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汉语教案模板格式

2020-04-18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小学汉语教案

第一课

一年级汉语下册

2012年8月 27日

第一课 我叫王丽 第一课时 (学说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本课四个词语能准确发音。 2.让学生区别“你”和“我”的用法。 教学重点: 能掌握本课四个词语的读法.教学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能用本课我们学过的四个礼貌语.德育:在学校,家里,外面都要讲礼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问:小朋友们,在路上,学校里面你们见到老师的时候说什么?见到同学的时候说什么?(鼓励学生回答问题,会什么说什么)

2.你们帮助别人的时候,别人对你说什么?(鼓励学生回答问题)

3.我们对帮助别人的时候,别人对我们说“谢谢”,这时候我们对别人说什么?(鼓励学生回答问题)

二.讲授新课:

1.现在我们学本课四个词语的读音和发音,我先给你们读一遍对话,然后你们跟着我读,看图画齐读,分读。 2.读对话(跟着我读)

3.同学们自己齐读,分读。 4.看图画互相对话。 三.巩固练习:

通过老师把同学们再问词语做巩固练习。 四.本节课小结 五. 作业:

回家后爸爸妈妈说一下今天我们学过的礼貌语。

第一课

一年级汉语下册

2012年8月 28日

第二课时 (学说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本课四个词语能准确发音。 2.让学生区别“对不起”和“请原谅”的用法。 教学重点: 能掌握本课四个词语的读法.教学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能用本课我们学过的四个礼貌语.德育:在学校,家里,外面都要讲礼貌.1.你做错事,说错话的时候对别人说什么? (鼓励学生回答问题) 2.两人互相告辞要说什么?(鼓励学生回答问题) 二.讲授新课:

1.现在我们学本课四个词语的读音和发音,我先给你们读一遍词语,然后你们跟着我读,看图画齐读,分读。 2.读词语(跟着我读) 3.同学们自己齐读,分读。 4.看图画互相说一说词语。 三.巩固练习:

通过老师把同学们再问词语做巩固练习。 四.本节课小结

五. 作业:回家后爸爸妈妈说一下今天我们学过的礼貌语。

第一课

一年级汉语下册

第三课时 2012年8月28日

认读拼音:单韵母

a o e 课时目标

1、学会3个单韵母a o e,能读准音,认清形,按笔顺描红。

2、学会看笔顺符号。认识和学习使用汉语拼音四线格。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单韵母a o e,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准备

投影图片拼音卡片红花小镜子若干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揭示新课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每天到学校读书识字学本领,那怎样学会读书识字呢?首先要学好汉语拼音。学好了汉语拼音就能认识很多的字,读很多的书,学很多本领。所以今天第一课就开始学汉语拼音,好吗?

2、指导看图,引出字母。

(1)出示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在干什么?(读准阿姨的阿)

(2)老师考考大家,大公鸡是怎么叫的?(让学生跟说:大公鸡oo啼)

(3)图上还有一只动物,是什么?小白鹅怎么叫?(小白鹅ee叫) (4)在这个公鸡啼白鹅叫的热闹早晨,阿姨带着我出去玩,真是好高兴呀!现在请小朋友看好图,听老师把这幅图片的意思编成一首儿歌。(大公鸡oo啼,阿姨带我出去玩。小白鹅,ee叫,连声问我“早上好!”

(5)学生跟读,评议。

3 第一课

一年级汉语下册

3、小结:在我们刚才读的儿歌中,就有今天要学的三个拼音字母aoe。小朋友读的很好。这说明拼音字母的音就在我们生活的语言中间,所以学汉语拼音是不难的,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学好。

4、过渡:现在,我们进一步学习本领,怎样来读好、记住这三个字母。

二、指导发音

1、看图:小朋友,图上画的是谁?我们怎么称呼她?

(1)怎么来发好阿姨的阿这个音呢?请小朋友先看老师的嘴巴。(示范发音)

(2)学生讨论(嘴巴张大,嘴巴不动,声音响亮)练习发音。 (3)小朋友,你们发a的音时,要想到画面上的谁呀?嘴巴要怎么样?

(4)学口诀:一位阿姨:aaa (5)学生互纠字母的发音。

2、练习发音o e

(1)先看图知道图意,再示范发音。

(2)看到字母先想到画面上的什么?想口形记口诀:大公鸡oo啼一只白鹅eee

(3)小结:a o e发音时,嘴巴不动,声音响亮,所以我们称它们是单韵母。单韵母发音口形很重要,刚才发音时,你们的口形老师看到了,有的小朋友口形不对,老师帮他纠正了。那么要时老师、同学不在身边,谁来提醒呢?想不想请一位好朋友来帮助你?(提醒学生回家对照着镜子多练习)

3、游戏活动:(1)听音猜字母,请学生上台指出。(2)看老师的嘴形猜字母。

(3)出示卡片,说说少了哪个字母?

三、指导书写

4 第一课

一年级汉语下册

1、出示四线格,认识四线格的上格、中格、下格。观察字母aoe在哪一格?

2、每个字母的书写都有一定的笔顺,我们书写时就要按照笔顺来写。(1)书上用箭头、数字表示字母笔顺的方向和笔画数,示范书写讲解。

(2)这个a的字形像什么呢?学生书空。

(3)指导描红。什么叫描红?怎样描红?就是用铅笔按第6页上的笔顺在红色的字母上描,这就叫描红。它能够帮助我们把拼音写好,先看老师描红。

3、同样指导书写字母o e。

四、总结内容

1、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两样本领,第一个本领是:学会了认识了三个单韵母和它们的正确发音,怎么发的?

2、第二个本领是,学会了看笔顺描红的方法,能按笔顺书写,我们知道了a一共有两笔,怎么写的……还知道这三个单韵母都写在第几格?

第一课

一年级汉语下册

第四课时 2012年8月29日

认读拼音:单韵母

a o e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三个单韵母的音形。

2、认识声调符号,能正确读出a o e的四声。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读出a o e的四声。 教学准备

字母卡片头饰录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说说上一节课,学了哪几个单韵母?怎么发音的?

2、请学生上台书写,评议。

二、四声练习

1、单韵母a喜欢戴帽子,(出示四声)戴上了四顶帽子,它的音发生了变化。

2、看图:a的第一声怎么读?声调就像小白兔在平地上骑车,又高又平。(示范发音学生练习)。第二声就像小兔骑车上山坡一样,声音往上扬。(练习发音)第三声就像骑车拐弯一样,声调要转弯。第四声就像下山坡,要有力(学生练习)。

3、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朗读。

4、同理学习o e的四声,练习朗读。

5、游戏:听音练习读,打乱顺序读。

三、小结全课

第一课

一年级汉语下册

第五课时 2012年8月30日

汉语拼音:单韵母

i u ü 教学目标

1、学会单韵母i u ü,能够读准音,并能正确书写。

2、能够正确读出iu ü的四声。

3、复习巩固6个单韵母。教学时间 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单韵母i u ü,读准它们的音。

教学重点

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

读准i u ü的四声。 教学准备

字母卡片小红花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个单韵母,是哪三个呢?

2、背一背字母的口诀。

二、学习iu ü

1、出示图片:说说图上画了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2、出示i u ü,学习语境歌:小蚂蚁,要过河,乌龟伯伯把它驮,鱼儿见了笑呵呵。(学生跟读)

3、学习单韵母i:(1)如何来读好i的音呢?我们一边看图一边跟老师来学习。

第一课

一年级汉语下册

(2)发i的时候,我们把舌尖抵住下齿背。记口诀:一只蚂蚁 iii。 (3)看看字母i跟小蚂蚁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所以我们发音时,要想到什么?

(4) i也喜欢戴四顶帽子,它在标调时,发生了什么变化?它的四声怎么读呢?(学生练习)

(5)请学生观察i在四线格里的位置,练习描红。

4、单韵母u跟图上的小乌龟有哪些地方相似? (1)发音时口要开的很小,练读:一只乌龟uuu

(2)u的四声谁会读?组词记忆四声。(3)u的笔顺知道了吗?它在第几格?

三、课堂作业 完成描红作业。

四、小结内容

第一课

一年级汉语下册

第六课时 2012年8月30日

汉语拼音:单韵母

i u ü 教学目标

1、学会单韵母i u ü,能够读准音,并能正确书写。

2、能够正确读出iu ü的四声。

3、复习巩固6个单韵母。课时目标

1、能够正确读出iu ü的四声,并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

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

读准i u ü的四声。 教学准备

字母卡片小红花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个单韵母,是哪三个呢?

2、背一背字母的口诀。二,学习iu ü

(1)谁会读它的音?强调发音时口开得小,双唇成圆形。口诀:一条金鱼üüü

(2)ü的四声是怎么标调的?能像i一样把点去掉吗?为什么?

第一课

一年级汉语下册

(3)练习读四声,组词记忆。 (4)描红练习。

三、小朋友,我们怎么来记住ü的样子呢?老师请小朋友看图。(1)谁来说说ü像图上的什么? (2)能用自己熟悉的字母来记忆吗?

(3)小结:记忆ü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图画,还可以借用熟字来记忆。这两种记忆方法都很好。希望小朋友以后记忆新的东西时,尽量用巧妙的方法来记忆。

三、课堂作业 完成描红作业。

四、小结内容

第一课

一年级汉语下册

第七课时 2012年8月31日

口语练习

教学目标:

要掌握本课我们学过的词语,各种动物和事物的名称。 教学重点: 会用各种交流的语 教学难点: 学会唱歌和儿歌 教学手段:

教科书中的各种图片。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上个四节课我们学完了第一的内容,那我问一下你们几个问题,请你们回答一下。 1)这个图片中有什么东西?还有几个人? 2)两个人互相见到的时候要说什么? 3)一位同学帮助你的时候要说什么? 4)晚上回家的时候,对老师说什么? (同学们纷纷回答老师提的问题) 巩固练习:

1.同学们,我们一起说一下本课学过的词语。

2.我们一起来唱歌和儿歌。 作业:小朋友,回家后要学唱歌和儿歌。

推荐第2篇:小学二年级汉语教案

申请教师资格试讲教案

试讲课程:《国旗真美丽》(小学二年级汉语)

《国旗真美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句型“北京很美”,也就是“很、真”等副词修饰形容词的用法。这种句型也叫感叹句。

2.通过课文一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国旗,知道五星红旗的来历和组成部分;了解北京,知道首都和北京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少年儿童从小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热爱五星红旗的感情。

3.通过课文二的学习,使学生能表达对五星红旗的热爱,对祖**亲的感激,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掌握本课重点生字和词语的读法、写法和用法。5.学生能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掌握生词

2.对本课文的理解和应用, 3.积累汉语学习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听说读写的学习任务给各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查找、小组讨论交流中学习知识,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教师要坚持使用录音机、卡片、课件、视频等教具,让学生有多听多练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课文中所学词句。

【课时安排】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生字“国、真”的读法、写法、用法。

2.认识生字“旗”的读法和用法。

3.掌握词语“国旗、真、美丽、国家”的用法。4.学习句型:国旗真美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生字、生词 2.句型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北京。

(二)听老师示范读课文

先由老师示范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了解,同时对字、词有初步认识。

(三)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国、直、旗”。(教师板书本节课的生字“国、旗、真”) (1)国:guó,内外结构,国字框,里面是玉石的“玉”。例:祖国、中国、国旗。

(2)真:zhēn,上下结构。例:真好、真热、真冷。 (3)旗:qí,左右结构,方字旁。例:国旗、红旗。 2.学习词语“国旗、真、美丽、国家”。 (1)国旗:名词,代表国家的旗帜。

例句: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真美丽。

(2)真:副词,一般修饰后面的形容词,表示程度。可以当名词,和“假”相对。这里是修饰后面的形容词。例:真好、真美丽。

例句:新疆真大。/学校真干净。

(3)美丽:形容词,形容人或事物非常好看。例:美丽的姑娘、美丽的家乡、美丽的国旗。

例句:我们的家乡真美丽。/我们的校园真美丽。 (4)国家:名词,国的总称。

例句: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我们的国家很强大。 3.学习句型:国旗真美丽。(用替换的方法进行反复训练。)

小结本课内容

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回答。例: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知道了什么呀?

板书设计

第1课国旗真美丽 国:guó 国家国旗 国旗真美丽

旗:qí真:zhēn

真美丽 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1)预习课文一

(2)会背句型

2.书面作业:(1)每个生字写五遍(2)每个词语写五遍

推荐第3篇:小学五年级汉语教案

授课人:艾则孜。艾买提

学科:汉语(双语)二年级汉语上册

课 题:第六课 你会做得很好

课文二

两 只 狮 子(词语)

课型:精讲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词语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语兴趣和积极性,准确地读出词语。

2.明白词语的含义。

3.用词语组成词组,说句子,试着造句,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掌握词语的意思,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能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

教学方法:范读,领读,指导,提问,鼓励。 学习方法:跟读,探究,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提问方式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动物?看过那些动物? 生:回答(说出所看的动物)

师:好。你们看了好多动物。那你们看过狮子没有? 生:回答(看过) 师:在哪个地方看的? 生:回答(在电视上) 师:我们班的学生的确是很聪明。老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有关动物的课。

二.讲授:

1.词语.

Zhengtian yi kao

mantuntun

benling

lanyangyang 整

依 靠

吞 吞

本 领

2.讲解词语

(1)老师分析词语,强调笔顺笔画。 (2)老师领读,生跟读强调读音。

三.拓展

(1)示范造句,鼓励学生举手发言 (2)纠正句子的有误之处。 (3)同桌之间互相造句,评句。

四.书写

(1)老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 (2)指导学生书写,纠正有误之处

作业:书写词语,预习课文。

板书设计:第六课 你会做得很好

课文二 两只狮子词语

两只狮子(词语)

整天

依靠

慢吞吞

本领

懒洋洋

课后反思:

推荐第4篇:汉语教案

汉语教案

跟我学汉语,第二十二课 : “星期六你干什么”

学习时间: 一节课 50分钟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星期的表达。

2.学会课文里的动词。

3.词语: 星期、打算、干、看、电影、行、可以。

4.补充词语: 星期

一、星期

二、星期

三、星期

四、星期

五、星期

六、

星期天/日、上学、打球、学汉语、听音乐、去朋友家、上网、

今天、明天、学开车。

5.句型: (日期 + 人+打算 + 干什么) 。

二、教学重点

学会星期的表达,学会课文里的动词。

星期

一、星期

二、星期

三、星期

四、星期

五、星期

六、星期天、星期日、

上学、打球、学汉语、听音乐、去朋友家、上网、今天、明天、学开车。

三、教学难点

学会用“打算”(日期 + 人+打算 + 干什么) 。 四、教学教具:

1.课本书。2.练习册。 3.字卡。 4.测试题。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

5分钟

老师问学生一个星期有几天?然后问学生知道吗?星期和日

期汉语怎么说?还问学生星期有几种说法?

(二)新知识讲解 30分钟

1.老师教第二十二课的生词让学生打开课本翻到120页,让学生跟老师读两遍,老师解释生词的意思。比如:

วนจนทร์

星期一

上学เข้าเรียน

วนองคาร 星期二

วนพุธ

星期三

打球เตะฟุตบอล

วนพฤหสบดี 星期四

วนศุกร์

星期五

学汉语 เรียนภาษาจีน

วนเสาร์

星期六

วนอาทิตย์

星期天,星期日

听音乐 ฟังเพลง

去朋友家 ไปบ้านเพือน

上网

让学生跟老师读两遍,然后让他们自己读两遍。

*注意: 老师告诉学生星期有三种说法(星期、周、礼拜)

学生了解了以后,老师用字卡问学生汉语怎么读。如果学生读错老师就纠正。老师让学生做游戏,老

师解释玩游戏的方法给学生听。

2.学生认识了生词以后,老师让学生打开课本翻到121页 。让学生跟着老师读课文两遍,然后学生自己读两遍。老师把两个学生分成一组,让学生练习课文的对话。然后老师选4-5组的学生出来表演对话。

茉莉:家明,星期六你打算干什么?

家明:我打算跟通猜、杰克一起看

电影。你打算干什么?

茉莉:我跟你们一起去看电影,行吗?

家明:当然可以。

3.老师解释怎么用“打算”,打算是动词,比如:

放假我打算去北京旅游。

明天他打算去买东西。

毕业了以后你打算干什么?

(三)课后练习10 分钟

老师让学生做练习册第86页, 做3题,第87-88页 做3题, 第89-90页 做4题

(四)总结布置作业 5 分钟

老师跟学生总结今天的课文内容,学生还有哪个部分不懂,老师可以

重新讲一遍。老师让学生回家复习今天的内容,还要预习下节课。今天的作业是老师让学生准备生词(汉字),下节课老师要听写汉字。(生词: 星期,打算,干,看,电影,行,可以,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星期天/日,上学,打球,学汉语,听音乐,去朋友家,上网,今天,明天,学开车)。

推荐第5篇:汉语教案

教学题目:

第九课 .我尝到了桌洞乱的苦头(课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智能:1.识读本课16个词语,重点掌握《滑、瞎、操心,扰乱、破、训练》等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

2.能用本课生字 “纪、础、页、课、堂、滑、病、练”组词,掌握结构,笔顺和偏旁。

过程与方法:1.运用讲解,查词典,互相讨论的方法理解每个生字、词的意思和实际运用。

2.利用课文教材,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不要因为坏习惯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不要因为不良的习惯给别人带来坏处。

教学重点:1.识读本课16个词语,重点掌握《滑、瞎、操心,扰乱、破、训练》等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

2.能用本课所学的生字“纪、础、页、课、堂、滑、病、练”组词掌握结构,笔顺和偏旁。

教学难点:1.重点掌握《《滑、瞎、操心,扰乱、破、训练》等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

2.掌握生字的书写规律。

课型,课时:新课 ,两课时

教学手段:教科书插图,生字和词语卡片 。

教学方法:范读法,领读法,讲解法 , 合作探讨法,练习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提问,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坏毛病,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中,会不会因为一些坏毛病和不良的习惯,而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你们有没有想过改掉自己的这些坏毛病呢?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小朋友。我们一起阅读课文,看看那个小朋友有什么样的习惯, 结果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你们想不想跟着老师读一读、学习这篇课文的内容?那我们一起学习第九课“我尝到了桌洞乱的苦头”。

板书课题, 第九课.“我尝到了桌洞乱的苦头” 二, 讲授新课

(老师把课文给学生范读一遍,学生认真听)

师:我们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先理解本篇课文的生字和有些没有学过的词语,你们打开书边阅读课文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和没有学过的的词语(学生阅读课文,画出生字和词语并说给老师听,老师把生字、词语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这些是我们以前没有学过的生字和词语,这里面有没有你们课外学习中认识的字和词呢?如有学生举手说说,对的老师肯定,错的老师纠正,并表扬学生课外自学汉语的习惯和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 师:那我们继续学习其他生字和词语

一、词语学习

1.苦头

(kǔ tóu ) ___ 组词:吃苦头

造句:为了解决这件事情,我吃了不少苦头

2.秩序

(zhì xù) ___ 生字:秩(左右结构,禾木旁,十笔)

生字:序(半包围结构,广字头,七笔) 组词组:课堂秩序,

3.基础

(jīchǔ ) ___ 生字:础(左右结构,石字旁,十笔)组词:基础

造句:他的汉语基础很好。我们掌握了基础知识。

4. 滑 ( huá

) ___

生字:滑(左右结构,三点水,11笔)

造句:路很滑,你走路要小心点儿。

5. 课堂(kè táng)

生字:课(左右结构,言字旁,10笔)组词:上课

生字:堂(上下结构,小字头,11笔)组词:课堂 造句:老师慢慢地走进了课堂。

6.纪律 (jì lǜ )

组词组:保持纪律, 课堂纪律

造句: 他的行为影响了课堂纪律。 7.页

( yè

生字:页(上下结构, 6画)

造句:他把词语抄了三页。

老师把这些词语给学生讲解讲解意思,用让学生用生字组词,用词组成词组,造句的方法加深对字词的理解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知识巩固和拓展

1.认读所学的生字和词语

2.用下列汉字组词

纪(

) (

课(

) (

滑(

秩 (

三、课后小结

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相关词语和生字,掌握了一些词语。这样就容易理解课文内容,这对以后的课文学习很有帮助,下课后一定要再看看这些词语并牢记。 板书设计:

第九课 .我尝到了桌洞乱的苦头(课文一)词语学习

一、词语学习

1.苦头

(kǔ tóu ) ___ 组词:吃苦头

造句:为了解决这件事情,我吃了不少苦头

2.秩序

(zhì xù) ___ 生字:秩(左右结构,禾木旁,十笔)

生字:序(半包围结构,广字头,七笔) 组词组:课堂秩序,

3.基础

(jīchǔ ) ___ 生字:础(左右结构,石字旁,十笔)组词:基础

造句:他的汉语基础很好。我们掌握了基础知识。

4. 滑 ( huá

) ___

生字:滑(左右结构,三点水,11笔)

造句:路很滑,你走路要小心点儿。

5. 课堂(kè táng)

生字:课(左右结构,言字旁,10笔)组词:上课

生字:堂(上下结构,小字头,11笔)组词:课堂 造句:老师慢慢地走进了课堂。

6.纪律 (jì lǜ )

组词组:保持纪律, 课堂纪律

造句: 他的行为影响了课堂纪律。

7.页

( yè

生字:页(上下结构, 6画)

造句:他把词语抄了三页。 作业布置:1.把每个词语抄写五遍

2.预习后面的词语

课后反思: ..................................................................................

..................................................................................................

..................................................................................................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师生合作在黑板上听写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语,进行组词、组成词组、造句。 二,讲授新课 (一) 词语学习

同学们我们在上节课学了哪一课,什么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剩下的词语。

8.瞎

( xiā

) ___ 乱,胡乱

(瞎嚷嚷)

9.操心 ( cāo xīn ) ___ 用心考虑和照管。(

瞎操心, 不用操心) 10.坏处 (huài chù )___ 不好的。(很多坏处, 带来坏处) 11.不像样(búxiàngyàng )没有样子。(不像样的本子)

12.毛病 (máo bìng)___ 缺点,坏习惯。(你要改掉这个毛病。) 13.扰乱 ( rǎo luàn)

使混乱不安。(我们不能扰乱学校的纪律。) 14.破

( pò

) ___ 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破衣服)

15.训练

( xùn liàn)___ 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

造句:足球队每天训练到下午六点。 (老师把这些生字和词语老师给学生一个个的讲解正确读音,讲解词意,用让学生用字组词,用词组词组,造句的方法跟加理解词义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知识巩固和拓展 1.组织学生认读所学的生字和词语 2.读一读,说一说,并组成词组。

改掉

毛病

基础

知识

不像样的

衣服

扰乱 秩序

课本

训练

方法

三、课后小结

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相关词语和生字,掌握了一些词语。这样就容易理解课文内容,这对以后的课文学习很有帮助。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好多词语,就容易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下课后一定要再看看这些词语并牢记。(老师给学生安排作业) 板书设计:

第九课 .我尝到了桌洞乱的苦头(课文一)词语学习

词语学习

8.瞎

( xiā

) ___ 乱,胡乱

(瞎嚷嚷)

9.操心 ( cāo xīn ) ___ 用心考虑和照管。(

瞎操心, 不用操心) 10.坏处 (huài chù )___ 不好的。(很多坏处, 带来坏处) 11.不像样(búxiàngyàng )没有样子。(不像样的本子)

12.毛病 (máo bìng)___ 缺点,坏习惯。(你要改掉这个毛病。) 布置作业:1.把每个词语在作业本上抄写五遍

2.做同步练习第28-29页 。 课后反思:

................................................................................................................. .................................................................................................................

---- 教学题目:

第九课 .我尝到了桌洞乱的苦头(课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智能:1.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熟读课文内容,读懂每句话,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课句型“….好不容易……。,能结合情景实际运用。 ”

3.能根据提供的话题进行真实交际,并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过程与方法:1.运用读书,讲解,小组互相讨论的方法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并理解课文内容。

2.利用课文教材,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教学重点:

1.读懂每句话,理解课文内容。

2.能根据提供的话题进行真实交际,并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难点:1.学习本课句型“…….好不容易……。” 能结合情景实际运用。

2.能根据提供的话题进行真实交际,并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课型,课时:新课 ,三课时 教学手段:教科书插图,词语卡片 。

教学方法:领读法, 讲解法 ,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忆课题及课文的主要内容来导入新课。 (老师用小题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二,讲授新课

(一)课文与句型学习

老师:同学们,我们在上节课学了 哪些词语?……..(学生随便回答) 老师:那我们在这节课学习这一课的课文,就认识一个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小朋友。我们一起阅读课文,看看那个小朋友有什么样的习惯, 结果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你们想不想跟着老师读一读、学习这篇课文的内容?那我们一起学习第九课“我尝到了桌洞乱的苦头”。

1.老师先把课文给学生范读一边,学生看着书用手指指着句子听老师范读,顺便将不认识,不理解的字和词的读音写在书上。2.老师指导学生领读课文。

3.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老师巡视学生读课文的情况。师:我们把课文读了几遍,现在我们一起将课文分自然段。 (学生把课文分自然段标出序号。)

师:现在我们按自然段读课文,哪位学生读读第一段? (学生举手和点名读课文)

师:一位学生读课文时其他学生注意听,读完后大家一起评价,老师指导,读错的地方老师及时纠正。读完后学生评价。

(同样方法读下面的其他自然段。全篇课文读完后学生提出没理解的字和词,老师给学生解释词意。) 5.句子学习:

师:老师又一次范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出重点句子,将这些句子写在黑板上,(学生听写在本子上)讲解句子中带点词在句子中的词意和带点词在句子的意思,引导学生模仿造句。

(通过句子学习,学生跟着讲解,模仿造句,更加理解带点词在句子中的用处。)

1.我只好小心地翻着乱糟糟的桌洞。

他只好回去打扫卫生。 2.我的话引起了其他同学的不满。

他的声音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三,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这节课学了《我尝到了桌洞乱的苦头》这一课的课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大概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了两个句型。下一节课我们还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希望同学们按课文内容提出几个小题过来。(老师给学生安排作业)

板书设计:

第九课 .我尝到了桌洞乱的苦头(课文一)

1.我只好小心地翻着乱糟糟的桌洞。

他只好回去打扫卫生。 2.我的话引起了其他同学的不满。

他的声音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作业:朗读课文(三遍)。 按课文内容提出三个小题。

课后反思: .......................................................................................

.........................................................................................................

.........................................................................................................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导入。老师让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提出已备的小题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讲授新课 1.理解课文内容

师:现在我们用小题问答理解课文内容。我们先按自然段陈述一下内容,谁说说第一段讲的内容?(师生合作先读自然段,然后说说本段的主要内容,说完后师生互相评价,该补充的内容老师补充。用同样地方法理解其他自然段的内容。)

最后师生一起说说整篇课文内容,老师做指导,学生复述。 2.交际活动

师生按课文内容进行小题问答。

1)“我”桌洞乱的原因是什么?

答: 因为,“我”从来不整理桌洞。

2)别人叫“我”整理,“我”怎么样?

答:“我”对别人说:“我没有时间”

3)数学课上,“我”为什么没有听好课?

答:没有找到数学课本。

4)桌洞乱的坏处有哪些?

答:如果桌洞乱,会影响自己和别人的学习。

(师生合作找出答案,对积极发言的学生进行表扬,不足的地方师生一起纠正。)

(二)知识巩固和拓展

按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1“我”的桌洞很乱 。 (

2.“我”在数学课上的表现很好。

×

3.因为“我”的桌洞乱,而引起了大家的不满。

(√ )

4.“我”决心改掉这个坏毛病。

) 三,课后小结:

同学们,我们通过这篇课的学习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认识了一位做事爱动脑筋的聪明的孩子,通过两个孩子的做法,学会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动脑筋找出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这样才会将事情办好,赢得大家的赞同。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应像那个孩子一样,多动脑筋找出解决

问题最好的办法,努力当一名聪明才智的好学生。(老师给学生安排作业) 板书设计:

第九课 .我尝到了桌洞乱的苦头(课文一)

一、按课文内容进行小题问答。

1)“我”桌洞乱的原因是什么?

答: 因为,“我”从来不整理桌洞。

2)别人叫“我”整理,“我”怎么样?

答:“我”对别人说:“我没有时间”

3)数学课上,“我”为什么没有听好课?

答:没有找到数学课本。

4)桌洞乱的坏处有哪些?

答:如果桌洞乱,会影响自己和别人的学习。

作业:抄写文中重点句子。 课后反思:

................................................................................................................. ................................................................................................................. ................................................................................................................. ................................................................................................................. .................................................................................................................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 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二,讲授新课

把练习题先一个一个的让学生在书上和练习本上自己独立做做,老师检查学生做的练习题,然后做对的学生上黑板做,做完师生一起判断正误。

(一)、听力练习1.按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1)“我”的桌洞很乱 。 (

2)“我”在数学课上的表现很好。

×

3) 因为“我”的桌洞乱,而引起了大家的不满。

4) “我”决心改掉这个坏毛病。 (

(二)字词练习1选词填空。

劳累

担心

打扰

扰乱

(1) 由于太(劳累)了,他回家后动也不想动。(2) 别(担心),他的病会好的。 (3) 他正在讲课,别去(打扰)他。 (4)他不停的讲话,(扰乱)了秩序。 2.连一连,组一组。

氵 页

广

广

3.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

) 果

(√

1)房间太乱了,

你快点儿整理一下

( 整理 ) 2)为了取得好成绩,

我们决心好好复习

。( 决心 )

3)外面有些吵,

我好不容易听到你说的话了

。( 好不容易 )

4)爸爸、妈妈每天

为我的学习操心

。(

操心

(三)句子练习1.模仿造句。

(1)好不容易才找到那坡得不像样的课本。

我好不容易才做完了今天的作业。

(四)课文练习

1)“我”桌洞乱的原因是什么?

答: 因为,“我”从来不整理桌洞。

2)别人叫“我”整理,“我”怎么样?

答:“我”对别人说:“我没有时间”

3)数学课上,“我”为什么没有听好课?

答:没有找到数学课本。

4)桌洞乱的坏处有哪些?

答:如果桌洞乱,会影响自己和别人的学习。

课后小结:

(老师给学生安排作业:同步练习30-32页

) 板书设计:

第九课 .我尝到了桌洞乱的苦头(练习)

2.连一连,组一组。

氵 页

广

广

3.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

1)房间太乱了,

你快点儿整理一下

( 整理 ) 2)为了取得好成绩,

我们决心好好复习

。( 决心 )

3)外面有些吵,

我好不容易听到你说的话了

。( 好不容易 )

4)爸爸、妈妈每天

为我的学习操心

。(

操心

) 课后反思: ............................................................................................... ................................................................................................................. ................................................................................................................. ................................................................................................................. ................................................................................................................ 教学题目:

第九课.习惯

(课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智能:1.理解本课词语的读音、写法,将词语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对话,理解对话的主要内容。

3.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过程与方法:1.运用领读,边读边想边读的读书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对话的主要内容,提朗读和真实交际能力。

2.以对话为材料,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扩展口语交际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本课词语的读音、写法,将词语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3.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对话,理解对话的主要内容。 课型,课时:新课 , 两课时 教学手段:教科书插图

教学方法:领读法, 讲解法 ,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练习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讲故事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老师想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们想一想跟大家说一说好吗?(学生回答)你们在生活和学习方面有没有好的习惯?你们觉得你们的那些习惯都是好习惯吗?(大家一起讨论说一说自己的习惯,老师在黑板上展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二“习惯”。

板书课题:

课文二习惯 二,讲授新课

(一)朗读对话

1.老师先把对话给学生范读一边,学生看着书用手指指着字听老师读对话,顺便不认识,不理解的字和词的读音记在字词的上面。2.老师让学生朗读对话。

3.分角色朗读对话,,读的要正确,流利,读错的字词老师及时纠正。

(二)理解对话主要内容

1.小组合作学习,互助互学,共同理解对话内容。边读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1)是谁习惯了敲门,一直改不掉? 2)不良的习惯能容易改掉吗? 3)你有什么好习惯和坏习惯? 4)你决心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吗? 2.回答问题

老师提问,小组内一个同学代表回答,师生判断正误,错的其他小组补充,最后获得完善的答案。

(三)知识巩固和拓展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1.我家新装了个门铃。

( √

) 2.爸爸妈妈回家时,忘了按门铃。

(

) 3.我忽然想起了他的妈妈。

×

) 4.我拿出一张纸,上面写 “请按门铃”。 (

) 作业:1.朗读对话,预习词语。

课后反思: ............................................................................................... ................................................................................................................. ................................................................................................................. ................................................................................................................. .................................................................................................................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提出的小题来让学生陈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词语学习

1.老师先把词语写在黑板上,这时同学们小组内互学生字和词语。2.老师问学生这些词语里面有你们提前查词典学过的词语吗?谁说说意思,如有举手说说,对的肯定及时表扬,鼓励其他学生像他学习。如说错了也鼓励他大胆的回答问题,老师及时纠正讲解意思,学生说完老师把其他词语一个个的给学生讲解词的意思和运用。 词语学习

1.门铃( mén líng

) 造句:他走进家时,按了门铃。 2.座位(

zuò wèi

) 造句:他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老师。 3.工整(

zuò wèi

) 造句:你要把字写得工整。 4.打开(

dǎ kāi

) 造句:你不要把门打开。 5.开门(

kāi mén

) 造句:我回来了,你开门。 6.脑门(

nǎo mén

前额 7.按

àn

(用力)压 8.安

ān

装 9.无可奈何(wú kě nài hé)

没有办法

(老师给学生讲解词意,让学生用词组成词组,经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掌握词语的正确读音,用词造句,让学生更加理解词义并提高口语表达能

力。

(二)知识巩固和拓展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师生合作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1.“我”家的新门铃给我家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为什么? 2.将课文的内容在同学之间表演一下?

3.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给同学们说一说。板书设计:

课文二 .习惯 词语学习

1.门铃( mén líng

) 造句:他走进家时,按了门铃。 2.座位(

zuò wèi

) 造句:他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老师。 3.工整(

zuò wèi

) 造句:你要把字写得工整。 4.打开(

dǎ kāi

) 造句:你不要把门打开。 5.开门(

kāi mén

) 造句:我回来了,你开门。 6.脑门(

nǎo mén

前额 7.按

àn

(用力)压 8.安

ān

装 9.无可奈何(wú kě nài hé)

没有办法 作业:1.将词语抄写5遍 。

课后反思: .............................................................................................. ................................................................................................................

................................................................................................................ -------- 20

推荐第6篇:汉语教案

汉语口语教学设计

第 课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听懂、会说生词及短语部分的

个单词,发音正确,能够使用所学句子做简单的对话。

2、能力目标: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3、德育目标:

三、教学重点

能听懂、会说所学的词语和课文,能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难点

发音正确,灵活使用。

五.课前准备

PPT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书本,教学生词。

1)在学习时,要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做到准确。 2)加强读的练习:个别读,同桌读,齐读。

2、通过课文学习,一方面巩固词语,一方面学习话题下的语句表达。1)听录音回答问题

将问题设计在PPT中,学生一问一答的形式解决问题,锻炼学生听、读和说的能力。

2) 加强读的练习:齐读,分角色读。

3)替换练习: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进一步巩固课文中的句型。

3)小组展示

七.作业设计

课内: 课外:

八.板书设计

推荐第7篇:新疆民族小学汉语教案

小学汉语第二册十八课《汉语课》教案

一、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9个词语,能运用常见的学习方法理解词语,结合情景运用“怎样”、“怎么样”、“读”、“跟”、“问”、“注意”、“举手”、“回答”等重点词语。词组“可好了”之要求理解(强调非常好,多用于口语)。

2.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学会下列句型的运用: (1)老师怎样给你们上汉语课? 名···给+名···动 (2)老师读,我们跟着读。 老师问我们问题,我们举手回答。

小句······小句(并列关系。后一小句表示随着前句的意思而进。

(3)我们跟着读。我们照着写。

动+着:前一动词后加“着”表示后一动作的进行方式。 (4)老师问我们问题。 动词···名1+名2 动词带两个名词,第一个名词是问的对象,第二个名词是问的内容。(5)老师讲得怎么样?

动词+得···词组

动词加助词“得”后面再接表示动作结果的词组。 (二)能力训练点

1.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读懂每个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2.利用课文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听说交际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对汉语的热爱和上课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态度。 本课学习关于上汉语课的一段对话,培养学生对汉语学习的积极态度和学习方法。

要求学生认真朗读,边读边想,自己在上汉语课时是怎样做的,是不是认真参与课堂教学了,逐渐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二、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学习理解课文

(一)复习旧课。

1.每个学习小组选一名代表介绍你们的班委,要求说清楚每个班委的姓名、职位、工作情况和你们的评价。

2.按要求书写:列表写班委的名单。

(二)学习课文

(一)导入新课:从上面的练习来看,大多数同学的汉语学习进步很快,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进步快的原因。在谈的过程中,老师要重点引导,让学生谈他们的学习目的明确和学习方法得当。

阅读前老师提出要求:

(一)从全篇文章的理解转到具体句子和词语的理解。

(二)把没有弄懂的句子、词语提出来。1.阅读理解课文

(1)在小组中,自读课文。要求:

①在自读的基础上,把不理解的词语、汉字和句子提出来。 ②大家讨论,互帮互学,争取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弄懂所有的词语。

③基本理解每一个句子的意思,读懂课文,理解全篇会话。 ④总结个人和小组的学习情况,汇总整理大家尚未理解的问题,选派代表到大班介绍。

(2)大班学习讨论

①各小组代表介绍小组讨论学习情况,重点提出疑难问题,征求问题的解答。

②在老师的引导下,全班讨论,解决疑难词语问题和个别句型问题。

老师的任务不是直接说出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各种方法,启发、引导,促使学生深思、联想,慢慢地自己理解和解决难点。

老师可以预测本课的疑难点:

词语:“怎样”和“怎么样”的区别]“着”的用法。 动词“问”带双宾语 句子:两个连续动作,中间加“着”和不加“着”的区别 (3)如果有的同学摸索到好的学习方法,或者与平常不同的方法,可以加以总结,然后向全班介绍推广。

2.朗读课文

可以老师领读,学生跟读;也可以让学生跟录音听读;要求发音正确、流利。

3.小结,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熟练地朗读课文。

(2)把不懂得词语和句子抄写下来,向家人或同学询问。

第二课时 讲练课文,强化语言知识学习记忆 1.老师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提出学习要求。 任务:

(1)结合课文,强化疑难词语和句型的学习。 (2)理解最后两个大段的意思和关系。 2.串讲和练习课文

(1)比较课文的第

一、二段话,学习“喜欢”一词的用法,注意要引导学生掌握:

喜欢······名词:你、他们、老师、班长 喜欢······动词:画画、打球、照相、学汉语 练习:让学生按不同的要求练习造句。 (2)第三段话“老师怎样给你们上汉语课?” 句型1:名词···介词“给”+名词···动词

意义:表示某人“给、为、向”另一人或事物做什么事。 例句:

1、我给母亲买药。

2、李斌给我讲课文。

3、小组长给老师介绍学习情况。练习:用上述句型模仿造句。

(3)第四段话是说我们怎样学习汉语的,用了三个并列句型“老师读,我们跟着读”、“老师写,我们跟着写”、“老师问我们问题,我们举手回答”。 ①句型2:小句1···小句2 意义:前后两个小句是并列关系,叙述两个关系密切的先后发生的动作,特别是后一个动作前加了“动词+着”,表示这一个动作是前一个动作的结果。

例句: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只鸭子,我们照着画鸭子。 母亲扫地,我学着扫地。

②句型3:名词···问···谁·什么

意义:问这个动词可以支配两个宾语,一个是问谁,一个是问什么。

例句:他们问我两个问题。我问老师怎样造句。

练习:先让学生单独用“问谁”、“问什么”造句,然后再合起来造句。联系实际学习课文:学习这一段后,要求学生回答问题:你是怎样学习汉语的?把学生的课文学习和实际学习生活联系起来。

(4)第

五、六段是讲老师上课上得怎么样,学生对上课的评价。这一段有两个难点:

①词语:“怎样”和“怎么样”的区别

意义比较:两个词都是表示对动作进行的状态或结果提问,在意义和使用上基本一样,只是“怎么样”多用于口语。

比较练习:

你怎样(怎么样)学习汉语的? 教室布置得怎么样? 你的家乡有怎样的变化?

②句型4:名词···动词+得···词组

意义:本句型强调一个动作的结果或状态。注意与维语的区别,维语中没有类似的表达方式,通常采用状语,即把表示结果的“怎么样”和词组放到动词之前。

例句:我们学得怎么样?他读得很快。你写得太好了。 练习:运用本句型评价你们的学习、家庭生活、城市、农村面貌、环境等。

本段主要评价老师的教学。注意和上一段的练习:只有老师教得好学生满意,学生才会学得好。所以这一段可以看成是上一段的原因。 联系实际学习本段课文:评价你们的老师教学怎么样? 3.朗读课文。 4.小结,布置作业: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做练习

三、

四、五。按所学的4个句型模仿造句。 第三课时 运用课文材料,结合实际进行真实交际

1. 老师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提出学习要求。

任务:以课文为学习材料,训练听说。

要求:认真听,模仿说,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锻炼说能力;要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

2.听力训练

(1)老师口述课文内容,学生不许看书,专心听,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做相关的练习。老师口述时,不能照着课文读,而是把课文的内容和形式(新词语、语法点)串起来,用讲故事的方式说出可以编成小故事,也可以边说边表演,让学生猜出所讲述的内容意思。

(2)首先问学生所讲的是关于什么的,要求他们能够大体说出讲话的话题。再让学生提一提哪些内容没有听清楚或没有听懂。

(3)老师根据自己所讲的内容,分别提出4—5道问题,请学生回答。

(4)老师的讲述哪些和课文中的不一样。 3.复述课文(不让看书)

分小组进行对话或一个人讲,每个人围绕你在课堂上是怎样学习的、你对老师的教学有什么意见和评价等问题进行说话训练。要求流利,基本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尽可能结合每个人平时学习的具体情况来说。有困难者,起码也要流利地按课文的内容来说。注意,不要把复述搞成朗读课文,最好是不看课文说。

4.大班表演

各小组派出代表到全班参加表演比赛,评出表演最好的一个小组,给予表扬或奖励,并将成绩装进学生的业绩袋。也可以跨组比赛,由一个组提问,另一个组回答,看能不能把他们问倒。问倒了的小组为失败者,他们再来问其他组,以求得成功。

5.小结,布置作业。

作业:把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第四课时综合交际练习

1.听力练习:做书上的两道听力练习题。 2.汉字书写:

(1)比较“着”字与已经学过的“看”字的区别,让后再写“着”。 (2)分析上下结构的汉字“意”“答”“举”,并联系意义来记忆汉字的字形。

意:由“立”“日”“心”三个字组成,可以理解为“每天起床后想的有意义的事”。

答:由“竹”“合”两个字组成,表示把写好的答案折合好后交给老师。在没有发明纸的时候,古人是在竹子上写字的,写好后要用绳子串好,捆绑(合)起来保存。

举:可以看成是“用手把装着食物的盘子高高举起”。上面的三点代表食物,中间的一横代表盘子,一撇一捺代表盘子的腿,下面的字形代表手。

(3)分析左右结构的字“样” “注”“跟”“读”,联系读音记忆字形。

样:木字旁,读音为“羊”; 注:三点水,读音为“主”;

跟:足字旁,读音为“根”,“脚后跟”的意义。

读:特殊,言字旁,表示跟说话一样的言语行为。右边为“卖”字。2.口语交际

座谈老师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要求每个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谈体会和认识,共同努力搞好课堂教学。

座谈方式:可以把全班分成两个大组,由班长和学习委员负责组织。

4.总结本课的学习,评讲作业。

对学习突出、进步较大的学生进行表扬,最好能让他们在班上介绍自己学习的体会和好的学习方法。 5.布置下一课词语预习。

一共有7个词语,7个汉字。全部是关于方位的名词。 学习的方法可以采用:

(1)分析法:所有表示方位的词都是由方位词+边构成。例如; 前边、左边、下边、旁边

(2)联想法:按照上边的格式去组合,你学过得可以用来表示方位的单音节词还有哪一些,看是不是能组合成上述的方位词。如:

里 外 上 下

推荐第8篇:小学四年级下册汉语教案

备课时间:2015年5月25日 上课时间:2015年5月30日 授课人:刘子兰 课时:第90课时

第十二课 民族团结之家 词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读,认写课文有关的重点词语。 过程与方法:理解词语的一般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用词语灶具能力。 重点:认读,认写课文有关的重点词语。 难点:培养学生的用词语灶具能力。 教学准备:

授课类型:指教 准备: 词语卡片。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新课词语,题目是“第十二课 民族团结之家”,你们想不想认识新的词语朋友啊? 那我们来开始学习新课内容。首先,谁来给我们认读这些卡片上的词语呢?

婶(shěn) 性格(xìnggé) 风俗(fēngsú) 除夕(chúxī)

奶茶(nǎichá)

炸(zhà) 泡(pào) 礼节(lǐjié) 拍子(pāizi) 气氛(qìfēn) 饺子(jiǎozi) 温顺(wēnshùn) 朴素(pǔsù)

大方(dàfāng) 带头(dàitïu) 动听(dîngtīng) 品尝(pǐncháng) 不时(bùshí) 逢(féng)年过节(niánguîjié) 和睦(hémù) 精致(jīngzhì) 无比(wúbǐ) 教学过程: 师:出示词语卡片。 生:让学生认读词语。 师:按词语课件领读词语。 生:让学生熟读词语。 师:老师解释词语的用法。 生:让学生用词语造句。 讲解词语:

1、泡 pào 我想泡方便面吃。

2、气氛 qìfēn 今天,班里的学习气氛不太好。

3、温顺 wēnshùn 我们的老师态度很温顺。

4、朴素 pǔsù 她穿的非常朴素。

5、大方 dàfāng 他是个非常大方的人。

6、带头 dàitïu 由老师带头,带领我们去地里劳动。

7、动听 dîngtīng 她唱的歌非常动听。

8、品尝 pǐncháng 你品尝一下我做的饭。

9、不时 bùshí 他不时到我们家去玩儿。

10、和睦 hémù 我们班的同学非常和睦。

11、精致 jīngzhì 这件衣服的做工很精致。

12、无比 wúbǐ 这块田无比的大。 小结: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同学们明白了有些词语的读法、写法及造句。 板书设计:第十二课 民族团结之家 词语 1.泡 pào 我喜欢彩色的泡泡。 2.气氛 qìfēn 学生学习汉语的气氛很浓厚。

3.温顺 wēnshùn 我们的老师态度很温顺。 作业设计:内容:每个词语抄写10遍,注音。

目的:提高学生写汉字的能力。要求:字迹工整,写在方法:查改,打分,总结。 A本上

推荐第9篇:新疆小学汉语课程教案五年级

小学汉语课程教案

五年级上册

授课人:约日古丽·艾麦尔

2011年10月15日

第四课

四季的衣服

第二课时:对话——(阅读理解对话)

教学目标:能够基本理解掌握对话中提到的春、夏、秋、冬四季的天气气候?四季穿什么?应注意什么?

学习目标:初步理解对话内容

思想教育:通过本课对话,要使学生懂得跟着四季的天气气候变化怎么穿着,注意身体健康和安全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地读对话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用具:教科书、教案、黑板、粉笔、多媒体 教学与学习方法:观察法、范读法、分角色读法、齐读法、讲解法、问答法

教学步骤与设计:

新课前复习与测验:看图说词语

1、衣服

2、衬衣

3、凉鞋

4、靴子

5、冬季

6、秋季) 导入新课:

导入

1、你知道一年中有几个季节吗?哪几个? 导入

2、你知道这几个季节的天气气候变化吗?

导入

3、你知道在不同的季节穿什么衣服吗? 导入

4、你最喜欢那个季节?为什么? (出示课题): 第四课 四季的衣服 深入学习对话:

1、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的第20页看对话,听老师读一遍。

2、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读对话。

3、请同学们一起读对话。

4、请同学们分角色读对话。

5、老师认真给同学们讲解对话内容。(夏天天气很热要穿薄一点的衣服,比如:衬衣,凉鞋,裙子。春天和秋天天气有点凉,所以要穿毛衣,运动服,皮鞋,球鞋。冬天天气很冷,所以要穿厚一点的衣服,比如:棉衣,棉鞋,靴子。)

6、请同学们根据对话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老师扮一个角色,学生扮一个角色。)

巩固性练习:(句型替换)

1、他今天穿了→(球鞋)(棉鞋)(皮鞋)(凉鞋)

2、我--(冬天)穿--(棉衣)

总结:

通过本课对话,学生懂得了跟着四季的天气气候变化怎么穿着,注意身体健康和安全。

布置作业:抄写本课对话,并背诵本课对话。

推荐第10篇:双语小学五年级上册汉语教案

双语小学五年级上册汉语教案

第一课 师生情

库尔玛乡中心小学 努尔比亚·阿布力米提

教学题目:第一课 《师生情》词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本课中的篮子、县城、身影、补养、吊瓶、操劳、操心、劳累、疲倦,这些生词的读音及运用。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学会造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师生之间的感情,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能够准确的读出词语的读音。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的把词语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教学方法:跟读法、讲解法、举例法 学习方法:小组分工合作学习法 教学手段:课本、多媒体、相关图片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一课《师生情》这篇课文题目讲解的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深厚情谊,那么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的词语。

板书设计: 第一课 师生情

词语 一课时

生词

教学过程及内容:学习词语

1、篮子(lán zi )义:用竹、柳条、塑料等编成的容器,上面有提梁。 句:她提着一篮子苹果走了 她胳膊上挎着一只篮子。

2、县城(xiàn chãng)义:县政府所在的城镇 句:我们的县城很美丽。 你去过县城吗?

3、身影(shēn yǐng)义:人的身体或物体的平面投影一个高大的身影 句:看着他远去的身影,她突然觉得很不舍 高大的身影

4、补养(bǔ yǎng)义:靠饮食或药物来滋养身体

句:爸爸工作太劳累妈妈煮鸡汤给他补养身体。

5、吊瓶(diào píng)义:就是你生病了,去医院,要打点滴 句:你会挂吊瓶吗? 医生会挂吊瓶。

6、操劳(cāo láo )义:辛苦地劳动,费心照料

句:妈妈终年为田里活操劳 这事请您多操劳

7、操心(cāo xīn)义:费心;劳神 句:一直为你操心的人

8、劳累(láo lâi)义:因劳作而疲倦 句:有些人会用太过劳累为借口拒绝干活

9、疲倦(píjuàn)义:劳累困倦

句:一个疲倦的人一小时里会损失多少时间呢?

思想教育:父母为我们操心劳累,作为子女的我们应当学会感恩,在平常生活中做我们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减轻父母的压力。

巩固练习:给下面的词语注音,并造句。

篮子( ) ( ) 操心( ) ( ) 作业:每一个词语抄写三遍并造一个句子。 课后反思:

第11篇:小学汉语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疆版小学汉语双语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十一课课文一。这是一首节奏明快的儿童诗。极富想像的语言将各种标点符号拟人化,充分体现了儿童的趣味性。诗中描述了标点符号间的争执与对话,使儿童了解了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同时也受到了教育:不要只强调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应该团结起来,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2、教学目标

A、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多音字“主角”的“角”还读作“墙角”的“角”。

B、学习句型“没„„没„„”。

C、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D、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角色感情。

E、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二、说学生

三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这一特点在本班学生身上尤为突出。学生们已能说出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

三、说教法

随文自主识字法

识字教学是教学的重点,识字教学重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在课件里直观的书写演示和设计精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识字任务。

四、说学法

朗读感悟法

阅读能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读书时间,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

五、说教学程序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确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入门的向导,是学习的动力之一,是智慧灵感的源泉。激发兴趣是启发思维,激活内因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激趣导入”设计得好,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情绪高涨进入角色,愉快接受新知识,而且充分体现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的教学理念。因此,本课我就采用了谜语激趣导入的方法,课前与学生玩一玩猜字谜游戏,让学生猜一猜“典”的字谜:有人不说话,肚里学问多。有字不认识,就去请教它。然后,让学生跟老师一起板书“典”字,导入课题《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

2、自主识字,初读感知。

汉语教学识字是重点也是难点,我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同时运用多种方法巩固识字效果。字词的学习要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让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学习词语,老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创设各种语言环境。如在教学“嘲笑”这个词语时,我创设了三种语言环境:小明上学又迟到了,老师批评了他,同学们嘲笑他说——;小明上课睡觉,老师叫他回答问题,他都没听见,同学们嘲笑他说——;足球比赛小明做守门员由于自己的失误输了比赛,同学们嘲笑他说——。我让学生们在不同的语境中练习运用“嘲笑”说话,从而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做到学以致用。

3、再读课文,读通读顺。

朗读是学习语言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是对我们民语系的学生来说,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语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学生基本上扫清了生字词的障碍,因此,再读课文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不仅要读准字音,而且要把课文读通读顺。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如,教师范读、带读、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互读、小老师领读、师生分角色读、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分角色朗读等。在朗读中让学生体会各种标点符号的作用,并了解在集体中大家要团结起来,不要只强调个人的作用。

4、角色扮演,加深体悟

三年级的学生表现欲都非常强,活泼好动,自我控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特别是在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方面,学生不容易进入状态。角色扮演这种创设情境的方法非常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通过对诗歌3-7小结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并懂得在集体中大家要团结起来的道理,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了突破重点,在前一个环节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角色扮演的环节,流程如下:

(1)请同学们快速读诗歌第3—7小节,思考:哪些标点在争吵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教师板书:!?,、„„。) (2)他们又是怎样争吵的呢?老师把他们争吵的过程做成了有趣的动画片,想不想看看这个动画片? 【课件播放无声动画片】

(3)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给无声的动画片配音,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这样对学生说:哎,真糟糕,动画片怎么没声音啊!哦,想起来了,因为这个动画片是我前几天匆匆忙忙赶出来的,竟忘了给争吵的标点符号配音。这可怎么办?现在补又来不及了。怎么办?干脆,待会儿让我们来个现场配音,好不好,那我请哪些同学来当配音好呢?别急,我可不能随便叫几个同学来配音,要请就要请最好的。那今天我们就来个“配音大挑战”,谁是最后的胜利者就请谁?有信心挑战配音员吗?

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了,但要配好音学生必须要经过反复练习,我是这样指导的:首先让学生在3—7小节中找一找,用横线划出给这些标点配音时所要说的话(师板书:找)。其次,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语气读出这些标点的话,引导学生通过每小节的前两句话想一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板书:想)。 然后,指导学生给这些话加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板书:动作表情)。再次,让同学们选择最想配音的标点,根据老师指导的方法自己读一读,练一练。最后,挑选 7人试配音,边播放动画,边让学生配音。活动的整个过程,学生的兴趣十分高昂。

通过配音角色扮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获得情感体验,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在配音扮演的过程中,我还要求学生能记住诗歌的内容,并能理解其意思,完整的演艺出文中的意思。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其阅读的兴趣,并能集中其注意力;同时加深他们对课文的记忆;而且学生在配音扮演的过程中很投入,又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通过这种学习方法,我发现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非常好,教学质量也大大加强。我相信这样下去,一定能提高我们的汉语教学质量。

5、拓展延伸,仿写诗歌

读是语言内化的过程,写是语言外化过程。读写结合是汉语教学的重要方法。汉语写作对于民语系的孩子来说也是一个难点,我在教学中尝试运用仿写的方法来突破这一难点。读课文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被精彩的篇章或片断感动了,于是照着原文的样子写一写,这是仿写。它的特点是容易上手,学生循着原作者的思路、写法完成自己的习作,从而降低了写的难度。在本课教学的最后,我设计了仿写,请学生选择除诗歌中的六种标点符号以外的一种标点符号学着3—7小节的写法也来写一写。

6、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歌。

(2)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汉语中的标点符号和母语中的标点符号有什么不同。

7、课后反思

反思1:识字教学是汉语学习的重点,我们要摆脱以往那种简单、枯燥、机械的识字模式,采用游戏识字,趣味识字等方式,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反思2:汉语学习重在朗读,老师不仅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还要采用多种朗读方法培养学生朗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

反思3:汉语课堂教学其实就是教师善于利用各种手段为学生创设语言学习情境的过程。分角色扮演就是一种很好的情境创设的方法,我们要运用好这种方法,而不仅仅是为了表演给别人看,要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获得语言学习的能力。

第12篇:小学汉语量词

量词大全

一头黄牛 一只猫 一群鸭子 一只鸟 一个苹果 一颗枣 一颗杏子 一颗桃 一座楼房 一朵花 一把扇子 一本书 一双鞋子 一个人 一块西瓜 一件衣服 一瓶墨水 一封信 一只手表 一把雨伞 一张桌子 一匹马 一辆马车 一块橡皮 一把尺子 一头驴 一盘水果 一个硬币

一节车厢 一朵云 一劈闪电 一条鱼 一条小河 一杯水 一轮明月 一张门票 一颗星星 一粒米 一支铅笔 一颗树 一面红旗 一座山 一片森林 一座房子 一条毛巾 一只狗 一瓶牛奶 一片面包 一条木船 一句话 一座大桥 一堆火 一座学校 一张嘴 一所学校 一台电视机 一首古诗 一架飞机 一扇窗户 一部电话

一(句)话 一(则)寓言 一(项)练习一(列)火车

一(顶)帽子、帐子 一(床)被子 一(碗)饭 一(挺)机枪 一(篇)文章 一(副)手套、眼镜 一(盏)台灯 一(栋)楼房 一(点)意见 一(手)好字 一(件)衣服、事情 一(束)鲜花 一(株)紫丁香 一(朵)花、云 一(杯)水、一(匹)马、布 一(阵)风、雨 一(架)飞机、钢琴 一(节)车厢、课 一(首)诗、歌 一(本)字典、书 一(口)水缸、气

一(幅)地图、画 一(扇)门、窗 一(支)粉笔、铅笔、烟 一(辆)汽车、摩托车、自行车 一(艘)轮船、舰艇 一(间)卧室、屋子 一(声)问候、祝福 一(种)方法、本领 一(份)工作、文件 一(滴)眼泪、汗水

一(条)小鱼、小河、道路、狗、裤子、小船、尾巴

一(场)比赛、雨、戏 一(位)同学、老师、家长、朋友 一(座)城市、大山、桥、假山、灯塔

一(滴)眼泪、汗水 一(根)竹子、木棍、线 一(台)电视、电脑、电扇 一(道)题目、闪电

一(粒)种子、石子、粮食 一(门)功课、心思、大炮 一(片)树叶、草地、蓝天、西瓜、心意

一(个)夜晚、书包、池塘、小孩、数字、西瓜 一(颗)石子、星星、珍珠、糖果、话梅、葡萄

一(只)小船、气球、篮球、乌鸦、小鸟、羊、老鼠、鸭、鸡、鹅、老虎、苹果、李子 一(弯)新月 一(头)牛、猪、大象

一(堆)土、肥料 一(串)珍珠、香蕉、葡萄、钥匙 一(棵)小草、树 一(双)筷子、眼睛、鞋子、袜子、手 一(张)桌子、板凳、床、照片、试卷、报纸、嘴巴 一(把)椅子、扇子、尺子、雨伞、小刀、钥匙、勺子 一(块)石头、黑板、面包、橡皮 一(群)羊儿、鸭子、人 一(轮)明月、红日

1 表示人的量词:个、位、条.位是比较正式客气的用法.条的用法有限. 一个人 一个大人 一个小孩 一个女孩 一个男孩一个画家 一个司机 一个工人 一个农民 一个士兵 一个朋友一位同学 一位老师 一位客人 一位长官 一位代表 一条好汉

2 表示动物的量词:只、匹、头、条、峰.

一只狗 一只鸟 一只猴子 一只鸡 一只大象 一只羊 一只猫 一只老鼠 一只蝴蝶 一只虫 一匹马 一头牛 一头羊 一头驴 一头骡 一头豹子 一条蛇 一条鱼 一条虫 一峰骆驼

3 表示人和动物器官部位的量词:个、只、颗、根、张、片条.除了个和只以外其他大都表示形状.

一个脑子 一颗脑袋 一根头发 一根眉毛 一只眼睛一个鼻子 一个耳朵 一张嘴 一片嘴唇 一颗牙齿 一个舌头 一个下巴 一条胳臂 一只手 一个手指头一个拳头 一条腿 一只脚 一条尾巴 一颗心

4 表示植物的量词:棵、株.

一棵树 一棵白杨 一棵草 一棵松 一株水稻 一株麦子 一株树 一株小草

5 表示水果的量词:个.例外:一粒葡萄,一根香蕉.

一个苹果 一个橘子 一个柿子 一个梨 一个李子

一粒葡萄 一根香蕉

6 表示植物部位的量词:朵、片、条、颗、粒.大都表示形状.

一朵花 一朵玫瑰 一朵红梅 一片叶子 一条根 一颗种子 一粒米

7 表示食物的量词.

一顿饭 一顿早饭 一份早餐 一份午餐 一份晚餐

一份中餐 一份西餐 一份点心 一根油条 一个包子 一个馒头 一根鸡腿 一个鸡蛋 一片肉 一块牛肉 一个三明治 一道菜 一道汤 一片面包 一块蛋糕

一根冰棒

一片饼乾 一粒糖果 一片西瓜 一根棒棒糖

8 表示餐具的量词.

一根筷子 一把叉子 一把汤匙 一张餐纸

9 表示家庭用品的量词.包括表示电器仪器的量词:台.

一张桌子 一把椅子 一条板凳 一条沙发 一张床 一条棉被 一条毛巾 一根火柴 一根蜡烛 一盏灯 一个灯泡 一把牙刷 一条牙线 一块香皂 一块桌布 一块手表 一面镜子 一个脸盆 一个桶一只桶 一把伞 一条绳子 一部电话 一台电视机 一台录影机 一盘录影带 一盘录音带 一个冰箱 一根香 一帖膏药 一服药

10 表示穿戴用品和装饰品的量词.

一件衣服 一件上衣 一条裤子 一个口袋 一顶帽子 一条围巾 一只手套 一只袜子 一只鞋 一只眼镜 一只耳环 一枚胸章 一枚戒指

11 表示建筑物的量词:座、栋.

一座城 一座桥 一条路 一栋房子 一座别墅 一座高楼 一幢楼房 一座塔 一座庙 一扇窗 一扇门 一面墙 一堵墙 一间房

12 表示交通工具的量词:辆、列、架、艘.

一辆车 一辆汽车 一辆自行车 一列火车 一架飞机 一条船 一枚火箭 一艘军舰

13 表示工具的量词:把

一把锤子 一把锁 一把剪刀

14 表示文具的量词.

一支笔 一枝笔 一张纸 一块墨 一方砚台 一台电脑

15 表示文艺作品的量词:封、则、首、篇、道、幅.

一封信 一则日记 一首诗 一篇文章 一幅照片 一张照片 一幅画 一台戏 一道命令 一首歌 一支曲子 一篇报告 一个字 一个词 一个句子

16 表示事件和动作的量词:件、顿、场、通.

一件事 一个事件 一个动作 一通电话 一顿毒打 一顿吵架 一顿臭骂 一场球赛 一场** 一场战争 一场大火 一个案例 一通报告 一阵骚动 一阵掌声 17 表示武器的量词.

一把刀 一面盾 一张弓 一支箭 一支枪 一发子弹 一门大炮 一枚炮弹 一枚导弹

18 表示地理天文气候的量词.

一座山 一道梁 一条江 一条河 一个池子 一个湖 一个海 一个月亮 一轮明月 一颗星星 一个太阳 一朵云 一阵风 一场雨 一个响雷 一道闪电

“个”是应用最广的量词.主要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名词.有些名词除了专用量词之外也能用“个”.

1.用于人:一个人 两个小孩

2.用于人和动物的一些器官:一个脑子 一个鼻子 一个耳朵 一个舌头 一个下巴 一个手指头

一个拳头

3.用于水果:一个苹果 一个橘子 一个柿子 一个梨 一个李子

4.用于星球:一个月亮 一个太阳

5.用于湖海:一个湖 一个海

6.用于事件、动作:一个事件 一个动作 洗个澡 敬个礼

7.用于日期、时间:一个小时 两个月 四个星期

8.用于食品:一个馒头 一个面包 一个南瓜 一个冬瓜 一个蛋糕

9.用于用品:一个碗 一个盘子 一个瓶子 一个锅 一个镜框 一个枕头 一个盒子 一个窗户 一个信封 一个壁橱 一个灯泡 一个书包 一个箱子 一个袋子

10.用于机构、组织:一个政府 一个机关 一个办公室 一个医院 一个工厂 一个幼稚园 一个组织

11.用于会议:一个大会 一个讨论会 一个辩论会 一个委员会 三个议题 一个决议 一个提案

12.用于理想、想法等:一个理想 一个想法 一个办法 一个主意 一个建议 一个意见 一个念头 一个梦 一个诺言 一个设想 一个假设 一个惊喜

13.用于文体:一个谜语 两个故事 一个笑话 一个插曲

14.用于词语:一个字 一个词 一个句子

15.用于人(含敬意;非敬意场合用“个”):一位同学 两位老师 三位客人

16.用于动物(多指飞禽走兽和昆虫,特别是不能用匹、头、峰、条等量词的动物):一只

鸡 两只小鸟 三只老虎 一只狮子 四只蝴蝶

17.用于某些成对的东西中的一个:两只手 两只耳朵 一只鞋 一只袜子

18.用于某些器具:一只箱子 一只口袋 一只书包

19.用于船只:一只小船 一只游艇

20.用于马骡等:一匹马 两匹骡子

头 21.峰

用于骆驼:一峰骆驼

跟“个”相近,多用于形体小的东西:一枚戒指 一枚五分的硬币 一枚邮票 一枚纪录章 三枚奖章

1.用于棺材、尸体:一具棺材 一具尸体

2.用于某些器物:一具钟

用于植物:一棵树 一棵草 一棵牡丹

用于植物(同“棵”):一株树 两株桃树

用于细长的东西:一根管子 两根筷子 一根火柴 一根绳子

用于杆状的东西:一枝铅笔 两枝毛笔 三枝蜡烛 四枝枪 一枝箭

1.用于杆状的东西(同“枝”):一支笔 一支箭 一支香烟

2.用于歌曲或乐曲:一支曲子 一支歌

3.用于队伍和舰队:一支军队 一支抢险队 一支救火队 一支舰

用于细长圆筒形的东西:一管毛笔 一管牙膏 条

1.用于细、长、窄的东西:一条线 两条腿 三条鱼 四条黄瓜 一条床单

2.用于江河街道:一条大河 一条大街

3.用于以固定数量合成的某些长条形的东西:一条肥皂 一条香烟

4.用于分项目的事物:一条妙计 两条建议 三条新闻 四条办法

5.用于人:一条好汉 一条人命

1.用于江河或某些长条形的东西(同“条”):一道河 一道沟 一道擦痕 一道缝儿 万道霞光

2.用于门、墙等:一道围墙 两道门 三道防线

3.用于命令、题目等:一道命令 十道数学题

4.用于次数:一道手续 三道漆

5.用于膳食:一道汤 一道甜点心 四道菜

用于扁平的东西:一面镜子 一面锣 一面鼓 两面旗子

1.用于成片的东西:一片面包 两片药 三片饼乾

2.用于地面和水面等:一片草地 一片汪洋

3.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语言、心意等(前面用“一”):一片新气象 一片欢腾 一片脚步声 一片胡言 一片真心

1.用于纸、皮子等薄平的东西:一张纸 一张地图 两张画 三张木板 十张皮子

2.用于床、桌子等有平面的家具:一张床 一张桌子

3.用于脸、嘴:一张脸 一张嘴

4.用于弓:一张弓

用于席:一领席

多用于颗粒状的东西:一颗珠子 一颗黄豆 一颗子弹 一颗牙齿

用于小圆珠形或小碎块形的东西(同“颗”):一粒米 一粒珠子 一粒子弹 一粒沙 一粒药丸 一粒盐

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一块桌布 两块香皂 三块手表

用于方形的东西:一方手帕 三方图章 几方石碑

用于花、云或类似行状的东西:两朵玫瑰 一朵白云 一朵浪花

1.多用于红日、明月等:一轮红日 一轮明月

2.用于比赛、会谈:第一轮比赛 新的一轮会谈

用于长条形的东西:数茎小草 数茎白发

用于细的东西:一缕麻 一缕头发 一缕烟

1.用于搭配成组的东西:一份饭 一份礼

2.用于报刊:一份报纸 一份杂志

3.用于感情:一份情意

1.用于有把手的器具:一把刀 一把剪子 一把茶壶 一把扇子 一把椅子

2.一手抓起的数量:一把米 一把花儿

3.用于某些抽象的意思:一把年龄 加把劲 有一把力气 一把好手 帮他一把

1.用于书籍作品等:一部字典 一部影片

2.用于机器或车辆:一部机器 两部汽车

1.用于戏剧:一台戏 一台话剧 一台歌舞

2.用于机器、仪器、电器:一台机器 一台拖拉机 一台显微镜 一台电脑 一台电视机 一台收音机 一台洗衣机

用于戏剧:一台戏

1.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堂家具

2.用于分节的课程:一堂课

1.用于分节的课程:三节课

2.用于分段的事物:两节车厢 三节电池 四节甘蔗

1.用于菜肴:四盘菜

2.用于磨:一盘磨

3.用于盘起来的东西:一盘录影带 一盘录音带 一盘电线 一盘蚊香

4.用于体育比赛:两盘单打

用于膏药(同“帖”):一贴膏药

用于若干味药配合起来的汤药:一剂药

用于中药(同“剂”):一服药

用于中药:这个方子有八味药

用于中药:三付药

用于有顶的东西:一顶帽子 一顶帐子

用于较大或固定的物体:一座山 一座高楼 一座水库 一座灯塔 一座桥 一座铜像

用于楼房:一栋房

用于楼房:一幢房

用于窗、门等:一扇门 两扇窗 一扇磨

用于墙:一堵墙

用于房屋的最小单位:一间卧室 一间客厅 三间门面

1.用于住所:几处人家

2.用于文字错误:两处印刷错误 有几处笔误

1.用于住所:一所房屋

2.用于机构:一所医院 一所学校

用于车辆:一辆汽车 三辆自行车

1.用于有支柱或有机械的东西:一架照相机 一架飞机 一架钢琴

2.用于山,相当于“座”:一架山

用于船只:一艘远洋货轮 一艘大客船

用于火车班次:一趟火车 最后一趟车 好几趟车

1.用于成套的东西:一副象棋 一副担子 全副武装

2.用于脸部表情:一副笑容 一副庄严的面孔

1.用于工厂、商店、旅舍等(同“家”):一爿水果店 一爿店咖啡 一爿面粉厂

2.用于田地(同“片”):一爿地

用于技能、本领等:一手好字 一手好菜 一手绝活

1.用于衣物:一件衬衫

2.用于事情:一件大事

3.用于家具、行李:两件家具 三件行李

用于事情(同“件”):一桩心事 一桩大事 一桩买卖

用于事情(同“件”或“批”):一宗心事 一宗事 大宗货物 大宗款项

用于事物:一项任务 三项纪律 第一项议题

用于款项、生意:一笔钱 一笔账 一笔生意

用于动作:打了一通鼓 挨一通骂

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三顿饭 一顿打 一顿骂

用于事情的经过:一场透雨 一场大雪 一场大战 一场大病 一场大干 一场大哭

表示事情或动作经过的段落:一阵风 几阵雨 一阵剧痛 一阵掌声

用于打的动作:一记耳光

用于开花结实、成效收割的次数:头喷棉花 二喷豆角

用于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三则试题 两则新闻 四则寓言

用于封起来的东西:一封信 一封电报

用于诗歌:一首诗 两首词 三首曲子

用于文章:一篇论文 两篇报告

1.用于图画:一幅画

2.用于布:一幅布

用于书籍、薄册:一本书 一本笔记本 一本日记 一本账 一本名册

用于枪弹、炮弹(同“颗”):一发子弹 十发炮弹

1.用于大炮:一门大炮

2.用于功课、技术等:一门功课 两门技术

3.用于亲事、亲戚等:一门亲事 一门亲戚

用于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两家商店 三家饭店 四家银行 一家电影院

用于灯:一盏灯

1.用于家庭人口:一家五口人

2.用于猪:一口猪

3.用于器物:一口锅 两口井 三口缸 一口钟 一口钢刀

用于窑洞:一孔土窑

1.用于神佛塑像:一尊佛像

2.用于炮:五十尊大炮

1.用于成条的东西:一股线 两股道 一股泉水

2.用于气体、气味、力气等:一股热气 一股香味 一股烟 一股劲

3.用于成批的人:一股敌军 两股土匪

用于谈话、酒席:一席话 一席酒

第13篇:博雅汉语教案

[博雅汉语 初级 起步篇II]

第三十一课 飞机晚点了

小胡老师 教案

一、导入

去近的地方,比如就在北京市内,可以坐公共汽车、地铁、出租车;去远一点儿的地方,比如河北、山东,可以坐火车;去很远的地方,为了更快,可以坐飞机。而坐飞机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问题,比如飞机晚了,行李丢了等等,那么这一课就是关于坐飞机的。

引导学生看题目“飞机晚点了”。

二、生词

1、提醒学生注意声调,由学生轮读一遍。

2、教师带读一遍。

3、提醒学生盖住拼音,再由学生轮读一遍。(两次轮读,错开顺序)

4、解释生词:

1)直接解释

晚点:[(车、船、飞机)开出、运行或到达迟于规定时间] 火车/飞机/轮船晚点了。我晚点了。

天气不好,大部分飞机晚点了。

正点:[(车、船、飞机)按照规定时间开出、运行或到达] 飞机正点起飞/到达。飞机正点了。

接:[迎接]

送:[陪着离去的人一起走] 我来中国的时候,没有人送我,也没有人来北京机场接我。

父母太忙了,每天都是爷爷奶奶接送孩子上学。

航班、次

从北京到上海,每天有多少次/趟/个航班?晚上十二点的这次航班可以打折。

如果你要去机场接人,你应该知道他的航班号。

查:[翻检着看,查词典,查地图] 看你的笔记本、书、卡片、电脑等的内容,以确认或者知晓 A:我的学费交到什么时候?

B:好像是下个月,请稍等,我查一下(看电脑记录)。

机会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可以交中国朋友。

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再来中国。

遇到

刚才在去买咖啡的路上,我遇到了以前的同学,他又来中国了。

遇到不会的问题,你可以问老师。

父母:父亲和母亲

2)实物展示 晴转阴

拿当日《信报》,让学生在第一版找到天气预报信息,朗读日期、天气情况、气温,如2010年6月8日,晴转阴,18度-30度。

扩展生词:晴间多云、东南风转南风。

3)反义词总结

正点晚点 进出 接送 起飞降落 晴阴 父亲母亲

三、课文

1、学生分角色读一遍。

2、教师带读一遍。

3、学生分角色再读一遍。(两次朗读,错开角色)

4、根据课文,设计提问,由学生回答。

1)题目是什么?

飞机晚点了。

2)玛丽和李军是在哪儿遇到的?

飞机场。

3)谁先看见谁?你怎么知道?

玛丽先看见李军。玛丽叫李军:“李军,李军”。玛丽说:“你一进门我就看见你了。” 4)谁先到飞机场?你怎么知道?

玛丽先到。玛丽刚送走父母,李军来接姐姐(姐姐还没到)。如果李军先到,接走了姐姐,就不可能遇到玛丽。

5)玛丽的父母回国了,回哪个国家?

玛丽是加拿大人,可能是加拿大。

6)李军姐姐的航班快到了,她从哪儿来?

泰国。

她是泰国人吗?

不是,李军是中国人。

7)玛丽的父母,李军的姐姐,一样的都是坐飞机,不一样的是什么?

父母走,姐姐来。

8)谁的航班正点,谁的晚点?几点起飞,几点到?

玛丽父母的正点,下午两点十分按时起飞。

李军姐姐的晚点,应该是两点半,晚点二十分钟,两点五十到。

9)根据上面的时间推测一下儿玛丽和李军遇到的时候是几点?2:30左右

还有/再过多长时间,李军姐姐的航班就到了?20分钟以内一定到。

10)李军等了半个小时,那么他什么时候到机场?

两点二十左右。

5、语言点讲解

1)一...就... “你(李军)一进门我(玛丽)就看见你了。”

李军进门,玛丽看见李军,两个动作之间的时间很短。为什么?可能李军和玛丽很熟悉,可能李军像姚明一样高,可能李军的衣服、样子、行为很奇怪等等。

表两个动作前后相继:

今天他很累,一洗完澡就睡觉了。(不看电视、不看书)

她的孩子很小,需要人照顾,所以她一下课就回家。(不在外边娱乐)

表条件和结果:

他很害羞,一说话就脸红。

他不喜欢看书,一看书就困。

我对牛奶过敏,一喝就拉肚子。

她怕吃辣,一吃辣就长痘痘。

人一多,我就紧张。

孩子怕我,我一抱,她就哭。

一喝就醉,一醉就吐/发酒疯。(不会喝酒)

2)都:表示已经

都三十岁了,还跟父母住在一起。

都三十岁了,还没有工作。

都三十岁了,还向父母要钱。

都八点半了,老师还没来。

都八点半了,学生们都还没来。

A:我都三十了。

B:都三十?才三十!还很年轻,我都六十了。

3)是...的

强调句早已学习和练习过了,学生照猫画虎都可以做对练习,但是仍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强调,主动运用性较差。所以此部分侧重还原课文例句的语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用强调句的场合。黑体部分为课文例句。

P4 三 是...的

1、

A:他是哪个大学的? B:好像是中华大学的。 C:...... A:他毕业了吗? B:看起来没有。

C:不对,不对,我想起来了,他是去年从东方大学毕业的。

2、

A:你们的航班怎么总是晚点?我要接的客人还没到。

B:对不起,我查一下儿。这个航班是下午四点到北京的。 A:啊?!对不起,是我弄错了。

3、

A:你的词典跟我的一样,怎么比我的便宜呢? B:这本词典是在学校的书店买的。

4、

A:你不是说刘老师来了吗?我刚才去找她,她不在办公室。 B:我是在图书馆看见刘老师的。

5、

A:去一趟哈尔滨这么便宜啊! B:我们是坐火车去哈尔滨的。

6、

A:大家都迟到了,怎么他们没迟到?

B:他们是骑自行车来学校的。(堵车不会影响到骑自行车)

或者 A:他们怎么迟到了。

B:他们是骑自行车来学校的。(骑自行车太慢)

7、

A:他怎么没买邮票就走了? B:他是来取包裹的。

8、

A:你太客气了,来就来吧,还带着礼物。 B:我不是来看你的,是来看李军的。

四、练习

五、作业

课文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玛丽和李军的对话,当时他们在机场偶遇,玛丽来送父母,李军来接姐姐。第二部分是玛丽的日记,记录的是同样的事情。

作业设计为写一篇“李军的日记”,模仿课文中日记的格式,日期、星期、天气等,以李军的口吻写同样的事件,看谁写得准确并且更生动。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0

第14篇:阿迪力汉语教案

阿迪力汉语教案(高一必修四)第一课

第一课 《高原女兵》 词语学习(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记住本课34个生词的读音和字形,运用重点词语组词造句。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学生巩固练习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人格,教育我们要走做一个高尚的人。【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的含义,并组词造句。 教学难点:重点词语组词造句 【课型、课时】

新课,一个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PPT课件、词典字典 2.备好有关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进行课前演示,说课。、【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你对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了解多少?

你去过山区吗?若你去过说一下你的感受。

二、讲授新课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2、教师领读词语,每次三遍。

3、板书重点词语的含义、组词、造句。

三、重点词语讲解: 1.呆(动)——同“待”,停留。呆在家里。 2.严寒(形)——(气候)极冷。十分严寒 3.小事一桩(组)——比喻不值得一提或极容易办到。类似的说法还有“小菜一碟”。这件事小事一桩。

4.在意(动)zài yì放在心上;留意(多用于否定式)。不要在意。

5.漱口(动)shù kǒu ——含水冲洗口腔,刷牙。 6.顽固(形)——不易制服或改变。十分顽固 7.愈合(动)——(伤口)长好。还没有愈合。 8.准时(形)zhǔn shí——不迟于也不早于规定的时间,按时。准时到校

9.雅观(形)yǎ guān ——装束、举动文雅(多用于否定式)。不雅观 10.失调(动)——失去平衡。男女比例失调 11.严重(形)yán zhîng ——程度深,影响大(多指消极的)。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共学习了34个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特别是动词及形容词是本课的难点,需要同学们在课后多加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课 高原女兵(词语) 12.打比方(组)——做比喻。 13.泄露(动)——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被人知道了,透露。 14.快活(形)——愉快,快乐。

15.开怀一笑(组)——心情无拘无束,十分畅快。16.前功尽弃(组)——以前的成绩全部废弃。 【作业】

1、用重点词语造句

2、预习课文、熟读课文。【批语】 【课后反思】 第一课《高原女兵》 初学课文(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的含义,熟练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逐步积累学习经验,丰富学习手段。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提出问题学生解答的方法。 题学生解答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明白:军人在高原上适应恶劣的 生活环境和各种训练,并保卫祖国边疆、保障我们幸福生活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军热爱军人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在生活上不怕 吃苦。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课型、课时】: 新课,一个课时【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PPT课件、词典字典 2.备好有关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进行课前演示,说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让学生回想一下以前看过的“冰山上的来客” “在那 遥远的地方” “吴登云”等电影并联想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大意。 高原生活有它特殊的一面, 对于一个一直生活在平原上的女孩来说,初上高原会遇到哪 些麻烦呢?作者选取了一个极为典型的片断,让你了解高原女兵艰苦而乐观的生活。

二、讲授新课

1、朗读课文

个人读 小组读 全班读

2、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最初“我”是怎样对待嘴唇裂口子的?后来呢? 2)为什么吃了老医生的药,“我”的嘴唇仍不见好? 3)老医生最后又提出什么建议?

4)“我”是怎样按老医生的办法实施“嘴唇制动”的? 5)那个人为什么说“我的嘴唇好像变成了一辆汽车了”?

6)高原生活很苦,但全文却体现了苦中有乐。 作者是怎样把苦和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3、本文的语言幽默风趣,请找出文中的这些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三、小结: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来总结。 【板书设计】 第一课 高原女兵

1)最初“我”是怎样对待嘴唇裂口子的?后来呢? 2)为什么吃了老医生的药,“我”的嘴唇仍不见好? 3)老医生最后又提出什么建议?

4)“我”是怎样按老医生的办法实施“嘴唇制动”的? 【作业】

1、课后练习一。

2、熟读课文。批语

【课后反思】第一课《高原女兵》 深学课文(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的含义,熟练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解提出问题学生解答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明白:军人在高原上适应恶劣的 生活环境和各种训练,并保卫祖国边疆、保障我们幸福生活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军热爱军人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课型、课时】 新课,一个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PPT课件、词典字典 2.备好有关词语的意思和用法3.进行课前演示,说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一)分析课文结构及课文大意。 二)按自然段回答问题思考问题。

1)我是怎样对待最初和最后嘴唇裂开的事情。 2)我为什么很难做到制动? 3)我的土办法效果怎样? 三)句型学习提示

1.在阿里,我呆了11年,虽然 有时也会有孤独悲壮之感,但„„青春的生命即使 在最荒远最缺氧的冰雪高原,依旧生机勃勃。 “虽然„„但„„即使„„”这是一个多重复句,第一层关 系表示转折,第二层关系表示条件。 例如:(1)古丽的身体不太好,但即使在病得很严重的时候,依 旧坚持给我们做饭。 2.作为 一个女孩子,这是 多么不雅观的事情。 (1)作为一个身体有残疾的人,这是多么来之不易的成功。 (2)作为一个年仅九岁的儿童,这是多么令人骄傲的成绩。 3.就算 我可以不聊天,上班的时候对病人总要说话的吧 ?(1)就算你来不了,打个电话说一声,总能做到吧? (2)就算你们再有意见,先听我把话说完总可以吧? 小结; 假如现在你是一名军人, 请从思想、行动等各个方面谈一谈你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

【板书设计】

第一课 高原女兵 课文

话题交际提示话题: 高原军人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假如现在你是一名军人, 请从思想、行动等各个方面谈一谈你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

【作业】

1、课后练习二。

2、熟读课文。

3、预习练习批语: 【课后反思】 第一课《高原女兵》 课后练习(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独立完成课后的习题。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中讲解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励学生用脑。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的习惯。 【课型、课时】 巩固练习,一个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PPT课件、词典字典 2.备好有关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进行课前演示,说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对课文进行巩固学习。

二、讲授新课 1.选择:D、A、C、B、

2、根据情景用下列指定词语写一段话。(1)你经常抄作业,同桌向老师打了小报告,你们之间„„平均、提醒、高明、恢复、含糊 (2)请结合课文中的有关描写,使用以下动词(至少五个)来描述一下你嘴唇干裂时的情 景。 裂、抿、憋、豁、粘、揭、炖、咽、涂

二、给下列句子排序变成一段完整的话。1.A.由于这种军服的色彩与战场背景的色调基本一致。 B.迷彩服是一种利用五颜六色斑驳迷离的色块,使军人的形体融汇于背景色的伪装性军 服。 C.迷彩服因此有效地保护了军人的生命,成了军人在战场上的保护神。 D.降低了在战场上的军人形体清晰度, 扰乱了敌方人员观察而造成其视差错觉, 致使军人 不易被敌方辩认发现。 2.A.因为它坚韧而柔软,却又能有效防御50米以外一般步枪的射击和手枪的近距离射击。 B.此外,还有防御生化武器、核辐射等特殊用途的迷彩服。 C.穿着这种迷彩服舒适宜人。 D.日前,世界上已经出现了用复合防弹材料制成的避弹迷彩服。 小结:

本文通过练习对课文进行了巩固,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对学过的内容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课 高原女兵 练习课 把课后练习答案板书在黑板上 【作业】

1、后练习第一题。

2、熟读课文。【课后反思】

批语:

第15篇:汉语教学法教案

对外汉语综合科教学教案

B0802 1313080220 阮菲

一、教学对象: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

二、教学内容:课文

A: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

B:我的生日是十月十八号,正好是星期六。 A:是吗?你打算怎么过?

B:我准备开一个生日晚会,你也来参加,好吗? A:什么时间开? B:星期六晚上七点。 A:在哪儿?

B:就在我的房间。

A:好,我怕一定去。祝你生日快乐。 B:谢谢。

三、授课学时:1课时(45分钟)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对话的意思,领会并正确使用本课生词;

2、能正确使用对话中的重难点句型和语法。

五、教学要求:

(一)生词:

1、掌握每个生词的读音,词性和词义

2、能熟练地使用本课生词进行扩展。

(二)语法句型:

1、掌握本课的重点句型和语法;

2、运用所学句型和语法进行造句,灵活运用。

六、教学手段:视频展示、教师讲解引导学生练习

七、教学步骤:

(一)讲解生词

生日 正好 打算 准备 参加 星期 (在此以生日为例)

1、生日(shēngrì):标注读音,老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讲解生词的意思:

生日:出生的那一天及以后每年的这一天

3、生词扩展:主要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法。生日 我的生日 我的生日在十月十号。(提问同学:你的生日呢?) 生日晚会 我要开一个生日晚会。

生日蛋糕 生日那天,我会吃生日蛋糕。(提问同学:生日那天,你们会吃生日蛋糕吗?) 过生日 明天我过生日。(提问同学:你什么时候过生日?)

4、生词练习:选用以下词中的几个来进行造句

我(的)/你(的)/他(的)/她(的) 祝 蛋糕 生日 过 快乐

(二)语法句型讲练

教师讲解句型和语法的含义和应用环境,然后让学生运用句型进行造句。教师可设置一定的情景来引导学生。 (以年月日表示法为例) A: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 B:我的生日是十月十八号。

1、在中国,年月日的表达顺序是 年 月 日,星期可在年月日前,也可在年月日后。表日期时,日等于号,但在“今日事,今日毕。”中只能用“日”,不能用“号”。

老师举例:我的生日是在1989年12月10号/日。(老师提问:你的生日是在几月几号呢?

2、对“„„月„„号/日”提问时,一般用“„„几月几号?”来提问。老师举例:国庆节在几月几号?

3、设置情景:

情景一:这学期我们快放假了,那大家知道我们几月几号放假吗?

学生:我们„„月„„号放假。 情景二:小明明天过生日,今天是2011年9月26日,星期一,那小明的生日在几月几号?星期几呢?

学生:小明的生日在„„月„„号,星期„„。

(三)课后练习

1、回想一下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生日是怎么过的,在哪里过的,谁和你一起过的,为什么这次的生日会给你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下次课的时候想到的同学要跟同学分享一下。

2、老师希望大家要懂得感恩记住父母的生日,如果有谁不记得或不知道父母的生日的,回到家里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再问问,并记好,最好策划一下下次父母生日的时候给他们怎样的惊喜。

附:

板书设计: 生日shēngrì

生日 我的生日 我的生日在十月十号。 生日晚会 我要开一个生日晚会。

生日蛋糕 生日那天,我会吃生日蛋糕。 过生日 明天我过生日。

生词练习:选用以下词中的几个来进行造句

我(的)/你(的)/他(的)/她(的) 祝 快乐

A: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 B:我的生日是十月十八号。

蛋糕 生日过

第16篇:汉语教学 教案

你好

一, 教学重点

1. 韵母 a o e i u ü ai ei ao ou 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声韵母拼合 2.汉语的四个声调

3.三声连读时第一个三声要变成第二声 4.课文 二, 教具

汉语拼音表

汉语普通话发音部位图 三, 教学要求

通过课堂讲练,学生能够认读所学的声母和韵母;能够进行拼合;会唱四声;懂得三声+三声时,第一个三声要读作第二声的变调规则;能比较准确地说出:“你好”,并能用于交际;会写并能记住生字表的汉字。 四, 教学提示

要利用挂图让学生了解发音时的舌位和口型,掌握发音要领,同时老师要做示范。让学生听清楚老师的正确发音,获得每个音的语音形象。

a

这个音的发音难点在于,多数学生的开口度不够,教的时候可以适度夸张一些,要求学生把嘴张开大声的发出来。

o e 要求学生圆唇。

发音难点是学生不能扁唇,有的学生受英语学习的影响,容易发出卷舌来,要不断演示从a到 o再到 e 的发音,让学生看清楚这几个音的唇齿变化,舌位基本不变。避免他们把e 发成卷舌音。

i 发音难点是舌位。要让学生把舌头放在下齿背,口型扁平,发音才能正确。

u

ü

发音难点在口型,重点在圆唇,嘴唇拢圆之后,舌头放回原处,才能正确发音。

注意和u区分,运用带音法,从学过的几个韵母练习,拉长i的音程逐渐把嘴唇收拢就可以了。

复韵母

学生往往把ai ei ao ou 发成明显的两个音,要避免学生把ai发成a---i把ei发成e---i,ao发成a---- o,Ou发成o------ u,带领他们发出浑然一体的复韵母来。因此在示范时要注意不要过分夸张,过分的夸张会造成学生的误解和发音错误。

声母

本课的声母发音难点是送气音与不送气音。准备小纸条,发音时放在嘴边。

有的学生f和h容易发混,要指出是f唇齿音,而h是舌根音,发音部位不同。发f时一定要将上齿接触下齿唇,让气流从中间摩擦发出,而h的发音要从舌根和软腭中间摩擦发出才对。

声调

唱四声

三声变调

三声+三声→二声+三声。 你∩ǐ+好hǎo→你ní好hǎo!

会话

会话是与三声变调同步进行的但是要重点演示一下“你好”在日常交际中的使用。明确我们是在教实用汉语,是在进行语言教学而不是语言学教学。

写汉字

一笔一划的书写出现在本课的生字,要让学生有书写顺序的意识。

五, 教学步骤

(一) 组织教学

(二) 展示教学内容

(三) 单音教学

领读------学生齐读------学生单读-----纠正发音

(四) 声调教学

(五) 处理生词 边读边写

或者边写边读

(六) 处理课文

(七) 三声变调

板书:三声+三声→二声+三声

ⅴ + ⅴ→/ + ⅴ ∩ǐ + hǎo→ní + hǎo

+ 好→你好

(八)布置作业

读拼音标

唱四声

写汉字

练会话

后记

声调训练要在不断重复

课堂教学应该灵活多变,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17篇:体验汉语教案

体验汉语生活篇(英语版)第一单元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对象:零基础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

所用教材:《体验汉语生活篇(英语版,附光盘)》(高等教育出版社,朱晓星等编)。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基本的问候表达用语 2.学会介绍自己的姓名、国籍

教学内容:1.学习生词。要求学生在句子中理解词义并能自由运用。

2.在情境中学习本课语法。

3.课文教学。包括提示词语,预设语境,给出话题,等等。

4.练习。要求学生能根据所给情景,运用所学内容进行会话。

教学方式: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学时安排:20min

一、组织教学 简单介绍自己

二、开始第一堂课的教学 ㈠开始热身 听录音

生词——》句子——》会话——》课堂活动 1.认读生词 教学过程设计:在大屏幕的显示下,教师按照教材顺序依次讲解录音生词,包括相符合的拼音、汉字、英语解释。 步 骤 1:教师领读生词。

媒体演示:显示生词表,包含:词形、拼音、英文解释; 教师带读 学生操练

步 骤 2:隐去其中的拼音,让学生读

用教鞭随意指向某个生词,请同学读;边读边纠正发音。

(注:拼音的颜色与词形的颜色区别开,有利于学生认读。隐去拼音让学生读,可以训练学生不依赖拼音认读汉字) 2.认读句子

给一点时间让学生自由认读 3.理解会话

小难点:对象不同,说法不同 4.练习

练习一:老师对学生依次进行一对一的练习,顺便老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

数字学习:0-100采用阿拉伯数字辅助教学,汉字和语音同步标示 ㈡进一步学习1.认读生词

教学过程设计:在大屏幕的显示下,教师按照教材顺序依次讲解录音生词,包括相符合的拼音、汉字、英语解释。 步 骤 1:教师领读拓展生词。

媒体演示:显示生词表,包含:词形、拼音、英文解释; 教师带读 学生操练

步 骤 2:隐去其中的拼音,让学生读

用教鞭随意指向某个生词,请同学读;边读边纠正发音。

(注:拼音的颜色与词形的颜色区别开,有利于学生认读。隐去拼音让学生读,可以训练学生不依赖拼音认读汉字) 2.认读句子

给一点时间让学生自由认读 3.理解会话 小难点:嘛呢不等词

结合课堂实际理解情况,可考虑配合书上练习让学生掌握 4.练习

练习一:老师对学生依次进行一对一的练习您是哪国人?

补充学习: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三、文化解读 中国人姓名

四、作业:给自己起个中文名字

第18篇:9A汉语教案

9A汉语教案

(一)11月21日

课程名称:第一单元,我和你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课型:复习课 课时:一课时 40分钟

教学目标:复习前面学过的见面打招呼用语,询问名字以及国籍,问居住的城市。

语言点:你好,你好吗?,你叫什么?,你是哪国人?,你家在哪?。 教学步骤

1.熟读这一单元的单词。

你,好,吗,我,很;叫,什么,是,哪,国,人,中国,蒙古国,美国;家,在,哪儿,北京,上海,香港,他。

学生识记这些生词。 2.对话 A:你好! B:你好! A:你好吗? B:我很好。 A:你叫什么? B:我叫李小龙。 A:你是哪国人? B:我是蒙古人。 A:你家在哪? B:我家在北京。

讲课文翻译成蒙语,让学生明白对话的意思。 领读课文,学生熟读课文。 3.课堂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对话练习,能够灵活运用语言点中的几个句型。 4.作业

生词课文写两遍,背诵对话

(二)11月23日 课程名称:爸爸、妈妈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课型:综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可以正确的谈论家庭成员。 语言点:这是我爸爸,那是我妈妈,这是我。 教学步骤

1.检查作业,复习上次课的内容,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将对话背诵下来。 2.进入新课。领读生词。

这,那,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不 学生识记这些生词。 讲解“这”和“那”的区别 3.句型介绍。 (1)这是我爸爸。 (2)那是我妈妈。 (3)这是我。 (4)那不是我爸爸。 (5)这是你哥哥吗? (6)他是蒙古人吗?

领学生读这些句型,熟读之后将这些句子翻译成蒙语。 4.对话 A:这是谁? B:这是我爸爸。 A:那是谁? B:那是我妈妈。 A:那是你哥哥吗? B:这是我哥哥。 A:那是你妈妈吗? B:不是,那是我妈妈。 A:她是蒙古人吗? B:她是蒙古人。

讲课文翻译成蒙语,让学生明白对话的意思。 领读课文,学生熟读课文。 5.课堂活动

讲家庭成员头像分发给学生,其中一人扮演“我”,其他学生扮演“爸爸”“妈妈”等家庭成员。由“我”向全班做介绍,目的在于进一步掌握生词和句型。

6.作业

对话和生词写两遍,背诵对话。

(三)11月28日 课程名称:我有一只小羊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课型:综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能够谈论自己的家庭情况

语言点:我家有几口人,你有羊吗?,我有一只小羊 教学步骤

1.复习前一课的内容,听写生词,检查学生背诵对话 2.进入新课。领读生词

有,羊,狗,只,小,一,二,两,三,四,五,六, 学生识记这些生词。

讲解中国人的数字手语表达。

讲解量词“只”的用法,对比蒙语与汉语在使用量词时的异同。 3.句型介绍 (1)我有一只小羊。 (2)他有两只小狗。

(3)哥哥有一只羊、两只狗。 (4)爸爸、妈妈有羊吗?

领学生读这些句型,熟读之后将这些句子翻译成蒙语。 4.对话

A:你家有几口人?

B: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我。你家呢? A:我家有五口人,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有我。 B:你有狗吗? A:我有两只狗。 B:爸爸、妈妈有羊吗? A:爸爸、妈妈有六只养。

讲课文翻译成蒙语,让学生明白对话的意思。 领读课文,学生熟读课文。 5.课堂活动

把“我”“有”“只”“羊”“狗”以及数字卡片和家庭成员的头像发给学生,由老师说出汉语的句子,学生听到后按照句子顺序排列队形。

6.作业

对话生词写两遍,并将对话翻译成蒙语

(四)11月30日 课程名称:我家不大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课型:综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能够谈论自己家的房子

语言点:他家很大,他家有十个房间。我家不大,我家有五个房间。 教学步骤

1.检查学生背诵前一课对话 2.进入新课,领读生词。

房子,大,个,房间,厨房,七,八,九,十。 学生识记这些生词。

讲解中国人的数字手语表达。 学生用“有”造句 3.句型介绍 (1)他家很大。 (2)我家不大。 (3)你家大吗? (4)厨房不很大。 (5)他家有十个房间。

领学生读这些句型,熟读之后将这些句子翻译成蒙语。 4.课文 我是蒙古人,我家在乌兰巴托。我家不大。我家有两个房间,一个厨房,厨房不是很大。李小龙是我的朋友,他是中国人。他家有七个房间,他家很大。

讲课文翻译成蒙语,让学生明白对话的意思。 领读课文,学生熟读课文。 5.作业

课文生词写两遍,背诵课文。

第19篇:博雅汉语教案

第二十八课《考得怎么样》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领会本课所学生词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2.帮助学生掌握本课出现的新语言点。 3.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新词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重点词语并用其造句,回答问题或成段表达。2.能较为流利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注意发音。 三.难点

1.词汇: 副词---确实 也许

动词---完 够 记 编 借 担心 解决 放松

形容词----紧张 难 慢 量词---门、道

代词---有些

* 名词---星期 报告 效果 题 阅读 汉字 方法 故事 帮助 2.语言点:1)带“得”的状态补语:„„V„„V得„„ 2)“对„„来说” 四.课程类型:初级汉语综合课 五.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性、综合性和交际性的原则。在教学中着重以基础语言知识为中心进行综合训练,精简多练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以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语法理解能力。 2.在授课过程中,主要采用语法翻译法,情景教学法,例规法 六.教具准备:图片、词语卡片

七.教学时间:4课时(每课时50分钟) 八.使用教材: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

九.教学步骤设计

一、二课时(100分钟) 教学内容:

1、处理生词,纠音,释义,操练。

2、完成课文第一部分对话的学习。教学环节: 一)导入及复习

1、老师对大家说:大家每天都复习生词和课文吗?这本书学完后,我们要考试,看看大家学得怎么样。所以,回家以后一定要复习学过的课文和生词。明白吗?(翻译一遍)

2、检查上次课作业。

3、检查预习情况:请同学单个读生词。二)生词讲练:

1、老师带读一遍,每词两遍。

2、让学生轮流读生词,形成语感。

3、请单个学生读生词,将有错的地方纠音。(板书)

4、释词并请同学操练:

星期: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也叫一周。

星期一可以说是周一,星期二可以说是周二„„

今天是星期几?---今天是星期二(周二)。 门:名词,(实物指示)开门/关门

量词,一门课 一门语言

这个星期你们有几门课?----这个星期我们有四门课。

你会几门(种)语言?----我会三(种)门语言,英语,俄语,汉语。

完:结束。

今天你的作业写完了吗?----写完了。

我吃完饭就来学校了。

看完电影,我们又去了肯德基。

学完这本书,我们就要考试了。

有些:有些同学上课迟到了。

课文中有些生词我不知道。

报告:(翻译)

实验报告 化学报告

放松:(心理和生理)

周五没有课我和朋友去酒吧放松。

我必须运动一下, 放松放松肌肉。

紧张: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 兴奋不安

什么事情使她这样紧张? What\'s she so nervous about? 今天的生活太紧张了。

在发言时我总是感到紧张。 I\'m always nervous when I make a speech.。

效果:产生的结果

我吃的这种感冒药没有效果。 这个麦克风声音效果很好。

我的汉语发音不好,请了一个老师教我,效果还是不好。

道:量词

一道光 a streak of light 上四道菜 serve four courses 五道题five questions 为什么:(翻译)

你为什么不说话呢?

你为什么笑呢? 够:满足需要

我们只举一个例子就够了。 我在吃一片面包就够了。

玛丽,快点儿,时间不够了,音乐会要开始了。 阅读:(翻译)

谁教你们的阅读课?

汉字:汉字很难,发音不太难。 难:

汉语其实不难,只要你努力学就会学好。

这个问题太难 , 我解决不了。

这条路非常难走。 慢:

我写汉字很慢。

老师,请写慢一点儿。

请慢走。 确实:

新疆确实是个好地方。 他的汉语确实说得很好。 我确实很想回家。

他确实说谎了,其实他没有去学校。 确实,我们需要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 记:(翻译)

记生词 记电话号码 方法:

多读多背是学习语言的好方法。 我想到一个好的方法。

学习方法 工作方法 记生词的方法 查字典的方法 编:编辑、创作

编杂志 编字典 编教材 编歌曲 编对话 编故事 故事:(翻译) 借:借进、借出

从图书馆借书 borrow a book from the library 跟人借钱 borrow money from sb 你把自行车借给我骑一下好吗? Could you lend me your bicycle? 也许:

今天下午刮风了,也许明天会下雪。

麦克的座位是空的,也许他今天又不来上课了。 他也许病了。 帮助:

你可以帮助我学习汉语吗? 我需要你的帮助。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的汉语进步很快。 担心:

晚上12点了,迈克还没有回来,妈妈很担心他。 我担心你们考试考不好。 经理担心我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解决:

相信我会解决好这个问题的。

来中国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解决住处的问题。 别担心,总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的。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对话:

(在图书馆门口)

1、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跟老师读一遍课文。老师提问:

张红什么时候开始考试的? 张红上个星期开始考试的。

她已经考了几门试了? 她已经考了两门试。

张红总共要考几门试? 张红总共要考三门试。

为什么张红考试的课那么少? 因为她们有些课只写报告,不考试。 玛丽什么时候开始考试? 玛丽明天开始考试。

玛丽复习得怎么样? 玛丽每天复习,看书看得头疼。

今天晚上她们要复习吗? 今晚她们不复习,想去放松一下。

3、分组读,女孩----玛丽,男孩----张红

4、两个同学一组,一问一答。板书:看书看得头疼

吃饭吃得很快

说汉语说得很好

看电视看得睡着了

这些都表示“做什么事做得怎么样”,描述结果和状态。

大量造句举例。操练。 四)布置作业

1、复习生词,每词写一行。

2、复习对话一,熟读至复述。

3、预习课文对话二。

4、完成课后练习。

第三、四课时(100分钟) 教学内容;

1、复习生词。

2、学习课文对话二,及相关语言点。

3、根据对话进行操练。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听写生词,请两个同学上黑板写,请一位同学评改,老师总结。

2、老师说昨天学过的生词,学生释义,并适当造句。二)课文部分:

(在教学楼门口)

1、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老师提问:

玛丽考试考得怎么样? 不太好。

为什么? 她有两个生词忘了怎么写,还有一道题没有做。 玛丽为什么没有做完试卷? 因为时间不够了。

玛丽哪道题没做?为什么? 阅读题玛丽没做。她看汉字和写汉字都很慢。

张红有什么好办法帮助玛丽? 她有一本给留学生编的汉字故事书,可以借给玛丽看。

3、跟老师读一遍课文。

4、分组读,女孩----玛丽,男孩----张红

5、两个同学一组,一问一答。

6、板书:对欧美人来说,汉字确实有点难。

对我来说,阅读题太难了

对玛丽来说,逛街是最好的放松方式。

对妈妈来说,我们全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最快乐。 “对„„来说”常常表示某人对某事的看法和态度。

大量造句举例。操练。 三)课后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教师答疑。重点替换练习和组句练习。 四)布置作业

1、复习生词和对话。熟读对话至复述。

2、预习新课。

第20篇:汉语国际教育教案

对外汉语教案设计

课文

照相

王强:同志,请开一张票,我们要照一张八寸的彩色合照。(对爷爷)爷爷,还要加洗吗?

爷爷:那还用说,再加洗两张,给老家寄去。

营业员:请把票拿好,到对面柜台付款,照相请上三楼往右拐,进第二个门。 王兰:哥,你去交钱,我跟爷爷先上去啦。 摄影师:你们三位怎么照哇?

王强:坐着照吧,爷爷坐中间。小妹,咱们坐两边。 王兰:不,站着照吧,让妈妈看看我不比你矮多少。

爷爷:别吵,别吵,听师傅的。(对摄影师)师傅,您看站着照好,还是坐着照好?

摄影师:这样吧,老先生坐在前边,你们二位站在后边。 王兰:哥,你得站我左边。男左女右嘛!

摄影师:怎么样?准备好了吗?都往我这里看。姑娘,把脸转过来一点,对!老先生,头往上抬一抬,好!小伙子,再往里靠靠。行了,都别动了,笑一笑,好!

一、教学目的

(1)理解:文章大意。让学生掌握人物对话,理解语句表达的意思。让学生掌握人物对话,理解语句表达的意思。 (2)记忆:生词的用法,语法的结构

(3)让学生掌握并运用词义之间的区别、用法。

二、

三、课时:10分钟 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多音字、那还用说……、

(2) 难点:不比+宾语+形容词+多少、事儿多。

四、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内容:

(一) 导入:现如今的手机都能自拍,所以现在照相很方便,但是在以前科技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都是去照相馆里照照片,那么今天我们就去学习这篇课文,看看当时人们照相的姿势、心情还有那个时代的氛围。

(二) 讲解新课:

1、朗读并领读课文

2、生词:合影、同志、付款、师傅、站、转、抬

(三) 语法: (1)多音字:转 转 [zhuǎn] 1.2.3.4.5.迁徙;流亡:老弱~乎沟壑。

不直接的,中间再经过别人或别的地方:~送。~达。~发。~运。周~。 改换方向:~弯。向左~。 改变位置:~移。

改变形势、情况:~败为胜。天气~睛。病情好~。

转 [zhuàn] 1.2.3.

(2)那还用说(这还用说):以反问的语气回答

如:你知道西单怎么走吗?/那还用说,我是老北京

(3)句式:不比+宾语+形容词+多少

(4)事儿多:指麻烦多,爱挑剔,不满足。

☆扩展:儿化音的读法:针鼻儿、毛球儿、粉条儿、小孩儿等

(四)练习:用所学的语法造句 旋转:车轮飞~。 使旋转:~动地球仪。

围绕着一个中心运动:越陷越深绕着太阳~。

(五)作业:背课文

《小学汉语教案模板格式.doc》
小学汉语教案模板格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