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杭观音庵简介

2020-03-01 21:30: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双杭观音庵简介

双杭观音庵,位于台江区星安河畔,面对紫气山,西倚大庙山,该山为“汉闽越王余善钓龙处,山上有井通江,深巨侧有龙居之”。白龙江之水(闽江)涨潮时,三捷、安远、沙合三河之水交汇形成誉满国内外的“圣君殿水两头涨”独特水文景观。星安河潮汐均绕庵前而过,背倚南台十景的“苍霞晚照”,和银浦荷香,庵旁的星安桥曾是历史上进京的主要官道,这里原名“河泊铺”河水清净如玻璃,日、月、星三光交辉相映,宛如明珠。里人咸谓交汇如“双龙戏水”且古有龙迹之胜,曾立碑于河畔,成为“双龙抢珠”的风水宝地,这古迹传遍八闽大地,招来不少善男信女,接踵而至,盛极一时,为此在清朝乾隆三十五年,岁次庚寅,集资建庵于铺上,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了。

观音庵虽经历史沧桑,尤其是前任住持华德师为保护观音庵古迹,受尽了苦难,只身护教,才使古庵得以保留下来,在改革开放,党和政府落实了宗教信仰自由这一政策,使信众日渐增多,但终因古庵年久失修,一片零落不堪,而此时华德师年事已高,心力不足,未能得到完整的修缮,为恢复古庵,保护文物古迹,师殷心切往鼓山请现任住持高雄师父下山,师自下山以来,大力发心兴建古迹,并得到广大善信的赞叹和支持,至此法缘日盛,特别又得到新加坡侨僧谈禅法师的大力支持献助巨资,自1991年起重建大悲阁,1993年托人往缅甸请回玉观音一尊。为了全庵僧众有所较理想安身立命之处,勤修道业,,后来又兴建僧房、念佛堂,而后又将大殿重建改为二层水泥结构建筑,上层为大殿,底层为斋堂,至此已具备了寺庙的规模,为使古庵更显庄严,配套齐全,此时又得到谈禅法师的资助,将泥塑佛像改为铜像,其中包括释迦佛、迦叶、阿难、十八罗汉、童男子等。现今观音庵,原貌修建,焕然一新,使台江区星安河畔名胜风景更增添了几分秀色,古庵复现佛光普照,晨钟暮鼓,诵经念佛,以祝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十方善众合家平安,万事如意,佛光代代普照,河泊浦古迹世世不没,真是功德无量也。

五教同光

共创和谐

――――福州市宗教界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倡议书

2009年12月31日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和奋斗目标,是包括信教群众在内向全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共享。建设和谐宗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宗教界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既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宗教多元共存、和合共生的传统;既有着宗教教义教规中崇尚和谐的内在依据,也反映了我们宗教界适应时代的自觉性和关怀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是我们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是宗教活动场所的“社会和谐”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要把握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带领广大信徒积极投身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着力解决自身矛盾,切实加强内部团结,着力健全体制机制,完善规章制度,着力理顺关系,维护稳定和睦,切实把创建活动与建设“海西”相结合,体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福州城市精神,真正做到内和外谐,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力量。在此,我们倡议:

一、深入挖掘各宗教自身教义中的和谐理念。

二、全面加强各宗教自身的团结与和谐。

三、继续增进各宗教之间的合作与和谐。

四、不断深化宗教与社会的适应与和谐。

五、努力推动宗教促进两岸互动与和谐。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对照建设和谐寺观教堂“爱国爱教、知法守法、团结稳定、活动有序、教风端正、管理规范、安全整洁、服务社会”的基本标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我管理、服务社会意识和能力,依法开展各项宗教活动,努力建设平安福州、创建和谐寺观教堂,为促进省会中心城市和谐发挥积极作用!

福州市佛教协会

福州市道教协会

福州市天主教爱国会

福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

福州市基督教协会

福州市清真寺管委会

观音庵收费站安全值班员职责

圣水观音简介

杭外简介

观音庵收费站监控室安全管理制度

观音庵收费站“三防”应急措施

角庵村简介

角庵村简介

观音庵收费站内务及卫生制度(推荐)

观音庵站收费员工作流程(含岗前)

观音庵收费站职工小家活动室使用管理办法

《双杭观音庵简介.doc》
双杭观音庵简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