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认同教案2

2020-03-02 06:48: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四个认同”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四个认同的含义,内容,意义。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资料的能力。通过四个认同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景营造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通过搜集资料、学生小组讨论和图片展示,来全面正确的认识四个认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四个认同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四个认同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和热爱新疆的思想感情。 重点:四个认同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难点:如何理解四个认同的现实意义? 授课时间: 课型:续课 课时:1课时

教具:相关资料和图片

方法:采用讲述法为主,结合图片展示、阅读、讨论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学习新课

导入新课:向学生展示一些人民群众学习四个认同的图片,教师讲解,刚才同学学们看到的这些图片,大家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四个认同,什么是四个认同,它又有什么重要性?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 讲授新课:

(三)加强“五个认同”教育的意义

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回答,教师加以点评。最后教师讲解:

“五个认同”是新疆民族团结和谐的文化内核,具有塑造共同心理的特殊功能,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所在。“三股势力”企图利用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的差异,煽动民族情绪,制造民族隔阂,策划民族分裂,极力在历史和文化领域解构新疆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历史记忆和社会记忆,消解新疆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整体性意识。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复杂形势,“五个认同”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不容忽视。要从文化上构筑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防线。

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取决于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取决于各族人民“五个认同”。因此,珍视认同、维护认同、发展认同,对于实现民族团结,保持边疆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各民族建立在“五个认同”基础上的团结,才是真正巩固的民族团结;这种文化的“万里长城”,才是边疆和谐、祖国统一的基础。 (过渡)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更有效地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

(四)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的措施 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的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回答,教师加以点评。最后教师讲解:

首先,要真正信任各民族干部,真正依靠各族人民,搞好民族团结,恢复兄弟感情;要在全校集中开展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民族团结教育;及时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要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群众和谐相处,保持各族人民坚强团结。

其次,要强化对各族人民的公民权利义务教育,并在各项工作实践中努力贯彻公民权利平等,树立公民意识、构建现代法制观念下的国家认同和公民身份认同,推动民族认同向国家公民认同发展。

最后,要积极促进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促进文化认同,培育共同文化,达到“五个认同”,促进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为边疆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三、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四个认同的的含义、学习四个认同的重要性、加强四个认同教育的意义及如何增强各族人民四个认同的措施。对四个认同有了全面的了解,希望大家着力维护和发展“四个认同”,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增强中华民族整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为各族人民提供美好的精神归宿。

四、巩固练习:

“四个认同”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怎样认识“四个认同”的历史必然性?

六、板书设计:

“四个认同”

一、“四个认同”的含义

二、学习“四个认同”重要性

三、加强“四个认同”教育的意义

四、增强各族人民的“四个认同”的措施 教学反思:

四个认同2

四个认同

四个认同

四个认同

四个认同

“四个认同”心得体会

“四个认同”学习材料

四个认同总结

四个认同教育

四个认同总结

《四个认同教案2.doc》
四个认同教案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