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蜻蜓

2020-03-02 12:05:5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一、故事导入

师:还记得昨天老师讲的那个《四颗糖果》的故事吗?今天老师把它讲完。师讲完故事。 师:你们喜欢故事中的陶校长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跟陶校长有关的故事。一起读课题—— 生:读课题

师:读得干脆利落。再读

师:请同学们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一写“蜻蜓”。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右半部分就是它们的声部。

师:你们见过蜻蜓吗?说说你们对它的了解

生:产卵时会不停些点水,眼睛是由不少复眼组成的

二、初读课文

师:那课文中陶校长又告诉我们蜻蜓的哪些方面呢?快打开书读一读课文,。别急,在朗读课文之前,老师送给大家几个小提示。你来读—— 指名读

师:记住了,开始读吧。读完后可别忘了标上小节号。 生:自由读课文。

师:这么快就读完了,这可是三年级下册的课文,比较长,不能大意了。把有关蜻蜓的语句再多读几遍。 生:继续读课文。

师:读完就可以拿起铅笔标上小节号了。

师:课文一共11小节,如果不对,再回过头检查一下。标好就坐正。

三、认识陶行知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位就是陶行知校长。陶是他的姓,这个“陶”字你能给它换个偏旁,使它成为另外一个字吗? 生:淘气的淘,

师:对,一种酸溜溜的水果叫——(葡萄),那个字是草字头。 师:这个“陶”字右边比较难写。伸出手来写一写。

师:读课文时你会发现称陶校长为陶先生,为什么称他为“陶先生”呢? 生:礼貌、老师

师:对,有学问的人,不论男女都称他为先生。陶行知,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一生奉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的领袖毛泽东同志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爱国主义战士宋庆龄女士则认为他能成为“万世师表”,而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郭沫若更认为他能与大圣人孔子齐名,说到“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

四、了解课文内容 师:回到课文中,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哪几小节写了陶先生和孩子们在谈论蜻蜓?

生:2-10小节

师:这几小节比较长,再读一读2-10小节,等会儿看看谁读得最流利,并且在读的时候思考陶先生和孩子们都谈论了蜻蜓的哪些方面? 生:再读课文

师:陶先生都和孩子们谈了蜻蜓的哪些方面呀? 生:吃什么

师:老师给换个词语,他们谈了蜻蜓的——(食物) 师:还谈了什么——(尾巴) 师:还谈了——(眼睛)

师:陶先生和孩子们谈了蜻蜓的——

生:食物、尾巴、眼睛。现在我们来用开火车的方式读一读课文的2-10小节就这一排,一人一小节。

五、检查朗读

1、两位同学读

2、3小节 师:我要打断一下,他们刚才把一个小姑娘的名字读对了。谁也想来读一读她的名字。(指名几个读)

2、三位同学读

4、

5、6小节

师:继续

师:真棒,这一小节有两个词特别难读,但你读对了。(出示: 田埂、孑孓)请几位同学也来读一读。(指名几个读生字)

师:看,田埂,田埂是—— 生:田中的小路

师:这是孑孓,是—— 生:蚊子的幼虫。 师:这孑孓啊,生活在—— (水里) 师:第五小节中有个词,叫——七嘴八舌,想一想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师:我们来再现一下当时的情境,现在老师扮演陶行知,请你们扮演当时的孩子们。记住,我现在是陶先生,陶校长了,我问,孩子们,蜻蜓吃什么呀? 生:表演 师:哎呀,你们真是“七嘴八舌”。 师:刚才我们了解到孑孓是——

生:生活在水里的虫子,蚊子的幼虫。

师:对啦,那在天上飞的蜻蜓怎么能吃到水里的孑孓呢? 生:蜻蜓的幼虫也生活在水中。

师:谢谢你,小博士,又让我们了解了一个知识。(出示:蜻蜓幼虫图片) 师:所以课文中说(出示:苍蝇、蚊子„„好朋友) 指名读 师:提醒一下,苍蝇,蝇轻声。再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师:老师这儿有一段蜻蜓捕食的画面,请同学们睁大眼睛仔细看。 师:我刚才听到一位男生发出了感叹,哇,真快呀。再看一次。(师述说:蜻蜓起飞了,它像一架战斗机,紧紧地追着猎物。终于,抓住了,任何猎物都别想从这位身手敏捷的猎人眼前逃脱。)

师:佩服吧。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夸一夸这位捕虫高手。 (指名几个读)

师:我们一起来夸夸,读。

3、四名学生读

7、

8、

9、10小节

师:你很厉害,这么长的一段文字,能读得这么流利。 师:说说你们对蜻蜓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 生:尾巴。

师:看,这就是蜻蜓的尾巴,这尾巴还真是一节节的呢,(出示:尾巴、文字)陶先生说的这几句话很难读,再读读。(自由读、指名读) 师:这段话中陶先生用了一个词—— 生:据说。

师:看来陶先生并没有亲眼看到蜻蜓吃尾巴,他不确定,所以他用了“据说”。那蜻蜓到底会不会吃自己的尾巴呢,我们留到下一节课再去研究。

师:蜻蜓的尾巴还有什么作用,课文中有两句话,快速地找出来。 生:在河里点水,掌握飞行的方向。

师:我们把写蜻蜓尾巴的句子一起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师:你们还对蜻蜓的什么感兴趣? 生:眼睛

师:这就是显微镜下蜻蜓的眼睛,真的是由许许多多的小眼睛组成的,课文中,有一个词就是表示数量很多的,是—— 生:成千上万

师:这种由成千上万小眼睛组成的眼睛称为“复眼”。课文中有一个词“复杂”,复,很多同学会记不清中间到底是“目”还是“日”,记住了,一日复一日,复字中间是日。(范写:复)

师:哪位同学来读读蜻蜓眼睛的句子, 生:读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

师:把周围看得很清楚,任何东西都别溜走。再读(指名读)

师:男生一起读—— 师:女生一起读—— (分男女生读)

六、概括段意

师:课文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又讲了什么呢?请你来读一读第一小节。 生读第一小节

师:这一节讲了孩子们在干什么—— 生:捉蜻蜓。 师:用一个字—— 生:捉

师:最后一小节又讲了什么,我们把最后一小节一起读。 生读后说放

师:真聪明,那中间2—10小节你也能用一个字概括吗?快速地默读2——10小节。自信的小手已经举起来了。 生:谈

师:孩子们捉了蜻蜓,可为什么和陶先生谈了蜻蜓后又心悦诚服地把它给放了呢?下节课再来学习,继续了解蜻蜓的各个部分,继续认识陶行知。

放飞蜻蜓

放飞蜻蜓

放飞蜻蜓

放飞蜻蜓

放飞蜻蜓

放飞蜻蜓

放飞蜻蜓

放飞蜻蜓

《放飞蜻蜓》1

放飞蜻蜓设计

《放飞蜻蜓.doc》
放飞蜻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