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辨析题目录

2020-03-02 08:27:4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标志了人类哲学思想发展达到了顶峰。1 哲学就是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3 为理想而奋斗的是唯心主义,追求物质享受的是唯物主义。4 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5 物质就是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6 哲学上讲的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跟“绝对精神”、“上帝”差不多。7 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但否认物质世界的运动。8 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设想的。9 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36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38 真理是有用的,所以有用即真理。39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40 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41

绝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相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42 在同一个问题上,真理只有一个。43

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就在于不懂得意识的能动作用44 运动具有客观性,因而运动也是物质。10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11 正确的意识是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12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13 割下来的手不再是手。14 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生事物。15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此,其他规律和范畴无足轻重16 矛盾只存在于混乱的思想中,现实事物中根本没有矛盾。17 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所以斗争是不受限制的。18 个性寓于共性之中,个别存在于一般之中。19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0 两点论就是均衡论,重点论就是一点论。21 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量和事物不直接同一。22 事物的“度”是指事物质变的关节点。23 事物发展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所以,量变就是质变,质变就是量变。24 否定就是彻底消灭旧事物,与旧事物一刀两断。25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26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有原因的,所以都是必然的。27 假象是事物歪曲的反映,所以假象不表现事物的本质。28 一切唯物主义都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9 感觉是存在的反映,因此存在就是被感知。30 认识来源于实践,先实践,然后才能产生认识,因此,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活动。31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33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34 感性认识就是直接经验,理性认识就是间接经验。35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45 地理环境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46 科学技术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47 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单一的,这就是生产力48

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有效地保护经济基础,就一定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49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50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51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52

一个完善的人,其本质是理性、自由和意志53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决定社会性质和发展的要素是多元的54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55

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对经济基础的反映,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56

在阶级社会中一切社会意识形式都具有阶级性57 经济基础就是指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58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59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60

社会是通过人的有目的活动实现的,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

经济基础是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62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决定社会性质和发展的要素是多元的。63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64

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对经济基础的反映,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65

在阶级社会中一切社会意识形式都具有阶级性。66 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是社会地位高低。67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68 归根到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69 生产工具是生产资料中体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性因素。70 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所有垫付资本的产物和增加值。71 经济全球化既有其积极后果,也可能有其消极后果。 72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73 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向前发展,这时就必须变革社会的生产力以适应生产关系的向前发展。96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9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98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99 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100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否定之否定规律。101 “存在就是被感知”102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源于实践,所以,任何一个人要获得知不同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不同并无质的差别。74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75 承认世界是可知的不一定是唯物主义。76 承认运动的观点就是辩证法的观点77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也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一切发展都是变化,一切变化都是发展。79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是区别质变和量变的根本标志。80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8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以,社会矛盾越多,社会发展自然就越快82 一切现象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83 “科学之科学”的提法正确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84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85 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指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86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绝对的。87 人对世界的反映类似于人照镜子那样的活动。88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运动的全过程和总规律89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90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91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9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93 事物是又动又不动。94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95

识都必须经过自己的实践。103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104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105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相对真理,马克思主义则是绝对真理。106 真理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谬误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107 绝对真理就是终极真理108

“只有真正感觉到的,才能真正的理解到”109 生产力所表明的是人与人的关系110

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111 阶级是社会生产力得以充分发展的产物112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113

先有辩证唯物主义,后有历史唯物主义114 生产力和生产资料共同构成了社会的生产方式115 阶级产生的根源是战争和暴力116 阶级是一个政治范畴117

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贫困落后118

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社会主义社会就不存在资本主义的社会意识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20

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二元论是错误的,一元论是正确的。121 意识是客观形式和主观内容的统一。122

人脑是意识的机能,有了人脑就有了人的意识。123 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是物质的最高产物124

社会的物质性与自然界的物质性是同一的 125

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26

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

质可言。

辨析“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元物别无感”中所包含的认识论倾

向。128 存在即被感知129 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30 斗争性是绝对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条件。131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就是最坏的见证人。133 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主观世界。134 国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135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与发展,是某些私人垄断资本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推动。136

人的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163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生产一件商品所花费的时间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164

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必须使用有实践力量的人。165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166 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是可以重复出现的。167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史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68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137 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138 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139 价值规律能自发调节经济活动,不会产生任何消极后果。140 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只有好处,决无不良影响。141 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142 科学技术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143 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含个人意志。144 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的145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146 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147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14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149 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150 马克思主义是检验真理的基本标准151 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152 人们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153 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获得感性经验。154 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155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156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157 人类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思想发展的历史。158 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

人的价值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160 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非至上的161 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162

169

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有时不确定的170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水品越高,思想理论水平也越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思维将取代人类思维。172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相互排斥的。173

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174

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175 一切有用的认识都是真理176 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177 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178

资本输入,对于输入国只有好处而无害处。179

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阶级、阶层的结构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180

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181

在辩证思维中,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就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182 “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含义是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与阶级立场无关。183 在信息时代,社会的基本关系表现为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84

在文化的作用问题上,有人认为:“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185 只要物质文明上去,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186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187

在人们的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188

马原辨析题

马原辨析题整理版[材料]

马原绪论、第一章辨析题答案[定稿]

马哲辨析题

马原

马原

马原

马原

马原

马原

《马原辨析题目录.doc》
马原辨析题目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