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管理

2020-03-03 23:19: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论乡镇企业现状与今后的发展规划

摘要: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乡镇企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服务“三农”,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突出,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乡镇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很多困难,有些问题已成为乡镇企业生存的巨大障碍。因此,正确分析与规划乡镇企业的发展,采取有效措施,是乡镇企业继续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贡献的必要前提。

一、当前形势下乡镇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1、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层次低。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高,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品所占比重偏低。产品质量差、档次低,产品结构调整滞后于市场需求结构的矛盾相当突出。县区产业雷同,特色产业、比较优势和协作效益不明显。突出问题是第三产业总量不足、发展相对滞后。且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上,而科技服务、信息技术咨询等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第三产业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乡镇企业向集中连片发展仍有障碍。目前,受投入渠道少、土地政策制约和发展规划滞后等因素影响,乡镇企业向集中连片发展仍有许多困难。园区规划工作滞后。各类园区在功能和分布上缺乏统筹安排,园区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不够突出。此外由于少数园区在确定规模时缺乏可行性论证,加上招商引资工作做得不好,致使园区企业入住率偏低。人才短缺制约结构调整。人才短缺问题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之一。乡镇企业目前的人才力量已远远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影响开发和使用新技术、新工艺,使技术更新开发停滞不前,产品更新换代进展缓慢。

3、当前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迅猛,乡镇企业迅速崛起。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浪费、污染及生态破坏等问题,给环境、生态、健康等方面带来了区域性的、迅猛的冲击和压力。因此,研究乡镇企业用地中存在的问题,探寻乡镇企业用地合理化的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既是提升乡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需求,也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十二五”时期,我国的乡镇企业发展要找准立足点,发挥适合国情的自身优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改善农村民生为立足点、落脚点,着力优化结构,加快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等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推进农民创业,显著增强乡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切实提高对“三农”的带动力。

一、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乡镇企业优化升级

1.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稳步发展精深加工,引导在农产品优势产区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形成产业集群,促进加工增值,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2.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等农村服务业。依托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拓展农业功能,发展休闲

农业;积极开展休闲农业示范县和示范点创建活动。同时,立足农村市场,积极发展物流业及生产、生活性等各类服务业。

3.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乡镇企业涉足新兴产业链条,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和扶持发展相关配套产业。

4.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发挥大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发展格局。加大产业集群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建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体系。

5.推进乡镇企业产业转移与承接。按照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东部率先发展等重大战略的要求,推动区域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全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继续推进乡镇企业东西合作,举办经贸洽谈活动,不断创新乡镇企业东西合作思路,逐步建立乡镇企业区域间互相交流、互惠互利、协调发展的新机制。

6.支持乡镇企业“走出去”。引导出口型乡镇企业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不断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支持乡镇企业扩大自营出口,积极开发适合国际市场的产品;支持乡镇企业发展跨国经营,设立研发和经贸机构。

二、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乡镇企业增长方式转变

1.加快技术创新。支持乡镇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研制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引导乡镇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缩小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形成企业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2.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乡镇企业培训机构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各种教育力量开展乡镇企业创业辅导和培训;培育和储备乡镇企业高素质人才和适用人才资源。重点抓好新型企业家、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高素质技术工人等乡镇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3.加强管理创新。强化内部管理,注重引进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广泛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推进国际管理体系认证。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标准,健全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消除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隐患,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和健康。

三、发挥乡镇企业支撑作用,促进“三农”健康发展

1.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乡镇企业通过村企互动、以企带村等多种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参与农民住宅投资建设,改善农村的居住条件;加强乡镇企业规划布局,加大环保投入,开展清洁生产,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和乡村面貌。

2.参与现代农业建设。引导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强与合作社、农户有效对接,完善利益联接机制,积极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设施农业和高效农业,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3.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大力发展各类农民创业和就业载体。降低创业门槛,为农村能人、回乡农民工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业提供工商登记、土地使用、资金、技术、信息和财税方面的政策支持。

四、实施节能减排,促进乡镇企业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

1.节约利用资源。严格遵守国家土地使用政策和资源利用、能源消耗标准,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统一规划工业园区和产业集中区建设,改善工业空间布局,促进基础设施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鼓励乡镇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鼓励专业服务机构为乡镇企业提供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等服务。

2.加强环境保护。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政策,遵守排污、治污、清洁生产和职业卫生标准,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坚决限制和淘汰资源消耗、污染大的乡镇企业。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新建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保证投产项目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严格控制过剩产能和“两高一资”行业盲目发展。对纳入环境保护、节能节水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的投资项目,按规定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

3.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积极应用节能降耗技术,促进重点节能减排技术和高效节能环保产品、设备在乡镇企业的推广应用。大力开发低碳产品,从产品的设计开发、加工制造到报废处理的各个环节,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污染控制和预防。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金融、环保、土地、产业政策等手段,依法淘汰落后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防止落后产能异地转移。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1998

[2]刘东辉钟涨宝:中国乡镇企业的兴衰与社会资本[J].湖北社会科学,2005.(1)

[3]鞠芳何恒远:试论乡镇企业的发展趋势[J].乡镇企业研究,2003年03期

乡镇企业管理

乡镇企业管理

乡镇企业管理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乡镇企业管理论文

乡镇企业管理社会调查

乡镇企业管理调查报告

乡镇企业管理论文

乡镇企业管理创新

乡镇企业管理答案一

《乡镇企业管理.doc》
乡镇企业管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