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2020-03-02 12:58:2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课题: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教学目标:

1、知道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知道大陆漂移假说的观点及其依据。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进行实际操作,大胆提出假设再证明。

3、学习魏格纳的科学精神,勇于求索和创新。结合中国古代传说和实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利用大陆漂移说解释现象。 教学难点: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国古代神话中有个仙人叫麻姑,说曾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宋朝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他曾在河北的太行山中看到海螺的化石,这些都说明了什么?怎么解释这些现象呢?

二新课讲授

1、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和台湾海峡的形成。使学生得出地壳的变动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之一。

2.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东海海底的古河流的遗迹和意大利地中海边陆上遭受海水腐蚀的大理石石柱。动态展示并共同分析成因。得出海平面的升降也是海陆变迁的原因之一。

3.展示荷兰、日本、香港的围海造陆短片,说明人类活动也是影响海陆变迁的原因。同时讲述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的故事,联系麻姑的沧海桑田及沈括太行山中看到海螺等事例,表现出中国古代人民对海陆变迁的探索和认识。

4、学生阅读教材P34后,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的吻合,结合前面的环节来说明海陆是不断变化的。再用课件展示大陆的漂移过程和非洲、南美洲的古地层、古生物化石、生物的分布来探究分析,尝试论证大陆漂移学说。

5、学生阅读关于魏格纲的故事,学生讨论,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

三巩固应用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的相关内容

四课堂小节

学生归纳后,师生共同完善补充。

五布置预习

海陆是不断变化的,科学是没有止境的。还有科学家提出了更新的理论。大家预习板块的运动。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海陆变迁复习教学设计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doc》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