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独立董事

2020-03-01 23:40: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公司治理与独立董事

摘要:本文主要就当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且结合我国公司的自身特点,提出完善独立董事,促进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化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公司治理 独立董事 制度

构建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机制是公司进入国际市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途径。

1 我国公司治理模式

目前我国公司普遍采取二元制治理模式,既由股东大会、董事会以及监事会构成。长期以来我国公司始终秉承以股东大会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理念,股东大会对公司的重要决策具有决定权,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因为股东大会是公司共同出资人构成的。而董事会则是股东会的具体执行机构,负责实施公司的日常经济活动,并且执行经过股东会决策的事项。监事会就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其主要是对公司董事和经理的权力进行监督,保障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从当前我国公司的治理模式结构分析,我国形成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治理模式,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公司管理模式的影响,导致我国公司治理模式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1.1 存在“一股独大”的突出问题。由于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环境制度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一股独大”的现象仍然十分的突出。其主要表现为:公司的经济决策仍然是按照公司管理者单方面的意愿进行,虽然公司设置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但是这种模式更多的赋予了形式化。

1.2 监事会发挥不了监督职能。虽然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各种股份制公司必须建立监事会,但是由于受到监事会组成人员结构、制度以及职能等方面的限制,导致监事会不能完全发挥监督职能:首先监事会的权力非常有限,其附属于董事会和经理层,导致监事会的各种行为要受到制约;其次我国法律对监事会的职能规定阐述的不具体,导致其在实践中缺乏可执行性;最后监事会的人员结构不科学,不具有履行监事职能所要求的技能与知识。

2 独立董事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的作用

独立董事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多数以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因此在上司公司治理中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如何有效对代理人进行监督是构建独立董事制度的主要任务。

2.1 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基于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现象,为切实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公司应该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并且将其上升为立法层面,实践证明:引入与实施独立董事制度能够有效地对大股东行使公司权利行为进行监督与制约,防止他们做出违背中小投资者合法权利的行为,并且促使公司的治理结构更加优化。

2.2 切实解决了董事会失灵问题。虽然我国实施的二元制治理模式,公司股东、监事会以及董事会之间形成了相互制衡的关系,但是由于我国公司所处的特殊环境,导致公司的董事会主要控制在公司少数人手中,比如公司的经理在董事会中担任着重要的职务,使得公司的董事会职能被管理者所架空,而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后,打破了原有的董事会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力利益分配格局,有效地解决了原有董事会权力被架空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优化了公司的治理结构。

2.3 弥补监事会的缺陷。监事会就是对企业的内部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优化,但是由于监事会属于公司的内部监督机构,并且我国的公司治理还处在发展阶段,因此监事会的设置更多地体现在形式化层面。再加上当前我国现有法律对公司监事会的具体权力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监事会难以履行其具体职权,而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能够及时地对公司的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并且具有监事会所没有的参与到公司决策中的职能优势。

3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上市公司已经构建了独立董事制度,但是由于其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其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3.1 关于独立董事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纵观当前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对公司独立董事的立法内容看,其存在不少的问题,以对独立董事任职资格的法律规定分析,目前还没有针对独立董事任职资格的立法规定,虽然2001年证监会颁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对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做出了基本规定,但是这些规定过于宏观,不能具体指导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条件,而且该指导意见属于行政意见,不属于法律范畴,不具备强制性,最终导致独立董事在公司的经营中充当摆设。

3.2 独立董事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完善。目前公司对独立董事的激励主要采取经济激励手段和精神激励手段。精神激励主要是恪尽职守的独立董事能够提升其作为监督人的声誉;经济激励就是独立董事通过自己的劳动从公司获得劳动报酬。从独立董事的健康发展来看,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独立董事制度的评价机制,没有独立的中介机构对独立董事的行为进行评价,导致不能对独立董事的个人能力、职业道德等进行评价,这样一来就不能发挥声誉激励的作用。同时由于独立董事的经济激励来源于公司财务,而公司财务的支出必然要经过公司经营管理层的同意,这样一来,坚持公正履行职责的独立董事必然会因为约束管理层的行为,而导致管理层不向其支付较高的经济报酬,而那些为获得高额报酬而不切实履行职责的董事则会收到上市公司的高额报酬。

4 完善我国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对策

4.1 完善独立董事任职资格制度。建立独立董事任职资格是独立董事制度建立的基本要求,也是规范独立董事人员结构的主要形式。基于独立董事的职能要求,独立董事必须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才能胜任独立董事工作:一是要限定独立董事的年龄。目前我国法律对独立董事的专业背景以及工作年限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对于独立董事的年龄问题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这样很难保证独立董事能够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公司的具体治理决策中。比如根据2011年中石油的独立董事年龄为82周岁,这样的高龄很难保证其能够接受新的管理思想,能够有足够的精力用于公司治理,因此在具体的实务中一定要严格限定独立董事的年龄;二是明确独立董事的工作时间。独立董事的工作就是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而进行监督的前提就是要对公司的业务全面了解,这就需要独立董事要消耗长时间的工作,因此要对独立董事在公司的工作时间进行硬性规定;三是建立独立董事资格考试制度。对于参与独立董事的人员要进行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后才能从事独立董事的相关工作。

4.2 建立与完善独立董事激励和约束机制。首先要完善独立董事激励机制。基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处于刚起步阶段,因此在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下,我们要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建立多样化的报酬激励制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年薪制,提高独立董事的薪酬待遇。另一方面要给予独立董事一定的股票期权,当前独立董事获得股票期权必须建立在良好地完成了独立董事义务的基础之上;其次创新市场监督机制。公司设立独立董事的根本目的就是希望独立董事发挥监督作用,促进公司治理模式的进一步优化,维护投资者的权益,进而增强公司的融资能力。为此选择综合能力强的独立董事是提升企业经营能力的关键。检验独立董事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市场监督,利用各种媒体平台让公司员工参与到对独立董事的评价中;最后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公司的巡查力度,加强对独立董事的监管。

4.3 优化独立董事结构,提高独立董事的地位。对独立董事是否要占到董事会人数的多大比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证性的研究成果,但是从当前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历程看,提高我国独立董事人数和比例,加大会计专业人士的比例是发展独立董事的必然趋势:首先提高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要想发展作用,就必须要提高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人数,为此笔者建议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不应低于50%;其次要提高会计专业独立董事的比例。公司治理工作的复杂性要求独立董事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尤其是较深的财经知识,因此独立董事要本着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原则,通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参与到具体的职能工作中。

4.4 规范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地位。独立董事最大的特点就是具备独立性,其不仅是身份上的独立性,更多地是体现在权力上的独立性。如果独立董事丧失了独立权,那么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要规范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地位:一是要建立独立董事提名委员会制度;二是实施累计投票制度。采取累计投票制度可以有效解决公司中存在的一票独大的现象;三是要对独立董事关系密切人范畴进行定义。严格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刘李胜.上市公司治理独立董事制度[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2]李悦.论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D].云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0.

[3]胡艳,赵根.投资者关系管理与信息不对等――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02).

公司治理对独立董事制度的影响

独立董事

独立董事与审计

公司独立董事述职报告

公司独立董事述职报告

公司独立董事述职报告

独立董事设置与工作细则

独立董事制度

“独立董事 法规 ”

独立董事制度

《公司治理与独立董事.doc》
公司治理与独立董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