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杂文

2022-05-26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鲁迅杂文

《鲁迅杂文》读后感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句顺口溜一言道出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让师生闻“鲁”色变。其实鲁迅的作品不是这么简单就能读懂的,每个人每个阶段的体会都不同,有时必须融合当时的大背景才能解读这些文学作品。特别是鲁迅的杂文对根植于中国历史的中国现实、中国文明的批判,从“具象”中概括出来的“抽象”批评,号称“是匕首、是投枪” 。中国现代文学开端的一代文学宗师鲁迅惯用他犀利的语言和幽默讽刺手法,把社会上公然的、常见的、不以为奇的,但却不合理的事物,加以精练、夸张,给予辛辣的讽刺,使他的文章很有感情力量,常常能制强敌于死命。

这样的文章确实耐人寻味,读懂它们是要费些功夫的。只有反复咀嚼那些艰涩难懂却又十分宝贵带有点拨与启发性的文字,才能感到鲁迅先生文风的亲切和富有“怕被它诱过去”的魅力。透过字里行间,我还是能隐约体会到其深刻意义蕴涵的辛酸和眼泪、痛苦和悲愤等强烈的爱憎感情。就拿选入苏教版必修教材的《记念刘和珍君》这一篇说说吧。

文章是从鲁迅独自徘徊在为遇害的刘和珍君与杨德群开追悼会写起的,然后自然而然的回忆起刘和珍毅然订了全年《莽原》的事。 文章开头的几段便让我感受到一种灰暗的色调,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重的悲伤与苦痛,还有一种失望。四十多青年的鲜血,文人的阴险论调无一不让鲁迅感受到一种“非人间”的苦痛,所以他才会想“以 1

我的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多么无奈啊,我甚至能听的到他在写下这段文字时所发出的叹息声。

刘和珍是他的学生,她的那些壮举着实让鲁迅感到应该“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

鲁迅第一次见到她的名字是在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时。第二次则是在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这次才把姓名与实体联合起来。这两次的情景可以窥见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然而在见到她本人后,这名女生却出乎了作者的意料,没有桀骜,而是人如其名,温和可亲,脸上始终挂着微笑,也许这抹微笑是当时黑暗世界中的一缕阳光,是黎明前的一丝曙光。这种反差更加突出以后刘和珍之死的悲剧性效果与鲁迅所处的那个社会的悲哀。

当刘和珍被冠以暴徒的罪名被残忍射死后,鲁迅愤怒了,悲哀了,甚至有些绝望了,他感慨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显然那时的中华民族是后者。读到这,我仿佛感受到当时社会浓黑的未来,血色的悲哀。当好不容易有希望时,又被扼杀,这样“沉默”的民族怎能“爆发”?勇士们淋漓的鲜血,惨淡的境况,抹去不了社会的污浊,有人反抗自然有人镇压。然而更悲哀的是,在那些卫队把枪对准那三个勇敢的女学生后,两条生命的消逝却仍然唤醒不了人们麻木的神经,而仅仅提供了人们饭后的谈资。

正如鲁迅所说“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使用大量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是的,中国前行的历史,不正是浸透无

数战士献血吗?从血红到绯红,再由绯红到微红,“纵使时间的流逝”,“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刘和珍中枪倒地时的震撼与悲壮,我仿佛看得见;那片绯红中的美丽微笑,我也看得见。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读到这,我心中热血全部沸腾了,也许鲁迅文章的魅力就在此吧,能深深唤醒心底久藏着的热血与感动,与他的文字一起回到那个时代,同愤同怒,同悲同哀。

纵观鲁迅一生,仅留下了两本小说集,却留给了后人十九本杂文集。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的祖国,为了实现他改造国民性的梦想,鲁迅先生用自己来唤醒中国人的意志、为中国人的革命思想、改造旧人、重建新人而努力奋斗,把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倾注在了杂文创作上,在中国的思想史和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罕见的丰碑。我们要经常读一些鲁迅的杂文,感受鲁迅先生的那颗“中国的民族魂”。

推荐第2篇:鲁迅杂文

读《鲁迅杂文精选》有感

世上有两种战士,一种扛枪,一种握笔。鲁迅就是后者,用有极强穿透力的笔墨,号召爱国份子,抨击判国汉奸。于是便自然而然的有了这样的一句话“鲁迅的笔如战士的枪!”近代文学巨匠无数,为何鲁迅独占鳌头?

华夏爱国英杰众多,何当豫才独领风骚?

因为能将自己的爱国情怀全部融入文字中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的革命先驱——鲁迅。有人说文字是一个人心境的写照,鲁迅正是用自己的一腔热血融于笔下,凝聚了无数正义的力量,狼毫一挥便是一座江山。

近来重读《鲁迅杂文精选》感触颇多,从他潇洒豪放的言语中,我却听到了作为一个爱国人士看到“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凄凉景象时悲恸的哭泣;从他辛辣讽刺的笔墨里,我却看到了一个魁梧的身躯屹立在大山前愤怒地发泄对虚伪、卑鄙等人性丑陋的不满。有人说鲁迅的文字不易读懂,我却在云里雾里撩拨了好久见到一个有血有泪真性情的男儿。

也许会有人认为鲁迅没有参加任何党派是他在逃避,那你就错了,大错特错!去读读鲁迅的作品吧!你以为他真是文字的傀儡吗?看似闲云野鹤般快活,心中却始终放不下那个心中最重要的东西——自己的国家。鲁迅不参与任何党派正是体现了他的民主、公平,这样的号召才更有感染力。如果他正是为了钱才去作文,那么为何当时富可敌国的国民党几次邀请鲁迅为他们工作,鲁迅都没答应? 在鲁迅面前,任何质疑都显得苍白无力。国家的兴亡可以牵动无数人,为何在现在安逸的环境中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这正是我们不及鲁迅之处,居安思危可避祸,如今的人们却都被金钱与名利冲昏了头脑,在这网络盛行的年代中,地球变成了“地球村”,鲁迅便渐渐被遗忘,中国便日渐渺小,像鲁迅一样的作家越来越少。

在战争的年代里,人们以斗争的方式去爱国,而在如今这样安逸的环境中,我们要做的便是把自己的心放低,学会平静,学会居安思危,并将那个名字牢牢地镌刻在心中——鲁迅。

推荐第3篇:《鲁迅杂文》读后感

《鲁迅杂文》读后感单位的书柜上不经意多了一本《鲁迅杂文精编》,想起了昔日读书时代的《朝华夕拾》,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热爱自由向往的生活,便拿着翻看起来,鲁迅先生的文采非比寻常,嬉爱辰骂皆成文字,某些论点上更是一针见血的犀利,一口气下来读了十多篇,就这样间隙的一直读着,某天竟忽然嫌隙起来,杂文的字里行间,缺看不到几句称颂的话。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是现代中国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他在文章中表现了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那股热情。希望自由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生活,不希望整日在父母的管束中生活着,这正是儿童期间所希望的。曾几何时,我已经远离了童年,进入了青年,每天都活在在这忙忙碌碌、纷纷扰扰的工作之中,但我自己认为自己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有时还做着甜美的童年之梦,回忆起那些童年琐事,还是记忆犹新,忍俊不禁。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小时候游乐场地现已变成高楼大厦,我和儿时小伙伴们都为了自己的前程努力奋斗,因此对大自然的接触也少了许多,但我心中对大自然的热爱始终如一,向往自由,这也许就是我和鲁迅先生的相似之处吧,让我在读过鲁迅先生的文章感触颇深。书中头几页的出版说明中讲到鲁迅可以说骂了,但他骂从不对被骂对象的外形上加以丑化,而是打击、剖析:从政治、道德、精神方面,结论予以最本质的揭露。相比那些优美的散文来说,杂文激烈了许多,尖锐了许多,原本一门心思的扎了进去,读到会意处,不忘会偷笑几声,而后的偷笑少了,文字在视线里渐渐模糊,或者停留在某一段、某一句,竟然不知文意,在也读不下去了,骂的堆筑的太高,作为读者我难免也要发几句牢骚,写上几段感慨。况且这些文字确实激烈又尖锐,在短的时间太过频繁的阅读,会有一定的反面效应,一件事物关注的太多,即便是好的,可能也会变了味道。然而它真的变了味道,物极必反,在此,虽无这般夸张,但是要懂得如何适可而止。书,要慢慢的读,闲暇之余,翻将几页来看,倒也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嫌隙的也并不是文字本身,而是自己在文字基础上附加了个人的情感,报喜不抱有,见好不见坏,在长篇读之后,精神疲乏,需要另类的轻轻的文字来解脱释放。或许我就不该只看一个人的文章,只欣赏一种风格的文字,鲁迅的文字是*年代的写实,这些苦难动荡的日子,多多少少给我加重了沉闷与压抑,然而我又是那种见不得伤口的人,尽快终结这样的痛苦,回到我真实的和平的世界,岂不痛快?再有兴致百家各样的文字调剂看着。换一换异样的口味。;领会异样的风采,正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该别有一番韵味。尽管有些情绪,我仍旧会一如既往的喜爱杂文。

推荐第4篇:鲁迅杂文读后感

鲁迅杂文读后感

看完了鲁迅杂文集,心中有许多感悟,鲁迅的文字果然非比寻常,嬉笑辱骂皆成文字,某些论点上更有一针见血的犀利,一口气下来,读了十多篇,要不是中间打断,定要接着读下去。就这样间歇的一直读着。某一日,竟忽然嫌隙起来。杂文的字里行间,看不到几句称颂的话。

假设在你周围,充斥的都是不满与愤慨,厌世与忌俗,丑陋与肮脏,黑暗与迷茫,你还能欣然的微笑吗?我笑不起来。即使不是激烈地如周围一般糟糕,至少我也紧张了许多,沉闷了许多。或许,我就此陷进去了,开始变得郁郁寡欢了,开始悲观失望了,开始萎靡不振了。杂文里,怒喝着当权者的无能与残忍,痛斥着世人的愚昧与麻木,其人物世界里根本没有几个进步高尚的人。或者这样的当权者或世人本就该骂。又或者,有人就是受的了痛骂,一骂才会醒,醒来才会做些称道的事。如果是这样,倒也有些好处,杂文毕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细想起来,不免又有些悲哀了,民众丧失了自觉性,民族线线路劣根性,社会跌入了无底深渊,难以申诉,文字里文字外的世界竟悲催成这样。

不过杂文的风格就是这样?书中头几页的出版说明中讲到鲁迅可以说骂了,但他的骂从不对被骂对象的外形上加以丑化,而是抨击,剖析,从政治道德、精神方面给论敌以最本质的揭露,姑且不讨论他的说明鲜明特色,抑或辩证统一,这样的文章看的多了,确实让我烦闷了。相较那些优美的散文来说,杂文激烈了许多。原本一门心思的扎了进去,读到会意外,不忘偷笑几声。而后的偷笑少了,文字在视线里渐渐模糊,或者停留在某一段,某一句,全然不知文意,再也读不下去了。

鲁迅的杂文无不外乎是论述政治落后和文艺需要革新,只不过形式上稍有不同而已。对于一个弃医从文的意欲救治国人愚昧思想的文学大家,其一哀一怒的慨叹和激愤始终是万变不离其宗的。鲁迅认为一般民众对于他是恭谨的但不亲密,因为太远了。倒有那么一些“愚民”主张“复古”“尊孔”,而儒家思想作为古代文化,是否应全盘继承或抛弃,值得我们深思。鲁迅的文章恰好给了我们深思和反思的空间。

推荐第5篇:品鲁迅杂文

品鲁迅杂文

从古至今,对于鲁迅杂文的否定与辱骂从未间断,对于此我深感遗憾,于我的心中鲁迅是一个伟岸的人,有着铮铮铁骨的为人。

鲁迅说,杂文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鲁迅曾把杂文分为"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两类,所强调的立足杂文的"批评(批判)"内涵与功能。可以说,鲁迅的杂文是现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斗争的编年史:"五四"时期对封建旧礼教、旧传统的批判,与复古派的论争(《热风》);"五四"后对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坟》);"五卅"运动与"三一八"惨案中对残杀中国人民与青年学生的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揭露与抗争,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大革命失败后对于国民党对革命青年的杀戮的抗击(《而已集》);对以上海为中心的30年代中国半殖民地的商业社会的透视与批判(《花边文学》、《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对明清思想、文化、学术,以及儒、道各家的重新审视与清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等等。鲁迅杂文所显示的这种"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不屈不挠的批判精神,从根本上有违于中国文化与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恕道"、"中庸"传统,集中地体现了鲁迅其人其文的反叛性、异质性。因此,他的杂文毋庸置疑的成了众人批判的对象。

鲁迅的批判,不同于一般的思想评论,他把批判锋芒始终对准人,人的心理与灵魂:这就是一种文学家的观照,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我的习性不大好.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常有"疑心"。因此,他最为关注、并且要全力揭示的,正是人们隐蔽的,甚至自身也未必完全自觉意识的心理状态。鲁迅杂文的犀利、尖锐、还在于他超"常规"的联想力。人们最感惊异的是鲁迅能够把外观形式上离异最远,似乎不可能有任何联系的人和事联结在一起:他总是在'"形"的巨大反差中发现"神"的相通。这在鲁迅的杂文中,几乎是俯拾皆是,构成了鲁迅杂文中的基本联想模式,例如,文人雅士的小品文"遍满小报的摊子上",与"烟花女子,已经不能在弄堂里拉扯她的生意,只好涂脂抹粉,在夜里到马路上来"(《小品文的危机》)。这本不相关的事,经鲁迅妙笔牵连,就达到了"戏谑化"的艺术效果,"高雅"的"恶俗化",这其实是揭示了更大的真实的,显示出鲁迅的"尖锐"之极。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深刻性,触及了人们心中最隐蔽的劣根性,让那些“面子至上的”中国人批判不断。

鲁迅曾经说过:"我的坏处„„是砭锢弊常取类型","

这就是说,鲁迅的思维的起点总是具体的、个别的人与事。他具有一种特殊的敏感,能够从所接触到的纷繁的事物中,发现具有广阔思想内涵、可供开发的"人"与"事",以此作为他的杂文的材料,然后将其置于时代、社会、历史的更大时空下进行剖析与开掘,以一种非凡的思想穿透力,竭力排除其个别性,具体性,特殊性,快刀斩乱麻地迅速切入本质,做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整体概括,并加以简括的名称,将"这一个"提升为"这一类"的"标本",同时又保留着形象、具体的特征,成为"个"与"类"的统一。

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

先生一生热爱祖**亲,面对外辱“没有丝毫奴颜媚骨“,倾其一生的精力为民族的觉悟和精神的改造奋斗打拼;或“郁郁独行”如“过客”(《野草/过客》),或“荷戟彷徨”如“斗士”(《彷徨/卷首诗》);先生执着自己的理想,直面惨淡的人生,在依稀微茫的血色中而奋然前行(《纪念刘和珍君》)。“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掷地做金石声的自白,即使是在今天,又有哪一个具备起码良知的国人不为之动容?

“高山仰止,景行景止”,“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鲁迅的道德文章是我们民族的精魂,后世师法的高标。

我不敢说自己读懂了鲁迅,但我至少敢说忘掉了鲁迅的时代就是一个该灭亡的时代。 只有读鲁迅,才知道我们提高国民素质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也只有读鲁迅,才会了

解,国民的劣根性竟是如此的严重。鲁迅留下的不是几篇好文章,他留下的绝不是文章那么单纯,他留下的是一笔无穷的财富。他被誉为"民族魂",我觉得是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

忘记了鲁迅的时代,我只有深深的忧虑。

推荐第6篇:鲁迅杂文读后感

鲁迅杂文有感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年,鲁迅杂文读后感。

—题记《自嘲》

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像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字……。他是中国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的主将,他的作品代表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高峰,其中的《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文。他就是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

在今天的中国,我们生活在和谐的社会。我们用现在的口吻意读鲁迅当年的杂文,我们仅仅只能读出鲁迅杂文的攻击性,仅仅是一种“笔战”。可我们却大大错误,鲁迅只是生活在一个压迫的时代,处在被压迫的地位,只是用自己的笔反抗。

中国的杂文中鲁迅的可谓称之为瑰宝,杂文记录了他的一生详细记载了他的一辈子的思想。他一再强调:“解放别人,同时解放自己。”的确,鲁迅杂文是一把治痛救人的解放刀。鲁迅的杂文大可分为四大特性:否定性;攻击性;偏激性;和隐蔽性。

否定性

在鲁迅看来:“说到中国的改革,第一著自然是扫荡废物,以造成一个使新生命能得诞生的机运,读后感《鲁迅杂文读后感》。 ……历史是过去的陈迹,国民性可改造于将来,在改革者的眠中,谁和目前的东西是全等于无物的。”就是鲁迅杂文的创作思想基础也是鲁迅杂文的否定性是基本的第一特性的思想根源。

攻击性

鲁迅杂文的攻击性,也是斗争性,出于改良这人生美好的理想,出于更广大的心里含杀机的文人,是别一家。从鲁迅杂文的攻击性,可以体验出鲁迅生命中的复仇情结。从鲁迅名言:“到将来,也会有人造言主义者来反对 报复罢,我们憎恶他们!”可以真正了解鲁迅的“创作总根于爱。”

偏激性

看过杂文的人都知道鲁迅笔下所批评的人、事和社会现象,就能感受到他那偏激的笔法了,鲁迅杂文中所批评的人点名道性,欠数之多,在中国现代文坛各学界是极为罕见的。

隐蔽性

鲁迅文章的隐蔽性终究来自他深沉的内心。时代和中国造就了他这样一个深沉的人,在政治的压迫下,战斗的作者,只有也必须“常抗战而亦自卫。”“钻网”就是自卫,“钻网的法子”就是隐蔽性之所在。

然而,鲁迅终其一生,并没有厌倦,所以他的晚年创作了更多的杂文,燃烧出更旺盛的生命力,站着并且是“横站着”,反抗到最后一息这就是那位老者视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那就无异于谋财害命的人。

推荐第7篇:浅谈鲁迅杂文

浅谈鲁迅杂文

刘毅

杂文是从战斗里成长起来的,战斗是杂文的生命。

——题记

鲁迅特别重视杂文,正如他在美术上努力提倡木刻一样,对于杂文,他说:“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因此他把杂文比做匕首和投枪。一切战斗的艺术,对当时中国革命来说,是极其需要的。鲁迅首先服从于革命的需要,并从这点出发,教导着所有的年轻的文学工作者。

杂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杂文指文艺性短评,即杂感;广义性的杂文则包括各种文体。杂文古已有之,但是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则是由于鲁迅的倡导和实践。当时剧烈的社会斗争,作家对现实社会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为人生”的文学使命感,杂文反应灵敏、灵活犀利的特点,是鲁迅倡导杂文的重要原因。

鲁迅杂文内容丰富广博:有对旧社会和复古派的批判,对封建性的反动政权及其反动政策的猛烈抨击;有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揭露、斗争;有对文化、文学战线上错误倾向的批评;有对社会病态心理和国民弱点的暴露针砭;还有歌颂新生力量和革命斗争的篇章。

从革命的需要出发,着眼于为现在而抗争的社会效果,这就使鲁迅的杂文具备了强烈的色彩,明确的目的性。艺术家的鲁迅和革命家的鲁迅是分不开的,正是他的高度的政治热情和深厚的思想活动,赋予了他的杂文以如此动人的感染力量,成为艺术上的杰作。

鲁迅的杂文,有一部分是抒情散文。在这些文章中,作者经常借形象以抒情,鲜明的形象与真切的情思合而为一,强烈地吸引着读者,激动着读者。如《夜颂》这样描写了黑夜和白天:“夜是造化所织的幽玄的天衣,普复一切人,使他们温暖,安心,不知不觉的自己渐渐脱去人造的面具和衣裳,赤条条地裹在这无边际的黑絮似的大块里。„„现在的光天化日,熙来攘往,就是这黑暗的装饰,是人肉酱缸上的金盖,是鬼脸上的雪花膏。只有夜还算是诚实的。”这两幅形象,寄托着作者深刻的感触,他对比黑夜和白天,憎恶光天化日之下的“真的大黑暗”,憎恶一切人造的面具和衣裳。在一些纪念文章里,作者也经常运用这种手法来表达对于死者的感情,如《忆刘半农君》,写“五四”时期刘半农的战绩时,提到当时有些人批评他“浅”,但作者却赞美这“浅”:“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彻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最后又说:“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在这里,形象的描写,真挚的友情,严正的历史评判,取得了和谐的统一,给予读者以回味无穷的感受。

随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的尖锐,鲁迅后期的杂文也有了发展。首先,政治斗争和时评的文字增多了,《而已集》以隐讳曲折的笔法,揭露了国民党的清党

大屠杀。其次,鲁迅后期的杂文对旧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文学进行了更为广泛而深入的批判,对革命文学发表了更为广泛的建议。《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对左翼文学提出了众多宝贵建设性的建议。鲁迅后期的杂文,由于娴熟的掌握了辩证法,所以更为深刻有力。

同时,鲁迅的杂文具有以下特点:

一、概括性强。读鲁迅杂文的时候,总觉得他的文章非常深刻、精辟,放得开,收得拢。这固然是思想内容的问题,但也和他的善于集中、勤于洗练有关。他的一篇杂感,往往抵得上人家万言长文,因为他总是抓住要害,从问题的本质上去立论。

二、形象化。鲁迅是不发空头议论的,凡有论述,又往往通过形象,使读者看得更具体,更完整。时或取喻,也无不确切而又有趣。自然,这应该首先归功于他的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社会经验。

三、语言的丰富。鲁迅对中国语文的理解非常正确,语汇又极丰富,应用起来不但恰当,而且变化极多,即使偶用成语古典,也使人有新鲜的感觉

鲁迅的杂文,是时代的战斗纪录,是丰富的思想艺术宝库,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瑰宝。他为中国文学开创了一个新的富有生命力的体裁形式,并影响和造就了一大批杂文作者。

推荐第8篇:鲁迅杂文读后感

《鲁迅杂文读后感》 新买了一本《鲁迅杂文精编》,迫不及待的翻看起来。鲁迅的文字果然非比寻常,嬉笑辱骂皆成文字,某些论点上更有一针见血的犀利。一口气下来,读了十多篇。要不是中间打断,定要接着读下去。就这样间歇的一直读着,某一日,竟忽然嫌隙起来。杂文的字里行间,看不到几句称颂的话。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是现代中国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现了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那股热情,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着,这正是儿童特有的.曾几何时,我已经远离了童年,进入了少年,每天都在这忙忙碌碌的学习之中,纷纷挠挠的生活之中.但我自己认为自己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有时还做着甜美的童年之梦.回忆起那些童年琐事,还时常记忆犹新,忍俊不禁.我家原属市郊,附近有一大片田野,小时候,总去那里享受着春日的阳光,秋日的清风,还有那片总被我采得一朵不剩的油菜花,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小时候,每天一吃完饭嘴都不擦就去邻家串门子,和小伙伴一起去吃豆腐花,一起去田野里玩,时不时还跌进泥坑变出个\"小泥人\",采了各式各样的花,又生怕主人找来,就把花藏在树洞里,一会儿回去花早就枯萎了,但我仍沉醉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之中.而如今,田野上造起了楼房,我和小伙伴都在为自己的前程努力着,因此感受不到了大自然的亲切,也少了许多自由,但我仍沉醉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之中.而如今,因野上了造起了楼房,我和小伙伴们都在为自己的前程努力着,因此感受不到了大自然的亲切,也少了许多自由,但我仍旧热爱自然,向往自由,无论现在能否实现.这也许就是我和幼年鲁迅的相似之处吧,使我在读过文章后有了这么多感动.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读了这本书后,我感触很深。在字里行间,我们能隐约发现鲁迅每一篇文章时的心态都是不同的。我最喜欢的是《世故三昧》里的《爬和撞》。

它笔锋幽默,赋有哲理性,是篇很有趣的文章。它议了爬,又议了比爬更高一级的撞。就像英语中的比较级。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用一种方法去做某件事失败了,但不要灰心丧气,可以再试着用别的方法去做啊。两次不行,再来一次,直到成功为止!到那时,再回过头去看看你走过的路上那写努力是否值得?我想那时,你一定会微笑着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是啊,功夫不负有心人。

笔锋一转。

假设在你的周围,充斥的都是不满与愤慨、厌世与急俗、丑陋与肮脏、黑暗与迷茫,你还能欣然的微笑吗?我笑不起来。即便不是激烈地如周围一般糟糕,至少我也紧张了许多,沉闷了许多。或许,我就此陷进去了,开始变得郁郁寡欢了,开始悲观失望了,开始萎靡不振了。杂文里,怒喝着当权者无能与残忍,痛斥着世人的愚昧与麻木,其人物世界里根本就没有几个进步高尚的人。或者这样的当权者或世人本就该骂。又或许,有人就是受的了痛骂,一骂才会醒,醒来才会做些称道的事。如果是这样,倒也有些好处,杂文毕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细想起来,不免又有些悲哀了。民众丧失了自觉性,民族显现了劣根性,社会跌入了无底深渊,难以申诉,文字里文之外的世界竟悲惨成这样。

不过杂文的风格就是这样?书中头几页的出版说明中讲到,鲁迅可以说骂了,但他的骂

从不对被骂对象的外形上加以丑化,而是抨击、剖析,从政治、道德、精神方面给论敌以最本质的揭露。姑且不讨论他的什么鲜明特色,抑或辨证统一,这样的文章看的多了,确实让我烦闷了。相较那些优美的散文来说,杂文激烈了许多,尖锐了许多。原本一门心思的扎了进去,读到会意处,不忘偷笑几声。而后的偷笑少了,文字在视线里渐渐模糊,或者停留在某一段、某一句,索然不知文意,再也读不下去了。骂声堆筑的太高,作为读者的我难免也要发几句牢骚,写上几段感慨词。

况且这些文字确实激烈又尖锐,短时间内,太过频繁的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反面效应。一件事物关注的太多,即便是好的,可能也会变了味道。然而它真的变了味道,物极必反,在此,虽无这般夸张,但是得懂得如何适可而止,点到即可。书,就慢慢读看了。闲暇之余,翻将几页来看,倒也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嫌隙的也并不是文字本身,而是自己在文字的基础上附加了个人的情感。报喜不报忧,见好不见坏,在长篇累读之后,精神疲乏,需要另类的、轻松的文字来解脱,来释放。

更或许,我就不该只看一个人的文章,只欣赏一种风格的文字。鲁迅的文字是*年代的写实,这些苦难动荡的日子,多多少少给我加重了沉闷与压抑。然而我,又是那种见不得伤口的人,尽快终结这样的痛苦,回到我的、真实的、和平的世界,岂不痛快?再有兴致,百家各样的文字,调剂着看,换换异样的口味,领会异样的风采,正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该别有韵味。

尽管有些情绪,我仍旧会一如既往的喜爱杂文。

推荐第9篇:鲁迅杂文 文档

《读鲁迅杂文有感》

读了鲁迅的很多书,且不说精彩与否,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先生的杂文。 鲁迅先生的杂文立意深刻,言辞犀利,言语中充满了对旧社会的不满和对世人的警醒。

学过历史的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先生的杂文是新文化运动的直接产物。它是在中国反封建,反旧思想的斗争中产生出来的,是鲁迅先生为了更好的剖析中国传统封建文化及其在现实社会中的思想表现的艺术需要而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新文化运动发生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等便写了一些类似杂文的文章,并在《新青年》上开辟了“随感录”栏。从1918年起,鲁迅开始在《新青年》“随感录”栏发表杂感文章,以后又在多种报刊上发表杂文,并开辟专栏。杂文便逐渐以一种独立文体的面貌出现在社会公众的面前,而鲁迅则是公认的写杂文最多、最好的作家。

先生一生多用杂文。通过杂文,鲁迅显现出他顽强不屈与封建旧势力战斗到底的斗士形象。他的杂文大多收于《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中。鲁迅先生的杂文主要内容有两大特点:一是它反映的中国社会具有相当的深广度,从他的杂文之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面貌。如果就某一篇看,他的杂文所论述的虽大都是微小,平常之事,但是所有集在一起却是一个完整的社会面貌。因此,他的杂文很有概括代表性。二是鲁迅的一生关注中国的“睡狮之醒”问题,所以他要借助杂文这把“宝剑”来“斩妖除魔”,故他的杂文充满了“剑气”锋利无比。

鲁迅先生的杂文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艺术性,他的杂文相当精悍,文风犀利,叫人读了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在我读过的杂文里有这么一两篇是我至今也不会忘记的,一篇是《拿来主义》还有一篇则是想必大家都熟知的《论雷锋塔倒掉》。

《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经典的警世杂文,针对国民党政府的媚外卖国的政策和有些人一味崇洋,西化的论调,也针对革命文化阵营内部拒绝借鉴盲目排外的错误态度,他提出既要大胆吸收借鉴外国文化,又要分清精华和糟粕,要批判吸收,来改造民族素质创造民族的新文化。

《拿来主义》全文贯穿一种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想,巧妙运用比喻,借代等手法。那些“孱头” “昏蛋”“废物”“鱼翅”“鸦片”“姨太太”都各有所指,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而《论雷峰塔倒掉》则是一篇典型的反对封建压制和封建礼教的战斗檄文。雷峰塔倒掉白娘娘出来,预示着封建势力的垮台,劳苦女性得以翻身做主。整篇文章极具穿透力,将封建主义的画皮毫不留情的撕毁殆尽。在《论雷峰塔倒掉》中我认为最为大快人心的便是“活该”二字,它不仅寄托了对“白蛇娘娘”重见光明,封建之塔倒掉的欢喜之情,还体现了对所谓的得道高僧法海的鄙夷痛恨的情感。其中之意实在显现出了鲁迅先生思想的深邃。

鲁迅先生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满目疮痍,最艰难困苦的时期,所以通过他的杂文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那个时期的种种情景。正是因为生活在那个时代,所以鲁迅后来说他写杂文的目的是要使中国人民觉醒起来,一起“改良这人生”。

先生曾说过:“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这种广义上的杂文,的确如鲁迅所说,是“古已有之”的,但是鲁迅先生的杂文却是在这种广义杂文基础上发展起来是先生自己独创的具有自己独特意义的中国现代杂文。是鲁迅先生赋予了杂文一种新的内涵,使其有了完全独立的思想艺术特征,具有了引领社会潮流,揭露社会阴暗,打开民众思想,促进社会发展的新功能,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留下了一道霞光异彩。这就是我所知道的鲁迅先生的杂文,一座矗立在中国历史上永垂不朽的丰碑。

,.

推荐第10篇:《鲁迅杂文》读后感

《鲁迅杂文精选》这本书为我们收集了鲁迅先生的部分杂文,充分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坚韧人格和鲜明个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鲁迅杂文精选》读后感1

读《鲁迅杂文精选》,我没有潜心研究鲁迅写杂文的艺术手法,而是被鲁迅一字一句中透出的浓烈郁勃、无拘无束、实话实说的豪放性情所感染了。有什么写什么,是他写作的最大特点——真。这是唤醒旧中国正昏昏沉睡的文学志士的良药,是把掩盖真相的敌人与糊涂的旧中国消灭的武器。即使是在看古铜镜子时,他还能发现当时封建保守的旧思想,揭示旧中国的落后是由于不能虚心学习外国文化。

他是一个激情派的作家,同时他又是十分严肃严谨的,他的思想是深邃无比的。在《玩偶之家》这个话剧给人的震撼背后,他却出乎意料地写出了《娜拉走后怎样》明确地指出一颗觉醒的心并无力改变女人玩偶一样的地位,只有要求经济权才是关键;雷峰塔倒掉后,他辛辣地讽刺中国人奴才式的破坏与“盗寇式的破坏”(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又继续颇满无奈地嘲笑了一种“合群、爱国的自大”(随感录三十八)。鲁迅永远把公众看来是平常事的另外陈腐、病态、丑恶、龌龊的一面无情地展示出来。他用深邃的思想当指南针,永远地走在大家的前面,指引着人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他写道:“‘狂飙文豪’高长虹攻击我时,说道劣迹多端······是深得捣鬼正脉的。”鲁迅从来对他人得讽刺都是不羞不恼、不以为然、安然面对。竟然在文章中加入了这些他人对自己的讽刺,流畅自然、真真切切,其中稍加一点小戏谑,这也成了鲁迅杂文的一大风格。鲁迅写杂文不精雕细琢,而如行云流水一般真切自然,“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让我们在品他的文章之外,也感受到他“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的闪光灵魂。

在无尽的黑暗中,总会有一丝光明,而光明终将吞噬黑暗,走向幸福的未来。鲁迅便是新中国作为光明的火苗慢慢燃烧壮大的起点。鲁迅的精神可能已经成为“中国魂”了。虽不曾、却可能还有像鲁迅这样的人把中国人民带进更远更高的文明之中!

《鲁迅杂文精选》读后感2

柔和的阳光挥洒在琉璃般的玻璃茶桌上,闻着茶随风飘散的淡淡清香,打开那本崭新的书本,我要再多次品读手中的这本《鲁迅杂文精选》。

杂文,顾名思义,是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

而《鲁迅杂文精选》这本书收集了鲁迅的部分杂文,充分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坚韧人格和鲜明个性。杂文虽然古已有之,然而直到到了鲁迅的手里,杂文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潜力才充分表现出来。在艺术形式上,鲁迅的杂文擅长分析,以其高度严密的论证,总能够在有限的篇幅里,一针见血地把道理说得深刻透彻,因此具有高度的说服力。

同时,鲁迅杂文特别擅长使用讽刺手法,把社会上公然的、常见的、不以为奇的,但却不合理的事物,加以精练、夸张,给予辛辣的讽刺,使其文很有感情力量,常常能制强敌于死命。鲁迅经常运用典故或自己创造的故事,以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论述抽象的道理。总之,鲁迅的杂文,形式丰富多彩,手法不拘一格,莫不清新独创,给予读者以隽永的艺术享受。

对于文明,它对封建旧文明旧道德、对资本主义文明、半殖民地文明,对帝国主义奴化思想等都进行了毫无保留的批判;深刻地暴露并批判了国民劣根性,对国民卑怯保守的病态心理作了深刻的剖析。对于社会,它对社会的一切黑暗、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都给予了猛烈的抨击和批判。与此同时,对于统治的压迫以及文化界同仁的攻击,鲁迅也不惜用杂文对他们进行毫不留情的讽刺。

读了鲁迅先生的杂文,我仿佛看到了他本人正在对社会、事物做一个评判。文章详细的学出了作者的内心思想及观点。我忽然也理解了许多,更多的思考像泉水般涌现出来,读了鲁迅的文章真是能让人豁达开朗啊。

第11篇:文段摘录 鲁迅杂文

后殖民时代的女性抗争——简评美国小说《我母亲的自传》遥远的中美洲加勒比海岸,先后被英、法两国占领、现为英联邦成员国的多米尼克岛国,热带雨林气候下潮湿的空气„„《我母亲的自传》(fie者:牙买加·琴凯德(美),翻译:路文彬,南海出版公司2006年12月第1版)的故事便在这儿发生。“我母亲”与“自传”已形成一个悖论,“我母亲”在“我”出生时已亡故,“自传”是“我”70余年生命的记录。“我母亲”象征着被打压的弱势群体——加勒比民族,而“我”的一生不过是在重复“我母亲”在殖民文化中所受过的欺凌与侮辱。“我”在叙述时又保持着“局外人”的冷静,审视不平的生活,同时流露出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抗争。‘《我母亲的自传》以第一人称叙事。“我”自幼寄人篱下,孤苦无依。父亲再婚,继母刁钻,弟弟、妹妹受尽宠爱,“我”则被冷落一旁。15岁,“我”被父亲送到拉巴特先生家,在得悉自己沦为“生育工具”之后,我毅然决然地流掉孩子,从此,“我将自己的生命抓在了自己的手里”。“我”最终嫁给了自己的情夫之

一、英国后裔菲利普医生。即使生活改善,“我”却始终没有过“让你死或者让你永生的爱”。说《我母亲的自传》“如《洛丽塔》般炫目”,还是“堪与《局外人》媲美”也罢,我读《我母亲的自传》最初的感觉,更接近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我母亲的自传》和《情人》同是具有散文

乔宗玉著.忧伤的河流:乔宗玉文艺评论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8.

第12篇:鲁迅杂文的内容

论鲁迅杂文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一、鲁迅杂文的创作概况

早期杂文的内容与特色

鲁迅是《新青年》作家的主将,又是《语丝》派的坛主之一。中国现代杂文,基本上是由这两个前后承接的流派开辟的。鲁迅正是这种文体的奠基人。鲁迅杂文的总体成就,在以后专章论述。他早期杂文分别收入《热风》、《坟》、《华盖集》和《华盖集续编》、《而已集》等杂文集中。

《热风》于1925年出版,收集了1918至1924年的杂文41篇,其基本内容是抨击了“国粹主义”,扫荡愚昧迷信。文章的色调具有“五四”初期的亮色,明朗有力。在形式是短小精悍、格言体。这种文体类似尼采、叔本华的哲理小品,丹麦著名文艺批评家勃兰兑斯在《尼采》一书中,对尼采的哲理散文给予很高的评价。勃兰兑斯认为:尼采是“德国散文中最伟大的文体学家。”尼采“总是以格言方式阐述自己的思想,他的”激情澎湃的格言体著作方式无疑是独创性的。”“在他身上,抒情的风格与批判风格不仅同样得到了强健的发展,而且,它们之间还形成了一种迷人的结合方式。”这时的鲁迅在思想上已批判和否定尼采,但对尼采的格言式文体是相当赞赏的。因而勃兰兑斯对尼采格言式文体的论述,对我们理解鲁迅的《热风》随感录的文体特点,还是有相当启发的。

《语丝》时期,开始了鲁迅一生自自觉运用杂文武器进行战斗的时期。他这时在多种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杂文,这些杂文收入《坟》,(1927年),《华盖集》(1926)、《华盖集续编》(1927年)《而已集》等。《坟》里的篇章,除了一部分属于他辛亥革命前的思想结晶外,大部分偏重于深入剖析说理,揭出封建传统文化思想与道德的反动内核。如《春末闲谈》、《灯下漫笔》、《论“费尔厄泼赖”应该缓行》等力作。鲁迅在这些文章中意态自如,议论风生、从容舒卷。纵横开阖,对历史和现实的阶级斗争规律作了前夫古人的开掘和概括,对这种开

掘和概括融铸在“细蜂腰”、阔人摆的“人肉筵宴”、“落水狗”和“叭儿狗”等创造性的杂文形象之中。鲁迅在揭露旧社会的种种弊端,同时也在探索着新的道路,如《灯下漫笔》里指出,长期处在封建统治下的中国人民一贯处在“想做奴隶而不得”或“暂时做稳了奴隶”的地位,所以他号召人们要创造“中国历史未曾有过的第三样的时代。”

《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记录了他在五卅运动、女师大**、“三一八”惨案等重大历史事件中,指斥帝国主义、北洋军阀政府及其帮凶文人无耻罪行的战斗风貌,犀利透辟,讽刺手法日趋圆熟,思想与词句锻造得熠熠发光,显出鲁迅杂文的凝炼之美。

总之,鲁迅早期杂文体现了最彻底的“五四”精神,他直面现实中形形色色的封建主义表现,进行广泛的尖锐的社会批评、文明批评。同时,由于鲁迅的努力,这种兼备论文的逻辑性和散文的形象性的特殊文体在现代文学史上取得了一席之地。鲁迅的杂文自成一家,针砭时弊,像匕首投枪一样。他后期的杂文就是在二十年代杂文的基础上发表起来。

二、鲁迅后期杂文的内容与特色

(一)后期杂文的内容

鲁迅在他的一生中,特别是后期思想最成熟的年月里,倾注了他的大部分生命和心积压于杂文创作中。据统计,鲁迅一生创作文字170万字,其中杂文135万字,占疳百分之八十;而后九年所写比前九年多两倍。从1927年10月,鲁迅在上海定居,以后的十年,由于“不在革命旋涡中心,而且又不能多处去考察(《答国际文学社团》),给他从事小说创作带来了很大限制;更由于三十年代风云变幻的时代,对文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文学能够迅速及时地反映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为适应时代的要求,鲁迅在他后十年生涯中,重心就从小说领域转移到了杂文。

他后期的杂文分别辑在《而已集》(1927年),《三闲集》(1927——1929),

《二心集》(1930——1931),《南腔北调集》(1932——1933年)、《伪自由书》(1933年1月5月),《准风月谈》(1933年6月至11月),《花边文学》(1934)、《且介亭杂文》(1934)、《且介亭杂文二集》(1935)、《且介亭杂文末编》(1936)。鲁迅后期杂文内容十分广泛,思想深邃,理论含量异常丰富。概括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们说鲁迅的杂文价值首先在于,它是一部活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社会史。而鲁迅后期杂文就是真实记录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爆发以前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而已集》收入鲁迅1927年写的杂文,虽然还有收入同“现代评论”派论战的文章,但主要是阐述鲁迅的革命文学主张,批判梁实秋的“人生论”,揭露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三闲集》里是有关“革命文学”的论争,鲁迅在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中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使他的杂文创作出现质的飞跃。到了《二心集》(收入1930——1931年所作杂文37篇)(我的文章,也许是二心集比较锋利),则是收入三十年代初文化思想战线斗争,有批判新月派如梁实秋的《丧家的资本家乏走狗》,批判法西斯民族主义文学的《民族主义文学》,揭露国民党对内镇压,对外妥协缺陷如《友邦惊诧论》。揭露胡适面目的《知难行难》,揭露色情文学家张资平的《张资平氏的小说学》等等,鲁迅已渐渐把杂文“锻炼成精锐的一击,能以寸铁杀人的匕首和投枪”,诸如说梁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说张资平的小说“△现在我将《张资平全集》和《小说学》的精华,提炼在下面,„„那就是——“△”,一个“△”,就把张资平的全部斤两称出来了。在后来《伪自由书•后记》又为这位小说家的破产敲响丧钟:这位大家的大作,我自己晃要看的,理由很简单:我脑子是不要三角、四角的这许多角,倘有青年来问我可看与否,我是劝他不必看的,理由也很简单:他脑子里也不必有三角四角的那许多角。我是从不想到他那三角四角的角不完的许多角的。

象这样妙语连珠的形象化的文字,怎不让人拍案叫绝呢!?还有那篇《知难行难》,鲁迅于文中引用胡适去谒见“废帝”溥仪,对人说他们当时的对话:“他叫我先生,我叫他皇上。”仅此一句,就将胡适的反动和无耻写尽了。这些话,显示出鲁迅对评论形象的精湛理论分析和富于独创性的形象概括。所以,连鲁迅后来颇满意这本杂文集。认为“我的文章,也许是《二心集》中比较锋利。

“鲁迅很喜欢演说,只是有些口吃,并且是南腔北调,然而这是促使他深刻而又滑稽的条件之一。”鲁迅说:“前两点我很惊奇,后一点可是十分佩服了。真的,我不会说软绵绵的苏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腔,不入调,不入流,实在是南腔北调。”而《南腔北调集》的内容是《二心集》继续和发展,另外收入和“第三种人”论争的文章。《作家素描

(八)鲁迅》:《倒提》,相界上禁止鸡鸭“倒提”,有人因此而感慨洋人厚待鸡鸭,虐待华人,华人不及鸡鸭。从这种感叹中,鲁迅捕捉到了一种奴性的病态心理,写道:“人能组织,能反抗,能为奴,也能为主,不肯努力,固然可以永沦为舆名,自由解放,便能获得彼此的平等”,然而我们却不想念自己的力量与本质,等着别人来“解全悬”,“其甚者意‘以为莫作乱离人,宁为太平犬’,不妨变狗,而合群的改革是不肯的,自叹不如租界鸡鸭者,也正是有气味的。”

1933——1934年,这是鲁迅杂文的成熟期。这时期的杂文大多发表在《申报•自由谈》上,结集为《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和《花边文学》。《伪自由书》是讥评时政为主的。无情地揭露和讽刺当局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或“只安内而不攘外”的反动政策。文字曲折而犀利。《自由谈》于1933年5月25日被迫登

在编辑室启事:“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少发牢骚。”《准风月谈》就是这种政治气氛下的产物。这本杂文集的特色是寓政治风于社会风月的写法;从而以曲折的方式揭穿中外反动统治的。而《花边文学》大多从日常社会生活和文坛琐事取材,如对服装、广告、标点符,鲁迅都能写出洞幽烛微的精辟见解。最后三本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除了继续对国民党卖国投降政策进行揭露外,还对革命阵营内部错误倾向的批语进行“两个口号”的论争。因此,我们鲁迅的杂文是一部中国现代“社会相”全书。

2、鲁迅后期杂文也反映他对中华民族心态,也即“国民性”病根的顽强探索。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与文学家,鲁迅在客观分析与表现中国历史进程中,他的注意力始终集注在近代中国社会历史演变中的人,不同阶级、阶层以及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以及其内含的历史经验教训。因此,他说“‘中国的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准风月谈•后记》。这些“社会相”很多,有“二丑”、“叭儿狗”,挂着“铃铎”的“山羊”、“革命小贩”、“政治奸商”、“洋场恶少”等等。他摄取了人物灵魂,勾画出社会世态,其形态是十分丰富多样的,这就是鲁迅探索改造“国民劣根性”的重要部分。在《推》、《推的余谈》、《踢》、《爬和撞》、《冲》等文中概括了六类人生表现形态:踏、挂、踢、爬、撞、冲。„„我曾在家乡看见乡农父子一同午饭,儿子指着一碗菜向他父亲说:“这不错,妈的你尝尝看!”那父亲回答道:“我不要吃,妈的你吃去罢!”则简直已经醇化为现在时行的“我的亲爱的”意思了。

第13篇:鲁迅杂文的思想

鲁迅杂文的思想

摘 要: 鲁迅倾注毕生心血,将自己的文学才能和思想修养浇铸在杂文里,运用在革命实践中,从而使这种文学样式不断繁荣、成熟。鲁迅杂文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无比广阔、无比丰富的艺术天地。鲁迅杂文对旧社会旧文明和复古派的批判,猛烈抨击封建性反动政权及其反动政策,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揭露、斗争,对文化、文学战线上错误倾向的批评,针砭社会病态心理和国民性的弱点,是鲁迅杂文的几个重点内容,形成和现实密切结合的批判性战斗性的思想特色。此外,有一部分杂文歌颂了新生力量,歌颂了革命斗争。

关键词:鲁迅;杂文;思想

鲁迅杂文,思想内容博大精深,真可谓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在这些杂文中,作者以极其丰富的题材和对中国社会,中国历史的深刻洞察,全面深刻地反映了“五四”前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社会生活与社会思想。我们学习鲁迅杂文,就如同通过莎士比亚作品可以了解英国,通过托尔斯泰的作品可以了解俄国一样。

鲁迅前期杂文侧重对封建性旧文明旧道德的批判,充分体现以科学与民主为旗帜,彻底反对封建文化的“五四”精神。《热风》都是短评,多数发表于“五四”前后的《新青年》“随感录”专栏,其中“有的是对于扶乩、静坐,打拳而发的;有的是对于所谓‘保存国粹’而发的;有的是对于那时旧官僚的以经验自豪而发的;有的是对于上海《时报》的讽刺画而发的。”内容广泛,有感而发,批判礼教、国粹、迷信、复古派,宣传科学、进化,赞颂“新世纪的、飞曙光”,是“四面受敌”的《新青年》作战的时代记录。《坟》收有《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早期的重要论文,主要是1918至1925年间写的较长的杂文,对封建主义进行了广泛的批判。《我之节烈观》批判封建节烈观和夫权主义,遣责这种残害妇女的畸形道德。《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批判封建孝道和父权主义,提出“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地教育,完全的解放”的思想。《灯下漫笔》揭露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暂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循环,号召青年们起来创造“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又揭露封建等级制度为核心的旧文明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号召青年们起来“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看镜有感》批判封建闭关主义,赞扬大胆吸收异族文化的恢宏气度,《论睁了眼看》剖析了瞒和骗的旧文艺,呼唤着文学上的“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闯将”。《华盖集》和《华盖集续编》中也有许多反封建之作。 “号召”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又嘲讽反改革的保古家,发出了“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全部踏倒地”的彻底反封建传统的呼叫。

鲁迅后期杂文,对旧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文学进行了更为广泛而深入的批判。《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关于中国的王道》、《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等文,坚持反封建斗争,对封建思想、帝国主义、国民党掀起的复古思潮予以尖锐的揭露。同时,在《吃白相饭》、《推》、《爬和撞》等文中,对帝国主义奴化思想,对半殖民地都市社会种种病态心理,病态现象,予以深刻的剖析。在文学战线上,在批判封建复古倾向的同时,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文学流派和超阶级超政治的文学倾向,对无是生非的文学观进行了批评。 这些杂文,表现了鲁迅从人道主义到共产主义,从进化论到阶级论的思想发展的轨迹,

不少篇章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

鲁迅杂文的思想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揭露和批判封建礼教乃至整个封建文化和制度的罪恶

鲁迅以杂文为主要武器,对历代统治者宣扬的“以孝治天下”,“以忠诏天下”,“以贞节励天下”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在《我们现在怎么做父亲》、《灯下漫笔》、《我之节烈观》和《娜拉走后怎样》等文中,深刻揭露了“皇帝要臣子尽忠,男人便愈要妇女守节”,“死事小失节事大”,“有了节烈,国便得救”等说教的虚伪,反动的实质,号召人们“除去世上害已害人的昏迷和强暴”,“除去于人身毫无意义的苦痛”,特别是要把封建制度下受迫害最深的妇女和儿童真正解放出来,“放他们到最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根本方法“只在改良社会”。“在《随感录三十三》、《随感录三十六》里指出,只有科学能够“救治这„几至国亡种灭‟的中国”,“因为科学能教人明白道理,能教人思路清楚。”在现今生存竞争日益剧烈的世界上,要使中国人“挣一地位”,不是靠什么“国粹”,而是靠“进步的知识、道德、品格、思想”。

二、揭露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中国的野心,指斥国民党反动政府投降卖国的罪行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国民党反动派不但不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而制造“攘外必先安内”的言论,与英、美帝国主义相勾结,残酷地镇压一切抗日的军队和爱国的人民。鲁迅用他那投枪般的笔,尖锐地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投降和血腥屠杀的政策。由于对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主凶,对国民党依附帝国主义共同来镇压中国人民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所以反对国民党和揭露帝国主义的思想,在鲁迅的许多杂文里,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三天,鲁迅在《答文艺新闻社问》中,就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是帝国主义的奴仆,又是把人民当奴隶来压迫的封建军阀;指出日本帝国主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敌人,而且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敌人。文章表明鲁迅在政治斗争中高瞻远瞩的特点。同年12月,国民党反动派开枪射击要求抗日的请愿学生,却反诬学生破坏社会秩序,并无耻叫嚷:“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据此,鲁迅写下了《友邦惊诧论》,揭露所谓“友邦人士”是国民党血腥罪行的支持者,是要中国人民永受日本屠戮的恶鬼。“摆什么‘惊诧’的臭脸孔呢?”还揭露所谓党国,除了出卖祖国土地,奉行帝国主义意旨以外,就是压制人民,要人民身受宰割而寂然无声。在《战略关系》里,鲁迅揭露英、美帝国主义的所谓“调停”,并不是真要日本放弃侵略,也不是真要国民党放弃“诱敌深入”的政策;调停的目的,是觉得自己在这块地方已经深入,要日本换一块地方去深入。所谓“诱敌深入”,则不过是国民党出卖国土的一个代名词,是无论“黄面孔,白面孔,新大陆,旧大陆的敌人,无论这些敌人要深入到什么地方去,都请深入吧”。在《沙》里,鲁迅还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有奶便是娘”的本质,这个帝国主义投靠不成,可以投靠另外一个帝国主义;国亡了,也可以坐飞机腾空而走,那管人民的死活。他说:“‘君子为猿鹤,小人为虫沙’。那些君子们,不是像白鹤的腾空,就如猢狲的上树,‘树倒猢狲散’,另外还有树,他们决不会吃苦。剩在地下的,便是小民的蝼蚁和泥沙,„„”《学生和玉佛》、《逃的辩护》和《崇实》等文,痛斥国民党的暴政和掠夺,对受害的青年和群众则表示坚决的支持。

三、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文化“围剿”

国民党反动派在对革命进行疯狂的军事“围剿”的同时,加紧进行了反革命的文化“围剿”。他们查禁进步书刊,取缔进步社团,捣毁进步书店,颁布反动的出版法,设立图书审查机构,甚至大量逮捕和屠杀革命文化人士。面对这些,鲁迅在《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中国共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中指出:“现在,在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的

文艺运动,其实就是唯一的文艺运动。因为这乃是荒野中的萌芽,除此以外,中国已经毫无其他文艺。属于统治阶级的所谓„文艺家‟,早已腐烂到连所谓„为艺术的文艺‟以至„颓废‟的作品不能生产,现在来抵制左翼文艺的,只有诬蔑、压迫、囚禁和杀戳;来和左翼作家对立的,也只有流氓、侦探、走狗、刽子手了”。鲁迅把反动派形容为“是在灭亡之中的黑暗的动物”。同时,他对在白色恐怖中被屠杀的烈士表示深切的悲痛和哀悼,号召人们“要牢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的第一页,是同志鲜血所记录,永远在显示敌人的卑劣的凶暴和启示我们的不断的斗争。”

四、批判封建保守思想,批判复古逆流。

针对1934年蒋介石及其御用文人提倡尊孔复古,宣扬“四维八德”等孔老二的教条,鲁迅发表《礼》、《儒术》、《算帐》等文,揭露他们提倡尊孔,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是在替侵略者清道的本质。他讽刺地说:“大莫大于尊孔,要莫要于崇儒,所以只要尊孔而崇儒,便不妨向任何新朝俯首。对新朝的说法,就叫做‘反过来征服中华民族的心’。”这伙民族的败类,是什么都可以出卖的,他们所维护的,只不过是自己“居一切别的俘虏之上”的地位。同年和第二年应约在日本《改造》月刊发表的《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和《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以巧妙的迂回战术,既揭露国民党的反革命统治,也表示对于日寇侵略中国和高唱王道的严重抗议。他指出一切反动派的政策“火、王道、监狱”,是软硬兼施的两手,最终必然招致可耻的失败。“在中国的王道,看去好像是和霸道对立的东西,其实都是兄弟,这之前和之后,一定要有霸道跑来的。”鲁迅还指出:孔老二之成为“圣人”,完全“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把他当“敲门砖”使用,为了敲开“幸福之门”。他“和民众并无关系”,权势者要吹捧他,民众就一定要打倒他。“圣人”不圣,“愚民”不愚,这就是鲁迅所深刻总结的真理,他彻底翻了两千多年来相承不变的老案,有着十分强烈的政治教育意义。

五、深刻剖析国民的劣根性,批判旧事物、揭发坏现象,是为了促进新事物、新风尚的产生

鲁迅杂文在批判封建主义的同时,还探索和研究国民性的问题,暴露和批判了卑怯、惰性、保守、巧滑等国民性的弱点。他对卑怯的国民劣根性作了深刻剖析,遇见强者,不敢反抗,倘有权者,看见别人奈何他不得,多是凶残横态,宛然一个暴君。他说:“可惜中国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着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要使中国得救青年们应反过来,“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卑怯、惰性、保守等国民性弱点是窒息、麻痹人民的毒剂,他也使得人们怕做前驱和闯将,所以凡事不容易有改革,不但“不为最先”,也不敢“不耻最后”,对“锲而不舍”的人则嘲笑为傻子,“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作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容;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卑怯也使人不敢正视现实,“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同时还批判各种病态的社会现象。《男人的进化》揭露阶级社会男人对女人的残酷压迫,指出:“男人化几个臭钱,就可以得到他在女人身上所要得到的东西”,“蹂躏了她,还要她说一声‘谢谢你,大少。’这是禽兽干得来的么?”《“吃白相饭”》鞭挞旧上海“‘白相’可以吃饭,劳动的自然就要饿肚”的现象。《爬和撞》勾画旧社会向上爬和投机冒险这两种现象及其关系:“爬得上的机会越少,愿意撞的人就越多,那些早已爬在上面的人们,就天天替你们制造撞的机会„„。”鲁迅还批判“揩油”、吃教、“靠天吃饭”、打听印象、利用科学为迷信落后辩护(《偶感》)等恶习,揭发传统思想中根深蒂固的病症,用讽刺的烈火去烧毁它。针对中庸之道和“唯无是非论”,鲁迅坚决主张要“有明确的是非,有热烈的好恶”。此外前期杂文也批判了奴性等病态心理。鲁迅的杂文批判旧事物、揭发坏现象,是为了促进新事物、

新风尚的产生。他从江北人制造的粗笨的机枪玩具中,看到了中国人民誓与外国人争的“坚强的自信和质朴的才能”。他批判“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论调,满腔热情地歌颂“中国的脊梁”,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一类的人们,现在还“在前仆后继的战斗”。唯物论和辩证法就是这样有效地帮助鲁迅深刻地、全面地认识社会现象,揭露阶级根源,昭示生活趋向,从而提高他的杂文的思想性和战斗性。

六、歌颂人民群众,歌颂中国共产党,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鲁迅后期的战斗,是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的武装下进行的。他不再像前期那样,朦胧地追求革命的出路和理想的社会,而是明确地肯定“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党所领导的革命斗争必然胜利,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要实现。所以尽管黑暗势力异常猖獗,他也满怀信心地战斗。如果说他前期的战斗,比较着重于思想的启蒙,时而流露出过分夸大启蒙作用的弱点,当这种启蒙遇到阻碍时,也容易引起失望;那么到了后期就迥然不同了。他明确地认识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认识到“无产阶级文学,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一翼,它跟着无产阶级的社会的势力的成长而成长”,自觉地充当无产阶级革命大军的一个用笔的“小兵”。所以,他的革命实践,他的喜怒哀乐跟无产阶级完全一致了,不再产生“孤军作战”的感觉,而是自觉地执行了党在文化战线上反“围剿”的革命任务,有力地配合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他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分钟,他留下的遗嘱《死》,教育他的亲属说:“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并表示自己对于怨敌,“也一个都不宽恕”,充分体现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硬骨头精神。他的文章如熊熊的火炬,在暗夜中照彻大地,风吹不熄,雨淋不灭,划破夜幕,击退黑暗,给了国统区人民以希望和力量。这是一个永远斗争的共产主义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是千千万万革命者学习的榜样。鲁迅在《门外文谈》、《沙》、《“题未定”(六至九)》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里,高度赞美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精神,批判了把中国视为不可救药的一盘散沙的谬论。他指出:中国人中,大有“脊梁”式的人存在。他们或“埋头苦干”,或“拼命硬干”,或“为民请命”,或“舍身求法”,这是谁也遮掩不住的;“老百姓虽然不读诗书,不明史法,不解在瑜中求瑕,屎中觅遒,但能从大概上看,明黑白,辨是非,往往有决非清高通达的士大夫所可几及之处的”。至于有人感叹“中国人好像一盘散沙”,实在是“冤枉了大部分中国人的”。因为“他们的像沙,是被统治者治成功的。”

1936年,托派企图离间鲁迅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破坏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一文中,他说:“中国目前的革命政党向全国人民所提出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策,我是看见的,我是拥护的,我无条件地加入这条战线。在《答托洛斯基派的信》中,明确宣告:“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在《答国际文学社问》、《二心集·序言》中指出:“从苏联的存在和成功”中,人们可以“确切的想念无产阶级社会一定要出现”。“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

总之,鲁迅用杂文在政治思想文化战线上所做的斗争,愈到后来愈激烈,杂文也愈写愈多。如果说他前期的战斗,比较着重于思想的启蒙,时而流露出过分夸大启蒙作用的弱点,当这种启蒙遇到阻碍时,也容易引起失望;那么到了后期就迥然不同了。他明确地认识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认识到“无产阶级文学,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一翼,它跟着无产阶级的社会的势力的成长而成长”,自觉地充当无产阶级革命大军的一个用笔的“小兵”。所以,他的革命实践,他的喜怒哀乐跟无产阶级完全一致了,不再产生“孤军作战”的感觉,而是自觉地执行了党在文化战线上反“围剿”的革命任务,有力地配合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他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分钟,他留下的遗嘱《死》,教育他的亲

属说:“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并表示自己对于怨敌,“也一个都不宽恕”,充分体现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硬骨头精神。他的文章如熊熊的火炬,在暗夜中照彻大地,风吹不熄,雨淋不灭,划破夜幕,击退黑暗,给了国统区人民以希望和力量。这是一个永远斗争的共产主义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是千千万万革命者学习的榜样。毛泽东看到了鲁迅在刀和笔的“围剿”中愈战愈勇,文学的武器愈磨愈厉,成就愈来愈辉煌,所以说:“共产主义者的鲁迅,却正是在这一„围剿‟中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

参考文默:

[1] 鲁迅.鲁迅全集(第 5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 鲁 迅.鲁迅全集(第 6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 鲁 迅.鲁迅全集(第 2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 鲁 迅.鲁迅全集(第 3卷)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 鲁 迅.鲁迅全集(第 8卷)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转

第14篇:鲁迅杂文的攻击性

鲁迅杂文的攻击性——

鲁迅杂文到底有没有骂人?

下面主要分三部分来探讨:

第一、鲁迅及其论敌对于杂文艺术特色之一的——攻击性的不同态度

第二、从鲁迅作品,具体分析其杂文的攻击性

第三、当代人对于鲁迅看人、看事的看法

鲁迅在《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说:“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在鲁迅看来,杂文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抗或斗争。”

中国自先秦以来,写文章常“不免于骂”,号称“亚圣”的孟子就骂过杨朱墨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鲁迅并不赞成“辱骂”与“恐吓”,但他却赞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因此,鲁迅在1934年《谩骂》一文中说,“谩骂固然冤屈了许多好人,但含含糊糊的扑灭‘谩骂’却包庇了一切坏种。”

贬低鲁迅杂文价值的人认为,鲁迅杂文是骂人的东西。“现代评论派”的陈源形容鲁迅,说他骂起人来,跳在半空中,因此这种骂人的文章不能算作文学作品,只能代表鲁迅创作力的衰竭。鲁迅自己对这些批评是不赞同的,他在《华盖集·题记》中说,“如果艺术之宫里有这么多麻烦的禁令,倒不如不进去,还是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也未必不及跟着中国的文士们去陪莎士比亚吃黄油面包之有趣。” 北洋军阀政府镇压和屠杀爱国民众时,鲁迅骂那些自以为站在超然公正立场,实际上是替军阀帮忙的人是“媚态的猫”、“比它主人更严厉的狗”、“吸人血还先哼哼地发一通议论的蚊子”,但,值得注意的是,鲁迅骂的都是些什么人?他又为何而骂?

首先,鲁迅骂的都是可骂之人的该骂之处,今天看来,大体上是没骂错的。

1930年春,梁实秋见《拓荒者》上有人写文章说他是“资本家的狗”,便抛出了《“资本家的走狗”》和《答鲁迅先生》两文进行反驳,面对梁实秋的反扑,鲁迅于1930年4月写下《“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给敌人以回击。他在另外一篇杂文中将胡适、陈源等买办文人比作叭儿狗,他道,“叭儿狗虽然是狗,又很像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唯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这里,鲁迅所攻击、批评之人,都是扮着“新派人物”的面目,装出超然于政治斗争之外的“正人君子”的姿态,为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制造舆论的帮凶。

其次,鲁迅骂的并非某一个人,而是某一社会类型,一种丑恶现象的标本,比如“落水狗”,并不是专指段祺瑞或章士钊个人,而是形神俱备地展现了暂时遭到挫败伺机卷土重来的敌人的丑态。

1926年,针对周作人和林语堂在《语丝》上发表的文章,鲁迅写了《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周作人认为,“‘打落水狗’,也是不大好的事”,林语堂大喊,“‘费厄泼赖’在中国最不易得”。然而,鲁迅却在文章中强调,“‘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他认为,“中国最多的却是枉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因此,

他主张,要痛“打落水狗”,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最后,鲁迅的杂文,绝不是只有骂,只有恨,只有愤世嫉俗,他从不对被骂形象的外在形体加以丑化,而是抨击、剖析,从政治、道德、精神方面给论敌以最本质的揭露。 鲁迅于1926年发表于《国民新副刊》上的《空谈》一文中,痛心疾首地道,“然而,很奇怪,仿佛这四十七个死者,是因为怕老来死后无处埋葬,特来挣一点官地似的。”“请愿虽然是无论哪一国度里常有的事,不至于死的事,但我们已经知道中国是例外。”

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在为《鲁迅文集》作的序中说,“阅世者深,其天机非浅,通世道者未必是哲人,而哲人必通世道。鲁迅先生有学者的良知,又通晓市侩的伎俩,所以,他的文章,血色之外又多了拷问之声,丑陋的、灰暗的、萎态的世道被一一道出。”“鲁迅看中国人有些病态的样子,比如:健忘、浑沌、暧昧、虚妄,既不敢面对现实,又不去反观其身,在名人名言里看到虚无,从隐士陶然里窥到伪装。时髦者往往有遗老的恶习,新派青年常常拾士大夫的牙慧。人心蒙尘已久,早非明净之台。”

毋庸讳言,在鲁迅的论争之作中,并非每一句话,对每一个人物和每一个问题的评断都是绝对正确、公正、客观的,甚至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的局限,有失误之处,但总体看来,鲁迅杂文的战斗方向与中国近现代革命的方向是一致的。尽管人们无数次的宣布:鲁迅的杂文时代已经过去,鲁迅自己也一再表示希望他的攻击时弊的杂文“与时弊同时灭亡”,但是直至今时今日,他的杂文依然也将继续散发它应有的光芒。

第15篇:鲁迅杂文的特点

鲁迅杂文的特点

我本人以前对杂文类的文章可以说孤陋寡闻,在经过鲁迅杂文的学习渐渐的杂文的特点有一丝丝的明白。虽然我只有迷迷糊糊的感念。但经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在网上的了解,开始对杂文艺术有大致框架的了解。以下就是我本人对鲁迅杂文特点的叙述。

杂文是 鲁迅(1881--1936)一生运用最多的文学形式。通过杂文,鲁迅显现出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者形象。他的杂文多收于《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和《且介亭杂文末编》中。

鲁迅杂文所含甚“杂”,主要内容有两大特点:

1、它反映的中国社会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从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面貌。如单从某一篇看,他的杂文所评述的多是具体、细小、平常之事,但汇在一起却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形象。因此,他的杂文又很具概括性和代表性。

2、鲁迅的一生关注中国的国民性改造问题,这一工作主要是由他的杂文来完成的。

鲁迅杂文形象性很强,他文章中的说理、论辩、批判、驳论等逻辑力量都是透过鲜明的形象来体现的,因而他的杂文具有浓郁的艺术色彩。鲁迅杂文的文体自由多变,短评是他常用的形式。他的文风或严峻凛然,或清新隽永,或锋芒毕露,或泼辣犀利,或意味深长,多姿多彩不拘一格。他的杂文是现代文学中有重大影响的一种文体。

鲁迅说:“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这种广义上的杂文,确如鲁迅所说,是“古已有之”的,但在这种广义杂文基础上发展起来,具有了独立含义的中国现代杂文,却是鲁迅的一种独立创造。是鲁迅赋予了杂文这种文体一种新内涵,使其有了完全独立的思想艺术特征,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成了一座光辉的丰碑。

不论从历史事实上进行观察,还是从社会中的思想和社会文艺发展的辩证规律进行分析,我们都能看出,鲁迅杂文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直接产物。它是在中国反封建思想的斗争中产生的,是适应鲁迅解剖中国传统封建文化及其在现实社会中的思想表现的思想艺术需要而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便写了一些类似杂文的文章,并在《新青年》上开辟了“随感录”栏。从1918年起,鲁迅开始在《新青年》“随感录”栏发表杂感文章,以后又在《晨报副刊》、《京报副刊》、《国民新报副刊》、《语丝》、《莽原》、《猛进》等多种报刊上发表杂文,并开辟专栏,予以倡导。杂文便逐渐以一种独立文体的面貌出现在社会公众的面前,而鲁迅则是写杂文最多、最好的作家。鲁迅说,杂文“萌芽于„文学革命‟以至„思想革命‟”,这是对杂文产生根源的概括说明。

鲁迅杂文的发展和演变是一个不断绵延流动的过程.从鲁迅杂文的形成——发展——成熟期。可见他的杂文蕴涵多少的心血和汗水,简直就他本人精神灵魂的浓缩吗。

鲁迅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最苍老的最困苦的时期。所以他的杂文是了解中国那段历史最好的方式。

就是因为生活在那个时代,所以鲁迅后来对自己的创作追求作过说明,说他写小说的目的是要使中国人民觉悟起来,“改良这人生”,因此小说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最关注的是下层社会“不幸的人们”,

创作了许多以农民和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开拓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描写题材。鲁迅在观察与表现他的小说主人公时,始终关注的是“病态社会”里的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病苦”。因此,在《药》里,他仅用一床“满幅补钉的夹被”暗示了华老栓一家生活的贫困,正面展开描写的是他们吃人血馒头的精神的愚昧。在《故乡》里,最震撼人心的不是闰土的贫穷,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隔膜。《祝福》的深刻性正在于描写了祥林嫂在封建神权下所感到的恐怖。鲁迅同样严峻地揭示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创伤与危机:辛亥革命时期独战多数的英雄,在强大的封建传统的压力下,像一只蝇子飞了一个小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点,在颓唐消沉中消磨着生命(《在酒楼上》);五四时期勇敢地冲出旧家庭的青年男女,眼光局限于小家庭凝固的安宁与幸福,既无力抵御社会经济的压力,爱情也失去力量,只能又回到旧家庭中(《伤逝》)。

鲁迅还说过,他写小说,是因为青少年时代许多痛苦的记忆,使他不能忘却。于是,当年在日本幻灯片里所看到的那些围观的麻木的中国人(鲁迅称之为“看客”),就不断地出现在他的小说中:在《孔乙己》里,主人公的不幸(包括他被丁举人残忍地打断了腿),没有引起周围人的任何同情,大家只是围观着取笑他;在《祝福》里,人们争先恐后地赶去听祥林嫂讲述“阿毛被狼吃了”的“故事”,并不是出于同情,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无聊的生活中寻求点刺激。而这些人在听厌了之后,又立刻唾弃,对祥林嫂加以又冷又尖的笑。人们就是这样鉴赏着他人的痛苦,这不仅是麻木,更显示了一种人性的残酷。而在《药》里,小说真正的主人公夏瑜怀着“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的信念,自觉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老百姓却急急忙忙赶着去“看”他被杀,茶馆里的茶客更把他的受害作为闲聊的谈资。先驱者的一切崇高的理想与流血牺牲,全都成了毫无意义的表演。在这些描写的背后,读者不难感觉到,鲁迅用一种悲悯的眼光在“看”。他的小说正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鲁迅如此无情地揭示人的精神病态,是为了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的社会”。鲁迅由此开拓出“封建社会吃人”的主题,不仅是对人的肉体的摧残,更是对人的灵魂的毒害与咀嚼。

最充分地体现了鲁迅小说的这种“民族自我批判”(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改造国民性”)特点的,无疑是他的代表作《阿Q正传》。鲁迅自己说,他写这篇小说是为了画出“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并且说“我还恐怕我所看见的(阿Q)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于是,中国的读者也就永远记住了,并且永远摆脱不掉这位头戴毡帽的阿Q。鲁迅在他身上发现的是“精神胜利法”:尽管阿Q处于未庄社会最底层,在与赵太爷、假洋鬼子,以至王胡、小D的冲突中,他都是永远的失败者,但他却对自己的失败命运与奴隶地位,采取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辩护与粉饰的态度。或者“闭眼睛”:根本不承认自己的落后与被奴役,沉醉于没有根据的自尊之中:“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或者“忘却”:刚刚挨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啪啪响过以后,就忘记一切而且“有些高兴了”。或者向更弱小者(小尼姑之类)发泄,在转嫁屈辱中得到满足。或者“自轻自贱”,自甘落后与被奴役:“我是虫豸——还不放么?”在这些都失灵以后,就自欺欺人,在自我幻觉中变现实的失败为精神上的虚幻的胜利:说一声“儿子打老子”就“心满意足的得胜”了。甚至用力在自己脸上连打两个嘴巴,“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也就心平气和,天下太平。而一旦造起反来,也是做着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奴役他人的梦。因为鲁迅,人们终于认识到自己与他人身上的这种阿Q式的“精

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因此,小说的结尾,阿Q在走向法场前的一瞬间,突然感到可怕的狼一样的“眼睛”在“咬他的灵魂”,高声一叫:“救命……”所有的中国人读到这里,都被震动了。小说后来翻译成多种外文,许多外国读者也在自己或同胞身上发现了阿Q,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就表示,阿Q让他想起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这或许表明,阿Q的“精神胜利法”揭示的是一种人类精神现象;鲁迅的《阿Q正传》可以说是一部“为人类写作”的作品,它不仅是最早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伟大代表。

当新世纪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面对中国当代文学走过的历程,我们想起我们一代文学大师

—鲁迅。鲁迅先生以他那博大雄浑的文化气度及其所开创的一代文学精神,在创作意识、精神

气质、文化观念以及包括语 言在内的审美表现形式上,给中国当代作家以无穷的滋养和灵魂

的启迪,甚至对于我们这一中学生也有很大的启示。

鲁迅本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他发

表大量的文章来唤醒一个泱泱大国中像横尸走肉般的中国人,因此鲁迅对我们的影响的非常巨

大的。

鲁迅在“五四”时代所执著的启蒙意识、忧患意识在当代作家的写作中获得 进一步的深入和

发展。鲁迅给当代作家留下了更大的追寻与反思的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真诚地面对时

代和社会人生,提升自身言说与写作的意义,在中 国这块坚实而厚重的大地上,发出自己真

实的生命的内在之音。

鲁迅是现代中国最有创造性和独立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思想“和“文学“都有 专名人的生命和思想的意识观念和社会制度。人是社会的目的,而不是社会的工具,一切文化

和文明都是人所创造而有益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如果背离这一点,多么高深的文明和高级的

社会形式都有不合理性,都值得怀疑和改造。西方社会的文艺复兴、思想启蒙和现代主义思想

给了鲁迅以启示,只不过它们是以反叛神权和宗教,建立世俗社会和人的思想为目标。中国传

统社会有一套以“官本位“和“礼“文化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价值系统,人要么是“官“的奴隶 ,要么是“礼“和“理“的物化对象,没有独立的人格和价值,所以,现代思想启蒙就是以挣

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争得做人的地位和价值为目标。鲁迅是现代思想革命的先觉者和建设着,

他以“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反叛思维和战斗精神建筑了现代思想文

化大厦,把“先行着“的悲剧性和荒诞性体验提升到生命存在的价值高度,为中国现代思想和

文学贡献了最宝贵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品格。

鲁迅的文学是精神的“反叛“与生命“挣扎“的文学,是的意义,是独特的精神和语言 存在。他是传统文化和人性的勘探者,是现代思想的建筑师。他的思想与文学、思想家和文学

家的鲁迅都是一体的,他创造了现代社会精神文化,并成为其重要的一环或结构,奠定了他在

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在由传统向现代思想和文学的转变过程中,鲁迅是一座界碑

,他的启蒙思想和立意“深切”、格式“特别“的文学具有现代思想和文学的革命的原型的意

义。他关注人的思想的觉醒和社会、民族的解放,大胆实践和推动中国文学的意义和文体形式

变革,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反思、批判中国历史的“非人道“现象和传统文化的惰性力量,提

倡思想的“立人“和“致人性于全“主张,认为思想启蒙和社会的变革“首在立人,人立而后

凡事举“,人是社会的主体,是文化的根本,“尊个性而张精神“,“掊物质而张灵敏,任个

性而排众数“(《文化偏至论》)才是社会变革的当务之急。“立人“即要实现人的意识觉醒

相精神的独立,释放人的生命能量,怀疑和反叛一切制约人的生命和思想的意识观念和社会制

度。人是社会的目的,而不是社会的工具,一切文化和文明都是人所创造而有益于人的生存和

发展的,如果背离这一点,多么高深的文明和高级的社会形式都有不合理性,都值得怀

疑和改

造。西方社会的文艺复兴、思想启蒙和现代主义思想给了鲁迅以启示,只不过它们是以反叛神

权和宗教,建立世俗社会和人的思想为目标。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套以“官本位“和“礼“文化

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价值系统,人要么是“官“的奴隶,要么是“礼“和“理“的物化对象,没 有独立的人格和价值,所以,现代思想启蒙就是以挣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争得做人的地位和价

值为目标。鲁迅是现代思想革命的先觉者和建设着,他以“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

漓的鲜血“的反叛思维和战斗精神建筑了现代思想文化大厦,把“先行着“的悲剧性和荒诞性

体验提升到生命存在的价值高度,为中国现代思想和文学贡献了最宝贵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品格

鲁迅的文学是精神的“反抗”与生命“挣扎“的文学,是为了争取做人的资格:生存、温饱和发展的“反叛“,对生命体验的“彷徨”、“孤独“和“绝望“的“挣扎“。它所显示 出的思想的深刻性和彻底性、生命体验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正是鲁迅思想和文学的魅力所在,

也是区别他人具其独特价值的地方。他在文学中所表现的“改造国民性“主题和“绝望的抗战

“体验也是2O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思想史上最有价值深度的母题之一。要“立人“,就要进行思

想的启蒙,就要反叛“非人“的思想和“吃人“的社会制度,就要揭露“吃人者“的把戏和“ 被吃者“的人性弱点。鲁迅对传统思想和礼教制度,从汉语表达的方式到伦理道德的面具,从

人的潜意识到社会制度都进行了深刻而彻底的揭露和批判,对沉默的国民灵魂也进行了真实的

去蔽。

第16篇:读《鲁迅杂文》有感

~-5-24 字数:755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是现代中国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

读了这本书后,我感触很深。在字里行间,我们能隐约发现鲁迅每一篇文章时的心态都是不同的。

我最喜欢的是《世故三昧》里的《爬和撞》。

它笔锋幽默,赋有哲理性,是篇很有趣的文章。它议了爬,又议了比爬更高一级的撞。就像英语中的比较级。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用一种方法去做某件事失败了,但不要灰心丧气,可以再试着用别的方法去做啊。两次不行,再来一次,直到成功为止!到那时,再回过头去看看你走过的路上那写努力是否值得?我想那时,你一定会微笑着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是啊,功夫不负有心人。

记得九岁那年,我天天幻想着自己能骑着自行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可是,我不会骑啊!对了,爸爸不是会吗?于是,我一蹦一跳的跑到爸爸身边,央求他教我,爸爸没办法,只好答应我了。傍晚,我们来到一条无车的小路上,我在爸爸的搀扶下,坐在了坐椅上。我不肯让爸爸放手,因为我怕摔着。可爸爸仍然放手了,哦整个人和车是去了平衡,车子没骑多远,就向左边倾斜,我被重重的摔在了地下,我的手和膝盖都被石子划破了,我忍不住留下了眼泪,可爸爸呢,并没来扶我,而是告诉我怕疼的话就别学了。我坚强叫两午了泪,说:“我一定要学!”爸爸微笑的走过来,帮我拍掉了身上的灰尘。过了一会儿,我们便又开始了刚才的步骤。当然,我也摔了好几次,但爸爸一直陪在我身边。一天,两天,……就这样过了两星期,我的车技越来越好了。骑自行车也已不再是我的幻想了!

我想套用黑格尔的一句话宋陈述这件事:“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浸于其中的任务,方渴望有所成就。”

说的没错,在人尘的道路上难免遇到困难,重要的是看你能否克服它!

第17篇:读《鲁迅杂文》有感

读《鲁迅杂文精选》有感

——————老调子已经唱完了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在苦厄的旧社会,有一位作家为了拯救旧社会,弃医从文,他为新文化运动写了多篇文章,他想从内心深处唤醒人们的心灵,《老调子已经唱完了》是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他总是运用讽刺的语气来劝道人们把内心深处的传统、习俗包括文学发生新的改变。

“再说欧美的几个国度罢。他们的文艺是早有些老旧了,待到世界大战时候,才发生了一种战争文学。战争一完结,环境也改变了,老调子无从再唱,所以现在文学上也有些寂寞。将来的情形如何,我们实在不能豫测。但我相信,他们是一定也会有新的声音的。 现在来想一想我们中国是怎样。中国的文章是最没有变化的,调子是最老的,里面的思想是最旧的。但是,很奇怪,却和别国不一样。那些老调子,还是没有唱完。”

鲁迅先生把欧洲的文学和中国的文学做了对比,欧洲国家的文学总是随时代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中国的文学总是一成不变,从古到今,人们的写作方式、内容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子曰诗云”一直到今,还被人视为正典文学。

“有人说,我们中国是有一种“特别国情”。——倘使这话是真的,那么,据我看来,大概有两样。 第一,是因为中国人没记性,因为没记性,所以昨天听过的话,今天忘记了,明天再听到,还是觉得很新鲜。做事也是如此,昨天做坏了的事,今天忘记了,明天做起来,也还是“仍旧贯”〔3〕的老调子。 第二,是个人的老调子还未唱完,国家却已经灭亡了好几次了。何以呢?我想,凡有老旧的调子,一到有一个时候,是都应该唱完的,凡是有良心,有觉悟的 人,到一个时候,自然知道老调子不该再唱,将它抛弃。但是,一般以自己为中心

的人们,却决不肯以民众为主体,而专图自己的便利,总是三翻四复的唱不完。于 是,自己的老调子固然唱不完,而国家却已被唱完了。在新来的外国主人的眼里又见得新鲜了,于是又唱下去。还是八股,考试,做古文,看古书。但是清朝完结,已经有十六年了,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他们到后来,倒也略略有些觉悟,曾经想从外国学一点新法来补救,然而已经太迟,来不及了。 老调子将中国唱完,完了好几次,而它却仍然可以唱下去。”

在鲁迅的眼里中国人最大的缺点就是恪守成规,总是把老一辈的东西拿来用,不知道创新和改善,千篇1律。当他们发现“老调子”已经不能使用时,要创新了!可太晚了,国家被人侵略了,继续唱“老调子”了。

他们也还是常常早死,虽然不危险,他们也胡涂死了。 要不危险,我倒曾经发见了一个很合式的地方。这地方,就是:牢狱。人坐在监,牢里便不至于再捣乱,犯罪了;救火机关也完全,不怕失火;也不怕盗劫,到牢狱里去抢东西的强盗是从来没有的。坐监是实在最安稳。 但是,坐监却独独缺少一件事,这就是:自由。所以,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总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那一条好,是明明白白的,不必待我来说了。

老调子已经唱完了,以前的传统也被打破了,创新的年代终于来临了,革命就要胜利了。老调子也被新文学替代了,新文学在帮助人们探索新民主、新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老调子已经唱完了,反驳那些以今天的角度和价值去向来看历史的蠢人,极力的讽刺了那些遵循旧传统的人,他们没有站在民族未来的角度上去看待历史。殊不知,遗忘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好的未来的。

第18篇:鲁迅杂文经典片段

8.鲁迅杂文

“中国现在的人心中,不平和愤恨的分子太多了。不平还是改造的引线,但必须先改造了自己,再改造社会,改造世界;万万不可单是不平,至于愤恨,却几乎全无用处。”“我们不要借了 ‘天下无公理,无人道’ 这些话,遮盖自暴自弃的行为,自称恨人。” “父子之间没有什么恩,这一断语,实是招致圣人之徒面红耳赤的一大原因。他们的误点,便在长者本位与利己思想,权利思想很重,义务思想和责任心却轻。 “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

“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的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转得了,都混天黑地的在社会上转,同他们的父辈一样,或者还不如。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化很多人可以闭了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人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第19篇:读 鲁迅杂文 有感

读《鲁迅杂文选》有感

鲁迅先生是个笔锋尖锐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在其大量的文学作品当中,读者时常感受其“痛心疾首”的言论,呼唤麻木不仁的愚昧国民能早日清醒。最直接讽刺当时落后封建的社会现状的莫过于鲁迅的杂文。《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热风》《坟》《二心集》《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等杂文集均能体现鲁迅“哀国人不幸,怒国人不争”的思想。而《鲁迅杂文选》则把其中多部杂文集中的名篇收录其中,以一百余篇的别具一格的文章反映鲁迅民初时期的思想革命论调。

鲁迅的杂文自我中学就被收录到语文教材中,此番重温《鲁迅杂文选》,依然感受到隐藏在鲁迅笔锋下的一腔热血。在书中,我还发现鲁迅不仅仅是文学家和思想家,他还很会演讲,曾到上海、香港等地给知识分子分享个人见解。

鲁迅的杂文都贯穿着“哀”和“怒”两种基本精神,而笔调大多以讽刺为主。事实上,鲁迅为人幽默,洞察力强,谦虚待人。如书中《论“他妈的!”》《论睁了眼看》两文,观点敏感,语言辛辣,但更显示出作者的机智幽默,并且直穿“敌人”的“死穴”。《论“他妈的!”》一文中鲁迅把国人常说的脏话提升为“国骂”,然后引用俄国的类似情况来加以对比,指出发明这一句话的人物“确实算一个天才,然而是个卑劣的天才”。人们不能蔑弃扫荡我的余泽和旧荫,而硬要去做别人的祖宗,无论如何,总是卑劣的事。鲁迅指出:“中国人至今还有无数„等‟,还是倚仗祖宗。倘不改造,即永远有无声的或有声的„国骂‟。”这恰恰道出了文章的写作目的。

《论睁了眼看》一文,作者点出中国人丑陋的一面——懦弱,这也是其小说中经常反映的国人的一种劣根性。文中写道:“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文章的题眼为“睁了眼看”,实际上讽刺的是我们缺乏勇气不敢正视前方。刚开始我以为作者又把政治拉上了,但看完全文才发现文章所批判的是中国文艺,尤其是封建性质的。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

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鲁迅大力提倡白话文而批判文言文,他认为中国文学在当时唯一的出路就是语言的变革。关于文艺如何发展,作者曾到香港、上海进行深刻而精彩的演讲。《无声的中国》是鲁迅于1927年2月16日在香港青年会讲。读罢其演说词,大受启发。里面说到当时提倡文学革命,其实就是文学革新,本该平和进行却有不少人反动。假如现在我们还说着古代的话,说着大家不明白的话,已经弄得像一盘散沙,痛痒不相关了。于是,鲁迅主张青年们“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如此鲜明的观点在演讲中确实能扣人心弦,但以辩证的角度来看,我跟作者不同的是,古文不必全盘否定,它的存在也代表了过去的历史价值。所以,抱着古文而死掉,舍掉古文而生存这一说法我不敢苟同,但不得不佩服鲁先生坚定的立场。而尤其引起我共鸣的是,他提出我们要说些较真的话,发出较真的声音,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

刚才说到鲁迅关注中国文艺的道路,而在他于上海暨南大学发表的演讲《文艺与政治的歧途》当中,更是独到而尖锐地探讨政治如何“破坏”文艺的问题。政治想维系社会现状使文艺统一,文艺催促社会进化使他渐渐分离;文艺虽使社会分裂,但是社会这样才能进步起来。这既符合不能固步自封的道理,又吻合了马克思哲学的原理。作者强调文艺和人一样,不能安于现状,否则就是“挨打”。这种怒气,浸透在演说词里,丝丝入扣,“怒国人不争”,这就是鲁迅一贯的观点。

“文艺催促旧的渐渐消灭的也是革命(旧的消灭,新的才能产生),而文学家的命运并不因自己参加过革命而有一样改变,还是处处碰钉子”。中国碰钉子、碰壁的人太少,仅靠鲁迅一人去“碰”,还是不能碰出什么气势。但这个“碰”,意味着我们不乏先见者。

知识和强有力是冲突的,不能并立的;强有力不许人民有自由思想,因为这会使能力分散。《关于知识阶级》的演讲里,鲁迅的语气分明温和了,转而利用巧妙论证法道破知识阶级能否存在的问题。鲁迅自嘲:“有一班从外国留学回来,自称知识阶级,以为中国没有他们就要灭亡的,却不在我所论之内,像这样的知识阶级,我还不知道是些什么东西呢。”一巴掌拍向所谓的知识阶级,看来鲁迅的哀愁已达到悲壮的程度了。

因为中国人陋习不少,鲁迅认为这是个要不得的习惯。常言道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倘若“习惯”停留在不思进取的思想上,便要不得。《习惯与改革》一文,作者主张给“体质和精神都已硬化了的人民”进行一点改革。但改革就必须革新,而不是复古,这点与作者“摒弃古文”的思想是一致的。最终,此文同样成为讽刺封建愚昧的刀具,剖开停留在“习惯”或大喊未来而依旧怠慢的革新的事实。仅大叫未来的光明,其实也是欺骗怠慢的自己和怠慢听众的,至少我这么认为。

如此看来,鲁迅的杂文无不外乎是论述政治落后和文艺需要革新,只不过形式上稍有不同而已。对于一个弃医从文的意欲救治国人愚昧思想的文学大家,其一哀一怒的慨叹和激愤始终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就算说到家庭这个原本带着“和”的气息的概念,鲁迅先生并没有强调家庭对人的一种正面影响。活在当时的社会,民不聊生,处于抗战的前夕,家庭在中国来说是个可贵的概念。《家庭为中国之基本》里,作者还是老调子地讽刺现状,抨击社会,鞭策有良知的人。“家是我们的生处,也是我们的死所”这句结语恐怕是暗含不少读者的潜意识。在国人赌牌九,吸大麻,吃喝玩乐嫖吹赌时,鲁迅并不能以一己之力改变些什么。他能做的,就是玩文字游戏,在《南腔北调集》里揭露部分丑陋的国人的面目,求的是他们能痛改前非,做个清醒的人。每一篇文章的内核都不外乎“先哀后怒”,结合社会,提倡改革。从这个角度看,鲁迅也称得上是半个革命家。

“文人学士究竟比不识字的奴才聪明,党国究竟比贾府高明,现状究竟比乾隆时候光明:三明主义”。读懂鲁迅的文字,不难,但要读透,恐怕不是件易事。每看此诸如形象的讽喻时,我都深受教育。的确,他的目光超出了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他是个前卫的先锋实验者。

哀国人不幸,就如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窘迫潦倒,却无计可施。有时,不幸是自找的麻烦而非恶势力造成的,关键是心态问题,但作者最感悲哀的莫过于国人心态摆不正。他揭露了无数次丑,如《二丑艺术》一文里,鲁迅把国人的丑比喻成二花脸艺术——身份比小丑高,而性格比小丑坏。如此彻底的尖锐的讽刺,无非也是打自己人屁股,让自己人反省。

近来一部电影作品《孔子》引起轰动,倒不是电影多么优秀,而是电影开创中国电影业首例公关危机。面对狂潮般的争议声和是是非非,甚至再次出现世人对国学、孔子的重新审视和研究。孔子是文圣,但要还原在银幕上恐怕难上加难。几十年前就连鲁迅也讨论过孔子这一形象在大众心里其实“地位不高,甚至陌生”,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其实已被误读不少,鲁迅认为一般民众对于他是恭谨的但不亲密,因为太远了。倒有那么一些“愚民”,主张“复古”“尊孔”,而儒家思想作为古代文化,是否应全盘继承或抛弃,值得我们深思。鲁迅的文章恰好给了我们深思和反思的空间。

这注定鲁迅不会受多数人追捧。“毒辣”的文字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可是中国又有多少个能像他一样说真心话写真心文的人呢?因此,《鲁迅杂文选》一书是那些追求革新的人的必看之书。感受当年的死寂,或许会看见死寂中乍现光芒。那是有良知有思想有智慧的人拯救新中国而发出的信号。

即使到现在,“哀国人不幸,怒国人不争”也是我们道德修养中甚是宝贵的一环

第20篇:略论鲁迅杂文讽刺艺术

略论鲁迅杂文讽刺

鲁迅的杂文取材广阔,形式自由;短小精悍,语言精炼,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中讽刺是其杂文艺术的重要特征,经常与夸张、反语、幽默等结合起来,巧妙运用,使之表达深刻的道理和高度的思想内容。

鲁迅认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所以它不是‘捏造’,也不是‘诬蔑’;既不是‘揭发隐私’,又不是专记骇人听闻的所谓‘奇闻’或‘怪现状’。”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又说:“现在的所谓讽刺作品,大抵倒是写实。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非写实的讽刺即使能有这样那样的东西,也不过是造谣和诬蔑而已”。鲁迅的杂文以写实为基础,往往抓住现实生活中某一类人或集合并提炼某一集团论调的特点,或勾勒动物形象,或采集社会事件加以概括,进行讽刺。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一是夸张。“甚至于夸张,却确是‘讽刺的本领”它把日常生活中“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但又是“常见的,平时谁都不以为奇的”人或事,“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艺术地写出某一群人的真实来,有意识地夸张被讽刺对象的某一方面,使其特点格外突出,以达到讽刺的目的。夸张绝不能离开真实,随意杜撰和夸大其辞。例如《偶成》针对国民党以“施行教育”为名,整顿茶馆,筹办刊物,向读者灌输所谓“正当舆论”而写。国民党的所谓“正当舆论”不得人心,失去群众。鲁迅由这件事联想到前清光绪初年,他的家乡绍兴有一个戏班,名叫“群玉班”,然而名不符实,戏做得非常坏,乡民把这种情况编了一首歌来讽刺:台上群玉班/台下都走散/连忙关届门/两边墙壁都扒塌/连忙扯得牢/只乘下一把馄饨担。群玉班的戏竟能让观众把两边的墙壁扒塌,最后只乘下一担馄饨,显然是夸张,这就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了人们对群玉班的憎恶,堂堂的群玉班竟连一个观众也留不住,以此来讽刺国民党粉饰自己,伪造舆论,却不过是枉费心机。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二是用反语。从表面上看是肯定和赞美,而实际上是否定和讽刺,这种手法往往用来表达憎恨和愤怒的感情,具有强烈的效果。他说:“我因为自己好作短文,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狗照相上,就很有几匹是咱们中国的叭儿狗,这也是一种国光。”这里的“国光”实际上指“国耻”。“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国粹所在,妙不可言。”这里用桃花之艳,乳酪之美来形容国粹,显然都是反语。《纪念刘和珍君》中“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里的“文明人”、“伟大”、“伟绩”、“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都是反语。杀人者自鸣得意,以创建了“伟绩”、“武功”的胜利者而自居,不知道自己脸上都溅有中国人民的血污,真是厚颜无耻,可悲、可笑之极!再对三个女子由衷赞扬、崇高评价的同时,“对中外反动派,则是辛辣的嘲笑,有力的讽刺,表达出对他凶残而又卑怯的反动本质的极大轻蔑。”表达了“先生那样悲痛,那样愤激„„非有彻底巨大变革,中华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恨透了残酷反动的军阀统治”的感情思想。“你们的‘理论’确比毛泽东先生们高超得多,岂但很多,简直一个再天上,一个再地下。但高超固然是可敬佩的,无奈这高超又深为日本侵略者所欢迎,然这高超仍不免要从天上掉下来,掸到地上最不平净的地方去。”毛泽东先生们的理论在“地下”却是中国人民极力拥护的,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求得独立、解放的只航明灯;而托派分子“天上”的理论却是卖国贼的理论,日本侵略者所欢迎,通过“天上”、“地下”、“高超”对托派进行讽刺,彻底揭穿了其“理论”的本质,活画出了一群“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忠顺的奴仆”的丑恶面目。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三是比喻。他的杂文虽有政治的特点,单往往不是象政治那样全

面系统地进行论证,而是经常用比喻的方法,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态度,运用比喻进行讽刺,比抽象的说理更鲜明、更生动、更深刻。在鲁迅的杂文里,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媚态的猫”、“比主人更厉害的狗”、“虽然是狗,有很象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惟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的叭儿狗,“耸身一摇,将水点撒得人们一身一脸”的落水狗,“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饿得精疲”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吸人血要先哼哼地一发通议论的蚊子”、“嗡嗡地闹大半天,停下来也不过舐一点油汗,又总喜欢一律扯上一点蝇头”的苍蝇,“脖子挂着一个小铃铎,作为知识阶级的徽章”的山羊等。用这些动物来比喻那些“坏种”、“屠杀者”、洋奴买办、正人郡子、帮闲文人、自由人、文坛魂魅、政治流氓、文化特务、社会渣子、小资产阶级等,比喻生动、恰当、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讽刺意味,加强了理论的说明能力。在《一点比喻》指出一伙买办资产阶层的人所谓的“指导”“青年”,不过是象走在羊群里的山羊一样,脖子上挂着一个代表知识阶级微章的小铃铎,力图将青年引向死路。还辛辣地讽刺了统治阶级的上统社会的“风习”,好象豪猪一样,彼此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对人民则总是进攻的。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四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即用对方的话来攻击对方,找出对方相矛盾的说法和行为来讽刺对方。如:《逃的辩护》中说道学生请愿时,“到得首都,顿首请愿,却不料‘为反动派所利用’,许多头部恰巧‘碰’在刺刀和枪柄上,有的竟‘自行失足落水’而死了”。鲁迅把反动派的造谣污篾之词拿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发挥了极为强烈的效果。再如,《学生和玉佛》摘引了《申报》的两则电讯:一则是北平玉佛南运,一则是不准北平学生逃难,为什麽呢?就是因为“所嗟非玉佛,不值一文钱”,这就讽刺了国民党反动派既要趁国难之机打发横财,还要保持骗人的面子。由于敌人的虚伪的尊严被撕破,假装的正经被揭穿,所以发挥了巨大得力量。还如“英国有许多先前的文章不流传,我想这是总会有的,但竟没有想到她们的消灭乃因为不写永久不变的人性。现在既然知道了这一层,却更不了解她们既已消灭,现在的教授何以看见,却居然都断定他们所写的都不是永久不变的人性了”上海的教授们武断地认为历史上一些文学消灭了,是因为没有写“永久不变的人性”。鲁迅抓住了他们的信口开河,追问:“它们既已消灭,现在的教授何以看见”——“这真是所谓‘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一针见血,揭穿了其理论的荒唐可笑。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五是讽刺往往和幽默连在一起。不过幽默指的是一种轻松的讽刺,也就是用诙谐有趣、含蓄有力的语言进行批评。如:《登错的文章》指出印给少年们看的刊物上往往有描写岳飞呀,文天祥呀的故事,“不过这两位,却可以励现任的文官武将,愧前任的降将逃官,我疑心那些故事是为办给大人老爷们看的刊物而写的文字,不知怎麽一来,却错登在少年读物上了,要不然,作者是决不至于如此低能的。”这段话讽刺了国民党反动派言行不一的丑态,对他们出卖祖国、屈膝投降的罪行进行了猛烈的鞭笞,而写得却非常幽默。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还表现在其语言上面。他的杂文篇幅往往比较短小,但分析问题透彻,容量很大。特别是在语言上尖锐泼辣、准确优美、含蓄有力,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特色。“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狗主人的意旨或使嗾,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相骂声中失土地,相骂声中捐铜钱;失了土地捐过钱,喊声骂声也寂然。文的牙齿痛,武的上温泉,后来知道谁也不是岳飞或秦桧,声明解释前嫌,大家都是好东西,终于聚首一堂来吸雪茄烟 ”比喻生动,语言辛辣精炼,深刻有力。

纵观鲁迅的杂文,是新民主主义时期有力的思想武器,它“是感应的神精,是攻守的手足”,“对于新的事物,则竭力加以排击”,“鲁迅处在黑暗势力统治下面,没有言语自由,所以用冷嘲热讽的杂文形式作战。”鲁迅的杂文已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峰,其讽刺艺术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鲁迅杂文.doc》
鲁迅杂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