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配套教案

2020-03-03 00:53:1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一课:剪纸艺术欣赏教案

课题:剪纸艺术欣赏教案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我国民间美术的简介和欣赏,使学生了解它的特点、品种与艺术特色。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爱好和兴趣;增进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工艺美术和民间工艺美术的定义和区别。 难点: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爱好和兴趣。

三、教学方法:

PPT、讲述法、讨论法、作品展示

四、课前准备:

剪刀、铅笔、橡皮、蜡光纸

五、教学过程:

导入:视频展示,剪纸姑娘 提出问题一:

什么是间美术?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图片展示:(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种类(学生补充) 提出问题二:

什么是剪纸?学生回答补充问题。 插入福娃图片引入剪纸内容。 剪纸语言基本符号。

导入南北地方差异图片,插入南北地方特色音乐。 提出问题三:

南北方剪纸的特点及区别。(学生分别分析回答)

课时:第一课时 插入郭沫若先生的诗。 南北方剪纸的共性。 连续性。 图案化。

形象夸张、优美、节奏感强。 剪纸的表意:谐音、象征。 剪纸作品欣赏。 提出问题四:

剪纸在我身边。(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动手练习制作剪纸图案。

课堂小结:以郭沫若先生的话为例结束本节课内容。

六、总结:

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鉴赏民间剪纸,期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剪纸,感受民间剪纸的艺术魅力。课堂氛围较好,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欣赏深入了解,应注意教师语言更加专业化。

七、作业:

学生课下准备纸张完成课上未完成的剪纸练习

课题:剪纸艺术欣赏教案 课时: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我国民间美术的简介和欣赏,使学生了解它的特点、品种与艺术特色。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爱好和兴趣;增进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剪纸艺术的历史文化及相关知识,学习刻纸的基本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爱好和兴趣。

三、教学方法:

PPT、讲述法、讨论法、作品展示

四、课前准备:

剪刀、铅笔、橡皮、蜡光纸

五、教学过程: 导入:

欣赏剪纸形式的动画视频。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播放音乐《喜洋洋》导入

教师出示剪纸作品,讲述作品,并介绍剪纸作品,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同时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讲解中国剪纸简史、中国民间剪纸的地方风格。(图片配合欣赏进行讲解)

1、图片展示:(各地民间美术)

2、剪纸的形式:阴刻 阳刻

3、剪纸的分类:单色和套色

4、仔细观察《虎》这幅作品属于哪一类?你还见过哪些有特色的剪纸,组内交流一下。 拓展延伸

现代创意剪纸,让学生们将民间艺术与现代结合,继承和发扬。 布置课堂作业

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通过教师的示范、课件演示,学生更加直接地了解到如何制作,同时在作画过程中感受中国民间美术的魅力。 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课堂小结:

教师根据同学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展示、分析、表扬画的扎实的同学,最后设计一小段结束语;本课主要是对中国剪纸的学习,通过老师的查看,同学们运用不同表现形式来制作,我相信只要你们做个有心人,就会发现周围更多的你喜欢的中国民间美术。

六、总结:

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鉴赏民间剪纸,期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剪纸,感受民间剪纸的艺术魅力。课堂氛围较好,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欣赏深入了解,应注意教师语言更加专业化。

七、作业:

课下积累剪纸的资料进行剪纸擂台比拼

第二课:剪纸的工具及技法介绍

课题:剪纸的工具及技法介绍 课时: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了解传统民间美术活动和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

运用民间美术的表现方式,完成一件美术作品,通过设计制作来表现。

二、设计思路

设计、剪刻的学习活动可结合剪纸的知识,以对折、剪刻技法为主要内容。在技法训练、创意、表现等方面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调整难度,使学生既有趣味又有知识含量。

三、教学重点

学习剪纸折、剪等技法方法,了解民间美术的表现特点。

四、教学难点

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设计作品的能力。

五、教具学具

课前准备好多媒体课间、实物,以及作业用纸,剪刀等材料工具、剪纸活动分组围坐,便于制作时交流。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

1、教师导入: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 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我们用剪刀代替笔,把我们所见的、所想的剪出来。寥寥数剪,日常用品、车船、花卉、果蔬、虫鱼、鸟兽、人物跃然纸上,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2、教师出示剪纸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剪纸。引出课题《剪纸》。

(三)学习新课

1、教师出示剪纸作品(欣赏剪纸作品),让学生认识剪纸。

2、刚才看这些作品,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3、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剪纸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早在汉朝时期就有了,简直由于材料简单(薄的彩纸),学习制作方便,所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同时呢,剪纸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学校、节日装饰、环境布置、以及制作教具等等都能用到。 剪纸的形式(以讲解为主的教学)

剪纸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单色剪纸、套色、染色、影像剪纸、镂空剪纸,镂空的花纹也变化多端,有(圆形、半圆形、月牙形、锯齿形、三角形、菱形等等)

5、剪纸的基本技法

阴刻:图案上的装饰纹样被(剪)去,形成镂空效果,一般要求线线相断 阳刻:将图中的装饰花纹留下,花纹以外的部分剪(刻)去,要求线线相连。

6、过渡:刚才这些作品栩栩如生,那我们要怎样才能制作出生动的剪纸作品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剪纸的方法。

剪纸的方法:(课件出示)有对称剪和不对称剪。今天我们重点学习对称剪的制作方法。对称剪有对折剪、四折剪、五折剪、六折剪、等放射对称剪法。 教师给学生做剪纸示范。示范时配以讲解,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 7.对称剪纸制作方法:教师示范剪纸,边示范边总结制作步骤,并板书。

对称剪法在剪之前需将纸按不同折法折叠,然后根据设计的纹样再剪。在建的时候,有些很细小的部分还可以用刻刀来刻,剪刻结合。一般在刻纸下都要垫一块垫板,要注意安全。 设计与制作(教师辅导)

课堂作业:根据刚刚学到的剪纸基本技法,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几幅剪纸作品,进行展品,选出优胜的一组,给予艺术之星称号。其优秀的作品纳入校园艺术走廊参展作品。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互评选出优秀的一组)

(五)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剪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中间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一定会创作出好的作品。

七、教学反思:

课题:剪纸的工具及技法介绍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剪纸的方法和步骤;提高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运用不同的手法剪出窗花。

3、情感与态度目标:唤起并激发学生对民族剪纸艺术的热爱,继承并发扬民族艺术,让学生从小培养对民族剪纸的了解和兴趣,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创造美的能力培养。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剪纸的剪、刻的基本技能技巧。 教学难点:对剪纸艺术的信心与兴趣,剪纸外形设计 。

教具准备:示范作品、各种规格的彩色纸、剪刀、刻刀,订书钉。 教学过程:

提问导入:大家知道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吗? (剪纸) 剪纸:剪纸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 你能说说我国的民间艺术还有哪些吗?让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我国民间艺术工艺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有陶瓷、泥塑、布艺、风筝、剪纸、麦杆画、年画、灯彩、吊饰、木刻、漆器工艺、兽皮工艺、砚石工艺、竹编工艺、漆器陶具、玉器工艺、大理石工艺、铅笔屑画、唐卡、拓真画、银饰、纸编画、苏绣、鱼皮衣等。 这些民间艺术品,内容大都是精神活泼向上、吉祥如意、长命健康、富贵有余、儿孙满堂等。用于民间传统节日、传统宗教和民族饰品用等。这些民间工艺品流传广泛,生动有趣,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日常活动。 今天我们就学习这其中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剪纸》

一、情境创设: (挂图)出示红“双喜”字。

师:这个字,大家熟悉吗?(熟悉)太熟悉了!这个“喜”字,也是老师带给你们的祝福:愿你们每一天都喜笑颜开!这个字谁会剪?(总结学生的方法)现在请用大家用最短的时间,最巧的手, 把这双喜剪下来,好吗? (学生剪,老师巡视指导) (创设剪“双喜"这样一个情境,激起学生活动兴趣,让他们对课堂感兴趣,都跃跃欲试,渴望自己动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师:剪好的同学,请把双喜举起.(看一下)很多同学都已剪好,而且很漂亮!谁愿意说说你是怎么剪的? 老师归纳步骤::对!可以先把纸对折,画上线,再剪.(折叠、画线、剪裁)。因为喜也是轴对称图形, 对折一次,画上一个喜再剪下;对折两次只要剪喜的一半就可以了 。(生答师演示折叠双喜,以及喜字的其它形式。 板书:剪纸的折法:1.对称折) (通过教师演示双喜的折叠过程,形象生动,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 探索活动: 仿例制作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另一张纸,看下一幅图(蝴蝶),按照刚才的三个步骤,动手在自己的红纸上剪剪看,能不能得到这个蝴蝶的图形.老师将取优秀的作品展示.(师巡视指导学生制作)。

作品展示: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交流、评析,将优秀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并在黑板上画出各作品对称轴.(很好!这是对折两次剪出的两只蝴蝶:这是对折这一次得出的一只蝴蝶。)

二、体会设计思路:、

师:人的智慧是无尽的,简单的事物里往往蕴涵着不平凡.我教同学们几种折法:(板书:2.三角折 :3.四角折 4.五角折 5.六角折)(如:五角折 ①将方形色纸对角或对边对折,要折整齐。②把折好的纸再平均分五等分折。要注意这样折好很重要。 ③在折好的纸上画上简单的花纹,花纹的线条要接连。把要剪去的地方画上记号④按照纹样剪出,小心揭开,美妙的图案出来了)。

小结:窗花剪法的步骤;特别要注意什么,看图讲述。

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试试在这张基础上,你能剪出什么图案?比比看,哪位同学的思路更独特、更有创意! (生剪师巡视) (生上讲台讲述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没想到同学们有这么多种不同的剪法!真了不起!剪纸可以有多种剪法,折叠的次数多,要画的线、要剪的线就会少一点.但不管哪种剪法,能创作出好作品就是好方法。 剪纸的分类 :

1.剪纸从地域上分:可分为北方剪纸和南方剪纸。因此,各地区,各民族的剪纸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出示挂图 北方剪纸:以粗犷豪放,造型简练著称。南方剪纸:以构图繁茂,精巧秀美闻名。)

2.剪纸按制作方法分类:主要有剪纸和刻纸(出示工具剪子、刀子。) 3.剪纸按色彩表现分类:主要有单色剪纸和套色剪纸(图片)

三、了解“窗花“

很久以前,人们就用一张薄纸,一把剪刀。剪出精美的图案点缀和美化着生活。咱们总是到过年时,家家窗户上都贴出用彩纸剪出的图案,贴到窗户上,俗称“贴窗花“。这就是剪纸迎春的风俗,它寄托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望。“窗花”的图案花样很多,有花卉、鸟兽、虫鱼及图案纹样等。它既有画意,又有装饰趣味,很受群众喜欢。

(挂图:这些剪纸还都有它独特的意蕴在里面如:连年有余、喜鹊登梅、喜上眉梢、富贵吉祥、花开富贵、花好月圆、吉庆有余等等、、、、、、)

这些窗花都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智慧的结晶,充分表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增添了节日喜庆气氛。

四、创作设计:(刻纸练习)

师:用剪子剪纸我们都尝试了,那么,咱们用刀子练习一下刻纸好不好! 下面同学们自己用刀子刻一幅剪纸作品吧。(事先准备好刻纸样稿工具)

师:好!老师期待着更多精彩的作品!每位同学还要给作品起个名称!开始!(生操作,师放音乐,巡视指导。)

师讲评:刻完的同学把作品举起来,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同学们创作的喜悦!(略停)大家最喜欢哪一幅作品?老师都喜欢!我们有请xx作品的主人谈一谈,你的作品名称是什么? 师总结:艺术是博大精深的,在简单中呈现了美,更多的是呈现了美的深度,让我们一起走进剪纸世界!来感受美!(展示老师收集的漂亮剪纸)

五、课堂拓展

同学们用这一节课,就掌握了剪纸的基本技法。很好!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谁来告诉大家,剪纸为什么能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艺术? (学生答:

1、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

2、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

3、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所以剪纸能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艺术。

4、需要的材料和工具简单,容易搞到;产品有实用性;传授和学习具有随时性;不耗费体力。

5、因为那是传统的手工艺术。) 老师总结: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并把我国的民间艺术继续发扬光大。 课后反思:

第二课:剪纸的符号

课题:剪纸符号的识别 课时: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介绍剪纸的基本技法之

2.通过折、画、剪的一系列体验,使学生对对称图形有初步的认识。

3.组织学生由浅入深地、循序渐进地完成比较简单的对称图形剪纸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剪纸艺术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环节

(一)基础技法介绍:

大家知道,学习汉字书法,都是先从学习笔画开始的。而剪纸符号就如同书法中的笔画,在剪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在未剪纸之前,先要了解、识别每一个剪纸符号的形状及用途。

由上图得知,剪纸符号大致分为:小圆孔、月牙形、柳叶形、锯齿形、花瓣形、逗号形、水滴形等等。一幅吉祥如意的团花,或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等剪纸,都是由这些剪纸符号组合而成的。初学者,要仔细观察、辨认每一种符号的造型与区别,先默记,后临摹,练熟了就能运用自如,组合成变化万千的花样。临摹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画再剪;另一种是不用画稿直接下剪,这样效果更好,只是难度大些。无论用哪一种方法,都要先简后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下面,具体介绍第一种常用剪纸符号的剪制要领。 l·小圆孔

小圆孔在剪纸中是常见常用符号(见下图),例如:人物、动物的眼睛,花心、花瓣和浪花的水珠等 . 剪小圆孔时,首先对准圆孔中心空白处轻轻扎一个眼,然后顺着眼往边沿剪,即逆时针方向转360度。 2 月牙形

形状近似月牙,比较容易掌握。

先从月牙中心空白处下剪刀, 顺着月牙的外轮廓线从左往右剪即可。常用于吉祥宇中的眼、口、眉,人物及其他动物的眼睛 3 柳叶形

通过折、画、剪的一系列体验,使学生对三等分折纸图案有初步的认识。掌握三等分折纸的方法。

组织学生完成比较简单的三等分折纸、剪纸的学习过程,小组讨论、设计图样。

(二)完成练习

根据所学的基本图形,完成剪纸练习。

课 题:剪纸符号的识别 课时:第二课时

课 型:剪纸 课 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有趣的剪纸花边,使学生了解二方连续纹样的构成规律,并认识其实用意义。

教学重点:二方连续纹样的构成规律和实用意义。

教学难点: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自己能设计并剪出几种二方连续纹样。

教学用具:二方连续纹样(剪纸)作品若干幅、制作步骤、示范用具、二方连续的骨架图、带有二方连续纹样装饰的花瓶、瓷器、纺织物的花边、带有二方连续纹样装饰的古典建筑物等图片。

学习用具:色纸、铅笔、剪刀、胶水(浆糊或双面胶)、画纸。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剪纸用具。

二、教学新课。出示范作,用多媒体放出二方连续的骨架图,分析、说明二方连续纹样的构成特点:以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的两个方向重复排列。

三、教师说明二方连续纹样的应用,用多媒体放出用二方连续作装饰的花瓶、瓷器、纺织物的花边、带有二方连续纹样装饰的古典建筑物等图片。再请一些学生列举几种日常所见的、用二方连续纹样作装饰的物品。如:报刊题花、花布、手帕的花边等。然后小结:经过二方连续装饰的物品显得更美观。

四、讲解剪纸步骤。指导学生看课本的步骤图,理解二方连续纹样的剪纸步骤,有折、画、剪、贴四步。

示范:

1、用条状纸对折三四次,注意层数不要太多,以免难剪。

2、用铅笔在折好的纸面上画一个简单的纹样,注意花纹的线条要连续,不要过细或过窄。接着,把要剪去的部分涂上灰色。

3、按设计图样剪好、贴好。剪时不要把连续的地方剪断。

五、设计的图样不同,剪出的纹样也不同,分析示范作品中的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对称纹样的设计方法,为创造新颖的二方连续纹样做准备。

六、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 剪三——四种二方连续纹样,要求纹样新颖。

第四课对称折叠剪纸

课题:对称折叠剪纸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剪纸的用途,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家乡自豪感;

2、初步了解和掌握剪纸的一些基本技法;培养剪纸的兴趣;

3、能独立完成对称纹样--蝴蝶的设计、剪纸。 教学过程

来干吗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常用剪纸:窗花(装饰窗户)、喜花(喜事装饰)、实用图样(服装、鞋帽等纹样)等。 简介"浦江剪纸"。 出示"蝴蝶剪纸"作品范例,问:漂亮吗?今天我们就用自己的巧手剪出比老师漂亮的作品。 2.指导纹样设计 (1)蝴蝶五彩缤纷,但它们有共同的特点,谁来说说? 讨论后得出结论:对称、三部分组成(触须、身子、两对翅膀)。 (2)我们设计图样的时候,可采用写实、概括、夸张等手法。 板画示范举例:

(写实) (圆形) (菱形) (三角形)…… (3)学生独立设计。在一张对称折叠的纸上设计自己喜欢的图形轮廓,引导孩子的发散思维。 3.尝试剪纸 (1)将自己设计的图样按轮廓线剪下来。展开后,自己想想那些地方可以修改会更匀称,更漂亮。同桌或小组交流讨论。 (2)除了外轮廓的修改,在蝴蝶的身上是否可剪点图案呢? 学生各自尝试。交流,看看谁挖的"洞洞"漂亮。 (3)小结剪纸常用的符号及用刀技巧: (纹圆点、月牙纹、柳叶纹、锯齿纹、水滴纹、花瓣纹……) (4)讨论,我们怎样才能把一只蝴蝶剪好? (5)总结、提示剪纸的方法:先构图,剪纸时一般先剪图案内部的小块地方,再剪大块的,最后剪外轮廓。 4.独立练习根据今天学的方法,独立设计完成一幅对称蝴蝶纹样的剪纸。 交流、展评。 5.课外延伸 班内办一个剪纸专栏,让大家欣赏;剪一件心爱的作品送师长、亲友或同学,表达一份真诚的心意;装饰学校、家里或邻居的窗户等,美化生活。

课题:对称折叠剪纸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剪纸的用途,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家乡自豪感;

2、应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培养剪纸的兴趣;

3、能独立完成对称纹样--蝴蝶的设计、剪纸。 教学过程

1回顾上节美术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剪纸兴趣。进而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构思想要的图形。对称图形。 2.指导纹样设计:

(1)小组先构思要完成的图样,派代表说说构思想法。 (2)教师简单指出上节存在的问题,和 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完成。

将自己设计的图样按轮廓线剪下来。展开后,自己想想那些地方可以修改会更匀称,更漂亮。同桌或小组交流讨论 小组进自评,各小组进行互评 选送优秀作品 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配套教案

剪纸教案

剪纸教案

剪纸教案

剪纸教案

剪纸教案

剪纸教案

剪纸教案

剪纸教案

剪纸教案

《剪纸配套教案.doc》
剪纸配套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