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根火柴两案

2020-03-01 22:46:2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5、《七根火柴》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紧扣“七根火柴”这一线索安排情节,组织材料的写法。

2、了解文章中自然环境的描写对烘托人物展开情节所起的作用。

3、学习文章运用肖像、语言、心理以及侧面映衬等多种手法塑造人物。

4、感悟红军战士无限忠于革命事业,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的崇高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文章运用肖像、语言、心理以及侧面映衬等多种手法塑造人物。 教学难点:感悟红军战士无限忠于革命事业,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的崇高精神品质。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复习

1、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是红军两万五千里战略转移和向抗日战场大进军的光辉写照和热情颂歌。它生动地描写了长征那艰险壮阔的场面,深入地刻画了红军不怕困难的心理状态,集中地表现了红军那英雄豪迈的气概。《长征》作为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是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结合的杰出典范,是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

2、作者王愿坚(1929-1991) , 山东诸城人,当代著名作家.其代表作:《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于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改编《闪闪的红星》为电影文学剧本,更是家喻户晓。

3、字词

霎时shà浑浊zhuó一撮撮cuō裤兜dōu黏nián青稞kē蓦地mò一瘸一拐qué贮满zhù脸颊jiá腭下è翕 动xī呆滞zhì积攒zǎn颤抖chàn擎着qíng

二、问题导学

1、本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请以此复述课文内容

课文围绕“火柴”安排情节,组织材料,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5):通过写卢进勇的观察和感受来描写环境,表明了对火柴的渴望。(开端)

第二部分(6一22):无名战士托卢进勇将火柴带给大部队的感人情景。(发展、高潮)

第三部分(23-26):写无名战士奉献的火柴所起的作用,给部队带来的温暖。含蓄地赞颂了无名战士的品质。(结局)

概括:盼火、献火、用火

2、说说这篇小说的三要素

• 人物——主要人物:无名战士、卢志勇

• 情节——以“火柴”为线索:盼火、献火、用火

• 环境——红军过草地及草地环境

3、卢进勇遇到了哪些困难?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气候:月朗星稀暴雨冰雹(怪)

草地:沉浸雨雾,荒无人烟,枯草烂泥

草地的环境和恶劣的天气,伤痛,寒冷,饥饿等,一方面烘托卢进勇内心对

火的期盼,火柴在草地上的特殊意义;另一方面为无名战士的出场作了铺垫。

卢进勇所处的环境正是无名战士所处的环境。

作用: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突出主题

三、自主探究

独立思考文章的线索,并复述文章内容。

四、展示点评

个别回答,教师订正,教师板书。

五、巩固延伸

小结:小说通过记叙无名战士不惜牺牲生命保存、转交七根火柴的感人事迹,歌

颂了红军战士忠于党、忠于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

第二课时

一、预习复习

说说文章的三要素。

二、问题导学

1、无名战士是如何出现的?从哪几方面描写无名战士的?表明他处于怎样的状

态?

• 先闻其声:微弱,低沉,像从地底下发出来的

• 再写其人,外貌,神态,动作描写

• 表明:生命垂危的状况,处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为了保护七根火柴,把

生死置之度外。

2、无名战士是怎样把火柴托付给卢进勇的?有几个步骤?

• 指火柴:表达急切的心情

• 看火柴:干燥的火柴与阴冷的环境、湿透的衣服形成对比,火柴与党证一

块视若珍宝,表现对党的一片赤诚

• 数火柴:清楚的交待,认真的态度,庄重的神情,体现火柴来之不易,是

用生命换来的

• 交火柴:交待后的无比欣慰,郑重的托付和殷切的希望

3、无名战士最后的话和动作表明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这句话是无名战士临终前的话,由于生命垂危,力气将尽所以一词一顿,也表明

话语意义的严肃和郑重。是无名战士临终前对卢进勇的嘱托,怀着对党无限忠诚,

他没有用一根火柴为自己取暖,他忍受着难以忍受的痛苦在死亡线上挣扎,不咽

下最后一口气是因为他想着大家,想着党,表明他高度的政治觉悟和不可动摇的

革命信念。

4、探讨:本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无名战士是主人公,这七根火柴来自无名战士。无名战士献出七根火柴,也献出

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献出的火柴在长征途中的暗夜里终于点燃了一簇簇篝火。

这一过程是通过卢进勇的活动展开的,但小说着力表现的人物是无名战士。

教师补充:卢进勇这个人物形象起何作用?

卢有进勇虽不是小说的主人公,但对他的描写在推动情节发展,刻画无名战士的

形象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①卢进勇的所见,使读者历历在目、身临其境;他的所闻,使读者觉得无名战士

衰竭的生命与顽强的意志之间的反差是那样巨大;他的所感、所想,时时引起读

者心灵的震撼和感情的波澜。这样,小说的真实性、艺述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②第一部分明写卢进勇,暗写无名战士;第二部分卢进勇和无名战士交替描写;

第三部分再明写卢进勇,暗写无名战士。卢进勇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使无名

战士的形象饱满而丰富,放射出灿烂的光彩。

5、为何无名战士没有名字?

无名声有名。作者完全可以自然交待出无名战士的名字,有意不写出正是作者的

匠心独运之处。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

中无数的人民英雄为了维护民族尊严,为了争取自由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他

们的英雄业绩光照千秋,可是他们的名字却鲜为人知,无名战士是千千万万红军

战士的代表,有名故可忆,无名更光辉。

三、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主人公是谁”,“为何无名战士没有名字”。

四、展示点评

个别回答,小组代表发言,学生互相纠错,教师补充。

五、拓展延伸

议一议:学习本文后你有哪些感悟?从无名战士身上可以学到什么精神?

•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 坚强的意志 非凡的毅力

• 要有坚定的信念

• 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 ……

15、《七根火柴》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紧扣“七根火柴”这一线索安排情节,组织材料的写法。

2、了解文章中自然环境的描写对烘托人物展开情节所起的作用。

3、学习文章运用肖像、语言、心理以及侧面映衬等多种手法塑造人物。

4、感悟红军战士无限忠于革命事业,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的崇高精神

品质。

一、基础训练

1、读一读,谈谈你的理解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字词,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上拼音。 霎时浑浊一撮撮裤兜黏青稞蓦地一瘸一拐贮满脸颊腭下翕动呆滞积攒颤抖擎着

3、本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请以此复述课文内容

4、说说这篇小说的三要素

5、卢进勇遇到了哪些困难?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二、能力训练

1、无名战士是如何出现的?从哪几方面描写无名战士的?表明他处于怎样的状

态?

2、无名战士是怎样把火柴托付给卢进勇的?有几个步骤?

3、无名战士最后的话和动作表明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4、探讨:本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5、为何无名战士没有名字?

三、拓展训练

学习本文后你有哪些感悟?从无名战士身上可以学到什么精神?

七根火柴简案

七根火柴

《七根火柴》读后感 火柴

七根火柴教案

七根火柴教案

七根火柴练习

七根火柴 阅读答案

课文七根火柴读后感

《七根火柴》教案初中语文教案

《七根火柴》教案(正式)

《七根火柴两案.doc》
七根火柴两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