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万能公式

2020-03-02 01:51: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满分公式之记叙文

所谓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在中考阅读理解当中,我们将从以下几种类型的记叙文为您分享满分答题经验。

一、环境描写类

环境描写作用=渲染________的气氛+烘托________的心情+交代了__________的背景+推动了________的情节。

二、搜索类

搜索类也叫检索类,这类题目在近年来的中考题中一直是一个热点,它实质上是要求考生对文中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是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的具体体现。其中有氛围一下三个小点:

1、简单搜索=文中搜寻题干中关键词句+文中关键词句周围语句的筛选、排查

2、照应搜索=文中搜寻题干中关键词句+文中关键词句周围语段的筛选、排查(注意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3、概括搜索=在原文中找出题干的句子+对题干句子前后部分段落进行概括(段意或者层意直接填充)

三、概括类

1、主要内容=人物+经过+结果

2、片段主要内容=人物+经过+结果

3、中心思想=情感+道理

4、主要意思=主要内容+中心

主要内容=主要角色+经过+结果

中心=内容+道理

四、词语辨析类

1、非常见词语含义=将非常见词改为填空题+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填空

2、常见词语含义=阅读周边段落+搜索相关字词解释

3、词语能否调换或者删除=判断不能+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如果删除或调换后的影响+所以不能删除或者调换

4、选词填空=排除与其他三项不同的那一项+考虑词语感情色彩、词义轻重、词语搭配等因素

五、句子在文中的含义类

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分解长句为短句或者短语(最后选定为动词、形容词、副词)+解释(词语)文中含义+层义或者中心

六、句、段在文中的作用类

1、句子作用=修辞类型+本类型作用+被修饰事物的特点+本层层意或中心(修辞对它的作用)

2、句子作用=选择动、形、副词+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层义或中心(必须答)

3、句子作用=查找位置+在此位置的具体作用(见基础知识和所需能力)

七、情节类

1、情节填空=正确划分小说情节的四部分+原文中搜索关键词填空+具体要求(字数、关键词、关键词位置)

2、情节变化=画出原文中的表示情感变化的词语+按照话词语顺序进行填写(尽量使用原文中的词语进行填写,偶尔使用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抽象出表情感的词汇)

八、人物描写类(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查找人物描写的句子+每一处性格特点分析+归纳、合并

九、发散类

发散性试题=概括原文(中心)+概括材料+一句话准确概括自身材料+谈个人认识

十、标题类

标题的优劣=作出判断+是否表现文章的中心+判断是否是作品的线索+有没有双关含义

标题的含义=表层意思+深层意思(结合文章中心)

自主命标题=线索或中心的核心词

一、线索类

线索的作用=辨析线索+是文章成为一个内部有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

二、记叙的顺序

记叙顺序的作用=判断记叙顺序+概括插、倒、补叙内容+记叙顺序本身的作用+与中心或下文的关系

中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满分公式之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

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二、分类:事物说明文《苏州园林》、事理说明文《死海不死》

三、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空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结构 上下、左右、前后、内外、远近

逻辑顺序:说明事理,便于理解事理的内部联系 原因结果、整体局部、抽象具体、主观客观、特点用途、现象本质

四、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引资料、列图表、摹状貌、作诠释

五、说明文的结构:

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

六、说明文语言特点:

科学性、准确性、简洁性、形象性

第一类、说明方法及其特点

(两列两比,下分引举、作诠释、摹状貌)

1、列数字:准确具体。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最精确、科学、有说服力的依据。

*用精确的数字说明了„„(说明对象),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使说明更加准确,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列图表:直观具体。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时需要列图表。

*用图标形式说明事物,更浅显、明了的突出事物特征,使人一目了然。

3、作比较:突出强调、易于理解,生动形象。

*把„„和„„进行比较,更鲜明突出事物特征。“„„比„„”

4、打比方:生动形象具体。

*把„„比作„„,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5、下定义:表明事物的本质特点。

*用简明扼要科学的语言给„„(对象)下定义,揭示了„„(对象)的本质特征,从而使读者对„„(对象)有明确的认识。“„„是„„,„„叫做„„”

6、分类别:层次分明、调理清晰。

*将(对象)分成了哪几类,具体解说了„„(对象的特征),从而达到条理清楚,准确说明的作用。“一种„„另一种„„”

7、引资料:引用文献资料,增强说服力。

8、举例子:真实具体、深入浅出。列举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有代表性的例子。“例如、如”

9、摹状貌: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描写方法运用于说明文中。

10、作诠释:下定义要求完整,作诠释是通俗易懂的说明。

方法:

判断说明方法+„„+说明方法的作用+说明了说明对象及其什么特点

注:„„打比方:把„„比作„„

作比较:把„„和„„作比较

举例子:举了„„(概括例子)的例子

引资料:引用了„„的资料

第二类、材料照应

用原文解释材料(已经连续中考了6年)

1、对材料进行分层

2、材料中的每一层意思都要在原文中找到一个或者几个照应点(一般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

3、原文找到的照应句结合材料来答题

新观点类:

1、对材料分层,提取关键词

2、在原文中找到材料关键词的照应点

3、排除照应点,综合分析次奥利奥补充解释原文现象

第三类、说明文语言类考题

一、词句能否删换?为什么?

(一)某词能不能删?为什么?

1、不能

2、结合全文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3、如果删了这个词会„„(不能充分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点)

4、所以不能删,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某两个词能否换?为什么?

1、不能

2、考虑词与其所在句子的搭配、考虑词与其所在句子内容上的联系、两词所在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两词所在句子与前后文内容的联系

3、如果互换则不能充分说明说明对象及其特点

4、所以不能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某句话能否删?为什么?

1、不能

2、承接上文„„,与上文的逻辑关系、引出下文„„,与下文的逻辑关系、上下文句的关系,过渡、因果、承接

3、如果删了则不能充分说明说明对象及其特点

4、所以不能删,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四)某两句能否换?为什么?

1、不能

2、A句与B句的内容相关、C句与D句的内容相关、B句与C句之间有承接、递进、过渡、因果、转折等关系

3、如果换了则不能说明说明对象及其特点

4、所以不能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词句段不能删换的理由

(一)某词不能删的理由:

1、这个词删了对后面句子有影响(失去句子成分、失去修饰词)导致语法、搭配、句意发生变化。

2、删了对前面的句子有影响(解释说明、补充照应)

3、这个词前后连接句子上有承接过渡作用

4、如果删掉,这个词就不能充分说明说明对象及其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某两个词不能换的理由:

1、考虑词与其所在句子的搭配

2、考虑词与其所在句子内容上的联系

3、两词所在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4、两词所在句子与前后文内容的联系

(三)某句不能删除的理由:

1、承接上文„„,与上文的逻辑关系

2、引出下文„„,与下文的逻辑关系

3、上下文句的关系,过渡、因果、承接

4、如果删去则不能充分说明被说明对象及其特点,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四)某两句话不能互换位置的几个理由:ABCD

1、A句与B句的内容相关

2、C句与D句的内容相关

3、B句与C句之间有承接、递进、过渡、因果、转折等关系

4、如果互换则不能充分表现说明对象及其特点,所以不能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四类、说明对象及特点

一、判断:

介绍事物哪些特点,哪些方法,哪些个角度来说明事物

二、类型及答题:

1、是文章中有足以概括特征、本质的语句,直接在文中搜索(段首或者段尾)。

2、是文章中没有全面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质的语句,或者虽然有,但不集中,需要通过对全文的分析把它概括出来。

注意:搜索题,做段落层次的划分,缩小搜索的范围,提高搜索的准确度

第五类、说明层次(制作过程、制作流程)

1、考虑已经给出的词组的规律:字数、相同词、关键词的位置等。

2、对所限定的段落进行分层。

3、提取每层关键词,按照规律进行组合后答题。

中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满分公式之议论文

所谓议论文,又称论说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的文学体裁。广义的议论文,一般可以分为政治论文和学术论文。通常所说的议论文,主要指的是政治论文。从论证方式来看,议论文又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在中考阅读理解当中,王老师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分享议论文满分答题经验。

一、提取论点(中心论点)

提取论点=论述对象+作者看法(读完完整文章之后再确定)

二、论据类

1、概括事实论据=人物+经过(论点中的要点)+结果(论点中的要点,有时可以不要)

2、分析论据的作用=概括事实论据或者指出引用的道理。名言等+证明中心论点或分论点

3、补写事实论据=人物+经过+结果

三、论争方法类

1、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类比法、对比法

2、论证方法及作用=论证方法+相同的作用+证明的观点

四、论证结构类

1、结构关系=总分、并列、递进、分总

2、是否能删掉=判断+段意 逻辑关系

3、某段能否删掉=判断+段意+作用:避免了片面性(以偏概全),使议论更全面,体现了议论文的严密性

五、论证过程类

1、某段的论证过程=(首先)句意+论证方法+(接着)句意+论证方法......+(最后)句意+论证方法

2、某几段的论证过程=(首先)段意(部分意)+论证方法+(接着)段意(部分意)+论证方法......+(最后)段意(部分意)+论证方法+证明的观点

六、语言类

1、代词的指代内容=上文中符合代词所在句子意思的指代内容

2、词语的理解=根据词语本意分析上下文+提取词语的语境义(隐含义)

3、分析词语作用=在哪个方面起修饰限制作用+结合句子具体分析+准确、严密

4、补写事实论据=不能去掉+在哪个方面起修饰限制作用+结合句子具体分析+去掉后果+准确、严密

5、句子的含义=句子语境义(整合关键词语含义)+本句与论点关系

七、开头的作用

开头的作用=概括段意+作用(引出论题/引出中心论点,并证明了中心论点/提出一个错误的或者片面的认识)

八、开放性试题类

开放性试题类=限定性+灵活性

九、链接类

链接类答案=分析链接材料+证明文章观点/提出新观点

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语言特点

初中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基本常识

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读后感写作方法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答题技巧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记叙文 说明文 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说明文,记叙文及议论文的区别

说明文、记叙文

议论文说明文

《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万能公式.doc》
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万能公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