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总结

2020-03-02 20:37:5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城乡关系透视

城乡分离,相互封闭:前工业社会:城市是手工业的集中地和农产品的集散地,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农业和农民在经济上处于支配地位,但政治上受压迫

城乡对立 :工业社会:机器化大生产要求生产要素集聚,因此这一时期是大城市空前繁荣的阶段,城市数量和规模都有很大的增长,城市和工业取得了在经济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农业多被忽视而先陷入衰退,城乡差距拉大

城乡走向融合,差距缩小:后工业化社会:城市产业结构从工业为主向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变,工业生产地向农村地区转移,农村城镇化启动

城乡一体化:信息社会:城市成为信息流通、管理和服务中心,超级城市裂解,中小城镇崛起,农村城镇化处于较高水平,农业实现现代化,城乡实现一体化

田园城市

主要特点是中心部分有花园,建成区被农田或绿地隔开,内有道路和铁路相连

(1)第一代卫星城—卧城:依靠母城(2)第二代卫星城—半独立的卫星城:对母城依赖性仍很高(3)第三代卫星城—新城:规划扩大,设施完整,社会就业平衡 *《马丘比丘宪章》

1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城市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并将理解和贯彻这一关系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2不能将城市机械地分成功能区,目标应当是把已经失掉了的城市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并已经失去其活力和涵意的组成部分重新统一起来

3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改变了过去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进行描述的观点

4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为此后城市规划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1981年布朗《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

1992年《环境与发展宣言》和《全球21世纪议程》

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原则 具体的作用

本质: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对象的空间规划

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手段

①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②作为政策形成和实施工具③作为城市未来空间的架构

城市规划的任务特点

任务:是合理地、有效地和公正地创造有序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这项任务包括实现社会政治经济的决策意志及实现这种意志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同时也包括实现这种意志的工程技术,生态保护,文化传统保护和空间美学设计,以指导城市空间的和谐发展,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

政策性综合性长期性地方性可操作性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 内容: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要求,根据上层次空间规划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与发展方向,进行用地功能布局,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城市的各项工程设施,并提出近期建设的安排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任务特点

任务: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内容:1.论证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城市发展目标

2.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原则确定市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

3.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选择城市发展用地,进行城市总体布局,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 4.研究分析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 *城市总体规划任务内容

任务: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乡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近期和远期发展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内容1.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3.确定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发展规模4.确定城市的对外交通系统布局,以及主要交通设施的位置规模5.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公共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6.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7.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8.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9.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人防建设、抗震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规划10.确定需保护的风景名胜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城要编制专门的规划11.确定旧区改造,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步骤,提出改善旧城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12.综合协调市区与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统筹安排郊区建设,划定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13.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14.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 分区规划任务内容

任务: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的安排,以便与详细规划更好的衔接

内容1.原则规定分区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及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标2.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用地范围3.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度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位置和控制范围4.确定绿地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风景名胜的用地界限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5.确定工程管线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 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

内容1.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用条件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2.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3.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4.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和其他交通设施。规定各级道路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标高5.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确定地下空间开发的具体要求6.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和建筑管理规定 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

内容2.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3.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4.对住宅、医院、学校和托幼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5.根据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5.市政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6.竖向规划设计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城市用地的属性 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经济属性 法律属性

用地选择的原则 法制原则 《规划法》 《土地法》留有余地原则 新旧结合原则 合理使用原则 保护生态原则 保护文化原则

*特大城市中心(1)行政中心 (2)商业中心

(3)中心商务区

(4)文化中心

城市绿地的分类公园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居住绿地附属绿地生态景观绿地 城市绿地指标人均公园(公共绿地)面积≥8M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M

*城市性质的含义:城市性质是指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不同性质城市决定着城市规划的不同特点,对城市规模的大小,城市用地组织、布局、结构以及各种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水平起重要的指导作用

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1.整体协调,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 2.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时空发展有序 3.增强区域城市观念,重在区域整体发展 4.体现政策、突出重点、带动全局

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由平面规划走向空间规划

由静态规划走向动态规划 由形象规划走向调控规划 由模式规划走向特色规划 由专家规划走向开门规划由经验管理走向依法行政由城市规划走向城乡规划

口诀文字图例先细读 再看风象与水流 商业中心人气足

交通便捷好服务良好地段给居住

上班不必跑长途 工业用地重运输 污染大户须防护易燃易爆要隔离

转运便利建仓储公共绿地宜均布

滨水地带多种树 旧区新区要兼顾 文化遗产多保护 干道骨架要清楚 两侧用地须相符道路间距宜适度 一般内密而外疏 港口须有疏港路 生活岸线要留足机场进城走快速 端侧净空须关注高速公路不穿城 过境公路擦边溜

客运站场宜深入 编组站场城外布夏季凉风能导入 冬季寒风能阻住道路依山傍水走 相交尽量九十度 净污分置上下游 雨水尽量顺势流 四通八达有出路 抗灾避难易救护自然人文须借助 城市特色要突出

参考答案

1、水源保护地是重要的环境保护区域,禁止任何建设因此不能建设别墅区

2、自然保护区内不得建设以营利为主的宾馆、商业设施

3、河流中心岛屿布局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到,河道沿岸已经修筑了防洪堤。岛屿处在河道行洪区内。行洪区内不得进行城市建设,而该规划方案中将岛屿开发成度假村,显然不符合要求,同时对度假村的安全造成威胁,应迁出,保证河道行洪安全

4、油库布局不合理。车库属于危险品仓库,应选择在上凹地,或者是远离城市、相对偏僻的地方,该油库选址对城市其它功能造成危险,如周边的生活区、仓库区等

5、该油库布局影响城市安全,由于城市的主要出入口位于东部,油库一旦发生危险,会导致高速公路破坏,甚至切断城市对外通道,阻断城市内外生产生活物资的流动,使整个城市生命受到威胁。这是城市总体布局中必须避免的方式

城市规划概念总结

城市规划实习总结

城市规划复习总结

城市规划重点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总结

城市规划人员个人总结

城市规划人员个人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总结

城市规划复习总结[定稿]

《城市规划总结.doc》
城市规划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