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发言稿范文

2022-11-10 来源:发言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休闲农业

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汇报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编辑整理:北京农家院网 发表评论:说两句 展示农家:

广告服务

一、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黟县是一个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县,境内生态环境良好,田园风光优美,灿烂的人文景观与秀丽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拥有丰富的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

黟县是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和开发乡村旅游最早的地区之一。

早在1986年,黟县依托西递古村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周边优美的田园风光,开发设立了西递旅游服务点,标志着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起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黟县提出了“围绕旅游抓休闲农业发展,抓好休闲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大了农、旅结合的力度,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国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和安徽省农业委、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目前黟县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十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即:

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观光游已成为乡村旅游的龙头;

以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五里、深冲为代表的旅游专业村不断发展;

以木坑竹海、打鼓岭等为代表的乡村生态休闲游正在发展壮大;

以龙池湾农耕文化园、竹海人家、秀里农庄等为代表的农家乐旅游效益日益明显;

以“猪栏洒吧”“南山堂”等为代表的度假体验旅游新业态正引领古村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以山地车、公路自行车、徒步、露营等为代表的乡村体育休闲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以摄影、写生、影视拍摄等为代表的文化、艺术创作专项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以柯村胡门皖南花猪、黑鸡养殖为代表的特色养殖业富民效益日益壮大;

以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金星工艺厂、民间工艺厂为龙头的旅游商品产业初具规模;

以4万亩桑园、2万亩有机茶园为基地、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华盛集团、惠达食品公司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带动致富作用日益显现。

目前,黟县境内共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景点22处(其中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2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旅游专业村6个、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4个、星级农家乐示范户17家,涉及全县8个乡镇;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家,省级1家;以木、竹等农副产品为原料的旅游商品个体私营作坊150多个,已形成四大类、1200多个品种的旅游商品系列,同时,发展了5个旅游商品购物市场和700多个购物摊点、门面;叶村、黄姑村、宏潭村、五里村分别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万亩蚕桑生产标准化生态基地荣获“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称号。2010年,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量突破400万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收入达24亿元,其中农民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直接受益3.8亿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直接对地方财政贡献率达30%,对地方税收贡献达34%,重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超7000元,其中67%来自休闲农业和旅游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已超过3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口的40%以上。我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业规模、财政贡献、带动效应、品牌影响、富民效应、业态发展、入境人次等方面发展成效显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县县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动力产业,成为扩大开放的先导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势产业、生态文明的绿色产业和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

二、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优势与潜力分析

(一)比较优势。目前,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全省乃至全国来看,无论从产业规模、财政贡献、带动效应、品牌影响、富民效应、业态发展、入境人次(2007年已超过10万)等方面来看,发展应当是成功的,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传统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更加彰显其自身的特色。一是资源一流、品牌一流,与国内其它类似县相比毫不逊色。二是连续四届举办的两大国际性节

庆活动和休闲农业展示活动,提高了黟县的知名度,培育了自行车、户外运动、摄影采风、写生修学、农业休闲等专项旅游产品市场。三是积极开展中法乡村旅游国际合作,并在法国先进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引进国内外品牌企业参与黟县乡村旅游发展,在促进古村落乡村旅游业态的转型升级方面,已取得初步进展。四是以旅游商品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农民家庭作坊为支撑,带动全民参与的旅游商品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基础,在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旅游综合效益方面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潜力分析。黟县地处皖南山区腹地,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的地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乡村资源保存良好,除西递、宏村外,黟县目前还保存有大量的有原住居民居住的古民居、古村落资源,仅黟县盆地就有古村落23个,古民居2000多幢,且周边田园风光优美,是国内罕见的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乡村的典型代表,也是最具有国际旅游市场价值和文化休闲旅游开发潜力的乡村旅游资源;二是黟县西北地区四乡4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生态环境绝佳,自然风光优美,山村风貌一流,人口仅2万多,发展休闲农业、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基本处在未开发状态;三是丰富的绿色农产品、土特产品和传统的手工艺为发展旅游商品产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有利于延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链,带动农村

一、

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方向

随着黄山市大旅游交通设施的改善,黟县的农业与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十分巨大,黟县已经将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写入“十二五”规划,作为“十二五”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抓手。十二五期间,我县进一步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把黟县打造成一个以国际市场需求为标准的世界级的国际化乡村旅游目的地。

一是以中法徽州乡村旅游合作黟县示范区项目为重点,依托黟县盆地内非遗产地古村落和农业生态乡村资源,打造高端的国际化农业生态型乡村休闲度假游新业态。

二是以黟县西北山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依托山区原生态乡村资源,打造国家级农业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区新板块。

三是以实施西递、宏村旅游综合提升工程为契机,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品牌影响,打造世界级的徽文化遗产地旅游区新典型。

四是以中国黄山国际山地车节为平台,依托一流的乡村山地车赛道,大力发展体育休闲、户外运动专项旅游项目,打造前景广阔的体育和户外休闲旅游新亮点。

心动了吧?美妙京郊游从这里开始:请进入京郊旅游线路超市!

推荐第2篇:休闲农业

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分析

摘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并结合现代旅游的一种高效农业。本文以东北地区的现代休闲方式和观光农业发展为中心,介绍了东北地区的生态旅游特色和资源优势,分析了东北地区休闲农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的发展状况和前进方向,探究了农业休闲旅游对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东北地区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东北地区 观光农业 旅游特色 发展策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农村、农民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旨在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发展为我国农村的环境建设和农业发展注入了生机。这种新型的农业旅游方式将地区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农村的风土民情结合起来,开创了一种高效、环保、多样化的农业发展之路。

东北地区农业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旖旎的冰雪之色、怡人的边境风光、壮阔的草原森林,这些充满豪情的自然资源特色吸引着无数游客。下面我们对东北地区的观光农业进行分析。

一、东北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状况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东北的景观自古以豪迈著称,其自然环境自然拥有壮阔激昂的特色。近年来,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乡村旅游、冰雪旅游、边境旅游、草原和森林旅游等皆打造出了自己的特色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生态旅游的发展对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就业、扩大开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东北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特色

第一,东北地区的景色以冰雪风光为品牌向外推广。每年1月5日开幕的“哈尔滨冰雪节”吸引数百万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前来观赏游玩,仅每年国外游客消费总量就超过20亿美元,而每届冰雪节的总收入更是多达70亿美元。滑雪、赏冰灯、做雪雕的乐趣让每一位前来观赏的游客流连忘返。而东北其他大型城市都有以冰雪为主题的著名公园或景区,像长白山天池、阿尔山冰雪度假村、莲花山竞技滑雪场等,吸引的游客不计其数。

第二,东北地区以草原森林资源为依托打造生态避暑度假旅游城市。呼伦贝尔草原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占80%,300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500多个湖泊星罗棋布,结合当地特色的民族节庆活动,组成了呼伦贝尔多样性生态旅游区。大小兴安岭则是喜欢森林养生和动植物科考的游客们的天堂。当下,森林和草原旅游十分切合人们追求的绿色生活、健康生活的理念,为需要释放学习

工作压力的现代人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方式。

第三,东北地区的观光农业以大中城市为目标,面向对象主要为大中城市的市民。近年来,农民艺术家赵本山先生将东北二人转艺术推向全国乃至世界,《马大帅》《乡村爱情》等系列电视剧不断热播,东北的乡村风情和带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色彩的文化赢得全国许多观众的喜爱,致使东北“农家乐”系列的旅游形式受到火热的追捧。许多城市人口在节假日来到东北农村感受来自剧中的氛围,坐热炕头吃农家菜,看大秧歌听二人转,吃土鸡,摘野果„„正是这种曾被认为“土得掉渣儿”的形式得到众多城市游客的喜爱。丹东凤城大梨树村正是这种形式的典型代表,“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这里以农业观赏为特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情,在这里可以享受田园诗歌般的美妙生活。

第四,东北地区的生态旅游富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味,也为这片白山黑土地增添了无限的色彩。东北地区边境省份共有全国53个少数民族,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柯尔克孜等10多个少数民族世代居住于此。充满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观光旅游的重点。以呼伦贝尔为代表的蒙古族特色、以沈阳故宫为代表的满族特色、以长白山为代表的朝鲜族特色、以驯鹿和雪原为代表的鄂温克族特色等等。广袤的东北大地养育了这些少数民族儿女,而这些少数民族也以自己的文化点缀着这片土地。

(二)东北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目标与方向

东北地区正处于老工业振兴与新兴支柱产业发展的重要阶段,生态农业旅游可以成为促进产业调整、带动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因此,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扬长避短,突出优势资源,打造出品牌与知名度,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世界闻名的冰雪休闲度假旅游区,国内一流的生态、冰雪、避暑、边境、民族文化旅游胜地,形成鲜明的特色。同时,注意以优质资源为核心,以中心城市为枢纽,不断扩大规模与覆盖面。辽、吉、黑三省及蒙东五盟市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突破行政边界与空间的格局,实现东北地区大范围生态旅游网络结构的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季节性过强,旅游旺季较短。农业观光与其他景观观赏最大的不同在于季节性明显。无论是赏花还是摘果,持续的时间都较短,时节一旦过去,旅游立刻进入淡季。而东北地区生态旅游主打的冰雪品牌更是被局限在了冬天,淡季期间游客数量稀少,旅游收入也相应的减少,而巨额的场地维护等费用给产业造成巨大负担。

二是观光农业数量众多,而项目过于单一。观光农业的火热发展导致很多投资者盲目建设生态园区,致使经济效益过于分散,收入下降。调查结果显示,全

国90%的观光农业园区处于亏损状态,东北地区的状况亦十分严重。而且受到气候、土壤等条件限制,东北很多观光园区的植物种类较少、生态形式单调,且雷同状况严重。

三是经营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较差。东北地区很多农业旅游产业处于小型民营资本进行运营,加上执法渠道不畅等原因,经营管理十分混乱,游客意见很大。而作为主要运营方式,很多“农家乐”不具备经营条件就开张,存在卫生条件差,服务质量差和“宰客”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东北地区整体的旅游形象。

四是不注重生态效益,环境破坏严重。生态农业旅游应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的原则,景区的开发应严格遵循这一原则。部分地区片面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不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过分依赖非自然的技术手段,大兴土木,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很多所谓的“废品”(如秸秆、粪便等)等资源没有被很好的利用。

五是没有确定的市场定位。东北地区的观光农业对客源市场的分析还不够到位,结果就是不能对旅游产品做出正确的商业价值判断,缺乏特色产品,致使旅游形象难以确定。同时,对于市场的变化没有产品的升级换代,旅客的重游效率很低、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三、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是科学规划,统一布局。生态农业旅游区的内容选择和市场需求在布局时皆应该统一考虑。首先应做到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区要突出当地特色而非盲目跟随风潮,避免盲目建设。其次要兼顾层次,尽量避免季节性明显问题,不同季节设计不同活动,可以尝试利用各个文化节日来设立不同的主题,增强景区的利用效率,提高收益。

二是理顺管理体制,提高服务质量。对于景区管理,宜采用“经济、行政、法律”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以法律为核心,通过经济调控和行政监管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也要对农民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营造让游客舒心的乡村环境,并对服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保证提供有素的服务。

三是加强环境保护,充分利用资源。新景区的开发应避免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破坏,主要采用添加、点缀的手段,而非损毁重建。例如,与其削平山头间旅馆不如山林之中隐映木屋。同时,相关部门应定期检查景区内水库河流的水质,对污染水源的单位进行处罚。另外,应在各个景区推广可再生资源或新能源的利用,比如使用沼气或太阳能等。

四是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仍处于低水平阶段,应该借鉴其他地区的开发经验,并结合本地资源形成自我特色。充分利用国内外实力雄厚的农业园区的高新技术与管理经验,使东北地区的生态农业旅游得到较好较

快发展。

以上就是我对家乡东北地区的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的一些理解和想法,希望和各位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分享,也祝愿家乡的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述.黑龙江省发展观光农业的若干思考.2006,5:105--107

[2]李长健.欧阳柳萌.旅游观光农业中的环境法律制度研究.社科纵横2011,2:50—53

[3]赵妍.浅谈我国观光农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农业科技通讯2011,12:42--43

[4]沈伶俐.辽宁兴城市观光农业管理浅析.吉林农业下半月.2010,3:90--91

[5]钟春艳.周连第.观光农业园的绿色营销策略.商业研究.2009,8:71--74

[6]高敏.长白山区域生态旅游规划的思考.城市建设下旬.2011,4:24--24

推荐第3篇:休闲农业工作总结

2009年休闲农业工作总结

和2010年工作安排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深入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建成开放了一批农业观光园、休闲农庄、设施农业示范园,积极开展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特色点等创建提高工程,休闲农业已逐步成为我区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亮点,进一步促进了全区经济的发展。

据统计,全区休闲农业点共接待游客62万人,同比增长7%,旅游经营收入1850万元,同比增长9%。

目前,全区共有休闲农业旅游点14家,其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家,乡村旅游特色点12家(2009年完成创建验收4家)。实现就业4280人,实现人均旅游收入2.3万元,均高于去年同期。

一、2009年工作总结

(一)启动了高水平总体规划。

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当今旅游发展趋势和我区休闲农业、民俗文化、尚武文化、红色旅游和宗教文化等五大特色,启动了由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百人思维(北京)科技技术发展中心和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XX区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目前已经完成中期规划成果论证。

(二)优化了旅游政策环境。

结合我区旅游发展实际和行业发展需求,制定出台了《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政策措施》及《实施细则》,特别针对休闲农业品牌创建,制定了扶持奖励办法,积极营造适宜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激发了全区休闲农业的内外发展潜力。

(三)加速了重点休闲农业项目进程。

1、XX园艺科技博览园项目建成正式对外开放,为西青休闲农业再添新景,游客接待量日渐增加。

2、热带植物观光园和XX花卉新建冰雕乐园,形成“冰火两重天”奇景,国庆期间一经推出迅速得到广大游客青睐,成为“十一“旅游新亮点,取得了良好的接待收益和社会反响。

3、民俗生态旅游区建设进一步加快,其中,禅寺一期主道场区各大殿主体均已完成,正在进行扫尾,目前已经试开放。东淀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已累计投资1.5亿元,温室区智能温室建设已完成并对外开放,农业风情园区的子牙飞虹桥已建成通车,游客中心、五色祥云广场、五谷丰登门以及鱼乐园、五谷园、葡萄园、百花园、荷香园、生态餐厅等主体工程建设已近尾声。

4、指导凯润食用菌养殖基地进行了旅游专项规划,了解项目建设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帮助协调解决,保障其顺利实施。

(四)强化休闲农业品牌创建,加大旅游设施建设。今年我们按照《关于大力推进全市旅游特色村(点)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着力落实xx乡村旅游特色点创建工作,深入基层指导帮扶各创建单位开展创建。

一方面,积极为原有的乡村特色点出谋划策,指导帮助其进行完善升级。在挖掘大柳万亩果园、冬枣等知名农业旅游资源上,丰富活动内容,树立特色品牌,提高基层单位和广大农户开展休闲农业的信心。其中,xx庄园、xx庄稼院依托xx村“天然氧吧”、“万亩果园”的自然环境优势,在完善配

套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真人CS、特色水果采摘、休闲垂钓、烧烤露营等游客喜爱的现代休闲活动内容,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休闲旅游,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8万人,旅游经营收入549.2万元;xx庄园发挥带动辐射作用,与周边xx农业观光园等形成联动,积极开展都市农业观光、城市小菜园、果蔬采摘等活动,全年共接待游客近10万人,旅游经营收入65万元。

现代农业观光园在积极开展名优蝴蝶兰花卉种植销售观光的同时,依托高村冬枣基地,引导广大枣农开展冬枣采摘旅游服务,既节省了枣农摘枣、储枣以及运输的成本,又解决了冬枣销路问题,实实在在地让枣农们感受到了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的好处,全年共接待游客近9万人,实现旅游经营收入481.3万元。

另一方面,积极推动x庄花卉、x庄花卉、x萝卜种植采摘基地和x凯润食用菌养殖基地等具备条件的休闲农业点开展乡村旅游特色点创建工作,落实资金保障,充实完善旅游要素,通过创建,使其整体接待水平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譬如,x花卉之乡作为我区乡村旅游发展较早、规模较大的旅游点,今年共投入809.5万元,新建了冰雕乐园,改造了游客中心,增加和更换了多处旅游标志牌和垃圾箱,使以花卉种植展销为核心的花卉旅游产业进一步壮大,有近3300多名农户转向了专门从事花卉生产和旅游纪念品的经营。广大市民和各地游客前来购花、休闲、游玩渐渐成为一股潮流,年接待量达280万人,带动花卉收入实现1.3亿元;

x庄庄园今年投入1075万元,新建了近5000平米停车场、6600平方米的奇石园,水冲厕所4座,完善水泥道路、游人通道以及绿化等近6万平方米,制作旅游标识牌50块;目前,花卉观光采购、棋牌娱乐、民间工艺品展销、奇石观光等一期旅游项目已对游人开放,全年庄园共接待游客5万人次,旅游服务收入达170万元。预计全部项目建设后,年旅游经营收入可达1500万元;总占地660亩的沙窝萝卜种植采摘基地为做大做强沙窝萝卜这一传统产业品牌,积极与旅游相结合,今年共投资168万元,新建萝卜种植采摘棚200个,新铺采摘区游客通道1.2万延米,新建了游客中心,制作了沙沃萝卜基地宣传牌、全景图导览图以及标识标牌等,延伸拓展了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儿、租农家大棚、种农家地儿、采农家果儿(包括沙沃萝卜、枣等无公害蔬菜水果等)、钓农家鱼、当农家人儿等休闲旅游功能,不仅游客络绎不绝,更使x萝卜也从去年的0.4元/斤,提高到4元/斤,翻了近10倍。全年基地共接待各地旅游者近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66万元;占地面积1500亩的x食用菌养殖基地,作为北方较大的农、牧、沼、菌、鱼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今年共投入1189.3万元,完成了游客接待中心320平米、水冲厕所5座、游客餐厅1580平米,制作旅游标志标牌近50余块,科普教育、休闲旅游功能初步显现,全年接待各地参观旅游和学习考察团队2万人,旅游收入近百万元。

(五)推广规范化管理,提升休闲农业服务水平。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精心组织筹备,继续加快实施四年

2000名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工程。通过培训,已经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乡村旅游管理人才和掌握致富专业技能的服务人才。今年以来,共开办培训班七期,完成培训农民近600人。

(六)加强宣传促销,扩大休闲农业知名度。

在旅游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发挥宣传的引导造势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我区高度重视休闲农业旅游宣传促销工作,一方面是以节庆活动为平台,借助媒体的宣传优势,加强对我区休闲农业的宣传。围绕休闲农业资源特色,相继成功举办了09中国·萝卜文化旅游节、张家冬枣节,创办了首届中国x曹庄花卉生态旅游节、金秋旅游节等节庆活动。特别是在下半年金秋旅游节期间,我们精心策划了旅游节新闻发布会,通过市旅游局邀请了新华社、中国旅游报、日报、晚报、新报、x电视台、电台以及x网等10多家媒体,对全区包括休闲农业景点在内的20多家旅游景点进行了专项集中推介,发布信息近百余篇,其宣传辐射面和宣传效果创下了历年之最。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品的投入和传播力度,今年总计投入50余万元,制作出版了首张旅游宣传片、旅游指南和2010年旅游周历,内容涉及景区介绍、节庆活动、特色商品、采摘指南等,由于针对性好、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推出后深受游客欢迎。在继续参加各大旅游交易会和推介会的同时,我们在确保传播效果上也做了大量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宣传资料广泛地派发到市内主要星级宾馆饭店、区内主要景点、旅行社、大型商场,全年累计发放光盘8000余张、指南7000余册,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存在问题

我区休闲农业工作就整体而言,尚处发展和提升阶段,还存在着布局不尽合理、设施比较简陋、特色不够鲜明、服务尚欠规范、卫生状况有待改善等问题,主要有:

1、科学规划重视不够。目前,我区尚未制定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各休闲农业点在内容和性质上存在设计雷同、功能不配套、市场定位不明、简单仿效、粗放经营的现象。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存在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

2、档次不高,品位偏低。目前,我区部分休闲农业点发展规模较小、档次偏低、品牌单一,设施简陋、内容不够丰富,生态、文化内涵不高,社会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缺乏吸引力。

3、宣传促销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休闲农业点在宣传推介的形式、载体、信息化方面发展比较滞后,主动搜集旅游信息资讯的敏感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开拓力度,力争促销活动的多元化发展。

4、从业人员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休闲农业点在开展旅游经营活动时,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缺乏食品卫生安全、文明经营、礼节礼仪接待等技能知识,服务质量还不到位。

推荐第4篇:休闲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 期末论文

题 目:天津市休闲渔业产品的创新

课程名称 休闲农业 任课教师

邵逸甫 学生姓名 学 号 0907074124 系 别

人文 专业班级

旅游管理一班 成绩评定 休闲农业期末论文

指导老师:邵逸甫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城市化速度的加快,旅游消费需求大幅提升,而休闲渔业作为休闲旅游的一种方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本文对我国现有休闲渔业产品进行系统分析,并与西方发达国家现有的休闲渔业产品做一比较分析研究,结合天津的基本情况,提出一些新的休闲渔业产品类型,并加以分析。

关键词:休闲旅游,休闲渔业,产品开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多。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去亲近自然,体验农家生活,休闲农业正成为一种时尚,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而休闲渔业作为休闲农业的一种方式,也逐步发展起来。

近年来,我国休闲渔业发展势头强劲,在为渔民提供就业机会,为社会提供升级消费产品,增加渔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休闲渔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渔业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

而天津市位于沿海地带,水资源丰富,沿海地区结合捕捞、渔民减船转产转业和保护渔业资源的需要,发展具有海湾城市型特色的休闲渔业,建立集郊游、垂钓、鱼鲜品尝等于一体的休闲渔业景区,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光临和参与。 1.天津市休闲渔业的发展状况

天津市近年来渔业资源严重匮乏,为保护渔业资源,限制海洋捕捞量,海洋捕捞量由2003年的4.1万吨下降到1.09万吨,连续7年负增长;水资源稀缺、水质污染严重、养殖面积增长空间受限,使水产养殖业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制约了天津市渔业经济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调整渔业产业结构、转变渔业增长方式的战略选择,休闲渔业产业应运而生,并在天津市蓬勃兴起,形成了新的产业。

2009年天津市休闲渔业取得新进展,为了促进观赏鱼的发展,提升观赏渔业的发展水平,东丽区制定了扶持观赏鱼渔业发展暂行办法,该办法的出台,极大地调动农民养殖观赏鱼的积极性,观赏鱼年产5亿尾,同比增幅97.99%。产值达到1.4亿元,增加值达到6937万元,围绕京津两大城市的区域特点和在“三北”地区的地理优势,积极培育渔业新兴产业。在水产品经济价值增加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引导观赏、垂钓、休闲渔业发展,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目前观赏鱼进出口已经在天津形成北方的交易中心,观赏鱼的规模养殖和经济效益日趋明显。全市各种不同规模和形式的垂钓园区,面积达到万亩以上。休闲渔业已成为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休闲渔业是实现天津市及滨海新区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渔业现代化、保证渔民增收、实现人和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2.国外休闲渔业的发展经验

20世纪60年代,体闲渔业诞生在拉美加勒比海地区。70- 80年代,在一些社会经济和渔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以及台湾地区,体闲渔业开始盛行、发达。日前,体闲渔业在许多国家己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

国外休闲渔业主要是以休闲垂钓为主,比如美国休闲渔业就只包括以娱乐或健身为目的渔业行为,含陆上或水上运动垂钓、休闲采集、家庭娱乐,以别于商业捕鱼行为,但并不包括渔村风情旅游的内容。虽说国外休闲渔业的产品比较单一,但由于其发展时间长,经验丰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2.1制定合理的规划 休闲农业期末论文

指导老师:邵逸甫

国外的成功经验,特别是规划、组织、管理值得国内学习、借鉴。许多年来,我国不重视休闲渔业资源的管理,缺乏休闲渔业发展的规划,导致休闲渔业的发展滞后,商业的无序竞争,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都严重影响了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

2.2重视渔业的养殖技术研究和新品种开发

目前渔业养殖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尤其是无法生产出品质良好,足以与野生品种竞争的鱼,以至于高档次的特型、特色、特体、特质的名优种类培育工作基木上没有进展,这些从另一个方而制约着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因此,在鱼的养殖技术研究和新品种开发的问题上,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2.3对休闲渔业的配套设备没的研究和开发

国外休闲渔业的发展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休闲渔业者支持着渔具批发商、渔具店和运动器材店的发展,也能够提很多就业机会,而我国的渔具和配套设备几乎60%以上都靠进口。所以必须加强休闲渔业配套设施的研究和开发。 3.天津市休闲渔业产品的创新

休闲渔业是根据市场需求,通过资源优化整合配置,将旅游业与渔业有机结合,实现

一、

二、三产业相互转化,创造出较高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实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新型产业。根据天津市的休闲渔业发展状况,我们针对不同的市场设计了两种休闲渔业产品。 3.1渔家乐

渔区民俗民风及生产显然与内陆不同,对游客有一定吸引力。为满足旅游者求异猎奇的心理,提高渔民的收人,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我策划了“吃住在渔家”渔家乐旅游项目,选择一批有闲置的空房且住宿条件比较好的渔户进行了软硬环境的改造和配套建设,把家庭住宅装修成旅店接待留宿的游客,使其符合“渔家乐”旅游项目接待游客的要求,并对参与“渔家乐”旅游项目渔户的安全、卫生、治安、环境、价格、经营等进行了规范,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渔家乐旅游项目主要内容包括: (1)做一天渔民活动,亲身体验渔猎情趣,白天随渔船出海,在渔民的指导下,布网、下笼、钓鱼,享受自己动手的欢乐,海上用船、渔具等由房东提供;(2)住在渔家,安排住在设施简单但干净整洁的海边渔家,有单人床、双人床,配套设施有公共 淋浴和冲水厕所等;(3)吃在渔家,没有固定的菜单,菜品也依据客人的喜好而定,主要是海鲜,包括鱼类、虾蟹类、贝类、肉类、蔬菜类等,独具渔民特色,房东还提供鱼浆、虾酱等特色海味,有兴趣的客人还可以与房东喝上两盅。(4)乐在渔家、饭后茶余,游客可以看电视,唱卡拉OK,与房东天南海北的聊天,也可以走访渔区的任何一家渔民,可以在街头散步,可以到沙滩的海滨拾贝等。渔家乐 项目,与渔民同住同乐,并参与渔业生产活动,游客充分体验沿海风情、风光和渔民生活,这种全新的体验,加上阳光、海水、沙滩的自然背景,对久居大都市的人们,对与渔区生活有着截然不同生活方式的旅游者来说,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

适合人群:主要针对天津、北京的青年、中年人群,这些人长期居住在城市,对渔区的民俗和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好奇,而这个项目能满足他们的猎奇心理。出海捕鱼是个充分参与的项目,这对于充满活力的青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渔家吃住,和房东天南海北的聊天,这对于想要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中年人群有很大的吸引力。

推广地点:针对青年人群爱上网的特点,我们可以在比较火的人人、微博等休闲农业期末论文

指导老师:邵逸甫

社交网站以日志、照片等方式进行推广,这样可降低推广成本。对于中年人群,我们可以在写字楼、居民区进行宣传,同时也要和旅行社进行沟通,在旅行社对目标客户群进行宣传。 3.2我的鱼塘

天津近海渔业养殖业发达,分布着大量的网箱,网箱养殖业形成的海上渔排成为一条独特的风景线。我们可以以这些网箱为基础开展观光,垂钓,养殖等多种活动。我的鱼塘项目主要活动有:(1) 把网箱租给游客,按照游客的要求来引进些特色的鱼、虾、贝类等,游客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自己养殖和委托渔民来养殖。(2)游客可在自己的养殖区内或公共垂钓区内进行垂钓和捕捞,捕捞后即可现场烹制,体验鲜活海产品的味道;也可带回家进行加工。(3)在网箱养殖区内合理规划,设立快艇等交通工具,和饭店、商定等旅游设施,来满足游客的各种需要。(4)还可以在网箱养殖区内开展一些能够让游客充分参与的娱乐活动,比如垂钓大赛、鱼种的辨别、养殖大赛等,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活动内容,还能够增加游客的海产品知识。我的鱼塘项目,游客既能钓鱼休闲,观赏海景及各种形状奇特的海洋生物,又能饱尝鲜活海产品美味佳肴、购买海货,使之成为一个海上乐园。

适合人群:我的鱼塘项目主要针对青少年市场,它是一个能够使游客充分参与的项目,能够满足青少年爱体验,爱玩的特点。其中养殖这个活动是网上流行的农场游戏的现实版,对于常玩农场游戏的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推广地点:和上一个项目一样这个项目也可在网上进行推广,以节省成本。另外还需要在学校(主要以大学为主)进行宣传,大学生时间充裕,这个项目花费也不多,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很符合大学生的特点。还有就是在旅行社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吉亭,R.J.Morrison,R.J.West从世界休闲渔业出现的问题看中国休闲渔业的发展 中国渔业经济2005年01期

【2】 刘雅丹 澳大利亚休闲渔业概况及其发展策略研究中国水产2006年03期 【3】 陈思行 美国休闲渔业现状 北京水产 2005年01期

【4】 柴寿升 张佳佳 美、日体闲渔业的发展模式对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的启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7年01期

【5】 天津市水产学会 天津市二〇〇九年渔业经济形势分析 【6】 傅志茹,宋香荣,闹峥,孙文敏,张毅,王素花 发展天津特色休闲渔业 中国渔业经济 2009年03期

【7】 穆晓 国外休闲渔业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第20期

休闲农业期末论文

指导老师:邵逸甫

推荐第5篇:休闲农业调查报告

南昌市休闲农业实地考察报告

毛主席语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现在不仅是我们要往前跑,政府领导也在推着我们往前跑。”这几句话是休闲农业业主们的感慨。他们说得多好啊!看来我市发展休闲农业的积极性已经调动起来了。于是我们打起背包,深入农庄,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虽然天下着雨,山路崎岖,道路泥泞,车子老旧......但是这些困难丝毫没有挡住我们对工作的高度热情,我们也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着往前跑。

一、调研概述

在调研期间,我们走访了20多家农庄业主,一家一家地进行实地考察,面对面地与农庄业主进行交流,从而使我们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找到了突破口。

二、调研对象

国鸿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国旺实业有限公司、湖光山舍田园农庄、青岚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清晨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怪石岭生态公园、神龙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江西达仁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南昌菜园、世外驿站、香樟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菲莎谷农业有限公司、花园一号、佰源生态、剑霞锦绣蔬果有限公司、易氏农业公司、海湾龙庄、凤凰沟景区、玉明生态农庄、磊鑫农业公司、金盘农业、梅仙山庄、山川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扬帆休闲农庄有限公司、西湖李

- 1

一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在我们走访的这些农庄,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可以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海湾实业植入了红色文化及抚河文化;梅仙山庄植入了古色文化;湖光山舍打造了民俗文化;西湖李家植入了农耕、道德和民俗文化;怪石岭挖掘了古代琴仙《伯牙》的故事,作为文化主线,穿插在景区的山水之间。金盘、神龙收集了不少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并将其融合到自己的产业中。绿色生态和文化的结合使休闲农业更具有生命力,彰显出我市休闲农业的卓然风采。 (4)农庄的自然美学和人文美学

以山岭为主体的怪石岭生态公园,青砖灰瓦的传统建筑风格统一融入到自然山水之间,使人感受到一种古朴、典雅、自然的气息。梅仙山庄的帅家大院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散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凤凰沟的花木和自然生态山林,具有一定的美学研究价值。土色土香的湖光山舍田园农庄总是让人感到那么熟悉,亲切。南昌菜园规模宏大,自然生态与现代人文相结合,将会成为一个南昌休闲农业的典范。按浙江乌镇水乡风格打造的清晨度假村,简略中显精致,传统中显时尚。 (5)养殖业和种植业突出特色,各显风采

在我们走访的这些农庄当中,特色养殖的例子有:扬帆农庄的贵妃鸡、珍珠鸡,世外驿站的瓦灰鸡,佰源生态的野鸭,凤凰山庄的孔雀、野鸡、鲟鱼、鳜鱼、长吻鱼等。

特色种植的例子有:梅仙山庄的高档水果——蓝莓,湖光山舍的热带水果——火龙果,金盘农业的胡柚和果粒橙,山川生态的红柿,达仁

- 3

辟旅游黄金线路等。

同时,业主们迫切期望能尽快地搭建起网络销售平台。在保留线下推广的基础上,能够实现线上推广。线上、线下这样一种双管齐下的营销方式,对于产品的推广可以起到很大的宣传作用。 关键词:专业人才

4、有的业主提到的问题很有前瞻性和专业性,已经开始在为今后的一个长远发展,做人才储备工作,这一点很超乎我们的想象。希望协会为他们多推荐休闲农业这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并希望协会提供或编撰休闲农业现代管理的书籍或资料。 关键词:学习交流

5、业主希望能够定期组织外出学习或考察,同行之间多沟通、学习,多借鉴别人的经验,做到取长补短,然后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休闲农业。

六、通过走访发现的问题

1、有的业主由于前期设计规划,没有聘请专业人员,仅凭个人的兴趣和意识,造成服务设施建设不规范,一边是资金短缺,又一边又是造成资金浪费。在项目规划上,缺乏自己的个性,没有突出亮点,相互抄袭的现象比较严重。

2、项目投入的重复性、雷同性比较严重。卖萝卜赚钱,大家都来种萝卜;卖青菜赚钱,大家都来种青菜,有种一哄而上的趋势,在产品投入方面比较盲目。

3、加强农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素质

- 5

2、在“十二五”规划期内,南昌休闲农业协会将建立6大产业集群,申请6至8个国家五星级休闲农庄,8至10个省级五星级休闲农庄。

3、在2013年十月份前筹建小额贷款互助担保基金,为帮助解决会员的困难提供小额贷款。

八、未来南昌休闲农业要体现的3个主要特点:

(1)科技

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科技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所以休闲农业要走现代科学道路,转变传统发展模式,搭上科技的顺风车。另外,要不断寻求创新,有创新才有突破,才能在众多的产业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像我们走访过的青岚生态农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果树种植全部采用滴灌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节约很多生产成本。果树种植全部规范化、合理化,修通了公路,将整片园区联系在一起。 (2)集中

休闲农业项目要集中,突出规模。在我们走访的农庄当中,各家的规模大小不一,大则几万亩,小则几百亩。无论规模大小,但是一定要形成规模,。不能太分散,要集中整治,这样不仅有利于管理,而且可以提升休闲观光价值。像我们走访的金峰茶园,茶园种植面积很宽广,将近有1万亩,都是集中在一起。漫山遍野都是郁郁葱葱的茶树,既可以形成景观效益,也有利于开展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3)环保、低碳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环保、节能、绿色、低碳”的理念越

- 7

上拉出一部分,用四两拨千斤的方法,拉动消费,例:消费100万的企业,奖励10万。这样市场大了,企业就会想办法扩大规模,员工每天有事干了,服务质量就上去了。

十、关于我们:

在南昌市休闲农业协会办公室成立以来的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到各大农庄进行走访调研,完成了这份5000余字的调研报告。

由于我们在之前,从未从事过休闲农业的工作,缺乏协会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只有在工作当中一边学习一边积累。一个月的工作时期,很难将协会成员存在的问题摸索得那么清楚,有许多事情还要进一步了解、完善,然后逐步解决。

这次实地考察,对于我们而言有很重大的意义。不仅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南昌现在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而且也发现了诸多的问题。这里反映的真实情况,对协会下一步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协会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为此,我们将协会打造成为休闲农业发展的“智囊团”,充当好休闲农业业主与政府的桥梁;当好我市休闲农业的“代言人”,打造整体形象,统一对外宣传,实现共同提升;做好我市休闲农业的“服务员”,维护会员的权益,解决会员的难题。为推动休闲农业提升做好服务工作,为发展具有南昌本土特色的休闲农业而努力奋斗。

- 9 -

推荐第6篇:休闲农业基本原则

休闲农业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先行与统筹发展原则。必须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做到合理开发、特色经营与滚动发展相结合,生产、生活、生态相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

2、坚持以农为本与共同发展原则。必须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培育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突出产业支撑能力与带动作用,并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切实保障农民的参与权和受益权,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3、坚持创新提质与差异发展原则。必须根据市场变化与消费者心理需求,围绕基础设施、服务功能、产品开发、趣味体验、环境景观、文化创意等进行持续创新,形成富有特色的主导产业、主题文化和主要市场,实现农庄提质增效和差异发展。

4、坚持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原则。必须注重农村原生态植被的保护和水土涵养,加强农业面污染源的防治与农村卫生条件改造,全面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和绿色防控技术,确保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稳定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庄可持续发展。

壹贰叁农业规划服务有限公司张好记

推荐第7篇:休闲农业政策法规

休闲农庄建设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休闲农庄是农业生产为基础,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企业形态,合理引导农庄发展是拓展农业多功能、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为了确保休闲农庄健康发展,实施对休闲农业企业的管理,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规范批准单位:国家农业部

1 总则

1.1本规范适用于全国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休闲农庄的规划建设。

1.2休闲农庄按用地规模可分为小型园区(5h㎡以下)、中型园区(5 h㎡至100 h㎡)、大型园区(100 h㎡至200 h㎡)、特大型园区(200 h㎡以上)。 1.3 休闲农庄规划建设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与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1休闲农庄

是指以山林、田园、湖泊、溪流、水库等自然景观资源为依托,以农、林、牧、渔等特色农业生产、加工、经营为基础,以乡土文化、农作生产、农村生活为引线,集生产、加工、经营、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等生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农业企业形态。 2.2 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也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形态。

2.3 休闲活动

在休闲农庄内开展的观光采摘、休闲垂钓、节事节庆等休闲旅游活动。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9664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 GB 9667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GB/T 15971-1995导游服务质量 GB 16153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GB/T 10001.1-2006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2-2006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T 15566-2007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18406.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GB 18406.2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

GB 18407.1 农产品安全质量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GB 18407.2 农产品安全质量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4 总体布局要求

休闲农庄布局必须全面贯彻遵循有关各项方针、政策及法规。总体布局的定位应在充分分析各种功能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各种功能系统,既要突出各功能区特点,又要注意农产品的不同成熟期,使之各功能区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4.1充分体现出提供农产品为主的第一产业生产、保护与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的3层次功能。

4.2从全局出发,统一安排;充分合理利用园区空间,因地制宜地满足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科普展示等多种功能需要。

4.3适当结合城郊休闲、农园生活和生产体验、乡土教育等功能,完善生产的基础设施,完善每个环节的高科技含量,配备各种旅游配套设施,以满足游客的旅游观光休闲需要。

4.4总体布局要兼顾软、硬件建设,而且要注重两者互相配合,以发挥建设示范作用。

4.5统筹规划,分期建设,有计划地分期实施,要有长远观点,逐步建设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

5 建设内容

5.1整体环境

5.1.1整体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 5.1.2整体环境优美,树木花草(包括农作物)占陆地面积的50%以上。 5.1.3建筑外观、形式、色彩、材料及空间尺度与周围环境协调。 5.1.4有完善的游览系统 5.1.5园内无裸土,无荒地。 5.1.6水面无污染

5.1.7公共场所无垃圾杂物

5.2功能分区

根据休闲农庄综合发展需要,结合地域特点,应因地制宜设置不同功能区。规划分区大体上包括入口区、服务接待区、科普展示区、特色品种展示区、精品展示区、种植采摘区、引种区、休闲度假区、生产区、设施栽培区等十二个区。休闲农庄必须划分入口区、服务接待区、种植采摘区、生产区四区。 5.2.1 入口区

用于游客方便入园的用地,大型休闲农庄一般建设两至三个入口。主入口区包括入口牌坊、入口停车场、服务建筑、导游牌、假山水池等。 5.2.2 服务接待区

用于相对集中建设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医疗等接待服务项目及其配套设施。此区可规划建设办公楼、游客服务中心、果品文化展示室、停车场等。 5.2.3 科普展示区

是为儿童及青少年设计的活动用地,以科学知识教育与趣味活动相结合,具备科普教育、电化宣教、住宿等功能。 5.2.4特色品种展示区

以各种不同的具当地特色的农业品种植展示区,为观赏性较强品种展示空间。

5.2.5 精品展示区 为精品农业种植区,可满足高端层次观光采摘者的要求。 5.2.6种植采摘区:

此区面积最大,是休闲农业园的基本用地。种植采摘区可以分为不同果品的采摘区,在景观营造上应保留农田景观格局,在不破坏农业景观的基础上规划建设适当的园林小品和游憩采摘道路。 5.2.7引种区

引进和驯化国内外优良的品种,建立优良农产品品种引进、选育和繁育体系。 5.2.8 休闲度假区

主要用于观光休闲者较长时间的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之用地。休闲农业园在合理的园区土地利用控制下可适当建设度假木屋,度假小别墅等住宿设施,延长游客在园区内停留的时间,增强休闲农业园的休闲度假功能。 5.2.9生产区

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区域,在园区其他功能区农产品供给量不能满足游客时可开放,生产区在景观建设、管理方面比其他分区要粗放。 5.2.10设施栽培区

进行农作物设施栽培的区域。

5.3活动项目

5.3.1项目组织安排合理,休闲体验主题突出,可参与性项目不低于5项。 5.3.2提供丰富多样的粮食、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的种植、采摘等休闲体验。

5.3.3有家禽、水产养殖饲养基地,提供喂养、垂钓等休闲体验活动项目。 5.3.4与当地地域人文特色相结合的休闲娱乐项目及农事、节事类参与性民俗活动。

5.4餐饮设施 5.4.1休闲农庄餐饮服务点和布局,应按照游览路线和园区实际条件加以统筹安排,凡是不靠近风景区或民俗村的园区,均宜设置餐饮服务设施。

5.4.2餐饮建筑除供游人进餐外,造型应新颖、独特,与乡村自然环境协调。 5.4.3餐饮建筑设计,应内外空间互相渗透,与园区景观相融合,并应符合现行《饮食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

5.4.4餐饮建筑的体量和烟筒高度不应破坏原有景观和环境。 5.4.5餐厅餐位数不低于50位。

5.4.6有传统民俗节日的特色餐饮,如月饼、年糕、元宵、粽子、腊八粥等。 5.4.7使用自产无公害农副产品比例达到80%以上,有典型农家菜、时令菜。

5.5住宿设施

5.5.1休闲农庄的住宿服务,应根据游客规模和需求,确定接待房间、床位数量及档次比例。

5.5.2住宿服务设施设计,应符合现行《旅馆建设设计规范》的规定。残疾人使用的建筑设施,应符合《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

5.5.3床位数不低于50张。

5.5.4 客房整洁卫生,无异味,卫生间设施齐全完好 5.5.5 客房有冷暖空调并能正常使用 5.5.6 卧具一律消毒处理并一客一换 5.6道路设施

5.6.1 休闲农庄外部可进入性强,到达园区的道路交通状况良好、便利。 5.6.2 内部交通通达性强,具有独立的生产(消防)通道、观光游览道路等。 5.6.3有与车位需求相适应的停车场。 5.6.4道路网设计必须满足农业生产、农产品观光采摘、环境保护及职工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需要。

5.6.5休闲农庄内部主路路基宽度一般按5.0~7.0m进行设计,其纵坡小于8%,横坡小于4%。

5.6.6休闲农庄内通往各功能分区的道路路基宽度一般按3.0~5.0m进行设计,其纵坡小于12%。

5.6.7休闲农庄内步游道路宽度一般按1.0~3.0进行设计,不设阶梯的人行道纵坡宜小于18%。

5.7水电设施

5.7.1有符合环保标准的污水处理设施或中水设施。

5.7.2休闲农庄给水方式,有条件的可采用集中管网给水,也可利用简易管线自流引水,或采用机井给水。

5.7.3给水水源可采用地下水或地表水,一般以地下水为主。排水工程必须满足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和雨水排放的需要。

5.7.4排水方式,宜采用暗管(渠)排放。污水排放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生活、生产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排放,不得直接排入水体和洼地。

5.7.5休闲农庄的供电工程,应根据电源条件、用电负荷和供电方式,本着节约能源、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进行设计,做到安全适用,维护管理方便。 5.7.6休闲农庄照明宜采用分线路、分区域控制,并将照明与防止消灭农业病虫害结合起来。

5.7.7在变电所和变压器的周围,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5.7.8供电线路敷设,一般不应采用架空线路。必须采用时,线路应尽量沿路布设,避开中心园区和主要景点,尽可能不跨越建筑物或其他设施。

5.8景观设施

5.8.1游览、休憩、服务性建筑物的位置、朝向、高度、体量、空间组合、造型、色彩及其使用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5.8.2与地形、地貌、山石、水体、植物等其他景观要素和自然环境统一协调;

5.8.3层数一般以一层为宜;起主题和点景作用的景观建筑高度和层数服从景观需要。

5.8.4亭、廊、花架、敞厅的楣子高度应考虑游人通过或赏景的要求。

5.8.5亭、廊、花架、敞厅等供游人坐憩之处,不采用粗糙饰面材料,也不采用易刮伤肌肤和衣物的构造。

5.8.6休闲农庄内景观最佳地段,土壤肥沃地段,不得设置餐厅及集中的服务设施。

5.8.7景观小品的位置、高度、体量、风格、造型、色彩要与整体环境相适应。

5.9卫生设施

5.9.1各类场所卫生达到GB9664规定的要求,餐饮场所达到GB16153规定的要求,游泳场所达到GB9667规定要求。

5.9.2公厕数量与接待能力相匹配,布局合理,设施设备应达到GB/T18973-2003规定的三星级及以上旅游厕所标准。

5.9.3配备数量满足需要的垃圾箱,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及时,日产日清,集中处理。

5.9.4食品卫生符合国家规定,配备卫生消毒设施,不使用造成污染的一次性餐具。

5.10配套服务设施

5.10.1 游客中心位置合理,规模适度,具备提供信息、咨询、游程安排、讲解、教育、休息等旅游设施和服务功能。

5.10.2 公共服务道识系统完善,标识标牌布设合理,规范醒目。标识牌和景物介绍牌布置合理,能烘托整体环境。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置应满足GB/T10001.1-2000和GB/T10001.2-2002的要求。

5.10.3 设立旅游购物场所,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秩序良好。旅游商品种类丰富,地方特色突出。

5.10.4 咨询与投诉管理制度规范,有咨询、投拆接待人员,游客的问讯能得到及时解答。

5.10.5 建立电子商务系统平台,具备网上查询、预定、支付等服务功能。 5.10.6 设置邮政、银行服务设施,布局合理,外观易于识别,与环境协调性好。

6 经营管理

6.1管理体制

建立职能完善、灵活高效的管理机构,解决好休闲农庄的建设和管理,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休闲农庄的建设要实行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对施工和监理单位进行公开招标,对每一个具体项目的管理进行量化,明确职责,实行层层岗位责任制,将责任分解到具体的人员,在休闲农庄建设期间成立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相关现行的规范和标准,将质量管理贯穿到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

6.2项目管理 6.2.1工程管理

工程设施建设实行招标的形式进行,公开放标,公平竞争,择优录用,既保证质量,又保证投资较少。在建设的过程中,加强监督,直至完工验收。 6.2.2资金管理

保证有偿资金的按要求偿还;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制度,保障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项目按照批准的内容施工;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核查、政策、制度的执行情况;监督财政资金应用和管理是否符合规定。保证各项资金的使用的合法、合理,杜绝挪用、滥用资金情况的发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项目资金属专用资金部分,必须实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 6.2.3组织管理

休闲农庄的开发、建设、管理、运营须按照开发运营市场化、融资渠道多元化、经营管理现代化的总体原则,建立符合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的开发运营体制。

在农庄建设期间成立项目协调领导小组,项目协调领导小组下设专项工程指挥部。专项工程指挥部下设计划财务部、材料供应部、工程技术部和办公室。 6.3人员培训

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对农庄的决策者、组织者、经营者需进行必要的知识、专业技能、管理技能、职业道德、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农庄的服务人员、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导游等尽可能安排下岗人员、转型人员,同时向社会公开招聘,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培训,定期岗位培训或轮训,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始终把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放在第一位,以适应农庄发展的需要。

7综合效益标准 7.1经济效益

7.1.1休闲农庄必须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体,农业生产经营应占到整个农庄收入的50%以上。

7.1.2休闲农庄年接待人数2万人次以上。

7.1.2休闲农庄年直接收入(指发展休闲农业所获得的直接收益)50万元以上。

7.2社会效益

7.2.1休闲农庄直接吸纳劳动力就业30人以上。 7.2.2休闲农庄间接提供劳动力就业50人以上。 7.3生态效益

7.3.1休闲农庄绿化美化好,生态环境优良,绿色植被(含农作物)占整个农庄面积的60%以上。

7.3.2原生态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庄园内无裸土、无荒地、水面无污染、园公共场所无垃圾杂物

附录 本规范用词说明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对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

推荐第8篇:休闲农业论文

生态休闲农业创意理论研究与案例探讨

摘要:休闲农业是结合当地田园景观、自然环境资源以及农村文化,配合各种农业生产和体验活动,在活用农村资源、维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原则下,由改善生产结构、提供游客服务的休憩环境,达到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改善农民生活,进而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受益及教育的目的。笔者认为,休闲产业是一种能够提供各种相关服务,满足人们休闲需求的多元性产物。

关键词:创意农业; 休闲农业;古代农业;农产品开发;农耕文化;农业推广与提升

当今世界,创意产业已经不再是一个理念而已,而是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在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已经成为一种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策动力。创意农业的核心是对特色传统农业的再创造和对其优势的再放大。发展创意农业对我国农业发展意义重大。在全球范围内,创意产品的营销和服务已经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并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经济新生点。未来我国的农业创意产业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和效益空间,为推动“三农”发展开辟创新之路。

(一)创意在生态休闲农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中国,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农业,统称为“现代农业”,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最精华、最核心、最能体现其发展水平和方向的部分;而“创意农业”是休闲农业高质量、高品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理念,是方法,也是途径。创意是创意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富含创意、智力密集是创意农业的首要特征。创意又是一种智力劳动,创意农业产品凝聚着人的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技术不能替代创意。因为科学技术一进入农业,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求。

创意农业是一种与文化产业想融合的新型业态,它充满了创造力、想象了和艺术感染力,既具有创意产业的共有属性和特征,也具有农业特色。创意农业创意的对象是农业,而创意农业则以农业的产中、产前、产后全过程的投入品(技术、品种、及物资等)、生产过程及产出品为主要创意对象。将单纯的农耕文化结合起来,将农产品与文化开发结合起来。将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过程赋予文化内涵和价值,给人以超越物质的精神享受,将会提高农业的文化附加值。

(二)生态休闲农业产业规划及总体环境的创意设计

与传统休闲农业相比较,新式创意农业在生态示范园的基础上,立足生态园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生态的休闲园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的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一生产一休闲一康乐一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与此同时,加强创意农业开发平台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创意农业投入力度,完善创意农业品牌机制,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笔者设计的一个创意农业项目区别于其他现代休闲观光农业,而是古代穿越式的具有古色古香特点的体验式旅游。初期分为四个特色体验点供游客选择。即以中国古代“汉朝”、“唐朝”、“宋朝”、“清朝”这四个鼎盛时期为背景,结合其各自独有的朝代文化特色,游客穿着自己喜爱朝代的服饰,并且可以用人民币兑换成其独有的朝代货币进行消费。期间可以给游客进行拍摄录制并且刻录光盘赠送给他们。让游客体验到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意趣。

项目效果图

第一期计划重点建设基础设施:按功能规划为服务区、景观区、种植区、养殖区、活动区等,并进行具体分区。基础设施围绕古代建筑特色进行构造。区内有古树、古井、菜园、小桥流水、手工作坊,栈道凉亭等构成农庄浓郁的诗情画意。还有建立各式的文化体验馆或者利用农场内和当地丰富的资源规划各式的艺术体验活动(如稻草工艺制品、鸡蛋彩绘等),让游客了解早期的农村生活并激发其创作能力。

第二期工程计划:立足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的自然景观及基础设施,重点建设以“汉朝”、“唐朝”、“宋朝”、“清朝”四个主题为背景的主游园区。每个朝代有各自所属的园区,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汉朝”以其丝绸之路而闻名遐迩,因此,“丝绸”在那个时期算是一大特色了。游客可以体验原汁原味的丝绸生产过程,种桑养蚕,织布做衣。“唐朝”则以其“唐三彩”为代表,结合此特点,此项目推出“手工窑坊”,游客可以制作自己喜欢的精美陶瓷制品。宋代以前,中国的茶道以煎茶道为主。到了宋代,中国的茶道发生了变化,点茶法成为时尚。游客可以自己采茶品茶,从中体验别具一格的“茶道”文化。“清朝”,那满蒙文化盛行一时,草原、骏马、渔猎等元素可以为游客带来非比寻常的感受。 这些创意设计集农业生产资源、农民生活资源、农村生态资源等要素于一体,在休闲农业产业中形成了必不可少的基础配置。同时,在一个大的环境下又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承与升华。 此创意项目有三个目标:一是直接经济效益目标。此项目是生态农业的一个新兴分支,是以农业产业为基础的。因此,获取直接的经济效益是观光农业最基础的目标,特别是观光农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尤为如此。二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理念。生态农业观光把改善生态、美化自然、造就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发展环境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三是示范观赏目标。离开了这人目标,就没有了生态农业观光。这一目标是“直接经济效益目标”的延伸。换句话讲,也是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三大目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直接经济效益目标”是三大目标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目标”既为长远利益拓展了空间,又是第三目标——示范观赏目标的基础。而示范观赏目标为基础产业提高了知名度,拓宽了市场空间,促进了“直接经济效益日标”的实现。

(三)与创意农业产业配套的创意农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培育

1、种植方式和方法的创意

在种植形式上打破传统农业“横平竖直”的一垄一行的种植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有特殊含义和图案的形状。如迷宫、地图形、几何图形等。 在种植区域上颠覆传统农业形式的规划,把种地按园区要求设计,成为观光园休闲农业园。园区内所有的农作物和基础设施,既能让人们观赏、休闲,还能生产农产品。有的地方还按这个思路,将园区的一条沟、一个谷都按景区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使游客的观光、休闲和农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 在种植的劳动主体上创意,通过完善一定的基础设施和宣传,农民和游客共同建设“菜园”,让游客自己决定种植农作物的品种,自己决定采摘收获的时间,从而将游客回归自然、体验农耕文化、休闲健身以及食用绝对安全、鲜活农产品等多种需求统一起来。

在种植载体上进行创意。打破农作物必须种在田里的做法,而是将选择(培育、驯化)合适的品种,种在不同形状、颜色的花盘里,让游客带回家摆在客厅里,阳台上。既能观赏,又能增氧、养眼,还能收获,食用绝对鲜、活、放心的农产品。

2、在种植品种及搭配上创意

在种植品种求新上创意。人们都是求新猎奇的,都是追求颜色鲜艳、气味芬芳的。所以,谁种植的品种能最早满足消费者这些需求,谁就能赢得消费者。如密云的紫海香堤等。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的颜色、高矮、大小等合理搭配上创意。生态休闲农业第一目标是观光休闲,所以种地就是建公园,也就是用艺术的思维和手法种植其中的一草一木,营造一山一水,使其和谐统一,成为景观。只不过传统园艺用的材料多是只有观赏功能的花草、树木和石料,而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用的材料,是既能观赏又能收获果实的农作物。但是,为了达到观赏的效果,必须选择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同颜色、单株大小、个头高矮等进行合理搭配,使之在整个生长季都能错落有致、赏心悦目、气味怡人。 通过成熟期不同的农作物合理搭配创意。观光休闲农业当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采摘。消费者的采摘欲望一年365天天天都可能发生,而农作物的成熟是有季节性的。这样,为了延长采摘期,尽可能每时每刻都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需要选择不同成熟期的作物品种进行合理搭配;在尽可能多的农作物品种进行搭配的基础上,还可以在农作物生长规律允许的范围内,提早或推迟播种期,从而使收获期更加延长;有农业大棚和日光温室的地方,还可以通过设施农业,将这种创意方法发挥的淋漓尽致。

3、在农产品的营销方法和策略上创意

通过各种节庆活动进行创意。如大兴举办多年的西瓜节,就是政府搭台、农民卖瓜,市民过节——在田间地头,又吃又喝又乐,又呼吸新鲜空气,大家一举多得。

通过观光采摘进行创意。开展观光采摘,实实在在是农民的一个伟大创意。因为在此以前的农产品,都是农民千辛万苦的收获下来,再百里迢迢运到城里。而开展采摘,农民省下了劳动力,又省了运输费;游客呢?既体验了收获的喜悦,又锻炼了身体。一种极佳的城乡统筹、买卖双方共赢的组合形式,如果再把环境因素加上,就是多赢。

通过与健身休闲等项目有机结合进行创意。为了丰富采摘、休闲内容,延长消费者在园区里的滞留时间,园区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增加了比较完善的健身项目,如拓展、球类等等,甚至还经常组织比赛,成为游客在农田、公园、风景区里的俱乐部。这样,既减轻城里的基础设施的压力,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消费者还能在比城里好得多的环境中健身。等等,都是极好的创意!

4、在产品功能的拓展上创意

传统的农产品收获以后,只有食用的功能,而经过创意,赋予它文化元素或特殊含义,便会身价倍增。做成艺术品。如北京延庆,将各种豆子合理搭配,便成了妙趣横生的豆塑画。而门头沟的农民,将麦秸精挑细选,合理加工,便成了质地高雅的麦秸画。除这些外,艺术南瓜、艺术葫芦等,不胜枚举。

做成礼品。有两方面的创意。一是做成有特指的礼品,如通过多种手法,在农产品的果实上刻字,特定时间送给特定的消费者,如“人名”、“寿”、“生日快乐”,等等。二是做成节假日礼品。中国人礼数多,节假日对亲戚、朋友、同事都要表示一下。满足这种需求的,过去多用工业品。然而,时间长了,礼品多了,工业品便失去了价值。只有农产品,才能及时送,及时消费,下次再送,还有需要。

做成功能食品。过去的农产品,只追求质量好,营养价值高,而追求对人体保健功能价值的不多。随着“既要小康,又要健康”等“双康”社会的到来,人们将在追求农产品质量好、营养价值高的基础上,根据人体的个性化差异,进一步追求农产品对人体健康的功能价值,将是一个方向。所以,将农产品的各种食疗功能挖掘出来,整理起来,宣传出去,在农产品的介绍中注明,将会产生新的市场空间。 这些创意目前已有了萌芽,今后会有很好的发展。并且对我国传统农耕文明、农村民俗文化、农民传统技能的开发与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电视、网络等现代文化创意产品与生态休闲农业推广和产业提升 2013年冬天的电视荧屏,一档综艺节目家喻户晓,就是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这是继《我是歌手》之后,推出的有一档“零差评”的综艺节目。那么生态休闲农业何不借鉴一下,在如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想要推广自己的好的有创意的东西就要靠信息手段大力传播。

笔者认为,体验可视为个体受到外在刺激后,经由感知的过程而产生生理或心理的感知状态。而休闲农场可以提供给游客各种感官体验(嗅觉、听觉、味觉、触觉、视觉)、农村生活体验(衣、食、住、行、育、乐)及设施体验(游乐设施、教育设施、服务设施、餐饮设施)为主的游憩场所。为此,园区可以提供一套完整的视频拍摄录制程序,推出一系列活动,如:亲子游、情侣游、朋友游等。只要游客有兴趣并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园区可以为其全程拍摄并制作其在观光园内的游憩活动。另外,借此契机也能为生态休闲农业产业提高一个层次,让越来越多的游客能了解到这个形式并参与其中。

近代以来,人类一路走得太匆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体验和享用,透过生态休闲农业,可以了解以往的人世沧桑,领悟于此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伦理的变化。透过生态休闲农业,可以慢慢品味、消化先人们为我们保留在农业之中的人类文化精粹。

参考文献

[1] 厉无畏,王慧敏.创意农业的发展理念与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02) [2] 秦向阳,王爱玲,张一帆,周连第.创意农业的概念、特征及类型[J].中国农学通报.2007(10) [3] 马俊哲.关于创意农业学科体系的初步构想[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0(01) [4] 周勇.试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契机、途径与模式[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05) [5] 冯建国.发展创意农业的主要手段和方法[J].农产品加工.2010(02) [6] 冯建国.创意农业的定义 与观光休闲农业的关系及其他[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0(01) [7] 章继刚.创意农业“附加值效应”拉动农村经济加速发展[J].中国乡镇企业.2010(02) [8] 詹兆雄.创意农业:未来中国农业发展新的亮点[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推荐第9篇:农业休闲简报

政策导航:

中农办主任韩俊解读十九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中,首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近日,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在接受中国乡村之声记者专访时,对这一战略的要求和寓意内涵,进行了权威解读。

中农办权威解读中还要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呢?

韩俊:十九大报告里讲到了七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其中之一,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个新的战略部署、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意义非常重大,亿万农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充满期待。

韩俊:这是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曾经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一个概括,也是5句话20个字。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互相对照,有四句话不一样,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农业农村发展到新的阶段,设定的一个新目标,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个战略的实施将会为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韩俊: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有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里落户,这对农业农村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但是无论城镇化怎么发展,比如2030年—2035年,农村还会有将近4亿左右的人口,所以提出振兴乡村。

乡村从来不是处在从属的地位上,在现代化进程中,它应该和城市处在平等的地位上。

韩俊:这句话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深刻认识城乡关系、变化趋势和城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不矛盾的,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从来都是互相促进的,城市和农村从来都是互相联系,城市和农村是命运共同体。

韩俊认为,今后的发展目标是要促进城乡的融合发展,敢于打破一切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

1 韩俊:如果单纯的忽视农村,认为通过城市发展就可以把农村的问题都解决了,这是非常天真的。我们的现代化,不能够城乡分离、不能够建立在城乡分割的基础上,要通过城市的发展、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村的发展。比如城市发展了,对农产品就有更大的需求,农产品的市场就更广大了。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可以带动农民就业,还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到城里落户。

韩俊:十九大报告里讲到“优先”的地方,只有三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也就是说,教育、“三农”和就业,都是需要优先发展的事业。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机制,为今后搞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政策设计指明了方向。 点就是要调动亿万

韩俊:因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所以必须要把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提出的五个方面,都要进一步明确任务,都要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把每一项工作做实了,让乡村振兴战略能够落地、能够生根,能够给亿万农民带来好处、带来利益、带来福祉,能让农村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韩俊:这是一个崭新的表述,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涉及到农村的经济、农村的政治、农村的文化、农村的社会、农村的生态文明各个方面的建设。到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要把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韩俊:现在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条件是越来越完备了。比如现在农村基础设施、道路,发展得非常快,互联网在农村越来越普及,现代物流体系进入农村,在农村的覆盖面越来越宽,农村的教育、农村的卫生、农村的社会保障、农村的文化这些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所以农业农村的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只要努力,这个目标一定会实现的。

2 2018土地改革宅基确权新政策! -----农村再建房必将受这五大限制!

一直以来,农村人羡慕城里人住的高楼大厦,城里人又羡慕农村的乡村别墅和山清水秀。确实,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农村是越来越宜居了,城里房价太贵,而在农村只要向村委会申请一块宅基地,自己就可以随意建房了。很多农民工在城里打工攒了些钱就想回农村建个漂漂亮亮的小洋房,但是大家知道吗,在农村建房也是有规定的。随着土地确权的实行,2018农村建房的规定也会越来越严格。

一、坚持一户一宅原则

一户一宅的规定相信大家都有听说,尤其是现在面临土地确权,如果家里是一户多宅的情况,多出的部分是不能完成确权的,有的甚至会被无偿收回。除了一户多宅的情况,如果房屋面积严重超出宅基地规定面积,超出部分也是需要缴费的。

二、耕地范围内不可建设房屋

在农村,耕地和房屋宅基地的划分是非常明确的,不能把耕地作为宅基地使用,宅基地也不能做耕地使用。因此房屋建设只能在宅基地划定的范围内进行,如果村里宅基地已经用完,需要申请并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才能另外划分宅基地并建设房屋。

三、非村集体划分区域建造房屋

在农村,还有一些土地既不属于宅基地也不是耕地,这些土地也是不能用于建设房屋的。

四、不可随意翻建房屋

伴随农村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很多地方都面临着房屋拆迁,在这些新农村建设的地方,房屋翻建是需要经过村委会和相关部门同意才能进行的。

五、严格按照规划标准建房

如今,在农村建房对房屋面积、高度、楼层等等都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和标准,必须在这些规定以内建房。有些地方甚至划定了楼房建设区,只能在楼房建设区内建二层平房,其它地方不能建设楼房,这些都是在规划建房时需要注意的。

3 2017年最新农村宅基地新政策的相关知识

(延伸阅读)

一、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制定征收目录,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

政策解读: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可是现实中,某些地方政府以公共利益为名征用农民集体土地,却将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建设等。而在对农民补偿方面,国家规定土地补偿费和土地安置补助费加起来,不超过土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30倍。如果按照农业种粮的用途进行补偿,按一亩平均毛收入1000元来算,每亩30倍才3万元,可被征收后建成楼房,一平米就要卖5000元!

二、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赋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权能,明确入市范围途径。

政策解读:近些年,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靠“卖地”,可是土地资源终归是有限的。有一些城市在扩张过程中需要并入一些周边的农村,这就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需求之一。把类似于村办企业、工厂等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立入市制度,并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农民可以利用出让、租赁、入股等多种方式,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保值和增值!

三、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进城落户农民自愿有偿退出或转让宅基地,改革宅基地审批制度。

政策解读:

试点宅基地改革,基本原则是一户一宅,未来针对历史原因形成的一户多宅或宅基地闲置,国家可能采取的措施会“很简单很暴力”——征税!超过标准、面积过大的宅基地也要征税!对人均耕地少,

二、三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原则上或不再进行单宗分散的宅基地分配,而是通过集中建设农村公寓、农民住宅小区落实一户一宅。而对于那些在城镇落户的农民,他们村里的宅基地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有偿退出,由村集体出资购买。河南省已经出台政策,要求各地市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资金库,对自愿退出宅基地且不再申请新宅基地的农民,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

4 协会动态

长沙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级研修班

学习总结

时光如梭,北京八天学习生活完美结束,既不舍,也期待,舍不得这份来之不易的学习之旅,期待回去以后学以致用,期待下一次我们新型职业农民的相聚与合作。十分感谢长沙市农委组织了这次到中国农业大学的培育班,让我们坐在了中国农业的最高学府“中国农业大学”,接受着来至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最具权威的教授,导师,跟政府领导谆谆教导,让我们大开眼界,深受鼓舞,使我们从政治形势,市场政策,总体规划,文化植入等各个方面为我们一一详细的给出了指导性的建议。下面就这些天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学习总结:

第一,政治形势,市场政策

湖南省委巡视员,文山彪从休闲农业面临的形势与发展对策方面进行了阐述,对未来政策红利,土地改革,补贴方向上给出了明确的指示方向,要我们新型职业农民融合周边农户,不要把农民当成负担,要把农庄建设成为没有围墙的农庄,融入农村,要把产品升级做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去发展。由于业态格局的改变,集团化资本的进入,集体土地的使用的问题上,政策上已经在解冻,德清就在试点发展点状供地。需要我们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不要过度预期,谋定而后动,做长江后浪。

农业部科教司教育处处长,纪绍勤从国家及各地区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

5 面进行了交流,告诉大家要转变思想,发挥农庄集群模式,差异化建设,不要千篇1律的模仿,不要做拿来主义。要通过线上线下共同发展,改变组织架构,以公司+村集体+家庭农场的模式进行推进,多跟政府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完成生态圈的打造。在资金政策方面,一方面解读了政府正在积极的寻求以后庄园融资渠道的梳理,另一方面对于资金问题大家可以通过众筹平台的新型方式去解决。

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张天佐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实施的原因,给出了自己的详细看法。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问题,是十九提出的重要战略,其他的六个战略不是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首次提出。并且提到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必须始终把三农问题放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优先考虑,要建立建全体质机制。那么我国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是要建设现代化强国,二是要建设我们现代化经济体系,因为我们的一二三产业融合还不够,三是建设美丽中国,重点也在农村,农村也是我们生态产品的主要提供,生态宜居就是建设美丽乡村,四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验,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五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

第二,总体规划,文化植入

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副会长--吕彦;北京乡村旅游促进会副会长--荣正环;北京蓝海易通咨询有限公司项目总监--黄知才等从休闲农业的盈利模式,发展模式创新和互联网+等各个方面,指导我们要明确农庄的定位,设定新颖的主题,做好农庄的合理功能划分,重新定位独特的市场定位,做好体验方向的设计,要通过观念的转变,树立起品牌形象,融合产业,要多借鉴台湾的成功经验。要通过产业主题打造爆点,跳跃常规的想法,抓住女人说了算的定义,满足场景设定,完成美美美,拍拍拍,买买买。要在景观布局上多以虚实结合,完成农业产品的植入场景。要在商业点的布局上谨记50米定律。要通过创意去拯救不完 6 美。并认真详细的去分析了很多成功的农庄通过打造爆点,圈定300亩核心区域的打造,衍生更多围绕主题创意创新的食品,物品。不要局限于建筑物的打造,我们可以开展稻田餐桌,户外就餐。告诉我们回去以后要找到自己的100个核心顾客,通过不断的裂变去精准的发展自己的目标顾客,在这个过程中要有取舍,要围绕自己顾客提出的痛点,通过不断的完善把农庄某一个方面最到极致。在互联网方面,进行某一个点分类集中攻克,回去以后要完善自己的推广体质,去把免费的百度百科,贴吧等一系列搜索做全,要时刻关注网络上对于自己农庄的不利影响去消除,通过有效的手段能变成正能量的事件,要有一针捅破天的气势,不求样样完美,但求一点极致。等等等等非常非常非常多的细节上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并且配置了大量的案例,让我们浅显易懂,学到了很多很多先进的理念。

借用长沙市农委夏礼明夏处长的一句话,我们始终要坚持农庄年初有规划,年尾有总结,始终把战略跟定位摆到我们新型职业农民的首位,只有我们通过不断的完善,大家一起协同努力,才能打造属于出我们长沙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老树新芽,重新换发又一春。

7 行业新闻

国内休闲农业发展经典案例

1 江苏华西村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的华西村依托休闲农业成为全国闻名的现代化示范村,其推出的“农家乐趣游”、“田园风光游”、“休闲生态游”等旅游产品满足了都市人们体验农家生活、追求休闲、度假的需求,同时开辟了农家乐特色游。住传统农舍、烧传统锅灶、用传统厨具,自钓活鱼、自摘蔬菜、自饮自娱,让城市游客不仅尝到鲜美地道的农家菜,也感受到农村和农家生活的新鲜和乐趣。这丰富了休闲农业发展的内容,也为华西村提供了一个有效致富之道。

可借鉴之处:传统特色项目的深度挖掘,产品多样化发展。开展了“农家乐趣游”、“田园风光游”、“休闲生态游”的同时,通过住传统农舍、烧传统锅灶、用传统厨具,自钓活鱼、自摘蔬菜等方式体现了乡村特色。 2 成都:“五朵金花”

8 以花卉产业为载体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五朵金花”是成都锦江区三圣乡的五个村雅称。采取自主经营、合作联营、出租经营等方式,该区域的农户依托特色农居,推出休闲观光、赏花品果、农事体验等多样化的休闲农业项目,现已形成了红砂村的“花乡农居”、幸福村的“幸福梅林”、驸马村的“东篙花园”、万福村的“荷塘月色”、江家村的“江家菜地”等著名休闲农业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成为休闲农业开发的典范。

可借鉴之处:发挥区域合作优势,突出主题产业载体,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瓶颈之一就是力量单薄,无论是资金、基础设施还是所依托的景区资源,这已基本上成为每个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相关问题,所以在“五朵金花”的案例中,将五个村子联合起来,以花卉产业为载体的发展模式为乡村旅游的区域合作发展、增加项目发展的凝聚力提供了突破口。 3 嘉善休闲农业

嘉善县通过积极培育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形成了以碧云花园为代表的农业园区型,以浙北桃花岛为代表的基地拓展型,以汾湖休闲观光农业带为代表的资源景观型,以祥盛休闲农业园、龙洲休闲渔业园为代表的特色产品型,以西塘荷池村、陶莊渔民公园为代表的“农家乐”型等多种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并于2011年3月获得了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的首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

可借鉴之处:休闲农业的休闲化,随着观光旅游逐渐向休闲产业转换的过程中,嘉善休闲农业将观光业和休闲业很好的结合起来为乡村旅游的与时俱进开辟了一条道路。

4 贵州余庆白泥坝区现代农业旅游规划

余庆地处黔北南陲,系遵义、铜仁、黔东南、黔南四地州(市)的结合部。北与湄潭,东与石阡、凤冈,南与黄平、施秉西与瓮安接壤。北部、中部为乌江河谷阶地,县城所在的白泥盆地,是贵州省著名的万亩大坝之一。规划区紧靠余庆县县城,白泥万亩大坝是贵州省19个万亩大坝和全国100个万亩大坝之一,是余庆县粮食生产的主要地区,具有良好的区位发展优势。

可借鉴之处:水资源是开展休闲农业不或缺的资源之一,流动的水能有效地带活乡村旅游,让乡村充满活力;亲水性的旅游项目,更容易让游客体验最为原始的乡村生活场景。所以本次设计充分依托余庆县自身的山、水景观特色,充分挖掘和提炼地段中的自然环境要素,通过有机的设计使人在规划区中充分感受到山、水,突出山、城、水、绿交融的生态格局,从而形成深刻的旅游印象。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经典案例

休闲农业是根植于农业、农村、农民并服务于城乡居民的产业。欧美等国家已发展农业旅游100多年,我国已发展了20多年。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步入良好的 10 发展机遇期,并已逐步形成省、地、县、乡、村多层次共同推进的格局。随着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休闲农业规划设计与开发越来越受到产、学、研等各方面的关注。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经典案例

1、韩国——周末农场型

韩国发展休闲农业的经典形式为 “周末农场”和“观光农园”,以江原道旌善郡大酱村为例:大酱村首先抓住游客好奇心出奇制胜的由和尚与大提琴家共同经营,利用当地原生材料采用韩国传统手艺制作养生食品的方式制造大酱,既符合现代人的养生学,还可以让游客亲临原初生活状态下的大酱村,同时节省资本、传承民俗文化特色。此外休闲农业的经营者还特别准备了以三千个犬酱缸为背景的大提琴演奏会,绿茶冥想体验,赤脚漫步树林及美昧健康的大酱拌饭,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性,体现了乡村旅游的就地取材、地域特色浓郁的同时迎合了修身养性的市场需求,成功的吸引了大量客源。

可借鉴之处:以“奇”为突破口,和尚与大提琴家共同经营是创意的奇特,配合这样的理念,开展三千个犬酱缸为背景的大提琴演奏会,是实践的奇特,再者,将韩国泡菜、大酱拌饭为核心招牌突出乡土气息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

2、亚洲发达国家——生态交流型

相对于欧美,休闲农业起步较晚的亚洲发达国家发展速度却极其迅速。以体验农村生活为主题的电视节目、杂志和报纸在当今城市居民对农业、农村需要高涨的背景下人气非常旺盛,因此生态交流型的乡村旅游在该地区受到欢迎。典型代表是日本的大王山葵农场,该农场以黑泽明导演的电影《梦》拍摄地点而闻名日本全国,每年吸引约120万访客旅游。这种以农场为依托,以媒体传播为宣传手段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之一。

可借鉴之处:宣传手段,通过影视作品来促进休闲农业地发展,提升品牌一直是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宣传乡村旅游目的地,更重要的是提示休闲农业经营者宣传促销的重要性。

3、欧洲——乡野农庄型

欧洲国家休闲农业业发展最早,并形成多元化的乡村旅游形态,在这之中,“民宿农庄”、“度假农庄”尤为典型。这种形态的旅游或以度假为主的民宿农庄、露营农场、或以美食品尝为主的农场饭店开展,也有以适应欧洲居民习俗的

11 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和狩猎农场等形式发展起来。例如在法国、奥地利、英国农村,将旅游住宿附加球场、赛马场、钓鱼场、园林等设施,迎合休闲旅游者需求。

可借鉴之处:增加休闲农业的参与性项目,欧洲国家这种休闲农业的发展本身就是由赛马、高尔夫球、钓鱼等实际参与性活动的催生而形成的,可见对于休闲农业的发展其参与性项目的重要性,民俗、露营、美食品尝等进行当地特色化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之一。

4、法国普罗旺斯

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普罗旺斯不仅是法国国内最美丽的乡村度假胜地,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度假人群。普罗旺斯的特色植物——薰衣草机会成为普罗旺斯的代名词,其充足灿烂的阳光最适合薰衣草的成长,因此,游客不仅可以欣赏花海,还带动了一系列格式薰衣草产品的销售。除了游览,其特色美食——橄榄油、葡萄酒、松露也是享誉世界。还有持续不断的旅游节庆活动,以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和艺术氛围,不断吸引来自全球的度假游客。

5、澳洲葡萄酒庄园

澳洲乡村葡萄酒庄园已成为澳洲本地及世界旅游市场的热门度假项目之一。最具特色的当然还属其葡萄酒酿造业,澳大利亚的葡萄酒蜚声海内外,以口感好、甜味始终,价格实惠著称。游客不仅因葡萄酒而来,也因其特色壮丽的葡萄种植园和庄园城堡的特色景观。葡萄酒庄园还围绕葡萄酒酿造开展了丰富的旅游活动如:葡萄采摘、葡萄酒品尝、参观葡萄酒酿制过程、参加酒艺培训学校等,完美的结合了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

12 技术指南

稻加虾综合种养技术

通过多年的学习实践总结,在开展稻加虾综合种养的期间,必须打好三个基础,掌握五个关键,适时上市保丰收。具体如下:

一、打好三个基础

(一)选好点、定好位、构建一沟(一丘)好水的生态环境。

1、水源充足,无污染:水质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即周边没有大型养猪、牛、鸡、鸭场,无农害产品加工厂等有害加工厂。

2、控好虾沟

2.1 控沟时间,拌完晚稻或中季稻(每年的10月底、11月中旬完成)。 2.2 虾沟的形状,有“井”字、“十”字、“0”环形三种形状。 面积:3-5亩/丘,在四周控1条环形沟(见图四)。

面积:5-10亩/丘,除四周控环形沟外,然后在田中加控一条“十”字沟,与环形沟相通(见图五)。

面积:10-20亩/丘,除四周控环形沟外,然后在田中加控成“井”字形的沟,与环形沟相通(见图六)。 2.3 虾沟的深度。

虾沟平均深度控制深在1.5-1.8米,做到深浅结合,浅的地方控在1.2米 ,

13 有深有浅,有利于龙虾活动与繁育生长(见图七)

2.4 虾沟的坡度:控成1:2的坡度为宜,有利于种草,更有利于龙虾的生长(见图八)。

2.5 虾沟的宽度:根据稻田1.5/丘面积大小开挖,一般要求虾沟的底宽达到1.5米,面宽达到4米(见图九)。

3、修建好进排水渠及拦设

进水口设在东边时,出水口要设在西边,进水口设在北边时,出水口应设在在南,这样可以形成进出水对流,有利于水质调换。

拦设材料:选择木条做成框子,然后在木框上订上不锈钢网,拦设规格大小根据进出水流量设置(长1m*宽1.2m*高1m).

4、建好稻田与虾沟的堤间,堤间宽40-50cm,高30-35cm。(见图十)。

(二)种好---沟(---丘)好草

1、种植水草的时间

新建的虾沟(新稻虾田),虾沟和田埂修好后,及时用生石灰(角子灰)消毒,每亩稻田泼洒生石灰100-120斤,待6-7天后,向稻田灌水,稻田表面水的深度控制在25-30cm,进水时,必须用乙烯网布过滤小杂鱼虾,防止敌害和小杂鱼虾进入,每亩施放磷肥25-30斤,泼洒经发酵的畜禽粪肥200-300斤,让田水有一定肥度,在当年12月底或第二年1月底前栽种水草(轮叶黑藻等),栽种密度:前后左右间距2m。

2、水草的管理

每年的三月以后气温逐渐提升,水草也随着气温和水温的升高在加速生长,进入4月后,气温和水温保持在12度左右,这时应逐渐注入清水,加深水位,让水的深度达到最高点(60cm以上)。水的透明度也应控制在40cm以上,不能让水肥起来,水质过肥水草不能吸收到阳光,影响生长,甚至死亡。因此,应经常加注清水,让水质不能过度的肥。龙虾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4月中下旬)出洞,在龙虾出洞之前,稻田的水草应占据2/3的水面,空下1/3的面积给龙虾有一个出行栖息的通道,有利于龙虾的生长繁殖。

(三)、投放一个号品种,选择一个好稻种

1、龙虾的品种:

现阶段龙虾的苗种供应市场不规范,没有正规的流通渠道,有政府职能部门没有设立专职机构负责对龙虾苗种进行系统管理。龙虾苗种质量要掌握在自己手 14 里,必须投放洞庭湖或湖北洪湖或江西潘阳湖天然水域捞上的小龙虾苗种,选择规格4-5cm/尾,做到定位准确,稳步发展,把握这个关键为争取亩产300-400斤龙虾产量打下了基础。因此,要有对龙虾苗种质量好坏的识别能力。

二、掌握五个关键

(一)、选好种、早放种、放足种。

1、选好种:选择天然水域的种,别开湖北稻田虾沟繁殖退化的铁壳虾种,要求颜色鲜艳,个体均匀,运动有力。

2、早放种

2.1 春季放种(春苗幼虾):不宜过早放种,应控制农历三月初三(现4月中旬)水温稳定在18度以上投放,水温偏高一点可以防止水霉病的发生,也不宜过晚放种,过晚放种会延误生产季节影响产量和效益,投放春苗幼虾的规格80-100尾/斤或120尾/斤。

2.2 秋季放种:控制在9月10号之前投放种虾,种虾的平均规格控制在35g/尾以上,必须在自然湖泊水域选购。

3、放足种:

3.1 池塘养虾水面每亩投放20000尾,设计产量700-800斤/亩。

3.2 稻加虾种养水面:每亩投放10000-12000尾,设计产量300-400斤/亩。

(二)选好湖、守好点、短拉快跑、运好苗(种)、放苗确保“三上三下”。

1、选择洞庭湖周边的苗种。

2、一旦选择购苗地点,必须自己守在湖边掌握其捞苗的收集过程,观察秒钟的质量,确保货真价实。

3、运输距离越短越好,选择洞庭湖水域的虾苗(种)是最佳的选择,情愿比湖北洪湖、江西潘阳湖虾苗贵2元/斤。

4、选择控温带淋水设备的活鱼车运输,如果不带淋水的车,每间隔100公里停车淋一次水,让龙虾的鳃部保持湿润。

5、放苗确保“三上三下”,提高苗种成活率。鱼苗运到塘边或田边时,不要急于放入池塘或虾沟。第一次,将装虾苗的框沉入水下浸1分钟,然后放在岸上,间隔4-5分钟后,第二下,又将虾苗框沉入水下30-40秒,然后放在岸边等待,经过多次反复浸泡后可以提高虾苗下池的成活率。

(三)精青结合生长关。

1、前面讲到了一池(或一丘)好草是养虾的基础条件,因为龙虾喜爱吃水草,

15 有水草吃的池塘或稻田。龙虾的饵料就有保障,但是还够科学。因此,必须坚持在每天下午的5-6点,向池塘或稻田泼洒一次龙虾专用料,投饵量控制在1.5-2.0%以内,补充营养,加快龙虾的生长发育,提高龙虾的养殖效益,也可以将投喂专用龙虾料改投喂浸泡(浸发)的黄豆给龙虾吃,与专用饲料的成本价格相比,黄豆的价比专用饲料的价略低一点(约10%左右),经过生产检验,喂养的龙虾生长快,且颜色亮,干净好看,深受市民喜爱。

(四)、养虾注重脱壳关。

龙虾从苗种到成品虾上市,共计脱壳11次以上,事实证明,脱壳的次数越冬证明龙虾的生长快、产量高。因为,龙虾每脱一次壳,龙虾就长大一次,龙虾脱壳次数增多,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有充足量的水草和适量的精料(专用料)。2.水质清晰,溶氧充足、环境安静,有栖息躲避的场所。3.生长旺季每隔20天左右泼洒一次生石灰,每亩水面用20-30斤/亩,对水溶化后连消毒水全池泼洒,使水质偏弱碱性,促进龙虾脱壳。注意:采取定期泼洒生石灰可达三个作用,一是调节水质,降低肥份,沉清水质;二是增加水中钙质,促进龙虾脱壳生长;三是预防龙虾细菌性病毒性疾病的发生。

(五)、关得住、养得大、防住鸟/蛇/鼠/猫,保证丰收稳定增产。

三、适时上市保丰收。

在四月中旬至五月初投放的幼虾,经过60-70天的饲养管理,80%以上的龙虾个体到达了30-35g以上的上市规格,必须在7月15号之前起捕第一次,每亩水面投放成品虾地笼10-12个,每个地笼的规格长15-20m,地笼内径50cm*50cm,做到捕大留小,再经50-60天左右的饲养即8月底或9月上旬起捕第二次,中途不要零星起捕,起捕的轮次越冬将会影响龙虾的生长发育,没有起上的龙虾它们将会自行打洞交配繁殖第二年的苗种。

池塘产量:700-800斤/亩,产值在9000-12000元/亩,纯收6000元/亩; 稻加虾产量:300-400斤/亩,产值在5000-7000元/亩,纯收3000-4000元/亩;

四、冬季的管理措施。

1、稻谷收割后,迅速修整一下池堤,堵住漏水洞,筑固堤间,确保不漏水,然后及时放满池水。

2、及时杀灭青苔,净化水质,选用湖北产的杀苔净杀灭(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

16 市场行情

2017年10月水产品市场供需形势分析:市场价格稳中有涨

中商情报网讯:10月份受国庆、中秋双节影响,水产品日价格先升后降,月均价总体稳中有涨。随着淡水鱼上市增多,淡水鱼价格环比小幅下跌。后期随着养殖产品进入上市旺季,以及气温下降,水产品运输成活率提高,总体水产品价格短期内有下探空间。

(一)大宗淡水鱼苗种价格以降为主,淡水鱼销售开始进入旺季。根据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监测,9月份苗种价格以下降为主,鲤鱼与上月持平,鲫鱼苗种价格环比涨2.5%,除此之外,青、草、鲢、鳙、鳊鱼苗种价格环比分别降4.1%、1.8%、3.1%、0.5%和2.5%与2016年9月份相比,苗种价格以上涨为主,除鲤、鲫鱼苗种价格分别跌0.5%和6.2%外,青、草、鲢、鳙、鳊鱼涨幅分别为3.7%、2.7%、15.1%、5.1%和21.6%。9月份监测户户均大宗淡水鱼销售量和销售收入分别较上月增6.1%和2.0%。

(二)水产品市场价格稳中有涨。中国农业信息网监测数据显示,10月份,水产品加权平均批发价为每公斤23.11元,环比涨1.2%,同比涨30.9%。监测涉及水产品交易的67家批发市场(下同)日均交易量4145.09吨,环比增5.9%,同比增1.5%。简单算术平均价每公斤48.07元,环比涨0.3%,同比涨5.9%。重点监测的30个产品中,9个产品环比上涨,10个产品价格持平,11个产品价

17 格下跌。涨幅最大的是鲈鱼,环比涨5.7%;跌幅最大的活鳜鱼,环比跌8.8%。分种类看,淡水鱼加权平均批发价每公斤15.16元,环比跌1%,同比涨11.2%,日均成交量2991.78吨,环比增5.9%,同比减10.5%;海水鱼加权平均批发价每公斤42.22元,环比涨1.5%,同比涨13.6%,日均成交量708.79吨,环比增5.9%,同比增42.2%;虾蟹类加权平均批发价每公斤127.86元,环比涨4.9%,同比涨17.7%,日均成交量72.47吨,环比增12.6%,同比增113.4%;贝类加权平均批发价每公斤13.22元,环比涨1.1%,同比跌15.7%;日均成交量315.76吨,环比增10.8%,同比增63.1%。

(三)9月份水产品进出口环比减少。据海关统计,9月份我国水产品进口45.70万吨,环比减15.9%,同比增17%;进口额11.32亿美元,环比减2.7%,同比增16.8%。9月份我国水产品出口34.57万吨,环比减1.6%,同比增0.9%;出口额16.69亿美元,环比减8.9%,同比减1.1%。1-9月累计,水产品进口386.39万吨,同比增26.5%,进口额84.72亿美元,同比增23.3%。出口311.09万吨,同比增3%,出口额150.43亿美元,同比增1.1%。

(四)预计后期水产品价格将进入下行区间。后期随着天气开始转凉,出塘量增加,淡水鱼市场供应进入较为充足的周期,价格将稳中有跌。前期养殖海水鱼存塘量少,价格走高,但随着新鱼上市,价格将趋于稳定。虾蟹进入消费和出塘高峰期,价格走高企稳的可能性大。总体来看,春节前水产品整体价格有一定下行空间。

18 生活小常识

7种黄色食物,让你轻松远离“黄脸婆”,比护肤品靠谱多了!

对于女人来说,“黄脸婆”一定是杀伤力最大的词!不想成为“黄脸婆”,多吃这7种黄色食物就够了,省钱又有效!

菊花——消肿安神

由于工作生活压力大,许多朋友常常失眠,眼袋消不掉,皮肤还越来越粗糙,这些问题喝些菊花茶就能解决,治标又治本。

菊花性凉,平肝明目,对于消除眼睛浮肿有很好的效果。

菊花内含有丰富的香精油、菊色素,能有效抑制皮肤黑色素的产生,柔化表皮细胞,改善皮肤问题,比用护肤品实惠多了。

菊花能镇静安神,舒缓神经,改善睡眠质量,休息好了,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玉米——粗粮保健

现代人饮食过于精致,膳食纤维吃的太少,毒素都堆积在体内,面色不好还长斑,怎么能不显老?

玉米是粗粮中的保健王,不仅膳食纤维丰富,还能利尿排毒,轻松排出体内毒素,淡斑美肤。

女性朋友常吃玉米,还能补充维生素E和“长寿因子”谷胱甘肽,有效延缓衰老,越吃越年轻。

香蕉——心情舒畅

“笑一笑,十年少” 心情的好坏对身体影响很大。爱笑的人看起来更加年轻有活力,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妨吃些“快乐水果”——香蕉。

香蕉含有泛酸等成分,能抑制忧郁,减轻心理压力、排解紧张,让人心情好起来

大家都知道香蕉还能润肠通便,排出毒素,一举两得,这么美的事怎能让人不开心?

黄豆——补充蛋白质

女人最不能缺的就是蛋白质,缺少蛋白质皮肤就会失去弹性,用多少护肤品都是浪费!

黄豆的蛋白质含量比牛奶多,吸收也更加容易,女性朋友一定要多吃。

19 同时,常吃黄豆能有效降低体内脂肪含量,富含的异黄酮还能激活体内雌激素,丰胸提臀,塑造完美曲线。

南瓜——健胃消食

皮肤质量还与消化功能有关,消化功能弱,皮肤易失去光泽。如果你还爱吃油炸食品,就更容易变成“黄脸婆”了。

南瓜是健胃消食的高手,能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肠胃蠕动,所含的果胶还能保护胃黏膜,减少粗糙食物对胃的刺激。

南瓜还是中医认可的补血佳品,其中富含的铁、钴和锌元素都是补血的好原料。常吃南瓜不仅不会变成“黄脸婆”,还能吃出好气色。

红薯——补脾益气

脾虚会让女人衰老加速,面色蜡黄,皱纹也会逐渐增多。所以女人不想老,补脾很重要!

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的功效, 热量只有大米的三分之一,补脾益气的同时还能有效减脂。

土豆——美白皮肤

保持皮肤白皙是每一个爱美女人的愿望,土豆就能帮你实现,内服外敷,全方位美白。

土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20倍,对于呵护皮肤、美白抗皱有很好的效果。

土豆片能快速消除眼袋、黑眼圈,用土豆汁做面膜还能有效淡化色斑皱纹,缓解晒伤、晒黑。

吃黄不怕黄,轻松远离“黄脸婆”,就是这么简单!

长沙开福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协会

简 报

2017年第5期

政策导航

协会动态

行业新闻

技术指南

市场动态

生活小常识

内部资料

21

目 录

政策导航:

中农办主任韩俊解读十九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土地改革宅基确权新政策!

协会动态:

长沙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级研修班学习总结

行业新闻:

国内休闲农业发展经典案例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经典案例

技术指南:

稻加虾综合种养技术

市场行情:

2017年10月水产品市场供需形势分析:市场价格稳中有涨

科普知识:

7种黄色食物,让你轻松远离“黄脸婆”,比护肤品靠谱多了!

22

23

推荐第10篇:休闲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休闲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切实做好生态保护,在农庄及其邻近范围内,禁止毁林毁草、乱采滥挖野生植物、开山取石、挖土采沙、改变自然水系等破坏生态的行为。

2、在农庄及其邻近范围内,禁止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设施和对环境有害的项目;禁止露天焚烧秸秆、枯枝落叶、生活垃圾等;控制使用农药、化肥和畜禽养殖规模;采用生态化处理方式,减少废弃物与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

3、因地制宜地建设消烟除尘、污水处理和垃圾收集、分类、清理、处置设施,增强污染物处理和达标排放的能力,所有能源及物质不应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景观产生污染。

4、尽可能采用节能、环保、轻型、可回收利用的材料与设备;建筑物以方便简洁为主,形式不影响视觉景观,符合当地文化特色;基础设施、接待服务设施、农业生产设施等建设方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化。

5、使用绿色能源,如利用太阳能、沼气、风力、生物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资源,减少污染和能耗。

6、合理减少用品洗涤次数,减少洗涤剂和水的使用量;对污水进行生态化处理,中水回收利用;建立雨水收集系统;采用喷灌、滴灌、管渗等先进灌溉技术解决绿化用水。

7、道路应采用采用绿色环保的材料建设,高标准做好道路两侧的绿化和排水设施,农庄内要使用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提倡徒步、自行车以及畜力等无排放的交通方式。

8、农庄绿化与农业种养要以当地物种为主,防止引进外来入侵物种;对景观水体采用微生物、水生植物、岸生植物、鱼类等构成生态水体,达到水体自我净化。

9、鼓励将当地的工业品、农副产品、土特产品、手工艺品作为旅游购物商品;杜绝经营、销售野生动物活体、器官、皮毛或标本;推广绿色食品,提倡餐饮适度消费,提供“打包”服务。

10、合理划定功能分区,确定合理的环境游客容量,合理设计游览区域和线路,并通过游客服务中心、科普知识讲解标牌、乡土文化读物等开展生态环境教育。

壹贰叁农业规划服务有限公司张好记

第11篇:休闲农业调查报告范本

休闲农业调查报告范本

简要来说,休闲农庄休闲农庄是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它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城市居民为目标的一种休闲旅游形式。与旅游景点不同的是,它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是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以充分开发具有休闲、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大自然浓厚意趣和现代化新兴农业艺术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

发展观光农业有如下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以往人们只是注意农业的生产功能,而忽视了农业在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也忽视了农业在社区生活环境、人文生活方面调节身心、教化人民、协调人与自然体系的功能。观光农业具备游憩、休闲、教化、医疗、美化环境等综合功能,代表了人类对300年工业化、城市化历程的一种反思和觉醒, 反映了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高度发展以后人类对新时代农业的一种探索。

休闲农庄的兴起,展示了生态旅游农业之路,突破了传统农业的掠夺式生产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休闲农庄开设了科研基地,通过组织培育,繁育出芦荟、蝴蝶兰、巴西蕉、龙牙蕉等优稀花卉、水果品种,既吸引了农业专业户前来学科技购良种,又吸引了游客到此观奇览胜。

旅游农业与其它旅游活动一样,是一种服务性极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设计公司认为发展旅游农业,需要一整套服务设施,不仅需要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还需要有住宿、饮食、商场、交通、文化行业等,能带动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能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观光农业区的度假村、饭店、餐饮、商店、游乐设施等,需要大量的服务员、厨师、售货员、保安人员、后勤人员、维修人员等。无论固定工或旺季的季节工,都可优先在区内农民中招聘,降低经营成本。旅游农业投入不大,就业成本低。而旅游农业的发展又与其它行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根据乘数效应估算,一般认为,旅游业每创造一个直接就业岗位,就将产生另外三个关联就业机会。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农业结构中,农村第三产业比例太小,农业经济效益低下。观光休闲农庄必然带动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建筑、加工业等相应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观光休闲农庄的发展必然引起区域农业产品的特色化。

观光休闲农庄的发展可带动与之有关的食品、日用品、工艺品,特别是当地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的产销活动,从而促进商品交换,繁荣市场,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达到开拓一处景观,致富一方乡亲。如观光区的度假村、饭店、商店、广场、游乐设施等公共场所,需要大量花卉,可由农民种植和供应。旅游者餐饮所需的蔬菜、瓜果、家禽、畜肉、水产等,都可由农民分工生产。观光区的农民,原有不少在农业之外从事各种手工艺品的副业生产、销售,旅游者可以参观这些农户,观赏或参与研习手工艺制作技艺,购买旅游纪念品。

传统农业是天然的弱质产业,其比较利益低是人们所公认的。我国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十字路口,旅游农业为这种转变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可提高农产品的商品量,而且把农业的生态效益、民俗文化等无形产品转化成合理的经济收入,从而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观光休闲农庄具有吸纳、接收和传播科学技术的动力机制。

休闲农庄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然要在选育良种、栽培、管理及加工、贮藏、运输等各个环节,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事实证明,凡实施产业化的地方,任何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普及。

现代农业观光庄园技术创新示范功能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庄园引进或创造的许多新技术和新成果一旦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就会引起区域性模仿浪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农业新技术产品,建立新技术示范区,是其示范功能的基本内容。农庄通过示范培训,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强化农业科技队伍的建设,普遍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生产基本技能,培养造就具有一定的科技水平、能基本运用现代技术、了解社会信息的新型农民。

观光农业的兴起展示了生态革命方面和内容的一个方面,其产品除一般的有形产品外,还包括无形产品即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特定区域内所形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是人们自觉地按照生态学规律、生态经济学规律和系统工程方法建立起来的农林牧副渔各业相互结合而又各有侧重的高功能、高效率的知识密集型的集约化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设现代农业的方向。它既弥补了传统农业生产目标单

一、生产技术落后以及投入少、产出低的自然经济型农业的不足,又避免了“石油农业”以高投入追求高产出、高经济效益所带来的生态破坏和农业环境恶化等弊病。

那么我国对休闲农庄有详细的规划标准,根据国家农业部颁布的《休闲农庄建设规范》,主要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总体布局要求

休闲农庄布局必须全面贯彻遵循有关各项方针、政策及法规。总体布局的定位应在充分分析各种功能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各种功能系统,既要突出各功能区特点,又要注意农产品的不同成熟期,使之各功能区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1.充分体现出提供农产品为主的第一产业生产、保护与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的3层次功能。

2.从全局出发,统一安排;充分合理利用园区空间,因地制宜地满足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科普展示等多种功能需要。

3.适当结合城郊休闲、农园生活和生产体验、乡土教育等功能,完善生产的基础设施,完善每个环节的高科技含量,配备各种旅游配套设施,以满足游客的旅游观光休闲需要。

4.总体布局要兼顾软、硬件建设,而且要注重两者互相配合,以发挥建设示范作用。

5.统筹规划,分期建设,有计划地分期实施,要有长远观点,逐步建设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

(2) 建设内容

2.整体环境

1.整体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

2.整体环境优美,树木花草(包括农作物)占陆地面积的50%以上。

3.建筑外观、形式、色彩、材料及空间尺度与周围环境协调。

4.有完善的游览系统

5.园内无裸土,无荒地。

6.水面无污染

7.公共场所无垃圾杂物

(3)功能分区

根据休闲农庄综合发展需要,结合地域特点,应因地制宜设置不同功能区。规划分区大体上包括入口区、服务接待区、科普展示区、特色品种展示区、精品展示区、种植采摘区、引种区、休闲度假区、生产区、设施栽培区等十二个区。休闲农庄必须划分入口区、服务接待区、种植采摘区、生产区四区。

1.入口区

用于游客方便入园的用地,大型休闲农庄一般建设两至三个入口。主入口区包括入口牌坊、入口停车场、服务建筑、导游牌、假山水池等。

2.服务接待区

用于相对集中建设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医疗等接待服务项目及其配套设施。此区可规划建设办公楼、游客服务中心、果品文化展示室、停车场等。

3.科普展示区

是为儿童及青少年设计的活动用地,以科学知识教育与趣味活动相结合,具备科普教育、电化宣教、住宿等功能。

4.特色品种展示区

以各种不同的具当地特色的农业品种植展示区,为观赏性较强品种展示空间。

5.精品展示区

为精品农业种植区,可满足高端层次观光采摘者的要求。

6.种植采摘区:

此区面积最大,是休闲农业园的基本用地。种植采摘区可以分为不同果品的采摘区,在景观营造上应保留农田景观格局,在不破坏农业景观的基础上规划建设适当的园林小品和游憩采摘道路。

7.引种区

引进和驯化国内外优良的品种,建立优良农产品品种引进、选育和繁育体系。

8.休闲度假区

主要用于观光休闲者较长时间的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之用地。休闲农业园在合理的园区土地利用控制下可适当建设度假木屋,度假小别墅等住宿设施,延长游客在园区内停留的时间,增强休闲农业园的休闲度假功能。

9.生产区

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区域,在园区其他功能区农产品供给量不能满足游客时可开放,生产区在景观建设、管理方面比其他分区要粗放。

10.设施栽培区

进行农作物设施栽培的区域。

(4)活动项目

1.项目组织安排合理,休闲体验主题突出,可参与性项目不低于5项。

2.提供丰富多样的粮食、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的种植、采摘等休闲体验。

3.有家禽、水产养殖基地,提供喂养、垂钓等休闲体验活动项目。

4.与当地地域人文特色相结合的休闲娱乐项目及农事、节事类参与性民俗活动。

(5)餐饮设施

1.休闲农庄餐饮服务点和布局,应按照游览路线和园区实际条件加以统筹安排,凡是不靠近风景区或民俗村的园区,均宜设置餐饮服务设施。

2.餐饮建筑除供游人进餐外,造型应新颖、独特,与乡村自然环境协调。

3.餐饮建筑设计,应内外空间互相渗透,与园区景观相融合,并应符合现行《饮食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

4.餐饮建筑的体量和烟筒高度不应破坏原有景观和环境。

5.餐厅餐位数不低于50位。

6.有传统民俗节日的特色餐饮,如月饼、年糕、元宵、粽子、腊八粥等。

7.使用自产无公害农副产品比例达到80%以上,有典型农家菜、时令菜。

(6)住宿设施

1.休闲农庄的住宿服务,应根据游客规模和需求,确定接待房间、床位数量及档次比例。

2.住宿服务设施设计,应符合现行《旅馆建设设计规范》的规定。残疾人使用的建筑设施,应符合《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

3.床位数不低于50张。

4.客房整洁卫生,无异味,卫生间设施齐全完好

5.客房有冷暖空调并能正常使用

6.卧具一律消毒处理并一客一换

(7)道路设施

1.休闲农庄外部可进入性强,到达园区的道路交通状况良好、便利。

“现在不仅是我们要往前跑,政府领导也在推着我们往前跑。”这几句话是休闲农业业主们的感慨。他们说得多好啊!看来我市发展休闲农业的积极性已经调动起来了。于是我们打起背包,深入农庄,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虽然天下着雨,山路崎岖,道路泥泞,车子老旧......但是这些困难丝毫没有挡住我们对工作的高度热情,我们也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着往前跑。

在调研期间,我们走访了20多家农庄业主,一家一家地进行实地考察,面对面地与农庄业主进行交流,从而使我们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找到了突破口。

国鸿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国旺实业有限公司、湖光山舍田园农庄、青岚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清晨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怪石岭生态公园、神龙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江西达仁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南昌菜园、世外驿站、香樟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菲莎谷农业有限公司、花园一号、佰源生态、剑霞锦绣蔬果有限公司、易氏农业公司、海湾龙庄、凤凰沟景区、玉明生态农庄、磊鑫农业公司、金盘农业、梅仙山庄、山川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扬帆休闲农庄有限公司、西湖李家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据统计,南昌市休闲农业协会共有57家会员,直接工作人员万人,间接工作人员万人。

57家协会会员除去12家尚未开业,一家联系不上,在营业的有44家。在这44家会员当中,1至11月份营业额约亿元,休闲观光约440万人次。

农庄业主普遍积极性都很高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受到了理事们的热情接待。他们为我们的诚意和态度所打动。在沟通过程中,理事们普遍认为,南昌休闲农业协会成立的很及时,为我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将起到一个推动作用。并表示愿意积极配合协会的工作,在协会的协助下,把自己的产业做大做强。

休闲农业在我市发展十分迅猛

在这些农庄当中,发展的项目有:生态休闲观光游、水上游乐、职业培训、户外拓展、会议接待、生态特种种植、生态特种养殖......虽然规模大小不一,但大有大的气派,小有小的精致。已形成规模的约占50%,初具规模的约占30%,在建、扩建约占20%,占地千亩以上的约占90%以上。

文化与休闲农业相结合

在当今,“以文化包装产业,以文化提高品质,以文化打造品牌”这一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在我们走访的这些农庄,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可以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海湾实业植入了红色文化及抚河文化;梅仙山庄植入了古色文化;湖光山舍打造了民俗文化;西湖李家植入了农耕、道德和民俗文化;怪石岭挖掘了古代琴仙《伯牙》的故事,作为文化主线,穿插在景区的山水之间。金盘、神龙收集了不少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并将其融合到自己的产业中。绿色生态和文化的结合使休闲农业更具有生命力,彰显出我市休闲农业的卓然风采。

农庄的自然美学和人文美学

以山岭为主体的怪石岭生态公园,青砖灰瓦的传统建筑风格统一融入到自然山水之间,使人感受到一种古朴、典雅、自然的气息。梅仙山庄的帅家大院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散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凤凰沟的花木和自然生态山林,具有一定的美学研究价值。土色土香的湖光山舍田园农庄总是让人感到那么熟悉,亲切。南昌菜园规模宏大,自然生态与现代人文相结合,将会成为一个南昌休闲农业的典范。按浙江乌镇水乡风格打造的清晨度假村,简略中显精致,传统中显时尚。

养殖业和种植业突出特色,各显风采

在我们走访的这些农庄当中,特色养殖的例子有:扬帆农庄的贵妃鸡、珍珠鸡,世外驿站的瓦灰鸡,佰源生态的野鸭,凤凰山庄的孔雀、野鸡、鲟鱼、鳜鱼、长吻鱼等。

特色种植的例子有:梅仙山庄的高档水果——蓝莓,湖光山舍的热带水果——火龙果,金盘农业的胡柚和果粒橙,山川生态的红柿,达仁现代农业的特色菜蔬、美国樱桃,青岚的红心蜜柚、白枇杷、翠冠梨、杨梅等。

每家农庄,在养殖业和种植业方面各有侧重点,突出自己的特色。这样就避免了产品的雷同性,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贷款

1、理事们提到最多的问题是钱。规模小的业主缺钱,规模大的业主也同样缺钱。很多业主声称:很多项目的建设和开发都是靠自筹资金,没有获得过政府资金扶助和银行贷款。他们期望获得无担保、无抵押、无息的贷款,并能够开辟专门的绿色通道。大规模的业主要求除获得贷款外,也希望能够获得政府项目扶持基金。

关键词:用地

2、许多业主在现今规模的基础上,要进行改建,扩建,进一步提升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但苦于土地不够,使得他们现在停滞不前。特别期待政府放宽用地指标,同时划拨用地指标。另外业主们普遍表示,对符合用地指标的标准不清楚,申请用地指标的程序不了解,使得他们的发展举步维艰,希望能够通过协会这个“桥梁”多了解这方面的讯息。

关键词:销售互动

3、希望休闲农业协为会员策划销售方案,开拓合作联动的思路。比如:销售互动,联合捆绑,统一包装,统一标志。建立产业集群,开

辟旅游黄金线路等。

同时,业主们迫切期望能尽快地搭建起网络销售平台。在保留线下推广的基础上,能够实现线上推广。线上、线下这样一种双管齐下的营销方式,对于产品的推广可以起到很大的宣传作用。

关键词:专业人才

4、有的业主提到的问题很有前瞻性和专业性,已经开始在为今后的一个长远发展,做人才储备工作,这一点很超乎我们的想象。希望协会为他们多推荐休闲农业这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并希望协会提供或编撰休闲农业现代管理的书籍或资料。

关键词:学习交流

5、业主希望能够定期组织外出学习或考察,同行之间多沟通、学习,多借鉴别人的经验,做到取长补短,然后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休闲农业。

六、通过走访发现的问题

1、有的业主由于前期设计规划,没有聘请专业人员,仅凭个人的兴趣和意识,造成服务设施建设不规范,一边是资金短缺,又一边又是造成资金浪费。在项目规划上,缺乏自己的个性,没有突出亮点,相互抄袭的现象比较严重。

2、项目投入的重复性、雷同性比较严重。卖萝卜赚钱,大家都来种萝卜;卖青菜赚钱,大家都来种青菜,有种一哄而上的趋势,在产品投入方面比较盲目。

3、加强农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素质。

第12篇:台湾休闲农业考察报告

第 34 卷第21期

农业现代化研究Vol.34 No.2 2013年3月

RESEARCH OF AGRICULTUAL MODERNIZATION

Mar.2013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专业考察总结报告

经 验 与 启 示

中国*长沙

2016年4月28日

第 34 卷第21期

农业现代化研究Vol.34 No.2 2013年3月

RESEARCH OF AGRICULTUAL MODERNIZATION

Mar.2013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对大陆的启示

(1.北京大学,a.马克思主义学院,b.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100871)

摘 要: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从最初的观光果园等到休闲农场,再到休闲农业园区历经 30 余年,始终坚持保护环境生态、活用农业资源和传承农村文化等发展策略。 同时,基于资源整合需要,依托地缘关系、社区意识和社区总体营造理念建立休闲农业园区,通过多种本地特色的体验方式辅导农民转型经营和推广休闲农业,强化其乡村性、生态性与体验性等产业特性,实现台湾地区农业永续经营和农村再生发展。 依靠健全的制度、理念和规划,强化农民组织合作与策略联盟,推动资源整合及社区总体营造等具体措施发展休闲农业,改善农业产销结构,增加农民收益并释放出经济、社会、教育、休闲、文化和环保等多种功能,给今后大陆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

关键词:台湾;大陆;休闲农业;休闲农业园区;农会组织;园区规划中图 分类号:F3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275 (2013) 02-0198-04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Taiwan to Mainland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DU Xing-jun1a, CHEN Xi1b (1.P e k i n gUn i v e r s i t y ,a .Sc h o o lo fMa r x i s m,b.Sc h o o lo fJ o u r n a l i s m&Co mmu n i c a t i o n ,Be i j i n g10087 1,Ch i n a ) Abstract:I nt h et h i r t yy e a r sd e v e l o p me n t , T a i wa n ' s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h a sc h a n g e df r o m s i g h t s e e i n go r c h a r dt ol e i s u r ef a r m, t h e n t o l e i s u r e a g r i c u l t u r e p a r k s .I ta l wa y sa d h e r e st o t h e p r o t e c t i o n o fe c o l o g i c a le n v i r o n me n t , a c t i v a t i o n 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r e s o u r c e s , k e e pr u r a lc u l t u r ei n h e r i t a n c ea n do t h e rd e v e l o p me n ts t r a t e g i e s .Att h es a met i me , ba s e do nt h ei d e a so fr e s o u r c ei n t e g r a t i o n , g e o p o l i t i c a lr e l a t i o n s , c o mmu n i t ys e n s ea n dc o mmu n i t yo v e r a l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t h e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p a r k swe r ee s t a bl i s h e d .T h e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p a r k sc a nt h r o u g hav a r i e t yo fl o c a lf e a t u r e se x p e r i e n c emo d eg u i d a n c ef a r me r st r a n s f o r me dt oma n a g e me n ta n dp r o mo t e d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 , s t r e n g t h e ni t sr u r a ln a t u r e , e c o l o g ya n de x p e r i e n c ea n do t h e ri n d u s t r y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a n dr e a l i z eT a i wa na g r i c u l t u r e ' u s t a i n a bl ema n a g e me n ta n dd e v e l o p me n to fr u r a lr e g e n e r a t i o n .Re l yo nas o u n ds y s t e m,i d e aa n dp l a n n i n g ,s t r e n g t h e nt h eo r g a n i z a t i o no fp e a s a n t s 'c o o p e r a t i o na n ds t r a t e g i ca l l i a n c e ,p r o mo t er e s o u r c ei n t e g r a t i o na n dc o mmu n i t yo v e r a l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o t h e rme a s u r e sd e v e l o p e d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 ,i mp r o v e dt h ea g r i c u l t u r a lp r o d u c t i o ns t r u c t u r e , i n c r e a s e df a r me r s 'i n c o mea n dr e l e a s e dt h ee c o n o my , s o c i e t y ,e d u c a t i o n , l e i s u r e , c u l t u r ea n de n v i r o n me n t a lp r o t e c t i o na n do t h e rf u n c t i o n s , o f f e r sma n ybe n e f i c i a le n l i g h t e n me n tt ot h ema i n l a n d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d e v e l o p me n t .Key words:T a i wa n;Ma i n l a n d ;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e ;l e i s u r ea g r i c u l t u r a lp a r k s ;t h ep e a s a n ta s s o c i a t i o n s ;p a r kp l a n n i n g

第 34 卷第21期

农业现代化研究Vol.34 No.2 2013年3月

RESEARCH OF AGRICULTUAL MODERNIZATION

Mar.2013 1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背景和历史沿革 1.1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背景

“休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和现象,随着社会文化环境而变化。 现阶段休闲被视为一种态度或自由的感觉,是扣除了工作和家庭所必须的,非义务或者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 然生态及环境资源, 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民众提供休闲服务,从而增进其对农业及农村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活动[ 1 ]。

休闲农业是台湾农业转型的重要策略, 它以农业和农村资源为基础,为广大城市居民和农民自身提供休闲或旅游功能。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最早始于上世纪 7 0年代末,人均年收入达到中等小康水平后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逐步转向休闲型, 许多农民开始尝试开放成熟期的果园促销,进而逐步发展成观光果园。“休闲农业” 一词最早出现在 19 89年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委托台湾大学农业推广学系召开的“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上。 这次会议综合分析世界各国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和台湾休闲农业经营模式后,把农闲时将农场提供给大众体验和娱乐的农业经营模式确立为台湾的休闲农业。

1.2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19 83年台湾农业部门颁布 “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规定设置观光农园须首先向乡镇农会申请,由县政府及省农林厅和区农业改良场共同实地勘察合格后列入辅导对象,再由“农林厅”审核并制定年度计划后由 “农委会”拨给补助经费。19 86年后陆续出现了以各级农会为主的多种经营形式的休闲农场、森林牧场以及自 助式耕种农园, 如彰化县农会的东势林场、台南县农会的走马濑农场等,同时还有以 “行政院退辅会”等为主经营的公营农场和土地银行经营的农场等。

19 9 0年农委会颁布实施 “发展休闲农业计划”,正式开创台湾农业发展新的经营方向。 19 9 2年,农委会颁布了休闲农- “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规定休闲农业区面积必须在 50h m2以上。 19 9 6年,该办法修订为 “休闲农业第一部法规-- 第 2 期业辅导办法”以便区分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的概念而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 19 9 8年,台湾实施隔周休二日的新政策后进一步增加了民众休闲时间,就总体农业内、外环境而言,休闲农业对于环境变迁和个体重返自然的价值观的重建,都将成为未来农业经营的主要型态,也是提升农业经营品质的最佳途径。 由于农业转型和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及民众对生态旅游及农业体验的现实需求使全社会都积极投入休闲农业,自 19 89年到 2000年台湾休闲农场数增至 610家[ 2 ]。

进入新世纪, 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 台湾也遭遇严重的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加的问题, 都市人口快速成长, 公园绿地等休闲活动空间与设施更加不足。 国民收入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也使消费结构不断改变, 民众对观光旅游需求逐年增加,使得休闲农业发展更加紧迫。 2000年台湾当局修正“农业发展条例”,将休闲农业正式列入台湾重要农业发展政策,并对休闲农业进行统一界定: 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 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 提供国民休闲, 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模式[ 3 ]。 同年,将 “休闲农业辅导办法”修订为“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 并把休闲农场的面积放宽到0.5h m2。 2000年 12月 颁布实施的 “新世纪国家建设计划书”也把推动观光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工作内容。 随后相关部门颁布 “国内旅游发展方案”和 “21世纪台湾发展观光新战略”,决定发展生态和健康旅游, 使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相结合,以此来推动传统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业转型和乡村活化再生。2001年起,针对过去休闲农业各自发展,造成资源分散而缺乏整体竞争力的情况,台湾当局着手推动一乡一休闲园区计划, 即后来的 “休闲农业园区计划”, 要求集中力量发展农业园区,为游客提供旅游消费,促进乡村社区整体发展,增加居民收益,带动当地经济繁荣。 2002年台湾观光局发布“民宿管理办法”, 把民宿纳入到休闲农业范围, 进一步扩大了休闲农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这一时期,台湾休闲农场总数达到 1021家[ 2 ],这些休闲农场有力促进了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和农业的永续经营。 2004年和 2006年 “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历经三次修订, 逐步把休闲农业发展重点转向品质的提升,力求实现休闲农业和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 2006年后,开始逐步辅导休闲农场进行登记,实施休闲农业和休闲农场的等级评定和品质认证制度, 逐步推动农场实现合法化经营。 同时,大力推进创意开发,积极参加国际交流合作,带动服务质量提升,第 34 卷第21期

农业现代化研究Vol.34 No.2 2013年3月

RESEARCH OF AGRICULTUAL MODERNIZATION

Mar.2013 促进具有国际观光水平的休闲农业区的规划建设,实现休闲农业的健康和永续发展。

自 19 81年至 2011年的 30年间, 台湾地区各级农会组织先后辅导办理了多个乡镇市设置完成柑桔、杨桃、葡萄、梨、荔枝、龙眼、桃、李、莲雾、番石榴、百香果、草莓、茶及蝴蝶兰等在内的多种观光果园。 目前,台湾地区共划定休闲农业区 7 1处,休闲农场 27 4家[ 4 ]。 同时各级农会组织还积极发展和辅导都市农业,自 19 9 5年以来先后设置市民农园、花卉公园、教育农园等多处, 建设完善休闲农业指示标牌、解说设施、道路标志、停车场、凉亭和公厕等相关公共设施, 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保育和环境美化工程, 为使社会大众通过体验农业、了解农业进而支持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策略 休闲农业是结合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三生一体, 把自 然资源与休闲活动完美结合, 并具有最原始的乡土性与草根性的特色农业, 它依托广大农村地区, 充分利用农业和农村资源营造特色,发展创意,紧密结合农产加工、运销以及游憩服务, 使自然景观和人文生态等资源达到和谐统一[ 5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五项具体内容。

2.1 保护环境生态休闲农业主要是利用农村地区优秀的自然和生态环境,结合农业生产及农村文化等资源从而形成良好的经营模式来吸引广大居民观光和游玩。 广大游客在学习、参与和体验各种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时所依托、利用的自 然环境和生态资源分为可持续和不可持续两类。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主要是依托可持续的环境和生态资源,严格控制不可持续的稀缺资源的使用, 为民众提供休闲服务, 从而使他们全面了解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保育的重要性。 因此,休闲农业及观光园区等在保育环境方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2.2 活用农业资源农业资源是休闲农业的重要载体和支撑,也是满足人们从事实用性、生态性及生动性等多种活动需要和用于放松身心及生活体验等心理需求的自然环境与广阔空间。 农业资源不但具有神秘的技术性、丰富的多样性和无穷的趣味性可以满足人们求知的欲望,让人们获得探求农业知识和技能的满足感,而且还能带给广大游客浓厚亲切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崇尚自然的心愿。

2.3 传承农村文化台湾农村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特色与底蕴,台湾广大农村地区流行的寺庙迎神赛会等祭祀活动;车鼓阵等庆祝活动;放天灯、布袋戏等各种娱乐活动;山歌对唱等说唱活动,绘画等手工制作;茶艺等产业文化;玩陀螺、灌蟋蟀等儿童娱乐活动;农村的衣、食、住、行、娱乐、生产生活器具和各种玩物等物质文化以及思想、意识、语言、信仰、礼仪、民风、制度、知识、艺术、生活方式、耕作制度和行为模式等精神文化不但是先辈生活的积累和传承,也可能是农民自己过去的亲身体验。 这些民俗和产业文化活动以及物质精神文化与休闲农业结合不但可以让人追古思今,亲身体验优质观光资源, 而且还可以使农村文化落地生根,发扬光大。

2.4 实施整合战略2001年台湾开始推动一乡一休闲园区计划, 即后来的“休闲农渔园区计划”, 以求最大限度发挥它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避免各自分散发展造成资源浪费和整体效益欠佳,减少游客对乡村环境的影响和冲击, 达成 “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 整合园区内农场、农园、民宿和所有景点通过策略联盟方式构成带状的休闲农渔园区,带动乡村社区整体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繁荣。“休闲农渔园区计划”的主要策略包括: ①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发展; ②软、硬件建设互相配合; ③园区居民的积极参与; ④注重园区产品开发与创意;⑤加强策略联盟整合行销;⑥办理园区评鉴,引杜兴军等: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对大陆的启示199 第 34 卷农业现代化研究导正确发展方向;⑦推动生态旅游,落实资源保育。

2.5 推动休闲农业园区建设休闲农渔园区是基于园区内资源整合的需要,依托地缘关系与利益共同体的社区意识和社区总体营造的理念与作法而成立的,以辅导农民顺利转型经营休闲农业和推广休闲农业为目的 “社区”。 休闲农业园区是综合运用本区域内特有的乡土文化和风土民情,通过解说教育、体验活动、产业与民俗文化活动以及农业经营等方式在整个观光游憩的空间系统中展示其独特风情与韵味的窗口和平台。 通过强化其乡村性、生态性与体验性等产业特性, 更好地挖掘其休闲价值和潜力, 为实现台湾地区农业的永续经营、农村的再生发展和农民的持久进步而贡第 34 卷第21期

农业现代化研究Vol.34 No.2 2013年3月

RESEARCH OF AGRICULTUAL MODERNIZATION

Mar.2013 献力量。

3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园区建设

3.1 休闲农业园区的发展过程及阶段随着休闲农业的发展普及, 传统、单一型的休闲农场各自分散发展的策略越来越造成资源浪费和整体竞争力受损,于是从 2001年起台湾当局改变策略, 实施休闲农渔园区计划, 希望在社区总体营造策略启发下, 通过企业化经营手段将农地转变成具有商业价值的休闲乐园, 朝向精致农业转型。 企业化经营主要包括市场化、组织化和专业化三层意思,这也正是农业企业的经营理念。 由此可见,休闲农业园区政策的形成,早已融入了休闲产业的市场想象和园区经营所需的组织化与专业化构想。 社区总体营造计划强调整合地方整体资源, 带动地方社区投入的发展理念, 也给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带来启示。 因此,将个别农园的发展理念扩大为整个乡镇园区并强调整个乡镇资源的整合发展,从而通过休闲农业园区来延续台湾精致农业的发展策略,强调用更加系统和专业的运作方式来为传统农业创造不同的附加价值以满足人们对某种休闲品质的需求,正是台湾农业始终遵循的发展策略。

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自 2001年开始到现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2001年的一乡一休闲农渔园区,自 2001年开始通过请辅导委员赴各乡镇并通过农会予以辅导来推动的一乡一休闲农渔园区计划; 第二阶段自 2002年至 2004年, 按照一乡一休闲农渔园区计划要求, 每个乡镇需设置一个园区,然而并非每个乡镇都具备设置条件,相反地,有些乡镇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可设置多个园区,因此,自 2002年起将计划调整为 “休闲农渔园区计划”; 第三阶段自 2005年至今,为了发挥资源整合效果,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发展,农委会依法划定休闲农业区并给予经费补助,同时协助其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行销与管理活动,提升园区服务质量。

3.2 休闲农业园区的社会本质与产业特性休闲农业园区是依托企业经营和社区营造两大理念而建立, 以摆脱以往规模经济思维和发展精致农业为目标的,因此,它具有商业和社会的双重属性。 就商业性而言,休闲农业园区与一般农业企业一样, 都强调市场化、组织化与专业化经营理念,其差异在于农业企业强调个别生产企业的产销效能, 而休闲农业园区则更强调区域内整体资源的组织营运。 就社会性而言,休闲农业园区与一般工业休闲产业具有本质不同,这种不同恰恰蕴含在其特殊的社会性上。 休闲农业园区首先所具备的社会特性是乡村性,即亲族情味的关怀氛围、群我序位的公共特性以及永续定居的人文生态特性[ 6 ]。农业的休闲价值和潜力来源于其乡村性,即人们对于休闲农业的需求更多来源于对农业所在地乡村生活的向往及其乡村性的感动,而不仅仅是农产品的消费和乡村自然景观。 休闲农业园区的另一产业特性是其地方属性, “地方”作为一个重要的休闲消费目 标不同于一般休闲工业强调的个别休闲产品。 因此,休闲农业园区必须努力发掘当地的物、景、地和风土人情等特色,来彰显其独特的地方性格和存在价值。 休闲农业作为与环境生态关系密切的产业形式,还必须要回馈自 然和生态体系, 建设、维护并提升属于农业产业本质的园区生态性,使园区能够健康、高效和永续运营。 农业之所以具有休闲产业化的价值和潜力,除了它具有呼唤自然人性的乡村性、地方性和生态性魅力以外, 还在于它具有一种直接结合了人力、物力和地力而能直接创造产品的独特生产过程,正是这种独特的生产过程成为吸引都市居民参与生活体验,提高休闲农业价值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休闲农业园区是具有教育、经济、社会、游憩、医疗、文化和环保等多目标功能的产业形态,它综合运用农业资源的永续经营, 推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多面向永续发展,不但具有塑造乡村风貌、永续管理自然资源、环境及生态保护等环保功能,而且还具有发展乡村文化及维护地方认同的社会文化功能。 休闲农业园区可以促进农村产业和经济转型, 使传统农业从生产初级产品的一级产业, 到加工农产品的二级加工业, 再进一步提升到三级的休闲服务产业, 使农业得以持续发展。 除产业级别的转变外,农业经营型态也会发生改变,农业从初级农产品进行分级包装并赋予品牌后变为商品出售, 再从商品提升为礼品或艺术品, 最后提升至休闲体验品, 农产品的附加价值逐次提高, 产品利润也就随之增加。 休闲农业发展还可以促进乡村社会转型和价值转变,提升社区环境质量和居民社区意识。 休闲农业通过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与体验服务扩大了居民参与休闲农场、民宿及休闲农业园区的经营、政治和社会参与度,促进了城乡交流,使乡村休闲产业经营者摆脱了传统依赖,逐步建立起独立自主的社会价值。 休闲农业园区还可以增加社第 34 卷第21期

农业现代化研究Vol.34 No.2 2013年3月

RESEARCH OF AGRICULTUAL MODERNIZATION

Mar.2013 区居民表达需求、执行发展计划等合作与联盟的机会,扩大社会关系的幅度[ 7 ]。促使园区居民、农场和民宿业者保护自 然生态景观, 改善社区环境质量,吸引更多游客观光旅游。 这一功能不但成为加速社区分化转型的促进剂,形成休闲农业新的乡村社会价值观, 而且在无形中还塑造了乡村社会团结互助, 互利共赢的社区意识。

3.3 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及营造

休闲农业园区必须遵循自 然规律、地方文化认同、生态环境属性及整合发展的园区营造理念来确立园区总体定位,以实现其乡村性、地方性、生态性和体验性等的产业特性与休闲价值。

休闲农业园区通过与本地社区联合而获得更多自 然生态环境和文化景观等潜在资源, 再与当地产业活动、人文景观等多种资源进行整合而开创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提高竞争力,促进休闲农业永续经营。 在推动园区内社区营造时,不仅200 第 2 期从各种休闲设施的规划着手,更重要的是唤醒了民众对于当地休闲农业发展的共同体意识。 共同体意识的建立是一个复杂过程,它需要用心去重建与积累本地居民对休闲农业的集体记忆, 并将这一记忆映射到人们的日 常生活中, 使整个园区的休闲过程处处蕴含着社区集体记忆的丰富痕迹,给游客提供终生难忘的体验,最终形成具有乡村性和地方性特色的休闲农业园区。

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与营造还需要建立独具特色的地方产业文化的主体性格, 通过塑造休闲农业园区的地方魅力, 固守自 身的产业文化主题性格, 发展休闲农业园区人文与自然的独特内涵与性格, 确立休闲农业发展的市场定位,发掘农产业文化主体性格所蕴含的经济价值,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在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过程中,必须通过推动参与式行动来引导园区居民参与休闲农业发展,成为社区营造的参与者, 才会让属于园区居民的集体记忆逐渐深厚而难忘。同时, 还应让专业人士参与地方共同谋划并思考建设方案,把园区产业发展的主导权力重新还给居民。 这种参与式的规划有助于唤醒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也唤醒社区居民、政府部门以及地方利益集团对园区社会、文化、空间和生态环境的共同价值认同和责任心, 把社区建设成为具有乡村性,重视生态环境并给广大居民和游客带来幸福快乐和完美体验的魅力园区。

2001年开始推行的 “休闲农渔园区计划”,以改变过去平均分配资源的方式,集中力量发展农渔园区,增加园区内软、硬件建设,充分整合园区内农场、农园、牧场等景点和民宿等设施, 逐步形成休闲农场、农业及民俗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尤其是 2002年修订后的 “发展观光条例”正式将民宿纳入辅导观光范畴,使偏远地区及休闲农业园区内农舍及休闲农场可以转型经营民宿,确立了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框架。

4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对大陆的启示

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在 “行政院农委会”大力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根据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并结合大陆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4.1 政府主导和政策配套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台湾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农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和相关政策措施的保障。“行政院农委会”和各县市都设立相应的管理及辅导机构,形成休闲农业的管理和辅导体系。 同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和法规,保证休闲产业有序发展和依法按经营。 现阶段大陆休闲农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 必须加大政府对休闲农业的主导力度, 尽快制定农业休闲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休闲农业发展的行政手段和法律依据。

4.2 具有齐全功能和健全网络的农会组织是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台湾 “三农” (农业、农村和农民) 问题之所以解决得好,主要得益于对 “三生”(生产、生活和生态) 概念的持续关注。不论是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还是改善生产、生态和生活都离不开遍布台湾乡村的各级农会组织。 目前,必须加强大陆农民组织建设, 使其承担有效管理农村、发展农业和提升农民的重担,协助政府推行休闲农业发展策略。

4.3 转变观念,重视科技支农,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台湾正是在上世纪 60年代末面临农业发展困境时, 通过转变观念,强化科技支农力度,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才实现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 现阶段大陆也面临着农业科技支持力度不够、农业面临转型升级、农业生产效率较低等诸多困境,因此,必须学习台湾经验,加大农业科技支持力度,第 34 卷第21期

农业现代化研究Vol.34 No.2 2013年3月

RESEARCH OF AGRICULTUAL MODERNIZATION

Mar.2013 转变农民观念,加快农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休闲农业稳步健康发展。

4.4 合理规划布局,整合资源,强化合作经营和策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避免恶性竞争 大陆和台湾具有相似的农业资源特征, 人多地少, 属于典型的小农经济,因此,发展休闲农业,必须从当地主要或特色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生态这些农业资源着手,发挥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展示、解说、观赏、参与、摄影和采摘等多样化的活动或手段, 来活化农业资源, 使休闲农业得到永续经营与发展。

4.5 重视宣传推介,培养农民驾驭市场能力

宣传推介是推动台湾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台湾各休闲农业企业普遍重视自身品牌和形象宣传,形成全方位宣传推介网络,使广大游客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并享受休闲农业的许多快捷服务。 大陆改革开放以来,信息和科技日新月 异,人们的素质和市场认同也逐步提高。 必须加强推广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开拓产品市场才能提升休闲农业的市场竞争力。4.6 完善休闲农业服务体系,加强体验经济与休闲农业产品研发

休闲农业是集观光、游览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形态, 旅游者通过深入农村和农家体验农村生活, 感受农村文化。 因此,必须完善休闲农业体系,对农业环境、接待服务等提出相应要求, 提高休闲农业层次, 这也是休闲农业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对休闲农业和体验经济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对旅游休闲产品需求和服务质量均直线上升, 给休闲农业从业者和相关部门提出更高要求。 必须更加适应休闲农业的高度参与性和互动性,创造性地开发出具有人性化、绿色化和高附加价值的休闲旅游产品,提供优质服务,才能满足大众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推动我国休闲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政宗.休闲农业行销策略分析[ J ].农业推广文汇,19 9 8 (4 3 ) :181-182.[ 2]段兆麟.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回顾与未来发展策略[ J ].农政与农情,2007 (17 7 ) :64 .[ 3]邱涌忠.农金岁月三十八[ M].台北:东莹国际文化有限公司,2008 :127 .[ 4 ] “台湾休闲农业旅游网”网站[ EB/ OL ].www .t a i wa n f a r m.o r g .t w/ c o m/i n d e x .p h p / t w/ f a r mg p s / 2012- 01 ,2012- 07 .[ 5]郑健雄,陈昭郎.台湾休闲农场市场区隔化之探讨[ A ].造园学会编:休闲理论与游憩行为[ M].台北:田园城市文化出版社,19 9 6 :19 1- 203 .[ 6]黄昭瑾.合院空间形式与日常生活之研究---台湾乡村性的展演与变迁[ D].台湾大学农业推广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1.[ 7 ]邱涌忠.休闲农业在乡村发展的社会意义[ R].推动农村振兴创造农业生命力研讨会资料, 台湾中国农村发展规划学会,2003:7 2.杜兴军等: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对大陆的启示201

第13篇:台湾休闲农业考察报告

台湾休闲农业考察报告

2月14日至2月21日,金巴登实业有限公司、小古城村委会一行10人赴台湾开展了为期8天的休闲农业考察活动。在台期间,考察组拜访了台湾屏东科技大学及台湾休闲农业学会的段兆麟教授和相关业内人士,参观了嘉义县独角仙休闲农场、台南市大内区走马濑农场等休闲农业园区及“掌生谷粒”等特色高端农产品商贸企业。通过考察,获得了大量有关台湾休闲农业行业信息、法规、管理模式及市场操作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了解了台湾休闲农业行业的现状与动向。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台湾休闲农业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萌芽,多为农场开放供游客采果及采草莓的活动。1980年,台北市政府在木栅推行“观光茶园”计划,政府部门正式开始推行休闲农业。1992年,订立法规,发展休闲农业有法可循。此后,台湾休闲农业获得了蓬勃发展。1996年,休闲农业法规区分了休闲农场与休闲农业区的概念,乡村旅游开始有了发展的平台。2011年台湾政府公布了促进旅游发展的新战略,使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发展得到重视;同年,制订了“民宿管理办法”,规范了民宿经营活动,同时弥补了休闲农场经营住宿业务的不足。依据台湾休闲农业学会撰写的“休闲农业场家全面性调查计划”的分析报告,2004年全台休闲农业场有1102家,2007年为1244家,呈现出休闲农业发展一片繁荣。2012年7月经官方认定的休闲农业区达

74处。可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在不断扩大,吸引大量业主竞相投入,俨然成为台湾农业从一产向三产转型发展的主要业态。

二、农场典型案例情况报告

(一)嘉义县独角仙休闲农场。

独角仙休闲农场,是由一座大规模乳牛牧场转型而来,其中休闲农业区块面积不大,是小而美的典型。园区集合知识、生态与育乐性,达到寓教于乐的功能。除了丰富的自然生态之外,还有最为著名的独角仙生态馆。

目前经营团队与相关单位运营的区域和项目,有大型停车场、休闲步道、儿童游戏体验区、DIY教室、生态烧烤、园区自产农产品售卖、模拟生态馆、昆虫复育饲养等。现正规划的项目有大自然露营区。

(二)台南市大内区走马濑农场

走马濑农场占地1800亩,是由台南县农会于1988年开发,是台湾第一个休闲农业主题游乐园。当初农场是以专业种草起家,再转型升级为观光休闲农场,园区规划有多种多样的项目服务及硬件设施,满足全年龄层的大众消费群体的需求,是大而全的典型。

农场经营项目包括有适合农场体验的大草园、苗圃、放牧区、农业馆、农业推广中心等;适合亲子同游的亲子广场、碰碰船、脚踏船、滑草区、跑马场、动物园区、古农具动动手等。还有乡村剧场,戏水世界、烤肉区、露营区、射箭场、高尔夫球场、情侣自行车道、游园车、特色餐饮、住宿(民俗、兰花会馆)等项目。农产品包括自制果酒、牧草产品等。农场全年营业,天天客流丰富,盈利不断。

三、可借鉴的经验

我们从台湾休闲农业考察中可以获得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部分也是我们目前正在逐步探索的方向:

首先,休闲农场要营造特殊的风格,坚定

一、

二、三产相结合的正确方向。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现有农耕环境资源和产品资源,加大休闲观光农业资源、田园生态资源景观、小古城村人文资源的开发力度,把农业生产、农产品营销、农艺展示、休闲活动、餐饮、民俗等与旅游观光融为一体,让消费者者实现体验农耕、休憩健身、回归自然、休生养性的乐趣,实现农业产业发展与人居优美环境和谐共存,养生休闲与经济效益共赢的目标。

其次,目前世界经济潮流已进入体验经济时代,因此休闲农场经营须以“体验”为核心进行活动设计。让消费者体验自己动手做的乐趣,体验亲身经历的感受,把“体验”、“感觉”变成可以销售的经济商品,说服消费者为体验付费。人类是向往自然、回归原乡的,而农业拥有最多的自然资源,乡村是人类孕育文化的摇篮,所以农业是提供体验最适当的产业,乡村是体验最纯朴的地方。我们应充分把握体验经济的精神,以农场为舞台,以山林田园景观为布景,以游客为主角,以农产品为道具,设计体验活动的剧本,创造出值得游客回忆的活动项目。

第14篇: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

 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 休闲农业,也称观光农业或旅游农业,就是把农业与旅游结合起来,利用农业景观

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劳作、体验、参与、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形态。台湾农业专家廖树宏认为,休闲农业改变了农业的发展建立在土地的栽培力和负载力上的传统模式,使农业成为一种具有多次贩卖力的资源,其经济效益将大大高于传统农业。如今生活在城市的孩子,越来越看不到蝴蝶、蜻蜓、萤火虫等昆虫了!紧张、繁忙、呆板、单调的城市生活使人们越来越向往大自然。这就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休闲农业20世纪30年代在欧洲兴起,我国台湾地区70年代开始发展,而大陆休闲农业的推出已经是80年代末了。与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相比,目前大陆休闲农业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已进入体验经济时代,体验式活动更能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体验是休闲农业成功的关键。“乡村是人类孕育文化的摇篮,所以农业是提供体验最适当的产业,乡村是体验最深沉的地方,这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利基。”台湾屏东科技大学教授段兆麟的这一观点受到众多农业专家的推崇。

目前陕西真正意义上的休闲农业还没有,多是一些小打小闹的以农家饮食为主的“农家乐”型,或果熟季节的“采摘型”或普通动植物观赏型,内容单

一、模式生硬,且管理落后,设施不完善。难以维持长久的生命力。

据国外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休闲农业区在半径为29.5公里的区域才可以发挥最佳经济效益。到目前为止,全国农业旅游区都没有达到这个规模,这就给陕西休闲农业的发展留下了空间。陕西曾是华夏农业文明的发源之地,有着灿烂的农业文明,今日仍然是一个农业大省;陕西又是一个旅游大省,其灿烂的古代文明和众多人文古迹享誉世界。如果发展休闲农业,无疑既解了农业发展之困,又丰富了本省的旅游内容。

发展休闲农业,切忌跟着别人后头跑,要注意凸显自己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有生命力和竞争力。三秦文化、民俗、小吃等是陕西独特的魅力,被人津津乐道的陕西“八大怪”堪为陕西民俗真实而夸张的写照,发展陕西休闲农业就是要挖掘这些特色文化,以及特色农业物产和特色自然、人文景观等,使农村特有的生活文化、产业文化及许多民俗技艺,可因休闲农业的发展得以继续延续与传承。

休闲农业的提出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规划不得当,农民有可能反受其害。专业人士认为发展休闲农业,首先应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如果仍然竭泽而渔,破坏生态,农民的长远利益从何而来?其次,休闲农业是把农业当成一种商品贩卖出去,既然是一种商品,就应该以顾客的需要为主,现在旅游者的要求已经从观赏升华为体验,并且这种体验还要是一种新奇的、全身心的体验,城市居民要这些,乡村就应该提供这些,并且尽量是自己独特的东西,尽量是全方位的“农村文化大餐”。只有这样,休闲农业才能达到双赢的目的,既富了乡下人,又乐了城里人!

第15篇:全国休闲农业调查报告

全国休闲农业调查报告:我国休闲农业人均消费水平为每人次87元

农业部乡镇企业局日前发布的全国休闲农业调查报告称,我国休闲农业人均消费水平为每人次87元。其中,旅游观光消费32元,农产品直销额42元,休闲农业收入一半以上来源靠农产品销售。

我国休闲旅游资源70%在农村,伴随新农村建设,道路、通讯、住宿、配套设施等休闲农业基础建设取得巨大进步,休闲农业总收入逐年递增,当前,有农家乐、休闲农庄、农业节庆等多种形态,其快速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途径。

某种程度上,我国休闲农业仍是一种相对低水平的休闲消费。除了报告所揭示的收入结构问题以外,主要表现还有两方面:一是竞争同质化。一些休闲农业模式单一,同一地域的休闲农业项目大多缺乏创意和特色。以遍地开花的农家乐而言,其在经营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存在同质化竞争问题;二是管理人才缺乏,经营标准化程度低,难以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需求。

提升休闲农业水平,关键是要凸显其“三农”本色,以特色取胜。既要跟传统的城市景点旅游相区别,也要与简单销售地方农副特产相区别,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实现。

首先,休闲农业要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发掘乡村文化特质、注重文化创意上下功夫,防止低水平的简单重复建设。乡村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地域文化的依托,也是休闲农业得以特色立足的资源。针对目前休闲农业的区域同构和产品同质化问题,要加大乡土民俗文化整理和再加工力度,促进创意型休闲农业的发展。

休闲农业要综合开发产品和服务。在食用功能以外,可以把农产品打造成艺术品,提高其附加值。还可以开发一些体验式旅游项目,让城市消费者体验农事。北京大兴的西瓜、平谷的大桃都是特色产品。这两地在发展农家乐中,不仅有传统的采摘项目,消费者还可以现场参与玻璃西瓜、桃木工艺品的制作,这些依托地方特色优势农业资源而设计的农业旅游产品受到游客的欢迎。

其次,要拓宽休闲农业的经营主体,相信伴随更多投资主体进入休闲农业,资金、管理、人才的问题会逐步改善。休闲农业是一项融合

一、

二、三产业且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兼备的产业,最初也是依靠农民发展起来的,但如果单纯依靠农民自身来发展,不仅资金问题较难得到解决,而且规范化管理也难提上日程,客观上需要社会资本参与来解决农民个体经营的不足。因此,要引导从农户经营为主向农民和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经营发展转变。

当前,社会资本进入休闲农业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休闲农业整体对资本和劳动力的吸引力并不差,要素的投入回报率并不低。数据显示,休闲农业的投资产值率达61%,利润回报率为19%。2010年,休闲农业全职从业人员人均劳动产值5.4万元,人均劳动利润1.6万元,是同期全国农业劳动力人均产值的2.75倍。因此,休闲农业将大有可为。

第16篇:新宁县休闲农业发展规划

新宁县休闲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休闲农业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把农业和休闲观光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结合农林牧渔及加工业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吸引休闲者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其特色在于满足人们对自然田野生活的向往性、对自然环境发展和保护认知的教育性、以及对动态生物生态活动和静态农村人文活动的娱乐性,而其目的则在提供经济、社会、休闲、生态、教育、文化传承、美学等功能。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的休闲度假方式发生了新的转变,休闲农业是体验“农”的氛围,参与“农”的生活,享受“农”的风情,感受“农”的文化,接受“农”的教育为内涵,精心打造原汁原味、返璞归真的大自然产品,营造一种放松自我、无拘无束、无忧无虑、乐在其中的氛围,以找到心灵的归宿,感受到家园的温馨。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休闲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开发多功能农业,并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有效模式。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省政办[2006]57号、市政办发[2006]2号、市政办[2007]13号文件精神,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休闲农业及休闲农业发展基地建设项目作为发展旅游产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休闲农业已成为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一个崭新的亮点和农村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对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树立农村新风尚和新农村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休闲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与意义

(一)休闲农业是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休闲农业是农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切入点,它可以有效带动餐饮、住宿、交通、购物、文化等关联行业和产业的发展,促使单一的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转变。同时,休闲农业的发展还可以促成地方公用基础设施的改造,投资环境、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改善,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以及其它服务业的繁荣,从而有力地促进当地的现代农业建设。

(二)发展休闲农业能促使农业和休闲业相结合,创造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休闲农业使农业跳出了依靠单一农业生产的圈子,开发了生产过程以及农产品收获前的观赏价值,增加了农产品的经营途径,充分挖掘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在旅游方面的价值。

(三)发展休闲农业是解决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发展休闲农业是一条解决当前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即休闲农业通过餐饮、住宿、交通、购物、文化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

(四)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加快城乡交流和乡风文明建设。农民具有的勤劳、淳朴、善良的优良传统美德值得发扬光大。为了吸引休闲者,农民必须学会讲究卫生、保持卫生、保持村容、院落整洁。为了使休闲者愉快,必须学会文明用语。随着休闲农业的发展,城乡居民相互交流、学习,吸收对方的优点,城乡差别逐渐缩小,城乡文明共同发展。

二、新宁县休闲农业的现状和比较优势

(一)特色明显

新宁县休闲农业,具有明显的特色,按区位划分,主要有城郊型、景区周边型、民俗风情型和基地兼容型;按功能划分主要有观光观赏型、参与体验型、休闲度假型和民俗节庆型。

(二)初具规模

目前已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企业10余家,直接从业人员380余人,年接待休闲者逾4万人次,年经营收入过300万元。有鹿呜山庄、玉女岩、里溪剽流、舜皇森林公园等。

三、新宁县休闲农业发展的机遇和条件

新宁县随着崀山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快速发展旅游产业,以及丰富的休闲农业资源,已为发展休闲农业具备得天独厚的诸多条件。

(一)特有的旅游名胜地

丹霞风光和花岗岩高山雄景等特有地貌景观地位突出,尤其是崀山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更显得崀山特有品牌地位倍增。

(二)丰富的乡村景观资源

与休闲农业密切的主要是乡村农耕文化景观,及最具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山地立体农业、土地多层次利用,以及以脐橙为主导产业的十大产业,形成了一年四季各具特色的农业自然景观,显示了山乡的古、土、特、真、野风情,以多样、优质、高效为特征,使人感受到人类改造自然并与大自然协调和谐的魅力,为我县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三)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

全县现已形成覆盖面大、通达性强的立体交通网络。同时,政府通过县乡公路改造,加快了我县乡村公路建设,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网,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交通便利。

(四)可观的潜在客源市场

到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支出将分别达到14611.7元和8169.5元,因此客源市场增长潜力很大。从省内来看,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各地市洲来崀山旅游人数日益增多;从省际来看,南面有广州、深圳为核心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群,同时港澳游客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客源市场;北面有以武汉为核心的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市场和以京、津为中心的华北市场虽然距湖南崀山相对较远,但也不可低估的潜在客源市场。

(五)各级政府领导重视,群众参与热情高

“西部发展战略”为我县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创造了契机。促进中、西部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基地的扶持政策,加快农村综合配套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大流通体系建设等等,将会给我县休闲农业的稳步发展创造良机。

(六)民间资本投入积极 休闲农业的广阔市场前景,吸引了多种投资主体的介入,而且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投资群体,乡镇企业家、工矿企业主、房地产开发商等,在掘得自己的第一桶金后,积极寻找新的投资领域,转而开发休闲农业。民间资本的积极投入,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四、新宁县休闲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重点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以农业活动为基础,集农业生产、高科技示范、休闲游赏娱乐为一体,使第

一、

二、三产业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和农业增产增效,加快城乡交流,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二)我县休闲农业发展的“坚持四个原则”

一是经济效益的原则。二是参与性和突出特色的原则,三是文化融合的原则。四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三)我县休闲农业“十二五”期间发展的目标

“十二五”期间休闲农业发展的目标,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丰富的农业资源,引导业主自主开发休闲农业产品。全县按照四大区域总体布局,建成4个集聚连片的休闲农业示范区;全县重点引导建设具备一定规模档次4星级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庄 27余家;农家乐达200余家,休闲农庄年接待游客总量超过20万人次,年产值达0.9亿元,参与休闲农业经营的农户(业主)收入年递增30%以上。

(四)我县休闲农业发展的重点

按照地理区域、经济、环境及民俗等因素,我县休闲农业可划分为崀山旅游发展区、城郊结合部区、农业产业发展区和乡镇城镇化建设为中心的乡镇休闲园区等四大区域进行战略布局,并区分发展重点:

1、以崀山旅游景区为依托的农业观光园区。

2、以金石镇城郊结合部为基础的多种形式于一体的农业生态园区。

3、以脐橙产业为主的观光园区。

4、以特色产业为主要内容特色产业观光园区。

五、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与内容

1、以脐橙产业带为依托,突出脐橙产业特色,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园——以当地脐橙优势农业产业基地为基础,以植物的花、叶果等特色,开辟赏花、观叶、采果等活动。拟建立农庄15个,规模以上且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5个,五星级的2个,四星级的3个。A、以洞新高速引线为界以北的方位(高坪铺、漆家坪、邓家冲、虾塘冲、雪山口一带),发展脐橙产业,形成脐橙风光带,打造新宁县脐橙品牌,拟建以永丰农业生态园、漆家坪园艺场、山林书画山庄(二个五星级、一个四星级)为星级中心,其他地方网点布置多功能的农家乐园30余家。B、以S218路两旁,以黄龙镇为起点经白沙到金石镇的飞虎村为一带的脐橙产业观光带,在黄龙镇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为中心拟建一个四星级的休闲农业观光园,在白沙镇以邓艮村、白沙农场示范场为一体的多功能的休闲农业园(三星级);以白沙农场管理区为中心,到全田村、泸溪村、杨溪村为一带的脐橙产业观光带,拟建一个四星级的休闲农庄。其他根据景点和区域网点布局农家乐20余家。C、在扶夷村、水头村、独潭村、杨柳田村、永济村、林科所等地,拟建设以葡萄产业、脐橙产业为基础的休闲农业农庄带,其中

五、

四、三星级各一个;在林科所拟建一个四星级或五星级百科植物园,农家乐30余家。

2、以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景光为依托,以保护崀山遗产地、创造国家五A级景区、发展崀山旅游业为目标,充分构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美化景区环境,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拟建立5个,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5个,五星级的2,四星级1个,3星级2个。A、以黄背村、石联村、联合、茶亭村等四村,发展传统农耕文化,以种植水稻油菜一年两熟制典型传统农业,适度发展农家乐150-200家;B、盆溪村、崀笏村、水溪村、六坪村等村拟建固定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五个星级农庄:其中五星级的2个,四星级1个,3星级2个,现有的宝丰园艺中心、崀山花卉苗木合作社、满师付有机生态园高标打造升级成星级农庄。C、在崀笏村、水溪村、茶亭村以发展辣椒产业及博物馆,以辣椒产业兴起衬托辣椒峰景点蕴深内涵。拟建一个五星级的休闲农庄,并在沿河一带拟建观景风光带,及夜宵农家乐群及夜文化生活区域。

3、在城乡结合部通过环境设施的整合,依托原有农业产业设施的规模和优雅的自然环境整合、完善和提高改造而成的休闲观光场所;在县城与北大门之间景区缓冲带(没有规划城镇建设)的连村、大河冲村两村中发展具有特色产业休闲农业农庄。有盆景苗木花卉园、茶园农庄、葡萄园农庄、特色养殖农庄等内容及一定数量的农家乐连带布局。拟建立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6个,五星级的2个,四星级的3个,3星级的1个。同时发展农家乐50余家。

4、发展以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舜皇山休闲山庄,为旅客提供体验原生次森林、避暑度假、观光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场所,拟建立发展成五星级;以黄金牧场为基础,发展牧业产业,为旅客提供一个体验南方草原生活情趣的旅游休闲场所,拟发展成五星级;以玉女岩、风神洞景点为基础,构筑以体验溶洞景观、配套其他产业(如脐橙)多功能的休闲旅游场所,拟建立发展成四星级或五星级。

5、以磨柯岭公园为基础、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墓地、宛家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夷江漂游为内容,为城镇居民及游客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拟建设成四星级休闲山庄。

6、在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按照区域及镇乡发展规模,在一渡水镇、回龙镇、马头桥镇等建设一批三星级的休闲农庄。

六、休闲农业发展的措施与政策

新宁县以“打造休闲农业全国百强县”为目标,用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指导休闲农业的发展,科学制定新宁县休闲农业发展规划,规范利用和整合休闲农业资源,谋划新宁县休闲农业良性发展,打响新宁县休闲农业品牌。

(一)加强领导、成立休闲农业发展领导小组

为切实发展休闲农业产业,提升休闲农业的品位与规模,打造“休闲农业百强县”,加强对休闲农业产业工作的领导,成立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工作领导小组。把休闲农业发展成为生态环境优、产业优势大、发展带动强、示范作用好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精品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法。

(二)搞好结合,调优产业结构

紧密结合产业结构调整,规范发展,突出解决“三农”问题,转变观念,全面贯彻“五个统筹”,抓住机遇,做到“五个结合”:和大城市相结合,依靠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提高档次水平;和大旅游相结合,依靠消费者,充分结合旅游资源,获得发展动力;和产业相结合,依靠农业,形成产业规模,产业效益;和“三农”投入政策相结合,依靠政府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支持休闲农业的合力;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依靠农民,改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人居环境,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优化布局,统一科学规划,突出重点

我县休闲农业按照地理区域、经济、环境及民俗等因素,划分为四大区域进行高起点规划布局,并区分发展重点。崀山风景区发展观光农业和农耕文化休闲农业;城乡结合部发展集疗养度假、采摘垂钓、水上运动为一体的观光生态园等集特色体验、观光、保护于一体的休闲基地;农业产业大力发展突出产业生态休闲,农产品精品选购观光;乡镇以发展乡镇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和挖掘民俗风情,体验民俗文化,推动新农村建设。做到高起点科学规划,全县统一规划设计、行动一盘棋,聘请有资质的专家考察、论证,科学规划。突出品位高、目标远、附加值高,要放在旅游富县战略、和推进新村建设战略层次来制定规划、科学设计;做到定位要准,目标明确。

(四)制定发展休闲农业扶持政策

推进土地流转机制,制定发展休闲农业土地征用优惠政策,及休闲农业农庄经营的税收优待政策,根据中央1号文件、省、市发展休闲相关文件精神,出台扶持和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实质性的、可操作性的优惠政策文件;扶持政策由农业局、财政局、发改局、国土局、国税局、地税局、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建设局相关部门联合起草。体现在土地征用与规划、项目立项、税收、信贷等给予优惠和引导。

(五)发展协会、与合作社组织运作,创立品牌与品位 用产业集群的理念指导休闲农业发展。加强品牌建设,要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组织等产业化运作方式,加大农民参与力度和组织化程度,完善市场体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均衡产业化链带。发展规模化的种养第一产业、农产品加工和休闲产品加工等第二产业和餐饮、住宿、农产品流通等第三产业,实现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其综合效益。

(六)建立激励机制与宣传机制,促进产业升级

通过参加农博会等展示会,加强宣传,形成亮点,提高知名度。通过全省休闲农业庄园星级评定和授牌,打造品牌,规范服务,加强行业自律。五星级休闲农业庄园享受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待遇。

(七)以人为本,注重科学发展

休闲农业是立足于乡村,服务于市民,最终达到农民增产增收为目的新型产业。发展休闲农业关系到农业生产经营、农村文化开发和农村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等多方面。所以,发展休闲农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要以提高农民收益为出发点。发展休闲农业必须重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升乡村环境质量,防止农业污染,杜绝“开发性”破坏;重视人文资源的挖掘和保护。

(八)优化环境,加强规范管理

贯彻落实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政策性文件,将休闲农业企业纳入新农村建设的统一规划和政府议事日程。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政府引导,实行市场化运作,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广泛开展自主经营或联合经营,多元融资,积极招商引资引项目。健全休闲农业农庄登记、审批制度,规范农庄、农家乐星级授牌制度。

(九)加强休闲农业产业引导、建立发展基金、提供工作经费保障

县级财政每年要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建立休闲农业发展专项基金。并每年从财政收入增加提高休闲农业发展专项基金,发展专基金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奖励支持休闲产业企业的科技创新、品牌认证。财政要每年安排5万元经费,保障和支持主抓休闲农业工作的正常工作经费,用于指导休闲农业的发展。

(十)搞好机制创新,建好服务平台

为搞好休闲农业,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作新机制,较好地促进全县休闲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创新和推进土地依法流转,实现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推进规模化经营。二是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休闲农业。鼓励民间资质本、工商资本以及外资,通过参股、合作、租赁等多种形式,多元化投资建设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三是以旅游开发带动休闲农业发展。以旅游景点为基础带动周边发展农家乐和民俗风情观光休闲等。四是大力建设好服务平台。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组织,积极引导企业参与休闲农业的建设与管理。

第17篇:观光休闲农业背景

观光休闲农业背景

1、从城市化进程的角度

城市在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快速的蔓延和扩张,这也就给了城市边缘区农田景观衍变一种不确定的空间限制条件,它们必须要迎合未来城市扩散对土地资源重新分配的需求。这就要求农业土地一方面在经济上有利可图并转向专门化,在成为都市居民的公共开放休闲空间使获得增值。另一方面,还要求自然环境保留“原始野性”的价值,因为它们不带有任何都市标记而受到推崇。农田应与城市的绿地系统相结合,成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因此,我认为城市化不简单是城市景向乡村的蔓延,城市的扩展、疏解大城市的机能以及提高田园城市公共生活的水平与质量应该在保持农田景观应有的规模和乡村风光特色前提下进行。

2、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

目前我国已成为国际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国内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旅游产品正从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和专项旅游相合的趋势发展。而观光旅游正与度假旅游、和专项旅游一起,成为21世纪我国旅游的3大亮点,也就是说,新的世纪,传统的静态休憩模式受到冲击,现代化参与性外出休闲模式将倍受现代都市人的认同和青睐,旅游活动形式从而向多元化、特色化和参与化逐步演变发展。而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话,充分尊重和利用土地的自然环境,强化整个环境的融合与渗透,强调与城市生活的“对话”,有效发挥空间环境构成的再创造价值及人文价值。所以,在进行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应把原有农田景观与农业旅游观光园建设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基地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对推动城市绿色产业结构调整,为人们提供高品味健身休闲场所,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的三赢局面。

第18篇:休闲农业十二五规划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引导我国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繁荣农业农村经济,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精神,结合休闲农业发展实际,我部组织编制了《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附件: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发展休闲农业,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全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精神,促进休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休闲农业发展形势

休闲农业是贯穿农村

一、

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城乡居民对休闲消费需求高涨,休闲农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一)发展休闲农业意义重大。休闲农业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有市场需求、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朝阳产业,是利国利民、一举多效的新兴产业。一是推进农业功能拓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休闲农业能够融合

一、

二、三产业,将农业从单一的食品保障功能向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涵养、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带动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人文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满足城乡居民休闲消费需要,开辟了现代农业建设新途径。二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保障粮食及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发展休闲农业能够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有效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空间,成为农民“四季不断”的重要收入来源。三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发展休闲农业能够有效引导生产要素流向农村,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发展,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和村容村貌;能够加快培养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从而整体带动农业生产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和乡风文明水平的提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休闲农业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空间,以农民为主体,以城市居民为客源,能够实现“大农业”与“大旅游”的有机结合,使得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环境,必将在加快城乡经济文化融合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五是丰富我国旅游产品体系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农村地区集聚了70%的旅游资源,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巨大。大力发展集农业生产、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参与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对于适应我国旅游消费转型升级,培育新型消费业态,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

(二)休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当前,我国休闲农业蓬勃发展,规模逐年扩大,功能日益拓展,模式丰富多样,内涵不断丰富,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产业规模逐年壮大。全国农家乐已超150万家,规模休闲农业园区1.8万家,年接待人数超过4亿人次。二是产业类型丰富多样。各地根据自然特色、区位优势、文化底蕴、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先后发展形成了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特色各异的模式和类型。三是发展方式逐步转变。休闲农业逐步从零星分布向规模集约,从单一功能向休闲教育体验多功能,从单一产业向多产业一体化经营,从农民自发发展向政府规划引导转变。四是产业品牌影响扩大。围绕“高、新、特、优、雅、奇”努力打造特色休闲品牌,一批服务能力好、休闲功能强、顾客认同度高的休闲农业品牌初步形成。五是产业效益初步显现。休闲农业年经营收入超过1200亿元以上,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已成为一些地区壮大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

(三)休闲农业发展机遇难得。“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方式的转变、新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都为休闲农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增收空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指出要开展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规范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地方党委政府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引导其快速发展。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新增投资主要用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这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三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需求动力。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4000美元,城乡居民对休闲消费需求持续高涨,个性化休闲体验渐成新宠;我国70%的旅游资源分布在农村,广大农村优美的田园风光、恬淡的生活环境,必将成为休闲消费的主阵地。四是休假增多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现实机遇。国民休闲纲要、带薪休假制度以及法定节假日的调整优化,居民休闲时间明显增多,这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发展拉力。五是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条件保障。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农业服务体系的健全,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势头强劲,大量农民已经从繁重的农业劳作中解脱出来,这为农民依托农业产业、依靠农村资源发展休闲农业,走创业就业发展道路提供了条件保障。

(四)休闲农业发展任重道远。我国休闲农业发展迅猛,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品牌优势明显的休闲农业企业迅速壮大,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从总体情况来看,休闲农业发展仍存在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从产业内部看,主要存在布局不合理、管理水平不高、人员素质较低、基础设施较差、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从外部环境看,主要存在思想认识不统

一、规划引导不到位、行业管理不规范、政策扶持滞后、融资渠道不畅、企业运行负担重等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休闲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必须加大政府扶持和规范的力度切实加以解决。

二、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变化,顺应城乡居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推进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以快速推进休闲农业发展为重点,立足“富裕农民、改造农业、建设农村”,按照“夯实基础、加快转变、提升水平、引领发展”的思路,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强化服务,完善设施,打造品牌,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新格局,推动我国休闲农业快速持续发展。

夯实基础,是通过强化政策引导、项目倾斜和财政支持,充分发挥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主体作用,不断强化休闲农业发展的产业基础、设施基础、队伍基础和平台基础,改善休闲农业的发展条件。

加快转变,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创新休闲农业经营管理模式、产业组织模式和市场服务模式,促进联合与协作,加快推进

一、

二、三产业融合,从根本上实现休闲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增强休闲农业发展能力。

提升水平,就是以科技为支撑,着力培育一批休闲农业发展基础好、素质高、自我发展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大的重点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增强休闲产品科技含量、文化特色和转化增值能力,提升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整体规模、层次、素质和水平。 引领发展,就是以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为动力,通过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不断提高休闲农业的创新能力和经济社会效益,促进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转变,引领农村新型产业和新型消费业态发展。

(二)基本原则

以农为本,科学规划。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单元,按照统一生产、生活、生态,融合

一、

二、三产业的要求,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分类规划,合理布局,引导各地有序发展。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突出自然生态,挖掘文化内涵为重点,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统一,加快培育大中城市和名胜景区周边、依山傍水逐草自然生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传统特色农区的休闲农业发展,变资源文化优势为产业经济优势。

强化服务,规范管理。加大教育培训、宣传推介、营造环境力度,制定规范标准,创建示范典型,引导行业自律,实现休闲农业基地建设、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生产安全、产品服务、环境保护的标准化、规范化。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府在政策扶持、规范管理、公共服务、营造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调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和行业协会的积极性,形成休闲农业发展良好局面。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休闲农业成为横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新兴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居民休闲需求的民生产业,成为缓解资源约束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产业,成为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和扩大内需的支柱产业。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休闲农业点数量稳步增长,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业点增长20%,接待人次和经营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布局科学、结构合理、服务完善、特色明显、管理规范的休闲农业产业带、产业群基本形成,产业地位明显提升。

产业类型丰富多元。创新农家乐、休闲农庄、农业示范园、农业观光园、民俗文化和农事节庆等模式,新颖性、趣味性、体验性进一步增强。

增收贡献显著提高。在休闲农业聚集地区,休闲农业收入占农民全部收入的50%以上,从事休闲农业的农民收入比本地农民人均收入平均水平高一倍。

经济社会效益明显。通过拓展农业功能,大幅度提高就地就近吸纳农民就业的容量,促进城乡经济文化融合,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农民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产业结构,扩大规模经营。以规划为先导,挖掘文化内涵,注重参与体验,加快创意发展,加大休闲农业资源整合力度,形成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教育展示、生态环保、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多元化休闲农业园区。遵循休闲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以需求为导向,突出区域资源、环境和文化特色,科学配置种、养、加、销比例,鼓励产业间联合与协作,构建新型休闲农业产业联盟,打造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服务规范化、功能多样化的现代休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带和产业群。农家乐和小型休闲农业企业要主动与附近的大型旅游场所加强联合,形成功能衔接和特色互补的格局。

(二)创新发展模式,塑造产业特色。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户利用农业与生活资源,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以休闲度假和参与体验为核心,拓展多元功能,发展功能齐全、环境友好、文化浓郁的休闲农庄。突出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拓展教育示范功能,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过程的时空景观,发展农业观光园,彰显人与自然和谐的丰收景象。挖掘包装民俗文化,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推进民俗村发展。全面提升农事节庆活动内涵,实现“以节会友、以节拓市、以节富民”。

(三)强化品牌建设,提升产业地位。以自然生态、田园文化、农耕文明为基础,以诚信经营、提升内涵、保障质量为重点,积极弘扬“回归自然、认识农业、怡情生活、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着力创建一批优势产业突出、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加快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形成一批休闲农业特色品牌;扩大农村消费,使休闲农业成为“十二五”期间扩大内需、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显著提升休闲农业地位。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经营水平。围绕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要求,依托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和产业基地,分类、分层开展休闲农业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对休闲农业管理人员重点开展政策法规、宏观管理、发展理念、农业创意、信贷融资、生产安全、综合服务等知识培训。对一线员工开展专业知识、服务技能和服务礼仪培训,重点培训职业道德、作业内容、操作规程、工作方法、产品知识、安全生产等知识,增强服务意识,提升管理水平。

(五)健全服务体系,增强发展后劲。加快完善行政管理体系、信息统计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强化对各类休闲农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管理与支持力度,增强行业自律性。组织开展对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发展规律、发展政策、发展模式、管理机制等研究,增强管理的协调性和针对性。引导科研教学单位创新、集成和推广休闲农业技术成果,建立休闲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增强休闲农业支撑保障能力。顺应互联网、物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发展趋势,拓展信息终端,加快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四、区域布局

依据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历史文化背景等条件,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总体布局分为四类区域:大中城市和名胜景区周边,依山傍水逐草自然生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传统特色农区。

(一)大中城市和名胜景区周边。大中城市周边的农业基础好、城镇化水平较高,已经构建起集农产品生产、休闲观光、生态环保功能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雏形。该区域要以满足市民多样化消费需求为目标,积极建设以大型设施农业为基础,以新、奇、特等高档农产品生产为主,集休闲、观光、度假、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园区、农业主题公园、观光采摘园和休闲农庄,努力打造现代农业新型产业模式。名胜景区周边客源丰富,需求量大,具备了发展休闲农业的条件。要以功能衔接和特色互补为重点,突出服务功能,强化休闲体验,满足多元需求。

(二)依山傍水逐草自然生态区。山区、滨水地区与草原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山水、气候、植被、生态和人文优势,承载着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生态涵养等重要生产生态功能。该类地区要以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紧密依托自然资源、生产资源、历史文化与独特民风,打破区域界限,营造特色休闲农业功能区,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大力发展以农业生态游、农业景观游、民俗风情游、特色农(牧、渔)业游为主的休闲农(山、渔)庄和农(牧、渔)家乐等。

(三)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独特基础。应依托丰富的特色民风、民俗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借助特有的资源优势和广阔的空间,创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休闲农业的有效途径。着力保护特色村庄和田园风光,拓展国内外市场,大力发展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以特色乡村游、民族风情游、村落风光游等为特色的休闲农业新兴休闲度假方式。

(四)传统特色农区。传统特色农区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战场,要在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前提下,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立足当地农业资源、农耕文化、生产条件和自然景观,着力发展景观农业、农事节庆、观光采摘、特色动植物欣赏以及农业园区等多种形式的休闲农业,强化农业生产过程和产品功能创意,增加文化内涵,创新农业发展思路,拓宽农民致富途径,努力在传统特色农区建成一批农业与休闲产业并举的多功能现代农业区,提升传统特色农区的社会经济效益。

五、重点工程

(一)示范基地创建工程。为进一步调动地方发展休闲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将持续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活动。通过创新机制、完善标准、优化环境、规范引导,逐步使休闲农业由单一休闲服务向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一体化延伸,形成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内涵丰富、产业完备、功能齐全的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带动全国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到2015年全国建成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基地。

(二)知名品牌创建工程。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人文等内部要素,接待能力、就业人数、休闲收入、游客感受等外部因素,统筹设计评价指标,分类开展以全国最有魅力的休闲乡村推介、全国休闲农业星级评定为核心的休闲农业品牌培育工程,打造一批有影响的休闲农业知名品牌和节庆活动,提升产业影响力、社会认知度和产品知名度,引领休闲消费热点的形成,提高全国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效益。到2015年全国培育一批休闲农业乡村和星级休闲农业点。

(三)支撑体系建设工程。围绕休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建设休闲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形成集全国休闲农业信息服务、管理咨询、营销推介、物流交易、虚拟展示为一体的现代信息支撑体系,为休闲农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借鉴相关行业管理经验,遵循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规律,制定休闲农业行业标准,规范休闲农业设施建设和服务。加强休闲农业设计研究体系建设,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一批休闲农业设计研究中心。

(四)从业人员培训工程。将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培训作为一项公益性工程纳入国家财政支持范畴,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组织专家精心编撰培训教材,确保培训质量。依托各类培训机构,大力开展休闲农业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技术在培训方面的优势,加大远程培训,显著提升信息化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到2015年全国从事休闲农业的从业人员大部分参加过专门培训。

(五)乡土文化挖掘工程。乡土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休闲农业持续发展的灵魂。针对目前休闲农业区域同构和产品同质问题,“十二五”期间,要加大乡土民俗文化收集整理挖掘力度,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乡土文化艺术园创建活动。按照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理念,就地取材挖掘田园文化,寻幽探微发扬山水文化,追根溯源传承建筑文化,去伪存真浓缩民俗文化,促进乡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乡土民俗文化区,加快乡土民俗文化的推广、保护和延续。

(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休闲农业场所的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明晰的路标指示和完备的停车场。参照相关规范标准,改善住宿、餐饮、娱乐、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等服务设施,使休闲场所和卫生条件达到公共卫生标准,实现垃圾净化、环境美化、村容绿化。加强休闲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建设,在动植物新品种引进、现代种养技术示范、设施农业生产设备、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为拓展农业功能创造条件,使消费者“乘兴而来、放心休闲、满意而归”。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建立以农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休闲农业行业管理体系。省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门的机构,基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安排专人从事休闲农业管理工作,确保本规划顺利实施。要按照规划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并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加大对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的管理支持,引导休闲农业有序发展和规范经营,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完善政策体系。各地要加大休闲农业政策扶持力度,争取把休闲农业场所纳入政府采购体系。贯彻《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依法对休闲农业用地进行管理。要加大相关政策衔接力度,争取“农家乐”经营户减免营业税政策,休闲农业场所销售自产的初级农产品及初级加工品享受免税政策,休闲农业用电享受农业用电收费政策。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性意见,指导本地区休闲农业的规范发展。各地要结合实际,争取在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营业税、教育附加费、城市建设费、排污费、垃圾处理费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

(三)优化发展环境。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管理服务的力度,为休闲农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有效衔接供需,进一步宣传推介农耕文明、乡土文化,普及农业知识,让消费者方便、及时、准确地获得休闲农业的真实信息。做好休闲农业的统计分析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四)加大政府投入。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现有基本建设和财政资金项目要向休闲农业倾斜。要将休闲农业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予以支持。各级政府要逐步建立休闲农业发展基金,专项支持休闲农业的规划制订、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推介和产业促进等工作。

(五)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伙等多种形式参与休闲农业开发和经营。鼓励农户以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多种生产要素投资休闲农业项目,以互助联保方式实现小额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对信用状况好、资源优势明显的休闲农业项目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并在贷款利率上给予优惠。贫困地区要积极协调,争取将休闲农业发展纳入扶贫开发贷款扶持范畴。

第19篇:休闲农业宣传标语

休闲农业宣传标语

1.生态文明美丽南昌宽6米高4米

2.原汁原味原生态乐山乐水乐农家高炮18米X6米

3.南昌生态游农家休闲乐

4.忘情生态山水 情醉南昌农家

5.生态南昌画中游休闲养生农家乐

6.红灯笼竹篱笆休闲玩乐去农家

7.创建省级示范县建设和谐好南昌

8.环保关联千万家责任就在你我他高炮18米X6米

9.山青水秀田园美人天和谐精神爽

10.大力实施“三年倍增计划”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

11.打造江西魅力乡镇建设生态秀美乡村

第20篇:青岛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

关于青岛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发展休闲农业对于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2007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2010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2009年国务院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 2010年,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联合签署了共同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合作框架协议,组织开展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行动》。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近期,我们针对我市休闲农业发展特点、存在问题,我们进行了专题调查,并对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休闲农业的基本情况

我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统计,全市已有休闲农业经营单位305个,其中,农业园区79个,休闲农庄19个,农业观光采摘园区54个,“农家乐” 153个,从业人员22679人,其中农民工19273人,带动周边农户20000多户。崂山、城阳、黄岛、胶南等地已逐步形成了点片相连的休闲农业产业群。全市休闲农业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有34家,亿元以上的有8家,拥有市级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有12家。2009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数约为960万人次,实现收入10.3亿元,休闲农业企业接待游客150万人次,营业收入3.1亿元,实现利润8260万元,促进农民增收3个多亿,已成为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亮点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根据统计情况分析,全市休闲农业经营者不断创新经营方法、拓展经营领域,主要形成了四种经营模式:一是休闲观光型。以休闲观光为核心,内容包括农业生态景观文化、绿色餐饮文化、假日休闲文化、农耕体验文化、民风民俗文化等;如胶州市三里河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公园,规划占地8000亩,分为百果园、农业公园、乡村民宿庭院(农家乐)等功能区。还有崂山区石老人农业观光园、黄岛区周家夼生态农业园区、兴华绿环生态园区等。这一类型充分利用区域自然优势,开发生态观光园区,集观光、旅游、餐饮为一体,为市民在工作之余提供休闲好去处。二是复合经营型。开展生态型立体循环经营,如平度市茶山旅游区,该景区主要以休闲度假为方向,积极开发生态旅游,“山石、山泉、山花”是项目建设的主题。度假区大体分为生态观光旅游区、人文景观区、山野疗养区、山地特色体验区、苗木种植培育区、体育

- 2扩大,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休闲旅游农业拉动了我市经济增长、增加了农民收入、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带动了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素质、村风文明,促进了先进文化传播。但目前我市休闲旅游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许多问题:

从产业内部看。一是布局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在项目建设上随意性强,经营项目雷同,低水平重复开发,特色不突出、规模偏小。二是企业管理不规范,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三是人员素质不高,大多数员工没有接受规范的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原来多是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的农民,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四是从投资主体看,工商资本投资仍占主体,农民投资偏小,不利于农民创业。

从外部环境看。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存在模糊认识,没有把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放到解决“三农”问题大局上考虑,没有与促进农民增收就业和建设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管理服务上不到位。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些地方的休闲旅游农业企业,内部建设还可以,但周边环境建设落后,水、路、电等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求,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进入。三是资金投入渠道单一,目前休闲旅游农业企业大都是由民间资本投入,政府在财政上缺乏支持。同时由于土地、房

- 4多,不乏财力雄厚的企业,具有开发休闲观光农业的资金,可以出台相关激励机制,鼓励企事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力的支撑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

3、便利的交通运输。全市现已形成覆盖面大、通达性强的立体交通网络。青岛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国副省级城市之首,形成了“一小时都市圈,三小时半岛服务圈”的公路网络。同时,政府通过县乡公路改造,加快了我市乡村公路建设,农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工程,98%的农村通公交车或客车,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网,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交通便利。

4、可观的客源市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近郊旅游休闲形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从客源上看,2009年,我市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4890.33亿元,增长12.2%,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即人均超过5000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368元,增长9.3%,人均消费16080元,实际增长7.2%。我市城市人口已超过300万人,居民的闲暇生活出现可喜变化,休闲方式将更趋多元化,城市居民到市郊休闲度假更加常态化,因此客源市场增长潜力很大。

四、加快发展我市休闲农业的建议

加快我市休闲农业发展,政府应研究制定出台《促进我市休闲农业发展实施意见》,加大对休闲农业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使休闲农业成为我市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

- 6业,一要靠政策支持。要使投资休闲农业的企业或个人,特别是经营“农家乐”形式的个体户,享受到与其它企业一样的“国民待遇”,降低和减免有关农业税。二是靠多元化的资金投入。包括政府列出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各级部门根据职能,对休闲农业项目建设给予积极支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特别是引进外资、管理经验、服务理念于休闲农业;积极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倡导群众参与和支持;探索农业贷款的新路子,发展农村信用社对农户的小额贷款。

3、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旅游品质。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载体,以旅游观光为动力,因此增强旅游品质成为推动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该把星级服务理念嫁接到休闲农业上来,加强配套服务措施,进行高标准设定,高水平运作,提高休闲农业服务水平。对庄园式开发的休闲农业应要求应在餐饮、娱乐等方面必须达到相关服务标准,对个体经营户应加强管理和培训,用行政措施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打造我市休闲农业最佳软环境。要借鉴国内先进地区开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的好做法,就从业资格、经营场地、接待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对经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作出明确规定和具体要求。尤其对接待食宿的农户厨房、餐具、卧室、浴室、厕所、用水及公共娱乐场所作出更加具体详细规定,提高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饮食安全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加大休闲农业人才培训。应整合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分担旅游教育培训费用的路子,促进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与人才开发的协调发展。鼓励支

- 8

《休闲农业发言稿范文.doc》
休闲农业发言稿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演讲稿主持词代表发言庆典致辞民主生活会发言表态发言专题发言对照检查材料开场白感言大全发言稿欢迎词台词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