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2020-03-02 14:21: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育人小学 张华君

一、教学内容: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46~47页,练习十一部分练习。

二、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一课是冀教版新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对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单位“1”这个概念的理解上进行了微调,将原先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看作单位“1”这项内容调整为比较符合认知习惯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通常用单位‘1’表示”。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五、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加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整个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他们从中获得感悟,促使其主动参与建构。

六、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以构建主义基本理念为依托,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分数的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了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利用孩子们在三年级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提供平台让学生举例说明分数的含义,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找到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与把一个物体平均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强调了单位“1”的概念,揭示了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六、教具准备:

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黑卡纸、课件一套等。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

2、提出分东西的几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 .认识单位“1”。 (1)动手操作。

1,可能你们每人会有不同的表示方法,现在请你动手利用手中41的小纸片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来表示。学生先分小组合作,后汇报展示成果。

4老师:如果用图表示

(2)老师投影出示图片。

老师:投影片上的这些图,你能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它的体反馈。

学生甲:我把4根香蕉看作一个整体,一根香蕉是这个整体的

1吗?学生先小组内交流,再集41。 41。 4学生乙:把8 个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 份,每份两个面包是这个整体的(3)概括总结。 老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

1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4学生甲:都是把物体平均分成4 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学生乙:我发现有的是把1 个图形平均分,有的是把一把香蕉、8 个面包平均分。 老师:一个图形比较好理解,我们把它称为一个物体,那么4根香蕉8个面包是由许多单个物体组成的,我们称作一些物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 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4)举例。

老师:对于这个整体,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例子吗?

学生:这个整体还可以是一个苹果、一盒粉笔、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全校学生数、全中国人口、全世界人口等。 2 .概括分数意义。 (1) 概括意义。

老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单位“1”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整体“1 ”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刚才同学们举了很多分数的例子,那么到底什么是分数,你能尝试用文字描述一下吗?

先引导学生交流:把“谁”平均分?它表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呢? 学生试说,教师相机板书。

板书: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强调必须是平均分。 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2).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

3 „„分子

„„分数线

5 „„分母

学生: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3.学习分数单位。 (1)投影出示。

一堆糖,平均分成2 份,每份是这堆糖的

。 平均分成3 份,2 份是这堆糖的

。 平均分成4 份,3 份是这堆糖的

。 平均分成6 份,5 份这堆糖的

。  (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学生用小塑料方块表示糖块,动手分一分,然后把结果填在课本上。 (3)集体订正。 请学生说出123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346(4)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单位的意义。

1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 ”平均分成2 份,表示这样的一份。)22谁是单位“1 ”。(这堆糖是单位“1 ”。)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 ”

3教师:平均分成3 份,表示这样的2 份。)谁是单位“1 ” ? (还是这堆糖是单位“l ”。)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

1235,,,这些分数的分母分别是2 , 3 , 4 , 6 „ „ 2346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 ”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

讲述:同学们真会学习!回想一下:自然数有哪些计数单位?346里包含哪些计数单位?分数也有计数单位,是什么你想知道吗?

师讲解边板书:把单位“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分数的分数单位。如,21的分数单位是。 33老师指明说出黑板上其它分数的分数单位。

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已写出的另外三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5)发现分数单位的特点。

老师:你们发现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几分之一。)为什么?(因为分数单位是把单位“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 说一说黑板上这些分数分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具有层次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设计

和同学们说说在生活中见过的分数,并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五)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3 „„分子 ─

„„分数线 5 „„分母

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分数。 把单位“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doc》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