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检测试题

2020-03-02 16:35: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检测试题

第Ⅰ卷(共50分)

1.2012年1月1日,是我国农历十二月(腊月)初八。在这一天,喝腊八粥是中国老百姓最传统、最讲究的习俗,人们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保佑国泰民安,祈求丰收和吉祥。自此,各地老百姓拉开春节的序幕,开始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这说明( ) A.文化对社会活动和人的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文化具有多样性,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2.2011年10月24日,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圆满闭幕。世园会的长安塔在设计上既保持了我国隋唐时期方形古塔的神韵,又显示出时尚现代的都市风貌,将成为提升西安城市建筑文化内涵的标志性建筑。这表明:( ) ①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最基本形式 ②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2年3月25日至31日,首届“深圳·世界戏剧周”在深圳举行,这一活动为戏剧文化的国际交流搭建平台,一批经典戏剧让鹏城市民大饱眼福。中外戏剧文化交流是本次活动的特色,通过中外文化的交流有利于: ( ) ①吸收各国一切文化成果 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③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④不同民族文化走向融合和趋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红色短信”对流行的“灰段子”、“黄段子”、“黑段子”等不良短信能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红色短信”如一股清风正气的力量,醒目提神,引人向上。从我国文化发展上看,发送“红色短信” ( ) A.可以彰显民族文化的个性与特色

B.能够维护每个人的精神世界,满足每个人的精神需求 C.符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的要求 D.可以使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5.明末清初著名的国画大师石涛说:“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腹肠。我自收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意思是说( ) A.创新就是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修补 B.创新就是要彻底抛弃传统

C.创新就是要张扬个性,彻底否定传统

D.在向传统学习的过程中,要突破传统,形成自己的风格

6.赵本山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传神、活灵活现的小品形象,执导、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源于他始终对农村、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从黑土地上获得了丰富的营养,从民间文化中汲取了精神。这说明了(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C.文化创作来自于文化创作者的灵感

D.物质条件差的地方也能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7.从永定门一路向北,前门、正阳门、社稷坛、太庙、**、故宫、景山、钟鼓楼……始建于元代的中轴线是古都魅力的重要部分,“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梁思成)。如果为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撰写报告,可用的观点有( ) ①中轴线反映了北京城市文明的演进 ②中轴线是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基础 ③中轴线展现了北京城市文化的独特性 ④中轴线的保护将确保文化传统的稳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我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其中在中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 ) A、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B、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C、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隋唐时期吸纳外来文化

9、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伴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对于中华文化的改造也屡见不鲜,孔子成了商店招牌,老子也担当起了网络游戏的代言人。这启示我们,要想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我们必须( ) A、以现代科技对中华传统文化彻底改造 B、深刻挖掘传统文化的经济效益 C、既要保持中华文化独特的民族性,又要体现时代性 D、充分吸取外来文化,彻底改造本民族文化

华文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11.汉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包藏着丰富的艺术内蕴。汉字的艺术内蕴大致饱含形美、音美、义美、意美和情美几个方面。汉字无穷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汉语的词根、构词、读音、方言的独特性等方面。材料说明(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兼收并蓄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汉字是通用的文字

12.徽州(现黄山市)多山富水,道光《徽州府志》有载:“东有大鄣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峻。”自汉末至唐宋,曾有3次大的人口迁徙,不少中原地区的缙绅仕宦移民徽州,使中原文化在此积淀,与徽州土著山越人文化交融,重新打造出自身特色的徽州文化。这表明( ) ①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

②徽州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3.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医学是医道之学,西医学是医技之学,医道之学是人学,医技之学是科学。几千年来,中医学坚持以人为本,处处都有“道”的内涵,“医道”是中国特有的“儒学”、“道学”和“医学”合二为一的结合体,是中医学的灵魂。这说明( ) ①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不同民族、不同国家 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中华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生命力和无限魅力,除其蕴含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 ) A.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和源泉 B.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C.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D.比其他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15.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提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下列对“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②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③中华民族精神深深置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④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所谓文化自信,主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历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建设文化强国,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 ①是反对西方进行文化渗透和推行文化霸权的需要 ②就应该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③要认识到中华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鲜明特征

④要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微博打假、微博寻人、微博求职、微博营销、微博论政……技术发展带来了新变 化,这说明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B.传媒的变化推动了文化的共享

C.文化发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D.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实践的要求

20.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目标。推进文化的改革发展,需要 ① 大力发展各项公益性文化产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 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科学执政 ③ 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教育 ④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1.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 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

② 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 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④ 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在“入世十周年”的座谈会上,一位企业家讲了这样一个小尴尬: 为了增进与客户的感情,感恩节这一天,他给世界各地的客户都发邮件表示感谢,没想到回复的特别少,一位希腊的客户干脆直接告诉他,他们根本不过感恩节。由此可见 A.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B.应当认同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D.经济往来离不开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完成

1、2题。 23.《决定》指出“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我们之所以“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是因为它

①能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③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 ④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羊是广州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仙羊赠穗的美丽传说一直流传至今。广州亚运会创作的吉祥物“满满”,便采用了“羊”和“穗”这个能给大家带来幸运的吉祥之物。羊手里握着谷穗将神话故事再次重现在人们面前。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一定的继承性 ②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性

③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根本途径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

25.听到的是京腔京韵的侯宝林的相声,看到的却是卡通人物在说学逗唱;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旦净末丑的表演,听到的却是流行歌曲的韵律。借助Flash等现代化手段,传统戏曲也逐渐地被“80后”甚至“90后”所喜欢。传统戏曲的这一个“漂亮转身”启示我们

A.文化创新的立足点在于满足更多人的需要 B.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工具便能实现文化创新 C.文化创新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融入时代元素 D.文化创新需要注重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祝福祖国”百名画家长卷展

第Ⅱ卷(共50分)

“华韵国服”——百年中山装 梵高和阿姆斯特丹的画家们 寄兴烟霞——清代山水画展 物得其宜——黄花梨文化展 **的故事——**百年影像回

顾展

奔向光明——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足迹展 26.(13分)博物馆是我们分享群体记忆的地方。 【点击首博】

同学们点击首都博物馆的网站,看到了很多展览信息:(见右图)

(1)丰富的展览内容,反映了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请写出该方针的具体内容。(2分)

【走进首博】

走进首都博物馆,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是“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中秋节拜“兔儿爷”、冬至日的“九九消寒图”、过小年“糖瓜祭灶”……,大家赞叹之余,也不禁惋惜传统民俗在现实生活中的消逝。有同学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能丢掉我们的“根”,应当把这些传统民俗都恢复起来。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你赞同把传统民俗都恢复起来吗?请说明理由。(11分)

27.美国缺少文化产业的传统资源,但他们却善于从其它民族的历史和故事中取材的文化产品,如右图所示,\"熊猫\"和\"功夫\"这两个100%的中国元素,被好莱坞梦工厂包装成《功夫熊猫》,为其赢得数亿美元票房收入。现在他们又对孙悟空产生了兴趣,准备把这个形象搬上荧幕。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通过美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市场的运作、商业包装,使美国文化产业获得新的价值增长点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宣扬了美国的价值观。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材料中美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做法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何借鉴?(12分)

28.山东是“齐鲁之邦”,有着深厚的人文、地理资源优势。近几年来,齐鲁音像出版社根据文化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广泛与山东各地方剧团合作,已累计完成拍摄出版吕剧、山东梆子、茂腔、莱芜梆子、柳琴、枣梆、太平调等150余部山东地方戏曲,年发行量200多万盘。同时以山东风光、齐鲁文化为切入点,又相继出版了《中华泰山》《孔子与曲阜》等大型历史文化片和介绍青岛、蓬莱等各地的“山东风光”系列旅游片。这些措施不但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为拯救民族传统文化、振兴山东戏曲,让更多的传统剧种以现代的传媒方式延续和流传,为齐鲁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故。

结合上述材科,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正确态度?(2分)

(2)你对齐鲁音像出版社的做法是怎样认识的?(8分)

29.2012年6月29日10时许,在经过近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安全返回,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中国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全掌握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这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取得的新胜利,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不仅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也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3分)

(2)航天事业的成功,使人们的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获得了又一次振奋。请你从文化创新的角度,简述我们青年学生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2分)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9月检测

高二政治试文化生活试题

学年第一学期统一检测试题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

高二政治月考试题文化生活(含答案)

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文化生活试题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教学计划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练习题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总结

综合高中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月考试题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部分试题 副本(全文)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检测试题.doc》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检测试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