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带薪休假自查报告

2020-09-24 来源:自查报告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职工带薪休假制度

职工带薪休假制度

根据 2008年1月1日国务院发布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我公司也对此做了职工带薪休假制度:

1.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2.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3.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4.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新疆程XXXXXX有限公司2013年6月1日

推荐第2篇:职工带薪休假条例

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

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

第七条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条职工与单位因年休假发生的争议,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九条国务院人事部门、国务院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分别制定本条例的实施办法。

第十条本条例自年1月1日起施行。

推荐第3篇:职工带薪休假条例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

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

第七条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条职工与单位因年休假发生的争议,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九条国务院人事部门、国务院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分别制定本条例的实施办法。

第十条本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职工带薪年假解读:

《职工带薪休假条例》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昨天,配套该条例的《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记者发现,该办法明确了一些细节问题,比如:享受带薪年休假的条件是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

职工工作时间可以累计

根据《条例》,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于先生工龄已13年,但他到新单位只有一年半,于先生认为自己可以休10天的年假,但公司说他只可以休5天。

南京理工大学法学教授方江宁表示,根据《办法》规定,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于先生的年休假天数可以按13年的时间确定。

新进单位年假可折算

南京焯燃律师事务所虞兴东律师介绍,《办法》规定,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连续工作满12个月,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如于先生7月1日进新单位,其当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即(184÷365)×10=5天。(注:184是剩下半年的天数),他进单位的第2年就不存在这样的折算问题,直接休10天。

要注意的是,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未休年假三倍工资补偿

《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年休假工资基数确定

在南京一家IT公司工作的王先生对记者说,今年4月,他一名同事因请年假回家,回来后发现当月的工资少了很多,老板告知年假那几天的薪水是按照基本工资发放的。但平常,他们的薪酬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绩效。

方江宁表示,《办法》规定,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假设王先生每月全部收入2000元,那么“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即日工资是2000÷21.75=91.95元,年休假为5天,单位不给休,那就补钱,91.95×5×300%=1379..25元(这份钱包括正常工作期间的那份工资收入)。

休多少年假可商量

《办法》还规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约定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的年休假天数、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高于法定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约定执行。方江宁介绍说,单位可以比这个标准更好,多放一些假期作为奖励给员工,在签劳动合同时可以双方确定下来。

用人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没有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用人单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外,用人单位还应当按照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执行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由劳动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下列情况不享受年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此外,职工已享受当年年休假,但当年又出现了上述后四种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一年度年休假。

推荐第4篇:职工带薪休假管理办法

公司职工带薪休假的管理办法

根据国务院《职工带薪休假条例》的规定要求,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特制定公司职工带薪休年假的规定。

一、凡与公司保持有效劳动关系的在职职工都属于带薪休年假的范围。

二、年休假时间规定

1、职工累计工作已满一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2、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3、职工累计工作已满20年和满20年以上的,年休假15天。

4、国家法定假日、休息日不能计人年休的假期中。

三、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1、职工累计带薪请事假20天以上的。

2、职工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请病假累计60天以上的。

3、职工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请病假累计90天以上的。

4、职工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请病假累计120以上的。

5、职工累计项目部带薪放假在家休息25天以上的。

6、职工累计待岗50天以上的。

7、职工累计请事假50天以上的。

四、年休假实施规定

1、公司人力资源部(科)根据为享有带薪年休假资格的职工办理《职工带薪年休假证》,职工凭《职工带薪年休假证》办理休假手续。

2、职工的年休假安排必需有所在单位领导根据工作情况进行具体确定,职工在休假期间确因单位工作需要应停止休假及时返回岗位,未休完的年假另行安排。

3、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应该一次安排休完,但确因职

工所在单位工作需要也可以分两次休完,但必需有所在单位领导同意方可分段休假。

4、年休假一般不跨年度安排,但确因职工所在单位工

作需要也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但必需有所在单位领导同意方可跨年度安排。

5、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假的,必需经职工

本人同意方可不安排休年假;但单位应按照该职工应休而未休年假的天数,支付其日工资收入的300%的年休假工资报酬。

6、公司人力资源部(科)每年度12月底将对当年已享受年休假的职工进行统计;对已享受年休假,且又符合规定之一的职工,将按照职工休假

的天数扣回其日工资收入的100﹪的工资,在跨年度的第一个月办理。

五、在实施年休假的过程中若发生争议,解释权属人

力资源部。

六、本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实行。

人力资源部

2008年1月3日

推荐第5篇:职工带薪休假通知

导语:通知是用来发布法规、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与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某项事务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职工带薪休假通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科室:

为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公务员法》经研究,现对我局(公司)职工带薪年休假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职工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的,可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我局(公司)职工可享受年休假天数见附件。

二、年休假先由各科室拿出年休假安排表,经分管领导审核报局长批准后安排休假。局领导年休假由办公室征求领导意见后安排。

三、年休假应在每年10月份前休完,因工作需要经局领导同意的可推迟到年底安排,原则上不允许跨年度安排休假。

四、全年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年休假的人员控制在职工总人数的10%。若职工自行放弃安排休假的,单位不支付补偿报酬。

五、年休假在一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分段安排。

六、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二)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44个工作日)以上的;

(三)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66个工作日)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88个工作日)以上;

(五)因个人原因脱产学习累计天数超过其年休假天数的;

(六)被停职审查或受限制人身自由15天以上的行政、刑事处罚的。

七、工作人员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年内又出现上述规定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年度的年休假。

八、职工享受的年休假不得抵消病、事假。

九、职工休假期间,各科室要安排人员接替休假人员的工作,保证工作的连续性。

十、休假职工在休假期间必须保持通讯畅通,若有离开弥勒外出的必须向局长报告。

十一、本通知自20xx年xx月xx日起执行。

行政处示

20xx年xx月xx日

推荐第6篇:职工带薪休假申请书

职工带薪休假申请书

单位领导:

根据《职工带薪休假条例》规定,本人符合工作已满10年,不满年,年休假10天的条件,申请从8月15日至8月27日止休假10天,请予批准。

申请人签字:

年月日

单位领导审批意见:

审批领导签字:年月日

推荐第7篇:职工带薪休假规定

职工带薪休假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的规定和七六八厂集体合同第二十六条有关规定以及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规定,修订我厂职工带薪休假的暂行规定。

第一条在本企业工作的职工,依据职工的工作年限依法实行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其标准为:

职工参加工作以来累计工作十年以下,每年可享受带薪休假5天;职工参加工作以来累计工作十年以上(含),二十年以下,每年可享受带薪休假10天;职工参加工作以来累计工作二十年以上(含),每年可享受带薪休假15天。

第二条休假时间不包括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

第三条每年在以上标准天数中有5天由企业统一安排全厂职工休假,其余时间由各单位根据生产及工作情况予以安排。统一休假时,除工作必需并报厂人力资源部批准者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加班或存休。

第四条在统一休假或者在安排休假期间没有休假的,且年底前无法休假的,应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假而未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假工资报酬。其日工资收入按照本人的月工资(休假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平均月工资,不足12个月以实际工作月数计算)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进行计算。

第五条各单位在保证完成任务的情况下,统筹安排好休假人员的具体时间。休假时间原则上一次性使用,但由于工作需要不能一次休完的,经单位领导批准,人力资源部备案,可以给予补休,但一律不得跨年度享受休假。

第六条当年内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享受带薪休假:

(一)已休假(不含探亲假、婚丧假、计划生育奖励假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符合或超过带薪休假标准天数的;

(二)事假累计20天(含)以上者;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四)旷工三个工作日(含)以上者;

(五)离岗一个月(含)以上者。

第七条休假期间工资照发,凡已休假又超本规定第四条之规定者,年底扣除休假工资。

第八条我厂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假的,应按照职工本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天的不支付未休年假工资报酬。

第九条本规定如与国家或北京市有关规定相悖,从其规定执行。

第十条本规定解释权归厂人力资源部。

第十一条本规定之修订稿须经厂务会通过后予以执行。

人力资源部

2008-10-23

推荐第8篇:职工带薪休假的通知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是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下面是关于职工带薪休假的通知的内容,欢迎阅读!

职工带薪休假的通知

1各科室:

为了维护职工人员的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公务员法》和《 县人事局 财政局转发的通知》,经研究,现对我局(公司)职工带薪年休假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职工中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的人员,可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我局(公司)职工可享受年休假天数见附件。

二、年休假先由各科室拿出年休假安排表,经分管领导审核报局长批准后安排休假。局领导年休假由办公室征求领导意见后安排。

三、年休假应在每年10月份以前休完,确因工作需要经局领导同意的可推迟到年底安排,原则上不允许跨年度安排休假。

四、全年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年休假的人员控制在职工总人数的10%。若职工自行放弃安排休假的,单位不支付补偿报酬。

五、年休假在一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分段安排。

六、按照上级有关的规定,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二)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44个工作日)以上的;

(三)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66个工作日)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88个工作日)以上;

(五)因个人原因脱产学习累计天数超过其年休假天数的;

(六)被停职审查或受限制人身自由15天以上的行政、刑事处罚的。

七、工作人员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年内又出现上述规定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年度的年休假。

八、职工享受的年休假不得抵消病、事假。

九、职工休假期间,各科室要安排人员接替休假人员的工作,保证工作的连续性。

十、休假职工在休假期间必须保持通讯畅通,若有离开弥勒外出的必须向局长报告。

十一、本通知自xx年1月1日起执行。

20xx年xx月xx日

职工带薪休假的通知

2各所属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4号《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参照湖北省人事厅《关于组织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工作的意见》(鄂人〔20xx〕19号)和孝烟人〔2008〕38号文的有关精神,为合理安排职工工作和休息时间,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结合我局实际,现就职工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在职职工人员(含在册职工、人事代理、劳务派遣人员,下同)凡在本单位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年休假待遇。休假期间工资照发,各项福利待遇不变。

二、职工年休假期为:

1、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

2、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

3、职工累计工作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4、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三、满规定工作年限人员的年休假安排:

1、职工累计工作满一年的,从下月起享受规定的年休假天数;

2、当年11月底以前累计工作满10年或20年的,可在当年11月底前按规定的休假天数享受年休假;

3、当年12月1日以后达到规定的工作年限的,从下年度起享受规定的年休假。

四、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1、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未扣工资的;

2、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3、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五、我局年休假在每年的3月份至11月份中集中安排,不跨年度安排。确因工作原因不能一次休完年休假的,可以分段安排,但原则上不超过二段,每次不少于5天。

六、职工休年假前,须提前30天向本单位工会提出休假申请,并办理有关手续,未填写《申请表》,视为自动放弃年休假,单位不另行补偿。办理年休假的一般程序为:

1、向工会提出休假申请,填写《XX市烟草专卖局职工年休假申请表》;

2、将《申请表》送本人所在部门主要负责人审核,报分管领导审核,最后由一把手审批。

3、根据工作需要,部门负责人报分管领导批准后可以调整在休假人员上班,休假时间根据情况再另行安排。

七、局(营销部)班子成员休假按照孝烟人〔2008〕38号文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职工休假申批程序结束后,须将《申请表》复印一式二份,分别报本单位工会和人劳部门备案。

九、职工休假结束后,应及时到人劳部门销假。假期结束仍不回单位上班的,超期时间按旷工处理。

十、各部门要分批次、有计划地安排好职工休假,对休假职工工作作统筹部署和调剂。

十一、职工休假前应与接手人员做好交接工作,保证休假期间原负责的工作能正常进行。

十二、职工休假方式以本地休假为主。到本地旅游点度假休闲或到外地休假,一切费用自理。

十三、各部门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领导干部要带头休假。XX市烟草行业工会XX分会负责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

十四、本通知未涉及到的内容,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执行。

十五、本通知自20xx年元月1日起执行。

推荐第9篇:职工带薪休假条例全文

职工带薪休假条例全文

职工带薪休假条例全文

第一条 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XX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XX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XX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XX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 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

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

第七条 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

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条 职工与单位因年休假发生的争议,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九条 国务院人事部门、国务院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分别制定本条例的实施办法。

第十条 本条例自XX年1月1日起施行。

推荐第10篇:职工带薪休假条例(英文版)

Announcement of the State Council on the Regulations of Paid Annual Leave of Employees

Article 1 These Regulations are form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bor Law and the Public Servants Law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rights to rest days and annual leave of employees and deploy employees to actively discharge their duties.

Article 2 The employees of units such as authorities, organizations, enterprises, institutions, private non-enterprise units and individually-owned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businees with employees that have been worked continuously for more than one year are entitled to paid annual leav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annual leave\").Units shall guarantee that employees are entitled to annual leave.Employees taking annual leave are entitled to the wages of a normal working day.

Article 3 Where an employee has served one full year but le than 10 years accumulatively, he is entitled to five days of annual leave.If he has served 10 full years but le than 20 years, annual leave is 10 days.If he has served for 20 full years, annual leave is 20 days.

Article 4 An employee is not entitled to annual leave for the current year if he is under any of the following circumstances:

1.The employee is entitled to summer and winter vac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and the number of days of such vacations is more than that of his annual leave;

2.The employee has taken more than 20 days of casual leave accumulatively and his unit does not deduct wages in accordance with provisions;

3.The employee has served one full year accumulatively but le than 10 years and has taken more than two months of sick leave accumulatively;

4.The employee has served 10 full years accumulatively but le than 20 years and has taken more than three months of sick leave accumulatively;

5.The employee has served more than 20 full years and has taken more than four months of sick leave accumulatively.

Article 5 Units shall coordinate and arrange for the annual leave of employees on the basis of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production and work and the individual preference of employees.

Annual leave may be centrally arranged within one year or in several periods and does not span more than one year in general.Units may make such arrangement that spans more than one year if they have a genuine need for such arrangement due to production and job specialties.

Units that cannot arrange for annual leave for employees due to job requirements, they may not arrange for annual leave with the consent of such employees.In respect of the annual leave that should have been taken but otherwise, units shall pay wage remuneration to such employees at the rate of 300% of the daily wage income of such employees.

Article 6 The personnel department and the labor security department of people\'s governments at the county level or above shall actively conduct supervision and examination on theimplementation of these Regulations by uni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uthority.

Labor organizations shall protect the rights to annual leave of employe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Article 7 Where a unit fails to arrange for annual leave for employees and pay wage remuneration on annual leav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gulations, the personnel department or the labor security department of people\'s governments at the county level or above shall order rectification within a time limit.If no rectification is made within the time limit, such unit shall be ordered payment of wage remuneration on annual leave and also make additional compensation to employees on the basis of the amount of the wage remuneration of annual leave.Where no wage remuneration on annual leave or compensation is made, and the personnel of such units are public servants or administer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Public Servants Law, the person-in-charge that is directly responsible and other directly responsible personnel shall be punish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if such unit belongs to other categories, the labor security department, the personnel department or the employee shall apply for compulsory implementation by a people\'s court.

Article 8 Where employees and units have dispute over annual leave, it shall be dealt with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laws and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of the state.

Article 9 The personnel department of the State Council and the labor security department of the State Council shall formulate implementing procedures of the Regulations respective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respective authority.

Article 10 The Regulations shall be effective as of January 1, 2008.

第11篇:陕西明年起职工带薪休假

陕西明年起职工带薪休假

不休可获取3倍日工资

2012年10月30日

本报讯 (记者赵静)10月29日上午,省长赵正永主持召开省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陕西省人民政府进一步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的意见》,我省将从明年起强力推行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力争让所有职工每年都能享受到一次带薪休假的机会。

各单位要安排职工分期分批进行带薪休假

我省将在全省行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事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中,强力推行带薪休假制度,年底将出台具体的实施意见。要求从明年起,各单位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必须安排职工分期分批进行带薪休假,让所有职工每年都能享受到一次带薪休假的机会。各单位年初都要拿出安排职工休假的方案,有关部门将督查各单位对职工带薪休假的落实情况。对于确因特殊情况又经本人同意不安排休假的,要严格按照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依法保障每个职工都充分享受到带薪休假的权利。 招聘员工应优先录用符合条件退役士兵

为鼓励士兵扎根军营、献身国防,我省决定根据上位法对退役士兵安置办法进行修订完善。会议指出,要建立“城乡一体、重点安置、免费培训、扶持就业”的政策体系,采取扶持就业、自主创业、安排工作、退休、供养等多种方式对退役士兵进行安置。县级以上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有关方面责任,有工勤岗位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招录聘用员工时应优先录用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

鼓励各单位内部公共空间向社会开放

会议指出,在当前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制定有关法规,依法加强建筑保护和城市公共空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利用好城市公共空间,鼓励各单位内部公共空间向社会开放,禁止随意挤占城市公共空间的行为。

第12篇:职工带薪休假执行情况调研问卷

职工带薪休假执行情况调查

您好:

我们正在进行职工带薪休假执行情况调研,您的回答将为党和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问卷不记姓名,对卷中所列问题,您可完全依据自己的真实想法回答。您填报的资料受《统计法》保护,我们将严格保密。感谢您的合作!

国家统计局扬州调查队 2014年9月

一、您的性别 :(1)

1、男

2、女

二、您的单位性质 :(1)

1、政府机关

2、事业单位

3、国有企业

4、内资私营企业

5、外(合)资企业

6、其他

三、您家庭目前月收入约为:(1)

1、2000元及以下

2、2001~4000元

3、4001~6000元

4、6001~10000元

5、10001元及以上

四、您在过去三年里是否享受过带薪休假:(3)

1、能够全部享受

2、能够部分享受

3、从未享受过 如选2或3,原因是:(4)

1、单位未落实该制度

2、工作太忙,没时间休

3、加班费丰厚,主动放弃休假

4、很少有同事休假,自己想休却不好意思请假

5、和家人休假时间不一致,休了也没事做

对于未享受到的假期,单位是否给予了经济补偿(2)

1、是

2、否

如选“是”,则您对经济补偿是否满意( )

1、满意

2、一般

3、不满意

五、您在过去三年里是否曾经自费旅游外出度假:(1)

1、是

2、否 如选“是”,则每年出游次数为(1)

1、1-2次

2、3-5次

3、5次以上 平均每次旅游度假时间(2)

1、3天以内

2、5-7天

3、7天以上 外出旅游度假,利用的时间是(1)

1、法定节假日

2、带薪休假(含教师寒暑假)

3、其他假期 如选“否”,则不能外出旅游度假的主要原因是( )

1、无力支付费用

2、对旅游景点的设施和服务不够满意

3、本人缺少假期

4、家庭成员缺少假期

5、没有旅行愿望

6、有家庭成员需要照顾没有时间

7、其他

六、您家有正在上学的子女吗?(2)

1、有

2、没有 如选“有”,则您是否赞成给中小学生放春假(1)

1、赞成

2、不赞成,因为____________ 如果孩子放春假,您是否打算带其外出旅游(1)

1、是

2、否,因为____________ 您是否支持由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1)

1、支持

2、不支持,因为____________

七、您对今后进一步完善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有何意见建议?

制度完善没有用,有制度不执行等于零,加强落实带薪休假的执行力度,未执行要按制度落实奖励。

第13篇:关于职工带薪休假的管理规定

带薪休假管理制度ZQ/G-R-2012-0

1××××××股份有限公司

职工带薪休假管理暂行规定

一、目的

为完善职工休假福利,规范职工请、休假管理,保证公司正常的经营管理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除临时工、见习学生外的,所有与公司签订正式合同或协议的职工。

三、内容和规定

(一)公司职工带薪请、休假的类别有:病假、婚假、产假、陪产假、哺乳假、丧假、工伤假、法定假、公假、探亲假、年假。

(二)请、休假管理规定

1、病假

(1)所有转正员工因病无法正常班的,可向公司申请病假;

(2)申请病假须出示区(县)级以上医院病历、费用原件或开具休息证明;

(3)所有转正员工因疾病全年请病假不得超过15天;重大疾病住院请病假不得超过30天;若特殊情况需要疗养的,由公司研究处理。

(4)试用期职工因病连续请假达三天或累计请病假达五天的,视为自动离职处理,不享受病假待遇。

(5)病假最小请假单位为半天,以书面形式按《员工劳动管理规定》中的“请假”程序逐级完清手续,否则不享受病假待遇。

(6)病假计薪方法:计时工以月度基本工资为基础计算后支付;计件工按30元/天计薪。

2、婚假

(1)所有转正员工领取了结婚证,在筹备或举行婚礼期间,可向公司申请连续6天的婚假;

(2)婚假为一次性连续给假,且包含期间内所有的节、假日,须在领取结婚证后六个月内享受,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婚假待遇;

生效日期:2012年05月01日生效日期:2012年05月01日生效日期:2012年05月01日生效日期:2012年05月01日生效日期:2012年05月01日第0次修改

年月日拟制:审核:批准:

第14篇:带薪休假

关于带薪休假问题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引言:带薪休假本是职工的权利,这不仅是有利于职工,从根本上说也是有利于企业的。然而,在理论上却是存在着很多的模糊认识,在实践中往往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我们就带薪休假的几个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带薪休假

问题

认识

建议

一、带薪年休假的性质认识问题

1、带薪年休假是职工休息权的一个基本内容,这也是现代社会文明国家通行的基本劳动制度。从法律的角度讲,这是职工的劳动权利,那么,对用人单位而言即是一项法定的义务。职工的这项权利,只有用人单位这个义务人依法履行其相应的义务,才能得到实现;否则,就很难得到实施。用人单位不履行此项法定义务是一种严重违反劳动法的行为,依法应当被追究经济责任。

2、从劳动经济学的理论言之,带薪年休假不仅有利于职工,更有利于用人单位。职工的休息实际上是劳动力的恢复的过程,职工的体力和脑力得到充分的恢复,是保障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用人单位理应明智地保障职工的带薪年休假。

3、现代社会文明国家对职工的带薪年休假对有法律的保障,用人单位多能自觉执行保障职工的休息权利。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第五十二号公约规定的精神,任何放弃带薪年休假的劳动合同都属于无效劳动合同的范畴。有些国家的劳动法律甚至还规定,以支付工资而抵折职工带薪年休假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二、我国关于职工带薪年休假的规定

1、1991年6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曾经做出过“关于职工带薪年休假问题”的通知,其中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职工带薪年休假。卫生部等部委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这个通知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提倡用人单位建立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保障职工的休息权利。

2、1994年7月4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带薪年休假是我国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利之一。

3、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部颁发的文件也明确指出,在国务院未根据劳动法做出关于职工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之前,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1991年发布的“关于职工带薪年休假问题”的通知执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4年下发的《集体合同条例》中把职工带薪年休假问题,作为劳动标准中的一个协商的内容做出了规定。

4、2008年9月27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作为早先公布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配套条例,该实施办法于9月18日正式实施。对明确职工在同一个单位或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规定视同的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等跳槽的工作时间、折算当年年休假等问题做了具体的规定和补充。

三、不能执行带薪年休假的原因分析

1、从法律的角度看,劳动法关于职工带薪年休假的规定存在着一定的模糊空间。法律在明确承认工作满一年的职工带薪年休假的权利的同时,却没有对职工带薪年休假办法做出具体的规定。以此使用人单位错误解读。实事求是地讲,在劳动法草案中曾经明确规定过职工带薪年休假的具体办法即工作满一年的职工每年享受七天带薪休假,每两年增加一天,最多不超过二十八天。这样的内容由于当时某种“左倾”思想的影响,即认为休假过多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而被搁置最终形成现行的第四十五条“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2、凡不愿意执行职工带薪年休假用人单位,其管理者尚不具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素质。他们的管理理念仍然停留在“冷战时期”即主张劳资对立,绝对完全获取职工的剩余劳动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他们把劳动力视为一般的商品,在支付了既定的劳动力价格即工资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使用劳动力即象机器那样。这种实际上是依靠“人海战术”和“时间战术”提高经济效益理念。岂不知这样竭泽而渔所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那种“过劳死”以及“民工荒”实际上都是这种观念的必然结果。

3、职工对此亦是一种麻木状态。法律明确规定了带薪年休假的权利,但是职工几乎都没有积极争取实现这项权利。有的职工甚至以为“多劳多得”,宁可少休假也得多赚点钱。在金钱的诱使下不惜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这实际上也是对用人单位过度使用劳动力而不履行劳动法规定的职工带薪年休假的义务的违法行为的纵容。

4、企业巧妙的化解国务院以及相关劳动部门的规定。如果用休息日加班需支付三倍工资来衡量加班是否合法的话,企业就可以将工资标准定得低一些,依法给予加班者三倍的工资,可每个月总的工资标准并没有发生变化。那些无奈地接受这一职位的职工,也只能无奈地接受长期的惯性加班。而且用人单位的实际负担不会加大。致使各种关于带薪年休假的规定实际实施起来有很大难度。

四、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一,政府必须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从国务院而言应当履行劳动法规定的义务即尽快制定行政法规,明确的是职工带薪年休假的具体办法。劳动法明确规定职工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时至今日,劳动法执行已经十几年了,国务院应该制定具体办法,保证企业职工等带薪年休假的基本权利。

从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而言,一方面要对用人单位执行职工带薪年休假的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促使其建立和完善本单位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对故意不执行职工带薪年休假的用人单位给予严厉惩罚;另一方面,指导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中必须约定职工带薪年休假的内容,确保带薪年休假得到保障。

第二,提高用人单位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的素质。劳动力蕴含于劳动者之中,是一种活的劳动。劳动力不同于机器,即便是机器也需要很好地保养。劳动力被货币化而承载劳动力的劳动者则是活生生的人,人是有思想的。当劳动者的权利不能得到基本的保障的时候,劳动力在生产中的负投入则比受损的机器更甚。所以,用人单位管理者首先需要懂得“惜民力、善待之”。实现职工的带薪年休假保障职工的休息权必将有助于更好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效益战略目标。

当然,我们也不认为简单的休假就能够真正实现劳动力的恢复,用人单位应当引导职工积极休息。用人单位如能以带薪年休假取代社会上鼓动的所谓“黄金周”,仅仅就时间而言,其实一点损失都没有。

第三,国家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实行最低工资标准,普遍提高职工的工资水平,防止部分不正规的企业钻法律的空白,使相关法律的实施大打折扣,甚至使企业职工不仅没有得到法律的支持,还将促成企业为逃避责任而降低职工工资而使职工成为法律实施的变相受害者。

第四,工会应当履行维权的职责保障职工的带薪年休假的权利。工会能够做到的有这样几个方面:

地方工会可以督促政府尽快制定本地方的职工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联合劳动行政职能部门对用人单位执行带薪年休假制度进行监督检查。

用人单位工会组织代表职工与用人单位进行集体协商,把职工带薪年休假的内容充分约定在集体合同中,督促和帮助用人单位建立和完善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且保障其有效执行。

各级工会积极向全社会宣传职工带薪年休假的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构建谐劳动关系和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用人单位工会也应当努力协助用人单位把职工带薪年休假组织得更好、更有意义,帮助职工积极休息确保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职工应深入了解带薪年休假的相关规定和细则,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带薪年休假不但应出台易操作的细则和强制性措施外,而且劳动监察部门应切实履行监督责任,保证带薪年休假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劳动监察部门还应主动对企业进行监督,督促企业强制执行规定,而不要坐等企业职工举报。同时,对违反带薪年休假制度的企业应严肃查处。以带薪年休假为据点折射职工的权利,构建全国范围内和谐的劳动关系。

第15篇:带薪休假

【知识讲解】

带薪年休假休假规定(仅供参考)

1 遵循原则

1.1员工休假以服从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工作为原则;

1.2个人安排服从部门安排,部门安排服从公司安排的原则;1.3可以分段休假和逐级审批的原则。

2 享受年休假的对象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的合同制员工(不包含返聘人员)。 工作年限的计算以进本公司工作时间为统计时间,不在本公司工作的时间须由原服务单位提供工作证明,并注明工作起始年月,方可合并计算。

3 年休假的形式

3.1公司可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统一安排一定时间的休假;

3.2部门可根据本部门生产工作情况统一安排本部门员工一定时间的休假;

3.3员工个人可以根据部门具体安排及本人工作实际情况,申请安排休假。具体休假办法由部门决定。

上述形式可视公司和部门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组合。

4年休假的审批

4.1基层员工:基层员工休假申请报项目负责人或部门经理审批,报分管副经理批准 4.2中层骨干:项目负责人休假申请报部门负责人审批,报分管副总经理批准。 4.3公司高管:各高管休假申请报总经理批准。

5 年休假的管理

行政人事部应负责对各部门休假进行管理和监督。各部门应于每季末提前15天报出本部门员工休假安排计划,妥善安排本部门员工的休假,不得出现影响工作和突击休假的现象。 公司行政人事部统一设制《年休假审批单》、《年休假单》和《年休假台帐》,各部门根据行政人事部提供的员工可休假天数

【案例回放】

案例1:孙某2007年2月1日进入X公司,2008年孙某累计工龄为2年,孙某在2008年能享受几天带薪年休假?

案例2:张某系实行计件工作制的工人,2009年3月,张某向用人单位提出享受带薪年休假,张某前12个月的工资共计50000元,其中包括加班费12000元,应当如何计算张某带薪年休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案例解析】

1、带薪年休假天数的计算

对于带薪年休假的天数,一般情况按照累计工龄即可推知,但由于年休假按公历年度计算,因而在入职和离职这两种特殊情况下其计算往往比较复杂。

新入职的职工,连续工作满1年后,往往跨越年度,在计算其首次应享受带薪年休假时应当进行折算,即(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同样, 对于离职员工,其离职年度的年休假天数也应进行折算,即(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并且如果该职工在离职前多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折算后如果不足一天的不计入,应当注意这里并不是四舍五入,而是只要不足一天即舍去。

这样,就不难理解案例四中的孙某2008年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的天数应为:4天,(365-31)÷365×5=4.575

2、带薪年休假工资待遇的计算

(1)带薪休假工资

带薪年休假,顾名思义,在带薪年休假期间,职工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这里比较特殊的是如何理解实行计件工资、提成工资或者其他实行绩效工资制职工的正常工资。对于这些员工应当先计算其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其中不包含加班工资,再除以计薪日天数即21.75,才得出正常的日工资。

故案例五中,张某的带薪年休假日工资应为(50000-12000)÷12÷21.75=145.59元。

(2)应休未休的处理

只有在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才可以只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其他情况下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这就意味着即便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以及对于职工离职未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都应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同时,如果用人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法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劳动行政部门可依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用人单位除应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外,还应当按照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

第16篇:带薪休假

莘县第二人民医院带薪休假制度

为了维护职工休息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根据国务院人事部门,国务院劳动保障部门制定的《职工带薪休假条例》,参照其他单位的带薪年休假实施情况,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享受带薪年休假的条件;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在职职工、且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自第二年起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二、具体实施细则;

1.职工累计工作已满一年不满十年的年休假五天;已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年休假七天;已满二十年的年休假十天。

2.单位根据实际工作的具体情况,在不影响本单位及所在科室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统一安排在每年的四月至十月份之间。

3.在医院规定的期限内,科室负责人可根据个人意愿及科室的实际工作需要安排科内人员的年休假事宜(个人要服从科室统一安排的年休假轮次),并在上交的考勤中予以注明。

4.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及福利待遇。5.年休假在十天的,可以分两次给予安排,但不能跨年度累计。 6.本人自愿放弃年休假的或因单位及科室工作的需要未安排年休假的,单位不给予任何形式的补偿。

7.在年休假的时间段内,重叠有法定节假日的(比如清明节、端午节等),不可累计计算。

8.职工年休假期间,要保持通讯畅通,确保在医院需要时能及时联系到位,违者取消下年度带薪休假。

9.医院中层领导实施休年休假时,需报经院委会批准后方可执行。

三、职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1.职工在一年度请事假单次或累计超过三十天以上的; 2.职工在一年度有三次以上(不包括三次)请事假的; 3.累计工作一年不满十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二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十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三个月以上的; 5.因在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单位依规给予停薪停职处理的;

四、本办法自二零一七年起实施。

2017年1月1日

工会办

第17篇:带薪休假

国家关于带薪休假的相关规定

根据现行政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劳动者的休假日主要有:

一、法定节假日

根据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2007年修订)》规定,我国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共11天:(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

一、初二);(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按照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工资或小时工资的300%的加班工资,不能以安排补休来替代支付加班工资。安排劳动者在周休日工作(加班加点)的应首先安排其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本人日工资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工资报酬,补休的时间应等同于加班加点的时间。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应按照不低于本人小时工资的150%支付加班工资。)

如何理解月工作日为20.83天,而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

1、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年工作日为250天[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为62.5天[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为20.83天[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2、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为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为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3、月工资如何确定: 前12个月剔除加班费后的月平均工资。

二、带薪年休假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十条 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单独核算为补日工资的200%)。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单独核算为补日工资的100%)。)

三、病假

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等有关规定,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职工的病假假期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 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第三条的规定,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应当享受医疗期工资待遇,但最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80%,且工资中不含社会保险等诸项费用。)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四、探亲假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国发[1981]36号)规定,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享受探亲假待遇。职工探亲假期:

(一)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三十天。

(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四十五天。

(三)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

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目前国家还没有对外商投资企业及其他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探亲假作出具体规定。

五、婚假和丧假

原劳动部曾于1959年6月1日发布(59)中劳薪字第67号“通知”规定: 企业单位的职工请婚丧假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第三十三条 实行晚婚的,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20天;已婚妇女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30天,给予男方护理假15天。婚假、产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奖金照发。)

此后,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于1980年2月20日发布《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80]劳总薪字29号[80]财企字41号)规定: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六、女职工产假

根据《劳动法》及国务院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任何用人单位的女职工均享有产假,假期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流产的,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时,给予15天至30天的产假;怀孕满4个月以上流产者,给予42天产假。

七、事假

员工因个人或家庭原因需要请假的可以请事假,事假为无薪假,事假以天或小时为计算单位。

第18篇:带薪休假

关于带薪休假问题

关于薪酬,除了薪资总额、薪酬结构与设计之外,何时会涨薪、年终奖如何发放、带薪休假如何实行等问题也是几乎所有的工薪阶层和HR及企业老总都普遍关注的。

面对“黄金周”生出“全民集中休假”的烦恼,许多普通工薪阶层呼吁尽快完善带薪休假制度,带薪休假才是他们翘首盼望的“黄金周”。然而,在现在带薪休假不能很好执行地情况下,取消黄金周,对很多企业职工来说,也就意味着连这些日子都不能休息了。笔者通过对国外内带薪休假制度的介绍,通过对我国带薪休假落实的现状分析,提出我国落实带薪休假的几点建议。

“带薪休假”,也称带薪年休假,指工作一定年限的员工每年可以享受保留工作和工资的假期。带薪休假制度,就是指规定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享受保留工资和工作的假期的法律、法规或制度。下面简单介绍国外带薪休假制度与我国带薪休假的现状:

1、国外的带薪休假制度情况的介绍

带薪休假制度在国外已实行多年,在许多国际公约中也有规定,例如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第52号公约《1936年带薪年假公约》规定,职工连续工作1年后休假至少应有6个工作日,未成年工和学徒为12个工作日,放弃或取消年休假的劳动合同一般应视为无效。1970年通过的132号公约修改了上述规定,该公约虽然允许各国主管当局规定获得假期资格的服务期限,但又明确服务期6个月者有权享受年休假;服务期1年者,年休假不应少于3个工作周。公约还规定,由于疾病、受伤、怀孕等雇佣人员无法控制的原因缺勤,应计为服务期的一部分;公共例假和传统节日,不论是否与年休假同时发生,均不得计为年休假的一部分。

2、我国的带薪休假制度的现状

带薪休假制度在我国的法律中有界定,但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1994年7月5日由全国人大通过的《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但是,国务院至今尚未出台带薪休假的具体办法。按照劳动部的规定,在国务院出台新规定之前,可以根据原办法安排职工休假。因此,目前员工享受带薪年休假主要是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参照执行,并不是强制实行带薪年休假。在司法实践中,企业是否实行带薪年休假一般是依据企业的规章制度。若企业规章制度中无此规定,一般不支持员工提出享受带薪年休假的要求;反之若企业的规章制度中对带薪年休假有明确的规定,则按照该规定办理。当前企业的规章制度不违背劳动法的条款,即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否则,员工的要求也不会获得司法支持。

3、我国带薪休假实施的现状

在我国大陆,目前实行了带薪年休假制度的企业基本上是一些知名的外资企业和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事业单位,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机构推行了强制的年休假制度(比如上海、广东、浙江等),也有一小部分中小企业,在这方面做了考虑,但通常规定连续工作三年以上(与劳动法的规定相冲突),才给予每年2-5天的带薪休假。但是,还有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不但没有考虑是否应该实施带薪年休假,甚至还在想办法规避法律规定、强制实施的一些假期。

4、我国带薪休假实施的现状分析

对我国带薪休假制度实施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知名外资企业实行带薪休假的

原因主要是基于人权和员工福利的考虑,认为带薪休假是员工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企业增强员工归属感的一项福利措施;国内一些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实行带薪休假制度,主要是基于员工福利的考虑,认为实行带薪休假是企业为员工谋福利,体现公司人本文化的一项福利措施;一些地方政府机构推行强制年休假制度,主要是基于员工健康考虑,认为实行带薪休假制度是缓解员工压力、保持员工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小部分中小企业实行带薪休假制度,主要是基于留住员工、激励员工的考虑,认为通过实行带薪休假,可以延长员工在企业的工作时间,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大部分中小企业不推行带薪休假、甚至违法法律规定剥夺员工假期,主要是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认为通过减少员工带薪的休息时间,节省了用工人数,从而,减少人工的成本,加快生产的进度。

5、我国带薪休假制度没有全面实施的原因

通过对我国带薪休假制度实施现状的分析可见,我国带薪休假处在由概念阶段向实践阶段过渡的过程,国家在劳动法中规定了带薪年休假的概念,但并没有强制推行,许多企业或机构基于对带薪休假的认可与理解,实行了带薪休假的制度,但是,也有很多的中小企业,由于对带薪休假的不理解和不认可,没有实行带薪休假。这说明:企业是否推行带薪休假的直接原因,就是企业是否认可带薪休假制度的必要性和是否认为带薪休假能给企业带来收益;企业是否推行带薪休假的间接原因,就是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否强制实行、人们的休息权利需求是否强烈;企业是否推行带薪休假的根本原因,就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

6、我国如何全面实施带薪休假制度的几点建议

建议一:在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非常不均衡、人均经济实力不强的大背景下,不要实行一刀切的强制带薪休假制度,而是要通过细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假期管理,明确规定哪些假日需要强制执行(比如一些传统节日),明确规定企业实施带薪休假或不实施带薪休假应该遵循的具体细则,而且,还必须提供明确的司法解释,避免出现法律纠纷时却无法可依的窘境。

建议二:加强对“以人为本”意识的舆论宣传,倡导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意识到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通过一些评选活动,树立“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标杆企业,引导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建议三:加强对带薪休假的舆论宣传,一方面,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宣传,使他们意识到带薪休假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另一方面,加强对员工的宣传,使他们意识到带薪休假是他们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使他们了解国家及地方政府关于带薪休假的政策与法规,使他们获得是否选择此项权利的机会。

建议四:将带薪休假制度作为劳动监察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监察企业是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落实带薪休假的制度,另一方面监察、了解企业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的情况,为国家带薪休假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

建议五:将传统的节日作为强制假日,企业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劳动监察大队要加大监察的力度,保证员工不会因为“黄金周”的取消而减少休息时间。

通过建议一,规范了带薪休假的制度与规则;通过建议二,给予企业从文化意识的引导;通过建议三,使企业切实意识到带薪休假的直接收益;通过建议四,保证带薪休假制度的切实落实;通过建议五,保证员工在取消“黄金周”后休息时间不减少。通过以上五条基本建议的实施,带薪休假制度便能够在我国逐渐的得到全面落实。

第19篇:带薪休假

关于员工带薪年假的通知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带薪年休假的规定》,经公司研究决定,对于符合享受带薪年假的员工安排休息。具体内容如下

一、享受天数的标准:

正式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

二、有以下情形者不享受当年度年休假:

(1)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的;

(2)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3)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三、年休假必须在当年度休完,不跨年度调休。

四、年休假不得与五

一、十一等国家法定节假连休。

五、公司最多2人一起休年假(前提是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

六、员工带薪年休假应按以下要求办理手续:

1、员工本人在休假前事先填写请假单(一式两份),请假事由注明“带薪年休假”,报部门负责人签字;

2、部门负责人将请假单报公司综合管理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员工方可享受年休假;

3、因工作性质原因无法安排连续休假的,年休假可分段安排。

七、本办法为暂行规定,如国家劳动部门公布实施细则,公司将按上级规定进行修订、补充、完善。原有关年休假的相关规定停止执行。

八、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九、本办法由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解释。

大连晟远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2月25日

第20篇:关于职工带薪休假有关事宜的通知

关于2014年职工带薪休假有关事宜的通知

所属各部门:

按照 《中国科学院工作人员年休假实施办法》(人教字〔2008〕18号)和《关于印发的通知》(半发人教字〔2008〕16号)文件规定,经所务会研究决定,2014年职工带薪年休假有关事宜安排如下:

一、自2014年7月21日(星期一)至8月8日(星期五),各部门按照每位职工(含项目聘用人员)的工龄年限和工作岗位性质,相对集中地安排本部门人员的带薪年休假。

二、参加今年科学院和研究所组织的各项疗养的同志,相应地减少5天带薪年休假。

三、为保证与所内外工作联系正常,在此期间,各部门必须安排全天在岗值班人员,并请将值班地点和联系方式于7月16日前报综合办公室于光军。值班应尽量安排没有年休假或年休假较短的人员。

四、研究生的休假按照《关于研究生请假、放假的管理办法》(半发人教字〔2005〕1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所参股公司的休假事宜由各公司自主决定,在公司工作的研究所职工应服从公司的休假安排。

六、安全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各部门负责人要按照研究所安全工作的各项要求,逐级落实责任,明确职责任务,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及时消除各类隐患,做好研究所在集中休假期间的安全工作。

七、各部门负责人要认真执行本通知规定,严格人员考勤登记制度,既保障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又相对集中地安排好带薪年休假。

人事处

二○一四年五月十八日

《职工带薪休假自查报告.doc》
职工带薪休假自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