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干预岗位职责

2021-06-30 来源:岗位职责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自闭症儿童家庭早期干预

自闭症儿童家庭早期干预

摘要:关于自闭症的研究,近年来在我国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自闭症儿童家长对自闭症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同时自闭症儿童家长也意识到了对自闭症儿童实施家庭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从自闭症儿童家庭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内容、工作模式、注意事项等方面,阐释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早期干预。 关键词:

自闭症

早期干预

家庭

引言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广泛性发展障碍,以明显的社会和沟通技能缺陷及刻板的兴趣和模式为行为状态,最早由美国学者堪纳( Kanner) 于1943报道。自闭症病因可能与遗传、发育、围产期并发症和心理因素有关。患病儿童三岁前会表现出语言和沟通能力发展迟缓,不愿与人交流,整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多数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习有明显障碍,兴趣狭隘、行为刻板严重的还会有自残或暴力的倾向。

1943年Kanner 提出自闭症的定以后,自闭症以其独特的症状引起了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人们一直认为“社会化”是人类共有的倾向,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自闭症儿童与普通人群的“格格不入”勾起了人类好奇的本能,精神病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这些专业领域的专家投入自闭症领域的精力也日益增加。在探究自闭症成因的过程中,各专业人员越发被自闭症吸引,同时也在努力丰富自闭症研究理论和探究自闭症治疗技术。近年来针对自闭症的治疗技术主要有:药物治疗、感觉统合训练、游戏疗法、音乐疗法、运动疗法、应用行为分析法(ABA)、结构化教育法TEACCH、地板时光(DIR floortime )、人际关系发展干预法(DRI)等。但是在自闭症患者障碍表现、障碍程度不一致、自闭症成因未有定论的背景之下,我们很难形成一套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方案。

一、自闭症家庭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无论在何种自闭症干预过程中,家庭辅助干预的实施直接影响着教育训练的成败。基于自闭症儿童缺乏与外界的感情、言语交流,家长成为了他们第一信任与亲近的人,家长和子女之间易于沟通,针对性强,可以有效的进行因材施教,遇物而诲。家长个人因素、家庭氛围、家长教育自闭症儿童的能力、以及家长对自闭症儿童的态度与安置都会对儿童的干预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家庭干预是自闭症儿童治疗之路必不可少的环节。

此外,经验显示,通过及时有效的教育训练和帮助,多数自闭症患者可以得到改善。早期确诊对患儿的治疗意义重大,一旦父母发现宝宝有自闭症倾向一定要尽早就医,早干预。通过早期干预使自闭症儿童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使其智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若错过了早期的最佳治疗时期,自闭症患儿就可能一辈子生活在封闭的自我世界里。

结合以上两点,在自闭症的治疗之路上,学者们提出了“家庭早期干预”的概念,即“在家庭范围内,对学龄前有发展障碍或可能有发展障碍的儿童进行教育、康复训练、营养保健的一系列活动”,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早期干预旨在促进儿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发展,为其进入普通教育机构以及融入社会创造条件。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早期干预是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自闭症儿童的早期干预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家长的干预应在儿童早期就开始进行,两者有效结合才能为自闭症儿童的干预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从儿童角度来看,它不仅对儿童的缺陷进行早期补偿和矫正,帮助自闭症儿童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还能训练儿童掌握必要的社会技能和习惯;

从社会层面来看,自闭症儿童家庭的早期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儿童对社会保障机构的依赖,减轻社会的负担,同时,由家庭负责部分儿童的早期干预项目,也为社会节省了一定的训练经费和设施;

从家庭层面来看,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家庭早期干预,一方面节省了家庭寻求外界训练机构治疗的花费,另一方面,也为自闭症儿童和父母之间建立良好的的亲子关系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二、自闭症儿童家庭早期干预的工作模式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成型的家庭早期干预的工作模式或计划,近年来我国比较熟悉的国外的家庭早期干预计划有: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IFSP)、波特奇计划、海勃尔的密尔瓦基大纲、列维斯坦早期干预大纲、高登早期干预大纲、堪恩斯早期干预大纲等。虽然这些家庭早期干预计划形成的年代与文化背景与现代的中国有较大差异,但从他们的内容与实施步骤来看,这些计划还是很值得我国借鉴的。自闭症儿童家庭的早期干预模式也可以借鉴以上几种家庭早期干预计划,形成我国特有的自闭症儿童家庭早期干预模式。本文主要提出以下两种工作模式:

(一)训练人员或教师家访模式

此模式参照波特奇计划和海勃尔的密尔瓦基大纲的家访制,训练员或教师家访,教授自闭症儿童的母亲如何训练孩子,与家长一同制定常规训练、测试儿童水平、提出新的活动、测定儿童基线,为家长做示范教学、纠正家长的错误,并且定期对家庭的早期干预效果进行评估,讨论家长所遇到的问题,及时修正训练安排。这些教师或训练人员还应帮助自闭症家庭收集有关自闭症治疗与法规的最新信息,与自闭症家庭成员分享。

近几年大家对自闭症的认识与关注度都有所提升,社会上已经有部分自闭症康复训练教师和专业人员,但是就目前的经济状况和法律体系来看,我国很难将这批专业人才免费分配的到各个家进行服务与指导,因此这一模式较适合个别有条件、有社会资源或有社会保障体系支持的地区。

(二)自闭症家庭与家庭、家庭与专业培训机构互助式

在我国各社区,人口比较密集,社区可以出资或国家出台政策保障相邻的几个社区应设有至少一所给各类残疾儿童干预训练机构,有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可以通过该机构组成一个同质性较强的群体,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可以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制定家庭早期干预计划,交流干预的方法以及评估的手段,同时这个机构可以给家长进行相关的培训,解决家长遇到的困难,同时成立由家长与专业人员组成的讨论小组,共同为自闭症儿童编写家庭早期干预计划。并每半年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评估。

这一模式主要包含家庭与家庭、家庭与机构两大群体之间的交流。机构为家庭提供专业培训,同时自闭症家庭之间还可以形成另一群体,互惠互利,家庭也可以给机构提供个案数据,为机构的训练研究提供可靠的样本,从而丰富专业人员对自闭症的研究,寻求更好的干预方案。

互助式家庭早期干预模式目前还没有得到任何实践,这只是笔者的一些设想,但根据我国的国情,互助式的干预模式在节约社会资源的同时,又能很好的为自闭症家庭提供相应的支持,且这一模式的可行性还是比较高的。在寻求自闭症更佳的干预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寻求属于我们国家的家庭早期干预工作模式。

三、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早期干预的内容

自闭症儿童的临床特征决定了家庭早期干预的内容,自闭症儿童在感知觉、言语与语言、认知、社会性、自理能力等方面存在缺陷,家长除了对自闭症儿童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实施早期干预之外,还应在此基础上对儿童进行生活自理和独立技能、语言能力、学业学习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早期干预。具体的干预内容如下:

(一)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

自闭症儿童由于其自我封闭性,对很多事物缺乏兴趣或者兴趣固着,这对他们的身体发育易产生不良的影响,此外,由于缺乏与外界的有效交流,自闭症儿童往往不喜欢运动,平衡感觉经常出现过于迟钝或过于灵敏等问题。作为自闭症家长,在儿童的早期干预里,要加强对自闭症儿童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干预。家长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提供丰富的营养食物

食物尽可能新鲜、天然、品质优良、经济实惠,此外自闭症儿童的家长还应注意食物的颜色搭配,变换食物形状,促进食欲,尽早发现儿童对某种事物的偏爱,甚至是独爱,对儿童偏食、挑食,单一事物的选择进行干预,以保障儿童营养摄入的均衡。避免口味过浓、过重、过于刺激,不强迫进食或过于迎合需要。

2.加强身体锻炼

在自闭症儿童的家庭的早期干预计划里,要有一定的身体锻炼的安排。锻炼的场地可以是较为宽敞的客厅,社区里的健身场地、家庭附近的康复训练机构。家长应尽可利用身边的器材与环境,给自闭症儿童创设锻炼身体的场所,让他们通过训练走、跑、跳、投掷、攀登、姿势、平衡功能等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锻炼自闭症儿童的身体,还可以通过家长与自闭症儿童的游戏治疗里的一些环节来实现。

3、生理康复训练

自闭症儿童家庭在家里或社区健身场地可以就地取材,自闭症儿童进行生理康复训练。一般情况下,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是高强度性的,但由于康复机构资源、训练人员等的有限性,自闭症儿童并未能得到充足的训练,因此家长的早期干预内容还应包含自闭症儿童的生理康复训练,以弥补专业机构的不足。

(二)生活自理和独立技能

自闭症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指自闭症群体能建立起在生活上能完成自我照顾的能力。除了包括吃饭、洗澡、刷牙、如厕等日常生活行为,还包括了在生活当中与人进行社会交往行为、在生活当中自我控制与调解能力等 。自闭症群体在日常生活当中,因受各类因素的影响,不能独立地完成一般的生活自理行为,需成人大量的协助才能完成如穿衣、大便等行为,或能独立完成的部分项目行为,却不能与人进行有效沟通或不分场合地去进行。 在自闭症儿童家庭早期干预内容里,家长可以通过ABA训练方法、行为步骤分解、强化练习与反馈、辅助指导等方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训练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独立技能:

1.进食训练

家长可以通过强化训练等方法让自闭症儿童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如饭前洗手、不偏食等,可以采用行为步骤分解法,将进食技能分解成若干步骤,训练儿童使用勺子、筷子、清理餐具等,让自闭症儿童学会进食技能。

2.衣着技能训练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有“课堂即生活,生活有课堂”的意识,让儿童在穿衣戴帽中认识衣物,训练他们扣纽扣、拉拉锁、套头衣物、穿脱裤子、穿袜子、穿鞋等,这一技能的训练可以采用强化训练与反馈和辅助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3.社交和情感的训练

自闭症儿童存在交际功能障碍,对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让孩子认识自己、认识客观环境中的人和事物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并能认识到自己与上述人和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孩子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将会遇到的,若孩子不能认识这些方面的内容,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将是一句空话。所以,在日常的教育训练中,注意帮助孩子提高上述各有关内容的认识能力,是发展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必要前提,家长还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榜样;教育方式应该正面、乐观 。

自闭症还存在情绪情感障碍,自闭症儿童生来就缺少一种亲情, 缺少对别人的信赖, 以致他们回避他人目光避免与人接触。因此家长首先就要感化他们, 让其克服恐惧接受教育。亲密的感情可以使自闭症儿童产生信任感。家长应该通过早期干预加强父母和孩子在玩、交流的积极互动关系,让自闭症儿童在家庭环境中感受到依赖感、安全感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还应尽可能开展户外活动,在活动与交流中教会自闭症儿童交往规则和方法,并且给予自闭症儿童理解和帮助。

(三)语言能力

自闭症儿童言语常常出现异常,如语音单调、说话声音过大,速度过快或过慢,不擅长在对话中轮流讲话,自言自语,一再重复讲述同一件事等。语用障碍影响了非语言沟通技能。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即言语障碍、句法障碍、交际功能障碍,家庭教育中增强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训练自闭症儿童对语言的注意力

2.训练自闭症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

3.训练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4.诱发自闭症儿童的主动性语言

家长的语言要说得简洁明了,发出的指令要准确、扼要。先易后难,句子越简单越好,根据孩子的语言能力,把握恰当提高的原则;任务要单一,目标明确、避免不必要刺激,观察孩子反应,给予必要辅导,注意不断提醒,不断复杂化。

(四)认知能力和感知觉的训练

自闭症儿童有独特的认知加工障碍,他们难以编码和分类信息,只能理解字面意思,根据事物的空间位置而非概念对事物加以识记,并且对感官体验有异常反应,对环境中的特定刺激要么反应过度要么反应迟钝。家长可以多陪陪孩子,多跟孩子交流,多和孩子做互动的游戏,从触觉、视觉等方面有针对性的训练儿童。此外,家长还可以对自闭症儿童实施感统训练,发现和治疗儿童的感觉信息输入和整合失调,同时利用家中摆设提高孩子观察力和思考力。

不同于其他障碍类型,自闭症群体中往往存在“自闭症天才”,家长在实施家庭早期干预过程中,要注意儿童潜能的开发,引导儿童如何控制和使用他们的特长,并且要充分尊重儿童,不可因追求儿童的“天才能力”而使儿童不成为儿童。

四、自闭症儿童家庭早期干预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通常意义上早期干预指的是针对已存在或可能存在发展障碍的自闭症儿童实施预防、鉴别、治疗和教育的一系列措施。它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即对自闭症儿童现有发展障碍的鉴别、干预与治疗,以及对可能存在的发展障碍的预防。家长是早期干预的主力军,家庭早期干预也应包含这两方面的内容,自闭症儿童家长应该在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基础上,遵循以下家庭早期干预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家长要全面了解自闭症儿童的发展水平和残障程度,量力而行,客观评价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持之以恒,对儿童进行长久的干预。

(二)爱而有度、教儿有方

自闭症儿童的自我中心性,会使很多家长对干预失去信心,因此,当孩子提出要求时,家长就很难拒绝,但为了孩子的长期发展以及家庭早期干预的有效性,家长应对自闭症儿童理性关怀,满足合理需求。

(三)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帮助自闭症儿童实现训练目标

在家庭早期干预过程中,并不是要求家长一方面努力,家长应该多向专业训练人员咨询与讨论,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同时也可以请专业人员家访,对家庭早期干预进行科学指导。家长还可以结合生活实践对自闭症儿童实施干预方案。

家长在实施家庭早期干预计划的过程,除了遵循以上干预原则之外,还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一)及时调整心态,正确对待孩子的残障

每一个家长,在得知孩子患有自闭症后,其感情往往先是震惊,拒绝,再到绝望,然后是对孩子的内疚,最后接受孩子的残障,并努力为孩子寻求康复之路。家长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现实,为孩子寻求出路。

(二)言传身教,树立榜样

自闭症儿童虽然存在自我封闭性、社交缺陷等障碍,但并不是说他们毫无感受力与模仿能力,家长在实施家庭早期干预的过程,要言传身教,为自闭症儿童树立榜样。

(三)采用科学的干预训练,实现最佳效果

为了避免早期干预的盲目性,家庭早期干预内容有针对性,家长的语言清晰易懂,指令简单明了,同时学会运用应用行为分析法、行为矫治法,干预儿童的问题行为,善于发现进步,多鼓励表扬自闭症儿童。

(四)整合各方干预力量

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能力、言语能力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在进行家庭早期干预计划的过程中,家庭成员言行要一致,以免对自闭症儿童产生困扰,此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要密切,便于了解自闭症儿童的情况和干预计划和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为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早期干预提供适合的家庭环境。

五、结语

从我国特殊教育现状来看,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家庭早期干预计划,残障儿童的治疗虽然也会在家庭进行,但是家庭的早期干预并没有对家长进行培训或为家庭提供专业人员。本文通过借鉴已有的关于家庭早期干预的资料,提出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早期干预,详细写出了自闭症儿童家庭早期干预的工作模式,内容、原则与注意事项等,希望对自闭症家庭有所帮助。 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教育

(一)

(一)自闭症家庭教育

自闭症患儿由于其社会交往能力非常差,很难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这就会使他们产生心理结构异常,产生自闭症患儿所特有的心理障碍。就像盲人、聋人、肢体残障者会由于他们自身的障碍产生心理压力一样,自闭症患儿在成长过程中,也会由于他们自身的障碍产生心理上的发育偏差和异常。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在与他人的交往当中表现出愈来愈退缩的结果,比如玩弄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依恋某件物品或某项单一的活动;在必须与人对话时将目光移开或跑开;莫名其妙的哭闹或笑;伤害自己的身体或攻击他人等等。

自闭症并非精神病,而是广泛性发育障碍。在以靳三针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家庭持续的教育和训练,对自闭症的康复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20多年来使用靳三针疗法、药物治疗、心理康复和家庭教育,提高患儿各方面的技能,促进其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使患儿获得自理能力、社会技能及工作技能,从而提高其整体适应能力,让患儿过上正常的生活。家庭教育和训练的成效如何,与患儿病情的轻重、家人的教育和训练能力、方法的正确与否有关,急于求成或轻易放弃都是不利于自闭症患儿康复的。

自闭症儿童在治疗教育前,必需到公立的大医院进行各种全面的医学、心理检查和评估,尽早确诊。

1.教育的目的

(1)使患儿适应环境。

(2)促进患儿正常行为的发育(特别是社会适应能力)。 (3)促进患儿语言交流的能力。 (4)纠正刻板动作等异常行为。

(5)消除脾气怪异、固执、不合群、多动等症状。 2.教育的重点

教育的重点是发掘患儿的潜能,使其缺陷得以康复。例如,患儿在语言方面存在缺陷,可通过对话、文字、符号等手段来加强其语言能力。我们也要看到自闭症患儿并不是每一项技能都差或说他们一无是处,其实他们有些能力是健全的,个别能力甚至是超群的,所以应该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长处,弥补不足。从自闭症的整体表现来看,教育的重点应是社交能力和言语功能。但是,如果存在对自身安全有威胁的症状时,如自伤、不避危险等,这些症状就要优先重点纠正。

3.目前社会的教育方法

(1)特殊教育:如日本的“日常生活疗法”、Kaufman的“选择方法”、Lovaas的“强化早期教育项目”等等,其主要方法即是特殊教育,目的是提高患儿的社会交往技能、工作技能及日常生活技能等正常生活的技能。此法的重点是言语和沟通,其次是日常生活自理技能和职业技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目标、组织、系统地安排教学环境、材料和程序,使其有助于适应学习,更容易掌握所学的内容,从而提高效果。

(2)行为教育: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有研究表明,自闭症患儿能够学会一些技能。本法强调的是强化患者的适应性行为,降低不适应行为。例如,选择适当的行为(如社交行为)出现后给予奖励。对于某些严重的不适应行为,可给予一定的短期惩罚。在教育时要注意,患儿在一种环境下学会的技能,到另外的新环境中又不能很好地发挥,这是疾病本身的缺陷所致。所以要鼓励和安排在不同的环境中行为的转化,在不同环境中分别进行训练教育。 4.自闭症教育九要

(1)要建立适合的学习环境与气氛

自闭症儿童在学习新的事物时,容易产生不适应的行为,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建立一个适合孩子的学习环境。

首先要家庭配合,一般的家庭在得知孩子患自闭症时,多数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此时要让家人了解,孩子的病症不是父母所造成的,需要家人合作一起来帮助孩子,共同面对事实,减少家庭对孩子的压力;另外还要创造条件,诱发学习动机,在教育自闭症儿童时,应该针对孩子的需要,创造适合的学习环境,主动制造机会,诱发他的学习动机。 (2)要实用与生活结合

自闭症的儿童在抽象理解的能力差,所以在教导时,要尽量通过实物的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与学习,此外,自闭症的儿童在沟通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系的学习上有困难,因此在教育时,应将要教的事物应用到与人的相互关系上,从生活的实用例子中,加强其语言、人际关系及相关技巧的学习。 (3)要反复练习

对于孩子不会的技巧与行为,要用逐步养成及增强方法,反复的练习,来帮助孩子学习,以训练洗手为例,可以每天吃饭前或吃点心前练习,而养成洗手的习惯。 (4)要多变和多样化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不一定只限于家中与教室来教他,相关的人、事、物作为计划的变化组合,使内容具多样化,例如,对于会走固定路线的孩子,可以常换不同的路线回家,让他知道不同的路都可以到家。如看见有人随地丢垃圾,就要教他“不要学他,这样是不好的……”等等,结合实际场景来进行多样化教育。 (5)要奖罚分明

当孩子表现好时,父母要进行奖励。如他们不执行父母的吩咐,或有不当行为时,就应用简单、明确的词语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或以取消去买他喜爱的食品、玩具或去公园玩等承诺作为处罚。

(6)要有渐进性

教育目标确定后,要有步骤地进行。如果只注意与同龄人之间的差距,要求患儿象正常孩子那样是不可能的,反而增加了患儿的不配合。因为在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的要求,是会出现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反应,应该有计划地逐步进行。 (7)要有长期的计划

从开始教育到出现良好的疗效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所以必须用长期持续的思想准备,同时要经常观察患儿的表现,制订新的教育计划,反复耐心细致地教育。 (8)要培养患儿的独立性

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尽量让孩子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吃饭。在父母的监护下,让孩子到户外玩,带他们去乘公共汽车,教他们主动买票或去商店购物等。衣食住行是最基本的生活自理的能力,这些基本的自理能力,常会因自闭症儿童自身的障碍,而造成由家人帮助代劳的现象,这不仅孩子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也容易养成依赖性,因此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是家教的重要内容。 (9)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

除了治疗和教育外,周围的人对患儿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良好的影响对患儿的康复有良好的作用。例如,怎样加入同伴队伍、怎样与同伴交谈、怎样参与与同伴合作的活动,使他们能更有效地与周围孩子交往与游戏,对提高患儿的社交能力是一种很有利的因素。 5.自闭症家教五要

(1)教自闭症患儿讲话时,要面对孩子。环境必需安静,减少干扰;说话的速度要慢、声音要清晰、吐字要清楚;每次所教的单词或词汇要尽量简单,一下子不要教太多、难记、难学的单词或词汇。

(2)要选择孩子精神最好、心情最佳的时间教患儿说话,每次家教的时间不要太长,内容不要太多。

(3)要寓教于娱乐,寓教于生活,在共同的生活中学说话是学习语言最有效的方法。同时,多变的教学环境对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4)患儿学讲话时,发音初期不完全准确,或不连贯,这并不要紧,只要他能发音,有学讲话的意图,有对答的表现,都是有进步的表现,不要要求过高,应根据孩子原有的基础,切不要打骂,要肯定他们的成绩,表扬鼓励,使孩子有成功的感觉,耐心引导,多加示范。

(5)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要了解儿童已掌握了的单词,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加入一些名词,如孩子已会说“爸爸”和“车”、“鞋”、“糖”这些单词,把它们连起来教,就成为“爸爸的车”、“爸爸的鞋”、“爸爸的糖”、“爸爸的……”。

训练某一患儿的内容、地点应固定,时间也应固定(包括每天每周固定训练时间和训练安排)。这样可使训练效果更佳,使感情投入强度降到最低限度。还应教会孩子如何在不同的场合应用已获得的技巧,以及对相对好的患儿让他们用语言表达出来。在这些方面,父母一开始就介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父母是患儿最亲、影响力最大、父子母子感情最深、和患儿接触时间最长的人,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总之,靳三针治疗自闭症,家庭教育是其重要的一部分!

(二)自闭症语言能力的训练 1.语言训练的六大原则:

(1)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运用的原则。 (2)示范与模仿相结合的原则。

(3)先发展理解性语言,再发展表达性语言的原则。 (4)循序渐进的原则。 (5)精选语言范例的原则。 (6)多重复、少纠正的原则。 2.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过程

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为一个复杂且又长期的过程,一般的训练有如下阶段: (1)模仿动作(训练视觉注意力) (2)听口令做动作(视觉与听觉的配合)

(3)叫名字反应(训练听觉注意力) (4)强化发音 (5)仿说单音 (6)仿说单字 (7)仿说单词 (8)仿说句子 (9)主动说话 (10)练习简答 (11)使用人称代名词 (12)简单对答 (13)叙述

3.语言训练的方法和意义

语言障碍儿童对词的理解和运用非常有限,尽管他们会发出该词的音,但他不一定懂得该词的意义。因此,在对他们说出该词的时候尽量运用具体、形象的物体或具体的动作、行为演示给他看,同时带他们反复发出该词的音,让他们看到动作、效果,这样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语言沟通能力差是自闭症儿童的基本特征之一。2-5岁是自闭症儿童行为异常最为明显的阶段,有资料显示,约有1/3的自闭症儿童早期曾有一定的语言能力,但2岁左右突然变得无语,也不对人微笑,对曾经喜欢的东西不感兴趣,从整体来看,具有身心发育停滞或退缩等现象。

绝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很少有用点头、摇头等手势表达他们的需求。在教他们讲话时,尽量使用接近他们原来语言水平的字或词,并逐渐增加句子长度和难度。若用超过他们水平的句子,这样不但达不到提高的目的,反而会起反作用。

自闭症儿童常常倾向于不使用语言,有的患儿即使会讲话,也不喜欢说,有需要时只是拉着父母的手示意;也有的患儿宁可写出来也不愿说出来。父母应鼓励并创造情景来让患儿练习讲话、交谈。有的父母知道患儿不爱讲话或认为让他们讲话很麻烦,同时因与患儿长期相处,比较容易了解患儿想要什么,想干什么,常常不等他们说出来就代替他们去做,无形中使他们失去运用语言的机会。另外,通过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进行演示、询问、回答等方式的练习,对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自闭症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差,形成一个概念比较难,在父母看来是简单的事,对患儿来说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学习。如他们常常在学习代词时遇到到错的问题,即分不清“你”、“我”、“他”这样简单的词,父母一定要对患儿表现出信心和耐心,不时加以鼓励和奖励,使他们始终保持与周围人交往和交谈的兴趣。在他们讲不明白或说错的时候不可惩罚,这会使他们失去兴趣或产生恐惧,不敢再尝试,或出现口吃等现象。

语言障碍是自闭症儿童突出的特征之一,也是父母要急于解决的问题,因此语言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康复内容。早期语言训练的重点是促进患儿的自发性语言,同时最大限度地扩大交往范围和能力,帮助患儿应用训练的成果。在训练过程中,要利用一切机会应用能听懂的语言和他们交往。唱儿歌、讲简单和有趣的故事均有助于提高语言能力。

自闭症儿童在五岁前有无语言的能力,对其日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一般说来,对语言能力的培养可分为两个部份: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理解为表达的基础,为了要增进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要将孩子在日常活动中的实际动作与语言结合起来,例如在给孩子喝水时,将杯子和喝水的动作配合起来,“这是宝宝的杯子”、“宝宝用这个杯子喝水”,使用具体的动作帮助自闭症儿童了解语言的实质意义。 4.语言训练十二法:

(1)训练患儿的听力。要学习说话先要学会听话。我们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会说话并能简单作答的弱智儿童,其听觉诱发电位约有47%出现异常,因此,用靳三针的方法治疗自闭症,很重视对耳的治疗,目的在于提高患儿的听力,训练患儿辨别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和辨别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可利用各种打击乐(铃铛、哑铃、沙锤)器来训练。训练时要正对着患儿的视线,要孩子注视你,看你的口型。无论你做什么事,应先叫他名字,等他注意到你作出反应时,再对他讲话。

(2)动作和语言的模仿训练。动作模仿安排在游戏和活动中进行,模仿得好的孩子,学习起来就容易一些。家庭早期教育,通过与母亲接触和讲话,扩大患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如教育孩子听到呼唤应有反应,教他们一些简单的生活习惯和做事的方法,如吃饭、穿衣、脱鞋、解大小便等,使之养成基本的生活习惯和礼貌;有意识改善孩子的吃、喝、吞咽、咀嚼等动作,有这些问题的孩子可给他吃一些质地稍硬的东西来逐渐改善他在这方面的缺陷。

(3)让孩子大声说话,一定要使声与气相结合,可选用一批响亮的词语,反复让孩子练。比如,爸爸、妈妈、大马、红花等

(4)及早地把“不可以”“可以”等表示否定的词语教会给孩子。当他做了不允许做的事时,就应该用这些词来制止他的行为。

(5)有关“痛、痒、冷、热”等表示感觉的词,要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同时伴以手的动作和面部表情。

(6)不说话的孩子,先让其学习动作模仿,然后再作手势的模仿,随着利用手势动作交流能力的增强,会对语言理解有所帮助,还会缓解由于不会表达带来的焦虑,改善他的不良行为。 (7)有计划地安排患儿参加集体教育,使患儿能与同龄儿童进行交往。3岁应送入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建立起在家里不能形成的规律生活,如每天重复相同的生活,使之记住按时进行的活动。此外,在与正常儿童接触中接受帮助,使其精神活动得到发展,获得社会交往的能力; (8)对不理睬人的患儿必须反复呼唤,以拍手、拉手助之,如有呼喊反应,进一步训练其打招呼和问候以及对各种名词和词汇的辨认和发音,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其临摹能力和简单的文字训练;

(9)鹦鹉式的复述语言主要是儿童不解其意,不知怎么回答。减少鹦鹉式语言的关键是增加儿童理解力和回答问题的能力,父母教会儿童学会简单的回答之后,还必须再教他回答不知道的问题,说“不知道”,或“告诉我”等。

(10)代词“你、我、他”的应用,首先学会用我来代替自己的名字,如用“我要喝水”来代替“冬冬要喝水”。然后再学指对方说“你”,最后学“他”。

(11)刻板语言一般会在紧张、焦虑、惧怕等情况下出现,采用稍加注意的方法,或替代法来转移注意,放松情绪,或暂时停止他拒绝做的那件事都会有效果。对于老是重复问你问题的孩子,其处理方法也应是漠视他的问话,而不漠视孩子。

(12)积极创造学习语言的环境。语言训练是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只要我们精心设计教育方案,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方法,对自闭症儿童康复就能起到极大的帮助。 5.如何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在训练时,将儿童喜爱的食物、玩具,放在孩子面前。对孩子说话时,必须要让孩子看着父母亲的脸,也可以面向着儿童,用手轻托着儿子的脸,对他说“望着我”,并且称赞他“很棒”、“第一”、“乖乖”等,或者对着孩子吹口哨、唱儿歌,并同时叫他的名字,要求双方目光对视。在此期间要多赞扬、鼓励,并给予一定的奖赏。

训练儿童和成人一起观看注视物,如和孩子一起看图画,讲解图中事物;互相玩传球,和孩子上街、去公园,遇到不同的事和物时,要有一定的讲解。无论什么活动,都要求孩子眼睛注视事物及家人面部的表情,以此引起孩子对事物的兴趣。 6.教单词十一法

(1)学讲“早上好”、“拜拜”,要结合情景的讲,如早上起床后,首先向孩子说“早晨”、“早上”,然后让他点头模仿。离开时也同时向孩子说“拜拜”、“再见”,同时使用挥手动作。

(2)每日定时给孩子教,孩子和父母面对面地坐着,开始时先对孩子说“宝宝好,上课了”,让孩子说“妈妈好”,离开时一定要说“拜拜”,并让孩子说讲。

(3)集体玩:安排和几个正常小朋友一起玩,见面时,先教孩子握对方的手说“好朋友,握握手”,然后拍手,带动大家一起拍手,并说“拍拍手”、“好玩”。

(4)学讲“你、我、他”:给孩子看自己和家人的照片,先教他指着自己的照片,并讲出自己的名字,如“毛毛的照片”、“我的”,指着妈妈的说“妈妈的”、“你的”,逐渐增加讲话的内容,并较其讲出照片中人的名字,如妈妈说“他是谁?”,教毛毛说“他是我”,“你叫什么”、“我叫毛毛”等。 (5)教患儿数自己的手指,

1、

2、3……,逐渐增多,要重复讲

1、

2、3等数字的意义,如一只手、一个人、一个苹果,在孩子接受了一后,可以说两个苹果,而且在数量上给孩子有个概念,如两个苹果比一个多,以此来增加孩子对数字的兴趣,按照孩子的实际能力逐渐增加数字的量。(6)学讲“有”与“无”:在给患儿吃早餐时,准备二只杯子,一只放入他喜欢吃的食物,如牛奶等,另一只空着,把两只杯子放在他的面前对着他说这是“没有的”,这是“有的”,然后指着空的说“无”,指着有的说“有”。等孩子喝完牛奶再问他有无,并要求他说“无”。

(7)学读诗歌:父母对着孩子,教他跟读儿歌,读简单的唐诗,要求孩子大声跟读。要对孩子讲解所教儿歌的,目的是引起孩子的兴趣,练习学习习惯,锻炼发音讲话。 (8)学习算数:

教加法:在教用手指数数字的基础上,竖起左手一个手指和右手一个手指,读

1、2,进一步学1加1是2,渐次增加。也可以放几粒糖果(或花生、积木),先取走1粒,放在右边,对他说一粒,然后再取一粒放在右边,对他说一粒加一粒是两粒,重复数次,每次都说一粒加一粒是两粒。按照实际情况左两粒,右一粒,合起来是3粒。 教减法:先读一粒、两粒,然后把一粒放回别处,说两粒取走一粒还剩一粒,重复数次,每次都说两粒减去一粒,还剩一粒,2减1是1。以后按情况可3-

1、3-2……。

(9)在规定学习的时间之外,风和日丽之时,带孩子出外活动,以环境为教室,边玩边教,引起孩子对周围环境的注意和兴趣,此做法对开发孩子的讲话有很大作用,不要给孩子产生在户外只是玩的思想。户外活动,可到公园、游乐场、商场,当孩子有兴趣时,可给孩子说“花”、“大树”、“黄花”、“红花”、“菊花”、“梅花”等,一定要让孩子跟讲。在街上可讲“单车”、“汽车”、“的士”等。行至十字路口可教将“红灯时不要行”、“绿等可以行”、“人行道”等。在商场时教他讲出喜欢吃的东西的名字,如“花生”、“饼干”等。

(10)有条件的可以拍摄录象带,主要拍摄孩子的一些活动场面,也可以把家中成员的活动拍摄进去,让孩子边看边讲解。平时可以播放一些儿童动画片,让他边看边模仿其中的一些动作。 (11)家庭生活:在外时有意让他给家里打电话,家里如有来电,教孩子接听,并教其说“您好”、“我是宝宝”、“拜拜”等,引起孩子的兴趣。在家里要教孩子做简单的家务,如吃饭时摆椅子、拿筷子、学洗脸、扫地、刷牙、漱口,在日常生活中要讲礼貌,让自闭症患儿通过家庭生活中的操作来发展语言能力。

三)自闭症家庭干预训练方法 1.语言训练法

当患儿无意识地发声,家长就立即回应他的声音,以鼓励患儿继续发声,也可以发出某种患儿已懂的声音,引发患儿发声的兴趣;当患儿跟着发声时,家长又可以发出一个他不识的音,让他模仿,开始只要求患儿发音,随后再要求他发较准确的音,往后要求更准确地发音,渐而发出有意义的单字,双字,短句。

家长最初所教的,应该是患儿喜爱的、容易听到的声音,例如,飞机声“呜”、枪声“嘭”、猫叫声“喵”、狗叫声“汪”,或日常见到的人物,“妈”、“爸”“哥”、“弟”、“姐”、“姨”等等。每当患儿学着发出声音,就鼓励他再继续叫,同时发出的声越来越大,并且给予奖励(如他爱吃的食物等,但不要太多),或者答应在假日带他去公园、商场玩。在叫人名时,要求他望着叫,当孩子望着叫了“妈”,做妈妈的要立即抱着孩子并亲他的脸蛋,说“你真好,妈妈真开心”,让他懂得这样做是对的,有好的回报,以鼓励他以后继续叫。

患儿学讲话时往往发音不清,家长要耐心听,及时指出发音不准,要让小孩望着你的口型,耐心教他,必要时可用双手扶着小孩的头正对自己,让小孩看着你的口型。自闭症儿童大多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学讲话也困难,可以用穿串珠的方法,教他穿串珠的游戏,培养他手眼协调,数手指,数积木,数目逐渐增加,既可增加数字观念,又可加强手眼协调。

在学习发声中,不断增加发声的内容,例如模仿猫狗、牛、羊、猪、鸡、鸭、雀的叫声,鼓的“咚咚”声,铃铛的“叮叮”声,汽车的“嘟嘟”声,飞机的“胡胡”声等等,把学讲话溶于生活中、游戏中。

学讲话发声、声音由细声逐渐扩大,由慢逐渐加快。在生活中,起床后叫“早晨”,要离开时叫“拜拜”,回到家时叫“爸爸”、“妈妈”,坐车时叫“车”、“××路车”、“摩托车”、“巴士”、“的士”,吃饭前叫“吃饭啦”、“妈妈吃饭”,吃饭时妈妈拿着空碗问:“宝宝你要汤吗?”要小孩说要“要”或说“不要”。把汤放在孩子面前问:“碗里有没有汤?”要小孩答“有”,喝完汤后指着碗问他:“碗里有没有汤?”要小孩说“无”,问小孩“还要不要”,让小孩说“还要”或“不要”。穿衣服时,妈妈问:“这双鞋是谁的?”要求他说“我的”。妈妈提着自己的外衣问:“这件大衣是谁的?”要小孩说“是你的”、“是妈妈的”,妈妈拿着眼镜问“谁的眼镜?”要求小孩说“是爸爸的”、“是他的”。

游公园是一个教育的好机会,边玩边教,“这是红花,这是白花,这是树,树很高大,草很短小,……”;商场也是教育的场所,边看边教。总之寓教于生活、于游乐。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是个艰巨的过程,由于这类小儿性情固执,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有爱心。有进步就要及时表扬和奖励,当然有很大的过失也要及时指出和处罚,处罚以教育为主,不要打骂,孩子是生出来爱护的,不是生出来打骂的,请家长们理解。 2.专注力训练法

父母经常托着孩子的面,亲热和蔼地叫他的名字,并对他说“望着我”、“望着妈妈(爸爸)”,同时把一些小孩喜爱的食品或玩具放在他的面前(玩具要新颖,以使患儿提起兴趣),然后用手指说“×××,你看,这是什么?”;父母亲应经常和孩子面对面地坐一段时间,坐的时间最少五分钟,若孩子想离座,可以用手按着他肩膀说“×××,坐,望着妈妈,妈妈爱你呢!”也可以让小孩坐在母亲大腿上,给小孩讲故事,唱歌,总之坐的时间越长越好。又可在儿童的手臂画手表或喜爱的手镯,要他常常看;多带孩子看活动的物体,如公共汽车、的士、火车、飞机等;教孩子用手指来捡小物体,如豆子、花生、珠子等;用彩色蜡笔画些简单的图;玩投掷游戏,例如将小皮球投进篮球网、放小动物在笼中、用乒乓球投掷,投中者获奖(微笑,拍掌,小食物……)。

3-4岁小孩可教他执笔,在方格薄上写数字,刚开始时可能会乱划,超出方格外,逐渐教他写在格内,举凡有些小进步,都必须及时表扬奖励,既能教他学习数字,又能训练专注力。开使时可以手把手地教写字,以后逐渐让他独立进行。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给孩子一些牛奶、可乐或汤水等,让他自己倒进碗、杯内喝,训练他的专注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上街是孩子最高兴的事,带小孩上街前,要教他自己穿鞋,绑鞋带,对注意力、技巧、手眼协调很有帮助。

经常和孩子一起看图书,利用图画给孩子讲简单故事,和孩子一起看金鱼、盆景、花草树木、商店窗橱,边看边讲解。

在训练时,家长要面对面,保持和小孩视线水平一致,小孩的椅子可放在室内靠墙角落处,以增加小孩离开坐位的难度,同时母亲坐的位置尽量靠近小孩,以便及时指导小孩。

训练自闭症儿童专注力,我们曾利用小孩喜欢玩“射枪”的特点,用夹板制造一个靶,在上面画几个园圈,每个园圈钻1-2个小孔,圈外也钻1-2个,后面镶上小电珠,每粒电珠有电线相连,连着一个电开关,给患儿一支玩具枪,要他学习描靶射击。开始时家长示范给小孩看,然后由小孩自己射,母亲一按电开关,靶上立即会亮光,让小孩知道射中与否,射中了给予表扬、奖励,不中再射,以训练孩子的专注力、手眼协调力,射中与否全由母亲按开关控制,以引起小孩对视物的兴趣,使其注意力集中。 3.社会交往训练法

社会交往障碍,是自闭症儿童特别之一,因此家庭训练和教育必需重视这一环节。

首先要教育患儿,遇见亲人或朋友要有叫人、打招呼这些礼貌行为,家长遇见小孩也要叫小孩的名字,说“乖乖”。早晨见面,除称呼人外,还要说“早晨”。凡离别时要说“拜拜”、“再见”。

自闭症儿童不合群、不与人交往,所以在家里要培养他和其他人玩耍,母亲可以用双手与患儿互相交叉拍打,经常和自闭症患儿玩“握握手好朋友”,或双人推球,对孩子学习交朋友有好处。

每逢出街,家人必须用手拖着手,即安全又亲热,有身体接触,对交朋友有利。

每周带小孩到游乐园,骑翘板(双人)、碰碰车、骑旋转木马。

推荐第2篇: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早期干预

姓名:吴晓福、姓名:吴晓福、张森 学校: 学校:成都市泉水路小学校 地址: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沙河源街道嘉泽路 39 号 邮编: 邮编:610081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15908115507 1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早期干预 文章摘要:众所周知,家庭变故中受害程度最大又最无辜,影响最深远的受害者是未 文章摘要 成年的孩子,经过观察和研究发现,单亲家庭子女的各种心理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多 存在人际关系障碍。主动帮助和善意引导是我们应该伸出的援手,否则将来受伤害的是更 多无辜的人,甚至上升为社会问题。 早期干预 关 键 词:单亲 社会化 心理问题 人际关系障碍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我们身边出现了许多的单亲家庭, 其子女在成长过程 中因家庭的变故(如父母长期分居、离异、服刑或去世等),由此带来的亲子关 系的调节、适应等问题,再加上单亲家庭教育的不当或滞后及学校教育的漠 视等弊端,往往会导致单亲家庭子女出现心理障碍,如:安全感缺失由此脆 弱胆小;缺少爱抚要么放任不羁要么封闭自卑;感觉被抛弃过由此悲观敏感 或个性极端、偏执等心理问题。形象的说这些心理问题要么像刺猬一样对周 围保持高度警戒防卫,要么像河蚌则用厚厚的贝壳保护自己瘦小的身体。仔 细分析多体现为人际关系障碍 人际关系障碍。 人际关系障碍 社会学家认为: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的表现形式, 良好的 人际关系又是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并且,据精神卫生 临床研究,所有精神障碍都表现为人际关系障碍。 笔者在针对所在小学的单亲家庭儿童做问卷调查后,又针对有特殊个案 的学生做跟踪心理辅导后,通过整理分析认为单亲家庭学龄儿童在学校的问 题心理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各种障碍 人际关系的各种障碍。小学阶段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初 人际关系的各种障碍 级阶段,而亲子关系的质量决定着儿童社会化过程是否顺利,是否发生障碍 或缺陷,最终也决定着社会化所可能达到的水平。家庭的不幸,内心的无助 与孤苦,使他们对理解与关爱有着一种强烈的渴望,在内心深处有一种要求 2 尊重和同情的需要。在现实的际遇中,他们年龄小缺少沟通能力,又没有求 助的意识,靠自己在懵懂中品尝其中的酸甜苦辣,形成自己片面偏颇的认识。 随之而形成的个性凸现为两面性: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内向性与表现性共 存。 由于单亲家庭变故的遭遇给孩子心灵留下的阴影在没有得到抚慰,扫尽 阴霾时,这部分单亲家庭学龄儿童在学校主要表现为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入 格入态比

其他学生慢,不能很好地适应学习环境的需要,在校表现常引起同 学的嘲笑及老师和家长的反感、困惑。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会感到抬不起头被 歧视、冷落,显得极脆弱不自信,充满了挫败感。如果不加于正确疏导它将 危害其身心健康成长甚至影响一生。 童年深埋着的不安全感,是将来患神经症的一个重要根源。 潜意识的不安全感和心理冲突将一步步妨碍正常的心理功能的发挥(如 集中注意,良好的记忆,有条理的思考,相对稳定的心情,做抉择并付之于 有效行动等)或导致社会功能受损(如不能上学,不能交朋友,不能与他人 合作,造成人际关系障碍等) 。 通过调查,90%以上的单亲是因父母离异造成,众所周知在矛盾冲突不断 的离异过程中最大的受害者是无辜的孩子们。在家庭人际关系中受离异影响 最直接的是亲子关系的变化,这一巨变造成的很多问题因家长的认识有限或 忽视,而学龄儿童无法宣泄和表达其痛苦,因此在学校则多表现为违纪行为, 上课说话、注意力不集中、打架、懒惰、不愿意上学等。 就典型的心理问题现罗列如下: 3 典型心理 问题 产生原因及 心理机制 通过行为破坏团队的气氛,或对他 人采取攻击性行为,意图引起他人的重 视和注意。 监护人较极端的管教方式,要么长 期的冷落,要么过度的放任,缺乏必要 的管理和沟通,缺乏对欲望和潜意识的 正常表达方式。 易混淆的情况 及区别 少儿多动 症多与先天遗 传有关, 而过分 好动或攻击性 行为多在后天 形成。 干预措施 系统脱敏疗法 ——由家长和学校 配合,同伴协助, 及时发现,及时引 导或制止,并明确 其错误。 (多在低年 级适用) 好动 因受到强烈的刺激如父母的激烈争 吵、殴打、迁怒、离异,产生不安全感 导致对单亲的过度依恋。 父亲或母亲在离异后对子女的过度 恋母 (父) 保护、过度溺爱或管制,导致子女在与 单亲长期相处中, 与外界发生相对隔离, 产生强烈的精神依赖, 惧怕与外界相处, 或惧怕失去单亲,乃至产生人际交往困 难,甚至无法正常学习。 在校表现为 厌学、无法呆在 学校, 易被视为 懒惰、故意违纪 等。 认知领悟疗法 ——通过沟通、分 析,让孩子明白其 行为的幼稚性,采 取措施,逐步分散 注意集中点,并适 应学习环境。 (多在 高年级适用) 多因自卑引起,不会处理或缓和在 社交恐惧 社交过程的产生的心理冲突,没有得到 (表象多 良好的引导或缺乏爱护。 为孤僻内 先天的属于抑郁质,后天成长中没 向) 有得到良好的引导, 或受到强烈刺激后, 产生的与外界交流困难。 易与自闭 相混淆。

。 社交恐惧 的动因是想社 交但处理不好, 而自闭是缺乏 社交的前提。 引导其放下自 卑感,培养社交兴 趣,培养社交中可 展示的能力,并鼓 励参与社交活动, 让他体会社交的成 功。 上课或交谈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 短,易转移,经过提醒后能集中但持续 注意力集 时间不长。 多由于潜意识的不安全感和心理冲 中困难 突妨碍了正常的心理功能的发挥或导致 社会功能受损。 易被视为 开小差, 故意不 认真学习, 受到 教训、惩罚、强 求。 采取行为训 练,逐步适应学习环境的要求,消除 不安全感和心理冲 突。 因家长的认识水平有限, 单亲家庭学龄儿童的问题心理多表现在学校由老 师发现,其实质内心矛盾冲突主要集中在亲子关系的改善和建立上,因此需 要家庭教育同步启动,通过家校配合采取有效的行动,比如:矫正性情绪体 验,启发、鼓励、积极暗示,友好关系的体验,获得成就感等,按照接受、4 理解、沟通、调理的步骤实施,来消除焦虑感,帮助孩子尽快走出心理“泥 潭”快乐的成长。 接受:学生的心理问题多由父母、长辈的教训、惩罚、强求、苛求甚至 接受 伤害造成,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要从家长自身找原因,宽容学生,接 受学生的现状。对同样经受了心灵煎熬的家长来说要从自己反省也是一个痛 定思痛的过程,不要轻言放弃,那将是一生的痛。再说接受是早期干预的前 提条件。 理解:要认识到存在的问题有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那么改变也需要一 理解 个“耐心的折磨”,切不可期望过高,也不要太过放松。而这个变化过程也是亲 子关系的改善、重塑过程,亲子共同成长的过程,需要假以时日。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这是早期干预的起步阶段。 沟通:改善、重塑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工作的重点在于身体的接触和语 沟通 言的沟通,而不是说教,甚至打骂。不管年龄长幼都需要倾诉表达和感知“被 爱” 。家长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和孩子对话,和孩子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来建 立沟通。家长们要把生活的艰难困苦先放在微笑背后,在孩子读书、做作业、玩游戏时尽量多陪伴他们一会儿,有条件的和孩子一起饲养一两只小动物, 在互动过程中低姿态与学生沟通,让其宣泄、减压,逐步让孩子养成沟通的习惯,为改善、重塑创造条件。沟通中逐步掌握分寸,因为是自己带大的孩子, 秉性好恶自己知道,应该不难。 调理:如果确认孩子出现了的心理问题,那么请一定要向专业人士或机 调理 构求助,心理问题还不是心理疾病,但比一般的疾病更难“治疗” ,需要使用 科学的方法为佐料,用爱心

的文火慢慢煨,方能烹出一锅美味的 “心灵鸡汤” 。 科学的方法 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多开展家长学校在心理学知识方面的讲座,有条件的家长 5 应该多了解儿童心理学知识,有时间可以看看 CCTV—12 及各地方台的心理 讲座和案例分析。 我们不能苛求家长和老师都成为心理专家、教育专家, 但现实给我们提出 了很高的要求,逼迫我们抓紧时间尽快成长,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现实的需 要。 愿天下亲子相爱相守直到永远!愿如花的少年绽开绚烂的花朵! 参考书目: 《心理治疗的基础》钟友彬著 参考书目: 6

推荐第3篇:早期干预区全体医护人员新年活动

病区新年活动

第一部分领导致词

曹主任、科护长开幕致词,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第二部分医护风采展现

1、K歌:林鄞独唱、雷华为和伍惠玲合唱饮歌(参与者请尽快自选好歌曲)。

2、护士风采展现:依次表演以下护理礼仪—站姿、行姿、坐姿、推车、持病历夹、见领导打招呼、应对无理取闹的病人及家属(自称认识院长,强烈要求包房)

 文风、惠玲、晓晴先表演站姿(手的姿势--1基本式2相握式3叠握式,脚的姿势—45°,60°,丁字) 直线走过来捡东西原路返回坐椅子。

 华为、保全跟以上一样再演示男护士的站姿、行姿、坐姿。  保全、淑萍演示推治疗车

 华为、诗韵演示持病历夹(平面式、侧腹式、侧胸式)  嫦姐见领导(护长)打招呼

 萍姐应对病人(罗小艳)及其无理取闹的家属(邓小艳)[具体参与者再商量一下]

3、医生风采展示:(他们医生想一个,最好控制在15分钟左右) 第三部分游戏互动环节

1、背夹气球

 将参与人员分成两对,2人一组,背对背夹一个气球从出发点跑

向终点,再从终点返回出发点;

 从出发点到终点我们会有2个障碍,分别是瓶子、椅子等。参赛者必须跨过这些障碍到达终点;

 到达终点时,参赛者必须不借助手和脚的力量将气球挤破,并讲出一句祝福语,然后返回出发点;下一组准备接力。

 最快时间完成那队为胜利者。

道具:瓶子6个,凳子6张,气球若干个。

2、投饮料瓶和吹乒乓球同时进行

A、投饮料瓶

准备好5只筷子,一个空饮料瓶。参赛者站在瓶子的一侧,筷子立在离瓶口大约一米距离的正上方,瞄准瓶口,放掉手中的筷子,如果筷子掉进瓶里面,便是获胜者。

要求:每人有五次机会,扔进不同数目就有不同的奖励。 道具:5只筷子,1个空饮料瓶

B、吹乒乓球

参赛者要将拿到的乒乓球从第一个杯子吹到第六个杯子,要一个一个吹至杯子内,球不可以跳过杯子或滑落至桌子上。

注游戏中,前5个杯子内是装满水的,最后一个杯子是半杯水,球跳跃杯子或滑落桌面都视为失败。

道具:2张桌子,杯子6个,水,乒乓球2个

3、抢凳子游戏

一组人与比人数少1的一组凳子,在音乐声中,大家齐围着这组凳子

走或跑,当音乐声突然停止时,每人奋力抢坐到凳子上,未能抢到凳子的人被淘汰,抢到凳子的人再组成新的一组,并减少一个凳子,再次游戏,直到最后。输的惩罚(男的10个俯卧撑,女的10个青蛙跳),赢的奖励。 道具:凳子

4、踩气球游戏规则

将所有人员分成两组,每个人脚上绑上两个气球,比赛开始后,各自要踩破对方组脚上的气球,同时也要保护自己脚上的气球不被踩破,哪一组脚上的气球全部被踩破,哪一方就失败,游戏结束。 道具:气球若干个,绳子1卷

第四部分神秘抽奖环节

第五部分谢幕

区长、护长致词结束

推荐第4篇: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早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早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通过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与早期护理干预,规范落实感染防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选择2013年1-9月确诊的185例医院感染病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择2014年1-9月确诊的145例医院感染病例作为干预组,针对感染患者的高危因素和薄弱环节,感染科人员到临床科室指导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0.98%、0.68%,干预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监测;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3-0132-03

Hospital Infection in Medical Records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LI Hui-fang,TONG Liu.//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5,13(13):132-134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hospital infections by monitoring and ae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as well as the effect standardized implementation of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Method:From January 2013 to September 2013,185 cases confirmed hospital infection medical records were chosen as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ere received routine care.From January 2014 to September 2014,145 cases confirmed nosocomial infection were chosen as the intervention group,as medical records for patients with risk factors for infection and weaknees,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department personnel to guid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Result: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vealed the incidence of hospital infection were 0.98% and 0.68%,the infection incidenc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Hospital infection; Monitoring; Relevant factors; Nursing intervention

First-author’s addre:Beijing Shunyi Hospital,Beijing 101300,China

doi:10.14033/j.cnki.cfmr.2015.13.068

医院感染已成为影响患者安全、医疗质量和增加医疗费用的重要原因,也是医疗高新技术开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为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通过加强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高危因素干预管理,指导护士规范落实感染防控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笔者对2013年1-9月(对照组)与2014年1-9月(干预组)确诊的185例和145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护理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感染相关因素,侵害性操作分布的变化。选择2013年1-9月185例非干预阶段及2014年1-9月145例护理干预阶段的医院感染确诊病例。2013年1-9月共收治住院患者18 837例,发生医院感染185例,201例次;2014年1-9月共收治住院患者21 294例,发生医院感染145例,154例次。患者年龄4~91岁。感染病例分布居于前三的科室是血液肿瘤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

1.2 方法

1.2.1 监测方法 采用实时监测,临床兼职院感质控医师实时监测本科室病例,确诊院感病例立即通过网络上报系统报告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查阅此病例,进行核实确认。对照组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干预组患者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到临床科室指导护士规范落实感染防控措施。

1.2.2 实施干预控制对策 主要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成立干预控制小组,由各科室护士长及主管床位医师、护士组成。(2)重视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及侵害性操作评估,提高护士预防医院感染意识。针对长期卧床、癌症、免疫功能低下及有静脉穿刺、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等侵害性操作的患者要加强每日护理评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警惕医院感染的发生。(3)对高发感染部位制定重点护理干预措施并培训临床护士规范落实,加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降低感染风险,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4)每例确诊医院感染病例,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到临床科室参加科室院感病例讨论会议,针对易感因素、侵害性操作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指导医护人员规范落实感染防控措施,对不规范的操作及时提出改进意见。(5)建立医护沟通机制,主管床位医师将感染患者需要重点落实的感染防控措施向护士长汇报,由护士长组织主管床位护士重点加强落实,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6)针对呼吸道部感染高发的情况,重点加强以下护理措施:①管床护士亲自或指导家属为患者翻身、叩背,病情允许时应每1~2小时翻身一次,空心掌由下至上叩拍胸背部,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松动、脱落后排出,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特别提示操作方法要正确、规范。②加强口腔护理,根据pH值、口腔污染情况选用合适的清洗液。及时清除口腔、鼻咽腔内的分泌物和呕吐物等,以防发生窒息和吸入性肺炎。③对于昏迷患者每次注入营养液前均先检查是否有胃内潴留,保证鼻饲管通畅,同时预防胃内容物反流引起吸入性肺炎等。④加强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保持空气清洁,湿度适宜,室内定时通风换气,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7)针对泌尿道感染高发的情况,重点加强以下护理措施:①置管前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②置管时严格消毒,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③置管后妥善固定,保持通畅,每日评估,及时拔管;④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8)针对血液感染高发的情况,重点加强以下护理措施:①加强患者宣教,告知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减少探视;②每天紫外线消毒病室;③告知家属、患者戴口罩,每天用消毒液消毒床单位、桌椅、地面、门把手;④病室加强通风,避免患者受凉,保持大便通畅;⑤医务人员注意手卫生;⑥帮助患者拍背、排痰;⑦注意消毒、隔离,加强患者体质,增强免疫力。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医院感染发病情况比较

本调查2013年非干预阶段确诊医院感染病例185例,2014年干预阶段确诊医院感染病例145例。干预后医院感染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医院感染情况比较

组别 调查人数(例) 感染例数(例) 感染率(%)

干预组 21 294 145 0.68

对照组 18 837 185 0.98

2.2 感染部位分布情况

感染部位分部以呼吸道部感染居首位,泌尿道感染居于第二位,血液感染居于第三位,两组各部位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分布

两组医院感染易感因素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4 医院感染相关侵害性操作分布情况

两组病例医院感染相关侵害性操作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干预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评价

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应首先加强对科室的管理,增强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意识。本研究通过感染管理科对高发感染部位制定重点护理干预措施并培训临床护士规范落实,对每例院感病例组织科室病例讨论会;管床医师加强与护士长沟通;护士长组织规范落实重点感染防控措施,提高了护理人员参与感染病例的管理意识,护理人员在感染防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见,加强感染病例早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3.2 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分布

本研究结果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以呼吸道部感染居首位,泌尿道感染居于第二位,血液感染居于第三位。提示在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方面要重点加强规范呼吸道部、泌尿道部、血液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尤其要对临床护士要定期加强以上三个部位防控措施的学习、培训与操作指导,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感染管理部门要和临床科室多沟通,加强重点科室及重点部位的目标性监测和早期护理干预管理,能有效医院感染发生率。

3.3 医院感染主要易感因素分布

本研究通过分析感染危险因素,发现癌症、长期卧床、免疫功能低下,高龄患者有较高的医院感染率。提示临床应加强对易感因素的预防与控制,重视基础病治疗与基础护理,提高患者免疫力,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尤其要对预防与控制呼吸道部感染高度重视。恶性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大量、长时间使用抗肿瘤药物极易造成体内菌群失调,导致多种病原菌感染[1]。老年患者生理防御及免疫功能衰退导致自身调节能力、抵抗力及免疫力下降,加上对一些药物的敏感性较差,往往病程较长,易导致感染。

3.4 感染相关侵害性操作情况分布

本研究结果显示,居于前三位的侵害性操作为静脉穿刺、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侵入性操作损伤了组织黏膜,破坏了机体的免疫屏障,导致微生物定植增加,患者易感性增加。减少侵入性操作,规范好操作规程,及时评估侵入性操作的风险,根据各医院的特色建立自已的目标监测体系,执行科学的干预措施势在必行[2]。临床在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使用呼吸机、大量的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等操作,这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各种侵入性操作要保证非常严格的无菌操作流程[3]。每张病床旁配备手消毒液,在护理操作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和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在进行吸痰、导尿及深静脉置管操作时应戴无菌手套,使用一次性、质量可靠的管材,尽量缩短留置导管时间,深静脉置管时,选择正确置管部位,避免股静脉置管,应在消毒液干后再行穿刺皮肤的操作,插入部位使用预防性屏障,及时更换敷料,密切观察穿刺处皮肤。同时加强基础护理,特别做好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4]。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必须增强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加强感染病例监测与干预管理,加强护士对高危易感因素控制措施的学习、培训与规范落实指导,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参考文献

[1]熊杰,白生华,汪璐,等.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3):503-505.

[2]骆春华,陈春娥,彭胜华.侵入性操作与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3):177-178.

[3]郑益娇,吴件姿,陈玉叶.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8):693-694.

[4]徐敏娟.NICU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3):530-532.

(收稿日期:2015-01-16) (编辑:程旭然)

推荐第5篇:洛瓦斯讲座ABA与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

ABA与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

讲座人:洛瓦斯教授 时间:2003年3月14日

(根据现场口译后的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核。文中的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ABA--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

今天介绍的方法(行为分析训练法,即ABA--编者注)在美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初在美国东海岸的哥伦比亚大学的松道夫(音译--编者注)教授,后来在哈佛大学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所以ABA是有很好的基础科学理念的。 ABA工作的价值--平等权利的确体现

我知道,若一个家庭有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时,家长会非常伤心,压力也很大,他们尝试着各种努力。对此我深表同情,希望我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希望和帮助。我所介绍的训练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是在1805年法国的伊唐(音译--编者注)曾对这些孩子做过研究并出了很多的书。他是初创者,但不是科学家。当时是在法国大革命之后,人们都非常关注教育,注重给人以平等的机会。今天我们的工作也是如此,是为了让孤独症的孩子在社会上有平等的受教育和工作的机会。 最新发展--关于ABA教学法的新书

本次讲座的内容主要出自于我手上的之本教育界手册(书名为\"Teaching Individuals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s-Basic Intervention Techniques\"--编者注)是我多年研究是成果。我花了四年的时间把它写出来,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读一读。我希望教师和家长有机会读到这本书,我会把它留给田惠平。 孤独症孩子的分类

孤独症人被大家看成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其中的一类孩子在教育时进步发展非常快,可以理解别人的语言,也可以表达自己,我们将他们称作\"可以用语言表达的孩子。另一类孩子不能模仿语言,也不能表达,但可以通过形像语言,比如阅读和写作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愿望。

让家长参与--教孤独症孩子的重要原则

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对孤独症儿童进行集中的早期干预的方法。在针对年龄小的孩子进行教育时,会发现孩子能模仿家长或老师的一些语言。如果经过四个月的训练,孩子的进步非常快,告诉家长也许在需要

一、两年的训练就可以了;对于另一些进步不是很快的孩子,仅告诉家长还要有长期的训练这一点并不够,我们还要告诉他,孩子将来会有怎么样的变化。我们在教孩子要学的东西,也是家长要学习的东西。我们要与父母合作,因为教孩子时家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长要陪伴孩子的一生,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是孩子的导师,是在孩子的生活中起阗非常重要作用的人物。

认识孤独症--行为特征

下面介绍一下孤独症孩子的行为特征。

首先是延迟性行为:当一个孤独症孩子被带到你面前时,从哪些迹像可以看到这些行为呢?

A.语言--最被关注的是语言方面:

B.玩耍--除了不说话以外,还不喜欢玩玩具,别人玩的时候他会躲到一边,不会参与进去: C.漠视--其它的迹象表明,他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不关心:

D.感情表达--当亲人离开他时,他是否会哭?你会发现,你越是给他关注,他就越要躲避。当你要亲昵他时,他会抵抗,尤其是皮肤性接触; E.生活能力--看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情的处理,如能否独立吃饭、上厕所、穿衣服、睡觉以及行走时否知道危险;

F.模仿能力--看一下孩子是否具有模仿能力,如在语言和行为方面;

G.智力--可能孤独症的孩子都无法做智商测验(一般智力发育滞后的标准是65),观察他是否有智力落后的现像;

H.异常行为--看孩子是否有过激表现,如发脾气、攻击他人、自伤等(教授播放了一段\"自伤\"表现的录像)。我们会注意到,大一点的孩子攻击性更强,在12-16岁之间,对整个家庭会构成潜在的威胁,13-15岁或更大的孩子会有更加暴躁性的攻击性行为,甚至会把父母当成人质关在家里。专业人员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要考虑是否应告诉家长,当孤独症到一定年龄时,他可能会对家庭有危险。如果告诉了,会引起母亲更多的忧虑;若你注意到母亲的伤心和忧虑,就要告诉她:我会长期在这里帮助你,我会把你介绍给其他的专家,他们仍然会给你提供帮助。孤独症孩子中会有很多怪异行为,而且会持续存在。但观察他们的走路和跑步时,他们的身体控制能力还是比较好的。 什么是最重要的障碍?

在前面列举的行为当中,大家会认为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也有人说注意力很关键。比如,伊唐认为注意力最重要,在美国的早期调查中,也有人这们认为。但如果有智力低下问题,他们是不可能向同龄人那样学习东西的。另外,布瑞尼认为情感表达是最关键的因素,但目前不管哪个更重要都不可能概括出孤独的基本症状。 诊断

不同的孩子,滞后/障碍的表现也不同。若孩子在生活自理、行为等方面都有滞后的现像,我们称之为全面发育障碍,而不是简单的称为孤独症。在列举的诸多行为中,不同组合,会得出不同的诊断结果,这可能要比单单诊断为孤独症更好。传统的观点认为有上述列举的行为就可以诊断为孤独症。 病因与治疗

在60年代后的今天,仍不能找到孤独症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但仍要强调的是孤独症。这并不是用非常好的前提假设构造出来的。此外,轻重的衡量也有问题。如果是刚刚进入领域的人,他要具备敏感的分析能力,否则无法取得进展。

对于孤独症的治疗,要从行为入手。如注意力、问题行为、语言等。如通过语言入手可以衡量他的理解力、接受力和表达力;或是从问题行为入手;也可以从注意力入手(帮助他关注更多在周围发生的事情)。在美国,这些都是免费的,如果是获得几项综合治疗也可以是免费的。

如果方法适当,你会发现孩子愿意和你呆在一起,有情感的交流。智商测试(在美国也可以是免费的)的作用是其结果反映出教育训练的成果。如果构建好的环境,智商测试也会有所提高。通过测试反映出孩子的认知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快于他的生长环境。不要忘记测试的分数高低反映出他的生长环境,而非他的实际智商。不久前,在美国有人提到,非洲黑人智商底。之所以这样说,是基督徒找他们做奴隶的借口,如果智商似乎就应该做低等的工作,付很低的工资。所以对于刚开始与孤独症进行交流的人,很多事情还一无所知,对于我们的挑战是:通过努力使得这些人把他们的包袱打掉。

在座的有多少人喜欢钓鱼?如果你有经验,在挪威捕捞三文鱼是非常刺激的。如果在

六、七月份,河水不多,鱼可以在河里进行繁殖,等到八到十月份在河里钓鱼是最好的时机。十到十一月份,水份很高很冷,加上化学成分的影响,三文鱼无法繁殖成功。河流中水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即使是在合适的时间繁殖也不会成功。但是在不利于繁殖的时间,通过干预改变河水的状况,三文鱼也会存活下去正如我们生存的社会一样,只要通过努力,它就会改变。我们看到,虽然孤独症不是在最佳时期来到的人,但也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梵高就像是

六、七月份的三文鱼,而孤独症孩子是十

一、十二月份的三文鱼。但孤独症的存在为人类的生存作出了贡献--虽然起点低,也超出了原来的目标。孤独症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像是在这个时间(左图中

十、十一坐标区)来的三文鱼,没有病,没有受到损害和能力丧失,属于事物自然顺序中的一个点。这个时间(

六、七月份)是为社会做大贡献的人,如梵高,但他的社会交往能力也很差,以至于在某段时间不得不到医院去就诊。梵高有一些自残行为,他曾把耳朵割下来送给女友,但这样是无法赢得女友的欢心的。所以他没有朋友,只拥有更高的自我,这样可以更好的对色彩进行组合搭配,创作出许多艺术品,为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如果当初给他做治疗,结果会如何呢?是否要教他如何去约会女朋友,赢得女友的欢心?那么治疗可能会使这样的艺术家不得知复存在。所以对那些人做治疗一定要小心谨慎,区别对待。爱因斯坦是十一月份的三文鱼,他花了一生的时间整天与公式打交道,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美国加州大学一些在生物、物理领域很成功的人走路的步态、笑的时候很奇怪。他们唯一生存的机会就是娶个很好的女人做妻子。曾有个诺贝尔奖者,穿着绿色的衬衫、黄色的领带去出席宴会,妻子会告诉他,这样的搭配是不合适的。

所以不要把孤独症看作是有障碍的人,而把他们看作是区别于一般人的另一类人。通过特殊的教育对孤独症人进行治疗,通过环境的改变使孤独症人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在家里接受治疗要有很好的环境,对于一般的孩子,只要醒着就一直在学习,周末、假日也在学习。所以要对孤独症人生活的环境进行构造,使他有更多\"?quot;着的时间。要简化教学环境,使孤独症孩子取得成功。如果成功了,他是忧伤还是高兴呢?

如果她(指身边的Helen小姐)是孤独症,大人让她坐她不坐(和Helen表演),现在我就教她坐,帮她坐下来,如果坐了我会给他最喜欢的东西。我用两腿夹住凳子她不会跑掉;如果她喜欢跑掉,给她这样的机会就不好。(与Helen换角色)如果Helen是个妈妈,把学习过程简单化(坐下),妈妈很容易掌握。现在她可以控制我了,她已经坐在驾驶员的位置上。

我是来自斯堪地那维亚的人(络瓦斯教授的原籍是挪威--编者)在那里有很多人看上去像孤独症,他们被称为\"单身汉\",在此之前,他们来自地中海地区,更早也许是来自非洲。他们想在地中海居住,因为那里的气候好,食品充实裕。后来,来地中海的人越来越多,还有法国、希腊等地的人,人们发现很难应付社交问题。后来从德国又有很多人来到地中海,人越来越多。人们开始受不了,就往斯堪地那维亚半岛迁移。前年,我和太太去佛罗伦萨,我们已经习惯了美国式的交往方式,在佛罗伦萨星期六晚上举行活动,人很多,大家在聊天。我太太就对我说:\"洛瓦斯,我受不了了,我们回宾馆吧。\"我想这就是要应付的社会压力,以前人没那么多,压力也没那么大。在北欧人们发现一个农场的人生活很孤独,瑞典、芬兰了民是如此。在美国,人感到不舒服时就到阿拉斯加去你会发现有些人喜欢独处,有些人喜欢刺激性的活动。如果你去挪威,与挪威人问好时,他会用手插在兜里摸着什么,两眼看着地,两脚不安地踢来踢去,这是他们不安的一种自我表现。如果发生战争,人们会发现斯堪地那维亚、阿拉斯加、还有中国北部的人会活下来。如果是按照这个图这样分布的情况生存的话,人的存活机率会很小。这样孤独症的教育会更有价值,对孤独症的孩子会开发出更多的技能。

问题行为的处理

右图中的这个孩子的问题行为看起来非常吓人。如自己打自己,嗑肩,甚至打别人,看起来非常不正常。这里有一个调查,这个孩子十年来大部分时间手脚被束缚,突然解除束缚后,对孩子的自伤行为情况做了观察。这里是观察到的反应,是一个15分钟内的记录: 第一天,刚开始自己打自己,线是往上走,后来停息; 第二天,带到屋子里来,一直没有出现自伤行为;

第三天,带到房间里来,一开始自己打自己怕来就好了,做了一些被认为是适当的事情。

当时的理论认为,如果妈妈拒绝孩子的切求,则认为妈妈不称职,因为她不喜欢他,妈妈不想要他,所以孩子就打他妈妈。在1965年时,人们是怎样处理问题行为的呢?如果一个孩子出现问题行为,当时会把他抱在怀里,让他知道我们喜欢他。这样孩子会很长时间没有自伤行为,但以后还会多次出现自伤行为,而每当这时妈妈就亲他,于是机率上涨了20倍。

第四天,带入房间,自伤行为出现时没有给予关爱,该行为减少;

第五天,带入房间,给予关爱,15分钟内,自伤行为比原来增加了20倍; 第六天,后来自伤行为出现时不给予关爱,该行为出现的比率又开始下降; 第七天,无自伤行为出现。

从这里可以看出:

1.通过对此问题行为的记录,可以对自伤行为进行精确的测量;

2.在60、70年代以前对自伤行为提出的安抚性的处理方式--给予孩子以关爱,是一个错误的处理方法。

右图记录的是孩子八天来行为消退的过程:

第一天,孩子的自伤行为出现时,想要搂抱他是很自然的反应,但这样做效果不会好的。 孩子10分钟内会打320次,一天中要打好几次,加起来有几千下。

第二天,线越陡表示自伤的次数越多,但经过一段时间自伤行为会减少。如果自己坚持不 住的话,可以找朋友来帮忙;如果实在不行,自己就走开吧,让别人来。 第三天,间隔5分钟自伤行为才开始。

第四天,又重新来过,孩子的自伤有所增加。

第五天,有改变,15分钟的时间内,孩子没有出现自伤的行为。 第六天,次数在降低。 第七天,次数越来越低。

第八天, 1个多小时,孩子没有出现自伤行为。

三种不同的自伤行为的处理方式:

1.正面强化:孩子自伤是为了得到关爱、关注和安慰。如果当孩子有自伤时就会得到关爱, 则会强化了这种行为,这称为正面强化。

2.摆脱别人:孩子自伤是为了不想让别人关心他。这种情况下,你要关心他,反尔也不能有好的效果。

3.自我刺激行为:例如,盲、聋哑人会有打自己,咬手等自我刺激行为。佛罗里达的一个学者发现,有些人会咬自己的手腕,并且会咬下肉。他想了解,这是不是一种自我强化的行为。为了调查,曾把胶布贴在手腕上,他们也会去咬,咬掉后也会去嚼,但不是咬肉的感觉。孤独症人的看天、抖动身体、跑动等,是不是一种感官的刺激呢?实际上是他们的神经系统需要这些刺激,否则他们不能维持下来,以动物为例进行研究也发现了这一点。独自生活的动物不如群体辞海的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良好,发育健全。

换个角度看自伤行为,我们会发现,有时一些想自杀的人,在有些情况下,若我们想救他,他往往可能真会自杀。所以孤独症的自伤行为特点和自杀者的特点有相似之处。我曾在西亚图的一个基金会工作过,这里只有20个客户,其中就有

3、4个自杀了。他们为什么自杀呢?经研究发现,心理学家发现病人有自杀企图,会给病人采取保护措施,我们发现自杀都发生在这个医生上班时,因为他很急于关爱客户。 我说这些,是为了说明孤独症群体并不是很独特的群体,他们身上有的东西我们常人身上也有一些。

孤独症的自我刺激行为 观察我们周围的人,都会有一些自我刺激行为,从每天清晨开始就持续不断的存在。比如我就会不断抠鼻子,幸运的是我有一贯耐心的太太。抠鼻子是个低层次的自我刺激行为。自我刺激行为分两类:一类是低层次的,它与身体行为有关;另一类是高层次的,它与生活活动、周围的安排有关。

观察孤独症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比如搭积木时会把一样形状的放在一起,在把方形的放在一块儿,把三角形的放在一块儿后,孩子会有一种非常开心的感觉。孩子也会按照顺序摆放,强调的是对应匹配的关系,就象宾馆里拜访餐具一样。就象我们打高尔夫球,挥一杆进一个洞。投篮球也是一个好例子,观众花钱去看,如球进篮,观众会鼓掌。这些实际上都是自我刺激行为。另外,一般球队的拉拉队长会是个漂亮的女孩,当球进时为他们欢呼加油。换句话说,孤独症孩子的表现也有他们生理、生物学上的合理性。 运用ABA教孩子--科学研究的结果

1973年,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它们是: 1.自我刺激 2.鹦鹉学舌

3.适当语言或语调 4.社会性的非语言 5.适当玩耍

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将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和接受过训练的家长带的孩子进行比较。这个实验是这样的,孩子们是在诊所里接受训练,后续实验是把一些孩子送到医院接受治疗(有能力的人管理运做的医院);另一些孩子送给接受过训练的家长带。后来再将孩子带来时发现,家长带的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比例下降了,后面的四项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别。这个结果和我们一般人的想法非常不同,一般人认为的是让家长带孩子会更严重的想法是错误的。所以说,用科学的态度看问题是很重要的。 我们的研究结果说明: 行为训练的优点是:

1.复杂的行为,比如说语言是可以通过训练学会的; 2.孩子的不当行为,包括自伤行为可以大幅度减少; 3.训练的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

4.普通人,包括家长和大学的学生都可以学会当老师;

仅出专业人士进行每周20-40小时的教学不可行,因为首先费用就太高。比较好的方法是培养一些学生,让他们跟多年从事基础研究工作的人学习,学生会非常高兴。通过接受培训,他们可以带个案。我们进行了调查,看哪些人愿意来,结果我们发现有很多大学生都愿意来做这份工作,而且人数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知道今天的大学生与50年代的学生不同,我做学生时,整天想的都是玩,而现在的学生愿意更早与社会有接触和交流,更早融入到社会。

行为训练的弱点是:

1.因为反应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每一个行为都必须有针对的去训练。如果一种做法对孩子没有帮助,那我们就要作出改变。

2.因为环境特点不同,所以训练必须在所有的环境里进行。我们的训练是在诊所里进行的,慢慢地有诊所改为家里,再到所有的环境中训练。因为我们不知道孩子离开诊所后会是什么样子。

3.训练的成果是会反复的。如果我们的孩子

四、五年没有反复的话,他还会倒退到原来的状态中去。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建立好的环境,从

三、四岁到

七、八岁,在到成年人,否则我们的孩子学到的东西会丢失掉。4.训练对孩子的影响很不一样,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反应。1971年时,我们发现,接受训练的孩子进步很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这可能跟神经学有关。年纪轻点的孩子的神经系统比年纪大点的孩子的神经系统学习的接受能力要强。另外一种说法,存在机遇之门。年轻点的神经系统产生的神经机构比老的神经系统要强,要多。我们已经有神经系统方面的很研究数据支持此观点。

ABA--目前唯一有研究数据证明其训练有效性的方法

在1987后的研究中,我们把孩子们分成三个组:实验组、控制组I、控制组II。 实验组的孩子要接受每星期40个小时的密集型训练; 控制组I的孩子每星期接受10小时的ABA训练; 控制组II的孩子无训练。

孩子们刚进来时,智商测试都在65-107之间。在这张数据表上,N代表人数,MIQ代表平均智商,RANGE代表智商的范围。从左往右看,第一列数据代表孩子上常规学校的人数,第二列代表的是上语言障碍学校的人数,第三列代表是上智障或孤独症学校的人数。 对于在座的年轻专业人士,应该把重点放在最后一组上,因为这些孩子很需要帮助,而且做这项工作有一个好处是:容易发现问题。 从上面的情况中可以看出,孩子最初的情况差不多,经过不同的训练方法和不同强度的训练,以后的情况却大不相同。 语言能力与训练效果

以语言和模仿来说,有的语言能力欠缺的孩子经过训练后智商可以超过10或更高。在以下(见左幻灯片)这张表上对两类孩子进行了对比:一类是表现不好的,能力呈下降趋势,达到有障碍的程度;一类是有最好结果的,孩子的整体能力比他的语言能力高。孩子表现方面的能力超出他们的语言能力。 不同训练强度和方法的效果比较

以下的两张幻灯片列出了将在加州大学(洛瓦斯教授所在的大学)所进行的高强度训练和低强度训练与结构化教学三种方式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了三个方面:与人交流、生活自立能力和社会交往。 训练与评估

训练之后的评估体系很重要。表一是一份评估表,它通过13种不同的方法了解孩子不同的情况,在入班时、12个月、24个月和6岁时进行测试。表中的第二项是ELM,即早期学习情况的评估,它在训练四个月后进行,对孩子在语言学习、表达、接受、理解、模仿等方面进行测试,并将结果告诉家长,让家长知道训练是否有效。就像癌症病人要先去医院检查,然后接受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再去复查的程序一样,我们也需要对孩子的训练情况进行测试。最后一次测试是在孩子六周岁的时候进行的。在这个表中,最后一项--家用长的满意度,这一点非常重要。每周,我们的训练小组成员都会和家长有一次相互交流的时间,一方面告诉家长孩子有所进展,下一步的训练计划;另一方面让家长提出意见和建议。 结果:

威斯康星测试有优越的成绩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2和洛夏克测试正常 有意识到他人心理状况的证据

MMPI(美国常用的标准方法)跟踪调查发现,最好的孤独症人进入社会后,他们当中很多人过着正常的生活,已没有什么孤独症症状的表现

推荐第6篇:早期运动干预在智障儿童康复教学中的应用

早期运动干预在智障儿童康复教学中的应用

淮北市特殊教育学校

齐成恩

摘要:智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适应社会,自食其力。智障儿童智力和学习能力低下,言语和运动能力差,感知觉速度慢,注意力不集中。对其尽早开展康复教育,无论是从经济开销、成本预算方面,还是从收获康复实效方面都势在必行。其中运动干预是其他有效干预方式的基础,有助于补偿矫正智障儿童运动能力差、行为不足的缺陷;有助于改善智障儿童的情绪行为,矫正过渡行为;有助于培养智障儿童的注意力,提高认知水平。

关键词:智障儿童

运动干预

行为矫正

情绪调控 认知发展 正文:据WTO的统计,全世界约有1.8亿智力残疾人,占世界人口的3%。根据我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智力残疾人总数554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6.68%,14岁以下的儿童为322万人。因此对于智障人群的教育不容忽视。

一、智障儿童的概念和其表现出的普遍行为特点及归因 智力障碍又称智力缺陷,是指大脑受到器质性损伤或由于遗传因素的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等,造成的大脑发育不全,形成认知活动的障碍和全面的心理活动障碍。作为从事特殊教育基层工作的教师,本文认为智障儿童是指在智力功能和社会适应性行为上存在显著限制的儿童。 通过日常教学观察得知: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均出现情绪不稳定、对抗、不良的言语表达习惯、古怪行为等问题,自伤行为、刻板行为、破坏行为、不顺从行为、攻击行为等是经常困扰老师的难题。分析其原因,一些研究理论认为智障儿童的行为问题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先天因素主要指遗传、生物学因素;后天因素主要是指家庭环境和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而大脑器官的损伤导致严重的认知障碍,引起家庭和社会相互的难以理解和沟通,从而呈现出一系列的不良行为问题。因此本文认为先天因素是导致智障儿童行为障碍的主要原因。

二、关于早期运动干预的研究

早期干预在特殊教育领域,主要指对学龄前缺陷儿童所提供的治疗和教育服务,是根据不同儿童的智障差异所采取的多种在儿童入学以前及入学初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且及时地干预手段,以弥补儿童的缺陷,促进适应行为的发展。生物学提出脑机构和功能的可塑性、器官发育的敏感期理论;心理学提出儿童心智发展的关键期理论,对早年的回忆提出早期经验说等,均为智障儿童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早期干预意义重大,同时在干预的若干形式中,运动干预是其他干预形式的基础,采取多种形式的运动训练是发展智障儿童能力、补偿矫正缺陷、促进身心发展比较有效的一种措施,只有孩子能够运动自如,才有机会学到各种知识和生活技能,才能融合社会。

三、运动干预在康复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运动训练对学生的感觉统合失调进行调节,可以促进儿童大脑发育、帮助智力发展,改善智障儿童的情绪行为和完善心理,矫正不良行为习惯等。下面谈一下运动干预在具体教学中起的几种主要作用。

1、运动干预可以改善智障儿童的多动行为。

智障儿童多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活动过多,注意力涣散,并伴有学习困难和行为障碍等特征,多动症的弱智儿童由于对视、听、触、嗅、味、平衡等感觉器官得到的信息不能进行很好的组织与分析,从而出现整个身体不能协调运作的现象,即感觉综合失调。基于多动障碍是由于大脑组织协调功能不良的认识,教学中加强对感觉器官的训练,准确评估出智障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感觉综合失调程度,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可行的训练计划。如串珠练习、拧瓶盖、捡豆子等精细动作练习,可以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手部肌肉灵活程度等,孩子注意力集中于一项活动中,相应的就减少了其他多动行为。

2、运动干预提升智障儿童行为能力。

融合学科教学内容,游戏引导学生参与运动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训练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大肌肉群的能力等,使智力障碍儿童运动能力差、行为能力不足得到不同程度的补偿和矫正,适当满足社会生活中对行为能力的需求。

3、运动干预促进智障儿童认知水平的发展

认知教学可以融合在游戏中,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出来在不断变化的具有适度竞争性游戏中穿插认知教学。如进行看图识物教学,让学生在识物游戏中边唱歌边做取物动作,学生通过这些简单的运动不仅体验了快乐,同时认识物品名称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数字教学时,可做具有适度竞争性游戏让学生参与运动,将学生分组,比赛看谁能按要求跑到指定地点尽可能多的取小球,再按图片上的相应颜色放到相对应的篮子里并数小球的数量等等。不配合老师教学的孩子也受到了感染参与到游戏中来,既提高了孩子认知水平,同时让孩子主动遵守秩序。他们的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保护意识在活动中逐渐增强。

4、运动干预培养智障儿童集中注意力

智障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课堂教学无法顺利完成。跳绳、拍球、抛接球、踢球、滑滑梯、绕圈跑等运动训练对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很有帮助。如进行顶小球练习,孩子注意力转移小球就会掉下来,他们就自然而然的保持注意力集中。

5、运动有助于改善智障儿童的情绪行为

智障儿童频繁哭闹、依赖家长、时常随意发笑。如有的孩子无故发脾气,将玩具狠狠的摔在地上,不停的大力开关灯、门等。他们对行为的自控能力较差,情绪波动大,又不会表达,常常发泄,由哭、闹等行为发展到攻击、破坏、自伤等。对这种不良行为采取惩罚的方法效果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老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些运动,让孩子动起来,相应的不良情绪就会减少:如绕圈跑步、手指操游戏、丢手娟游戏、七步猫、抢板凳、做做唱唱等,他们边口中念着儿歌边做运动。在学生运动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调控其不合理情绪,增加快乐体验。

个案探究:XXX,男,7岁。2012年9月入班,该名障儿发育智商在40—54之间。刚入学时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不停的大力开关灯、门窗等;将海洋球扔的满地都是,无故摔玩具,劝阻不听;在与伙伴游戏中将其他小朋友推到在地,有吐口水、踢打老师的行为。使用惩罚、奖励的手段进行教育,有一定效果,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会出现相类似的其他不良行为。日常教学中发现其对球类运动感兴趣,于是对其开展了球类互动。首先,让其与妈妈一对一进行抛球、踢球练习;在接、传球过程中,情绪表现愉快、兴奋,愿意听从老师的指令。其次,用小伙伴顶替其妈妈,并找两名运动能力强的障儿组成对照组,比一比谁做的最好并给予奖励;他开始自我约束,服从老师的安排,主动遵守秩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逐渐延长。最后老师带着他进行单训课,随意哭闹、发笑等行为基本消失,逐渐主动配合教师完成其他活动,如串珠、画线、走迷宫、滚圈、操场上50米往返跑等训练内容。独自在单训室坐独角凳能够保持15—20分钟。

智障儿童感知觉速度慢、识记慢、遗忘快,因此要进行间隔复习,循序渐进,经过长期不断变化运动内容,学生的运动能力才能真正得以提高,行为不足才能得到较好的补偿和矫正。

总之,通过适合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运动训练,能使学生在运动中发展能力,有意义学习,促进身心发展,使其掌握生活中实用知识,形成基本的实用能力和必要的良好习惯。运动干预是一种策略,是一种教育手段,虽然运动不可能改变每一个孩子的方方面面,但却可因孩子感觉统合的改善,使自身的面貌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能为智障儿童将来回归社会、适应社会、成为社会平等的公民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韦小满等。弱智儿童不良行为的特征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1):54-59 [2]潘春燕。基本运动能力训练队智障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5): 54-57 [3]刘历红、宛祝平。运用体育游戏预防和治疗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硕士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6: 2

[4]李静,蔡传明,林跃,杨雪红,刘涛.早期运动干预对改善智障儿童行为问题的探讨,集美大学体育学院,2010(12):29—6

推荐第7篇:早期阅读

早期阅读是指学前幼儿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地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实践证明,早期阅读在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开启其智慧、丰富其知识、发展其个性、提高其语言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研究表明,3~8岁是人掌握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在幼儿期科学地组织和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可为幼儿进入小学后的书面语言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幼儿园如何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呢?

一、提供生动形象的阅读材料,激发幼儿兴趣

早期阅读活动必须为幼儿提供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在影响早期阅读教育的诸多因素中,阅读材料的投放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有研究者认为,适合学前幼儿的阅读材料基本以由文字和图画两种符号构成的图书读物为主。美国学者杜京通过研究发现:幼儿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图书读物的优选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为幼儿选择的阅读材料应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画面要清晰,主要感知对象突出;语言要浅显、生动、有趣,朗朗上口,易学易记。此外,还应根据幼儿的年龄段特点,分层次地选择和投放图书。例如,小班幼儿的阅读主要是在游戏当中进行的,图书外在形式的趣味性,更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可为小班幼儿提供封塑书、翻折书、卡片书、带香味的书等可以活动和操作的图书。相比较而言,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认知经验比小班要广泛,接受信息的途径也较多。因此,中班幼儿可为其提供多种内容的图书,包括童话故事、儿歌、科学知识等。随着大班幼儿知识经验和能力的积累,在为他们提供阅读材料时要注重多样化,并引导幼儿参与阅读材料的选择、收集与制作过程。如教师可引导大班幼儿将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图书带到幼儿园来,与同伴交流阅读,或提供工具和材料,启发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图书。这样不仅可以丰富阅读材料,更有利于幼儿养成爱护图书、喜爱阅读等良好的习惯。

二、创设丰富多元的阅读环境,陶冶幼儿性情

美国教育家霍力斯·曼曾说:“一个没有书的家,就像一间没有窗的房子。”因此,幼儿园要高度重视良好阅读环境的创设,让文字无所不在地环绕在幼儿生活的周围世界,让图书成为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帮助幼儿从小养成与书为伴的习惯,使他们受益终生。营造良好的幼儿园阅读环境应关注以下几方面:

首先,营造全园性的书香氛围。坚持以幼儿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环境在激发幼儿阅读兴趣、陶冶幼儿性情方面的熏陶作用。例如,将绘有《白雪公主》、《拇指姑娘》、《小蝌蚪找妈妈》、《龟兔赛跑》、《狼和小羊》等经典童话故事的装饰画布置在门厅、走廊、楼道两侧的公共部位,并定期更换,让幼儿走进幼儿园即置身于梦幻般的童话世界当中,激发他们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为他们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其次,创设专门性的阅读区角。从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需要出发,为幼儿提供专门的、光线充足的图书室和阅读区。图书室和阅读区中应合理摆放小桌子、小椅子、地毯和软垫,尽可能布置得舒适而温馨。幼儿可以坐在桌前看书,也可以坐在地毯上或靠在垫子上翻阅图书……实践表明,幼儿在宽松而温馨的环境中阅读,会感到阅读是件很舒服和惬意的事情,很自然地萌发和保持对阅读的兴趣。

第三,构建特色化的班级环境。教师可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及班级的各个活动空间,积极创设蕴含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营造有趣味的阅读情境,努力构建特色化的班级阅读环境。比如,在班中设立阅读角、图书架,提供幼儿随手可取的品质优良的图书读物等。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是他们通向阅读之路最重要的一步,因此,在布置活动室角落的墙饰时,可适当配上文字,诸如“表演角”、“娃娃家”、“游戏区”等文字标签,或者在幼儿物品上做一些

幼儿名字的标志,帮助幼儿建立基本的文字概念,了解文字的功能和重要意义,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感知和接受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

三、开展有效多样的阅读活动,积累阅读经验

早期阅读是通过积累各种阅读经验来培养幼儿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过程,可通过以下途径开展有效多样的阅读活动:

1.教师参与的阅读活动。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不同于已初具文字阅读能力的小学生的阅读活动,教师可直接介入幼儿早期阅读的全过程。孩子年龄越小,需要教师参与共读的需求就越强烈。教师的言语讲解是儿童理解图书内容的关键因素,教师翻书时从左到右,讲述时从上到下,能让幼儿逐渐了解到阅读的基本程序,掌握阅读的一般方式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幼儿共读一本书,也可以人手一册图书来阅读;教师可采用点画讲解、点读文字等方式帮助幼儿明确阅读内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背景、推测故事情节、理解故事的内容等,使幼儿逐步将听到的语句、词与图书上的印刷符号对上号。在此过程中,帮助幼儿积累阅读的经验,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掌握初步的独立阅读的技能。另外,教师还可通过同龄幼儿之间共读图书的活动和以大带小的阅读活动,使幼儿逐步了解、掌握阅读活动的规则,并通过相互的交流促进其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2.日常生活中的渗透活动。幼儿只有对阅读活动萌发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比较专注地参与,从而达到预定的目标。为了激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应针对不同孩子的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渗透早期阅读活动。例如,对于小班幼儿,可在餐前或午睡起床之后的过渡环节中,为其重复讲述相同的文学作品,组织幼儿观看有关童话故事的动画片。对于中大班小朋友,则可通过在墙饰和活动区角中自然地呈现文字,激发他们对识字及书面语言的兴趣。还可在各个活动区中提供指导游戏活动的“工具书”,引导大班幼儿通过阅读符号或图例及常见的文字,自主地去完成相关游戏和操作活动,体验阅读带来的成功乐趣。因此,教师应保证幼儿每天阅读的时间,不断更新图书架、图书角的内容,积极鼓励幼儿在来园、自由活动、点心后、离园前等时间段自己主动翻看阅读图书。

阅读是一个多元的复杂历程。让孩子从小插上阅读的翅膀,培养其早期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建立起自主阅读的能力,可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阅读区,是设置在幼儿园班级中供幼儿自主阅读图书的专门区域,它是一种典型而有效的早期阅读环境。有专家指出,在幼儿园班级中设置适宜发展的图书角不仅是现代幼儿园教育环境不可或缺的板块,它对幼儿的早期阅读、语言表达、社会认知、人际交往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利用好阅读区,既可激发幼儿说的兴趣,又可有效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阅读区的布置方面,为幼儿创设一个光线充足、空间适量,相对安静的阅读环境,将书的摆放调整至孩子伸手可及的地方,我们可以为幼儿在阅读区里面提供一些小椅子、干净的泡沫板,让阅读区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的温馨,那么的舒

适。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坐在小椅子上翻阅图书,或坐在泡沫板上看书。在阅读过程中,阅读区里各种不同材质、形状、内容的书老师们还可以随机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在阅读区材料的设放方面,首先我们的阅读区里不再都是《好孩子好习惯》,更多的是大量适应本班年龄段幼儿阅读材料,如《三只小猪》、《小兔乖乖》、《狼和小羊》及幼儿从家中带来的各种书籍等等,让幼儿接触到更多的不同题材的、不同类型的读物。如此之多的花花绿绿的图书呈现在孩子面前时,对他们无疑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大大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 《让孩子快乐地阅读》

幼儿的早期阅读是指:在学前阶段,通过大量图文并茂的读物,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对幼儿的思维、语言、想象、个性、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培养。因此阅读对孩子们来说是幼儿园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那么如何开设好阅读区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了。

一、选择最适宜于幼儿的图书

为幼儿选择一些好的图书对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了解幼儿对书的需求,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书籍这一点也至关重要。

二、给幼儿提供“说、讲、演”的机会

给幼儿提供了一个阅读的场所,也要为其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达到巩固的目的。

三、家园协调互动培养幼儿阅读兴趣、习惯

在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上,尤其需要家园培养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否则幼儿园激发出的阅读兴趣往往会被家长错误的方法或急功近利的态度扼杀。 《让阅读区动起来》

一、阅读区环境创设

1、创设宁静的阅读环境,帮助其形成放松、舒适的心理氛围,促进幼儿有效阅读。

阅读区位置应根据教室空间合理布局,选择靠近光源、安静的角落,尽量避免和喧闹的音乐区等相邻。

色彩选择,应以蓝、紫、绿等冷色调为主,这类颜色清新淡雅,易使人心绪宁静。

物品提供,应是安全、柔软的。可以提供一些软垫、靠垫,供幼儿坐和靠,挂上可爱的布制图书袋、简易书架,用于摆放书籍。

2、创设有序、方便的环境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空间布置上,教师悬挂书袋、摆放书架时,要保证幼儿伸手能取到柜中最上层书。条件允许的话,还可将大书小书分开放,便于幼儿学习区分大小,并养成按序收放的良好习惯。

只有当孩子感受到了区域内宽松、和谐的氛围,受到丰富的图书刺激后,就会自然激发起主动阅读的兴趣。

二、阅读区材料的投放

1、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些有声响的图书,可以摆弄的图书。

2、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主,对自己的物品会比较关注。每位幼儿都有自己带来的书,一方面使他们产生亲切感;另一方面,让幼儿在读书中学会与同伴交流。幼儿自己带书,不仅保证了图书的数量和质量,实现了资源共享,而且也让家长了解幼儿读物适宜性的要求。

三、阅读区教师的指导

1、先扶后放

即先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看图书的方法,再慢慢过渡到让幼儿独立看书。

2、创景设疑

根据小班幼儿有意注意水平低下,观察的目的性较差地特点,创设问题情景非常重要。这里说的“创景设疑”,主要是指教师创设与读物内容相关的情景,同时,在读物内容和幼儿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幼儿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

3、多元体验

阅读是孩子解读->体验->表达的过程。尤其是小班孩子,其思维大多由行动引起。因此在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更是以“体验”为中心,并在阅读过程中呈现“体验中的对话,对话中的体验”这一特点。

4、关注细节

由于小班幼儿观察缺乏顺序性和细致性,而阅读内容中丰富的情感是通过细节来体现的。因此,帮助幼儿观察画面的细节尤为重要。 《阅读区创设之我见》

环境是一个媒介,是映入眼帘的第一印象,所以我们要学会让环境讲话。我们阅读角的创设遵循的是“美观、舒适、方便”的原则。远观我们的阅读角,可以看到墙角四周垂了绿绿的柳条,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告诉孩子们阅读角中四季都是春天,“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春天是读书最好的时光,要好好把握机会进行阅读。走进我们的阅读角,一幅“蜜蜂耕耘图”映入了我们的眼帘。两只小蜜蜂落在四周垂下的柳条上,告诉孩子们要向小蜜蜂一样勤于学习;柳条上还悬挂着与主题相关的孩子的生活照片以及各种图片,如在“国庆到了”的主题中,我们就就悬挂一些“孩子们去过的地方”的照片,课间让孩子们互相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以此让幼儿相互间认识更多的地方。照片及图片都是

用夹子夹上去的,更换起来很是方便。磁砖四周是用蓝色的彩带装饰的,彩带上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张贴一些图片出来,图片是用回形针别上去的,更换起来很是方便。

这样“美观、舒适、方便”的阅读角非常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们课后都会三五成群的看看柳条上悬挂的照片,说说彩带上更换的新图片,真是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谈对中班阅读区的指导与探讨》

在我们班的阅读区里放了很多好看的书籍,但是在空余时间孩子们宁愿跑来跑去追逐打闹,就是没有人阅读区看看书。也只在区域活动时组织一部分幼儿去阅读区看书,慢慢得我发现孩子们根本不知道怎么看书,一会儿就没有耐性了。怎样让孩子们喜欢上阅读呢?

一、安排一位老师与幼儿共同阅读

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看一本书,从一页一页的翻到理解一页的内容到页与页内容的联系等等。教师还可以适当的提出几个问题,边讲边问,是故事的经验得以分享。

二、通过轮流讲述调动每个幼儿的参与度

阅读区是一个小小的区域,我们让几位幼儿共同看一本书,活动结束后让他们每人讲一页,轮流将故事讲完。这样不仅降低了阅读的难度,还促进了幼儿的相互交流和学习。

不过,班里的阅读区材料的种类还不是很多,在下个阶段,我们要尝试阅读图片的投放,像一些照片之类的,还有一些简单的故事的表演,给幼儿提供一些表演的道具素材。希望能够让幼儿能对阅读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在语言的发展方面有更加明显的提高。 《阅读区指导策略的探讨》

从以往阅读区开设的情况中,我发现很多孩子不会阅读,不知道怎样看懂一本书,书拿起来就是随便翻翻,然后换一本。因此,我认为最首要的工作是解决幼儿不会看书的情况,要对幼儿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这种指导可以先集体指导。为了方便指导幼儿学习看书的方法,我先从指导幼儿看《幼儿画册》开始,请幼儿跟着我一起,一页一页地翻看,指导幼儿正确的翻书顺序;再选择阅读区的图书一本一本跟幼儿集体讲述,幼儿知道了这本书的乐趣后会更喜欢翻看„„在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指导幼儿慢慢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并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对语言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个别掌握得较慢的幼儿,教师可以进区指导,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也可取得家长的配合。 《谈谈阅读区指导活动》

幼儿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学习语言的起步阶段。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是孩子们的最爱,为了使幼儿在阅读技能以及视觉、听觉、思维和想象力等方面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在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阅读环境的同时,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阅读区域活动中对幼儿进行了多样化的指导,运用不同的阅读活动形式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1、针对幼儿的阅读的行为表现,制定相应的规则。

如:为了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同时针对幼儿出现影响他人阅读活动的负面行为或者是频繁换书的现象,教师和幼儿共同制定了一系列阅读区的规则,如:进区人员的安排:区域活动时,按幼儿学号顺序,每天有6位幼儿进阅读区,保证全班幼儿一周都能进一次阅读区。其他自由活动时间幼儿可以随时进阅读区。我们还创设了“阅读之星评比栏”:在阅读区能够喜欢阅读、安静阅读、分享阅读的幼儿,通过教师和同伴的评比,评出每月的“阅读之星”。

2、针对一些故事书籍,教师只讲书的开头或中间,鼓励幼儿自己去图书区找这本书看结尾。

3、鼓励幼儿自带书籍,并向其他幼儿介绍。

4、教师组织幼儿观看与图书相关的动画片,以引起幼儿阅读的愿望或组织幼儿听和图书相关的故事磁带,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5、通过轮流讲述调动每个幼儿的参与度,让每个幼儿都能主动参与进来。《分阶段有侧重的引导,提高阅读水平》

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水平的提高,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因此在阅读区里,应按照阶段目标和幼儿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提问,进行有侧重的引导。第一发展阶段,首先观察指导幼儿,侧重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纠正不正确的阅读习惯;接着引导幼儿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第二发展阶段。应注重个别差异。对于讲述能力较弱的幼儿,可允许他们选择较简单的讲述内容,对于性格内向的幼儿,老师可以轻声鼓励并适当跟讲的方式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对于讲述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可鼓励幼儿加入想像以及生动的词汇,丰富讲述内容。应注重思维、想像,鼓励幼儿加入自己的思维和想像进行讲述,使讲述跳出 固定的模式,发展幼儿创造力。第三发展阶段。针对幼儿不同的阅读水平指导幼儿归纳阅读内容。要求阅读水平中等以及偏上的幼儿用一句话归纳活动;要求阅读水平中等及偏下的幼儿能用一段话来归纳;要求阅读水平及语言概括能力强的幼儿能用命题来进行归纳。 《指导早期阅读的策略》

早期阅读可以帮助幼儿早一些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投放合适的阅读材料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可以选择画面生动、语言简单、内容短小、有趣、贴近幼儿生活的图书。教师可以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给幼儿多创造条件,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阅读活动区别于其它游戏活动,教师需要通过细心的观察幼儿阅读时的行为、表情、语言,分析幼儿阅读状况,适时地把握介入的时机。比如:幼儿频繁换书,长时间固定看一本书或一页时,又或者影响他人阅读活动等。这时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进行平行阅读。通过师生平等地在一起看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周围幼儿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其实这也是抓住了幼儿好模仿的这一年龄特点。

我们每位教师在创设阅读区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抱怨,就是书坏的太多、太快。原因是幼儿缺乏保护图书的意识和阅读区应有的规则,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相关措施,比如:师生共同制定阅读区的规则,保证幼儿阅读时爱护图书。还可以开设修补角。一张小桌子,一个工具盒,内放胶带等,便于幼儿及时修补。常此以往,幼儿对图书就会非常的爱护,在阅读区的一些良好行为也就会逐渐地养成。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现在幼儿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幼儿的图书阅读。比如,我们幼儿园就为幼儿提供了专门摆放图书的书架,也有专门的阅读区;很多教师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给幼儿提供了自由阅读的时间,鼓励幼儿阅读;在集体阅读活动中,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时,往往比较关注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关注幼儿对图书的理解,关注幼儿对阅读理解的表达。但是,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发现在指导幼儿阅读图书时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不重视良好阅读环境的营造,选择图书也比较随意;二是图书内容的呈现平铺直叙,无悬念;

三是提问以教师为主,不关注幼儿对图书的兴趣和积极主动的探究;四是指导幼儿讲述图书内容时方式单一,幼儿缺乏讲述的兴趣; 五是不关注幼儿对图书细节和关键信息的把握。 《大班幼儿阅读活动的指导策略》

阅读活动与孩子的视觉、听觉、口语表达密切相关,并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相应提高。而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大班孩子来说,阅读活动的指导就显得更为重要。下面我来说说大班幼儿有关阅读活动的指导:

首先,我们与幼儿一起平行阅读。通过师生平等地一起看书,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幼儿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

其次,针对幼儿的阅读行为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帮助。我们说大班幼儿对文字有了一定的兴趣,也认识了一些字,但是我们不能抛开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进行文字教学,而应根据幼儿的需求,创设一种文字的环境,让幼儿在环境的感染下需求得到满足。

总之,我们在幼儿阅读活动的组织中,参与幼儿的活动,作为指导者,帮助者,让孩子爱上读书,成为我们终身的好伙伴。

推荐第8篇:早期教案

地球的呼吸

朗读欣赏

推荐书目:《地球的呼吸》

●孩子好问,仿佛是带着一大堆问号来到这个世界。

●要回到这些孩子的问题,尤其是这些孩子才四五岁,并不容易。这本《科学图画书》以图为主,配上简短活泼的文字,使孩子爱不释手,是最好的科学启蒙

老师。它以“探究自然科学”作为主题,以此展开各个科学领域的知识内容。图书的内容以故事的情节由浅入深渐渐展开,文字浅显易懂,图书生动活泼。它将引领孩子们去探索色彩斑斓的科学世界。该书现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品导读

●这是一本知识性很强的科学图画书。教师在与孩子朗读欣赏时请参考以下几点:

——抛砖引玉。

在朗读之前,首先应该了解一下孩子的已有经验,比如:“你知道人类是怎么呼吸的?”“地球上还有哪些生物也要呼吸的?他们是怎么呼吸的?”当孩子对“呼吸”产生了兴趣之后,再将书中的内容介绍给孩子。

——情景体验。

书中有一个重复提出的问题:“可怕的事情会发生吗?可以加强语气来进行朗读,让孩子通过对画面的观察和老师的语气来感受这部分所要表达的内容。” ——自主阅读。

大班年龄段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的经验,老师可以朗读前半部分,而后半部分内容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阅读,最后再前后两个部分连起来进行完整阅读。 师生共读 ● 说一说,想一想。

——让小孩子尝试屏气10秒钟,鼓励他说出憋着气的感觉,体验呼吸的重要性。

——我们人类靠“肺”呼吸,那么地球靠什么呼吸呢?(第37页) ——如果你看见有小朋友在草地上乱踩,你会怎么说怎么做?(第

26、27页)

● 动一动,玩一玩。

——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做“好玩呼吸操”,大家来设计有趣好玩的动作。 ——花开花合,那是花儿在呼吸。

呼——吸——

潮涨潮落,那是大海在呼吸。

呼——吸——

二氧化碳出氧气进,那是小朋友在呼吸。 呼——吸—— 轻轻地呼吸, 呼——吸—— 附

地球的呼吸

我们和许多动物都是用鼻子和肺呼吸。一呼一吸,不停地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

水中的鱼儿用鳃呼吸。一呼一吸,不停地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 许多昆虫用腹部的气孔呼吸,一呼一吸,不停地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 植物用根和叶片上的气孔呼吸。一呼一吸,不停地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 人们燃烧柴草、煤和石油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同时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地球上的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来越多,我们无法呼吸了!

可怕的事情会发生吗?

难道人和动物只能戴着防毒面具和氧气罩生活吗?

不用担心。白天,绿色植物除了进行呼吸以外,还能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进行光和作用后,开始吸进二氧化碳,同时放出氧气。 绿色植物带给我们氧气。 “我们可以畅快地呼吸了。” 有人在砍树,赶快拦住他! 有人在踏小草,赶快拦住他!

来吧,把小树苗种下去,让它们长大后变成一片森林。 来吧,把小草保护好,让它们长成绿油油的一片草地。 小朋友快来动手栽树、种花,把幼儿园打扮得漂漂亮亮。 在公路两旁栽上大树,让绿色的长城伸向远方。 把公园的墙打开,让生机勃勃的绿色透出来。

把我们的城市变成一个大花园,让我们都能畅快地呼吸新鲜空气。 等到满眼绿色时,别忘了来一次深呼吸。啊,是那么舒畅!

我们依靠鼻子和肺呼吸,我们的地球依靠“绿肺”———绿色植物呼吸。

————岑建强/文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推荐第9篇:早期阅读

杜曲街道中心幼儿园 早期阅读特色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特色定位:幼儿早期阅读。

二、目标定位:书香润童心,悦读助成长

三、活动重点:

1.激发幼儿从小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在阅读中规范幼儿的言行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形成,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

2.以读书节系列活动为载体,引导师幼与经典好书交朋友,进一步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促进幼儿园书香校园的建设。

3.通过活动提高家长对早期阅读重要性的认识,改善家庭的阅读环境,提升家长的综合素质,实现家园合作。

四、活动措施:

(一)启动阶段

1.召开全园家长会、教工会等向全园教师、幼儿、家长宣传阅读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布置幼儿园环境,营造书香氛围,设适宜幼儿的阅读环境,具体做到“四个一”:

每班设置一个与阅读相关的区域(图书角、绘本创作区、故事表演区等) 每天一次自由阅读(可以是推荐绘本上的内容,也可以是幼儿园课程《幼儿用书》中的内容) 每两周一个经典故事或童谣(内容可参照“幼儿听读经典故事”) 每学年举办一次与阅读相关的亲子活动。

(1)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早期阅读校园文化。校园指示牌、班名及各班级主题墙逐步过渡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呈现;给校园内的花草树木配上图文并茂的警句及标示,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自我阅读的窗口,用图书文化滋养幼儿心灵,开启幼儿智慧,奠定坚实的终身学习基础。

(2)悬挂阅读主题校园横幅;楼梯间、“亲子阅读角”文化布置 。

(3)各班级教室主题环境创设、区域环境创设(以图书角为重点),营造班级阅读氛围,开展“好书推荐”活动。

4.完善幼儿园硬件内容,如亲子阅读角、教师图书室、绘本内容等。

(二)组织实施阶段

1.教师方面

(1)倡导教师与好书为伴,拜读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与专业成长有关的书记,保持好心态,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教学实践中来。

(2)继续开展教师读书心得分享会,并将其作为业务学习进行记录。美文品读 自选一篇立意深刻,结构精致、语言优美的美文(体裁不限),进行诵读,并说出自己的感悟。

(3)开展“精品书屋”活动,每半个月由园办负责挑选优秀的专业型文章向教师推荐分享。

(4)进一步丰富各班图书角、阅读角、营造书香浓郁的读书氛围。

2.幼儿方面

(1)我的图书大家读

鼓励幼儿从家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带到幼儿园,建立班级幼儿自备图书目录,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图书漂流活动

(2)晨听午谈暮诵

各班利用晨间活动、饭后时间、离园活动等时间开展晨听、午谈、暮诵活动,锻炼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每周保证两次或以上的语言领域活动。

(3)各年级读书活动系列比赛

各年龄组开展系列读书比赛活动,如小班“颂诗歌”、“念童谣”擂台赛、中班“好书推荐比赛”、大班“故事大王比赛”等,让幼儿分享交流更多的故事,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自我表现的热情和自信,还可每班评选出“优秀选手”到各班巡回进行表演。

小班 日常活动:

a.结合语言活动开展集体阅读活动,初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b.结合班级生活常规,保证每天5-10分钟的幼儿自由阅读或听读时间。

c.利用每天幼儿午睡前十分钟,为幼儿讲一个睡前小故事。 中班 日常活动:

a.结合班级生活常规,保证每天10-15分钟的幼儿自由阅读或听读时间。

b.每天要排1-2位幼儿在班内做小小广播员,为全班幼儿讲故事。

c.开展“好书分享”活动,培养幼儿阅读习惯,鼓励幼儿从家中带来自己喜欢的图书与同伴一起分享。

大班 日常活动:

a.结合班级生活常规,保证每天15-20分钟的幼儿自由阅读时间。

b.开展与阅读相关的绘画、手工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幼儿共同绘制图书、编排内容,提高幼儿阅读兴趣。

c.每星期一安排1名幼儿在国旗下讲话讲故事。

d.利用区域活动或晨间活动时间开展幼儿讲故事,童谣表演等活动。

e.“大手拉小手”:大、中班的小朋友到小班去,把学会的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

3.家园合作方面

家长是“早期阅读”特色教育的合作者、协助者。各班家长园地的内容,要突出“早期阅读”的宣传。我们将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致家长一封信、家访等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最大限度地赢得家长对早期阅读教学工作的密切配合。

(1)同阅读,共成长 各班老师每周在班级群与家长分享一个幼儿所学故事或绘本内容,鼓励、引导家长在家与孩子共同阅读,并由家长撰写阅读心得或与孩子共同阅读时发生的小故事,家长自愿参加。每周由班级进行初评,每月各班择优参与园内评选并进行展示。

(2) 故事妈妈进课堂

各班根据本班情况每月安排1名家长,结合班级幼儿年龄特点,来班为幼儿讲故事,内容自选,优秀者可在全园家长开放日活动中进行展示。

(3)齐动手,享阅读

选择一个主题,由家长与孩子共同通过写、画、剪、贴等多种形式制作书签或图书,大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 幼儿自制图书的主要类型有:大图书、口袋书、连页图书、活页图书、特别造型图书(如树叶书、蛋形书)、亲自图书和操作练习书(可供涂色、剪裁、粘贴)等等。

(4)专家引领共成长

通过全园家长会,邀请教育专家详细分析、讲解早期阅读,组织家长与老师共同学习,让教师、家长充分了解早期阅读课程的理念,更好地实现家园合作。

(5)你表演,我快乐

以年级组为单位,教师与保育老师自选绘本或与文明礼仪有关的故事内容共同进行朗诵,可运用辅助道具、图片背景、歌舞表演等丰富朗诵形式,向家长展示教师风采。

(三)总结经验

1.在学期末根据“亲子阅读故事征文”和亲子制作等比赛对优秀家庭颁发证书和奖品。

2.将开展的系列阅读活动精彩瞬间记录并进行展示。

3.家园开放活动后,向家长征集关于早期阅读的活动意见,针对活动进行改进。

4.总结成果,持续推进。

2018杜曲街道中心幼儿园 年4月19日

推荐第10篇:早期阅读

早期阅读:山丘上的约会

郭悦

目标:

1、

2、

3、准备:

PPT 图画书人手一本 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的好朋友是谁呢?谁来说说自己的好朋友!

2、老师告诉你们啊,有一种朋友是从来没见过面的,他们是靠写信人是对方的,这种朋友就叫做笔友

3、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笔友见面”的故事叫《山丘上的约会》

二、师幼一起看PPT阅读图画故事前半部分,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1、出示图1~3,师讲故事后提问:故事里的瓜瓜的笔友是谁?

2、出示图4~5,讲故事

提问:

①瓜瓜把玲玲想成什么样子? ②玲玲又把瓜瓜想成什么样子?

3、出示图6~8, 提问:

①玲玲写信约瓜瓜见面了,瞧,它们都在忙什么? ②请幼儿看图7~8讲故事

三、让幼儿预期故事可能会怎样发展(此环节,教师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来说,但教师对幼儿进行适度引导)

1、小朋友,瓜瓜和玲玲会怎样去见对方?

2、它们最后有没有见到对方?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四、请幼儿独立阅读图书寻找问题答案 理解图画故事情节发展与人物特点的关系。 简单了解笔友的定义,感受笔友见面的神秘感。 学习理解故事中一些不常用的词汇。

师:现在就请我们的小朋友自己来看图讲讲故事,并且从中看看瓜瓜和玲玲会怎样去见对方?接着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些什么事?

五、教师出示PPT图中故事的后半部分,让幼儿边观察图边讲故事 要求:幼儿仔细观察图画内容,讲出瓜瓜和玲玲见面的时间、地点、怎样见面及见面后发生的事。

六、师幼一起看图完整讲述故事

七、迁移部分:

1、故事讲完了,小朋友你们看瓜瓜和玲玲最后成为真正的好朋友了吗?

2、那怎样才算真正的好朋友呢?(不计较外貌的)

3、好朋友间最值得珍惜的是什么?(理解、信任、真诚)

第11篇:早期阅读

幼儿园家长学校教案——早期阅读的家庭指导青青幼儿世界芳草园 教学名称:早期阅读的家庭指导设计意图: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早期阅读对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家庭如何发挥其指导作用将显得格外重要。早期阅读能够激发 孩子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早期阅读是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重要途 经;早期阅读是孩子智慧发展的钥匙;早期阅读可发展孩子今后学习所需要的阅读预备技巧……总之,早期阅读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 因此父母为幼儿提供阅读条件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1.家长形成正确的早期阅读观念。 2.家长能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早期阅读指导,让幼儿喜欢阅读,学会 阅读。 教学准备:PPT——早期阅读的家庭指导。 教学过程:

一、破冰游戏,让家长熟悉环境: 雨点变奏曲: 搓手——微风;打响指——小雨;鼓掌——大雨;用身体的任意 部分敲击以发出最大的声音(可以边跺脚边鼓掌或拍桌子)——狂风暴雨。 开始前,可让家长利用身体的任意部分碰撞发出声音,会发现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出来,场面一片混乱; 然后让家长认为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发出声音(这时,会发现家长的声音会进行汇合,形成几个主流的声音) 教师慢慢地引导,从微风——小雨——大雨——狂风暴雨,或者再回落,最后在狂风暴雨中结束。

二、进入活动,讨论:

1、早期阅读就是提前识字和认字吗?

2、早期阅读有利于幼儿潜能的开发吗?

二、观看PPT。PPT 讲解——早期阅读的家庭指导 阅读的概念、目的概念:早期阅读是指0-6 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 人形象读讲来理解读物的过程。 目的:早期阅读的最主要目标是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帮助幼儿认识语言 符号和图画符号的对应转换关系,掌握早期阅读的方法,培养幼儿将早期 阅读经验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的能力,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幼儿观察、想 象和语言思维等综合能力。 早期阅读就是提前识字和认字。儿的早期阅读与中小学生正规的读写有着本质区别,它是一种“读写萌发”(Emergent Literacy),是在真 实的生活情境中为了真实生活的目的而自然发生的学习活动,是正 式读写学习的准备。调查发现,大约60%的3 岁儿童和80%的4 儿童已经能够阅读周围环境中经常接触的文字,如商店的招牌、门牌号码和自己的名字等。但是,他们对书面语言的理解尚处在表层 水平。他们对字词本身的字形和笔画记住得很少,而对其表达的意 思和作用记得最牢。另外,幼儿学习读写并不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 内发生的,而是有一个在生活中持续萌发的渐进发展过程,而且其 发展遵循着一定的阶段发展规律,但每一个儿童达到特定读写水平的时间和方式是不尽相同的。 早期阅读有利于幼儿潜能的开发。这种说法隐了两个观念。其一是幼儿的潜能开发最为重要,其二是提前读写必然导致潜能的开发。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早期阅读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其他活动不可替 代的价值,但这种价值并不体现在“开发幼儿潜能”上,而体现在使 幼儿通过接触书面语言获得与书面语言有关的态度、期望、情感和 行为,培养幼儿认识世界的基本能力,发展其终身学习的能力上。 早期阅读对幼儿的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生活、学习的范围。

2、建立初步的“读写”自信心。

3、了解书面语言的特点和功能,为正式的阅读作准备。

4、提高儿童的自我调适能力。

5、享受分享阅读的乐趣。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家庭指导策略

1、创建儿童自主阅读的物质环境 (1)为儿童提供必要的图书。 (2)为儿童创设一个有实际意义的文字世界。 (3)为儿童提供必要的书写材料。

2、创设一个宽松的互动阅读氛围 帮助幼儿建立阅读档案。

3、组织专门的早期阅读教育活动 前书写活动。4.尽早发现阅读困难儿童,提供支持性帮助

三、家庭早期阅读的实施方式

1、提问:你的孩子是几岁开始接触阅读的? 家长是怎样指导孩子阅读的?

2、有效地指导实施方式 引导孩子看画面,促进幼儿正确观察父母用手指随故事清节在画面上移动,随时提出一些让幼儿观察的问题:“刚才 是穿这件衣服吗?,什么时候换的?”“这只小猴是刚才的那一只吗?”等等,多提问一 些故事以外的内容有助于幼儿观察力的提高,可以为幼儿独立阅读奠定基础。 经常为孩子朗读故事,培养幼儿倾听每天都能利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为偶尔朗读故事,父母在朗读时应咬字清 晰,语调抑扬顿挫具有感染力,不完全照搬书中的文字,可根据故事适当增添一些 象声词或形容词,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适时停顿,启发幼儿思考当幼儿不理解故事情节时,家长先不直接告知答案,而是让幼儿充分地想象,再 把故事结果告诉他们,但一定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甚至有时让幼儿认为自己编的 故事结尾要胜于故事本身的,为幼儿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条件。 交流心得,提高辨析能力故事告一段落或讲完一个故事后,应及时与幼儿一起交谈,以幼儿说为主,家 长认真倾听,及时引导幼儿根据故事主题围绕自身周围的生活谈谈自己的想法,交 谈中有意识地引导偶尔语言的条理性,概括性,对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正确的评价, 逐渐提高幼儿的辨别分析能力。 鼓励在先,快乐阅读对于幼儿的进步,家长要及时作出积极的反馈,如赞扬、点头、微笑、亲切的抚 摩、夸张的拥抱等。这种正面强化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尊、自信,给他们带来精 神上的愉悦、自豪和满足,使阅读变成幼儿内发的喜爱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兴趣和 专注力,最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实例模拟——《去睡觉》的问题设计 观察主要人物的位置变化并分析心里活动

四、推荐早期阅读书籍 家长给幼儿提供的图书应当是多样化的,即注意图书题材的多样化,从幼儿 生活到科学知识,从环境问题到生命教育、亲情、友谊、克服困难等不同题材的 读物都可以让幼儿接触;也要注意图书文题的多样性,图书文题可以是儿歌、童 谣、诗歌、故事,也可以是传记、散文和知识性图书;还要注意图书来源的多样 性,既可以是购买的,也可以是家长做的或幼儿共同制作的,这样,幼儿可以体 会到语文的多元风貌。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绘本类的书籍。绘本作为一种以图画为主要表现内容和 形式的读物,构图巧妙、造型生动、色彩优美的画面对于幼儿无疑具有莫大的吸 引力,其中富含节奏韵律感,幽默诙谐,拟人夸张的语言符合了幼儿语言的年龄 特点,而绘本中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故事情节能够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因此 绘本受到了大多数儿童欢迎和喜爱,如果能将绘本广泛运用到早期阅读教育中, 培育幼儿阅读的兴趣,帮助其认识图与文的相互关系,为将来的继续阅读活动打 下基础。 《爷爷一定有办法》、《子儿,吐吐》、《母鸡萝丝去散步》、《逃家小兔》、《我是霸王龙》、《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心树》、《活了100 万次的猫》......

五、教师小结: 上海少儿出版社社长、总编周舜培曾在学前儿童识字教育研讨会上说“我认 为阅读是非常重要,所以我们提出尽早阅读就是一切。因为阅读确实是孩子一切 学习和发展的基础,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个人80%以上的知识要通过阅读获得,阅读能力是基础教育的灵魂,每一门学 问都从阅读书籍开始,是对一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未 来社会一个必须具备的能力。阅读能力主要依赖于幼儿时期的早期阅读教育,所 以早期教育重在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我们孩子一生 有非凡的意义。社会、家庭、幼儿园都为他们的阅读创造条件和机会,我们要尽 早地、有效地开展孩子的早期阅读,让孩子真正站到人生的起点。

第12篇:早期教育计划

幼儿园早期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推进我园社区内早期教育的发展,我园将积极探索以幼儿园为核心,依托家庭、社区,探索0-3岁早期教育模式,开展0-3岁早期教育的研究,发挥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优势,不断提高本辖区家长的早期教育水平。

二、主要目标

1、加强家长对0—3早期教育的认识,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养方式,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

2、加强早教师资力量的培训,提升教师设计、组织、开展早教指导工作的能力。

3、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教服务活动,增强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提高托班年龄段的入园率。

三、主要工作内容及措施

1、了解我园社区0-3岁儿童早期教育现状与发展需求,为开展早教工作奠定基础。

2、成立幼儿园早教小组和早教志愿者服务队,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师资培训,选派一批青年教师外出接受早教培训,或早教园本培训,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从事早教指导与服务。

3、开展家长咨询、亲子讲座等科学育儿指导活动,定期向家长发放0--3岁婴幼儿的科学喂养、育儿指导、教育策略等内容的宣传

材料,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

4、召开家长研讨会,家长、教师共同研讨科学的育儿策略。

5、进行亲子园活动室的建设:添置户内、户外铺软地垫、婴幼儿使用内外中小型体育游戏器械及玩具、0--3岁的书籍、光盘、磁带等。开办“亲子乐园” 开展双休日亲子教育活动,为宝宝提供活动与交往的机会,开发其潜能,为家长提供家教指导。

6、开设幼儿园亲子阅览室,制做0—3岁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及教学内容展示板供家长阅读,以便家长更深入的了解早教的活动内容及教育宗旨。

四、各月重点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制定本学期早教工作实施方案

2、成立0-3岁儿童早期教育试验研究工作小组。四月份:

1、对适龄婴幼儿进行摸底调查,建立档案。

2、开展幼儿园社区0-3岁儿童早期教育调查与现状分析。五月份:

1、开展0-3岁儿童早期家教指导讲座。

2、结合幼儿园活动,邀请家长观摩小班早操展示、班级教学活动。

3、深入幼儿家庭进行早教宣传和接受家长咨询。

六月份:

1、开办“亲子乐园” 开展亲子教育活动。

2、对本阶段早教工作有关资料进行整理与收集。

3、对本学期早教工作进行小结。

第13篇:早期阅读

影响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因素及指导策略

摘要:3-8岁是儿童学习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早期阅读教育对学前儿童培养阅读能力的发展十分重要,开展早期阅读的基础是选择好的阅读材料。经过调查发现,影响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父母的、教师的及儿童本身的。其中在观念上、选材的价值取向、具体的选择都存在误区。针对误区,提出帮助其形成科学的选材观念及对早期阅读材料选择进行科学的指导提出了指导策略。

关键字:早期阅读;选材;影响因素;指导策略

一、选题缘由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实践活动。有关研究表明3-8岁是儿童学习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早期阅读教育对学前儿童培养阅读能力的发展十分重要。而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则是开展好早期阅读活动的基础,为此,本研究主要从父母、教师、儿童三个方面来谈了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影响因素。

1.阅读能力的价值在新时期日益突显

当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信息、知识成几何级数急剧增长的态势对人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国外学者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阅读的人。同时,社会的信息化、知识化、学习化已经要求阅读的全民化。早在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就确立了“阅读社会”的这一概念,指全社会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7年1月,我国中宣部等九个国家级部门也联合发文,要求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其奋斗目标是实现“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

2.早期阅读教育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

随着阅读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和当今社会对终生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倡导,人们对阅读能力的关注,逐渐向早期教育延伸。在国际上,美国五十年代开始早期阅读研究,一些发达国家在80年代把儿童智能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阅读能力方面。早期阅读的相关理论研究从早期阅读与儿童各方面发展的关系、不同年龄段学前儿童阅读的特点、影响早期阅读活动的因素、图画故事书在早期阅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实践中如何开展早期阅读教育等等诸多角度进行了探讨,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3.早期阅读材料选择是实施早期阅读活动的前提

由于,对文字符号的陌生和生活经验的有限,学前儿童基本没有自主选择阅读资料的能力,

因此,成人对幼儿阅读材料的选择适当与否,对于开展早期阅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孩子刚开始接触阅读的时候。学前儿童生活中的重要成人包括家长与老师,要开展好早期阅读的关键就是要把教师和家长这两块抓好。阅读材料对儿童的影响是通过父母、教师卷入这些材料的活动而实现的,所以要把早期阅读开展的很好就应该先把材料选择好。

二、主要研究方法介绍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辅以文献法和访谈法 1.文献法

笔者首先使用文献法,检索和梳理国内外关于早期阅读、亲子共读的已有研究,并借鉴国内外心理学、社会学的有关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家长问卷以封闭式问题为主,结合少量的开放式、半封闭式问题来了解重庆市幼儿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现状。心理学认为,活动是人在与周围现实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其结构要素包括活动主要从事活动的幻、活动对象(活动的环境以及活动所及的物或人)、活动过程(活动主体与活动对象发生接触与使用的过程,由互动主体的动作、操作、语言等构成)。根据影响早期阅读材料选择主体(父母),笔者从父母的自己的阅读经历及对阅读的价值取向,对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价值取向,对早期阅读材料体裁、形式的选择等方面设计了问卷试题。问卷编制完成后,在随机选取的调查对象中进行了初侧,回收之后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修订,最终形成正式调查问卷(见附录一)。问卷调查的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

3.访谈法

笔者随机对部分幼儿教师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对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所思所想。(访谈提纲见附录二)

三、调查结果

(一) 父母对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家长对阅读重要性的认识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家长对早期阅读的认识和态度影响着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是进行一切早期阅读活动的前提。因此,家长对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首先要建立在家长对早期阅读重要性的认识上。

表1-1父母对早期阅读重要性的认识与态度

问题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无所谓,可有可无 2 0.8℅ 3-6, 7岁的孩子能读懂什么呀,不过是玩 2 0.8℅ 您认为阅读 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学到简单的知识 83 34.3℅ 对幼儿来说 对于孩子智力、道德、审美等多方面的发展具有启蒙作用 155 64.1℅ 您认为,对于3-6, 7岁的孩子, 需要 234 96.7℅ 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其阅读能力吗? 不需要 8 3.3℅

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它影响着人如何去对待事物,并左右着人如何去行动以及取得何种社会效果。父母对早期阅读有积极态度与否,对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有影响。

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家长们普遍肯定早期阅读活动对幼儿发展的积极作用,认为孩子虽小,但对其阅读能力是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的,只有极少数教师父母对早期阅读及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不重视。

2.家长对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个人对特定对象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它影响着人如何去对待事物,并左右着人如何去行动以及取得何种社会效果。父母对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积极态度,能帮助其选择适合幼儿,有利于其发展的阅读材料,最终能有效提高幼儿阅读水平。

表1-2家长为幼儿选择阅读材料的价值取向

“认为为孩子选择好阅读材料对孩子阅读能力有影响吗?”

140120100806040200没有有一点很重要非常重要系列1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的父母对孩子阅读材料的选择还是比较重视。只有极少的父母认为孩子的阅读能力不重要,大部分则认为有一点重要,对以后的生活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认为阅读能力非常重要的家长,所占的比例也不是很高。因此,家长对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价值取向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3.家长对早期阅读材料体裁、形式的选择 (1)父母对早期阅读内容的选择如表1-3

表1-3父母为幼儿选择阅读的内容

问题 选项 人次 百分比

识字图片、卡片 178 73.6% 儿歌、童谣 155 64.0% 古诗词 121 50.0% 您为孩子阅 图画故事、寓言故事、童话 217 89.7% 读选择的内容 谜语 34 14.0% 科学知识类 95 39.3%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书写材料, 34 14.0% 如信件、账单、说明书、广告宣传单、包装盒等

可见文学类的图画故事、寓言故事、童话、儿歌、童谣、古诗词等,是半数以上幼儿早期阅读的主要内容,如《小马过河》、《小蝌蚪找妈妈》、《三只小猪》、《小猫钓鱼》、《葫芦兄弟》、《天线宝宝》、《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儿歌汇总》、《童谣300首》、《学前古诗100首》等,有部分父母也和孩子共读科学知识类读物,如《恐龙世界》、《蓝猫淘气三千问》、《幼儿千千问》、《宝宝生活知识》等,还有少部分谜语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书写材料。此外,识字图片、卡片是早期阅读主要内容,容易把早期阅读看成为纯粹的识字教学。

(2)父母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形式

表1-4父母阅读材料选择的形式

160140120100806040200幼儿图书幼儿杂志多媒体材料以混合为主系列1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幼儿家长在为孩子选择阅读材料时,大多数是选择混合型。其中的图书和多媒体资料也占了不少比例。而以文字居多的阅读材料幼儿杂志的选择比例据少。

(二)教师对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师对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

总的来说,教师对幼儿开展早期阅读的目的是比较积极的。都知道对幼儿以后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其侧重点各不相同。近半数的访谈教师都侧重幼儿阅读情感态度的发展,目的重在阅读活动的本身。而其他教师侧重早期阅读为手段,目的或重在增长孩子的知识,促进其智力的发展,或重在塑造孩子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或重在促进孩子社会性情绪情感的发展。对部分教师的访谈也证实了教师们开展早期阅读所侧重的目的各不相同。以下是三位教师各自对于“您认为开展早期阅读对孩子有什么益处?”的举例回答。

A中班教师(幼儿3岁半):‚我觉得孩子在日常行为上有一些不够好的地方,如吃饭比较慢,小便要人提等等,低幼读物里面有以小动物的故事增强孩子自我服务意识的内容,对教育孩子就比较有用。比如以前孩子小便总要大人带助,要牵着才肯去,或把便盆拿来才肯解,想了些办法教育她,但效果不太好。我们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一本图画书里有‘哪个做得对’这样一个内容,四幅图画分别是四个小动物要小便时的不同行为表现,小老鼠要妈妈把便盆拿来,小猴子要妈妈牵着进厕所,小兔子要妈妈陪着去厕所,而小狗自己上的厕所,问谁做得最好。从那以后孩子就说要学习小构自己上厕所,而且也确实做到了,诸如此类的内容吧,对于我引导孩于改变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很有帮助。‛

从这个简短的案例中,教师针对幼儿在日常生活行为上出现了问题,在有目的开展阅读活。简而言之,教师在设计、开展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塑造孩子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B大班教师(幼儿6岁):‚我们坚持开展早期阅读的目的让是让他们从小喜欢书籍喜欢阅读。他们在比较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和他呼起阅读图画书,慢漫地他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因为大约几年前的样子,我们就发现他们自己都能看好多图书了,现在我们也不用花那么多时间去监督他了。‛

从这个小案例中,教师在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增长孩子的知识面,为以后孩子有一个好的阅读能力有打基础。

C大班教师(幼儿6岁)‚我们比较重视孩子的社会行的展,希望他们有个比较好的性格,主要就是让他们更多的与人交往,多与同伴一起玩。但再过半年他们就要读小学了,我才发现早期阅读这块可能有些忽视了,因为我感觉她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讲故事之类的确实不太好,想通过多开展早期阅读来增强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帮助她更好地适应进入小学之后的学习生活。‛

这位教师在开展早期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亲社会性行为。更注重孩子在阅读活动中与小朋友、教师等的交往,为孩子能在以后有好的交际能力奠基石。

2.对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态度及价值取向

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一岁期间形成的,幼儿早期阅读经验的获得对人的一生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而开展好早期阅读的基础是选择好阅读的材料,因此教师在开展早期阅读时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是非常关键的。以下两位教师对是:“您认为幼儿时期阅读材料选择的好坏对幼儿的发展重要吗?表现在哪里?”的回答

A 早期阅读材料能较好地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扩展幼儿生活、学习的范围,帮助幼儿获得各类信息、认识周围世界。此外,还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幼儿对不同阅读材料的多元选择需求,激起幼儿进行广泛阅读、开展自主阅读的兴趣;也有助于幼儿在与多元阅读材料的互动中逐渐建立起一种自我纠正、自我调适的阅读技巧,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个性。

B 早期阅读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阅读兴趣的养成,为幼儿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阅读需要,同时有助于提高幼儿的阅读水平。为其选择好阅读材料是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的第一步。

3.对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具体依据。

教师们在为幼儿选择阅读材料时,选择使用适当的策略对于实现早期阅读的价值,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们在对幼儿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上面存在这盲目性。以下是教师们就“您对幼儿阅读材料选择的依据是什么?”的回答。

A 某幼儿园小班教师:‚孩子那么小,还没有判断阅读材料好坏的能力,所以大部分的阅读材料是我们教师在为幼儿选择。在具体选择材料的时候,是幼儿园统一去市场上购买一些阅读材料。在购买的过程中我们更多是考虑图书对幼儿认知、记忆、理解能力开发的需要。‛ 在这侧简短的小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幼儿园在为幼儿选择阅读材料的依据主要是注重幼儿认知、技能的发展。这样的价值取向容易陷入把早期阅读活的开展同等于早期识字活动、早期书写活动等。且教师、幼儿园在为幼儿选择阅读材料时,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发展水平。

B 某幼儿园中班教师‚孩子到了这个年龄阶段有自己喜欢的阅读的图书了,我们在为还是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孩子的喜好的,同时我们还结合家长反应幼儿在家里的一些阅读喜好。最后充分结合两者,为幼儿选择阅读材料。‛

和上面一位教师相比,这位教师为幼儿选择阅读材料时有好的一方面。她能初步考虑到幼儿的一些喜好,并采纳家长的一些建议。但是教师在这个过程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她只是作为一个“执行者”在机械的为幼儿选择阅读材料。

C 某幼儿园大班教师:‚我们幼儿园在为幼儿园选择材料的时候,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阅读材料本身的内容和特点。同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为幼儿园选择的阅读材料都为幼儿所喜欢,且最后得到的锻炼幼儿阅读能力的效果也不错。‛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这位教师在为幼儿选择材料时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以及阅读材料的内容和特点等。这位教师的做法,值得大家肯定和借鉴的。

(三)儿童对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

1.儿童对阅读重要性的理解

通过家长及教师对儿童对阅读的反应,从中得以看出儿童对早期阅读的态度、看法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成人的影响,他们对阅读能力重要性的认识也是来自周围的环境。

某幼儿家长(幼儿园教师):‚我平时很喜欢阅读报纸、杂志,差不多每天饭后都有半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我认为阅读可以增长知识和见识,在我的榜样的带动下,我女儿每天也把她自己的阅读材料拿出来随便看看。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每天不看书,她还觉得不自在。‛从上面的小案例可以看出,儿童在受家长的影响,慢慢的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对以后阅读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某家长(个体经营):‚我平时从来都不看书,我觉得平时看书是在浪费时间。有时间看书还不如多买几件东西。‛从上面的小案例可以看出,在成人这样的态度下孩子也是不爱看书,不喜欢阅读。这样就更不容易让幼儿理解到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2.儿童对阅读内容的选择依据

幼儿对阅读的内容的选择,大多数是根据当下最流行的动画片,或是跟风现象,看见别的小朋友有自己也想要。只有很少的幼儿能主动说出自己喜欢阅读的内容,要求成人提供此类的阅读材料。因此,幼儿在选择自己阅读材料的时候,也是大部分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很大。有来自父母、教师的,有来自同龄小朋友之间的,也有来自网络、电话等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

三、影响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主要因素

(一)积极的影响因素

经过调查,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些积极的影响因素。首先父母、教师们普遍肯定早期阅读活动对幼儿发展的积极作用,认为孩子虽小,但对其阅读能力是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的,只有极少数教师父母对早期阅读及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不重视。

其次,父母、教师在对幼儿早期阅读进行选材时,他们对幼儿阅读选材的重视程度也很高。认为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其提供好的阅读材料是开展好的早期阅读活动的基础。在具体选择阅读材料时,很多家长、教师特别是教师更能考虑到儿童的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来为儿童选择阅读材料。

再次,成人在为幼儿选择材料时的范围也相对以前有所扩大。以前主要是以图书、连环画为主。现在除了图书、连环画还有杂志、光碟、图片、网上收集的相关阅读的视频等。选材的范围不断扩大,幼儿接受早期阅读的形式也不一样,不同的形式对幼儿各种感官的刺激也不同。这对幼儿个感知觉器官的发展有积极地影响。

最后,成人在为儿童选择阅读材料时,不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更多的是和儿童一起去书店购买阅读材料。在为幼儿选择阅读材料时,以前受到价格影响。现在更多是考虑到阅读材料对幼儿发展的有利程度,售价格的影响在小。在看到早期阅读材料选择中积极的一方面的同时,也看到其中存在着各种问题。以下是对早期阅读材料选择中存在的误区分析。

(二)存在误区

1.观念中的误区影响材料的选择

(1) 完全忽视阅读材料的选择。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人认为3岁的孩子太小,接触书籍还太早,应该放开了玩,所以根本不进行早期阅读;有的认为3—6, 7岁幼儿不识字的话其实读不懂什么,所以读不读都没有关系。更谈不上考虑为其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

(2) 把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建立在帮助幼儿早期识字基础上。他们认为幼儿不识字没法阅读,因此要先识字后阅读。这种认识误区反映在共读内容的选择上就是以识字图片、卡片为主,有的父母在访谈中也直接表达出了这种错误观念,而且承认这样的识字教学效果并不好。

(3) 把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建立在开发幼儿智力水平之上。从内容的选择上的直接反应,就是容易以知识类、益智类低幼读物为主,多于让幼儿数数、做简单的算术、辨识图形等所谓的智力训练,多于让幼儿了解科学的动植物知识或社会生活中的常识,却忽视文学类读物对幼儿语言、想象力、审美等能力的发展价值。

(4) 把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建立在帮助其德育说教之上。开展早期阅读的目的主要在于“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成人“总是”或“经常”利用故事中的事件或人物的言行教育孩子。以此为目的开展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倾向他们认为更有“教育意义”的两种内容:一种是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最后能帮助其生化到道德教育之上。

2.行动中的不足影响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

(1)忽视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性。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只有53.7%的幼儿完全具有阅读内容的选择权,7%的父母主导决定阅读的内容,其他的父母就时不时地为孩子选择他们认为更有利于孩子发展的内容进行阅读了。幼儿家庭中的低幼读物原本就多由成人选购,再加上成人所选低幼读物的内容不广泛,那么实际上幼儿对阅读内容的选择权是非常有限的。

(2) 选择材料过程中的盲目性,大部分的成人只是凭自己的喜好和判断为孩子选择阅读材料,较少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和意愿,而且在为孩子选择时更多的是从智力开发的需要考虑,范围较小。访谈还发现,还有少部分幼儿成人说不清楚为孩子选择阅读材料的依据或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孩子的购书欲望。只有很少的幼儿教师在为幼儿选择阅读材料时,能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以及阅读材料的内容和特点等。

(3)材料选择上很多是没有自己的主见,更多的是根据别人选择而选择,存在着一种跟风的现象。在选择时,受周围的环境影响很大。某家长说:“别人家的孩子都有这个书,我的孩子也要有这个书”。

(4)材料的选择受到市场的导向,受到阅读材料的价格、出版形式的影响。同时广告、电视、网络都对家长、教师、幼儿选择阅读材料有影响。某教师说:“我们在为幼儿选择阅读资料时,也会考虑到价格是否是我们能承受的起的。是否是当前最新的,为幼儿所喜欢的,其形式是否是更能被幼儿所接受,理解的。

四 影响早期阅读材料选择因素的指导策略

早期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家长、教师,而不是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家长、教师育儿观念的转变,其主要形式是家长、教师和婴幼儿的互动。只有提高父母、教师的素质,才能提高早期教育的质量。针对上早期阅读材料选择观念中的误区和行动上的不足,并借鉴国内外实施早期阅读的经验,笔者的具体建议如下:

(一)帮助教师、父母形成科学的选材观念

1.重视幼儿在早期阅读材料选择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回到最初的目的,我们开展早期阅读教育是为了孩子以后有个更好的发展,选择好早期阅读材料,也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因此,在具体选择过程中我们绝对不可以把选择阅读材料,建立在没有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上面

2.家长、教师要全面科学的认识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价值。选择好阅读材料不仅有利于实现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使幼儿对阅读有着积极的情感态度,具备初步的自主阅读能力,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勤于学习和思考的习惯,也有利于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艺术审美能力,以及情绪情感、社会性的发展等其他早期教育目标的实现,还有利于建立密切、和谐的亲子关系,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因此,早期阅读材料选择,首先要帮助教师、父母消除把早期阅读等同于早期识字教学,或等同于早期智力开发,或等同于德育说教的错误观念。

(二)对教师、父母开展早期阅读材料选择进行科学的指导

举办“幼儿早期阅读材料选择活动指导”专题讲座。从理论上帮助教师、家长树立起正确的选材观念。也只有从观念上转变了,才能选择好适合幼儿阅读的材料;帮助家长、教师提高对早期阅读作用和意义的认识,更深一步向家长、教师传输早期阅读材料选择好的作用和意义;指导家长、教师为幼儿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的同时,也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编写 《1—6 岁幼儿早期阅读材料选择指导手册》,向家长、教师提供 1—6岁幼儿早期阅读选材的依据; 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实现资源共享。

(三)从小培养幼儿科学的选材能力

儿童的判断能力有限,对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的科学性也不高。因此,儿童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很大部分收到成人、同伴、周围物质环境(电视、网络、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我们在不断提高父母、教师的科学选材的同时,也应该不断提高他们影响儿童的选材能力。

幼儿科学选材能力的培养,又离不开教师、家长对幼儿的影响。在结合幼儿自身发展水平,对阅读的兴趣爱好基础之上。家长、教师对幼儿采用适合儿童接受的方法,或是通过生活中的教育,或是课堂上的教育。最后把科学合理的选材观念和选材方式传授给儿童。

第14篇:早期阅读

早期阅读——颜色歌—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编辑:爱宝宝 来源: 发表日期:2009-8-22 20:20:00

温州一幼林小冬

一、教学目的

1、通过一系列游戏,复习汉字红、黄、绿、黑、白、蓝、紫等汉字。

2、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学会大声地齐读、一问一答的方式朗诵儿歌。

3、幼儿根据个人经验,进行儿歌创编,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二、教学准备

儿歌一首、图案卡片、红、绿等汉字卡片(一面是颜色字体、一面是黑色字体),画有七种颜色的衣服的图片。

三、教学过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老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今天有许多的朋友来看我们,可是不知道你们还认不认识它们?如果你们还认得它们,它们一定会非常开心。现在,我们就把它们请出来好吗?(好)(教师逐一出示各色的表示颜色的汉字、贴在黑板上,幼儿可自由读出)。

(二)游戏部分

1、配对

老师:现在,汉字宝宝要和小朋友玩一个游戏,叫做配对。这些汉字宝宝来的时候都穿着漂亮的衣服,红字穿着红色的衣服、绿色穿绿色衣服……但后来它们在一起玩时,把衣服混在一起,现在请小朋友帮忙,帮它们把自己的衣服找到,找到后放在相

应的字卡的下面。

2、读一读,猜一猜

老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来看一些漂亮的图片,可是我不知道这些卡片到底画了什么,不过别着急,在卡片的背面都写着它们的名字,只要小朋友读一读,就知道上面到底画了什么,请个别幼儿站起来,读出一张卡片上的汉字。读出后教师将卡片翻

过来和全体幼儿一起观看背面的图案,检查读得是否正确。

(三)阅读部分

1、阅读图件并茂的儿歌。

老师:现在,老师要请刚才这些汉字宝宝到我的儿歌里来,这道儿歌的题目叫《颜色歌》,老师先读一次给你们听,等一会儿

请小朋友来念。

教师将写有儿歌的纸展开,并在空白处贴上图片,慢速地范读1次后,请全体幼儿大声朗读1次。

2、阅读纯文字的儿歌。

老师:现在老师要把卡片反过来,请你们注意看,你们会不会念?(教师将图片反过来汉字朝上贴在空白处,幼儿集体齐读1

次,再分成男、女两队边拍手边一问一答的轮读1次)。

(四)、改编儿歌

1、游戏:开火车

老师:我们知道,世界上的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自己的颜色,除了儿歌当中的东西,那么还有哪些东西是红的、绿的呢?……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开火车的游戏,老师问什么?你们答什么?从××小朋友开始,一个接一个轮流下去。(老师问什么红?幼儿

回答“××红”或什么白?“××白”等)。

2、教师示范改编

老师:小朋友真能干,回答的又对又快,老师也想来玩一玩,现在你们问,我来答愿意吗?好,请你们问,我来答吧。(幼儿

根据儿歌顺序来问老师)

老师:你们瞧!老师在边问边答的游戏中,编出了一首新的儿歌,谁愿意来念一念这首新儿歌。

3、幼儿创编

老师:你们想不想编儿歌呢?(想)好,现在请你们自己一个人跟旁边的小朋友一起,动动脑筋,把刚才小朋友游戏时讲的、

也可以用自己想到的东西编进儿歌里,编好了轻轻的念给旁边的小朋友听一听。

老师:谁愿意把自己编好的儿歌大声的念给大家听一听、比一比,谁编的儿歌最棒。(幼儿上前面来大声的念儿歌)

(五)结束

老师:今天颜色汉字宝宝可高兴了,夸小朋友真聪明,帮它们找到了这么多的朋友,让我们带它们到外面看看它们的朋友吧。

(幼儿走出教室)

第15篇:交通安全干预措施

交通安全干预措施

●建立健全《岗位安全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车辆三交一封管理制度》、《车管站HSE处罚细则》、《机动车管理规定》、《驾驶员管理规定》、《车辆调派规定》等规章制度,规范我站交通安全管理。

●在全站范围内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倡导驾驶员签订《驾驶员安全承诺书》,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做到安全责任大家担,使安全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2011年全站共计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驾驶员安全承诺书》共计41份。

●强化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员工的安全培训。根据本单位生产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并落到实处。培训内容包括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道路交通安全法、季节性安全行车措施、安全行车常识、车辆维护保养知识等。对新到本单位的员工,坚持三级安全教育,合格后方可上岗。采取周一安全例会、事故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开辟宣传栏、制作宣传展板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半年来共计开办安全培训班3期次,培训人员达200多人次;对4名新员工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开展事故案例分析8次,参加人数达200多人次,制作安全安全宣传挂图、展板、板报等共计30多张。

●每年度开展驾驶员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和驾驶技能竞赛,各中队每周利用周一安全例会、周四车辆安全检查、工余间隙等时机,通过观看幻灯片、外请专业人员面授讲课、开展岗位练兵、岗位技能竞赛、经验分享、案例分析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驾驶员理论与实际操作技能水平以及遵章守纪意识,使其安全规范操作,降低行车违章率。

●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采取例行安全检查与日常安全巡查相结合,实行隐患整改销项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站每月、中队每周开展安全检查,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工作规范和标准,查隐患抓整改,明确整改时限、整改措施和整改责任人,确保整改效果。对于不按要求整改的和屡发不禁的,加大处罚力度。成立以来累计查处问题**个,整改隐患28处。

●对全站**台车辆实行挂牌承包管理,明确承包人、承包内容、强化车辆日常维修保养,杜绝“重使用,轻维护”的不良倾向,提高车辆安全性能,杜绝车辆带病上路行驶。

●梳理完善岗位作业指导书、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工作流程、工作标准,根据四季特点,制定各季节安全行车措施,使员工操作有章可循,指导岗位员工安全规范操作,确保安全行车。

●通过GPS监控,开展不定时路查、夜查,及时纠正驾驶员违章行驶行为,并加大违章查处力度,督促驾驶员养成良好驾车行为。半年来共计纠正违章驾驶**次,处罚违章驾驶**人次。加强日常督导,加大管理考核力度。通过不定时、不定点路检路查、24小时不间断GPS监控、将日检日查结果纳入月度考核等监督管理措施,培养员工自觉执行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

●开展驾驶员岗位危害因素辨识与评价,制定防控措施,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机率。半年来共计组织开展危害因素辨识2次,对辨识出的52种危害因素,全部制定了防控措施,提高了驾驶员安全防范意识。

●随时关注、掌握驾驶员思想动态,精神状态、健康状况,对影响安全行车的将不会安排行车任务,并及时帮助其化解不良情绪。

●定时(每月至少2次)与地方违章办联系,查询我站车辆违章情况,及时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纠正违章行为。

●建立与乘车人的电话登记,当通过GPS监控发现超速、改变路线、疲劳驾驶违章行为时,为了不干扰驾驶员安全驾驶,站通过调度、乘车人三方沟通,对其安全提示,及时纠正违章行为。

第16篇:干预伤害方案

上饶市信州区朝阳中学

关于组织开展 “儿童伤害干预项目”工作的实施方案

儿童伤害干预项目,是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建立的以学校为基础、职能部门、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实施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提高儿童伤害意识、减少儿童伤害案件发生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为切实做好学校预防儿童伤害工作,努力减少儿童伤害事件的发生,我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动学校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创建“平安校园”工作的全面落实,减少中小学生道路交通事故、溺水伤亡事故、跌伤、动物致伤、电击和烧烫伤事件的发生。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勇于探索和实践,不断加强“儿童伤害干预项目”工作的方式方法。

二、实施原则

1、宣传教育,技能培训。

2、重点干预,减少伤害。

3、以点拓面,同步推进。

三、组织领导

成立东塘小学“实施儿童伤害干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刘谟忠

副组长:鲁国亮 陈国斌

成员:徐启华 徐彬 徐军 潘晓华 周晓宾 孙诚陈静 徐芬 谢琳

四、实施办法

(一)实施部门:各年级各班

校内重点:七年级和九年级

活动内容:中小学生伤害干预工作,内容包括园周边治安安全、校内安全、交通安全、校外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要建立四种伤害干预网络。

一是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网络。由学校邀请交巡警部门、片区治安协管员等组成校外交通安全监管网络。职能是:干预学生上学、放学途中交通安全,及时处理突发交通安全事故。

二是建立校内安全网络。由学校教职工力量和“班级安全管理员”或“班级安全小卫士”组成。职能是:在校内主要干预火灾、集体食物中毒、流行性传染病、校内各类设施隐患,楼道拥挤踩踏、攀爬等不安全现象;利用安全教育课组织学生进行逃生演练,提高学生自护、自救的知识水平;发挥学生之间安全防范小提醒、小制止、小纠正的作用,主要干预校外学生结伴下水、在交通要道上嬉戏追逐等意外伤害。

三是构建校园周边治安网络。由学校邀请住地派出所挂校片警、城管人员、法制副校长等人员组成。职能是:及时与学校通报校园周边安全信息,及时排查化解各类安全安全隐患;主要抵御、干预诸如社会闲杂人员敲诈学生、斗殴等校外学生伤害事件的发生。

四是学校与学生家长、村建立社会立体关爱网络。由学校邀请村委会干部、少先队校外辅导员、老干部、老农民、老党员等组成。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及时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各种表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制定教育、关心方案;可试行“校村结对”共建等形式,共同关注学生心身健康,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向学生或家长进行温馨提示,极力防止诸如溺水、自杀、自残等事件发生。

五、实施时间

3月:召开筹备会、成立机构、制定方案。

4月:学校研究实施办法。

5,6月:组织部署实施:建立相关表册,填报底数,建立干预学生伤害监察数据库。

7月上旬:在本校组织启动仪式。

9,10月:组织督查、检查各班工作开展情况。

11,月:组织儿童伤害干预项目经验交流会。

12月:统计数据、收集材料、总结上报材料。

六、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一是成立领导机构,校长负责制。二是分解落实任务。从校长到老师,要逐级分解干预学生伤害目标任务。三是建立安全小卫士制度,每班确定几名安全小卫士,按时上报相关数据材料。

2、广泛宣传,强力推进。一是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广泛宣传。通过会议、讲座、演讲、作文竞赛形式,向广大师生、社会公众、等不同层面广泛宣传预防中小学生伤害的重要性,通过组织培训、演练提高 中小学后防范伤害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家长、教师及公众伤害干预的防范水平。二是每学期组织1次有针对性的逃生演练;三是每学期利用 一次家长会,以身边发生的儿童伤害实例为例,对家长进行干预指导。四是第个假期学校致家长一封信,提醒家长关注儿童安全事项。可在村学生出入的醒目地点建立预防儿童伤害宣传阵地、干预儿童伤害,保护学生成长,提醒家长随时发现安全隐患,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意识。还可结合学校实际编印中小学生校外伤害干预工作指导手册,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

3、巧借外力,创新方法。儿童伤害干预项目含盖了全体中小学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我们要积极争取市、区宣传、体育、卫生、交通、公安、交警、司法、文广、劳动保障、农林水利、质监、妇联、共青团、关工委、残联等部门的有生力量,争取他们共同参与该项目,七借外力,共同制定开展预防中小学生伤害的跨部门干预活动计划。

4、做实工作,争出成果。儿童伤害事件是可控和预防的。我们要克服认识上的侥幸心理,行动上的畏难情绪,立足现有实际情况,从最基层抓起,最烦琐的小事做起,不断探索关爱儿童身心健康,关心儿童成长进步工作的新方法。使这项工作深入民心、深入社会。争创我校干预儿童意外伤害工作有特色、有亮点,为我校儿童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2008年宣武区“儿童伤害干预项目”工作情况汇报

发布时间:2008-10-30

2007年5月,宣武区妇儿工委办公室、区教委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及北京市妇儿工委办公室儿童伤害干预项目工作组委托,承接了“儿童伤害干预项目”在我区的试点工作。区妇儿工委办公室牵头协调有关方面组建了由王永新常务副区长为领导的“宣武区儿童伤害干预项目领导小组”、包括教委、公安、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人员在内的“项目专家组”及15所中小学为主的“项目工作组”三支队伍。儿童伤害干预项目对外与北京市妇儿工委的协调、联络等工作由区妇儿工委办承担,区教委负责组织、协调我区项目工作组的具体实施工作。

2007年11月7日,由区妇儿工委办、区教委等11家区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在北京小学联合主办了“预防儿童伤害,共建和谐校园——宣武区儿童伤害干预项目启动式”,正式拉开我区承接的儿童伤害干预项目工作序幕,围绕项目的宣传、培训、监测等各项工作陆续全面展开。

2008年1—5月,区妇儿工委办公室按照年初制定的项目工作计划,与区教委、区疾控中心等项目执行单位密切配合,加大对项目的宣传、培训、管理工作力度,围绕儿童安全圆满地完成了一系列工作任务。

一、配合市妇儿工委开展安全燃放烟花炮竹教育活动。

按照市妇儿工委的要求,2008年春节来临之际,为了让广大少年儿童度过一个安全、文明、快乐的假期,提高他们的安全燃放意识,1月23日寒假前,由区教委、区烟花办在我区公办“来京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学校”红莲小学联合承办了“安全燃放我做到,欢欢喜喜过大年”安全燃放烟花爆竹主题宣传活动。北京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国儿基会、区妇儿工委办等参加了活动。活动中,区烟花办的杨飞警官就限放时间、禁放地点、购买烟花爆竹时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文明燃放烟花等问题,向同学们一一作了说明,并结合他们在执法过程中查获的非法、伪劣、超标的烟花爆竹向同学们进行展示;参会领导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老师们编制的《安全燃放烟花爆竹宣传手册》发放到小学生手中,并与现场同学及学生家长进行了交流发言。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引来师生及学生家长阵阵掌声。

二、启动“你该怎么办”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为了更好地配合我区校园“儿童伤害干预项目”的实施工作,区妇儿工委办、区儿童伤害干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下发了“你该怎么办”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方案,充分发挥区民防局、红十字会、体育局、交通支队4家项目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于2008年1月—8月,在广安中学、回民小学、北京小学等12所试点学校,主要围绕急救、防灾防火、运动、交通事故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以提高我区儿童预防伤害及应对危急情况的自我救护意识与基本技能。

区民防局、红十字会、体育局、交通支队等4家项目责任单位,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分别与3所项目试点中小学牵手,送知识进校园落实主题活动。目前4家责任单位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的宣传教育活动,如交通支队开展了以“小手牵大手”为主题的交通安全普法教育、“交法在我心中”知识竞赛及交通法规棋竞赛活动等;区红十字会对广安中学、15中学的全体师生开展了创伤救护技术、徒手心肺复苏、逃生避险知识、心理援助知识等培训;区体育局组织回民学校学生参加了运动伤害知识宣传讲座,并进行相关实践培训。 5月16日,区妇儿工委办、区民防局共同组织开展了“创平安家庭,护奥运平安”-“迎奥运,做主人,我安全,我快乐”主题活动,以我区新近落成的公共安全教育基地为依托,以六一国际儿童节和国际家庭日为契机,对我区宣师一附小、白纸坊小学、新世纪小学3所儿童安全项目试点校的师生及个街道社区家庭代表50余

人开展了防震减灾、“四防六无”、科学生活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为学生和街道代表接受了区妇儿工委办委赠送的安全教育光盘300张、安全教育读本200册、安全童谣小扇子26包。区妇联还为参与活动的人员每人赠送了一面奥运五环旗、“四防六无”工作手册和宣传折页。特别结合当前四川汶川大地震,区民防局副局长刘宗民向与会的同学和社区代表介绍了防震减灾、自护自救的基本常识和经验,并陆续进入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内进行参观,从国防、红十字救护、交通、民防等方面向参观者进行了安全教育普及宣传,特别是让参观者亲身感受了“地震模拟屋”,使孩子们和社区代表们更加感性地认识了地震,掌握了民防类相关知识,对于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以及救助他人等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进一步引导全区广大少年儿童、家庭做好东道主,积极投身到营造平安、和谐、健康的行动中来,从自身做起,为“平安奥运”做出贡献。

三、布置开展安全儿歌、口号、绘画以及“我身边的安全金点子”创想、评比活动。

依托区教委,在寒假来临之际,在15所试点校全面布置、启动了安全儿歌、口号、绘画以及“我身边的安全金点子”创想、评比活动。此活动目前各校正在按照工作要求开展。今年8月将要对活动情况进行评比表彰。

四、开展“保护儿童,远离伤害”的征文活动。依托区教委向全区15所试点校下发了主题为“保护儿童,远离伤害”的征文通知,得到学校的积极响应,目前已收到征文一百多篇,区妇儿工委办正在审稿、选优工作之中。

五、规范管理,建立统一的项目管理工作档案。

2月份区妇儿工委办为14家项目成员单位、15家试点单位统一提供了项目工作必要的文件夹、记录本、像册等专项办公用品,并统一为文件夹编号并将档案用品发放到相关单位使用。

六、编辑印制了妇儿工委办第一期工作通讯,对08年我区儿童项目工作的进展、活动情况进行了刊载。

七、与教委、市、区疾控中心召开了监测工作协商会,就项目基线调查及《安全小卫士》教材推广活动进行了研究安排。

八、参与区教委组织实施的安全小卫士教材推广实践工作,参加课程考察组在8所学校进行的听课工作。

九、参与区教委在3月31日“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开展的“关注儿童成长,构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落实我区儿童伤害干预项目工作。

第17篇:高血压健康干预

作者:向燕萍,袁红,张丽华,李俊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湖北 荆州 434020

【摘要】目的评价健康促进在社区控制高血压中的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以荆州市中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选择社区中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为重点目标人群,未患高血压的社区居民为一般目标人群,设计并开展以社区、家庭、患者为中心的系统的健康促进活动。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率达91.4%,控制率达69.9%,高血压患者定期测量率达94.5%;2008年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率为296.22/10万,较2004年下降7.86%。结论:将健康促进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对社区高血压的控制切实有效。

【关键词】 高血压,社区,健康促进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最危险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的老龄化,高血压病正在不断影响社区群众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相关资料报告2002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18.8%,高血压患者约1.6亿。在第二届“21世纪心血管病防治论坛”上,专家一致认为,高血压仅仅依靠医院门诊治疗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社区人群防治和对患者的管理,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高血压的蔓延[1]。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以荆州市中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以健康促进为切入点,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工作,尤其是在社区控制高血压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干预对象 ①重点目标人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35岁的常住高血压患者875人,其中男493人,女382人;②一般目标人群:辖区内常住居民91526人,其中男45885人,女45641人。

1.2 干预策略和方法

1.2.1 干预目标 ①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②提高采纳健康生活方式的行为改变率。③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④充分调动患者主动治疗的积极性,坚定长期治疗的信心,合理用药。

1.2.2 政策与制度保障 ①中心在辖区内每2~4个居委会设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与各站每年签定目标责任书,将社区健康促进纳入社区日常工作。②2004年起荆州市卫生局将社区控制高血压(简称控高)纳入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疾病控制中心综合管理目标考核中。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实施“35岁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制度。④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每年至少进行2次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治培训。⑤向社会公布无烟社区、无烟家庭评定标准,督促全区人群进行监督。

1.2.3 干预方法 ①

一、

二、三级预防措施。组织经过培训的调查宣传员,入户进行高血压知识为主的健康教育并定期向社区居民逐户发放宣传品,内容包括:高血压流行现况、主要危险因素、高危人群、主要症状预防措施等,实行 35岁以上患者首诊免费测血压制,定期对社区的高危人群及患者进行体检、咨询、健康指导[23];②建立社区与专科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制度,从而使社区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之间有良好的信息沟通。社区确定专门人员建立高血压门诊,不定期请三甲医院心血管专家对社区医生进行心血管疾病专业指导,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及进行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和义诊。每月组织一次专科医生与患者面对面的座谈会,解决患者在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增强患者对社区医生的信任;③药物治疗指导。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强调按时服药的重要性,指导并督促患者正确用药,及时在健康档案中记载患者用药情况,以便系统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④改变生活方式。为药物治疗的重要辅助,措施包括戒烟、

减轻体重、减少酒精及盐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减少食物中脂肪总量及饱和脂肪酸含量、适量运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等。⑤建立高血压俱乐部,制订详细的章程,规定病友的权利和义务,活动一切自主,形式多样活泼,具有参与性与亲和力。如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有奖知识竟猜活动,乒乓球比赛、卡拉 OK大赛、环湖集体步行锻炼等。通过参与社交活动,在病友活动中倾诉心中的困惑,得到彼此了解,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改变高血压患者长期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提高治疗的顺从性;⑥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23个居委会主任、血压测量员、84个居民小组长、健康志愿者开展多层次健康促进理论教育和项目干预操作技能培训;⑦利用每年的“世界高血压日”、“世界卫生日”、“计划免疫日”、“世界无烟日”和“心、脑血管防治宣传周”举办大型宣传活动,开展高血压咨询、测量、治疗。⑧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立健康教育资料免费取阅处,居委会黑板报每月1期,地方电视台专门设立健康频道,晚报设立卫生园地专栏[4]等。

1.2.4 质量控制与评估 ①每年进行工作评价,内容包括对社区血压免费测量,无烟社区、无烟家庭及烟草销售量的评定;②开展社区居民行为危险因素时点调查,高血压患者控高KAP(知识、态度、行为)时点调查;③开展社区高血压三级控制管理评估[5]; ④开展社区居民食用盐量“三日盐调法”调查;⑤每季度召开1次社区控高干预工作例会,请专家指导,每年举办1次社区控高干预工作交流会。

1.3 统计学处理 率的比较采用u检验。P

2 结 果

2.1 建立了社区控高工作模式 荆州市卫生局2004年起将社区控高工作纳入医院疾控综合管理目标,社区控高与社区卫生服务及慢性病控制结合,进入常规业务范围,已纳入疾控中心、慢性病科总体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体指导,社区居委会执行的社区控高模式,达到预期目标。

2.2 实施控高模式在一般人群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通过广泛的宣传,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2004年至2008年新发现高血压患者分别为1

219、8

26、507和491人,并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复诊患者数分别为8

16、158

4、2121和2704人,呈现逐渐递增的态势。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关爱自己和防治慢性病日益受到辖区居民的重视。

2.3 延伸与扩展了社区控高工作 荆州市卫生局于2006年将社区控高工作由8个试点社区扩展到全市22个非试点社区。2006年9月起开始了社区高血压三级管理工作,促进了本市控高管理工作的进展。

2.4 高血压患者控高KAP问卷调查结果 高血压患者各项危险因素知晓率在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5 高血压的控制与管理 经过5年的高血压干预,高血压患者875例的管理率达91.4%,控制率达69.9%,定期测量率达88.6%,其中94.5%为主动测量。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见表3。2008年辖区内心、脑血管病病死率为296.22/10万,较2004年的心、脑血管病病死率(320.86/10万)下降了7.68%。 表3 高血压患者875例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 例(%)

3 讨 论

2004年由中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头,以下属各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依托,探索融入健康促进的办法,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选择了辖区内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875例为重点目标人群,普通常住居民

91526例为一般目标人群,针对他们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和发病率高等问题,开展了以社区、家庭和患者为中心的系统的健康促进活动,包括建立多部门合作,建立高血压日常管理模式,在社区开展健康促进活动,营造支持性环境,对社区基层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多种形式提供健康公共信息等。经过5年干预,试点区高血压患者控高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明显提高,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缺乏运动,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明显降低心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者施行社区干预治疗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通过社区综合干预,可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另外,我们在干预行动中发现,通过学习高血压医疗知识,能转变患者的不良态度和不良行为。因此,卫生知识水平对行为态度产生了积极作用,能让其他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良性发展。国外把社区高血压的防治计划和初级保健结合起来,由家庭医生和护士有针对性地指导居民,从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67],这种管理干预的工作量大,但医患关系较好,从而使高血压患病率下降,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取得良好的效果。

2010年3月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在这5年控高的健康促进工作中,我们深刻感受到:①高血压的干预和治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除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努力及居民的大力配合外,政府在慢性疾病管理中应该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重视以高血压等为代表的慢性疾病防治工作,制定并出台相应的卫生支持性政策和干预策略,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社区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网络,降低患病率,切实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②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是高血压群体防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应积极运用健康档案、健康调查、健康教育干预管理规范治疗等手段改变居民的不健康行为,进行慢性病预防和早期诊断治疗,应发挥社区各部门如卫生、教育、居委会、妇联、新闻媒体等协调与合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性环境。③大医院的专科医生和社区全科医生应该功能分明,各司其职,互相补充,通力协作是高血压防治工作取得实效的必要条件。④加大财政投入,不断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的管理,营造文明健康的社区环境,促进社区人群健康水平提高[8]。

【参考文献】

[1]吴锡桂.中国高血压病患病率及发展趋势[J].中国高血压病杂志,1995,3(增刊):713.

[2] 孔灵芝.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与社区卫生服务[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8,6(1):3538.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0, 8(1):94102.

[4] 刘力生,实用高血压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317.

[5] 钟文玲,薛长镐,陈铁晖,等.三明市社区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现状及干预对策[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4,12(1):3536.

[6] 刘明春.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4,11(9):28.

[7] 滕世助,何关松,许茂林.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的做法和建议[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4):6869.

[8] 刘继红,田秀珍,孙力光,等.北京市石景山八角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267.

第18篇:慢性病干预措施

河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干预措施

经调查发现社区居民缺乏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医学保健知识,生活习惯欠科学文明,河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于此做出以下干预措施:

1、加强居民健康教育,通过慢病规范管理患者随访进行针对相关慢病知识健康教育,每月1次健康讲座及健康主题日活动宣传,通知辖区居民前来参加,以增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促进健康行为形成。

2、居民健康档案登记后,针对档案所示信息,制定多种针对性健康教育处方对居民健康问题进行宣传,多种形式发放各种慢病健康教育处方。

3、不定期在社区中心播放电视、VCD等普及医学常识及科普知识,正确的锻炼方法,如太极拳、保健操等。

4、在中心内设置健康知识宣传栏,宣传健康科普知识,定期根据季节多发病等更换内容。

5、对社区内多发的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制定更具体的卫生干预措施:

高血压:据调查,吸烟、饮酒、基础血压偏高、高血脂胆固醇血症、过度肥胖、高热量膳食、过度摄入动物脂肪、体力活动不足以及年龄或家族遗传是社区居民高血压多发的主要因素,针对其中除年龄及遗传外的可干预因素,我中心对辖区发病或将发病的高危人群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体检及血压测量,建立健康档案,发放高

血压预防保健资料,指导高血压患者:(1)、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的脑力和体力负荷,消除紧张情绪,可适当使用少量安定剂。 (2)、适当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高血压恢复正常,但对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应避免活动量较大的体育活动。(3)、不吸烟,饮食宜清淡,进食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品,每日摄入少于6g食盐,限制饮酒,改善饮食结构。 (4)、控制体重,肥胖的轻度高血压患者通过减轻体重往往可使血压恢复正常。 (5)、对有高血压家族史,而本人血压曾有过增高者,医生的定期随访观察有利于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6)、按医嘱服用降压药,从小剂量开始,24小时平稳血压,联合用药,避免频繁换药,个体治疗。

糖尿病:导致社区居民糖尿病发病增高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遗传、精神因素、肥胖、长期摄食过多、感染、妊娠等多种因素。我站针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及有较高发病风险的居民进行定期体检,查血糖,发放糖尿病相关知识资料。指导糖尿病患者:(1)、每天吃多少食物主要依据病人的性别、年龄、体力活动的强度和标准体重来计算。(2)、人体偏瘦者、重体力活动者、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孕妇以及合并有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肿瘤和甲亢)的糖尿病人,所供食物可以多一点;反之,肥胖者、轻体力劳动者所需热量较低,食物宜少。 (3)、针以每天可供的总热量,以碳水化合物占 50-60%,蛋白约占 15%,脂肪约占 25%为原则进行分配。并宜多吃一些富含高纤维的食物,按早餐占 1/5,中、晚餐各占 2/5 的比例作分配。 (4)、吃饭时间应尽量固定,并且要和用降血糖药物的时间配合好:胰岛素一般在吃饭前 15-30 分钟注射;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如达美康、美吡达等)及中药一般在吃饭前半小时

服;双胍类口服降糖药一般在吃饭后或吃饭中间服;a-糖苷酶抑制剂(如拜平)一般在吃

第一口饭时同时嚼碎服;如果已吃过饭而忘了吃药、打胰岛素针,千万不要在饭后再补吃或注射,以免发生低血糖;已经吃药或注射过胰岛素,但因故吃饭延迟,可在原定的吃饭时间内加餐,但吃饭时应相应减去主食量。 (5)、糖尿病病人不能限制喝水,饭前喝一杯水后就可有饱胀感,同时也能起到减少进食量的作用。 (6)、市面上出售的糖尿病食品多用荞麦或燕麦等制作,有的仅仅是含纤维素多些或未加糖而已,但仍然以粮食成分(碳水化合物)为主,食用时应相应计算进饮食计划总量中。 (7)、当外出旅游、参加重体力劳动或参加体育运动时,饭量可适当增加,或相应减少胰岛素以及口服降糖药的剂量。

第19篇:慢性病干预流程

慢性病干预基础知识 慢性病的监测工具 健康干预过程的监测与记录 健康干预效果的分析与评价 慢性病干预基础知识 ? ? ? ? ? ? 慢性病现状 常见的慢性病 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 慢性病干预流程 慢性病主要干预手段 常见的慢性病的干预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状 1998年全世界约60%的死亡和43%的疾 病负担由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NCD)造成。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承受着NCD的最大 影响,1998年77%的NCD死亡发生在发展中 国家,在由此而引起的全球疾病负担中, 85%由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承受。第53届世界卫生大会布兰特伦总干事的报告。 ? ? ? 慢病不仅是发达国家,而且是发展中国家的 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 WHO报告,发展中国家NCD死亡已是15岁以上人口 死亡的重要原因,拉丁美洲是传染病的2倍,中国 是4.5倍。 慢病己成为威胁劳动力人口健康的重要公共卫 生问题,在早卒人群中,除伤害外,肿瘤、心脑 血管疾病己上升为主死因。 慢病造成的疾病负担从1990年的47.4%上升为 68.7%。 中国居民健康状况疾病谱改变 ? 五十年代,平均寿命仅38岁,造成死亡的疾病主要 有: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脑血 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六十年代,平均寿命57岁。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有统 计.进入二十一世纪,平均寿命67.8岁,疾病谱发生了 根本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老年慢性退行性疾 成为死亡头号杀手。 ? ?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各种健康影响因素中个人生活方式 ?饮食、运动、吸烟等 60% 慢病主要病因 10% 8% 22 % 社会因素 其他因素遗传 气候 占15 % 占 7 % 医疗条件 不良生活方式成为健康的第一杀手 三级预防 ? 一个人从健康(无病)到发病,从发病到 功能障碍,其发生发展都有一定规律。针 对无病期、发展期及障碍期的疾病预防, 医学上称为疾病的三级预防。 ? ? 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主要针对 无病期,目的是采取各种消除和控制危 害健康的因素,增进健康的措施,防止 健康人发病。 开展以消除病因为主的预防措施,如免 疫接种预防传染病;改善环境、消除污 染,贯彻执行环境和劳动卫生标准和法 规等措施,预防地方病和职业病。 ? 二级预防——也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 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以预防疾 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止复发和转为慢性疾 病。 ? 对于致病因素不完全明确,或致病因素 经过长期作用而发生的慢性疾病,如肿 瘤、心血管病等,特别应以第二级预防 为重点。达到“三早”的根本办法,除 了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人民群众宣传医 学卫生常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医务 人员的诊断水平和发展微量、敏感实用 的诊断方法和技术外,健康人群的主观 健康检查意识急需加强,某些疾病普查、高危人群筛检、特定人群定期健康检查 等是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 ? 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主要是对已 患病者进行及时治疗,防止恶化,预防并 发病和伤残,促进康复和生活能力的锻炼 的预防措施。 常见的慢性病 ? ? ? ? ? 1· 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 2· 营养代谢性疾病:肥胖,糖尿病,痛风,缺铁性 贫血,骨质疏松 3· 恶性肿瘤(癌); 4.精神、心理障碍; 过劳症; 强迫、焦虑;抑郁症; 更年期综合症; 5 .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病等 常见的慢性病危险因素 ? 世界卫生组织 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饮食与体力 活动不足《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全球战略》WHO2002 .5 ? 中国 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及吸烟是 造成多种慢性病的三大行为危险因素。《中国慢性病报告》 卫生部 2006.5 常见的慢性病危险因素 ? ? ? ? 膳食结构不合理及能量摄入过剩 体力活动不足 使用烟草 滥用酒精 ——WHO 健康四大基石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慢性病干预流程 1.信息收集 2.风险评估 3.健康干预 信息收集基本情况: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劳动强度等。 危险因素:既往史、家族史、生活习惯(吸 烟、饮酒) 体育活动、经济状况等。 相关疾病史: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肥胖 症、肾脏病、血管疾病等。 基本体检:血压、身高、体重、BMI、腰围 辅助检查:血糖、血脂、血尿酸等。 风险评估 ? 危险因素评估 普通人群 ? 高危人群 ? 慢性人群 ? 健康干预慢性病患者 ? 慢性病高危人群 ? 普通人群 ? 慢性病主要干预手段 ? ? ? ? ? 运动干预 膳食干预 心理干预 康复干预 药物干预 常见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 ? ? ? ? ? ? ? 高血压 糖尿病 肥胖症 痛风 慢阻肺 冠心病 恶性肿瘤 高血压 高血压的定义 ? ? 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 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 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 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高血压既是一种疾病,又是其他心血管疾 病主要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并发症 ? ? ? ? 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诊断治疗都很容易,可怕的 是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 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引发全身小 动脉硬化,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造成各 种严重的后果,成为高血压病的并发症: 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有冠心病、肾病、周围动脉疾 病、中风、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在高血压的 各种并发症中,以心、脑、肾的损害最为显著。 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中风,发生脑中风的概 率是正常血压人的7.76倍。 高血压防治的一般概念高血压是心脑肾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有效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心环节。 据研究: 一级预防5年:高血压发病率下降55%。 高血压二级预防:脑卒中、冠心病、心梗发病 率下降75%。 舒张压每下降5mmHg,脑卒中发病下降4450%,冠心病减少27%。 高血压防治策略全人群策略 以社区内全人群为对象,主要目标是降低人群中与高血压发 生有关的危险因素水平(如减少钠盐的摄入量、控制饮酒量、控制 体重、增加体力活动等)。主要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多渠道的健康教 育。 高危人群策略 高危人群策略是针对不同高危个体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 的策略,具有针对性强、干预目的明确的优点,是高血压疾病防 治中的重要策略,可有效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高血压患者管理策略: 定期随访对病人实行管理,采取健康教育和药物治疗两种方 法,争取在相对短期内降低高血压病残率、病死率或早死率。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不可改变因素: 年龄、性别、遗传因素 ?可改变因素: 高盐饮食 过量饮酒 超重和肥胖 紧张、焦虑 缺乏体力活动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1999年WHO标准)分 类 理想血压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1级高血压(轻度) 亚组:临界高血压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亚组:临界高血压 收缩压(mmHg) 40ml 或30g/日 大瓶啤酒1瓶(2罐 350x2) 或400的白酒2两、葡萄酒半瓶 限酒: 宣传慢性饮酒和酗酒的危害:损害肝脏:脂肪肝、肝硬化。 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造成心脏负担,诱发脑卒中。 损害神经系统,协同造成脑萎缩和早发性老年性痴呆。 澄清“少量饮酒有利健康”观点:天然红葡萄酒有益健康,其他酒类无此功能; 天然红葡萄酒应限在3两以下/天(纯酒精<50g),超量有损健康; 天然红葡萄酒仅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其他危害相同; 酒后驾车事故率与其他酒类相同。 运动干预适度的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 ? ? ? 每周运动3-5 次,每次20—30分钟,最好持 续20-60 分钟。 如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且保持理想体重, 则表明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合适。 制定运动计划 原则: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运动方式:有氧运动(有效运动) ? 推荐:健步走、太极拳、上肢燕飞 ? 强度:3—6met之间 ? 运动时间:上午9—10点钟, 下午4—6点钟,晚饭后30分钟 ? 运动频次:最好每天一次 ? 运动降压原理 效果:收缩压降低4-9mmHg ? 高血压运动注意事项 ? 避免清晨运动,早晨氧含量低,血液粘稠度高, 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不做剧烈运动,如足球、篮球等活动。可适当 增加太极拳,气功等舒缓的运动; 进行运动时,避免做憋气的动作,防止造成血 ? ? 压升高,出现意外; ? 避免在过于寒冷的温度下运动,寒冷条件下, 血管收缩,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62 减轻体重 ? ? ? 建议体重指数应控制在24 以下,理想值是 22 人群中平均体重下降5~10 公斤,收缩压可 下降5~20mmHg 减重因人而异,但首次减重最好减重5 公斤 其它戒烟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休养,心身疾病 ,周末现象 睡眠 持续管理 康复 ? 中医 药膳:夏枯草、决明子、山楂、枸杞、菊花 练功:气功、太极、站桩 自我保健按摩:头部按摩,风池、太阳 足底、耳穴、手穴 风池、曲池、内关、合谷、劳宫、十宣、阳陵 泉、足三里、昆仑、涌泉(降压十穴) 我国人群血压水平? ? ? ? 110/75mmHg 开始,随着血压水平升高而心 血管发病危险持续增加 120~129/80~84mmHg 时,心血管发病危险 增加1 倍, 140~149/90~94mmHg,心血管发病危险增 加2 倍 血压>180/110mmHg 时,心血管发病危险 增加10 倍。 糖尿病 糖尿病防治一般概念糖尿病的防治包括: ? ? 全人群的糖尿病筛查 高危人群的糖尿病监测 ? 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预防 糖尿病防治的目标基本目标:提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根本目标: ? 降低糖尿病患病率。 ?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各种并发症,尤其是心 脑 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减低致残率、死亡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健康寿命。 糖尿病流行特点 ? 世界范围广泛流行 ?糖尿病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糖尿病正成为发展中国家新的流行病 ? 新增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为主 ?发病年龄年轻化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 ? 遗传 ?病毒感染 ?超重和肥胖 ?运动量不足 ?不合理膳食 ?40岁以上、高血压、血脂异常等 糖尿病筛查方法 ?空腹血糖测定 FPG:常规采用的检查方法,方 便易行。 ? 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空腹或随机血糖可疑 时采用。 ☆ 建议所有空腹或随机血糖高于正常时采用。 ☆ 因“正常高限”尚无法最终确定,建议FPG 在 5.6-6.9mmol/L时采用。 ☆ 空腹血糖受损 IFG ☆ 糖耐量损伤 IGT 糖尿病的诊断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 ≥11.1mmol/L(200mmg/dl) 或 2.空腹血糖 ≥7.0mmol/L(126mmg/dl) 或 3.OGTT试验2h血糖 ≥11.1mmol/L(200mmg/dl) IGR(IFG及/或IGT)及糖尿病诊断标准 (静脉血浆糖值)空腹血糖 (mmol/l) 2小时血糖 (mmol/l) 正常 IFG IGT IFG+IGT 糖尿病

1、不食用过量的碳水化合物食物。

2、淀粉食物配与少许蛋白质、纤维及脂肪一起食用, 促使糖分进入血液的速度缓慢。

3、尽量进食蔬菜及任何种类的谷物。“天然”的碳 水化合物食物一般比“人造”碳水化合物具有较低的 升糖指数。

4、平均分配一天进食的淀粉含量至三大主餐及之间 的两餐点心,以便尽量维持血液葡萄糖水平在最正常 水平。

5、多吃豆类食物,以降低其它食物的升糖效应。

6、烹调加工过程。升糖指数的标准高升糖指数食物:超过70。中升糖指数食物:55到70之间。 低升糖指数食物:55以下升糖指数表 加工烹调方法 ? ? ? ? ? 选料:食物成分 配比:三大营养素 混合: 烹调:蒸、煮、煎、炸、烤、生 时间:烹调时间 ? ? ? 食物选择谷薯类:米(粳米、糙米)、面、马铃薯 菜果累蔬菜:叶菜、根茎、瓜果、花菜、荚豆、菌类;水果 肉蛋类肉类:红肉、白肉;大豆及其制品;奶及其制品;蛋 ? ? 油脂类坚果;动物油、植物油 ? ? 盐和水 加工制作餐具、炊具、煎炸蒸煮炖炒煲生、餐次、进餐顺序 膳食纤维 餐次热量比 ? ? ? ? ? 作用:控制血糖相对平稳 参考血糖情况:空腹、餐后、低血糖 3餐 3:4:3(正常) 5餐 2:1:3:1:3 6餐 2:1:3:1:2:1 运动干预 ? ? ? ? 有氧运动 力量型运动 运动时间:餐后90分钟 运动计划的设计 运动顺序:每次运动,每段时间(运动方式) 自我监测自查血糖 ? 运动效果评估+膳食效果评估 效果评估表的设计与组合 ? 康复 ? 糖尿病中医 穴位:阴虚(太溪)、阴虚火旺(太溪、照海) 降糖穴(定位:此穴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至肘关节的下1/3 )运动:八段锦、太极拳 药膳材料: 黄芪、山药、苍术、玄参、葛根、枸杞子、山萸 肉、茯苓、玉竹、、桑椹、菟丝子、玄参、醋 普通人群中能减少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 干预措施 ? ? ? ? 加强体育锻炼 提倡健康饮食 防止或减轻超重/肥胖 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5天,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 中等强度运动(例如快走,骑自行车,慢跑,跳舞, 户外运动或做较重的家务)。这些运动可以一次进 行10分钟,一天运动几次来达到每日所需运动量。 同时,可考虑每天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进行锻炼。 所有成年人和5岁以上的儿童,都应该鼓励进食低脂 肪、适量粮食、充足水果和蔬菜的饮食。 肥胖 肥 ? 胖 早在1948年 WHO 已经将它列入疾病分类名 单。 ? 肥胖病是指体内的脂肪总含量及/或局部脂 肪含量过多,其程度已达到危害健康或寿限 的情况。通俗讲肥胖就是体内脂肪堆积过多。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又是多种慢性病 的主要危险因素。 ? 肥胖症分型体质性肥胖 (遗传) 肥 胖 症 单纯性肥胖 (95%) 过食性肥胖 (获得性)疾病性肥胖 (内分泌紊乱) 继发性肥胖 (5%) 药物性肥胖 流行特点和危险因素 ? ? ? ? ? ? ? 流行特点: 北方>南方; 大城市>小城市 城市>农村 经济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 危险因素: 遗传特点(20%-40%);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简易体脂含量的评估方法 ? 体质指数(BMI):直立、免冠、脱鞋并仅穿内衣情况下 测体重及身长 BMI=体重(kg)/身长 (m)2 ? 腰、臀围及腰臀围比值(WHR) 腰围(W) 测定时需两足分开(25-30cm)并直立 ,测 量部位在骨性胸廓最下缘与髂脊最上缘的中点水平面。 臀围(H)测定时则并足直立,测量部位在臀部最宽处。 使用软皮尺测量,让皮尺贴着皮肤表面但不压迫软组 织。腰臀围比(WHR)=W(cm)/H(cm) 中国肥胖工作组建议的 超重和肥胖诊断分割点BMI(kg/m2) 体重过低 正常

(一)代谢性疾病 1.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3.血脂蛋白紊乱 2.高血脂 4.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二)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

(三)消化系疾病:胆囊炎及胆石症、脂肪肝

(四)呼吸系统疾病:肥胖性肺一心综合征

(五)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等。肥胖病伴发的健康问题(WHO)明显增加(RR>3) 中度增加 (RR=2-3) 2型糖尿病 胆囊病 血脂紊乱 代谢综合征 冠心病 高血压 骨关节炎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 轻度增加 (RR=1-2) 绝经后妇女乳癌、子 宫内膜癌、结肠癌 性激素异常 多囊卵巢综合征 生育障碍 呼吸困难睡眠呼吸暂停 RR:相对危险率 背痛麻醉风险增加 胎儿缺陷 干预原则 ? ? ? ? ? ? 综合措施预防和控制肥胖症,改变生活方式。 矫正引起过度进食或活动不足的行为和习惯。 鼓励摄入的低能量、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和 碳水化合物,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膳食。 控制膳食与增加运动相结合。 积极运动可防止体重反弹。 应长期坚持减体重计划,速度不宜过快,不 可急于求成。 防治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将防治肥胖作为防 治相关慢性病的重要环节。 减重原理 ? ? 能量负平衡 消耗大于摄入 肥胖非药物的干预 ? ? ? ? 运动干预 膳食干预 心理干预 康复 ? ? ? 干预方法顺序 行为疗法 心理干预 干预方法的顺序一般情况 先运动,后膳食(量出为入) ? 特殊情况 ? 天平法则主要危险因素(膳食、运动) 被管理者的依从性(膳食、运动) 膳食干预 ? ? 控制热量 推荐每天膳食中的热量比原来日常水平减少约 1/3,每周能降低体重0.5 公斤食品与食量(质、量) 注意:主食、肉食、油脂、坚果、含糖饮料 不良习惯:自助餐、“食霸比赛 ”、发泄情绪、偏食、夜宵(心理) 心理 ? 肥胖不正确心理 1.肥胖是富裕的表现,“发福” 2.3.4.5.6.吃自助餐,不吃白不吃—暴饮暴食 “食霸比赛 ”,有成就感 发泄情绪的工具 夜宵(如何解除) 效仿(媒体、影视、其他) 贪食症 行为疗法 ? ? ? ? ? ? ? 建立节食意识,每餐不过饱; 尽量减少暴饮暴食的频度和程度。 注意挑选脂肪含量低的食物。 细嚼慢咽以延长进食时间,使在进餐尚未完毕以前即对大 脑发出饱足信号,有助于减少进食量。 进食时使用较小的餐具,使得中等量的食物看起来也不显 得单薄; 按计划用餐,即在进餐前将一餐的食物按计划分装,自我 限制进食量,使每餐达到七分饱;也可使漏餐者不致在下 一餐过量进食。 餐后加点水果可以满足进食欲望。改变进食行为常常有助 于减少进食量而没有未吃饱的感觉。 运动干预原则 ? ? 创造尽量多活动的机会制定目标,每天安排进行中等强度的体力 活动 增加体力活动量应循序渐进 ? 运动干预 ? 运动方式:有氧运动推荐:健步走、游泳、骑自行车 ? ? 运动时间:空腹、半空腹、晚餐后 运动持续:至少40分钟 健步走强调姿势、速度、时间的一种步行方式。 行走速度和运动量介于散步和竞走之间 ? 标准:90-120步/分钟 120-140步/分钟 条件:超重、轻中度肥胖允许 重度肥胖不建议 有膝关节损伤及运动后有膝关节 症状者不推荐 ? 康复中医脾虚湿阻、脾肾阳虚、痰浊中阻(虚证) 胃热湿阻(实证) 食疗:薏米、芡实、陈皮、(虚证) 菊花、黄芩(实证) 穴位:刮痧脾胃肾经 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虚证) 耳穴 口、食道;体穴 梁丘(实证) 痛风 ? ? ? 减重 控制高嘌呤食物 康复 食物中嘌呤含量含嘌呤高的食物:豆芽,香菇,海鲜, 动物内脏,啤酒 ? 含嘌呤较高的食物 :豆类,肉类 ? 含嘌呤较少的食物:五谷类,奶类, 蔬菜,水果及碱性食物 ? 广州地区煲的例汤,含嘌呤高 嘌呤食物表 ? 碱性食物 ? ? 含钾、钠、钙、镁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 在体内的最终的代谢产物常呈碱性,如, 蔬菜、水果、乳类、大豆和菌类食物等 。 碱性食品简单分类酸性食物 牛奶以外的动物性食品。 碱性食物 除了五谷杂粮外的植物性食品。 中性食物 油、盐、咖啡等。 山楂?西红柿?柠檬? 鸡肉? 运动 ? 急性期最好不动 ? 缓解期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禁止剧烈运动 痛风治疗的三个目标 ① 控制痛风发作、控制高尿酸血症 ② 预防和控制由尿酸结晶引起的合并症: 肾损害、尿路结石 ③ 预防其他生活方式病:高脂血症、高 血圧、糖尿病、肥胖以及冠心病,脑卒中 痛风治疗注意事项 ? ? 晨尿pH

第20篇:就业干预问题

就业要不要政府干预?

-----古代二个故事的启示

樱雪丸著的《日本明治维新》中说日本“在江户时代,为了照顾一些身体上不便的人,幕府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其中有一条规定说,盲人可以合法放高利贷。”说明那个时候为了让残疾人也有事可做,有饭可吃,政府规定某些行业如放高利贷只允许特定的人从事,而不让其他的人竞争。这是否违背平等竞争原则呢?对社会而言是好是坏?

无独有偶,我国古代又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是太史公作的史记里,在《循吏列传》中记载的即公仪休的故事,说:公仪休做鲁的相国,看到自己家人却在纺织布匹,大为气愤,休了自己的妻子。在公馆中吃到“葵”菜,也很生气,跑到园子中拔掉了葵。为什么如此不近人情?公仪休有一个很庄严的理由是:“我已经吃上国家的俸禄,这些就足够生活了。你们自己织布、种菜,那么那些专门织布的妇女、专门种菜的农民靠什么生活?这不是抢夺了他们的生计么?”。这是古代官员不与民争利的典型。关于官员不能与民争利,西汉的董仲舒还专门进行了理论论证,他说“夫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者两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因此“故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此上天之理,而亦太古之道,天子之所宜法以为制,大夫之所当循以为行也。”

可见,在儒家文化圈内,对官与民、民与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早有定论,真可谓是“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尊重每个人的生存、就业权利,国家要制定有助于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政策法规。

可是现实中的社会由于受西方以利润为中心的经济学和政经不分的政治学的影响,到处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无视经济学的基本功能是为了“长养人民”。于是社会上到处是官员本人或者他们的子女、亲属开办各种企业,“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这样的商人与其说是在经营工商业,不如说在经营权力,买卖权力。他们凭借特权从事经营活动,普通工商业者当然不是他们的竞争对手。结果就是社会的贫富分化日趋加剧。人与人之间就业也没有限制,残疾人越来越被社会边缘化。因此,国家的职能到底是什么?西方有两种理论,即 “契约国家”理论与“国家掠夺”理论(或称“国家剥削”理论)。而我国古代是“圣人国家”理论,认为圣人设教化民,设官治民,设政养民。我本人认可中国古代的国家观,认为国家的职能要“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这无需逻辑证明,这是无数的治乱实例证明了的。政府应积极实施收入调节、就业干预、贸易限制、消费引导,真正能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构建人人幸福美满的和谐社会。

最后,也劝我们的一些学者,跟别人学习时不能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买椟还珠的错误。要知道中国古代的政治学、经

济学是博大精深的,虽然没有民主因素,但郡县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民本思想(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君轻民本)等等对世界影响深远,好比包办婚姻也是婚姻,专制政治文化也是政治,而且对社会管理而言专制与民主缺一不可的,可谓众谋独断。中国也急需来一个现代的“文艺复兴”,只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能吸收现代元素重放光芒,为全人类后工业化时代找到合适的生活方式,中华崛起才能真正实现。正如有诺贝尔奖获得者说的:“二十一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两千五百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能”。

《早期干预岗位职责.doc》
早期干预岗位职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公司工作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章程规章制度公司文案公司简介岗位职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