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 教师教案

2020-03-02 16:22: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文言文特殊句式 教师教案

52级3级部语文组

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宾语提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例:沛公安在?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以加重语气

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例: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1、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11年天津)

2、(08广东)

时有与(周)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周)访,不之罪。 (13年江苏)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10年天津卷) 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答案提示

1、都急切追求名声,而惟恐人们不知道我。(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2

3、注意关键点“谘”的解释和宾语前置句、省略句“谁可补者”(中书令可补者谁?)的翻译即可。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中书令)合适补任的人为谁?

4

二、省略句

1、省略兼语。“使、命、令”这类使令性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面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之为兼语。文言文中的兼语常常被省略,所省略的多是代词“之”。

2.省介词宾语及动词宾语。文言文中介词“于”、“以”、“与”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介词后的宾语常常被省。如:欲呼张良与(之)俱去。(《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3、省略介词(“于”“以”) 如:大王见臣(于)列观,礼节甚倨。

4、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时,一定补出主语。以免造成误解。

【重要特征】

(1)文言文中宾语省略,多在介词之后。

(2)省略的宾语多为代词“之”。

(13年全国卷)

1、揆在相位,决事献替,虽甚博辨,性锐于名利,深为物议所非。又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 .

2、(13

3、(11

答案提示

1、李揆在宰相职位上,决断大事,提出兴利除弊、官吏进退的主张,虽然非常博学善辩,但他生性热衷于追名逐利,深受人们非议。还有他的哥哥李皆在当时本来就有名望,却停留在闲散官吏的位置上,(他)竟然不加推荐。(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时,应补出主语)

2

31

三、被动句

1、用“于”“见”,“见......于......”表被动:

2、用“为”、“为„„所„„”“为所” 表被动

无标志的被动句

3、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如: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

1、(08江苏)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2、(09年重庆卷)

古人云:“鸟栖於林,犹恐其不高,复巢於木末;鱼藏於水,犹恐其不深,皆由贪饵故也。”

3、(12年山东)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4、(10答案提示

受到皇帝亲近和信任。(得分点“及”,到;“得”,获得;“见”表被动。 )

“飞鸟栖息于树林,唯恐树木不高,所以在树木的顶端筑巢;鱼藏于水中,唯恐水不深,所以穴居于水底洞穴中。但是还是被人们捕获,都是因为贪吃食饵的缘故。”

3、光武帝亲临的地方,

4四、判断句

1、用表判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

2、

3表判断(注意和代词“是”的区别)

4、名词充当谓语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

5.用“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1、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13年江西)

2、(09年湖南卷)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

3、(09年山东卷)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答案提示

1、有(一位)姓华的先生,世代居住在江北,是十分熟悉乡村的人。

2 。

知识迁移能力过关。阅读下文,找出宾语前置句,并将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日:“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衣襟)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日:“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日:“释之,以为寡人戒。”

划出短文的两个宾语前置句,并将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得意地说:“哈哈!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著名音乐师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晋平公说:“太师, 您撞谁呀?”

师旷故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

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嘛。”

师旷说:“哟!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

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以此作为鉴戒。”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案

教案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

文言文特殊句式汇总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琵琶行》特殊句式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教师版)

《文言文特殊句式 教师教案.doc》
文言文特殊句式 教师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