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2021-01-21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2.4海陆变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2.4海陆变迁(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地壳是运动的 ,了解地表形态的的变化是内外力一起作用的结果,并能用实例说明。

2、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及基本内容。感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

3、通过学习,树立自然界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认识;引导学生能学习科学家们科学探究的方法与精神。

教学重难点:能用实例说明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合作学习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讲故事“沧海桑田”,设疑:“大家认为麻姑看到的现象在地球上到底有没有可能发生呢?”

2、下面请大家来看一组图片:喜马拉雅山上发现鱼类化石。设疑:这说明什么?

3、看图:在我国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有森林遗迹和古河道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设疑: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4、师引:这就说明海陆是可以变迁的。(课件展示课题:海陆变迁)设疑:这说明地表形态是变化的还是一成不变的?

板书:课题;

(一)地形是不断变化的

二、板书课题

2.4海陆变迁

(一)地形是不断变化的

设疑:“那么有哪些原因会导致地形发生变化呢?” 小组讨论:从生活中找出地形变化的实例与影响因素

课件展示:

1、5.12地震;

2、宁夏海原大地震;

3、火山改变地形;

4、风力、流水、人类活动改变地形(此处可结合两次地震对学生进行防震教育,并指导学生做笔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整理:

影响因素:地震、火山、地壳运动—来自地球内部—内力作用

风力、流水、人类活动—来自地球外部—外力作用 共同作用 师引:“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海陆之间是如何变化的呢?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探究一下。

三、课堂探究活动(以四人小组活动)

提出要求:

1、从地球仪上找出非洲、南美洲大陆

2、用透明纸描出轮廓,标上洲名

3、沿线剪下来,变换位置拼一拼,你会有什么发现? 注意事项:

1、描出大致轮廓;

2、相互合作,一起参与;

3、快准;请小组派代表演示发现,教师进行评价。

师评:大家知不知道,我们的这个发现可很了不起。因为,正是有人有了这一发现,才使人类开始关注海陆的变迁,并最终揭开了海陆变迁的神秘原因。那么,是谁最早发现了这个现象呢?

四、学生阅读学习P34页文字“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

板书:

(二)大陆漂移假说

学习后学生在课件图片上指说介绍魏格纳与他的发现。

设疑:“魏格纳的发现与假说要想得到大家的认同,必须怎么办呢?” 生答:“寻找证据。” 师承:“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魏格纳找到了哪些证据。”

五、课件展示魏格纳找到的大陆漂移的证据,教师进行引导与分析,使学生了解这些证据。

大陆漂移的证据1:很多大陆轮廓可以嵌合在一起 大陆漂移的证据2:生物演化的相似性,具有亲缘关系 大陆漂移的证据3:南美洲和非洲大陆地层的相似性

师承:“在寻找到了一些证据后,魏格纳最终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他的假说主要观点有哪些呢?”

六、学生阅读课件文字,观看课件演示,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观点及大陆漂移的过程。

(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来只有一块陆地,叫泛大陆,周围被泛大洋所包围。大约2亿年前,泛大陆破裂,开始漂移,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大陆漂移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设疑:“你认为今天的海陆格局还会发生变化吗?”

七、教师在世界地图上指图补充介绍

20世纪60年代以来,通过深海探测以及人造卫星精密测量发现:

1、大西洋以平均每年1.5厘米的速度在扩展。

2、地中海在缩小。

3、红海在扩张。

4、太平洋在缩小。

5、澳大利亚大陆与美洲大陆以平均每年1厘米的速度分离。这说明现在的 海陆格局仍然在缓慢变化着,大自然的变化也是无止境的的。

八、展示课件一起回顾魏格纳的科学发现之旅:观察发现——提出猜想——寻找证据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提出学说(魏格纳在1930年第四次去格陵兰岛考察时不幸遇难,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全人类的科学事业。

设问:了解了魏格纳的科学发现之旅你有什么感想?

九、布置作业

1、尝试利用魏格纳的科学探究过程来解决一个生活中的问题

2、预习板块构造学说并查找资料,下节课我们来进一步讨论大陆为什么会漂移。

十、板书设计

§2.4海陆变迁

(一)地形是不断变化的

影响因素:地震、火山、地壳运动—来自地球内部—内力作用

风力、流水、人类活动—来自地球外部—外力作用 共同作用

(二)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

过程:观察发现—提出猜想—寻找证据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提出学说 证据:①②③

观点:泛大陆——2亿年前破裂漂移---两三百万年前漂移形成七大洲、四大洋格局

推荐第2篇:海陆变迁复习教学设计

科目:地理 年级:八年级 教学设计:王红霞 审核:田开启 时间:2016.3.1 编号:07

2.4 海陆变迁 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板块构造原理解释山脉的形成。2.引导学生读图分析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3.引导学生了解防震减灾的常识,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板块构造原理解释山脉的形成。

教学难点:读图分析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入语:这节课我们复习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

(二)出示复习目标 学生齐读。

过渡语:明确了学习目标,让我们带着目标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

二、先学环节(15分钟)

(一)复习指导 (认真复习课本第40-46页内容,记住课本上勾划的知识点,注意图文结合。) 1.地表形态处在不断地运动与变化之中,是由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 2.大陆漂移假说是谁提出的?证据有哪些?

3.记住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在43页图2-55上指图说出六大板块,板块运动有两种形式?

4.安第斯山脉、落基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分别是哪些板块碰撞形成的? 5.为什么地中海面积越来越小?红海面积越来越大?

6.结合44页图2-56记住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并能分析原因。7.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二)复习检测反馈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复习得都非常认真,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复习的效果。 展示课件,口头检测。

(三)质疑问难

1.组内解决自主复习中的疑问。

2.提出本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其他小组或老师解答。点拨:

1.喜马拉雅山脉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2.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1 科目:地理 年级:八年级 教学设计:王红霞 审核:田开启 时间:2016.3.1 编号:07 3.落基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4.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地带,将来面积不断增大。5.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三、后教环节(15分钟)

(一)合作探究

过渡语: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刚才同学们复习得都非常认真,那么,你们能不能学以致用呢?现在请同学们看合作探究题目,按照要求迅速完成。

要求:先自主学习,后小组内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等待其他小组或老师解决。 读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右图中B是__ 板块,有2个大洲,他们分别是_ _ 洲、_ 洲;G是 板块,以 (海洋、陆地)为主。

(2)E、D两大洲的西部有一条巨大的山系叫 ,包括E大洲上的 __ _山脉和D大洲上的 山脉。D大洲的山脉是 板块和 板块碰撞形成。

(3)在板块G周围有一条火山地震带是 火山地震带。 (4)由于板块的不断运动,A、B板块之间的______海面积将不断 。

(二)预设点拨

(1)右图中B是欧亚板块,有2个大洲,他们是欧洲、亚洲;G是太平洋板块,以海洋为主。 (2)E、D两大洲的西部有一条巨大的山系叫科迪勒拉山系,包括E大洲上的落基山脉和D大洲上的安第斯山脉。D大洲的山脉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

(3)在板块G周围有一条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4)由于板块的不断运动,A、B板块之间的地中海面积将不断缩小。

四、训练环节(13分钟)

过渡语:这节课就要接近尾声了,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如何呢?请完成当堂检测。 1.合上课本,独立完成检测题目。 2.同桌互换,结合答案批阅并改错。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六大板块及世界上主要的火山地震带。同学们将自己的收获和易错点认真整理在学案上。

附:板书设计

海陆变迁

一、大陆漂移假说

二、板块构造学说

三、火山与地震

【教学反思】

推荐第3篇: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

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

演示、分析、讨论、推理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沧海变桑田 引入:

师:同学们听说过“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故事吗? “沧海桑田”原意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海陆变迁

师:在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例子很多,不仅有沧海变桑田,也有桑田变沧海。 (投影1)——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化石 谁来说说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中会有海洋化石? 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 师:对,地壳运动使这里从沧海变成了桑田。 (投影2)——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谁来说说为什么东部海域的海底会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陆地。

师:对,海平面的上升使这里从桑田变成了沧海。 (投影3)——荷兰填海造陆

谁来说说为什么欧洲的荷兰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是通过围海造陆获得的? 学生回答:因为荷兰有四分之一的陆地低于海洋,人们通过自己的力量对地面进行改造。

师:对,这说明人类的活动也可以造成海陆变迁。

从这三个事例中,我们得出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三个: 地壳运动

2.海平面升降 3.人类活动 (投影4)——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

学生连线:喜马拉雅山————地壳变动 我国东部海底———海平面升降 荷兰的围海大坝——人类活动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过渡:

人们已经知道了海陆是变迁的,那么七大洲四大洋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上半页在地理学史上有一场激烈的争论,那是“地球活动论”和“地球固定论”之间的较量。地球活动论者认为:七大洲四大洋在运动。地球固定论者认为:大地很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

师: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是谁?他是通过什么证据证明他的观点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6页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投影5)——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学生回答:他是魏格纳,他在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于是他怀疑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师:对,这就是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猜想。

但是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能不能直接说它们原先就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会有巧合。

师:很好,现在我们做个实验来看看是不是有巧合。

(实验一):

教师课前准备一张报纸A,撕出一个角1,再在另一张报纸上撕出一个和角1一模一样的角2,教师分别将角1和角2与原报纸A拼成完整的一张报纸。提问:角1和角2的轮廓都能与这张报纸相吻合,但哪一个才真正是这张报纸的一部分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角1,因为角1上的文字和图片与原报纸拼合后一一对应。

推荐第4篇: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课题: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教学目标:

1、知道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知道大陆漂移假说的观点及其依据。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进行实际操作,大胆提出假设再证明。

3、学习魏格纳的科学精神,勇于求索和创新。结合中国古代传说和实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利用大陆漂移说解释现象。 教学难点: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国古代神话中有个仙人叫麻姑,说曾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宋朝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他曾在河北的太行山中看到海螺的化石,这些都说明了什么?怎么解释这些现象呢?

二新课讲授

1、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和台湾海峡的形成。使学生得出地壳的变动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之一。

2.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东海海底的古河流的遗迹和意大利地中海边陆上遭受海水腐蚀的大理石石柱。动态展示并共同分析成因。得出海平面的升降也是海陆变迁的原因之一。

3.展示荷兰、日本、香港的围海造陆短片,说明人类活动也是影响海陆变迁的原因。同时讲述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的故事,联系麻姑的沧海桑田及沈括太行山中看到海螺等事例,表现出中国古代人民对海陆变迁的探索和认识。

4、学生阅读教材P34后,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的吻合,结合前面的环节来说明海陆是不断变化的。再用课件展示大陆的漂移过程和非洲、南美洲的古地层、古生物化石、生物的分布来探究分析,尝试论证大陆漂移学说。

5、学生阅读关于魏格纲的故事,学生讨论,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

三巩固应用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的相关内容

四课堂小节

学生归纳后,师生共同完善补充。

五布置预习

海陆是不断变化的,科学是没有止境的。还有科学家提出了更新的理论。大家预习板块的运动。

推荐第5篇:《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作用

\"海陆的变迁\"一节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原因,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对学生逐步树立海陆变迁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举出实例说明海陆变迁,让学生树立起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念。 (2)了解大陆漂移学说产生的背景,知道海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

(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有关地理现象的成因。 (4)阅读地图,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规律,说明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阅读、讨论、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等,培养学生的读图、动手、想象、推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说出主要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成因。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需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降低难度。

三、教法选用、学法指导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启发探究为主,辅以读书指导法、讲解法和直观演示法等。 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为:自主读图探究和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出示图瓦卢举国迁移的新闻资料。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新闻的导入方式,海陆变迁的疑问,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用问题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课堂上来。

2出示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学习。

(二)探究新知

A、沧海桑田

【提出例证、质疑探究】 展示图片资料

1、学生小组合作,根据现象推断变化并简要解释。

2、交流汇报,体会海陆是不断变迁的。教师附以课件简图,师生总结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

在教学中,选择反差大的材料,让学生产生疑问,保持学习兴趣,养成善于动脑思考、敢于开口提问合作学习的习惯。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层层递进的分析解决重点。 B、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设疑过渡,观察猜想】

海陆是不断变迁的,那么我们脚下的大地,生活得大洲是自古如此吗。同学们不要急着下结论我们来观察一下世界地图。(课件出示世界地图)

观察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特点,大胆进行猜想非洲和南美洲在很久以前是不是曾经连在一起?

引出:大陆漂移。

环环相扣,层层设疑的学习过程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角色扮演、证实假说】

读材料了解魏格纳和大陆漂移假说。

小组合作收集资料、证据说明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性,同时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说明观点、看法。

让学生自主参与、动手体验、反思交流。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C、板块运动

【观察动画,图说地理】

1、动画演示:大陆漂移

2、学生观察,描述,教师课件引导。

3、畅所欲言: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多媒体演示大陆漂移,增强其直观性,畅所欲言的活动,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探索精神。

【设疑过渡】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人们经过不懈的探索,在大陆漂移说基础上创立了板块构造学说。质疑大陆漂移学说,引出板块构造学说理论。

【合作读图、理解学说】

1、引导学生读图,自主发现地理信息,合作总结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分析归纳的能力,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突出重点。

2、直观演示理解板块运动学说

(1)打鸡蛋,理解地球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板块构成的。

(2)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箭头,通过动动手活动,辅以动画演示,理解板块运动的模式,产生的现象。

通过联系实际的小实验,形象的计算机动画演示挤压运动、张裂运动过程,使学生更好理解板块运动的内容,突破难点。

3、学以致用

由学生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讨论解释地理现象,加深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 通过运用板块运动学生解释地理现象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读图思考、由表及里探究竟】

1、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归纳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了解两大火山地震带。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之间有何联系。 教师并联系生活实际,煮裂鸡蛋,蛋清冒出来的例子。通过读图归纳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从表层信息获取地理知识内在联系的深层信息,并联系生活突破难点。

【走进生活中的地理】

浏览汶川地理图片,烘托情景,探究汶川地震成因。

通过汶川地震的图片资料,感染学生,激发探究的欲望,体验地理知识的价值性,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爱国情感。

(三)课堂总结 1、学生自主小结质疑。 2、教师总结,激励探索。

大灾无情,人间有爱。地震的发生,海陆的变迁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要不断探索,有知识武装自己,用知识为人类造福。让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

激励学生不断求索达到课虽尽,而意不止的目的。 板书设计

海陆的变迁

沧海桑田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大陆漂移-----魏格纳 板块构造 学以致用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力求从学生感兴趣地理现象入手,注意生活中地理教学资料的积累和运用,采用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技能、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精神,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推荐第6篇: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观察活动,探究发现并归纳总结出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是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通过实验演示,探究发现板块运动的方式和产生的地形,探究发现地震、火山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列举海陆变迁的证据,树立海陆不断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通过地震、火山相关内容的学习,培养防灾减灾的观点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2.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了解海陆变迁的地理事实并能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海陆地形的成因。

三、教学方法

1.教法;创设情景法、实验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2.学法:情景感受法、实验体会法、绘画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不论是多姿多彩的陆地,还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你听说过台湾与大陆有过亲密接触、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的地理事实吗?日前,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省东山县博物馆考古人员,从水下考古地挖掘到了100多件与台湾有关的哺乳类动物化石。近些年来,台湾渔民先后在台湾海峡捕捞作业时拖网拖上来的有3000多件陆生哺乳动物化石,这些哺乳动物化石有剑齿象、亚洲象、古菱齿象、熊、中国犀、马、猪、四不象鹿、斑鹿、山羊等。至此,近年来在台湾海峡已通过海底考古挖掘、收集了哺乳类动物化石达3100多件。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的地理事实,就说明了地球自形成以来,海陆变迁就一直在不断的发生,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新课教学:

一、沧海桑田(实例展示,动画演示,实验探究)

(一)展示图片

(二)提出问题

谁能解释这些现象?你能推断出什么变化?(让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海陆是不断变迁的。

那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课件动画演示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探索:喜马拉雅山脉为什么由海变成陆地?而东部陆地为什么会变成了海洋?

(三)模拟实验

通过模拟实验,学生探讨并总结出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是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展示荷兰的围海造田图片,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海陆变迁,然后通过模拟实验二进行验证。

让学生再举几个人类活动的例子。

以上是地表形态的缓慢变化,那么地表形态的剧烈变化有哪些呢?学生猜测,教师适时展示课件:火山和地震。

承转:海洋变为陆地,陆地变为海洋,海陆是不断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是固定不变的?二十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问题导引,动画展示,寻找证据)

(一)走南闯北,问题导引南极洲大陆地处极地,被称为“冰雪大陆”,但科学家在南极厚厚的冰层下面发现很多种矿产资源,其中最丰富的是铁和煤。对于南极洲上发现大量煤的事实,你想到了什么?

(二)动画展示,体验假说

教师简介“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及其内容”。你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教师展示Flash动画“穿越时空”:现在的海陆分布是这样的,2亿年前的大陆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跟随时光倒流,追溯到两亿年前的地球吧。

(三)观察预测,寻觅证据学生先预测,然后分组寻找证据证实大陆是否会漂移。动手把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看看是否能拼合成一个整体,小组代表用剪好的南美洲和非洲地图,演示并分析,教师点评指导。

三、板块的运动(大胆预测,探寻证据,分析验证)

(一)猜一猜: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

小组长负责分工安排,并协调探究过程:每个小组选出一名记录员。搜集资料的组员适时向大家展示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大陆漂移说的资料,然后大家交流发言,记录员记录主要的发言,组长整理答案,达成一致,得出相关结论。

(二)板块运动会形成哪些地形呢?火山、地震是如何发生的呢? 实验演示:既然板块能运动,那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那么力的方向有几种呢?

学生用书本作为实验材料,演示板块运动以及所受力的方向。 深入探究:当板块发生碰撞时会导致什么结果?

大胆预测:当板块发生碰撞时会形成山脉。

探寻证据:在板块碰撞处填写主要山脉的名称。

分析验证:用书本演示板块运动和山系的形成,并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如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落基山、安第斯山和东亚岛屿的形成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得出结论:当板块发生碰撞时会形成山脉。

过渡:两个板块在碰撞过程中,除了形成山脉,预测一下还会发生什么情况?

大胆预测:在板块碰撞挤压处地壳会震动,可能会引发地震、火山。

探寻证据:通过观察下图寻找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地区,认识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证实预测。(教师出示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学生观察世界上多火山、地震的位置)

得出结论: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课外拓展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问题。

1.热点聚焦:阅读下列的图文资料,小组成员合作,探究发现四川雅安地震的成因。雅安与汶川同处“龙门山断裂带”,在科学家看来,从汶川到雅安,龙门山地震带上的城市接连被摧毁,绝非偶然。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员、知名地质专家栾锡武表示,青藏和成都两个板块活跃的地区不仅是龙门山断裂带这300千米,从甘肃陇南到云南昆明,沿线十几个城市都位于两个板块之间的活跃带上。青藏板块与成都板块之间的“角力”从汶川地震后从未停止。

2013年4月20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分析雅安地震成因时说,汶川地震,在龙门山断裂带北面破开了一个100多千米的“口子”,释放了能量,但南边没有释放出来。而这次正是龙门山的南边发生地震,是汶川地震未释放能量的一次爆发。 虽然雅安地震只是汶川地震破坏强度的十分之一。但可怕的是,过一段时间,两个板块之间的能量会再这样积聚,周而复始,产生新的能量和新的地震。

2.视野拓展:小组成员合作,从前面学过的板块位置图进一步探究世界地震的主要分布,比如说为什么日本、印尼多火山地震,而同为岛国的英国却很少发生地震?

3.防震图解:小组成员合作,探究防震措施,了解地震后应如何学会自我保护? 第四环节:

1.走进身边的地理:请充分利用已学知识和网络资源查找以下问题的相关资料,并以此为主题写一篇地理日记。 (1)地震前常出现哪些异常现象?

(2)你家乡的城市有专用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吗?

2.观察下图,想一想,当地震发生时,哪些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是正确的?

五、板书设计

推荐第7篇:海陆变迁

第三单元第三节 海陆变迁教案

【教学目标】

1、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理论依据: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学说。

3、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探索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的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

1、小黑板,正反面分别绘好“南美洲、非洲轮廓图”和“六大板块示意草图”(不画板块界线)。

2、用较厚的纸剪好的七大洲轮廓图片两套。

3、可活动的平木板和一些干净的细沙和泥糊两套。【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展示没有画出板块边界的“六大板块示意草图”,让学生指认四大洋、七大洲的位置及名称,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目的:为下面讲授新课奠定基础)

板书: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提问: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海洋、陆地,从古至今都是这个样子吗?都是处于这个位置吗?会不会曾发生过变迁?

学生讨论。一种说法是不会发生变迁;一种说法是会不断变迁。

教师讲授:同学们的讨论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早在20世纪上半叶时,地理学科科学史上已争议很久了,那么接下来,我们用一些实例来证明,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学生活动:看图2.10“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图2.11“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和图2.12“荷兰的围海大坝”,用科学研究实例证明海陆变迁是不变的事实,学生边看边讨论,再由老师讲解“沧海桑田”的意思,使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迁的。

板书:

一、沧海桑田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提问:海洋、陆地是如何变迁的?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展示小黑板上“南美洲、非洲轮廓图”,要求同学们观察它们的轮廓,并参照课本2.14图“难道是巧合吗?”、图2.16“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和图2.17“海洋、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等图,看看两大洲的凸凹部分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南美洲及非洲的轮廓的凸凹处可以吻合在一,“就好像一块陆地被撕破了,分别漂离了原来的位置而来到现在位置上”。

教师归纳、总结:这种现象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首先看到的、发现的,他发现,如果把这两块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它们就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而且就好像一张撕开了的报纸,拼合后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了。于是,他提出了伟大的假说──大陆漂移假说,并穷其一生,证明这一观点。

学生活动:①把学生分组,每组一套辅助教具──二:七大洲的轮廓图片。

②比赛:哪一组能最快地把相吻合的大陆找到,并拼合好。

③提示学生可参照课文图2.15──大陆的漂移,2亿年前的大陆→6500万年前的大陆→现在的大陆。

活动目的:一方面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识记七大洲、四大洋。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发现的喜悦和成功来之不易。在活动中,启发学生探究发现的兴趣,进而得出结论:魏格纳的假说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可信的。

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作用,使大陆漂移呢? 板书:

三、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学说”

这一部分内容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概念抽象,为符合七年级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能力,采用互动的教学方式加深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活动:

①把学生分两组,每组拿一套辅助课件──三:“可活动的平木板和干净的细沙和泥糊”。

②第一组:把木板上均匀地涂上有一定厚度的细沙,铺上一层泥糊后,用力向两边拉木板,使木板断裂开来。观察泥糊及细沙的运动。观看图

1、图3。

用心

爱心

专心

③第二组:在木板上均匀地涂上有一定厚度的细沙,铺上一层泥糊后,用力从两边挤压木板,使两块木板的相交处,一边被另一边抬升,观察泥沙的运动。观看图1,图2。

活动结束:学生分析讨论所看到的现象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①第一组讨论结果:板块张裂,可看见泥沙下陷,板块分开、移位。

试用这一原理解释课文活动中图2.20“东非大裂谷”。和图2.21“红海的形成示意图”(从陆地到海洋)的现象。

教师总结、归纳:板块张裂运动,使非洲与亚洲的距离不断扩大,位于它们之间的红海范围也扩大。

板书:大陆板块张裂运动→地表裂谷带产生(东非大裂谷)→大陆解体(亚非大陆分离)→新的海洋出现(红海)→新的大洋形成(大西洋)

②第二组讨论:结果:板块受挤压,地表隆起成山脉状。

试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理解释课文活动中图2.22“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地带和图”2.24“喜马拉雅山形成的示意图”(从海洋到陆地)的现象。

教师总结、归纳:板块相向运动,使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靠近古地中海不断缩小,两大陆地受挤压力继续靠近,相互挤压的力量使地面不断隆起,于是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陆结合,古地中海消失。

板书:板块挤压运动→大陆与大陆靠近(古地中海缩小)→继续挤压靠近,地表隆起,呈山脉状(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板块叠加结合(古地中海消失)

活动目的:把抽象的运动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动手操作,加深学生理解,培养学生能力。 展示小黑板:“六大板块示意草图”,把板块边界用色笔加画,边画边讲解六大板块的名称。

(板书)1.全球大致可分为六大板块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现象

总结:本节主要讲述了海陆变迁的动力和原因,介绍了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和简单的应用。我们要用它们来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如火山地震等。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用心

爱心 专心4

推荐第8篇:海陆变迁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海陆变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海陆是变动的,并能用实例加以说明。

2.学会“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

3.了解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列举海陆变迁的实例,认识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初步认识自然界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自然的手段也是无止境的,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能力 。

2.通过阅读示意图和模拟演示等,初步了解板块相互间的运动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魏格纳和地图的故事,鼓励学生要有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精神,要不怕吃苦、不畏牺牲。

2.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教学重点】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2、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规律。【教学难点】

“大陆漂移假说”;

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重难点突破】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游戏,课件动画演示使学生有所感悟。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南美洲和非洲及六大板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我们生活的美丽地球上,无论是多姿多彩的陆地,还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播放视频“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

沧海桑田是指指海陆是在不断变化的。 这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的内容。 [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习新课

在地球上,沧海变为桑田,桑田变为沧海的实例有许多,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

展示喜马拉雅山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图片

这张图片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喜马拉雅山脉,科学家在此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为什么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上会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学生回答]以前的海洋变成了现在的陆地。

展示我国台湾海峡海底发现的森林遗迹的图片

从这张图片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为什么海底会有森林的遗迹?难道森林曾经生长在在海底吗?

[学生回答]以前的陆地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变成了今天的海洋。 [教师总结] 现在我们知道了我们所居住的地球的表面是在不停的变化的, 现在的地球表面有“七大洲和四大洋”。

既然海陆之间是不断变化的,那么今天的海陆分布是怎么形成的呢?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游戏。 展示自制的非洲和南美洲轮廓卡片 游戏:拼图

并请同学把非洲和南美洲按照合理的位置关系贴在黑板上。(以赤道为参照)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很好,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观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德国的科学家家魏格纳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展示魏格纳的图片 介绍他的故事 展示大陆漂移的动画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

20世纪60年代,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读图回答:全球有哪六大板块? [学生回答]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教师总结]其中四个板块是以大洲的名称命名的,两个板块是以大洋的名称命名的。

展示“全球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1.全球火山和地震的分布与板块有什么关系?说明板块边缘地壳比较活跃还是比较稳定?能举例说明吗?

2. 现在发生地震怎么办?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全球火山和地震带多分布在板块边缘,说明板块边缘地壳比较活跃。

发生地震时尽快跑到开阔处,来不及时躲在坚固家具下面 展示红海示意图和红海扩张的动画 思考:

1、经科学家观测,红海现在在不断扩大。红海在几千万年后能成为第五大洋吗?并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学生回答]因为红海处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这两个板块之间是张裂运动,距离在拉大,所以红海会变海洋 展示地中海示意图

现代测量表明:地中海在不断缩小。几千万年后将消失。这是为

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边界,这两个板块之间是碰撞挤压运动,距离在缩小,所以地中海在不断缩小。 动画演示:板块挤压产生的造山运动

如果你是一位地质学家,请你预测一下今后喜马拉雅山脉会“长高”吗?并说出你预测的理由。 [学生回答]会“长高”

[教师总结]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现在印度洋板块仍继续以每年5——6厘米的速度向亚欧板块俯冲,喜马拉雅山仍然在继续抬升中。 总结

1.红海、地中海和喜马拉雅山脉都分布在板块的边缘还是内部? 2.海的扩张和喜马拉雅山脉的“长高”说明板块之间在做什么样的运动?

3.地中海的缩小,说明板块之间在做什么样的运动?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板块边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有的做张裂拉伸运动,形成裂谷和海洋,有的做碰撞挤压运动形成高大的山脉

三、总结评价,畅谈收获

1、本节课的课题是?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3、你掌握了哪些技能?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知道“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了解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有一些优点,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在教学设计上教学内容比较紧凑,各环节的衔接较自然,使知识能够比较系统的传授给学生;其次,课外的教学资源插入非常得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能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如,紧扣教学内容,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海陆变迁”视频动画进行导入,调动学习氛围,激发学习欲望;再次,学生回答问题时能较好的进行引导和及时做出评价,师生间的交流适当。如,在学生运用所学观点解释地理现象时,学生一时无法做出解释或答偏了,能够引导学生慢慢得出正确的解释。最后,采用了较多图片,培养了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这是地理教学中学生能力目标培养的一大重点。本节课的知识点的讲授、问题的提出以及解决都是通过读图来完成的。

不足之处在于本节课的活动环节较多,如读图分析、解释地理现象、小组讨论、表演、拼图等。学生讨论时间过长、表演时间过短,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

推荐第9篇: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沧海桑田”的变化,以及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学习本节知识,要求能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培养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界充满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设置探究性和悬念性很强的问题,开启学生求知欲望;根据学生已掌握的地理技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三、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发展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海陆变迁的原因。

板块相对运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3.教学方法

演示、分析、讨论、推理为主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地中海曾经有座美丽的小岛,它有一个神秘而古怪的名字“幽灵岛”,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这么美丽的小岛却有一个古怪的名字呢?

幽灵岛究竟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呢?难道真的是幽灵在作怪吗?今天我们就揭开幽灵岛的 对幽灵岛的名称的由来发表见解。 通过悬念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神秘面纱。 在我们生活的美丽星球上,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陆地和海洋也不例外。有些地方陆地会变成海洋,有些地方海洋会变成陆地。究竟什么会引起海陆变迁呢?

实验探究

水在这里代表海洋,露出水面的沙土代表陆地。

实验一:

如果不断向水里倒入沙土,插小旗的位置海陆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因素引起的海陆变迁呢?

实验二:

请同学们设计方案,如何使插小旗的位置由陆地变成海洋呢?(材料:水)

综上所述,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为活动。

我们刚才通过实验分析了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在地球上这样的实例有很多,下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实地考察

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 喜马拉雅山地区。

海底世界。

现在,大家来分析一下幽灵岛出现和消失的原因?

小岛为什么会多次的出现和消失呢?两个学说能够给我们一个解释,谈到这两个学说就要从一张地图说起,现在我们从世界地图上看看会得到什么启示。 观察图片。

分析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

利用实验探究的结论,分析各地海陆变迁的原因。

观察世界地图,谈发现、谈猜想。

通过实验探究,缩短学生与自然变化的距离,使学生更易接受。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大胆猜想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友情提示:同学们观察一下各大洲的轮廓?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猜想呢? 最早发现其中的奥秘是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他是怎么发现的呢?又提出什么猜想呢? 阅读材料

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的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的脑海再也平静不下来:“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猜想是空想还是有科学依据的?需要证据去验证。

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了严密的论证呢? 下面通过拼图活动,看看你会得到哪些启示呢?

探究 发现

(一)哪两块最有可能是一块大陆呢?

(二)你是如何判断它们是一块大陆的呢?

魏格纳搜集材料和实地考察,他发现了 1.动物的相似性;2.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两年后他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播放多媒体动画。

过渡:在当时很多人产生了疑问,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

到了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飘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就形成了板块学说。

慧眼识图

下面地图中蕴含板块运动学说的内容,你能发现它们吗? 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 拼图活动,谈获得的启示。

分析地层、生物这样分布的原因。

根据动画,叙述大陆漂移说的内容。

利用地图和教师的信息提示,总结板块运动学说的内容。

通过拼图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充分利用地图学习工具,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锦囊妙计的使用使学生真正去发现,教师在课堂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 灵活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锦囊妙计 1.看图例,绿色的线代表什么?说明地球表层是一个整体吗?由几个板块组成的呢?

2.看图例→表示什么?说明各板块处在什么状态?各板块运动的方向一致吗?相邻的板块是怎样运动的呢?板块会怎么样?

幽灵岛为什么会多次出现和消失呢?你有地质学家的潜质吗?(读各大板块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1.地中海的面积将会……

2.红海的面积将会……

3.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将会……

4.东非大裂谷将会……

5.在南极地区发现了煤炭资源,这说明了……

6.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的遗迹,这说明了……

结束语

一个小小的岛屿开启了我们的探索、发现之旅,一个忽隐忽现的幽灵岛,让我们明白了沧海桑田的巨变。其实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幽灵岛”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在探索、发现中让我们体会到自然的神奇,也让我们感受到别样的快乐! 享受生活从地理开始!

推荐第10篇: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针对上一阶段片面关注课堂多媒体制作、课堂重难点把握、个人教学信息的收集、个人教学素养的提高等问题的反思,而部分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响、学生的主体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研究和关注,因此本阶段的课堂教学改进和实施,将注意力集中到学生上来,希望通过每一节课不断的反思和改进,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最大程度上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改进过程,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对学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是如果这种期望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就会使课堂教学适得其反。本节课的教学我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将资料展示给学生,希望他们通过资料自主得到问题的答案或者是进行总结,但是由于所给的资料比较多,学生难以将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至于与我预设的教学效果之间有了一定差距。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老师对于教材的选择、教学方式的选用还是要取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预备年级的学生,我在这节课里的设计对于他们来说要求是太高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现实情况,以至于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按照学生的思维习惯,设计教学流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思维特点设计教学流程,而非教师的思维方法。经常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能够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在进行“大陆漂移学说”的教学时,我尝试以讲故事的形式先将魏格纳提出学说的经过讲一遍,再演示大陆漂移全过程,尽管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也很感兴趣,但是总是感觉缺少点什么。静下来仔细思考一下,发现这样的教学缺乏深度,带着“为什么”去思考问题才会使学生加深理解。当换了一种方式:先根据学生得到的世界的海陆分布原本不是今天的形状进入大陆漂移的演示,再提问人类是凭借什么蛛丝马迹得到这样的结论的,使学生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聆听魏格纳的故事,能加深思考和记忆,更容易理解。

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细节

作为预备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从心智来讲还比较幼稚,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因此在教学中我比较注意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一开始上课时就通过“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有海洋动物化石”、“台湾海峡发现有陆地动物化石”等一系列有趣而又耐人思考的问题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带领学生一起深入学习;在了解板块的相背运动时,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大洋的生长期同人类的生长期的名称相对应,分为胚胎期、幼年期、成长期、衰退期、终了期,十分形象也容易记忆,学生乐于接受。

本节课的教学改进让我深深体会到,细微的改进在教学效果上能出现巨大的落差。虽然一个很小的改变对于老师来说没有多大差异,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所以通过这次的反思,使我更加清楚地看到,在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是每一个细节。在目前“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名言前,我不得不说“细节决定成效”,特别在教学上,每一个细节都能够改变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重视每一个细节的设计,全面、多方位考虑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才能最好的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第11篇: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1、这节课的关键是学生找到根据自己本节课学习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知识,分析教师所给材料,才能达到真正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目的。学生的认识路线是先认了解板块构造基本内容,然后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2.问题引导是本节地理课的特色。用问题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海陆变迁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进入到板块构造学说的学习。 的运在进行海陆变迁讲述时,我提出的问题是“你们能不能举出海陆变迁的例子?这些例子又分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进行大陆漂移说讲述时,我提出的问题是“海陆是变迁的,那么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是否是就是固定不变得呢?这次是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是谁?你们知道他的故事吗?”;在进行板块构造学说的讲述时,我提出的问题是“请同学们读图,看看全球被分为几大板块?都是大洋的板块是哪个?用大洋的名字命名,但包括陆地的大陆的是哪个?看图,注意图上的箭头表示板块运动的方向,看看板块又是如何运动的?”;在讲述板块构造学说与世界火山地震带关系时,我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刚才提到了“火山国”和“地震国”,它与板块的运动有关吗?看图,对比板块分布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有没有关系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能否总结出火山、地震带的分布特征?”。我提出的这些问题是层层深入的,有些问题有转折的意义,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海陆变迁的原因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并能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解释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被我设计的问题,一点一点引入本节重点难点的学习,将抽象难懂的问题细化,并逐步完成每个步骤问题的讲述,最终到达落实重点难点的目的。

第12篇:海陆变迁教学案例

《海陆变迁》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①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②知道大陆漂移假说并能运用其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探究,提高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②尝试用获得的知识来分析、判断其他地理现象和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 难点:寻找大陆源移的证据。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教师在上课前要制定严格的评价机制和评价制度。 学生要利用各种渠道收集资料,并做好充分预习。

二、学生导入:歌曲<东方之珠>引出“沧海桑田”这个成语。

三、学生展示:

(一)海陆是变迁的

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

生: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师:其实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其实古人早就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因而在我国就有了“沧海桑田”的成语。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

问题设计: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的动态课件。(可以出示喜马拉雅山、我国东部海底、荷兰围海造田图片。) 活动:(观察、分析、讨论)

提示:(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状况?

(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

(总结)生:变迁方式有三种:1.地壳变动;2.海平面升降;3.人类活动。

(三)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就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机会总是垂青善于观察、思考的人。正像牛顿坐在树下看到苹果落下建立了自由落体运动定律一样,这一次是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 下面我们来阅读一下《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四)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过程

问题设计: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美洲大陆轮廓吻合后能不能直接提出它们原先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同学们都学过剪纸能否用这种剪纸的办法证明一下你的观点。

(五)大陆漂移假说观点

问题设计1:魏格纳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大陆漂移假说的建立,现在

我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假说。(出示大陆漂移课件)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生: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的,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才分裂为几块,(南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大洋洲向东北漂移,南极洲向南漂移。)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布局。

问题设计2:对照现在的世界地图看一看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

(六)总结性问题

1、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有哪几种?

2、大陆学说是在什么时候、谁提出来的?

3、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依据是什么?

四、学生互动补充,教师评价并补充。

五、遗留问题:生: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是什么推动它漂移的呢?

师:提得很好。大家回去后收集材料,下节课我们一

起讨论,好吗?

《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赵莉丽

新课改以来,我们在地理课上关注了课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课堂重难点的把握、个人教学信息的收集、个人教学素养的提高等问题的反思,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响、学生的主体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研究和关注,因此本阶段的课堂教学改进和实施,将注意力集中到学生上来,希望通过每一节课不断的反思和改进,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最大程度上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改进和实施过程,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对学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是如果这种期望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就会使课堂教学适得其反。《海陆的变迁》是新版教材中新增加的部分,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沧海桑田”、“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这节内容应该说是非常抽象的,海洋变成陆地,陆地又变成海洋,这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根本感受不到,就单凭学生用脑想像,效果是很差的,所以如何解决这一抽象的问题就成了上好这节课的关键。因此我首先让学生通过实例认识海陆是变迁的,用视频资料“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导入,直接点出海陆变迁的观点,使学生首先对此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随后摆出实例(喜马拉雅山发现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我国东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代人类活动的遗迹以及荷兰的填海造陆等),使学生在感性上认识海陆的变迁。第二部分是“大陆漂移假说”,这一部分我设计了让学生合作拼合非洲大陆东海岸和南美洲大陆的西

海岸的轮廓图,由此引出“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使学生从更深层次和更大尺度上认识海陆变迁。此部分内容重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第三部分,也是这节课的重点“板块构造学说”,这个学说可以说就是来解释海陆为什么会变迁的,在介绍了学说内容后,重在使学生从活动中运用板块学说解释地理现象。

二、按照学生的思维习惯,设计教学过程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老师对于教材的选择、教学方式的选用还是要取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思维特点设计教学过程,而不是根据教师的思维方法。经常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大陆漂移学说”的教学设计时,试讲时我采用先让学生默读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再演示大陆漂移全过程的动画,尽管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但总是感觉缺少点什么。静下来仔细思考一下,发现这样的教学缺乏深度,带着“为什么”去思考问题才会使学生加深理解。于是我尝试换了一种方式:先根据学生得到的世界的海陆分布原本不是今天的形状再进入大陆漂移的演示,再提问人类是凭借什么得到这样的结论的,使学生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读魏格纳的故事,就能加深学生们的思考和记忆,更容易理解。

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细节

1、本课课文内容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本课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多少海陆变迁的资料,而是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

科学的态度。因此,在备课时我就考虑到对于海陆的变迁这个课题,讲深了初一年级的学生听不懂,讲浅了又不能为完成教学目标。

2、作为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从心智来讲还比较幼稚,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因此在教学中我比较注意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一开始上课时就通过“沧海桑田”成语故事的动画视频、“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有海洋动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人类活动的遗迹”等一系列有趣而又耐人思考的问题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带领学生一起深入学习,在讲授大陆漂移时采用动画效果,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大陆在漂移,十分形象也容易记忆,学生乐于接受。

从本节课的实施情况来看,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反映还算积极,对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有些拓展知识可能对初一年级的学生还不太适合。

这堂课虽然做了较充分的准备,但仍有很多地方不足,还有待于提高。

第13篇: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这个案例来源于我的实际教学,案例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课堂内容丰富化,变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形式为趣味横生的课堂教学形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充分体现了地理的“直观性”突出了各项地理技能的培养

案例分析的过程,调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运用新学的知识来理解海陆的变迁及引起的地质变化,使知识变得鲜活、有趣。

案例分析的过程,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促进思维,开阔视野,使学生得到综合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个案例的教学中,融入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体现了地理教学的育人功能。

2、我采用鲜明直观的纲目式板书,提纲挈领、言简意明、重点突出,既有利于教师高度概括知识点并主动地控制教学过程,更利于学生根据板书提纲学习,思路明确,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板书概括知识点,地震视频贴近生活,两者有机结合,形象牢固掌握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研究地质地震现象的兴趣。

不足之处

1、由于平时教学中不常使用多媒体教学,我在使用过程中因不购熟练导致时间耽误,课堂节奏不紧凑。加上一部分学生好奇心过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

2、学生对于运用板块运动形式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因我在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语言有所减少,使讲解得不够透彻,学生也不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所产生的现象。

3、在课堂上,我既要操作多媒体,又要用传统的方法——板书,显得慌乱,不够从容。

以后,我一定加强锻炼,使之两者的有机结合,让我的课堂气氛浓烈,师生和谐互动,内容更丰富,教学效果更好。

第14篇: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反思一: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多数对《海陆变迁》的内容有所了解,但是具体内容并不一定清楚,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烈。这节课比较抽象,以初中预备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说,要想全部理解和接受是比较难的。而且这节课在高中也有设置,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如何设置教学重点,把握教材难度,让学生能够用发现的眼光经历和体验学习过程,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对我来说是需要重点把握的。

在一开始引入的环节,我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求知欲,通过化石的实物投影和乡土地理知识,将遥远的海陆变化拉至学生的身边,通过这样两个事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挑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心理基础。

在教学中我尽量把课程内容和日常生活相联系,引入了印度洋海啸、最新的地震资料等信息,让学生能够从中发现板块运动与火山地震活动的关系。使他们觉得地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可以以此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这个部分专有名词很多,学生在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有难度,我在设计教学思路的时候虽已想到,但还是估计不足。尤其是海底扩张学说的动画,没有收到想象中的效果。学生讨论回答板块运动和地形的关系,如果换成学习卷的形式可能会更好。对板块构造地图的利用还应该更充分,比如可以查找中国在哪个板块之内。

从这节课来看,我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希望下一次会更好!

反思二: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针对上一阶段片面关注课堂多媒体制作、课堂重难点把握、个人教学信息的收集、个人教学素养的提高等问题的反思,而部分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响、学生的主体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研究和关注,因此本阶段的课堂教学改进和实施,将注意力集中到学生上来,希望通过每一节课不断的反思和改进,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最大程度上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改进过程,有以下几点体会:

1、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对学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是如果这种期望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就会使课堂教学适得其反。本节课的教学我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将资料展示给学生,希望他们通过资料自主得到问题的答案或者是进行>总结,但是由于所给的资料比较多,学生难以将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至于与我预设的教学效果之间有了一定差距。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老师对于教材的选择、教学方式的选用还是要取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预备年级的学生,我在这节课里的设计对于他们来说要求是太高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现实情况,以至于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2、按照学生的思维习惯,设计教学流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思维特点设计教学流程,而非教师的思维方法。经常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能够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在进行\"大陆漂移学说\"的教学时,我尝试以讲故事的形式先将魏格纳提出学说的经过讲一遍,再演示大陆漂移全过程,尽管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也很感兴趣,但是总是感觉缺少点什么。静下来仔细思考一下,发现这样的教学缺乏深度,带着\"为什么\"去思考问题才会使学生加深理解。当换了一种方式:先根据学生得到的世界的海陆分布原本不是今天的形状进入大陆漂移的演示,再提问人类是凭借什么蛛丝马迹得到这样的结论的,使学生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聆听魏格纳的故事,能加深思考和记忆,更容易理解。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细节

作为预备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从心智来讲还比较幼稚,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因此在教学中我比较注意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一开始上课时就通过\"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有海洋动物化石\"、\"台湾海峡发现有陆地动物化石\"等一系列有趣而又耐人思考的问题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带领学生一起深入学习;在了解板块的相背运动时,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大洋的生长期同人类的生长期的名称相对应,分为胚胎期、幼年期、成长期、衰退期、终了期,十分形象也容易记忆,学生乐于接受。

本节课的教学改进让我深深体会到,细微的改进在教学效果上能出现巨大的落差。虽然一个很小的改变对于老师来说没有多大差异,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所以通过这次的反思,使我更加清楚地看到,在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是每一个细节。在目前\"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名言前,我不得不说\"细节决定成效\",特别在教学上,每一个细节都能够改变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重视每一个细节的设计,全面、多方位考虑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才能最好的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反思三: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我认为本节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有如下特点。

1.以对知识的理解为基础,通过师徒式的问题引导而进行,形成相互联系的知识。学生建立了大量的基本思维模式和海陆变迁的基础知识,因而可以灵活的对问题进行表征。这节课的关键是学生找到根据自己本节课学习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知识,分析教师所给材料,才能达到真正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决世界生活中的问题的目的。学生的认识路线是先认了解板块构造基本内容,再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分别形成的地理事物,然后阅读材料提取自己需要的有效信息,再根据自己建立起来的表征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仔细读图+知识落实+提取有效信息=正确的判断\"。

2.问题引导是本节地理课的特色。用问题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海陆变迁的学习兴趣,以问题为主线,层层深入,带领学生进入到板块构造学说的学习。导入时我提出的问题是\"我们脚下的大地是否在运动呢?你们能感觉到大地的运动吗?\";在进行海陆变迁讲述时,我提出的问题是\"你们能不能举出海陆变迁的例子?这些例子又分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进行大陆漂移说讲述时,我提出的问题是\"海陆是变迁的,那么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是否是就是固定不变得呢?但就是这件事却在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然而机会总是垂青于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这次是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是谁?你们知道他的故事吗?\";在进行板块构造学说的讲述时,我提出的问题是\"请同学们读图,看看全球被分为几大板块?都是大洋的板块是哪个?用大洋的名字命名,但包括陆地的大陆的是哪个?看图,注意图上的箭头表示板块运动的方向,看看板块又是如何运动的?哪些地理事物是板块运动的结果呢?\";在落实板块构造学说基础知识和海陆变迁成因时,我提出讨论的问题是\"(设计6个给材料分析问题)每个小组首先分析这个事例是否是海陆变迁?其次分析这个事例是否与板块运动有关,为什么?\";在讲述板块构造学说与世界火山地震带关系时,我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刚才提到了\"火山国\"和\"地震国\",它与板块的运动有关吗?看图,对比板块分布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有没有关系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能否总结出火山、地震带的分布特征?\"。我提出的这些问题是层层深入的,有些问题有转折的意义,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海陆变迁的原因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并能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解释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被我设计的问题,一点一点引入本节重点难点的学习,将抽象难懂的问题细化,并逐步完成每个步骤问题的讲述,最终到达落实重点难点的目的。

3.设计讨论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海陆变迁的积极性,教师给材料放手让学生间合作共同探索问题,刺激学生知识的内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落实课标的效果很好。

我认为本节课存在的缺点是:

在讲述板块运动时,如果有实物模型模拟,学生可能接受抽象知识会更加容易。

反思四: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1、本节课以成语典故作为引入,魏格纳的事迹作为过渡,整堂课讲故事的形式贯穿始终,形式新颖,紧紧牵引学生的思路,其学习兴趣也随之被 点燃。由于本节课的难点\"板块构造学说\"以及海洋的生成与发展牵涉到较多专业用语,而且内容也比较枯燥,本以为学生难以接受,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已经注意多 念这些专业用语,如\"碰撞\"、\"张裂\"、

第15篇:《海陆的变迁》一节的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海陆的变迁》一节的教学设计(人教版)

苏仕兰 江苏省连云港市实验中学

(222100)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运用成语故事、问题争论等直观的材料,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局部的现象转入宏观的、全球的海陆轮廓形成的探讨,使学生认识到海陆是不断变化的;通过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认识海陆不断变化的原因,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教学构想:

通过对比地图册和上节课学生自制的大洲分布图,引导学生发现差异,提出猜测:未来的大洲会不会这样分布呢?借助引入的问题,激发学生阅读课本,找寻答案。在学生阅读时,给出学习目标和思考的问题,直接呈现海陆变迁的事实,使学生在感性上认识海陆的变迁,并通过海陆变迁原因的探究,对学生进行科学观教育。第二部分“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以观察思考“世界地图中各大洲的轮廓”为切入点,通过动手拼图发现,引出“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通过魏格纳的故事的启示,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海陆变迁。第三部分“板块的运动”,运用读图和实验探究的方式,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再通过活动探究,使学生学会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部分地理现象,通过搜集资料制作小报,并把小报作为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达到利用地理知识对学生进行抗震减灾教育的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举出实例说明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说产生的背景,知道海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魏格纳的故事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探究思维,初步掌握探究的思路和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和资料,培养学生读图和想象能力,推理、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魏格纳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通过对板块构造

学说的认识对学说进行防灾减灾意识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分发学生自制的七大洲分布图,各小组观察并与地图册中的七大洲分布比较,有什么发现?未来七大洲的分布会不会按我们的意愿就这样分布呢?

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制作和观察,激发学生生成新的问题,产生探究的欲望,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二、新课教学

1.沧海桑田

展示学习目标,针对学习目标要求学生阅读教材32-33页的内容,思考:①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会出现海洋生物化石?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②我国东部海底发现的古河流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了什么?这种变化又是什么原因?③荷兰的国土不断扩大,又是有什么引起的?学生阅读课本后,展示课件海陆的变迁,让学生思考交流,逐一解决。海陆变迁的事情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让学生试着举出一些海陆变迁的实例。教师给与评价和点拨。 意图:有课本实例的探究到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悟体会海陆变迁是真实存在的。 2.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拼图猜想:让学生观察世界地图中各大洲的轮廓,把上一节课剪的各大洲图拼到一起,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猜想?学生交流体验后,课件演示南美洲及非洲的轮廓的凸凹的吻合。 意图:让学生体验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究意识,感受发现的喜悦。 材料阅读: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学生阅读材料后,提问:

① 魏格纳偶然发现的是什么?提出了什么假说? ② 假如你是魏格纳同时代的人,你会相信他吗?

③ 魏格纳又是怎样让别人相信他的假说的?他找到了哪些证据? ④那为什么拼合到一起的大陆缝隙又很大呢? ⑤你从魏格纳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意图:利用课本材料,通过追问加深理解,以此激发学生探究发现的兴趣,初步认识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过渡:大陆漂移说认为今天的海陆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课件演示:大陆的漂移。尝试让学生看图说出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各是怎样形成的? 3.板块的运动

过渡:大陆为什么会漂移?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地球上有哪些板块?它们是怎样运动的?阅读课本37页的图、你能看出来吗? 读图与实验指导:⑴图中绿色的直线代表什么?说明地球表层由几个板块构成?⑵图中的箭头表示什么?说明各板块处在什么状态?⑶相邻的两个板块是怎样运动的?相邻的两个板块运动结果会怎样?(可让学生用两本厚度近似的书,平放在课桌上,自己动手做相对运动或相反运动,观察并述说实验结果)⑷观察火山、地震带图例,看它们主要分布在哪里?

归纳: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意图:在学生读图、动手实验之后给与总结,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初步学会归纳地理原理。 活动探究:

①观察课本图2.20,你认为未来的红海会成为新的大洋吗?说出你判断的依据。(提示:红海位于哪两个板块之间,板块发生了怎样的运动,产生了什么结果)

②观察课本图2.22,地中海会消失吗?说说理由。

③根据课本图2.22,喜马拉雅山会升高吗?可现在许多研究又表明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不但不增高反而下降了,这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矛盾吗?为什么?

④在图2.19上能找到自己的家位置吗?找一找中国是否位于地震带上?位于哪个地震带上?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唐山和汶川为什么会发生大地震吗?

⑤假如地震来了怎么办?(假如分别在高层楼房、在平房、在学校、在公共场所、在行驶的汽车上、骑在自行车上、在户外等不同情况,分组整理剪贴,形成手抄报展示。) 意图:把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入课堂,拓展学生思维,体验地理学习是有用的。

教学反思:

①这节课运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动探究,给学生搭建了学习的平台,引领了学习方向,学生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互动探究的形式是多样的,包括学生动手做实验,相互讨论,观察地图或多媒体课件,并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等。实践证明教师演示不

如学生动手拼图,学生动手做比听和看更能主动地学习。

②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运用新课程理念中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体现生活与地理的联系,让学生举出自己知道的海陆变迁的实例,与乡土地理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如赣榆县海岸线的变迁,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③抗震减灾教育是本节插入的内容,笔者认为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且我国已发生过许多大地震,每一次大的地震都是一次大灾难,而减少灾害的对策之一就是加强防灾意识教育,中学地理课程的一些内容正符合这一需要,因此在教学中适当插入相关内容,既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也是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课程资源,丰富了教材内容,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认识到我国所处的地震带名称,认识到我国潜在的地震危害,学生在情感认知上产生了震动,为此我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坏事也可变好事,恶劣的环境也可激发人的智慧,例如,因为我国多地震,早在晋代张衡就发明了地动仪,我国的中长期地震预报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④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不能快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读图指导需要具体明确,荷兰的围海造田图学生不太明确,可板图说明,只要画出拦海大堤即可。在看图表述大陆漂移说的主要内容时,用板块运动的知识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地震带分布时,学生的语言叙述不够准确,在看图说话方面以后还要应注意训练。

第16篇:【教学设计】初中地理海陆变迁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海陆变迁》第

一、二模块

教 学 设 计

山东省肥城市陶阳矿学校 杨 娜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40-42页。 【教材简析】

教材首先指出地球表面形态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然后并没有阐述“海洋和陆地是如何变化的”和“海洋和陆地为什么会变”,而是重点通过两类事例说明地表形态变化,特别是海陆变迁的变化。 【教学目标】

1、认识地壳是变动的,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发现过程,感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体会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教学重点】

认识地壳是变动的,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教学难点】

认识地壳是变动的,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烧杯、石子、水、水槽、地球仪、2.学生准备:剪刀、卡纸、描图纸 【教学过程】

一、图片设疑,引入课题

展示图片喜马拉雅山山顶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有可能是怎么回事?学生回答有可能是海洋变成陆地,引出课题《海陆变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产生的疑问,抓住学生的心里引入课题,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设计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活动一:模拟海陆变迁

请同学们设计方案,如何使露出水面的石子没入水中。如何使水中的石子露出水面

[设计意图]

假设水是海洋,石子是陆地,让学生感受海陆的变化。学生设计的方案中,比如:晃动烧杯模拟的是地壳运动,往烧杯中加石子代表的是人类的活动,往烧杯中加水或者是从烧杯中倒出水代表的是海平面的升降。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海陆变迁的过程,并从中寻找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运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的活动都会使海陆发生变化。

活动二:分类整理

把自己收集的能说明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事例,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进行分类,哪些属于缓慢的变化,哪些属于激烈的变化。比如:喜马拉雅山顶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是缓慢的变化,地震、火山喷发是激烈的变化。地震和火山加入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地表形态的变化。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了解这些事例的发生情况,进而记住这些事例。 活动三:课本p41活动

“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陆地变成海洋。你能解释下列现象或预测吗?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设计意图]想象模拟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并进行预测 活动四:观察、猜测、验证

1、通过两张撕开的纸片,探究这两张纸的关系。引出魏格纳是怎样发现问题的。

2、通过以下动手实践:把描图纸覆盖在地球仪上,用笔描出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的轮廓。然后把描好的两幅图剪下来,试着把它们拼在一起,看一看,拼合处是否基本吻合.小组用剪好的南美洲和非洲地图,演示漂移过程并分析,学生相互点评。探寻魏格纳是怎样猜想的,

3、跟随科学家的脚步寻找证据 [设计意图]

1、利用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相似性引出活动。

2、模拟演示大陆漂移的过程。

3、了解魏格纳寻找证据的过程,学习魏格纳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假设、积极寻找证据论证的科学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

不仅从知识面总结,还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既让学生学得一种学习方法,又培养了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海陆变迁

一、地表形态的变化 活动一方案:海陆变迁

缓慢的 激烈的 使石子没入水中 是石子露出水面 地震 火山

1、晃动:地壳运动

1、晃动:地壳运动

二、大陆漂移假说

2、加水:海平面上升

2、加石子:人类活动

3、倒出水:海平面下降 [设计意图]

使知识条理化,活动一为了让学生能更清楚整个活动的目的

第17篇:《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观察活动,探究发现并归纳总结出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是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通过实验演示,探究发现板块运动的方式和产生的地形,探究发现地震、火山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列举海陆变迁的证据,树立海陆不断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通过地震、火山相关内容的学习,培养防灾减灾的观点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2.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了解海陆变迁的地理事实并能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海陆地形的成因。

■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法、实验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

情景感受法、实验体会法、绘画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不论是多姿多彩的陆地,还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你听说过台湾与大陆有过亲密接触、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的地理事实吗?日前,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省东山县博物馆考古人员,从水下考古地挖掘到了100多件与台湾有关的哺乳类动物化石。近些年来,台湾渔民先后在台湾海峡捕捞作业时拖网拖上来的有3000多件陆生哺乳动物化石,这些哺乳动物化石有剑齿象、亚洲象、古菱齿象、熊、中国犀、马、猪、四不象鹿、斑鹿、山羊等。至此,近年来在台湾海峡已通过海底考古挖掘、收集了哺乳类动物化石达3100多件。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的地理事实,就说明了地球自形成以来,海陆变迁就一直在不断的发生,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讲授新课

一、沧海桑田(实例展示,动画演示,实验探究)

(一)展示图片

(二)提出问题

谁能解释这些现象?你能推断出什么变化?(让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海陆是不断变迁的。

那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课件动画演示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探索:喜马拉雅山脉为什么由海变成陆地?而东部陆地为什么会变成了海洋?

(三)模拟实验

通过模拟实验,学生探讨并总结出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是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展示荷兰的围海造田图片,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海陆变迁,然后通过模拟实验二进行验证。

让学生再举几个人类活动的例子。

以上是地表形态的缓慢变化,那么地表形态的剧烈变化有哪些呢?

学生猜测,教师适时展示课件:火山和地震。

承转:海洋变为陆地,陆地变为海洋,海陆是不断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是固定不变的?二十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问题导引,动画展示,寻找证据)

(一)走南闯北,问题导引

南极洲大陆地处极地,被称为“冰雪大陆”,但科学家在南极厚厚的冰层下面发现很多种矿产资源,其中最丰富的是铁和煤。对于南极洲上发现大量煤的事实,你想到了什么?

(二)动画展示,体验假说

教师简介“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及其内容”。你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教师展示Flash动画“穿越时空”:现在的海陆分布是这样的,2亿年前的大陆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跟随时光倒流,追溯到两亿年前的地球吧。

(三)观察预测,寻觅证据

学生先预测,然后分组寻找证据证实大陆是否会漂移。动手把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看看是否能拼合成一个整体,小组代表用剪好的南美洲和非洲地图,演示并分析,教师点评指导。

三、板块的运动(大胆预测,探寻证据,分析验证)

(一)猜一猜: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

小组长负责分工安排,并协调探究过程:每个小组选出一名记录员。搜集资料的组员适时向大家展示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大陆漂移说的资料,然后大家交流发言,记录员记录主要的发言,组长整理答案,达成一致,得出相关结论。

(二)板块运动会形成哪些地形呢?火山、地震是如何发生的呢?

实验演示:既然板块能运动,那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那么力的方向有几种呢?

学生用书本作为实验材料,演示板块运动以及所受力的方向。

深入探究:当板块发生碰撞时会导致什么结果?

大胆预测:当板块发生碰撞时会形成山脉。

探寻证据:在板块碰撞处填写主要山脉的名称。

分析验证:用书本演示板块运动和山系的形成,并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如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落基山、安第斯山和东亚岛屿的形成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得出结论:当板块发生碰撞时会形成山脉。

过渡:两个板块在碰撞过程中,除了形成山脉,预测一下还会发生什么情况?

大胆预测:在板块碰撞挤压处地壳会震动,可能会引发地震、火山。

探寻证据:通过观察下图寻找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地区,认识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证实预测。(教师出示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学生观察世界上多火山、地震的位置)

得出结论: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学以致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问题。

1.热点聚焦:阅读下列的图文资料,小组成员合作,探究发现四川雅安地震的成因。

雅安与汶川同处“龙门山断裂带”,在科学家看来,从汶川到雅安,龙门山地震带上的城市接连被摧毁,绝非偶然。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员、知名地质专家栾锡武表示,青藏和成都两个板块活跃的地区不仅是龙门山断裂带这300千米,从甘肃陇南到云南昆明,沿线十几个城市都位于两个板块之间的活跃带上。青藏板块与成都板块之间的“角力”从汶川地震后从未停止。

2013年4月20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分析雅安地震成因时说,汶川地震,在龙门山断裂带北面破开了一个100多千米的“口子”,释放了能量,但南边没有释放出来。而这次正是龙门山的南边发生地震,是汶川地震未释放能量的一次爆发。

栾锡武这样描述青藏板块与成都板块这些年的运动:“青藏高原一直在往上走,成都板块一直在顶着它,一个动,一个不动,两个板块的对立关系长期存在,这个地震活跃带的能量也一直在积聚,积聚到一定程度时,成都板块顶不住青藏高原板块,它就会释放能量,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地震。

虽然雅安地震只是汶川地震破坏强度的十分之一。但可怕的是,过一段时间,两个板块之间的能量会再这样积聚,周而复始,产生新的能量和新的地震。

2.视野拓展:小组成员合作,从前面学过的板块位置图进一步探究世界地震的主要分布,比如说为什么日本、印尼多火山地震,而同为岛国的英国却很少发生地震?

3.防震图解:小组成员合作,探究防震措施,了解地震后应如何学会自我保护?

用类似的步骤和方法,学生可以顺利完成另一个深入探究“当板块发生张裂时,又会导致什么结果”。

大胆预测:当板块张裂时,会形成裂谷或海洋。

探寻证据:美国、英国等多国科学家透露,红海正在发生分裂,数百万年之后可能将产生一个新的海洋,而非洲大陆也将分成两部分。

由于板块的张裂运动,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地表裂谷带产生(东非大裂谷)大陆解体(亚、非大陆分离)新海洋出现(红海)新大洋形成(大西洋)。

得出结论:当板块张裂时,会形成裂谷或海洋。

学以致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问题。

1.预测大西洋、太平洋、地中海将会怎样变化?

2.猜想几百万年后,地球上海陆分布状况会有怎样的变化?

■知识梳理,实战演练

学生整理,说出海陆变迁的原因、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学说等内容,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课后作业

1.走进身边的地理:请充分利用已学知识和网络资源查找以下问题的相关资料,并以此为主题写一篇地理日记。

(1)地震前常出现哪些异常现象?

(2)你家乡的城市有专用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吗?

2.观察下图,了解地震的震级知识。

3.观察下图,想一想,当地震发生时,哪些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是正确的?

推荐网站:

中国地震局地震频道http://www.cea.gov.cn/publish/dizhenj/468/496/index.html

中国地震信息网地震知识

http://www.csi.ac.cn/manage/html/4028861611c5c2ba0111c5c558b00001/dzzs/index.html

雅安地震:两板块“角力”挤出强震(除汶川、雅安,还有十余城市位于青藏、成都两板块活跃带上)

http://news.lcxw.cn/liaocheng/minsheng/20130421/368075.html

新华网四川雅安地震专题防震知识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2-08/17/c_123595350.htm

甘肃定西地震是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余震”吗?http://money.163.com/13/0722/18/94DKEGRR00254TI5.html

四川防震减灾信息网科普宣传http://www.eqsc.gov.cn/kpxc/

甘肃地震信息网地震科普http://www.gb.gov.cn/pub/kepu/index.html

■教学反思

从海陆变迁的事实发现,到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学说的探究,这一部分知识理论性强,对于刚有了海陆分布知识的初一学生来说,接受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此怎样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并进一步把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成理性思维就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我在设计教学思路的时候,大胆地运用了情境导入、问题探究、实验探索、现象验证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动手、动眼、动脑的学习过程中去发现知识、去探索规律、去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这样既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知识的学习,又很好地达成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了课时教学目标。

第18篇:一海陆变迁

一、教材分析

“海陆的变迁”是第二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 第一节静态分析海陆分布的基础上,动态分析地球面貌 形成的原因,其重点应该放在两个学说上。编者的意图 是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地球面貌的变化发 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目标设计

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大陆漂移说和板块运动说 的内容。能举出实例证明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乊 中。提高想象、思维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阅读魏格纳与大陆漂移 假说的故事,提高观察地理事物发现问题的能力,学习科学家持乊以恒、积极探索、勇于献身科学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怎样寻找“破纸”的另一 半来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想象,明白魏格纳提出大陆 漂移假说的原因和为什么这样去寻找证据。亲自动手演 示板块运动的不同状况及可能发生的现象,然后再用实 例来证实自己的判断。

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流程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复习

出示课件(Flash):谁能快速、准确地将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拖至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你能说出海陆分布的一些有趣的特点吗?(①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但北极地区却是一片海洋,南极地区却是一片陆地;②除南极洲外,其余六大洲都是一南一北的成对 分布;③大陆的形状还多是三角形的呢……) 复习旧知。培养观察 能力。

承转导入海陆分布的这些特点不是偶然的,很久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引起学生的好奇,激 发学生的兴奋点。 实验

出示图片一:谁能快速地在一堆破纸中找到这张纸的另一半? 生:找形状和它吻合的那一张。

出示图片二:这一张的形状和图一完全吻合,可它是我们要找的那一半吗?问题出在哪儿呢? 生:还应该看它们的文字能否一一对应。 出示图片三:是这一张吗? 生:是。

出示图片

四、五:你能小结一下吗?

生:图片四能拼合,仅仅是个巧合。而图片五才说明它们原本就是一张。 “海陆的变迁”一节教学设计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 225000) 窦爱华

一、教材分析

“海陆的变迁”是第二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 第一节静态分析海陆分布的基础上,动态分析地球面貌 形成的原因,其重点应该放在两个学说上。编者的意图 是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地球面貌的变化发 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目标设计

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大陆漂移说和板块运动说 的内容。能举出实例证明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乊 中。提高想象、思维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阅读魏格纳与大陆漂移 假说的故事,提高观察地理事物发现问题的能力,学习科学家持乊以恒、积极探索、勇于献身科学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怎样寻找“破纸”的另一 半来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想象,明白魏格纳提出大陆 漂移假说的原因和为什么这样去寻找证据。亲自动手演 示板块运动的不同状况及可能发生的现象,然后再用实 例来证实自己的判断。

三、教学过程设计

图一图二图三 图四 图五

初中地理

24 2 0 1 0 年 第 1 5 期

看图思考

出示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的轮廓拼合图: 问:历史上,是谁首先发现了这一有趣的现象? 生:是魏格纳很偶然发现的。

问:结合刚才的实验,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产生怎样的疑问? 生: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巧合,要么原来就是同一块大陆。 问:你能帮助魏格纳找到两块大陆上对应的“文字”吗?

生:能找到。对应的“文字”就是古老地层和鸵鸟、海牛。(查课本图2.16和图2.17)。 问:现在魏格纳能得出什么结论?他有什么举动吗?

生:他确信它们原本就是一块大陆。两年后,他大胆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从感性到理性,从实 验中获得能力的迁 移。 动画演示

动画演示:2亿年前、1亿3500万年前、6500万年前、现在的海陆分布及变化过程。 问:你能从演示中归纳“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观点吗?

生:魏格纳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 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静态变动态,引导学 生积极思考,培养学 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承转过渡

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在当时被认为是荒谬的。为什么?(因为以前人们一直认为七大 洲、四大洋是固定不变的,而且认为魏格纳证据不足)。魏格纳放弃了吗?(没有)。为了进一步寻 找证据,魏格纳只身一人前往格陵兰岛探险考察,在他50岁生日那一天,不幸遇难。为他所热爱的大 陆漂移的研究事业英勇献身。魏格纳虽然最终没能完全证实“大陆漂移假说”,但他那种敢于大胆想 象、持之以恒地积极探索、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也激励后人进一步去积极探索。值 得告慰的是,他的“大陆漂移假说”,现在已经被人们所证实,并搞清了大陆漂移的机制。 培养学生不畏艰辛、勇于探索、为科学献 身的精神。

影片播放播放有关板块运动的影片直观感受。 看图思考

出示“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图”:

问: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可分为哪六大板块?(亚欧板块……)。

问:六块大陆和六大板块的区别是什么?(大陆指包括大片的陆地,而板块不是)。 问:那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什么?(太平洋板块)。 问:请看图中的箭头表示什么?(板块运动的方向)。

问: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方,箭头的方向有哪几种模式?表示什么意思?(图中有两种模式。一 种运动方向相对,表示碰撞挤压;一种运动方向相背,表示板块张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综合思维能力。 动手演示

现在假设同桌的两张课桌的交界就是两个板块的交界。请大家把课本合起来,课本分别代表两 个板块的陆地部分,请大家演示并思考课本从课桌交界相背移动会发生什么现象?(由陆地变成海, 进一步可能形成大洋)。再演示课本从各自的课桌中央相对移动,会发生什么现象?(大洋在不断缩 小,变为海,进一步海将消失,接下来,碰撞挤压形成高山)。 培养动手能力、合作 学习的能力。 解释现象

你能运用刚才的演示结论来解释下列现象吗?

① 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 洋。(红海处在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发生张裂运动)。

② 现代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 消失。(地中海地处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两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运动)。

③ 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说 明了什么问题?你能解释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吗?珠穆朗玛峰为什么还在不断升高?(说明喜马 拉雅山这个地区原来是海洋,后来,因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使古地中海消失,并形 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

④ 日本和英国同是岛屿国家,日本号称“地震王国”,而英国却很少地震。为什么?(日本地 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板块相互挤压、摩擦,使 地壳比较活跃,并积聚大量能量,能量集聚到一定程度需要释放,从而形成地震。而英国地处板块内 部,地壳比较稳定,因而很少地震)。

⑤ 你能说出主要的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吗?(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 山、地震带)。 培养学生自我获得知 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承转过渡以前日本人是怎样来解释地震现象的呢? 影片播放

播放古代和现在日本人解释地震的影片。(古代日本人认为,巨鲶和神明开战,最终神明胜利 了,于是得意洋洋地站到巨鲶头上,巨鲶不服气,摆动尾巴,于是就发生了地震。现在日本人则用板 块运动的观点来解释地震)。

问:你相信哪一种解释?为什么?(后一种解释可信,因为这是科学)。 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 主义的教育。 学生小结

问:你能总结板块运动的观点吗?(①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可分为六大板块;② 各大板块处 在不断的运动之中;③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 力。 承转过渡

板块运动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就如同我们指甲生长的一样慢。但是,板块运动引起的缓慢的海 陆变迁和剧烈的地壳活动(如地震、火山)所产生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在这种巨大的力量面前,我 们感到了人类的渺小。但我们人类在自然面前就束手无策吗? 看图思考

出示荷兰的围海大坝图:

问:由这幅图说明什么问题?(人类的活动也能引起海陆的变迁。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改造自然 的举动,只能是局部的、小范围的,而且一定要顺应自然规律)。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 观。

学生小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总结。

第19篇:海陆变迁说课稿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新课——探求新知——合作探究,学以致用—课堂总结的顺序,讲授新课:围绕“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主题,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通过图片的展示、问题的设疑,为学生设置了不同的问题情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通过设疑让学生思考等形式,逐步使学生对海陆变迁的原因、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思考等方式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积极性,引导学生初步养成运用基本原理综合评价地理事物的能力。

2.教学思路清晰,知识点联系紧密,充分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地图中自己学习知识,发现问题。抓住海陆变迁的突出特点,用解疑的方式,把自然地理融入到特有现象中,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不足点: 1.课程设计中总共四个活动,在自主学习后的检测中占用时间较多,修改自主学习环节,精简检测的方式,可变为小组内互查、同桌互查。

2.在探索新知第二个活动,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状况,设置不同的提示方法,可根据需要提示演示板块运动的方法,避免学生在探究中难度太大,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第20篇:海陆变迁学案

《海陆变迁》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地壳是变动的,并能举例说明;

2、了解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记住世界火山、地震的两大分布带,并能简要说出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带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本P33页,认识地壳是变动的,并能举例说明

1、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的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________后来因为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______。世界最高山峰是 。

3、什么是地震、火山?(只做了解)_______和___________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地表

4、思考P33的活动题

学习任务二:阅读课本P33-P35,了解大陆漂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1、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由________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_________\"的庞大陆地,被叫做\"_________\"的广袤海洋所包围。

2、读图2-46了解大陆漂移的过程

3、阅读课本中的小阅读,填空:魏格纳是一位_______科学家,他发现_________的凸出部分,刚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遥相对应,经实地考察,终于在______年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上的岩石圈是由________合成的。全球主要有_____板块,其中_____________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______,又包括_____。海洋和陆地的相对位置是____________的。

5、写出六大板块的名称。

6、一般来说,板块的______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______________,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三:阅读课本36及图2-54识记世界火山、地震的两大分布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全球现有________座著名活火山,基本上也都分布在这两大地带。

2、结合下图简要说出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带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二、合作共建

1、读图2-54完成课本P36页的活动题,并将答案写在课本上。

2、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附近的山脉是( ) A、喜马拉雅山 B、阿尔卑斯山 C、落基山脉 安第斯山

3、读“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世界上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地区的地壳有何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诊断评价】

1、能说明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成语是(

A、翻天覆地 B、日新月异 C、历久弥新 D、沧海桑田

2、关于“大陆漂移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德国科学家魏格纳1912年提出的

B、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泛大陆”和包围它的“泛大洋”

C、现在仍无法证明大陆的“漂移”状况 D、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可嵌合在一起

2、下列由于填海造陆引起的海陆变化的是( ) A、台湾海峡的形成 B、荷兰围海大坝的形成 C、青藏高原的形成 D、埃及苏伊运河的形成

3、几乎全部都是海洋的板块是(

A、亚欧板快 B、太平洋板快 C、印度洋板快 D、南极洲板快

4、关于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集中分布在各板块内部 B、火山分布与地震分布没有关系

C、与世界两大山脉的分布大致一致 D、包括了世界上发生的所有地震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到自己有待加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doc》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