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调查方法作业

2020-03-02 05:16:5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质性研究

学院:数统学号:2009212063姓名:吕凤玲

一.质性研究的定义

所谓质性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二.质性研究的特点:

1) 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自然探究的传统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关系性。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该实践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

2) 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质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由于理解是双方互动的结果,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了解自己与对方达到理解的机制和过程。

3) 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

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因此对研究的过程必须加以细致的反省和报道。

4) 使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分析资料

质性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得到充实和系统化。因此,“质性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

5) 重视研究关系

由于注重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研究者必须事先征求被研究者的同意,对他们所提供的信息严格保密,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合理回报他们所给予的帮助。

“质性研究”就是一种“情境中”的研究。质性研究的特点决定了这是一种非常适合教育领域的研究。

三.质性研究的相关论文及其研究领域

迄今为止约69237篇文章有运用了质性研究法

69237篇文章分类如下

-学术期刊...(24212)

-博士论文...(14763)

-硕士论文...(27592)

-会议论文...(2670)

研究领域为

-临床医学 (625)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342)

-社会学及统计学 (213)

-心理学 (191)

-高等教育 (162)

-中等教育 (162)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128)

-企业经济 (102)

-体育 (90)

-外国语言文字 (71)

-肿瘤学 (63)

-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60)

-基础医学 (57)

-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 (51)

-初等教育 (50)

-农业基础科学 (47)

-政党及群众组织 (42)

-学前教育 (41)

-旅游 (41)

-生物学 (40)

(1) 质性研究对医学健康相关问题的研究如:(《青少年漏斗胸患者的质性研 究》胡美霞 杨翠琴 王运仓护理学报2011年第12期)目的:了解青少年漏斗胸患者的心理体验,为制定系统、科学的护理方案提供详实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2例青少年漏斗胸患者作为样本进行质性研究,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为理论指导。结果经过深入分析、归纳,提炼出共性部分,形成了青少年漏斗胸患者心理体验的六个主题:自卑、伤心、抱怨、幻想、渴望和恐惧。结论青少年漏斗胸患者心理体验多为负性情绪,应重视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这一特殊人群的生存质量。

近10年来,质性研究方法在我国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健康相关研究领域,尤其是深度访谈、焦点团体访谈在健康相关研究领域日益普及,不少机构都已经配备先进的访谈设施,并且收集了丰富的资料。如在护理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长期以来,护理科研以量性研究为主,即在客观、严谨的科学概念下,运用抽样和统计技巧描述问题和现象。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护理学家将质性研究引入护理专业后,在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开辟了护理科研新思路。此外,还运用质性研究对医学相关病理、医学案例,患者自身、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心理的研究等等

(2) 社会学及统计学的社会问题研究

如;(《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社会心理因素的质性研究》 汤臻 苏州大学 发表时间 2007-05-01)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为社交焦虑障碍的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提供帮助。 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

以目的性抽样中的标准抽样,选取5名符合DSM-Ⅳ社交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来访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深度访谈法,以半结构式的访谈大纲进行资料的收集,并以扎根理论所要求的资料分析方式形成编码类别,以进行分析性归纳。 结果: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六个维度:发育因素、认知因素、学习因素、创伤性经历、应激性事件、家庭经济地位。发育因素中的父母抚养方式及气质、认知因素中的思维模式、自我评价及自我关注、学习因素中的父母的人际交往及好友的人际交往、创伤性经历中的儿童早期创伤及学校创伤对社交焦虑障碍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结论: 1.发育因素:不良的父母抚养关系以及与身俱来的孤独、内向、神经质气质,使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缺乏基本的人际安全感,采取逃避的方式来应对人际压力。 2.认知因素:社交焦虑障碍患者认知模式的核心是患者对于进入社交场合的负性期待。负性的思维模式使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倾向于将社交情境理解为极具威胁性,而消极的自我评价使患者对自己的社交能力缺乏信心,对外界、对自身的恐惧与担忧,使患者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从而对自身的感觉及缺点过于敏感,导致回避行为的出现。 3.学习因素: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不良的人际关系模式是习得的,他们与父母及亲密好友具有相似的行为方式,倾向于回避人群、与人交往感到焦虑。由于社交技能的缺乏,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缺乏亲密的朋辈关系。 4.创伤性经历:童年早期的创伤性经历包括有家庭问题、家庭暴力及儿童期疾病,儿童期的虐待和忽视对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情感和社会化有明显影响。而学校创伤最多见的是受同学欺凌及嘲弄,这些创伤事件对后来的社交焦虑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触发作用。 5.应激性事件:影响人际关系的应激事件,如学习、工作环境的变迁,及难堪的社交经历可能会引发社交焦虑。

6.家庭经济地位低下,使个体得不到足够的喜爱与尊重,因而在人群面前容易感到紧张焦虑。

由此可见,对于社会的存在某些问题某种现象某种心理的研究非常有价值,利用质性研究究其本质,为人们洞悉某些社会现象的起因,为相关部门制定方案提供信息和有社会价值的研究成果,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3) 教育理论和教育问题 如:(《师生冲突事件之思:基于教师权力策略的质

性研究》 杜志强 教学与管理 2009年 第09期)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与世界共存亡,一直是学者关注与研究的热点,其主要涉及了三个层面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自上而下囊括的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另外还包括成年教育与特殊教育,教育是关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发展的大计,不容小觑,所以学者们致力于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颇丰,意义非凡,如:张秋红的《城市家庭教育的误区——有关负向抚爱的质性研究》(2007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四.结论:在以上这三个方面中,质性研究是一种非常适合教育领域的研究方式:这是由“质的研究”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质的研究”的平民性和互动性使“教师作为研究者”成为可能,传统的研究通常将教师放到一个被动的被研究的位置,他们被观察、被询问、被评价,没有自己的声音。而“质的研究”尊重作为个体的研究者,对每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意义解释都非常重视。这样,在“质的研究”中,教师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被动变成了主动。他们自己可以是研究者,自己设计、实施和评价自己的研究;他们也可以与外来的研究者合作,通过相互之间平等的互动来提高自己的意识和能力。其次,质的研究方法之所以适合教育领域,还因为它非常符合教育这一学科的基本特点。教育既涉及学校的建设,又关注个体(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的成长。“质的研究”可以同时关照这两个

方面,不仅可以对教育现象、学校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探究,而且可以从被研究者个人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再次,“质的研究”方法之所以适合教育领域,还因为它关注人的价值欲求,力图揭示事实背后的价值关系,而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导向性,其目的就是按照一定的价值取向培养人、造就人、成全人,教育研究必须关注教育活动中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其对教育行为的影响。最后,“质的研究”的过程性和情境性也使它特别适合教育领域。教育是一个自然发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教育中的人和事物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因此教育研究不能只是切割某些片断,对其进行静态的、孤立的、脱离情境的考察,还应该对过程中的各种变化进行跟踪,了解事情在自然下情境变化的状态和趋势。需要说明的是,质的研究方法并不排斥其他研究方法。

建议:如今“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渐成共识,主张教师参与研究。教师参与研究,一是可以提升教师自身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了解自己行为的意义和作用;二是有助于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改革方案;三是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体会自己内在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四是有助于教师破除对“研究”的迷信,增强自己的自尊、自信和自立的能力,希望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李春玲;对新世纪校长个性化培训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年06期

3.陈红梅;中外学校职业指导比较研究探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04期

4.郑晓梅;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19期

5.张尚兵,张尚武;个性化教育特征与实施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陈美华;欧晓静;伍乐;黄晓洁;倪郑跃;胡晓清;;乳腺癌病人保乳手术前后心理状态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0年02期

7.陈文芳;王静新;蔡文智;邓凌;罗美玲;;护士职业形象提升策略的深度访谈[J];护理学报;2010年10期

8.郭君怡;吴娇玲;张丽萍;周筱春;;骨质疏松症患者延误就医原因的质性研究[J];护理与康复;2008年03期

教育研究方法作业

《教育研究方法》作业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业

新教师作业:教育方法学习心得.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业专题二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业及答案

改作业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作业初中班主任工作研究

人力资源调查方法

社会实践调查方法

《教育调查方法作业.doc》
教育调查方法作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