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方少勿饮酒教学设计

2020-03-02 21:35:5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篇1: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衣服应该穿戴整洁为主,不在于贵贱

2、使学生明白吃东西不应该挑食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明白衣服应该穿戴整洁为主,不在于贵贱

2、使学生明白吃东西不应该挑食,吃的时候适量就可以

教学内容: 《弟子规》谨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导入 师:“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个人言行的准则,我们光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谨”的第三段

二、初读文,解答疑难字词。

1、自渎一遍这一段文字,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共同来交流学习。

2、解答疑难字词。

三、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 (一)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贵」是著重的意思, 「上」是指有名望有地位的人, 「循分」是遵循自己的地位, 「下」是ㄧ般的平民百姓, 「称家」是与自己的家庭地位条件相称.穿衣服重在整洁不在华丽或名牌,要依照自己的身分,地位,年龄来穿著.并要依自己的经济负担能力,选择合适的服饰.现在很多小朋友看到同学有名牌衣服,球鞋,手机,心里就会很羡慕,吵著要父母买给他,有些人为了追求物质的享受甚至不惜去偷或去抢,所以当我们想要ㄧ样东西之前要先想想,我们是真的需要,还是只是为了满足虚荣心 ※每个人想要的太多,需要的太少. (二)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

拣择」就是挑食的意思, 「过则」是过量的意思.现今社会富裕,吃得非常丰盛,我们不要挑剔食物的好坏.饮食的分量,大约七,八分饱就可以了,不要过量. (三)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饮酒乃是为了促进血液循环,并不是饮酒作乐.年轻人血气方刚,容易酒后乱性,丑态毕露是最愚痴的行为,所以不要养成饮酒的习惯.尤其在现代社会,更应谨记: 「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以保障自己和他人生命财产的安全. 1.提倡「蔬果五七九,健康人人有」: 建议儿童每天三份蔬菜,二份水果;少女及所有成年女性,每天摄食四分蔬菜,三分水果;青少年及所有成年男性,每天五分蔬菜,四分水果.各种颜色蔬果应均衡摄取,可达防癌效果.每份的份量以自己的拳头为大小. 2.全球十大垃圾食物: (1)油炸类食品 (2)腌制类食品 (3)加工类肉食品 (4)饼乾类食品 (5)汽水类食品 (6)方便类食品 (7)罐头类食品 (8)话梅蜜饯类食品 (9)冷涷甜品类食品 (10)烧烤类食品 请小朋友想想看平常是否有吃这些垃圾食物 若是有的话,则要减少食物的份量,多吃蔬果来改变饮食习惯. (四)复习

1.身有伤贻亲忧 当我们的身体受伤或生病时,父母会担忧. 「贻」昰遗留.父母亲常挂念儿女的健康,不时的提醒儿女,出门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天气凉了要注意添加衣物,所以我们要好好的照顾自己的身体,不要让父母亲担忧.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的血肉都是父母亲给予的,所以要更要好好爱惜.常常有同学觉得父母亲太唠叨,这都是因为大家没有把自己的本分做好,如果同学都能把自己照顾好,父母亲又何须挂念呢 所以要先反省自己. 2.德有伤贻亲羞 若是我们的品德有了污点,会让父母蒙羞.我们平常在学校里,或是各种团体中,如果和别人起冲突,违反团体的规定,像对老师不礼貌,和别人打架,破坏公物,或是偷窃东西,流连网咖,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难过.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在古代有所谓「诛九族」的制度,ㄧ个人如果犯了大错,所有的亲族都会连累被杀 刀叉的摆法:叉子在左,刀子在右.用餐方式(讲解时请学生出来示范) 1.西餐重视视觉,以主人为主,女主人优先,男主人或侍者需帮忙挂衣服或拉椅子.2.口布打开置於腿上,开动时以女主人为主,女主人开动,众人就可以开动. 3.饮料以浅尝为主,杯子为高脚杯,倒入饮料约杯子的1/3. 4.肉或糕点需切成数小块慢慢品尝(切完后刀子放在盘子的上方,右手拿叉子).5.食用完毕后,餐具摆放以十点钟方向或四点钟方向为主,刀锋向上. 6.口布擦拭以嘴角四周为主,勿用来擦脸.每位学生发下刀叉,盘子和餐包,请他们练习用餐的方法. 《弟子规》谨第四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走路的时候要抬头挺胸

2、使学生明白要站有站相,做有做相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明白走路的时候要抬头挺胸

2、使学生明白要站有站相,做有做相 教学内容:

《弟子规》谨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 (一)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1.「步从容」 走路时仪态要从容不迫,就是要稳重不慌张,横冲直撞.有的小朋友在学校教室,走廊或路边奔跑追逐,经常险象环生.自我训练从容不迫的走路,是一种安定身心的好方法.引申一般人走路大都匆匆忙忙,这样会让人觉得你是个急性子,没有耐心,个性太急容易与人发生冲突. 2.「立端正」 即站得端正,抬头挺胸,精神饱满,不弯腰驼背,这样能显现出朝气蓬勃的气象,更有益身体健康.引申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各种姿势都要端正,除了是一种礼貎,也会让自己保持良好的体态与健康.现在很多弯腰驼背,长骨刺与经常腰酸背痛的人都是因为不良的姿势所引起. 3.「揖深圆,拜恭敬」 问侯他人,不论鞠躬或拱手都要真诚恭敬,千万不能敷衍了事.引申 祭祀行礼或对他人行礼,都要从内心发出恭敬,旁人可从你的行为

(腰有没有弯,速度的快慢,说话的声调)看出,所以正确的姿势可以培养恭敬心. (二)勿践阈勿跛倚 「勿」是不可以;「践」是践踏;「阈」是指门槛.「践阈」是进门时踩在门槛上.「跛倚」是一只脚斜站著,给人懒散不敬的印象.引申 现在的房子已经很少有门槛,不过有些寺庙或旧房子仍有,所以下次记得要跨过门槛,不可踩在上面再跳下.另外很多人喜欢用一只脚站立,一只脚斜放著,这样身体肯定会歪一边.或是有人喜欢身体斜靠在墙壁上与人讲话,这样的姿势都是不雅,而且非常不礼貌. (三)勿箕踞勿摇髀 「箕踞」是坐著时两脚张开得像畚箕,最为难看,尤其女生更是要特别注意.「髀」

新课传授

(一)称尊长,勿呼名

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对老师、对长辈也要有适合的称呼,我们中国人对这种称谓的礼仪十分重视。使用正确的称谓可以培养晚辈对长辈的恭敬心,就像现在如果老师听到有人直呼自己父母亲的名字都会觉得怪怪的。

我在法国生活过2年,法国人称呼对方的时候只有两种情况用“你”,其他时候都用“您”,他们只对小孩和小狗称呼你,我有一次在火车站把一个包掉在了地上没发现,一位白发老太太对我大声喊“先生!先生!您的包丢了!”,小朋友,我们不仅喊长辈时要用尊称,而且还要称呼“您”。

如果别的小朋友喊我们的父母名字,我们一定不高兴,所以我们自己也不要做类似的事情。如果遇到陌生人,比我们爸爸年纪大的可以喊什么?伯伯。小的呢?叔叔。(类似阿姨、婶婶),如果我们不知道怎么称呼,可以问问爸爸妈妈。 父母们也要注意,平时尽量多用“您”,对我们的领导、长辈、老师也要用尊称,否则孩子们不能从我们身上学到恭敬心,他们以后也会不知道怎么去尊敬别人。一个懂得尊敬别人,谦虚的学生以后遇到的贵人一定会特别多。

(二)对尊长,勿现能。

故事:

有个男孩,在宁波天一广场的外教处学习英文,他的英文名字叫jacky,一次吃饭的时候问奶奶,苹果用英语怎么说?奶奶说不知道。小孩就嘲笑奶奶真笨,苹果是apple呀!他又问奶奶香蕉怎么说?奶奶摇摇头,小男孩又说奶奶你真白痴!

提问:这个孩子的英文好不好?那他知道孝顺长辈吗?我们可以向他学习吗?

骄傲是不好的品德,假如一个同学舞跳得特别好,但她遇到谁都要说自己跳舞很好,这样的同学是善还是恶?

弟子规里讲有余力,则学文,才艺应该学习,但是我们不可以因为自己哪一方面很厉害就骄傲,这样反而会让别人讨厌。但是如果有的时候父母老师请我们表演才艺,那我们就该大方地表演,己有能,勿自私。比如宁波有爱心义演活动,常常有小朋友上台义演帮助别人,这样的行为是善还是恶?

此处,家长也要先从自己做起,看看自己平时有没有傲慢的缺点,是不是也经常称呼对方为你,我们只有从自己做起,孩子们的改变才迅速。另外,我们也不可以盲目地表扬孩子,使他们养成自大的缺点。尽量鼓励孩子自己和自己比,看看自己是否进步了,批评时也要注意,不要总是拿邻居家的孩子来和他们比,还是要以理服人。

(附加故事:井底之蛙)

(三)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游戏:练习鞠躬(请2位家长和6位孩子上台面对面站好)

老师先示范鞠躬:鞠躬时眼睛看着对方,微笑,90度鞠躬,动作缓慢,抬头时仍然微笑看对方。先请两位家长互相鞠躬,说早上好,再请孩子们互相鞠躬,然后问问学生有什么感受,他们会说很高兴,因为对面的小朋友在对我笑,借此进一步鼓励学生们!

同时也要说明,学习传统文化要灵活运用,假如过马路或很匆忙的时候就不该鞠躬,可以招手微笑说“叔叔好”等。 每周一句:“虚心使人进步!”——毛泽东

(四)问起对,视勿移。(邀请两位同学上台做场景配合)

和长辈说话的时候,我们的眼睛看哪里?要看对方。我们父母也要注意,跟领导、同事说话眼睛要看着对方,尤其是谈判、面试的时候,眼睛一定要看着对方。这不仅仅是出于对对方的尊重,也有利于我们把事情做好!

另外别人说话的时候,我们不可以随意打断,倾听是一种礼貌! 当别人两个人在说话时,不要从他们中间窜来窜去,这样也不礼貌。

(五)事诸父,如事父。

我们说百善孝为先,是孝顺谁?那别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们要不要尊重他们,孝顺他们?如果邻居家的小朋友对我们的爸爸妈妈不礼貌我们会高兴吗?所以我们要尊敬所有的长辈!

教学目标

1.会 和客人道再见。

2.送亲友到楼下或路口,若是远道而来的亲友不熟悉环境,则要送他们上车才行, 3.目送客人离去。

重点难点解决策略

1、诵读、讲故事

2、小品演练

3、生活中落实

教学活动设计

经文内容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一、经文导读及讲解 (一)称尊长勿呼名

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对老师、对长辈也要有适合的称呼,像外国人都会直呼自己父母亲的名字,但我们中国人对这种称谓的礼仪十分重视,所以我们不可模仿。使用正确的称谓可以培养晚辈对长辈的恭敬心,就像现在如果老师听到有人直呼自己父母亲的名字都会觉得怪怪的。

※提问一:大家以后到社会上去工作时,对自己的老板、上司如果直接称呼他们的名字,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呢? (二)对尊长勿见能

在长辈面前,不要表示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见」在这里读成「现」,表现的意思,在长辈面前特别表现自己,这是不礼貌的。为什么?因为孩子如果从小很爱现、爱表达,把自己的锋芒毕露,将来会隐藏很大的危机。 ※注一:现代人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强调自我表现,不懂谦虚的美德。

(三)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疾」是快步走过去,「趋」是小步的走过去,「揖」是很恭敬的向他问候。走路时遇见长辈,要赶紧走向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时,就先退到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着,让长辈先走过去。

※引申:

当我们刚好在忙自己的事情时,长辈刚好来了,这时我们应当要放下手边的事情,

先向长辈问好,处处不要忘了这恭敬之心。

※故事一:伯禽趋跪。

(四)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古代的交通工具以骑马、乘马车、牛车居多,所以在路上遇到长辈,就应下车,

向长辈打招呼,让长辈先过去,等待长辈大约离去距离我们百步之后,自己才上马

或上车。

注二:

现代与古代交通工具的不同,应对之礼就有所不同。在现代,如果车子正在高速行驶,我们突然间看到长辈就摇下车窗来向他招呼,或是将车子紧急停下,这样都是很危险的。古时的马车与现代汽车之不同,古时与现今街道之差异,均应考虑最合宜的行礼方式。我们要懂得对长者礼让,帮他开门,等他坐好后再轻轻的把门关上,下车时,做晚辈的一定要先去开门,让他很安全的下来。

要注意迎、送的礼节,长者搭车时,我们要送到车站,目送他搭上车再离开。

机场送别时,要一直到没有人影了,挥挥手再离开。这都是非常重要的礼仪,不能不谨慎学习。

二、故事时间

(一)蔡顺拾椹供亲

汉朝时有位读书人名叫蔡顺,他母亲喜欢吃桑椹。有一天蔡顺出外采桑椹,回家的路上遇到强盗,强盗很纳闷为什么他为什么要把桑椹装两篮?蔡顺告诉强盗,一边是熟的比较甜,是给母亲吃的;另一边是不太熟的留给自己吃。强盗感动他的孝心把他放了,并送些米给蔡顺奉养母亲,但是他并没接受,因为蔡顺知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了解物品的来路,以免被别人误会。

弟子规

(一)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这句话就讲到我们现在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了。就是孩子吃饭问题,古人又是怎么说的呢?

对饮食,勿拣择,对于吃的喝的,不要挑三拣四,挑肥拣瘦;食适可,勿过则,食物够吃就行,吃个七八分饱就好,不要吃撑了,这样会伤到胃的。

1、不要挑食:现在大人们都希望小朋友吃饭不要挑食,不要只吃肉,也要多吃各种蔬菜和米饭,要营养均衡。有小朋友吃饭的时候说,青菜不好吃,我要吃肉,或者说妈妈烧的鱼不好吃,我要吃饭店烧的鱼,这样都是不应该的。

2、(带一个饭碗到课堂)不浪费:现在很多人吃东西经常要浪费,去饭店吃饭点了很多,吃不完,觉得打包回家很没面子,就都浪费了,这是非常非常不应该的。因为食物是很宝贵的啊,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我们在吃饭的时候要有感激的心情,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在挨饿啊。所以浪费是非常非常罪过和可耻的事情。问题?有没有小朋友每次吃饭不剩一粒饭?每周一句:勿以恶小而为之。

3、少吃垃圾食品(带一些给孩子们看,准备饮料、饼干、火腿肠等食品到课堂):

“病从口入”,我们吃东西也要有选择,不要吃一些“垃圾食物”。你有没有在吃垃圾食物?全球十大「垃圾」食物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物:

一、油炸类食品

1.导致心血管疾病元凶; 2.含致癌物质;

3.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二、腌制类食品

1.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 2.影响黏膜系统(对肠胃有害); 3.易得溃疡和发炎。

三、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

1 .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 2 .含大量防腐剂(加重肝脏负担)。

诸位朋友,一个新鲜的肉放在空气中,多久就臭了?差不多三个小时左右。结果这些肉制品居然可以放多久?有的放三年,有的放五年。什么力量造成的?放了很多防腐剂。所以听说现在制造木乃伊也不需要放防腐剂了,很多人死了以后就不烂,长期吃这些防腐剂。这肉制品里面还含有亚硝酸盐,这是三大致癌物之一。因为我们现在也可以了解到癌症的比率有多高?四分之一。有没有最新数字?已经往三分之一迈进了。对。癌症是不是抽签的?是不是?「真衰,我得了癌症」。有果必有因,所以当你饮食很注意,然后心情又很好,常常读诵《弟子规》,不看别人的缺点,就看自己的,这样就不会心情那么不好。因为看到自己缺点就努力去改,你就会有成长的喜悦。因为癌症的病因,除了饮食之外,还有一个比饮食更厉害的,情绪,所以要管好我们这颗心。心又好,吃的又注意,保证你跟癌症是绝缘体。所以诸位朋友,你有没有信心不得癌症?有,掌声鼓励一下。

四、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 1 .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对肝脏功能造成负担); 2.严重破坏维生素;3热量过多、其他营养成分低。

五、汽水可乐类食品

1 .含磷酸、碳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 2 .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

六、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 1 .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2 .只有热量,无其他营养成分。

七、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 1 .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2 .热量过多,其他营养成分低。 篇2:弟子规教案(下) 第一课:《弟子规》谨第三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衣服应该穿戴整洁为主,不在于贵贱。 2.使学生明白吃东西不应该挑食。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明白衣服应该穿戴整洁为主,不在于贵贱。 2.使学生明白吃东西不应该挑食,吃的时候适量就可以。

教学内容:

《弟子规》谨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个人言行的准则,我们光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谨”的第三段。

二、初读文,解答疑难字词。

1、自渎一遍这一段文字,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共同来交流学习。

2、解答疑难字词。

三、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 (一)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贵”是着重的意思,“上”是指有名望有地位的人,“循分”是遵循自己的地位,“下”是一般的平民百姓,“称家”是与自己的家庭地位条件相称。

穿衣服重在整洁不在华丽或名牌,要依照自己的身分,地位,年龄来穿着。并要依自己的经济负担能力,选择合适的服饰。

现在很多小朋友看到同学有名牌衣服,球鞋,手机,心里就会很羡慕,吵着要父母买给他,有些人为了追求物质的享受甚至不惜去偷或去抢,所以当我们想要一样东西之前要先想想,我们是真的需要,还是只是为了满足虚荣心。

每个人想要的太多,需要的太少。 (二)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拣择”就是挑食的意思,“过则”是过量的意思。现今社会富裕,吃得非常丰盛,我们不要挑剔食物的好坏。饮食的分量,大约七,八分饱就可以了,不要过量。 (三)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饮酒乃是为了促进血液循环,并不是饮酒作乐。年轻人血气方刚,容易酒后乱性,丑态毕露是最愚痴的行为,所以不要养成饮酒的习惯。尤其在现代社会,更应谨记:「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以保障自己和他人生命财产的安全。 1.提倡“蔬果五七九,健康人人有”:建议儿童每天三份蔬菜,二份水果;少女及所有成年女性,每天摄食四分蔬菜,三分水果;青少年及所有成年男性,每天五分蔬菜,四分水果。各种颜色蔬果应均衡摄取,可达防癌效果。每份的份量以自己的拳头为大小。 2.全球十大垃圾食物:

(1)油炸类食品(2)腌制类食品 (3)加工类肉 食品 (4)饼乾类食品 (5)汽水类食品

(6)方便类食品 (7)罐头类食品 (8)话梅蜜饯类食品 (9)冷涷甜品类食品 (10)烧烤类食品

请小朋友想想看平常是否有吃这些垃圾食物?若是有的话,则要减少食物的份量,多吃蔬果来改变饮食习惯。

(四)复习 1.身有伤贻亲忧

当我们的身体受伤或生病时,父母会担忧。「贻」昰遗留。父母亲常挂念儿女的健康,不时的提醒儿女,出门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天气凉了要注意添加衣物,所以我们要好好的照顾自己的身体,不要让父母亲担忧。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的血肉都是父母亲给予的,所以要更要好好爱惜。

常常有同学觉得父母亲太唠叨,这都是因为大家没有把自己的本分做好,如果同学都能把自己照顾好,父母亲又何须挂念呢 所以要先反省自己。 2.德有伤贻亲羞

若是我们的品德有了污点,会让父母蒙羞。我们平常在学校里,或是各种团体中,如果和别人起冲突,违反团体的规定,像对老师不礼貌,和别人打架,破坏公物,或是偷窃东西,流连网络,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难过。

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在古代有所谓“诛九族”的制度,一个人如果犯了大错,所有的亲族都会连累被杀害,现在虽然没有了,但我们依然要谨言慎行,安父母的心。(例如:董卓无德弄权,连累九十余岁的老母被斩首)。

四、常礼举要(演练活动) 今天要练习饮食的礼仪——西餐礼仪。

摺口布:练习摺口布。

西餐的作法:长桌的两端坐着男女主人,主人右方再排入宾客。

刀叉的摆法:叉子在左,刀子在右。

用餐方式(讲解时请学生出来示范) 1.西餐重视视觉,以主人为主,女主人优先,男主人或侍者需帮忙挂衣服或拉椅子。 2.口布打开置于腿上,开动时以女主人为主,女主人开动,众人就可以开动。 3.饮料以浅尝为主,杯子为高脚杯,倒入饮料约杯子的1/3。

4.肉或糕点需切成数小块慢慢品尝(切完后刀子放在盘子的上方,右手拿叉子)。 5.食用完毕后,餐具摆放以十点钟方向或四点钟方向为主,刀锋向上。 6.口布擦拭以嘴角四周为主,勿用来擦脸。

每位学生发下刀叉,盘子和餐包,请他们练习用餐的方法。

第二课:《弟子规》谨第四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走路的时候要抬头挺胸。 2.使学生明白要站有站相,做有做相。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明白走路的时候要抬头挺胸。 2.使学生明白要站有站相,做有做相。

教学内容:

《弟子规》谨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 (一)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1.步从容

走路时仪态要从容不迫,就是要稳重不慌张,横冲直撞。有的小朋友在学校教室,走廊或路边奔跑追逐,经常险象环生。自我训练从容不迫的走路,是一种安定身心的好方法。 引申一般人走路大都匆匆忙忙,这样会让人觉得你是个急性子,没有耐心,个性太急容易与人发生冲突。 2.立端正

即站得端正,抬头挺胸,精神饱满,不弯腰驼背,这样能显现出朝气蓬勃的气象,更有益身体健康。

引伸: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各种姿势都要端正,除了是一种礼貎,也会让自己保持良好的体态与健康。现在很多弯腰驼背,长骨刺与经常腰酸背痛的人都是因为不良的姿势所引起。 3.揖深圆,拜恭敬

问侯他人,不论鞠躬或拱手都要真诚恭敬,千万不能敷衍了事。

引伸:祭祀行礼或对他人行礼,都要从内心发出恭敬,旁人可从你的行为(腰有没有弯,速度的快慢,说话的声调)看出,所以正确的姿势可以培养恭敬心。 (二)勿践阈勿跛倚

“勿”是不可以;“践”是践踏;“阈”是指门槛。“践阈”是进门时踩在门槛上。“跛倚”是一只脚斜站着,给人懒散不敬的印象。

引申:现在的房子已经很少有门槛,不过有些寺庙或旧房子仍有,所以下次记得要跨过门槛,不可踩在上面再跳下。另外很多人喜欢用一只脚站立,一只脚斜放着,这样身体肯定会歪一边。或是有人喜欢身体斜靠在墙壁上与人讲话,这样的姿势都是不雅,而且非常不礼貌。 (三)勿箕踞勿摇髀

“箕踞”是坐着时两脚张开得像畚箕,最为难看,尤其女生更是要特别注意。“髀”是指大腿骨,因此“摇髀”是翘脚抖腿摇臀,显得轻浮不庄重。

引申 随时都要注意自己的姿势与行为,不能因为舒服就随意摆放自己的肢体,妨碍观瞻。 (四)复习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父母亲爱护我们,我们孝顺也是理所当然的,若是父母亲不喜欢我们,但是我们还能够 孝顺,就更难能可贵了,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贤人。历史上的大舜,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闵子骞的故事)

二、故事启蒙

(一)作揖还辱的郦食其

汉高祖刘邦年轻时不喜欢读书人,所以有一次故意在召见读书人郦食其时坐在自己的床上,叫婢女帮他洗脚,藉此来羞辱郦食其。郦食其看了以后并不生气,反而很有礼貌的向他拱手作揖说道:“您若想推翻秦朝,就不应该这样无理的接见客人。”刘邦听了十分惭愧,就马上将郦食其请上坐,向他请教治国之道。 1.引导发问:

(1)刘邦在房间边洗脚边接见客人,有没有礼貌? (2)如果你是郦食其你会怎么回应 ?

2.给小朋友的话:刘邦的举动虽然无理,但是若郦食其也以无理的举动回覆,那他就和刘邦一样无理了,所以我们在面对有人对我们不礼貌时,如果能够用恭敬的举动来面对他,反而能让对方感到惭愧,让他知道自己错了,就算对方一时没有反悔,久而久之,也会被我们的态度所折服。

(二)箕踞而坐的原壤

春秋时有个名叫原壤的人,是个很有学问的隐士,但是他为人轻视礼法,非常狂放不羁,因此常有不合当时礼仪的举动出现。有一次,他看到孔子远远走来,故意把两腿伸直叉开坐在地板上,藉此举动藐视孔子讲礼的主张,孔子看到他的行为,就训斥他:“你小时候不懂得尊敬兄长,长大后又没有值得称赞的事,真是败坏礼俗的害群之马。”说完就用手杖打他的小腿,以警示他的恶习。 1.引导发问:

(1)你觉得原壤的行为哪里不对? 应该要如何改正 ? (2)为什么要表现有礼貎的行为?

2.给小朋友的话:一个人即使有高深的学问,若缺乏有礼貎的举止,会让人瞧不起的。

三、常礼举要(演练活动) (一)大家来找碴

请学生到前面来表演日常生活中的站立、行走、坐、鞠躬等动作,请其他的学生双手举高,对的比0,错的比x。

步从容:请学生先表演匆匆忙忙的走路,走路时,跳来跳去,小跑步。

最美孝心少年方文妍

《饮酒》教学设计

《饮酒》教学设计

《饮酒》教学设计

《饮酒》教学设计

《饮酒》教学设计

饮酒教学设计

《饮酒》教学设计

饮酒教学设计

5《饮酒》教学设计

《年方少勿饮酒教学设计.doc》
年方少勿饮酒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