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上课培训》探素

2020-03-04 03:03:3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有效上课——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培训教师:杨培训课时:培训地点:乐治中心学校培训时间:

静 40学时

2014年7月6日——7月日

单元一

识字、写字:起点、规范与功底

第1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6日

培训内容:问题1过早识字:纷争还是应对? 培训过程:

一、识字教学中的问题思考。

1、我的识字教学假设是不是零起点

学龄初期学生的识字不是零起点,可我们的教学往往从零起点的假设开始。这种零起点的假设表现在教学中,就是不调查、不了解学生的识字基础,不进行幼小衔接的研究,关起学校大门,依照教材的进程规规矩矩地教,勤勤恳恳地学,结果是好心办了坏事,不但效果不好,还伤及学生的识字兴趣。

2、我是不是忽略了孩子识字差异

为什么识字教学的课堂常出现教与学的脱节现象,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仔细研究每个学生的识字基础,忽略了不同时代孩子的变化。

3、低年段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没有突出出来

识字教学是要建立音、形、义之间的多向联系,而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平均用力的情况,这就有待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进行调查,确定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案例只从识读的角度进行了调查,学龄前儿童口头上会发许多音,了解了许多字的意义,但多不能掌握字形。因此对低年段的学生来说,字形教学应是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4、我有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识字差异较大

学校与学校之间学生整体平均识字量差异比较大,识字最多和最少的学校,学生平均识字量差距超过了4倍。这就要求在对 “课标”规定的识字量的把握上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

第2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6日 培训内容:《原来可以这么做》 培训过程:

就像有人说的,如果我们改变不了现实,那么我们就改变自己,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学实际中,我们要正视学生过早识字的现实,并有效地加以利用和引导,调整和变革传统的教学思路和做法,以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结合低年段学生的识字基础,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明了儿童的字形认知特点

2、借助学生已掌握的字形、部件、独体字等学习新

(1)在学习新知识前,学生头脑中要具有与新知识有关的原有知识。 (2)学习一方面是在新知识与头脑中相关的原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3)学习另一方面还要在新知识内部建立联系。

(4)要牢固地记住新知识,防止遗忘,还要辨别新旧知识的差异。

二、调查学生的识字基础,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识字实际,照顾到个体差。 四 、考虑各地实际 ,让教师有调整识字量的权利。

第3学时

培训时时间:2014年7月6日

培训内容:识字教学:问题2 莫要造成符号与文化的割裂? 培训过程:

一、识字教学思考

1、我是否造成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在方法层面的分离

汉字是具有历史范畴的文化符号,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识写过程中应体现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我是否不顾汉字自身的规律,随意进行解剖、想象

表意文字凭借汉语语素的意义来构造自己的个体字符,属于音形义统一的符号系统。案例

一、二都没有注重表意文字自身的特点,只是单纯在字形的识别上进行随意的解剖和想象。

3、我是否适应了孩子,忽略了文字。

4、我是否忽略了传统识字经验的继承。

第4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6日

培训内容:问题2 识字教学可以这样做 培训过程:

一、识字教学可以这样做。

1、正确认识汉字的文化价值,追求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合

“课标”明确提出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惟其如此,才能达到 “获得基本语文素养”的要求。

2、结合汉字自身规律和学生发展特点进行教学

3、教材编写兼顾到了文化识字的问题,教师要以此为依托,进行文化渗透

4、学习一些文字学的知识,了解一些汉字的形体变迁情况

5、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汉字的发展动态化

二、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两方面:

1、是抓住汉字本身的特点,进行文化渗透;

2、是侧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体现出识字的趣味性。

第5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7日

培训内容:问题三《写字教学 :独特价值在哪里》 培训过程:

一、我对写字的功能认识够不够

1、过多局限在工具性层面

2、写字课或写字的教学环节被忽略或弱化了 3、写字教学中忽略了人文价值的挖掘

二、多媒体是否代替了粉笔,从而造成了示范价值的脱落

三、教师是否由示范者变成了陈述者

第6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7日

培训内容:《加强对写字教学功能的科学认识》 培训过程:

一、写字教学我们可以这样做。

1、加强对写字教学功能的科学认识

2、正确认识写字技能,科学施教。

二、写字的意义。

1、写字是传承文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2、写字能益智,并且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 3、写字有利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写字可以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写字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要想把字写好,就得全神贯注,凝神静气,仔细观察字的结构,揣摩笔画的呼应、避让、穿插,并要脑眼手相应,准确控制运笔的轻重徐疾。这样久而久之,就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养成沉着、镇静的习惯。学生通过写

字养成的细心、沉着、注意力集中等心理素质又能对学习其他课程产生良好的影响。

(2)写字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正如郭沫若指出的: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得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横,最容易误事,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毛病。

(3)写字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能力。“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字的书写相比较,汉字的书写无疑是具有最多的讲究,因而也是最需花费心智的一种活动。与此相应,在世界各民族文字之林中,唯有汉字的书写才能形成人类最伟大的艺术门类之一 ----书法,语文课标对此也有正确的认识,在表述识字与写字的目标时,提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能“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样的目标与原来仅仅注重识字与写字的知识、技能的目标不同,更注重培养学生对汉字和汉字学习的态度与情感。

第二单元 阅读教学 围墙的内外

第7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7日

培训内容:阅读教学问题一:老师的问是桥还是墙? 培训过程:

一、老师提问题存在的问题。

1、教师践行的是否还是一种行为主义学习观。

2、教师的问题是否注重了艺术性、逻辑性,忽略了学生的阅读心理。

3、是否剥夺了学生问的权利,将学生牢牢掌控在教师的问题中。

4、问题是不是从教师的角度提出的,看不出学生的实际状况。

第8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7日

培训内容:《正确认识和利用教师的问题》 培训过程:

一、正确认识和利用教师的问题

教师的问题是根据学习任务、学生的实际和自己对课文的钻研的基础上提出的,其主要功能是让学生进入一种疑问情境,激发他们的疑问与思考,好的问题应该是 “桥”是 “路”。

1、依据学习进程,利用问题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最终解决问题

2、将疑难问题化成小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 3、利用反问、追问等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

4、老师的问题还能起到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推动学生的作用

二、教师应该问什么样的问题,如何问。

三、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特点。

第9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8日

培训内容:《问题二如何问:缘何游离于问题教学之外》 培训过程:

“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的话语权应该是平等的,提出问题的权利也应该是平等的。不顾学生的发展,按自己的设计,提出问题,或一味让学生提出问题,没有调控选择,课堂教学就有可能是低效的。

一、小学生在生活中那么多的疑问,可为什么到了课堂上反而没有了问题了呢?

1、教学气氛太严肃,学生对教师产生敬畏感,不敢提问题。

2、学生不懂得该如何提问题。

3、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足,总担心提出的问题会被同学和老师嘲笑,不愿提问题。

二、问问自己教学中的问题。

1、案例的相关性分析

2、学生的提问是否忽视了效率和效果的统一

3、是否多了些自问、逼问,少了些启发、引导

4、是否缺乏对小学生提问心理的关注

第10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8日

培训内容:《教给学生自问策略》

一、在指导学生提问问题之前,教师先要认清四个问题:

一、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学环节,应该重视来;

第二、所提问题的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让学生提 题,来培养他们思考问题。

第三、要了解学生为什么提不出问题,是懒惰,是不愿意思考,还是不知道该怎样提问题;第四,提问题的能力是在反复练习中逐渐获得的。

二、教给学生自问策略

1、运用问题训练单。

2、设置问题情境,规定条件,迫使学生互相提问题,互相激发。

三、引导学生依据课文的内容及学习要求进行提问

一般而言,引导学生质疑主要有两方面意义:一是使教师清楚学生学习的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效率。二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第11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8日

培训内容:《按学生的实际进行提问能力的培养》

一、按学生的实际进行提问能力的培养

1、学段不同,训练的侧重点不一

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尝试提不同层次的问题

二、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评价,以此来激发、提高和巩固学生的提问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给予及时的、积极的反馈。比如,对于不敢提问的学生可通过引导和鼓励,让学生敢于提问。

三、教师可以和学生交流自己提问的策略

第12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8日

培训内容:《朗读,是不是老师发出的简单指令?》

一、朗读教学的处理是否简单化了。

1、朗读功能的认识与把握的简单化 2、文体处理的简单化 3.朗读方法的简单化 4.朗读评价的简单化

二、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朗读教学的处理是否简单化了。

2、有没有顾及到各学段儿童朗读的心理特点

所有的阅读课,从低年段到高年段,都十分重视朗读训练。相对而言,朗读的评价较为单

一、抽象,教师的评价往往是 “读得很流利”, “读得很有感情”等。这就违背了 “课标”强调的“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还应注意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第13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9日

培训内容:《朗读,是不是老师发出的简单指令?》

一、怎样做好朗读。

朗读是把文章念出来,是将诉诸视觉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在学习有些文章或某些片断的过程中,只有反复朗读,用心体会,才能真正感受、领悟到文字中蕴涵的深厚感情。

1、认识朗读的作用,利用朗读的多种功能,充分发挥朗读的效力。

2、按年段特点和文体需要分配朗读任务,处理好朗读与默读等其他阅读方式的关系

3、结合小学生朗读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有侧重地进行训练。

4、老师的指导和评价需结合起来

二、从语文教学心理学的角度讲,朗读的心理作用有如下几点。

1、朗读能稳定儿童阅读时的注意

低年级儿童由于内部言语尚未发展,阅读时注意力不能稳定。出声地读由于有发音器官活动,有听觉器官的监控,可以使他们对阅读材料的注意保持稳定。

2.朗读能帮助儿童理解阅读材料

通过朗读,儿童以口语为中介,把书面语言与它们的意义联系起来。离开了朗读,低年级儿童难以理解课文。小学低年级儿童发声速度比认字速度快。儿童朗读较默读自然得多,如果禁止他们朗读反而是不自然的事。

3、朗读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增进对文字的鉴赏力

儿童由于长于形象思维,在有声有色地朗读时他们会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读那些节奏和谐、音调铿锵的文字,无须多作讲解,他们会有一种美的感受,从中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4、朗读有助于对课文的记忆

默读由于只有 “眼—脑”一条通道,而朗读有 “眼-脑”和 “耳-脑”两条通道,在大脑皮层上留下双重刺激的痕迹,有助于对朗读材料的记忆。

第14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9日

培训内容:《能不能分段和归纳段意》 培训过程:

一、分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有没有领会“课标”中关于“分段”、“归纳段意”的课改实质?

2、是否对分段、归纳段意的训练意义及其训练目的有明确认识

3、是不是缺乏正确知识观的引导

4、是不是两种教学观———即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和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教学观,产生了冲突

5、是不是混淆了两种学习观

6、是不是对教育对象的认知特点缺乏了解

一般来说,阅读教学中的分段、概括段意等对小学生的思维要求很高,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认知特点,尤其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期。传统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教学中始终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教学要求和学生接受能力脱节。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大多停留在经验层面,造成了教学过程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相脱节而不自知。

第15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9日

培训内容:《能不能分段和归纳段意》 培训过程:

一、分段与归纳段意的主要作用。

1、是明晰追踪作者的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2、是学习结构图式。

3、是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怎样进行分段教学。

1、加强研究与探索,对“分段”、“归纳段意”教学有个清醒认识。 (1)分段作用。

(2)为什么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

(3)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中认识和扩展其教育内涵

2、依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任务要求,灵活变化分段、归纳段意的练习形式。

3、根据不同的问题特点和需要,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进行。 (1)兼顾到各种文体 (2)和朗读训练相结合进行 (3)和提问题的方式结合进行 (4)考虑按小标题分段

第16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9日

培训内容:《扁平化:“形象”解读的瓶颈》 培训过程:

所谓“形象”扁平化教学,主要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对作品“形象”的把握过于单

一、肤浅的一种倾向或做法。这种倾向或做法在低年段“童话、寓言、故事”的教学中最为突出。

一、造成“形象”扁平化困境的原因。

1、是不是教参、教科书表达的“刚性”和“课标”规定的 “柔性”之间的矛盾。

2、是不是课文内容的倾向性与文本自身多元化解读要求的矛盾

3、是不是教师的习惯性保守与强迫性开放的矛盾

4、是不是孩子自我中心的强化与对教师权威的习惯性顺应的矛盾

5、是不是阅读试题答案的缺乏弹性与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的矛盾。

第17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10日

培训内容:《扁平化:“形象”解读的瓶颈》 培训过程:

一、扁平化教学如何解决。

1、把握住一个关键问题,即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搞清楚几组关系。

3、处理好几组矛盾。

二、搞清楚几组关系。

1、“形象”之间的矛盾关系。 2、思维开放与思维控制的关系。 3、语文教学与认识事物的关系。

三、处理好几组矛盾

1、学生眼中的“形象”与老师眼中的“形象”的矛盾 2、牵着孩子走与被孩子牵着走的困惑 3、应试与发展的矛盾

第18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10日

培训内容:问题6 “100顶高帽子”:好不好戴? 培训过程:

你遇到这个问题了吗?

如何建立正确的评价观?如何针对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行为进行恰当的评价?这里面可大有学问。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接受访谈时曾说,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100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于老师对学生的情是通过 “戴高帽子”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耐心与激励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期待、鼓励的眼神传递给学生的。他喜欢把芝麻说成西瓜,“这

个问题很难,你居然思考出来了,了不起!”“这段课文读好不容易,你只念了两三遍就这样出色,不简单!”他还常常反话正说,“刚才我说过,万一第四遍没读好,还有第五遍果然读好了请你介绍一下读好课文的经验可见,高帽子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给学生戴的,要戴得合适,看着舒服,是要讲求戴帽艺术的。

一、是否对“高帽子”缺乏理性的认识

二、是否偏离了主导评价标准

三、表扬是否简单化了

四、缺乏真诚和善待的“高帽子”,是不是对生命的一种漠视

第19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10日

培训内容:问题6 “100顶高帽子”:好不好戴? 培训过程:

一、“高帽子”是什么。

“高帽子”是培养人、发展人的有效武器。它以表扬为主,同时还要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指明前进的方向,拓展上升的空间。

1、智力类型不一,评价对象应有所侧重

2、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对不同的学生作出不同的评价

二、为什么要戴:选定评价契机

1、教学时应注意种评价时机: (1)、在学生缺乏信心时 (2)、学生迷茫时 (3)、学生取得成功时 (4)、学生答错时

三、如何戴:选定评价方式

1、评价组织上,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情境、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采取合适的评价方式实施评价时 “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

2、评价方法上,要加强三种评价 一是加强形成性评价。 二是加强定性评价。 三是加强激励性评价。

第20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10日

培训内容: 问题七

资料搜集:意义与效果的追问? 培训过程:

一、如何做才能充分发挥其意义和效果呢?

1、充分考虑学生年段特点以及文体特点

2、查资料的目的要和阅读教学目标统合起来

3、根据需要,学习查阅资料的方法

4、按课文教学要求查阅资料,并根据需要对所查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5、灵活安排资料的展示时间

二、搜集资料:

第一步,先自己尝试做,然后有疑而问,可以问同学、家长、图书管理员、老师等。

第二步,在资料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获得方法。

第三步,教师总结补充,并结合一定的任务情境学习体会。

总之,材料为理解和拓展新学习的内容服务,要将阅读课中的材料查询本身的教育价值体现在过程中,体现在方法和科学态度、习惯的养成上,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上。

第21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11日

培训内容:问题8 学生查的资料:跑哪去了? 培训过程:

一、运用资料存在的问题。

1、对材料的意义是否缺乏深入的认识

2、是不是缺乏具体的后期处理措施

3、是否忽略了对孩子劳动成果的进一步追踪、展示

二、怎样运用资料。

1、搞清资料的含义和价值

2、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展示、评价

3、对材料进行多次加工利用

第22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11日

培训内容:问题一:写文章:生活与训练的争执? 培训过程:

一、什么叫作文?

我们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 意义的事情,围绕一个中心,按照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就叫作文。

二、目前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

1、编造作文。

2、结合课文“套”。

3、仿照作文“摹”。

4、抄作文。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学生写作训练脱离了学生的生活。

第23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11日

培训内容:问题一:写文章:生活与训练的争执? 培训过程:

一、如何进行作文教学?

1、写作思想上,把生活和训练当成一回事。只有用心去感受生活,才能真实地表达生活。

2、写作目的上要走向生活需要。

3、写作实践中要从训练回归生活。

二、作文教学中如何从训练走向生活?

1、要用笔写诚实的、自己的话,真实地反映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2、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讲学习目的和归宿指向生活。

3、命题要贴近生活。

4、训练时要设置生活情境或到真实生活中去感受体验。

5、写自己要写的题目。

第24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11日

培训内容:问题二:思想性造就了作文的虚情假意。 培训过程:

一、缘何造就了作文的虚情假意?

1、观念陈旧,好心办了坏事。

2、受了“左”的思想,造成了立意中的消极定势。

3、没搞清楚为什么而写。

4、屈从于别有所为而作。

5、个性迁就了共性。

6、受到应试教育的异化。

二、面对虚情假意,我们怎么引导?

1、从为什么写提高学生思想。

2、树立明确的读者意识。

3、求真、求实、求善。

4、在学生个性的羊育中引导写作。

5、改革作文的评价标准。

第25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12日

培训内容:问题二:思想性造就了作文的虚情假意。 培训过程:

一、我们怎么引导学生求真求实?

1、真实地陈述事实是一种责任。

2、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生活,并发现蕴藏的意义。

3、我手写我心。

二、怎么改革作文评价标准?

1、在评价目的上从文走向人。

2、在评价过程上又注重结果走向注重过程。

3、在评价主体上,有单项评价走向多项评价。

4、在评价标准上,要软化班级参照,强化自我参照。

第26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12日

培训内容:问题三:观察是思考和表达的起点。 培训过程:

学生观察中存在的问题:

1、观察要无目的。

2、观察不抓住事物的特点,不善于思考。

3、观察缺乏具体,导致不会写或写不好。

第27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12日

培训内容:问题三:观察是思考和表达的起点。 培训过程: 怎样指导学生观察:

1、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

2、观察训练要和课内阅读教学结合。

3、观察方法不能考老师传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

第28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12日

培训内容:问题四:议论文是小学作文的一道坎。 培训过程:

为什么写一点议论文:

1、现在教学中,作文教学比较讲求话题的开放性。

2、孩子的发展需要。

3、写作要从内容入手。

21

第29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13日

培训内容:问题四:议论文是小学作文的一道坎。 培训过程:

一、怎样指导学生写好议论文。

1、对高段作文教学要有正确的认识。

2、同一题材多种体裁。

3、议论文的写作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4、议论文的写作可以和探究性的阅读方式相结合。

二、对高段作文教学要有正确的认识。

1、把握课标的精神。

2、写作能力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第30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13日

培训内容:问题五:习作评改:这副担子该如何挑? 培训过程:

一、学生只看分数的原因?

1、老师目中无人。

2、对习作评价功能的转变缺乏心理准备。

3、评价形式和评价方法单一。

二、老师目中无人主要体现。

1、不相信学生评改能力,不让学生参与。

22

2、教师评改只针对习作,不考虑学生。

3、评语太多,不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第31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13日

培训内容:问题五:习作评改:这副担子该如何挑? 培训过程:

一、怎样做好习作评改?

1、评改时要目中有人。

2、评改功夫要花在讲评和指导修改上,而不是学生改。

3、探索多种评价方式。

4、评价标准上强调自我参照。

二、怎样做到评改时要目中有人。

1、尊重学生作品。

2、评语要因人而异,对学生充满期待。

3、讲评要让孩子珍惜自己的作品。

第32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13日

培训内容:口语交际问题一:让我看看你的脸。 培训过程:

23

一、口语交际的内涵。

口语交际指人与人交往的特定的语境中,听、说双方运用口头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一种语言活动。

二、口语交际的特征。

1、整体性。

2、实践性。

3、互动性。

4、开放性。

5、生成性。

第33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14日

培训内容:口语交际问题一:让我看看你的脸。 培训过程:

一、口语交际能力。

1、语言能力。

2、社会语言能力。

3、语篇能力。

4、策略能力。

二、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四个因素。

1、掌握语法和词汇知识。

2、掌握说话的规则。

3、知道言语行为。

4、能得体地使用语言。

24

第34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14日

培训内容:口语交际问题二:是口语交际还是听说? 培训过程: 口语交际了解

1、“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是课程理念的转变。

2、口语交际要有具体的交际情景设置。

3、重视口语交际。

4、重视交互性。

第35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14日

培训内容:口语交际问题一:让我看看你的脸。 培训过程:

一、交际活动的特征。

1、有交际愿望。

2、有明确的交际目的。

3、注重言语内容,不注重言语形式。

4、教师干预少。

5、不受教材控制。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

1、倾听。

2、表达。

25

第36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14日

培训内容:口语交际问题三:摆脱“点缀”的关键 培训过程:

一、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模糊。

2、多口语交际内容认识片面性。

3、口语交际教学序列构建有盲目性。

二、口语交际的内容。

1、语意教学。

2、语境教学。

3、语体教学。

第37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15日

培训内容:口语交际问题三:摆脱“点缀”的关键 培训过程:

一、什么是教学序列问题。

教学序列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教学内容在各个年段的科学安排。

二、口语交际教学程序:

1、学会通过想象、观察和思维来反映意义,交流意义。

2、学会自我表现。

3、调节与别人的交际活动。

4、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教育。

26

第38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15日

培训内容:口语交际问题三:摆脱“点缀”的关键 培训过程:

一、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科学构建。

1、主线序列。

2、辅线序列。

二、构建序列时应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主题直线和螺旋上升的关系。

2、处理好口语交际中独立训练和非独立训练的关系。

第39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15日

培训内容:口语交际问题四:口语交际单薄走向丰厚的关键? 培训过程:

一、口语交际具体策略。

1、教学设计具体策略。

2、激发策略。

3、情境创设策略。

4、反馈策略。

二、口语交际策略。

1、确立好话题。

27

2、提供多样呈现方式。

3、根据教学任务将口语交际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学。

4、将口语交际内容于语文教学的其他环节结合起来。

三、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动机要满足学生以下需要。

1、真实的口语交际情境要满足学生的交往需要。

2、开放的口语交际内容要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

3、挑战性任务要满足学生的启智需要。

4、体验成功的机会没要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

四、怎样把口语交际的过程步骤展现给学生。

1、教师亲自展示。

2、学生之间表演展示。

3、利用课件展示。

第40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7月15日

培训内容:口语交际问题五:评价,你能否给口语交际增值? 培训过程:

一、现状教师对口语交际评价存在的问题。

1、评价主体过于单一。

2、评价形式过于单调。

3、没有关注不同途径的口语交际的评价差异。

4、评价过与抽象,难以起到具体的调控作用。

二、怎样评价学生口语交际。

1、选择好三条评价途径。

2、解决好一个关键,即考虑如何用考试来有效检测口语交际教学的成果。

28

3、利用好一种方式,情境测试法。

三、三条好评价。

1、口语交际课上的评价。

2、在语文教学个环节中的评价。

3、日常生活中的评价。

四、情境测试法的特性。

1、体现了评价的直接性。

2、体现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统一性。

3、体现了评价的多元性。

4、体现了评价的互动性。

作 业

第一次作业

29

1、奥苏贝尔的同化论中新知识学习的内部机制有哪几个方面?

2、识字教学备课时教师应先问自己那几个问题?

3、识字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哪些?

第二次作业

1、我们对写字功能认识的局限表现在哪些方面?

2、写字有何意义?

3、如何正确认识和利用教师的问题?

4、问题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第三次作业

1、在指导学生提问问题之前,教师先要认清那几个问题?

2、引导学生质疑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的意义?

3、从语文教学心理学的角度讲,朗读的心理作用有哪几点?

第四次作业

1.分段归纳段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分段”、“归纳段意”是什么?作用何在?

30

3.造成“形象”扁平化困境有哪几种矛盾?

第五次作业

1.教师应处理好哪几组矛盾?

2.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形成的原因有哪几个方面?3.评价方法上,要加强哪几种评价?

4.如何做才能充分发挥查资料的意义和效果?

第六次作业

1.对材料进行多次加工利用有哪些主要形式? 2.作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由训练走向生活? 3.作文教学中如何避免虚情假意?

第七次作业

1.如何进行作文评价?

2.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人文分离走向人文合一,提高他们的思想素养,应做到哪几点?

31

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第八次作业

1.作文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是什么?

2.活动心理学理论有几个基本观点?

3.情景教学模式由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第九次作业

1.海姆斯认为交际能力应包含哪几个因素? 2.现实语境的涵义及分类? 3.语意教学的涵义是什么?

第十次作业

1.学生口语交际的动机主要源于哪些需要? 2.功能性引入的涵义? 3.情景测试法有哪些特性?

32

《有效上课培训》探素

有效上课培训心得

有效上课,培训总结

有效上课培训心得体会

有效上课

有效上课培训教案第二、4节

有效上课第一单元培训讲稿

有效上课总结

有效上课心得体会

有效上课 总结

《《有效上课培训》探素.doc》
《有效上课培训》探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