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风》教学设计

2020-03-02 17:17: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版权人:作者、海马、烈烈西风

15.画风

北边吴小学 姚宁

教材简说:

“画风”,这个题目引起了课本中的小朋友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本来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看了赵小艺的画后,陈丹却说:“我也会画风了。”三个好朋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结果他们用不同的方法画出了风。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中的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教学难点:

从小朋友画风的方法中受到启发,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并运用联系解决问题。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动动小脑筋,看谁先猜出来。

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版权人:作者、海马、烈烈西风

2.学生猜,教师鼓励。

3.风在生活中时时陪伴着我们,但它却看不见也摸不着,我们怎么用手中的彩笔来画风呢?

板书课题:画风 学生齐读,质疑。谁画风?画出来了吗?怎样画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自然段轮读课文,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 3.教师指导读好课文。

三、自主探究,理解课文

1.学生交流问题:文中讲了谁画风?怎样画风的?从文中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画上横线。

2.交流自己画出的句子,相互指导朗读。

(1) 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教师指导朗读

教师板画:一面飘扬的红旗

语言训练:风到底藏在哪里呢?你能用“风来了,风把——吹——了,风就藏在——————里”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2) 陈丹说:“我也会画风了”。说着,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3) 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4) 赵小艺笑着说:“我还能画!”她画了个那风车的小男孩,风车

版权人:作者、海马、烈烈西风

在呼呼地转。

第(2)(3)(4)句的教学方法同第(1)句,学生找到句子后,指名朗读,读出风来了的感觉,然后教师板画,让学生从画面上感受风,最后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3.再读感悟。 学生分角色读。

四、总结拓展

1.从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呢? 2.你能画风吗?你想怎样画呢? 3.学生自己创作画风。 4.画画展评。

指名上台展示自己的画,并用“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这样的句式给大家作介绍。

五、作业

和风一样,声音、气味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能把他们画出来吗?课后画一画,说一说。

六、板书设计 15.画风

赵小艺 陈丹 宋涛

(红旗飘图) (弯弯的小树图)(斜斜的雨丝图) (转动的风车图)

风来了,风把( )吹( )了,风藏在( )里。

版权人:作者、海马、烈烈西风

《画风》教学设计

画风教学设计

《画风》教学设计

《画风》教学设计

画风教学设计

画风教学设计

画风教学设计

画风教学设计

《画风》教学设计

《画风》教学设计

《《画风》教学设计.doc》
《画风》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