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年教师读后感范文

2022-12-22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温州第十二中学 叶益胜

刚刚步入教师的职业两年,从小就觉得老师是特崇高的一个职业,小时候对老师也是常常抱有敬意之情。但是真正成了一名老师之后才发现老师其实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工作,但却是一个充满艺术的职业,因为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是学会与人的相处,自己的品格常常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也许以前在自己做学生的时候觉得懒散一点并没有什么,但是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塑造着学生的为人处事方式。想到这里,不禁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但是在实践的教学中却是充满了各种的困惑。

无意中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他以自己的丰富经验给青年教师提出很多好的建议,以及对教育的深层阐述。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这本书解答了我很多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看着吴非老师自身的经历,仿佛让我看到一个老教师走过教育之路的背影,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在书的自序中看到“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的话时,让我有点惶恐。也许当初我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对教师的职业好感,或者说是对校园生活的亲睐而走上了教学的岗位。现阶段的工作热情更多的是建立在对事物的新鲜感和好奇的心态上,真的不曾想过自己教师的职业生命。读完这本书后,让我对教师的职业生命开始有了思考。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应该以一种谦卑的姿态不断学习,不断努力,这样才能让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才能让我们有更多发展的机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所以我们应该多向同事学习,多去听听别人的课,甚至听一些不是同科目的课,看看那些老师是如何带动课堂氛围,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些都可以让我们受益匪浅。

在《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这篇文章里,吴非老师告诉我们要以真实的情感来面对学生,不要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圣人自居,我们可以让学生感受你的喜怒哀乐,分享你真实的情感。作为老师我们常常会为学生稚嫩而又善良的心灵感动,但时常也为学生的不成熟和犯错而苦恼。从吴非老师的文字里我明白了我们面对学生的时候以真挚的情感面对他们,这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教育。当学生进步时我们毫不保留的赞美会让学生感觉温暖,当学生犯错时我们宽容的体谅让学生抱有感恩之心去改正错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地是培养真正的人,是有健全人格的人。所以,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引导学生具有真善美的情感。只有拥有博大胸怀的老师才能让学生感觉学习是心灵的乐园,感觉学校是温馨的港湾,也能够让我们可以成为学生信赖的倾听者。

我们经常说:“教育需要等待”。我们常常在上课的时候急着让学生学会知识,在学生犯错的时候急着让学生改正错误。在《不要急》中,吴非老师告诉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慢”,教育教学是“慢”的教育。我们需要去等待学生的改变。教育并不是捏泥人,不是根据你的意志去塑造他,我们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用爱心和耐心去引导他,对我们的学生我们要施以持之以恒的教育和关怀。同时,教育应该是是动态的,我们不能始终只凭自己已有的知识来教学生,应该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实际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实践,在实践中就不断会有新的发现,就会创造出新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能跟学生一起学习,才会有更多专业发展的追求。因为我们青年教师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应该更多的去教导和引导学生,与他们一起进步,收获学习的快乐。

我们常常会发现怎么样的老师就会在他们的学生身上发现一些这个老师的影子,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会对我们的学生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就像吴非老师在《不能忽视的教育细节》中所告诉我们的,不能在教学的同时忽略了一些生活的细节,要注意自己的习惯,以免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我想教育更多的是需要责任。

一位优秀的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他能教给学生思想,气质,品格。这些比知识要重要的多。读了这本书,我发觉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需要学习一些比专业知识更加重要的东西。我们教师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未来,我们要反思过去,做好现在,做一个有深度的思想者、学习者、实践者和创造者。

推荐第2篇: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一位六十岁的老人一只眼睛紧闭着,睁着一只眼睛流着泪坚持着为他的学生上完最后一节课,到医院后经检查他的一只眼睛失明了。这位老人不是别人,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也是我们非常非常敬重的吴非老师,他已经永远离开心爱的讲台了。

吴非老师原名王栋生,南京师大附中的一名语文老师,著名的特级教师,在中学教育界无人不知。同时他是著名的杂文家,曾经荣获杂文最高奖项——林放杂文奖,从《不跪着教书》到《致青年教师》每一本书都引来无数教师的热读和思考。

很久没有看到这样充满深情和智慧的书籍了,我让自己每天限量的去读,怕读得太快,一下子读完了。阅读中,我有时忍不住地兴奋,为作者对教育常识、对教师职业尊严的捍卫而击掌;有时又不禁感慨,为作者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对学生的挚爱而感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在接受一次心灵洗礼、一次爱与善的洗礼。书中字里行间流淌着对美好人性的追寻和赞美,这正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揭示!

吴老师在书中通过“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这六个方面结合自己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事情、案例阐述了青年教师应具有的理想和素养。

如在《做个有胸襟的教师》和《为什么你的学生缺乏气度》中,吴老师启发我们为了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心胸开阔起来。因为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师胸怀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的确,处在青少年期的学生最易受外界的影响和同化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势必影响学生的一生。现今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教会学生学会坦荡,心胸博大是最好的抵抗压力、调整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方法。社会上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正是一些心胸狭隘、封闭的人所为,可见,让我们都做一个有胸襟的大气老师影响我们的学生,对整个社会都是有着重要影响的! 在《我是来欣赏同行的》一文中同样让我们能用宽容、大气地对待我们的同行、战友。古人都知道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能使世界多彩,生活多样,不至于简单乏味。所以吴老师说“我们是来欣赏别人的,不是来比武的,所以就能更多地看到人家的长处。”只有团结、正气、奋进的集体,才能鞭策我们的进步;只有积极、向上、阳光的形象,才能让我们有更多发展的机遇。我们年轻,是真正要自觉起来维护这个集体,推动这个集体,实现集体凝聚的力量。然而,优秀集体的全面塑造,良好集体形象的建立,绝非旦夕之间、轻描淡写即可成就。它需要我们青年教师每个人每时每刻的关注和努力,需要我们关注细节,关注小事,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

同时,吴老师也坦诚地揭示了现代教育中如“的确有很难教的学生”这样的教育问题。

每个人的学习过程都很长,成长的环境也不尽相同。或多或少有些体现某些独特“个性”的学生会影响我们的日常教学,似乎这样的学生比以前还要多一些,特别在一些非班主任的课上,这样的孩子表现的就愈加明显。以前总信仰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就因为这样,我们面对一些特殊的孩子,往往会缴尽脑汁,想方设法证明自己是可以很快转变他(她)的,自己是有能力的,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常常这样为了这一棵树,却放弃了一片森林,有些得不偿失。吴老师的在书中多次提到、渗透的“不要急”、“慢”让我为此松了一口气,我想“尽人事,顺天意”也许可以成为我们对待“难教的学生”的准则吧。

当然,读吴非老师的文字,更多地是让我在平实的语调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就如他憧憬的那幅图景:

“在早晨的阳光中,孩子们哼着歌向学校走去,有时能停下来看看太阳;学生能经常地向教师提出有意思的问题,课堂上经常能有愉快的笑声;中午,他们能吃上一份由政府提供的、全国城乡同一标准的营养餐;学生能保有自己的爱好,下午4点起,他们在球场上奔跑叫喊,或者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在实验室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晚上,做完作业后,捧起一本诗集,轻声地读给妈妈听„„

如网络上一些老师认为的:读吴非老师的文字,真正懂得:教龄、资历、经验,未必就意味着是个成熟、理性的教师!

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让我们慢慢做来!

推荐第3篇:《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读了《致青年教师》这本书,其中我对“做个有胸襟的教师”这一小节感触最多。下面就此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吴老师写道: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远。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心灵,建造精神家园。人生中能遇上胸襟辽阔的教师,学生自然“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为了让学生胸襟开阔,你应先做个有胸襟的教师。

吴老师的这番语重心长的话让我很有感触。想想也的确是这样。“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胸襟是博大还是狭隘,怎么可能不影响到几乎日日相处的学生呢?一个胸襟狭隘的班主任,将对多少学生产生坏的影响呢?。前两年我教了一个极差的班,刚开始我一下课就在办公室抱怨怎么这么倒霉,班里尽是些教也教不会的学生。同样的题目做了无数遍还有一半学生是不会的。平时挂在嘴边最多的就是“我要疯了”,“我要崩溃了”。学生这么差,当然年度教学成果奖金是没有的。花了那么多的精力,成绩没有一点提高。生理上的疲劳抵不了心中的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心绪稍微平静了下来。想想之前的负面情绪太可笑了。试问哪个学生不希望自己的成绩很优异,他们学不会不是他们的错。后来想想既然这些学生在学习上没有成就,那就要防止他们将来成为社会的危险品。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向我打小报告说班上某某在背地里骂我XXX,我当时很生气,想冲到教室把那个学生狠狠教训一顿。我压住心中的怒火,让一位学生把她叫到我的办公室,我问她为什么骂我,她心虚地说只是开个玩笑觉得好玩随便说说的。我说言语中带有侮辱人的字眼一点都不好玩,既然不是有意的,那老师肯定会原谅你。但是你试想想若干年后你的子女用这种字眼骂你,你会是什么感受。她惭愧的低下了头。这样的谈话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如果只是一味地数落她的错误,严厉批评,那她只会对我畏而不会敬我。

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我们是小学老师,每天都会面对这样或那样的意外,有时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我们会面对什么局面,当然有好的,也有不好的。面对好的、开心的事情,我们也会随之激动,开心;而面对不好的、

不开心的事情,我们的心情也会随之低落,可以说我们心情的好与坏,从表面上看,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我们的学生身上,可是仔细想想,其实问题都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处理事情的方式决定的 。

总之,我们不要事事斤斤计较,不要嫉贤妒能,不要心胸狭隘,让我们都做一个有胸襟的大气老师!

推荐第4篇:——《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读《致青年教师》有感

客都小学梁玉娟

精彩句段:

1、《珍视我们的专业》

对受教育者而言,每位教师承担的教学只占他一生学习经历中的一小部分。在那样一个阶段,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应当高于学生,非此不足于为师;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阶段,教师应当表现得比学生更善于学习,因为“教会学”也是他的专业技能。在短短几年的教学中,教师有可能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因为他的风格,因为他的专业素养,因为他的教学素质——当然还会有一种可能:因为他的不学无术。

我想到,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这或许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有不同的阐述。它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在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教师的进德修业应当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终止。当然,作为一盏灯,他未必需要一直亮着;但是在他亮着的时候,他有可能是耀眼的,夺目的,即使只有一丝光亮,也能照亮学生走过一段路„„ 进德修业是个人的事,是自觉的追求,对一个劳动者来说,专业素养样是他安身立命之本;而对一名现代教师而言,持续的学习将使他保持精神的高尚,支持自己作为一个文明人的操守。

2、《不是活泼,是缺乏教养》

作为教师,一旦有粗俗的行为,他在学生面前就很难有威信。教育者缺乏文明素养,他的学生就可能粗俗。中国的教育根本不输在硬件上(至少城市是这样)。在教育理念,具体到教师素养方面,我们可能比文明国家落后一个世纪。

3、《说学生听得懂的话》

简单的常识,往往也要我们用一生的职业生命去体验,即使我们在从业之初就知道的规则,可能也必须在长期的实践中才能真正领悟。

医学家奥勒斯在他的《行医的金科玉律》中认为:“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职业。”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育。

4、《做个有胸襟的教师》

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

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样高远。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的心灵,建造精神家园。人生中能遇上胸襟辽阔的教师,学生自然“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

5、《你愿意到我的办公室来玩吗》

教师的粗俗,一定会以各种形式传给学生,学生时代学到的一切,都会渗入他们成人

之后的生活中,教师今天这样粗野的对待他,在未来的年月,他也有可能这样对待别人。

6、《力戒浮躁》

浮躁之风一旦传给学生,祸害无穷。作为教师,岂可不慎!

7、《不能让学生认为我们不认真》

我宁可让学生认为我的水平差,也不愿意他们认为我不认真。基础教育主要是为了培

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水平不够,可以慢慢提高,但是教学态度不端正,会影响学生的习惯养成。教师必须时时刻刻约束自己的教育行为。

8、《教师仪态也是“范”》

凡是过犹不及,教师要内外兼修为好。

9、《教育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常识》

我半生做教师,越来越感觉到,我们日常工作中所做的一切,不过是遵守常识。当然

即使是常识,也需要学习,也需要发现,也需要维护。

10、《凝望前辈站立的姿态》

一个时代过去了,杏坛上留下无数平凡的身影,我仿佛仍然看到他们弹拨生命的弦歌,为一代代学子斫出生路。他们的姓名永远活在一批人的生命里,也镌在教育的史册上。作为教师,我们将以什么样的姿态站立在讲台?我将给自己的学生留下什么样的记忆?——我想,如果我能这样我去思考,去工作,至少,我将站得比现在高。

在读书中提升自我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一本好书就如同一位挚友,和书交流就是同大师对话。生活中感到迷惑时候,他们会用自己的阅历与智慧引领我们该如何前行;工作中感到疑惑的时候,他们会用自己的经验启发我们如何去学习,让我们学会用知识克服困难,走出迷津。“精读一本好书,点亮一盏心灯”,寒假期间我拜读了《致青年教师》一书,让我受益很多,感触颇深。 《致青年教师》一书以其新颖、独特的风格呈现在我们面前,能立马抓住我们读者的心。书中有很多宝贵意见能让我们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少走很多的弯路。作者以平易的语言,将那些典型、生动的案例娓娓道来,在工作中给我们以启示,在生活中给我们以指引,在阅读时就如同与一位智者在促膝交谈。有人说结缘教育是一生的幸福。然而,我却无数次在内心抵触,自怨,总找不到身为一名教师的幸福感。在边读《致青年教师》一书的时候,我边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与思想,却不由的有些汗颜。是啊,在现实的生活与工作中,我有很多地方都与作者对青年教师的期待相距甚远。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只是一味地专注于适应工作环境,在被动中提高着自己的教学和业务水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根本就没有更深层次的规划,而在这本书中,每一篇文章无不折射着作者的教育观和人生观。书中从“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六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与案例,阐述了青年教师应该具有的理想和教育素养。读完本书真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心中在细数着自己的感触与收获.在生活中我们能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在读《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一文时,当作者谈到“我们教育孩子们成为人,我们自己首先必须是情感正常的人,所以,当无法抑制自己的的激动和伤感时,就让我们的眼泪流出来。”在生活和学习中,用我们的情感

去敲击学生的心弦,能让他们发生转变,甚至能影响他们的一生,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在教育教学中要用我们的胸怀去包容学生。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当好学生们领路人,我们还要拥有一个博大的胸怀。因为教师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一位优秀教师的心境,就如同大海一样辽阔,如同长空一样高远。只有教师的心胸博大,那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学生的乐园;他所教的学生,才会愉悦的开垦自己的心灵。往往一次不经意的包容,足以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教师胸怀博大,学生自然就“大气”。老师的一言一行

都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不能事事斤斤计较,不能嫉贤妒能,不能心胸狭隘。我们不妨也做一个“肚里能撑船”的老师,做一个有胸襟的大气老师,这难道不是一种艺术吗?

教育教学中还需要用我们的博才多识去熏陶学生。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做一个专业知识和能力很强的老师。工作中只有爱我们自己专业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而优秀教师一定是一个与书为友,勤奋好学,博才多识的人。只有这样,我们心里的底气才足,我们也才能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为学生照耀他们的人生之路。现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很多,很快,知识面很广,兴趣很多,如果我们老师还停留在原来所学的知识层面上,不多一些一技之长,那就会变成我们自己与学生不合群,从而被学生所疏远,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我们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应当远远高于学生,还要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十八般武器,不需要样样精,但起码能通一些。在当前新大课改的形势之下,我们老师更应当表现得比学生善于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用我们的智慧照耀学生面前的道路。

书中没有黄金屋,书中没有颜如玉,书中有的是我们成长中所需要的养分。读书会让我们成长为一个内心充满智慧的人,一个拥有健康心理的人,一个具备健全人格、正直善良、有理有节的人,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推荐第5篇:《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这段时间读了吴菲先生先的一本书《致青年教师》,全书共分六辑“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共计85篇文章。读完这些用心灵浇注的文字,仿佛和智者经历了彻夜的长谈,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个境界。

怀揣梦想和激情,走上教学的工作岗位。在两年的实际教学中,我认识到只有热情的教学是不完美的,要想对职业生命负责,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就如吴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为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教育是一份美丽的事业,她呼唤人的理性追求,呼唤建立美丽的人格。朴实的工作态度和发自内心的话语,就像把一粒种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潜心耕耘,就会开出智慧之花。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教师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他那一个个精彩动人,朴实无华的故事,让我从中学会了很多。教师的言行举止一定会影响学生,所以教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用真情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孕育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我还是学生的时候,特别喜欢听老师讲他们的真实故事,那不仅是经验的交流,更是情感的交流,无形中都牵动着我们的心。作为一名老师,同时也是一个普通人,我们有思想,有情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比起语言的教育,更好的方法也许就是真实的袒露教师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感染学生。

二、教师的心中没有阳光,学生的心灵上就有可能添上一份阴暗。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有很强的向师性,他们会向老师学习,包括教师身上的不足也一并吸收,给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的心理,很重要。这是一种生活的氛围,当我们身边人总是处于一种忧郁的状态,我们自己的心情也会受影响,更何况是学生,他们还不具备完全判别好坏的能力,更应该给他们一个优良的环境。。

三、说学生听得懂的话。说学生听得懂的话在教学上尤为重要,当我发现一个问题提出后,很多学生没反应,这时我会想到我的教学语言是否有问题?学生的成长需要我们的耐心和勇气去实现,如果我们每次和学生接触,都能考虑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考虑到他们人格的养成,关系到他们个人的生命价值,我们可能会更加注重我们的语言表达,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

四、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自己的专业发展,好多事,都不要急。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并不是和书上说的追求称号,追求赛课,刚开始工作,总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

能看到学生的进步,殊不知,学生的成长是慢的过程,对于任何常识的接受也会有自己的思考,甚至需要一个漫长的接受过程,教育是“慢”的艺术。对待自己的成长,总希望自己不断的充电,能有所进步,能较快的胜任自己的工作。而自己的发展也是需要时间的,很多事都不能急,看到这里,我的心似乎变得舒缓些。好的教育除了有智慧,还在于有耐心,平静的等待。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可以想的更多。教育是理想者的事业,教育要培养理想。试着在心里装下学生的心,每时每刻的关注和努力,关注小事,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教育无小事”,“生活即教育”,一位优秀的教师站在学生面前,无需讲话,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他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想、气质和未来。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理解到,自己需要修炼的是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东西。

之于“青年教师”,“青年”说明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去思考,去理解,去实践;“教师”说明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说明要努力超越,以至拥有精湛的传授技巧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该负责,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自己的专业发展。自己教育教学业务的锤炼,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价值的展现。学校为青年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艺精湛的师傅,团结友好的团队。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吴非老师的文字,让我在平实的语调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教育。我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

推荐第6篇:《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是吴非告别讲台之作。在书中,作者与青年教师促膝谈心,将30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与教训和盘托出。该书40余篇随笔文章,涉及青年教师工作与生活的诸多方面。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致青年教师》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致青年教师》读后感1

翻开《致青年教师》这本书,我不禁被他的目录吸引了,“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不要因为这样的话而自得”、“我是来欣赏同行的”“愚蠢者的“苦干””……一个个独特的标题就这样把我带进了这本书里。书中平实的语言,真实典型的案例,非常贴近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读后感觉受益匪浅。

读完后,就如同说的是自己的事一样。同时也为我们指出了许多误区和错误。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明白了教师的胸襟能够影响学生的气度,也让我明白了我们现在从事的是教育,它的特征是慢。同时我也知道了如何让学生喜欢我的课,课前紧张是正常的……等等许多往日困在我心里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读着这本书我也时常反思我过去的教学生活,现在想想当时的我除了缺教学经验外我还真的做着愚蠢者的“苦干”。再想想我现在的教学我更重视学生了,教学过程也流畅了。这些经过挫折而得到的经验跟书中所说的不谋而合。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当我们碰到难教的学生时会急,当孩子听写词语老是错误时,我们也会急,甚至有时会责骂他们。在《不要急》中,吴非老师告诉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慢”,教育教学是“慢”的教育。对学生的教育,不是捏泥人,不是想捏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也不是即刻就能完成的。

我们经常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的习性会不自觉的影响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行为直接对学生起了一个示范。就像吴非老师在《不能忽视的教育细节》中指所说:因为工作繁重,事务庞杂,许多教师的案头总是堆满了各种东西。如果摆放有序,关系不大;如果既杂且乱,学生看到了,他对自己的杂乱无章也会变得无所谓。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教师常常是榜样。看到一些青年教师注意办公桌的整洁,书本摆放整齐,私人物品和办公用品位置安排恰当,学生对他们的教学自然会多一份责任感。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决不能在教学的同时忽略了一般的细节,特别是作为一名特教教师更是如此,因为聋哑学生的模仿能力更强,我们特师的教养对聋生的影响力会更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碰到难教的学生时会急,在我们面对聋生听不懂、学不会的时候更容易急。在《不要急》中,吴非老师告诉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慢”,教育教学是“慢”的教育。对学生的教育,不是捏泥人,不是想捏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也不是即刻就能完成的。是呀,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群残疾的孩子,我们不能看到他们未来的样子,但是我们可以想象,我们能给他们的只有爱心,耐心,对我们的孩子实施持之以恒的教育。

“教育无小事”,“生活及教育”,一位优秀的教师站在学生面前,不需讲话,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他能教给学生比知识重要得多的,是思想,是气质,还有未来。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理解了,我现在需要修炼的是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东西。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2

《致青年教师》是吴非老师的告别讲台之作,他把他30多年的教育经验倾囊相授,对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细致地解答,对大家在教学中可能忽视的一些细节进行叮嘱,最主要的是希望青年教师们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要放弃教育良知,做一些有益于这个民族,有益于家庭,有益于学生的事。

这本书吴非老师通过“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这几方面结合自己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事情、案例阐述了青年教师应具有的理想和素养。特别是每一个章节前面短短的几句话对我的感触最大。现摘录如下:

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能发光,一直在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教师的进德修业应当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终止。

如果上课可以不用课件,尽量不要用。教师在黑板上写字,是一种文化熏陶。如果所有的教师都依靠电脑上课,我们有可能逐渐失掉母语教育的绝好传统。你注意到学生作业的书写吗?他没有从教师那里得到书写的示范。

教师心中没有阳光,学生心灵就有可能添上一分阴暗。

然而,一名在辛勤工作的愚蠢的教师,他的破坏作用就大得多。他不聪明,本不是他个人的不幸,而当他通过辛勤的工作,把一百多个原本可以变得聪明的学生教育得和他一样愚蠢时,教育的不幸就出现了。因为他越是“辛勤工作”,他的学生越是摆脱不了他。

学生在青少年时代读什么书,思考什么样的问题,将决定一生的精神高度。教育要让学生追求诗意的人生,不仅需要诗,还应当有琴声,有树,有虹,有梦。

有位理科教师对我说,他上小学时,数学学得一塌糊涂,可是每次作业做错,老师批改时用红笔打叉,——那个叉叉都很小,稍微大意一点还看不清呢;而如果做对了,老师笔下的那“钩钩”可就是大大的了。

我半生做教师,越来越感到,我们日常工作中所做的一切,不过是遵守常识。当然,即使是常识,也需要学习,也需要发现,也需要维护。

我做教师多年,每次给学生写评语或是推荐信,最不愿意写的短语就是所谓“刻苦学习”。但是很多家长却特别在意评价中有没有这个“刻苦学习”,好像不写上这一句他的孩子品格就有缺陷似的。

我看过一些青年教师死记硬背学生的生日,他们很想让学生在生日那天收到老师的短信或是问候。动机很好,但我认为这样做可能多余。爱自己的学生,教会他们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心他人,培养仁爱之心,可能更为重要。

任何职业都有都有危险,教师工作也不例外。说起来好像有点玄乎,但这种危险性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的教育中。

我在病中,想起一个又一个学生的面容,感叹生命的短暂,同时也赞叹生命的美丽。我感谢上天让我有机会认识这些美丽的生命,让我感受他们的仁爱和贤德,让我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让我知道职业的使命与荣耀,让我敬重生命中的永恒。“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这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这是吴非老师一贯以来的追求,是他对青年教师的期待,也该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只有教师自己敬重自己的职业,自觉进德修业,才会真正拥有职业幸福感。而只有拥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他才会更像一个教师。真正的发自内心地喜欢吴非老师的这个词——“负责”,而不是常见的“热爱”。没有道理要求每一个职业人都热爱自己的岗位,但是“负责”却是从事每一项职业的前提。

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呢?。在吴非老师的笔下,我们欣喜地找寻到了最佳捷径:教师要做一个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只有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才能让自己的教师生涯永葆创造激情和理想追求。

教师这个职业,特别是特殊教育教师这个职业,让我们更好的懂得了爱,体会了爱,体会了温暖,体会了教师的酸甜苦辣。亲爱的老师们努力吧,一切的一切总会有快乐的收获。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3

当我利用一周的时间读完《致青年教师》此书时,我不禁拍案叫绝。在书中,作者吴非通过一个个典型的案例,用其平实的语言引领我们感悟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这种精心的文字创设,实在令人折服。读吴非老师的文字,让我真正懂得:教龄、资历、经验,未必就意味着你是一个成熟、理性的教师!

书中《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一文中写道:“哭泣与落泪未必是软弱,因为你的悲天悯人,因为你的正义冲动,因为你的仁爱和幸福。屈原不畏死,不也‘长太息以掩涕兮’吗?鲁迅冷眼看世界,不也曾‘又为斯民哭健儿’吗?”作为教师,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应该有情感宣泄的时候,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当着学生的面流泪呢?教师是孩子们的指引者,我们应当引导他们认认真真地关注,并孕育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记得2008级二班的孩子们毕业前对我说过的那句话:“老师,和您分别的时候,我们都不准落泪。”我微笑着告诉孩子们:“我一定会落泪。那种情况下,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其中一个孩子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并且问我为什么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我激动地说:“与每位孩子相处了六年,这六年之间的情感,用文字都难以描述,何况是在现实中。你们马上就要离开我了,叫我无动于衷,我怎能做到呢?”毕业典礼快结束时,孩子们唱起了李侠老师编写的那首《情谊》之歌,我情不自禁地落泪了。孩子们与我分别时,使劲地拥抱我,也落泪了,而且久久不肯离去。一个人的阅读积累只有越丰厚,他的人生感悟力才会越强。教师的阅读经验、人生的情感体验一定对学生有极强的启示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爱、悲伤与失望,真实地坦露在孩子们的面前。

在《让学生追求诗意的人生》篇章中作者讲述道:“语文教育除了教学生能正确使用母语,还应当有更重要的目标,那就是在创造性地使用母语和发展母语文化的过程中,懂得爱,懂得美。如果没有这样的追求,语文学科也就不成其为基础学科。”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细细咀嚼一番,我觉得这段文字说得很在理。我们的教学不仅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了孩子们的长远利益及精神追求。岁月悠悠,光阴辗转。每一门学科的教学不要一味地为了考试。短短的学业路程中,我们不能让孩子们觉得脚步太沉重,心灵不快乐,更不能让孩子们再回首,就有沧海桑田的感觉。人生的意义,应该是心灵的富足,灵魂的怡然。请给孩子们的心灵更多轻松与自由的时间,抛弃那极度功利的教学评价标准,让孩子们在我们的教育引领之下,追求诗意的人生吧!

教师在和学生的接触中,必然会把自身的价值观传达给学生;如果为人处世违背了做人的基本常识,对生活中美好的人情熟视无睹,怎么能当教师?当校长?一开始有道德情感的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最不能容忍的是教育者的思想低俗与言行粗俗。这是《教师的人文素养比业务跟更重要》中的一段文字,从中我感悟到教师的思想、品德、才华、修养对于孩子们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在与孩子们交流时,那副宽容可亲的面容和心态会让他们觉得这是一件令人轻松愉快的事。孩子们面对这样的教师,更能倾诉心中的烦恼与梦想。

书末,作者在《让我回到童年》文章的篇末中说道:“孩子们本当有正常的童年,最好不要惊醒他们的梦想。做过梦的孩子是幸福的,珍惜梦想的孩子也会永远幸福。人如果过于现实,也就很容易走向猥琐。”想想看,如果我们每天都能与一群愿意给我们分享他们在家里喜欢玩什么玩具,看什么电视节目,玩什么游戏,读什么课外书籍、什么东西最好吃的孩子在一起,我们会不善待他们,善待自己吗?我们要清楚地明白:小小年纪就懂得生活的孩子是精致的。适当的环境教育,更能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及同情心,那是教师讲大道理也无法取代的。尽管我们教师已是成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失去的东西太多,但我们永远不要失去饱满的热情,无论是对待自己的事业还是对待家庭,都要拥有一颗善良的爱心。如果爱的暖流在心中不断地涌动,就能像甘泉那样滋润身边的孩子们及家人们。每天到校,我们都应用自己充满爱的笑容给予孩子们一份好心情,并用爱的魅力将教育教学工作干得出色,让我们的人生多一份快乐!

推荐第7篇:《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作者半生在学校,所见所闻,事事与校园有关,所思所想,事事难离教育,所以,本书是作者对教育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是为青年同行指引道路,期望他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少走弯路,节省学费!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致青年教师》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致青年教师》读后感(一)

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远。教师心胸博大,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的心灵,建造精神家园。人生能遇上胸襟辽阔的教师,学生自然“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

一般而言,有成就的教师,他当初的劳动和心血必定超过常人,他的努力,在于他肯吃常人不愿吃的苦,和他们的辛勤付出,只盯着他们获得的名利,人就有可能变得偏狭,焦急暴躁,心理阴暗,乃至妒火中烧。如果教师有这样的心态,他的工作情绪会大受影响,非但不会有什么成就,其庸俗作风还可能传染学生。

一位教师在专业方面能走多远。两位退休的理科名师说,从学科而言,语文教师的个人发展空间比理科教师大得多;因为他的思想情感体验远多于其他学科,他的想象力更丰富,创造的机会可能更多;如果他有出色的表达能力,他其的作用更大,特别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

进德修业是个人的事,是自觉的追求,对一个劳动者来说,专业素养是他安身立命之本;而对一名现代教师而言,持续的学习将使他保持精神的高尚,支撑自己作为一个文明人的操守。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二)

几年前就读过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此书篇幅很长,从不同角度讲述了教育的不同问题。吴非老师的确是一代大家,把近三百页的内容浓缩为一段话启迪我们,使我感触颇深: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是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能有“铸造”这样的词条。这本书至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暑假前,校长不惜重金购买了吴非老师《致青年教师》百余本,每人发了一本,让暑假阅读。当拿到书看到书名时,我想:自己工作十七年了,不算是刚上班的老师了?《致青年教师》这书是给刚上班的老师看的。然而,边读吴非先生的《致青年教师》,边反思自己的教师心态、教育行为,却不由怵然。很多地方,我都与吴非先生对青年教师的期待相距尚远。读先生的文字,真是受益匪浅。

书中拉家常式的语言,真实典型的案例,非常贴近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如和作者触膝相谈一样亲切。读起来竟然爱不释手!

这本书吴非老师通过“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这几方面结合自己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事情、案例阐述了青年教师应具有的理想和素养。

如在《做个有胸襟的教师》和《为什么你的学生缺乏气度》中,吴老师启发我们为了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心胸开阔起来。因为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师胸怀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的确,处在青少年期的学生最易受外界的影响和同化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势必影响学生的一生。现今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教会学生学会坦荡,心胸博大是最好的抵抗压力、调整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方法。社会上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正是一些心胸狭隘、封闭的人所为,可见,让我们都做一个有胸襟的大气老师影响我们的学生,对整个社会都是有着重要影响的!

教师要对自己的职业生命负责,对我的触动很大。联想到现在许多老师没有把教育当成事业,对教学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把完成任务当成目标,工作就是为了挣份儿工资,于是乎,工作处于被动状态,领导推一推,他就动一动,教学没有激情,更没有幸福感,这样的教师教出的学生又会怎样呢?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命负责,吴非先生说的多好啊,对自己的职业生命负责,就要对得起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多一份热爱,追求一种做教师的幸福感,在工作中勇于创新,上出一节节精彩的课,让学生徜徉于课堂的幸福中,同时自己也因精彩课堂而新鲜着、幸福着!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三)

当我利用一周的时间读完《致青年教师》此书时,我不禁拍案叫绝。在书中,作者吴非通过一个个典型的案例,用其平实的语言引领我们感悟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这种精心的文字创设,实在令人折服。读吴非老师的文字,让我真正懂得:教龄、资历、经验,未必就意味着你是一个成熟、理性的教师!

书中《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一文中写道:“哭泣与落泪未必是软弱,因为你的悲天悯人,因为你的正义冲动,因为你的仁爱和幸福。屈原不畏死,不也‘长太息以掩涕兮’吗?鲁迅冷眼看世界,不也曾‘又为斯民哭健儿’吗?”作为教师,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应该有情感宣泄的时候,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当着学生的面流泪呢?教师是孩子们的指引者,我们应当引导他们认认真真地关注,并孕育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记得20xx级二班的孩子们毕业前对我说过的那句话:“老师,和您分别的时候,我们都不准落泪。”我微笑着告诉孩子们:“我一定会落泪。那种情况下,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其中一个孩子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并且问我为什么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我激动地说:“与每位孩子相处了六年,这六年之间的情感,用文字都难以描述,何况是在现实中。你们马上就要离开我了,叫我无动于衷,我怎能做到呢?”毕业典礼快结束时,孩子们唱起了李侠老师编写的那首《情谊》之歌,我情不自禁地落泪了。孩子们与我分别时,使劲地拥抱我,也落泪了,而且久久不肯离去。一个人的阅读积累只有越丰厚,他的人生感悟力才会越强。教师的阅读经验、人生的情感体验一定对学生有极强的启示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爱、悲伤与失望,真实地坦露在孩子们的面前。

在《让学生追求诗意的人生》篇章中作者讲述道:“语文教育除了教学生能正确使用母语,还应当有更重要的目标,那就是在创造性地使用母语和发展母语文化的过程中,懂得爱,懂得美。如果没有这样的追求,语文学科也就不成其为基础学科。”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细细咀嚼一番,我觉得这段文字说得很在理。我们的教学不仅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了孩子们的长远利益及精神追求。岁月悠悠,光阴辗转。每一门学科的教学不要一味地为了考试。短短的学业路程中,我们不能让孩子们觉得脚步太沉重,心灵不快乐,更不能让孩子们再回首,就有沧海桑田的感觉。人生的意义,应该是心灵的富足,灵魂的怡然。请给孩子们的心灵更多轻松与自由的时间,抛弃那极度功利的教学评价标准,让孩子们在我们的教育引领之下,追求诗意的人生吧!

推荐第8篇:《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暑假我把吴非老师的《致青年老师》一书读了几遍,感触很深,我想把它与我们青年老师共勉。

在书的自序中看到“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的话时,有点受惊。因为我从开始教学至今还没想过如此深层次的问题,只是因为喜欢教书,喜欢面对一张张孩子们纯真的面孔,而走上教学的工作岗位。而在一个学期的实际教学中,我也认识到只有热情的教学是不完美的,对我的职业生命负责,我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就如吴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为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虽只读了短短几十页吴先生的书我自己心里就有许多感触: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可以想的更多。只有团结、正气、奋进的集体,才能鞭策我们的进步;只有积极、向上、阳光的形象,才能让我们有更多发展的机遇。我们青年,是真正要自觉起来维护这个集体,推动这个集体,实现集体凝聚的力量。然而,优秀集体的全面塑造,良好集体形象的建立,绝非旦夕之间、轻描淡写即可成就。它需要我们青年教师每个人每时每刻的关注和努力,需要我们关注细节,关注小事,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

很多青年教师选择教育更多的是为找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当做了教师,发现教师之苦之累远出乎自己的想象,加之经济大潮席卷下,对教育工作得过且过,内心里想着能跳出这一行,彻底翻身解放。然而这个身真那么容易就能翻的吗?不准备做教师,你准备做什么?考公务员?办公司做生意?竞聘做电视主持人?做一番深思后就会发现,这些梦想的岗位往往只是个梦想,这些梦想的存在除了继续干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再不能起到任何推动人生的作用。生气的时候也想随便做什么反正没做教师这么窝囊,上面有领导得罪不起,下面有学生稍一越界跟你人民来信。可气过之后还能怎样。不少青年教师就在这种目标混乱的无谓中长久徘徊,消耗自己最珍贵的黄金年华,及至过了浮燥岁月,安静下来了,却也再没有青春活力,再没有奋斗的勇气,一切就在表面的安逸中走向人生的尽头。这样一来,教育没做成什么,自己的生命也没做成什么。

阅读《致青年教师》之后,曾给予我前所未有的震撼。《致青年教师》全书共分六辑“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共计85篇文章。读完这心灵记录下的文字,我仿佛经历了一次洗脑,走进了教育的另一个境界。

推荐第9篇:《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趁着双休日,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书中通过一个个典型的案例和平实的语言引领我们感悟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非常贴近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如和作者促膝相谈一样亲切。边读着一篇篇精短的文章,边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不由怵然。

推荐第10篇: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易华荣 2011.01怀着激动的心境进入了新的学校,并参加了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培训。进修学校发了两本书,一本书《致青年教师》、一本是《好为人师》。随手翻开《致青年教师》,一下子我被他的目录吸引了,“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不要因为这样的话而自得”、“我是来欣赏同行的”„„一个个独特的标题就这样把我带进了这本书里。

通读一遍后真的感觉这本书没有那些高高在上的感觉,就如同书中说的就是自己的事一样。同时作者也为我们指出了许多误区和错误。感谢书本让我明白了教师的胸襟能够影响学生的气度。也让我明白了我们现在从事的是教育,它的特征是慢。同时我也知道了如何让学生喜欢我的课、课前紧张是正常的„„等等许多往日困在我心里的问题这本书差不多都为我解答了。

读着这本书我也时常反思我过去的教学生活,记得我刚工作的两年我的教育成绩可以说是极糟的。现在想想当时的我除了缺教学经验外我还真的做着愚蠢者的“苦干”。再想想我现在的教学我更重视学生了,教学过程也流畅了。这些经过挫折而得到的经验跟书中所说的不谋而合。过去我要求学生一天背单词,他们背不出就是训,就是罚。现在看来这是严重违反教育规律的,教育的特征是慢。有的时候学生的记忆力有限逼他们有时得到的恰恰相反。

《教师应当比别人“会学”》一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教师,我们是学者----是“古之学者必有师”中的“学者”。同时,又因为我们是“师者”,故而我们应当比一般人善于学习。其实,到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就看你持一种什么态度,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的智慧。是啊,可能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往往注重的是学生每一门功课的成绩,我们有没有真正把自己放到孩子中去,看看孩子们身上有没有我们教师所不会的,需要向他们学习的呢?比如说文中提到的作者去普洱二中新建的游泳池,非常羡慕。校长说:“我就想让每个学生都学会游泳。在云南这个地方,会游泳很重要。每次从报纸上级看到有人落水人们围观不救的新闻,我就想到,如果会游泳的人我多,就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如果中国的教育工作者都能这样务实地去思考,而不是花钱去装门面,我们的社会将少去多少难堪!是啊!人家是没有条件在创造条件,我们虽然没有现成的游泳馆,但是大学部是有啊,我们为什么不能积极参与进去,将他利用起来呢。说句不好听的吧,可能我们学校除了体育老师可能懂点相关的知识外,其它老师估计是以旱鸭子为主的吧。我们的学生每年都有一部分积极地去学,他们的目的不太一样,但我觉得除了可以锻炼身体外,另外就有又有了一样本事,如真遇到了什么危险首先是可以自救,其次还可以见义勇为,这是多么好的教育啊! 知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的老师估计也已经占到教师比例的百分之八九十了吧。教育前辈以此为证,对我们进行爱岗敬业之类的教育。于是我面对一些特殊的孩子,就会缴尽脑汁,想方设法试图马上转变他,比如说我们班一个叫文的同学,可以说撇下他之外32个学生操的心没有他一个

人的多,但仅管心没有少操,这孩子的毛病却一点没改,并且由原来的只打本班同学,发展到了打到更高年级去了,真是让人伤透了脑筋。当时我就对那句话产生了质疑,对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也有了挫败感。读了《的确有很难教的学生》一文,文中吴非老师认为用这一句话来衡量所有教师的工作本身就缺乏客观性。他的确有教师把一些被社会认为不可救药的孩子培养成合格的公民,但教育本身是科学,既是科学就不可能有“绝对”,不能用一些个别的现象作为全体教师工作的准则。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影响只是他们接受教育的一个很小的方面,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还会受到家庭的影响、社会的影响,既然我们不能把教育的成功归功于教师一人,自然也不应该把教育的失败完全归罪于教师,说到底,教师只是学生人生中的一个匆匆过客。如果我们把这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移用到其他领域,谬误肯定会显现出来,我豁然开朗,是啊,比如说如果把这句话移用到令我们尊重的医生身上的话,那就成了“没有救不活的病人,只有不会救医生”了吗?对于我们来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可以成为一个理想,成为我们工作的一种鞭策。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考虑学生能不能教好,而应该考虑自己有没有尽职尽责。

读完这用几十年的教学经验,用自己心灵记录下的文字,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一定的新的认识,“爱所有的孩子”,不是一句话,也不是只把注意力放在孩子们的成绩上,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培养创新能力的孩子。

第11篇:——《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诗意的教育---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每当听到这首歌时,心里满满的是感动与自豪,因为我很小的时候就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当一名老师,而我也终于如愿以偿。可是,相见不如怀念,当我真的如愿以偿成为一名老师时,曾经我给它加上的光环慢慢退去,我慢慢触摸到了他的真实,老师,成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学生家长的期望高、升学压力重,工作琐碎……所有的这一切已随着工作时间的日复一日的琐碎,重复,慢慢由当初的憧憬变成了现在的工作仅仅是我生活的需要,而缺少了当初的热情。我的指南针呢,我当初的憧憬呢?

幸好,我接触到了这本书——致青年教师。可笑的是一开始我并不待见这本书。我最讨厌那些板起脸来长篇大论的书了,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空空洞洞离题万里。然而,当我随意看到书的封面上的一段话时,我当初的憧憬又回到了浮现在眼前:

“我经常憧憬这样的图景:在早晨的阳光中,孩子们哼着歌向学校走去,有时能停下来看看太阳;学生能经常地向教室提出有意思的问题,课堂上经常能有愉快的笑声;中午,他们能吃上一份由政府提供的、全国城乡同一标准的营养餐;学生能保有自己的爱好,下午四点起,他们能在球场上奔跑呼喊,或者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在实验室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晚上,做完作业后,捧起一本诗集,轻声地读给妈妈听„„”

书的封底上,是我深情向往的至真至美的教育情节......是我最初魂牵梦萦的图景。于是,我慢慢的打开了这本书........

“心里要有阳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在《致青年教师》一书中,吴非老师的理想、诗意全然流淌于字里行间。

“尊重常识”——一些本该是常识的东西,现在却变得无比稀缺。看看吴非老师秉持的常识:教师不可以牺牲自己的尊严去取悦学生和家长;教师不是比赛,我们不需要战胜谁;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把学生的成长放在第一位;教师在黑板上写字,是一种文化熏陶;教师可以惩罚学生,但不要戏弄学生;我们是教育者,我们没有权利去申办学生;我们今天不可能准确地评价自己,而过高或者过早的自我评价必定自欺欺人;文明习惯不能靠惩罚的方式来培养„„一条条的摘录,对照自己的实际,有深刻反思、有恍然大悟,也有深深地羞愧,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通过吴非老师的提点,看到了问题的所在,为我们捍卫常识指明了方向。

“教师不是演员”。现实中有人把表演类比教育,鼓吹教师要像名角,一上台就满堂喝彩。吴非老师对此提出尖锐批评。教师非但不能像演员那样“表演”,更不能像某些名角那样完全不考虑观众,陶醉于自己的艺术阐释之中。名角登台,必有轰动效应;戏迷进入“忘我”之境,却不再思考杨贵妃为何醉酒,而只迷梅兰芳之身段与水袖。名角的任务是“演”,并没有义务鼓动观众“学”。所以教师不能把自己当演员。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进入有意思的境界,通过教学,让学生学到方法,发现智慧。

“不要急”——吴非老师告诫我们青年教师不要急,要力戒浮躁。在任何时候、任何人面前都不要自吹自擂,我们是老

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像我们这样的年纪,要敢于指定十年计划,沉潜十年,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不要老去想“出人头地”。多看看别人在做什么,多了解同行的思考,多看他们思维的长处。是啊,我们虽然有高远的理想,但是尽我们的能力和精力,可能一生只能做成有限的几件事,同时还要付出比较大的代价;而即使付出比较大的代价,或许这几件事业没有做到让自己满意的程度。我们队未来的期待应当肯定,但不能操之过急。静下心来想想我在追求什么?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当好学生们领路人,我们还要拥有一个博大的胸怀。因为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原。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心灵;所以说,教师胸怀博大,学生自然就“大气”。这其实跟我们常说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是一个道理。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不能事事斤斤计较,不能嫉贤妒能,不能心胸狭隘,我们不妨也做一个“肚里能撑船”的老师,做一个有胸襟的大气老师。

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做一个专业知识和能力很强的老师。一个连自己专业都不爱的老师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而优秀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开关”就在自己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 我们要想当一盏不灭的灯,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充电,才能使这盏灯一直发光。所以,我们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应当远远高于学生,非此不足以为师,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阶段,我们老师应当表现得比学生更善于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要学生面前的道路。

教育要让学生追求诗意的人生,不仅需要诗,还应当有琴声,有树,有虹,有梦......

第12篇:读后感致青年教师

你这不是在自杀吗

——读《致青年的建议》有感

兴化市大垛中心校徐连云225731

这学期有幸结识《致青年教师》一书,如得挚友,倾谈下去,不由心头一震,扪心自问:你这不是在自杀吗?

照本宣科经年累月,备课上课皆取他人真经,不愿也没这个主动意向去自我创造,更不必说探寻教学的艺术,挖掘教学的美。这样平平庸庸、碌碌无为的生命(包括我本人)一直在走程式化的道路,“明日复明日”,结果蹉跎了本应出彩的青春。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很多人的生活状态。为此,他们可以强行地辩称“自古以来,你见过的大人物有多少能颐养晚年?”他们可以伟大地呼号“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于是得过且过,寒号鸟式的人生成为众生顶礼膜拜的金字招牌。

都说吸烟有害健康,形同慢性自杀,可是世上的瘾君子又少了多少?“可不是!危言耸听,唯恐天下不乱。”“全国的税收还在指望着呢!”这样的声调不绝于耳,附和之音比比皆是。做平庸的教师即如吸烟,虽不会病入骨髓,但职业的危险性已在生根萌芽,如温水里的青蛙,处之险境而不觉„„

“教师不能再以为自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我们想要去拯救别人的灵魂,就必须先拯救自己。”吴非老师的“无事生非”,犀利睿智、一针见血。 而且时下出现了很多杂声,颇为刺耳,正应证了吴非老师的先见之明。

“忙,没时间。”

没时间备课写稿,忙下载啊忙模仿。没时间批改作业,忙家常啊忙掼蛋。每天忙得热火朝天,忙得腰酸背疼,忙得忘乎所以。胡锦涛、温家宝那还叫忙?后面跟着一大堆秘书呐!鲁迅、茅盾那还叫忙?连时间都挤得出来那能叫忙?„„ 你忙杀了自己。

“考这点分数,吃蛋过年啊?”

唯考试论英雄,其余不值一提。“时下最令人痛心的,莫过于除了考分,学生什么也不关心。”吴非老师不愧深处教育一线多时,对教育弊端洞若观火,火眼金睛。不问你拾金不昧,不问你扶危济困,不问你多才多艺,不问你勤劳能干,只问一声:考了多少?有这样的教师就有这样的学生。你杀了学生的同时,也杀了自己。

“少玩点,就死啊?”

学生玩过了,也说不上玩物丧志,却无心教育。少则轻描淡写,棒槌学生,下次注意;多则捎带家长,屁颠屁颠。并不刨根问底,抓住问题的源头。浮躁的心坎上装置漠然,不耐烦,麻木不仁„„“教育的特征是‘慢’,像种庄稼,只不过农业周期一般以年为度,而人的成长和发展,可能更像树木的生长,需要更长久的年代。”吴非老师一语中的,可我们这些颇负责任的老师还是希望大跃进,以希望为借口,粗暴教育„„你棒杀了自己。

置身其中自杀成瘾,无意反思,反而自得其乐。“君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你而死。”有没想过你没杀学生,学生却因你而“死”?说到害己及人,你还能稳坐钓鱼台,只管自家门前雪吗?细节里见真章啊,何不管理好自己的人生,经营好自己的未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救救自己,也“救救孩子”吧。

第13篇:《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是吴非老师的告别讲台之作,他把他30多年的教育经验倾囊相授,对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细致地解答,对大家在教学中可能忽视的一些细节进行叮嘱,最主要的是希望青年教师们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要放弃教育良知,做一些有益于这个民族,有益于家庭,有益于学生的事。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致青年教师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致青年教师读后感一:

《致青年教师》这本书不像有的教育理论书籍一章章地说些空洞的理论,而是由一篇篇的短文连缀而成。全书分成六辑。每篇文章也就千字左右,最长的一两篇也不过两三千字。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教育散文集或者教育杂文集。所以,读这本书并不感到累。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是花自己大块的时间去读,而是利用自己的零碎时间去读的,大多是“车上、枕上、厕上”的时间。

当我读完这本书以后,有了一种要将这本书推荐给学校的老师和领导的冲动。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本书触动了我,引起了我的思考。读教育理论书籍很多时候给人的感觉是晦涩难懂或者是说教的印象和感觉,但是读这本书给人不一样的感觉。我以为一本好书不是故弄玄虚,让人难懂,也不是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而应该是一本有思想的书,能引起读者思考和反思的书。这样的书才能发出启迪智慧的力量。无疑,王老师的这本书是这样的一本能引起人反思的好书。这是它给我留下的印象。

王老师所记叙的主要内容是发生在自己或者身边同事身上的教育的大事小事或者现象。伴随这些现象往往是我们通常的做法,然这些做法是否是尊重学生的,是否是符合教育规律的?王老师从他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读着王老师娓娓道来的文字,让我不自觉地想起自己的教育实践,王老师所述的现象,在我的教育实践中到底有没有出现过!一页页地读,也跟着反思。读完全书,掩卷而思,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天天喊在口头上,写在墙上的“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很多都是徒有虚名的口号而已,并没有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王老师的教育实践,看得出他是在努力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尊重教育的规律。和王老师相比,自己还相差的太远,自己要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努力做一个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尊重教育规律的老师。

在书中,王老师说,“教育工作,不过是依据常识并教会学生遵守常识,学会学习并养成好习惯。”他用事实证明了他所说的话。他还说,教师要有悲悯之心……我以为说的都很在理。一名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老师,如果没有悲悯之心,恐很难教出一群知书达理又善良的学生。

王老师的书中还有许多好的思想和精辟的议论与阐释,但是因为自己断断续续地读完全书加之自己的水平有限,实在难以将书中精华用简练的文字全部表达出来。

这本书的名字,王老师将它定为《致青年教师》,我想这是王老师的谦虚,选择了初入行的青年教师,希望能给他们刚刚开始的教育教学生涯有些指导和参考价值。我是一名有着十多年教龄的教师,从绝对年龄上说,我也还是一名青年教师,但是,就我个人读完这本书的感觉,它不仅仅是适合青年教师读的书,他还适合其他所有的教师以及管理教育的领导和政府官员阅读!

当我打开《致青年教师》,在书的自序中看到“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的话时,有点受惊。因为我从开始教学至今还没想过如此深层次的问题,只是因为喜欢教书,喜欢面对一张张孩子们纯真的面孔,而走上教学的工作岗位。而在一个学期的实际教学中,我也认识到只有热情的教学是不完美的,对我的职业生命负责,我必须提

职业素质,就如吴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为思想者,学者,实践家。

虽只读了短短几十页吴先生的书我自己心里就有许多感触: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可以想的更多。只有团结、正气、奋进的集体,才能鞭策我们的进步;只有积极、向上、阳光的形象,才能让我们有更多发展的机遇。我们青年,是真正要自觉起来维护这个集体,推动这个集体,实现集体凝聚的力量。然而,优秀集体的全面塑造,良好集体形象的建立,绝非旦夕之间、轻描淡写即可成就。它需要我们青年教师每个人每时每刻的关注和努力,需要我们关注细节,关注小事,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

一、要树立服务意识因为真正良好的教育一定是具有服务精神的教育。

服务不仅仅是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种奖品和一句赞扬,真正的服务应该在课堂。比如:你是否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了;课堂上是否关注每一位学生了;你为学生提供学习方式了没有?学生这节课有发展吗?这种隐性的服务理念应该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服务。

二、要学会感恩只有具有感恩意识的人,才具有奉献爱心的精神。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感谢社会给予我的这个崇高而又伟大、稳定而又令人羡慕的职业。教师令所有人敬佩。

第二,要感谢在各个岗位上做奉献的纳税人,无论是工人还是个体劳动者。既使他们起早贪黑,生活无着落,也在为我们提供着经济保障,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教育他们的子女。

第三,要感谢我们的学生及其家长,因为教育的产品是服务而不是学生,而购买这个服务的是家长,家长是学校的上帝。而消费者才是推动产品不断更新和质量提高的最强大的动力。所以,感谢家长,因为他们的选择,我们的工作才多一份安定,少一份危机;因为他们的选择,才为我校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基础。

第四,要感谢我们的同事及生活在你周边的每一个人。

三、学会学习,学会读书教师是最需要读书的职业之一,教师要教好书就必须多读书。

魏书生初中毕业,却达到了融合贯通左右逢源的境界,培养他的是书籍;李镇西在被问及为什么有这样的成就时说:我就是比别人早读了一些书,多读了一些书;苏霍姆林斯基更是认为,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读书,能够改变教师教育匮乏、苍白的状态,才能“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才能妙语连珠,引经据典;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把阳光散布在别人心里;读书,能够使教师思考人生,改变孤独、麻木、灰色的人生状态,才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层次,才能赋予课堂激情和智慧,才能赋予课堂荡气回肠的艺术魅力,才能不用再谈“职业倦怠”。

四、关注细节“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我们行为永远的准则,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考虑孩子们投在我们身上的目光,应该考虑我们该给孩子们展现些什么。

我们应该关注我们言行中的细节:表现出我们的激情,因为激情不仅会被感染,而且是一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展现一种好的态度,表现出你的喜爱、关心和尊重,因为态度是会影响的。我们的事情别总让学生做,因为孩子们是有思考的:自己的事情不是自己做吗?我们会着装整洁、得体、精神,言谈、举止文明,因为孩子们是会观察和欣赏的。升国旗时我们会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因为孩子们也关注你的热爱和信仰。他们有了信仰,我们才好教育。我们一定不会在教室和学生集会场所吸烟,接打手机、喧哗,更不会随地吐痰,乱丢杂物;一定会遵守交通规则;更会保持办公室整洁。因为公共卫生、公共秩序的维护,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是会跟我们学的。我们是能够尊重学生人格的。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和孩子们的尊重是相互的。随手关灯、随手关紧水笼头是不难的,节约纸张、爱护教学工具是自愿的,我们节约的习惯是带给孩子们最朴素和最美好的礼物。遵守时间,遵守诺言。我们对规定和允诺的实现,带给孩子们的将是一生接人待物最厚重的体验。

五、锤炼业务说我们是“青年教师”,“青年”说明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也说明我们有精力去学;“教师”说明要传授知识,更说明我们需要有更精湛的传授技巧和更高超的教育艺术。

我们青年教师应该对自己负责。作一个青年教师每时每刻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自己教育教学业务的锤炼,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价值的展现。我们经常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老年教师中多数人对工作的发自内心的热情和丰富的业务经验;但又不满足于同他们的竞争——作为青年人有理由对业务的质量有更高的追求;业精于勤荒于嬉,我们会时刻警惕容易在自已身上滋生的颓废与懒散,永远没有满足之时,就因为我们还年轻,我们的教学还没有尽善尽美,我们需要更多的锤炼。我们会备好每节课,参与好集体备课。我们的从容和自信,反思和提高,都来源于这里。我们会互相多听课,青年教师杨恒奇说过:“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鲜剂’”,由人及已会很有收获。我们会关注孩子们的每一本作业,因为他是孩子们学习收获的晴雨表。我们会尝试着改变,让我们的教学方式逐渐让孩子们喜欢,让我们的教学成果更加丰硕。

在《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这篇文章里,吴非老师说我们教育孩子们成为人,我们自己首先必须是情感正常的人,所以,当无法抑制自己的的激动和伤感时,就让我们的眼泪流出来。不由得想起一次课堂上,由于几个男学生的故意捣乱,我停止正在进行的课,对学生讲我的求学经历,希望能够感动他们,由于感情过于投入,边讲边流泪,事后觉得自己过于幼稚,竟然在学生面前流泪。读了吴非老师的这篇文章之后,想想:是啊!我们也是普通人,我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需要有情感宣泄的时候,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当着学生的面流泪呢?

作为老师,我们要做一个有真情实感的老师。说实话,面对学生,我笑过,也哭过。我曾为学生那纯洁善良的心灵感动得流泪,也曾为他们中一些同学的不争气而伤心落泪。事后,我常埋怨自己太没出息,感情太脆弱,但看了吴非老师这篇文章后,我明白这是我真情实感的流露,是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作为教师,就是教学生做一个有真情实感的人,而不是一个对任何人和任何事都漠不关心、无动于衷、冷眼处之的人。如果我们教出的学生都是冷血动物,那么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我认为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所以,作为老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该是引导学生去关注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发现真善美的引导者。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当好学生们领路人,我们还要拥有一个博大的胸怀。因为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原。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心灵;所以说,教师胸怀博大,学生自然就“大气”。这其实跟我们常说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是一个道理。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不能事事斤斤计较,不能嫉贤妒能,不能心胸狭隘,我们不妨也做一个“肚里能撑船”的老师,做一个有胸襟的大气老师。

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做一个专业知识和能力很强的老师。一个连自己专业都不爱的老师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而优秀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开关”就在自己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我们要想当一盏不灭的灯,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充电,才能使这盏灯一直发光。所以,过去我们那种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就得有一桶水的观点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一桶水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现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很多,很快,知识面很广,而知识更新的又是如此之快,如果我们老师还停留在原来所学的知识层面上,我们迟早会被淘汰。所以,我们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应当远远高于学生,非此不足以为师,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阶段,我们老师应当表现得比学生更善于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要学生面前的道路。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二:

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远。教师心胸博大,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的心灵,建造精神家园。人生能遇上胸襟辽阔的教师,学生自然“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

一般而言,有成就的教师,他当初的劳动和心血必定超过常人,他的努力,在于他肯吃常人不愿吃的苦,和他们的辛勤付出,只盯着他们获得的名利,人就有可能变得偏狭,焦急暴躁,心理阴暗,乃至妒火中烧。如果教师有这样的心态,他的工作情绪会大受影响,非但不会有什么成就,其庸俗作风还可能传染学生。

一位教师在专业方面能走多远。两位退休的理科名师说,从学科而言,语文教师的个人发展空间比理科教师大得多;因为他的思想情感体验远多于其他学科,他的想象力更丰富,创造的机会可能更多;如果他有出色的表达能力,他其的作用更大,特别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

进德修业是个人的事,是自觉的追求,对一个劳动者来说,专业素养是他安身立命之本;而对一名现代教师而言,持续的学习将使他保持精神的高尚,支撑自己作为一个文明人的操守。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三:

几年前就读过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此书篇幅很长,从不同角度讲述了教育的不同问题。吴非老师的确是一代大家,把近三百页的内容浓缩为一段话启迪我们,使我感触颇深: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是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能有“铸造”这样的词条。这本书至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暑假前,校长不惜重金购买了吴非老师《致青年教师》百余本,每人发了一本,让暑假阅读。当拿到书看到书名时,我想:自己工作十七年了,不算是刚上班的老师了?《致青年教师》这书是给刚上班的老师看的。然而,边读吴非先生的《致青年教师》,边反思自己的教师心态、教育行为,却不由怵然。很多地方,我都与吴非先生对青年教师的期待相距尚远。读先生的文字,真是受益匪浅。

书中拉家常式的语言,真实典型的案例,非常贴近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如和作者触膝相谈一样亲切。读起来竟然爱不释手!

这本书吴非老师通过“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这几方面结合自己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事情、案例阐述了青年教师应具有的理想和素养。

如在《做个有胸襟的教师》和《为什么你的学生缺乏气度》中,吴老师启发我们为了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心胸开阔起来。因为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师胸怀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的确,处在青少年期的学生最易受外界的影响和同化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势必影响学生的一生。现今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教会学生学会坦荡,心胸博大是最好的抵抗压力、调整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方法。社会上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正是一些心胸狭隘、封闭的人所为,可见,让我们都做一个有胸襟的大气老师影响我们的学生,对整个社会都是有着重要影响的!

教师要对自己的职业生命负责,对我的触动很大。联想到现在许多老师没有把教育当成事业,对教学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把完成任务当成目标,工作就是为了挣份儿工资,于是乎,工作处于被动状态,领导推一推,他就动一动,教学没有激情,更没有幸福感,这样的教师教出的学生又会怎样呢?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命负责,吴非先生说的多好啊,对自己的职业生命负责,就要对得起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多一份热爱,追求一种做教师的幸福感,在工作中勇于创新,上出一节节精彩的课,让学生徜徉于课堂的幸福中,同时自己也因精彩课堂而新鲜着、幸福着!

第14篇: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暑假期间,我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致教师》。书中平实淡雅的文字,真实形象的案例,非常贴近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读后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致教师》全书教育我们要做个有胸襟的教师,对学生不要着急、心里要装着学生等。读完这些用心灵浇注的文字,仿佛和智者经历了彻夜的长谈,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个境界。

在这些年的实际教学中,我认识到只有热情的教学是不完美的,要想对职业生命负责,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读了于老师的书后,我进一步认识到教育是一份美丽的事业,她呼唤人的理性追求,呼唤建立美丽的人格。朴实的工作态度和发自内心的话语,就像把一粒种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潜心耕耘,就会开出智慧之花。教育是理想者的事业,教育要培养理想。高贵与卑微的距离也许只有一步,这就是能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教育者的尊严。试着在心里装下学生的心,有些事,尽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明确的态度,从小培养孩子尊重、敬重的意识。作为教师,要自觉维护教师的集体,推动这个集体,实现集体凝聚的力量。每时每刻的关注和努力,关注小事,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教育无小事”,“生活即教育”,一位优秀的教师站在学生面前,无需讲话,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他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想、气质和未来。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理解到,自己需要修炼的是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东西。

至于“青年教师”,“青年”说明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去思考,去理解,去实践;“教师”说明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说明要努力超越,以至拥有精湛的传授技巧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负责,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自己的专业发展。而且每时每刻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自己教育教学业务的锤炼,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价值的展现。

为什么你的学生缺乏气度》中,吴老师启发我们为了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心胸开阔起来。因为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师胸怀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的确,处在青少年期的学生最易受外界的影响和同化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势必影响学生的一生。现今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教会学生学会坦荡,心胸博大是最好的抵抗压力、调整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方法。社会上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正是一些心胸狭隘、封闭的人所为,可见,让我们都做一个有胸襟的大气老师影响我们的学生,对整个社会都是有着重要影响的!

吴非老师的文字,让我在平实的语调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教育。我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但愿我会做好!

第15篇: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读一本书,是一次心灵的旅程,一次自我的升华,一次丰富的收获,致青年教师读后感。与作者在书中相会,思维地碰撞让自我得到了成长,这是一次启迪,一场智慧的邂逅。读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就是如此,在我做青年教师的旅程中我很幸运,遇到了这盏心灯。

吴非老师是个真诚的人,他在书中把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想都毫不保留地与我们分享,作为青年教师,读这样的文章,就如一位长者在你跟前,推心置腹地教你怎么样做老师,与你分享他在教育中的困惑和所得,这样的书,怎能不吸引人呢?

读到“你一定能写好”给了我一些想法: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也是常常注意鼓励孩子,让学生自信起来大胆说大胆地写,但是在对一个孩子无数次鼓励 没有效果之后,我们的耐心好像瞬间消失了。这是一种失望出来的体现,随之就会出现一些无意识说的伤害学生的语言,比如说“你上课到底有没有听?”“我说不行就不行!”“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你可真行,竟做出这种事!”“都是一样的孩子,你怎么就不如别人!”“就知道玩,一提学习就没了精神。”……这样的话有时是随口说出,确不知对孩子有无形的伤害,前面所做的也就功亏一篑了,所以这鼓励的话还是要持之以恒地说,孩子们是有感情的,孩子的心是最纯净的,你对他们的真诚他们总有一天会领悟,等待花开的,毕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让我们做一个会“说a>”的老师,读后感《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读“为什么你的学生缺乏气度”我想到了发生在班级的事情:那是2010年的12月,记得那天是进行了古诗文诵读大赛和早操的比赛,比赛结束完,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跟孩子们已经说好了,只要努力了,就好!

当时我是5年级古诗背诵的评委,六个年级的比赛是一起进行的,我从五年级下来的时候就看见董晨阳在班级哭,见我下来,大家都围着我,七嘴八舌的说起来,听了好半天才知道,原来是背诵古诗的时候董晨阳《劝学》没有背出来,大家都指责他,所以孩子就哭了。我把孩子叫到跟前,其实我也是非常诧异的,昨天在我这里过关的时候背的好好的,怎么到比赛的时候就背不出了呢,我想大概是紧张了吧。

“怎么了?”

“老师,我劝学没有背出来”,眼睛里眼泪还在流

“今天早上不是告诉我只有《小儿垂钓》背诵不出来吗?”

“是的,可是老师叫我的背诵的时候我就什么都忘记了。”

……

“你努力了吗?昨天回去背了吗?”

“恩,我背的”

“那就好,只要你努力了,老师和同学都不会怪你的,以后我们要提前做准备,下次的比赛我们有把握了”

“盛老师,谢谢你原谅我……我以为你也会怪我”

孩子的眼中又流出了眼泪

我抹去孩子的泪水

我们教师,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如果多些谅解、宽容,而不是一味发火指责的话,孩子们得到的也许会更多,我们常常会误解孩子,这样的误解对孩子是多大的伤害呀,一个不分青红皂白的老师教出来的孩子也一定是个蛮不讲理的,教育中多一些宽容、理解,孩子和我们就更进一点,我想这次的比赛对董晨阳会是一次很好的体验,对我,同样是。

如果作为教师没有给孩子宽容和理解,孩子们看在眼中记在心中,那么这个班级里就是个没有气度的孩子,教知识的同时,教师难道不应该以身作则教做人吗?

读吴老师的“作业评价未必要用同一标准”让我感触颇深,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叶子,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的都是特别的花朵,也许这个孩子没有牡丹的国色天香,也许那个孩子没有百合的清新脱俗,也许他们没有郁金香的乖巧内敛,但是我们教师一定要知道,他们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的芳香自有他的特别之处。也许他现在没有完全开放,他还是小花蕾也许只要你细细的闻,慢慢的品,等待他展开花瓣,那时,肯定是芳香扑鼻,香艳满园。

只是,我们要慢慢等,多一些耐心。

第16篇: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

读《致青年教师》有感赵沛

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

读《致青年教师》有感

几年前听说过吴非老师,是从他写的《不跪者教书》开始的。但也只是听过他人介绍,大概知道其中的内容。而《致青年教师》这本书是邵校长推荐给我们学校所有教师看的,据说是2010年教师培训的首选读本,网上好评如潮。暑假阅读,令我对教育类书籍改变了想法。书中吴非老师拉家常式的语言,真实典型的案例,非常贴近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书中不再是深奥的理论性语言,更多的是通俗易懂,而他的客观性、真实性、启发性也同样值得回味。

《致青年教师》是吴非老师的告别讲台之作,他把他30多年的教育经验倾囊相授,对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细致地解答,对大家在教学中可能忽视的一些细节进行叮嘱,最主要的是希望青年教师们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要放弃教育良知,做一些有益于这个民族,无愧于未来的事。现截取一两个片段说说我的感受,与大家共勉。

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只是因为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喜欢面对他们纯真的面孔,分享他们思想灵动的火花,从而保有一颗童心,因此我走上教学之路。而在两年的实际教学中,我也认识到只有热情的教学是不完美的,对我的职业生命负责,我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 首先,我要做一个有真情实感的教师。

说实话,面对学生,我更多的时候是笑,但也曾哭过。我曾为学生天真纯朴的心灵感动落泪,也曾为他们中一些不争气的孩子伤心落泪。事后,我觉得自己感情太脆弱,太没出息。但看了吴非老师这篇文章后,我明白真情实感的流露,是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作为教师,就是教学生做一个有真情实感的人,而不是一个对任何人和任何事都漠不关心、无动于衷、冷眼处之的人。如果我们班走出去的学生都是冷血动物,就算其他方面在优异,我都会觉得我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所以,作为老师,作为他们的班主任,在他们价值观还未形成,思想独立却不成熟的年纪,我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引导孩子们关注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发现真善美的引导者。

我曾在高一新生入学的第一次家长会上说:“希望家长能跟我达成这样一个共识,高中三年的学习,孩子们不仅仅是为了在高考中有一个完美的答卷,更重要的是,在现今这个有些浮夸的年代,当孩子们退去稚气,离开高中校园,会有面对困难不畏惧的勇气,会有看待

事物乐观阳光的心态,会有处事积极正直的态度。”

其次,我要做一个榜样示范的教师。

关注细节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教师行为永远的准则,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考虑孩子们投在我们身上的目光,考虑我们该给孩子们展现些什么。

我们应该关注我们言行中的细节,表现出我们的热情,因为热情不仅会被感染,而且是一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展现一种好的态度,表现出你的喜爱、关心和尊重,因为态度是会影响的。

我们会着装整洁、得体、精神,言谈、举止文明,因为孩子们是会观察和欣赏的。 升国旗时我们会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因为孩子们也关注你的热爱和信仰。他们有了信仰,我们才好教育。

我们一定不会在教室和学生集会场所吸烟,接打手机、喧哗,更不会随地吐痰,乱丢杂物;一定会遵守班级公约,更会保持办公室整洁。因为公共卫生、公共秩序的维护,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是会跟我们学的。

我们同样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因为我们和孩子们的尊重是相互的。

我们节约的习惯是带给孩子们最朴素和最美好的礼物。随手关灯、随手关紧水笼头是不难;节约纸张、爱护教学工具是自愿;

遵守时间,遵守诺言。我们对规定和允诺的实现,带给孩子们的将是一生接人待物最厚重的体验。

第三,我要做一个学会读书的教师。

教师是最需要读书的职业之一,教师要教好书就必须多读书。魏书生初中毕业,却达到了融汇贯通左右逢源的境界,培养他的是书籍;李镇西在被问及为什么有这样的成就时说:我就是比别人早读了一些书,多读了一些书;苏霍姆林斯基更是认为,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读书,能够改变教师教育匮乏、苍白的状态,才能“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才能妙语连珠,引经据典;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才能把阳光散布在别人心里;读书,能够使教师思考人生,改变孤独、麻木、灰色的人生状态,才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层次,才能赋予课堂激情和智慧,才能赋予课堂荡气回肠的艺术魅力,才能不用再谈“职业倦怠”。

最后,我要力争做一个业务精湛的教师。

我们是“青年教师”,“青年”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也有精力去学;“教师”要传授知识,更需要有更精湛的传授技巧和更高超的教育艺术,我们应该对自己负责。

作为青年教师我每时每刻都应意识到:自己教育教学业务的锤

炼,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价值的展现。我要经常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老年教师中多数人对工作的发自内心的热情和丰富的业务经验;但又不满足于同他们的竞争——作为青年人有理由对业务的质量有更高的追求。

业精于勤荒于嬉,我更要时刻警惕容易在自已身上滋生的颓废与懒散,永远没有满足之时,就因为我还年轻,我的教学还没有尽善尽美,我需要更多的锤炼。我会备好每节课,参与好集体备课。我的从容和自信,反思和提高,都来源于这里。我会多听课,青年教师杨恒奇说过:“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鲜剂’”,由人及已会很有收获。我会关注孩子们的每一本作业,因为它是孩子们学习收获的晴雨表。我会尝试着改变,让我的教学方式逐渐让孩子们喜欢,让我的教学成果更加丰硕。我会在脑海里永存这样一个信念——做学生满意的名师。并为它做好每一个细节,奋斗终生„„

这就是吴非老师所著《致青年教师》所带给我的几点未完待续的思考。太多的文章给了我太多的启示,我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我愿在工作之余继续品味这本书,细细品味教师——这个将伴随我一生的职业。

赵沛

2011年8月25日

第17篇: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读书心得

利用假期时间,我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书中平实淡雅的文字,真实形象的案例,非常贴近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读后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致青年教师》全书共分六辑“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共计85篇文章。读完这些用心灵浇注的文字,仿佛和智者经历了彻夜的长谈,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个境界。

怀揣梦想和激情,走上教学的工作岗位。在这些年的实际教学中,我认识到只有热情的教学是不完美的,要想对职业生命负责,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就如吴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为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教育是一份美丽的事业,她呼唤人的理性追求,呼唤建立美丽的人格。朴实的工作态度和发自内心的话语,就像把一粒种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潜心耕耘,就会开出智慧之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可以想的更多。教育是理想者的事业,教育要培养理想。高贵与卑微的距离也许只有一步,这就是能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教育者的尊严。试着在心里装下学生的心,有些事,尽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明确的态度,从小培养孩子尊重、敬重的意识。作为青年教师,要自觉维护教师的集体,推动这个集体,实现集体凝聚的力量。每时每刻的关注和努力,关注小事,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教育无小事”,“生活即教育”,一位优秀的教师站在学生面前,无需讲话,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他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

还有思想、气质和未来。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理解到,自己需要修炼的是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东西。

至于“青年教师”,“青年”说明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去思考,去理解,去实践;“教师”说明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说明要努力超越,以至拥有精湛的传授技巧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该负责,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自己的专业发展。而且每时每刻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自己教育教学业务的锤炼,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价值的展现。学校为青年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艺精湛的师傅,团结友好的团队。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在书的自序中看到“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的话时,有点惊喜。因为我从事的特殊教育事业有太多的相似,也许我们教给她更多的知识,,她并不掌握多少,但是面对一张张孩子们纯真的面孔,只有热情的教学是不够的,对我的职业生命负责,我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就如吴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为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虽只读了短短几十页吴先生的书我自己心里就有许多感触: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可以想的更多。只有团结、正气、奋进的集体,才能鞭策我们的进步;只有积极、向上、阳光的形象,才能让我们有更多发展的机遇。我们青年,是真正要自觉起来维护这个集体,推动这个集体,实现集体凝聚的力量。然而,优秀集体的全面塑造,良好集体形象的建立,绝非旦夕之间、轻描淡写即可成就。它

需要我们青年教师每个人每时每刻的关注和努力,需要我们关注细节,关注小事,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

我们学校属于偏远山区。对教学研究比较肤浅,有时自己的困惑能从专家的点评中得到解惑,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能阐述出不一样的观点,有的观点可能和自己想法的不谋而合,有的观点以自己的水平还达不到理解的程度,这样在他们的点评中能得到新的东西,用以指导以后的教学。而作者的观点让人觉得非常有道理,“既然是来学习的,那就把心态摆摆正。让我们来欣赏每位上课的教师吧。”“欣赏”这个词非常喜欢,不管怎样摆正自己的心态,能从一课中有一收获就可以了,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固然非常好,每个人上课都有自己的特点,我是来参观的,是来欣赏别人的,可能这样的心态下会淡定地对待,这样我们会学到很多知识。

同时,吴老师也坦诚地揭示了现代教育中如“的确有很难教的学生”这样的教育问题。每个人的学习过程都很长,成长的环境也不尽相同。或多或少有些体现某些独特“个性”的学生会影响我们的日常教学,似乎这样的学生比以前还要多一些,特别在一些非班主任的课上,这样的孩子表现的就愈加明显。以前总信仰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就因为这样,我们面对一些特殊的孩子,往往会缴尽脑汁,想方设法证明自己是可以很快转变他(她)的,自己是有能力的,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常常这样为了这一棵树,却放弃了一片森林,有些得不偿失。吴老师的在书中多次提到、

渗透的“不要急”、“慢”让我为此松了一口气,我想“尽人事,顺天意”也许可以成为我们对待“难教的学生”的准则吧。

如在《做个有胸襟的教师》和《为什么你的学生缺乏气度》中,吴老师启发我们为了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心胸开阔起来。因为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师胸怀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的确,处在青少年期的学生最易受外界的影响和同化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势必影响学生的一生。现今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教会学生学会坦荡,心胸博大是最好的抵抗压力、调整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方法。社会上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正是一些心胸狭隘、封闭的人所为,可见,让我们都做一个有胸襟的大气老师影响我们的学生,对整个社会都是有着重要影响的!

吴非老师的文字,让我在平实的语调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教育。我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但愿我会做好!

读书材料

《致青年教师》读书心得

沙河子镇中心学校

张海潮

20

14、

3、17

第18篇:《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接到这个任务因为我没有这本书,我也从来没有看过它,本来打算不写得,可是想想我认为这并不是真正不写的理由,正说明了我对事情的一种态度问题,于是我还是决定去写写。本想去借来看得由于同事也要看,来不及我就手抄了下这本书的目录:1.做个有胸襟的教师 2.不要急 3.心里装着学生 4.尊重常识5.不放弃理想 6.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 。“做个有胸襟的教师”——老师大度,学生才会大气,用真情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心里装着学生的心”的确有很难教的学生,尽人事,顺天意。

虽然这也是一本教育理论的书但是与我往常看得教育理论的书有很大的不一样,别的书一看就会觉得比较深奥看不懂,一看就很快忘记,而《致青年教师》你只要单看下它的目录就比较的新颖,独特更符合我们青年教师的胃口,作为教师资历不深的我们,这些宝贵的建议,真的可以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作者所遇见的问题就像发生在我的身边一样。

吴老师在书中通过“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这六个方面结合自己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事情、案例阐述了青年教师应具有的理想和素养。

其中“心里装着学生的心” 吴非老师也坦诚地揭示了现代教育中如“的确有很难教的学生”这样的教育问题。他们就像一件白衬衫的顽固污渍,那么显眼,我们很想改变他,却常常力不从心,或说找不到立竿见影的好方法。每个人的学习过程都很长,成长的环境也不尽相同。或多或少有些体现某些独特“个性”的学生会影响我们的日常教学,似乎这样的学生比以前还要多一些,特别在一些非班主任的课上,这样的孩子表现的就愈加明显。以前总信仰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就因为这样,我们面对一些特殊的孩子,往往会缴尽脑汁,想方设法证明自己是可以很快转变他(她)的,自己是有能力的,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常常这样为了这一棵树,却放弃了一片森林,有些得不偿失。吴老师的在书中多次提到、渗透的“不要急”、“慢”让我为此松了一口气,我想“尽人事,顺天意”也许可以成为我们对待“难教的学生”的准则吧。其中有一段文字说得非常有道理:如果一个十七八岁的学生行为自私乖戾,而家庭又特别放纵他,那么这名学生一般也很难有什么发展。也许只有在成年后遭受重大挫折,或是有了“顿悟”,才可能有转机。对于他们的转变就要“不要急”。

看了吴非老师给我们的提醒后,让我对教育这份事业更加有信心了,“学困生”、“问题生”等难教的孩子我们只要不放弃根据他们的个性因材施教,会转变的,说到这又让我联想到另一话题我们现在教育比较提倡的素质教育——减负增效。

“减负容易增效难”,这是许多教师的切身体会,可是我们又是推崇减负增效的一代,我们是渴望素质教育的新生力量,我们有为发展素质教育而不断进取,不断思考,不断创新的权利和义务。减负增效不是空口号,不是虚无之物,只要有存在的必要性,合理的条件,符合发展的规律,任何事物皆会逐渐成长,茁壮。 “减负增效”最终得益者将会是学生,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会更加辛劳,不过为了“培桃育李,桃李满天下”的共同夙愿,育人为乐,这又何妨!

那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为达到既“减负”又“增效” 的效果,应做好哪些思想准备和工作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思想开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减负”为中心,摆脱传统模式,不拘一格,师生共同缔造“减负”与“增效”之间的桥梁。

“减负”这个字眼,它是带有预期、目的性的,并非盲目减轻负担,体现于教学中即是: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开阔,教学方法新奇,教学重点突出;作业量少效大,“一叶知秋,举一明三,闻一以知十”;注重及时反馈,测验方式多样化,测试题目宁缺毋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理解能力;课堂之余多与学生沟通,博爱包容,不以学绩分等级,不以品行论优劣,做学生忠实信赖的朋友„„

这些是素质教育的实在体现,也是从“减负”升华至“增效”这个过程有力的保证,坚实的奠基。

第二,因材施教,摈弃“全能”教育思想。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不可能每个都一样聪明一样乖,由于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学生性格、气质、兴趣、能力互有差异。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区别之一在于:应试教育盲目追求高升学率,扭曲了“人才”的定义,素质教育则不受其制约,它强调“人性”与“民主”,摆正“人才”的本质涵义,保护学生的兴趣。宋代朱熹说得好:“圣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

一个篮球运动员,你不可能叫他搞科学研究;一个数学家,你不可能让他攻文学著作。学生喜欢语文,不必强求数学非得完善,学生对英语情有独衷,也无须苛求其它科目一定要特别优秀。教育的素质化强调的是‘全面’而非‘全能’发展。虽说学科之间是互通的,但有必要让学生文理皆通吗?教师应顺其自然,不可鄙视“长短脚”,不可操之过急,应尽量尝试利用学科的共通点,潜移默化,产生兴趣的转移,才能两全其美,相得益彰。

第三,提高自身教育素质和职业道德,累积教学经验,大胆创新,实践,寻求突破,勇于攀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时刻谨记慎独律己,言行一致,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和楷模,意志坚强,保持乐观态度,临危不乱,处事泰然。业余时间,更应不满自身现状,广泛涉猎,博览全书,参加职后培训和进修考核,这样,你才无愧于人民教师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人格魅力,渊博学识,处世哲学,都将是迈向“素质教育”的钥匙和通行证。

吴非教师的这本书不正好为我们这些需要减负增效的教育者们指明了一条光明的道路吗?它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现实的指导作用。21世纪社会呼吁素质教育,国家需要真正人才,这一切都有赖于为人师表者的倾力奉献和辛勤耕耘!

第19篇:致青年教师 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周颖

在许多国度,陌生人之间也会问好,问好的方式有拥抱、有亲吻等等方式,而在我们这样一个礼仪大国,人们为什么总是互相提防呢?如今哪个家长会教育孩子勇敢和陌生人交流,如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还有多少呢?读了《做一个让孩子信任的人》一文,我深有感触。信任原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相处之道,可现在还有多少人敢把自己的真心向他人表露,因为人心不可测,我不知道我拿真心别人拿什么?正是这样的猜忌才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而孩子作为这个群体的弱势,就显得更加让人担忧了。如此的社会现状,更让我深深意识到要做一个让孩子信任的人,成为孩子的支柱。正如书中所说“我多么渴望孩子们能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相互信任的环境里啊,如果有一天,孩子们走出家门时不再需要父母千叮咛万嘱咐,不会让父母牵肠挂肚,那才是我们理想的社会,我多么想听到父母能这样对孩子说:“孩子,你勇敢地上路吧,在这个世界上,你到处都能遇上好人„„”我想这并不仅仅是吴非老师的心愿,也是我们所有老师、所有父母的心愿吧!

第20篇:《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内容摘要:为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道德素养,观看了《致青年教师》这本书。从书中学到了很多的经验,为以后教师生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教育方面。本文主要写的是对这本书阅读后所感受到的一点心得。 关键词:教师;情感

满怀着对教师工作的憧憬和希望,我开始了我的教育生涯。但现实似乎给了我有力的一击,让我看清楚我所面临的现实。刚开始工作,对教材的不熟悉,常常让我感到顾此失彼,天性好动的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异常的活泼,这一切出现的问题让我措手不及。面对接二连三的问题,我一边向老教师请教,一边在书中寻求帮助。

学校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道德素养,组织了一次青年教师师德讲座,并介绍我们读《致青年教师》这一本书。读了吴非老师写的《致青年教师》一书,真是受益匪浅!书中通过一个个典型的案例,用其平实的语言引领我感悟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这本书特别适合我们这些刚刚踏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的新手们,书中讲述了青年教师的很多困惑,并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角度提出很多好的建议,以及对教育的深层阐述。这本书好似一盏灯,指引着我不断的前行。

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在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教师的进德修业应当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终止。我们要想当一盏不灭的灯,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充电,才能使这盏灯一直发光。

教师的心中没有阳光,学生的心灵上就有可能添上一分阴暗。我们经常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的习性直接会影响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行为直接对学生起了一个示范。就像《为什么你的学生缺乏气度》中所说,如果你嫌自己的学生“小气”,既需要从家庭教育方面找原因,可能也得反思:自己是不是个“大气”的人?

在这本书中感触最深就是《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这篇文章,吴老师说我们教育孩子成为人,我们自己首先必须是情感正常的人,所以,当无法抑制自己的的激动和伤感时,就让我们的眼泪流出来。是啊!我们也是普通人,我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需要有情感宣泄的时候,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当着学生的面欢笑流泪呢?对于这一点我一直做得不够好,我一直认为在学生面前哭是很损面子的事,以后在跟他们见面的时候我会觉得很尴尬。有好几次,我被学生气得快哭时候,我硬是把眼泪往肚里吞,那时我在想千万不能让学生看扁了。但我现在知道,老师不是神,也是有七情六欲的。当我们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时,就释放出来吧,想哭就哭,不要忍,就让你的眼泪留下来,当着学生的面留下来。我宁愿他们面对你眼泪感到惊愕或尴尬,也不愿意他们就那样木然的面对人间的一切。 我们是教师,可是和所有的人一样,我们在成长中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那些像梦一样的诗,像诗一样的梦永远不再回来了,可是它还留在孩子们的眼睛里,孩子们就坐在你的面前„„

爱所有的孩子。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范文.doc》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