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

2020-03-03 02:46: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考点总结

1、教育技术的定义 广义:教育中的技术

狭义: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用的媒体技术、传播技术和系统技术。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1994年提出的教育技术的AECT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

(1)将学习放在中心,表示教育技术围绕学习进行,学习是教育技术研究的核心。

(2)表示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并重;

(3)明确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即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4)界定教育技术的五个方面: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

2、电化教育是指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的结合,有目地的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

3、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

4、P28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解内化。

5、影响教育传播的因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教育环境。

6、教学媒体是指在传播知识、技能和情感的过程中,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和工具。

7、现代教学媒体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一批新型教学媒体,利用电子技术等现代技术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的传播媒体,如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以及相应的组合系统,如语音实验室、计算机网络系统等,这些媒体被引入教学领域,被称为现代教学媒体。

8、按照教学媒体的物理性能,可分为光学投影媒体、电声媒体、电视媒体和计算机媒体。

9、教学媒体的发展过程

(一)口语语言媒体阶段

(二)文字媒体阶段

(三)印刷媒体阶段

(四)电子媒体阶段

(五)数字媒体阶段

10、P50-P51戴尔的经验之塔,51页

1、

2、3可活用。 经验之塔强调了视听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其主要论点是:

1)塔的底层经验是最积极、最具体的,学习者最容易理解,也便于记忆。塔的顶层经验最抽象,易获得概念,便于应用。

2)教育应该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上升到抽象性的理念。有效的学习之路,必须充满具体经验。教育最大的失败,便是学生记忆许多抽象的法则与概念,而没有具体经验作为他们的支柱。

3)教育不能止于直接经验,而必须上升到理论,发展思维,形成概念。概念可供我们推理之用,是最经济的思想工具,它把我们探求知识的智力大为简化、经济化。 4)位于塔中部的是视听媒体,它们能冲破时空的限制,较语言符号等能为学生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经验,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而且易于培养学习者的观察能力。

5)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媒体,可以使得教育更为具体,从而形成科学的抽象。经验之塔理论所阐述的是经验抽象程度的关系,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11、选择教学媒体的原则(小标题后面内容要理解能够简要阐述P55) 1)发展性原则 2)综合性原则

3)经济性原则

4)教学最优化原则

12、教学媒体的选择方法:问题表型、算法型、矩阵型、流程图型。

13、利用教学媒体的策略(P60要求能简要阐述,阅读理解) 1)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2)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习模式 3)个别化教学

4)利用媒体进行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实践教学 5)利用媒体实施远程教学

14、信息化教学的要素 1)媒体

2)教育者,广义的教育者是信息化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具体包括教师、教材编辑者、教学设计者、教育管理者等。狭义上的信息化教学的教育者主要指教师。

3)受教育者,广义的受教育者是指所有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处于学习状态的人,而狭义的受教育者特指教师“教”的对象-学生。 4)教学内容

15、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主要由四个要素组成,分别是内容、活动、情境与结果。

16、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教学模式包括教师、学习者、学习资源(以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为主)、协作平台等。

17、个性化教学模式注重学习资源和开放环境的创设,因此包括情境创设、资源组织、教学策略选择三个过程。

18、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19、教学设计的特点: 1)教学设计以多种理论为基础

2)教学设计是一门理论和实际兼备的应用性学科 3)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20、以教为主的教学策略主要有: 1)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2)掌握学习教学策略 3)情境----陶冶教学策略 4)示范----模仿教学策略

21、以教为主的教学策略主要有: 抛锚式教学策略(重点);

1)创设情境

2)确定问题

3)自主学习支架式教学策略(一般不考;)

22、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以学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支持学习。

三、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作用。

四、强化协作学习。

五、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23、教学评价是指运用一系列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手段评量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活动,以期确定教学状况与教学期望的差距,确定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其根本目的是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24、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一、加强师生间交流。

二、促进学生协作学习。

三、提升学生主动学习技巧。

四、给予学生及时的学习反馈

25、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优点:

一、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并茂,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认知水平。

二、多媒体教学课件容量大,信息密度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丰富学习内容。

三、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与运用,有利于改善教师的能力结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26、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分类:

一、按组织方式分类,分为固定型结构、生成型结构、智能型结构三种。

二、按内容与作用分类:1)课堂演示型

2)个别化交互型

3)操练复习型

4)资料工具型

5)教学游戏型

27、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

一、多媒体课件整体设计原则:1)符合教学对象,即以特定的读者为对象。2)符合教学大纲,即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3)符合教学原则,即编制的内容应该是完整、严谨规范的。

4)符合人的网状思维模式 ,即交互性要强。

二、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原则:1)课件界面一致性原则。 2)课件界面操作的适应性原则。

3)课件使用的灵活性原则。

28、多媒体课件的开发过程:

1)确定选题

2)脚本创作

3)素材的准备

4)课件制作

5)课件测试与修改。

29、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教学材料。

30、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分类:

一、按信息呈现方式:数字化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

二、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来源划分:分为专门设计的资源和可利用资源。专门设计的资源如教学软件。可利用的资源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网上数据库、虚拟图书馆、百科全书、教育网站、通信新闻组、虚拟软件等。

31、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特点:

1)处理技术数字化

2)呈现多媒体化

3)传输网络化

4)资源建设可操作化

5)教学过程智能化

32、网络教学资源的常用检索方法

一、利用专业网站或专题网站进行检索

二、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百度、谷歌、天网、雅虎、搜狗、360、搜搜必应、

33、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1)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 2)选择合适的关键词 3)应用合适的语法规则 4)灵活使用专用搜索引擎 5)使用高级搜索功能

34、网络中常见的文本格式:TXT\DOC\PDF\CAJ网络中常见的图片文件格式:JPEG\GIF\PNG\SVG网络中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WAV\MP3\WMA\RA\MID\APE

35、下载资源的管理与应用:树立规范的资源管理意识,并养成良好的资源管理习惯。建立明确、合理的本地资源文件夹。赋予资源明确意义的文件名。及时整合零散的资源。

36、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综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

37、虚拟现实的特征:多感知性、浸没感、交互性、构想性。

38、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虚拟教学,虚拟实验、虚拟校园、虚拟手术教学

39、人工智能是指一个计算机系统具有人类的知识和行为,具有学习、推断、判断的能力,具有解决问题、记忆知识和了解人类自然语言的能力。

40、遗传算法重点解决的是搜索求解问题。

41、搜索算法的共同特征:基于染色体群的并行搜索、带有猜测性质的选择操作、交换操作和突变操作。遗传算法从问题解的串集开始搜索,而不是从单个解开始。遗传算法同时处理群体中的多个个体,即对搜索空间中的多个解进行评估,减少了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风险,同时算法本身易于实现并行化。遗传算法不是采用概率的变迁规则来指导搜索方向。具有自组织、自适应和自学习性。

42、人工神经网络通常划分为三层: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doc》
现代教育技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