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点议论句式(推荐)

2020-03-01 19:46:5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学点议论句式 ——作文课堂一瞥 示例一:

从容是一种境界,从容是一种品行,从容是处在纷繁复杂社会惟我纯净的一种洒脱。从容是庄子的龟游弋于泥泞的那种自在;从容是李白在长安一觉醒来后继续行走在名山大川的那种洒脱;从容是邱少云面对熊熊烈火自己咬牙忍痛,让生命染成鲜红旗帜的那份责任;从容是十几岁的女子刘胡兰面对铡刀不动声色,走向生命永恒的那份淡定。

特点总结:

用了事例、用了排比、抓住了一些人物的细节

、并且有一些想象。 示例二:

当江南的细雨霏霏飘落,秦淮两岸香拥翠绕,是谁在碧水秋云间黯然伤怀于那舴艋小舟中?当塞上的风沙卷起,羌笛悠悠吹满落霜,又是谁身披蓑笠狂歌大江东去,挑灯醉看吴钩犹利?

特点总结:

用了“当„„是谁„„”的句式,语言很美 语言美在何处呢? 一个是用了议论的句式,

一个就是运用了联想。想象诗人在江南、在塞北的场景,运用风花雪月来衬托。想象就要借助一定的环境,借助景物来渲染烘托。这样,文字就有了灵性,有了弹性与张力,就有了灵魂。

另外“是谁”还有递进的某些韵味。 示例三:《提篮春光看妈妈》的一段文字:

是谁陪我栉风沐雨,静看春花秋实?是谁为我驱寒散热却独自承受坎坷?是谁忙里忙外、脚步匆匆?是谁日渐苍老、为我面容憔悴?我感觉到了,那是我的妈妈——我慷慨的母亲,慷慨到把母爱化成光环,永无终点;我感觉到了,那是我的妈妈——我吝啬的母亲,吝啬到只愿一个人咀嚼生活的艰辛,永不言悔。

特点总结:

1、一篇文章要一下子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睛,关键要有文采!在这里作者用了四个“是谁”,一下子概括了母亲的全景,一下子把母亲的形象在读者面前展现出来。有文采,也有内容。

2、这些“是谁„„是谁„„是谁„„”是怎么写的呢? 他是从生活中的小事写起,也用了很形象、很概括的句子。作者用了很好的形容词,像“栉风沐雨、日渐苍老,面容憔悴”等等。作者是很在乎语言的,是吧?关键是作者有一种使用句式的意识。使用句式是一种很好的写法,它可以用概括的笔墨,把形象的文字、生活的细节、丰富的感情流畅的表达出来。

示例四:“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我忘不了文天祥的爱国正气,忘不了他那首掷地有声的《正气歌》;我忘不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忘不了三天三夜的那场大火;我更忘不了庄严凝重的**,忘不了世纪伟人站在那里宣布新中国的成立。

特点总结:

1、作者用了六个“忘不了„„”,“忘不了”是不一样的,每组两个,先概括,再说细节。

2、先概括的去说,如写“圆明园的残垣断壁”,这是概括的议论,然后是“忘不了三天三夜的那场大火”,这是细节描摹。总结这种句式就是——先概括陈述,再写具体细节。试问:作者光概括地写“忘不了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就行了,为何还要写“三天三夜的大火”呢?为什么要写得那样细致呢?从细节出发,使人不断地联想,也让人记忆深刻。

3、细节在文章中是很有分量的,如果用句式进行合理的包装,你文章灵动的文采就体现出来了。当然,还有一些句式,像“君不见„„ 君不见„„”“想起了„„ 想起了„„”“曾记否„„ 曾记否„„ ”“为什么„„ 为什么„„”等等,也是很好的表达形式。

二,句式使用的意义:

议论文中使用句式,是一个考生有文采的标志。使用句式有三个好处:一是内容极度浓缩化,就是在最短的文字里,融入了最多的内涵,容量大,信息广,充分展示了考生的视野;二是文采斐然,阅读朗朗上口,有气势,有张力,有韵味;三是借助人物或生活细节,内涵更加丰富,联想更加开拓,给人更大的想象空间。

三,句式使用的两种主要类型:

议论文的句式是多样与多彩的。在这里我们重点学习习近平行式句式和递进式句式。平行式句式可以用这种用数学符号来表示:1+1+1=观点。就是平行用两个或三个以上的事例,平行式增加。

递进式句式可以用这种用数学符号来表示:1×1+1×1+1×1=观点。就是每个事例可以用两句话,进行递进式议论,当然,整体看几组句式还是并列的。这只是议论句式的几种形式,其他的句式还有很多,也很复杂,我们今天先学习这两种形式。

四,练习题目出示:

“淡泊”“魅力”“情在不言中”“必须跨过这道坎”。 要求:

句式写议论性散文的排比也可以,写纯议论文的也可以。同学任选一个题目,注意渗透这两种议论的句式方式,注意写细节。

学生习作示例:淡泊。 忘不了陶渊明在田园里东篱采菊的背影,忘不了季羡林感动中国人物获奖时的那句话“受之有愧”,忘不了印度甘地面对“国父”圣雄的称号,依然抛弃荣誉,奉行苦行僧式的个人克己生活,主张非暴力思想,平息内战。淡泊是埋藏在人们心中的一粒种子,定能长出鲜艳得花儿,让人生更美,淡泊是一缕春风,定能驱散心灵的乌云。

分析:这个同学用了第一种方式,选了三个事例,先国内,后国外,注意了细节,挺符合要求的。甘地这个例子用得好,在甘地的个人生活中有一些独特的现象,包括素食,独身,默想,每周有一天不说话,只穿印度土布做的传统服装,用纺车纺纱,参加劳动等等。他的思想影响着世界,可以再具体一些。

魅力。

当你面对奔腾的黄河,你是否感到那生生不息的魅力;当你行走在田间小径,你是否感受到陶潜那份洒脱的魅力;当你伫立于零丁洋边,你是否感到了文天祥那份刚毅正直的魅力;当你的耳畔响起不屈的交响曲,你是否感受到贝多芬那份与命运抗争的魅力。

分析:这段文字紧紧扣住了“魅力”,使用了第二种递进句式,用“当你„„你是否„„”的句式形式,读起来很有气势,有力量。就是在写人物上再铺垫一下,“陶潜”“贝多芬”出现还是有点突兀?可以增加点内容。 情在不言中

是谁在捡到路上的万元巨款,放到了派出所而匆匆离去?是谁在母亲的肾脏危险时,偷偷把自己的一个肾捐献给自己的母亲?是谁在自己难产时,医生询问“保大人还是孩子”时,妈妈勇敢地签上“保孩子平安”的字样?情在不言中,情在浓浓的行动中,在眉宇间,在静默的祈祷里。

分析:这位同学用了第一种平行式,凸现了生活的三个事例,挺令人感动的。为母亲捐肾的是山东枣庄的田世国。

必须跨过这道坎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得不,而且必须跨过一道道人生之坎,曾记得廉颇跨过那道心灵之坎,传出了“将相和”的千古佳话;曾记得华罗庚跨过那道诱惑之坎,千里迢迢报效祖国,终于完成生命的夙愿;曾记得„„

必须跨过这道坎

是谁在寒烟衰草的北国,手持旌节,跨过了饥饿、寂寞、孤困这道坎,而保持了忠义的节操;是谁在零丁洋头怒嗔元兵,跨过鞭笞、凌辱、诱惑这道坎,而保持威武不屈的正义;是谁在历史的篇章里手握如椽大笔,跨过宫刑耻辱这道坎,而保持秉正实录一代史官的品质。

分析:这两个同学都写了“必须跨过这道坎”,第一个同学用了第一种并行方式,第二个同学用了递进方式。很明显第二个同学有细节,材料也丰富,要比第一个同学写得好一些。

高考作文中常见的三十种议论句式(推荐)

学点历史

学点阅历

议论作文

议论文集

议论深刻

议论议论文

句式

从零开始学点金融学

每天学点英语

《学点议论句式(推荐).doc》
学点议论句式(推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