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的西方话剧

2020-03-02 07:27:4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不得不说的西方话剧

感谢度娘和基友对我的帮助。大部分参考文献由度娘提供。

概述

世界各民族的戏剧大都是由古代的巫术、祭祀仪式发展而来,但很多民族的表演艺术在很长的时期中都表现为载歌载舞形式的,很难分离出主要以语言艺术为表演手段的演出形式。而主要以语言和动作作为表演形态的话剧,最早产生于古希腊和古埃及。

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之后,希腊的戏剧精神在古罗马的文化中得到发展。

公元1世纪至17世纪,欧洲先后盛行复活节剧、宗教剧,法国盛行喜剧,德国盛行狂欢节剧,意大利盛行即兴喜剧,德国出现市民剧。17世纪,英国戏剧进入繁荣时期。出现了本.琼生、约翰•德莱顿等伟大剧作家。西班牙戏剧兴起,法国出现莫里哀、高乃依等戏剧家。18世纪,欧洲各国戏剧普遍发展。涌现了莱辛、卢梭、狄德罗、歌德、席勒、谢立丹、博马舍等戏剧大家。进入19世纪,西方戏剧及俄国戏剧蓬勃发展。雨果、果戈理、小仲马、易卜生、斯特林堡、王尔德、罗斯丹、莱因哈特、契柯夫等杰出作家、戏剧家为世界戏剧做出了卓越贡献。

随着20世纪的来临,世界戏剧更是呈现了万花筒般的变化。梅特林克、奥尼尔、皮兰德娄、肖伯纳、萨特、梅耶荷德„„一系列戏剧伟人的名字闪闪发光。尤其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阿尔托代表的世界三大戏剧美学和流派使世界戏剧走向成熟。 20世纪后世界戏剧更趋向多元化,现实主义戏剧,心理现实主义戏剧,小剧场戏剧,存在主义戏剧,荒诞派戏剧,大众戏剧,环境戏剧,超现实主义戏剧,先锋戏剧,咖啡戏剧,结构主义戏剧,象征主义戏剧等等,流派纷呈,争奇斗艳,共同繁荣了西方戏剧文化。

17世纪16001699(中国约明末清初时期) ~

欧洲的17世纪洲是一个传奇的年代:文艺复兴运动至此已经覆盖了整个欧洲,其影响遍及文学、哲学、艺术、政治、科学、宗教等知识探索的各个方面。文艺复兴时期的学

。者在学术研究中使用人文主义的方法,并在艺术创作中追寻现实主义和人类的情感。

欧洲各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开始转型为资本主义社会。各国总的趋势是,民族国家正在欧洲崛起,大帝国的分裂,资本主义生产制度开始变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农奴制度解体,各个君主国的统治趋向资本主义性质的开明君主制(有别于以前的封建制统治)。顿被苹果砸到头、布鲁诺和教皇有了点小矛盾被烧死、伽利略受苦受难的故事都是在这个时代发生的。

法国

时代背景:16世纪下半叶,法国陷入了宗教内战。1572年8月24日,天主教集团在巴黎屠杀了两千多信仰加尔文教的胡格诺教徒,内战因此更加激烈。1598年,国王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宣布以天主教为国教,同时给予胡格诺派以信仰自由,从而结束了宗教战争,实现了国内的和平。1624年,红衣主教黎世留(1585-1642)担任首相,大力推行中央集权的政策,镇压贵族的叛乱和人民的起义,使法国逐渐成为一个君主专制国家。他去世以后,爆发了反对王权的“投石党运动”。1661年,路易十四亲政,宣布“朕即国家”,终于开创了使绝对王权达到鼎盛时期的“太阳王”时代。

法国因而成为欧洲的一个典型的君主制国家,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思潮是古典主义。除了豪华的宫廷之外,还出现了许多由贵妇主持的沙龙,其中以朗布绮公馆最为著名。上流社会的名人在里面高谈阔论,形成了一种虽然矫揉造作、但是优美典雅的贵族沙龙文学。古典主义的影响持续了近两个世纪,当时从宫廷到沙龙,从服饰到文艺,法国的一切都是欧洲各国模仿的榜样。

名词解释:

古典主义:

17世纪法国主流文学是古典主义文学,也就是模仿古希腊、罗马文学风格的文学。虽然起源于法国,但波及整个欧洲,最后引领了欧洲文坛两百年。

这么风云的文学流派它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其实从这时期的话剧作品里我们能有体会。

第一: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拥护王权,主张国家统一歌颂贤明的君王。

第二:崇尚理性,克制个人情欲,服从公民义务。

第三,崇尚和模仿古代文学。

第四:要求严格的规范化的艺术形式。

这么一说大家知道当时剧作家的剧本台词为什么拗口了吧?

正是因为古典文学严格的规范化艺术形式这一时代出现了一条重要的戏剧定律。一直影响着之后的世界戏剧发展——“三一律”

三一律:

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一部剧本只允许写单一的故事情节,戏剧行动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和一个地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一部剧本只允许写单一的故事情节,戏剧行动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和一个地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三一律”是当时法国宫廷文人学者根据路易十四的政治意图制订出来的,是君主专制政体在戏剧艺术上的反映,其优势是舞台时空的高度凝练,戏剧情节的紧凑、集中等。古典主义理论家布瓦洛在《诗艺》中进行了集中概括:“不过我们要遵守理性制定的规则,希望开展情节,处处要尊重技巧;在一天、一地完成一件事,一直把饱满的戏维持到底。”当然,弊端就是是人物性格的单一化、类型化,戏剧结构的绝对化、程式化等,严重束缚了作家的创作个性。

沙龙文学:

法国“浪漫之都”的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的。如果我能回到过去做两件事情那我会毁了盎格鲁民族、在法国做一个贵族。前者可以让英语从根源遭到毁灭,后者能让我感受真正的浪漫。17世纪由于法国的绝对王权没有确立。当时法国的的上层名流和名门望族就比较自由,无拘无束。所以就产生了之后又影响欧洲几百年的“沙龙文学”。(PS:这辈子有机会一定要去法国!)

沙龙”是法语Salon一字的译音,原指法国上层人物住宅中的豪华会客厅。从十七世纪,巴黎的名人(多半是名媛贵妇)常把客厅变成著名的社交场所。进出者,每为戏剧家、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画家、评论家、哲学家和政治家等。他们志趣相投,聚会一堂,一边呷着饮料,欣赏典雅的音乐,一边就共同感兴趣的各种问题抱膝长谈,无拘无束。后来,人们便把这种形式的聚会叫做“沙龙”,并风靡于欧美各国文化界。

后世人们对沙龙文学褒贬不一,有些人认为她矫揉造作,晦涩能懂,充满了没落贵族庸俗无聊的趣味。也有人认为沙龙是当时上流社会中名门望族、社会名流等人相互交流、铺撒关系网、交际劝的中心之地。其中不乏显赫权贵、或是富豪、大思想家、大文豪、

哲学家等等。对当时的文学思想融合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说沙龙文学有利有弊。

英国

时代背景:在英国历史中,17世纪是英国进行改革和原始积累的时代。我们知道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伊利莎白。在她统治期间,1588年英国战胜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因此,17世纪开始英国对外矛盾逐渐搁置一旁,国家内部的种种矛盾开始浮现出来。一回合王权之间摩擦频繁、新兴资产阶级靠着海上贸易羽翼渐丰、清教革命、1642年内战爆发、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人头落地。不足百年时间,英国从一个君权至上的严格登记社会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多种实力并存的物质社会。并且人们开始热衷于进行天文、医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实验。如果说大革命有形地摧毁了王权统治,那么这些早期的科学探索则在无形间从思想上摇捍了君权神授的等级世界观。在这两股势力的合力下,英国社会向多元化发展。

16世纪是莎士比亚的话剧时代。当时话剧作为伊利莎白女王最喜爱的艺术形式发展及其繁盛。但到了17世纪,也正是因为这个理由,戏剧在英国受到革命人的强烈抨击。直到王室复辟之前,话剧在英国沉寂了整整18年。之后剧作家们也只能依靠着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权和保皇派贵族势力进行发展。在这种压迫和寄生的环境下出现的作品,在风格上颇为迥异,戏剧创作以复仇剧和闹剧式的喜剧为主,充满了暴力、血腥、疯狂、腐败和恣肆的激情。当时著名剧作家本.琼生的作品如《狐狸》、《炼金士》等作品就带有极其明显的嘲讽资产阶级贪婪,鞭挞贵族腐朽没落的特点。也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戏剧退下了了从文艺复兴时期就稳坐的巅峰之位。

词条解释:

清教革命

1603年詹姆斯一世继位,开始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继续推行封建专制统治,引起羽翼渐丰的资产阶级的强烈不满和反对。政治斗争和宗教斗争密切联系着进行。英国在宗教改革后实行政教合一,人民对专制制度的仇视也扩展到国教身上,以“不信从国教”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对封建专制的反抗。16世纪以来在“不信从国教者”中出现要求彻底清除国教中天主教残余的清教徒,他们在政治上反对“君权神授在道德上提倡勤俭努力。由于清教徒在未来的英国革命中掌有重要权力,16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常被称为“清教徒革命”。

王朝复辟

1649年英国资产阶级处死查理一世后英国宣布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由克伦威尔统治。但由于实行独裁统治,克伦威尔死后政局混乱。为了维护和巩固统治秩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恢复君主立宪制的势力采取了妥协和赞同的态度,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一世的儿子返回英国登上王位,称查理二世,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与中国清朝末期宣统皇帝复辟不同的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是由同样也是国家主导势力所为,另外纯属国家内部行为,没有他国干涉。所以在复辟之后之前曾经备受打击的话剧才能重新复活。

18世纪1700-1799(中国约清雍正到嘉庆时期)

继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后,18世纪欧洲进入了第二次思想解放——启蒙运动时期。当时的思想家们将自己视为引导思想发展方向的先锋(这种思想境界怎么可能不出玩意)。统一将矛头指向封建统治者,抵制封建的陈旧思想,之前的古典主义文学因拘泥于清规戒律,越来越被宫廷化而遭到批判,主张文学应该具有民主性,通俗易懂。反而教会和贵族成了嘲笑的对象。(风水轮流转)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宣扬。说白了就是:打倒一切让商人发财的统治者!德国、意大利、俄国等国家文豪的身影也开始走向了欧洲文学舞台。所以,相比较17世纪的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富有活力,人物也更生动。比方说鲁滨逊大叔的野外生存blog、我们曾经演过的《女店主》、格列佛游览小人国、杰克船长追杀章鱼脸等比较喜闻乐见的故事就是从这个时代开始产生的。

英国

时代背景:到了18世纪,咱们就得开始从英国说起了。因为当法国人还在念叨着皇上万岁的时候,英国人的商船已经开始从海外殖民往回搬金子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既然这个时期的文学主题是自由平等博爱,法国自然要排到后面了(甚至是很后面)。但是当我们把视线转移到话剧上来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一时期英国的话剧作品却很少。为什么当一个时期经济发展迅速,文化形式丰富多彩的时候话剧总是hold不住呢?巧合?文艺复兴时期莎翁的话剧把英国的话剧直接和古典主义划等,所以为人所不屑?我也不知道。

名词解释:

实在没什么可解释的。如果碰见了一个名为“谢立丹”的剧作家的作品,那你中奖了。他是当时著名的喜剧作家,代表了18世纪英国戏剧艺术的最高成就。同时从事戏剧和政治,并获得极大成功,挥金如土。其作品里面跳梁小丑般的主人公基本上都是贵族男女。这也正符合当时的大时代背景。

德国 时代背景:德国在18世纪在欧洲处于比较贫穷落后的地位。原因主要因为当时的德国处于大小国家割据林立的状态。因此决定了德国启蒙运动的特点,它的首要任务不是进行政治斗争,而是通过建立统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戏剧来实现民族统一。在席卷整个欧洲的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德国的文人笔下多为激励国家精神和培养民族意识。例如我们曾经排练过席勒的《阴谋与爱情》,当时林立的各邦统治者大公施行残暴的独裁统治、宫廷与宫廷之间,宫廷与平民之间的矛盾冲突激励,剧中主角路易斯和斐迪南就是一对社会斗争的牺牲品,作者席勒正是希望观众通过用此感动民众,使国家得以改革和发展。决定了德国启蒙运动的特点,它的首要任务不是进行政治斗争,而是通过建立统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戏剧来实现民族统一。

在40年代以前,德国启蒙文学的主要内容是在古典主义原则下进行戏剧改革。它的代表人物是高特舍特。到了启蒙运动高潮时期,德国民族文学才走向繁荣时代,它的奠基人是莱辛。后者创立了与本民族历史和现实紧密结合的民族文学和戏剧。

70年代德国发生了声势浩大的狂飙突进运动。它是德国启蒙运动的发展。狂飙突进运动反映了资产阶级摆脱封建束缚,要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它崇尚感情,带有狂热的个人主义反抗情绪。它歌颂自然,反对专制暴政,反对黑暗社会。它使德国文学出现了崭新局面。但是由于国内政治经济的限制,这场运动没有发展成为政治性的社会运动,只局限在文学领域;而且由于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不久就低落下去了。狂飙突进运动的作家大都是青年人。年轻的歌德和席勒都参加了这场运动。

名词解释:

狂飙运动

发生在十八世纪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叶的德国,历时十五年。它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幼稚时期的浪漫主义。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这个运动持续了将近二十多年,从1765年到1795年,然后被成熟的浪漫主义运动所取代。

它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全国性的一次文学运动,也是启蒙运动在德国的延长与继续。启蒙运动的主要倾向,都在狂飘突进运动中得到发展与加强。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法国

高考,不得不说的忠告

关于世界杯,不得不说的话

关于抗生素不得不说的事儿

不得不说的秘密优美散文

教学反思:不得不说的配子

聚划算不得不说的秘密

不得不说的那些人那些事

真人CS不得不说的秘密

关于红糖,不得不说的“秘密”

作为保险人员不得不说的话

《不得不说的西方话剧.doc》
不得不说的西方话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