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21-04-06 来源:医院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一、科室院感管理小组:组长:;陈艳:陈红艳;尹梅 小组成员:马雪兰、李美琴、张帮会、陶静怡.魏霞

二、院感管理小组职责

1、负责本科室有关院感知识的学习、检查和监测,并对存在问题,积极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意见。科室安排学习和自检每月各一次,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备查。具体工作由张荣娜医师负责,并在每个月的第一周向院感科了解新生儿科上一个月院感报告及记录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漏报病例,做出纠正。

2、医院感染监测网成员(尹梅)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方面(包括空气、手、物表、无菌物品、消毒液等)的监测,对不合格的应查找原因后重做,要求每月一次,保存监测单以备查。

3、科室以卫生部文件及我院规章制度为依据,结合科室实际制定出相应的预防院内感染切实可行的科室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和院感病例处理方法

1、科室院感管理小组成员定期组织抗感染药物应用知识学习和检查,各经治医师负责本组病人抗感染药物使用,应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根据病情按照一线、二线、三线应用抗感染药物,同时做好记录。临床医生认真执行医院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要求。每个季度对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率进行统计,力争控制在50%以下。

2、院感病例诊断

院感管理小组成员应熟练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每月组织学习,讨论医院感染病例,解决本科室有争议的院感病例诊断,并记录在案。各组医生应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时,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并在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医务科。

3、院感病例报告制度:由经治医师组讨论确诊的院感病例,应填写以下表格:院内感染病例报告卡(发病24小时内报告院感科),病历首页中“医院感染名称诊断”栏。

4、每月第l~2日由经治医师组二级、三级医师负责检查本组院感病报告及各项表格填写情况;工作人员更衣、洗手制度

1、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清洁工人上班必须穿工作服。

2、保持工作服、帽子整洁,并于每周

一、五更换。清洁工的工作服除每周更换二次外,随脏随换。

3、接触肝炎、梅毒、严重感染与隔离患者时,需戴手套操作,操作后并泡手、洗手。

4、化验报告确诊隔离的患者,要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并将换下的衣服浸泡在84消毒液中30分钟后送洗涤。

5、工作人员上班更衣后,护理前、后必须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每月抽查作细菌培养一次。

6、医生查房检查、护士治疗护理每一个患儿后应用洁芙柔消毒凝胶擦手,或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7、严禁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区。

NICU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入NICU前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2、诊治、护理前后要用肥皂水及流动水洗手,或用洁芙柔消毒凝胶搽手或1:100爱尔施泡手(5000ml用1片)。

3、桌面、远红外辐射台、护理车等暴露的物体表面,每日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湿擦一次。

4、地面每日用 84或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1000 ml用1片)消毒液湿拖两次。

5、入NICU必须更换专用拖鞋,拖鞋每周清洗一次。

6、远红外辐射床用后床上布类应更换,并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消毒液擦洗,重新铺单备用,体温探头用3%过氧化氢棉球擦洗。

7、多功能监护仪屏幕用95%酒精擦洗每周一次,心电监护探头、血压计袖带,每一个病人用后,用3%过氧化氢棉球擦洗消毒后备用。

8、每周NICU卫生大扫除一次,空气消毒一次,用肯格王。牌空气消毒净化器消毒2小时。

9、保持病室的清洁安静,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入NICU参观、学习、见习一次不得超过10人。

10、每天下午 3点入 NICU探望的家属应穿隔离衣,更换拖鞋。 11.病房每月做一次空气培养,化验结果达不到标准的应重新消毒后再作培养。

卫生宣传制度

1、新生儿入院时清洁皮肤更衣,穿上医院睡袋,嘱将脏布类及多余的物品带回。

2、医务人员人人有责向新生几家属宣传新生儿喂养、护理卫生知识。

3、上、下午做护理的护士应向每位家属宣传卫生知识,并督促护理前后洗手。换尿布后应先洗手,然后再进行喂养,人工喂养患儿奶具应消毒。

4、母乳喂养的母亲应督促勤剪指甲、洗净双手,喂哺时应用干净毛巾(专用)湿擦乳头、乳房。

5、对早产几家属应详细进行喂养、护理的示范指导,甚至手把手的教,一边教方法,一边教卫生知识。

6、出院前,进行新生儿缺陷筛查(妇产科做);出院时,应进行出院指导,预防接种:卡介乙肝疫苗等,注意保暖、喂养、预防感染及早期干预等。

7、同时应向家属宣传减少探视时间和探视人员的重要性,必要时加以控制。

8、保持病室整洁,不随地吐痰、丢垃圾。

晨间护理消毒制度

1、护理前护理人员的手必须用肥皂及流动水洗,将干净的布类、消毒液等物品带入病室。

2、一人一盆一巾擦澡,并行口腔、脐部、臀部常规护理,并保持清洁干燥。

3、每护理一人后,必须用洁芙柔消毒凝胶搽手或1:100爱尔施消毒液擦手后方可进行第二个护理。婴儿衣服每日更换。

4、做到一人一巾一扫床,护理新生儿后应将婴儿床湿扫。

5、护理结束后方可收出院病人的布类,不得将换下的布类丢在地上,应放在护理车的布袋内。

6、护理结束后的护理车,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液湿擦

7、护理结束后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8、晨间护理时先护理早产儿,然后护理无感染,最后护理感染病人。

静脉、肌注消毒制度

1、行静脉、肌肉注射前应洗手、戴口罩、帽子,根据情况随时更换。

2、抽吸药液、加药、头皮静脉注射等按无菌操作原则。

3、静脉注射消毒皮肤用安尔碘消毒二次。肌肉注射用或0.2%安尔碘消毒皮肤。

4、给一新生儿行肌注或静注后应用洁芙柔消毒凝胶搽手或1:100爱尔施消毒液擦手后方可给第二个新生儿操作。

5、用后的剃刀先用3%过氧化氢棉球擦净头发,浸泡在75%酒精中消毒,刀架用1;40爱尔施消毒液浸泡。

6、用后的注射器、输液器、延长管等应分类送供应室消毒毁形。

7、操作完,护理车、注射盘应用1;40爱尔施消毒液湿擦。

剪脐器械消毒制度

1、生儿剪脐用后的剪刀、止血钳应浸泡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液1小时后取出用流动水冲净擦干上油。

2、将纱布、脐带布及剪刀、止血钳包好送高压灭菌。

3、脐带布及纱布为一次性使用。

布类消毒制度

1、每天更换下的被套、大单等当天送洗衣组浸泡、清洗、消毒。

2、住院病人用的布类原则上冬天15天更换一次,夏天一周更换一次,但遇见有血迹、潮湿应及时更换。

3、换下的脏布类、尿布应放置在规定的器皿内,不得丢在地上。

4、早产儿体重小于1KG置暖箱保暖,其用的所有布类应高压消毒,包括衣服、中单、尿布、毛巾等。

5、新生儿用的小毛巾用后浸泡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液一小时后用肥皂水洗净,开水烫洗后晾干备用。

6、隔离布类应浸泡1:40爱尔施强氯杀星在30分钟后取出送洗衣组清洗,隔离病人尽量用一次性尿布。

7、库房用肯格王每天照射一次,一次1小时,每个月大扫除一次。

8、窗帘布定期每月拆下清洗一次。

护理站、办公室、治疗室家具消毒制度

1、经常保持护理站、办公室、治疗室整洁。

2、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湿擦医、护办公室、治疗室,暴露在空气的家具、治疗台、冰箱等物体表面有专用抹布、桶。

3、每天上午护理前用上述消毒液擦所有的护理车一次。专用抹布、桶。

地面、病床单位消毒制度

1、每天清晨、中午扫地后用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1000 ml用1片)消毒液湿拖医护办公室走廊一次。

2、病人使用的床头柜、窗台每天1:40爱尔施强氯杀星用湿擦一次,擦床头柜作到一桌一巾。出院病人彻底清洁消毒。

3、保持外走廊、前后楼梯地面整洁,除做好家属卫生宣教不往外走廊倒水、丢垃圾外,每天应扫一次,每月用流动水冲洗一次,病区走廊每月彻底刷洗一次。

4、加强病床下、床头柜后清洁卫生、,经常督促工人清扫,每个病人出院时将病床、床头柜移开,刷洗一次。

5、出院消毒见终末消毒制度。

呼吸机消毒制度

l、备用中的呼吸机,用专用的布罩加盖,防止灰尘进入,各管道环路,每周消毒一次,并记录。方法: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浸泡1小时后,用冷开水冲洗,再用无菌大毛巾擦干,接上呼吸机,管道开口处用一次性手套包好,罩上罩单备用。

2、使用中的呼吸机环路消毒,非感染病人2~3天更换一次,感染病人每天更换一次。消毒方法同上。

3、使用中的呼吸机每天清洁一次,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液擦洗主机及压缩机的外部,压缩机的过滤网要每天冲洗一次,洗尽晾干并安装好。

4、呼吸机罩单每周更换一次。

喉镜消毒制度

1、喉镜使用前后由医生随手用备好的3%过氧化氢棉球擦净血迹、分泌物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置有盖方盒内备用。

2、喉镜每周清洗消毒一次,气囊每次用后洗刷并消毒。

3、气囊用后浸泡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液中一小时后取出,用流动水冲洗后晾干各用。

4、气管插管一次性使用。

5、喉镜叶片和手电筒、电池要分开放置,叶片放消毒的有盖小盒内。

暖箱、兰光箱消毒制度

1、暖箱、兰光箱每天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或1%戊二醛(终末消毒)消毒液将暖箱内外擦拭一次,并随时将沾污的奶液及葡萄糖等用湿布擦净。

2、水箱湿化用水每天用冷开水更换一次,以免细菌滋生。

3、长期使用暖箱,应每周更换一次。

4、更换的暖箱及新生儿出箱后,兰光箱、暖箱应用上述消毒液进行箱内彻底清一次,并洗净湿化水的水槽,必要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5、清洁消毒过的暖箱放在指定地点,并加盖大单。

6、暖箱、兰光箱每月作空气培养一次。

7、备用的暖箱、兰光箱每周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擦洗一遍,并更换罩单。

给氧器具消毒制度

1、新生儿使用的给氧器具必须经过消毒处理。

2、给氧用的湿化瓶水应用灭菌注射水,每天更换。

3、面罩、头罩、橡皮管、湿化瓶每周彻底消毒清洁一次。

4、停氧或放下的面罩、头罩、橡皮管、湿化瓶应浸泡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液一小时后取出洗净晾干,放橱柜内备用。

5、面罩、头罩因操作不慎或呕吐弄脏时应及时更换。

6、停氧后应及时将给氧器具取下消毒,勿挂在氧气筒上。

床边隔离消毒制度

1、腹泻、脓疱疮、性病等任何原因需要床边隔离者应有床边隔离标志,为绿色标志。

2、备洁芙柔消毒凝胶搽手或1:100爱尔施消毒液,供工作人员及家属泡手,泡手后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3、病人用过的布类应浸泡在1:40爱尔施消毒液中。

4、器皿应浸泡在1:40爱尔施消毒液中,应与布类分开泡。

5、泡隔离用的器皿应专用。

6、工人做卫生的用具也应专用。同时应加强工人手的消毒。

拖把消毒制度

1、办公室、病房、厕所、开水间拖把和桶的使用应分开,同时应用标志:办公室—白色,病房—红色,厕所—黄色,开水间—绿色,NICU—N。

2、督促工人按规定使用拖把,并及时补充新拖把。

3、用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1000 ml用1片)拖地、拖后拖把洗干净、挂起、晾干,分开存放。

4、晴天应将拖把置阳光下暴晒。

终末消毒制度

1、病人出院后应将全部布类:被套、大单、枕头套、婴儿衣服、床周、垫套更换送布类清洗。病床、婴儿床、床头柜整理后用1:40爱尔施消毒液湿擦。

2、新生儿死亡后,应将新生儿穿的衣服、睡袋、小床的布类、远红外辐射床上中单更换,并用1:40爱尔施消毒液或1%戊二醛湿擦婴儿床及远红外辐射床。布类、器械、导管按常规消毒。

3、传染病病人的用物先行紫外线照射消毒后,再行终末消毒处理。

4、经终末消毒处理后才能收住新病人。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及污物处理

1、科室使用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净等。

2、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后,进行浸泡消毒后集中供应室统一毁形处理。

3、污物管理: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处理,医疗垃圾装黄色袋,生活垃圾装黑色袋;医疗玻璃垃圾单独放黄色袋;污染的冲洗液、排泄物应先消毒后按医疗污物处

新生儿监护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奶库管理制度 新生儿监护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一、室内布局

室内布局合理,院内、院外新生儿分室收治;院外新生儿根据病种相对隔离,放于婴儿床上的新生儿,床与床之间应有适度间距;感染性疾病或不明原因疾病的患儿应单间隔离,无条件时同类疾病可同室隔离,护理人员固定、诊疗用品专用,医务人员接触患儿前后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同时应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使用隔离防护用品,落实相关的消毒隔离措施。

二、空气

1、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保持在55-65℃,每天上、下午开窗通风各1次,每次30分钟。

2、监护室内按规定使用紫外线动态空气消毒仪,每天检查消毒仪的使用状况,定期对消毒仪进行清洁维护并进行效果评价。

3、治疗室、奶库每天一次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次60分钟。

4、中央空调的进、出风口应定时清洗、消毒,以避免空气污染。

三、环境和物品表面

1、墙面和门窗:应保持清洁、干燥,无污迹、霉斑。

2、地面:每天1次用清水擦拭,污染时随时擦拭。

3、医疗器械:包括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听诊器、血压计等,应保持清洁无污染,尤其是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仪器按钮、操作面板,每天1次用75%酒精擦拭消毒。

4、床单元:新生儿暖箱、蓝光箱及小床等每天用清水擦拭一次,如有污染及时清洁,患儿因出院、转科(院)、死亡等离开以后,应及时对床单元使用500mg/L(1:100)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半小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5、新生儿使用的毛巾、衣物等,一用一换,清洗干燥以后压力蒸汽灭菌备用;床上用品,如枕套、床单、被套等,每周更换一次,污染时随时更换。

6、其他用品及物体表面,包括治疗台、治疗车、操作台面等,每天清洁擦拭一次,有污染及时清洁,电话机、电脑键盘、鼠标等,定时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

7、清洁用具,包括拖把、抹布等,必须分区使用,拖把应区分院内监护室、院外监护室、治疗室、奶库、办公室、卫生间等,并有明显标记。有隔离病人时隔离室内的清洁用具应固定专用,当没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水擦洗即可;当有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使用1000mg/L(1:50)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当多重耐药菌流行或有医院感染暴发时,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每天至少2次.

8、每月组织科室人员彻底卫生清洁一次。

四、人员管理

1、医务人员须穿室内专用的清洁工作服,有明显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室内工作人员要有严格的手卫生意识,包括医生、护士、工勤人员和进修、实习人员,应根据洗手和手消毒的指征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室内应合理放置方便使用的快速手消毒剂。

2、限制不必要的探视,确需探视时,探视者不得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探视者进入室内应按规定更衣、换鞋,接触新生儿之前医务人员应指导探视者做好手卫生.3、与工作无关人员谢绝进入新生儿监护中心,如有发热、腹泻等相关症状的工作人员也谢绝进入,进入新生儿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应按规定更衣、换鞋,并清洗双手

五、其

1、新生儿监护中心的消毒隔离制度在医院消毒隔离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医院消毒隔离的相关要求必须严格执行

2、奶库的管理应严格执行奶库管理制度。

3、制定各种医疗、护理操作规程,操作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如换尿布时应及时将脏尿布放入污物袋,避免排泄物的污染

4、每月一次根据要求对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呼吸机管道及奶库内物品进行细菌污染情况监测。

5、若发生三例或三例以上出现相同症状(如发热、腹泻等)的患儿时应立即报告院感科,并配合院感科做好调查处置等相关工作。

奶库管理制度

一、物品的清洁消毒要求

1奶瓶:清洗干净后每天一次高压灭菌,灭菌后奶瓶及时规范地放置于存放柜中,以防污染;当天使用的奶瓶清洗干净后可经消毒柜消毒备用,消毒灭菌后的奶瓶超过24小时应重新灭菌。

2、奶头:每次使用后清洗干净,然后进行煮沸消毒,煮沸时间应从水沸后开始计时,不得少于15分钟, 24小时更换,盛放奶头的容器也应每次使用后消毒备用.3、配奶杯:每天一次高压灭菌,每次配制使用后可以在消毒柜消毒,干燥保存备用

4、开水:配奶用开水应保证使用烧开的水。

5、配制后奶液:应尽量做到现配现喂,配制多余的奶液应存放于加盖的广口瓶内冷藏保存,存放时间最长不能超过24

6、外送的母奶:暂时不喂时应放入冰箱冷藏,存放时间最长不能超过24小时,喂哺前应规范实施巴氏消毒(55-65℃,30分钟)。

二、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要求

1、每天一次清洁冰箱、奶瓶奶具存放柜、消毒柜、巴氏消毒箱及配奶操作台,地面每天用清水擦拭一次,如有污染及时擦拭。

2、巴氏消毒箱应每天清洁并更换水,若有污染时及时清洗消毒,水温应保持在55-65℃之间。

3、每天一次对奶库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次60分钟。

三、工作人员要求:配奶工作由护士负责完成,进入奶库配奶前应戴口罩并规范清洗双手,配奶过程中疑有手污染时应及时清洗双手,配奶时应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配奶后做好一手清工作,保持奶库清洁干燥。

四、每月一次对奶库的空气、奶瓶、奶头、配制后奶液及操作台物体表面等进行细菌污染情况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落实相应的措施

推荐第2篇: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一、科室院感管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小组成员:

二、院感管理小组职责

1、负责本科室有关院感知识的学习、检查和监测,并对存在问题,积极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意见。科室安排学习和自检每月各一次,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备查。具体工作由张荣娜医师负责,并在每个月的第一周向院感科了解新生儿科上一个月院感报告及记录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漏报病例,做出纠正。

2、医院感染监测网成员(范瑛,江少红)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方面(包括空气、手、物表、无菌物品、消毒液等)的监测,对不合格的应查找原因后重做,要求每月一次,保存监测单以备查。

3、科室以卫生部文件及我院规章制度为依据,结合科室实际制定出相应的预防院内感染切实可行的科室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推荐第3篇: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一、科室院感管理小组:

组长:李雪主任;

副组长:刘文杰护士长;

小组成员:尹春燕、李欣然。

二、院感管理小组职责

1、负责本科室有关院感知识的学习、检查和监测,并对存在问题,积极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意见。科室安排学习和自检每月各一次,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备查。并在每个月的第一周向院感科了解新生儿科上一个月院感报告及记录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漏报病例,做出纠正。

2、医院感染监测网成员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方面(包括空气、手、物表、无菌物品、消毒液等)的监测,对不合格的应查找原因后重做,要求每月一次,保存监测单以备查。

3、科室以卫生部文件及我院规章制度为依据,结合科室实际制定出相应的预防院内感染切实可行的科室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和院感病例处理方法

1、科室院感管理小组成员定期组织抗感染药物应用知识学习和检查,各经治医师负责本组病人抗感染药物使用,应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根据病情按照一线、二线、三线应用抗感染药物,同时做好记录。临床医生认真执行医院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要求。每个季度对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率进行统计,力争控制在50%以下。

2、院感病例诊断

院感管理小组成员应熟练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每月组织学习,讨论医院感染病例,解决本科室有争议的院感病例诊断,并记录在案。各组医生应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时,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并在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医务科。

3、院感病例报告制度:由经治医师组讨论确诊的院感病例,应填写以下表格:院内感染病例报告卡(发病24小时内报告院感科),病历首页中“医院感染名称诊断”栏。

4、每月第l~2日由经治医师组二级、三级医师负责检查本组院感病报告及各项表格填写情况;

工作人员更衣、洗手制度

1、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清洁工人上班必须穿工作服。

2、保持工作服、帽子整洁,并于每周

一、五更换。清洁工的工作服除每周更换二次外,随脏随换。

3、接触肝炎、梅毒、严重感染与隔离患者时,需戴手套操作,操作后并泡手、洗手。

4、化验报告确诊隔离的患者,要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并将换下的衣服浸泡在消毒液中30分钟后送洗涤。

5、工作人员上班更衣后,护理前、后必须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每月抽查作细菌培养一次。

6、医生查房检查、护士治疗护理每一个患儿后应用速干消毒凝胶擦手,或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7、严禁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区。

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更换室内专用服装及工作鞋,洗手或手消毒,诊疗护理操作禁止佩戴假指甲、戒指、手镯等。

2、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入内。因工作需要,必须穿专用工作服,戴口罩、帽子、穿鞋套入室。

3、严格探视制度,患感染性疾病的家属不准入病房探视,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

4、每日空气消毒2次,定期清洗紫外线循环风机及空调过滤网并记录。

5、物体表面应采取湿式清洁,每日清晨应对新生儿病室所有区域的环境进行清洁。

6、墙、柜、床、治疗车、仪器设备台面等物体表面宜采用清水擦拭;当受血液、体液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布或卫生纸)去除可见污染物,然后使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呼吸机、监护仪等精密仪器显示屏使用酒精布巾擦拭消毒。

7、出现传染病、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医院感染暴发等特使感染时,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针对特殊病原体及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剂和浓度。

8、淋浴时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应分时淋浴,应先为早产儿、非感染性疾病患儿淋浴,最后为感染性疾病患儿淋浴。

9、新生儿淋浴使用后的毛巾应清洁消毒,沐浴液等沐浴用品使用时,瓶口应避免接触新生儿和工作人员,使用中应避免污染。

10、治疗、护理用品如眼药水、油膏等应一人一用,有效期内使用。

11、每日淋浴结束后清洗消毒淋浴用品,如淋浴池、淋浴喷头等;并清洁擦拭台面、体重秤等。

12、蓝光箱应一人一箱,每日内外清洁擦拭1次,并随时将奶液等污渍用清洁布巾擦净。

13、蓝光箱每日更换湿化液。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更换一次,并终末消毒。

14、蓝光箱内有患儿时,不得使用消毒剂擦拭其物体表面。

15、使用中的暖箱用清洁布巾擦拭恒温罩内外表面,暖箱水槽内湿化水应当使用蒸馏水,每日清洁后更换。

16、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应当每周更换一次,进行彻底清洁消毒,用后终末消毒。

17、更换的暖箱及新生儿出箱后,箱内应当用清水彻底擦洗,清洁后用3%过氧化氢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60分钟后,开箱清水擦拭。

18、接触患儿皮肤、黏膜的器械、器具应一人一用一消毒,一次性用品一人一用一弃。

19、体温表应一人一支,使用后用75%酒精或含氯制剂500mg/L浸泡消毒,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备用。20、听诊器、血压计应专人专用,放置病床旁,每次使用前、后用酒精布擦拭消毒。

21、监护仪、输液泵等精密仪器的显示屏、仪器按钮、操作面板、心电主电缆、导联线、血氧传感器等表面,使用酒精布巾擦拭消毒。

22、新生儿使用的尿布,一婴一用一弃,污染后及时更换。污染的被服、尿布、浴巾应分类收集,入袋收集,不得落地。

23、婴儿奶瓶、盛奶器等奶具清洗干净后,经压力蒸汽灭菌备用。

24、奶嘴清洗干净后、煮沸消毒,消毒物品应完全浸入水中,消毒时间应从水开始沸腾时计算,煮沸20-30分钟。

25、每季对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监测一次,奶嘴或奶瓶每月监测一次。

卫生宣传制度

1、新生儿入院时清洁皮肤更衣,穿上医院睡袋,嘱将脏布类及多余的物品带回。

2、医务人员人人有责向新生儿家属宣传新生儿喂养、护理卫生知识。

3、上、下午做护理的护士应向每位家属宣传卫生知识,并督促护理前后洗手。换尿布后应先洗手,然后再进行喂养,人工喂养患儿奶具应消毒。

4、母乳喂养的母亲应督促勤剪指甲、洗净双手,喂哺时应用干净毛巾(专用)湿擦乳头、乳房。

5、对早产儿家属应详细进行喂养、护理的示范指导,甚至手把手的教,一边教方法,一边教卫生知识。

6、出院前,进行新生儿缺陷筛查(妇产科做);出院时,应进行出院指导,预防接种:卡介乙肝疫苗等,注意保暖、喂养、预防感染及早期干预等。

7、同时应向家属宣传减少探视时间和探视人员的重要性,必要时加以控制。

8、保持病室整洁,不随地吐痰、丢垃圾。

晨间护理消毒制度

1、护理前护理人员的手必须用肥皂及流动水洗,将干净的布类、消毒液等物品带入病室。

2、一人一盆一巾擦澡,并行口腔、脐部、臀部常规护理,并保持清洁干燥。

3、每护理一人后,必须用洁芙柔消毒凝胶搽手或1:100爱尔施消毒液擦手后方可进行第二个护理。婴儿衣服每日更换。

4、做到一人一巾一扫床,护理新生儿后应将婴儿床湿扫。

5、护理结束后方可收出院病人的布类,不得将换下的布类丢在地上,应放在护理车的布袋内。

6、护理结束后的护理车,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液湿擦

7、护理结束后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8、晨间护理时先护理早产儿,然后护理无感染,最后护理感染病人。

静脉、肌注消毒制度

1、行静脉、肌肉注射前应洗手、戴口罩、帽子,根据情况随时更换。

2、抽吸药液、加药、头皮静脉注射等按无菌操作原则。

3、静脉注射消毒皮肤用安尔碘消毒二次。肌肉注射用或0.2%安尔碘消毒皮肤。

4、给一新生儿行肌注或静注后应用洁芙柔消毒凝胶搽手或1:100爱尔施消毒液擦手后方可给第二个新生儿操作。

5、用后的剃刀先用3%过氧化氢棉球擦净头发,浸泡在75%酒精中消毒,刀架用1;40爱尔施消毒液浸泡。

6、用后的注射器、输液器、延长管等应分类送供应室消毒毁形。

7、操作完,护理车、注射盘应用1;40爱尔施消毒液湿擦。

布类消毒制度

1、每天更换下的被套、大单等当天送洗衣组浸泡、清洗、消毒。

2、住院病人用的布类原则上冬天15天更换一次,夏天一周更换一次,但遇见有血迹、潮湿应及时更换。

3、换下的脏布类、尿布应放置在规定的器皿内,不得丢在地上。

4、早产儿体重小于1KG置暖箱保暖,其用的所有布类应高压消毒,包括衣服、中单、尿布、毛巾等。

5、新生儿用的小毛巾用后浸泡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液一小时后用肥皂水洗净,开水烫洗后晾干备用。

6、隔离布类应浸泡1:40爱尔施强氯杀星在30分钟后取出送洗衣组清洗,隔离病人尽量用一次性尿布。

7、库房用肯格王每天照射一次,一次1小时,每个月大扫除一次。

8、窗帘布定期每月拆下清洗一次。

护理站、办公室、治疗室家具消毒制度

1、经常保持护理站、办公室、治疗室整洁。

2、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湿擦医、护办公室、治疗室,暴露在空气的家具、治疗台、冰箱等物体表面有专用抹布、桶。

3、每天上午护理前用上述消毒液擦所有的护理车一次。专用抹布、桶。

地面、病床单位消毒制度

1、每天清晨、中午扫地后用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1000 ml用1片)消毒液湿拖医护办公室走廊一次。

2、病人使用的床头柜、窗台每天1:40爱尔施强氯杀星用湿擦一次,擦床头柜作到一桌一巾。出院病人彻底清洁消毒。

3、保持外走廊、前后楼梯地面整洁,除做好家属卫生宣教不往外走廊倒水、丢垃圾外,每天应扫一次,每月用流动水冲洗一次,病区走廊每月彻底刷洗一次。

4、加强病床下、床头柜后清洁卫生、,经常督促工人清扫,每个病人出院时将病床、床头柜移开,刷洗一次。

5、出院消毒见终末消毒制度。

暖箱、兰光箱消毒制度

1、暖箱、兰光箱每天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或1%戊二醛(终末消毒)消毒液将暖箱内外擦拭一次,并随时将沾污的奶液及葡萄糖等用湿布擦净。

2、水箱湿化用水每天用冷开水更换一次,以免细菌滋生。

3、长期使用暖箱,应每周更换一次。

4、更换的暖箱及新生儿出箱后,兰光箱、暖箱应用上述消毒液进行箱内彻底清一次,并洗净湿化水的水槽,必要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5、清洁消毒过的暖箱放在指定地点,并加盖大单。

6、暖箱、兰光箱每月作空气培养一次。

7、备用的暖箱、兰光箱每周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擦洗一遍,并更换罩单。

给氧器具消毒制度

1、新生儿使用的给氧器具必须经过消毒处理。

2、给氧用的湿化瓶水应用灭菌注射水,每天更换。

3、面罩、头罩、橡皮管、湿化瓶每周彻底消毒清洁一次。

4、停氧或放下的面罩、头罩、橡皮管、湿化瓶应浸泡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液一小时后取出洗净晾干,放橱柜内备用。

5、面罩、头罩因操作不慎或呕吐弄脏时应及时更换。

6、停氧后应及时将给氧器具取下消毒,勿挂在氧气筒上。

床边隔离消毒制度

1、腹泻、脓疱疮、性病等任何原因需要床边隔离者应有床边隔离标志,为绿色标志。

2、备洁芙柔消毒凝胶搽手或1:100爱尔施消毒液,供工作人员及家属泡手,泡手后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3、病人用过的布类应浸泡在1:40爱尔施消毒液中。

4、器皿应浸泡在1:40爱尔施消毒液中,应与布类分开泡。

5、泡隔离用的器皿应专用。

6、工人做卫生的用具也应专用。同时应加强工人手的消毒。

拖把消毒制度

1、办公室、病房、厕所、开水间拖把和桶的使用应分开,同时应用标志:办公室—白色,病房—红色,厕所—黄色,开水间—绿色,NICU—N。

2、督促工人按规定使用拖把,并及时补充新拖把。

3、用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1000 ml用1片)拖地、拖后拖把洗干净、挂起、晾干,分开存放。

4、晴天应将拖把置阳光下暴晒。

终末消毒制度

1、病人出院后应将全部布类:被套、大单、枕头套、婴儿衣服、床周、垫套更换送布类清洗。病床、婴儿床、床头柜整理后用1:40爱尔施消毒液湿擦。

2、新生儿死亡后,应将新生儿穿的衣服、睡袋、小床的布类、远红外辐射床上中单更换,并用1:40爱尔施消毒液或1%戊二醛湿擦婴儿床及远红外辐射床。布类、器械、导管按常规消毒。

3、传染病病人的用物先行紫外线照射消毒后,再行终末消毒处理。

4、经终末消毒处理后才能收住新病人。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及污物处理

1、科室使用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净等。

2、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后,进行浸泡消毒后集中供应室统一毁形处理。

3、污物管理: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处理,医疗垃圾装黄色袋,生活垃圾装黑色袋;医疗玻璃垃圾单独放黄色袋;污染的冲洗液、排泄物应先消毒后按医疗污物处理。

新生儿监护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奶库管理制度 新生儿监护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一、室内布局

室内布局合理,院内、院外新生儿分室收治;院外新生儿根据病种相对隔离,放于婴儿床上的新生儿,床与床之间应有适度间距;感染性疾病或不明原因疾病的患儿应单间隔离,无条件时同类疾病可同室隔离,护理人员固定、诊疗用品专用,医务人员接触患儿前后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同时应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使用隔离防护用品,落实相关的消毒隔离措施。

二、空气

1、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保持在55-65℃,每天上、下午开窗通风各1次,每次30分钟。

2、监护室内按规定使用紫外线动态空气消毒仪,每天检查消毒仪的使用状况,定期对消毒仪进行清洁维护并进行效果评价。

3、治疗室、奶库每天一次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次60分钟。

4、中央空调的进、出风口应定时清洗、消毒,以避免空气污染。

三、环境和物品表面

1、墙面和门窗:应保持清洁、干燥,无污迹、霉斑。

2、地面:每天1次用清水擦拭,污染时随时擦拭。

3、医疗器械:包括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听诊器、血压计等,应保持清洁无污染,尤其是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仪器按钮、操作面板,每天1次用75%酒精擦拭消毒。

4、床单元:新生儿暖箱、蓝光箱及小床等每天用清水擦拭一次,如有污染及时清洁,患儿因出院、转科(院)、死亡等离开以后,应及时对床单元使用500mg/L(1:100)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半小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5、新生儿使用的毛巾、衣物等,一用一换,清洗干燥以后压力蒸汽灭菌备用;床上用品,如枕套、床单、被套等,每周更换一次,污染时随时更换。

6、其他用品及物体表面,包括治疗台、治疗车、操作台面等,每天清洁擦拭一次,有污染及时清洁,电话机、电脑键盘、鼠标等,定时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

7、清洁用具,包括拖把、抹布等,必须分区使用,拖把应区分院内监护室、院外监护室、治疗室、奶库、办公室、卫生间等,并有明显标记。有隔离病人时隔离室内的清洁用具应固定专用,当没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水擦洗即可;当有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使用1000mg/L(1:50)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当多重耐药菌流行或有医院感染暴发时,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每天至少2次。

8、每月组织科室人员彻底卫生清洁一次。

四、人员管理

1、医务人员须穿室内专用的清洁工作服,有明显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室内工作人员要有严格的手卫生意识,包括医生、护士、工勤人员和进修、实习人员,应根据洗手和手消毒的指征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室内应合理放置方便使用的快速手消毒剂。

2、限制不必要的探视,确需探视时,探视者不得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探视者进入室内应按规定更衣、换鞋,接触新生儿之前医务人员应指导探视者做好手卫生。

3、与工作无关人员谢绝进入新生儿监护中心,如有发热、腹泻等相关症状的工作人员也谢绝进入,进入新生儿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应按规定更衣、换鞋,并清洗双手。

五、其他

1、新生儿监护中心的消毒隔离制度在医院消毒隔离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医院消毒隔离的相关要求必须严格执行。

2、奶库的管理应严格执行奶库管理制度。

3、制定各种医疗、护理操作规程,操作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如换尿布时应及时将脏尿布放入污物袋,避免排泄物的污染。

4、每月一次根据要求对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呼吸机管道及奶库内物品进行细菌污染情况监测。

5、若发生三例或三例以上出现相同症状(如发热、腹泻等)的患儿时应立即报告院感科,并配合院感科做好调查处置等相关工作。michel 发表于 2008-12-9 11:44

奶库管理制度

一、物品的清洁消毒要求

1、奶瓶:清洗干净后每天一次高压灭菌,灭菌后奶瓶及时规范地放置于存放柜中,以防污染;当天使用的奶瓶清洗干净后可经消毒柜消毒备用,消毒灭菌后的奶瓶超过24小时应重新灭菌。

2、奶头:每次使用后清洗干净,然后进行煮沸消毒,煮沸时间应从水沸后开始计时,不得少于15分钟, 24小时更换,盛放奶头的容器也应每次使用后消毒备用。

3、配奶杯:每天一次高压灭菌,每次配制使用后可以在消毒柜消毒,干燥保存备用。

4、开水:配奶用开水应保证使用烧开的水。

5、配制后奶液:应尽量做到现配现喂,配制多余的奶液应存放于加盖的广口瓶内冷藏保存,存放时间最长不能超过24小时。

6、外送的母奶:暂时不喂时应放入冰箱冷藏,存放时间最长不能超过24小时,喂哺前应规范实施巴氏消毒(55-65℃,30分钟)。

二、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要求

1、每天一次清洁冰箱、奶瓶奶具存放柜、消毒柜、巴氏消毒箱及配奶操作台,地面每天用清水擦拭一次,如有污染及时擦拭。

2、巴氏消毒箱应每天清洁并更换水,若有污染时及时清洗消毒,水温应保持在55-65℃之间。

3、每天一次对奶库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次60分钟。

三、工作人员要求:配奶工作由护士负责完成,进入奶库配奶前应戴口罩并规范清洗双手,配奶过程中疑有手污染时应及时清洗双手,配奶时应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配奶后做好一手清工作,保持奶库清洁干燥。

四、每月一次对奶库的空气、奶瓶、奶头、配制后奶液及操作台物体表面等进行细菌污染情况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落实相应的措施。zam131cn 发表于 2009-2-23 12:05

推荐第4篇: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

二、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制导下开展预防医院的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三、患者的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的病人单独安置。

四、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

五、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的衣服。

六、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七、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

八、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九、餐具、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

十、对感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十一、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派如下水道。

二、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凉干,定期消毒。

十三、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装运;感染性垃圾置黄色或有明显标识的塑料袋内,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推荐第5篇: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整改建议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整改建议

新生儿科病房改建工作已经完成,院感办对病房设置及医务人员工作流程进行了检查考核,针对存在问题制定了可行性措施已下发到科室,并于2月4日对科内医务人员进行培训,现仍有部分问题需要后勤部门协助解决,特提出建议,如下:

存在问题:新生儿科现用婴儿床褥垫共计37个,其中旧的32个,为纯棉外皮,丝绵里芯,均有不同程度霉变,发黑,经“8.4”消毒液浸泡,洗衣机清洗后仍无法去除。究其原因为:婴儿尿液、奶渍浸湿后未及时清洗晾晒,及使用时间过长等。

建议:

1、对有霉变褥垫进行拆洗,棉芯完好的重换外皮,棉芯霉变严重的不再使用。

2、新生儿科护理部形成规范:每名新生儿出院后所用衣物、棉被、床褥、枕头等物品均应终末消毒,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后清洗晾干。使用中的床品有污染及时更换。

院感办 2013.2.20

推荐第6篇: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年度工作计划

2018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年度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开展好本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安全,认真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在我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今年工作如下:

1.严格执行院内感染管理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2.科室内需要坚持每日对治疗室、病房进行空气消毒。

3.对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及时毁形、浸泡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4.治疗室、操作室坚持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病房内定期用消毒液拖地,出院病人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

5.医师在查房时体检每一位患儿均需用速干手消毒液消毒双手,避免交叉感染。

6.医生、护士各项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7.每一季度至少对全科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的培训,医院感染管理小组需每一季度开一次会议。

8.发现有院内感染病例药及时上报,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做好多重耐药菌的监控、隔离和治疗。

9.监督本科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根据病原学检验及药敏结果对感染病人合理用药。

10.对住院病人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的指导和宣教工作。

推荐第7篇: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年度工作计划

2015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年度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搞好本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安全,认真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和新颁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在我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今年工作如下:

1.严格执行院内感染管理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2.科室需要坚持每月对本病区的治疗室进行空气培养。 3.科室内需要坚持每日对治疗室、病房进行空气消毒。

4.对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及时毁形、浸泡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5.治疗室、操作室坚持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病房内定期用消毒液拖地,出院病人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清理消毒柜,并用消毒液擦拭)。 6.医师在查房时体检每一位患儿均需用速干手消毒液消毒双手,避免交叉感染。

7.医生、护士各项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8.每一季度至少对全科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的培训,医院感染管理小组需每一季度开一次会议。

9.发现有院内感染病例药及时上报,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做好多重耐药菌的监控、隔离和治疗。

10.监督本科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根据病原学检验及药敏结果对感染病人合理用药。

11.对住院病人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的指导和宣教工作。

推荐第8篇: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1、加强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管理,建立《新生儿探视制度》、《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臵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

2、新生儿病室应当通过有效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疗设备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

3、新生儿病室要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

4、新生儿科按照规定建立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针对监测结果,应当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接受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5、新生儿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5.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必须达到灭菌标准。

5.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5.3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5.4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瓶,一人一用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5.5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

5.6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微波消毒,奶瓶由配奶室统一回收清洗、高温或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毒。

5.7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儿病室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建立消毒清洁制度,并按照制度对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或消毒。

7、新生儿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8、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要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9、医务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当实施手卫生。诊疗和护理操作应当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应当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当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10、新生儿病室的医疗废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院感科 2011年4月28日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关规章制度

新生儿探视制度………………………………………………………1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2 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度…………………………………….3 新生儿病房消毒清洁制度度………………………………………….4 《医疗废物管理例》……………………………………………………5 工作规范及流程

手卫生规范………………………………………………………..6 无菌操作技术……………………………………………………….7 无菌操作技术流程…………………………………………………8 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流程………………………………………………9

一 新生儿陪护探视制度

尊敬的患儿家长您好

当您将孩子交给我们的时候,请给予我们最大的信任。我们将竭力为您的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整洁、舒适的环境,期望您的孩子早日康复。孩子住院期间。请您认真阅读以下几点。

1.新生儿抵抗力低下,需入住单间新生儿病房。

2.未经医生同意并履行相关手续,不得抱新生儿离开病房。

3.任何情况下家属不得将新生儿单独留在病房。

4.请家属拒绝医护人员单独抱走新生儿。

5.新生儿应取侧卧位,防止口鼻遮盖,引起窒息。

6.喂奶后应抬高新生儿上身,轻拍背部,排出咽下的空气,并取侧卧位。禁止面部朝上,防止呛奶。

7.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每周

一、三下午4:00—6:00为探视时间允许两位直系亲属来探视,探视前请洗手,患感染性疾病或12岁以下儿童谢绝探视结束请配合护士做好病房开窗通风工作。

8.每日开窗通风两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9.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必须洗手,新生儿衣物一日一更换,请做好准备。

10.新生儿进行输液治疗时有可能引起液体外渗 ,而导致局部皮肤坏死。

二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1.科室院感管理小组:组长:副侧长 小组成员: 刘 林。 2.院感管理小组职责

2.1负责本科室有关院感知识的学习、检查和监测,并对存在问题,积极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意见。科室安排学习和自检每月各一次,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备查。具体工作由张荣娜医师负责,并在每个月的第一周向院感科了解新生儿科上一个月院感报告及记录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漏报病例,做出纠正。

2.2医院感染监测网成员(高俊利、刘伟林)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方面(包括空气、手、物表、无菌物品、消毒液等)的监测,对不合格的应查找原因后重做,要求每月一次,保存监测单以备查。

2.3科室以卫生部文件及我院规章制度为依据,结合科室实际制定出相应的预防院内感染切实可行的科室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

1.医院感染病例上报监测

1.1 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生应及时向本科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表报告防保院感科。

1.2 出现爆发趋势时,防保院感科应于24小时内报告分管院长并通报相关部门。经证实出现以下情形时,医院应于12小时内报告卫生局并同时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1.2.1 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1.2.2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1.2.3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1.3 医院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

1.3.1 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1.3.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1.3.3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1.4医院感染和医院感染爆发属于法定传染病的,还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

1.5每年开展目标性监测1-2项,目标性监测持续时间应连续6个月以上,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

1.6 防保院感科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分管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和反馈。

1.7 医院感染监控率100%、漏报率≤20%、医院感染率≤8%。 2.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所有使用科室均需监测)

2.1 各科室必须按照要求定期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

2.2 使用中的消毒剂,如84消毒液,每季度进行一次生物监测,细菌含量〈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化学监测每日一次。使用中的灭菌剂 如戊二醛,生物监测每月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化学监测每周不少于一次。同时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监测,消毒物品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2.3 压力蒸汽灭菌工艺监测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 化学监测每包进行, 生物监测每周进行,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

2.4 紫外线消毒 应详细记录应用时间、累积时间和使用人签名,每半年进行一次照射强度监测,照射强度〈70w/cm2应及时更换,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

2.5 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必须做到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无菌包内、外进行化学监测,每灭菌批次进行生物监测,每年对无菌间环境进行环氧乙烷浓度的监测。移植物必须等生物监测结果为阴性时方可使用。

2.6 血液净化系统的监测包括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监测,每月进行1次细菌培养,细菌菌落数必须≤200cfu/ml,每季度进行1次内毒素检测,内毒素不能超过2Eu/ml,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一次,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至少每周一次,结果应当符合规定。

3.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应对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口腔科、产房、新生儿病房、供应室无菌室、输血科、微生物实验室、导管室、血液透析室、内镜室、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应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每季度进行。

3.1 各类环境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数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 范围 空气 物体 表面 医务人员手

一类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10 ≤5 ≤5 二类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新生儿病房、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200≤10≤10 三类 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 ≤500 ≤10 ≤10 四类 传染病科及病房 ≤15 ≤15

2、3.2 致病性微生物

母婴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表和医护人员手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其他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

(四)新生儿科消毒清洁制度

一、工作人员更衣、洗手制度

1、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清洁工人上班必须穿工作服。

2、保持工作服、帽子整洁,并于每周

一、五更换。清洁工的工作服除每周 更换二次外随脏随换。

3、接触肝炎、梅毒、严重感染与隔离患者时,需戴手套操作,操作后并泡手、洗手。

4、化验报告确诊隔离的患者,要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并将换下的衣服浸泡在84消毒液中30分钟后送洗涤。

5、工作人员上班更衣后,护理前、后必须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每月抽查作细菌培养一次。

6、医生查房检查、护士治疗护理每一个患儿后应用洁芙柔消毒凝胶擦手,或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7、严禁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区。

二、NICU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入NICU前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2、诊治、护理前后要用肥皂水及流动水洗手,或用洁芙柔消毒凝胶搽手或1:100爱尔施泡手(5000ml用1片)。

3、桌面、远红外辐射台、护理车等暴露的物体表面,每日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湿擦一次。

4、地面每日用 84或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1000 ml用1片)消毒液湿拖两次。

5、入NICU必须更换专用拖鞋,拖鞋每周清洗一次。

6、远红外辐射床用后床上布类应更换,并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消毒液擦洗,重新铺单备用,体温探头用3%过氧化氢棉球擦洗。

7、多功能监护仪屏幕用95%酒精擦洗每周一次,心电监护探头、血压计袖带每一个病人用后,用3%过氧化氢棉球擦洗消毒后备用。

8、每周NICU卫生大扫除一次,空气消毒一次,用肯格王。牌空气消毒净化器消毒2小时。

9、保持病室的清洁安静,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入NICU参观、学习、见习一次不得超过10人。

10、每天下午 3点入 NICU探望的家属应穿隔离衣,更换拖鞋。

11、病房每月做一次空气培养,化验结果达不到标准的应重新消毒后再作培养。

三、卫生宣传制度

1、新生儿入院时清洁皮肤更衣,穿上医院睡袋,嘱将脏布类及多余的物品带回。

2、医务人员人人有责向新生几家属宣传新生儿喂养、护理卫生知识。

3、上、下午做护理的护士应向每位家属宣传卫生知识,并督促护理前后洗手。换尿布后应先洗手,然后再进行喂养人工喂养患儿奶具应消毒。

4、母乳喂养的母亲应督促勤剪指甲、洗净双手,喂哺时应用干净毛巾(专用)湿擦乳头、乳房。

5、对早产几家属应详细进行喂养、护理的示范指导,甚至手把手的教,一边教方法,一边教卫生知识。

6、出院前,进行新生儿缺陷筛查(妇产科做),出院时,应进行出院指导,预防接种:卡介乙肝疫苗等,注意保暖、喂养、预防感染及早期干预等。

7、同时应向家属宣传减少探视时间和探视人员的重要性,必要时加以控制。

8、保持病室整洁,不随地吐痰、丢垃圾。

四、晨间护理消毒制度

1、护理前护理人员的手必须用肥皂及流动水洗,将干净的布类、消毒液等物品带入病室。

2、一人一盆一巾擦澡,并行口腔、脐部、臀部常规护理,并保持清洁干燥。

3、每护理一人后,必须用洁芙柔消毒凝胶搽手或1:100爱尔施消毒液擦手后方可进行第二个护理。婴儿衣服每日更换。

4、做到一人一巾一扫床护理新生儿后应将婴儿床湿扫。

5、护理结束后方可收出院病人的布类不得将换下的布类丢在地上应放在护理车的布袋内。

6、护理结束后的护理车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液湿擦

7、护理结束后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8、晨间护理时先护理早产儿然后护理无感染最后护理感染病人。

五、静脉、肌注消毒制度

1、行静脉、肌肉注射前应洗手、戴口罩、帽子根据情况随时更换。

2、抽吸药液、加药、头皮静脉注射等按无菌操作原则。

3、静脉注射消毒皮肤用安尔碘消毒二次。肌肉注射用或0.2%安尔碘消毒皮肤。

4、给一新生儿行肌注或静注后应用洁芙柔消毒凝胶搽手或1100爱尔施消毒液擦手后方可给第二个新生儿操作。

5、用后的剃刀先用3%过氧化氢棉球擦净头发浸泡在75%酒精中消毒刀架用140爱尔施消毒液浸泡。

6、用后的注射器、输液器、延长管等应分类送供应室消毒毁形。

7、操作完护理车、注射盘应用140爱尔施消毒液湿擦。

六、剪脐器械消毒制度

1、生儿剪脐用后的剪刀、止血钳应浸泡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液1小时后取出用流动水冲净擦干上油。

2、将纱布、脐带布及剪刀、止血钳包好送高压灭菌。

3、脐带布及纱布为一次性使用。

七、布类消毒制度

1、每天更换下的被套、大单等当天送洗衣组浸泡、清洗、消毒。

2、住院病人用的布类原则上冬天15天更换一次夏天一周更换一次但遇见有血迹、潮湿应及时更换。

3、换下的脏布类、尿布应放置在规定的器皿内不得丢在地上。

4、早产儿体重小于1KG置暖箱保暖其用的所有布类应高压消毒包括衣服、中单、尿布、毛巾等。

5、新生儿用的小毛巾用后浸泡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液一小时后用肥皂水洗净开水烫洗后晾干备用。

6、隔离布类应浸泡140爱尔施强氯杀星在30分钟后取出送洗衣组清洗隔离病人尽量用一次性尿布。

7、库房用肯格王每天照射一次一次1小时每个月大扫除一次。

8、窗帘布定期每月拆下清洗一次。

八、护理站、办公室、治疗室家具消毒制度

1、经常保持护理站、办公室、治疗室整洁。

2、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湿擦医、护办公室、治疗室暴露在空气的家具、治疗台、冰箱等物体表面有专用抹布、桶。

3、每天上午护理前用上述消毒液擦所有的护理车一次。专用抹布、桶。

九、地面、病床单位消毒制度

1、每天清晨、中午扫地后用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1000 ml用1片消毒液湿拖医护办公室走廊一次。

2、病人使用的床头柜、窗台每天140爱尔施强氯杀星用湿擦一次擦床头柜作到一桌一巾。出院病人彻底清洁消毒。

3、保持外走廊、前后楼梯地面整洁除做好家属卫生宣教不往外走廊倒水、丢垃圾外每天应扫一次每月用流动水冲洗一次病区走廊每月彻底刷洗一次。

4、加强病床下、床头柜后清洁卫生、经常督促工人清扫每个病人出院时将病床、床头柜移开刷洗一次。

5、出院消毒见终末消毒制度。

十、呼吸机消毒制度 l、备用中的呼吸机用专用的布罩加盖防止灰尘进入各管道环路每周消毒一次并记录。方法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浸泡1小时后用冷开水冲洗再用无菌大毛巾擦干接上呼吸机管道开口处用一次性手套包好罩上罩单备用。

2、使用中的呼吸机环路消毒非感染病人23天更换一次感染病人每天更换一次。消毒方法同上。

3、使用中的呼吸机每天清洁一次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液擦洗主机及压缩机的外部压缩机的过滤网要每天冲洗一次洗尽晾干并安装好。

4、呼吸机罩单每周更换一次。

一、喉镜消毒制度

1、喉镜使用前后由医生随手用备好的3%过氧化氢棉球擦净血迹、分泌物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置有盖方盒内备用。

2、喉镜每周清洗消毒一次气囊每次用后洗刷并消毒。

3、气囊用后浸泡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液中一小时后取出用流动水冲洗后晾干各用。

4、气管插管一次性使用。

5、喉镜叶片和手电筒、电池要分开放置叶片放消毒的有盖小盒内。

二、暖箱、兰光箱消毒制度

1、暖箱、兰光箱每天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或1%戊二醛终末消毒消毒液将暖箱内外擦拭一次并随时将沾污的奶液及葡萄糖等用湿布擦净。

2、水箱湿化用水每天用冷开水更换一次以免细菌滋生。

3、长期使用暖箱应每周更换一次。

4、更换的暖箱及新生儿出箱后兰光箱、暖箱应用上述消毒液进行箱内彻底清一次并洗净湿化水的水槽必要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5、清洁消毒过的暖箱放在指定地点并加盖大单。

6、暖箱、兰光箱每月作空气培养一次。

7、备用的暖箱、兰光箱每周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擦洗一遍并更换罩单。

二、给氧器具消毒制度

1、新生儿使用的给氧器具必须经过消毒处理。

2、给氧用的湿化瓶水应用灭菌注射水每天更换。

3、面罩、头罩、橡皮管、湿化瓶每周彻底消毒清洁一次。

4、停氧或放下的面罩、头罩、橡皮管、湿化瓶应浸泡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液一小时后取出洗净晾干放橱柜内备用。

5、面罩、头罩因操作不慎或呕吐弄脏时应及时更换。

6、停氧后应及时将给氧器具取下消毒勿挂在氧气筒上。

三、床边隔离消毒制度

1、腹泻、脓疱疮、性病等任何原因需要床边隔离者应有床边隔离标志为绿色标志。

2、备洁芙柔消毒凝胶搽手或1100爱尔施消毒液供工作人员及家属泡手泡手后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3、病人用过的布类应浸泡在140爱尔施消毒液中。

4、器皿应浸泡在140爱尔施消毒液中应与布类分开泡。

5、泡隔离用的器皿应专用。

6、工人做卫生的用具也应专用。同时应加强工人手的消毒。 十

四、拖把消毒制度

1、办公室、病房、厕所、开水间拖把和桶的使用应分开同时应用标志办公室—白色病房—红色厕所—黄色开水间—绿色NICU—N。

2、督促工人按规定使用拖把并及时补充新拖把。

3、用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1000 ml用1片拖地、拖后拖把洗干净、挂 起、晾干分开存放。

4、晴天应将拖把置阳光下暴晒。

五、终末消毒制度

1、病人出院后应将全部布类被套、大单、枕头套、婴儿衣服、床周、垫套更换送布类清洗。病床、婴儿床、床头柜整理后用140爱尔施消毒液湿擦。

2、新生儿死亡后应将新生儿穿的衣服、睡袋、小床的布类、远红外辐射床上中单更换并用140爱尔施消毒液或1%戊二醛湿擦婴儿床及远红外辐射床。布类、器械、导管按常规消毒。

3、传染病病人的用物先行紫外线照射消毒后再行终末消毒处理。

4、经终末消毒处理后才能收住新病人 新生儿监护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奶库管理制度 新生儿监护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一、室内布局 室内布局合理院内、院外新生儿分室收治;院外新生儿根据病种相对隔离放于婴儿床上的新生儿床与床之间应有适度间距;感染性疾病或不明原因疾病的患儿应单间隔离无条件时同类疾病可同室隔离护理人员固定、诊疗用品专用医务人员接触患儿前后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同时应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使用隔离防护用品落实相关的消毒隔离措施。

二、空气

1、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保持在55-65℃每天上、下午开窗通风各1次每次30分钟。

2、监护室内按规定使用紫外线动态空气消毒仪每天检查消毒仪的使用状况定期对消毒仪进行清洁维护并进行效果评价。

3、治疗室、奶库每天一次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次60分钟。

4、中央空调的进、出风口应定时清洗、消毒以避免空气污染。

三、环境和物品表面

1、墙面和门窗应保持清洁、干燥无污迹、霉斑。

2、地面每天1次用清水擦拭污染时随时擦拭。

3、医疗器械包括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听诊器、血压计等应保持清洁无污染尤其是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仪器按钮、操作面板每天1次用75%酒精擦拭消毒。

4、床单元新生儿暖箱、蓝光箱及小床等每天用清水擦拭一次如有污染及时清洁患儿因出院、转科(院)、死亡等离开以后应及时对床单元使用500mg/L(1100)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半小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5、新生儿使用的毛巾、衣物等一用一换清洗干燥以后压力蒸汽灭菌备用;床上用品如枕套、床单、被套等每周更换一次污染时随时更换。

6、其他用品及物体表面包括治疗台、治疗车、操作台面等每天清洁擦拭一次有污染及时清洁电话机、电脑键盘、鼠标等定时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

7、清洁用具包括拖把、抹布等必须分区使用拖把应区分院内监护室、院外监护室、治疗室、奶库、办公室、卫生间等并有明显标记。有隔离病人时隔离室内的清洁用具应固定专用当没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水擦洗即可;当有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使用1000mg/L(150)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当多重耐药菌流行或有医院感染暴发时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每天至少2次。

8、每月组织科室人员彻底卫生清洁一次。

四、人员管理

1、医务人员须穿室内专用的清洁工作服有明显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室内工作人员要有严格的手卫生意识包括医生、护士、工勤人员和进修、实习人员应根据洗手和手消毒的指征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室内应合理放置方便使用的快速手消毒剂。

2、限制不必要的探视确需探视时探视者不得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探视者进入室内应按规定更衣、换鞋接触新生儿之前医务人员应指导探视者做好手卫生。

3、与工作无关人员谢绝进入新生儿监护中心如有发热、腹泻等相关症状的工作人员也谢绝进入进入新生儿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应按规定更衣、换鞋并清洗双手。

五、其他

1、新生儿监护中心的消毒隔离制度在医院消毒隔离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医院消毒隔离的相关要求必须严格执行。

2、奶库的管理应严格执行奶库管理制度。

3、制定各种医疗、护理操作规程操作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如换尿布时应及时将脏尿布放入污物袋避免排泄物的污染。

4、每月一次根据要求对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呼吸机管道及奶库内物品进行细菌污染情况监测。

5、若发生三例或三例以上出现相同症状(如发热、腹泻等)的患儿时应立即报告院感科并配合院感科做好调查处置等相关工作。

奶库管理制度

一、物品的清洁消毒要求

1、奶瓶清洗干净后每天一次高压灭菌灭菌后奶瓶及时规范地放置于存放柜中以防污染;当天使用的奶瓶清洗干净后可经消毒柜消毒备用消毒灭菌后的奶瓶超过24小时应重新灭菌。

2、奶头每次使用后清洗干净然后进行煮沸消毒煮沸时间应从水沸后 开始计时不得少于15分钟 24小时更换盛放奶头的容器也应每次使用后消毒备用。

3、配奶杯每天一次高压灭菌每次配制使用后可以在消毒柜消毒干燥保存备用。

4、开水配奶用开水应保证使用烧开的水。

5、配制后奶液应尽量做到现配现喂配制多余的奶液应存放于加盖的广口瓶内冷藏保存存放时间最长不能超过24小时。

6、外送的母奶暂时不喂时应放入冰箱冷藏存放时间最长不能超过24小时喂哺前应规范实施巴氏消毒(55-65℃30分钟)。

二、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要求

1、每天一次清洁冰箱、奶瓶奶具存放柜、消毒柜、巴氏消毒箱及配奶操作台地面每天用清水擦拭一次如有污染及时擦拭。

2、巴氏消毒箱应每天清洁并更换水若有污染时及时清洗消毒水温应保持在55-65℃之间。

3、每天一次对奶库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次60分钟。

三、工作人员要求配奶工作由护士负责完成进入奶库配奶前应戴口罩并规范清洗双手配奶过程中疑有手污染时应及时清洗双手配奶时应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配奶后做好一手清工作保持奶库清洁干燥。

四、每月一次对奶库的空气、奶瓶、奶头、配制后奶液及操作台物体表面等进行细菌污染情况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落实相应的措施。

四《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380号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已经2003年6月4日国务院第十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 二○○三年六月十六日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包括实验动物尸体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公布。见附表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 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医疗卫生机构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第四条 国家推行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鼓励有关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 国家对边远贫困地区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给予适当的支持。 第五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医疗废物处置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和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投诉、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 医疗废物管理的一般规定 第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其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防止因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 第八条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制定与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在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方案设置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负责检查、督促、落实本单位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防止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发生。 第九条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对本单位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第十条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为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 第十一条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年。 第十三条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 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采取减少危害的紧急处理措施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同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 第十四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第十五条 禁止邮寄医疗废物。 禁止通过铁路、航空运输医疗废物。 有陆路通道的禁止通过水路运输医疗废物没有陆路通道必需经水路运输医疗废物的应当经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后方可通过水路运输。 禁止将医疗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 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水体上运输医疗废物。 第三章 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 第十六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 第十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天。 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 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定期消毒和清洁。

推荐第9篇: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1、加强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管理,建立《新生儿探视制度》、《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臵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

2、新生儿病室应当通过有效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疗设备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

3、新生儿病室要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

4、新生儿科按照规定建立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针对监测结果,应当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接受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5、新生儿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5.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必须达到灭菌标准。

5.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5.3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5.4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瓶,一人一用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5.5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

5.6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微波消毒,奶瓶由配奶室统一回收清洗、高温或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毒。

5.7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儿病室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建立消毒清洁制度,并按照制度对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或消毒。

7、新生儿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8、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要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9、医务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当实施手卫生。诊疗和护理操作应当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应当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当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10、新生儿病室的医疗废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院感科 2011年4月28日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关规章制度

新生儿探视制度………………………………………………………1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2 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度…………………………………….3 新生儿病房消毒清洁制度度………………………………………….4 《医疗废物管理例》……………………………………………………5 工作规范及流程

手卫生规范………………………………………………………..6 无菌操作技术……………………………………………………….7 无菌操作技术流程…………………………………………………8 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流程………………………………………………9

一 新生儿陪护探视制度

尊敬的患儿家长您好

当您将孩子交给我们的时候,请给予我们最大的信任。我们将竭力为您的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整洁、舒适的环境,期望您的孩子早日康复。孩子住院期间。请您认真阅读以下几点。

1.新生儿抵抗力低下,需入住单间新生儿病房。

2.未经医生同意并履行相关手续,不得抱新生儿离开病房。

3.任何情况下家属不得将新生儿单独留在病房。

4.请家属拒绝医护人员单独抱走新生儿。

5.新生儿应取侧卧位,防止口鼻遮盖,引起窒息。

6.喂奶后应抬高新生儿上身,轻拍背部,排出咽下的空气,并取侧卧位。禁止面部朝上,防止呛奶。

7.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每周

一、三下午4:00—6:00为探视时间允许两位直系亲属来探视,探视前请洗手,患感染性疾病或12岁以下儿童谢绝探视结束请配合护士做好病房开窗通风工作。

8.每日开窗通风两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9.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必须洗手,新生儿衣物一日一更换,请做好准备。

10.新生儿进行输液治疗时有可能引起液体外渗 ,而导致局部皮肤坏死。

二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1.科室院感管理小组:组长:副侧长 小组成员: 刘 林。 2.院感管理小组职责

2.1负责本科室有关院感知识的学习、检查和监测,并对存在问题,积极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意见。科室安排学习和自检每月各一次,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备查。具体工作由张荣娜医师负责,并在每个月的第一周向院感科了解新生儿科上一个月院感报告及记录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漏报病例,做出纠正。

2.2医院感染监测网成员(高俊利、刘伟林)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方面(包括空气、手、物表、无菌物品、消毒液等)的监测,对不合格的应查找原因后重做,要求每月一次,保存监测单以备查。

2.3科室以卫生部文件及我院规章制度为依据,结合科室实际制定出相应的预防院内感染切实可行的科室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

1.医院感染病例上报监测

1.1 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生应及时向本科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表报告防保院感科。

1.2 出现爆发趋势时,防保院感科应于24小时内报告分管院长并通报相关部门。经证实出现以下情形时,医院应于12小时内报告卫生局并同时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1.2.1 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1.2.2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1.2.3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1.3 医院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

1.3.1 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1.3.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1.3.3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1.4医院感染和医院感染爆发属于法定传染病的,还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

1.5每年开展目标性监测1-2项,目标性监测持续时间应连续6个月以上,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

1.6 防保院感科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分管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和反馈。

1.7 医院感染监控率100%、漏报率≤20%、医院感染率≤8%。 2.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所有使用科室均需监测)

2.1 各科室必须按照要求定期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

2.2 使用中的消毒剂,如84消毒液,每季度进行一次生物监测,细菌含量〈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化学监测每日一次。使用中的灭菌剂 如戊二醛,生物监测每月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化学监测每周不少于一次。同时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监测,消毒物品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2.3 压力蒸汽灭菌工艺监测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 化学监测每包进行, 生物监测每周进行,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

2.4 紫外线消毒 应详细记录应用时间、累积时间和使用人签名,每半年进行一次照射强度监测,照射强度〈70w/cm2应及时更换,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

2.5 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必须做到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无菌包内、外进行化学监测,每灭菌批次进行生物监测,每年对无菌间环境进行环氧乙烷浓度的监测。移植物必须等生物监测结果为阴性时方可使用。

2.6 血液净化系统的监测

每月进行1次细菌培养,细菌菌落数必须≤200cfu/ml,每季度进行1次内毒素检测,内毒素不能超过2Eu/ml,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一次,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至少每周一次,结果应当符合规定。

3.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应对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口腔科、产房、新生儿病房、供应室无菌室、输血科、微生物实验室、导管室、血液透析室、内镜室、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应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每季度进行。

3.1 各类环境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数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 范围 空气 物体 表面 医务人员手

一类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10 ≤5 ≤5 二类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新生儿病房、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200≤10≤10 三类 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 ≤500 ≤10 ≤10 四类 传染病科及病房 ≤15 ≤15

2、3.2 致病性微生物

母婴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表和医护人员手不得检出沙门氏其他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

(四)新生儿科消毒清洁制度

一、工作人员更衣、洗手制度

1、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清洁工人上班必须穿工作服。

2、保持工作服、帽子整洁,并于每周

一、五更换。清洁工的工作服除每周

3、接触肝炎、梅毒、严重感染与隔离患者时,需戴手套操作,操作后并泡手、洗手。

4、化验报告确诊隔离的患者,要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并将换下的衣服浸泡在84消毒液中30分钟后送洗涤。

5、工作人员上班更衣后,护理前、后必须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每月抽查作细菌培养一次。

6、医生查房检查、护士治疗护理每一个患儿后应用洁芙柔消毒凝胶擦手,或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7、严禁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区。

二、NICU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入NICU前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2、诊治、护理前后要用肥皂水及流动水洗手,或用洁芙柔消毒凝胶搽手或1:100爱尔施泡手(5000ml用1片)。

3、桌面、远红外辐射台、护理车等暴露的物体表面,每日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湿擦一次。

4、地面每日用 84或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1000 ml用1片)消毒液湿拖两次。

5、入NICU必须更换专用拖鞋,拖鞋每周清洗一次。

6、远红外辐射床用后床上布类应更换,并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消毒液擦洗,重新铺单备用,体温探头用3%过氧化氢棉球擦洗。

7、多功能监护仪屏幕用95%酒精擦洗每周一次,心电监护探头、

用3%过氧化氢棉球擦洗消毒后备用。

8、每周NICU卫生大扫除一次,空气消毒一次,用肯格王。牌空气消毒净化器消毒2小时。

9、保持病室的清洁安静,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入NICU参观、学习、见习一次不得超过10人。

10、每天下午 3点入 NICU探望的家属应穿隔离衣,更换拖鞋。

11、病房每月做一次空气培养,化验结果达不到标准的应重新消毒后再作培养。

三、卫生宣传制度

1、新生儿入院时清洁皮肤更衣,穿上医院睡袋,嘱将脏布类及多余的物品带回。

2、医务人员人人有责向新生几家属宣传新生儿喂养、护理卫生知识。

3、上、下午做护理的护士应向每位家属宣传卫生知识,并督促护理前后洗手。换尿布后应先洗手,奶具应消毒。

4、母乳喂养的母亲应督促勤剪指甲、洗净双手,喂哺时应用干净毛巾(专用)湿擦乳头、乳房。

5、对早产几家属应详细进行喂养、护理的示范指导,甚至手把手的教,一边教方法,一边教卫生知识。

6、出院前,进行新生儿缺陷筛查(妇产科做),出院时,应进行出院指导,预防接种:卡介乙肝疫苗等,注意保暖、喂养、预防感染及早期干预等。

7、同时应向家属宣传减少探视时间和探视人员的重要性,必要时加以控制。

8、保持病室整洁,不随地吐痰、丢垃圾。

四、晨间护理消毒制度

1、护理前护理人员的手必须用肥皂及流动水洗,将干净的布类、消毒液等物品带入病室。

2、一人一盆一巾擦澡,并行口腔、脐部、臀部常规护理,并保持清洁干燥。

3、每护理一人后,必须用洁芙柔消毒凝胶搽手或1:100爱尔施消毒液擦手后方可进行第二个护理。婴儿衣服每日更换。

4、做到一人一巾一扫床护理结束后方可收出院病人的布类应放在护理车的布袋内。

6、护理结束后的护理车

140爱尔

5、施强氯杀星消毒液湿擦

7、护理结束后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8、晨间护理时先护理早产儿

五、静脉、肌注消毒制度

1、行静脉、肌肉注射前应洗手、戴口罩、帽子

2、抽吸药液、加药、头皮静脉注射等按无菌操作原则。

3、静脉注射消毒皮肤用安尔碘消毒二次。肌肉注射用或0.2%安尔碘消毒皮肤。

4、给一新生儿行肌注或静注后应用洁芙柔消毒凝胶搽手或

1100爱尔施消毒液擦手后方可给第二个新生

75%儿操作。

5、用后的剃刀先用3%过氧化氢棉球擦净头发酒精中消毒

140爱尔施消毒液浸泡。

6、用后的注射器、输液器、延长管等应分类送供应室消毒毁形。

7、操作完注射盘应用140爱尔施消毒液湿擦。

六、剪脐器械消毒制度

1、

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生儿剪脐用后的剪刀、止血钳应浸泡在1液1小时后取出用流动水冲净擦干上油。

2、将纱布、脐带布及剪刀、止血钳包好送高压灭菌。

3、脐带布及纱布为一次性使用。

七、布类消毒制度

1、每天更换下的被套、大单等当天送洗衣组浸泡、清洗、消毒。

2、住院病人用的布类原则上冬天15天更换一次

3、换下的脏布类、

4、早产儿体重小于1KG布、毛巾等。

5、新生儿用的小毛巾用后浸泡在

1中单、尿40爱尔施强氯

6、隔离布类应浸泡140爱尔施强氯杀星在30隔离病人尽量用一次性尿布。7

18、窗帘布定期每月拆下清洗一次。

八、护理站、办公室、治疗室家具消毒制度

1、经常保持护理站、办公室、治疗室整洁。

2、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用1杀星湿擦医、护办公室、治疗室

40爱尔施强氯等物体表面有专用抹布、桶。

3、每天上午护理前用上述消毒液擦所有的护理车一次。专用抹布、桶。

九、地面、病床单位消毒制度

1、

1000 ml用1消毒液湿拖医护办公室走廊一次。

2、病人使用的床头柜、窗台每天140病人彻底清洁消毒。

34、加强病床下、床头柜

5、出院消毒见终末消毒制度。

十、呼吸机消毒制度 l

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浸泡

12

23病人每天更换一次。消毒方法同上。

3、使用中的呼吸机每天清洁一140爱尔施

4、呼吸机罩单每周更换一次。

一、喉镜消毒制度

1、喉镜使用前后由医生随手用备好的3%过氧化氢棉球擦净血迹、分泌物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置有盖方盒内备用。2并消毒。

3、气囊用后浸泡在

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液中一小

4、气管插管一次性使用。

5、

十二、暖箱、兰光箱消毒制度

1、暖箱、兰光箱每天用1施强氯杀星或1%并随时将沾污的奶液及葡萄糖等用湿布擦净。

2、水箱湿化用水每天

3一次。

440爱尔射消毒。 5

6、暖箱、兰光箱每月作空气培养一次。

7、备用的暖箱、兰光箱每周用140

二、给氧器具消毒制度

1、新生儿使用的给氧器具必须经过消毒处理。

2、

3、面罩、头罩、橡皮管、湿化瓶每周彻底消毒清洁一次。

4、停氧或放下的面罩、头罩、橡皮管、湿化瓶应浸泡在

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液一小时后取

5、面罩、头罩因操作不慎或呕吐弄脏时应及时更换。6筒上。 十

三、床边隔离消毒制度

1、腹泻、脓疱疮、性病等任何

2、备洁芙柔消毒凝胶搽手或

1100手后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3、病人用过的布类应浸泡在1爱尔施消毒液中。

4、器皿应浸泡在

140

40布类分开泡。

5、泡隔离用的器皿应专用。

6、工人做卫生的用具也应专用。同时应加强工人手的消毒。 十

四、拖把消毒制度

1、办办公室—N。

2———NICU—

3、用爱尔

1000 ml用1

4、晴天应将拖把置阳光下暴晒。

五、终末消毒制度 1婴儿衣服、床周、垫套更换送布类清洗。病床、婴儿床、床头柜整理后用140爱尔施消毒液湿擦。

2140爱尔施消毒液或1%戊二醛湿擦婴儿床及远红外辐射床。布类、器械、导管按常规消毒。

3、传染病病人的用物先行紫外线照射消毒后

4、经终末消毒处理后才能收住新病人

新生儿监护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奶库管理制度 新生儿监护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一、室内布局

;间应有适度间距;

二、空气

1、室内温度保持在22-2

4155-6

5风各30分钟。

2、监护室内按规定使用紫外线动态空气消毒行效果评价。360分钟。 4气污染。

三、环境和物品表面 1 2

31器按钮、操作面板1次用75%酒精擦拭消毒。

4(院)500mg/L(1100)半小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5;

6、其他用品及物体表

75%酒精擦拭消毒。

7;1000mg/L(150)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当多重耐药菌流行或有医院

500mg/L

2次。

8、每月组织科室人员彻底卫生清洁一次。

四、人员管理

1、医务人员须

及时更换;室内工作人员放置方便使用的快速手消毒剂。

23、与工作

五、其他

1、新生儿监护中心的消毒隔离制度在医院严格执行。

2、奶库的管理应严格执行奶库管理制度。

3、制定各种

4、每月一次根据要求对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呼吸机管道及奶库内物品进行细菌污染情况监测。

5、若发生三例或三例以上出现相同症状(如发热、腹泻等)处置等相关工作。

奶库管理制度

一、物品的清洁消毒要求 1一次高压;瓶超过24小时应重新灭菌。

2 2

415分钟

3、配燥保存备用。4

5、配制

24小时。

6、外送的母奶

24哺前应规范实施巴氏消毒(55-6

530分钟)。

二、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要求

1、每天一次清洁冰箱、奶瓶奶具存放柜、消毒柜、时擦拭。

255-65℃之间。

3、每天一次对奶库进行紫外线60分钟。

过程中疑有

四、每月一次对奶库的空气、奶瓶、奶头、配制后奶液及操作台物体表面等进行细菌污染情况监测

国务院令第380号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已经2003年6月4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 二○○三年六月十六日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第二条

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 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医疗卫生机构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第四条 国家推行医疗废物集中无害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 国家对边远贫困地区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给予适当的支持。 第五条

政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医疗废物处置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和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投诉、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 医疗废物管理的一般规定 第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染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 第八条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行为发生。 第九条

当对本单位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培训。 第十条

、运送、贮存、处

第十一条

单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

第十三条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漏、扩散。

位和居民通报。 第十四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第十五条 禁止邮寄医疗废物。 禁止通过铁路、航空运输医疗废物。 有

禁止将医疗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 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水体上运输医疗废物。 第三章 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 第十六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容器内。 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

第十七条

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 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定期消毒和清洁。

推荐第10篇: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1、加强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管理,建立《新生儿探视制度》、《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

2、新生儿病室应当通过有效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疗设备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

3、新生儿病室要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

4、新生儿科按照规定建立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针对监测结果,应当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接受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5、新生儿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必须达到灭菌标准。

(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3)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4)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瓶,一人

一用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5)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

(6)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微波消毒;奶瓶由配奶室统一回收清洗、高温或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毒。

(7)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儿病室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建立消毒清洁制度,并按照制度对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或消毒。

7、新生儿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8、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要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9、医务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当实施手卫生。诊疗和护理操作应当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

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应当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当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10、新生儿病室的医疗废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院感科

2011年4月28日

第11篇:无陪护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防范措施

无陪护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防范措施

【摘 要】目的:加强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管理和控制,有效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对新生儿科病区易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分析,制定出控制院内感染的对策。结果:新生儿科院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感染率下降。

【关键词】新生儿;医院感染;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670-01

我院新生儿科为层流式、无陪护病区,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也是难点部门。新生儿具有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抵抗力较差、对外界适应能力弱等特点,早产儿、低体儿常因使用呼吸机、反复吸痰、各类侵入性操作、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大大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因此,针对各种高危因素,我们开展了如下防范措施。

1 高危因素及防范措施

1.1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系统,完善医院感染机构和人员设置

按照三级医院要求,我院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监控体系,即由业务院长负责、院感科成员及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参加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设立院感科,设主任及数名科室成员;科室成立由科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主治医师和主管护士组成的院感管理小组。各级监控网络职责分明、各负其责。

1.2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

1.2.1 科主任、护士长是院感控制的主要责任人,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流程及监测项目。如:《新生儿管理制度》、《新生儿消毒隔离制度》、《新生儿入院管理制度》等,并加以实施。科室院感成员每月配合医院院感科对消毒剂、无菌物品、空气、医疗器械、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及奶瓶、奶嘴进行细菌污染的监测,发现不合格则积极查找原因、采取措施,直至监测合格为止,并向业务院长汇报备案。让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1]

1.2.2科室由专人负责对新进入新生儿科工作的,包括医生、护士、进修生、实习生进行规章制度及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并进行考核;医院院感科每季度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并考核;定期对工勤人员、保洁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及考核。建立院、科两级的规范培训,提高各类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

1.3改善病区环境,加强病区管理,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1.3.1我院2003年新住院楼竣工,新生儿科为层流式病区,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层流设备的维护。科室以内为病区外为走廊的建筑格局,探视家属在外走廊透过玻璃可以直接看到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和自己孩子的位置。患儿病情危重或发生病情变化时,家长可换鞋,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进入病区,探视孩子、听取医生交代病情。环境的改善,不仅减轻了家长的思念之情,也符合了医院感染的管理要求。

1.3.2病区内以区域化进行管理,分为NICU区、普通患儿区、早产儿恢复区和感染隔离区,其中感染隔离区为独立病房,为负压式病房。病区内合理分配了治疗室、沐浴室和配奶间。一婴一床,每床净使用面积在3M2,床间距在1M,室温恒定在240C~280C之间,湿度为55%~65%。

1.3.3工作人员入室时要更衣、换鞋,戴口罩、帽子,按六步洗手法洗手后方可进入病区;在治疗车、护理车、暖箱、光疗箱、辐射保暖台及婴儿床,均放置速干手消毒剂,在对患儿检查、治疗、护理前后均要进行卫生手消毒,做到一婴一消毒;对呼吸机所产生的冷凝水不得随意倒在地上,每机配有专用储水桶并消毒,呼吸机管路做到每周更换;暖箱、光疗箱湿化水每日更换;使用中的暖箱每日清水擦拭,每周更换暖箱并做终末消毒;光疗箱一婴一用一消毒;新生儿用品包括衣服、奶具等均做到一婴一用一消毒。

1.4严格手卫生制度,提高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

医务人员的手经常直接或间接地与污染物品或病人接触,极易引起院内感染。[2]洗手可以预防医院病原微生物传播给患儿及患儿之间的传播,从而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3]我院在入室门口及病区内,设置多个脚踏式洗手装置,洗手池旁张贴“六步洗手法图”,配有抗菌洗手液、一次性擦手纸。病区内随处都有随手可用的速干手消毒剂。设施配套到位,洗手、卫生手消毒变得更加方便,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

1.5加强患儿的基础护理,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发生

新生儿的皮肤、口腔、脐部、肺部是极易发生感染的部位,频繁的医护操作如血管穿刺、气管插管等,更增加了感染的机会。[4]严防液体外渗、皮肤损伤,及时更换尿布,保持臀部清洁;每日常规生理盐水口腔护理两次;碘伏脐部消毒每日一次并保持干燥;奶后轻拍背部,平卧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呛咳的发生。各类操作均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因此,做好患儿的基础护理,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

1.6合理使用抗生素

新生儿期肝、肾均未发育成熟,肝酶的分泌不足或缺乏,肾清除功能较差[3]。若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则易导致患儿菌群失调和耐药菌株的产生,增加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风险。因此,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中频繁或预防使用抗生素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制定适当的限制使用抗生素的措施是预防医院内发生多重耐药菌和真菌感染的有效措施,[5]在新生儿科更显得尤为重要。

2 结论

通过以上防范措施,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提高了,洗手的依从性增强了,因而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也有效的保护了医护人员自身及患儿的医疗安全,降低了医疗成本。

参考文献:

[1] 沈红五,丁敏,顾冬梅,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护理研究,2009,3,第23卷,第三期中旬版

[2] 吴钟琪 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 第四版 103页

[3] 母得志,李熙??,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临床儿科杂志,2009年6月,第27卷,第六期

[4] 邵肖梅,叶??瑁,丘小汕 实用新生儿学 第四版 62页

[5] 邵肖梅,版 176页

??瑁,丘小汕第四叶 实用新生儿学

第12篇: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医院感染管理2011年度培训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2月份对全院职工进行了一次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重点科室的院感知识培训和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知识的全员培训并出题进行了闭卷考试

今年下半年11月份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了《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专题讲座,由医院副主任医师讲授。12月份对医院全体员工进行了医院感控知识培训,由医师讲授了《耐药菌感染与控制》并出试题进行了医院感控知识闭卷考试。

一年来通过医院感控知识的培训学习,使全院职工对院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进一步的提高,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预防和控制医院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确保了医疗安全

2011.12.24

第13篇: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13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13年即将结束,为了适应综合发展需要,站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高度,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列为医院总体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来抓。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与医院的业务发展相适应,整个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院感委会的指导下,全院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各临床科室医师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发现院内感染能及时,准确报告。无院感流行事件发生。常规进行消毒隔离质量督查,无菌技术督查并反馈。每两周在院长主持下召开一次质量控制反馈会议。并按工作计划进行了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根据院感安全要求,细化院感质量管理措施,根据医院“安全”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完善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细化了医院感染质量综合目标考核标准,根据综合目标进行督查反馈,为保证医疗安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手控消毒、供应室、内镜室、检验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了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预防院内感染措施,院感科常规进行督查和指导,每月进行二次大检查,每周随即抽查,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整改,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二、根据传染病的管理要求,加强传染病管理肿瘤综合防治,死因监测等项目管理。在H7N9禽流感流行期间,按照卫生局工作要求及时组织召开防控工作会议,制定应急预案工作流程,成立防控工作

组(领导组、救治组、防控组、后勤保障组),加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管理,建立隔离观察室,任务细化责任到人。加强了H7N9禽流感防治及个人防护知识培训,严格落实了院感防控和个人防护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治,有效控制疫情发生。其它常规传染病,新发肿瘤病例及死因监测,要求首诊医生负责制,按照规定期限及时进行上报,实行奖罚制度,有效落实了综合项目管理工作,全年网报传染病86例,新发肿瘤病人61例,死亡病例16例。

三、在综合监测基础上,做好目标性监测,主要对手术切口管理,导尿管相关泌尿感染,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等进行目标性监测,排除各种高危感染因素,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四、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无菌效果及手卫生监测。

为规范全院各项消毒无菌工作,防止院内感染发生。对全院各科进行了消毒无菌效果监测,同时加强了重点部门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手卫生监测,对全院各科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监测(每半年一次)对新更换紫外线灯管强度及时进行监测,合格率100%。

五、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并常规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反馈。并对工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了管理意识及知晓率,使我院的医疗废物从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等做到规范化管理,杜绝了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的感染暴发。

六、医院感染培训及考核

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包括医务人员,医技人员及后勤人员,培训内容为:H7N9禽流感防控及诊疗措施,职业暴露防护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化等„„新上岗后勤人员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通过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及知晓率,使医院感染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流程化。

七、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

为加强消毒药械及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每季度一次对全院各科进行常规督查及定期抽查,并到药械科进行核对索证。杜绝科室私自购进,保证产品安全有效,确保医疗安全。

八、加强职业暴露及个人防护

为加强职业暴露及个人防护,避免医务人员院内感染制定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要求及时上报,负责检查相关抗体跟踪监测至六个月,免费接种疫苗,免疫对蛋白,及预防用药配合医生进行定期监测随访。保障了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控感科

2013年12月26日

第14篇: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15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在大东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院感科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颁发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落实医院感染工作的持续改进,使我院在2015年感染管理工作能更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三级管理组织落实情况

1、每季度召开一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多重耐药管理工作会议,讨论解决我院院感方面各科室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都能一一解决。对口腔科器械清洗工作流程进行整改,现已整改完成,并通过验收。对多重耐药管理工作,全院都能按规范执行,并持续改进。

2、院感科规章制度应根据医院科室的实际情况建立,现已更新完成。

3、根据卫生部出台的规范,今年也制定了重点部门、重点科室的标准操作规程。

二、对医院监测工作的落实情况

1、今年院感科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重点区域实施监测,对消毒灭菌效果、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生物、化学监测,均合格。重点科室每月,其他科室每季度进行空气、物表、手等环境卫生学监测,共监测717次,监测结果全部合格;

2、医院感染病例监测2015年1-12月共住院患者4619人次,医院感染病例0例;

3、开展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监测,今年共手术例数169例,一类切口

1 手术部位感染率0%;

4、制定医院抗生素应用原则,规范临床用药;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送检数2015年1-12月共609例;临床科室病原微生物、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的送检率80.7% ;多重耐药菌阳性患者2015年1-12月共检出19例。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每月监测一次,并能及时反馈各科室,并指导科室的院感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三、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情况

1、手卫生工作落实情况,每季度一次手卫生知识、技能的培训,全年对病房的洗手液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汇总上报,对不达标科室进行整改,现全部达标。

2、各科室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做好个人防护,通过培训、针刺伤处理原则、登记、报告等工作,科室都能积极上报针刺伤。

四、院感培训落实情况

院感科组织的四次培训落实到位,培训内容已完成,今年着重对卫生员、污水处理人员、医疗垃圾运送人员的培训,医院的消毒人员参加了市里组织的消毒员培训,通过各种渠道的培训,增强了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和感控知识,把一些新观念、新思想吸引进来,使医院感染工作规范化。

五、院感工作存在的问题

1、多重耐药菌监测基本能完成,但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预防措施落实的不到位,应加强管理。

2、对院感病例的监测不具体,应每月下到科室和病案室进行监督、

2 检查,防止漏报发生。

3、对医疗垃圾应加强管理,没有做到日产日清。

通过一年的努力工作,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病率,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意识,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就医环境,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15篇:北京儿科医院

1)北京儿童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于一体的儿科医学基地,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科医院。

北京儿童医院的前身是我国现代儿科医学奠基人诸福棠院士于1942年创建的北平私立儿童医院,至今已有70年历史。医院设有专业病房30个,病床970张,年门诊量230万人次,住院病人4.5万余人次,手术2万例。医院为满足不同阶层人群的医疗就诊需求2006年成立北京新世纪儿童医疗保健中心,2008年急救中心大楼改扩建完成投入使用,在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的同时使患者及家人享受到高质量医疗服务。

北京儿童医院不仅具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完善的基础设施、雄厚的技术力量,而且拥有国内儿科界仅有的三位院士,同时还有众多的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北京儿童医院承担着首都医科大学儿科七年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护理大专,北京护校护理中专,继续教育等多层次教学任务。

北京儿童医院拥有小儿白血病专业、急救专业、普外专业和中医小儿脾胃病专业等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及血液病中心、急救中心、小儿脊柱外科中心、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心、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中心、儿童睡眠疾病中心等1 6个市级医疗中心。在小儿复杂先心病的手术治疗、各类脊柱畸形的矫正、小儿泌尿畸形矫正、腹胸腔镜治疗、急腹症及创伤治疗以及神经、呼吸、内分泌、肾病、血液透析、耳鼻喉、纤维支气管镜、影像技术等专业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诊疗设备居国内领先地位,并率先在国内将儿科就诊年龄扩大到18岁。

北京儿童医院不仅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且在国际儿科界也有广泛影响,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瑞典、德国、法国、日本、新加坡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儿童医疗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和广泛的合作。

多年来,为方便病人,北京儿童医院始终坚持24小时接诊病人,同时开设晚间门诊。在深入公立医院医疗改革之际,北京儿童医院积极推进预约挂号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医院经过不断实践探索,基本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符合医院特点的预约挂号服务系统,有针对性的解决了群众反映突出的看病难问题,改善、优化了医院就医秩序和流程,受到了卫生部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认可。在完成正常医疗工作的同时,北京儿童医院承担了卫生部、北京市卫生局手足口病防治、问题奶粉筛查、抗震救灾支援等医疗救治任务。

北京儿童医院始终“关注儿童、关注健康”,成立“扶助贫困儿童就医健康基金会”,组织职工为贫困患儿捐款;组织“西部行”活动,为边远地区的儿童送医、送药、送健康;开展“亲亲孩子小脚丫”活动;举办两岸三地儿童画展及儿童新年音乐会,让患儿感受到社会的爱护。

北京儿童医院先后被评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突出贡献单位”,获得“首都文明服务示范窗口”、“最受欢迎专科医院”、“双十佳人民满意医院”荣誉称号及“首都劳动奖状”、“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北京儿研所儿童医院

3)北京协和医院的儿科

4)北京北大医院的儿科

5)北京友谊医院的儿科

第16篇: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本年度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卫生

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医院管理的法律法规,强化环节质量管理及全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严格质量监测及考核,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病率,保证了医疗安全,器械消毒合格率100%,抗生素使用率60%,有效的控制了院内感染,确保了医疗安全。现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完善管理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充实了感染管理委员会及感染监控小组成员,成立了感染质量检查小组,负责每月的感染质量大检查,完善了三级管理体系,将任务细化,落实到人,每周通报一次感染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各科感控组长负责整改,逐步落实各项工作,使院感工作得到持续改进。

二、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一)质量控制:每月进行检查,每周随即检查,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医院感染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整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二)环节质量控制

1、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手术室、供应室、口腔科、治疗室、换药室等感染管理重点科室,每周不定时检查,制定各重点科室感染质量检查标准,按照标准对手术室重点检查手术后各类器械

清洗,消毒及室内消毒效果监测,工作人员管理,各种物品的消毒等,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对供应室重点督查器械的清洗、干燥、包装、灭菌程序及灭菌器械的合格率,灭菌器的监测等。各类器械的用后清洗、消毒及个人防护。使各重点部门感染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

2、强化卫生洗手:手部清洁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手上携带的致病菌不仅潜在威胁着医务人员及家人的健康,而且通过各种操作极易传染给病人,为此为医务人员提供洗手设施,大大提高了洗手质量,减少了院内感染。

三、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及监管,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

1、紫外线强度监测:对新购进紫外线灯管每批次进行抽检,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门诊等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监测,。循环风消毒机。没半年统一换一次灯管,消毒效果均达标。

2、对购入的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进行监督管理,审核产品的相关证件,复印件进行保存。

3、本年5月份感染科开展了住院病人现患率调查,调查前对参加现患率调查的监控人员进行了调查方法、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个案登记表的填写,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等知识培训。顺利的完成了调查。

4、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进行了监测: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尽量避免职业暴露,并对职业暴露进行监测登记。

四、沉着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加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针对我省和我市相继出现的手足口病疫情,控感科每天下病房、门诊进行督导,及时发现消毒、灭菌、

隔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整改,同时加强医疗废物分类和收集处理,严防因管理不善引起的感染暴发,确保了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实行规范化,流程化管理

编制医院感染控制各种流程,如洗手流程、医疗废物处理流程、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医院感染暴发处理流程、医院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处理流程,以及各种诊疗操作流程等,并组织学习,使工作人员工作流程化,便于操作,便于记忆。

六、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对医疗废物暂存处进行了整修,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专人回收,登记。对医务人员及保洁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使工作人员提高了认识,落实了各类人员职责,使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储存、交接等做到规范化管理。

七、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感染意识

1、对保洁人员进行了“医疗废物管理,病房消毒隔离”培训

2、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了“医院感染预防和医院重点部门的管理”的培训,并组织考试,均合格。

3、对全院临床医生及辅检人员进行了“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手卫生”的培训,组织考试均合格。

4、对手术室工作人员人进行了“手术室感染管理”培训。

5、对新上岗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内容“医院感染与感染管理”,考试均合格。对感控医生进行了现患率调查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和感染知识,把一些新观念、新思想吸引了进来,使医院感染工作规范化。

通过一年的努力工作,使医院感染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降低了感染发病率,提高了工作人员素质,为医务人员及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及就医环境,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医院感染科 2012年12月10日

第17篇: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范文

随着医学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感染在医院管理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医院感染不但关系到医患双方的健康而且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在院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从组织落实开始,到严格管理制度,采取多种措施,使保健院的院内感染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为了今后进一步搞好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现将医院本年度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院领导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院长直接担任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指导院感办开展日常工作,第一注重依法管理,按照规范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断学习法律、规范,贯彻执行《 传染病防治法 》 《 消毒技术规范 》 《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和各项政策法规,院领导强调依法行医,规范管理。由于院领导的重视和院感办主任认真负责的管理,我院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控制院内感染的意识不断强化。第二为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质量,院领导重视重点科室的建设,对产房、手术室、新生儿科、检验科等重点科室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要求配置基础设施。第三把控制高危科室的医院感染作为工作重点,经常到临床第一线了解情况并检查督促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设法解决,脚踏实地的开展工作。

二、充实保健院感染组织机构

根据卫生部规范要求逐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配备了专职的院感工作人员,保证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医院成立的院、部、科室三级医院感染管理网络起到了有效的职能监控作用,按照职责制订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每月根据考核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对质量检查结果组织讨论和考核,同时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规范地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同时各科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小组每月向院感办报告住院病人的院内感染、消毒隔离监测情况,根据科室院内感染存在问题组织医务人员讨论;各级院内感染监控人员履行了院内感

染管理的相应职能,从而使院内感染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在医院感染管理中,规范、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医疗废物管理制度、院内感染消毒隔离制度、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的管理制度、院内感染管理检查制度、院内感染管理教育培训制度、医院感染管理考核制度等。

三、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职工控制院内感染意识

结合本院实际,营造氛围,院感办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讲座和院内感染培训,并利用互联网及时了解国内外医院感染的现状和原则,控制方法的新进展,对全院医务人员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2011年全年对我院医务人员及后勤人员培训考核4次,试用期人员培训考核2次,实习生、进修生培训考核2次。增强大家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意识;提高医院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水平。在全年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中,由于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各科室的积极配合,工作开展比较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感染的基础和重要保证。为提高我院的院感工作质量和成效,制订了一整套科学实用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医院有关人员的行为。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我院各科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院内感染综合评分细则》,《院内感染自查质控反馈》,《院感质控员月考核标准》,《医院感染管理质控罚则》。定期或不定期对照我院的院感制度、规范、细则对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评估、评分,查制度落实情况,查操作规范,从环节上层层深人。院感办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感染管理办法》及卫生部《血液透析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查阅了相关规范,参观了几家血液净化中心,请教了有关血透专家,并在上级部门及专家组的具体指导下,院感科参与了血液透析室的布局流程、设施设备规划,人员配备、各种制度规范的建立,开诊前的院感监测、消毒药械及一次性物品的索证,医护人员的培训、考核等规范要求,使之符合卫生部的有关规要求。血透室于0000年0月0日通过卫生局专家组的评审验收,0月1日正式开诊。

第18篇: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12年我院的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紧紧围绕等级医院复审这一主题,从建章立制到措施落实,始终贯彻持续改进的理念,使我院的院感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在全院每一位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年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圆满地完成了年初的工作计划,现总结如下:

一、完善医院感染监控制度及操作规程,强化医院感染环节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强化我院的医院感染环节管理,根据卫生部2012年颁布的《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对我院2011版《本钢总医院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手册》及时进行了修订,新的医院感染监控制度内容更全面、更科学。新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规程更是涵盖了我院医院感染控制的所有环节,使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控制上有章可循。

为使我院的规章制度能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我们对临床科室2012年的绩效考核标准进行了修订,制定了新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小组工作记录》,新的记录本在内容上更全面、更有实用性,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了实际效果,推动了临床院感工作的持续改进,在本次等级医院复核中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二、开展全方位医院感染监测,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解我院的医院感染情况,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等级医院复审的要求,我们开展了全方位的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1、全院综合性监测:全年共监测住院病人38 164人,发生医院感染653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71%,处于较低发病率水平。但不容忽视由于我们院感专职人员少,医生主动报告意识差,存在着医院感染的漏报现象。全年无菌手术切口感染5例,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14%,比上年有所提高,我们分析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关,应成为我们明年院感控制的重点。

2、目标性监测

1)ICU医院感染监测:对ICU进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监测,全年监测人数216人,其中呼吸机使用率为66.36%,呼吸机相关肺 1

炎的发病率为7.97‰;中心静脉插管使用率为9.32%,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为0;导尿管使用率为94.78%,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发病率为3.49‰。

2)手术部位感染监测:4月份开始在普外科开展了甲状腺切除术、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的目标性监测。共监测手术317台次,手术部位感染2例,调整感染率2.63%。

3)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共监测高危新生儿136人,医院感染8人次,感染人次率

5.88%,住院总日数324天,病人日感染人次率为24.691‰,调整日感染人次率为10.36‰。

4) 细菌耐药性监测:2012年1月1日至12月21日细菌室共分离出多重耐药菌株502株,(其中以ESBEL阳性的大肠埃希氏菌为主,占33.78%,其次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位居第二位,占28.19%。)绝对株数333株(剔除同一患者培养出的重复菌株),以监测多重耐药菌患者259人,发生医院感染47人,多重耐药菌的检出比例较上年有所上升,原因在于今年的送检率提高,但不容忽视多重耐药菌的控制仍存在问题。

3、环境微生物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对全院重点科室环境微生物监测891份,合格率为99.44%,对不合格的科室进行整改,重新监测合格;消毒灭菌效果监测1583份,合格率100%;无菌物品监测343份,合格率100%;高压灭菌器生物监测795锅次,合格率100%;环氧乙烷灭菌器生物监测252锅次,合格率100%;低温等离子生物监测39锅次,合格率100%,保证了医疗安全。

三、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工作

1、减负增效避免形式化的感控:以三甲复审工作为主线,本着既减轻临床医务人员的负担,又能提高全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为前提,召开了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对全院临床科室的监控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了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的工作方法,同时我们又将临床的多项记录合并,为临床科室制定了具有我院特色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工作记录》,将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登记、科室质控记录、会议记录等简化合并,使医务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医院感染控制上,而不是书写记录上,临床反响良好。

2、院感信息化提高预警能力:由于我院感染专职人员少不能主动监测,临床医生医院感染报告意识差不能主动报告院感病例,导致了医院感染病例迟报、漏报的现象。院领导高瞻远瞩,投入20余万元安装了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提高医院感

染的预警能力,为我院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增添了双翼,必将对我院的院感控制工作起到推动作用。目前软件正在安装调试中。

3、从手卫生工作切入,提高全员的感控意识:做好手卫生可以降低三分之一的医院感染,本着这一理念,我们在全院强力推进手卫生工作。首先在全院统一手卫生设施,提倡使用皂液、干手纸,在处置室、治疗室、走廊等处张贴手卫生宣传画及六步洗手法图示。同时进行了多次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提高他们的手卫生意识。将医务人员手卫生常态化管理,实行手卫生监督工作的逐级监督,科室自查、院抽查,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4、主动干预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降低“三管”感染的发病率:针对ICU“三管”使用率高,病人病情重极易发生感染的实际情况,我们经常深入ICU病房与医护人员主动沟通,与医务人员共同探讨学习感染的诊断标准及各项操作规程,使医务人员从开始的排斥到目前已逐渐接纳院感人员,能主动采取控制院感的措施,例如正确选择导管,熟练插管技术及有效护理,适时拔出导管以降低医院感染率。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导尿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每日进行撤管指征评估,及时进行撤管,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

5、配合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工作,强化手术部位感染控制:按照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要求,无菌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大幅下降,势必增加了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继续开展手术切口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加强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的落实,如备皮的时机选择为术前即刻,备皮方式提倡不刮毛、提倡术中保温、强化术后引流及手卫生等环节控制,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努力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

6、成立PICC门诊,实行专业化护理,降低院感风险:针对全院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科室的PICC穿刺及维护环境差,容易发生感染的问题,我科协同护理部建议我院成立了专门的PICC门诊,使置管进入门诊手术间进行,保障了置管环境的清洁,以预防PICC导管置入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目前PICC门诊已成立,正在试运行中。

7、减少环境微生物监测频次,杜绝形式化感控:根据新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和《医疗机构手卫生规范》等要求,及时调整了我院环境微生物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频次,杜绝了形式化

的感控,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感控的高危因素控制上。

8、暴发应急演练,提升医务人员的应急能力:根据等级医院评审标准要求,于9月19日进行了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模拟演练。通过演练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认识,使护理人员掌握了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的应对措施,对防护用品的穿脱程序也有了感性认识,提高了临床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9、扩大器械清洗消毒的范围,提高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按照《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及等级医院评审细则的要求,我院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在回收、清洗、包装、灭菌的细节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因此我们与护理部、消毒供应中心一道多方协调,对未集中清洗的器械逐渐统一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保证了我院消毒灭菌的质量。

10、强化多重耐药菌监测控制工作,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从临床科室送检高质量的标本入手,我们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如何送检标本的培训,提高了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同时为减少多重耐药菌的院内传播,我们对检出的病例进行及时的跟踪,指导临床采取接触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环境清洁,器械专用及消毒等,努力降低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

11、保洁工作规范化,保证患者的就医环境清洁化:清洁的环境是WHO提出的清洁医院的重要内容之一,我院现有的两家保洁公司保洁标准不统

一、保洁程序不规范,保洁的质量参差不齐,为此我们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了保洁员的培训,对保洁的细节进行规范,统一了保洁的程序,使保洁员掌握了保洁的标准,提高了保洁的质量。

四、加大医院感染培训力度,提高全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技能

培训是提升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认知的主要方式,为此今年我们举行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医务人员的院感知识培训共计14次,培训人群覆盖全院员工。通过培训让他们了解医院感染预防的新理念,让全体职工时刻想到医院感染就在我身边,主动采取措施控制院感是自己的职责,使病人的医疗活动更加安全。

为让临床能及时得到医院感染的信息,我们编辑制作了4期《医院感染通讯》,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最新动态、法律法规、医院感染方面的监测数据等刊登在此刊物上,将《医院感染通讯》下发各科室,以便临床科室学习,从而达到资源共享。

五、职业防护工作

全年医护人员上报职业暴露28例,其中护士21人,医生6人,检验1人,均按照职业暴露处理程序给予及时处理。针对锐器伤日益增多的趋势,我们在强化职业暴露管理工作的同时,开展了全员职业暴露的培训,对血液透析室、医疗废物转运等重点科室人员进行免疫接种,以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六、差距与不足

1、我院虽然建立了院感三级网络,但是院感的三级管理网络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形式化的管理较多。因此我们要探索建立一种奖罚结合的管理模式,提高三级网络的积极性。

2、目标性监测工作仍处于摸索阶段,未真正将监测与监控结合起来,在指导临床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3、手卫生依从性还需进一步的提高。

4、我院部分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还存在着“你推一推,他才动一动”的被动思想,所以感控工作要改变医务人员的被动“让我做”到医务人员的主动“我要做”,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感控人仍要不断的努力。

总之,院感管理工作与医疗活动联系之紧密日益加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和积累,需要我们密切的与临床医务人员进行沟通,需要我们高效的院感团队来共同努力,更需要院领导及全院员工的戮力同心,来推动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第19篇: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11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要求,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的法律规范,及时完善落实医院感染的核心制度,并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医院感染管理专项检查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11〕871号,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制定了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防治院内感染的措施,实行了三级管理体系,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在工作中遇到多科室协调和配合时,及时汇报主管领导解决问题。使我院院内感染率控制在较好范围内,无院内感染暴发发生。现将2011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情况:院感科每周3-4次下科室督促各临床医师及时上报院内感染病例,通过查阅资料进行查找和到床边询问病人等各种方式进行院内感染病例漏报情况的检查,对已上报的病例进行分析。通过监测及时发现感染苗头,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医疗行为,从而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最大程度上地避免院内感染的 暴发流行,确保医疗安全。对全院住院病例进行前瞻性及回顾性调查,共查阅XXX份病历,其中出院病人XXXX例,感染人数XXX例,感染率XXX%;感染例次数XXX例,感染例次率XXX%。感染部位构成比:上呼吸道XXX%,下呼吸道XXX%,表浅切口XXX%,其他部位感染XXX%。其中上呼吸道感染、表浅切口感染比去年同期上升;泌尿道感染比去年同期下降明显.

2、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监测情况:今年对Ⅰ类切口手术病人进行前瞻性监测,共监测Ⅰ类手术切口例数XXX例,感染人数XXX例,感染率XXX%。甲级愈合率XXX%。抗菌药物使用率XXX%。其中XXX医师经治的Ⅰ类切口手术病例XXX例、抗菌药物使用率XXX%、XXX医师经

治的Ⅰ类切口手术病例XXX例、抗菌药物使用率XXX%。

3、环境卫生学监测情况:为规范全院各项消毒灭菌工作,预防院 内感染,随机抽查各重点部门消毒效果监测情况,结果显示:共监 测样本数XXX份,其中空气XXX份、合格数XXX份、合格率XXX%、不合 格数XXX份、不合格率XXX%;物体表面XXX份、合格数XXX份、合格率XXX %、不合格数XXX份、不合格率XXX%;使用中消毒剂XXX份、合格数XXX份、合格率XXX%、不合格数XXX份、不合格率XXX%;消/灭菌物品XXX份、合格数XXX份、合格率XXX%、不合格数XXX份、不合格率XXX%;内镜(灭菌)XXX份、合格数XXX份、合格率XXX%、不合格数XXX份、不合格率XXX%;医务人员手(外科手)XXX份、合格率XXX%、不合格数XXX份、不合格率XXX%、(卫生手)XXX份、合格数XXX份、合格率XXX%、不合格数XXX份、不合格率XXX%;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每周生物监测,共监测生物管XXX份、合格数XXX份、合格率XXX%;自来水XXX份不合格。

本年度莆田市疾病控制中心对本院重点部门进行随机抽样检测样 本数XXX份、合格数XXX份、合格率XXX%、不合格数XXX份、不合格率 XXX%。

对全院各临床科室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了监测,共监测XXX盏、合格率XXX%。

4、针刺伤及血液、体液暴露登记:根据本院制定的《血液、体液暴露报告制度》及《血液、体液暴露处置流程》,医务人员能做好血液、体液暴露或针刺伤的处置、防治与报告。

5、加强手卫生宣传:强化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通过宣传加深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以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防止病原菌通过手进行传播。

6、加强重点部门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根据2009.04卫生部颁布《卫生行业六个标准》的要求,为了规范医疗器具的管理,建议成立消毒供应中心,全院医疗器械统一由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或灭 2

菌,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医疗安全。

7、每月定期下科室对重点部门进行专项检查,对存在问题以书面形式反馈于相关科室的管理者,指导、督促其整改并追踪整改效果,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制定了重点部位预防感染标准操作规程(SOP),并监督实施。

8、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规范我院医疗废物的管理,迁移了医疗废物暂存间,制定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流程”及“医疗废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监督管理,明确各类人员的职责,落实各类人员责任,进行各类人员的培训,调整了收取时间和流程;全院统一以黄色塑料袋为医疗废物包装袋,黑色塑料袋为生活垃圾包装袋,并使用有效的封扎标识,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

9、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

1)、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 2)、不定期以宣传方式下发了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材料及一些医院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的经过、教训,督促院内感染各项防控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保证了医疗安全。编写了《医院感染相关知识问答》,提高了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院感知识考核,合格率100%。

3)、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与考核,使他们对医院感染概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4)、对全院医生及感控员进行“脊髓灰质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培训。

5)、召集全院感控员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大家发表了各自的意见,促进了院感工作的开展。

6)、对工勤人员进行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卫生学和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以杜绝交叉感染,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10、根据传染病的管理要求,加强传染病的院感防控

在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进一步加强预检分诊台、发热门诊重点场所的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加大医院感染防控力度,规范工作程序,特别是对全院医生及感控员进行“脊髓灰质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培训。 严格落实了院感防控和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11、实行规范化、流程化管理

围绕规范化、流程化管理,对院感工作内容进行了梳理,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便于临床医务人员操作。

12、抗菌药物处方抽查情况:我院抗菌药物种类控制在XXX种并严格控制Ⅰ类手术切口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经统计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XXX%,住院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XXX%。

第20篇: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09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09年度,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院感委员会的指导下,全院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各临床科室医师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发现院内感染能及时、准确报告,同时院感科也加强院感病例上报管理,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加强监测与控制,无院感流行事件发生。常规依托护理部进行消毒隔离质量督查、无菌技术督查并反馈,协同医务科、护理部,配合院领导做好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每季度在院长的主持下召开一次院感委员会会议,发布一次院感简讯。

院感管理在09年度进行了以下工作:

一、根据院感安全生产要求 细化院感质量管理措施

根据医院“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完善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细化了医院感染质量综合目标考核标准,根据综合目标进行督查反馈,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为保证院感安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口腔科、胃镜室、检验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又制定了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防治院内感染措施,院感科常规进行督查和指导,防止院感在院内暴发。

二、根据传染病的管理要求 加强传染病的院感防控

在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进一步加强预检分诊台、儿科门诊、内科门诊、发热门(急)诊等重点场所的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加大医院感染防控力度,规范工作程序,特别是对全院医务人员以及工勤人员,加强了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治和自身防护知识的培训,严格落实了院感防控和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三、根据院感管理要求,做好病例回顾性调查

09年全院共出院2873例病例,根据质量管理要求,院感科进行病例质量督查及回顾性的调查,归档病例覆盖率100%,结果表明:医院感染率1.2%,例次感染率1.3%。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依次为:内二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5%,骨伤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1%,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3%,内一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3%。感染好发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0.30%;上呼吸道例次感染率0.30%;泌尿道例次感染率0.25%;胃肠道例次感染率0.25%;医院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医院感染好发病种依次为:神经系统疾病类,例次感染率10.28%;内分泌类疾病类,例次感染率2.30%;循环类疾病,例次感染率0.98%,泌尿生殖系统类疾病,例次感染率1.39%,肌肉骨骼系统类疾病,例次感染率1.15%,。各危险因素调查发现:糖尿病例次感染率2.91%,慢性病例次感染率1.35%,高龄例次感染率1.27%。前三位院感相关易感因素为慢性病、高龄、糖尿病。

四、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及手卫生监测情况

为规范全院各项消毒灭菌工作,预防院内感染,2009年度院感科加强院感采样监测,对全院各科室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同时加强对手术室、胃镜室、口腔科、供应室、细菌室等高危区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测。全年全院共采样358份,其中空气采样培养56份,物体表面采样培养41份,医护人员手采样培养41份,消毒液采样培养47份,消毒物品采样培养12份,无菌物品采样培养137份,高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24份,合格率100%。本年度市疾控中心对我院进行采样监测23份,合格率100%。 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门诊科室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了监测,共监测各种类型的紫外线灯管29根,发现不合格及时更换,使其合格率达100%。

五、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管理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安徽省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管理办法》等规定,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管理,我院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分线管理制度,各临床科室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落实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参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督查,并每月向全院通报结果。全院抗生素使用情况如下:全年全院共出院2873例病例,使用抗生素者931例,二联及以上使用者367例,菌检者236例,抗生素使用率32.4%,二联及以上使用率39.4,菌检率25.3%。并每季度将细菌病原学监测与细菌耐药监测情况分析汇总公布,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可靠的帮助。

六、加强了医疗废物管理

院感科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并常规督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馈。并对工勤人员进行培训,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发。。 院感培训及考核

全年进行9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加人员包括全院医务人员及工勤人员,共246人次。培训内容为:院感基础知识培训,手足口病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工勤人员的职业防护及消毒隔离知识培训,甲型H1N1流感的院感控制及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培训,新上岗的医护人员岗前培训等。对5位新上岗医护人员进行了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八、前瞻性调查及漏报率调查

依托全院医护人员,对所有住院病例进行了前瞻性调查,以便发现发现院感病例及时上报。院感科于第三季度对全院现病例进行了全面横断面调查,方法是:调查某一天8AM时全院总的全部在院病例(包括出院病例,不包括入院病例),全院共住院病人64人,调查64人,接受调查率100%。其结果现患率为0,无院感漏报。上半年对3月份归档236份病例进行了漏报率调查,漏报率为0。

九、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

为加强消毒药械及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09年院感科对其使用进行常规督查及定期抽查。对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的抽查是每季度一次,全年共抽查4次,方法是从临床各科室采样,到药械科索证。全年共索证45份,结果各证齐全,全部合格。

十、配合医院开拓新项目 成立血液净化中心

我院申请开设血液净化中心后,在院部的领导下,在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在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院感科也积极参与了血液净化中心的筹建工作。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卫生部《血液透析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查阅了相关规范,参观了几家血液净化中心,请教了有关血透专家,并在上级部门及专家组的具体指导下,院感科参与了血液透析室的布局流程、设施设备规划,人员配备、各种制度规范的建立,开诊前的院感监测、消毒药械及一次性物品的索证,医护人员的培训、考核等规范要求,使之符合卫生部的有关规要求。血透室于0000年0月0日通过卫生局专家组的评审验收,0月1日正式开诊。

《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doc》
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银行工作总结医院工作总结安全生产总结财务工作总结酒店工作总结党风廉政工作总结工会工作总结社区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建工作总结其他工作总结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