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先进县发言材料

2020-03-02 02:32:2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河北省农村工作会议 发言材料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中共武强县委 武强县人民政府

(2012年2月15日)

武强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面积445平方公里,人口21.8万,耕地面积49万亩。作为传统农业县和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活力“三增”目标,做大做强农业公司,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生产经营大户,推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大发展、大提升,为全县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去年以来,我县先后顺利承办了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两个现场观摩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三大政策、三个结合、三个统

一、三个对接”工作法,得到了省市领导充分肯定。

一、狠抓“三项重点”,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起来 农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公司承担着改造传统农业的历史重任,引领着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实际工作中,我县紧紧扭住这“三项重点”,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农业呈现加快发展良好态势。

1 一是加强帮扶引导,培植种养大户。坚持把培植种养大户作为加快推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从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先后制定出台了扶持发展奶牛、肉鸭、蔬菜种养大户的政策文件,对规模化种植、养殖业给予资金倾斜,县农业部门指派技术人员定期上门服务,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种植养殖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全县经营土地面积在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280户,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户30户,奶牛存栏300头以上的养殖户16户,蛋鸡存栏5000只以上的养殖户6户,肉鸡(肉鸭)存栏1万只以上的养殖户39户,成为示范带动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榜样。二是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按照“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引一个龙头,富一方百姓”的发展思路,坚持把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产业壮大的“助推器”,积极引导合作社立足奶牛、肉鸡(鸭)、蔬菜等特色产业,做好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特别是创新实施了“三大政策、三个结合、三个统

一、三个对接”工作法(三大政策:财政、扶贫、信贷支持;三个结合:与特色产业、土地流转、创新社会管理相结合;三个统一:统一生产标准、管理模式、考评制度;三个对接:农校、农超、农企对接),推动了特色产业规模扩张和档次提升,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300家,注册资金2.24亿元,其中省级示范社4家,市级示范社4家,发展社员2.1万人,辐射带动4万农户实现增收致富。三是坚持多措并举,壮大农业公司。坚持把发展农业公司作 2 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措施,精心部署,大力支持农业公司发展。对利民食品公司、河北冀源粮油食品公司和绿洁公司等加大资金政策帮扶,促其扩规模,增效益,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土地、劳动力资源、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等优势,采取全民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成功引进了韩国BIO株式会社北京世农种苗公司、正大集团、蒙牛集团、华都集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投资44亿元以上,大力发展奶牛、肉鸡(肉鸭)养殖、加工和蔬菜种植。目前,全县农业公司数量达269家,注册资本3.5亿元。

二、完善“三项机制”,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活起来 坚持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消除“三农”发展障碍、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关键举措,相继健全完善了土地流转、投融资、科技兴农等“三大机制”,有效激发了全县农业经营主体活力。

一是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努力形成规模经营体系。土地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我县专门成立了县乡两级领导组织,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村设立了土地流转信息员,形成了“主管领导担负总责、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各个乡镇主动服务”的工作局面。同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为载体,将土地流转与培育种养大户、农业公司相结合,促进土地集约经营和土地效益最大化。目前,全县流转土地6.9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比重达16%。二是完善投融资机制,努力形成金融支撑体系。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 3 主体,必须利用好金融这一杠杆。为此,我县积极引导县农村信用社、农行等金融机构,扩大信贷额度,创新金融产品,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去年,县联社共为全县7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2400多万元,为700余户社员发放贷款2600万元。同时,积极发展资金互助社等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着力破解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目前我县立言资金互助社已发展社员1000余名,互助资金规模800多万元。三是完善科技兴农机制,努力形成科技推广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挑选有基础条件的农业技术指导员到大专院校参加培训。同时,选聘农牧、水务、林业方面技术人才,建立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去年以来,全县共组织农民培训5万多人次,推广农业新技术25项,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

三、筑牢“三项保障”,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起来 牢固树立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理念,通过建强组织、政策扶持、设施配套等途径,改善发展环境。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纳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全县6个乡镇分别成立了相应机构,初步形成了县委领导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乡镇具体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提供了保障。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制定了《关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关于对 4 特色产业及龙头骨干企业实施帮扶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并将农业、扶贫、农业科技推广等项目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将扶贫开发工作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合作社内贫困户养殖奶牛、肉鸭,县政府给予扶贫周转金、小额贷款贴息等支持;对合作社兴办的养殖基地,达到规定规模的,基地内基础设施由政府协调解决。三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保障。坚持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推动新型经营主体进入农业领域的前提,不断加大建设力度。目前,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556公里,乡村通车率达100%;大力实施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建成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6座;全县农用机井保有量3505眼,3.5万亩设施蔬菜全部采用膜下沟灌和滴灌。2011年,全县共投入资金2435万元,完成中地产田改造0.7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3万亩。

农村改革

农村改革

县委书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县发言材料

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表态发言

先进县情况汇报

农村改革 文档

农村改革发展

农村改革工作

农村改革[优秀]

农村改革心得体会

《农村改革先进县发言材料.doc》
农村改革先进县发言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