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法(优秀)

2020-03-03 08:08: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法(转)

(2011-10-18 07:46:52) 导入语是一节课开始时,教师为引入新课所说的话。它的作用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控教学气氛,切入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为一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成功的导语,不但能感染学生,活跃气氛,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兴趣,打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

以下是我设计课堂导入语的几种方法。

一、故事导入法

这种方式就是以讲故事开头,来吸引学生,因为学生都比较喜欢听故事,如我在讲授《陌上桑》时,是这样导入的;我先讲一则幽默故事,听完后大家说它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继而开始讲故事:一位农夫的女儿长得奇丑,父亲让她去地里看玉米,老鼠见了她,吓得不仅不敢偷吃她家的玉米,还把几天前偷走的玉米送了回来。学生听了哈哈大笑,有的同学说这是夸张。我继续引导:“夸张是从修辞角度说的,如果从描写方法这个角度说呢?”学生立即领悟说:“是侧面描写。”“对,侧面描写是一种值得学习和掌握的方法,它往往比正面描写的效果好得多。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我国古代侧面描写的典范作品——《陌上桑》。

如在讲《皇帝的新装》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有这样一个人,一天他戴着一顶破帽子在街上走,迎面来了个富翁,嘲笑着说:„嗬,你脑袋上面那破玩意儿是啥,那也能算是帽子吗?‟这个人并不因此难过、自卑,而是反唇相讥:„嗬,你帽子下面那破玩意儿是啥,那也能算是脑袋?‟这个人的回答多么巧妙、多么睿智!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对,是安徒生!18世纪末19世纪初,丹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者却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现实,这么睿智的安徒生是不可能沉默的,他借助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以犀利的笔锋,对皇帝极尽戏弄让他丑态百出,丧尽尊严,不惜笔墨地鞭挞了一群道貌岸然的大臣。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这篇脍炙人口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二、引趣导入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学习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教师一上课就用教材内容相关的趣味性讲述,学生就会愉快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之中。如《赠汪伦》可运用如下导语:“话说李白当年辞官离开长安后,于持御赐金牌漫游全国各地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当时安徽泾县有个叫汪伦的农民,想请李白到家中作客,又怕请不来,就写了封信给他,在信中说他们的那个穷山村有“十里桃花”、“万里酒店”。其实那里只有一个方圆十里的桃花潭,酒家只有一家,老板姓万。后来李白真的来了,当知道汪伦同他开了玩笑后,是否生气呢?那就请读一读《赠汪伦》吧!这么一说,学生听后出现洗耳恭听的态势,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轻松的基础。

三、想象导入法

运用发挥想象的方法来导入课文,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天上的街市》可以这样导入:“在夏天的夜晚,我们常见天上有一条银河,大家知道,那是由无数颗星星组成的,假如这些星星都是盏盏电灯,那么银河就恰似一条繁华的街道了。现在同学们开始想象,假如你走在这条街上,你将会看到什么?你能看到牛郎织女吗?你能看到高楼大厦吗?学生的思路很快就打开了,他们会以兴趣的心情来阅读课文,很快学生对课文就能背诵了。

四、激情导入法

“激情”就是激发情感。教师一上课就用声情并茂的开场白,把学生很快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意境和氛围中去。若要学生动心,教师先要动情。因此,讲述时教师的情绪要尽快“到位”。语句要说得有感染力。如《长江三峡》一课,可以这样导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这是大诗人李白赞颂长江雄伟气势的诗句,我们当代的作曲家谱写的《长江之歌》更从惊涛澎湃的巨浪中看到了我们民族开拓奋进的精神力量。这首歌深情地唱道:“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那么在刘白羽的笔下,长江中景色最为瑰丽奇特的一段——长江三峡,展现出的是怎样的风貌神采呢?让我们来学习《长江三峡》这篇课文吧。”这样就使学生精神为之一振,趣味盎然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

五、谜语、歇后语的导入法

谜语导入法就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个谜语,让学生来竞猜,从而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如《回声》一文,可以这样设谜语:“住在深山坳,谁也捉不到,你喊他也喊,你叫他也叫。近听听不见,远听有分晓。”学生马上猜出是回声。猜谜符合孩子们的心理,能轻松自如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上来。同样根据课文内容可以自制一些歇后语。让学生产生一些新鲜感,会迫不及待的进入角色,阅读原文,如《项链》中,可设这样的歇后语:路瓦载夫人借项链——穷出风头,路瓦载夫人丢项链——乐极生悲,路瓦开载夫人赔项链——自讨苦吃。

六、设置疑问导入法

教师一上课就紧扣教学内容设置悬念,提出疑问,会很快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如《景泰蓝的制作》一文,教师可提前找个景泰蓝花瓶,装在纸盒里。一上讲台便对学生说:“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件十分名贵的手工艺品。同学们想不想一睹为快?”然后亮出花瓶发问:“这个貌似普通,个头不大的花瓶至少值几百元!因为它出身于„景泰蓝‟这一名门贵族!”景泰蓝是什么?何以如何昂贵呢?同学们要想弄清这些问题,就请阅读课文吧!”

七、歌曲导入法

在进入新课之前,可以放一段音乐创设一种情境,激发、感染学生的情绪,增强讲课的感染力,提高听课效果,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教学的氛围之中。讲《背影》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有这样几句歌词:„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这饱含深情的话语充满了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最真的写照,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教《愚公移山》时,我让学生欣赏歌曲《愚公移山》,让学生产生一种对愚公的敬佩之情,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由此导入新课。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放录音----成方圆唱的歌曲《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还有蝴蝶停在上面……等待着放学,等待回家的童年。”用美妙的音乐、优美的歌声把学生带入了一片清纯而幻美的世界。

八、图片导入法

人教版语文课本前都有几页插图,这些插图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素材,活用这些素材可一举多得。通过各种渠道还可以查到更多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此导入新课,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学习《看云识天气》时,先展示图片资料,学生们边欣赏天上变化多端的云,边聆听课文范读,耳闻目睹,形象直观。在此基础上,接下来讲解课文,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可以说是如鱼得水,轻松自如。接下来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制作解说词,配合音乐和云彩变化的图片,以天气预报员的身份介绍各种云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受到同学们的瞩目,颇有新鲜感、成就感,既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又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理想境界。

九、渲染导入法

这是一种运用形象生动,情感激昂的语言开讲,创造适宜的环境气氛,引发学生相应的情感,进而吸引学生的导入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抒情性文章的教学。如学习《济南的冬天》等写景抒情的课文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虚拟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从而变抽象的文字叙述为优美的诗意的画境,它带给了学生在听觉、视觉等感官上的极大享受。这一感官上的享受,可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散文语言文字的优美。

十、实物演示导入法

实物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新课之前,出示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实物,导入自然,利于理解。如在教学《核舟记》一文时,我先在课前展示了核舟的投影片,然后向学生介绍核舟的实际大小,长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再请学生试着用纸叠一个这样大的东西,大家叠出来之后发现只有半个粉笔那么长,高度还赶不上粉笔的直径。接着我又让他们在纸船上画五个人,八扇窗,学生们都反映很难做到,我就此顺势引导古代的艺术家不是画而是刻,而且人物刻得栩栩如生,这样很快把学生的心给牵住了,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

课堂导入虽然不是教学的主要环节,但却是讲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之一。正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以上几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同时,可以适当运用电教手段,如录音、幻灯、音乐等,这对激发学生兴趣和情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能否在课堂上得以实现,很大程度在于导入语的选择和设计。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着重讲述四种常见的语文教学导入方法,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导入语

俗话说,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课,很大关键在于导入,导入的形式多中多样,语言导,游戏导,动作导,而通常大家都使用语言导这一方式。如何将语言腐朽化神奇, 这是导入成功的一半。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一直坚持提倡良好的导入语设计,下面, 就平时语文教学谈谈对语文课导入语设计的一些看法: 1 悬导 悬导就是设置悬念,是在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导入方法。犹如说书人“且听下回分解”的奥妙一样,其中精妙之处就在于讲到最扣人心弦的时候,有意避而不讲,吸引听众非听完不可。说穿了,就是设置悬念,紧紧吸引听者的注意力。这种技巧运用于新课的导入之中,以悬念作为挑逗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激发学生产生一种强烈欲望,而一经造成这种欲望,就非要寻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如在上《七根火柴》时,在课前这样和大家交流,“大家都使用过火柴吧?随处可见,然而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七根火柴》,这是什么样的七根火柴?是金的还是银的? 它是怎么来的?它有着怎样特殊的意义?”一连串的疑问,立即把学生吸引住了,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让大家把精力一下子投入到课堂中去了。

2 趣导 趣导是用诙谐、风趣、幽默的语言构成的导入语。使用这种导入语既能活跃课堂气氛, 又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去学习新内容,并能在趣味中引导学生抓住学习重点,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教师在设计趣味导入语时,可用谐音或某些词的联想意义来设计,可用歇后语、对联来设计,可用小笑话、小幽默来设计等等。如在教学《五柳先生传》的时候,一开始就问大家,你知道自己的姓名吗?你知道自己的住址吗?大家都嘻嘻哈哈。然后我再说,今天我们要去见一个人,他既不知自己之名,也忘了自己所姓,更不知自己住何方。就这样。一下子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了。但一定要注意,所设计的导入语内容应与新内容有联系,包含着新内容的重点或难点,不能喧宾夺主。使用趣味导入语要注意分寸,笑话或小幽默不能太俗。否则,不仅不能起到引导学生的目的,反而会让学生生厌,甚至误导学生。同时,趣味导入语的设计和运用也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幽默感。教师只有以诙谐、有趣、生动的语言来讲述趣味导入语,并配以适当的表情,才能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真正发挥趣味导入语的作用。 3 激导 激导常常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为一篇课文的关键点设置的。采用这种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收到很好的课堂效果。激疑性导入语是用教师不立即给出答案的设问构成的导入语。如果教师要引发学生思维,而且是向更深更远的方向引发,那在开讲时,最好就使用激疑性导入语。因为,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才多思,多思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激疑性导入语,能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促使学生探幽取胜,主动探索。 在上《五柳先生传》第二课时,这样问道,“大家看这篇文章有多少个“不”?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呢?作者要通过这些不告诉我们一些什么信号呢?”这样,一下子把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起来了,大家飞快的找“不”字句,这些句子找到后,大家又思索这些“不”要说什么?一个不慕名利的陶渊明就在大家眼前展现出来,效果就可想而知。 4 实导 实导指的是就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来设计的导入语。因为青少年对谈及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事情,对联系自己实际情况的谈话,对身边的事情,容易引起注意,容易集中思想。所以,采用这种导入语,就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勾引学生的兴趣和欲望。 在讲郑振铎《猫》这篇课文时,这样说道:“你们被人冤枉过吗?被冤枉的滋味如何啊?” 大家立即议论纷纷,再接上一句,“你们冤枉过别人吗?你们是否考虑过别人的感受?”大家随即一楞,再徐徐说道,“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片这样的文章,看看别人的感受,”大家一下子随着我的思路到了主题,还有在上《羚羊木雕》这篇课文时,问大家“你们和爸爸妈妈有过矛盾吗? 发生矛盾后你们心情如何啊?今天我们去认识一位朋友《她就和父母发生了一个矛盾,看看她做得对不对?”这样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寓教学目的于分析、诱导之中,学生听起来亲切自然,容易接受。

联系实际导入语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要使用这种导入语,在平时就要细心观察学生,要深入学生中了解情况。然后,在认真分析、总结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来设计这种导入语,这样才能切实引起学生的注意。

导入语,又叫导语、开讲语,俗称开场白,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的教学语言。短则一两分钟,长也不过五六分钟。导入语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是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好的设计导入语,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字习兴趣,能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劲头,为学生学习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设计导入语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切入点、内容和方式必须独辟蹊径,富有新奇性,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趣味式导入法孔子曾经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教师如果紧扣教学内容以趣事开讲,就能直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乐学”境界,使难懂的知识变得易学,使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和技巧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案例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策略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研究》案例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的研究

语文课堂导入的原则与方法

初中语文课堂有效导入设计示例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技巧

语文课堂如何导入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法(优秀).doc》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法(优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