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之歌

2020-03-03 18:28: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草之歌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草之歌》是一首现代诗。作者王宜振就小草这一随处可见、学生耳熟能详的植物,以小草自我表白的口吻,唱出了自己虽是一株弱小的小草,但非常自豪:不惭愧、不气馁、不灰心、不计较,自己向大自然索取很少,却能为天地间献出绿色,为大自然的需要做一丝奉献,为水土保持、治理沙尘、把祖国的山河打扮得更加美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抓住小草的特点,赞美了小草的奉献精神。整首诗文字优美、意境深远,形象感强,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全诗共七小节,可分为特点、贡献、生命力三部分来理解。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小草美景及古诗的含义,仅凭朗读难以深刻理解,需要教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并结合古诗的出处、含义来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读“渺”等七个生字,学会“计”等十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诗歌内容,学习诗歌中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知道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赞美小草的,体会小草的无私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对小草的喜爱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教学重点]

1、学习诗歌,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教学难点]诗歌的学习与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练习法等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观察小草,了解小草的基本作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文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草吗?能说说你喜欢小草的原因吗?(学生抓住小草特点进行发言)

2、过渡:在一千多年前的我国唐朝有位名叫白居易的大诗人曾写过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课件播放音乐)这首诗说明了小草的什么特点呢?

(学生说诗中小草的特点)那么,小草除了生命力强外还有什么特点呢?这些特点和我们了解到的小草的特点是不是一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来唱一曲“小草之歌”吧!(板书课题:17小草之歌) 【新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歌曲《赋得古原草送别》来引入新课,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让学生轻松愉悦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理清脉络,了解大意

1、听录音,默读诗歌,并按以下要求边听边划:

- 1

3、反馈学习情况。

(1)这小节诗写了小草渺小但不悲观的特点。 (2)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

A:“可我并不惭愧,并不气馁,献一点儿绿色在天地间闪耀。”在这一句中,从“惭愧”和“气馁”可以看出作者赋小草予思想感情,把它当作人来写。

B: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草当作人,让小草进行自述,显得亲切、生动、易懂。

C:在写作时,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一定的思想感情,可以使文章表达得更具体、生动、形象。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注意是否读出了小草的可爱、渺小,是否读出了对小草的喜爱之情。

4、试背诵这一小节诗歌。

5、小结第一小节的学习方,课件展示。

朗读——结合字词看修辞手法——理解诗句——小结诗歌内容——有感情朗读

(二)课件出示第

二、三小节内容,学习诗歌第

二、三小节。

1、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第一小节的学习方法,下面请大家按第一小节的学法学习第

二、三小节。

2、学生分小组自主交流学习。

3、反馈学习情况。(1)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A:小草地位低微,但并不灰心、不计较,向人们索取很少却奉献很大。 B:用的还是拟人的手法来赞美小草的特点。

C:朗读时,要读出小草积极向上、坚强、可爱的语气,要读出自己对小草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小结:这两小节诗赞美了小草无私奉献,从不索取的精神。

4、齐读和背诵第

二、三小节诗歌。

(三)课件出示诗歌,学习第四至第六小节诗歌。

1、过渡:你从诗歌的前三小节可以看出,它们在写法上和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都是用拟人的写法来写,在结构上相同。

2、继续用学习前三小节诗歌的方法学习第四至六小节诗歌。

3、学生分小组自主交流学习。

4、反馈学习情况。

- 345 -

小草之歌

小草之歌

《小草之歌》

小草之歌

小草之歌

小草之歌

小草之歌教案

小草之歌说课稿

《小草之歌》教案

《小草之歌》说课稿

《小草之歌.doc》
小草之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