,主要陈述个人基本情况、工作实绩及竞争上岗的想法和打算;每个竞职者陈述完

- 56争上岗中的不良行为,由纪检监察部门进行核查。一经查实,取消此次和下一次竞争的资格或任职资格,情节严重者将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主题词:审计

干部

竞争

通知 抄送:市人事局。

局内分送:局领导、存(2)

达州市审计局办公室

2009年2月9日印发

共印16份

第11篇:达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优秀]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6年2月23日在达州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代市长 罗 强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五”成就及2005年的工作回顾

“十五”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步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3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比2000年翻了近一番,年均增长11.6%,比“九五”快4个百分点。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5。第

一、

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由2000年的74.5、41.

7、58.1亿元,扩大到116.7、115.

7、110.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5.1%、20.6%、1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7亿元,比上年增长27.9%,比2000年同口径增长1.39倍,年均增长19%;财政支出完成47.5亿元,比上年增长19.6%,比2000年增长2.17倍,年均增长26%。

——推进了经济结构的大调整。

一、

二、三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42.7:23.9:33.4调整为2005年的34.1:33.8:32.1。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38%提高到48.3%。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农产品综合优质率由31.5%提高到49%,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4.8%提高到52.2%,劳务总收入5 年年均增长14.3%。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428家,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670个。传统工业竞争力增强,新兴优势产业加速壮大,“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开始起步。2005年,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4.1,比2000年提高105.4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2亿元,比上年增长35.1%,比2000年增长3.2倍,年均增长33.2%。市场体系日臻完善,城乡市场繁荣活跃,现代流通、金融保险、信息资讯、房地产、旅游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比2000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5.2%。2005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7.4亿元,比年初增加55.6亿元,比2000年增加194.3亿元,年均增长15.6%;各项贷款余额162亿元,比年初增加19.7亿元。

——奠定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建成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瓶颈”制约得到缓解,发展后劲显著增强。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5亿元,比上年增长30.8%。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8亿元,是“九五”期间的3.2倍。河市机场扩建、达万铁路、达渝高速公路、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项目相继建成。城乡电网改造

一、二期工程顺利完成。国省干线新铺筑高级路面660公里;新(改)建县乡公路1612公里,其中硬(油)化571公里,实现乡乡通公路,公路通村率达到98%。襄渝铁路复线、达成铁路复线、罗江口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各类水利工程95000处。完成成片造林192.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32.5%上升到2005年的35.6%。市场建设成效显著,涌现出了通洲商厦、北山超市、天泰药业等一批大型现代化购物中心、购物超市和连锁企业。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体制环境更加优化。国有企业改制面达到82%。顺利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免征了农业税及附加。投融资体制、政府机构、社会事业等各项配套改革全面推进。招商引资硕果累累,中石油、中石化、国电集团、成都新天通、成都地奥、云内动力、北京顺鑫、重庆新世纪、香港南益等一批大企业进驻达州。2005年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5.4亿元,比上年增长58.7%,是2000年的6倍。5年累计引进到位资金110.9亿元。对外贸易逐步扩大。

——提升了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提前5年实现城市中期规划目标,被列入全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大城市之一。200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25.5%,比2000年提高10个百分点。市中心城区控详规划覆盖率达到90%、各县(市)达到70%。以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为重点的城市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中心城区累计拆除旧房45.6万平方米,新建商品房屋606万平方米,新增绿地43万平方米;滨河游园、仙鹤广场、塔坨广场、城市中心广场建成投入使用,市体育中心、世纪广场建设进度加快,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西外新区新建成面积达到2平方公里。市级机关实现西迁。

——促进了社会事业全面进步。5年共获省科技进步奖9项,申请专利227件,获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区1个,创全国科普示范县5个,实施国家级重点科技项目12项,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8%。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普九”成果继续巩固,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所、国家级重点职中3所,为高等院校输送学生82206人。成功组建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达师专专升本工作通过国家评估。改造中小学D级危房96.9万平方米。2部作品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4部作品获“中国曹禺戏剧奖”,新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1个、省级文化乡镇10个。巴人文化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75%的乡镇、45.3%的村实现广播电视光纤联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3.6%。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改建乡镇卫生院200个,市中心医院、市二医院升级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市、县两级疾病防控中心建设和卫生执法监督、食品药品监督机构组建完成。有效防控了非典型肺炎、人感染猪链球菌等疫病,迅速扑灭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确保了公共卫生安全。群众体育工作三次获国家表彰。省“十运会”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新建体育场馆14个,改(扩)建8个。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从“九五”末的9.9‰、3.3‰下降到2005年的7.8‰、2.3‰。5年累计关闭取缔“十五小”企业290家,出境断面水质基本控制在Ⅲ类水平,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地方志、档案、保密、老龄、气象、水文、外事、侨务、对台、民族、宗教、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果。

——改善了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200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541元,比上年增长10.8%,5年年均增长8.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43元,比上年增加221元,年均增长7.7%。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8.3亿元,比上年增加42.3亿元,比2000年增加153.1亿元,年均增长14.7%。5年新增城镇劳动力就业12.3万人。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9.9万人(次),基金征缴达到7.6亿元。两个“确保”进一步巩固。城镇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开始启动。积极开展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帮扶工作,切实加大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工作力度,5年累计救助灾民880万人次,重建灾民住房18万多间,解决了21.2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改善了22.7万低收入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政府承诺为人民群众办的“实事”全面完成。妥善解决了城镇征地拆迁补偿和失地无业农民生产生活问题。城乡文化娱乐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全面发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丰富了城乡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确保了政治稳定社会和谐。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群众团体的联系。2000年建市以来累计办理市人大议案32件、代表建议批评意见878件、市政协委员提案1962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6%以上。依法治市、普法教育成效显著,命名表彰“民主法制示范村”87个。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按照市委树好“五个形象”的要求,不断加强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形成了风正人和事业兴的可喜局面。强化行政监察、审计和经济监督,政府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制定了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4个专项、21个部门应急预案,提高了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高度重视信访接待,开通了市长热线,切实解决群众合理的信访诉求,积极采纳群众的合理建议。扎实抓好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制定完善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公民列席、旁听政府常务会议制度,建立了专家决策咨询制度,努力增强政府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有效开展“平安达州”创建工作,安全生产形势和社会治安秩序稳定好转。国防后备力量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进一步加强,创建国家级“双拥”模范县1个、省级2个。

各位代表!

过去五年,我们虽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连续遭受“9.3”、“7.8”两次特大洪灾的袭击,但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24字”发展思路和“三大目标”、“三大任务”,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和行政水平,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的各项任务。这五年是我市经济发展又快又好的五年,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五年,是城乡面貌明显变化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五年。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中共达州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人民解放军驻达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关心支持我市改革发展稳定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达州正处于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期、改革纵深推进的攻坚期、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的冲刺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前进的道路上仍面临诸多困难。从总体上看,我市仍处于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发展阶段,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持续进行,土地、资金、能源等要素制约加剧,重大项目的争取和实施难度加大,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危险。从具体工作上看,一是工业化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二是城镇化水平不高,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化解乡村债务的任务艰巨。三是人口和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部分群众生活面临不少困难。四是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还存在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五是防灾、减灾、救灾任务艰巨,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能力有待提高。六是政府工作方式方法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创新不够、工作不实、效率不高、为政不廉等问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不同程度存在。在今后的工作中,市政府将在各位代表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十一五”发展展望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融入成渝、联动秦巴,强工重农、兴城活商,追赶跨越、富民强市”的跨越式发展思路,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本建成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川渝鄂陕结合部大城市、秦巴地区经济文化强市,努力构建活力达州、开放达州、和谐达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根据市委《关于制定达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人民政府编制了《达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提交本次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十一五”期间,我们将认真组织实施大会通过的《纲要》,力争在以下六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居于秦巴地区领先地位。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全省排位力争提升1位,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赶上全省平均水平。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各级财政状况明显好转。

——特色产业形成新亮点。坚持走差别竞争、特色取胜之路,充分挖掘经济资源和发展潜力,着力培育“五大产业链”。以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为载体,打造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链;以达钢等一批骨干企业为龙头,打造煤-电-冶-建产业链;以农业产业化为主攻方向,打造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以建设秦巴地区商贸中心为目标,打造现代物流产业链;以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打造旅游产业链。与此同时,县域经济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局面。

——城市建设塑造新形象。按照“规划先导、构建框架,组团开发、市区(县)联动,市场运作、分步实施,完善功能、突出特色”的思路,努力把达州建设成为布局合理、交通畅达、功能完备、文化厚重、环境优美的山水城市。到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0%以上,力争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到50万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以上,初步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大城市。

——发展能力得到新增强。始终保持强劲投资力度,建设好达陕高速公路、环城公路、达成铁路复线、襄渝铁路复线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力争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以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0%,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水和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95%以上,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突破性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普及,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城乡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控制在5‰以内,总人口控制在653万以内。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持续推进。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持续好转。逐步建成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小康生活迈向新阶段。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每年提高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8%以内。建立起覆盖全市城乡的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人口。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基本实现富裕型小康。

三、2006年政府工作意见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7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8%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3‰以内。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三村建设”和“和谐新村建设”为载体,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稳定完善农村政策。认真落实中央支持农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做到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高于上年。巩固税费改革成果,稳步实施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落实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继续延伸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鼓励和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保险工作。积极化解乡村债务,确保基层政权正常运转。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扶持和做大做强一批有一定基础和市场份额的龙头企业,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以打造中国苎麻基地和建设“中国油橄榄之都”为突破口,全面抓好优质粮油、畜禽、薯类、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继续实施生猪、肉牛、乳业三大畜牧产业化项目,建好一批规模养殖场,加快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连接机制,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抓好“五良配套”,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以解决行路、饮水、上学、看病“四难”问题为重点,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贫困山区公路建设投入力度,新增通乡油路80公里、通村公路280公里;继续实施“人饮工程”和“红层找水”工程,新解决3万人饮水安全和11万人饮水困难问题;加快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步伐,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城市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同步享受当地农村“两免一补”政策;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办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努力推进以沼气为主的农村新能源建设。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进农民工培训和农民再教育工程,打造劳务品牌。推进城乡平等就业,做好外出务工农民合法权益保护工作。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重点中心场镇建设,规划修编一批小城镇,引领非农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坚持开发式扶贫,继续实施五大扶贫工程,解决好贫困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困难。

(二)着力发展优势产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打造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链。大力支持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在我市境内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扩大产能规模。年内建成罗家寨天然气净化厂,力助普光、罗文铁山坡天然气净化厂开工。加快汇鑫能源天然气综合开发、开江“舰船燃气轮长试基地”项目建设步伐;做好中石化30万吨合成氨联产48万吨尿素、香港玖源40万吨合成氨联产70万吨尿素、巴蜀电力公司4×35万千瓦天然气发电、四川中孚化学能源公司100万吨甲醇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加快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建设步伐,竭力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扩大与中国石油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更多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

加快煤电冶建产业发展。以达钢、达竹煤电、华蓥山电厂、川东水泥等骨干企业为依托,做强煤业、拉动电业、壮大冶金建材业,打造综合开发、协作配套、相互支撑的煤-电-冶-建一体化产业链。重点抓好恒成能源公司年产60万吨原煤扩能、华蓥山电厂2×30万千瓦技改工程、达州电厂2×30万千瓦异地扩建、川东水泥180万吨/年干法旋窑水泥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达竹煤电集团煤矿扩能,加快龙门峡北矿开发前期工作。加快达钢联产项目的实施,尽早实现年产铁、钢、材、焦各200万吨的目标。

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促进结构升级。抓好华润蓝剑30万吨啤酒/年、云内动力达州公司5万辆汽车/年、达钢高炉煤气综合利用、万源荷田薯类综合开发等一批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支持金桥麻业、智鹏苎麻深加工技改扩能。加强重点领域先进应用技术的研发转化和科技创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延长产业链。着力把川环科技、地奥天府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企业培育为大公司、大集团。加快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积极发展IT产业。

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节。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实行跟踪服务,科学分析、合理调度,有效配置生产要素。建立企业发展基金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着力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抓好煤、电、油、气、运的综合协调。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润增长实现双25%。

(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着力加快旅游业发展。突出“巴山风光、巴山红军、巴渠文化”三大主题,注重开发旅游商品,强化旅游项目招商,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加大巴人文化规划开发力度,积极争取建设巴人文物博物馆。抓好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的规划建设。加快建设川陕苏区将军园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执行好渝达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做好“红岩魂”旅游线路向我市延伸的工作。办好达州首届旅游发展大会。

着力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规划建设西外火车站综合物流园区和南外堰坝化工物流园区,精心打造老城区核心商业圈和一批特色商业街。培育和建设一批大型专业市场和特色市场。支持骨干流通企业加快发展,培育物流龙头。

着力开拓城乡市场。抓好创建示范社区商业活动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速推进“百家超市进乡镇,一村一店连万户”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择时举办购物节、物交会等商贸活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商业领域的欺诈行为,重点抓好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市场专项整治,营造守法经营、放心消费的良好市场环境。

(四)加强项目和投资工作,拉动经济有效增长

认真组织开展“项目年”活动。强化项目兴市、项目兴业的理念,在全市上下掀起抓项目、增投入、促发展的热潮。突出重点,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集中力量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年内要竣工投产的15个项目、加快建设的13个项目、争取开工的33个项目、做前期工作的32个项目全部按计划顺利实施,构建梯次推进、持续增长的项目体系。层层建立完善项目工作责任制,每一个项目都要定人定责定时,严格考核奖惩。加快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和投资失误责任追究制,严格实行项目业主制、合同制、资本金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五)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资源配置市场化

深入推进“三个转变”,大力发展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切实保护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合法权益。引导民营企业以诚信守法、规范经营、创新管理、科技进步为重点,提升档次,加快发展。严把国有资产评估、交易、监督等环节,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全面整合国有资源,完善市级机关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管理办法,提高经营效益,增强政府调控能力。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加快推进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和供水、供电、供气等公用事业改革。深化预算内外综合财政预算、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财政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会计委派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加快建立公共财政步伐。坚持依法治税,强化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级金融组织体系,支持政策性银行、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深化改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资金运用效率,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围绕优势产业和城乡基础设施,精心筛选、研制、包装一批优秀招商项目,以成渝经济区和沿海发达地区为主攻方向,积极参加和组织好各类招商活动。完善重大招商项目协调服务机制,抓好引资项目的跟踪落实,提高履约率。积极改善投资环境,支持外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促进其增资扩股。深入推进区域经济技术合作。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亿元以上。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落实出口创汇优惠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勇闯国际市场,提高我市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力争自营出口上一个新的台阶。

(六)办好省“十运会”和“残运会”,加快大城市建设步伐

四川省第十届运动会和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将于今年8月在我市举办,这为达州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要大力宣传,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在全市上下营造浓厚的盛会气氛。周密部署,倒排工期,千方百计确保市体育中心和运动会配套场馆按时按质建成使用。精心谋划、科学组织运动会的各种赛事和各种活动,高度重视城市消防、安全保卫、食品卫生和交通管理工作,确保两个运动会安全、有序、顺利举行。做好参赛工作,加强科学训练,提高竞技水平,勇夺优异成绩,努力在城市面貌、精神风貌、组织接待、体育竞技等方面树形象、争一流,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推动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大城市建设步伐。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按照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抓紧总规修编。加快编制完善分区规划、专业规划、城市控详及景观规划等各类层次规划。强化规划执行监管,严格按规划审批和实施建设项目,逗硬查处违规违章建设行为,从规划控制上保证城市布局、结构、功能、特色的和谐统一。

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西外新区市政道路延伸线建设,完成滨河路西段快速通道,尽快开工建设环城公路,保障和提高城市交通通达能力。抓好城市天然气管网改造、南城给排水管网改造、城市供水水源引水工程等项目建设,增强城市保供能力。完善城镇防洪预案,做好州河流域梯级防洪方案和病险水库整治。搞好市场、公厕、公交站点等公用设施布局和建设。完成凤凰山风景区、达州植物园、滨河路续建工程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充分展示城市新貌。加快西外新区和南城发展步伐,疏解老城居住人口,营造宜人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好世纪广场,建好红军亭,恢复“巴山魂”群雕,加快翠屏山综合开发。理顺体制,加强管理,大力实施以“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营造整洁、优美、有序的城市环境。

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以“建文明达州城,做文明达州人”为目标,从我做起,从细微处入手,塑造新时期城市精神和市民精神。加强出租车、宾馆、商场、餐饮等服务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规范管理,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加快提升窗口单位服务水平。大力培育市民良好习惯,做健康向上、文明热情的东道主,共同塑造城市良好形象。

(七)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达州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重大决策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协商和政府部门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对口联系制度。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深化村(居)务、厂务、校务公开,使群众充分享有民主权利。扎实搞好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民主法制示范创建活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人民团体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

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科技教育投入,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加快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发展高等教育,扶持和规范民办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稳定教师队伍。抓好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大力引进高层次、实用型和紧缺急需人才。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处置,积极发展城镇社区卫生服务,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力度,确保人民群众食品用药安全。繁荣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艺创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抓好民族民间文化和文物保护工程的普查、申报和传承。认真搞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全面抓好哲学社会科学、地方志、档案、保密、老龄、气象、水文、外事、侨务、对台、民族、宗教等其他各项工作。

充分兼顾社会各方面利益。认真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支持发展社区就业和灵活就业,对困难行业、困难人群实施就业援助,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各级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网,促进充分就业。做好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和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整体保障程度。依法推进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的扩面工作,强化基金征缴和监管。城市低保坚持应保就保,农村低保年内全面启动。加强农资价格、电价、药价以及教育、医疗收费的监督管理。切实关心困难群众生活,广泛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依法保障妇女儿童、未成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做好防灾救灾减灾工作。继续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年内办成13件实事。

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积极推行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搞好达钢等重点工业企业循环经济试点。积极开展节水、节电、节气活动,加快建设节约型机关、节约型社会。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三同时”制度,突出以饮用水源安全、矿山环境安全和规模化养殖污染为重点的综合整治。严格控制大气污染,强化城市扬尘治理。加快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以“打造绿色城市、建设生态达州”为目标,扎实开展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全面启动生态建设规划。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切实保护好城乡生态环境。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积极应对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努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逗硬落实责任追究制,强力整治安全隐患,严查重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回应不同社会群体的诉求,进一步提高市长热线群众反映问题的办理实效。编制完善各级各部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健全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多管齐下,综合施治,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达州”创建活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推进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普及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加强人防设施的建设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双拥”活动,增进军政军民团结。

四、大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时代的召唤、历史的重任、人民的期盼,对政府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各级政府机关和全体工作人员要牢记“两个务必”,坚持“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树立“为民、务实、公信、团结、清廉”的形象,全面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法治型、服务型、廉洁型政府,不断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大力加强作风建设。树立崇尚事业、追求卓越的理念,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干事业的激情,培养干实事的作风,增强干成事的能力。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埋头苦干的作风,使实干精神成为政府公务员队伍的一种时尚。大力弘扬超越自我、与时俱进的作风,永不懈怠,勇争一流,努力在全市上下形成“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大力弘扬雷厉风行、务求实效的作风,反对敷衍塞责、各自为阵、办事拖拉的现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奋发有为,又量力而行,协调推进改革和各项建设事业。坚持勤学、勤俭、勤政为民,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主动为基层、为企业、为群众服好务。

大力加强制度建设。认真清理政府公务活动和行政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对行之有效的要不折不扣地坚持,对不合时宜的要予以取消或修正。建立健全公务员学习培训和考核考评制度,开展政府机关“作风建设月”和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努力造就高素质公务员队伍。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推进体制创新,切实解决缺位、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加强政府法制建设,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和《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加强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和行政赔偿制度,严防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重点解决好有法不依、执法不公、多头执法和乱收费、乱罚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科学实施听证、公示和专家咨询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加强诚信社会、诚信达州建设。

大力加强效能建设。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执行就是效率。各级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强化执行、提高效率的理念,讲政治,讲大局,讲服从,令必行,行必果,禁必止,畅通政令,坚决杜绝推诿扯皮、中梗阻塞的现象。严格实行层级负责制和绩效考核制,健全执行体系,优化工作流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提高执行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定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都永不放弃,永不找借口开脱,满怀激情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大力加强廉政建设。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对人民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的天职。要切实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的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述职述廉制度。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工作,加大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重点查处领导干部身陷不法利益格局、侵吞国家和集体资产、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案件。加强行风政风建设,扎实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

长风破浪千帆竞,万紫千红又一春。全面完成“十一五”和2006年的各项目标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凝聚全市640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完成“三大任务”、实现“三大目标”,建设富裕、文明、美好的新达州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和说明

1、“五个一”工程奖:指每年在舞台剧、电视剧、歌曲、理论文章、电影等五个领域的创作中,各评选一个一等奖。等次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

2、中国曹禺戏剧奖:是以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名字命名的戏剧创作全国最高奖,每年举办一次,内容包括曲艺、小戏小品等类别。2005年“中国曹禺戏剧奖”改名为“中国戏剧奖”。

3、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指以县医院、中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执法监督、妇幼保健院(所)等县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站为网底的三级卫生服务体系。

4、两个“确保”:指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5、以工代赈: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现阶段,以工代赈是一项农村扶贫政策,主要用于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基础设施薄弱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国家以工代赈投入纳入中央财政预算,地方各级以工代赈配套投入纳入地方本级财政预算。以工代赈投入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社会投入,共同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以工代赈重点建设内容是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相关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工程,包括县乡村公路、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基本农田、草场建设、小流域治理,以及根据国家要求安排的其他工程。

6、“五个形象”:指中共达州市委提出的树立为民的形象、务实的形象、公信的形象、团结的形象、清廉的形象。

7、“三村建设”:指班子队伍带村、人才科技兴村、民主法治管村。

8、“和谐新村”:指在一个行政村辖区内,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和环节相互协调,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得益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具有达州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9、“五良配套”:指良壤、良种、良灌、良制、良法配套。

10、“两免一补”:“两免”指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免收学杂费和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免规定的教科书费用;“一补”指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合称“两免一补”。

11、“五大扶贫工程”:指新村扶贫、移民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和牧区扶贫。

12、“万村千乡” 市场工程: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商务部2005年在全国开始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引导和鼓励城市大中型流通企业延伸连锁经营网点到农村,在县城建配送中心(店),到乡(镇)和村建便民连锁“农家店”。在把工业品送下乡的同时,疏通农产品进城渠道。省委、省政府决定,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在120个试点县建成200个县(市、区)连锁配送中心(店),3000个乡(镇)连锁配送超市,7000个村社便民连锁“农家店”。目前,我市已有3个县纳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县,力争三年内7个县(市、区)全部纳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全面建设改造乡村商业网点。

13、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指污染治理设施与建设项目必须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14、商业贿赂专项治理:主要是查处政府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参与和干预企业事业单位经营活动,谋取非法利益、索贿受贿的行为。

15、“四个一批”:指重点建设项目年内竣工投产一批、加快建设一批、争取开工一批、加快前期工作一批。今年我市共安排“四个一批”重点建设项目93个。

⑴竣工投产项目15个。其中:能源项目3个(华蓥山电厂2×30万千瓦技改,罗江口电站,达州市电网建设);工业项目4个(达钢炼钢系统改造,华润蓝剑达州公司迁建,利森水泥,美好塑料纺织项目);交通项目1个(全市通乡公路);农业及水利项目3个(大竹县龙潭水库,通川区石莲花水库病险整治,万源市船儿石水库病险整治);社会事业项目2个(达师专新校区建设,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基础设施项目1个(达州市环保垃圾污水项目);商贸流通项目1个(达州市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

⑵加快建设项目13个。其中:能源项目1个(万源电厂异地建设);工业项目4个(达州市顺鑫鹏程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生猪产业化,达钢三废循环综合利用,川东北气矿宣汉罗家寨天然气脱硫厂建设,达州市天然气综合利用);交通项目2个(襄渝铁路复线达州段,达成铁路复线达州段);农业及水利项目2个(10万亩油橄榄基地建设及加工项目,全市病险水库整治);城市基础设施项目3个(达州市宣汉、大竹、渠县城市供水管网水毁修复及改造,宣汉县五宝镇、渠县土溪镇水毁恢复重建,达县翠屏山新城综合开发);社会事业项目1个(达州市传染病医院)。

⑶争取开工项目33个。其中:能源项目4个(达州市农村沼气建设,达竹煤电(集团)公司煤矿沉陷区治理,达县九节滩电站,万源市柏杨溪水电站);工业项目13个(香港玖源达州分公司大型化工基地建设,天然气合成氨、尿素,天然气制甲醇一期,万源铁山坡天然气脱硫厂,中石油渡口河天然气开发及脱硫,中石化普光天然气开发及脱硫,达州苎麻基地建设及麻业加工,达州市中药材种植基地及加工,达县枣业产业化,万源市葛根基地及产业化,渠县猪肉深加工,达县升达林产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达县超微细粉水泥粉磨工程及混凝土搅拌站建设);交通项目4个(达陕高速公路,达州市过境公路,野茅溪大桥,达钢铁路专用线及工厂站项目);社会事业项目4个(达州市西区医院,红色旅游国家精典景区(点)建设,宣汉县百里峡旅游开发,渠县龙潭沟风景区开发);城市基础设施项目5个(达州市防洪整治工程,达州市污水处理厂第二期扩建及管网工程,达州市中水回用,达州市通川区罗江口安全引水工程,达州市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商贸流通项目3个(达州市物流中心建设,达州市粮食物流中心建设,川东苎麻交易中心建设)。

⑷加快前期工作项目32个。其中:能源项目6个(新建500kv输变电项目,达竹煤电(集团)、恒成能源(集团)公司原煤扩能,渠县风洞子航电枢纽工程,渠县石佛滩电站工程,达州市百节煤矸石发电,达州天然气2×35万千瓦燃气蒸气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工业项目15个(达钢集团结构调整填平补齐项目,富钾卤水提取年产5.4万吨氯化钾系列产品,全膨化新型粉状铵油炸药生产项目,大竹县锶矿综合开发,达州市硫磺深加工,煤焦油深加工,天然气制乙炔、聚氯乙烯、1.4-丁二醇,甲醇产业精细化工,硫磺制硫酸,硫酸制硫基NPK复合肥,天然气制烯烃MTO装置,乙烯制醋酸乙烯,醋酸乙烯制聚乙烯醇,丙烯制聚丙烯、丙烯腈,氯化亚砜项目);交通项目6个(巴中-达州-万州高速公路,南充-渠县-大竹高速公路,达钢洲河大桥,金南大桥,张家坝大桥,巴中至达州铁路工程);农业及水利项目3个(宣汉白岩滩水库,开江宝石桥水库“双大型”工程,达州市大型商品粮食基地建设);社会事业项目2个(达州市文化艺术中心,宣汉巴人文化博物馆)。

16、“13件实事”:2006年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13件事。

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3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1.3万人,其中“4050”等困难对象再就业0.4万人;确保全市现有“零就业”家庭每户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再就业。

⑵把符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城镇居民全部纳入低保,全市累计月人均补差不少于55元,实现应保尽保;在各县、市、区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把符合条件的“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全市累计月人均供养标准不低于60元,做到供养金按月足额发放;动工建设市福利院。

⑶培训农民工40万人(次),完成品牌培训2.5万人;实现劳务输转120万人。

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治理病险水库22座,新建中小型桥梁15座,解决15个乡(镇)、31个村、3.4万人的过河难问题。

⑸完成通乡油路(水泥路)80公里,新建通村公路280公里;新建和改造乡(镇)客运站(点)17个。

⑹继续实施“人饮工程”,完成丘陵地区红层找水打井3.1万口,新解决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和11万人饮水困难问题;开发整理土地7.1万亩,实现新增耕地0.34万亩。

⑺改造80个乡(镇)卫生院;搞好大竹和开江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覆盖农业人口140万人。

⑻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城市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享受当地农村“两免一补”政策;改造中小学危房16万平方米,在达州电视台开通四川电视台卫星传输的《科学教育频道》。

⑼进一步加强渠江流域综合治理,完成12家重点工业污染企业的限期治理任务。

⑽新建GSM基站120个、CDMA基站50个,解决180个未通电话行政村的通信和乡(镇)以上ADSL通信宽带网络用户上网问题。

⑾完成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建设,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在市城区设立气象信息发布电子显示牌,刊登天气预报、情报、警报。

⑿修建达州市演艺中心;改建达州市博物馆;建好红军亭;恢复“巴山魂”群雕;在达城新建、改建五处老年活动场所;在滨河路改造建设面积为320平方米的临时门球训练场。

⒀安装通川区北外镇肖公庙至高家坝的天然气管道,解决高家坝片区居民用气问题。

第12篇:达州市十大新闻

2011年达州市十大新闻

一、2011年7月,达州市第三次党代会、市政协三届一次会议、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相继召开,新一届市领导班子高瞻远瞩提出了“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的奋斗目标。

二、万源市委组织部长李林森的先进事迹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全国掀起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热潮。

三、2011年11月18日至20日,首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和谐大舞台•幸福新农村活动在达州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的的优秀文艺节目同台展演讴歌幸福生活、赞颂幸福创造、激发幸福追求。

四、2011年“9•18”洪灾给我市带来巨大损失,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众志成城,取得了抗洪救灾的重大胜利。目前,灾后重建正全面展开,力争创建全省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

五、2011年1月,达州被正式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市,12月又通过省级环保模范城市验收。

六、2011年6月,我市开展“十杰百优评选”、《红歌连连唱》、

《巴山魂》展演等多项活动,喜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七、我市积极参加渝洽会、西博会等重大经贸活动,成功签约项目147个,投资总额588.5亿元。达县•泰国阿玛宁生态产业园、瓮福达州磷硫化工基地二期、八台山龙潭河地质公园开发、重庆璧山鞋贸城整体转移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招商引资取得突出成绩。

八、交通运输飞速发展,3月开通达州至上海航线,4月,绕城公路一期工程正式建成通车,12月31日,达陕高速公路(达州至普光段)建成通车。

九、2011年12月,为根治达城扬尘污染和缓解达城“行车难”、“停车难”、“乘车难”,我市打响“扬尘治理 缓堵保畅”攻坚战。

十、2011年,达州警方全面展开“清网行动”,共抓获、劝投在逃人员781名,在全省名列前茅。

新华社评出的2011年十大新闻(国内)

一、坚持房地产调控 千万保障房开建

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责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等八项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调控,促进房价合理回归。截至10月底,今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已超过1000万套,实现年初计划目标任务。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

二、立法喜结硕果 法律体系形成

3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据国务院新闻办10月27日发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统计,截至2011年8月底,我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

三、“十二五”纲要通过 谋发展开局良好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14日审查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良好态势,粮食连续第八年增产,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四、首次公开年度“三公”经费 中央部委接受社会监督

3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向社会公开。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中央各部门公开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据此,90多家中央部门公布了2010年“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和2011年预算情况。

五、庆祝建党九十年隆重热烈 总书记重要讲话昭示未来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7月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面貌焕然一新,民族复兴展现光明前景。截至2010年底,党员总数为8026.9万名。

六、甬温线列车追尾伤亡严重 事故调查结论受广泛关注

7月23日,北京南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的D3115次列车在温州市鹿城区黄龙街道双岙村发生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国务院及时批准成立并调整充实了事故调查组。经调查认定,“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因列车运行控制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上道使用审查把关不严、雷击导致设备故障后应急处置不

力等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12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事故调查组给予54名责任人员党纪政纪处分的处理意见。对于相关责任人员是否涉嫌犯罪问题,司法机关正依法独立开展调查。

七、天宫神舟太空交会对接成功 我国航天事业再攀新的高峰

9月29日和11月1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准确入轨。11月3日和11月14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两次空间交会对接成功。11月17日,神舟八号飞船降落预定落点。18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变轨、转入长期运营模式,等待明年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进行交会对接。

八、辛亥百年缅怀先贤 团结奋斗同心复兴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10月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缅怀辛亥革命先驱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九、六中全会作出文化强国新部署 举国上下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十七届六中全会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十、扶贫标准大幅度提高 惠及上亿低收入人口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11月29日在北京召开。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按照这一新标准,我国至少有上亿低收入人口将享受到国家的扶贫优惠政策。

(国际)新华社评出的2011年十大新闻新华网北京12月29日 新华社评出2011年国际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为序)

一、西亚北非局势发生剧烈动荡

1月14日,执政23年的突尼斯总统本·阿里在民众示威浪潮中出逃。随后,其他一些西亚北非国家出现不同程度政治和社会动荡。2月11日,执政30年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下台。3月14日,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出兵稳定巴林局势。3月19日,北约开始空袭利比亚,此后利比亚反对派力量不断壮大,最终促使卡扎菲政权倒台。10月20日,卡扎菲被打死。11月23日,也门总统萨利赫签署交权协议。目前,叙利亚政局前途未卜。这些陷入动荡的西亚北非国家正面临艰难的政治过渡。

二、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居美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二。中国入世十年与世界共赢。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持续上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突出。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参加,金砖机制实现首次扩容,在地域和经济格局上更具代表性和广泛性,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的大趋势更加明显。

三、欧美债务危机冲击全球经济

3月7日,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将希腊主权债务信用评级降至B1。此后,始于希腊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导致欧元区经济形势恶化,并引发爱尔兰、葡萄牙、希腊、意大利、西班牙政府相继更迭。8月,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长期主权债务信用评级下调至AA+,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丧失3A主权信用评级。欧美主权债务危机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在这一背景下,美国纽约9月17日爆发“占领华尔街”示威活动,抗议金融机构贪婪腐败。此后“占领”活动扩展到美国多个城镇以及其他一些西方国家,社会危机不断发生。

四、日本强震引发海啸和核泄漏

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共造成15645人死亡、4984人失踪。地震和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多个机组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日本政府将事故等级定为最严重的7级,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等级相同。专家估计,核辐射在未来70年内难以消除。日本核泄漏事故引起各国对核安全的强烈关注。

五、美击毙本·拉丹重创“基地”组织

5月1日,美军“海豹”突击队员乘直升机发动越境袭击,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以北的阿伯塔巴德击毙“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使这一恐怖组织受到重创。10年前,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本·拉丹被美认为是策划袭击的头号嫌疑人。

六、苏丹南方独立改变非洲版图

根据2005年苏丹北南《全面和平协议》和2011年1月苏丹南部地区公投结果,苏丹南部7月9日正式从苏丹分离,南苏丹共和国同日宣告成立。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由此一分为二,非洲大陆版图发生新变化。7月14日,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接纳南苏丹

共和国为联合国第193个会员国。

七、“非洲之角”干旱引发人道灾难

“非洲之角”地区以及周边的肯尼亚、乌干达等国今年发生数十年一遇特大旱灾,受灾人数超过1240万,其中索马里遭遇10年来最严峻的人道主义灾难。造成灾难的因素包括连年战乱、粮价高企,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将这一地区的饥荒称为“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的人类灾难之一”。

八、全球人口超70亿加大发展压力

联合国人口基金的报告显示,世界人口总数在10月31日达到70亿。这表明科技和经济进步提高了人类生命的保障水平,同时,人口迅猛增长也给全球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负担。老龄化、粮食安全、教育、医疗、就业等相关问题将持续考验人类社会。科学合理控制人口增长,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九、伊朗西方对立加剧伊核危机

11月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表报告说,至少在2003年以前,伊朗有发展核爆炸装置计划并进行了尝试。尽管伊朗予以否认,但美、英、法等西方大国率先宣布加大对伊制裁力度。伊朗民众反对西方情绪随之高涨,示威者冲击英国驻伊使馆等外交驻地等,伊核问题陡然升温。

十、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12月17日逝世。朝鲜19日宣布成立以金正日之子、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正恩为首的国家治丧委员会。朝鲜发表《告全体党员、人民军官兵和人民书》说,金正日同志突然逝世是“朝鲜党和革命的最大损失,朝鲜人民和整个民族的最大悲痛”,并呼吁全体党员、人民军官兵和人民“忠于尊敬的金正恩同志的领导”,团结一心。

第13篇:达州市技术能手名单

达州市技术能手名单

(共25名)

刘强光万源市强光电脑总经理及计算机应用高级 黎明达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 张建波达县川达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校长 石凯

李春江

秦大祥

陈仕定

李劲桦

罗应松

易胜雄

陈晓兵

宋晓华

刘军

刘登宇

谢勇

唐春

程学静

邵年贵

黎旭

胡刚

王艺雄

冯卫东

严进伟

谭众知

魏心武

达县宏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教师、特三级厨师 四川省川东铸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程师 大竹县金桥麻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工程师 大竹县金桥麻业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挤橡工 大竹县电力公司供电所助理工程师 开江县明月电力公司城壮供电所所长、助理工程师 开江县明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工程公司车间主任 渠县天然气公司中级管道工 渠县电力公司火电厂生产科长、助理工程师 达州市富源矿产有限公司渠县富源煤矿机电科长 渠县六合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教师(职教) 达州钢铁集团炼铁厂副厂长、讲师 达州钢铁集团副总经理、经济师 达竹煤电渡市选煤发电厂电检车间班长 川煤集团达竹公司金刚煤矿采煤二队生产班班长 达州商业集团通洲商厦有限公司网络系统工作人员 达州市电力公司小河嘴电站所长、书记、工程师 达州市恒成能源(集团)川鼓有限责任公司离心所主任工程师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达州分公司网络部副经理、工程师 达州电业局变电工区所长、工程师 四川省煤田地质局137队地质助理工程师 女达州市北山超市执行经理

第14篇:达州市第三次党代会

焦伟侠代表中国共产党达州市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追赶跨越、加快发展,为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共计17000余字,分为九个部分:

一、市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二、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是达州的发展定位,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三、优先发展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全国次级综合交通枢纽;

四、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核心战略,带动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五、联动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现代山水生态城市;

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配套产业高地;

七、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加快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职业教育基地和区域文化中心;

八、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推进民主法制进程;

九、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努力把达州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为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而不懈奋斗。

焦伟侠指出,自2005年以来,二届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市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开创了达州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社会事业较快发展,民计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民主法制更加健全,党的建设日益加强。

回顾过去的六年,焦伟侠说,达州发展经历了不平凡的历程,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经受住了严峻考验。特别是面对连续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全市干部群众万众一心抢险救灾,千方百计生产自救,全力以赴重建家园,夺取了抗灾救灾的全面胜利,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感人乐章。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顽强拼搏的精神,必将成为我们应对各种挑战、开创崭新局面的不竭动力。六年的实践告诉我们,谋好达州的局、干好达州的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探索符合达州实际的发展路径,全力抓好发展第一要务;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激发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必须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维护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促进和谐稳定;必须坚持团结奋进、求真务实,凝聚一切有利于发展的积极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必须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执行力创造力,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焦伟侠指出,未来五年,我们面临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转变发展方式的严峻挑战、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竞争态势、改革创新的攻坚阶段、群众追求更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为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的奋斗目标,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坚持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主基调,坚持三化同步、三业并重的基本思路,坚持产业立市、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文旅靓市的发展路径,奋力推进“七个加快”:加快建设全国次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成渝经济区配套产业高地、秦巴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和新农村综合体试验区、川渝鄂陕结合部职业教育基地和区域文化中心;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在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中走在前列。

焦伟侠强调,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就是要在区域内成为综合交通枢纽、经济总量榜首、产业聚集高地、科教支撑平台、城市发展龙头。奋力推进“七个加快”,就是要打造领先优势,增强辐射功能,显著提升达州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强大影

响力、服务力和带动力,聚合区域要素,加快崛起进程,形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发展龙头效应。达州要跟上全省全国的发展步伐,必须纵向提速、横向赶超、充分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平稳更快增长,确保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我们要科学把握达州发展需要,在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进程中,突出工业化与城镇化“两化”互动,努力壮大产业、推动创业、扩大就业,推进资源就近就地转化、产业就近就地发展、创业就近就地突破、就业就近就地实现。必须集中力量办大事、集聚资源见效益、集约产业成规模,充分发挥产业的支撑力、工业的带动力、开放的聚合力、科教的开创力、文化旅游的助推力,充分利用重点领域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特点,以优势优先、重点突破,加速全局发展。

焦伟侠强调,优先发展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全国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围绕“铁公水空”立体交通总框架,统筹推进“两航、七铁、十一高速”交通体系建设,建成外联内畅覆盖城乡的交通网络,奠定在全国交通骨干网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中的优势地位,创造区位新优势;构建大中小微型水利配套格局,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现代能源和信息服务体系,提升发展保障力。

焦伟侠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核心战略,带动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发展的支撑力。到2015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实现“五个一”目标。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矿业经济,同步发展大中小微型企业,加快各类园区布局和建设。二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做大做强特色品牌,加快农业“四区”建设;稳定粮食生产;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实施农业“4+8”工程;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农业方式的改变,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秦巴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探索发展外包服务业,提升发展商贸服务业,创新发展咨询设计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焦伟侠强调,联动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现代山水生态城市。一是统筹城乡规划,构建“组团布局、城乡衔接、四层架构”的现代城镇体系。二是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和竞争力。高起点做好城市规划设计,超常规推进城市建设,高水平打造城市生态,高标准加强城市管理。三是探索城镇化新路径,加快建设秦巴地区新农村综合体试验区。大力实施“1+10”工程,每年至少建成1个新农村综合体、10个新村。

焦伟侠强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配套产业高地。实施开放合作“四向”战略,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以开放促改革,大力实施改革攻坚。加强软环境建设,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焦伟侠强调,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加快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职业教育基地和区域文化中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职业教育基地。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大力推进特色文化发展,创建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演展基地。

焦伟侠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推进民主法制进程。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法治达州进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着力改善民计民生,切实凝聚民心民力。

焦伟侠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突出理论武装,着力从思想信念上强化党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着力从班子队伍上强化党的建设。夯实执政基础,着力从基层组织上强化党的建设。构建惩防体系,着力从党风廉政上强化党的建设。坚持求真务实,着力从作风操守上强化党的建设。

焦伟侠最后说:“历史的目光注视着我们,人民的期盼鞭策着我们。我们一定要紧密团

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务实突破、开拓创新,励精图治、追赶跨越,加快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为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而努力奋斗!”按照大会日程安排,中国共产党达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市第三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以书面形式提请大会审议。

省委组织部的同志,老干部代表,离休干部代表,二届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党外领导干部作为特邀来宾,参加了大会的开幕式并在主席台就座。

不是本次党代会代表的二届市委委员;不是本次党代会代表、在本届中从地厅级领导职务退下来且尚未退休的党员领导同志;不是本次党代会代表的部分拟提名为三届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和市纪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列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

第15篇:达州市公路工程质量年度工作总结的报告

2008年年度安全总结

2008年,三亚市亚龙湾连接结总监办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安全措施,加大督查力度,做到警钟长鸣,防患未然。围绕安全生产年度目标,保安全、求稳定、促和谐,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加大安全投入,加快科技进步,提升保障能力,不断强化安全监管,推进工作创新,努力探索和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突出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重点,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安全施工监管、部门行业监管、工作例会、大检查等一系列制度。施工单位是否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是否建立安全管理和监督网络,是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传递落实。坚持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问责制、“一票否决”,“一岗双责”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和施工队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明确项目经理是施工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施工安全生产承担主体责任。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协调协作,不断提高安全监管组织程度,确保施工平安。同时,还制定了安全工作应急体系和应急预案。及时传达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和会议精神,通知通报及时转发。

二、施工单位是否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从业人员是否进行操作规程的教育和培训,对农民工、临时工是否办理合法用工手续;四是检查施工现场安全标志、警示标志是否规范到位,安全措施是否齐全有效。

三、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和“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进行了专项整治行动和综合督查。按专项行动和综合督查的总体要求完成了各项督查任务。检查施工现场安全标志、警示标志是否规范到位,安全措施是否齐全有效;检查施工机械安全检验、牌证是否齐全,特殊工种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检查是否定期开展施工安全检查,是否存在“三违”行为。

四、按照市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为达到有力控制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逐步建立各重点施工点的安全操作长效机制,确保重点施工地点的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的目标,各施工队按照项目的统一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目前此项工作虽已完成,但仍在巩固提高。总监办将进一步强化对施工单位的安全进行整治和督导,查找薄弱环节,理清整改方向。同时,凡专项整治工作不力的施工队。从实际出发,适时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元旦、五

一、国庆、春节等重点节点前必查,全国、省、市“两会”和北京奥运会期间突出安全生产重点查。每次检查由总监办总监负责人带队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是岭仔大桥的高空作业。平交口的交通疏导作业和隧道的开挖安全等作业。每次检查中发现隐患及时警示,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以消除各类隐患,防范事故发生。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要求项目部每月为施工队进行安全教育,总监办每月定期在项目部召开安全会议。总监办重视项目安全生产的投入,要求施工单位每月都划出专项资金用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专款专用。

一年来,由于我们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加之项目部各施工队的共同努力,全线安全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少数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安全生产观念还比较淡薄,存有侥幸心理;二是极少数施工队安全隐患整改不及时、不到位,并呈动态变数。一般事故时有发生。四是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需要持久深入开展;五是项目安全监管力量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务必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工作中不能麻痹大意,要尽最大力量,争取有效措施,提高监管和综合治理水平。 我们将在总结成绩的基础上,继续排找差距、寻找薄弱点、理清努力方向,力争把三亚绕城高速安全生产工作推上更高水平。

亚龙湾连接线工程项目总监办 二00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三亚绕城高速公路亚龙湾

编制单位:三亚绕城高速公路亚龙湾连接线工程总监办编制时间:连接线工程

安 全 年 度 总 结

2008年12月20日

第16篇:达州市汽车驾驶学校

达州市交警支队

关于教练车在道路上学习驾驶行驶路线和行驶时间的公告

为了规范教练车道路教学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维护交通安全,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现将我市教练车在道路上学习驾驶行驶路线和行驶时间公告如下:

一、学习驾驶行驶路线

(一)达州主城区(含通川区、达县)

1、达州城区(含南城)北至国道210线石龙溪(市纪委培训中心)、塔石路(莲花湖大坝),南至凤凰桥南头、达渝高速公路出入口、杨柳垭(云内动力达州汽车有限公司),西至西河路(达钢西大门)、金龙大道长田隧道南出口、省道202线(魏复路口)以外的道路。

2、达州市西外新区金龙大道北延线市消防支队大门口外至龙泉路凤凰大道路口,龙泉路凤凰大道路口至凤凰大道东延线朝阳中路路口(交警支队车管所科目三考试路段);金龙大道龙泉路口至达钢东大门路段。

(二)大竹县:国道210线东柳乡柳木路口至大竹县余华乡莲印收费站;大竹县东柳乡(柳木路口)至大竹县朝阳乡。

(三)渠县:渠望线(农药厂东桥头至望溪),环城路(马鞍山路口至渠西路口),渠汇线(渠西路口至三汇)。

(四)开江县:新宁镇金山大道久宏加油站至省道S202线至梁双路至回龙镇回天公路叉路口;新宁镇省道S202线三里桥加油站,沿省道S202线经渝巫路至长岭镇街道。

(五)宣汉县:宣(汉)七(里)路(拱桥河至七里道班);宣(汉)双(河)路(天桥至柳坪村路口段);县城区新检察院办公楼至洲河大桥至宣南路收费站段。

(六)万源市:万白路9公里骡水河至31公里八台乡路段。

二、学习驾驶行驶时间:春、冬、秋季为8:00时至20:00时;夏季为6:00时至21:00时。

三、禁止教练车在公安交警部门未指定的路段和时间以从事道路教练活动。

四、在道路上从事教练活动必须使用符合规定的教练车,教练员必须持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核发的相应准驾车型和准教车型的驾驶证、教练员证。学员必须持有机动车驾驶技能准考证明,方可在教练员的随车指导下,在道路上进行训练。教练车承载人员不得超过车辆核载人数或核定的教练员、学员承载人数,不得搭载与教学活动无关的人员。

五、教练员和学员必须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及相关培训操作规范,安全文明行车。学员在学习驾驶中有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或者造成交通事故的,由教练员承担责任。

六、对未在指定区域和时间内从事教练活动等交通违法行为,辖区公安交警部门一律依法从重处罚,同时抄告其所在驾驶培训机构和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二日

第17篇:达州市老年大学第一期信息

第1期 (总第27期)

达州市老年大学 2014年1月2日

本 期 目 录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张学军一行到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调研…………………………………………………..…........…(2) ●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召开会议 总结2013年度工作安排2014年度工作……………………………………………(3) ●市老年大学 创新发展 硕果累累 …………………………(4) ●简讯五则………………………………………………………(5)

- 12

主要工作作了安排:一是制定工作措施,落实“十二.五”规划;二是打造教学精品,展示学员风采;三是利用现有师资,采取联合教学。

市老年活动中心副主任、老年大学副校长叶梦竺就老年大学2014年度教学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并要求教职工要振奋精神、爱岗敬业、增强大局意识、齐心协力抓好来年工作,争取实现“开门红”。副校长王文桂在会上要求各位学员要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置,要创新形式搞好期末汇报演出,要不断提升艺术水平,切实提高老年大学教学质量。

会上,各位教师及班委干部交流发言,就进一步提升老年大学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出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办公室)

市老年大学

创新发展

硕果累累

达州市老年大学,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省市、民政、老龄等部门的关怀下,坚持“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办学宗旨。近五年来不断进取,创新发展,教学活动阵地由过去的一处发展到现在5处,面积由过去不到1000平方米,发展到现在4100平方米;年招收在校学员,由过去300余人发展到现在1000余人;教学活动内容,由过去3个发展到现在12个;组织老年学员仅在城区大型广场和深入有关社区开展丰富多采的文艺活动达3000多场次;组织团队参加省、市、各种比赛活动荣获团体奖项

上100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老年大学先后获得了“四川省A级老年大学”、“四川省敬老文明号”等特殊称号。校长黄盛安先后应邀参加了“全国基层老年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中国西南老年大学经验交流会、川渝老年大学协作会等多次会议,并介绍了办学经验。副校长王文桂荣获了“全国老年教学先进工作者”称号。国家和省、市20多家报、刊、台和网站等新闻媒体也先后多次报道了达州市老年大学的先进事迹,为我市进一步办好老年大学、发展老年教育搭建了可喜平台。(乐为学)

简讯五则:

●近日,达州市老年大学、宣汉县老年大学正式签订建立友好学校协议。两校在资源互用、优势互补、交流学习方面将进行广泛合作。此次合作,能够进一步提升两校办学理念、办学规模和办学效果。(教务室) ● 2013年度,市老年活动中心建立了信息宣传报道小组,信息宣传员由过去的2人发展到现在25人。一年来,共编辑简报、信息共26期,编辑诗词共260余首,为传递社会正能量搭建了平台!(办公室)

●12月6日上午,老年大学民族舞班和交谊舞班举行期末联欢汇报演出,200余名师生先后登台演出。表演了交谊舞《洗衣歌》、秧歌舞《喜上眉梢》等精彩的节目,整场演出精彩纷呈,圆满成功。(办公室)

- 56 -

第18篇:达州市思想品德模拟试卷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2014年达州市中考 思想品德样卷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3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1—13题思想品德题,14—26题为历史题,27—33为地理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6月20航天员开展首次太空授课,为全国青少年演讲失重环境下的基础物理实验。

A.天链一号B.神舟九号C.天宫一号D.神舟十号

2.2013年9月29日,中国范围包括上海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

A.自由贸易B.开发开放C.综合配套改革D.华侨合作

3与核心技术;大型飞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专用设备、依赖外国产品。这说明

A.我国目前科学技术水平相当落后

B.我国综合国力较弱

C.我国与世发达国家相比在科技领域还存在较大差距

D.我国永远都无法赶上发达国家

4.据报道,我市陈方清到外地打工10“自己富裕了,可老家的人还很穷。助贫困家庭和贫困学生,10500万元。这可以看出

A.①③B.①②C.②③

5.所谓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61000万专款,捐赠给达州市达州慈善会,,专项用于资助四川达州籍学子。中石化的这一行为体现了

①一个合理社会的道德责任②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③社会关爱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④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7.到2013年3月5日至17日,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这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8.到2015年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问题显著减少;城乡饮用水水源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地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质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扭转等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

①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②树立生态文明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③坚持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环境保护④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乔布斯创办的苹果公司是全球最出色的科技企业之一。该公司的一个又一个新产品彻底改变了人们听音乐、看视频的方式。其中苹果手机设计在美国,核心零件由德国、日本、韩国的企业提供,最后在我国深圳组装完成。由材料可知

①科技改变生活②世界经济已经一体化

③我国的科技非常落后,完全依赖发达国家④人类的文明进步离不开科技的贡献 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④

10.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诞生、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这表明

①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积极主动地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②努力加强与世界各国和经济联系已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 ③国际社会必须加强交流扩大互利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怀。这一次他获得了诺奖,也代表了中国始终没放弃对世②中国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了

A.①②④B.①③④D.②③④

12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我国坚持把中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

A B C

D

13.漫画《择业连线》告诉我们,在人生的职业选择中,要作出最佳的选择,就必须

①弄清自己的兴趣和爱好②明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③考虑自己所处的环境条件和社会需要④善于抓住各种机遇⑤只考虑收入最多和福利最好的职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第II卷(非选择题共29分)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二、简答题(5分)

14.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提高,然后小习同学认为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请帮助小习同学列举出具体的理由。(5分)

三、材料解析题(共24分)

“蛋

16.气都形象大使(12分)

阅读下列材料,请你参与“中国气都形象大使选拔大赛”活动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2013年8月1日,2013厅隆重举行,经过数月的多场比赛,本届气都形象大使终于尘埃落定。

设想你有幸成为中国气都形象大使,请接受记者如下的访谈:

(1)作为中国气都形象大使,你将身着气都形象大使衬衫,参与很多宣传活动。你愿意在气都形形象大使衬衫上写上怎样的宣传中呢?(直接写在衬衫上吧!)(2分)

(2100字以内)。(4分)

面对那些失败的选手,你想说些什么呢?(6分)

2014年达州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文科综合思想品德(样卷)参考答案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二、简答题(5分)

34、(1)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发展不平衡。(2分)(2)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2分)(3)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或者: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分)

三、材料解析题(共24分)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第19篇:达州市机械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达州市机械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行业现状

我市机械工业企业绝大多数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历经40多年\"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变化,已成为达州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生产的主要产品有:农用车、水泵、柴油机、风机、变压器、电机、压力容器、高低压电器、电线电缆、汽车离合器、汽车及摩托车配件、钢球、轴承、五金工具及消防、建筑机械等多门类产品系列。现已形成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为主的跨行业、跨地区的多功能生产行业。其中:汽车制造业,主要企业4家,云内动力华川汽车有限公司、宣汉汽车专用件厂、西南离合器厂和川东汽车配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具有年产轻型改装车、农用车2万辆、车架1万根、汽车钢板1万吨,∮180-- 472系列膜片离合器总成20万套的生产能力,汽车制造业资产规模占全行业过半,经营规模接近一半,是机械行业第一大产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主要企业有3家,新达泵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鼓风机有限责任公司、大竹轴承有限责任公司。具有年产水泵1.5万台套、柴油机2万台、罗茨风机1000台、离心风机600台,铬钢、碳钢轴承600万套的生产能力。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主要企业有3家,四川变压器厂、川东电缆公司、宣汉电机厂。具有年产电力变压器100万千伏安、电动机5万千瓦、布电线6万公里、铜芯铝绞线1万吨的生产能力。金属制品业,主要企业有4家,大竹工具有限公司、开江垣昌机电工具有限公司、开江宏达桌虎钳有限公司、四川佳丽消防器材厂,具有年产钢质防火卷帘门15万平方米、木质防火门4万平方米、大力钳300万把、台虎钳50万台的生产能力。

\"十五\"期间,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相继投入了生产,如川东电缆有限公司完成了耐高温特种电缆生产线项目;川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超低渗透PR合金汽车空调软管项目等。一批重点产品的品牌优势逐步形成,如巨流牌S系列农用清水泵、华川牌DZ2815系列农用运输车、蜀峰牌L系列罗茨鼓风机和离心风机、黑象牌交联电缆等产品先后荣获并一直保持\"省级名牌产品\"称号;新达公司水泵50%以上的产品先后荣获国家、部、省优质产品称号;四川变压器厂已步入\"全国500强电工企业\"名单。\"十五\"末,规模以上的企业19户,平均从业人员4593名,资产总额为6.70亿元,负债总额为5.00亿元,固定资产净值余额为2.01亿元;全行业实现销售产值11.48亿元,比2000年增长22%;工业增加值2.5亿元,年均增长21%;利税总额4827万元,比2000年净增5946万元,其中利润1919万元,比2000年净增4911万元。

\"十五\"期间,我市机械行业虽然在治低、治散、治弱和加强管理等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忽视了行业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大企业不大不强,小企业不精不专,低水平重复建设,没有建立起合理的产业结构,行业生产集中度低,造成了资源的分散和浪费。二是产品技术水平低,结构不合理。一方面通用、中低档机械产品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不少企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不足50%;另一方面市场研发能力差,新技术、新工艺运用滞后,导致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三是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薄弱。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严重滞后,缺乏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和物质技术手段,产品更新周期长,技术引进力度小,水平低,导致新产品开发落后。四是体制性障碍突出。\"十五\"期间,虽然我们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但部分企业,由于人员多,包袱重,资产变现能力差等多种原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滞后,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弱,企业总体竞争能力下滑严重。

二、\"十一五\"面临的发展形势

(一)发展趋势

从国际上看,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装备制造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

求,当代高新技术成果的应用,机械产品不断高技术化,技术含量已成为机械产品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发展将取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节能、节水型产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必然趋势,对作为国民经济的装备工业提出了新课题,带来了我市机械行业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有利条件

1.工业产业升级对重大技术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一五\"期间,电力工业将围绕结构调整,努力消除对工业发展的制约,水电、火电和电网建设规模将大幅度增加,带动发电、新型输变电设备的需求加大。化工、冶金、煤炭、建材、纺织等行业的发展,对机电产品的品种、水平、质量和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具有高效、节能、低污染、智能化、成套化等特征的机电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提高。

2.农村经济发展为农业装备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对农业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的加快,先进适用的耕、种、收等各种农业机械,节水灌溉、退耕还林设备市场前景看好。

3.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带动机电产品的需求增长。随着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将大大促进燃气发电设备、输变电设施的需求,并带动一大批通用机械(泵、阀、电线、电缆、管道等)的增长。

三、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

(一)发展思路

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突出机械工业品牌的优势,以技术进步和企业改革为动力,加快结构调整和产品开发步伐,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增强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全面提升机械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二)发展目标

1.经济目标

2010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年均增长21%;实现工业增加值8亿元,年均增长20%;实现利税1.7亿元,年均增长20%;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年均增长18%。

2.企业发展目标

2010年,培育壮大具有龙头带动作用企业集团8户,初步形成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中小企业全面发展的格局,其中:

(1)培育超过10亿元的企业1户--云内动力达州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2)培育超过5亿元的企业2户--四川川环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川东电缆有限公司;

(3)培育超过亿元的企业5户--新达泵业公司、开江宏达桌虎钳有限责任公司、开江恒昌机电工具有限责任公司、大竹工具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鼓风机厂。

3.技术目标

2010年,重点骨干企业均要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创省级\"技术开发中心\"三个;技术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提高到3%以上;以机电一体化产品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率达30%;重点骨干企业主要产品实现升级换代,主要产品技术水平30%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技术水平;全部大中型企业、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及创名牌企业、出口企业全面贯彻ISO9000和ISO14000系列标准,争创2种国家名牌产品、5种省名牌产品。

(三)发展重点

\"十一五\"期间,重点围绕农用车、风机、水泵、电器、电线电缆及防爆柴油机车等名牌产品,引进先进技术改造工艺和设备,提升产品档次,满足市场需求。

1.农用车及汽车。以云内动力达州汽车公司、达宇汽车公司为龙头,完成云内动力达州公司年产5万辆汽车及其配套完善工程,提高农用车的安全和环保性能,加大农用车配套生产

能力,满足农用运输车配套生产需要,大力推进规模化生产进程。同时,对三轮农用运输车的传动系统,也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2.电气机械及器材。以川东电缆公司、四川变压器厂为骨干,引导、鼓励组建全市企业集团,统一品牌,扩大国内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对主导产品要提高技术含量,努力增强竞争能力,其中:电线电缆产品,重点发展特种漆包线,中压交联电力电缆、通讯电缆、光纤电缆、汽车用薄绝缘低压电缆等;输变电配电设备,重点发展新型高中压开关成套装置、真空断路器,干式变压器、箱式变压器、非金合金变压器等。2007年前完成四川川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欧洲环保4号高温管研制开发项目。

3.通用设备。以新达泵业公司为骨干,以巨流牌S系列农用化工泵、污水泵、蜀峰牌系列罗茨鼓风机和离心风机为龙头产品,以新达泵业公司退城进郊为契机,以降低泵类产品噪声,减轻重量,提高可靠性和寿命,实现产品升级换代为突破口,整合全市泵类产品生产企业资源,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2008年前完成新达泵业公司异地搬迁扩建项目,2009年前完成新达压力容器厂技改扩能项目。

4.五金工具。以开江县为重点,利用传统优势,培育龙头企业,组建五金企业集团,促进产业集聚,做大做强五金产业,搞好虎钳类产品的基地化生产,同步带轮、\"范氏\"台钳等的生产扩能,努力提高产品档次,扩大出口创汇能力。\"十一五\"期间,重点完成开江宏达桌虎钳有限责任公司、开江恒昌机电工具有限责任公司虎钳系列产品扩建、大竹工具有限责任公司大力钳异地扩能项目。

总之,\"十一五\"期间,将建成投产技术改造项目七个,总投资80050万元,其中贷款55100万元,自筹24950万元;实施后可新增销售收入225000万元,利税26600万元,其中利润13850万元,创汇2700万美元(详见附表)。

四、发展措施

(一)加快推进企业改革,努力提高竞争能力。一是加快所有制改革步伐。通过联合、兼并、破产、资产重组等多种形式,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管理先进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展小型、直销式、针对性强的引资引智活动,着重瞄准和引进大公司、大集团、名牌企业、跨国公司的资金和先进技术,特别是争取外资参与我市国有经济的战略重组,嫁接改造国有大中型老企业。在\"十一五\"期间,力争完成四川鼓风机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新达泵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市场前景好的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促使其成为机电行业新的增长点。三是加快企业内部改革,转变企业经营机制。通过深化用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做到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分配能高能低,建立起与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相适应的基本工资制度和分配方式,积极探索出一套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措施和办法,加快主辅分离步伐,减轻企业负担。

(二)加速结构调整,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围绕重点建设和主要用户需求,发展先进适用机械产品,运用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来开拓市场空间,不断提高机械、农用车、泵、风机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二是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业、金属制品业、五金工具的科技含量,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体系建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持、引导企业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步伐,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开发新产品,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三)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一是巩固现有名牌产品。名牌产品企业要巩固成绩,提高产品质量,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保证名牌产品的长盛不衰。二是大力宣传名牌产品。利用名牌产品的名牌效应加强宣传,扩大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达到名牌效益最大化。三是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积极开展IS9000和ISO14000系列的认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高

机电产品的性能,为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条件。

(四)以人为本,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当前的竞争,实质上是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人才的竞争,为此,要加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的企业家队伍。这些人具有专业知识、精通经营管理、思路开阔、开拓创新、依靠群众、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企业经营管理者要普遍接受工商管理的专业教育,有关法律知识、现代国际贸易、现代科技知识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二是建立一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具有较高水平的优秀科技人才队伍。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是重要的基础工作,同时要培养选拨技术拨尖人才,特别是注竟培养选拨优秀青年科技专家和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优秀科技人才要加强现代高新技术、先进创新技术、现代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理论学习,着力培养创新意识和科技开发能力;三是建立一支高技能的工人队伍。这支队伍是科技成果转为产品的关键,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重点是培养技能大师、高级技师、技术能手和青年岗位能手。要求高技能人才要掌握两个以上现代工业生产岗位的操作技能及设备维修技术,培养\"绝活\"。通过培养拨尖的能工巧匠,带动行业全体工人队伍素质的普遍提高。

(五)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改项目采用国产设备的,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按有关政策规定可优先抵免企业新增所得税额。二是国家对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其所得税可减免征收。三是对研究开发出的国家级、省级新产品和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投产见效后,政府可适当给予奖励。四是对新办的高新技术工业企业,经认定后,3年内免收市、县所得行政事业性费用,按国家、省税收优惠政策其所得税实行前两年免征、后三年减半征收。五是列入规划的企业在项目、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协助企业在规划的时间内完成技改项目。

第20篇:达州市烟草公司一期

达州市烟草公司一期

1、烟草公司配电房至B—C段堡坎路沿石以上的土方经甲方、监理现场确认为60立方米的土外运。

2、高边坡(安置房背面)栏杆基础用小挖机85型挖土方用时:2小时30分钟,180元/小时,金额:450元。

3、小挖机破碎高边坡栏杆基础用时:3小时,单价280元/小时,金额840元。

4、公路转弯处加宽85型挖机用时:14小时30分钟、单价:180元每小时、共计;2610元。

5、85型挖机拖车费;800元。

6、公路转弯处加宽清管道的土方人工清除用工:200个工日。

7、公路转弯处加宽转运土方:85车,单价40元/车,计:3400元。

8、石子90元/立方。砂:151元/立方

《达州市党建工作总结.doc》
达州市党建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银行工作总结医院工作总结安全生产总结财务工作总结酒店工作总结党风廉政工作总结工会工作总结社区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建工作总结其他工作总结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