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论秘书的礼仪

2020-03-02 06:18:5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论秘书的礼仪

徐梦梅

班级09文秘

学号200937053

专业文秘

教 学 系旅游商贸系

指导老师周卫

完成时间 2011年 10月 8日至 2011年 12月日 31

论秘书的礼仪

摘要:礼仪是人际交往中使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外在表现。在秘书工作众多的事务中,礼仪是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在辅助领导决策的过程中,秘书礼仪工作起着塑造领导和组织形象的作用;是秘书人员不可忽视的一种修养和技能。秘书工作不能忽视礼仪内容,而礼仪在秘书全部工作中具有自己的特殊意义,礼仪在秘书人员身上是全方位地体现的。要求秘书人员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更好的做好秘书工作。

关键词:秘书;礼仪;修养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明传统的礼仪之邦,很久以来就十分关注和重视礼仪礼节,甚至将其上升到国本和教化程度高低的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增多,礼仪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人们的重视。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秘书人员的职能范围而已日益扩大,这些无疑要求秘书人员除了掌握基本的秘书知识、拥有一定能力外还应具备的基本得体适当的秘书礼仪。在秘书工作中,秘书人员往往要和来自不同领域的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懂得礼仪方面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一、礼仪的基本知识

(一)礼仪的含义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门艺术、一种交际手段和表示有豪的习惯做法。

二、秘书礼仪的基本知识

(一)秘书礼仪的含义

秘书礼仪,是指秘书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为了塑造个人和组织的良好形象而应当遵循的对交往对象表示的尊敬与友好的规范或程序,是一般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运用,它体现了秘书人员自身的文化素养、精神风貌和工作态度。

三、礼仪与秘书工作的关系

(一)秘书礼仪与秘书辅助领导

秘书礼仪与秘书辅助领导是秘书的天职,辅助领导的手段多种多样,以礼仪辅助领导是其中之一。领导是决策者,并依法享有一定的权力,这使领导既没必要也不可能事必躬亲。领导又因作为一种机构的代表权力的象征,需要在行

政时要有相关的礼仪。秘书的岗位是直接为领导服务的,由秘书安排各种礼仪事项自然再顺理成章不过了。

(二)秘书礼仪与社会交往活动

秘书是某个社会组织中专为领导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辅助者,社会交往活动是其主要工作内容之一。秘书工作的特点是跟人打交道,无论是他的服务对象—领导,还是在为领导服务的过程中要形成的各种关系,归根结蒂都是人际关系,处理好各种不同关系是秘书工作艺术的体现。

秘书礼仪与秘书自身提高礼仪是社会的规范,秘书礼仪与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有密切关系。由于工作特点,秘书人员的地位特殊,他既在单位内部起联系沟通作用,又在社会上成为本单位的窗口和代表,所以礼仪在秘书人员身上是“全方位”地体现的。

四、秘书礼仪的内容秘书礼仪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办公礼仪规范、接待礼仪规范、外事礼仪规范、社交礼仪规范、形象礼仪规范等等,哪个方面都不可偏废。个别秘书人员认为,在工作中只要注意办公礼仪规范就可以了,至于个人形象,那是自己的事情,“穿衣戴帽,各有所好”,与他人无关。其实,这是对秘书礼仪认识的误区。总体说来,秘书礼仪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的内容可以称之为形象设计。它具体涉及秘书人员的穿着打扮、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是对秘书人员的礼仪修养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其自尊自爱的具体表现形式。秘书人员的礼仪形象向来被视为个人素质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形象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衣着打扮、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其实都是素养问题。有些同志在正式场合甚至在国际交往中不修边幅,歪戴帽子斜穿衣,当众“打扫”个人卫生,这些都是礼仪修养不够的表现,都会给交往对象留下不良的印象。人的形象是具有整体性的,一定要保持和谐。我就见到过有的秘书在上班时间,甚至是在身着制服的时候,脚上穿露脚趾或者露脚跟的凉鞋,这也是不得体的。大家都知道,在正式的公务场合或者涉外场合,男性秘书身着西装为宜,但是我也见过有人此时脚穿白皮鞋,腰系红腰带,手拿咖啡色手袋,简直让人“退避三舍”。

另外一方面的内容可以称之为沟通技巧。沟通技巧是秘书礼仪的核心内容,因为我们从事任何一项具体工作都需要与其他人打交道。如果不善于同对方进行必要的沟通,在沟通时缺乏必要的礼仪,往往会给工作带来障碍,甚至事倍功半。例如,公务宴请的目的在于促进部门、单位之间的沟通,并为此提供一个临时性的交流场所。因此,参加公务宴请时应当注意适度的交际,适当地进行沟通。但是,有些同志在公务宴席上对身边的人不闻不问,爱搭不理,甚至一声不吭,只顾埋头吃喝,吃完就撤。还有些同志却表现得过度热情,不分对象地劝酒夹菜,非要对方吃下去不可。这些不当的举止都扭曲了公务宴请的作用,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与交流。

五、秘书礼仪的作用与意义

(一)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

在社会活动中,注重礼仪可以促进沟通,促进人们相互尊重。在人际交往中,自觉地执行礼仪规范,可以使交往双方的感情得到沟通,在向对方表示尊重、敬意的过程中,获得对方的理解和尊重。人们在交往时以礼相待,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互相尊重,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缓和或者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二)礼仪是行万事的通行证

礼仪是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礼仪约束着人们的态度和动机,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着社会的正常秩序,在社会交往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礼仪以一种道德习俗的方式对全社会的每一个人发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教育作用。人们通过对礼仪的学习和应用,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从而在交往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尊互敬,互谦互让,讲文明,懂礼貌,和睦相处,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有时会突然发生冲突,甚至会采取极端行为。礼仪有利于促使冲突各方保持冷静,缓解已经激化的矛盾,使人际之间的感情得以沟通,建立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注重礼仪可以提升个人及企业形象

在社交活动中,每个人总是以一定的仪表、装束、言谈、举止及某种行为出现的,这些因素作用于对方的感官,会给其留下第一视觉印象,这种印象能产生直接的效果,常常会使人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定势和情绪定势,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相互交往的进展与深度。得体大方的衣着,彬彬有礼的举止,良好的精神面貌,温文尔雅的谈吐,定会给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从而取得信任,建立友谊,有效地进行社交活动。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只有有礼貌、懂礼仪的人,才能够左右逢源,应付自如,才能够被周围的人所接受。在社交活动中,礼仪不仅起着媒介的作用,而且起着“黏合”和“催化”的作用,对于表达感情,增进了解,提升个人及企业形象是必不可少的。

六、如何培养秘书的礼仪素养

礼仪修养是秘书人员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它不但直接影响秘书工作的效率,也关系到秘书人员以及秘书所属企业的形象。秘书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需要加深对礼仪的认识,加强对礼仪及其相关知识的学习,重视言行小节,养成良好习惯。

(一)加强道德修养

道德,它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具体体现,是指一定的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行动中所表现出的某种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道德制约于道德规范,道德规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一种自觉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社会礼仪反映了人们在共同生活、彼此交往中最一般的道德关系,是保证交往活动顺利进行和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社交礼仪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道德品质的修养和礼仪行为的养成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统一的过程。礼仪要求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互相尊重、诚恳和善、待人和气、仪表端庄,而这些都源于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礼仪行为从广义上说就是一种道德行为,处处渗透和体现着一种道德精神。一个人想要在礼仪方面达到较高的造诣,离开了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是不可能的;一个人要形成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就应该从日常礼仪规范这一基础的层次做起。

(二)提高文化素质

文化知识对人的精神气质的陶冶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带有根本性的。德行质朴如果没有文化知识的陶冶,就会显得野蛮;相反,如果过分追求文采,则会流于浮华。只有朴实和文采相得益彰才能达到文质彬彬的境界。没有很好的文化修养,礼仪就成了无源之水。

并且礼仪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专门学科,它和公共关系学、传播学、美学、社会学等许多学科都有密切关系,一个秘书只有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深刻理解礼仪的原则和规范。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层次,才能更加自如地在不同场合具体运用礼仪。周恩来被誉为“礼仪外交官”,这与他的学识分不开的。一个言谈举止高雅的人,必定有很高的文化修养。相反,没有文化素质的人是装不出得体的礼仪修养的,比如电影《窈窕淑女》中,两个绅士妄想把一个卖花姑娘包装成淑女,可是仅靠外在的包装没有内在涵养,卖花姑娘弄出了许多笑话。

因此要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必须有意识地广泛涉猎多种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学习,使自己具备见多识广的综合知识素养,提高文学、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审美能力。这样,就会有意无意地按照美的规律来认识生活和改造周围的环境,同时,在秘书工作中,自己的言行也更具美感。

(三)自觉学习礼仪知识,接受礼貌教育

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各个历史阶段都有浩繁的有关礼仪的知识,我国的各个民族礼节习俗也是各不相同。自觉学习各地区和个民族的礼仪知识,以免我们 在秘书工作中遇到礼仪问题是不知所措,甚至失礼于人,发生令人尴尬、不余款的事情。

尊重国际礼仪和交际礼仪,尊重各国人民的风俗习惯,是我国对外活动的一贯做法。它反映了我国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友好合作的真诚愿望。世界各国的礼仪风俗千种万类,在涉外秘书工作中,如对其他国家或某一具体活动的礼仪知识不了解,只凭以往的经验办事,轻则闹笑话,重则影响工作效果,甚至造成误解。另外,学习国际礼仪知识,要求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良传统,保持礼节和礼仪的民族特色,又要吸收外国礼仪中一些好的东西和一系列国际通行惯例,为我所用;既要不断创新,又要尊重各国因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作为秘书,我们应该注意积极主动的收集、学习和领会各种秘书礼仪知识,以便在实践中运用,久而久之,不但自己在礼仪方面博闻多识,而且在礼仪修养的实践上也能提高到新的高度。

(四)积极参加礼仪实践

学习礼仪知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把礼仪规范的要求融合到实践当中去,要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秘书礼仪知识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不去实践中运用是远远不够的。在提高礼仪修养时,要以积极的态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自己学到的礼仪知识积极运用于秘书工作实践的各个方面。

积极投身到实践之中,在文明气氛较浓的环境里去接受熏陶,对增强自己的文明意识、培养礼貌的行为、涤荡各种粗俗不雅的不良习惯、提高礼仪修养水平,是大有好处的。要在秘书岗位上,时时处处自觉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礼仪的规范来要求自己的言谈举止,在社交场所多听、多看、多学,通过各种人际交往的接触强化,不断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

(五)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学习认知、实践巩固、内化养成、外显带动的过程。因为礼仪是人们交际活动中的一种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只有通过长期的自觉练习,变成自身一种自动的动作,形成习惯,才能在交际活动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而礼仪修养实际上就是人自觉用正确的思想战胜不正确的思想,用良好的行为习惯纠正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

真正把文明礼仪规范内化为我们的自觉行动,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使自己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日常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等方面都符合文明礼仪的要求,充分展现个人文明有礼的良好形象,形成讲求诚信礼仪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人们的礼仪文明意识,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的习惯,可以促进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努力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检验一个秘书的礼仪修养如何,很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看他是否已把交际礼仪规范变成自身个性中的稳定成分,是否能在各种交际场合自然而然地遵循秘书礼仪要求。

现代社会,任何人都不能轻视礼仪,都应学习礼仪、讲究礼仪。目前,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在现代社会中要成功、要发展,礼仪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素养之一。由于工作的性质和内容的需要,礼仪更是秘书人员必备的素养之一。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参考文献:[1]周鹂.秘书礼仪.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向国敏秘书学理论与秘书工作实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未来之舟.礼仪手册.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秘书礼仪的论文

论礼仪修养与秘书工作关系

秘书礼仪

商务社交礼仪论论文

秘书接待礼仪

秘书礼仪教案

涉外秘书礼仪

秘书礼仪考题

秘书角色论

秘书论文

《论文:论秘书的礼仪.doc》
论文:论秘书的礼仪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