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2020-03-02 07:49: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学习《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的一些心得体会

体育学科面对的核心问题是“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开展青少年体育运动,增强青少年体质,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乎民族的兴衰和复兴,是全民健身运动的重中之重,更是我们体育老师的主要职责。新课标重新树立了运动技能教学的重要地位,理清了学科的主要内容。对于每个水平段的体育课,选择什么内容?该达到什么目标?课中该用什么手段去组织引导?在对学生提出的每一条目标要求之后,修订稿中都会列举达到相应目标要求所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供老师们选择。同时,还增加了“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

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

一、课程名称的调整变化:修订后的正式名称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小学1~6年级的课程名称从“体育”转变为“体育与健康”,与7~12年级的课程名称统一了起来。

二、课程性质的变化:实验稿对体育课程性质的描述: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而修订稿对课程性质的描述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与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修订稿不仅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地位、特征、内容、目标四个方面进行了描述,更加突出了体育学科的特点,还突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突出了课程的重要价值是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与方法,二是强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基础性、健身性、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性质,并对这些性质进行了详细的阐术,突出了终身体育,更注重其实用性。

三、课程理念的变化: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理念中,强调了本课程要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并强调在重视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各种知识。在“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的理念中,把原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修订为“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这就在强调激发运动兴趣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也强调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的养成。在“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理念中,强调各地各校要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关注地区、学校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形成教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帮助学生达到国家课程提出的基本要求。在近10年的实验过程中地区不均衡的现象比较明显,因此增加了“关注地区差异”来实施。

四、课程内容具体、规范,更具有指导性。将《体育与健康标准》实验稿中“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在对学生提出的每一条目标要求之后,修订稿中都会列举达到相应目标要求所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供老师们选择。同时,还增加了“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这样既有助于一线体育教师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教学内容去达成学习目标,又有助于教师清楚如何评价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目标与内容”。

五、修订稿把原先的五个学习领域划分为目标的“四个方面”。学习领域是相对的独立的,他使教师误解为每个学习领域是独立的,没有直接关系的。修订稿取消了“学习领域”这一概念,把原先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重新定名为“四个方面”,分别是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这使我们感到体育教学重新成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的不同“面”都是与整体紧密聚合的,使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呈现为“整体性、综合性”。

六、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 。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修订稿”的评价中,首先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要涵盖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等方面。其次注重多样的评价方法,要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

仔细阅读后,我觉得我更加明确了应该选择什么教学内容去达成学习目标。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评价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这是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去探究的。修订后的《课标》整合了原先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确立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体育教学,这是一个整体,是互通的,是要求全面发展的。

《课标》的修改向着强化运动技术学习;突出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强化教学内容弹性指导;明确体育教学评价方法;突出体育教师的评价地位,强化体育成绩的考核。作为一名一线的体育教师,对同行们的辛酸苦辣我感同身受。当下,过度的文化应试教育无情的挤占了学生本该嬉戏玩耍的快乐时光,让原本应受到重视的体育教育工作渐渐地被边缘化,这给我们的工作提出巨大挑战。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应该励精图治,通过专业理论的学习有效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空中施展我们的才华和热情,让更多的青少年在阳光的操场上享受体育的快乐和激情,为未来国民身心健康奠定基石。

以上是我个人在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后的一些收获。也希望自己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能够用于实践,大胆的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营造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体育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版)学习心得

课程标准学习心得1

英语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语文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体育课程标准学习心得.doc》
体育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