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工作方案

2020-03-03 09:08:5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青小发(2012)17号

青水镇中心小学

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整改工作方案

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日趋严重,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正深深的伤害着我们可爱的孩子,实在令人担忧!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教育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针对这一现象,我校采取以下措施,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一、摸清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形式,认清其危害。 我校领导和教师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发现:学前教育“小学化”其主要表现是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中不是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而是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直观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教具、学具演示,有的甚至从小班就要

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甚至布置家庭作业。另外,家长认识偏差助长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发展,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要学习文化知识,而不是花钱送孩子到学校去玩耍,他们每天只关注孩子认识了几个汉字;会写几个拼音;会算哪些算式„„小学教育才涉及到的知识。

其危害主要表现为:

1. 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很多学前教师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幼儿的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学前教育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

规律。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3.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4.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学前教育“小学化”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幼儿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5.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学前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而正规的幼儿教育,教师每设计一个游戏活动往往使幼儿得到多种能力的训练,孩子在这种以

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健康、活泼、聪明,比那些会写多少字、会算多少数的孩子在正式上学以后更有潜力。而把小学的教学内容搬到幼儿教育,而忽视了学前教育的全部意义,使孩子的智力得不到全面开发;反而抑制了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使孩子受害终生,“小学化”的幼儿教育就是一种残缺的教育。

6.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关键期在学前,这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所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从孩子的终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讲,培养孩子学会认识、做事、做人、共同生活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是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成长基础,这些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的知识更重要,这才是真正的使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

7.拔苗助长,对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许多家长不懂得学前教育应该教孩子学什么,而是提前把上小学才学的知识硬填给孩子。学前阶段的孩子无论智力和能力都够不上,所以必定学不好,其结果是使孩子扫兴和反感,再加上家长的责骂和老师的批评,孩子厌学是必然的。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是对孩子极大的伤害,无异与拔苗助长。

二、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

1、要求学前教育工作者多多学习学前教育理论、学前(幼儿)教育心理学、学习政策法规,把握学前教育的基本方针,从思想和行动上彻底改变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

2、加大学前教育思想理念的宣传力度,尤其是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寻求家长理解与支持。让社会、让家长认清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转变思想,为去学前教育“小学化”形成合力。

3、学校加大对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监管力度,学校领导定期或不定期对学前班教学进行观摩或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学校针对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规定:学前教育统一使用国家规定的教材,不准教师私自订购其他教材或教辅资料,严禁布置书面作业。学校还规定:学前教育的主课为:音乐、美术、体育,而其他课程则为副课,这样有效地避免了以识字、拼音、算数教学为主的“小学化”教育形式。

5、学校挤出资金购置教具、玩具,维护电教设备,力求学前教育游戏化、直观化、形象化,最大限度的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发展孩子的思维。

总之,学前教育“小学化”对我们的孩子百害而无一利,目前还呈蔓延之势,为了孩子的明天、祖国的未来,务必引起社会各界、幼儿教育工作者、幼儿家长的高度关注。学校、

家长、社会携起手来共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为孩子们美好的明天开辟一条金光大道!

二0一二年四月十日

从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亟需纠正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亟需纠正

防止与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告家长书

防止与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告家长书

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不可忽视的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坚决杜绝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承诺书

《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工作方案.doc》
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工作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