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2020-03-02 11:46:1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文山市第一小学:邓显尧

一、设计说明

1、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改善几何教学的功能,体现几何教学的改革方向:实验几何、动态几何,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发展合情推理、提高发现能力;体验应用价值、发展应用意识;揭示思维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美育、提高创新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运用观察、实验、作图等方法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包括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和三角形的稳定性)。因此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对有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二是对探索过程中相关的思想和方法的运用与体验。

本堂课的重点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难点是①.已知三边作三角形,② 三角形稳定性的实质。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①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②学会作已知三边的三角形;③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四、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情境——探究——发现

教学模式: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五、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设疑引趣、提出问题。 1.创设问题情景

(1)小明今天晚起床了,眼看上学快迟到了。这里有三条路线,你们猜猜

(课件显示:小明以相同速度同时走这三条路线的不同结果) (2)小明为什么走这条路最近? 揭示课题:三角形边的关系(并板书) 2.复习铺垫引疑

(1)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2)过渡:那是否三条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动手实验操作、填写数据 实验要求: 小明走哪条路能最快到达学校?(学生回答)做一做:准备好长度分别为:10cm,16cm,20cm,30cm的小棒各一根,从中任取三根看能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从4根中取出3根有以下几种情况: (1)10cm,16cm,20cm (2)10cm,16cm,30cm (3)16cm,20cm,30cm (4)10cm,20cm,30cm 通过动手发现:

(注意:学生在围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老师要作出及时的引导,反问学生:这种图形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让学生通过三角形的概念进行判断。)

汇报操作结果((1)、(3) 可以摆成三角形;(2)、(4) 不能摆成三角形。 为什么(1)、(3)能摆成呢?(小组讨论:学生说出两种情况) 为什么(2)、(4)不能摆成呢?

原来三角形两条边的和与第三条边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那怎样的3条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你能否通过计算来发现这一规律?

小结:原来只要其中两边长度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都不能围成三角形。只有当每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才能摆成三角形。也就是说: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验证三角形边的关系在三角形中的普遍性。 (1)再次质疑、提出问题 师:是不是对于每个三角形来说,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呢? (2)动手操作、再次验证

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课前自定边长做的三角形:如在钉子板围的、纸上画的、用小棒搭的或用纸折的等,进行验证)。

(三)深化认知,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基础练习:

长度为2cm,6cm,3cm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因为 2+6>3 6+3>2 2+3

只要满足较小的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便可构成三角形;若不满足,则不能构成三角形.例

1、已知两组线段的长度分别为(1)4cm、5cm和10cm (2)3cm、8cm和5cm这两组线段能否分别组成三角形?

口答: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1)5cm、8cm和5cm (2)3cm、9cm和5cm (3)4cm、4cm和8cm (4)4cm、5cm和8cm 方法探究:如果告诉你:三角形两边的长度,第三边长度的范围你能确定吗?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cm和8cm的木棒,现在你能再取一根木棒与它们摆成一个三角形吗? 分析:5,8,x (1)若8最长,则5+x>8 解得x>3 (2)若x最长,则5+8>x 解得x

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a,b长分别为2和9,则第三边c的范围是 多少?若第三边的长是偶数,则第 三边的长是多少?

解:设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x,由三边关系可得:9-2

∴第三边长为8或10。

议一议:

1、已知两条边长分别为3cm、5cm,你可以画出几个符合条件的等腰三角形?并求符合条件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2、已知两条边长分别为2cm、5cm, 你可以画出几个符合条件的等腰三角形? 猜想:这个小车通常要加上两个木条固定, 这是为什么呢?

(四)生活实例引出猜想

三角形的稳定性:1.三角形的三边确定了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了;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2.四边形有这个性质吗? 3.你能举出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如生活中,人们常常将门钉上如图所示的木条,这是利用了三角形的什么性质?

(五)画三角形 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条边分别是7cm、5cm、4cm

(四)整体回顾, 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六)课堂总结 知识升华

1.师生互动,多元评价,整体回顾,全课总结(生评、自评、师生说感受)谈谈你的收获:1.三角形的稳定性.2.已知三边画三角形.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4.画图、拼接等实验方法是探索数学奥秘的常用手段.谈谈你的感受:1.数学就在我们身边;2.数学有趣又有用;3.数学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4.在动手、动脑、交流中提高.2.布置作业

作业:课本P66第2题,P67第1题,P76复习题第

2、11题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doc》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