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答辩陈述稿

2020-03-02 01:38:1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我国民航运输业反垄断管辖权的分配与协调

选题 (将民航运输业作为切入点的原因)虽然民航运输业一直被认为属于自然垄断行业,但是在最近几十年来,放松监管是民航运输业的潮流。我国民航运输业的管理体制改革进程要快于电力、电信、铁路等自然垄断行业。民航运输业的自然垄断属性不断被削弱,可竞争性逐渐增强。目前,在民航运输业中,以空中交通管制、机场建设运营为代表的“基础设施”领域还具有较强的自然垄断性,而航空运输服务业务、航空保障业务、航空延伸服务等业务在理论上已经具备了可竞争性。所以民航运输业的竞争特点较为特殊。

(解决的问题)我国民航运输业的管理体制改革进程要快于电力、电信、铁路等自然垄断行业。民航运输业的自然垄断属性不断被削弱,可竞争性逐渐增强。反垄断法与反垄断主管机关在民航运输业管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由于我国《反垄断法》等法律并没有就行业监管机构与反垄断主管机关对被监管行业内的垄断行为的管辖权配置做出明确的规定,因此,民航监管机构与反垄断主管机关对民航运输领域中的竞争行为的管理有可能存在重叠或冲突。民航监管机构与反垄断主管机关的重复管辖可能导致民航企业的经营行为面临难以预料的法律效果,增加民航企业的运营成本,造成执法资源的浪费。

(观点)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结合我国民航运输业的政府监管体系、民航运输业的市场结构特点和垄断行为的表现,选择适合我国民航运输业的反垄断管辖权的配置模式,并对该分权模式的有效实施提供框架性建议。同时,希望通过对民航运输业反垄断管辖权的配置模式分析,对其他自然垄断行业中同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目前的研究成果综述

虽然有关竞争与管制以及竞争主管机关与行业监管机构关系的文献浩如烟海,但是直接论述民航监管机构与反垄断主管机关如何分配民航运输领域垄断行为的管辖权的文献寥寥无几:植草益著的《微观规制经济学》只是简单介绍了日本民航业的产业机构和放松规制的历程。吉帕.维斯库斯等著的《反垄断与管制经济学》分析了美国对民航运输业放松管制产生的效果和经验。魏修文的《共享抑或专属:网络型公用事业领域反垄断管辖权配置模式之选择》提出我国的网络型公用事业中的反垄断管辖权应该由反垄断主管机关专属享有。另外,丹尼尔.史普博、戴维.纽伯里、王俊豪、张昕竹、肖竹等人的著作虽然与笔者的研究范围或观点有所不同,却为笔者的研究思路和结论得出提供了丰富的论据和借鉴。

相关度较高的有:王志永的《中国民航市场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研究》介绍了民航运输业的基本经济特征,研究了我国航空运输产业的市场结构重组政策和分类管制政策。刘嘉旭博士的《民用航空领域反垄断法适用问题研究》认为民航领域中的各种垄断行为应该由反垄断法统一规制,并在遵循法律统一和执法机构统一的前提下,由反垄断主管机关主导、民航监管机构配合制定反垄断法在民航领域的专门指南或规章。曹建海的《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与管制问题研究——以中国民航运输业为例》分析了中国民航运输业的竞争和管制状况,阐述了政府过度管制下民航运输业的市场结构;吴晓兰的《我国民航企业的反垄断问题研究》归纳了民航企业垄断行为的表现形式,探讨了对民航企业实行反垄断的必要性。这些文献只是简单涉及了本文要解决的问题,相关论述并不是很充分,但是其文章的观点和分析方法为本文提供了必要的借鉴。

本文可能存在的亮点

第三章中对我国民航运输业的市场结构及其对竞争产生的影响的分析。

第四章中对利用民航基础性资源实施的垄断行为的总结:不合理占用机场服务设施(长期占用机场登机口或登机廊桥);对航线经营权的垄断;囤积航班时刻。

第五章对影响我国民航运输业反垄断管辖权配置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和原则的归纳分析,以及我国民航运输业反垄断管辖权配置模式的选择的原因分析。

第六章对我国民航运输业反垄断共享管辖模式有效实施提供的框架性建议。

文章的结构及其内在逻辑性

文章结构

第一章,民航运输业的产业属性: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网络经济性、外部性、准公用事业性和军事性。

第二章,1.先介绍了我国民航运输业的监管改革与市场重组历程:

1987年—1996年政企分离、放松监管的初步改革阶段;

1997年—2001年对放松监管进行适度收缩的调整阶段;

2002年以来以对国有航空公司进行重组和对机场实施属地化管理为核心内容的深化改革。

总结:我国对民航运输业尝试进行的管理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该产业的中下游部门,即在与旅客、货主等利益主体直接相关的航空运输服务业务环节进行的。

2.其次介绍了我国民航运输业目前的政府监管体系:我国民航运输业的监管机构设置和监管措施(市场进入和退出限制,价格行为的监管,对航线、航班、飞机等民航运输经营要素的分配控制,空中交通管制和安全监管)以及这些监管措施实施的必要性(社会利益、国家利益、行业利益、消费者的利益)。

第三章,1.我国民航运输业的市场结构的分析:市场集中度较高、市场准入壁垒较高、产品同质性较强。

2.我国民航运输业市场结构对民航企业竞争行为的影响:1.高市场集中度和高市场壁垒方便了在全国市场或区域市场中占有支配地位的企业滥用其市场势力;2.高市场集中度使得民航企业更容易实现共谋,达成各种垄断协议;民航产品较强的同质性使得航空公司的竞争主要集中于价格、机场服务、航班时刻乃至航线经营权争夺方面。

第四章,介绍了我国民航运输市场中存在的垄断行为:

1.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索取垄断高价(高票价、高油价)、价格歧视、拒绝交易和独家交易。

2.达成垄断协议行为:利用价格联盟维持固定票价、联合抵制行为。

3.民航企业中的经营者集中行为:横向合并与纵向合并。

4.利用民航基础性资源实施垄断行为:不合理占用机场服务设施(长期占用机场登机口或登机廊桥);对航线经营权的垄断;囤积航班时刻。

第五章,着力分析我国民航监管机构与反垄断主管机关反垄断管辖权的配置模式的选择

1.行业监管机构与反垄断主管机关反垄断管辖权配置的一般模式(独立管辖模式、共享管辖模式)。

2.国外民航领域反垄断管辖权配置和协调方面的经验:美国、英国、日本。

3.影响我国民航运输业反垄断管辖权配置模式选择的因素(机构差异、竞争特点、所有制特征、现行的法治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4.我国选择反垄断主管机关主导的共享模式的优势和独立管辖模式不适合我国民航运输业的原因分析。

第六章,保障我国民航运输业反垄断共享管辖模式有效实施的框架性建议

1.职权法定:具体规定民航监管机构与反垄断主管机关在反垄断管辖中的职权。

2.独立的协调机构:监督民航监管机构与反垄断主管机关是否依法正确履行相关职权,两类机关在发生推卸责任、管辖冲突等情形时进行督促、裁定或协调,增进两类机关在执法时进行事前交流,预防两类机关被共同“俘获”等。

3.程序合作规则:受理、移交以及独立协调机构的作用、信息共享机制、处理意见相互通报。

4.法律责任:违反上述规则的应承担的责任

争议解决机制:解决民航监管机构和反垄断主管机关在处理意见(实体)方面发生的严重分歧或冲突;两大机关管辖权的无效判定。

结构之间的逻辑性

民航运输业的产业属性是我国政府对民航运输业实施监管的理论和现实基础,而民航运输业的产业属性和我国政府对民航运输业的监管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民航运输业的市场结构特点。我国民航运输业的市场结构特点会对民航运输企业的竞争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这种市场结构下,民航企业很容易实施垄断行为。由此产生一个问题:我国对民航运输业中的垄断行为由谁管辖?在解决了管辖权配置模式的选择后,就是如何保障这种管辖权配置模式的有效实施。

论文答辩陈述稿

论文答辩陈述稿

毕业论文答辩陈述稿

毕业论文答辩自我陈述稿

论文答辩陈述

论文答辩陈述

论文答辩陈述

论文答辩陈述

论文答辩陈述

论文答辩陈述

《论文答辩陈述稿.doc》
论文答辩陈述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