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单位典型材料

2020-03-02 03:42:0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先进矿井典型材料

煤矿安全是矿井的命脉所系,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当前国内煤矿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以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为目标,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为主线,以安全程度评估为契机,以安全专项整治为重点,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夯实安全基础,发扬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发现新情况,提出新措施,解决新问题,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有效地保证和促进了矿井安全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两次获得全省“十佳煤矿”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获全省煤矿安全程度评估A级矿井,成为全市地方煤矿唯一的安全“AAA”企业。成绩的取得,源于安全生产工作扎实的基础和管理的不断发展创新。

一、强化安全意识,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实现安全生产有力的组织保证。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没有统

一、集中的思想,就没有统一的行动方向,我们自觉地从“三个代表”的高度,以对党、对国家、对企业、对职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及重要指示,做到统一部署,统一行动,使广大干部职工实现了“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通过各种学习形式,使“安全第一”、“安全压倒一切,事故否定一切”的思想深深植于每位干部职工心中,统一规范了安全工作行为。

我们在全面总结历年来安全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上级安全管理要求,结合本矿实际,完善了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了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和实施办法,矿与8个生产连队、25个科室、经济实体单位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把安全目标逐级分解到连队、班组和个人,形成了安全生产齐抓共管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做到安全责、权、利明确。同时,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

1充分调动了全员抓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干部带头转变作风,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首先,进一步完善了矿级干部24小时轮流值班、井下带班制度,坚持了每天早晨安全生产调度会;每月9日、19日、29日安全活动日制度;每月一次安全例会制;每季度的安全总结动员大会制度;坚持了连队干部24小时跟班作业和井下交接班制度,从而强化了各级干部的工作责任心,有力地促进了各级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注重基础建设,加大安全科技含量投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提高安全装备水平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我矿注重强化安全基础工作,加大安全投入,完善设备,优化考核,提高了矿井装备水平和抗灾能力。

一是投入500余万元进行支护改造,在采煤工作面实现了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淘汰了金属摩擦支柱,使采煤工作面支护状况得到了改善。通过推广实施锚网支护、顺槽钢铁化支护支护,大大降低了巷道维修率,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掘进速度。

二是投资300余万元,为下井工作人员配置了自救器、便携式甲烷检测仪、瓦斯报警器等仪器,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国务院446号令的要求,在井下安置了甲烷断电仪和电脑网络井下瓦斯监控系统,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是投资180余万元,引进了采煤机组、扒装机、凿岩机、注浆机等生产和安全设备,使井下工作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对降低职工劳动强度,保证职工身体健康和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在矿井实际生产中,凡是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坚持先整改后生产,针对我矿巷道失修严重的现状,每年都投入200余万元进行整修,同时,针对我矿开采范围扩大和地质水平的延伸,承压水威胁、程度加大等现状,投资近

200万元,专门聘请新汶矿业集团地质勘探公司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进行了补充勘探,并投资30余万元购买了探放水设备,进一步完善了矿井排水系统,有力地保障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五是随着矿井水平的延伸,通风路线的延长,按照以风定产的要求,投资800余万元,将地面两台风机全部更换,对矿井主通风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造,提高了井下通风质量,改善了工作面工作环境。

六是投资70余万元进行双回路供电改造,彻底结束了我矿单回路供电的历史,消除了矿井一大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矿井的抗灾能力。

三、扎实开展质量标准化创建活动,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坚实基础。

我矿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为主线,以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为重点,促使安全基础建设、安全管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提高,消除了不合格工程,文明生产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扎实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工作,首先是提高全员对“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理解和认识,让干部职工切实摆正安全、生产、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促进大家关注安全,注重质量;二是完善组织,强化管理,建立健全质量标准化领导机构,制定并严格落实矿井年度《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办法》;三是加强新《标准》的学习培训,提高新《标准》的操作水平;四是坚持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实行动静态检查相结合,严格执行奖罚规定;五是建立现场质量管理网络,实现了现场质量层层管,人人抓的长效机制;六是狠抓井下文明生产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创建精品工程活动,以点带面,推动整体工作上台阶。

四、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强化全员安全教育技术培训,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必要手段。

我矿安全培训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三并重”和“四统一”的指导思想,坚持强制培训、分级管理、统一标准、考核发证,通过实施强制培训,监察持证上岗等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安全技术培训力度,使我矿安全培训

走上了“统一规划,归口管理,分类指导,分级实施,教考分离”的轨道,从而提高了干部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和安全自律意识,规范了职工作业行为,促进了我矿安全工作的根本好转。

按照《安全教育技术培训计划》,仅05年,我矿投入安全培训费20余万元,共完成培训41期4485人次,发放各类证书872件,其中II级培训10期21人次,III级培训2期140人次,外出培训4期16人次,另外对

一、二线职工进行了全员培训,参学率达100%,持证上岗率达100%。

五、加大安全执法力度,查隐患,反“三违”,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 煤矿安全最主要的就是工作现场的安全,为了强化工作现场的管理与监督,我们力求安全管理部门以“严、细、实、勤、狠”的工作作风,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求真务实,力求实效,全力做好安全监察执法力度,首先制定了《安全科考核制度》、《安全员考核制度》,明确了安全管理的程序,处罚标准及考核目标和范围。二是搞好业务学习,提高安全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盯住现场搞好安全监察、监督。四是严查隐患,狠反“三违”,做到从严、从重、从快处理,努力遏制事故的发生。

六、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群策群力为安全生产服务,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力量之源。

一是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办宣传橱窗、广播稿件等形式,大力营造安全生产舆论氛围;二是把安全宣传阵地和企业安全文化从地面延伸到井下,在井下候车室、主要大巷、人行道都悬挂安全警语、警句、警示牌,时时处处提醒工作人员牢记安全;三是围绕安全工作目标,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事故受害人现身说法”、“安康杯”竞赛活动、技术比武等,增加了安全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四是关心一线职工身体健康,组织500余名一线职工进行了职业病健康检查,建立了职业病人档案,便于跟踪服务;五是认真做好治安消防、两堂一舍、医疗卫生、地面交通安全等各项工作,杜绝了各类责任

事故的发生。

七、勤于发动,因势利导,扎实开展阶段性安全生产创建活动,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

煤矿生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抓煤矿安全呈现出一定的特点,我们结合本矿实际,周期性开展一季度“冬春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二季度“一通三防”活动、三季度“雨季四防”活动、四季度“奋战三个月,实现全年安全生产”活动,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和上级要求,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评估”达标、“质量标准化验收”等各项专题活动。每一项活动都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考核、有奖罚、有兑现,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安全工作的再发动、再动员、再深入。使安全生产活动一浪高一浪,不断掀起安全生产的新高潮,形成了抓安全生产的强大声势。

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处于动态中,特别是煤矿安全,从井上到井下,从掘进到采面,从机电到运输……,每个工作环节,每个作业地点,都时时存在物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抓煤炭安全处于“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状态,抓煤炭安全从人的意识形态到事物客观规律的全过程,每个细节、每个环节都要常抓不懈,任何一个脱节,任何一项偏倚都可能是事故发生的根源,随着时代发展的进步,尤其在“十一五”开展的关键时刻,作为战斗在煤炭行业的工作者,只有夯实基础,创造性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构筑本质安全型矿井,才能筑牢安全生产这道攻不可摧的防线,才能为建设“平安煤矿”,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创建先进单位典型材料

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典型事迹

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典型事迹

非公经济服务先进单位典型材料

电费回收先进单位典型材料

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典型材料(芭蕉)

国土局依法行政先进单位典型材料

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典型材料

教师节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卫生院典型发言

济宁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典型材料3月5号

《先进单位典型材料.doc》
先进单位典型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