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概论

2020-03-02 14:24:4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一讲

民俗与民俗学发展史

一、作为词汇的“民俗” 1.Folk-lore:

Folk—民:野蛮民族(无文字、无国家组织)、社会中下阶层、乡村居民、底层民众

Lore—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Folklore既指民俗 ,也指称民俗学 Folkloristics:专指民俗学 2.“风”与“俗”

中国历史上的“民俗”概念:类同于风俗、习俗、民风、谣俗等 现代中国的“民俗”、“民俗学”概念传自日本

二、作为学科的“民俗” 1.学科术语“民俗”的诞生

1846年,英国,威廉·汤姆斯首次使用 “民众的知识”、“民间的文化”

民:农民?半开化的野蛮人?无文化的落后的人?社会群体? 俗:知识和学问?社会风气?社会习惯?

民俗:过去时代的产物?落后民族无文化阶段的信仰、习俗、故事、歌谣和俗语?民间口头语言艺术?无文字社会的所有制度、传统、风俗、信仰、态度和工艺?

活生生的民间文化传统?

*杨堃:“关于民俗学的名称与对象”【杨堃《社会学与民俗学》,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

三、亚欧各国民俗学形成与发展

(一)德国:民俗研究的摇篮

特征:与德国民族主义兴起关系密切,具有浪漫主义传统。关注民间文学、民间文化的起源、创作过程及美学意义研究,被视为广义上的民间诗学。

18-19世纪:

格林兄弟(Jacob Grimm,Wilheim Grimm):民歌创作是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民间诗歌的原始形式是史诗。

19世纪:

本菲(Theodor Benfey):传播论的倡导者,由民间神话和故事建立起研究文化传播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19-20世纪初: 梅耶(John Meier):反对格林兄弟的民歌的集体创作论,认为许多民歌来自个人创作,也受文人创作影响;

诺曼(Hans Naumann):继承梅耶的观点,发展出民间文化的贵族起源论

(二)英国:民俗学的故乡

受德国格林兄弟的影响,古物学者汤姆斯(Thomes)造出“folklore”一词涵括关于民俗文化的各种提法。

特征:以进化论人类学为指导理论,通过民俗研究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更关注民俗的社会功能而非民族思想。由非学院派的业余爱好者出于兴趣而建立起民俗学,没有形成学术专业人才培养和理论系统建设机制。

19世纪:德裔语言学家缪勒:从希腊诸神的名字中追寻它们的印度源头,由此认为印欧语系民族都分享一个语言源头,古雅利安语言是这些民族分散到各地时形成各自语言的源头。——启发了欧洲各国研究者的传播论。

安德鲁·朗(Andrew Lang):抨击缪勒的学说,引介泰勒的人类学理论万物有灵论和遗留物说。

(三)法国:兼蓄德、英研究特点

特征:民间文学与信仰习俗研究兼有,18-19世纪受印度起源说和传播论影响形成文学派;19世纪末期受人类学功能论及进化论影响关注民间仪式研究;20世纪重新关注民俗文学的美学意义和创作过程。

18世纪:

帕瑞斯(Gaston Paris):语言学家,考证法国史诗《罗兰之歌》的传播过程,认为史诗由许多短小民歌组成,并处于不断再创造过程中。

19世纪末:

范·热纳(Arnold van Gennep):研究民间仪式文化,受英国人类学进化论影响,认为民俗学重建的是人类进化史而非民族精神。提出民俗学必须建立在实地调查基础上。【汪继乃波:“民俗学的沿革、领域与方法”(杨堃译)】

山狄夫(Pierre Santyves):宗教巫术等信仰民俗研究,认为民俗学属于心理科学,展示的是人类心理的自然进化史

20世纪:

克劳埃特:修改诺曼的贵族起源论,提出民间诗歌与文人创作、民歌的创作与再创作是不可分开的连续互动过程

迪梅齐尔:印欧学与神话学专家,结合了英国功能学派和法国涂尔干社会学理论,研究神话系统的结构、揭示语言和神话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提出三功能理论

(四)北欧诸国:民族主义运动的孪生兄弟

芬兰:在争取国家独立的运动中,民俗学起到关键作用,建国后被尊为国学。 尤里斯•科隆和卡尔•科隆:历史地理方法和田野作业方法影响巨大

瑞典、丹麦、挪威:收集民俗文化,唤起社会和学术界对民俗研究的重视,大量建立博物馆和档案馆,得到政府重视与支持

(五)美国:世界民俗学的新中心 五个发展阶段:

1.1857-1858年:哈佛学派:民俗就是口头传承文化,与物质文化、社会组织等无关。以英国民俗学为楷模。

柴尔德出版《英格兰与苏格兰叙事民谣》八卷本 柴尔德使哈佛大学成为美国早期民俗学基地

纽厄尔:长期收集研究儿童游戏,1888参照英国经验发起筹建美国民俗学会发起,一直是学会的核心人物

2.20世纪20-30年代:博厄斯及其弟子相继担任民俗学会主席,进入以人类学理论为主导时期。 从欧洲移民的口头文化研究转向美国印第安人部落文化,关注社会组织、物质文化的人类学研究和长期田野调查。

3.30-40年代:哈佛学派基特里奇等继续民间口头文化研究,其学生汤普逊发展和完善故事分类法,奠定民间文学的系统研究方法。

泰勒:重点研究民间口头创作,和人类学家克鲁伯、罗威等一起将民俗学专业介绍入大学基本课程

汤普逊和泰勒为美国民俗学的学科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4.50-60年代:脱离人类学及欧洲民俗学的影响,确立美国民俗学自身研究队伍及理论

多尔逊:为建设民俗学本体理论,不再附庸于人类学,研究英国人类学、民俗学史,发展新大陆民俗理论,1957年在印第安纳大学将民俗学专业扩建为独立的系,培养民俗学人才。60年代末促成美国与欧洲各国同行的交流,形成学术史研究高潮。

5.70年代至今:综合英、德民俗学传统,研究内容涵括四大领域—— A 口头创作;B 社会生活习俗;C 物质文化;D民间艺术

理论:功能学派人类学、芬兰历史地理方法、分析心理学、结构主义等均涉及; 本国原创理论:本国帕里、洛德的故事程式、本-阿莫斯的情景研究理论

(六)日本 1.准备时期:

1886年

坪井正五郎发起东京人类学会,创办会刊《人类学杂志》 受英国人类学影响

1893年

鸟居龙藏、坪井正五郎等组织土俗会

2.《乡土研究》时期:

1910年

新渡户稻造和柳田国男为中心的乡土会成立 1913年

柳田国男和高木敏雄创办《乡土研究》【日本民俗学的开端】 柳田国男:

a.乡土研究要探究庶民生活的变迁,进而阐明日本文化的原型;

b.阐明各个乡土地区的民众生活是经历什么样的道路和规律发展至今

c.日本文献中没有平民的历史,要摆脱文献史学方法,实地采集资料,重视比较研究 南方熊楠:乡土研究应以经济、制度等社会事象为枢纽 涩泽敬三:强调民具研究,并创办民具博物馆

3.《民族》时期

1925年

柳田与冈正雄、石田千之助等创办《民族》双月刊

民俗学普及期,出现一系列民俗学刊物,翻译了英法等国民俗学著作 柳田国男:方言周圈论→文化周圈论【长期占有重要位置的理论】

4.木曜会时期

1933年

柳田每周四召集学习会,讲授《民间传承论》,培养了一批民俗学者,创办全国性的“民间传承之会”,会刊《民间传承》

柳田出版日本民俗学最初的概论书:《民俗传承论》 《乡土生活研究法》、《国史与民俗学》相继出版,总结的理论对中日民俗学都有深远影响 A.“一国民俗学”:民俗学应该是研究本民族和本国的学问,当务之急是对本国民俗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

B.“重出立证法”:比较研究法,从多次重复出现的民俗现象中分析哪些是基本部分,哪些是有所变异的派生部分。通过比较找出其先后关系,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横断面书写历史;

C.民俗资料的三部分类法:

有形文化(目睹的)——语言艺术(耳闻的)——心意现象(意会的)

5.民俗研究所时期

1946-1957年:柳田建立的民俗学研究所发挥重要作用 强调战后重建中民俗学应发挥“济世之学”的作用

6.柳田逝世后

1962年柳田逝世,研究他的论著大量出现 出现自由探讨、各抒己见的局面

A.着眼点从农、山、渔村转向都市,都市民俗研究应运而生; B.研究工作细分化,专门的学会及会刊大量出现; C.各类民俗博物馆、民族博物馆、民俗资料馆建立;

D.致力中国民间文化研究和田野作业的日本学者人数众多、涉猎范围广泛、专题开掘较深。

(七)韩国

1.19世纪末:孕育期

搜集、整理、记录各地岁时风俗为主的风俗志出现 利用民歌、民谣、民间故事创作文学作品 2.20世纪20-30年代:肇始期

受日本政府的影响和扶持,先由日本学者开始朝鲜半岛的民俗考察 30年代民俗学基本形成一门独立学科,朝鲜民俗学会诞生 3.20世纪40-50年代:沦落期

1945年抗战胜利后出现短暂繁荣期 4.20世纪60-70年代:发展期

政府扶持学者的野外调查,出版许多新资料 民俗学相关学科在大学落户 5.20世纪80-90年代:成熟期

新秀学者增加,学术团体专业化,研究课题系统化

二、现代中国民俗学建设历程

(一)发端:

1.北大时期:1918年,北大成立歌谣征集处 1920年发行《歌谣》周刊 成立方言调查会和风俗调查会

从文艺学、教育学、社会学和民俗现象角度考察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的转变》——历史地理比较法的先河 董作宾:《一首歌谣的比较研究》——尝试母题研究 茅盾:《中国神话研究ABC》

2.中大时期:学科确立

背景:军阀混战,政局黑暗,新文化运动的部分骨干转南下广州

1927年: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成立,创办《民间文艺》周刊,次年更名《民俗》,出版大量开创性的民俗学研究著作

开办民俗学传习班、举办“风俗物品陈列室” 结合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理论知识,视野开阔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集》、江绍原《发须爪》、钟敬文《民间文艺丛话》、容肇祖《迷信与传说》、赵景深《童话论集》、黄石《神话研究》

3.杭州时期

1930年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于杭州 主办《民俗月刊》,出版理论丛刊《民俗学集镌》、专刊《民俗艺术专号》、《民间风俗文化》、《民俗特刊》等杂志

4.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地区的民间文艺学

国统区:研究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谚语和语言习惯 中央研究院、上海大夏大学(迁居贵州)的研究报告、集刊等

共产党统治区: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生活,记录传统的和革命的民歌等,依据民间艺术创作小型秧歌剧、诗歌、小说等

涌现一批作品: 新歌剧《白毛女》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华南地区:方言文学运动

(二)发展:

1.建国初期:新民歌运动 2.*时期:停顿

3.80年代至今:恢复学科建设

民俗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民俗学与民族学、人类学

同:都以民族文化为研究主体,都采用实地调查方法

异:民俗学:关注各种社会群体中民俗事象的本质、功能、结构特点及历史发展规律(尤重民俗文化的传承);

民族学、人类学:关注人类一切文化现象,重视整个民族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民族迁徙、融合、分化带来的文化的发明、变迁、结构等问题;

联系:民俗学研究的民俗现象是属于具体民族的,采用的理论和方法借鉴自民族学;民族学研究的民族文化涵盖各民族的民俗现象。

二、民俗学与社会学

同:都关注社会生活及具体社会中的民众及其文化,都采用实地调查方法

异:民俗学:主要关注中下层民众的社会生活,只对具有传承性的,反复出现的生活模式及相关的精神现象进行研究,侧重于对对历时性的社会现象的研究和阐释;

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本身的结构与社会过程,如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社会问题等,侧重于对现实社会的状况及其中存在的问题的剖析;

联系:民俗学研究的民俗现象是存在于具体社会中的,社会制度及社会结构对民间文化传承及风俗习惯的变化有巨大影响;社会学研究的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也包括民间习俗惯制及其变迁方面的内容。

三、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

1.民间文艺是民俗的组成部分之一,民间文艺学是民俗学兴起的源头; 2.民间文艺既是文学艺术研究的对象,也是民俗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3.民间文艺学

五、民俗学与历史学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信仰和民间文学,都是社会的存在,也都是历史的一部分,民俗研究离不开历史文献;民俗学的知识有助于解决具体历史问题,有助于人们理解出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六、民俗学与宗教学

宗教学所研究的古今各种宗教的性质、特点、功能及其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与民俗学研究的民间信仰习俗,如自然崇拜、巫术、禁忌、宗教仪式等有密切关系,尤其在民间文学研究中,宗教理论对理解民间文学的起源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八、民俗学与语言学

语言民俗的研究必须借鉴语言学的方法与成果,作为民俗现象之一的方言俗语、民族语言等,又是语言学研究的珍贵资料。

民俗的起源、传播与分类

民俗学的基本问题:民俗由谁创造?民俗如何创造?民俗怎样演进和传播?民俗如何分类?

一、民俗的起源 1.一元论和多元论

从对民间故事类型的研究形成

一元论:依据文化传播学派理论,侧重通过对“遗留物”的发掘和历史重构论证民俗是从一个地方独立产生,传播到另外的地方,从一种文化传播到另一种文化。

多元论:依据文化心理学派理论,侧重通过对信仰、故事、风俗等口传文化的研究,论证同类习俗内容具有类似或共同的历史来源。

2.古老性和现代性

从文化的整体观来看,民俗与人类共生共存;民俗是人类生活中最古老又最具活性的文化之一。

从文化的微观角度来看,鲜活的民俗事象随时随地可能发生。民俗因民众生活的日益丰饶、民众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及新的民间制度和行为规范的相继产生而愈加丰富和完善。

3.不确定性和确定性原则

民俗的源头在确定中显示出不确定性:

一方面具体民俗事象在产生原因和具体时间、地点上具有确定性;

另一方面随着历史更迭,民俗事象的起源逐渐在人们带有主观情感的记忆中及不同时空的讲述中模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

*各种民俗事象起源的说法复杂多样,被民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俗事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状况及不同地域的民族中各有自己的解释,这是最值得尊重的,也是考证民俗源头的直接证据。

4.民俗起源的动因 A.物质资料生产:

大量各类民俗事象的形成与劳动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B.人类自身生产:

各种求育、怀孕、产子、取名、贺生、养子、教子、成年、婚娶等习俗与人类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对自身生产的重视密切相关

C.日常生活行为: 衣食住行、喜怒哀乐 D.族群民众心理:

群体心理的趋同是民俗形成的主观因素 人们对现实的和拟构也驱动民俗的形成 E.生态环境

人类活动的小生境为民俗的起源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直接的动因

二、民俗的传播

民俗传播是纵向传承与横向扩散相结合的过程 1.民俗传播的路径 (1)口语传播

主要依赖人们的口头语言和思维的记忆,主要体现为民众的口头创作 口头创作的特点:

A.内容蕴含丰富的地方知识;

B.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易于传播;

C.气韵生动、感染力强、富表演性和情感性;D.结构模式化,言语、韵律富音乐感,常用比兴、对比、重叠、反复、谐音等修辞手法 (2)文字传播

自上而下:民俗作为社会上层阶级的风俗习惯——仪礼【居高临下,教化其他阶层民众】

自下而上:民俗作为下层百姓的行为规范,在民间自由流动,历史上受仪礼的强烈影响【往往被上层阶级视为鄙俗、野蛮、粗鲁】

文字传播的特点:系统、稳定、完整,可详细记录民俗内容 (3)行为传播

民俗借助行为的模仿完成民间知识的传递

人们在大致相似的场域中彼此往来,互相影响,协作配合过程中,一些人的行为被另外一些人模仿、重复。随着人群迁徙,行为规范在新的环境中继续被更多人模仿、重复,传播中,原有民俗行为的内容与意义在新环境中有可能发生变化。 (口语与行为常常结合传播)

(4)心意传播

指民俗借助心理影响和精神规约实现其承递和扩布,最显著的是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和伦理观念、民间艺术中表现出的集体意识和心理习惯。

在特定情境中激发民俗传承者的心理认同,辅以一定行为实践,透过精神的感染和心意共鸣进行传播突出表现在禁忌、仪礼和规矩类民俗中。 2.传播过程中的民俗类型 (1)借取式

多发生在相类文化的群体间,受制于他们社会状况和文化传统的共性程度,包括内容和意义 (2)增益式

民俗在传播过程中原有母题和情节不断充实和添益 (3)守恒式

民俗在传播路径上,丢掉一些原有的民俗因子,又增加一些新的民俗因子,使民俗在社会进程中一直处于守恒状态

(4)置换式

民俗在传播过程中在习俗名称、内容等方面或多或少地发生变换:形式被保留,具体内容或名称变化

(5)融合式

多种民俗内容融合在一起。先前独立的文化传统经过持续地、密切地接触后产生了变迁,使民俗事象发生彻底的改变而演化成一种新的民俗

(6)消亡式

一些民俗事象因失去生命力而最终消失 民俗的生命力:取决于能否适应民众的需求

消失原因:政府或其他人为因素,社会结构变化、民众观念改变等

三、民俗的分类 民俗分类的意义:

民俗的谱系结构状态决定了民俗类型的交叉叠合,民俗事象丰富复杂,民俗类型划分是民俗学学科发展的必需,是为了更好地介绍和研究民俗的本真和阐发民俗的精神,从而深入认识民间社会和民众生活。

依据类型学划分:物质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语言艺术民俗

1、民俗类型解析 (1)物质生活民俗

A.农业民俗;B.狩猎民俗;C.渔业民俗;D.服饰民俗;E.饮食民俗;F.居住民俗 (2)精神生活民俗

A.神灵信仰;B.鬼魂信仰;C.精怪信仰;D.其他信仰;E.巫风巫俗;F.民间禁忌 (3)社会生活民俗

A.人生礼仪;B.岁时节日;C.民间游艺; (4)语言艺术民俗

A.口头叙事文学;B.口头韵语文学;C.道具说唱文学

民俗的本质及其象征性、民俗的文化结构

历史——传统 & 今天——即时

=>历时性、地域性和持续性

日常生活—秩序实践 & 情感表达—文化象征

=>生活化的模式和模式化的生活 1 1.民俗是传统

传统 traditum—tradition——原意指过去延续到现在的事物。

传统: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性的想象积淀。

如何理解传统?

西方学者认为传统具有三个基本含义

A.传统是在不停地传递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一些事情; B.传统被作为文化的原料,可以存入民俗存储库中;

C.传统是社会群体的一些代表性的事情,这些事情建筑在群体成员或局外人的选择之上。

传统的不同层面

“大传统”great tradition“小传统”little tradition 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在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一书中提出这对对文化分层的概念(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56年)

【在对墨西哥农村社会的研究过程中提出,受中国乡村

研究影响。】 中西历史不同,对大小传统的理解和阐释也有别

大传统:社会中占优势的文化模式,主要存在于都市文明中,稳定、成熟、系统宏大,不易发生剧烈变化;

小传统:普通民众,特别是乡村社会中存在的文化模式,自发、散漫、易于受大传统影响而重组甚至改变,大部分包含于大传统内。

2.民俗是生活

(1)民俗是日常生活方式

生活事象的物质功能与民俗意义共同构成民众的日常生活内容,生活模式不断变化的过程,就是民俗在传承中基于生活模式不断演变的过程。

民俗传统的建构:个体性的行为以所在的文化社区为中心,逐渐普及泛化、扩散传播为集体行为。

人们在共处的生活空间内交流聚合个人的观念和言行方式经过彼此选择与剔除的过程显现出共性,形成相互认同的民俗共识成为社区文化传统形成比较稳定的习俗惯制

(2)民俗是生活情感的表达

A.民俗表达的情感是一个社区或村落百姓的共同情感; B.民俗情感的表达会因地域、时间或个人等因素产生差异; C.民俗情感的表达在于真挚。

参考作品:萧红、老舍作品、冯骥才、赵树理、沈从文、汪曾祺、林斤斓等

3.民俗的双重内涵:传统与生活

作为文化传统的民俗:相对稳定、静止、模式化——历史上的知识积累与文明成果,文献记录中的风俗、礼仪、民间传说故事等;

作为生活的民俗:相对多变、复杂——人们现实生活的组成部分,民众对传统民俗的运用和发挥。 生活文化现象的模式化与类型化——对传统生活的重复或模仿

民俗的象征性

1.民俗象征性的形成及特点 具体实在的民俗生活在历史中被模式化和符号化的过程

以一个事象作为基础,以一个民俗情结或母题作为对象表达具有道德、哲学或思想的寓意。 民俗物质或民俗事件辐射出来的意义即民俗象征。

民俗象征的突出特点:以己度物——人对外物的认知和把握是通过感知外物形态、形状,并把这种感知与人自己的身体加以比较之后掌握的,在外形上拟人、类比和模仿现实的自身;以情感和心理去揣摩外界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事物的存在及活动状态,去极力认知、了解和把握它们。

2.民俗象征的结构

民俗的本体结构:民俗作为一个自足的文化体系所具有的基本要素。 (单一或系列性的)【民俗物质+民俗事象】—>生活文化体系—>结构

结构:有若干组分构成,任何一组分的变化都能引起其他组分,乃至整体的变化。 基本组分:民俗物——不带民俗含义但能参与民俗事象构成,并能附加民俗符号意义的社会存在。 民俗物:物象、图像、意象、表象等—>民俗意念

3.民俗象征结构的生成

在民众的社会实践中,民俗意念与现实生活的希求指向联系起来,进而使民俗物生发出生活化的意义,成为具象实物和抽象意义之间的一种关联,从而使民俗具有象征观念或象征意义

民俗物象征—民俗意义

民众生活的具体行动

民俗素—民俗质—民俗链—民俗圈—民俗系列 (1)民俗质(material)

构成民俗事象的最原初、最基本的质料 民俗质构成民俗的条件:

A 材料本身具有和民俗相关联的某些条件,两个以上的民俗质相结合,显现出一定的民俗含义——单

一、孤立的民俗质本身不能成为民俗

B 与俗民生活实践密切相关,人们熟悉的自然物、幻想物等才具备民俗质的条件——不是所有被俗民接触到的材料都具有与民俗相关的条件 (2)民俗素(element)

由若干民俗质构成的一个个民俗单位,是整个民俗的最基本的要素。 民俗素的排列和联接,构成一连串密切相关的民俗组合关系

任何一个民俗素都有一组表现鲜明或隐晦的事物,这些事物的展示形成出一个民俗表现形式 核心:民俗素的传习者、实践者、演示者 如何构成民俗:

俗民个体或群体(传习/实践/演示者)&民俗质—>民俗素—>有秩序的民俗素组合:民俗事象 变迁:民俗素的增删改变 (3)民俗链(chain)

民俗生活中,若干民俗素被联合排列起来,构成一连串密切相关的民俗组合关系。 民俗链的构成秩序有一定的规则和序列,形成习俗惯制:历时性&共时性两条轴线 (4)民俗丛(series)

一个种类的民俗由许多民俗链和民俗质构成,它在同一个种类的民俗下汇聚与此相关的所有民俗。 民俗丛没有民俗链那么紧凑,但彼此之间具有相同的文化性质,构成文化上的照应。 (5)民俗圈(circle)

以具有标志性的民俗和特色鲜明的文化组成的民俗区域。 民俗圈与文化圈的构成大体一致 一定地域空间内民众所具有的共同心理特征和相似的价值观念长期影响下,由无数民俗质与民俗链构成的文化网络。

3.民俗象征的三个空间层次:

A.世界性的民俗象征——基于人类心理的趋同性形成全人类共享的文化;

B.国家层面的民俗象征——基于多民族的共同文化心理,跨越多民族的心理阈值;

C.民族层面的民俗象征——某一或若干个民族特有的文化记忆和生活展示,与具地域性特征的民俗象征结构表现出一致性。

例:自然物信仰习俗——水崇拜——河流崇拜——祭祀河流的节庆仪式 灵魂崇拜——丧葬习俗——“入土为安”——穆斯林的葬礼

4.民俗象征的分类

A.物质的象征:作为民俗质的自然物因具有某种特殊的名称、形状、传说等,而成为有民俗意义的文化符号

B.语音的象征:有声/无声

以谐音象征为主要构成方式

C.符号的象征:数字、色彩、造型符号等

D.过程的象征:带有特殊象征意义的仪式活动

民俗学的文本、语境及民俗的互文性

一、文本与民俗学

1.如何理解文本(text)

文本的原意来自语言学,延伸到符号学和文学评论研究。

A.“文本”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在具体场合中,文本是作品的可见可感的表层结构,是一系列语句串联而成的连贯序列,有待于读者阅读。

B.“文本”是包含各种不同解释的可能性的文著、文化资料。社会组织、仪式、历史遗迹、远古的艺术作品等等都可以成为文本,但物质自然事件不是文本。并非所有娱乐活动、思想活动及其产品都是作品,也并非所有作品都是文本。

罗兰·巴特:文本一方面是能指,即实际的语言符号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词、句子和段落章节,另一方面是所指,即固定的确定的和单一的意思,为表达这种意思的正确性所限定。

2.如何理解民俗学文本

民俗学的构造:民俗事象—>民俗理论 把动态的民俗事象文本化(Textuality):制作成民俗学文本,即把民俗以书面文本固定在纸上。 因民俗存在方式的多样性和意义呈现的复杂性,造成民俗事象及民俗文本的繁复和庞杂—>民俗文本有可能破坏民俗传统,消解活态民俗的结构。 民俗学文本

& 民俗文本

学科意义上的文本&民俗事象本身构成的文本

3.民俗学文本类型 (1)田野文本(field text)——以自然状态活跃在民间的民俗存在形式。从不同的民俗实践者、参与者和享用者的角度来看,民俗学田野文本可分为两种形式:

A.自在文本(free text):未经过任何加工的自然生活状态下的民俗田野文本。具有最为本真的民俗特性,是民俗学语境价值最高的材料和理论建构的资源。必须以参与式观察的田野调查方式才能获取。

具备:普遍性、即时性、现场性。

在场者:民俗传承人和民俗享用者(观众或听众) 例:民间史诗、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研究

B.非自在文本(non free text)——发生在田野之中,由民俗实践者演绎,一方面有自在文本中的民俗传承者和享有者在场,另一方面多了他者的身影和他者的声音。

除了民俗传承者、享用者之外,本文化背景的文化人、具有异文化背景的文化研究者、观光者、政府人士等介入民俗演述,造成民俗传承内容的变异,影响民俗文本的存在状态——传统的二元结构民俗文本转变为三元结构民俗文本。

例:各类旅游文化节、旅游点的民间歌舞、曲艺表演等

(2)书面文本(written text)——将田野文本固定化为书写的文本形式,其意义并不直接来源于创作者和传承者,也不完全导源于民俗记录的书面文本或阅读书面文本的读者。

民俗记录文本读者=>双向互动构成意义 记录民俗现场的方式:录音、录像 & 文字描述 民俗书面文本的形态:

A.记录文本:按照民俗的本来面貌进行文字书写和转化,要求全面、细致、深入,尊重民俗本身特点,尽可能不加任何加工改造,要求具备客观性、真实性和描述性。

局限性:静态的文本记录无法还原作为整体的民俗活动时空原貌,即使标注说明,也会脱离自然状态的民俗语境。

B.整理文本:以某个记录文本为基础,整理和调整结构不合理、情节不完整、语言混乱模糊以及不符合时代文化的内容后形成的民俗文本。即以民俗传承人的演述为主,综合整理者的田野观察或知识储备。

中国:1958年在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大会上提出“重点整理”“适当加工”的原则,造成民俗文本整理过程中偏离民俗传承真实情境的危险。

两种整理情形:

a.整理者是记录人,他们力求恢复民俗原貌、接近现场真实,在活动现场如实记录;

b.民俗实践者和文本整理者之间有可能另有现场采录者,文本整理者凭借对民俗传承人演述内容的影像记录或现场记忆,离开现场后回忆整理。

原则:应依据一个民俗文本,不能融汇同类民俗的其他“异文”,或夹杂糅合其他民俗事象的情节或母题,否则有可能成为“伪民俗”文本。

C.重构文本(Reconstruction text):文化人根据已有的民俗梗概或几个民俗母题,重新构造的一种民俗文本形式。一般出自民俗传承地域文化人之手。

两种形式:

a.综合各种同类民俗或吸纳其他民俗情节,构成一个彼此类似的新文本;

b.追求较有“文采”的话语重构,精致的细节描写、合理的情节连贯、紧凑的母题链接、丰满的人物形象,使文本对扩大地方文化影响和社会效应起到重要作用。

局限性:完整的民俗被涂改或删削为文本,读者更加无法从此文本中看到真实的民俗状态,无法在原有的民间世界即兴演述,脱离当地民俗传统。 (3)音像文本——包括图像、声音和影像三种形式,图像文本的起源最早,后两者是现代技术发展的产物。

A.图像文本

文字未出现以前即现场静态的图像记录文本 例:洞穴和岩壁画、风俗画 照相机记录下的民俗生活 B.声音文本

民俗传承人的声音保留有其叙事风格和言语个性特征,通过录音文本可感知并理解民俗内容和民俗内涵的表达方式、特点及其中的民俗情感。

C.影像文本

需要利用摄像、录音等技术手段和工具完成,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民俗文化的动态信息。影像语言无法透视民俗深层的内涵,但更为生动、亲切地展示出民俗传承者和享用者的面貌。影像民俗记录:影像民俗志,涵括民俗所有者、叙述者和观众的多元关系,文字与影像书写方式的差异体现出观看视角和思维的差异。

(4)超文本(Hypertext)

进入多媒体数字信息记录民俗:文字、声音、图像、影像文本结合的时代

民俗的调查研究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借助科技手段,尽可能还原民俗民俗事象的真实场景和细节信息。

特点:

A.更为立体、鲜活、客观的多维记录方式,融合了多种文本形式的优点; B.网状、谱系性的文本结构,标志性民俗与相关联的同类民俗共同可呈现;

C.民俗信息充分散播,阅读和观看者可一览无遗地对相关民俗事象做横向或纵深的比较。

二、语境与民俗学研究

1.何谓语境 (context)——又译为:景境、场景、场境

* 在田野工作中理解语境:马林诺斯基:真实的田野材料存在于个体生活的社会环境中。 (1)概念源头:语言学

狭义的语境:话语或文句中位于某个语言单项前面或后面的语音、词或短语;

广义的语境:话语的意义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的特征。 (2)语境本体 瑞恰兹:

狭义的语境:作品语境;

广义的语境:从一本书扩大到任何写出或说出的话所处的环境。 (3)民俗语境和民俗学语境

民俗文本:已经搜集和记录下的某个民俗事象;

民俗本文:民俗事象通过怎样的内容和形式元素得以形成或展现的状况;

民俗语境:民俗赖以生成和传演的环境以及赋予民俗以特殊意义的上下文关系;也就是民俗事象深嵌其中的社会或历史条件;

民俗学语境:建立在民俗语境基础之上,反映民俗语境的特殊性。

2.民俗学语境的层次 (1)语境分层理论 A.以文学文本的生发与理解为前提理解语境:包括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

B.从文化生产的环境、文化的内部结构及特征来理解:物理语境;语言语境;背景知识语境。 C.世界知识、语言知识、集体知识、参与者、背景和语篇因素共同构成:共享知识层次—语篇知识层次—背景知识层次。 (2)民俗学语境分层

语境贯穿民俗的全过程,不同的民俗有不同的语境,不同层面的民俗阶段和民俗呈现方式通过不同的语境呈现。

①文化语境:理解文化所需了解的信息。

包括:

a.意义语境:具体民俗的意义,即来龙去脉;

b.惯例语境:民俗适应文化中的哪种现象,即习俗惯制的作用与影响;

c.交流系统语境:一个文化中的特定民俗形式如何与别的形式相关联,即民俗分类系统的建立和划分。

②社会语境:指社会结构和社会互动层面的文化结构。包括: a.社会基础:指民俗传承人所属的人群分类; b.个人背景:指民俗适合哪类个人的生活;

c.演述语境:指民俗表演现场涌现的各种因素以及表演的状况,也叫情境性语境,条件语境。

③历史语境:“传统”的延续

民俗意味着现在与过去的联系,民俗事件的现场描述就是在时间流程中的某个点上看待民俗,民俗是一种动态的变迁过程。民俗事象在具体历史语境中存在多种复杂变量,民俗学家在搜集各种变量数据和描述动态过程之后,可以通过构建民俗整体的结构模型,清晰勾勒出民俗活动系统中的各部分如何相互联系并发挥各自的功能。

影响民俗表演的变量:

A.表演者的个人特质:包括表演者的个性及个人特征如年龄、性别、家系、教育和职业等; B.表演者生活的社区结构:包括社区内的家庭、邻里及跨越社区范围的阶级、等级、种族等; C.表演者与家庭及其他重要人物的关系;

D.表演者的个人观念:表演者个人对民俗表演的认知和态度的变化。

* 建构历史语境动态模型的方法对分析民俗表演最为有用,因为传统对民俗表演有着强烈影响。 3.民俗学语境的功能

社会、历史、文学、语言分析的模式对我们理解民俗都有极大帮助,语境分析方法使民俗研究得以拓展到更具体和深入的阶段。

(1)确证功能

民俗事象多义性与具体情境中民俗意义的单一性相混融,必须依靠民俗语境的特质来辨别和确证,即是说,民众创造的民俗文本的意义解释要依赖于它所在的文化传统和民俗语境。

语境使民俗意义具体化、单一化,可消除民俗信息中的歧义和多义。

(2)简约功能

语境蕴含着特殊所指,具有制约作用,当民俗参与者与传承人、民俗调查者与观赏者共同处于特定语境中,熟悉同一民俗知识系统时,民俗里的许多人称指代、民俗内容都被省略,无形中做了简化处理。

(3)意义生成功能

语境具有将民俗意义提升和增益的作用。

在民间口头传统的演述中,叙述者、所述事件和听众在特殊的时空中共同创造民俗意义,这种在关系和过程中建构起来的文化语境和社会语境,又不断导引出新的民俗意义的生成。

三、民俗的互文性

1.何谓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又译为文本间性,源自后结构主义理论 (1)广义:【法国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提出】

A.每一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都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文本之间形成各种关系;

B.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的,它总是与过去的文本和现在创作的文本相互联系着,形成一种互文,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

(2)狭义:热奈特:一篇文本在另一篇文本中切实地出现才是互文性。把文本置于一个坐标系中予以观照,从横向上看,将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进行对比研究,让文本在一个文本系统中确定其特性;

从纵向上看,注重前文本的影响,从而获得关于文学和文化传统的系统认识。

互文性的意义:读者/听众;话语文化空间的关系;文化表意间的关系;文学话语与非文学话语间的联系

2.民俗学互文性的类型

*互文性是分析文本的一种工具,对理清民俗文化文本的结构及民俗素之间的内部关系和外在联系、深入理解民俗提供新的话语空间。

(1)引用

作家文学:直接引用前文本中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可以是创造性的引用。 民俗文本:大多是间接引用,大量表现于口头叙事的演述传统中——

A.先前的田野文本与演述文本以及书面文本之间的互文引用,是民俗知识之间的互文现象; B.田野文本与文人创作之间的互文引用,是文学经典与民间知识之间的互文

(2)母题

概念:母题(motif)是文化传统中具有传承性的文化因子,是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叙事单位和意义单位,它是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人类基本行为、精神现象和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能够在文化传统中完整并存并在后世不断延续和复制。

民俗母题呈现出三种情况:

A.母题是构成民俗的基本元素,民俗的传承过程就是民俗母题不断更迭增删的过程,聚合成形的民俗母题与先前散乱存在的母题构成互文;

B.民俗在发展中融合许多新母题,这些母题所在的先前文本与具体某个文本构成互文;

C.民俗母题的流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不受文类的限制,能实现跨文类的传承流动。

(3)粘接

概念:一个民俗学文本以多种形式合并和粘贴先前几个民俗学文本的部分内容、语言、情节或形象的现象,也就是前文本的话语片段或意象被改造、甚至被扭曲,再拼合并融入新生的某一民俗学文本之中。 民俗传承人在借用的文本、当下的生存语境与自身的创造三者之间能否找到很好的契合点,决定了民俗学文本之间的粘贴是否自然贴切并且有价值、有意义。

(4)异文

定义:若将某一个民俗学文本视作考察民俗文本的基点,那么其他与此同类的文本就是民俗的变异文本,也就是民俗的异文。

A.出现异文的内在因素:民俗的传承主要靠传播者的记忆和民众的行为才得以完成,人们总是只能记住民俗的主干,不同程度地遗忘细节。

[选择记忆的主干:与自己生活有关或熟悉的内容;被遗忘或被忽略的地方:创造性地重新构造细节。] B.出现异文的外在因素:历史变迁、时代变革、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差异

*民俗异文的形式:书面文字文本/田野文化文本(民众信仰行为和生活行为)

(5)传统

定义: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

传统无处不在,民俗作为传统的组成部分,其产生和发展都是在传统之中。传统在民俗学的互文性中表现为历时性(历史)维度上的“先前的文化”和共时性维度上(空间)的“现实的文化”对民俗文本的影响。

民俗文化文本的互文结构分析:民俗文化构成纵横交错的文化系统——显性存在的文本(民俗文化现象/田野)& 知性存在的主体(民俗文化传承者/记忆者和记录者)& 隐性存在的文化传统(创造和传承民俗的历史过程)=>民俗学文本的意义生成

3.民俗学互文性的功能 (1)解构功能

分析各民俗素之间的互文关系,为解释民俗内部结构及其各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供方法。

(2)互证功能

每一项民俗与其他文化和民俗互文的层次可以从不同角度互为解释、互为证明。

民俗文本之间相互参照,彼此相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而有序的文化互文网络——意义的网络。

每一个民俗学文本只有在与其他文本相关时才能确定自己的位置,而这个位置又是游移不定的。 民俗互证功能表现在:

①小传统中的民俗与大传统保留的民俗之间的互文; ②民俗文本与传统之间的互文;

③两个或两个以上民俗文本之间的互文; ④民俗文本与其他文本的互文;

⑤与相邻文化区同类民俗之间的互文; ⑥与先前民俗文本之间的互文。

《民俗学概论》课后题总结

民俗学

民俗学

民俗学研究

民俗学复习资料

民俗学调查报告

民俗学(推荐)

民俗学复习资料

《民俗学》教学大纲

民俗学复习资料

《民俗学概论.doc》
民俗学概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