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2020-03-02 12:20: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图形的变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操作活动,有条理地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复习旧知: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玩游戏吗?谁来猜猜图中是哪种游戏的图片呢?(俄罗斯方块) 师:在这个游戏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平移、旋转)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师在黑板上板书:平移 旋转) 师:这两种运动还熟悉吗?

2、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三角形的变化,提问:平移和旋转时应注意什么呢? (2)引导归纳:

a、平移时应说清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板书:平移:方向、距离) b、旋转时应说清中心点及旋转时的方向和度数。(师相应板书:旋转:中心点、方向、度数)

师:说的真不错。今天我们用平移和旋转进一步探索“图形的变换”。(板书:图形的变换)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新知:

1、活动一:学生尝试探究书本47页的4种图形的变换。

(1)观察下面各图是如何进行变换的?(课件出示,指名读题)

(2)小组合作: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和三角形,自己动手移一移、转一转,然后按照下面提出的四个问题与小组同学进行探究、交流。

(学生小组活动,师巡视,观察每组学生讨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只是观察、观察、再观察,对学生的讨论情况不做任何干预。)

(3)全班交流:哪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和全班同学分享?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如果有不同的变换方式,可在最后补充。(在观察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一组到前面汇报。)

师:清楚他们组的变换过程了吗?让学生各抒己见。

师:在变换图形的过程中都是用平移和旋转相结合的方法,为什么变换的过程却不一样?(明确:他们在变换时找的中心点不一样,旋转的方向和度数就不同了。说明图形变换时,方法并不是唯一的,要根据要求灵活的选择变换方式)

2、活动二:完成书本48页的“试一试”。 (1)简单介绍七巧板的构成。

(2)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原来的正方形和变换之后的图形相比,图形的什么发生了变化?(位置变了)哪个图形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课件出示图形变化的过程)

(3)教师引导归纳变化的过程,小结图形变换的三种基本方法。

三、智慧城堡:(拓展练习、应用提高)

1、你知道吗?(完成书本48“练一练”的第1题) (1)自己默读要求,先想一想,再说一说。 (2)引导说出图形变换的过程。

2、我能行:学生限时内自由拼图,并展示优秀作品。

四、质疑问难,分享收获: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经过变换所得到的,只要同学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善于思考问题的大脑,会有更多美丽的图案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创造。

六、板书设计:

图形的变换平移:方向 距离 旋 转:中心点 方向 度数 轴对称:对称轴 两侧完全重合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图形变换旋转教学设计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空间与图形《图形与变换》教学设计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初稿)

图形变换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图形的变换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doc》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